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伯特即兴曲(作品90)的特点及演奏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1.41 MB
- 文档页数:1
舒伯特《降E大调即兴曲》的演奏探析作者:王雨晴来源:《音乐时空》2015年第02期摘要:舒伯特是早期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他一生中创作过两组《即兴曲》,是他重要的代表作品之一。
前人从舒伯特即兴曲的创作个性、音乐风格和特色等方面都做出过许多研究。
笔者将主要分析舒伯特即兴曲中Op.90 No.2《降E大调即兴曲》的风格特征及演奏技巧,并结合自己的弹奏从演奏要点的分析与演奏难点的克服两个方面理解和处理该曲。
关键词:舒伯特降E大调即兴曲风格演奏《降E大调即兴曲》为3/4拍,全曲速度明快。
从节奏与速度上来看,作品的旋律优美愉悦如同一支华丽优雅的舞曲,灵动的音符如同诗情画意的美景,流畅自如的音律总是让人充满想象。
从旋律的构思上看,调性以及呼吸起伏的长度等特点都有着与艺术歌曲的相近之处,这使得音乐更富有诗意,诗与乐的交融,正是作者思想与感情的渗透。
该作品的曲式结构较为简洁,简单明了的结构与作者创作的独到之处,使乐曲保留了他个人特有的抒情风格以及生动的音乐内涵。
一、演奏要点的分析诠释一首音乐作品,应该找出这首乐曲中所需要注意的部分,凸显并强调它们的重要性,这样在乐曲的学习中,才不会偏离主题而寻求到音乐进行的方向,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
(一)富有歌唱性的演奏乐曲的呈示部与再现部几乎都由三连音音型的旋律贯穿始终,仿佛展现了一条奔流的溪水,小音程上下起伏的旋律主题在不同的音区和调性上往返,就如同歌声一般连贯而流畅。
弹奏这样富有歌唱性的旋律时,手指不应离琴键过高,不需要猛力的击键,而是尽量紧贴琴键,减小手指与琴键表面间的距离。
在训练中要学会用一只手臂的力量贯穿一条连线或一串音符,通过顺着音符的走向将力量均匀传递至每一个手指上。
从一个乐句的第一个音符到最后一个音符,每一个音都要演奏得饱满,同时音与音之间也需要有着十分黏密的感觉,不要把一个个音都弹散了或弹得停滞不前,要让旋律向前流动,一气呵成。
“弹奏歌唱性的旋律时,要善于聆听音色的变化,而力度的变化则揭示了音色中的明与暗、动与静”。
音乐研究47《戏剧之家>)2018年第22期 总第286期舒伯特即兴曲0P.90 N0.1的创作特征及演奏技巧王潇婷(赣南师范大学江西赣州341000)【摘要】舒伯特的即兴曲0P.90创作于1827年,是舒伯特晚期创作中具有代表性的钢琴小品之一。
这部作 品共包含四首小品,每一首都像是一幅迷人精致画卷,其中的第一首篇幅最长、难度最大,同时富有深邃内涵,因此深受人们喜爱^本文通过对〇P.9〇N0.】创作背景、创作特征、演奏要点的探究,揭示出舒伯特钢琴小品的独 特魅力。
从而加深钢琴学习者对舒伯特晚期创作风格的了解,并在理解和演奏作品中起到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舒伯特,即兴曲,浪漫主义音乐,演奏技巧中图分类号:J624.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1007-0125(2018)22-0047^03_、即兴曲0P.90的创作背景及音乐简析(一) 创作背景奥地利作曲家弗朗兹•舒伯特(Franz Schubert 1797-1828〉,是欧洲十九世纪浪漫派音乐的代表人物,被世人誉为“艺术歌曲之王”,也是浪漫主义钢琴音乐 创作的先驱者。
