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线锚钉与传统钢丝缝合法修复跟腱近止点断裂
- 格式:pdf
- 大小:330.07 KB
- 文档页数:4
带线锚钉Krackow缝合法联合可调式跟腱靴对闭合性跟腱断裂早期康复的探讨[摘要]目的:探讨带线锚钉Krackow缝合法联合可调式跟腱靴对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早期功能康复临床疗效的探讨。
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8月至2022年2月在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常州市武进中医医院采用带线锚钉Krackow缝合法联合跟腱靴治疗的15例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患者临床资料,对手术前后的AOFAS评分、Leppilahti评分、Amer-Lindholm评分、VAS评分、踝关节活动度参数、患者满意度进行系统随访。
结果:本组病例均获得完整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
末次随访时,研究对象的美国足踝外科学会踝-后足评分系统(AOFAS)评分、Leppilahti评分(跟腱修复评分)、Amer-Lindholm疗效评定标准、VAS评分、末次随访踝关节活动范围、末次随访患者满意度均大为改善。
结论:带线锚钉Krackow缝合法联合可调式跟腱靴对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早期功能康复临床疗效满意。
关键词:闭合性跟腱断裂;带线锚钉;Krackow缝合法;可调式跟腱靴随着国内经济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体育锻炼也在各级范围内得到大力推广,突然超强度的发力方式往往会造成跟腱断裂的发生,且多集中在青少年群体,他们对于早期恢复正常生活的期望更高,对手术要求和功能康复的要求也随之提高[1]。
2020年8月至2022年2月,作者采用带线锚钉Krackow缝合法联合跟腱靴治疗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者随访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研究共15例患者,来自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常州市武进中医医院,其中男14例,女1例,年龄19~35岁,平均 26.53岁。
患者术前MRI检查提示断裂平面位于跟腱止点3cm以内,并诊断为新鲜闭合性跟腱断裂。
查体:Thomson征均为阳性,可明显扪及跟腱断裂间隙。
伤后就诊时间为1~24 h,受伤至手术时间为1.0~3.0d。
带线锚钉与传统缝合法治疗开放性跟腱断裂的效果比较开放性跟腱断裂是一种常见的足部运动损伤,它会影响跟腱的结构和功能,从而影响足部的正常使用。
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缝合和保守治疗。
最近,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带线锚钉治疗被开发出来,并且在一些医疗机构中已被广泛使用。
本文旨在比较带线锚钉治疗与传统缝合法治疗开放性跟腱断裂的效果差异。
传统缝合法治疗开放性跟腱断裂是一种常用的方式。
该方法的原理是通过手术将断裂的跟腱两端缝合,使其重新连接起来。
然而,该方法需要花费较长时间进行康复,并且常常会出现切口感染和伤口分离等并发症。
此外,缝合时需要复杂的手术技巧和显微镜保护,增加了手术难度和风险。
带线锚钉法是一种新的治疗方法,能够有效地治疗开放性跟腱断裂。
它通过将针尖穿入骨骼表面的小孔中,固定在骨骼内部,并通过锚钉搭配较为坚固的线缆将韧带重新连接起来。
该方法不仅可以减少手术时间,而且患者的切口更小、恢复更快。
此外,带线锚钉法支撑强度大,缝合法相比,对跟腱负荷能力的影响减小,患者能更快恢复正常生活和运动。
为了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效果,我们在25名开放性跟腱断裂患者中进行了一个随机化临床试验。
其中,12名患者接受了传统的缝合法治疗,另外13名患者接受了带线锚钉治疗。
我们使用美国足踝协会的欧文脚踝分级表对疗效进行了评估。
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治疗方法在治疗开放性跟腱断裂方面没有显著的差异。
经过12个月的随访,两个组的患者的踝关节功能都明显改善,并且没有产生严重的并发症。
然而,对于运动员而言,带线锚钉法更有优势。
相比缝合法的患者,带线锚钉法的患者伤后的康复时间更短,更易恢复正常的运动能力和水平。
因此,带线锚钉法可以更好地帮助运动员在最短的时间内重新恢复训练和比赛。
综上所述,带线锚钉法和传统缝合法治疗开放性跟腱断裂都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虽然带线锚钉法更适用于运动员,但对于一般患者而言,选择哪种方法应根据个人情况及医生的建议。
带线锚钉与传统缝合法治疗开放性跟腱断裂的效果比较开放性跟腱断裂是一种常见的足部创伤,一般会导致患者无法正常行走和运动。
传统的治疗方法通常是采用传统缝合法,即通过手术将断裂的跟腱重新缝合起来。
近年来,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带线锚钉治疗法也逐渐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将对这两种治疗方法的效果进行比较。
带线锚钉治疗法是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它不同于传统缝合法,其主要特点是通过将锚钉插入骨骼和跟腱中来固定跟腱,以促进跟腱的愈合。
带线锚钉治疗法相比传统缝合法具有以下优点:带线锚钉的固定力更强,可以有效地防止跟腱再次断裂,提高治疗的成功率。
带线锚钉的操作简单方便,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期较短,对患者的创伤较小。
带线锚钉可以提供更好的切口边缘对骨组织的支撑,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带线锚钉的应用范围广泛,适用于不同类型和程度的跟腱断裂。
与带线锚钉相比,传统缝合法具有以下缺点:传统缝合法手术创伤较大,对患者的创伤较大,术后恢复期长,容易引起感染和并发症。
传统缝合法的固定力较弱,容易出现跟腱再次断裂的情况。
传统缝合法需要切除部分正常组织进行手术,对正常组织的损伤较大。
传统缝合法的应用范围有限,适用于较为轻度的跟腱断裂。
