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_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实验_的教学探究_罗兴贵
- 格式:pdf
- 大小:36.43 KB
- 文档页数:1
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实验报告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实验报告班级:姓名:实验时间:实验目的:1.制作和观察。
2.认识的基本结构。
材料用具: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吸水纸、镊子、纱布、滴管消毒牙签、稀碘液、生理盐水方法与步骤:一.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 1.用洁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2.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
3.用消毒牙签在自己漱净的口腔内侧壁上轻轻地刮几下。
4.把牙签上附有碎屑的一端,放在载破片的生理盐水滴中涂抹几下。
5.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的水滴,然后缓缓地盖在水滴上,注意避免盖玻片下面出现气泡。
6.在盖玻片的翼侧滴加稀碘液,用吸水纸从盖玻片的另一侧吸引,使染液浸润标本的全部。
二.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将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
重点观察一个口腔上皮细胞。
三.绘图。
依据你所观察到的细胞,画一个口腔上皮细胞,并且注出各部分的名称。
1、最困难的事就是认识自己。
20.8.158.15.202011:0311:03:16Aug-2011:03 2、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
二〇二〇年八月十五日 2020 年 8 月 15 日星期六 3、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
11:038.15.202011:038.15.202011:0311:03:168.15.202011:0 38.15.2020 4、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
8.15.20208.15.202011:0311:0311:03:1611:03:16 5、三军可夺帅也。
Saturday, August 15, 2020August 20Saturday, August 15, 20208/15/2020 6、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
11 时 3 分 11 时 3 分 15-Aug-208.15.2020 7、人生就是学校。
20.8.1520.8.1520.8.15。
2020 年 8 月 15 日星期六二〇二〇年八月十五日 8、你让爱生命吗,那么不要浪费时间。
部编初中生物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实验报告【探究目的】
1.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
2.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认识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
基本结构
【探究器材】
生理盐水、稀碘液、消毒牙签、滴管、纱布、镊子、吸水纸、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
【探究过程】
一、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
1.用洁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2.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
3.用消毒牙签在自己漱净的口腔内侧壁上轻轻地刮几下。
4.把牙签上附有碎屑的一端,放在载玻片上的生理盐水滴中,轻轻抹几下
5.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地盖在水滴上,注意避免盖玻片下产生气泡。
6.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稀碘液,用吸水纸从盖玻片的另一侧吸引,使染液浸润标本的全部。
二、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将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仔细观察,重点观察一个口腔上皮细胞。
三、实验记录和数据处理
根据实验中观察到的口腔上皮细胞的物象,将其细胞结构简图画在下面
【交流与评估】
1.在使用消毒牙签取口腔上皮细胞前,为什么要漱净口腔?
2.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有哪些基本结构?它与植物细胞相比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实验步骤
实验方法和步骤:
一、制作临时装片
1.用洁净的纱布将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
(盖玻片比较薄,擦拭盖玻片时要轻擦)(0.5)
2.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
(不是清水)(0.5)
3.漱口,用消毒牙签在口腔内侧壁轻刮几下,(1)把牙签附有碎屑的一端放在载玻片上的生理盐水中,轻涂几下。
(一定要涂均匀)(1)
4.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再将盖玻片缓缓放平盖在水滴上。
(避免盖玻片下出现气泡)(1)
5.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几滴稀碘液,用吸水纸在盖玻片的另一侧吸引,使碘液浸润标本的全部。
(染色剂不宜过多,可以少量多次进行)(1)总结步骤:擦-→滴-→刮-→盖-→染-→吸
二、观察装片
三、清洁整理(1)
洗净载玻片盖玻片(0.5),废物倒入废物桶,废液倒入废液池,仪器试剂放回原处,显微镜摆放好(0.5)。
《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教学设计阳谷实验中学魏春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通过实验学习制作和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认识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基本结构。