舒伯特自童年时期就展现出过人的音乐才能。
少年 时期在神学院担任了管弦乐队的首席小提琴手和乐团 助理,系统接触了海顿、莫扎特、贝多芬、克罗美等人 的交响乐奏鸣曲室内乐等作品以及巴赫的宗教音乐和合 唱艺术,并且跟随贝多芬的老师、维也纳乐坛的大师安 东尼奥*萨列里,系统学习对位法。
舒伯特早期的创作 多集中在艺术歌曲上,到了晚期,开始着重于钢琴作品 的创作,他的的钢琴作品散发着强烈的浪漤主义气息十九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形成与发展,为西方音乐注人 了新的血液,欧洲各国的作曲家们掀起了一股钢琴音乐 创作的热潮。
舒伯特就是浪漫主义初期钢琴音乐的重要 奠基人。
1816年,舒伯特辞去父亲学校的工作,定居于维也 纳,专心从事音乐创作。
这期间,舒伯特创作出许多艺 术歌曲、钢琴小品等作品,即兴曲就是1827年舒伯特游 历施泰尔期间创作出的一组钢琴小品1828年9月年仅 31岁的舒伯特去世,他如愿被葬在最敬仰的贝多芬墓旁。
北方音乐Northern Music浅析弗朗茨·彼得·舒伯特钢琴即兴曲特点及作品风格薛 娜(山西师范大学民族民间音乐研究所,山西 临汾 041000)【摘要】弗朗茨·泽拉菲库斯·彼得·舒伯特是一名奥地利作曲家,本文以《舒伯特即兴曲》为切入点,对舒伯特即兴曲作品风格及特点进行解析,并以此为研究对象,对舒伯特风格所蕴含的时代背景做简要陈述,结合自己对大师巨作的领悟,糅合演奏实践的体会,希望在学习的同时和大家一起欣赏舒伯特的伟大魅力。
【关键词】舒伯特;即兴曲;旋律【中图分类号】J624 【文献标识码】A一、舒伯特生平简介弗朗茨·彼得·舒伯特,1797年1月31日年出生于奥地利,逝世于1828年。
在他短暂而又辉煌的一生中,创作了大量堪称经典的作品,是创作颇丰的音乐写手。
是早期西欧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也是被世人欣赏和敬仰的古典主义音乐的最后一位世界巨匠,他的创作因此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二、舒伯特钢琴即兴曲风格特点与时代特征(一)主题动机的流畅性、抒情性一首首动人心弦的旋律犹如一幅幅赏心悦目的美丽画卷向我们展开。
oPg0·NOI降E大调是一首忧伤、静寂的歌唱,能把人轻易地带入安静的情景,虽然其中包含此起彼伏的阵阵波涛,但是总的来说意蕴深远,基调唯美,为整个音乐文本的抒情奠定了基础;作品oPg0·NO.3降G大调的格调优美、意境梦幻;作品0P142·NO.4f小调又最为美丽,尤其是中段的意境最为悠远,高音区和末尾进行了绵长的交流,含蓄深远,耐人寻味。
(二)传统曲式框架的打破舒伯特即兴曲的曲式结构大多数由复三部曲式构成,继承了古典乐派的作曲风格,他的作品OP.90NO.3、OP.90NO.4都是用了复三部的曲式结构。
但作品OP.142 NO.1,突破了传统曲式的结构,扩充了音乐文本的内容。
(三)和声语言运用的色彩性在舒伯特即兴曲中,和声语言的运用为音乐增添了不少感情色彩。
舒伯特即兴曲作品分析8首即兴曲op.90,op.142是舒伯特钢琴创作中较为重要的作品,这两组作品既可以被看作是各自独立的八首钢琴小品,也可以被看作是两首大型的钢琴曲,因为从结构和形式上来看,每一组作品都与一首奏鸣曲很相似。
