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腱断裂的后果
- 格式:docx
- 大小:17.38 KB
- 文档页数:3
跟腱断裂伤残鉴定跟腱是人体中连接肌肉与骨骼的重要结构,它的主要功能是传递肌肉收缩力量,使身体能够运动。
然而,跟腱也是人体容易受伤的部位之一。
当跟腱遭受过大的伸展或撕裂力量时,就会发生跟腱断裂的情况。
跟腱断裂是一种相对常见的运动伤害,尤其在进行剧烈运动或受到外力冲击时更容易发生。
常见的跟腱断裂原因包括:运动时突然加速或减速、起跑或跳跃时用力过猛、着地时姿势不正确等。
此外,跟腱断裂也可能与年龄、肌肉疲劳、长期过度使用等因素有关。
跟腱断裂通常会引起剧烈的疼痛和明显的功能障碍。
患者在受伤后会感到跟腱附近剧烈的疼痛,并且无法正常行走或进行其他活动。
有时还会出现跟腱肿胀、红肿、瘀血等症状。
如果没有及时得到合理的治疗和休养,跟腱断裂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如残疾或功能障碍。
对于跟腱断裂的伤残鉴定,医生会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和病史询问。
通过观察患者的症状、体征和疼痛程度,医生可以初步判断跟腱是否断裂。
为了进一步确诊,医生可能会进行影像学检查,如X线、MRI或超声波检查,以确定跟腱的损伤程度和位置。
一旦确诊为跟腱断裂,治疗的方法包括onservative and surgical treatment两种。
保守治疗主要通过使用石膏、矫形器或跟腱牵引装置等来固定和保护断裂的跟腱,促进其自然愈合。
然而,保守治疗需要较长的时间,且存在再次断裂的风险。
相比之下,手术治疗更为常见且有效。
手术通常通过将断裂的跟腱重新连接起来,以恢复其功能。
手术后需要进行康复训练和物理治疗,以加速跟腱的愈合和恢复正常功能。
对于跟腱断裂的伤残鉴定,主要是评估患者在跟腱断裂后的功能损伤程度。
鉴定时需要考虑患者的疼痛程度、活动受限程度和生活自理能力等方面。
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和评定指南,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并给出相应的伤残等级。
伤残等级通常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和极重度,用于评估患者的工作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
鉴定报告通常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伤残等级、伤残原因、鉴定依据和相关医学证明等内容。
跟腱断裂手术治疗的护理及康复跟腱是由小腿三头肌,即腓肠肌和比目鱼肌组成。
此肌有三个头,两个头构成此肌的前部及腓肠肌,比目鱼肌在深层,所有三个头向下组成一个总的弓腱,止于跟骨节间。
跟腱断裂是一种常见的运动损伤,如果处理不当,会发生跟腱的延长愈合,严重者会导致不能提脚后跟,甚至跛行。
一、跟腱断裂主要症状和体征(一) 主要症状跟腱部疼痛;有棒击感;患者受伤时,自己或别人可以听到清脆的响声。
(二)主要体征1、患足不能提踵,即患足的脚后跟提不起来;2、跟腱外形消失,触之有凹陷感;3、跟腱部皮肤有敏锐的压疼,肿胀不显著;4、休息位时,跟腱延长;5、捏小腿三头肌试验呈阳性,试验方法为病人俯卧,两足置于床沿外,用手捏小腿三头肌的肌腹,正常侧踝关节出现跖屈,而跟腱断裂侧不动。
二、跟腱断裂的治疗伤后早期处理正确,体疗与训练安排恰当,完全可以恢复原运动项目的正规训练与原有成绩,甚至对跟腱负担最重的某些体操或武打动作也能完成。
1)非手术治疗:在无条件进行手术或局部皮肤有感染,不宜手术的情况下,可用长腿石膏将踝固定于自然跖屈位8周,再垫后跟走路4周,这种方法治疗跟腱全断裂非常有效。
2)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是将断端的跟腱缝合后,再行腱瓣加固。
对陈旧性的跟腱断裂,如果缺损较多,可将腱瓣嵌接断端的断腱中,腱瓣折成索条状。
术前护理跟腱断裂手术治疗前,足部皮肤的护理对预防术后感染至关重要,术前应协助患者做好泡脚、备皮等工作。
