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并[α]芘危害性及其检测技术
- 格式:pdf
- 大小:170.15 KB
- 文档页数:2
动植物油脂中苯并(a)芘测定方法的制定及应
用
1 苯并(a)芘
苯并(a)芘(PAHs)是一类有毒多环芳香烃,包含一个或多个六元
环结构,通常以芘为主。
具有易燃性、有毒性和难降解等特点,能够
进入生物体,其中芘是16种重要的苯并(a)芘化合物之一,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免疫毒性和其他潜在危害。
2 植物油脂中的苯并(a)芘
植物油脂中的苯并(a)芘是与农药运用、农作物栽培过程和烹调方
式有关的,可随植物油脂中脂肪吸收,存在机械污染也会使其含量增加。
而植物油脂一般都会在生活中消费,长期摄入会对人体产生危害。
3 植物油脂中苯并(a)芘测定方法
植物油脂中苯并(a)芘测定方法一般采用色谱-质谱联用仪,利用
柱质谱原理液相色谱婆罗门芘离子(m/z 212)测定植物油脂中苯并(a)芘含量。
测定方法要求用户必须熟悉色谱-质谱联用仪操作程序,准确
掌握柱层析原理及操作技术。
4 植物油脂中苯并(a)芘测定方法的使用
植物油脂中苯并(a)芘的检测标准建立后,植物油脂中苯并(a)芘
测定方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可以用来监测植物油脂中苯并(a)芘的
分布,并可以帮助相关部门科学决策,防治环境污染,保护民众的健康。
苯并[a]芘污染物的毒性数据评价苯并[a]芘(Benzo[a])pyrene)是一种五环多环芳香烃类,结晶为黄色固体,其化学式:C20H12,英文表示为BaP。
苯并[a]芘性质稳定,沸点310℃~312℃,熔点178℃,不溶于水,微溶于乙醇、甲醇,溶于苯、甲苯、氯仿、丙酮等有机溶剂中。
在日光和荧光作用下易发生光氧化反应,臭氧也可使其氧化[1]。
这种物质是在300到600°C之间的不完全燃烧状态下产生的。
苯并[a]芘存在于煤焦油中,而煤焦油可见于汽车废气(尤其是柴油引擎)、烟草与木材燃烧产生的烟,以及炭烤食物中。
苯并芘为一种突变原和致癌物质,从18世纪以来,便发现与许多癌症有关。
其在体内的代谢物二羟环氧苯并芘,产生致癌性的物质。
除了致癌性外,BaP还具有很强的致畸性、致突变性和内分泌干扰物的作用。
BaP是多环芳烃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环境污染物,是确认的人类致癌物。
BaP广泛存在于人类的生产生活中,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2]。
1. 苯并[a]芘毒性数据BaP被认为是高活性致癌剂,但并非直接致癌物,必须经细胞微粒体中的混合功能氧化酶激活才具有致癌性。
动物试验包括经口、经皮、吸入,经腹膜皮下注射、均出现致癌。
许多国家相继用9种动物进行实验,采用多种给药途径,结果都得到诱发癌变的阳性报告[3]。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在BaP高污染区,它与肺癌,皮肤癌、胃癌等的高发相关[4]。
1983年国际癌症机构将BaP确认为人类致癌物。
有关BaP其致癌机制方面的研究不胜枚举,也较为深入,从BaP的结构、代谢物及其与DNA嵌合的角度,曾提出“K区理论’夕、“湾区理论”及“双区理论”,但具体致癌的分子机制仍不是十分明确。
其毒性作用机制主要与BaP 及其代谢活化产物可干扰钙稳态、损伤DNA和蛋白质等大分子,形成DNA和蛋白质加合物、干扰基因表达等有关[5-7]。
有关专家对我国云南宜威地区肺癌发病率原因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认为室内燃煤空气中BaP污染严重,但居民发生肺癌是由于暴露与环境致癌因素和机体的遗传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大气中苯并(a)芘的测定方法苯并〔a〕芘是多环芳香烃类化合物,又名3,4-苯并芘,简称Bap,分子式C20H12;分子量253.23;沸点475℃;熔点179℃;相对密度1.351。
3,4-苯并芘纯品为无色或微黄色针状结晶,在水中溶解度较小,易溶于苯、氯仿、乙醚、丙酮、环己烷、二甲苯等有机溶剂。
在苯中溶解呈蓝色或紫色荧光,在浓硫酸中呈桔红色并伴有绿色荧光。
3,4-苯并芘是环境中普遍存在的对动物致癌性很强的一种物质,主要是含碳燃料及有机物热解过程中的产物。
煤炭、石油等在无氧加热裂解过程中产生的烷烃、烯烃,经过脱氢、聚合,常可产生一定数量的3,4-苯并芘。
工厂烟气中的悬浮颗粒物上吸附有3,4-苯并芘,散布在大气,一部分降落到水面和陆地上,从而污染水源和土壤。
炼焦、化工、染料等工厂排出的工业废水中以及熏制食品、香烟烟雾中均含有3,4-苯并芘。
3,4-苯并芘对动物具有局部和全身的致癌作用,对猴子反复皮下注射可在局部形成肿瘤,从气管反复滴注可形成肺癌,在小鼠身上涂抹可使小鼠诱发皮肤癌。
流行病学调查认为人的肺癌与环境中3,4-苯并芘的含量之间有着极为密切关系。