但是它们又没有舒伯特晚期三首钢琴奏鸣曲的那种强大的内在凝聚力,所以这两组作品在作者数量庞大的钢琴作品中显得颇为独特。
随着舒伯特的日渐成熟,他愈发的把名利和掌声都弃置一边,他的音乐风格也走在了时代的前面,这一点在两首《即兴曲》里面表现的最为明显——一个简单的即兴灵感衍生出一首大型的作品,他是浪漫派钢琴音乐的使者,比肖邦还要早十几年。
舒伯特的《即兴曲》有两组,每组四首,共八首。
第一组作品90(D899),第二组作品142(D935),均作于1827年,即作曲家逝世的前一年。
富有悲剧意味的是,写于舒伯特30岁的这些东西已经是他的晚期作品了!和舒伯特同期创作的"音乐瞬间”(作品94)一样,它们都是为钢琴写的抒情性短曲,5~10分钟,即兴成分很强,而曲式简单,大都是三段体或变奏曲,不采用较为复杂的奏鸣曲式。
正因其旋律抒情、结构简单,也不企图表达什么复杂的内容,把它们当作浪漫小品就行了,不费心思,人人都能接受。
《即兴曲》作品90的第一首是十分自由的变奏曲,C小调,4/4拍,曲调忧伤,如含泪的歌唱,且有脉脉柔情包裹着骨子里的一点自尊。
乐曲的开头效果别致,八度强奏的轰鸣过后,全曲的主题却以清淡安详的弱奏陈述,形成鲜明的对比。
这个十分动听的主题简单易记,既朴素又纯美,然而长达十来分钟的整首作品却都是在它的基础上构架起来的。
仔细听主题的初次陈述。
第一句有意用单音弹奏,不加任何和声,如果钢琴家的音色足够柔美,那可真有点如梦似幻的意境了。
第二句才加上淡淡的和声伴奏,且用断奏手法以求变化。
有人把这第一句形容为河流的源头那一滴滴泉水清冷地涌出,传神之至。
在主题一次次地复述变化中,和声逐渐丰富起来,回音、装饰音使旋律发生了细微的色彩变化,力度的强弱交替蕴含着深邃的诗意。
舒伯特即兴曲(作品90)的特点及演奏分析发表时间:2018-09-18T10:14:37.343Z 来源:《知识-力量》4中作者:杨棕婷[导读] 了解一个时代的背景和社会环境是了解一位作曲家和一首作品的必要前提和重要途径。
生活犹如照射着艺术家创作的一面镜子,每个人的身上(四川师范大学,610101)摘要:了解一个时代的背景和社会环境是了解一位作曲家和一首作品的必要前提和重要途径。
生活犹如照射着艺术家创作的一面镜子,每个人的身上都或多或少留着自身所处时代的印迹。
在西方历史长河中,舒伯特也没能避免受到当时社会现状和文化冲击的影响。
关键词:舒伯特;即兴曲;歌唱性;和声一、舒伯特时代背景十八世纪中叶欧洲社会各个阶层动荡、社会环境一片复杂与混乱,1789年法国大革命的爆发引起了欧洲的巨变,资产阶级同封建专制王朝之间的矛盾不断加深,严重阻碍了欧洲政治、经济的发展。
1815年,欧洲全面复辟,黑暗与沉寂的奥地利使舒伯特的幻想不断破灭,也让舒伯特的思想受到很大影响。
18世纪70年代,文学领域的启蒙思想运动“狂飙运动”在德国声势浩大的进行,人们要求自由和解放,体现出对“自由、平等、博爱”的民主思想,去多艺术家和流派都开始活跃起来,这一文化思潮的兴起,为浪漫派奠定了基础。
二、舒伯特短暂的一生在长期聆听舒伯特的音乐中,弗兰克•舒伯特,(FranzSchubert,1797---1828)奥地利早期浪漫主义作曲家,他出生在世界闻名的音乐之都-----维也纳的一个郊区家庭,自然从小就受到音乐的影响。
钢琴和小提琴的启蒙教育来自父亲和兄弟。
当地管风琴教师教他复调对位和管风琴,在寄宿学校接受了德奥民族文化教育。
从小的音乐及文化的训练都是舒伯特一生宝贵的经历,也为他今后的发展铺好了道路。
由于家境清贫为减轻家庭的负担,16岁的舒伯特离开学校,成为一名助理教师和一名私人钢琴教师,收入微薄。