同时要教会患者持拐的方法,以便术后患者的活动。
(一)心理护理患者发生跟腱断裂后,一般心理都非常紧张,因此要让患者对疾病有一个完整的认识,以消除恐惧心理,为手术治疗做好准备。
(二)皮肤护理为患者做好足部皮肤的护理是预防跟腱术后感染的关键之一。
因为足部皮肤粗糙,常可隐藏霉菌,因此需要对足部皮肤进行彻底消毒。
术前备皮的范围由足尖至膝关节,备皮时要特别注意防止皮肤刮破,一旦发生皮肤破损,会拖延手术时间。
备皮后,要剪足趾甲,用肥皂水刷脚5分钟,刷脚时,要特别注意足趾缝内。
跟腱炎有什么危害跟腱炎前期会导致患者在走路,上下楼时跟腱疼痛难忍。
当脚踝附近出现疼痛的和肿胀会导致患者不能正常行走,就可能导致跟腱的断裂。
当跟腱断裂,患有跟腱炎的脚就会无法踮起,严重可影响患者的功能障碍,导致生活受限。
跟腱炎的危害1、跟腱炎前期会导致患者在走路,上下楼时跟腱疼痛难忍。
2、当脚踝附近出现疼痛的和肿胀会导致患者不能正常行走,就可能导致跟腱的断裂。
3、当跟腱断裂,患有跟腱炎的脚就会无法踮起,严重可影响患者的功能障碍,导致生活受限。
4、行走困难:只要是下肢用力,都会对跟腱有一定的影响,一旦发生了跟腱炎,下肢的活动将受到很大的限制,尤其是日常的行走。
症状较轻的跟腱炎患者,由于疼痛较轻,一般还可以进行简单的行走,如果疼痛严重则行走就会十分困难。
5、跟腱疼痛:跟腱炎的发生主要来自于运动损伤,但是研究表明长期的踝关节劳损、外伤与感染、风寒湿侵袭等也都可能导致该病的发生。
跟腱炎的护理1、使用支撑垫,支撑垫可以抬高脚踝,以减少对跟腱的拉伸。
医生还可能让在夜间睡眠时使用夹板,以保持跟腱固定。
2、穿步行靴或使用拐杖,如果病情严重,医生可能会建议穿步行靴或使用拐杖,以帮助跟腱愈合。
3、运动前要热身,运动要逐渐停止下来,运动后做适当的放松活动。
4、选用消炎镇痛的药物外敷调理,比如[跟腱骨坊世医贴]。
5、每天使用温水泡脚可以减轻局部炎症,缓解疼痛。
6、运动时穿合适的鞋子。
选择适合运动的频率、运动的地面和运动的条件的鞋子。
7、经常牵拉和加强小腿肌肉训练,在日常运动中逐渐增加登山、爬楼梯项目。
如果需要,可逐渐增加速度和距离。
8、用拇指指尖在跟骨后上缘跟腱附丽区上来回刮剥。
每次10-15分钟,每日1-2次。
跟腱断裂手术介绍很多的朋友们在打篮球或者是羽毛球的时候,因为跳得太急或者是突然间的摔倒很容易会造成跟腱断裂,一旦出现了跟腱断裂就很容易会造成无法运动,甚至说是无法行走,那么接下来的这篇文章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关于跟腱断裂手术。
跟腱断裂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自发性断裂,常见于运动员和演员;一类是外伤,通常伴有皮肤的损伤或骨折。
运动员、练武的人和演员,要经常进行强度很大的跳跃、蹬腿等动作,超过耐受能力,可使跟腱劳损,周围发生无菌性炎症,强度降低。
当动作不协调,或用力过猛时,小腿三头肌突然剧烈收缩,使跟腱被撕裂、拉断损伤。
受伤时,似乎有人在小腿后方用棍子敲了一下,跟腱部位随之感到疼痛,皮下瘀血,局部渐渐肿胀,足踝活动不灵,不能用力蹬地。
小腿上除了跟腱,还有其他几根肌腱也具有一些跟腱的功能。
所以虽然跟腱断了,踝关节仍能做少许足尖向下、抬高足跟的动作。
加之病人疼痛,检查受到影响,可能误以为是急性扭伤。
跟腱断裂后,如不及时手术治疗,断端往往会形成疤痕连接,这样的跟腱功能很差,并且很容易再次发生断裂;肌肉具有很强的弹性,跟腱断端向上回缩,时间长了,就难以拉下来。
这时只得采取其他方法修补,效果不如即刻治疗的好. 传统的腱膜瓣修补术都是利用跟腱自身条件修复跟腱,需要进行跟腱长距离的解剖,损伤了腱系膜内血管,造成跟腱营养供给不同程度的损伤。
跖腱与跟腱同属腱性组织,其胶原纤维含量在组织学上无明显差异。
自体跖腱为退化肌腱,是腱性组织缺失良好的供体,取自体跖腱采用编织缝合技术修复跟腱断裂,不需扩大手术切口,避免了跟腱手术再损伤,促进断裂跟腱愈合,增强跟腱抗张强度。
对于刚刚进行了跟腱断裂手术的朋友们,大家要积极的护理好自己的健康,特别是在手术后的康复运动,以免会造成特别的影响与后遗症的发生,日常的生活护理和饮食大家要多多注意。
判断跟腱完全断裂的方法
跟腱完全断裂是一种常见的运动损伤,它可以导致肌肉力量减弱,运动能力受到影响,甚至可能导致永久性残疾。
