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1源远流长的发酵技术
- 格式:ppt
- 大小:4.97 MB
- 文档页数:26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 23.1 积厚流光的发酵技术 练习题苏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 23.1 积厚流光的发酵技术 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绍兴黄酒是我国有名的传统发酵食品之一。
采纳红曲、糯米和水为原料,不增添任何其余成份,以人工 自然发酵酿制而成的黄酒。
以下与发酵技术相关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 蒸煮糯米后立刻加入菌种 B 发.酵过程中一定保持空气流通C. 发酵都是由乳酸菌达成的 D 发.酵过程中控制温度是重点条件之一2.人们用甘蔗渣、玉米渣生产酒精作为重生物能源,这项技术属于( )A. 发酵工程 B 酶.工程 C 基.因工程 D 细.胞工程3.以下四组食品中,制作过程都运用了微生物发酵技术的一组是( )A. 酸奶、米酒、食醋B. 水豆腐、酱油、火腿肠C. 面包、苹果汁、米酒D. 糍粑、酸奶、面包4.以下食品或调料在制作过程中运用了发酵技术的是 ( )①米酒 ②葡萄干 ③酸奶 ④酱油 ⑤豆豉 ⑥刀削面A. ①②③④B. ①③④⑥C. ①②⑤⑥D. ①③④⑤5.买回葡萄后,我们经常在葡萄皮上发现一层白霜,经研究后发现上边有一种微生物,利用它能够在家庭 自酿葡萄酒,判断这类微生物实际上是( )A. 乳酸菌B.野生酵母菌C.枯草杆菌D.葡萄皮上的霉菌 6. 夏季为防备食品腐败能够把食品放在冰箱中保留,这是由于( )A. 内部密封,没有空气,细菌没法生活B. 内部温度低,不利于细菌的生活和生殖C. 内部无光,细菌不可以存活 D 以.上都对 7. 好多都爱吃 “酸辣米粉 ”,此中酸菜制作需要利用的微生物和米粉所含的主要营养成分分别是() A. 酵母菌和无机盐 B. 乳酸菌和糖类 C. 醋酸菌和蛋白质 D. 霉菌和脂肪 8. 以下食品与其发酵所利用的微生物对应正确的选项是( )A. 面包﹣﹣酵母菌B. 酸奶﹣﹣醋酸菌C. 酱油﹣﹣乳酸菌D. 香醋﹣﹣青霉菌9.平时生活中,很多食品、药品的制作都要利用细菌或真菌.以下选项中,属于人类对真菌利用的是( )① 制作酸奶 ② 制作米酒 ③ 制醋 ④ 生产抗生素 ⑤ 制作面包.A. ①②④B. ②④⑤C. ①③④D. ②③⑤10.家庭制作甜酒时,常需往煮好的糯米中加入的菌种是( )A. 酵母菌B. 醋酸菌C. 乳酸菌D. 霉菌11.襄阳人的一天,是从一碗香醉的牛肉而配上地道的老襄阳黄洒开始的。
总第6 课时第一节源远流长的发酵技术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尝试利用发酵技术制作食品。
2.举例说出发酵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
能力目标1.尝试制作酒、泡菜、酸奶等食品的发酵实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2.通过小组探究、收集资料、汇报探究结果等活动,提高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合作交往的能力,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实践活动,体验知识与技术在生产和生活中的作用及对科学、技术和社会相互关系的理解。
2.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尝试利用发酵技术制作食品。
2.举例说出发酵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认识发酵现象是由微生物引起的,说出发酵技术的应用。
发酵过程的控制(环境因素对产品的影响)。
教学方法实验法、探究法相结合。
教学过程同学们,酱、酱油、香醋等是我们常见的调味品,它们口味鲜美,是烹制菜肴时必不可少的用品。
那么,你想不想知道它们是怎样生产出来的呢?其实,它们都是我国传统的发酵产品。
我们的祖先早在4000千多年前就利用发酵技术大规模酿酒,进行制酱、制醋等生产。
中国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酿酒的历史,可以追溯到4000多年前的龙山文化时期。
殷商时代的甲骨文中刻有“酒”字。
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中,列有谷物制曲,酿酒、制酱、造醋和腌菜等方法。
