活动尼龙袋技术测定猪饲料养分消化率研究进展
- 格式:pdf
- 大小:160.72 KB
- 文档页数:5
尼龙袋技术在动物饲料营养价值评定中的研究进展张成喜;孙国强【摘要】在评定饲料营养价值时,尼龙袋技术由于与动物内环境紧密结合,其测定结果更具有参考价值,而且试验操作比较简单、重复性好,在大批样品试验时,更容易被采用.但是,尼龙袋法容易受尼龙袋原料、规格、大小和操作方法等因素的影响.文章对尼龙袋法的原理、计算方法、技术要求、操作步骤以及在动物饲料营养价值研究中的应用等方面作以综述.【期刊名称】《饲料博览》【年(卷),期】2016(000)007【总页数】4页(P20-23)【关键词】尼龙袋技术;饲料;营养价值【作者】张成喜;孙国强【作者单位】青岛农业大学,山东青岛266109;青岛农业大学,山东青岛26610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16.8;S816.15尼龙袋法技术的发展经历了比较长的历史,早在1938年Quin用丝做尼龙袋研究饲料在羊瘤胃中的消化,发现用丝做的袋子部分被降解,而用人造纤维则完全不会被降解。
1977年,Mehrez和Φrskov利用尼龙袋法对样品发酵不同时间后的降解情况进行了描述,并提出可以利用尼龙袋法测定饲粮的降解情况。
在我国,冯仰廉首先用尼龙袋法测定了几种精料的消失率。
在1979年,Φrskov和McDonald根据已有的试验数据,结合食糜流通率和饲料颗粒差异的影响,创建了蛋白质动态降解率的方程,推动了尼龙袋技术由静态研究向动态研究方向发展[1-3]。
研究动物的营养需要量和设计饲粮配方,都需要提前对饲料的营养价值进行评价。
本文对尼龙袋技术的原理、技术要求、操作步骤以及优缺点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对尼龙袋技术的应用具有积极的意义。
1.1 原理目前用于评定饲料有效营养成分降解率的方法主要有体外法、体内法以及半体内法,体内法又可以细分为溶解法、酶解法及人工瘤胃模拟技术。
瘤胃尼龙袋法(ISNBT)属于半体内法,因其操作简单、所需费用较低,并能为生产提供有效参数,被常用于测定饲料在瘤胃中的降解率[4]。
尼龙袋法评定单胃动物饲料营养价值研究进展尼龙袋法评定单胃动物饲料营养价值研究进展戴燚曹娟李昌茂刘代强杨正德饲料营养价值的准确评价是研究动物营养需要和进⾏⽇粮配⽅的前提和基础。
在评定饲料营养价值的⽅法中,尼龙袋法(Nylon Bag Technique)和动物的消化过程紧密结合,其测定结果同体内试验具有良好的可⽐性,且重复性好、操作相对简单,便于⼤批样品的研究,在评定饲料营养价值(特别是蛋⽩质和氨基酸营养)⽅⾯被⼴泛采⽤,Orskov和McDonald等还提议建⽴尼龙袋法的饲料养分标准数据库。
但是,尼龙袋法由于受试验材料、操作程序、试验动物内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造成测定结果的许多不确定性。
本⽂就尼龙袋技术在单胃动物饲料的营养价值评定及影响测定结果的因素⽅⾯的研究进展作⼀综述。
1 尼龙袋技术的发展概况及特点1.1 尼龙袋技术的发展概况尼龙袋法作为测定饲料消化率的⼀门技术已有较长历史,早在1938年Quin 等发现⽤丝做的袋⼦可部分被降解,⽽⼈造纤维则完全不会被降解,于是将材料换成了⼈造纤维。
Schoeman等(1972)利⽤尼龙袋法评定了甲醛对瘤胃中蛋⽩质的降解作⽤。
Mehrez 和Orskov(1977)建议⽤尼龙袋法作为常规⽅法来测定基础⽇粮及蛋⽩质补充料的降解,他们⽤多个袋⼦,分别发酵不同的时间,⽽后取出,这样可以对降解进⾏数量描述。
在国内,冯仰廉⾸先⽤尼龙袋法测定了⼏种精料的消化率(⽅热军,2003)。
尼龙袋法从⼴义上可分为体外法和体内法两种。
体外法是将装有被测样品的尼龙袋在体外⼀定条件(消化酶、缓冲液等)下进⾏培养,以考察袋内物质的变化。
体内法根据位置的不同,⼜可分为原位法(in situ)和活动尼龙袋法(MNBT)(钟华宜,2000)。
采⽤尼龙袋技术评价动物对饲料的利⽤可以追溯到18世纪,涉及动物主要包括猪、⽜和⽺。
根据研究所采⽤的⽅法和⼿段,将其分为肛门收样期、瘘管期和数学模型期,其中数学模型期的建⽴以前两个时期为基础。
第4期收稿日期:2012-11-28基金项目:长江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资助项目(博科启110926)作者简介:杜晋平(1974-),男,山西乡宁人,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动物营养研究,(电话)155********(电子信箱)djping740920@。
