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剂科质量考核标准
- 格式:doc
- 大小:50.50 KB
- 文档页数:3
药剂科人员考核细则一、药物配制能力1.药品准备:能够按照医嘱准确无误地配制药物,并根据不同药品的特点进行储存和保存。
2.配制质量控制:能够严格按照药典和规范要求,采用正确的操作方法和技术,在各个环节对药物进行质量控制。
3.配方准确性:能够正确读懂医嘱,选择正确的药品和规格,并严格按照配方进行配制,确保准确无误。
4.溶媒使用:能够根据药物特性和配制要求,选择适当的溶媒,并正确使用和保存。
5.无菌技术:能够正确使用无菌技术进行药品配制,包括灌装、封闭和负压操作等。
二、药学知识和专业素养1.药物知识:掌握基本的药理学、药物毒理学、药代动力学等临床药学知识,了解不同药物的适应症、禁忌症和副作用等信息。
2.药学文献:能够熟练使用各类药学文献和信息资源,及时获取和应用最新的医药信息。
4.职业操守:具备健康而积极的职业态度,能够遵守职业道德和职业规范,对患者负责,尊重患者的权益。
三、药学服务能力2.药物监测:能够监测患者用药效果和不良反应,并及时调整药物治疗方案。
3.药学护理:能够为患者提供药学护理服务,包括药物的合理使用和剂量的调整等。
4.药物安全:能够做好药物治疗过程中的不良事件报告和药物安全使用监测工作。
四、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1.合作精神: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能够与团队成员共同完成工作任务,并相互协助。
2.沟通能力:能够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了解患者的需求和期望,并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合理的药物治疗建议。
3.报告汇报:能够及时向上级汇报工作情况,向团队成员分享专业知识和经验。
五、职业发展和持续学习1.职业规划:具备明确的职业发展目标和规划,能够主动学习和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知识水平。
2.持续学习:能够参加各种药学相关的学习培训活动,积极学习新的药物知识和技术。
考核指标:1.药物配制能力和质量控制得分占比:30%2.药学知识和专业素养得分占比:30%3.药学服务能力得分占比:20%4.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得分占比:10%5.职业发展和持续学习得分占比:10%以上是药剂科人员考核细则,旨在全面评估药剂科人员的药物配制能力、药学知识和专业素养、药学服务能力、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以及职业发展和持续学习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考核时间: 年月日项目建立药品质量监控体系,有效控制药品质量药品调剂制度抗菌药物管理方案与处方权限和调剂资格管理配备临床药师参预临床药物治疗、促进合理用药特殊管理药品分值2020202020考核标准1。
由主管以上医师负责药品质量监督管理,职责明确.2。
有药品质量管理相关制度和药品质量报告途径与流程。
3。
有药品验收相关制度与程序,保证每一个环节药品的质量。
1。
落实药品调剂制度,遵守药品调剂操作规程,保障药品调剂的准确性.2。
药品调剂时,认真审核药品处方或者用药医嘱后调剂配发药品。
1。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相关指标控制基本合理。
2。
医师和药师经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授予相应级别的抗菌药物处方权落实到每名医师和药师。
1。
配备1 名临床专职药师,有工作制度和岗位职责,参预临床用药指导.2。
开展处方点评,药物临床应用评价工作,定期向药事管理组织报告监测结果与用药分析.1.“特殊管理药品"按照法律法规、规章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2。
有“麻” “精"药品实行三级管理和“五专”管理制度与程序。
评分标准1. 无主管以上医师负责药品质量监督管理扣0。
5 分。
2 。
无药品质量管理相关制度和药品质量报告途径与流程扣0.5 分。
3。
无药品验收相关制度与程序扣0 。
5 分。
1.未落实药品调剂制度扣1分。
2。
药品调剂时,未能认真审核药品处方或者用药医嘱后调剂配发药品扣0。
5 分。
1 。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相关指标控制不合理扣1 分。
2。
未进行医师和药师经培训并考核扣0 。
5 分。
3 。
抗菌药物处方权不能落实到每名医师和药师扣0。
5分.1。
未配备1 名临床专职药师,有工作制度和岗位职责扣1 分.2。
未开展处方点评,药物临床应用评价工作,定期向药事管理组织报告监测结果与用药分析扣1 分。
1 。
“特殊管理药品"未按照法律法规、规章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扣1 分。
2。
无“麻”“精”药品实行三级管理和“五专"管理制度与程序扣1 分。
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及质量考核标准药剂科一、质量管理相关目标及评价指标(一)质量管理相关目标1.贯彻落实《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处方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麻醉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精神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范。
2.药学部门布局、设施和工作流程合理,管理规范,能为患者提供安全、及时、有效的药学服务。
3.建立突发事件药品供应与药事管理机制。
4.建立“以病人为中心”的药学管理工作模式,开展以合理用药为核心的临床药学工作。
制定、落实药事质量管理规范、考核办法并持续改进。
5.建立临床药师制,开展临床药学工作。
健全临床用药的监督、指导、评价制度,开展药物安全性监测、药物不良反应与药害事件的监测和报告、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协助做好细菌耐药监测。
提供合理用药咨询服务,积极推广个体化给药方案。
6.加强处方管理,落实处方点评制度,提高处方质量,保障合理用药。
7.加强特殊药品的管理,包括毒性药品、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放射药品的购置、使用与安全保管。
8.不使用非药学专业技术人员从事药学技术工作,不使用无批号、过期、变质、失效药品,不生产、销售、使用未经批准的制剂。
9.患者、医师与护理人员对药学部门服务满意。
(二)相关评价指标1.处方合格率≥95%。
2.药品帐物相符率100%。
3.处方调配差错率<1/10000。
4.取药服务窗口等候时间≤10分钟。
5.抗菌药物销售比率占全院药品销售≤25%。
6.药品报损率(按金额计):中成药与西药<0.2%,饮片<0.5%。
7.患者对服务满意度≥90%。
(三)质量考核标准三、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职责1.认真贯彻执行《药品管理法》。
按照《药品管理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院有关药事管理工作的规章制度并监督实施;2.确定本院用药目录和处方集;3.审核本院拟购入药品的品种、规格、新制剂及新药上市后临床观察的申请;4.建立新药引进评审制度,制定本机构新药引进规则,建立评审专家库组成评委,负责对新药引进的评审工作;5.定期分析本院药物使用情况,组织专家评价药物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提出淘汰药品品种意见;6.组织检查毒、麻、精神及放射性等药品的使用和管理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注:药剂科作为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下设办公室,每项职责履行不到位扣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