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腱断裂的吻合
- 格式:ppt
- 大小:5.23 MB
- 文档页数:45
跟腱手术原理
跟腱手术,也被称为跟腱修复手术,是一种用于治疗跟腱断裂或撕裂的外科手术。
跟腱是连接腓骨肌群和跟骨的重要结构,承担着支撑体重和推动身体前进的重要功能。
跟腱断裂通常发生在剧烈运动、跳跃或受到外力冲击的情况下。
断裂后,跟腱两端的纤维会脱离彼此,失去连接。
这导致受伤者无法正常行走、站立或进行其他日常活动。
跟腱手术的目标是将跟腱断裂的两段重新连接起来,恢复其原始的连续性和功能。
手术一般包括以下步骤:
1. 麻醉:在手术开始前,给患者麻醉以消除疼痛和不适感。
2. 手术切口:医生会在跟腱附近作出一个切口,以便操作器械能够进入患者体内。
3. 暴露跟腱:通过切开切口周围的组织,医生会将跟腱暴露出来,使其能够进行修复。
4. 缝合:医生会使用特殊的缝线将断裂的跟腱两端重新连接起来。
通常采用内缝线固定的方法,确保跟腱的稳定性和强度。
有时,医生还可能借助附加材料来加强修复效果。
5. 切口关闭:修复完成后,医生会将切口缝合起来,以促进伤口的愈合。
6. 术后护理:术后,患者需要进行适当的休息和康复训练,以恢复跟腱的力量和功能。
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石膏固定、物理治疗、康复练习等方式来帮助恢复。
总之,跟腱手术通过重新连接断裂的跟腱来恢复其功能,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的活动能力。
术后的护理和康复训练同样重要,以确保手术的成功和患者的康复。
脚后跟腱断裂修复术关于《脚后跟腱断裂修复术》,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脚跟腱假如出現破裂,应当立即开展手术治疗,手术治疗的越快,修复的实际效果便会越好,根据这类手术治疗之后,要提升康复治疗,要遵从医师的叮嘱,在饮食搭配层面还要有一定的留意,此外要防止感染,在康复治疗的全过程之中防止跌倒,一般状况下三个月以内不能用,生病的脚用劲碰地,防止出现再度破裂的状况。
脚后跟腱断裂修补术跟健对外开放修补术是根据小腿肚后才创口来曝露跟健进行的。
开启腱旁组织后将筋腱断端并置手术缝合在一起。
这儿可能会出现许多不一样的缝合方法,不一样的医师可能会出现不一样的挑选。
假如跟健断端标准较为差得话,也可采用圆上手术缝合的方法。
手术治疗完毕要合闭腱旁组织和皮肤,并且用无菌检测医用敷料遮盖创口。
这时需要配戴一个脚底直发夹板来避免足的背屈,以防修补组织再断。
一些医师更喜欢用管型熟石膏或前直发夹板来做到一样的目地。
10-14天伤口拆线之后患侧能够穿上一种带转盘的固定不动靴,它能够便捷查验创口及其初期骨节活动。
在全部的解决中,对软组织的细心处理和腱旁组织的合闭也是尤为重要的术后恢复跟健修补手术后的康复治疗需从手术后2-6周刚开始。
以便维护修补的跟健,康复治疗医师务必交待一些常见问题。
例如,手术后12周以内应当严禁处于被动伸展跟健。
此外,负重全过程也应该是在主治医生的具体指导下逐渐开展。
在手术后的全部康复治疗全过程中康复师务必确立跟健痊愈的4个环节(发炎期、增生期、塑性变形期和成熟)。
在痊愈的最开始6个星期内(发炎期和增生期)跟健时最敏感的,在接下去的6周-12月内(塑性变形期和成熟)抗压强度渐渐地提升。
病人的康复治疗是一个标准的多功能性修复全过程。
4种常用的【跟腱断裂】缝合修复方法,你都知道么?跟腱断裂常为突然以足为中心猛然转身后,造成跟腱断裂。
此类跟腱断裂因撕裂所致,断裂不整齐呈马尾状。
另一类常见跟腱断裂,为直接暴力作用于跟部所致的开放性损伤。
闭合性损伤有时不被患者本身注意,误以为小腿挫伤而延误处理。
诊断跟腱断裂后,应及时手术处理。
手术切开缝合是修复跟腱断裂目前标准术式,有很好的临床效果,但是切口感染、伤口裂开甚至跟腱外露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很高。
跟腱经皮微创缝合方法的随访结果表明其损伤小、再断裂率低,最重要的是伤口并发症发生率大大降低,接近保守治疗。
1治疗原则对于闭合性跟腱完全断裂是否手术修补缝合一直是一个争论的话题。