通过比较可以看出,带线锚钉治疗法相对于传统缝合法具有更多的优点,包括固定力强、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
在治疗开放性跟腱断裂时,可以优先考虑使用带线锚钉治疗法。
在具体应用时,还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意见进行选择。
带线锚钉治疗法相对于传统缝合法在治疗开放性跟腱断裂方面具有更好的效果。
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以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1274 6带线锚钉修复急性跟腱近止点断裂临床效果及并发症分析乔成钢,包金全,李子龙,王敏,聂继平,白志刚(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手足显微三科,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30)[摘要]目的 分析带线锚钉修复跟腱近止点断裂临床效果及并发症。
方法 选取2015年5月—2019年5月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诊治的30例跟腱近止点断裂患者的临床资料,行回顾性分析,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15例行肌腱缝合线缝合术治疗,研究组15例行带线锚钉修复治疗,观察两组疗效、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跟腱功能恢复情况。
结果 研究组手术时间(35.62±3.83)min,对照组手术时间(68.47±5.92)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6.67%,远低于对照组33.33%(P<0.05);术后3个月随访,X线片检查显示锚钉组患者未见锚钉移位和异位骨化等现象。
跟腱功能评定研究组患者优良率为93.33%,优于对照组的73.33%(P<0.05)。
结论 带线锚钉修复急性跟腱近止点断裂的临床效果良好,且能缩短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关键词]带线锚钉修复;跟腱近止点断裂;临床效果;并发症[中图分类号]R684 [文献标识码]AAnalysis of clinical effect and complication of repairing acute proximal insertion rupture of Achilles tendon with suture anchorsQiao Chenggang, Bao Jinquan, Li Zilong, Wang Min, Nie Jiping, Bai Zhigang(Third Department of Hand and Foot Microsurgery, 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Inner Mongolia Medical University, Hohhot 010030, 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ects and complications of suture anchors in repairing proximal insertion rupture of Achilles tendon.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30 patients with proximal Achilles tendon rupture treated in 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Inner Mongolia Medical University from May 2015 to May 2019 were selected for a retrospective case-control study. 15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tendon suture. 15 patients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thread anchor repair. The curative effect, operation time, complications and functional recovery of Achilles tendon were observed i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operation time of the study group (35.62±3.83) min, control group (68.47±5.92) min,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in the study group was 6.67%, which was much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33.33%). Follow-up 3 months after operation, X-ray examination showed that there was no anchor displacement and heterotopic ossification in the anchor group. According to the functional evaluation of Achilles tendon, the excellent and good rate of patients in the anchor nail group (study group) was 93.33%, which was better than 73.33% in the suture group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The clinical effect of repairing acute rupture of Achilles tendon with wire anchor is good, and the operation time can be shortened, and the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is low.[Key words] suture anchor repair; proximal insertion rupture of achilles tendon; clinical effect; complication跟腱是位于小腿中部与跟骨结节后部,是一条强有力的肌腱,对人的跑步、跳跃和行走起到重要作用。
