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生涯规划第二单元第三课
- 格式:ppt
- 大小:466.00 KB
- 文档页数:14
职业生涯规划说课稿南县职业中专说课人:曹浩各位评委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发展职业生涯要善于把握机遇》一、说教材(一)教材分析《职业生涯规划》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德育课程之一,本册书仅仅围绕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遵循职业教育教学规律,从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出发,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科学文化素质和职业能力。
(二)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本节内容是职业生涯规划教材第二单元第3课,它不仅是本单元的一个重点,也是整个的职业生涯规划教材重点之一。
(三)教学重、难点: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及教材的特点,我把行业发展动向分析和区域经济发展动向分析定为本节的重点。
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我把家庭状况变化分析作为本节教学的难点。
(四)教学目标根据大纲对本节的具体要求,同时针对中职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结合教材,本着面向全体、使学生全面主动发展的原则,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了解家庭状况认知及变化分析、行业发展动向分析、区域经济发展动向分析对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
2.能力目标:分析本人发展条件,了解本专业的社会需要。
3.思想目标:通过家庭状况认知及变化分析、行业发展动向分析、区域经济发展动向分析对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逐步形成正确的职业价值取向。
二、说教法: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根据本节课知识的特点,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按照学生的认识规律,我将采用的教法是:讲授法、问答法、演示法、讨论法1.目标导学法:充分发挥教学目标的导学功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探索、发现。
2.案例分析法:通过案例的分析引导,让学生分析归纳出阶段目标的特点。
3.比较法:通过知识的比较,启发引导学生在积极的思维中认知,获得新知。
三、学法:如何使学生真正变成学习的主人,让学生不仅学会,而且会学。
这是教学的关键,也是教学的精华。
本节教学,使学生掌握下列基本学习方法:1.阅读法,在教师的指导下阅读教材,自读自悟,培养自学能力。
中职职业生涯规划教材知识点汇总第一单元知识点整理第一课面向未来的职业生涯规划一、什么是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规划也可叫职业生涯设计。
定义是一个人对其一生中所承担职务相继历程的预期和计划,包括一个人的学习,对一项职业或组织的生产性贡献和最终退休。
(一)职业与职业生涯1、职业的内涵职业是个人个人在社会中从事的有稳定收入、承担相应责任的工作。
第一、稳定的收入。
职业是有报酬的劳动,其报酬构成从业者赖以生存的主要经济来源。
收入必须合法。
第二、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第三、是实现人生价值和自我完善的途径。
第四、是个人与社会相互连接的纽带。
职业的作用:其一,职业是我们的谋生手段其二,职业是我们与社会交往的渠道其三,职业是我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平台其四,职业是我们为社会创造财富的途径2、职业生涯职业生涯就是一个人的职业经历,它是指一个人一生中所有与职业相联系的行为与活动,以及相关的态度、价值观、愿望等连续性经历的过程,也是一个人一生中职业、职位的变迁及工作、理想的实现过程。
围绕着职业人生大致分为三个阶段:从业准备阶段从业阶段(主要阶段)从业回顾阶段(最后阶段)(二)职业生涯的特点与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1、职业生涯的特点其一,发展性其二,阶段性。
其三,整合性。
其四,终身性。
其五,独特性。
其六,互动性。
2、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职业生涯规划是个人对自己一生职业发展道路的设想和谋划,是对个人职业前途的瞻望,是实现职业理想的前提。
(1)帮助我们目标明确的发展自己(2)帮助我们扬长补短的发展自己“扬长”即发现、培养、发挥自己的长处“补短”即根据职业生涯发展目标,了解自己的短处,同时不断调整自己,不断缩小自身条件与发展目标之间的差距。
