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谈神说鬼寄幽怀第4课聊斋志异课时作业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
- 格式:doc
- 大小:89.50 KB
- 文档页数:6
课时作业3 《西游记》知能巩固(2019年高考·课标全国卷Ⅲ)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有一个大坑,看着很松软,有点像巧克力蛋糕——这是北京时间2019年1月3日上午11时40分,“嫦娥四号”传回的月背影像图带给人们的______________。
这张在网络上刷屏的图片,拍自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中的冯·卡门撞击坑。
这一盆地是在40亿年前被小天体砸出来的。
到月球背面去看看,一直是人类的梦想,但由于潮汐锁定的关系,月球的自转和公转周期几乎相等,( )。
同样,从地球发射的电磁波也只能到达月球正面的半球,使得人类无法对月球背面的探测器进行远程操控。
这大大__________了人类对于月球背面的探索。
月球正面的历史,科学家已经大致研究得清楚了,但最古老的那一段历史却是仍藏在月球背面的深坑。
此前,有关月球背面的信息主要来自遥感探测。
此次,“嫦娥四号”携带月球车在月球背面成功软着陆,是中国航天创造的又一个人类“第一次”,是中国为全人类科技发展作出的一个重大贡献。
在公众和网友为此________之时,科学家则对“嫦娥四号”所携带的月球车有着更多期待:当月球车正式开始巡视,将会有更多科学数据____________地通过地月之间的中继星“鹊桥”传回地面。
有关月背的研究才刚刚开始。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遐想限制亢奋不已源源不断B.联想限制亢奋不已不绝如缕C.遐想制约兴奋不已不绝如缕D.联想制约兴奋不已源源不断解析:遐想:悠远地思索或想象。
联想:因一事物而想起与之有关事物的思想活动;由于某人或某种事物而想起其他相关的人或事物;由某一概念而引起其他相关的概念。
语境中人们由“月背影像图”产生了对月球上具体情形的想象。
应选“联想”。
限制:不能逾越的一定界限。
制约:一事物的存在、变化是另一事物存在、变化的先决条件,则前者制约后者。
语境中说“人类无法对月球背面的探测器进行远程操控”,因而“人类对于月球背面的探索”无法进行。
2019-2020学年度高中语文选修第二单元谈神说鬼寄幽怀人教版拔高训练第三篇第1题【单选题】在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是( )A、剧组全体人马经过八十多天的苦战,一部情节新、演员新、技术新的十六集电视连续剧《西游记》终于在春节到来之际与观众见了面。
B、无数惨绝人寰的烧、杀、掳、掠的惨剧,更以铁一般的事实证明了日本军国主义者“建立大东亚共荣”的荒谬谎言。
C、科技部部长朱丽兰最近强调,要在分配体制上实现突破,逐步使按知识分配成为按劳分配的重要内容。
D、他制订了五年的防护林规划,由于对这个地区复杂的气候水文和植被情况没有掌握清楚,最后还是失败了。
【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下列有关作家作品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曹操,诗作有《短歌行》《观沧海》《白马篇》等,人称“幽燕老将,气韵沉雄”。
B、蒲松龄,其作品《聊斋志异》被人赞为“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
C、老舍,其小说《骆驼祥子》以及话剧《茶馆》《龙须沟》等,具有浓郁的北京风情。
D、巴尔扎克,其作品《人间喜剧》系列,是十九世纪批判现实主义的杰出代表之一。