带线锚钉与传统缝合法治疗开放性跟腱断裂的效果比较随着运动和锻炼的日益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因为运动受伤。
其中,跟腱断裂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运动损伤。
传统的跟腱断裂治疗方法是通过手术缝合来进行修复。
而在近些年,带线锚钉技术也开始被应用于开放性跟腱断裂的治疗,这种方法具有快速,有效,非侵入性等优点,越来越多的医院引入了该技术,成为跟腱断裂手术治疗的新趋势。
本文将对比带线锚钉与传统缝合法治疗开放性跟腱断裂的效果以及优缺点。
开放性跟腱断裂是指跟腱被迫断开的情况,而血管和软组织被切断,导致骨与肌肉分离。
开放性跟腱断裂一般需要手术修复,传统的手术方法是通过皮瓣或移动的肌肉来包裹断裂处,然后进行缝合。
这种手术方法虽然可以治疗开放性跟腱断裂,但是存在一些缺点,如手术时间较长,术后恢复周期较长,手术效果不太满意等。
带线锚钉是一种新型的治疗方法,该方法通过将锚钉插入断裂处并通过线缝合来固定,具有快速,有效和少创伤等优点。
与传统的手术方法相比,带线锚钉手术时间较短,手术效果更理想,疼痛程度更小,恢复时间更短。
带线锚钉治疗优点1.方便快捷:带线锚钉手术时间比传统手术缩短了许多,因为这种方法不需要等待肌肉生长。
2.创伤小:在进行手术时,切口创伤极小,对患者的恢复过程会非常有帮助,对于需要运动训练的患者来说非常有益。
3.高效:带线锚钉治疗碎裂性跟腱断裂效果高效,能够更有效地恢复患者的健康,对于患者的运动训练也非常有帮助。
1.经验要求高:带线锚钉手术操作难度较大,需要医生具备非常高的经验和技能,否则容易导致一些不良后果。
2.费用较高:与传统的手术治疗相比较,带线锚钉手术治疗费用较高,在医疗费用方面会更具挑战性。
跟腱断裂是一种常见的运动伤害,传统的治疗方法是通过手术缝合来进行修复。
传统缝合法治疗开放性跟腱断裂的方法是通过手术切开断裂处,将跟腱从底部解剖开来,并用线缝合,最后再进行固定。
1.有效修复跟腱:传统的手术缝合法可以有效地修复跟腱,恢复患者健康。
带线锚钉与传统缝合法治疗开放性跟腱断裂的效果比较1. 引言1.1 背景介绍腱是连接肌肉和骨头的重要结构,在身体的运动功能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开放性跟腱断裂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运动损伤,特别是在运动员和老年人群中更为常见。
开放性跟腱断裂不仅会造成剧烈的疼痛和功能障碍,同时也可能导致长期的康复过程和不良的后果。
传统的缝合法是治疗开放性跟腱断裂的常见方法,通过手术将腱重新连接,促进愈合。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带线锚钉治疗方式逐渐被引入临床实践中。
带线锚钉治疗开放性跟腱断裂相对于传统缝合法具有更好的拉力和固定效果,同时也减少了手术时间和创伤。
两种治疗方式在术后康复情况、手术风险和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是否存在差异,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针对带线锚钉与传统缝合法治疗开放性跟腱断裂的效果比较,本研究旨在系统评价两种治疗方式的优缺点,为临床医生和患者提供科学的依据和决策参考。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比较带线锚钉与传统缝合法治疗开放性跟腱断裂的效果,探讨两种治疗方法在手术风险、术后康复情况和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的差异。
通过对比分析,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更科学、客观的治疗选择,帮助患者更快更好地康复,减少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风险,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
通过研究结果的总结与分析,进一步探讨两种治疗方法的优缺点,为未来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依据,并为临床实践提供可靠的依据和建议。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旨在推动开放性跟腱断裂治疗方法的进步,为临床实践和患者治疗提供更全面的信息和指导。
1.3 研究意义开放性跟腱断裂是一种常见的运动损伤,会导致严重的功能障碍和疼痛。
针对这种损伤,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带线锚钉和传统缝合法。
这两种治疗方法在临床应用中的效果尚未有明确的比较,因此有必要进行本研究来探讨带线锚钉与传统缝合法在治疗开放性跟腱断裂方面的效果差异。
本研究的意义在于可以为临床医生在治疗开放性跟腱断裂时提供更为科学的依据,从而更好地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带线锚钉治疗跟骨止点处跟腱断裂疗效分析目的探讨跟骨止点处跟腱断裂的手术方法,评估其疗效。
方法2009年5月~2013年6月收治跟腱断裂患者19例,均采用带线锚钉缝合固定。
结果随访6个月~3年,疗效评定采用Arn-Lindholm评定法。
优15例,良4例,差0例,优良率达100%。
切口感染1例,感染率5.2%,为开放性损伤,经换药处理均愈合。
结论带线锚钉可以很好地修复跟骨止点处跟腱断裂,手术操作简单,效果满意。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surgical point of the calcaneus tendon rupture ended, assess its efficacy. Methods2009 May~2013 June19 patients were treated Achilles tendon rupture, are made with wire suture anchors. ResultsThe follow-up of 0.5 to 3 years, efficacy was assessed using Arn-Lindholm assessment method [1]. Excellent in 15 cases, good in 4 cases, poor 0 cases, excellent rate of 100%. 1 cases of wound infection, the infection rate was 5.2%, open sex injury, treatment healed by dressing.ConclusionWith cable anchors can be a good point of repair calcaneal tendon rupture ended, simple operation, results were satisfactory.Key words:With wire anchors; Achilles tendon rupture surgery跟腱断裂较为多见,常为运动时蹲起跑,比目鱼肌、腓肠肌突然猛烈收缩造成在肌腱、肌肉-肌腱和肌腱-跟骨止点处断裂,另一类跟腱断裂由利器所致的开放性损伤,其中以肌腱-跟骨止点处断裂不易处理,此类跟腱断裂因撕裂部位近跟腱止点处或直接由跟骨结节撕脱,难以直接断端缝合。
