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燃烧调整试验的方法
- 格式:pdf
- 大小:674.71 KB
- 文档页数:2
锅炉燃烧调整精华1锅炉燃烧过程自动调节的任务。
锅炉燃烧过程自动调节的任务如下:①维持热负荷与电负荷平衡,以燃料量调节蒸汽量,维持蒸汽压力。
②维持燃烧充分,当燃料改变时,相应调节送风量,维持适当风煤比例。
③保持炉膛负压不变,调节引风与送风配合比,以维持炉膛负压。
2锅炉风量与燃料量配合。
风量过大或过小都会给锅炉安全经济运行带来不良影响。
锅炉的送风量是经过送风机进口挡板进行调节的。
经调节后的送风机送出风量,经过一、二次风的配合调节才能更好地满足燃烧的需要,一、二次风的风量分配应根据它们所起的作用进行调节。
一次风应满足进入炉膛风粉混合物挥发分燃烧及固体焦炭质点的氧化需要。
二次风量不仅要满足燃烧的需要,而且补充二次风末段空气量的不足,更重要的是二次风能与刚刚进入炉膛的可燃物混合,这就需要较高的二次风速,以便在高温火焰中起到搅拌混合作用,混合越好,则燃烧得越快、越完全。
一、二次风还可调节由于煤粉管道或燃烧器的阻力不同而造成的各燃烧器风量的偏差,以及由于煤粉管道或燃烧器中燃料浓度偏差所需求的风量。
此外,炉膛内火焰的偏斜、烟气温度的偏差、火焰中心位置等均需要用风量调整。
3四角切圆锅炉二次风调整。
四角切圆锅炉二次风采用的是大风箱供风方式,每角的18只喷口连接于一个共同的大风箱,风箱内设有18个分隔室,分别与18个喷口相通。
各分隔室入口处均有百叶窗式的调节挡板。
二次风的调节依据是维持最佳氧量。
辅助风是二次风中最主要的部分。
它的作用是调整二次风箱和炉膛之间的压差(原则上不低于380Pa)。
从而保证进入炉膛的二次风有合适的流速,以便入炉后对煤粉气流造成很好的扰动和混合,使燃烧工况良好。
总二次风量按照燃料量和氧量值进行调节,各燃烧器辅助风的风门开度按相关规程要求的炉膛/风箱压差进行调节。
油层均有各自的油配风,油配风的开度有两种控制方式:油枪投入前,该油枪的油配风挡板开至20%以上;油枪停用时,则与辅助风一样,按炉膛/风箱压差进行调节。
锅炉燃烧火焰中心调整锅炉燃烧火焰中心调整是锅炉燃烧调整重要一项,一般而言火焰中心在炉膛中的正确位置,一般应在燃烧器平均高度所在平面的几何中心处,火焰中心位置太低时,可能引起冷灰斗处结渣;火焰中心位置太高,使炉膛出口烟温升高,导致炉膛出口对流受热面结焦及过热器壁温升高;火焰中心在炉膛内偏向某一侧时,会引起锅炉受热面换热不均匀及该侧炉墙的冲刷和结焦。
火焰中心位置的变动,对锅炉传热及锅炉安全工作均有影响。
一、影响锅炉燃烧火焰中心偏心因素分析1、煤种煤质变影响由于原煤受市场因素影响使得煤价上涨,使得机组燃用煤种存在较大的变化。
不同的煤质,原煤的含碳量、挥发分、水分、灰分等因素不同,使得煤粉进入炉膛后完全燃烧的时间不同,尤其是原煤含碳量、挥发分两个因素,含碳量越大,煤粉完全燃烧滞后,火焰中心上升,挥发分越大,煤粉越容易燃烧,火焰中心下降。
2、一次风速与风温影响机组运行中,一次风速越大,使得火焰中心升高。
一次风温温度低,使得一次风对煤粉干燥、加热的能力变若,火焰中心升高。
3、二次风配风不合理燃烧器。
二次风分为下层主燃烧区我厂锅炉燃烧器采用复合空气分级低NOx和上层燃尽风区,上下燃尽风区配风量影响着火焰中心的高度和火焰偏斜情况,上部燃尽风量配比较正常偏大时炉膛火焰中心升高,炉膛主燃烧区起旋风量和上部燃尽区消旋风量及炉膛与二次风箱差压均影响着炉膛火焰中心的偏斜情况。
4、总风量过大锅炉燃烧总风量过大,使得锅炉炉膛燃烧风量增大,使得火焰中心升高。
5、炉底漏风炉底漏风,使得锅炉炉膛燃烧实际总风增大,火焰中心升高。
6、锅炉燃烧器摆角调整不当,使得锅炉燃烧火焰中心抬高或降低。
二、控制措施与对策1、优化配煤。
针对不同煤源煤种,根据煤种的含碳量、挥发分、水分、灰分的煤种进行合理配煤掺烧,以稳定的加权平均值进入炉膛燃烧。
