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版吸痰法评分标准
- 格式:doc
- 大小:1.30 MB
- 文档页数:9
吸痰术操作规程是指经口、鼻或人工气道将呼吸道分泌物吸出,以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吸入性肺炎、肺不张、窒息等并发症。
1 .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2 .促进呼吸功能,改善肺通气。
3 .预防呼吸道并发症发生。
用于年老体弱、危重、昏迷、麻醉未清醒前等各种原因引起的不能有效咳嗽、排痰者。
1 .患者咳嗽或者突然发生呼吸窘迫。
2 .肺部听诊大气道有痰鸣音。
3 .血氧饱和度突然降低或呼吸频率加快,心率加快。
4 .动脉血气分析恶化。
1 .血氧饱和度下降。
2 .肺泡萎缩及肺不张。
3 .刺激迷走神经。
4 .呼吸道黏膜损伤。
患者的年龄、意识、血氧饱和度,有无排出呼吸道分泌物的能力,合作程度;有无口鼻咽及颅脑手术史、凝血功能状况、鼻腔黏膜是否完整。
1 .患者准备:向清醒患者解释吸痰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及配合要点。
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
2 .环境准备:室温适宜、光线充足、环境安静。
3 .护士准备:衣帽整洁,修剪指甲,洗手,戴口罩。
4 .用物准备:电动吸引装置或负压吸引装置(负压表、负压袋、连接管)、合适型号的吸痰管、20ml 注射器、治疗盘、无菌罐2 只(内盛灭菌注射用水)、纱布、弯盘、手电筒。
必要时备开口器、压舌板、舌钳、电插板、手套。
(1)解释操作的目的及方法。
(2)告知患者在吸痰过程中尽量咳嗽,利于痰液的吸出。
(3)在吸痰过程中出现不适,请举手示意。
1 .无菌及爱伤观念强,操作规范、熟练。
2 .吸痰彻底有效,插入吸痰管时无负压,无黏膜损伤。
3 .吸痰过程中及时观察病情。
1 .吸痰前,检查吸痰装置性能是否良好,连接是否正确。
2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每次吸痰应更换吸痰管。
3 .每次吸痰时间<15s ,以免造成缺氧。
4 .吸痰动作轻稳,防止呼吸道粘膜损伤。
5 .痰液粘稠时,可配合叩击、雾化吸入,提高吸痰效果。
6 .电动吸引器连续使用时间不宜过久,贮液瓶内液体达2/3 满时,应及时倾倒,以免液体过多吸入马达内损坏仪器。
吸痰法(经口鼻腔)评分标准
科室:姓名:得分:
项操作规程分评分标准得备注
目值分
一项未做到扣 2 分、1、核对医嘱 5
解释操作的目的
未洗手扣 2 分
2、评估患者:了解①患者病情、意(利用负压原理,
识、生命体征以及配合程度、 5
未评估扣 5 分。
评
吸尽患者呼吸道
操②有义齿应取下,口腔及鼻粘膜有分泌物,保持患者
估少一项扣 1 分
作无损伤,呼吸道通畅,维持
前③评估患者双肺呼吸音痰液的性有效通气)
准质、量及颜色,缺氧及氧疗的情况。
8
物品少一项扣一分必要时备压舌板、
备3、物品准备:中心负压装置或负
拉舌钳、开口器
20
压吸引器及电插板,合适型号的