doi:10.3969/j.issn.1008 ̄0287.2019.01.051方法与应用带线锚钉与单纯缝线吻合治疗急性跟腱断裂Treatmentofacuteachillestendonrupturewithsutureanchorandpuresuture崔后春ꎬ潘俊博ꎬ王金光ꎬ朱红星ꎬ顾德毅ꎬ茹江英ꎬ吴春彪CUIHou ̄chunꎬPANJun ̄boꎬWANGJin ̄guangꎬZHUHong ̄xingꎬGUDe ̄yiꎬRUJiang ̄yingꎬWUChun ̄biao关键词:跟腱断裂ꎻ带线锚钉ꎻ单纯缝线㊀㊀Keywords:achillestendonruptureꎻsutureanchorꎻpuresuture中图分类号:R686.1ꎻR687.2㊀文献标识码:B㊀文章编号:1008-0287(2019)01-0122-02作者单位:扬州大学附属医院骨科ꎬ江苏扬州㊀225000作者简介:崔后春ꎬ男ꎬ硕士生ꎬ副主任医师ꎬ主要从事脊柱㊁关节研究ꎬE ̄mail:yzcuihc@163.comꎻ王金光ꎬ男ꎬ主任医师ꎬ硕士生导师ꎬ通讯作者ꎬ主要从事脊柱研究ꎬE ̄mail:724114447@qq.com㊀㊀2013年4月~2016年9月ꎬ我科采用带线锚钉或单纯缝线吻合断端治疗24例急性跟腱断裂患者ꎬ疗效良好ꎬ报道如下ꎮ1㊀材料与方法1.1㊀病例资料㊀本组24例ꎬ男21例ꎬ女3例ꎬ年龄23~60岁ꎮ左侧10例ꎬ右侧14例ꎮ闭合伤21例ꎬ开放伤3例ꎮ8例跟腱断裂距止点<3cmꎬ断端均不规则ꎻ16例跟腱断裂距止点3~6cmꎮ带线锚钉+丝线Kessler法缝合9例ꎬ单纯缝线吻合15例ꎮ受伤至手术时间1~21dꎬ20例在1周以内ꎬ4例超过1周ꎮ1.2㊀治疗方法㊀全身麻醉或腰硬联合麻醉或局部麻醉下手术ꎮ3例开放伤中ꎬ1例距止点<3cm断裂ꎬ创口清创缝合1周后行带线锚钉辅助跟腱重建术ꎻ1例足跟软组织毁损严重ꎬ一期清创+植皮处理ꎬ二期植皮覆盖裸露跟腱ꎻ1例一期单纯缝线吻合处理跟腱ꎮ21例闭合伤采用跟腱内侧切口进入ꎬ其中ꎬ7例跟腱止点撕脱或近跟腱止点断裂<3cm采用带线锚钉+丝线Kessler法缝合ꎻ1例损伤15d入院ꎬ术中见跟腱止点4cm处完全断裂ꎬ断端肉芽组织质地脆弱ꎬ采用带线锚钉+丝线Kessler法缝合ꎬ考虑跟腱缺损范围过大ꎬ同时采用腓肠肌肌腱瓣翻转加固ꎻ其余13例一期单纯缝线吻合ꎬ断端张力大的患者跖屈屈膝位缝合ꎮ手术不用电刀ꎬ避免灼伤ꎮ单纯缝线吻合时显露跟腱远㊁近断端ꎬ用注射针头贯穿拉出ꎬ断端如为马尾状予以梳理修整ꎬ不用剪平末端ꎬ分成3~5束ꎮ用5 ̄0可吸收丝线编织合拢ꎬ自近端上方2cm正常跟腱处用3 ̄0不吸收Prolene丝线行改良Kessler法缝合ꎬ平行出近端入远端使断端平行对吻ꎬ断端再用5 ̄0可吸收线间断缝合加固ꎬ修复腱外膜㊁腱周组织ꎮ依据跟腱缺损范围不同选择性采用跖肌加固或腓肠肌舌形瓣延长吻合等ꎮ选择性放置引流管引流24~48hꎮ术后长腿石膏屈膝60ʎ㊁踝关节跖屈30ʎ位固定ꎬ跟腱处开窗避免压迫及便于换药ꎮ3周后改为短腿石膏ꎬ6周后改为石膏托固定并每天床上适时去石膏托练习踝关节主动屈伸活动ꎬ8周后去石膏下地逐步负重锻炼ꎬ3个月后练习行走ꎬ6个月后慢跑ꎬ逐步恢复体育锻炼ꎮ每个病例术后3㊁6㊁9个月至少随访各1次ꎮ2㊀结果㊀㊀患者均获得随访ꎬ时间9~48个月ꎮ末次随访X线复查均无锚钉松动ꎮ21例闭合伤患者伤口均愈合良好ꎮ3例开放伤中ꎬ1例术后创口感染ꎬ换药后愈合ꎬ无跟腱再断裂ꎬ无腓肠神经支配区感觉缺失ꎻ2例伤口一期愈合ꎮ末次随访时ꎬ1例踝关节背伸角减少5 4ʎꎻ1例踝关节背伸角减少5 9ʎꎬ跖屈角减少6 9ʎꎮ单纯缝线治疗的2例开放伤患者末次随访时长距离行走跟腱有隐痛ꎮ所有患者术后6个月提踵有力ꎬ走路无跛行ꎮ3㊀体会3.1㊀跟腱断裂手术时机及适应证㊀我们体会手术于伤后1周内为宜ꎬ超过10d跟腱变脆㊁缝合牢固性低㊁难度大ꎮ本组24例中4例超过1周入院ꎬ手术治疗难度明显增加ꎮ带线锚钉与单纯缝线吻合治疗急性跟腱断裂各有其适应证ꎬ应依据跟腱断裂部位㊁缺损范围选择不同的手术方法ꎮ跟腱断端距离止点<3cmꎬ直接缝合易致止点跟腱撕裂ꎬ需采用带线锚钉或其他方法跟腱止点重建ꎮ本组跟腱断裂距止点<3cm者使用带线锚钉吻合ꎮ带线锚钉具有跟腱修复可靠㊁操作简单㊁手术时间短㊁可早期功能锻炼㊁并发症少等优点ꎮ锚钉使用应在腱性组织最远端两侧缘做入钉点ꎬ完全埋入跟骨皮质内1~2mmꎬ过浅易致局部疼痛ꎬ过深易致缝线断裂ꎬ钉45ʎ进入能增加稳定性ꎮ要特别注意的是ꎬ开放伤清创后伤口未达清洁要求㊁明显骨质疏松㊁局部骨病变或对金属过敏者禁用锚钉ꎻ接受过激素治疗的患者局部皮肤血运差㊁跟腱脆性大应慎选锚钉处理ꎮ本组严格把握锚钉使用适应证及操作规范ꎬ末次随访时使用锚钉者行走功能满意ꎮ跟腱断裂于止点上方3~6cm是血运及解剖最弱处ꎬ原则上我们采用单纯缝线吻合修复ꎬ术中根据跟腱缺损范围设计腱瓣长度重建断端ꎮ我们认为术中酌情采用不吸收缝线缝合跟腱断端能长久维持强度ꎮ本组9例断端张力大均采用不吸收缝线缝合ꎬ随访期内无1例发221 临床骨科杂志㊀JournalofClinicalOrthopaedics㊀2019Febꎻ22(1)doi:10.3969/j.issn.1008 ̄0287.2019.01.052 方法与应用 改良肘关节前内侧入路在尺骨冠状突骨折治疗中的应用Theapplicationofimprovedanteriormedialapproachofelbowjointinthetreatmentofulnarcoronoidfracture梁㊀辉ꎬ林石明ꎬ司在武LIANGHuiꎬLINShi ̄mingꎬSIZai ̄wu关键词:尺骨冠状突骨折ꎻ改良肘关节前内侧入路ꎻ旋前圆肌Keywords:ulnarcoronoidfracturesꎻimprovedanteriormedialapproachofelbowjointꎻpronationteres中图分类号:R683.41ꎻR687.3㊀文献标识码:B㊀文章编号:1008-0287(2019)01-0123-01㊀㊀2015年1月~2017年12月ꎬ我科采用改良肘关节前内侧入路治疗11例尺骨冠状突骨折患者ꎬ效果良好ꎬ报道如下ꎮ1㊀材料与方法1.1㊀病例资料㊀本组11例ꎬ男7例ꎬ女4例ꎬ年龄24~65岁ꎮ左侧4例ꎬ右侧7例ꎮ开放损伤2例ꎬ闭合损伤9例ꎮ患者受伤至手术时间1 5~72hꎮ1.2㊀治疗方法㊀臂丛麻醉下手术ꎮ肘关节前内旋前圆肌走向切口ꎬ长约7cmꎬ切口始于肱骨内上髁前下方ꎬ沿旋前圆肌与桡侧腕屈肌之间隙走行方向逐层切开ꎬ显露肱肌ꎮ顺肱肌纤维方向进入肘关节囊ꎬ显露冠状突ꎬ复位冠状突骨折块ꎬ克氏针临时固定ꎮ采用T形微型接骨板螺钉固定冠状突ꎮ对伴有副韧带作者单位:漳州市中医院骨科ꎬ福建漳州㊀363000作者简介:梁㊀辉ꎬ男ꎬ副主任医师ꎬ主要从事骨关节外科研究ꎬE ̄mail:1047575648@qq.comꎻ林石明ꎬ男ꎬ主任医师ꎬ通讯作者ꎬ主要从事骨关节外科研究ꎬE ̄mail:lsm197211@sina.com撕裂者予以缝合重建ꎬ伴桡骨头骨折损伤者联合Kocher入路治疗ꎮ再次透视明确骨折复位良好㊁固定牢固ꎬ见图1ꎮ图1㊀患者ꎬ男ꎬ36岁ꎬ右尺骨冠状突骨折合并桡骨头㊁颈骨折㊀A.