2、通过实验使学生学会熟练制作和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并进一步练习画细胞结构图的技能。
3、通过比较动、植物细胞结构上的异同,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总结归纳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知识的应用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师生的谈话互动以及分组实验,正确地制作和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进一步训练学生制作临时装片的技巧以及熟练操作使用显微镜的技能,并概括出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经过观察比较和讨论分析,由学生自主探究并归纳总结出动、植物细胞的异同。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同细胞是生物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设计实验方案、改进实验,开发自己的创新潜能,以此来体会科学探索的思想方法是不断发展的,继续形成“胆大心细”的心理素质。
【重点和难点】重点:1、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和观察。
2、比较动、植物细胞结构上的异同点。
难点:比较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的异同点。
【教学方法】分组实验法、观察比较法、讨论分析法、归纳总结法【课前准备】学生:预习新课内容;绘图铅笔;上课前漱口。
教师:相关实验材料【课型及课时】实验课、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设置问题情境自然导入新课:第三节观察动物细胞二、整体认定教学目标教师展示教学目标,使学生能够自觉地带着任务去学习和探究。
三、分组实验,合作探究1、分组设计实验方案,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教师鼓励学生根据上节课积累的制作临时装片的经验,分组设计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方案,并在巡视中对各组出现的疑惑进行及时引导和帮助,然后要求各组说出自己设计方案的理由。
最后,师生比较在动、植物细胞临时装片制作中所滴液体的异同,分析滴生理盐水而不滴清水的道理,并强调安全事项。
(采用比较分析法可以促使学生加深理解动、植物细胞临时装片制作步骤中的异同,比直接去做新实验更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自觉探究的欲望。
人体口腔上皮观察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显微镜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的形态结构,了解细胞的基本特征,熟悉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提高对细胞生物学的认识和实验操作能力。
二、实验原理人体口腔上皮细胞是一种扁平的多边形细胞,通常呈紧密排列。
细胞的形态和结构可以通过显微镜进行观察和分析。
显微镜的成像原理是利用光线的折射和放大作用,将微小的物体放大并呈现清晰的图像。
三、实验材料和仪器1、材料:消毒牙签、生理盐水、稀碘液、盖玻片、载玻片。
2、仪器:显微镜、镊子。
四、实验步骤1、准备工作用洁净的纱布将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
2、取材用消毒牙签在自己的口腔内侧壁轻轻刮几下。
将牙签上附有碎屑的一端在生理盐水中涂抹几下,以使细胞分散。
3、盖片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地放下,盖在要观察的材料上,避免出现气泡。
4、染色在盖玻片的一侧滴一滴稀碘液。
用吸水纸从盖玻片的另一侧吸引,使染液浸润标本的全部。
5、观察将制作好的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的载物台上,用低倍镜观察,找到清晰的细胞图像。
换用高倍镜进一步观察细胞的形态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等。
五、实验结果在低倍镜下,可以看到许多密集排列的细胞。
这些细胞呈扁平状,边缘不规则。
换用高倍镜后,可以更清晰地看到细胞的细节。
细胞膜:细胞的最外层,较薄,边界清晰。
细胞质:呈半透明状,其中含有一些颗粒状物质。
细胞核:位于细胞的中央,呈圆形或椭圆形,颜色较深,被碘液染成棕黄色。
六、实验分析与讨论1、细胞形态的多样性观察到的口腔上皮细胞形态并非完全一致,这可能是由于细胞所处的位置和生理状态不同所致。
部分细胞可能受到取材和制片过程的影响,形态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2、细胞核的特征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其形态和位置相对固定。
细胞核的清晰观察对于判断细胞的健康状况和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3、染色效果的影响染色的深浅和均匀程度会影响细胞结构的观察效果。
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实验报告单
一、实验目标:
1、制作和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能在显微镜中识别人体细胞的基本结构。
2、复习怎样使用显微镜,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及观察能力。
二、实验材料:
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牙签、玻璃杯、吸管、0.9%生理盐水、0.l%高锰酸钾溶液、稀碘液、吸水纸。
三、实验原理:
1.人和动物的细胞大多非常微小,必须要显微镜才能观察其结构。
2.用显微镜观察的生物材料必须处理成薄而透明的
四、实验步骤:
四、实验反思、收获。
1是否用洁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2是否清除口中的食物碎屑?
3是否用镊子夹起盖玻片,让它的一端接触载玻片上面的液滴,然后缓缓地盖在液滴上?
4是否用吸水纸从盖玻片对侧吸入,使染液将标本全部浸没?
5是否辨别口腔细胞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五、实验评价策略:
本实验利用了评价的主体性策略、全面性策略、和评价方式多元化策略,在实验前发给学生,进行实验预习,发挥前置评价的诊断和导向作用,同学们可以有选择地进行学习。
在实验后设置反思、实验的收获。
六、实验技巧及关键(交流、讨论)
1.为什么有的同学制成的标本在显微镜下很难观察清楚?
2.给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染色时,染几次,细胞核才清晰,效果最好?
3.在制作动物细胞的临时装片时,在载玻片的中央滴的为什么是生理盐水,而不能是清水?