【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根据上联“身残志坚,保尔唱响生命曲”(《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选出合适的下联是( )A、沉稳机智,诸葛亮草船借箭(《三国演义》)B、拔草寻蛇,林冲棒打洪教头(《水浒传》)C、不知所措,刘姥姥进大观园(《红楼梦》)D、眼明心亮,悟空识破白骨精(《西游记》)【答案】:【解析】:第4题【填空题】《诗经·氓》中“______,______”两句诗与前文的“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形成对比,借写桑叶衰败的景象,来比女主人公年长色衰,并引出下文的家庭变故。
【答案】:【解析】:第5题【翻译】翻译下列各题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
""天子置公卿辅弼之臣,宁令从谀承意,陷主于不义乎?""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
西游记时间:40分钟满分:46分一、基础巩固(18分,每小题3分)1.选出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 )①孙悟空在乌鸡国刚降了青毛狮怪,马上又遇到了小妖精红孩儿,又是一场……②我等因为前生有罪,感蒙观世音菩萨劝化,与我们摩顶受戒,改换法名,佛果,情愿保护唐僧上西方拜佛求经,将功折罪。
③行者道:“你等既受他,常在他洞下,可知他是那里妖精,叫做甚么名字?”A.灾难归顺管辖B.劫难皈依节制C.劫难皈依管辖D.灾难归顺节制答案 B解析劫难,灾难,灾祸。
在佛家,战争和灾难叫作劫难。
皈依,原指佛教的入教仪式,后来泛指虔诚地信奉佛教或其他宗教组织。
此指本意。
归顺,归附顺从,向敌对势力屈服。
节制,指挥管辖,限制或控制。
管辖,管理,统辖。
主动性强。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那借金银人,身贫无计,结成凶党,明火执仗....,白日杀上我门,将我财帛尽情劫掳,把我父亲杀了。
B.因此上怪他每每不听我说,故我意懒心灰,说各人散了。
既是贤弟有此诚意,教老孙无所适从....。
C.这山中有一条涧,叫做枯松涧。
涧边有一座洞,叫做火云洞。
那洞里有一个魔王,神.通广大...。
D.沙和尚笑道:“哥啊,常言道:‘三年不上门,当亲也不亲...........’哩。
你与他相别五六百年,又不曾往还杯酒,又没有个节礼相邀,他那里与你认甚么亲耶?”答案 B解析B项应为“进退两难”。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5题。
梳理文化长河,披沙拣金,我们拾到了光照古今的千古名篇。
它是价值连城的稀世珍宝,美不胜收,倾国倾城。
它如同熠熠生辉、泛彩流光的颗颗钻石,镶嵌在时代的长廊。
夸父的坚毅,洛神的婀娜,屈原的,李煜的,关云长的,贾宝玉的,无不成为艺术美的化身,历万古而不朽。
( )。
浩浩五千年文明,辉煌巍峨,婀娜多姿,浸润和滋养着中华民族。
千古名篇,字字珠玑,篇篇锦绣,是民族文化、中华文明的浓缩版、精华篇。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愁肠寸断仰天长啸重枣美髯儿女情长B.愁肠寸断儿女情长横刀立马仰天长啸C.仰天长啸愁肠寸断横刀立马儿女情长D.仰天长啸儿女情长重枣美髯愁肠寸断答案 C解析仰天长啸:为排遣郁闷而仰头呼叫的情态。
精选2019-2020年人教版语文选修第二单元谈神说鬼寄幽怀课后辅导练习第四十一篇第1题【单选题】从下列语句中选出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此非曹孟德之诗乎?A、而今安在哉B、凌万顷之茫然C、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D、揉以为轮【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蒲松林博闻强识,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他参加县府道的科举考试,连夺三个第一,考中秀才,踌躇满志;此后却屡考屡败,就是考不中举人。