因此,对于跟腱完全断裂的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
首先,跟腱完全断裂的诊断方法包括临床检查和影像学检查。
临床检查可以帮助医生诊断跟腱完全断裂,包括触摸检查、肌力检查和功能检查。
触摸检查可以帮助医生发现跟腱断裂的部位,肌力检查可以帮助医生发现肌肉力量减弱的程度,功能检查可以帮助医生发现运动能力受到影响的程度。
此外,影像学检查,如X光、CT和MRI,也可以帮助医生诊断跟腱完全断裂。
其次,跟腱完全断裂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治疗和物理治疗。
手术治疗是治疗跟腱完全断裂的最有效方法,它可以帮助患者恢复肌肉力量和运动能力。
物理治疗也可以帮助患者恢复肌肉力量和运动能力,但效果不如手术治疗。
总之,跟腱完全断裂的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
临床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可以帮助医生诊断跟腱完全断裂,而手术治疗和物理治疗可以帮助患者恢复肌肉力量和运动能力。
因此,患者应该及早就诊,以便及早治疗,避免损伤的恶化。
跟腱断裂,其实离我们不远,打羽毛球、打篮球、洗澡都可能断裂!黑龙江佳木斯45岁的市民薛先生一向喜爱运动,有一天,他和朋友约好一起去打篮球,没怎么好好热身就上场了。
一个跳投落地后,他突然听到到“砰”的一声,好像自己被别人从后面猛踹了一脚,小腿跟腱处剧烈疼痛不已,回头看,却发现身后根本没有人。
他以为自己只是脚崴了就回家休息,结果越来越疼,连走路都成问题。
之后,他来到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竟是跟腱断裂!!!佳大附属一院乔建民主任告诉我们,在从年轻人向中年人过渡、40岁上下这个阶段,人们普遍体重增加,运动量减少,肌腱、韧带、关节囊逐渐发生硬化,没有年轻时那么有弹性。
然而,一些人还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还像年轻时候一样不管不顾,不做好热身,不量力而行,这样的人往往成为跟腱断裂的高发人群。
“如果未来想继续运动,这种情况下,光靠简单缝合自发愈合效果比较差,一定要做非常坚强的缝合,保证将来生活不受影响。
”乔主任为他做了跟腱断裂微创手术,2公分的小切口,凭借其独有的“通道技术”和“带线技术”,把完全断裂的肌腱一层层一根根缝合起来,并叮嘱他以后运动一定要量力而行。
跟腱是人体最粗大最强壮的肌腱。
一次起跳、一次猛烈的踢球,瞬间发力,跟腱需要承受5-8倍的体重。
运动前没有充分热身,跟腱一时无法承受这样的压力,很容易发生断裂。
乔主任透露,科室每月要接诊十多例跟腱断裂的病人,七八成都是打羽毛球、打篮球出的事。
其中,三四十岁的中年人、久坐办公室的白领、心血来潮跑去突击运动的人最容易中招。
此外,除了运动以外,洗澡、踩空楼梯、跳下自行车的一瞬间也有可能发生跟腱断裂。
如果发现走路无力,特别是不能用前脚掌着地,上下楼时感觉脚的力量不够,就要当心跟腱断裂的可能。
佳大附属一院乔主任表示,目前薛先生恢复情况良好,但是术后需经专业指导做足部的功能康复锻炼,按摩,避免吃辛辣食物和饮酒,需清淡饮食,避免疾病的加重,这样可以更好地恢复足部的活动功能,避免康复期延长,尽快投入生活和工作中去。
《跟腱损伤治疗与康复》读书笔记一、跟腱损伤概述作为人体足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行走、跑步等动作的实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跟腱损伤是一种常见的运动损伤,特别是在高强度运动如跑步、篮球等项目中较为常见。
本章节主要介绍了跟腱损伤的基本概念、分类以及引发因素。
跟腱损伤指的是跟腱部分或完全断裂,导致的局部疼痛、肿胀和活动受限等状况。
常见的跟腱损伤主要分为三类:急性撕裂伤、慢性劳损和跟腱断裂。
通常需要手术治疗。
运动过度:长时间或高强度的运动,特别是涉及跳跃、奔跑等动作,容易导致跟腱承受过大的压力,从而引发损伤。
运动方式不当:不合适的运动方式或技巧,如跑步时着地方式不当,容易造成跟腱的急性拉伤。