第52卷第4期2013年2月湖北农业科学Hubei Agricultural SciencesVol.52No.4Feb.,2013瘤胃尼龙袋技术(In situ nylon bag technique,ISNBT)是一种评定饲料在瘤胃内降解速度和程度的方法,因其简便易行、成本低,且能提供较可靠的参数,成为现今评定反刍动物饲料营养价值的重要方法,已得到广泛应用,但对大量样品进行评价时,会受到时间及动物数量的限制[1]。
体外产气量法(In vitro gas production technique,IVGP)是模拟静态的瘤胃发酵,依据发酵与产气高度相关的体外研体外产气法和尼龙袋法测定饲料营养成分的比较杜晋平,殷裕斌,李助南(长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湖北荆州434025)摘要:以玉米、豆粕、啤酒糟和玉米秸青贮为对象,分别测定了每种饲料的体外产气参数和瘤胃尼龙袋发酵参数,比较2种方法测定饲料营养成分发酵的异同及相互关系。
结果表明,2种方法在评价玉米干物质(Dry matter ,DM )和有机物(Organic matter ,OM ),豆粕DM ,啤酒糟OM 48h 消失率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 <0.05),在玉米、豆粕、啤酒糟的其余成分和玉米秸青贮各成分方面差异不显著;玉米和豆粕DM 和OM 的快速降解部分比例(a )较高,因而2种方法的体外产气速率(C )也快;玉米DM 和OM 有较高的可发酵成分(a+b ),因而其48h 产气量(Y )最高;豆粕较高的粗蛋白(Crude protein ,CP )导致其体外产气量最低;对低纤维饲料来说,DM 和OM c 值高者具有较高的产气速率和较小的延滞期,而对高纤维饲料来说,造成较高的产气速率和较小延滞期的主要原因可能来自于高的OM c 值而非高的DM c 值;影响理论最大产气量(B )的最主要因素是中性洗涤纤维,其次是酸性洗涤纤维。
体外产气法和尼龙袋法测定饲料营养成分的比较摘要:以玉米、豆粕、啤酒糟和玉米秸青贮为对象,分别测定了每种饲料的体外产气参数和瘤胃尼龙袋发酵参数,比较2种方法测定饲料营养成分发酵的异同及相互关系。
结果表明,2种方法在评价玉米干物质(dry matter,dm)和有机物(organic matter,om),豆粕dm,啤酒糟om 48 h消失率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瘤胃尼龙袋技术(in situ nylon bag technique, isnbt)是一种评定饲料在瘤胃内降解速度和程度的方法,因其简便易行、成本低,且能提供较可靠的参数,成为现今评定反刍动物饲料营养价值的重要方法,已得到广泛应用,但对大量样品进行评价时,会受到时间及动物数量的限制[1]。
体外产气量法(in vitro gas production technique,ivgp)是模拟静态的瘤胃发酵,依据发酵与产气高度相关的体外研究方法。
自menke等[2]成功应用该技术预测发酵底物的营养价值以来,因其简便、经济、评价效率高等优点,现已广泛用于饲料营养价值的评定。
但体外产气法作为一种体外模拟技术,试验环境有别于动物实际生理状况(如发酵的累计),同时各种类型的饲料产气量不同,且产气量并不能直接平衡不同种饲料之间的降解程度[3]。
为比较上述2种方法评定不同饲料营养成分的发酵特点及两种方法评价参数间的相互关系,特进行本次研究。
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动物4头健康,年龄为21月龄,体重420±30 kg,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利木赞×复州黄牛杂交阉牛为试验动物。
试验在中国农业大学肉牛研究中心实验基地(北京大兴区魏善庄镇)——金维福仁清真食品有限公司肉牛养殖场进行。
1.2 日粮与饲养管理试验牛日粮配制参照nrc(1996)肉牛营养需要配成全混合日粮(total mixer ration,tmr),日粮组成及营养成分见表1。
试验牛在牛棚内栓饲,单槽饲养,每天08∶30和16∶30分2次饲喂,自由饮水。
尼龙袋法评定单胃动物饲料营养价值研究进展作者:蒙景茂戴燚曹娟裴成江刘代强来源:《现代农业科技》2008年第10期摘要饲料营养价值的准确评价是研究动物营养需要和进行日粮配方的前提和基础。
在评定饲料营养价值方法中,尼龙袋法测定结果同体内试验具有良好的可比性、重复性好、操作相对简单,便于大批样品的研究,在评定饲料营养价值方面被广泛采用。
对尼龙袋技术评定单胃动物饲料营养价值及影响测定结果的因素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尼龙袋技术;营养价值;饲料中图分类号 S816.1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08)10-0147-02饲料营养价值的准确评价是研究动物营养需要和进行日粮配方的前提和基础。