运行人员加强煤种煤质参数监视,控制不同煤种的二次风配风量。
2、控制合理的煤粉细度。
我们知道其他情况不变的情况下,煤粉越细,煤粉越容易燃烧,炉膛火焰中心相对降低;煤粉越粗,煤粉燃烧滞后,炉膛火焰中心相对升高。
660MW锅炉燃烧优化调整试验研究苏建宁;解尧;马国伟;马升【摘要】Aiming at the problems of the boiler slagging,combustible high combustible contents of fly ash and slag,and low efficiency after the No.1 boiler burner improved,based on the deep analysis of boiler slagging causes,makes regulation test on boiler combustion optimization. By the measures of reducing primary air pressure and fineness of pulverized coal,controls effectively the boiler internal slagging,the combustible contents of fly ash and slag reduced from 10.37% to 2.99% and 4.75% to 0.91%. The result shows that:the optimization regulation test has obvious effect, can control averagely fineness of pulverized coal and primary air velocity within the acceptable range,improves obviously boiler efficiency,prevents effectively the boiler slagging, improves the security and economy of boiler operation.%针对某电厂1号锅炉燃烧器改造后锅炉结焦、飞灰及炉渣可燃物含量高、锅炉效率低等问题,在对锅炉结焦原因深入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燃烧优化调整试验.通过采取降低一次风压、降低煤粉细度等措施,炉内结焦得到了有效控制,飞灰、炉渣可燃物含量从10.37%、4.75%降低至2.99%、0.91%.结果表明:优化调整试验效果明显,煤粉细度、一次风速均可控在合适范围之内,锅炉效率显著提高,有效防止了炉内结焦现象的发生,提高了锅炉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期刊名称】《宁夏电力》【年(卷),期】2015(000)006【总页数】5页(P61-65)【关键词】660MW发电机组;锅炉;燃烧优化;调整试验【作者】苏建宁;解尧;马国伟;马升【作者单位】华电宁夏灵武发电有限公司, 宁夏银川 750045;华电宁夏灵武发电有限公司, 宁夏银川 750045;国电科学技术研究院, 宁夏银川 750011;国电科学技术研究院, 宁夏银川 7500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M227.1(1.华电宁夏灵武发电有限公司,宁夏银川750045;2.国电科学技术研究院,宁夏银川750011)某电厂1号锅炉型号为SG2093/17.5-M917,系亚临界压力中间一次再热控制循环汽包炉。