一部分学者认为跟腱断裂的修复方式都是瘢痕愈合,选择保守治疗,只要保持踝关节跖屈位,最终断裂的跟腱都能愈合,而手术切开有切口感染的风险;另一部分学者则坚持建议手术治疗,认为手术治疗后断裂跟腱经精确缝合,大大增加术后跟腱跖屈的力量,通过手术方案的优选可以大大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
对于保守和手术治疗的复发和并发症情况,有研究报道跟腱再次断裂发生率保守治疗12.6%,手术治疗只有3.5%;伤口感染的发生率手术治疗为4%,而保守治疗为0。
经皮微创缝合跟腱手术方案再断裂率与传统手术接近,而感染的发生率更低,仅2.4%。
1.非手术治疗多选用跟腱靴、石膏或支具,即将足固定在跖屈位8~12周。
2.切开缝合修复方法选择:(1)新鲜跟腱断裂,断端不齐多呈马尾状,近端回缩断端缺损大约3cm,通过踝关节跖屈跟腱断端可以相互接触、进行端端缝合,如Krackow法、Bunnell法、端端改良Kessler缝合法加细丝线间断加强缝合;经皮微创缝合也可以修复急性跟腱断裂。
(2)亚急性损伤,跟腱断裂超过10天,跟腱挛缩往往达3~6cm,断端变性、坏死不重,单靠踝关节跖屈、不能实现跟腱断端的端端接触。
建议Abraham V-Y法缝合修复。
(3)陈旧性损伤,跟腱断裂时间超过3周,此时跟腱挛缩往往超过6cm。
跟腱缝合方法
跟腱缝合是一种用于治疗跟腱断裂或撕裂的手术方法。
下面是常用的几种跟腱缝合方法:
1. 单层距离法:该方法将距离线穿过跟腱两侧边缘,在腱的内侧和外侧进行缝合。
这种方法适用于较小的距离和较好的术后稳定性。
2. 双层距离法:与单层方法类似,但在两次缝合之间将距离线穿过跟腱的中心点。
这种方法可以增加腱的稳定性,但也可能增加活动后的僵硬感。
3. 缠绕法:该方法在缝合前先将腱的两端缠绕在一起,然后再进行缝合。
这种方法可以提供更好的术后稳定性,并减少活动后的僵硬感,但手术难度较大。
4. 肌腱移位法:适用于距离差距较大的情况。
该方法将距离线从腱的一个侧面穿过,然后将腱的一端移位并缝合到另一端。
这种方法可以使腱恢复到正常的长度,但需要更长的术后康复时间。
具体的缝合方法应根据医生的建议和患者的情况而定。
术后要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和保护,以促进跟腱的愈合和恢复。
跟腱断裂的愈合原理跟腱是将肌肉与骨骼连接起来的致密强韧的组织,它具有很高的弹性和稳定性。
然而,由于某种原因,跟腱可遭受断裂的损伤,常见于踝关节和膝关节等处。
跟腱断裂的愈合过程涉及许多细胞和分子机制,其中包括炎症反应、修复和再生过程。
本文将详细讨论跟腱断裂的愈合原理,并对其进行深入分析。
1. 炎症反应阶段:跟腱断裂损伤后的第一阶段是炎症反应。
损伤后,创伤区域会释放出炎症介质如细胞因子、趋化因子和炎性细胞等,引发炎症反应。
炎症反应的主要目的是清除细胞碎片和坏死组织,启动伤口愈合的过程。
炎症反应阶段持续数小时至几天,对跟腱断裂的修复至关重要。
2. 修复阶段:炎症反应阶段之后,跟腱进入修复阶段。
在这个阶段,组织开始产生新的细胞和胶原纤维,以填补断裂处的空隙。
平滑肌肉细胞和新生血管也会开始形成。
此阶段持续几周至几个月,不同的细胞和分子机制发挥重要作用。
3. 再生阶段:修复阶段之后是再生阶段。
在这个阶段,跟腱组织继续调整和重塑,以最佳状态恢复其力学性能。
再生阶段可能需要数月至数年的时间。
在这个过程中,胶原纤维的产生和定向排布非常重要,它们决定了跟腱的强度和稳定性。
如果再生过程出现问题或恢复过程受到干扰,可能会导致不完全愈合或反复损伤。
值得注意的是,跟腱断裂的严重程度和位置会对愈合过程产生影响。
小范围的断裂可能仅需靠自身愈合能力进行恢复,在保持适当的休息和护理的情况下可以成功愈合。
然而,严重的断裂可能需要外部干预如手术修复。
手术修复可通过缝合断裂的组织,用支架、植入物或移植物来加固和推动修复过程。
手术后还需要进行恢复期康复治疗,以帮助跟腱恢复其力学性能和功能。
总之,跟腱断裂的愈合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细胞和分子相互作用过程。
炎症反应、修复和再生阶段密切合作,以使跟腱恢复原有结构和功能。