虽然目前各国尚无公认3,4-苯并芘的最高容许浓度,但通过动物试验和现场调查提出了一些建议,例如:车间空气中3,4-苯并芘最高容许浓度为0.14μg/m3;居民区大气最高容许浓度为10-3μg/m3。
飘尘上有机物的组分异常复杂,仅其中多环芳烃(简称PAH)就有几百种之多。
测定3,4-苯并芘的方法很多,主要是将3,4-苯并芘与其他多环芳烃分开,常用的有柱层、纸层、薄层、气相色谱、高压液相色谱、气质联机等一系列分离体系。
其中以气相色谱法分离PAH尤为重要。
利用气相色谱法分离迅速、效能高,再与薄层层析结合起来,可以迅速判断提取物中某些PAH的存在。
特别是用毛细管色谱与质谱及核磁共振谱联用,从城市悬浮颗粒物、烟草焦油及汽车废气中,可分离出100多种PAH,极大地发挥了气相色谱的分离效能。
地表水中苯并(a)芘是一种常见的有机污染物,它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严重的危害。
为了保护水资源和人民的健康,各国都对地表水中的苯并(a)芘含量做出了相应的标准值和监测要求。
下面将对地表水中苯并(a)芘标准值进行详细介绍。
一、苯并(a)芘的定义苯并(a)芘是一种多环芳烃化合物,是烟草烟雾中的主要成分之一,也是一种致癌物质。
苯并(a)芘在自然界中很常见,它可以由燃烧产生,也可以由化石燃料的含有烃类化合物的石油、煤产品中泄漏到环境中。
苯并(a)芘的排放来源主要有工业废气、废水、生活废弃物、汽车尾气等。
二、苯并(a)芘的危害苯并(a)芘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致癌作用:苯并(a)芘属于一类致癌物质,长期接触或摄入苯并(a)芘会增加患癌症的风险。
苯并(a)芘对人体健康带来潜在的威胁。
2.生态影响:苯并(a)芘进入水体后会对水生生物产生毒性,对水域生态系统造成破坏,影响水生植物和动物的生长和繁殖。
3.环境污染:大量苯并(a)芘的排放会加剧空气污染和水体污染,对地表水质量产生严重影响,威胁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三、地表水中苯并(a)芘的标准值为了规范地表水中苯并(a)芘的含量,保护水资源和人体健康,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地表水标准,其中包括对苯并(a)芘含量的限值。
以我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为例,对地表水中苯并(a)芘的标准值规定如下:1.对苯并(a)芘的限值:地表水中苯并(a)芘的限值为0.xxxmg/L,即每升水体中苯并(a)芘的浓度不得超过0.xxx毫克。
2.监测要求: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对地表水中苯并(a)芘的监测要求包括定点监测、季节性监测和暂态监测等,以确保地表水质量符合相应的标准。
四、地表水中苯并(a)芘的监测与保护为了确保地表水中苯并(a)芘的含量符合标准,并保护水资源和人体健康免受其危害,需要进行有效的监测和保护措施。
具体包括:1.建立完善的监测体系:各级环境保护部门和监测机构应建立完善的地表水监测体系,对苯并(a)芘等有机污染物进行定点监测和监控,及时发现和处理水质异常情况。
乙酰化滤纸层析荧光分光光度法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方法规定了测定水质中苯并(a)花[以下简称B(a)P]的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饮用水、地面水、生活污水、工业废水。
最低校出浓度为0.004µg/L。
注意:B(a)P是一种由五个环构成的多环芳烃,它是多环芳烃类的强致癌代表物。
基于B(a)P的强致癌性,按本标准方法分析时必须戴抗有机溶剂的手套,操作应在白搪瓷盘中进行(如溶液转移、定容、点样等)。
室内应避免阳光直接照射,通风良好。
2 原理水中多环芳烃及环已烷可溶物经环己烷萃取(水样必须充分摇匀),萃取液用无水硫酸钠脱水、浓缩,而后经乙酰化滤纸分离。
分离后的B(a)P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
3 试剂除另有说明外,分析时均使用分析纯试剂和蒸馏水。
3.1 B(a)P标准溶液的配制:称取5.00mg固体标准B(a)P于50mL容量瓶中[因B(a)P是强致癌物,为了减少污染,以少转移为好],用少量苯溶解后,加环已烷至标线,其浓度为100?g/mL。
特此贮备液用环己烷稀释成10?g/mL的标准使用液,避光贮于冰箱中。
3.2 乙酷化滤纸的制备:把15×30cm的层析滤纸15至20张卷成高15cm的圆筒状,逐张放入1000mL高型烧杯中,杯壁与靠杯的第一张纸间插入一根玻璃棒,杯中间放一枚玻璃熔封的电磁搅拌铁芯。
在通风柜中,沿杯壁慢慢倒入乙酰化剂(由苯十乙酸酐+浓硫酸=750mL+250mL+0.5mL混合配制成),磁力恒温搅拌器的温度保持55±1℃.连续反应6h。
取出乙酰化滤纸,用自来水漂洗3~4次,再用蒸馏水漂洗2~3次,晾干。