BT-GL-02-13XXXXXXXX扩建工程#3机组锅炉燃烧调整试验方案XXXXXXXX科学研究院二〇二四年一月签字页批准:审核:编写:目录1.编制依据 (5)2.调试目的 (5)3.系统及主要设备技术规范 (5)4.试验内容 (7)5.锅炉燃烧调整应具备的条件 (7)6.试验程序 (8)7.试验方法和步骤 (8)8.职责分工 (9)9.环境、职业健康、安全、风险因素控制措施 (10)1.编制依据1.1《火力发电厂基本建设工程启动及竣工验收规程(1996年版)》1.2《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锅炉篇(1992年版)1.3《火电工程调整试运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1996年版)1.4《火电工程启动调试工作规定》(1996年版)1.5设计图纸及设备设明书2.调试目的锅炉燃烧的好坏对锅炉及电厂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都有很大的影响,锅炉燃烧调整可以确保着火稳定,燃烧中心适中,火焰分布均匀,配风合理,避免结焦等,维持锅炉汽温、汽压和蒸发量稳定正常,使锅炉保持较高的经济性运行。
本措施的制定是为了在整套启动阶段指导锅炉燃烧调整,保证在锅炉试运中能够安全正常运行。
3.系统及主要设备技术规范3.1系统简介XXXXXXXX扩建工程#3机组锅炉是由东方锅炉有限责任公司制造的DG1065/18.2-Ⅱ6型亚临界压力一次中间再热自然循环汽包炉。
锅炉采用摆动式燃烧器、四角布置、切向燃烧。
单炉膛、全钢架悬吊结构、平衡通风、固态排渣。
锅炉采用正压直吹式制粉系统,配五台HP863型中速磨煤机,布置在炉前,四台磨煤机可带MCR负荷,一台备用。
燃烧器为可上下摆动的直流燃烧器,采用四角布置、切向燃烧。
上组所有喷口均可上下摆动±30°,下组所有喷口均可上下摆动±15°。
油燃烧器共12个,分三层布置。
燃用轻柴油。
油枪采用简单机械雾化型喷嘴3.2 锅炉主要技术规范3.2.1煤质分析3.2.2 锅炉主要技术参数如下过热蒸汽流量 1065 t/h过热蒸汽压力 17.36 MPa过热蒸汽温度 540 ℃再热蒸汽流量 875 t/h再热蒸汽进口温度 332 ℃再热蒸汽出口温度 540 ℃再热蒸汽进口压力 3.94 MPa再热蒸汽出口压力 3.78 MPa给水温度 281 ℃排烟温度(修正前) 132 ℃排烟温度(修正后) 126 ℃过热器喷水量(一级) 36.61 t/h过热器喷水量(二级) 9.15t/h二次气喷水量 21.96t/h锅筒工作压力18.77 MPa锅炉效率 92.93 %3.2.3燃烧器规范4.试验内容4.1 锅炉主保护的检查确认;4.2 燃烧调整;5.锅炉燃烧调整应具备的条件5.1 在锅炉启动前必须对FSSS系统的各项功能进行试验,确保其动作正确可靠。
锅炉燃尽风调节的研究0引言随着国内电力环保排放标准的越趋严格,国家要求燃煤机组3。
我厂由于锅炉负荷受总排口NOX排放浓度不得高于50mg/Nm热网负荷限制,SCR入口烟温偏低导致SCR反应效率受限,运行人员往往采用过量喷氨来保证脱硝系统的达标排放,造成氨耗量增加,不利于机组经济运行。
另一方面由于漏氨生成硫酸铵盐,导致催化剂积灰严重,脱硝效率下降;同时空预器易堵塞,引风机出口阻力增大,机组运行能耗偏高。
目前,空气分级燃烧技术是一种比较成熟且应用广泛的低氮燃烧技术,能有效大幅降低NO x排放,同时减少尾气脱硝成本。
采用空气分级燃烧技术时,下炉膛主燃烧区域氧气浓度偏低,会生成大量CO形成还原性气氛,有利于抑制NO x形成。
SOFA燃尽风从主燃烧区上部送入炉膛,与炉膛产生的未燃尽的可燃物混合,促进燃料的燃尽,提高了燃烧经济性。
SOFA燃尽风做为空气分级燃烧技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布置方式、风率大小以及入射角度都会对燃烧效率、NO x排放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同时也会影响上炉膛温度分部和锅炉的安全稳定运行。