了解跟腱断裂的愈合原理对临床治疗和预防跟腱断裂的再次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微创跟腱吻合器手术与无皮肤切口新鲜跟腱断裂修复术效果对照研究夏先学【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微创技术治疗跟腱断裂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于我院住院的68例跟腱断裂患者抽签随机均分为两组。
对照组实施不作皮肤切口的新鲜跟腱断裂修复术(Ma-Griffith),观察组实施微创跟腱吻合器手术(Achillon)。
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
分别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及对美国足踝骨科协会(AOFAS)评分法患者术后疼痛和踝关节功能进行评分。
依据Arner-Lindholn评分法评价两组患者术后疗效。
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36.23±1.23)m i n、住院时间(4.82±1.64)d、A O FA S(94.23±6.09)分显著高于对照组(34.75±3.32)m i n、(3.13±1.87)d、(86.46±5.12)分(P<0.05),VA S(2.75±1.31)分较对照组(3.46±1.10)分显著较低(P<0.05)。
观察组总优良率为88.24%低于对照组94.1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于跟腱断裂患者,Ma一Grififth术式可不切开患者皮肤,缩短手术和患者住院时间,但Achillon跟腱吻合器手术能更好的改善患者踝关节的功能。
【期刊名称】《中国医疗器械信息》【年(卷),期】2016(022)006【总页数】2页(P72-73)【关键词】Achillon;Ma-Grififth;跟腱断裂【作者】夏先学【作者单位】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骨科南充 637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7跟腱是主要由腓肠肌及比目鱼肌腱性组织形成的机体脚后跟最粗大的肌腱,对人体的日常行走能力有着极为重要[1]。
跟腱断裂常采用手术治疗来尽可能恢复跟腱的完整性,以往最常用的手术治疗方式是传统切开手术治疗,但术后易发生切口感染等并发症[2]。
跟腱断裂手术治疗进展跟腱断裂临床上并不少见,尤多见于体育爱好者。
其治疗大致可分为手术和非手术。
目前跟腱断裂首选手术治疗已成为国内外学者的共识。
本文通过复习文献,就跟腱断裂手术治疗的有关研究进展作以下综述,以期对临床实践有所帮助。
1 经皮修复Ma&Griffith(1977年)设计了最早的一种经皮修复方法,即在肌腱中部和侧方纵行开6个小口,以缝线进行肌腱吻合。
术后伤口外观较好,皮肤坏死和延迟愈合相对较少。
但术后腓肠神经卡压发生率高,对此Majewski M提出术中充分暴露腓肠神经可较好解决此问题。
另外一般认为发生肌腱再次断裂的可能性相对较高。
但近年来随着缝线材料及专用仪器的更新与发展,目前很多国外学者经过大量临床观察后认为这是一种较可靠的修复方法。
2 新鲜跟腱断裂开放手术治疗方法2.1新鲜损伤中的开放性断裂,创缘整齐,宜在彻底清创的基础上采用锁扣缝合法(Tsuge)缝合或握持缝合法Kessler缝合。
Strauss EJ等对74名开放跟腱断裂患者术后随访2至4年,平均SOFAS评分为96分,其中9例伴刀口浅表感染,1例再断裂。
远期效果均属优良,切口局部接近正常,功能恢复正常。
对跟腱挤挫伤患者清除挫损肌腱至断端整齐,其间若约缺损较小(一般认为小于6cm),可采用V-Y腱成形术。
2.2闭合性断裂,如跟腱从止点撕脱,采用Bunnell钢丝缝合法,将跟腱固定于跟骨上;对撕裂型损伤,跟腱断裂犹如马尾,采用丝线做Bunnell缝合顺行整理断裂跟腱,使两断端马尾状断缘互相交叉呈瓣结样,此种缝合法较为稳妥,不易发生再断裂。
Uchiyama E等采用先调整肌腱至适当长度用Tsuge缝合后,再将每个纤维束纵向聚集成束并以Bunnell缝合固定的手术方法取得了较好效果。