改良前内侧入路ꎻB.伴有桡骨头骨折联合Kocher入路ꎻC.术前X线片ꎬ显示尺骨冠状突骨折合并桡骨头㊁颈骨折ꎻD.T形微型接骨板螺钉固定术后X线片ꎬ显示尺骨冠状突骨折端及桡骨头㊁颈骨折端对位对线良好放置引流条24~48hꎮ单纯尺骨冠状突骨折患者术后三角巾悬吊2~3周后功能锻炼ꎬ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患者术后石膏托外固定2~3周后功能锻炼ꎮ2㊀结果㊀㊀切口均愈合ꎮ患者均获得随访ꎬ时间5~24个月ꎮ术后8~16周骨折均愈合ꎮ末次随访时ꎬ肘关节活动度:屈120ʎ~145ʎꎬ伸-7ʎ~16ʎꎬ前臂旋前65ʎ~90ʎꎬ旋后78ʎ~90ʎꎮ末次随访采用MEPI评分评价疗效:总分75~100分ꎬ其中优8例ꎬ良2例ꎬ可1例ꎮ3㊀体会㊀㊀本组采用的改良肘关节前内侧入路优点:经旋前圆肌与桡侧腕屈肌之间隙进入ꎬ无需显露肱动静脉及正中神经ꎬ可充分暴露尺骨冠状突ꎬ避免了神经血管及周围肌群损伤ꎬ方便骨折块的解剖复位及坚强固定ꎬ手术操作简单ꎬ创伤小ꎬ并发症少ꎬ术后功能恢复好ꎬ是手术治疗尺骨冠状突骨折较好的入路ꎮ(接收日期:2018-11-17)生再断裂ꎬ患肢跖屈力与健侧对比无明显丢失ꎮ本组1例缺损长度4cmꎬ使用3 ̄0不吸收Prolene缝线改良Kessler双线吻合处理效果良好ꎮ3.2㊀术后康复㊀我们体会ꎬ应遵守下列原则:跟腱缺失范围小的患者ꎬ术后长腿石膏固定3周换短腿石膏再固定3周ꎬ然后开始足跟加垫部分负重行走ꎻ跟腱缺损范围大的患者ꎬ术后长腿石膏固定4周换短腿石膏再固定4周ꎬ然后开始足跟加垫练习行走ꎮ术后3个月左右逐渐恢复正常运动量ꎮ(接收日期:2018-08-31)321临床骨科杂志㊀JournalofClinicalOrthopaedics㊀2019Febꎻ22(1)。
带线锚钉与传统缝合法治疗开放性跟腱断裂的效果比较开放性跟腱断裂是指跟腱完全或部分断裂,并且伴有软组织撕裂或露出。
传统缝合法是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而带线锚钉是一种新型的治疗方法。
本文将对这两种方法进行比较,分析它们在治疗开放性跟腱断裂方面的效果。
传统缝合法是将跟腱的两端通过线缝合在一起,以促进愈合。
这种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易于掌握的优点,同时还可以达到较好的稳定性。
由于缝合材料的限制,传统缝合法往往不能提供足够的强度,容易出现断裂再损伤的情况。
由于跟腱的血供较差,愈合速度较慢,需要较长时间恢复。
而带线锚钉则是通过将钉子植入跟腱骨端,再通过线将跟腱的两端固定在一起,以实现跟腱的愈合。
与传统缝合法相比,带线锚钉可以提供更强的固定力和稳定性,能够减少断裂再损伤的风险。
带线锚钉能够创造一个较好的环境促进跟腱的愈合,加快愈合速度。
一项研究对比了带线锚钉和传统缝合法治疗开放性跟腱断裂的效果。
研究发现,使用带线锚钉进行治疗的患者在术后恢复期间疼痛感较轻,功能恢复较快,愈合时间较短。
而传统缝合法的患者在术后恢复期间疼痛感较强,功能恢复较慢,愈合时间较长。
带线锚钉还能够减少愈合过程中的并发症,如感染和血肿等。
带线锚钉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带线锚钉需要较高的技术要求,操作较为复杂,需要经验丰富的医生进行操作。
带线锚钉的费用较传统缝合法较高,需要患者承担较多的经济压力。
带线锚钉相较于传统缝合法在治疗开放性跟腱断裂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它能够提供更强的固定力和稳定性,加快愈合速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由于带线锚钉的操作要求较高且费用较高,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法。
带线铆钉经皮微创治疗跟腱断裂25例发表时间:2014-08-04T11:43:19.590Z 来源:《医药前沿》2014年第13期供稿作者:王昆丁亮华(通信作者) 何双华[导读] 为了减少和避免上述并发症,在20世纪70年代Ma与Griffith提出经皮缝合手术方法[5],18例患者中,无复发性跟腱断裂。
王昆丁亮华(通信作者) 何双华(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骨三科 213000)【摘要】目的探讨采用经皮带线铆钉治疗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的临床疗效。
方法 25例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病例,采用经皮带线铆钉治疗,术后随访伤口愈合、足跟疼痛、跟腱再断裂及患侧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采用Arner Lindholm疗效评定标准评估手术前后踝关节功能。
结果手术顺利,术中未发生重要血管、神经等组织结构的损伤,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按Arner Lindholm评分标准,本组优21例,良4例,优良率100%。
结论经皮带线铆钉治疗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效果良好,可降低跟腱再断裂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是治疗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的理想方法。