针对此问题我参考其他学者的论文并结合我厂SOFA燃尽风挡板的布置方式做出了如下研究。
1锅炉本体情况本锅炉是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设计、制造的高压超高温汽包自然循环炉,锅炉型号HG-490/10.9-YM1型。
单炉膛平衡通风、固态排渣、喷水减温、悬吊全钢结构,锅炉为全封闭。
采用正压直吹式制粉系统, 配有4台型中速磨煤机,磨煤机出口选择动态分离器,阻尼减振式液压变加载。
锅炉的横断面布置图如图1所示。
图1-1锅炉房横断面布置图为研究不同燃尽风风率对四角切圆锅炉NO x排放特性的影响,表1中列出了我厂一期锅炉燃烧器配风设计数据。
表1图1-2 我厂一期燃尽风道2燃尽风率对锅炉燃烧及NO x排放特性的影响锅炉炉膛内的煤粉燃烧过程由多个子过程互相耦合而成,主要包含:湍流过程,颗粒相的输运,煤粉颗粒的热解和燃烧,气相反应物参与的均相燃烧反应,辐射和对流传热过程,氮氧化物等生成和还原过程等。
火电厂锅炉燃烧调整研究发布时间:2022-05-23T00:38:26.794Z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1年35期作者:罗钊[导读] 火电厂的核心设备就是锅炉,我国在新时期的大环境背景下,对于火电厂提出了新的要求和策略。
罗钊大唐华银攸县能源有限公司 412307摘要:火电厂的核心设备就是锅炉,我国在新时期的大环境背景下,对于火电厂提出了新的要求和策略。
这也为火电厂相关从业人员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对于火电厂的锅炉燃烧调整成为了相关研究的重点内容。
相关的企业想要得到稳健的经济发展,要着手于技术要点,尊重科技发展客观规律。
有针对性的对于火电厂锅炉燃烧进行调整规划,从而优化相关的技术要点,完成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火电厂;锅炉;优化调整引言:基于现阶段我国的电力生产情况而言,主要还是采取煤炭燃烧的手段,由此锅炉成为了相关人员的研究重点,也是其火电厂最核心的设备之一。
调整燃烧锅炉的过程就是保证我国电力供给的手段,其调整的重点内容就在于煤质与燃烧质量,要达到电力企业的经济指标与安全指标,就要努力将配风与配煤这两个重要环节进行调整,获得最大的回报。
一、火电厂锅炉燃烧调整研究原则在进行火电厂锅炉燃烧调整研究原则探究之前,首先要把握现实存在的问题;联合制定改造方案;最后还要科学运用低氮燃烧技术,只有先理清这三个原则才能够进行相关的锅炉燃烧调整原则。
围绕着锅炉燃烧中受热面出现的情况和不足,制定出优化调整的方案,像是锅炉中的金属管道老化情况,就要更换升级;要是设备布置不完善、系统结构有问题的情况,就要在系统和结构中找寻调整的方向进行处理。
联合制定方案的原则其根本在于火电厂是整个环节中的一部分,且占据重要地位。
一般而言,制定改造方案的是锅炉制造厂家,其厂家按照火电厂反馈回来的数据进行分析论证,保证其改造方案的可行性。
该环节需要多单位、多部门、多人员进行全方位的考量和布局,就像是在管材设计这个环节中,一般的情况在于管材老化,导致受热面没有变化;还有一种情况是设计所导致的,就要多层面考量布置、设计参数、设计指标等,还要了解烟气阻力、侧阻力的各方面要素,实际操作时要考虑到锅炉的环境限制,设身处地的在现场进行核实才能进行图纸改造,新的设计过程要联系到图纸的可行性。
燃煤锅炉燃烧优化的调整试验研究发布时间:2021-06-07T15:45:52.307Z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5期作者:韦海尔[导读] 摘要:本文通过工业试验,找到了锅炉掺烧烟煤时的正确配风方法,使飞灰可燃物大幅降低,找到了烟煤与褐煤煤混合燃烧时的稳燃和燃烬方法,提出了烟煤与褐煤混合燃烧时应注意的事项和应采取的措施。