此外,Rippstein PF等提出微型开口技术修复急性跟腱断裂,此方式结合了经皮修复与开放手术两种修复方式。
由于愈合过程中没有形成中间疤痕组织,减少了制动时间,允许早期安全负重,减少了再次断裂的可能性。
左侧跟腱断裂手术记录
今天,约翰参加了一项关于左侧跟腱断裂手术的治疗。
约翰最初把它归因于活动太多,结果却出现了断裂。
为了尽快解决疼痛问题,他毅然决定采取手术治疗。
在检查室里,约翰接受了细致的检查和诊断,这有助于医生们对疾病情况进行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根据检查结果,约翰的左腿跟腱断裂严重,手术成功率很高。
在进行异体移植之前,经过细致的准备工作,手术工作组准备进行手术。
先由一位专家医生进行前期准备,对病人进行麻醉,准备好植入材料,以及其他细节准备工作。
在手术中,医生先切开约翰的腿部皮肤,接着打开肌腱,使之可以展开施行操作。
接着进行缝合植入异体跟腱,医生首先将异体跟腱植入约翰的腿部,然后将跟腱缝合到约翰的肌腱上。
另外,术中还需对身体做其他更细微的操作,以保证植入的异体跟腱安全有效的固定在约翰的腿上。
植入异体跟腱之后,约翰接受康复治疗时间更长,包括持续腿部冷敷,运动及护理腿部,以及整个恢复过程中的生活准备。
医生还会定期检查病人的恢复情况,给予正确的护理建议,以便病人可以尽快康复。
在努力治疗和护理过程中,约翰需要承受较大的痛苦,但他能够勇敢地接受治疗,最终他的伤口得以完全愈合。
至此,约翰的左侧跟腱断裂手术终于完成,这是一次成功的手术,也是约翰抵抗病毒的胜利。
约翰今后会更加注重自身的保健,尽量避
免受伤。
无论如何,未来约翰将会更加健康,让我们向约翰祝福!。
跟腱断裂,微创做主!短短一周时间,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二科陆洪军副主任、骨一科乔晓峰副主任和周成福副主任连续接诊三位跟腱断裂患者,并成功实施微创跟腱断裂手术。
这三位患者都是在打篮球过程中因发力不当导致跟腱断了。
其中,患者单女士跟陆洪军副主任的妻子是朋友;聂先生的亲属是该院儿科主任,帮忙找到骨一科乔晓峰副主任和周成福副主任,主任均向他们推荐微创跟腱断裂缝合手术。
骨一科周成福副主任跟腱断裂微创手术骨二科陆洪军副主任的2台微创跟腱断裂缝合手术相比之下,患者张先生虽然不认识医生朋友,但他很明智,意识到8-14厘米的大切口可能会引发术后创口感染、不愈合等并发症的问题后,积极听取了陆主任的建议,选择了微创手术。
如此看来,多花点钱又算什么,创口小、愈合好、恢复快才是硬道理!张先生这种果断的态度,不禁令人想起4月中旬重庆大坪医院接诊的一位跟腱断裂患者,在李阳博士向其推介微创术时,患者格外矫情,四处打探、上网搜索资料,将信将疑地接受了手术。
等他回到病房发现临床病友通过大切口修复跟腱断裂后,刹那间幸福感爆棚......目前临床广泛采用开放性手术修复跟腱断裂,在直视的情况下对跟腱断端进行缝合,力学强度显然毋庸置疑,但是,我们不得不正视因大切口引发的术后创口感染、皮肤坏死、腓肠神经损伤等并发症问题。
此外,经皮修复(卵圆钳技术)术后外观缝合较美,但线结位于跟腱断端相接处,无法保证跟腱两断端紧密结合,易把软组织、跟腱膜、跟腱捆绑成一团,也容易刺伤和捆绑腓肠神经。
为了彻底解决传统治疗跟腱断裂中存在的诸多难题,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北京301医院)唐佩福主任和陈华教授历经多年研究、实践,自主研发了领先全球的专利技术——《微创跟腱断裂通道吻合术》。
此术式借助跟腱缝合器治疗急性跟腱断裂切口仅需1.5-2公分,最大限度的保护了跟腱周围的血运组织;术中通道带线技术全面规避了对腓肠神经的刺伤和捆绑,消除了术后腿脚麻木和刺痛的隐患;改良的Bunnell缝合法,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实验测试,其力学强度为173N(约18kg)。
跟腱断裂临床诊疗规范样本[定义]是指小腿三头肌猛力收缩或锐气切割造成跟腱的连续性中断。
[诊断依据]一、病史:有明显外伤史,运动时小腿三头肌收缩牵拉力,或其他锐器切割。
二、症状:跟腱部疼痛、肿胀,皮下淤斑,压痛明显。
可在跟腱处摸到凹陷,活动受限,跛行。
三、体征:足跖屈无力,提踵试验阳性。