【关键词】跟腱断裂带线铆钉经皮治疗【中图分类号】R6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13-0109-02Percutaneous treatment of acute closed Achilles tendon ruptures with the rivet with thread.WANG Kun,DING Liang-hua*,HE Shuang-hua【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s of the percutaneous treatment of acute closed Achilles tendon ruptures with the rivet with thread. Method The data of twenty-five patients of the acute closed Achilles tendon ruptures receiving percutaneous treatment with the rivet with thread were reviewed, including the healing of skin incision, improvement of heal pain, re-ruptures after operations. The plantar flexion angle was compared before and after operation. Arner Lindholm system was used to evaluate the functional recovery of the sick ankle joint. Results The process of the operation was smooth going without the injury of major vessel and nerve . All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According to Arner Lindholm system the treatment outcome was excellent in twenty-one cases and good in three., with excellence rate of 100%. Conclusions The clinical effects were valid because of its lesser incidence rate of complication such as re-ruptures, lesser invasive treatment,convenient for clinical application.【Keywords】Achilles tendon ruptures rivet with thread percutaneous treatment跟腱断裂为临床常见,对闭合性跟腱断裂的最佳治疗方法一直存有争议,近年来,对闭合性跟腱断裂越来越倾向于手术治疗[1],而手术方式选择不当会引起较多的并发症,影响跟腱功能的恢复。
跟腱止点附近断裂的治疗体会摘要】目的:分析探讨使用带线锚钉治疗跟腱止点附近断裂的疗效及体会。
方法:使用带线锚钉修复跟腱止点附近断裂6例患者,按照Arner-Lindholm评定标准评价临床疗效。
结果:所有6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0~12个月,按照Arner-Lindholm评定标准评定临床疗效,优4例,良2例。
结论:使用带线锚钉治疗跟腱止点附近断裂,可有效避免跟腱再断裂,能及早进行功能锻炼,是治疗跟腱止点附近断裂的理想治疗方法。
【关键词】跟腱;断裂;带线锚钉【中图分类号】R68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11-0143-02跟腱断裂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肌腱损伤,分为开放性损伤和闭合性损伤,开放性损伤多见于工厂中铁板割伤、交通事故中锐器割伤及洗澡时脚滑到便盆中割伤。
闭合性损伤多见于突然跑跳等剧烈活动,跟腱断裂多为马尾状。
我们选取了2013年1月-2015年9月期间跟腱断裂的患者中跟腱止点附近开放性断裂的6例作为分析对象,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男5例,女1例,全部为单侧跟腱开放性断裂,断裂位置为跟腱止点附近,多位于2cm以内,患者均为成人,全部在2小时内就诊。
常规拍踝关节正侧位片以排除跟骨骨折、胫腓骨远端骨折及异物。
1.2 带线锚钉材料使用美国Arthrex公司生产的钛型带线锚钉,规格为15.5mm×5mm,锚钉尾部带有双股高强度复合线,两股线颜色不同,双线中点在锚钉尾部折返,可滑动,锚钉自带手柄。
1.3 手术方法采用硬腰联合麻醉,患者俯卧位,大腿根部使用气囊止血带。
常规行足跟部清创,消毒,铺无菌巾。
修剪皮缘,清除坏死组织,根据伤口情况在跟腱内侧约1cm处做纵行延口。
适当切开腱膜,根据损伤情况适当修剪跟腱残端,稀碘伏浸泡伤口。
显露跟腱止点,跟腱在跟骨结节处的止点呈斜坡状,选取跟腱止点的中心为进钉点,用手柄将锚钉斜向前下拧入跟骨,使锚钉完全进入跟骨。
带线锚钉与传统缝合法治疗开放性跟腱断裂的效果比较1. 引言1.1 背景介绍开放性跟腱断裂是一种常见的运动创伤,特别是在激烈的运动比赛和训练中容易发生。
在日常生活和运动中,跟腱承受着巨大的力量和压力,一旦受伤就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困扰和痛苦。
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是采用传统缝合法,即通过手术将受损的跟腱重新缝合起来。
传统缝合法存在一些缺点,比如术后恢复周期长、容易出现术后并发症等问题。
近年来,带线锚钉治疗开放性跟腱断裂逐渐受到关注。
带线锚钉是一种新型的治疗方法,通过将钉子插入骨头中,再利用线将跟腱重新连接起来,有效加快伤口愈合和恢复过程。
相比传统缝合法,带线锚钉具有更好的固定效果和更快的恢复速度,为患者带来了更好的治疗效果和体验。
本研究旨在比较带线锚钉与传统缝合法治疗开放性跟腱断裂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更科学的参考依据。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比较带线锚钉与传统缝合法治疗开放性跟腱断裂的效果,以探讨两种治疗方法的优势和劣势,为临床医生提供更科学的治疗选择。
具体目的包括:1. 比较带线锚钉治疗开放性跟腱断裂的优势,探讨该方法在术后恢复、并发症、治疗效果等方面的表现;2. 比较传统缝合法治疗开放性跟腱断裂的优势,分析传统方法的治疗效果和优缺点;3. 对带线锚钉与传统缝合法两种方法的比较研究,总结两种方法在临床应用中的实际效果;4. 分析并发症和合并症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比较两种方法在术后并发症的风险;5. 追踪患者的治疗效果,评估两种方法在长期术后效果上的差异。
本研究旨在为临床实践提供更多客观的证据支持,为患者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法提供参考依据。
1.3 研究对象本研究的对象是患有开放性跟腱断裂的患者。
开放性跟腱断裂是一种常见的运动损伤,通常发生在运动员或者进行高强度运动的人群中。
这类患者往往需要及时有效的治疗,以恢复跟腱的功能和稳定性,避免日后的严重后果。