但在此期间,舒伯特坚持作曲,二十岁,写了数百首歌曲,五交响乐,十五钢琴奏鸣曲和其他作品。
论舒伯特艺术歌曲的钢琴伴奏特点及演奏处理舒伯特(Franz Schubert)是19世纪早期维也纳古典主义音乐中最杰出的音乐家之一。
除了它的歌曲,舒伯特的钢琴音乐同样精彩。
然而,在舒伯特的艺术歌曲中,钢琴伴奏的部分更是不可或缺,因为它是舒伯特艺术歌曲的灵魂之一。
本文将主要从舒伯特的钢琴伴奏特点及演奏处理两个方面来探讨舒伯特艺术歌曲的钢琴伴奏特色。
一、舒伯特艺术歌曲的钢琴伴奏特点1. 密度丰富舒伯特的钢琴伴奏是密度丰富的。
他喜欢在钢琴部分中增加许多细节和动态变化,以突出歌曲的剧情和情感。
钢琴部分中常常出现连续的三度音程和六度音程,以及其他形式的半音阶跳跃,这些不断变化的色彩和韵律,使得舒伯特的钢琴伴奏充满活力和变化。
2. 情感表达舒伯特钢琴伴奏中的形式和内容,都是情感表达的重要手段。
舒伯特总是能够准确地把握原曲的情感,钢琴伴奏的形式、旋律和和声都是让歌曲情感更加深刻的关键因素。
舒伯特的钢琴伴奏部分,通常控制在一个小区间的变化,但伴奏的表现力和情感的变化依旧非常明显。
3. 旋律与伴奏的互相补充舒伯特钢琴伴奏中的旋律与伴奏的互相补充是舒伯特钢琴伴奏的主要特点之一。
伴奏与旋律的错落有致,使得歌曲激情迸发,而不是单调枯燥。
尤其是在高潮部分,舒伯特的钢琴伴奏更是能够通过紧扣的和声和运用不同的乐段,让旋律飞扬。
二、舒伯特艺术歌曲的钢琴演奏处理1. 旋律在演奏舒伯特钢琴伴奏时,旋律是整个演奏的核心。
首先,要准确地把握旋律的情感,尽可能地表现出歌曲的情感和内涵。
其次,在打击键盘时,要根据旋律的感情变化,适当调整音量大小和强弱程度,更好地表达出旋律的情感。
2. 和声和声在舒伯特钢琴伴奏中的地位和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舒伯特在钢琴部分中增加了许多和声变化,表现出歌曲的情感和剧情。
在演奏时,和声的变化也决定了钢琴的速度和强弱。
更加注意细节的变化,会让演奏更有感情和变化。
3. 节奏节奏也是舒伯特钢琴伴奏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因素。
舒伯特即兴曲op.90的艺术特征及演奏体会作者:成瑶婷来源:《新教育时代·学生版》2017年第02期摘要:舒伯特是19世纪西方浪漫主义时期的杰出作曲家,在短暂的一生中留下了多种体裁的音乐作品。
作为最早创作即兴曲体裁的钢琴家之一,他创作了op.90和op.142共八首即兴曲作品,每首作品都有着歌唱般的旋律。
本文以舒伯特的钢琴小品《即兴曲》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其艺术特征以及演奏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舒伯特即兴曲钢琴小品浪漫主义音乐19世纪西方进入浪漫主义时期,这一时期作曲家们强调主观情感的表达,并且主张将音乐与诗歌、戏剧、舞蹈等艺术形式结合起来。
在浪漫主义时期,西方钢琴音乐进入鼎盛时期,作曲家们在钢琴音乐体裁及钢琴音乐的表现力上都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古典奏鸣曲不再是浪漫主义作曲家们创作的主要体裁,抒情性的小型乐曲成为作曲家们创作的重要体裁。
舒伯特(Franze Seraphicus Peter Schubert,1797-1828)是19世纪早期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他创作了大量的艺术歌曲,他的钢琴小品有着如歌的旋律,以及浪漫的情感表达,被认为是浪漫主义钢琴音乐的起点。