广西华银铝业有限公司广西百色 533700摘要:本文通过工业试验,找到了锅炉掺烧烟煤时的正确配风方法,使飞灰可燃物大幅降低,找到了烟煤与褐煤煤混合燃烧时的稳燃和燃烬方法,提出了烟煤与褐煤混合燃烧时应注意的事项和应采取的措施。
关键词:燃煤锅炉;掺烧烟煤;燃烧优化;调整试验引言:本单位5台锅炉是CG-220/9.81-M22,一炉配2台滚筒式钢球磨煤机,中间储仓式煤粉炉,采用乏气送粉,双层层火嘴布置。
锅炉大切圆直径792mm,小切圆直径542mm,旋转方向均为逆时针。
整组燃烧器采用"二一二一二、二一二一二三三"布置配风方式,制粉送料系统研磨采用钢球式研磨中间储仓式采用热风系统送料制粉系统,配10台DTM320/470型钢球磨煤机,设计煤种为贵州烟煤和本地褐煤混煤,混合比例1∶1。
由于煤炭供应的变化,许多火电厂用煤较设计煤种有较大差别,而且电煤价格不断上涨,使电力企业的发电成本不断上升。
因此,提高机组效率,节能降耗就成为电厂的一项重要工作。
由于电厂只能根据市场情况购煤,从而使锅炉的燃烧用煤经常变化,一旦调整跟不上煤质的变化,就会导致燃烧不稳,飞灰可燃物含量上升,威胁机组安全、经济运行。
一、燃煤煤质变化所产生的问题由于对入厂煤监督不严,入炉煤煤质较差,煤的可燃物含量较低。
为降低排烟热损失,采取了一些措施降低炉内氧量,在保持灰渣可燃物不变的同时,使排烟热损失降低,有效提高了锅炉效率。
后来该公司加强了对入厂煤的监督检验,使煤质有很大改善。
煤质变好带来了一些新问题,当入炉煤含碳量过高时,如仍按过去燃用劣质煤的燃烧方法,会造成品的煤粉由于燃烧不完全,飞灰尘等可燃物大幅程度上升,导致锅炉效率严重下降,影响机组的经济性。
锅炉燃烧调整及各项指标的控制措施防止锅炉结焦和降低污染排放指标措施——针对此题目进行内容的增减细化和完善,要充分发挥合力团队和专工及主任层面作用,总结经验,真正发挥指导运行人员操作的目的!而不是为完成我布置的工作去应付!建议妥否请考虑!在锅炉运行调整中,在每一个运行工况下,对每一个参数的调整及控制的好坏,直接反映出锅炉燃烧调整的水平,最终反映在整台机组运行的稳定性上。
针对我公司情况,锅炉调整主要是对燃烧系统的调整,其次是各个参数的调整及控制。
下面将详细介绍锅炉调整的每一个环节。
燃烧调整部分:一、送、引风量的调整及控制在平衡通风的燃煤锅炉风量的调整中,原则上直接采用调节送、引风机动叶或静叶开度的大小来调整。
总风量的大小,主要依据锅炉所带负荷的高低、氧量的大小以及炉膛负压来控制。
目前#1、2炉引风量的调节,在稳定工况运行时主要是投入自动调节。
送风量的调节,在负荷稳定时投入自动调节,在负荷波动大时手动调节。
在点炉前吹扫条件中规定风量大于30%所对应的风量的质量流量为280T/H,根据这一基准,在正常调整中,按照负荷高低和规定氧量的大小来控制送风量。
将炉膛负压调节在-19.8Pa~-98Pa为基准来控制引风量。
二、燃料量的调整及控制1、锅炉负荷小幅度变动时调节原则:通过调节运行着的制粉系统的出力来进行。
调节过程(以少量加负荷为例)1)在给煤量不变的情况下,首先将A磨煤机的调整做为燃烧稳定的基础,然后通过适当开B、C磨煤机容量风门开度来调整负荷,调整时不要大幅度开容量风门,根据负荷情况,可单侧或双侧调整,调整幅度控制在2%开度左右,调整后,密切注意汽包压力或主汽压力以及氧量的变化趋势,如果压力上升快,可适当对单侧容量风门回调来进行控制。
2)在各台磨煤机容量风门开至40-45%时,此时应根据磨煤机料位及电流情况,来增加给煤量,根据长时间观察,每台磨煤机给煤量最稳定工况出力在54-56T/H之间,在掺烧劣质煤(如金生小窑煤)时,出力在48-50T/H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