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设计表格(家畜解剖生理)
- 格式:doc
- 大小:124.00 KB
- 文档页数:8
动物解剖生理课程标准课程编码: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程适用专业:畜牧兽医授课单位:生物工程系学分:学时:72学时编写执笔人及编写日期:审定负责人及审定日期:马博 2011年12月20日一、制定课程标准的依据生物工程系动物解剖生理课程标准是在充分理解学院印发的《关于制(修)定课程标准工作安排的通知》精神的前提下,根据我系实际情况和我教研室多年的教学经验、研究总结,在进一步调查、研究及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
动物解剖生理学是研究正常动物机体的宏观和微观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并为揭示正常机体的生命活动、物质代谢的机制打下牢固的基础。
动物解剖生理学既是有关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先导,还应为学生拓宽知识面和提高其适应能力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其任务是:让学生掌握动物有机体各系统、器官、组织的正常宏观和微观的形态结构,了解各器官、系统的生理功能,从而为后期相关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直观的形态学基础。
二、课程的性质与作用动物解剖生理课程是畜牧兽医专业的(实践课程),是校企合作开发的基于任务导向工作过程的课程。
动物解剖生理是畜牧兽医专业的奠基和支柱课程。
它是一门研究正常动物形态和结构特征的科学,隶属于生物科学的形态学范畴。
它与畜牧兽医专业各门课程有着密切关系,是畜牧兽医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
只有在充分认识动物形态和结构的基础上,才能正确理解动物的生理现象和病理过程,否则就无法判断动物的正常与异常,区别生理与病理状态,更不能对疾病进行正确诊断。
三、课程设计理念及思路生物工程系动物解剖生理课程标准是在充分理解学院印发的《关于制(修)定课程标准工作安排的通知》精神的前提下,根据我系实际情况和我教研室多年的教学经验、研究总结,在进一步调查、研究及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
1.课程标准符合《关于制(修)定课程标准工作安排的通知》精神,体现“创新思维”,“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新观念。
2.课程标准按照我系新的动物解剖生理课程体系,更新了课程内容。
《家畜解剖生理》课程标准课程名称:家畜解剖生理适用专业:中职畜牧兽医、动物防疫与检疫1.前言1.1课程性质家畜解剖生理课程是中职畜牧兽医、动物防疫与检疫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
本课程的教学有助学生理解本课程与后续专业课程的关系;掌握正常家畜有机体的基本结构;掌握运动、消化、呼吸、心血管、泌尿、生殖、神经、免疫、内分泌系统的组成及其生理特征,掌握主要器官的位置、形态、构造和生理特点;熟悉主要家禽的解剖生理特征;要求学生具备独立开展岗位工作所需要的家畜解剖生理知识,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1.2设计思路本课程的开发思路:在专业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与企业行业合作,全面分析畜牧业工作岗位。
根据工作岗位的职业能力和工作任务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设计学习项目,以项目形式设计课程,使课程对接工作岗位,使课程内容融入职业标准,突出实践性教学和工作能力的培养。
课程设计思路如下图:《家畜解剖生理》从专业基础理论和实践特点出发,遵照课程教学内容“基础性、服务性、职业性”的要求,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科学的设置,在知识点和能力点的构建上,遵循学生学习认知规律和为后期专业课学习奠定坚实基础的要求,倡导项目课程的教学理念,并根据本课程特点,着力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和动手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注重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培养。
《家畜解剖》、《家畜生理》是畜牧兽医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
随着社会发展及职业能力教育的需要,结合职业教育实践多的特点,体现为后续专业课服务的思想,融职业素质教育和职业能力培养于具体日常教学过程中,对《家畜解剖》和《家畜生理》课程进行了大胆的教学改革。
本着“以能力为本位,以岗位为目标”的原则,将《家畜解剖》、《家畜生理》两门课合二为一,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整合,将过去单独的《家畜生理》课程融入到《家畜解剖生理》中。
《家畜解剖生理》作为一门研究家畜体形态结构及生理机能的科学。