舒伯特的钢琴小品都显示出其最大的优点,每一首都是一位钢琴诗人抒情的自白。
“歌唱般的声音”是舒伯特对钢琴音乐的理想[1],而他的钢琴小品正是这一理想的体现。
最早使用即兴曲这种体裁的是捷克作曲家杨·福瑞契克,他的作品op.7于1822年在维也纳出版,这些作品是有丰富的感染力且不需要高超的技巧的小型乐曲,深受一些业余作曲家的喜爱。
后来舒伯特与福瑞契克在一次沙龙上相识,之后舒伯特便发展创作了这种体裁的钢琴曲。
相对于福瑞契克的作品,舒伯特的作品更加旋律化,节奏更加自由,和声色彩更为丰富,更富于戏剧化。
他的即兴曲成为钢琴小品的经典,对以后门德尔松、舒曼、勃拉姆斯等人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827年,他在施泰尔旅行,这时创作了八首即兴曲和音乐瞬间,分别是:第一组op.90(D899)第二组op.142(D.935)第三组D946,此时已经是他人生的最后阶段,1828年11月舒伯特便因病痛离开人世。
(一)难易程度分类舒伯特的这套《即兴曲》在演奏与教学过程中,经常被大家应用。
《即兴曲》的每一首都是充满灵性,富有诗意。
音乐明澈、舒展。
从教学角度来讲,这是一种对学生进行技术和艺术的综合训练,从演奏的角度来讲,就是表现音乐艺术。
就《即兴曲》这套作品而言,在演奏技法和音乐表现的难易程度有所不同。
即兴曲也是我国钢琴教学中经常选用的教材,一般来说演奏者具有中、高级以上的技术水平,可以选择其作为演奏曲目。
(二)演奏要点分析“众所周知钢琴的一个特点,就是无法使音真正延续一个音,不象人声与弦乐那样,能做连贯线条。
”。
将人声的歌唱性完美的融合于钢琴作品中,通过歌唱性的旋律,把作品丰富情感世界表达。
如何演绎歌唱的旋律,通过以下几点加以说明。
1.旋律歌唱性的把握(1)手指触键面积可大一些,触键时轻柔、平稳地把琴键深一些按下去,声音仿佛从钢琴内部挤出来一般,手臂的重量自然送到指尖“这种声音之美,你会觉得,你仿佛是要用一个手指去捏碎一只浆果一样的感觉”。
这种重量弹奏法,能使钢琴发出如歌而优美的旋律,这种演奏方法的重点是按键,整个旋律线条的力度在一个层面上,随着旋律的起伏作渐强、渐弱变化。
(2)另一种歌唱性的旋律用音阶或短琶音的形式表现的。
作品OP.90NO.2连续三连音如奔流歌唱之溪。
弹奏这类旋律时动作幅度相应减少。
手指指尖与琴键表面之间距离要小。
在弱奏时,用半触键来弹奏。
(3)处理好伴奏与旋律的关系。
(4)要弹好歌唱性的旋律还要在乐句起伏、乐句之间的连接、呼吸和韵味下功夫,从而传达出音乐表现的感受与情绪。
2.各声部线条的层次舒伯特的即兴曲声部的多层次,也是其主要特征,弹奏时的注意以下几点:(1)必须让每个声部都听清楚。
声部力求清晰。
(2)安排好主次。
主调音乐,主旋律必须是最重要的声部。
接着应是低声声部,要深厚,具有自己的线条。
最后才是均匀的中声部。
(3)在音色上要有区别,不同声部的性质,地位不同,要求的音色也不尽相同,旋律声部弹奏抒情、歌唱,音色稍亮。
舒伯特即兴曲OP.90 NO.1曲式特点分析作者:李妙璇来源:《戏剧之家》2016年第12期【摘要】即兴曲OP.90 NO.1是舒伯特的晚期作品,从曲式结构、调性、演奏方法等方面分析作品特点,对于理解舒伯特的音乐特点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曲式;调式;演奏特点中图分类号:J62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6-0083-02弗朗茨·舒伯特是古典主义晚期、浪漫主义早期的奥地利作曲家,他的钢琴音乐风格抒情、优美、歌唱性强。