科场失意,怀才不遇,牢骚满腹,固然是不幸的;但也使他与下层百姓有更多更深的联系,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
他的《聊斋志异》,用洋洋洒洒的想象力,给我们在人世之外描绘了一个奇情幻彩的世界。
A、博闻强识B、踌躇满志C、怀才不遇D、洋洋洒洒【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脉搏设法乘凉逆来顺受B、沧桑竹篱虫蛀人才倍出C、轶事包袱吠叫委屈求全D、装潢作揖熬煎甘之如怡【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下列有关作家作品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曹操,诗作有《短歌行》《观沧海》《白马篇》等,人称“幽燕老将,气韵沉雄”。
B、蒲松龄,其作品《聊斋志异》被人赞为“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
C、老舍,其小说《骆驼祥子》以及话剧《茶馆》《龙须沟》等,具有浓郁的北京风情。
D、巴尔扎克,其作品《人间喜剧》系列,是十九世纪批判现实主义的杰出代表之一。
【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句中所说“王杨卢络”指的是“初唐四杰”,“王”即王勃,他为我们留下了脍炙人口的《滕王阁序》。
②“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是对薄松龄所作《聊斋志异》的高度评价。
《聊斋志异》是一部笔记体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是薄松龄的号。
③“明清传奇”是明清时期的戏曲,它的篇幅可长可短,可不必一人独唱,也不局限于用一个宫调曲牌,押韵也不限于单一。
第二单元谈神说鬼寄幽怀【主题悟读】神魔、志怪小说虽然不是所谓正史的记载或演绎,但在文字狱日益严峻的明清时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小说家们往往借助“想象”创造出来的奇幻世界的魅力,把神魔、鬼怪演绎成为政治寓言,寄托着人民的政治理想或美好愿望,引领人们走向光明。
比如《西游记》就是借玄奘西天取经曲折的动人故事表达劳动人民反抗统治者的心声,歌颂人民的造反精神。
《聊斋志异》“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
写人即写妖,写妖即写人,都是为了影射现实政治。
这两部小说,将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奇幻”因素发挥得淋漓尽致,并且在奇幻怪异的人物与故事情节中寄托了丰富的人文情怀。
在中国政治高压的特殊历史氛围和生存空间里,作家很自然地将神魔、鬼狐图解成政治寓言诗。
本单元向我们展示了中国古典神魔、志怪小说的真面目。
【目标定位】1.了解白话章回体“神魔小说”和文言笔记体“志怪小说”的特点、艺术手法,掌握相关文学常识,培养联想和想象能力。
2.通过讲解、讨论、点评、对比阅读等方式掌握小说的鉴赏方法,品味作品语言,把握人物形象,理解小说主题。
3.加强古典文学修养,学习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并由此对社会和人生引发新的领悟。
【文本钩玄】《西游记》是一部神魔小说,小说以孙悟空的活动为线索,全书内容包括两大部分,第一回到第七回是第一部分,讲述孙悟空出世的故事;剩余的章节为第二部分,讲述孙悟空辅佐唐僧,历经八十一难取得真经的故事。