分吸痰管、有盖缸、无菌生理盐水、
吸引器连接管、纱布、听诊器、
无菌手套、手电筒、弯盘。
2
环境准备未做到扣
4、环境准备:安静、整洁、安全 2 分
温度适宜、30 分钟前已停止打扫
5、自身准备。
未核对扣 3 分,未1、携用物至床旁,核对床号、姓 5
告知患者吸痰过程名、手腕带,再次听诊患者双肺呼中可能造成呛咳,
解释扣 2 分
吸音,无禁忌时为患者拍背,向清恶心等不适,并取醒患者解释以取得配合,指导清醒 3
体位不当或卧位不得配合。
患者深呼吸。
舒适扣 3 分
协助患者取去枕仰卧位,肩部垫小指导清醒患者做深枕,开放呼吸道。
5
未调节负压或负压呼吸,避免操作过
操程中可能造成的低
不当扣 5 分
作2、接通电源,连接吸引器连接管,
氧状态,或吸痰前
方打开开关,检查吸引器性能,根据 5
未戴手套扣 3 分
后给根据病情给与
法患者痰液黏稠度和年龄调节合适的未试吸生理盐水扣高浓度吸氧。
与负压。
2 分
程3、撕开吸痰管外包装前端,一只
成人<400mmHg 序手戴无菌手套,将吸痰管抽出并
(53.3Kpa),
一项未做到扣 2 分小儿<300mmHg 60 盘绕在手中,与吸引器连接,试25 分吸生理盐水,确定吸痰管通畅,开
(40Kpa)放吸痰管侧孔。
插入过深、过浅扣 5
4、吸引
(1)嘱清醒患者头稍向后仰、张
分执行无菌操作,一口,昏迷病人可用压舌板,根吸痰管只限使
开口器张口,从口腔一侧送
用、1 次
入吸痰管,或口咽通气道协
吸痰手法错误扣5
助吸痰,先吸尽口腔痰液分,吸痰时间不符合
要求扣 5 分2 更换吸痰管,试吸后从口腔插入吸
痰管10-15cm 进入咽部,吸尽咽部未抽吸扣 5 分插入约10-15c cm.
分泌物,同时清醒患者鼓励其咳
嗽。
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 秒,以免造成3、更换吸痰管,试吸后在患者吸气
时顺势将吸痰管插入气管深部遇阻患者缺氧。
力后退0.5-1cm,用左右旋转的手
吸痰时注意观察患法,自深部向上提拉吸痰管吸尽气者面色,生命体征管深部的痰液。
变化。
项操作规程分评分标准得备注
目值分
未更换吸痰管扣 5 5、更换吸痰管,试吸后同法插入鼻
有脑脊液鼻漏,怀腔,患者吸气时沿鼻腔壁向深处分疑或有颅底骨折患
操插人,吸出鼻咽部分泌物。
5
未观察痰液及病情者禁忌经鼻吸痰。
作
扣5 分
方6、观察痰液的颜色、性质及量, 2
吸痰结束后一项处
法如发现患者发绀、患者的病情,气道是否通畅
理不当扣 2 分
与 5
未清洁面部皮肤扣心率下降等缺氧症
程7、吸痰完毕,用生理盐水将负压 2 分,体位不舒服扣
状时,应立即停止
序连接管冲洗干净,关闭吸引装 1 分,未听诊呼吸音
吸痰,休息后再吸。
扣2 分60 置,分离吸痰管和负压连接管。
分 5
用物处置不当扣 2
分未记录扣 2 分,8、擦净病人面部,检查口鼻粘膜
有无损伤,协助病人取舒
未洗手扣 1 分
适卧位,整理床单元
9、处理用物,洗手,记录
动作不熟练扣2-5 1、操作正确,动作轻柔,负压大小 5
指导清醒患者在吸
效合适,确保插入吸痰管时无负分,患者呼吸道粘膜痰过程中主动咳果压,避免口鼻腔、呼吸道粘膜损嗽,促进气道深部
损伤扣 5 分
评伤。
10
未达到要求扣10 分
痰液排出,减少吸
价2、呼吸道分泌物及时吸出,
引次数。
20
气道通畅,呼吸功能改善,缺氧