训练不足或训练过度:缺乏适当的热身和拉伸运动,以及训练过度导致的肌肉疲劳,都是跟腱损伤的潜在风险因素。
装备不当:不合适的鞋子、鞋垫等运动装备,无法为足部提供足够的支持和保护,也容易导致跟腱损伤。
生理结构异常:如扁平足、高足弓等足部结构异常,可能导致跟腱受力不均,从而增加损伤的风险。
了解跟腱损伤的基本概念和引发因素,对于预防和治疗跟腱损伤至关重要。
适当的运动方式、合适的装备以及科学的训练方法,都是预防跟腱损伤的关键措施。
1. 跟腱损伤定义及分类作为人体足部的重要结构之一,对于行走、跑步等动作起到关键作用。
跟腱损伤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跟腱部位的功能障碍或结构破坏。
这种损伤可能涉及到跟腱的任何一个部分,包括其表层、深层或与其相连接的组织。
跟腱损伤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常见的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分类方式:按损伤程度分类:可分为轻度损伤、中度损伤和重度损伤。
轻度损伤通常指跟腱的拉伤或轻微撕裂,中度损伤可能涉及到跟腱的更大范围撕裂,而重度损伤则可能导致跟腱断裂或完全断裂。
按损伤部位分类:跟腱损伤可发生在跟腱的近端、中部或远端。
不同部位的损伤可能需要不同的治疗方法,且恢复时间也会有所不同。
按损伤机制分类:跟腱损伤可以由急性创伤(如运动中的突然拉伤或撞击)或慢性劳损(长时间过度使用或反复微小损伤)引起。
2008北京奥运会的退赛,2012伦敦奥运会的退场,“飞人”刘翔的脚伤无疑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跟腱断裂,这种听上去如此吓人的运动损伤究竟有多严重?仅仅是运动员的“专利”吗?带伤运动跟腱易断裂当人们足跟离地以脚尖站立时,在足跟与小腿之间有一条很粗壮结实、绷得很紧的肌腱,这就是跟腱。
跟腱长约15厘米,是人体最粗大的肌腱。
人的行走、跑、跳就依仗着这条强有力的肌腱。
跟腱若是完全断了就会寸步难行。
跟腱断裂,顾名思义,是跟腱组织的断裂,70%以上的自发性断裂发生在运动时。
沈阳市骨科医院软伤科主任张成亮介绍说,跟腱断裂是由于在跳跃动作蹬地一瞬间猛然提足跟造成的,多见于篮球、足球、网球等球类运动或跑步等田径运动,是一种常见的运动损伤。
像刘翔这样的运动员,由于训练强度大,身体局部的运动负荷就会加大,运动中稍不注意,就会出现脚跟或小腿下部疼痛,导致跟腱炎。
即使慢走,也会感到锥心的痛。
跟腱伤了还坚持运动,就会导致跟腱断裂。
运动前千万别忘热身40岁出头的张先生每周都要打3次羽毛球。
几天前,他约了几位朋友去打羽毛球,没想到一个大力“扣杀”,着地时突感右脚跟部剧痛。
朋友立即将他送往医院就诊,检查后发现他右足跟腱断裂。
张成亮说,现在羽毛球运动很火,羽毛球运动中发生跟腱断裂与技术动作有关。
在做羽毛球扣杀动作时,跟腱不断地进行牵拉和伸展,当小腿关节背伸突然用力跳跃时,因两脚发力不均或落地时双脚没有同步,单根肌腱承担过大负荷发生断裂。
值得注意的是,跟腱受伤来就诊的患者多是三四十岁的青壮年,这主要是由于这些人认为自己身体较好,不保护身体,在运动前或是不充分热身,或是生活习惯不好,导致跟腱较脆弱所致。
张成亮特别提醒,抽烟、喝酒者或长期从事站立、行走职业的、长期穿高跟鞋的人群会致使足跟部血液循环变差,导致跟腱慢性受损,较易断裂。
受损的跟腱可能在普通的打篮球、打羽毛球、跳绳等运动时,发生断裂。
预防跟腱伤选鞋很重要与青壮年的羽毛球运动盛行一样,在中老年人中健步走也越来越流行。
跟腱断裂的后果
文章目录*一、跟腱断裂的后果*二、跟腱断裂的主要症状和体征*三、跟腱断裂的病因与分类
跟腱断裂的后果1、跟腱断裂的后果
跟腱断裂的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必须尽快进行急救处理,否则,如果情况严重,有可能会造成终生遗憾,因此,如果长期进行体育锻炼的人,应当学会一定的跟腱断裂的急救方法。
爱好运动的朋友一定要注意了,跟腱断裂是很容易影响到以后的运动和劳动的,因此,为了避免跟腱断裂的后果十分严重,应该做好急救处理,并且及时送往正规专业的医院检查和治疗。
并且严格配合医生的治疗,长期坚持,无论是吃药或手术,都要有个过程,大家不要心急。
2、跟腱断裂应如何治疗?