它以曲折、幻想的形式反映社会生活。
小说许多回目都清楚地表达了作者把孙悟空当做“心”的物化形象来描写的意图,围绕孙悟空来展开的主要情节“大闹天宫”“被如来佛压于五行山下”以及一路降妖伏魔保护唐僧上西天取得真经的故事,实际上暗含了“放心”“定心”“修心”的全过程。
《聊斋志异》是一篇文言短篇小说集。
占篇幅最多的是狐鬼故事,作者借这些美丽、善良、聪慧、正直的狐鬼、花妖、精怪,曲折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
小说或秉承笔记体志怪小说的传统,或吸收唐人的传奇手法,一方面借这些神仙鬼怪、花妖的故事展现自己的才情,另一方面也抒发自己的忧愤。
- 1 - 聊斋志异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王心刚昨晚代表影协表演了配乐诗朗诵,虽然年岁已大,但他器宇轩昂....,吐字铿锵有力,饱含深情地回忆了往昔岁月。 B.利比亚驻华大使馆门前的国旗已经改弦易辙....,换成了反对派的国旗。穆萨迪把国旗降了下来,面对记者采访他激动地喊:“游戏结束了!” C.除了每周精选的三场英超赛事直播外,我们还为您准备了精彩的比赛点播,浓缩精华的比赛集锦、令人拍案叫绝....的进球、让你捧腹不已的搞笑花絮。 D.在中国人的眼里,君子和小人是泾渭分明、判若云泥....的两类人。“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等话语,经常出现在各类道德文章之中。 【答案】B [A项,器宇轩昂:形容人气质、风度出众,不同一般。B项,改弦易辙:比喻改变计划或做法。此处不合语境。C项,拍案叫绝:拍桌子叫好,形容非常赞赏。D项,判若云泥:高低差别就像天上的云彩和地下的泥土的距离那样远,形容差别极大。]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如果将平均主义推广到分配领域,否认人的差异而要求平均分享一切,只会扼杀人的积极性,不利于社会公平的真正实现,最终阻碍社会的发展。 B一项好的政策照理会带来好的效果,但在现阶段,必须强化阳光操作、民主监督等制约措施,因为好经也要提防不被念歪。 C.我国的改革在不断深化,那种什么事情都由政府包揽的现象正在改变,各种社会组织纷纷成立,这有利于社会矛盾和社会责任的分担。 D.据称,各大商业银行限制信用卡在支付宝网上交易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套现可能产生的呆坏账风险,为此商业银行出台了一系列新措施。 【答案】A [B项,否定不当,“因为好经也要提防不被念歪”应改为“因为好经也要提防被念歪”。C项,搭配不当,“这有利于社会矛盾和社会责任的分担”应改为“这有利于社会矛盾的化解和社会责任的分担”。D项,句式杂糅,“的主要目的”“为了”保留其一。] 3.下列句子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3分) A.这个问题我请教了许多人,都得不到解决,于是不耻下问,向先生您请教。 B.在座的不是董事长,就是总经理,现在请大家出钱出物,为国家尽匹夫之责。 C.护士拿着注射器说:“孩子,别哭,再哭,我就给你扎出血来了!” D.马老师端起酒杯说:“黄老先生,今天是您的寿诞之日,我祝您健康长寿!” 【答案】D [A项,“不耻下问”不能用于自己。B项,“匹夫”使用对象不当,“匹夫”指一般平民,而“董事长”“总经理”不在一般百姓之列。C项,护士的用语不看对象和场合。] 4.为下面一段话拟一个概括性的标题。(不超过18个字)(6分) - 2 -