二、我们中职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应当有什么样的职业生涯规划?(一)中职学生应当有面向未来,正确认识自身,扬长补短,有别于其他人群的职业生涯规划。
(二)中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特点。
1、专业定向后初次就业2、必须面对就业难的现状3、必须把个人与经济发展联系起来4、引导自己形成学习的动力和终身学习的理念5、指导自己就业和创业第二课职业理想的作用一、职业理想对人生发展的作用(一)职业理想是个人对未来职业的向往和追求理想:人们对未来事物有根据、合理的想象和希望。
职业生涯规划教案优秀8篇职业生涯规划教案篇一课题:第二单元第二课《发展职业生涯要立足本人实际》课时安排:四课时教学目标:1、认知:了解不同职业对从业者的个性要求和自己的个性特点。
理解职业对从业者的素质要求,理解“兴趣能培养、性格能调适、能力能提高”对职业生涯发展的重要意义。
2、情感态度观念:正面自身的实际情况,善于调适自身的职业心理情况,形成正确的职业价值取向。
3、运用:体验个性调适和自我控制的过程;挖掘自己与职业要求相符的长处,找到存在的差距。
教学重点:兴趣和性格的培养;性格及其调适教学难点:职业价值取向及其调整;个人的学习习惯和学习状况的改善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让学生阅读节首案例,由案例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第二课发展职业生涯要立足本人实际(板书)一、兴趣及其培养(板书)1、兴趣对职业生涯发展的作用:(指导学生划书)兴趣是一个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
一个人对工作的兴趣与其成就大小密切相关,对工作不感兴趣,在工作中只能发挥其全部才能的20%—30%,对工作的有兴趣,在工作中发挥其全部才能的80%---90%.2、职业兴趣:(指导学生划书)依据兴趣与职业的关系,把的人兴趣划分为十类(1)喜欢同工具、器具或数字等事物打交道的人(2)喜欢与人打交道(3)喜欢有规律的工作(4)喜欢帮助别人的人(5)喜欢从大局着眼(6)喜欢研究人的行为、举止和心理状态的人(7)喜欢分析、推理、测试之类的活动(8)有想象力和创造力,喜欢挑战和创新的人(9)喜欢运用一定的技术、操纵制造产品或完成其他任务的人(10)喜欢制作能看的见摸的着的产品3、兴趣需要培养:(指导学生划书)不了解自己即将从事的职业,就认为自己不感兴趣,是不少初入学的中职生的心态。
人们对某种职业往往需要有一个了解、喜欢、热爱、沉醉和奉献的过程。
(1)是多搜集自己所学专业对应职业群的有关信息,关注他们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多参与职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感受取得成功的快乐;多了解本行业成功人士的事迹,通过真人真事感悟这一职业的乐趣。
职业生涯规划全套教案【职业生涯规划全册教案】第一课“面向未来的职业生涯规划”。
介绍了职业与职业生涯、职业生涯和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特点,强调了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
第二课“职业理想的作用”。
职业理想不是空中楼阁,职业理想存在现实的的基础。
这就是职业生涯规划。
要结合自己的职业理想,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
2.第二单元是全书的基础第二单元“职业生涯发展条件与机遇”,是学好后三个单元,制定出一份有实用价值的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
本单元的学习要完成“树立观念、学会方法、规范行为”的任务。
要制定出既符合本人、社会实际,满足本人、社会发展需要,又能激励自己奋发向上、努力拼搏的职业生涯规划。
第一课“从所学专业起步”。
从当前专业定向的现实出发,通过了解自己所学的专业以及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站在所学专业对应行业对从业者素质要求的高度审视自己、了解社会,树立成才的自信心。
第二课“立足本人实际”。
从发展的内因上,从兴趣及其培养、性格及其改变、能力及其提高、职业价值取向及其调整、学习状况和行为习惯及其改善五方面,引导学生学生从职业的角度认识自己,了解即将从事的职业对从业者个性等方面的要求,主动适应职业对从业者的要求,得到更多的发展机会。
第三课“把握现实机遇”。
从发展的外因上,从区域经济、行业发展两个角度,介绍了关注区域经济、行业发展的方法,学生用发展眼光认识社会,理解只有依据区域经济特点,把个人发展与行业发展联系在一起,职业生涯才会得到顺利发展。
学生关注自身发展的同时,养成关注区域经济发展和行业动态的习惯,把自身发展与祖国的繁荣富强结合起来。
学生可以按照同桌、学习小组、同宿舍等方式进行组合,探讨互助的方式、互助内容。
幻灯片一提问:在学习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后,你的最大感受是什么?幻灯片二提问:同学不要看书,请回答职业生涯规划包括几个单元,共有哪些内容呢?幻灯片三插图:撑杆跳。
寓意制定适宜目标的重要性,目标不是高不可攀,也不是一蹴而就。
《职业生涯规划》学习指导书职业生涯规划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