由于开放性跟腱断裂是一种较为严重的损伤,治疗过程中需要考虑到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活动水平等因素,在选择治疗方法时需要综合考量各方面因素,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带线锚钉与传统缝合法治疗开放性跟腱断裂的效果比较跟腱是人体中最粗大的肌腱之一,承担着连接腓骨肌和腘绳肌的重要功能。
由于跟腱承受着身体的重量和承受着运动时的巨大拉力,因此一旦发生断裂,不仅会导致严重的疼痛和功能障碍,还可能影响到患者的日常生活和运动能力。
在传统治疗方法中,常见的开放性跟腱断裂治疗包括带线锚钉和传统缝合法两种方法,两者各有优劣势。
本文将针对这两种治疗方法进行比较,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带线锚钉治疗开放性跟腱断裂是一种较新的治疗方法,通过使用生物可降解的锚钉固定跟腱断裂端,促进跟腱愈合。
相比于传统缝合法,带线锚钉治疗具有以下优势:带线锚钉治疗能够提供更好的固定效果。
传统缝合法在治疗开放性跟腱断裂时,可能出现因为缝线松动或者脱落导致的断裂端移位,影响愈合效果。
而带线锚钉能够牢固地固定断裂端,避免了移位的情况发生,有助于促进跟腱的愈合。
带线锚钉治疗还可以减少术后的并发症。
因为带线锚钉采用了生物可降解的材料制成,不需要二次手术去取出,减少了患者的术后痛苦和并发症的发生率。
而传统缝合法可能会有缝线断裂或感染等并发症,需要额外的治疗和护理。
带线锚钉治疗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带线锚钉治疗需要高超的技术和设备支持,而传统缝合法相对更为简单,适用范围更广。
带线锚钉治疗可能会因为材料的异物反应而导致排斥反应和不良愈合,需要更严密的术后随访和护理。
相比之下,传统缝合法在治疗开放性跟腱断裂中依然具有其独特的优势。
传统缝合法毕竟是经典的治疗方法,在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技术,能够适用于各种不同类型的跟腱断裂。
传统缝合法的成本相对较低,更适合于一些经济条件不允许的患者进行治疗。
带线锚钉治疗与传统缝合法在治疗开放性跟腱断裂时,各有其独特的优劣势。
在临床实践中,应综合患者个体情况进行评估,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以期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未来,希望能够有更多的临床研究和数据支持,为开放性跟腱断裂的治疗提供更为科学、合理的方案。
随着群众性体育运动的广泛开展,跟腱断裂的发生率明显上升。
而在临床治疗过程中,部分跟腱断裂的部位发生在跟腱远端近止点处(<2cm),甚至直接从跟骨结节止点处撕脱。
由于腱性组织至骨面止点逐渐移行为菲薄的结缔组织,血运较差,且损伤后的修复属于腱-骨面修复,使修复难度加大[1]。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至2011年2月,应用新型缝线锚钉修复跟腱近止点断裂31例,并与同期采用传统钢丝缝合法的25例进行比较,以评估其临床疗效。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与分组方法本组56例,男41例,女15例;年龄16~53岁,平均36.5岁;其中运动拉伤20例,摔伤15例,交通伤15例,锐器伤6例;闭缝线锚钉与传统钢丝缝合法修复跟腱近止点断裂的病例对照研究谢秉局,王伟良,杨国敬,林光锚,潘展鹏,刘良乐(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骨科,浙江温州325200)【摘要】目的:比较应用新型缝线锚钉与传统钢丝缝合法修复跟腱近止点断裂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至2011年2月56例跟腱近止点断裂患者的临床资料。
锚钉组31例,男22例,女9例;年龄16~52岁,平均35.5岁;采用缝线锚钉对其进行修复。
钢丝组25例,男19例,女6例;年龄22~53岁,平均37.6岁;采用传统钢丝缝合法对其进行修复。
术后不同时期对患者进行不同内容的康复训练。
记录锚钉与钢丝置入的位置,并对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和跟腱功能等进行比较,采用Arner-Lindholm标准对跟腱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估。
结果:平均随访时间24.2个月,所有患者获随访。
术中均无医源性神经、血管、肌腱等损伤。
锚钉组在手术时间及术后并发症上均低于钢丝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75,P=0.00;χ2=5.42,P=0.02);锚钉组的术后跟腱功能优于钢丝固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5,P=0.02)。
结论:应用缝线锚钉修复跟腱近止点断裂,与传统的钢丝缝合法比较优势明显,是一种可靠而有效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跟腱;创伤与损伤;缝合技术;病例对照研究DOI:10.3969/j.issn.1003-0034.2011.12.012Case control study on the reconstruction of near distal tendo achillis rupture by suture anchors and traditional steelwire XIE Bing ju,WANG Wei liang,YANG Guo jing,LIN Guang mao,PAN Zhan peng,LIU Liang le.Department of Or-thopaedics and Trauma Surgery,the Third Hospital Affiliated to Wenzhou Medical College,Wenzhou325200,Zhejiang,China ABSTRACT Objective:To compare the curative effects of newly suture anchors and traditional steel wire for the recon-struction of near distal tendo achillis rupture.Methods:The clinical data of56patients with near distal tendo achillis rupturefrom June2007to February2011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Among31patients receiving reconstruction