四、辅助检查:超声波检查可显示腱纤维连续中断或有囊肿梯变。
X线片可见跟腱阴影不连续或阴影模糊。
跟骨上脂肪垫三角阴影边缘模糊、变形,甚至消失,称为Kaget征阳性。
MR更能显示跟腱断裂的异常变化。
[证候分型]一、开放性跟腱损伤大多数系在跟腱有张力的情况下由锐器造成的切割伤。
二、闭合性跟腱损伤运动致跟腱处于紧张状变时,受到垂直方向的暴力打击,或由于肌肉突然猛力的收缩所致。
[治疗]一、石膏固定使用于确诊为不完全跟腱损伤的患者。
石膏固定环指于屈膝30度,踝跖骨30度位4-6周。
二、手术治疗1、直接缝合适应于跟腱新鲜断裂。
手术采用跟腱旁纵切口,将断裂的跟腱对端缝合。
儿童跟腱损伤,由于腓肠肌张力不大,组织修复和再生能力强,可采用简易“8”字缝合;成人跟腱断裂可行Ma修复发,行双“8”字缝合。
跟腱从其止点撕脱者,可通过钢丝牵引至复位,而后通过跟骨固定。
开放性跟腱断裂,彻底清创后照以上方法缝合跟腱。
2、跟腱修补术适用于陈旧性的跟腱断裂,断端间距离较大者。
①筋膜修补术:从大腿外侧取下0.5×12~15cm的阔筋膜条,在跟腱的断端之间作交叉缝合。
术后石膏固定。
②腱膜瓣修补术(Boswrth法):行后正中切口,从小腿中上1/3到足跟,显露跟腱断端,切除瘢痕组织,从近到远游离宽2mm,长7-9mm的腓肠肌腱直到断端,将其横穿跟腱近端及远端,随后用肌腱缝合线或可吸收线缝合,再缝合取腱处,缝合切口,术后处理同新鲜损伤。
③牵引法加手术手术分两期进行。
仪器松解粘连,清除断端间瘢痕,并用钢丝缝合于上断端,术后以2-3kg重量牵引,待牵引至两端基本对和后(一般2周以内),行二期断端吻合术。
跟腱断裂(撕裂)的康复方案一、跟腱断裂简介:跟腱是人体里最强大的肌腱之一。
切割伤可以造成跟腱损伤,在跑跳的运动中,跟腱处于紧张的状态下,容易造成跟腱断裂。
二、跟腱断裂的治疗:1. 保守治疗:使用长腿石膏后托将下肢固定在膝关节屈曲30°,踝关节跖屈的位置6-8周,使其在无张力状态下断端生长愈合。
2. 手术治疗需切开缝合后再行石膏固定。
三、跟腱断裂缝合术后康复方案:1.术后0-4周根据损伤及手术特点,为使跟腱可以愈合牢固,石膏托一般需戴4周左右。
固定期间未经医生许可只能进行上述练习,盲目活动很可能造成损伤!手术当天:麻醉消退后,开始活动足趾;如疼痛不明显,可尝试收缩股四头肌。
即大腿肌肉绷劲及放松。
在不增加疼痛的前提下尽可能多做。
大于500次/每日。
术后1天:(1)活动足趾:用力、缓慢、尽可能大范围地活动足趾。
但绝对不可引起踝关节活动!5次/组,1组/小时。
(2)继续并加强股四头肌等长练习。
术后2天:(1)继续以上练习。
(2)可扶双拐患脚不着地行走, 但只是去厕所但必要的日常活动。
(3)开始直抬腿练习此练习包括向上的,向内收的侧抬腿以及外展的侧抬腿,向后的后抬腿练习,以强化大腿前后内外侧的肌肉,避免过分萎缩无力。
30次/组,组间休息30秒,4-6组连续,2-3次练习/日。
练习时有可能因石膏托过重无法完成。
2. 术后4—12周必须经过复查,根据情况由专业医生于4周时将石膏托去短至膝关节以下。
注意:除练习时取下石膏托,其余时间仍然需要佩带以保护跟腱!术后4周:(根据情况由医生决定开始关节活动度练习。
)(1)踝关节被动活动度练习被动地屈伸和内外翻踝关节,缓慢、用力、最大限度。
但必须在无或微痛范围内!因早期组织愈合尚不够坚固,过度牵拉可能造成不良后果。
10-15分/次,2次/日。
练习前热水泡脚20-30分,以提高组织温度改善延展性,加强练习效果。
(2)开始膝关节屈曲练习15-20分/次,1-2次/日。
⼀位陈旧性跟腱断裂患者的真实经历陈旧性跟腱断裂患者的真实经历⼀位⼀位陈旧性跟腱断裂患者的真实经历——跟腱断裂患者案例分享汇编(2)本期要给⼤家介绍的是⼀个陈旧性跟腱断裂的案例。
众所周知,跟腱断裂作为常见的运动创伤,发病率不断攀升,其最佳的治疗⽅式就是尽快进⾏⼿术治疗,⽽且最佳的治疗时间是⼀个星期之内,最多不可以超过10天。
医学上将跟腱损伤伤后10天之内定义为急性损伤;10~20天定义为亚急性损伤;20天后定义为陈旧性损伤。
如果跟腱断裂超过3周,跟腱容易发⽣粘连,断端疤痕组织增⽣,为跟腱修复⼿术造成⼀定的困难。
本期患者是来⾃吉林省松原市的孙先⽣,今年46岁,⾮常喜欢打篮球。
2016年9⽉份,在⼀次和朋友打篮球的过程中,由于没有提前做好热⾝活动不⼩⼼将跟腱拉伤。
