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阶段测评第一、二单元历史与英雄谈神说鬼寄幽怀
- 格式:doc
- 大小:58.50 KB
- 文档页数:6
2019年精选人教版语文选修第二单元谈神说鬼寄幽怀习题精选三十七第1题【单选题】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英国文艺复兴时期莎士比亚创作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与中国元朝关汉卿创作的《窦娥冤》,二者同属戏剧艺术。
B、杜甫的《蜀相》和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都是咏史抒怀诗词的代表作,前者借诸葛言志,后者托周瑜抒怀。
C、从先秦《诗经》《楚辞》到唐宋诗词,再到明清诗文,作品的句式呈现出以下共同特点:多用对偶,骈散相间,错落有致。
D、《聊斋志异》叙述的一些故事从内容上说是荒诞的、超现实的,但书中的许多细节描写又极具真实感,细腻而生动。
【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句中所说“王杨卢络”指的是“初唐四杰”,“王”即王勃,他为我们留下了脍炙人口的《滕王阁序》。
②“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是对薄松龄所作《聊斋志异》的高度评价。
《聊斋志异》是一部笔记体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是薄松龄的号。
③“明清传奇”是明清时期的戏曲,它的篇幅可长可短,可不必一人独唱,也不局限于用一个宫调曲牌,押韵也不限于单一。
④元杂剧的剧本都是由“四折一楔”构成。
四折,是四个情节的段落。
楔子的篇幅短小,通常放在第一折之前,有点类似于后来的“序幕”。
⑤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1951年获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的“人民艺术家”称号。
他的主要作品除了话剧《茶馆》外,还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龙须沟》等。
⑥曹禺是中国著名戏剧家。
他的处女作多幕话剧《雷雨》引起了戏剧界的震动。
继《雷雨》之后,曹禺又写了《日出》《北京人》《原野》等剧本。
A、①②⑤B、①③⑥C、②④⑥D、③④⑤【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从下列语句中选出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此非曹孟德之诗乎?A、而今安在哉B、凌万顷之茫然C、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D、揉以为轮【答案】:【解析】:第4题【填空题】白居易《琵琶行》一诗中,以“______”和“______”的景物描写,展现了秋江月夜的景象,渲染了凄清的氛围。
2019-2020学年度高中语文选修第二单元谈神说鬼寄幽怀人教版拔高训练第三篇第1题【单选题】在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是( )A、剧组全体人马经过八十多天的苦战,一部情节新、演员新、技术新的十六集电视连续剧《西游记》终于在春节到来之际与观众见了面。
B、无数惨绝人寰的烧、杀、掳、掠的惨剧,更以铁一般的事实证明了日本军国主义者“建立大东亚共荣”的荒谬谎言。
C、科技部部长朱丽兰最近强调,要在分配体制上实现突破,逐步使按知识分配成为按劳分配的重要内容。
D、他制订了五年的防护林规划,由于对这个地区复杂的气候水文和植被情况没有掌握清楚,最后还是失败了。
【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下列有关作家作品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曹操,诗作有《短歌行》《观沧海》《白马篇》等,人称“幽燕老将,气韵沉雄”。
B、蒲松龄,其作品《聊斋志异》被人赞为“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
C、老舍,其小说《骆驼祥子》以及话剧《茶馆》《龙须沟》等,具有浓郁的北京风情。