在评定饲料营养价值的方法中,尼龙袋法(Nylon Bag Technique)和动物的消化过程紧密结合,其测定结果同体内试验具有良好的可比性,且重复性好、操作相对简单,便于大批样品的研究,在评定饲料营养价值(特别是蛋白质和氨基酸营养)方面被广泛采用,Orskov和McDonald等还提议建立尼龙袋法的饲料养分标准数据库。
但是,尼龙袋法由于受试验材料、操作程序、试验动物内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而造成测定结果的许多不确定性。
本文就尼龙袋技术在单胃动物饲料的营养价值评定及影响测定结果的因素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1尼龙袋技术的发展概况及特点1.1尼龙袋技术的发展概况尼龙袋法作为测定饲料消化率的一门技术已有较长历史,早在1938年Quin等发现用丝做的袋子可部分被降解,而人造纤维则完全不会被降解,于是后来将材料换成了人造纤维。
1972年,Schoeman等利用尼龙袋法评定了甲醛对瘤胃中蛋白质的降解作用。
1977年,Mehrez 和Orskov 建议用尼龙袋法作为常规方法来测定基础日粮及蛋白质补充料的降解,他们用多个袋子,分别发酵不同的时间,而后取出,这样可以对降解进行数量描述。
在国内,冯仰廉首先用尼龙袋法测定了几种精料的消失率[1]。
动物营养学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10分)1、动物对饲料的消化方式包括、、。
2、动物体获取水的来源有、、三种途径。
3、动物按需要量将氨基酸分为和。
4、反刍动物瘤胃分解脂肪产生的挥发性脂肪酸主要有、和三种形式。
5、皮肤不全角化症、青草痉挛症、夜盲症和脂肪肝分别是缺乏、、和的表现。
7、必须有脂肪才能吸收的维生素有、、和。
8、通常将乳脂含量为的乳称为标准乳。
9.养分的吸收方式有、、。
10.水的排泄方式、、。
11.VD3的活性形式。
12.V A又称为,缺乏会导致。
13.粗纤维主要包括、、、四种成分。
14.白肌病、佝偻病、坏血症及脂肪肝分别为维生素____、_____、____和_____缺乏症。
15.多数禾本科籽实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是。
16.饲料和饮水中的氟含量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的健康。
17.蛋白质中N的平均含量为______ __。
18.是生物及其与环境相互联系的纽带。
19.水的排泄方式有、、。
20.粗纤维主要包括、、和四种成分。
21.V A又称为,缺乏会导致。
22.日粮缺乏会导致生长鸡发生滑腱症。
23.白肌病、佝偻病、坏血症及脂肪肝分别为维生素_ ___、__ _、_ 和_ 缺乏症。
24.多数禾本科籽实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是。
25.必须有脂肪存在才能吸收的维生素有_ _、、__ __和_ _四种。
二、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动物和植物性食物的区别()。
A:植物中有粗纤维,动物中有果胶B:碳水化合物是植物的能量贮备,而动物贮备形式是蛋白质C:植物中碳水化合物含量高,动物中很低D:彼此间化合物或元素差别不大2、动物在氧化供能时,三大能源物质的利用顺序为()。
A、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B、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C、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D、三大物质同时被利用3、下列属于矿物质营养作用的是()。
A:为动物体供能B:维持机体酸碱平衡C:碘具有解毒的作用D:蛋白酶可以进行简单消化4、下列缺乏可造成鸡的滑腱症的是()。
活动尼龙袋技术测定猪饲料养分消化率研究进展
谯仕彦;李德发;P.A.Thacker
【期刊名称】《动物营养学报》
【年(卷),期】2002(14)4
【摘要】活动尼龙袋技术被认为是一种有希望的测定猪饲料养分消化率的新方法,具有速度快、花费少、所需待测样品小等特点.自1983年Sauer建立该技术以来,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本文着重综述活动尼龙袋技术测定猪饲料养分消化率,包括能量和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粪氨基酸和回肠表观消化率的演进.