据孙先⽣回忆说:“当时也做了热⾝,可能是有⼀段时间没有运动了,没有活动开就直接上场了,就在⼀个急停跳投发⼒弹跳时,突然左脚跟腱被使劲抽了⼀下,就不敢动了。
后来就坐在场上缓了⼀会⼉,感觉好了很多,估计应该是跟腱拉伤了。
”因为孙先⽣本⾝就是⼀位临床医⽣,对于⾃⼰情况基本上可以做出判断。
虽然跟腱处还是能够感觉到疼痛,但是仍可⾏⾛,属于急性跟腱拉伤,并没有断裂。
因此,孙先⽣就决定先不去医院,在家⾥先休养⼀段时间做⼀下保守治疗,恢复健康应该是没有问题的!然⽽⽼天似乎开了⼀个玩笑,就在2017年元旦刚过不久,孙先⽣伤愈即将康复之时意外发⽣了,孙先⽣在去洗⼿间时不⼩⼼滑倒,左脚跟腱彻底断裂了。
恰巧孙先⽣的朋友王振宇正好是松原中医院⾻科主任,孙先⽣随即就被送往了松原中医院王主任那⾥。
经过诊断,孙先⽣被确诊为陈旧性跟腱断裂损伤,必须要尽快进⾏跟腱断裂缝合⼿术。
⼿术⽅案既已制定,但是孙先⽣却充满了⽆助与沮丧。
作为临床医⽣的孙先⽣深知,⽬前临床上⼴泛采⽤的传统开放式跟腱⼿术虽然可以有效的缝合跟腱,但是必须要在患者⼩腿侧后⽅切开⼀道长达14厘⽶的切⼝才可进⾏⼿术缝合,⼿术时间需要1个⼩时,其⼿术本⾝就是对机体组织的⼆次损伤,所以造成的术后并发症屡见不鲜,诸如切⼝感染、⽪肤坏死、跟腱溃烂、⼆次断裂等,但是苦于没有更好的术式问世,为了能够尽快修复受损的跟腱,开放性⼿术也只能是⽆奈之举。
doi:10.3969/j.issn.1008 ̄0287.2019.01.051方法与应用带线锚钉与单纯缝线吻合治疗急性跟腱断裂Treatmentofacuteachillestendonrupturewithsutureanchorandpuresuture崔后春ꎬ潘俊博ꎬ王金光ꎬ朱红星ꎬ顾德毅ꎬ茹江英ꎬ吴春彪CUIHou ̄chunꎬPANJun ̄boꎬWANGJin ̄guangꎬZHUHong ̄xingꎬGUDe ̄yiꎬRUJiang ̄yingꎬWUChun ̄biao关键词:跟腱断裂ꎻ带线锚钉ꎻ单纯缝线㊀㊀Keywords:achillestendonruptureꎻsutureanchorꎻpuresuture中图分类号:R686.1ꎻR687.2㊀文献标识码:B㊀文章编号:1008-0287(2019)01-0122-02作者单位:扬州大学附属医院骨科ꎬ江苏扬州㊀225000作者简介:崔后春ꎬ男ꎬ硕士生ꎬ副主任医师ꎬ主要从事脊柱㊁关节研究ꎬE ̄mail:yzcuihc@163.comꎻ王金光ꎬ男ꎬ主任医师ꎬ硕士生导师ꎬ通讯作者ꎬ主要从事脊柱研究ꎬE ̄mail:724114447@qq.com㊀㊀2013年4月~2016年9月ꎬ我科采用带线锚钉或单纯缝线吻合断端治疗24例急性跟腱断裂患者ꎬ疗效良好ꎬ报道如下ꎮ1㊀材料与方法1.1㊀病例资料㊀本组24例ꎬ男21例ꎬ女3例ꎬ年龄23~60岁ꎮ左侧10例ꎬ右侧14例ꎮ闭合伤21例ꎬ开放伤3例ꎮ8例跟腱断裂距止点<3cmꎬ断端均不规则ꎻ16例跟腱断裂距止点3~6cmꎮ带线锚钉+丝线Kessler法缝合9例ꎬ单纯缝线吻合15例ꎮ受伤至手术时间1~21dꎬ20例在1周以内ꎬ4例超过1周ꎮ1.2㊀治疗方法㊀全身麻醉或腰硬联合麻醉或局部麻醉下手术ꎮ3例开放伤中ꎬ1例距止点<3cm断裂ꎬ创口清创缝合1周后行带线锚钉辅助跟腱重建术ꎻ1例足跟软组织毁损严重ꎬ一期清创+植皮处理ꎬ二期植皮覆盖裸露跟腱ꎻ1例一期单纯缝线吻合处理跟腱ꎮ21例闭合伤采用跟腱内侧切口进入ꎬ其中ꎬ7例跟腱止点撕脱或近跟腱止点断裂<3cm采用带线锚钉+丝线Kessler法缝合ꎻ1例损伤15d入院ꎬ术中见跟腱止点4cm处完全断裂ꎬ断端肉芽组织质地脆弱ꎬ采用带线锚钉+丝线Kessler法缝合ꎬ考虑跟腱缺损范围过大ꎬ同时采用腓肠肌肌腱瓣翻转加固ꎻ其余13例一期单纯缝线吻合ꎬ断端张力大的患者跖屈屈膝位缝合ꎮ手术不用电刀ꎬ避免灼伤ꎮ单纯缝线吻合时显露跟腱远㊁近断端ꎬ用注射针头贯穿拉出ꎬ断端如为马尾状予以梳理修整ꎬ不用剪平末端ꎬ分成3~5束ꎮ用5 ̄0可吸收丝线编织合拢ꎬ自近端上方2cm正常跟腱处用3 ̄0不吸收Prolene丝线行改良Kessler法缝合ꎬ平行出近端入远端使断端平行对吻ꎬ断端再用5 ̄0可吸收线间断缝合加固ꎬ修复腱外膜㊁腱周组织ꎮ依据跟腱缺损范围不同选择性采用跖肌加固或腓肠肌舌形瓣延长吻合等ꎮ选择性放置引流管引流24~48hꎮ术后长腿石膏屈膝60ʎ㊁踝关节跖屈30ʎ位固定ꎬ跟腱处开窗避免压迫及便于换药ꎮ3周后改为短腿石膏ꎬ6周后改为石膏托固定并每天床上适时去石膏托练习踝关节主动屈伸活动ꎬ8周后去石膏下地逐步负重锻炼ꎬ3个月后练习行走ꎬ6个月后慢跑ꎬ逐步恢复体育锻炼ꎮ每个病例术后3㊁6㊁9个月至少随访各1次ꎮ2㊀结果㊀㊀患者均获得随访ꎬ时间9~48个月ꎮ末次随访X线复查均无锚钉松动ꎮ21例闭合伤患者伤口均愈合良好ꎮ3例开放伤中ꎬ1例术后创口感染ꎬ换药后愈合ꎬ无跟腱再断裂ꎬ无腓肠神经支配区感觉缺失ꎻ2例伤口一期愈合ꎮ末次随访时ꎬ1例踝关节背伸角减少5 4ʎꎻ1例踝关节背伸角减少5 9ʎꎬ跖屈角减少6 9ʎꎮ单纯缝线治疗的2例开放伤患者末次随访时长距离行走跟腱有隐痛ꎮ所有患者术后6个月提踵有力ꎬ走路无跛行ꎮ3㊀体会3.1㊀跟腱断裂手术时机及适应证㊀我们体会手术于伤后1周内为宜ꎬ超过10d跟腱变脆㊁缝合牢固性低㊁难度大ꎮ本组24例中4例超过1周入院ꎬ手术治疗难度明显增加ꎮ带线锚钉与单纯缝线吻合治疗急性跟腱断裂各有其适应证ꎬ应依据跟腱断裂部位㊁缺损范围选择不同的手术方法ꎮ跟腱断端距离止点<3cmꎬ直接缝合易致止点跟腱撕裂ꎬ需采用带线锚钉或其他方法跟腱止点重建ꎮ本组跟腱断裂距止点<3cm者使用带线锚钉吻合ꎮ带线锚钉具有跟腱修复可靠㊁操作简单㊁手术时间短㊁可早期功能锻炼㊁并发症少等优点ꎮ锚钉使用应在腱性组织最远端两侧缘做入钉点ꎬ完全埋入跟骨皮质内1~2mmꎬ过浅易致局部疼痛ꎬ过深易致缝线断裂ꎬ钉45ʎ进入能增加稳定性ꎮ要特别注意的是ꎬ开放伤清创后伤口未达清洁要求㊁明显骨质疏松㊁局部骨病变或对金属过敏者禁用锚钉ꎻ接受过激素治疗的患者局部皮肤血运差㊁跟腱脆性大应慎选锚钉处理ꎮ本组严格把握锚钉使用适应证及操作规范ꎬ末次随访时使用锚钉者行走功能满意ꎮ跟腱断裂于止点上方3~6cm是血运及解剖最弱处ꎬ原则上我们采用单纯缝线吻合修复ꎬ术中根据跟腱缺损范围设计腱瓣长度重建断端ꎮ我们认为术中酌情采用不吸收缝线缝合跟腱断端能长久维持强度ꎮ本组9例断端张力大均采用不吸收缝线缝合ꎬ随访期内无1例发221 临床骨科杂志㊀JournalofClinicalOrthopaedics㊀2019Febꎻ22(1)doi:10.3969/j.issn.1008 ̄0287.2019.01.052 方法与应用 改良肘关节前内侧入路在尺骨冠状突骨折治疗中的应用Theapplicationofimprovedanteriormedialapproachofelbowjointinthetreatmentofulnarcoronoidfracture梁㊀辉ꎬ林石明ꎬ司在武LIANGHuiꎬLINShi ̄mingꎬSIZai ̄wu关键词:尺骨冠状突骨折ꎻ改良肘关节前内侧入路ꎻ旋前圆肌Keywords:ulnarcoronoidfracturesꎻimprovedanteriormedialapproachofelbowjointꎻpronationteres中图分类号:R683.41ꎻR687.3㊀文献标识码:B㊀文章编号:1008-0287(2019)01-0123-01㊀㊀2015年1月~2017年12月ꎬ我科采用改良肘关节前内侧入路治疗11例尺骨冠状突骨折患者ꎬ效果良好ꎬ报道如下ꎮ1㊀材料与方法1.1㊀病例资料㊀本组11例ꎬ男7例ꎬ女4例ꎬ年龄24~65岁ꎮ左侧4例ꎬ右侧7例ꎮ开放损伤2例ꎬ闭合损伤9例ꎮ患者受伤至手术时间1 5~72hꎮ1.2㊀治疗方法㊀臂丛麻醉下手术ꎮ肘关节前内旋前圆肌走向切口ꎬ长约7cmꎬ切口始于肱骨内上髁前下方ꎬ沿旋前圆肌与桡侧腕屈肌之间隙走行方向逐层切开ꎬ显露肱肌ꎮ顺肱肌纤维方向进入肘关节囊ꎬ显露冠状突ꎬ复位冠状突骨折块ꎬ克氏针临时固定ꎮ采用T形微型接骨板螺钉固定冠状突ꎮ对伴有副韧带作者单位:漳州市中医院骨科ꎬ福建漳州㊀363000作者简介:梁㊀辉ꎬ男ꎬ副主任医师ꎬ主要从事骨关节外科研究ꎬE ̄mail:1047575648@qq.comꎻ林石明ꎬ男ꎬ主任医师ꎬ通讯作者ꎬ主要从事骨关节外科研究ꎬE ̄mail:lsm197211@sina.com撕裂者予以缝合重建ꎬ伴桡骨头骨折损伤者联合Kocher入路治疗ꎮ再次透视明确骨折复位良好㊁固定牢固ꎬ见图1ꎮ图1㊀患者ꎬ男ꎬ36岁ꎬ右尺骨冠状突骨折合并桡骨头㊁颈骨折㊀A.改良前内侧入路ꎻB.伴有桡骨头骨折联合Kocher入路ꎻC.