D、巴尔扎克,其作品《人间喜剧》系列,是十九世纪批判现实主义的杰出代表之一。
【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根据上联“身残志坚,保尔唱响生命曲”(《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选出合适的下联是( )A、沉稳机智,诸葛亮草船借箭(《三国演义》)B、拔草寻蛇,林冲棒打洪教头(《水浒传》)C、不知所措,刘姥姥进大观园(《红楼梦》)D、眼明心亮,悟空识破白骨精(《西游记》)【答案】:【解析】:第4题【填空题】《诗经·氓》中“______,______”两句诗与前文的“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形成对比,借写桑叶衰败的景象,来比女主人公年长色衰,并引出下文的家庭变故。
【答案】:【解析】:第5题【翻译】翻译下列各题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
""天子置公卿辅弼之臣,宁令从谀承意,陷主于不义乎?""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
第二单元谈神说鬼寄幽怀【主题悟读】神魔、志怪小说虽然不是所谓正史的记载或演绎,但在文字狱日益严峻的明清时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小说家们往往借助“想象”创造出来的奇幻世界的魅力,把神魔、鬼怪演绎成为政治寓言,寄托着人民的政治理想或美好愿望,引领人们走向光明。
比如《西游记》就是借玄奘西天取经曲折的动人故事表达劳动人民反抗统治者的心声,歌颂人民的造反精神。
《聊斋志异》“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
写人即写妖,写妖即写人,都是为了影射现实政治。
这两部小说,将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奇幻”因素发挥得淋漓尽致,并且在奇幻怪异的人物与故事情节中寄托了丰富的人文情怀。
在中国政治高压的特殊历史氛围和生存空间里,作家很自然地将神魔、鬼狐图解成政治寓言诗。
本单元向我们展示了中国古典神魔、志怪小说的真面目。
【目标定位】1.了解白话章回体“神魔小说”和文言笔记体“志怪小说”的特点、艺术手法,掌握相关文学常识,培养联想和想象能力。
2.通过讲解、讨论、点评、对比阅读等方式掌握小说的鉴赏方法,品味作品语言,把握人物形象,理解小说主题。
3.加强古典文学修养,学习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并由此对社会和人生引发新的领悟。
【文本钩玄】《西游记》是一部神魔小说,小说以孙悟空的活动为线索,全书内容包括两大部分,第一回到第七回是第一部分,讲述孙悟空出世的故事;剩余的章节为第二部分,讲述孙悟空辅佐唐僧,历经八十一难取得真经的故事。
它以曲折、幻想的形式反映社会生活。
小说许多回目都清楚地表达了作者把孙悟空当做“心”的物化形象来描写的意图,围绕孙悟空来展开的主要情节“大闹天宫”“被如来佛压于五行山下”以及一路降妖伏魔保护唐僧上西天取得真经的故事,实际上暗含了“放心”“定心”“修心”的全过程。
《聊斋志异》是一篇文言短篇小说集。
占篇幅最多的是狐鬼故事,作者借这些美丽、善良、聪慧、正直的狐鬼、花妖、精怪,曲折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
小说或秉承笔记体志怪小说的传统,或吸收唐人的传奇手法,一方面借这些神仙鬼怪、花妖的故事展现自己的才情,另一方面也抒发自己的忧愤。
第二单元谈神说鬼寄幽怀3《西游记》孙悟空大战红孩儿孙悟空是中国著名的神话角色之一,出自四大名著之《西游记》。
祖籍东胜神州,由开天辟地以来的仙石孕育而生,因带领群猴进入水帘洞而成为众猴之王,尊为“美猴王”。
后历经千山万水拜菩提祖师为师学艺,得名孙悟空,学会地煞七十二变、筋斗云、长生不老等高超的法术。
后保护唐僧西天取经,一路上降妖除魔,不畏艰难困苦,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最后取得真经修成正果,被封为斗战胜佛。
美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字体赏美文没有了妖魔的取经之路我只是一介书生,所以难免卖点书呆子气。
