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第三课
- 格式:ppt
- 大小:495.00 KB
- 文档页数:19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第3课《练习五》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第3课《练习五》主要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运用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中包含了丰富的例题和练习题,旨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加法和减法的运算规律。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基本运算方法,但对减法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部分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容易出现计算错误。
此外,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参差不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能够运用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交流、探讨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和掌握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规律。
2.难点:运用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特别是在退位减法方面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互相讨论、交流,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本节课相关的课件,包括例题、练习题和教学动画等。
2.学具:为学生准备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计算卡片、练习本等。
3.教学场地:安排一个宽敞的教学场地,以便进行小组讨论和操作活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呈现一个生活情境,如购物场景,让学生观察并发现问题。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购物时应付的钱数?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一、判断题
2.小丽和小天在玩“抓尺子”游戏,小丽获得了胜利,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小丽得分更高
B.小天反应更快
C.小丽反应更快
3.在用反应尺来测试反应快慢的游戏中,反应比较快的是( )。
A.抓住反应尺下端
B.抓住反应尺中部
C.抓住反应尺上端
4.在“抓尺子”游戏中,下面不是获胜者的经验的是( )。
A.集中注意力
B.认真倾听
C.手配合眼睛快速做出反应
5.玩“抓尺子”游戏,机会相同时,总得分越高,说明反应越( )
A.快
B.慢
C.不能确定
教科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们的身体》11。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三课生字第二单元第三课是《寓言故事》。
本课主要讲了两个寓言故事,一个是《老狼和小羊》,另一个是《乌鸦喝水》。
《老狼和小羊》是一个关于弱肉强食的故事。
故事里,老狼趁小羊不注意,突然扑过去想抓住小羊,却被小羊躲开了。
小羊反问老狼为什么要抓他,老狼说因为他是弱肉强食,而小羊是弱者。
小羊不服气,他看见老狼的爪子上有断掉的爪甲,笑着说这是他努力抓小僵尸时弄断的。
小羊说他是因为爬山的时候被老虎追赶,为了逃命不得已才把爪甲甩掉的。
于是小羊告诉老狼,当初你比我还弱。
老狼突然意识到自己已经老了,变弱了。
最后,老狼默默离开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弱肉强食是不对的,弱小者也有反抗的权利。
正义永远不会被压倒。
《乌鸦喝水》是一个关于智慧的故事。
故事里,乌鸦口渴了,找到一口水井,但水在井底,喝不到。
乌鸦找了一块石头,扔进井里,水位上升后,乌鸦就喝到了水。
乌鸦用智慧解决了渴的问题。
我觉得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智慧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品质。
只有拥有智慧的人才能解决问题,克服困难。
这两个故事给了我很多启示。
首先,我们要追求正义,不要因为自己的弱小而退缩,要勇敢面对困难。
其次,我们要善于运用智慧,解决问题。
通过学习,我们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智慧,才能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这次学习寓言故事,让我明白了很多道理,也让我明白了什么是好人和坏人,学会了为自己争取权益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我会努力学习,更好地运用这些启示,成为一个正直、聪明的人。
【导语】《⼀匹出⾊的马》是第⼆单元的第三课,是⼀篇短⼩⽽优美的散⽂。
课⽂从⼀个孩⼦的视⾓出发,讲述了⼀家四⼝在⼀个春天的傍晚到郊外去散步,返回时妹妹不想⾛,求妈妈爸爸抱,爸爸⽤⼀根柳枝当做“⼀匹出⾊的马”,妹妹跨上“马”,蹦蹦跳跳回家去的故事。
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篇⼀】⼆年级下册语⽂⼀匹出⾊的马教案 教学⽬标 【知识技能】 1.认识9个⽣字,会写8个字,理解⽣字组成的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了解妹妹前后的变化。
【过程与⽅法】 1理解课⽂内容,学会独⽴、坚强地⾯对⽣活。
2.通过读读⽐⽐,初步领会⼀匹马带给妹妹的两种不同的⽣活态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妹妹前后的对⽐,我们在⽣活中要学会⾃⽴、⾃强、乐观、向上的道理。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
2.⼀边读⼀边积累⽣动的语⾔。
【教学难点】 ⽐⼀⽐,理解课⽂内容,学会乐观、坚强地⾯对⽣活。
第⼀课时 (⼀)谈话导⼊,揭⽰课题。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板书:⼀匹出⾊的马) 2﹒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质疑:为什么说是"⼀匹出⾊的马"? 3﹒导⼊:让我们看看是这匹马是指什么?怎么"出⾊"了? (⼆)初读课⽂,整体感知。
1.学⽣初读课⽂,提出⾃读要求。
(课件出⽰) (1)要求读准字⾳,不认识的字查字典或请教⽼师同学。
(2)读顺句⼦,不唱读,不回读,注意语⽓和语调。
(3)把容易读错的字和句⼦多读⼏遍。
(4)看看这篇短⽂⼀共有⼏个⾃然段? 2.检查⾃读情况,疏通字词障碍。
(1)出⽰⽣字:(课件出⽰) pǐ bō wén xiànɡ jǐnɡ liàn qiú shě 匹 波 纹 像 景 恋 求 舍 "纹、恋"前⿐⾳,"像、景"后⿐⾳,"舍"翘⾆⾳。
第二单元用好数字设备第3课按需选用数字设备一、核心素养学段目标1.列举数字设备对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的影响。
(信息意识)2.能根据需要选用合适的数字设备解决问题,并简单地说明理由。
(计算思维)3.利用在线平台和数字设备获取学习资源,开展合作学习。
(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二、课程内容1.通过拍照、录音、录像、语音输入、录入文字或图符等方式记录自己的见闻和想法,与师长、同伴交流分享。
2.能根据不同的活动要求,合理选用数字设备,学会在不同设备间复制文件的方法,并遵守数字设备的使用规范,进一步加深对资源共享的理解。
三、教材分析本课是“用好数字设备”单元的第三课。
依据《课标》对本单元的要求以及对教材本单元相关内容的分析,将本节课教学内容设定为:引导学生能根据不同的活动要求,合理使用数字设备对获取的信息按照要求进行简单处理;学会在不同设备间复制文件,使用数字设备解决问题,进一步加深对资源共享的理解。
本单元是学生第一次接触项目学习,本课又是本次项目教学的最后一课,内容实践性也较强。
基于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避免只关注学生的技能操作,而忽视对相关大概念的提炼与总结。
而且在本课教学中,除了要对本单元学习内容进行总结,还需引导学生对项目学习的方法进行总结和归纳,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
四、学情分析通过前面两节课的学习和已有的生活经验,绝大部分学生对身边的数字设备及其作用已有所了解,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计算机、录音笔等设备已能在家长和老师的指导下,通过自主探究,比较熟练地使用它们进行拍照、拍视频、录音;感悟到数字设备的发展对人们在线学习和生活的影响,初步形成规范使用数字设备解决问题的意识。
但三年级学生在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还有待提升。
基于以上,在本课教学中可采用教师演示、学生演示、小组合作等多种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同时引导学生通过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字设备带给我们学习和生活上的便捷,提升运用信息科技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