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营养学课件 第二章 动物对饲料的消化与养分吸收
- 格式:ppt
- 大小:472.50 KB
- 文档页数:54
第 3、4 次课学时 4 图2-2 鸡消化道结构图2-3 马消化道结构图2-4 牛消化道结构图2-5 兔消化道结构3.消化方式表2-1 动物消化方式物理性消化表2-2 动物种类特异性化学消化微生物消化二、消化后营养物质的吸收已消化的营养物质经消化道上皮进入血液或淋巴的过程叫吸收。
吸收部位:小肠及瘤胃吸收方式:被动转运高浓度→低浓度(短链脂肪酸、某些水溶性V和无机元素的吸收)主动转运低浓度→高浓度(葡糖和AA吸收)饱饮作用细胞直接吞噬大分子或离子,如幼龄动物吸收免疫球蛋白三、各类动物的消化特点1.单胃动物:胃肠消化和化学消化为主;非反刍动物主要是酶的消化,2.反刍动物:瘤胃消化和微生物消化为主。
反刍动物前胃(瘤胃、网胃、瓣胃)微生物消化为主,主要在瘤胃内进行。
皱胃和小肠的消化与非反刍动物类似,主要是酶的消化。
瘤胃微生物消化具有两大优点:一是借助于微生物产生的β—糖苷酶,消化宿主动物不能消化的纤维素、半纤维素等物质,显著增加饲料中总能(GE)的可利用程度二是微生物能合成必需氨基酸、必需脂肪酸和B族维生素等营养物质供宿主利用。
3、禽类(20分钟)消化后营养物质的吸收(30分钟)各类动物的消化特点对饲料中养分的消化类似于非反刍动物猪的消化。
食物在腺胃停留时间很短,消化作用不强,主要在肌胃内进行,肌胃内的砂粒有助于饲料的磨碎和消化。
禽类的肠道较短,饲料在肠道中停留时间不长,所以酶的消化和微生物的发酵消化都比猪的弱。
第二节动物的消化力与饲料的可消化性一、消化力与消化性1.消化力:动物消化饲料的能力;2.消化性:饲料被动物消化的特性。
3.用消化率来衡量消化力和消化性消化率=(食入养分-粪中养分)÷食入养分二、影响消化率的因素消化率高低取决于是动物状况、饲料种类及加工和饲养管理状况。
1、动物(1)动物种类(2)年龄与个体(50分钟)第二节动物的消化力与饲料的可消化性年龄: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随年龄增加而增加个体:以猪为例:瘦肉型与脂肪型对干物质和粗蛋白的消化率差异为一般混合料 6 %谷物籽实 4 %粗饲料 12-14 %2.饲料(1)种类(2)化学成分粗蛋白和粗纤维影响大反刍动物养分消化率随粗蛋白水平提高而提高猪、禽趋势与反刍动物相同,但不明显(3)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3.饲养管理技术课程小结:(15分钟)本次课程小结思考题、作业题、讨论题:一、名词解释:1.消化力与可消化性2.可消化养分3.消化率4.表观消化率与真消化率5.抗营养物质二、问答题:1.动物对饲料的消化方式有哪些?比较各类动物的消化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