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杓关节脱位多层螺旋CT(MSCT)表现
- 格式:pptx
- 大小:11.22 MB
- 文档页数:117
杓状软骨脱位的128层CT诊断河南省桐柏县人民医院影像科韩礼良目的:探讨一种简单有效的杓状软骨脱位的多排螺旋CT(MSCT)诊断方法。
方法:基于MSCT扫描获得的大量容积数据及环杓关节特殊的轴对称解剖结构,参考有关文献,结合5例杓状软骨脱位的128层CT表现,探讨一种在重组平面内准确诊断杓状软骨脱位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结果:该方法以喉部对称轴为参照,可以定量诊断杓状软骨脱位时杓状软骨相当于环状软骨前后、内外、上下移位以及杓状软骨旋转情况。
结论:引入环杓关节轴对称概念,可以简化杓状软骨脱位的MSCT诊断方法,更有利于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杓状软骨,环杓关节,脱位,喉疾病,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杓状软骨脱位多为医源性全身麻醉气管插管并发症,早期诊断与治疗效果关系密切。
本文通过引入轴对称概念,以期简化杓状软骨脱位的MSCT诊断方法。
1.材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5例杓状软骨脱位患者,均为男性,年龄46~82岁,平均68岁。
其中左前脱位3例,左后脱位1例,1例为右前脱位。
均发生于择期手术全身麻醉气管插管,拔管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声音嘶哑、声音低顿、发音疲劳、吞咽疼痛和饮水呛咳。
1.2 扫描技术设备采用Philips Ingenuity Core 128 CT。
患者仰卧位,扫描前训练患者呼吸,禁止吞咽及咳嗽。
先行颈部侧位定位像,扫描范围从会厌软骨上缘至环状软骨下缘。
在平静呼吸及Valsalva 呼吸状态下分别扫描。
扫描条件:120Kv,智能自动毫安,准值器宽度:64×0.625 mm,螺距:0.5,转速:0.5s/rot,FOV:180mmX180mm,分辨率:高分辨率,图像大小:512X512。
扫描完成后在操作站目录侧显示器上重建,重建参数:FOV:50mmX50mm,层厚:0.67mm,层间隔:0.33mm,图像大小:512mmX512mm,过滤方式:标准。
重建完成后将数据传至图像后处理工作站(Intellispace Portal Release,V6.0.2.33500)作后处理。
环杓关节脱位的个案介绍环杓关节是人体上肢非常重要的关节之一,由尺骨头与环状韧带组成。
环杓关节脱位是指尺骨头从环状韧带中脱离的情况。
环杓关节脱位可以由外伤或特定运动引起,常见于需要重复手臂摆动的运动员和工人。
本文将介绍一起环杓关节脱位的个案,并深入探讨该病症的原因、症状、诊断和治疗方法。
个案背景该个案涉及一位25岁的男性运动员,职业为网球选手。
在一次激烈的比赛中,他突然感到右臂剧痛,并丧失了右臂的力量和活动能力。
在被送往医院后,经过全面的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诊断为环杓关节脱位。
症状环杓关节脱位的主要症状包括: 1. 剧烈的疼痛:脱位后,患者会感到强烈的疼痛,常伴随肿胀和淤血。
2. 动作受限:脱位后,患者无法正常活动脱位的手臂,特别是屈伸和旋转动作。
3. 锁定感:患者可能感觉到关节被卡住,无法进行正常的运动。
4. 可能有听到关节松动或咔嗒声:在部分个案中,当关节脱位时,患者可能听到关节松动或咔嗒声。
诊断要确诊环杓关节脱位,医生通常会进行以下检查: 1. 临床检查:医生会对患者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观察患者的症状和受伤部位的体征。
2. X光检查:通过X光检查可以确定关节是否脱位以及脱位的程度。
3. MRI扫描:MRI扫描可以提供更详细的骨骼和软组织图像,帮助医生确定是否有其他伤害并评估周围结构的情况。
治疗方法治疗环杓关节脱位的方法包括非手术和手术治疗: ### 非手术治疗 - 关节还位:医生会将脱位的尺骨头重新放回环状韧带内。
- 偏心负重固定:通过施加适度的偏心固定,帮助关节保持稳定并促进愈合。
- 牵引治疗:在某些情况下,可以通过牵引治疗来减轻关节的负担,促进恢复。
手术治疗•关节镜手术:对严重的环杓关节脱位进行手术治疗,通过关节镜技术修复受损的结构。
•手术重建:对于无法通过非手术治疗或关节镜手术治疗的严重病例,可能需要进行手术重建。
康复和预防措施关节脱位后的康复非常重要,包括以下方面: 1. 物理治疗:通过物理治疗,包括热敷、冷敷、按摩和运动疗法,加速恢复和增强关节的稳定性。
环杓关节脱位的CT影像表现王颖婷;郑宏良;陈世彩;陈东辉;荆建军;王伟;刘菲【摘要】目的总结环杓关节脱位在螺旋CT影像上的表现,探讨CT在环杓关节脱位诊断中的参考作用.方法 25例(左侧19例,右侧6倒)经电子喉镜、喉肌电图检查并结合病史诊断为环杓关节脱位患者,在平静呼吸及Valsalva呼吸状态下,分别进行喉部多层螺旋CT扫描,在CT轴位图像上设计两种测量方法,记录测量数据,并与20例健康人比较.结果 25例患者轴位CT图像均显示左右环杓关节不对称,声门裂水平形成的三角形两侧底角不相等,角度相差18.80°±9.86°(7°~45°),13例(左侧9例,右侧4例)患侧底角大于健侧底角;左右声带突水平线均不重合,距离为2.62°±0.76°(1~4)mm,17例(左侧14例,右侧3例)患侧声带突水平线高于健侧.14例前脱位患者的患侧水平线均高于健侧水平线,11例后脱位的患者中,8例患侧水平线低于健侧水平线,正常对照组中15例两侧底角完全相等,5例两侧底角差值为1°~3°;16例左右声带突水平线完全重合,4例差距为0.5~1mm.环杓关节脱位患者的声门裂两侧底角和声带突水平线的差值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喉部轴位CT图像声门裂两侧底角及声带突水平线的比较可以提供诊断环杓关节脱位的有效参数.