肌腱和韧带(俗称筋)断裂,最好的治疗就是用民间中医外敷治疗,可以很快就接上并修复,你现在虽然手术缝合,但里还没有修复,因为韧带自身是很难修复的,所以如果恢复不好,很影响以后的行走活动,建议及早到正规医院接受治疗。
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均有提倡者,但任何一种方法都不能保证不发生并发症,诸如再断裂、跖屈力弱、踝关节僵硬、伤口愈合不良(常需数月)以及深静脉血栓。
3、跟腱断裂的预防
根据跟腱断裂的流行病学特点可知,间接外力导致的跟腱断
裂主要原因是跟腱在踝关节背伸状态下小腿三头肌迅猛收缩所致。
没有已知的运动项目有此类的技术动作。
故在从事运动的过程中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是避免跟腱断裂的重要手段。
其他已知的与跟腱断裂相关的危险因素包括激素类药物的局部注射,喹诺酮类药物的的使用等都应尽量避免。
超强度、超负荷运动引起的疲劳也是导致跟腱断裂的重要因素之。
跟腱断裂的主要症状和体征1、跟腱部疼痛。
2、有棒击感。
3、患者受伤时,自己或别人可以听到清脆的响声。
4、患足不能提踵,即患足的脚后跟提不起来。
5、跟腱外形消失,触之有凹陷感。
6、跟腱部皮肤有敏锐的压疼,肿胀不显着。
7、休息位时,跟腱延长。
8、捏小腿三头肌试验呈阳性。
试验方法为病人俯卧,两足置于床沿外,用手捏小腿三头肌的肌腹,正常侧踝关节出现跖屈(脚背向后),而跟腱断裂侧脚背不动。
患者基本上不会有明显的疼痛,但立即出现跛行和不能单足提踵,以后逐渐出现足跟上方的肿胀淤血。
由于伤后的肿胀掩盖了跟腱断裂导致的凹陷,跖肌腱和足母长屈肌腱的存在使踝关节跖屈肌力部分得以代偿从而还可以行走,X片检查也没有骨折,患者甚至某些医师会认为是单纯的软组织损伤而漏诊,从而耽误了
治疗时机。
这种情况并不鲜见,据统计,有高达25%的跟腱断裂可以在初次就诊时被漏诊。
跟腱断裂的病因与分类跟腱损伤较常见暴力作用是跟腱损伤的主要原因,直接暴力作用如重物打击跟腱,可使跟腱挫伤部分或完全断裂。
由于跟腱表浅位于皮下常同时有皮肤损伤,间接暴力主要是肌肉的猛烈收缩如不恰当的起跳落地姿势不当等。
小腿三头肌突然剧烈收缩使跟腱被撕裂损伤,也可由锐器如玻璃刀等切割致伤,为污染较轻的开放损伤闭合性跟腱损伤可发生跟腱的止点中分及肌腹肌腱移行部,多为极不整齐的乱麻状撕裂跟腱断裂。
在受伤时可听到跟腱断裂的响声,立即出现跟部疼痛肿胀淤斑行走无力,不能提跟。
检查可在跟腱断裂处扪到压痛及凹陷空虚感,部分损伤者伤后功能障碍不明显。
以至当做软组织损伤治疗,超声波检查可探到跟腱损伤的部位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