每每看《西游记》,总觉得既然孙大圣可以日行千里,为何不背着唐僧一步西天,也省得一路接考验;倘若每个人看到的不仅是鲜花掌声围绕的“豹尾”,更祈求一个丰富多彩的“猪肚”,那我们得到的又岂止是那几句赞美之词呢?没有妖魔的取经之路,是一条南辕北辙的路。
【课内挖掘】《西游记》以诡异的想象、极度的夸张,突破时空,突破生死,突破神、人、物的界限,创造了一个光怪陆离、神异奇幻的境界。
在这里,环境是天上地下、龙宫冥府、仙地佛境、险山恶水,展现了一种奇幻之境。
在这奇境里,奇人、奇事融于一体,构成了一个和谐统一的艺术整体。
[技法点拨]如何进行环境描写环境是形成人物性格并限制其活动的特定场所,它决定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
同时,人物性格有时也反作用于环境。
写故事性较强的记叙文,除情节外,也要写好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写好这两种环境,可较好地烘托人物,进而充分、明确地表达中心。
运用环境描写要做到:目的明确——为表达中心思想服务,具体生动——给人身临其境之感,抓住特征——写出独具特色的景物。
客观描写是比较真切地再现景物原形的描写,通过写景来写情,即我们所说的“借景抒情”。
主观描写是指作者带着主观情感去写客观景物,自觉或不自觉地把主观感情融入景物之中,这在写作中称作“寄情于景”。
自然环境是文中常见的描写对象。
社会环境,可以是居室陈设、布局、人物活动场所及当地风土人情,等等。
阶段测评一(1~2单元)(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阅读题(共40分)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9分,每小题3分)警惕曹操墓“有经济”“没文化”庞贝2013年1月13日,带队考察“曹魏高陵”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王巍表示,通过12位专家联合考察,从考古学上可以初步确认它就是曹操墓。
虽然这还不算是最后的论定,但权威专家的“初步确认”,已经足以让围绕着曹操墓进行的争论暂时画上句号。
本应该单纯的考古发现,却逐渐发展成社会公共事件,当地政府的公信力尤其受到各方质疑,其中原委值得当地政府深思:究竟是什么,使得发现曹操墓这一原本再好不过的消息,成为舆论风暴的中心?近些年来,文化古迹因其对于扩大所在地区的知名度,以及对于旅游收益的直接促进,而逐渐被开发成为经济资源。
出于这个原因,各地对文化资源的争夺几乎到了白热化的状态,甚至没有文化资源就去“制造”文化资源,以至于李白等文化名人的故里,为多个地区所激烈争抢,几乎演变为一场闹剧。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加之当地在发掘曹操墓的过程中信息披露不及时,而当地政府又急于流露出开发曹操墓这一旅游资源的意图,多种条件的结合,最终使得各方的怀疑声空前高涨。
从经营企业,到经营城市,再到经营文化资源,都是地方政府紧紧抓住经济发展主动权的一种表现。
随着改革的深入,地方政府经营企业的思路已经无法延续,而经营城市的思路在房价被过度推高的情况下,也已经没有太大空间,这就使得对于文化资源的开发陡然加重了分量。
对于文化资源的开发只要规范进行,既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也有利于文化古迹的保护,肯定是一件双赢的好事。
在经营城市的过程中,很多文化古迹在野蛮拆迁中毁于一旦,其中就包括梁思成和林徽因的故居。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2013年1月6日,该故居已被认定为不可移动文物,这种变化源于文化古迹保护意识的增强,也是地方政府在发展经济思路上细微转变的一种表现。
在开发和经营文化资源方面,我们做得还远远不够,但这种不够一方面体现在对文化资源缺乏保护,另一方面,则体现在开发和经营时的牵强。
第一单元素养升级检测(本试卷满分150分,测试时间15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30分每小题3分)一、(12分)1.下列词语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B )A.赍.(携带)密书乘间图.(谋取)贱降..(古人对自己生日的谦称)B.虽死不恨.(怨恨) 适.(恰好)李儒至卓然.(以……为对)其说C.画影图.(画)形熟.(细致)视曹操小觑..(小看,轻视)D.矫.(假传)诏宁教我负.(辜负,对不起)天下人绝不见些消耗..(消息)【解析】恨:缺憾。