【期刊名称】《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年(卷),期】2010(018)005【总页数】4页(P444-447)【关键词】环杓关节;脱位;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声门裂【作者】王颖婷;郑宏良;陈世彩;陈东辉;荆建军;王伟;刘菲【作者单位】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上海,200433;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上海,200433;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上海,200433;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上海,200433;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上海,200433;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上海,200433;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上海,20043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67.2+1以往认为环杓关节脱位的发病率较低,主要是因为受诊断条件的制约,许多环杓关节脱位被漏诊或误诊为喉返神经麻痹[1,2]。
多层螺旋CT扫描三维重建在环杓关节脱位诊断中的价值杨蕾;卢颖深;朱巧洪;张明;张孝文【期刊名称】《医学影像学杂志》【年(卷),期】2016(000)001【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扫描三维重建技术对环杓关节脱位的诊断价值。
方法利用多层螺旋CT扫描三维重建技术对1例气管插管后环杓关节脱位患者的环杓关节进行扫描及重建,并与电子喉镜及普通CT扫描所得信息进行对比。
结果多层螺旋CT扫描三维重建技术较电子喉镜及普通CT扫描相比,更直观、更清晰的反映了环杓关节的形态、脱位的性质及杓状软骨位移方向等信息。
结论多层螺旋CT扫描三维重建技术可为环杓关节脱位提供更详细的诊断信息,并有助于指导后续治疗。
【总页数】3页(P122-124)【作者】杨蕾;卢颖深;朱巧洪;张明;张孝文【作者单位】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广东广州 510120;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广东广州 510120;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影像科广东广州 510120;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广东广州 510120;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广东广州51012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67.2;R814.42【相关文献】1.改良胃肠低张多层螺旋CT扫描三维重建术对胃肠病变的诊断价值 [J], 李柏振;卢洪波;邓戈锋2.多层螺旋CT扫描三维重建在颌面部骨折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J], 彭明;石永久;张佳文;肖新华3.多层螺旋CT扫描结合三维重建对原发性输尿管癌诊断价值(附11例报告) [J], 赵瑞华4.改良胃肠低张多层螺旋CT扫描三维重建术对胃肠病变的诊断价值 [J], 卢洪波;赖伟5.多层螺旋CT扫描结合三维重建对原发性输尿管癌诊断价值(附11例报告) [J], 赵瑞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环枢关节脱位ct诊断标准
环枢关节脱位的CT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寰齿间距(ADI):当ADI大于4mm时,应高度怀疑脱位,当ADI大于5mm时可肯定为脱位。
2. 寰枢关节间隙:正常情况下寰枢关节间隙是对称的,当出现脱位时,关节间隙会出现不对称的现象。
3. 寰椎旋转角度:正常情况下寰椎旋转角度不超过15度,当超过此范围时应考虑为脱位。
4. 齿状突位置:正常情况下齿状突位于寰椎两侧块中心,当出现脱位时,齿状突位置会出现异常。
综合以上标准,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表现,可以对环枢关节脱位做出准确的诊断。
遭遇环杓关节脱位,该怎么处理?妙手仁心如你,考验大家的时候到啦!根据下面两张检查结果,您看出什么端倪了么?美女技师按摩,24小时上门广告没有的话再看看患者的自述:“发声困难”、“喝水都会呛着”答案呼之欲出,没错,正是环杓关节脱位!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学相关知识吧!展开剩余96%一、环杓关节的解剖:解剖定位解剖定位解剖定位解剖定位☞结构决定功能,环杓关节的功能即为:通过两侧环杓关节的滑动及跨动来完成对声门的的开闭,是一对灵活的关节。
☞但其“关节面浅,关节囊松弛”的解剖特点也使得其在外力作用下易引起脱位!二、环杓关节脱位( arytenoid dislocation,AD)环杓关节脱位是罕见的气管插管并发症,发生率0.023%[1]。
主要的临床表现:声嘶,咽下困难,喉痛,饮水呛咳,甚至失声。
1. Szigeti CL, Anesth Analg, 1994.三、环杓关节脱位原因1病人因素喉软化,喉部肿瘤侵入,长期皮质醇激素应用,肢端肥大症,肾衰(伴糖尿病)[1]。
1, Paulsen FP,Anesthesiology, 1999.其他引起环杓关节韧带退行性改变的疾病。
(因环杓关节变性,韧带张力变弱,易发生环杓关节脱位。
)2操作性因素气管插管过程:1)镜片显露声门,喉镜牵拉会厌张力过大。
2)寻求裂隙时导管尖端或管芯直接顶撞杓状软骨。
3)光棒、McCoy喉镜应用及困难插管[1-3]。
4)喉罩置入[4]。
5)清醒或麻醉未充分下插管,喉部吞咽及呛咳过度频繁等动作导致喉头上下牵拉,导致杓状软骨脱位。
1, Debo RF, Ear Nose Throat J, 1989.2, Usui T, Anesth Analg ,2001.3, Tolley NS, Ann R Col Surg Engl, 1990.4, Rosenberg MK, Anesth Analg, 1996.气管插管留置期间:镇静不全,吞咽动作、呛咳动作强烈易出现环杓关节脱位,尤其在呼吸机治疗人机对抗明显时更容易诱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