术前X线片ꎬ显示尺骨冠状突骨折合并桡骨头㊁颈骨折ꎻD.T形微型接骨板螺钉固定术后X线片ꎬ显示尺骨冠状突骨折端及桡骨头㊁颈骨折端对位对线良好放置引流条24~48hꎮ单纯尺骨冠状突骨折患者术后三角巾悬吊2~3周后功能锻炼ꎬ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患者术后石膏托外固定2~3周后功能锻炼ꎮ2㊀结果㊀㊀切口均愈合ꎮ患者均获得随访ꎬ时间5~24个月ꎮ术后8~16周骨折均愈合ꎮ末次随访时ꎬ肘关节活动度:屈120ʎ~145ʎꎬ伸-7ʎ~16ʎꎬ前臂旋前65ʎ~90ʎꎬ旋后78ʎ~90ʎꎮ末次随访采用MEPI评分评价疗效:总分75~100分ꎬ其中优8例ꎬ良2例ꎬ可1例ꎮ3㊀体会㊀㊀本组采用的改良肘关节前内侧入路优点:经旋前圆肌与桡侧腕屈肌之间隙进入ꎬ无需显露肱动静脉及正中神经ꎬ可充分暴露尺骨冠状突ꎬ避免了神经血管及周围肌群损伤ꎬ方便骨折块的解剖复位及坚强固定ꎬ手术操作简单ꎬ创伤小ꎬ并发症少ꎬ术后功能恢复好ꎬ是手术治疗尺骨冠状突骨折较好的入路ꎮ(接收日期:2018-11-17)生再断裂ꎬ患肢跖屈力与健侧对比无明显丢失ꎮ本组1例缺损长度4cmꎬ使用3 ̄0不吸收Prolene缝线改良Kessler双线吻合处理效果良好ꎮ3.2㊀术后康复㊀我们体会ꎬ应遵守下列原则:跟腱缺失范围小的患者ꎬ术后长腿石膏固定3周换短腿石膏再固定3周ꎬ然后开始足跟加垫部分负重行走ꎻ跟腱缺损范围大的患者ꎬ术后长腿石膏固定4周换短腿石膏再固定4周ꎬ然后开始足跟加垫练习行走ꎮ术后3个月左右逐渐恢复正常运动量ꎮ(接收日期:2018-08-31)321临床骨科杂志㊀JournalofClinicalOrthopaedics㊀2019Febꎻ22(1)。
带线锚钉与传统缝合法治疗开放性跟腱断裂的效果比较开放性跟腱断裂是一种严重的运动损伤,通常需要外科手术干预进行治疗。
在传统的缝合法治疗之外,带线锚钉在治疗开放性跟腱断裂方面也具有一定的效果。
本文将探讨带线锚钉与传统缝合法治疗开放性跟腱断裂的效果比较,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一、带线锚钉治疗开放性跟腱断裂的原理和方法带线锚钉治疗开放性跟腱断裂是一种相对较新的治疗方法。
其原理是通过使用专门设计的带线锚钉将断裂的跟腱重新固定起来,从而实现愈合。
手术操作中,医生首先将断裂的跟腱重新对位,并使用带线锚钉将其固定在适当的位置。
带线锚钉可以提供更强的固定力,有助于促进断裂跟腱的愈合并减少重新断裂的风险。
传统的缝合法治疗开放性跟腱断裂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治疗方法。
其原理是通过手术将断裂的跟腱进行缝合,使其再次连接起来。
在手术操作中,医生会将断裂的跟腱两端对齐,并使用缝合线将其缝合。
由于跟腱处于较大的张力环境下,并且需要支撑整个身体的重量,因此传统的缝合法治疗通常需要较长的康复期。
1. 治疗效果比较带线锚钉治疗开放性跟腱断裂相对于传统缝合法治疗来说,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
由于带线锚钉可以提供更强的固定力,有助于促进跟腱的愈合,因而可以缩短康复期,并减少患者再次断裂的风险。
带线锚钉还可以减少手术过程中对周围组织的创伤,有助于加速患者的康复。
2. 康复期比较3. 再次断裂的风险比较需要注意的是,带线锚钉治疗开放性跟腱断裂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手术操作需要较高的技术要求,且相对复杂,需要经验丰富的医生进行操作。
带线锚钉治疗比传统缝合法治疗还需要更多的设备和器材支持,增加了治疗的成本和手术的难度。
在选择治疗方法时,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并与医生进行充分的沟通和讨论,以确定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带线锚钉与传统缝合法治疗开放性跟腱断裂的效果相比,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较短的康复期和较低的再次断裂风险。
在临床治疗中,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以期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