说明:(评价用A、B、C、D四个等级)。
对“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实验”的教学探究
★罗兴贵(黔西县中坪中学)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教科书的47页的实验操
作叙述不够详细,故在教学中有的环节上出现一些问
题,导致实验效果不明显和实验时间延长,经过反复的
操作、总结,作出如下的改进。
一、材料用具的替代和增加
本实验所需的材料和用具教材上是:生理盐水、稀
碘液、消毒牙签、滴管、纱布、镊子、吸水纸、载玻片、盖玻
片、显微镜。
“纱布”用“擦镜纸”替代,增加饮用水。
1.使用纱布与擦镜纸的利与弊。
纱布是用优质的棉花做成,耐磨好,使用时间长。
但纱布在本实验里的作用是擦拭盖玻片和载玻片,擦拭
较厚而宽大的载玻片是较容易,但有时也会擦破,当用
纱布擦拭盖玻片时就较困难了,因学生在教材中第二次
接触盖玻片。
受平时擦拭门窗等习惯因素影响,手法较
重,加之动作不熟练,常常把较薄的盖玻片擦破了,有时
还会被破盖玻片或载玻片把手划出血,为了较少擦破盖
玻片和载玻片,把纱布改用成擦镜纸,因擦镜纸柔和而
小张,使用时,会像擦眼镜一样擦拭,学生自然会慢慢地
擦拭了,擦破玻片的现象就会少发生或不发生。
2.增加饮用水的原因。
在制作装片的第三步是用消毒牙签在自己“漱净”
的口腔内侧壁上轻轻刮几下。
学生都是在学校读书,从
教室走到实验室,哪里来的水漱净口腔呢?不可能到实
验室里就叫学生用实验室里的水漱净口腔吧!故增加
饮用水来漱净口腔。
二、制作装片的步骤
1.在擦拭载玻片时,要用拇指和食指张开成右“匚”
状,把载玻片的长边顺着食指放,使载玻片的边缘尽量
与拇指和食指充分接触。
这样可以增加载玻片承受压
力的强度,当学生无意间用力擦拭载玻片时,也不会把
载玻片擦断而弄伤手。
2.教材第3步是用消毒牙签在自己漱净的口腔内侧壁上轻轻地刮几下。
这一操作过程中以叫学生多漱几次口,因为很多中学生都爱吃零食,如不漱净口腔,在取上皮细胞时,容易取到食物残渣,染色之后,由于食物里有大量淀粉,遇碘变成蓝色,学生无法辨认上皮细胞和食物残渣,影响观察。
在使用消毒牙签时,牙签较尖而硬,学生在刮取上皮细胞时,常常把口腔内侧壁刮破。
使部分学生看到之后怕把口腔内侧壁刮破而不做该实验。
另外,学生刮取细胞时,其他学生由于好动,有时会突然无意推动学生刮取细胞的手而对学生造成伤害。
建议在“刮”之前,先把牙签咬“钝”再刮,牙签刺破口腔内侧壁的机会就减少了。
教材中讲的口腔内侧壁实际上是指腮部位置的口腔内侧壁和腮部外的口腔内侧壁。
但不同的口腔内侧壁刮到的上皮细胞,制成的装片效果不一样。
在腮部内侧壁刮到的上皮细胞由于腮部较柔软,刮到的上皮细胞多,分散不好,有部分折叠或重叠在一起,轮廓清晰的细胞少,在显微镜下找起来浪费时间,要制成分散好,轮廓清晰的上皮细胞装片,建议取材部位在口腔周围腮部除外的内侧壁。
因腮部除外的内侧壁较坚硬,刮到的细胞分布均匀,经染色后,效果好。
3.第4步是把牙签上附有碎屑的一端,放在载玻片上的生理盐水滴中涂抹几下,“对涂抹几下”其作用是把牙签上黏附的口腔上皮细胞放在载玻片上,并使细胞分散,不重叠,在涂抹时要强调力度不宜过大,过大会把牙签上的牙签本身的颗粒涂在载玻片上,不易区别口腔上皮细胞和牙签颗粒,加之力度过大,把上皮细胞涂破了或涂重叠了,都会影响观察效果。
故涂时要强调“轻轻地涂”。
三、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学生在观察时,还必须强调,要把涂片放在低倍镜下观察,用较小的光圈和平面反光镜,在视野下挑选分散好的,完整的细胞,并将其移到视野的中央,进行仔细观察。
◆(责任编辑 李蜀黔)44□贵州教育 2009/9 交流平台
JIAO LIU PING T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