即兴曲OP.90是他的晚期作品,这个时期的作品带有浪漫主义特征,对后世的作曲家有着深刻影响。
其中OP.90 NO.1是四首即兴曲里面篇幅最长、难度最大的一首。
本文将以此作品为例,具体分析其曲式结构、调性及演奏方法。
一、OP.90 No.1特点分析(一)曲式OP.90 NO.1这首作曲是回旋变奏曲式,运用简约的曲式结构呈现出一个清晰完整的音乐形象。
局部变化的节奏型、音区、调性使主题更加突出,明确、凝重的曲调使人陷入无限的遐想。
舒伯特的《c小调即兴曲》(Op.90 No.1)是在没有使用和声的前提下,由单音构成旋律基础,从而形成主题,表现出朴实的音乐风格。
四次变奏只是在调性、音区等方面有所不同,整体发展都是以主题音调为基础。
第一变奏使用左手分解和弦,在三连音的伴奏下,使音乐行进的力量更加有力,旋律更加流畅,主题更加明晰。
第二变奏的主题在于左手,八度音区减弱,变奏更加自由,主题更加厚重。
第三变奏由三个声部构成,织体厚重。
主题旋律如在空中,音乐行进由中声部完成,低音则由节奏慢了1/2拍的左手完成,与右手呼应。
使旋律表达更加丰满。
第四变奏右手以十六分音符形式奏出主题,形成更抒情的情感表达,左手是八分音符,像大提琴拨弦一般,奏出伴奏音响,情绪由连绵不断的十六分音符逐渐推向高潮,经过短小的高潮后,又回到了第三变奏。
(二)调式C小调,即降号调,作者的感情自然流露,精巧细腻的钢琴即兴曲特点得到充分体现。
舒伯特即兴曲赏析如下:
1.情感表现:舒伯特的即兴曲情感表现非常细腻,通过旋律、和
声、节奏等音乐元素的运用,表现出丰富的情感色彩。
他的音
乐常常表现出忧郁、悲伤、欣喜、激动等不同的情感变化,引
人入胜。
2.旋律写作:舒伯特的即兴曲旋律优美,具有很强的歌唱性。
他
的旋律线条流畅,富有诗意,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3.和声运用:舒伯特的即兴曲在和声运用上非常出色,他通过丰
富的和声变化,营造出独特的音响效果,使音乐更加丰富多彩。
4.曲式结构:舒伯特的即兴曲在曲式结构上比较自由,常常采用
即兴式的段落,但整体结构仍然严谨,显示出他卓越的作曲技
巧。
5.艺术价值:舒伯特的即兴曲在艺术价值上非常高,它们不仅是
舒伯特音乐创作的重要代表,也是古典音乐的经典之作。
这些
即兴曲经过了时间的考验,成为世界音乐宝库中的珍品。
总之,舒伯特的即兴曲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值得深入欣赏和研究。
通过欣赏这些音乐作品,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舒伯特的音乐创作思想和技巧,感受古典音乐的魅力。
舒伯特即兴曲OP.90 NO.1的创作特征及演奏技巧
王潇婷
【期刊名称】《戏剧之家》
【年(卷),期】2018(0)8
【摘要】舒伯特的即兴曲OP.90创作于1827年,是舒伯特晚期创作中具有代表性的钢琴小品之一.这部作品共包含四首小品,每一首都像是一幅迷人精致画卷,其中的第一首篇幅最长、难度最大,同时富有深邃内涵,因此深受人们喜爱.本文通过对OP.90 NO.1创作背景、创作特征、演奏要点的探究,揭示出舒伯特钢琴小品的独特魅力.从而加深钢琴学习者对舒伯特晚期创作风格的了解,并在理解和演奏作品中起到一定的指导意义.