2.下面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 C )A.《三国演义》以蜀汉为正统,政治倾向是拥刘反曹的。
B.《三国演义》是七分史实,三分虚构,所以不能当作历史来读。
C.鲁迅先生赞扬《三国演义》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D.《水浒传》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农夫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它描写了农夫起义由兴起到发展、失败的全过程。
【解析】鲁迅的话是赞扬《史记》的。
3.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分)( D )A.您的大作收悉,语言隽永,弟自愧不如,我冒昧地做了一点雅正,谨供参考。
B.学生探望多年未见的班主任,紧握老师双手说:“老师,久仰了,很是惦念。
”C.喜闻敝校五十周年校庆,本人忝为校友,因事不能躬临,诚表歉意。
D.今日家父古稀之庆,承蒙各位亲友光临,特略备薄酒,以敬答厚意。
【解析】D项,“家父”,称自己的父亲,运用正确。
A项,“雅正”敬辞,是请人校正,句中说自己修改对方的作品,不当。
B项,“久仰”敬辞,与人初次见面时的客套语,此处的语境是“学生探望多年未见的班主任”,并非是“初次见面”,故错误。
C项,“敝校”,“敝”是谦辞,指与自己有关的事物。
从语境来看,当为说话人面对其校友而言。
校友之间称自己的学校,怎能说是“敝校”呢?应将“敝校”改为“母校”,但不能改为“贵校”。
假如向非校友介绍自己的学校,可用“敝校”,以示虚心。
“躬临”是“亲自到达”的意思,这个词是对别人到达你处的敬称。
西游记时间:40分钟满分:46分一、基础巩固(18分,每小题3分)1.选出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 )①孙悟空在乌鸡国刚降了青毛狮怪,马上又遇到了小妖精红孩儿,又是一场……②我等因为前生有罪,感蒙观世音菩萨劝化,与我们摩顶受戒,改换法名,佛果,情愿保护唐僧上西方拜佛求经,将功折罪。
③行者道:“你等既受他,常在他洞下,可知他是那里妖精,叫做甚么名字?”A.灾难归顺管辖B.劫难皈依节制C.劫难皈依管辖D.灾难归顺节制答案 B解析劫难,灾难,灾祸。
在佛家,战争和灾难叫作劫难。
皈依,原指佛教的入教仪式,后来泛指虔诚地信奉佛教或其他宗教组织。
此指本意。
归顺,归附顺从,向敌对势力屈服。
节制,指挥管辖,限制或控制。
管辖,管理,统辖。
主动性强。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那借金银人,身贫无计,结成凶党,明火执仗....,白日杀上我门,将我财帛尽情劫掳,把我父亲杀了。
B.因此上怪他每每不听我说,故我意懒心灰,说各人散了。
既是贤弟有此诚意,教老孙无所适从....。
C.这山中有一条涧,叫做枯松涧。
涧边有一座洞,叫做火云洞。
那洞里有一个魔王,神.通广大...。
D.沙和尚笑道:“哥啊,常言道:‘三年不上门,当亲也不亲...........’哩。
你与他相别五六百年,又不曾往还杯酒,又没有个节礼相邀,他那里与你认甚么亲耶?”答案 B解析B项应为“进退两难”。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5题。
梳理文化长河,披沙拣金,我们拾到了光照古今的千古名篇。
它是价值连城的稀世珍宝,美不胜收,倾国倾城。
它如同熠熠生辉、泛彩流光的颗颗钻石,镶嵌在时代的长廊。
夸父的坚毅,洛神的婀娜,屈原的,李煜的,关云长的,贾宝玉的,无不成为艺术美的化身,历万古而不朽。
( )。
浩浩五千年文明,辉煌巍峨,婀娜多姿,浸润和滋养着中华民族。
千古名篇,字字珠玑,篇篇锦绣,是民族文化、中华文明的浓缩版、精华篇。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愁肠寸断仰天长啸重枣美髯儿女情长B.愁肠寸断儿女情长横刀立马仰天长啸C.仰天长啸愁肠寸断横刀立马儿女情长D.仰天长啸儿女情长重枣美髯愁肠寸断答案 C解析仰天长啸:为排遣郁闷而仰头呼叫的情态。
第二单元素质升级检测(本试卷满分150分,测试时间15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30分每小题3分)一、(12分)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D )①记者调查发现,目前多款学习APP纷纷打出宣传广告,但由于没有公开的资质审核机制,师资宣传造假现象不绝如缕....。