《畜禽解剖生理》(一)课程性质与任务《畜禽解剖生理》是中等职业学校畜牧兽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平台课程。
其任务是培养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系统地学习畜禽解剖生理的基本知识,具体了解和掌握动物体的基本结构和系统器官,了解和掌握畜禽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同时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实践能力。
(二)课程教学总体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熟悉畜禽基本的系统解剖生理知识,在畜牧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理解畜体的基本结构;掌握畜禽主要部位名称及方位术语;掌握畜禽运动系统重要骨骼的名称及位置,掌握畜禽被皮系统的构成;了解皮肤衍生物的基本知识;掌握畜禽消化系统的基本构造和各器官的相对位置、形状等,了解这些器官的生理作用;掌握畜禽的呼吸系统的构造并熟悉呼吸活动的生理规律;掌握畜禽泌尿系统的基本构造,并熟悉泌尿生理,会分析尿液生成的过程和影响因素;掌握畜禽生殖系统的构造,熟悉生殖生理,了解各种动物生殖活动的规律;掌握畜禽心血管系统的构成,掌握心脏的结构和作用,熟悉血液血管的特点和血液流动的规律;掌握畜禽免疫系统酌基本构成,了解免疫系统的生理作用;掌握畜禽神经系统的构造和神经生理;熟悉畜禽内分泌系统的构成,了解生产中比较重要的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掌握动物体温的含义和在生产中的应用。
掌握本课程基本技能操作,同时具有诚实、守信、善于沟通和合作的品质,在此基础上形成以下职业能力。
职业能力目标:1.掌握畜禽的基本结构。
2.能用专业术语描述畜禽体表的主要部位。
3.能说出畜禽运动系统的构成和重要的骨骼肌肉的名称。
4.掌握消化系统的构成和每一个器官的位置形状和作用。
5.掌握呼吸系统的构成和每一个器官的位置形状和作用。
6.能分析出畜禽尿液生成的过程和影响因素。
7.能说出畜禽生殖器官的位置、形态和作用。
8.掌握畜禽血液循环的路径和心脏血管的生理作用及其规律。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模块一畜体的基本结构项目一细胞任务一细胞的形态和大小及构造1.掌握动物体内细胞的形态。
《家畜解剖生理》教学大纲编写:家畜解剖与生理精品课小组审定:丑武江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动物科技学院2007年5月家畜解剖生理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和任务家畜解剖生理是畜牧兽医、动物医学、动物防疫与检疫等专业必修的重要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是研究正常畜禽机体的宏观和微观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研究动物机体基本生命活动及其规律的学科。
因此,它与畜禽繁育、动物营养与饲料、动物微生物、兽医基础、养鸡、养牛、养羊、养猪、兽医临床诊断、动物普通病、动物流行病、动物性食品卫生检验、动物防疫与检疫等课程有着密切的联系。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家畜解剖生理学得到了迅速发展,出现了组织化学、细胞培养、分子生物学、神经内分泌学、发育生物学等许多边缘学科,从而使本学科专业基础课之间的相互渗透和联系更为密切。
本着专业基础课程为专业课程服务的思想,家畜解剖生理学既是有关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先导,还应为学生拓宽知识面和提高其适应能力奠定坚实的理论和技能基础,为后期相关课程的学习,打下雄厚的理论基础和直观的形态学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畜牧兽医、动物医学、动物防疫与检疫等专业所必须的专业基础理论、专业基础实践技能和综合职业能力,掌握各种动物机体器官的形态结构与功能,利用实验室指导家畜、家禽基本的解剖知识等,能够更好地为《兽医临床》、《动物病理学》、《动物营养与饲料》等专业课程服务,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工作岗位适应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和职业道德意识。
【职业专门能力教育目标】1、技能教学目标:(1)熟悉家畜全身骨骼、关节的名称。
(2)熟悉家畜全身肌肉、体表淋巴结的名称。
(3)熟悉家畜全身各器官的形态位置以及在体表的投影位置。
(4)熟练掌握显微镜的构造、使用方法以及保养方法。
(5)能识别显微镜下的器官组织切片。
(6)能够准确测定家畜的生理常数(心音、胃肠蠕动音的听取;脉搏检查;呼吸、心率和体温测定)。
畜禽解剖生理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包括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知识目标要求学生掌握畜禽解剖生理的基本知识,了解畜禽的内部结构和功能。