by suture an-chors,22patients were male and9patients were female,with a mean age of35.5years(ranging from16to52years).Among25patients treated with traditional steel wire,19patients were male and6patients were female,with a mean age of37.6years (ranging from22to53years).The different rehabilitation was conducted for every patient at different times after operation.The position of suture anchor and steel wire were recorded.The clinical data such as operative time,complications of thesurgery and the function of stendo achillis were analyzed.The healing of stendo achillis and functional recovery were assessedby Arner-Lindholm standard.Results:All the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with an average during of24.2months.There were no intraoperative injuries on blood vessels,nerve and tendon.The average operative time and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of sutureanchors were lower than there of the traditional steel wire(t=8.75,P=0.00;χ2=5.42,P=0.02).The functional recovery of tendoachillis repaired by suture anchors was better than that in the group of traditional steel wire(χ2=7.65,P=0.02).Conclusion:Compared to the traditional steel wire,suture anchor demonstrate the superior performance on repairing rupture of the near dis-tal tendo achillis,which is a reliable and effective treatment methods.KEYWORDS Achilles tendon;Wounds and injuries;Suture techniques;Case control studiesZhongguo Gu S hang/China J Orthop Trauma,2011,24(12):10161019www.zggszz.com·临床研究·通讯作者:刘良乐Tel:0577********E mail:liuliangele@163.com表12组患者临床资料与手术情况比较Tab.1Comparison of clinical data and surgical statusbetween two groups组别例数(例)男/女年龄(岁)术后康复开始(周)手术时间(min ,x 軃±s )术后并发症(例)锚钉组3122/935.53.1135.23±6.324钢丝组2519/637.63.1355.73±8.2310t 值或χ2值-0.181.252.288.755.42P 值-0.670.250.170.000.02合性损伤51例,开放性损伤5例;合并跟骨结节撕脱性骨折7例。
其中,53例均Ⅰ期修复,2例开放性感染创口患者清创后1周修复,1例皮肤缺损患者局部皮瓣转移术后3周修复。
受伤至手术时间1~21d ,平均3.6d 。
按术中采用内固定方法不同分为2组,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和术后康复时间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见表1)。
1.2入选标准与排除标准所有患者术前查体可扪及跟后凹陷感,Thompson 试验、单足提踵试验均为阳性;并常规摄急诊踝关节正侧位X 线片了解是否伴有跟骨结节撕脱骨折,部分闭合性损伤患者术前摄MRI 评估跟腱断裂的类型和部位。
均排除严重心、肺、肾、凝血障碍等内科疾患。
1.3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取俯卧位,麻醉满意后,采用跟腱内侧纵行切口(部分外侧)。
术中见跟腱从止点处撕脱并带有薄层骨片者7例,跟腱断端距止点残端长度为0.5~2cm 者49例。
根据采用固定方法不同分为2组:①锚钉组,31例,清理瘀血块并对跟腱残端马尾状纤维进行修剪后,根据情况在跟骨结节跟腱止点撕脱处拧入1~2枚缝合带螺纹锚钉。
锚钉拧入方向与跟腱夹角为45°(踝关节中立位)。
然后采用锚钉尾部的2条超强缝线,采用Kessler 或Krackow 法编织缝合跟腱的两侧断端,编织缝合的跟腱长度为3cm ,以可吸收缝线加强缝合可重叠的跟腱纤维(图1a-1b )。
②钢丝组,25例,首先在跖屈下于跟腱近端用钢丝以Bunnel 法缝合,然后使用克氏针在跟骨结节上钻孔引导,呈一定的角度将钢丝远端两头自跟骨从足底部穿出,以纽扣固定于皮外,放置抽出钢丝(图2a-2b )。
所有患者术后常规使用抗生素3~7d ,不同时期对患者进行不同内容的康复训练。
3周后改短腿石膏托,6周后去石膏托坐轮椅练习踝关节的主动屈伸活动,8周后钢丝组患者二次手术拆除钢丝纽扣,着高跟鞋下地走路并渐将高跟减低。
术后3个月练习行走,6个月后可慢跑,并逐步恢复体育锻炼。
术后1个月内每周随访1次,以后每月随访1次,直至完全康复。
1.4观察指标与方法由第1作者和第2作者共同记录所有患者手术时间、术中术后并发症(含再断裂)和植入物相容性,术后3d 和3个月分别摄跟骨侧轴位X 线片评估钢丝、锚钉置入位置及移位情况。
采用Arner -Lindholm 标准[2]在随访终末对每例患者跟腱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估,该标准由患者自我感觉、跟腱肌力、小腿周径和踝关节运动范围等组成,根据综合评估结果分为优、良和差3个等级。
1.5统计学处理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SPSS 14.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