②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之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
③李清照的文坛地位炙手可热....,中国大众从没有产生过疑问,也很少有人会对李清照的作品进行真伪判断。
④年轻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长高,但是如果给孩子补充营养不到位,效果就会差强..人意..。
⑤并非只有在战争或自然灾害等状况下,文化遗产安全才面临威胁,悄然无息、日积月累的自然损毁,也会使得文物面目全非....。
⑥《军师联盟》后半段的种种不尽人意,正是由于创作者不能将叙述主线从权谋转到曹丕称帝后的政治建设而导致的左支右绌....。
A.②③⑤B.①④⑥C.①③④D.②⑤⑥【解析】①不绝如缕:多形容局面危急或声音、气息等低沉微弱,时断时续。
此处不合语境。
②不言而喻:不用说话就能明白,形容道理很明显。
使用正确。
③炙手可热:比喻权势很大,气焰很盛,使人不敢接近。
此处不合语境。
④差强人意:大体上使人满意。
此处望文生义。
⑤面目全非:样子完全不同了,形容改变得不成样子。
使用正确。
⑥左支右绌:原指弯弓射箭的姿势,左手支持右手屈曲。
指力量不足,应付了这方面,那方面又出了问题。
使用正确。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B )A.没有人比我更感觉到应该把结论所依据的一切事实和参考资料在这里详细刊印出来的必要,我希望在将来的一部著作中做到这一点。
B.无毒昆虫狐假虎威地模仿起有毒昆虫的黄黑斑纹,这是自然界中最危险的警戒符号——弱者的抵抗外强中干,必须模仿恶才得以自卫。
C.“伟大历程,辉煌成就”网上展馆运用全景观展技术,采取多媒体互动叠加图文、音视频,360度全景展示展览现场,全要素呈现展览内容。
阶段测评一(1~2单元)(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阅读题(共40分)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9分,每小题3分)警惕曹操墓“有经济”“没文化”庞贝2013年1月13日,带队考察“曹魏高陵”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王巍表示,通过12位专家联合考察,从考古学上可以初步确认它就是曹操墓。
虽然这还不算是最后的论定,但权威专家的“初步确认”,已经足以让围绕着曹操墓进行的争论暂时画上句号。
本应该单纯的考古发现,却逐渐发展成社会公共事件,当地政府的公信力尤其受到各方质疑,其中原委值得当地政府深思:究竟是什么,使得发现曹操墓这一原本再好不过的消息,成为舆论风暴的中心?近些年来,文化古迹因其对于扩大所在地区的知名度,以及对于旅游收益的直接促进,而逐渐被开发成为经济资源。
出于这个原因,各地对文化资源的争夺几乎到了白热化的状态,甚至没有文化资源就去“制造”文化资源,以至于李白等文化名人的故里,为多个地区所激烈争抢,几乎演变为一场闹剧。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加之当地在发掘曹操墓的过程中信息披露不及时,而当地政府又急于流露出开发曹操墓这一旅游资源的意图,多种条件的结合,最终使得各方的怀疑声空前高涨。
从经营企业,到经营城市,再到经营文化资源,都是地方政府紧紧抓住经济发展主动权的一种表现。
随着改革的深入,地方政府经营企业的思路已经无法延续,而经营城市的思路在房价被过度推高的情况下,也已经没有太大空间,这就使得对于文化资源的开发陡然加重了分量。
对于文化资源的开发只要规范进行,既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也有利于文化古迹的保护,肯定是一件双赢的好事。
在经营城市的过程中,很多文化古迹在野蛮拆迁中毁于一旦,其中就包括梁思成和林徽因的故居。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2013年1月6日,该故居已被认定为不可移动文物,这种变化源于文化古迹保护意识的增强,也是地方政府在发展经济思路上细微转变的一种表现。