从《聊斋志异》这部文言短篇小说集可以看到,蒲松龄将魏晋风流性情层面的“真”发展为更加执着的“痴”,“痴于情”是他人格构成中的基础,并在《聊斋志异》中塑造了一系列痴男痴女的形象;其次,蒲松龄使魏晋风流自我层面的“狂”具有了审美的浓厚意味,以高扬的自我精神傲视一切不合理的世态人情,通过《聊斋志异》塑造了一系列狂生的形象;最后,对魏晋风流超我层面的旷达自然,蒲松龄又通过笔下的人物为其理想的境界加入了和谐浪漫、平凡而又超凡的爱情因素。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拟标题时要注意涵盖语段的主要信息,这个语段是阐述蒲松龄(《聊斋志异》)与魏晋风流的关系的,标题就应该涵盖这个内容。 答案 蒲松龄(《聊斋志异》)对魏晋风流的借鉴与超越(或发展)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5~8题。 生视花芽,日益肥茂,春尽,盈二尺许。归后,以金遗道士,嘱令朝夕培养之。次年四月至宫,则花一朵,含苞未放;方流连间,花摇摇欲拆;少时已开,花大如盘,俨然有小美人坐蕊中,裁三四指许;转瞬飘然欲下,则香玉也。笑曰:“妾忍风雨以待君,君来何迟也!”遂入室。绛雪亦至,笑曰:“日日代人作妇,今幸退而为友。”遂相谈。至中夜,绛雪乃去。二人同寝,款洽一如从前。 后生妻卒,生遂入山不归。是时,牡丹已大如臂。生每指之曰: “我他日寄魂于此,当生卿之左。”二女笑曰: “君勿忘之。”后十余年,忽病。其子至,对之而哀。生笑曰:“此我生期,非死期也,何哀为!”谓道士曰:“他日牡丹下有赤芽怒生,一放五叶者,即我也。”遂不复言。子舆之归家,即卒。次年,果有肥芽突出,叶如其数。道士以为异,益灌溉之。三年,高数尺,大拱把,但不花。老道士死,其弟子不知爱惜,斫去之。白牡丹亦憔悴死;无何,耐冬亦死。 异史氏曰:“情之至者,鬼神可通。花以鬼从,而人以魂寄,非其结于情者深耶?一去而两殉之,即非坚贞,亦为情死矣。人不能贞,亦其情之不笃耳。仲尼读唐棣而曰‘未思’,信矣哉!” 5.结合文段,请分析“异史氏”所说的“情之至者,鬼神可通”。(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结合小说的具体情节,即黄生与香玉之间为了爱情而付出的牺牲来诠释作者的这句评价。 答案 ①黄生精心照料牡丹花,香玉为爱情而复生。作者以抒情的笔调,丰富的想象,精心描绘了牡丹花“方流连间,花摇摇欲拆;少时已开,花大如盘……”的娇美情态,使香玉的复生具有浓郁的诗情画意,将两人情深意浓的爱情刻画得多彩多姿,令人感慨。 ②黄生为爱情而死。黄生“我他日寄魂于此,当生卿之左”,“子舆之归家,即卒。次年,果有肥芽突出,叶如其数”,黄生为爱情而死,这段超凡脱俗的生死盟约也表现了两人 - 3 -
之间的“情之至”,使得人间至情成为一种美好的追求。 6.阅读“次年四月至宫,则花一朵,含苞未放;方流连间,花摇摇欲拆;少时已开,花大如盘,俨然有小美人坐蕊中,裁三四指许;转瞬飘然欲下,则香玉也”这段文字,请分析景物描写与人物性格有怎样的关系。(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香玉是一花妖,此处描写花的情态就是为了表现香玉这一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 答案 作者常把人的性格同花妖鬼狐的原型特征完美地结合起来,体现其特征。这段文字描绘了牡丹“花摇摇欲拆”“花大如盘”的奔放与热烈,正符合花妖香玉的婉转妩媚、感情炽烈,所以景物的特点正表现出人物的性格特点。 7.阅读节选文段,试分析本文语言的运用具有怎样的特点。请结合例子作具体分析。(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从叙事、写景、抒情的语句上概括本文的语言特点,并要有具体实例作为支撑。 答案 典雅工丽而又生动活泼。无论是抒情写景,还是叙事状物,都绘声绘色,多彩多姿,物尽其态,词汇异常丰富。如作者精心描绘香玉复生时牡丹花的语言,凝练如诗,清新如画,笔墨精湛,令人心旷神怡。 8.传统的才子佳人小说的结局一般都是“大团圆”,哪怕无法“大团圆”,也来个充满浪漫色彩的“化蝶双飞”或“鸳鸯相向鸣”等,但《香玉》在结尾处却设计了一个凄婉的结局“一去而两殉之”,有人认为这个结局虽震撼人心,但有画蛇添足之嫌,你认为这样安排好不好?为什么?