技能目标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畜禽解剖操作,并能够进行简单的生理功能测定。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要求学生对畜禽解剖生理学产生兴趣,培养对生命的尊重和科学探究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畜禽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两个方面。
首先,学生将学习畜禽的基本解剖结构,包括骨骼、肌肉、内脏等,并通过实物观察和模型演示来加深理解。
其次,学生将学习畜禽的生理功能,包括消化、呼吸、循环等系统的功能及其调节机制。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节课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首先,通过讲授法向学生传授基本知识;其次,通过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交流;然后,通过案例分析法让学生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最后,通过实验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畜禽解剖操作,增强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本节课将准备多种教学资源。
教材和参考书将提供基础知识,多媒体资料将展示实物图像和动画,实验设备将用于实际操作。
此外,还可以利用网络资源查阅相关文献和案例,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五、教学评估本节课的教学评估将采用多种方式,以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平时表现将占评估总分的30%,包括课堂参与度、提问回答和小组讨论等。
作业将占评估总分的20%,包括课后习题和实验报告。
考试将占评估总分的50%,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等。
此外,还将设置实验操作考核,占评估总分的10%,以评估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教学安排本节课的教学安排将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理论教学,安排在教室进行,共计10课时。
第二阶段为实验教学,安排在实验室进行,共计10课时。
教学进度将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接受程度进行调整,确保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
同时,教学安排还将考虑学生的作息时间和兴趣爱好,尽量安排在学生方便的时间进行。
课程名称:动物科学专业课程授课对象:大学三年级动物科学专业学生授课时间: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牛的主要解剖部位和生理功能,了解牛的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等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和归纳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动物科学专业的兴趣,培养学生关爱动物、尊重生命的情感。
教学内容:1. 牛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2. 牛的消化系统3. 牛的呼吸系统4. 牛的循环系统5. 牛的泌尿系统教学过程:一、导入1. 提问:同学们,大家平时都接触过哪些家畜?它们有哪些生理特点?2. 回答并总结:家畜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动物,它们具有各自独特的生理结构和功能。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牛的解剖生理学。
二、牛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1. 引导学生观察牛的外部形态,如体型、四肢、头部等。
2. 讲解牛的内部结构,如骨骼、肌肉、内脏等。
3.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牛的内部结构与外部形态之间的关系。
三、牛的消化系统1. 讲解牛的消化系统组成,包括口腔、食管、胃、小肠、大肠等。
2. 分析牛的消化功能,如咀嚼、消化、吸收等。
3. 学生观察牛的消化器官,讨论消化系统各部分的功能。
四、牛的呼吸系统1. 讲解牛的呼吸系统组成,包括鼻腔、气管、支气管、肺等。
2. 分析牛的呼吸功能,如气体交换、呼吸调节等。
3. 学生观察牛的呼吸器官,讨论呼吸系统各部分的功能。
五、牛的循环系统1. 讲解牛的循环系统组成,包括心脏、血管、血液等。
2. 分析牛的循环功能,如输送氧气、营养物质、代谢废物等。
3. 学生观察牛的循环器官,讨论循环系统各部分的功能。
六、牛的泌尿系统1. 讲解牛的泌尿系统组成,包括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等。
2. 分析牛的泌尿功能,如排泄代谢废物、调节体液平衡等。
3. 学生观察牛的泌尿器官,讨论泌尿系统各部分的功能。