在开发和经营文化资源方面,我们做得还远远不够,但这种不够一方面体现在对文化资源缺乏保护,另一方面,则体现在开发和经营时的牵强。
也就是说,在一些重要的文化古迹面临被拆迁危险的同时,有些文化资源却有被过度开发的危险。
例如少林寺等文化资源绝对属于优质资源,但如果过于商业化,对并不适用的经济手段强行套用,比如前段时间热传的要包装上市,就极可能使其沦为赚钱机器,致使其在公众心目中的美誉度受到严重损伤。
这种“被经济”,其实恰是一种“没文化”的表现。
(选自2013年1月16日《华商晨报》,略有改动)1.下列表述与原文不相符的一项是( )A.根据有关专家的意见,从考古学上来看,可以确认“曹魏高陵”就是曹操墓。
B.由于文化古迹能扩大所在地区的知名度,能直接促进旅游业提高收益,近些年来,文化古迹逐渐被开发成为经济资源。
C.经营文化资源同经营企业和城市一样,是地方政府紧紧抓住经济发展主动权的一种表现。
D.在对文化资源进行开发时,地方政府只要能够遵守规范,就能做到既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又有利于文化古迹的保护,从而实现双赢。
解析:原文是“可以初步确认它就是曹操墓”,该选项将原文中的限定词语“初步”给忽略了,不符合原文意思。
答案:A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近些年来,各地对于文化资源的争夺几乎到了白热化的状态,甚至没有文化资源就去“制造”,李白等人的故里被多个地区所激烈争抢就是例证。
B.改革的深入,使得地方政府经营企业的思路已经无法延续,而在房价被过度推高的情况下,经营城市的思路也已经没有太大空间,这就使得对于文化资源的开发陡然加重了分量。
C.在开发和经营文化资源方面,我们做得还远远不够,这主要体现在开发和经营时的牵强,比如前段时间热传的少林寺这样的优质文化资源要包装上市,就极可能使其沦为赚钱机器。
D.在经营城市的过程中,很多文化古迹在野蛮拆迁中毁于一旦,其中就包括梁思成和林徽因的故居,这说明地方政府应该增强文化古迹保护意识,转变经济发展思路。
解析:错在以偏概全。
在开发和经营文化资源方面,我们做得还远远不够不仅体现在开发和经营时的牵强上,还体现在对文化资源缺乏保护上。
答案:C3.下列对文中作者所阐述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虽然还不算是最后的论定,但权威专家的“初步确认”,却还是足以让围绕着曹操墓进行的争论画上了句号。
B.在一些重要的文化古迹面临被拆迁危险的同时,有些文化资源却有被过度开发的危险。
C.当地在发掘曹操墓的过程中信息披露不及时,又急于流露出开发曹操墓这一旅游资源的意图,最终使得各方的怀疑声空前高涨。
D.少林寺等优质文化资源的过于商业化,极有可能使其沦为赚钱机器,致使其在公众心目中的美誉度受到严重损伤。
解析:A项,将原文中的“暂时”忽略了,致使较之原文的表述绝对化;C项,表述绝对化,忽略了原文的限制条件;D项,将假设视为现实,原文是“如果过于商业化”,并有“对并不适用的经济手段强行套用”的限制。
答案:B二、课内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4~7题。
(16分)操与宫坐久,忽闻庄后有磨刀之声。
操曰:“吕伯奢非吾至亲,此去可疑,当窃听之。
”二人潜步入草堂后,但闻人语曰:“缚而杀之,何如?”操曰:“是矣!今若不先下手,必遭擒获。
”遂与宫拔剑直入,不问男女,皆杀之,一连杀死八口。
搜至厨下,却见缚一猪欲杀。
宫曰:“孟德心多,误杀好人矣!”急出庄上马而行。
行不到二里,只见伯奢驴鞍前鞒悬酒二瓶,手携果菜而来,叫曰:“贤侄与使君何故便去?”操曰:“被罪之人,不敢久住。
”伯奢曰:“吾已分付家人宰一猪相款,贤侄、使君何憎一宿?速请转骑。
”操不顾,策马便行。
行不数步,忽拔剑复回,叫伯奢曰:“此来者何人?”伯奢回头看时,操挥剑砍伯奢于驴下。
宫大惊曰:“适才误耳,今何为也?”操曰:“伯奢到家,见杀死多人,安肯干休?若率众来追,必遭其祸矣。
”宫曰:“知而故杀,大不义也!”操曰:“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陈宫默然。
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4分)(1)忽闻庄后有磨刀之.声之:(2)缚而杀之.之:(3)皆杀之.之:(4)被罪之.人之:参考答案:(1)结构助词,“的”;(2)第三人称代词“它”,这里代指“猪”;(3)第三人称代词“他们”;(4)结构助词,“的”。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1)是矣!今若不先下手,必遭擒获。