(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对情节的合理性进行探究时,要结合情节与主题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可说好,也可说不好,但要自圆其说。 答案 (示例一)好。鲁迅在论及悲剧社会性冲突时指出:“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悲剧的力量正在于主人公有限的生命过程体现出人类精神的永恒价值。《香玉》“一去而两殉之”的结局不仅震撼人心,更让人感受到了爱情的至真至纯之美。 (示例二)不好。因为《聊斋志异》主要是通过幻想的形式谈狐说鬼,没有这个结尾,读者也能知道他们不可能有个完美的结局,所以纯属画蛇添足。(本题是开放性试题,可灵活回答,言之成理即可)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1题。 绳子的故事 莫泊桑 这是个赶集的日子。戈德维尔的集市广场上,人群和牲畜混在一起,黑压压一片。整个集市都带着牛栏、牛奶、牛粪、干草和汗臭的味道,散发着种田人所特有的那种难闻的人和 - 4 -
牲畜的酸臭气。 布雷奥戴村奥士高纳大爷正在向集市广场走来。突然他发现地下有一小段绳子,奥士高纳大爷具有诺曼底人的勤俭精神,他弯下身去,从地上捡起了那段细绳子。这时他发现自己的冤家对头马具商马朗丹大爷在自家门口瞅着他,颇感丢脸。他立即将绳头藏进罩衫,接着又藏入裤子口袋,然后很快便消失在赶集的人群中了。 教堂敲响了午祷的钟声,集市的人群渐渐散去。朱尔丹掌柜的店堂里,坐满了顾客。突然,客店前面的大院里响起了一阵鼓声,传达通知的乡丁拉开嗓门背诵起来:“今天早晨,九、十点钟之间,有人在勃兹维尔大路上遗失黑皮夹子一只。内装法郎五百,单据若干。请拾到者立即交到乡政府,或者曼纳维尔村乌勒布雷克大爷家。送还者得酬金法郎二十。” 午饭已经用毕,这时,宪兵大队长突然出现在店堂门口。他问道:“布雷奥戴村奥士高纳大爷在这儿吗?”坐在餐桌尽头的奥士高纳大爷回答说:“在。”于是宪兵大队长又说:“奥士高纳大爷,请跟我到乡政府走一趟。乡长有话要对您说。” 乡长坐在扶手椅里等着他。“奥士高纳大爷,”他说,“有人看见您今早捡到了曼纳维尔村乌勒布雷克大爷遗失的皮夹子了。马朗丹先生,马具商,他看见您捡到啦。” 这时老人想起来了,明白了,气得满脸通红。“啊!这个乡巴佬!他看见我捡起的是这根绳子,您瞧!”他在口袋里摸了摸,掏出了那一小段绳子。但是乡长摇摇脑袋,不肯相信。 他和马朗丹先生当面对了质,后者再次一口咬定他是亲眼看见的。根据奥士高纳大爷的请求,大家抄了他的身,但什么也没抄着。最后,乡长不知如何处理,便叫他先回去,同时告诉奥士高纳大爷,他将报告检察院,并请求指示。 消息传开了。老人一走出乡政府就有人围拢来问长问短,于是老人讲起绳子的故事来。他讲的,大家听了不信,一味地笑。他走着走着,凡是碰着的人都拦住他问,他也拦住熟人,不厌其烦地重复他的故事,把只只口袋都翻转来给大家看。他生气,着急,由于别人不相信他而恼火,痛苦,不知怎么办,总是向别人重复绳子的故事。 第二天,午后一时左右,依莫维尔村的农民布列东大爷的长工马利于斯·博迈勒,把皮夹子和里面的钞票、单据一并送还给了曼纳维尔村的乌勒布雷克大爷。这位长工声称确是在路上捡着了皮夹子,但他不识字,所以就带回家去交给了东家。 消息传到了四乡。奥士高纳大爷得到消息后立即四处游说,叙述起他那有了结局的故事来。他整天讲他的遭遇,在路上向过路的人讲,在酒馆里向喝酒的人讲,星期天在教堂门口讲。不相识的人,他也拦住讲给人家听。现在他心里坦然了,不过,他觉得有某种东西使他感到不自在。人家在听他讲故事时,脸上带着嘲弄的神气,看来人家并不信服。他好像觉得别人在他背后指指戳戳。 下一个星期二,他纯粹出于讲自己遭遇的欲望,又到戈德维尔来赶集。他朝克里格多村的一位庄稼汉走过去。这位老农民没有让他把话说完,在他胸口推了一把,冲着他大声说:“老滑头,滚开!”然后扭转身就走。奥士高纳大爷目瞪口呆,越来越感到不安。他终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