次日用无水乙醇浸泡4h后,取出乙酰化滤纸,晾干压平,备用。
3.3 环己烷,重蒸。
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检查:在荧光激发波长367nm,狭缝10nm;荧光发射狭缝2nm,波长405nm应无峰出现。
3.4 丙酮,重蒸。
3.5 甲醇。
3.6 乙醚。
3.7 苯,重蒸。
3.8 乙酸酐。
苯并(a)芘的环境污染和健康危害(环境科学3班,魏友钦,46号)摘要:苯并芘[benzo(a)pyrene,B(a)P]是多环芳烃中一种有毒的化学物质,它广泛存在于汽车尾气、厨房油烟、烟草焦油和直接熏烤的食品中。
本文主要介绍了多环芳烃类中致癌性最强的化合物之一———苯并(a) 芘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污染来源和危害、研究建议及污染防治。
关键词:苯并(a) 芘健康危害防治Benzene and (a) pi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health danger Abstract : Benzo ( a) Pyrene is one of most severe carcinogens of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 Itwidely has in food which in the automobile exhaust, the kitchen lampblack, the tobacco tar and smokes directly roasts。
This article mainly introduced one of in multi-link aromatic hydrocarbon class carcinogenicity strongest compound.The benzene and (a) pi to the human body health harm, the pollution originate and harm, the research suggestion, and pollution preventing and controllingKey words : Benzo ( a) Pyrene ,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 harm to health,prevention and cure概述:苯并芘(Pí)是一类具有明显致癌作用的有机化合物。
油条食品中苯并芘的测定摘要: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油条食品中苯并[α]芘的测定方法。
本法色谱条件易于掌握,测得数据重复性好,线性关系好,精密度和准确度均能满足分析要求。
同时本实验对县城城区某油炸食品供应点的油条食品中苯并[α]芘含量进行了测定。
关键词:苯并[α]芘油条测定油条是我国主要的早餐食品之一。
油条中含有的苯并[α]芘是一种公认的强致癌物质,可诱发皮肤、肺和消化道癌症。
其随食物被摄入人体内后,很快被肠道吸收入血液并分布于全身,危害很大。
由于苯并[α]芘在人体中具有累积作用,长期食入直接危害到人们的健康,特别有些商贩,为了追求利益,使用多次高温加热的食用油,这对人的健康危害更为严重。
而不良的饮食习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苯并[α]芘的测定方法很多,如:有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和薄层法等。
本实验建立了液相色谱荧光法测定油炸食品中B[α]P含量的分析方法,并对宝丰县城区油条食品中的苯并[α]的含量进行了测定,评价油炸食品安全性,对提高人们的食品安全意识和保障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1 材料与方法1.1材料油炸食品采于宝丰县城区几个油炸食品供应点。
样品采集后置于冰箱冷冻保存。
1.2试剂KOH(分析纯);95%乙醇(分析纯);超纯水;苯(分析纯,重蒸馏);无水硫酸钠(优级纯);苯并[α]芘对照品;高效液相色谱流动相组成为色谱纯乙腈及超纯净水。
1.3仪器与设备高效液相色谱仪、色谱工作站;荧光检测器,20μl进样阀;药材粉碎机;旋转蒸发仪;Simplicity 185 personal超纯水器;色谱柱:Diamonsil C18(4.6mm×250mm,5μm);T660/H超声波清洗器(功率360W,频率35kHz)。
1.4方法1.4.1对照品溶液的配制准确称取苯并[α]芘对照品(HPLC级)10mg,置于100ml量瓶中,加甲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该贮备液浓度为100μg/ml,准确吸取储备液制成浓度分别为1.0、0.5、0.1、0.05、0.005μg/ml的标准工作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