(3分)(2)适才误耳,今何为也?(3分)参考答案:(1)确实是这样啊!现在如果不先下手,一定会被他们捉住。
(2)刚才(杀人)是个误会,现在(又杀人)是为什么呢?6.本段突出了曹操性格上哪方面的特点?(3分)参考答案:本段突出的是曹操奸诈多疑、凶狠残忍的一面。
7.你怎么理解曹操说的“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这句话?(3分)参考答案:这句话的意思是:我宁可对不起全天下人,也不能叫天下人对不起我。
如果在不讲诚信的环境下,指不能轻信人言、过于老实,要避免吃亏上当,这应当是乱世自保之法则;但在《三国演义》中却成了曹操的“罪恶名言”,这完全暴露了曹操自私自利、奸诈残忍、心狠手辣的本性,也是人们视曹操为奸雄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8~10题。
好大圣,捻着诀,念声咒语,对众仙女道:“住!住!住!”这原来是个定身法,把那七衣仙女,一个个睖睖睁睁,白着眼,都站在桃树之下。
大圣纵朵祥云,跳出园内,竟奔瑶池路上而去。
那赤脚大仙觌面撞见大圣,大圣低头定计,赚哄真仙,他要暗去赴会,却问:“老道何往?”大仙道:“蒙王母见招,去赴蟠桃嘉会。
”大圣道:“老道不知。
玉帝因老孙筋斗云疾,着老孙五路邀请列位,先至通明殿下演礼,后方去赴宴。
”大仙是个光明正大之人,就以他的诳语作真。
道:“常年就在瑶池演礼谢恩,如何先去通明殿演礼,方去瑶池赴会?”无奈,只得拨转祥云,径往通明殿去了。
大圣驾着云,念声咒语,摇身一变,就变做赤脚大仙模样,前奔瑶池。
不多时,直至宝阁,按住云头,轻轻移步,走入里面。
那里铺设得齐齐楚楚,却还未有仙来。
这大圣点看不尽,忽闻得一阵酒香扑鼻;忽转头,见右壁厢长廊之下,有几个造酒的仙官,盘糟的力士,领几个运水的道人,烧火的童子,在那里洗缸刷瓮,已造成了玉液琼浆,香醪佳酿。
大圣止不住口角流涎,就要去吃,奈何那些人都在这里。
他就弄个神通,把毫毛拔下几根,丢入口中嚼碎,喷将出去,念声咒语,叫“变!”即变做几个瞌睡虫,奔在众人脸上。
你看那伙人,手软头低,闭眉合眼,丢了执事,都去盹睡。
大圣却拿了些百味八珍,佳肴异品,走入长廊里面,就着缸,挨着瓮,放开量,痛饮一番。
吃勾了多时,酕醄醉了。
自揣自摸道:“不好!不好!再过会,请的客来,却不怪我?一时拿住,怎生是好?不如早回府中睡去也。
”好大圣,摇摇摆摆,仗着酒,任情乱撞,一会把路差了;不是齐天府,却是兜率天宫。
一见了,顿然醒悟道:“兜率宫是三十三天之上,乃离恨天太上老君之处,如何错到此间?——也罢!也罢!一向要来望此老,不曾得来,今趁此残步,就望他一望也好。
”即整衣撞进去,那里不见老君,四无人迹。
原来那老君与燃灯古佛在三层高阁朱陵丹台上讲道,众仙童、仙将、仙官、仙吏,都侍立左右听讲。
这大圣直至丹房里面,寻访不遇,但见丹灶之旁,炉中有火。
炉左右安放着五个葫芦,葫芦里都是炼就的金丹。
大圣喜道:“此物乃仙家之至宝。
老孙自了道以来,识破了内外相同之理,也要炼些金丹济人,不期到家无暇;今日有缘,却又撞着此物,趁老子不在,等我吃他几丸尝新。
”他就把那葫芦都倾出来,就都吃了,如吃炒豆相似。
一时间丹满酒醒,又自己揣度道:“不好!不好!这场祸,比天还大;若惊动玉帝,性命难存。
走!走!走!不如下界为王去也!”他就跑出兜率宫,不行旧路,从西天门,使个隐身法逃去。
即按云头,回至花果山界。
(节选自《西游记》第五回) 8.孙悟空得知王母娘娘不请他参加“蟠桃嘉会”后,做了强烈的反抗,选文中有哪些表现?(5分)解析:根据时间顺序,依次概括出每段中孙悟空的主要行径即可。
参考答案:孙悟空定住了七衣仙女;调弄了赤脚大仙;喝尽了“玉液琼浆”;吃完了“百味八珍”;嚼尽了太上老君的金丹。
9.孙悟空大闹天宫的举动,反映出孙悟空怎样的性格特征?(4分)解析:回答本题要联系选文内容,对选文情节作全面梳理,根据具体事件来概括人物性格。
参考答案:充分表现了孙悟空无所畏惧、敢于反抗的叛逆性格。
10.《西游记》中所塑造的奇幻美景,看来“极幻”,却又令人感到“极真”。
因为那些变幻莫测、惊心动魄的故事,或如现实的影子,或含生活的真理,文段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6分)解析:要注意小说中的不同人物所对应的现实社会中的不同阶层以及他们之间的矛盾冲突,从而把握作者对现实的揭露与批判。
参考答案:封建社会等级森严,统治者过着养尊处优、作威作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