分得以改善 5
关心患者不够扣2-5
指导患者或家属有
3 关心爱护患者,患者愿意配合
分效咳嗽和拍背的方
法。
考核人:日期:
吸痰法(经人工气道)评分标准
科室:姓名:得分:
项操作规程分评分标准得备注
目值分
一项未做到扣 2 分、1、护士自身准备:衣帽整洁修 5
解释操作的目的剪指甲,洗手,戴口罩。
(利用负压原理,
未洗手扣 2 分
操2、评估患者:了解患者病情、意 5
未评估扣 5 分。
评
吸尽患者呼吸道作识、氧疗,人工气道,心理状态分泌物,保持患
估少一项扣 1 分
前及合作程度,有义齿应取下呼吸道通畅,维持准3、物品准备:负压吸引器及电8
物品少一项扣一分有效通气)
备插板,合适型号的吸痰管、治疗
20
巾、有盖缸、无菌生理盐水、吸
分引器连接管、纱布、听诊器、无
菌手套、手电筒,湿化液、弯盘。
4、环境准备:安静、整洁、安全 2
环境准备未做到扣
温度适宜、30 分钟前已停止打扫
2 分
1、携用物至床旁,核对床号、姓 2
患者清醒未解释扣
需要时为患者进行名、手腕带,向清醒患者解释以 2 分
胸部叩击取得合作。
未高浓度吸氧扣 3 2、予患者高浓度吸氧2-3 分钟, 3
防止吸痰造成的低氧血症分
成人<33.3Kpa,小3、接通电源,连接吸引器连接管, 5 未调节负压或负压
打开开关,检查吸引器性能,调
不当扣 2 分儿<13.3Kpa 节合适的负压。
操4、将无菌治疗巾围于患者胸前,7
未铺无菌巾扣 2 分
作将吸氧管放于治疗巾上,打开吸吸氧管未放于无菌
方痰管及有盖缸盖
巾上扣 5 分
法5、戴无菌手套,右手持吸痰管, 6
吸痰管污染扣 6 分
与左手连接负压管
程6、试吸少量的生理盐水,不带负 6
未试吸生理盐水扣 2
序压将吸痰管插入人工气道,遇到阻分,带负压进入气道
力或患者咳嗽时,往外提出1cm 扣4 分60
分7、打开负压吸引,采用左右旋转8
吸痰手法错误扣5-7
每次吸痰时间不超并上提的手法抽吸,同时鼓励患者分,未注意生命体征
过15 秒咳嗽,注意生命体征变化。
变化扣 3 分
8、吸痰后立即给予高浓度吸氧2-3 5
吸痰后未给高浓度
分钟待血氧饱和度升至正常水平后
吸氧扣 5 分
再将氧浓度调至正常水平。
未抽吸扣 2 分9、抽吸生理盐水,冲洗吸痰管和 2
负压吸引管
未观察扣 3 分10、观察患者呼吸道通畅情况,有 3
无吸引导致的并发症
项操作规程分评分标准得备注
目值分
操11、必要时更换吸痰管,进行口腔 3
未进行口鼻腔吸引
作鼻咽部吸引
扣3 分
方12、吸痰完毕,关闭负压,取下吸 2
患者卧位不舒适扣 2
法痰管,取安全舒适卧位分
与13、听诊呼吸音,整理床单元 3
未做到扣 3 分
程14、处理用物,洗手,记录 5
用物处理不当扣 2 分
记录分泌物颜色、序未记录或记录不全性状、量及吸痰前
扣2-3 分
60 后呼吸情况
分
动作不熟练扣2-5 1、操作正确,动作轻柔,呼吸道 5
未发生机械性损伤分,患者呼吸道粘膜
效
损伤扣 5 分
果2、患者呼吸道分泌物及时吸出, 5
未达到要求扣 5 分
评气道通畅,呼吸功能改善,缺氧
价得以改善
关心患者不够扣2-5 20 3、关心爱护患者,患者愿意配合 5
分分
无菌观念不强扣 5 4、无菌观念强,用物、污物处置 5
恰当分
考核人: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