【总页数】3页(P47-49)
【作者】王潇婷
【作者单位】赣南师范大学江西赣州 341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624.1
【相关文献】
1.舒伯特《即兴曲OP.90,NO.3》的音乐分析与演奏 [J], 黄妍
2.舒伯特《钢琴即兴曲》——Op.90 No.1研究 [J], 余丽程
3.浅析舒伯特《降B大调即兴曲》艺术特征与演奏技巧 [J], 周莉莉
4.感性分析舒伯特即兴曲D946 NO.1 [J], 穆朗
5.舒伯特即兴曲OP.90 NO.1曲式特点分析 [J], 李妙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舒伯特钢琴即兴曲的艺术特征与演绎风格舒伯特钢琴即兴曲以其独特的艺术特征和演绎风格而闻名于世。
以下是关于舒伯特钢琴即兴曲的艺术特征和演绎风格的一些重要方面。
舒伯特钢琴即兴曲的艺术特征之一是其丰富的情感表达。
舒伯特的即兴曲常常充满了深情和感伤的情感。
他的音乐能够引起内心深处的共鸣,触动人们的情感。
舒伯特的即兴曲中常常包含一些悲怆的旋律和和弦进行,使人们不禁陷入内省和沉思。
舒伯特的即兴曲也有一些明快活泼的旋律,充满了欢乐和幽默的情绪。
他通过音乐的表达,将自己内心的情感与听众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舒伯特钢琴即兴曲的艺术特征之一是其独特的旋律构思。
舒伯特的即兴曲中的旋律优美动人,常常具有流动性和富有变化的特点。
他的旋律构思非常独特,既有规律又有变化,充满了戏剧性。
舒伯特的即兴曲有时会开始于简单而平凡的旋律,然后逐渐发展成富有情感和技巧的旋律,给人以深深的印象。
他的旋律也常常具有较大的音域和跳跃性,给演奏者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舒伯特钢琴即兴曲的艺术特征之一是其丰富的和弦变化和声部分工。
舒伯特的即兴曲中的和弦变化多样且精彩纷呈。
他常常采用复杂的和弦进行和音阶,使音乐更加丰富多彩。
舒伯特在即兴曲中的声部分工处理也非常巧妙,常常通过对不同的声部进行对话和呼应来增强音乐的表现力。
舒伯特钢琴即兴曲的演绎风格也具有其独特之处。
舒伯特的即兴曲演奏中,常常强调轻柔细腻的触键和弧线式的音符处理。
他的演奏缺乏过多的力度和华丽的技巧,更加注重细腻的音色控制和音符之间的紧密连接。
舒伯特的演奏风格还强调灵活的拍子感和一定的自由度,使音乐具有更加自然流畅的特点。
舒伯特钢琴即兴曲的艺术特征和演绎风格包括丰富的情感表达、独特的旋律构思、丰富的和弦变化和声部分工以及细腻和具有流畅感的演奏风格。
这些特征和风格使舒伯特的即兴曲成为了经典中的经典,深深地影响了后世的音乐家和听众。
ZHONGGUOTIWEIYIJIAOYU202011-10月刊YINMEIYISHUJIAOYAN音美艺术教研试论舒伯特即兴曲的音乐风格和特色【摘要】舒伯特是十九世纪以为伟大的作曲家,他的名曲《即兴曲》(Impromptu)享誉全世界,是浪漫主义钢琴小品的代表作。
这首曲子以细腻真挚的抒情风格为特色,充满了优雅和精致的演奏技巧。
本文首先分析了舒伯特浪漫主义音乐产生的背景及意义,随后论述了舒伯特即兴曲浪漫主义音乐的情感特征。
【关键词】舒伯特 即兴曲 浪漫主义 抒情性 色彩性 多样性1.舒伯特浪漫主义音乐产生的背景及意义浪漫主义出现在18世纪的卢梭时代,以狂飙运动为发端,并大范围繁荣在德国,继而影响到整个欧洲,并最终在巴黎发展为标杆城市。
简单说来,浪漫主义除了反映在创作方法以及创作风格方面以外,还是一种很强烈的精神特征表现,代表着一种独特的艺术观,这个世界中内容丰富多彩,变化万千。
具体来说,浪漫主义音乐是在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的德奥发迹的,随后很快发展到整个欧洲地区。