七、总结与作业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牛的解剖生理特点。
《家畜解剖学》电子教案绪论目的要求:重点掌握常用家畜解剖学的方位和术语,家畜解剖学、组织学、胚胎学的概念。
识记家畜体表的主要部位名称。
了解本门课的发展概况、研究方法及学习本门课的目的、意义和方法。
一家畜解剖学及组织胚胎学的范围1、解剖学:主要是借助解剖器械(刀、剪等)用切割的方法, 通过肉眼观察研究畜体各器官的形态、构造、位置及相互关系。
2、组织学:是研究家畜微细结构及其与功能关系的科学。
3、胚胎学:是研究家畜和家禽个体发生规律的科学二意义(学习目的)家畜解剖学及组织胚胎学是畜牧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之一,是学好其他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必不可少的基础。
满足人民生活的需要,逐步改变我国人民的食物组成,在本世纪内实现我国畜牧业生产现代化,要求我们必须掌握现代畜牧学的理论和技术。
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学好基础知识,即掌握家畜形态结构和胚胎发生的规律,从而进一步掌握家畜的生理功能。
这样才有可能运用这些规律,去合理地饲养、繁殖改良家畜和防治家畜疫病。
三学习方法1 发生发展的观点2 结构与相功能结合的观点3 局部和整体的观点4 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四生物体的层次结构细胞:细胞是生物体构造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组织:由功能相同、形态相似和起源相同的细胞群和细胞间质组成。
器官:是由数种不同结构的组织按照一定规律互相结合而构成的。
系统:由若干个形态结构不同,而功能相似的器官组成。
个体:许多系统构成的统一有机整体。
五高等脊椎动物的结构特点两侧对称性:成对的对称地位于正中线的两侧。
不成对的位于正中线上,正中矢状面将其分为对称的两半,但有些不成对的偏离了正中线。
分节性:如脊柱、肋和脊柱的深层肌肉,但大部分由于功能和结构的复杂化消失了分节性。
分层性:各部分在结构上有明显的分层性。
有两条平行的纵管1 神经管:位于躯体的背侧部,包括脊髓和脑髓。
2 内脏管:位于躯体的腹侧部,包括消化、呼吸、泌尿、生殖等内脏。
六畜体的轴、面与方位术语为了便于说明家畜身体的各部分,将畜体划分为头部、躯干和四肢三部分。
职高畜禽解剖生理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掌握畜禽解剖生理学的基本概念、术语及畜禽主要器官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2. 学生能够描述常见家畜(如猪、牛、羊)的生理特点及其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生理变化。
3. 学生能够了解并解释动物疾病与解剖生理结构的关系。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正确进行畜禽解剖操作,具备基本的解剖技能。
2. 学生能够运用显微镜等实验工具,进行组织切片观察,识别畜禽主要器官的组织结构。
3. 学生能够运用生理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生产中遇到的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培养对生命的尊重和热爱,增强对动物保护的意识。
2. 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提高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学生能够认识到畜禽解剖生理知识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价值,激发学习兴趣,树立专业思想。
本课程针对职高学生特点,注重实践操作与理论知识的结合,旨在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
课程目标明确,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培养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畜禽解剖生理学基本概念与术语:介绍解剖学、生理学的基本概念,解释相关术语,使学生掌握学科基本知识。
2. 畜禽主要器官系统及其功能:详细讲解畜禽的心血管、呼吸、消化、泌尿、生殖、神经、内分泌等主要器官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3. 常见家畜生理特点及生长发育:介绍猪、牛、羊等常见家畜的生理特点,分析其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生理变化。
4. 动物疾病与解剖生理结构的关系:分析动物疾病的发生、发展及治疗与解剖生理结构的关系,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5. 实践操作:安排学生进行畜禽解剖操作,学习使用显微镜等实验工具,识别主要器官组织结构,培养实践操作能力。
教学内容按照以下进度安排:1. 第1周:畜禽解剖生理学基本概念与术语,介绍学科背景和基本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