【总页数】5页(P7-11)
【作者】谯仕彦;李德发;P.A.Thacker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北京,100094;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北京,100094;萨斯卡切温大学畜牧系,萨斯卡通,S7N,5B5,加拿大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8
【相关文献】
1.全收粪法与尼龙袋法测定幼羊全混合日粮养分消化率的相关性研究 [J], 史清河;韩友文;刘丽梅;许丽
2.活动尼龙袋技术测定猪饲料养分消化率的方法学改进 [J], 谯仕彦;李德
发;P.A.Thacker
3.秸秆生物处理技术研究(五)———尼龙袋法测定粗饲料养分瘤胃48h的消失率[J], 李杰;李秋玫;王立群;刘忠源
4.秸秆生物处理技术研究(三)——全收粪法测定玉米秸秆全混饲粮养分的消化率[J], 李秋玫;李杰;王立群;刘忠源
5.猪饲料氨基酸消化率测定方法的研究进展 [J], 易学武;张石蕊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回直肠吻合猪十二指肠活动尼龙代测定饲料回肠消化率初探钟华宜;印遇龙
【期刊名称】《动物营养学报》
【年(卷),期】2000(012)002
【摘要】用4头大约克×长沙大围子杂交阉公猪做回直肠吻合术,其中两头装有十二指肠“T”型瘘管。
分别用全收糜法(CCD)和可动尼龙代法(NMBT)测定猪饲料营养物质回肠消化率,结果表明:⑴活动尼龙代法测得的粗蛋白消化率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地高于全收糜法表观消化率,与真消化率相近;干尼龙代高(P〈0.05),漂洗4分钟的养分消化率差异不显著(P〉0.05)。
胃蛋白酶浓度在0.03%~0.
【总页数】6页(P8-13)
【作者】钟华宜;印遇龙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长沙农业现代化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长沙农业现代化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828.5
【相关文献】
1.回直肠吻合法与“桥”式瘘管法测定猪饲料营养物质回肠消化率比较研究 [J], 钟华宜;印遇龙
2.几种饲料原料的猪氨基酸回肠末端表观消化率和真消化率的测定 [J], 王旭;谯仕
彦;刘明;王金荣
3.回——直肠吻合猪的排泄规律对饲料氨基酸表观消化率测值的影响 [J], 张宏福;张子仪
4.用回—直肠吻合术及可操纵回盲瓣瘘管术猪测定菜籽粕氨基酸消化率的比较研究[J], 张群英;王康宁
5.利用回—直肠吻合术猪测定饲料氨基酸消化率的研究 [J], 陈泉;郭荣富;戴志明;陈克嶙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尼龙袋法和改良体外三步法评定瘤胃保护性赖氨酸的瘤胃降解率及小肠消化率刘保仓;陈傲东;张博文;孔平;刘晨黎;高巍【期刊名称】《中国畜牧兽医》【年(卷),期】2014(41)7【摘要】本试验旨在利用尼龙袋法和改良体外三步法评定脂肪粉包被赖氨酸(Lys)的瘤胃降解率及小肠消化率.选用3只安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体重为(28.0±2.97)kg的5月龄哈萨克公羊,代谢笼内单笼饲养,每天饲喂棉籽壳200 g、精料500 g、小麦秸400~500 g,余料不超过10%.结果表明,该脂肪粉包被赖氨酸的干物质(DM)及粗蛋白质(CP)在瘤胃内的有效降解率均为20%,瘤胃保护率达到80%.经胃蛋白酶和胰酶培养24 h后,DM及CP的消化率分别达到63.6%和98.8%.综上所述,该脂肪粉包被赖氨酸可作为一种新型有效的反刍动物氨基酸补充形式.【总页数】4页(P108-111)【作者】刘保仓;陈傲东;张博文;孔平;刘晨黎;高巍【作者单位】石河子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新疆石河子832000;石河子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新疆石河子832000;石河子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新疆石河子832000;石河子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新疆石河子832000;石河子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新疆石河子832000;石河子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新疆石河子832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16【相关文献】1.应用移动尼龙袋法和三步法评定反刍家畜常用饲料的蛋白质小肠消化率 [J], 岳群;杨红建;谢春元;么学博;王加启2.肉用绵羊常用精饲料的瘤胃降解特性与瘤胃非降解蛋白质体外小肠消化率的相关分析 [J], 富丽霞;马涛;刁其玉;成述儒;孙卓琳;李创3.利用牛小肠液冻干粉法研究不同加工处理玉米瘤胃非降解残渣中干物质和淀粉的小肠消化率 [J], 王淑香;卢寿锋;嘎尔迪;齐智利4.用绵羊小肠液冻干粉评定瘤胃非降解精饲料残渣的有机物于小肠消化率方法的研究 [J], 史清河;冯仰廉5.用绵羊小肠液冻干粉评定瘤胃非降解精饲料残渣的干物质于小肠消化率方法的研究 [J], 史清河;冯仰廉;莫放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