浪漫主义音乐的流行逐渐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音乐风格,它用民间传说、神话等等来表达作者的理想、愿望以及梦想等等,强调个人情感,注重抒情的表达和个人心理的细腻刻画。
除此以外,它还在创作手法方面做出了很多的革新,如在主题音调上强调抒情性和歌唱性,广泛应用了大量各个民族以及民间的原生态的音乐素材,因而其无论是和声还是曲式结构方面都有着很大的灵活性与变化,体裁形式上也更自由化和多样化,常见的有即兴曲、夜曲、幻想曲、无词歌等等。
浪漫主义思潮在18世纪20年代开始在文艺领域广泛发展开来,这方面的主要代表之一就是舒伯特,他一改之前宏伟巨大的交响乐和奏鸣曲的创作风格为强调个人情感抒发的钢琴曲,并为钢琴小品这一乐曲形式开了先河。
在钢琴音乐历史上,舒伯特在钢琴即兴曲这一题材的创作于发展方面功不可没,他的代表作就是那八首精致优美的钢琴小品,并在此推动力,大批优秀作曲家,包括李斯特、门德尔松以及肖邦都开始了钢琴小品这一体裁的探索与创作,并逐渐在文艺界发展为一种热烈的新思潮,开创了钢琴音乐创作的新领域,由此可以看出舒伯特在浪漫主义钢琴小品这一创作体裁上的贡献和价值。
舒伯特钢琴即兴曲的艺术特征与演绎风格舒伯特(Franz Schubert)是19世纪奥地利著名的作曲家,他的音乐作品以其优美的旋律、深刻的情感和丰富的表现力而闻名。
在其众多作品中,钢琴即兴曲便是其中之一。
舒伯特的钢琴即兴曲,展现了他深厚的音乐才华和丰富的表现力,同时也反映了他独特的个人风格和情感表达。
1. 丰富的旋律和和声舒伯特的钢琴即兴曲以其丰富的旋律和和声著称。
他能够巧妙地编织旋律和和声,创造出优美动人的音乐,使人听后感到心旷神怡,仿佛身临其境。
他的旋律优美动人,常常弯曲多变,既富有感染力又具有无穷的想象力,给人以美的享受。
而他的和声则是其音乐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一个和弦都被巧妙地运用,为旋律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舒伯特擅长用简单而又富有表现力的旋律和和声来表达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这也是他的钢琴即兴曲艺术特征之一。
2. 深刻的情感表达舒伯特的钢琴即兴曲充满了深刻的情感表达。
他音乐中的情感是真实而丰富的,既能表达忧伤和哀愁,又能表现欢乐和活泼。
在他的钢琴即兴曲中,我们可以听到他内心深处的苦乐哀喜,这种情感上的真诚和坦率使他的音乐更加触动人心。
他的音乐通常带有一种浓厚的个人色彩,能够让人对作品产生共鸣,感受到作曲家内心深处的情感体验。
这种深刻的情感表达也是舒伯特钢琴即兴曲的重要艺术特征。
3. 独特的个人风格舒伯特的钢琴即兴曲展现了他独特的个人风格。
他的音乐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同时也表现了对人生命运的思考和对人性的探索。
他的音乐既富有浪漫主义的情感,又蕴含着古典主义的理性和结构。
这种独特的个人风格使他的音乐在当时就备受青睐,并且对后人的音乐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舒伯特的音乐总是充满了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美好的追求,这也成为了他音乐创作的一大特色。
4. 自由而灵活的演绎风格舒伯特的钢琴即兴曲在演绎风格上十分自由而灵活。
他的音乐要求演奏者有很高的技巧和丰富的想象力,同时也鼓励演奏者在演奏时保持一种自由而随性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