本课程的任务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和职业理想,学会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并以此规范和调整自己的行为,为顺利就业、创业创造条件。
一、课程目标(一)课程总目标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知识和常用方法,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职业观、择业观、创业观以及成才观,形成职业生涯规划的能力,增强提高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自觉性,做好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和就业、创业的准备。
(二)课程单元目标L增强职业意识,形成正确的职业观,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特点及其与职业理想的关系,明确职业理想对人生发展的重要性。
2.从职业的角度了解所学专业、了解个人特点、了解社会需要,树立正确的成才观,立足本人实际,把个人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热爱专业,增强职业生涯成功的自信心。
3.掌握确定职业生涯发展目标、构建发展台阶和制定发展措施的要领,勤奋学习、敬业乐群、积极进取。
4. 了解就业形势,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初步掌握求职基本方法,做好就业的准备。
5, 了解创业的意义,树立正确的创业观,了解创业的基本方法和主要途径,做好创业的准备6.理解职业生涯规划管理和调整对实现职业理想的重要性,明确在校学习与终身学习、职业生涯发展的关系,能够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自身条件变化,对职业生涯规划进行科学管理与适时调整。
二、课程内容及教学安排本课程共有六个单元的内容,具体是:第一单元开创你的未来第二单元职业生涯准备第三单元职业生涯发展目标与措施第四单元职业生涯发展与就业第五单元职业生涯发展与创业第六单元职业生涯规划管理与调整本课程总学时为32—36学时,每周2学时。
其中教学时间32学时,考核2学时,机动2学时。
三、考核方法本课程对学习结果的考核,关注的是同学们是否成长而不仅仅是考核分数。
课程考核采用测评方式,包括学校测评和学生自我评价。
(一)学校测评测评内容包括编写职业生涯规划书、编制求职应聘材料、撰写模拟创业调研报告或创业计划书。
《职业生涯规划》教案第二单元:职业生涯发展条件与机遇第3课:发展要善于把握机遇教学目的:1、使学生把握发展成功与机遇之间的关系并进行家庭状况、行业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动向分析。
2、帮助学生掌握家庭状况和区域经济发展动向分析要领。
教学重点:1、善于把握社会趋势---行业发展动向分析。
2、善于利用本地优势---区域经济发展动身分析。
教学难点:善于挖掘身边的资源---家庭状况变化分析,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授课方式:案例法、讨论法、故事法、模拟法。
学时安排:2学时教学内容:复习前课内容:兴趣是指一个人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这种心理倾向与一定的情感相联系。
一个人的职业价值取向包括对专业、职业本职的认识,选择专业、职业的标准,职业理想等内容,它对职业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导入新课:案例导入:限塑令带来的商机老师引导学生讨论:1、你认为小李成功的原因是什么?2、小李成功的经验对你有什么启发?一、善于挖掘身边的资源——家庭状况变化分析1、家庭状况与职业身涯规划每个人都生活在家庭、学校、单位等编织的社会网络中,家庭在职业生涯发展的过程中会留下深刻印迹。
家庭状况同一个人的职业生涯有着紧密的联系,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一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和未来职业选择。
2.家庭状况及其分析一是父母的职业背景。
父母的职业及从业经历必然对我们的职业生涯规划规划产生影响。
如果父母是自己创业的,子女在长期熏陶中也会积累创业的意识和技能,尽管所从事的行业有可能与父母不一样。
如果父母的职业发生变化,这些变化也会给子女的职业生涯发展带来机遇。
二是家庭的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是重要的资源就业资源,对职业生涯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因此也是发现机遇和把握机遇必须考虑的因素。
三是家庭经济状况。
家庭条件好的学生,可以多学几门技术或继续深造。
家庭经济状况及其变化不仅影响我们的就业和创业的基础,也影响我们对机遇的把握和职业理想的实现。
实践指南:分析家庭情况的要领身边的故事:中职毕业生的致富梦二、善于把握社会趋势---行业发展动向分析1、行业发展动向:产业结构:产业结构,也称国民经济的部门结构,即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之间以及各产业部门内部的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