发酵技术的历史真是源远流长啊!你想了解发酵技术具体的发展历程吗?这一节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发酵技术的历史。
预习案1.人们把果酒暴露在空气中变酸,水果放久了有酒味的现象称为。
2.直到近代人们才认识到发酵现象是由引起的。
3.发酵技术是指利用的发酵作用,大规模生产发酵产品的技术。
4.酿制酒酿的适宜温度为℃。
5.酒酿是发酵的产物,果酒暴露在空气中变酸是发酵的结果。
6.发酵技术已经从利用自然界中的微生物进行发酵生产的阶段,进入到按照创造出具有的微生物,以生产的发酵产品的新阶段。
学习案看课本62页酒酿的制作,回答:1.请看图概述酒酿的制作过程?2.为什么要用冷水冲洗煮熟的糯米?3.为什么要拌入甜酒曲?4.微生物在酿制酒酿过程中发挥了什么作用?反馈案选择题1.下列不属于发酵技术在生活中应用的是()A.酒精生产B.抗生素生产C.塑料生产D.酱制品生产2.制作泡菜的坛子必须密封,主要是为了()A.隔绝空气,防止杂菌进入并繁殖B.利于乳酸菌在缺氧的环境下发酵C.防止灰尘污染D.使多种细菌在坛内快速增多3.我们日常生活中饮用的酸牛奶是用乳酸菌经发酵制成的,对人体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源远流长的发酵技术【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尝试利用发酵技术制作食品。
2.举例说出发酵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能力目标通过小组探究、汇报探究结果等活动,提高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合作交往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生活中发酵食品的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1.认识发酵现象是由微生物引起的,说出发酵技术在食品生产中的应用。
2.发酵过程的控制。
【教学难点】1.认识发酵现象是由微生物引起的,说出发酵技术在食品生产中的应用。
2.发酵过程的控制.【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由曹操《短歌行》中的诗句: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引出“酒”。
而酒的产生离不开生物技术中的生物发酵技术。
那么什么是生物发酵技术?它与人类有什么关系呢?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二、新课学习(一)发酵技术与食品生产1、活动一:观察发酵现象教师展示实现做好的两个发酵瓶,并指出1、2号两个发酵瓶中主要区别是1号瓶中加入了酵母,而2号瓶中没有加入。
学生根据图片或是现场观察发酵瓶,回答出气球的变化。
并现场触摸发酵瓶感知1、2号发酵瓶的温度差异。
学生在此基础上小组讨论交流完成学案中活动一的相关思考题。
教师在学生完成的过程中,及时指导。
学生汇报,教师点评。
2、检测二氧化碳学生现场分组完成二氧化碳的检测,先设计实验然后进行操作。
教师选取两组的实验结果进行展示。
教师小结发酵现象,结合课件简要介绍酵母菌的特点。
学生认真听讲,能够理解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主要进行酒精发酵,有氧条件下主要进行生长和繁殖。
3、活动二:自制酒酿教师:通过之前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酵母菌在无氧的条件下可以进行酒精发酵,利用这样的特点,我们可以用酵母菌来制作酒酿。
课件展示自制酒酿的主要材料:酒曲、糯米。
学生在观看《自制酒酿》视频的同时思考学案中活动二的相关习题,并回家尝试自己去制作酒酿。
学生先自己完成相关习题,然后跟小组内成员交流讨论,教师及时指导。
学生代表汇报本组完成情况。
源远流长的发酵技术单元、章、节第23章第1节教学内容源远流长的发酵技术需课时: 1 课时第 1 课时课型新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 尝试利用发酵技术制作食品。
2. 举例说出发酵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
能力目标:1. 通过实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了解祖国的传统工艺。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 认识发酵现象是由微生物引起的,说出发酵技术的应用。
2. 了解发酵的过程。
教学难点:1. 制作酒酿的过程。
教学方法新授教学辅助手段实验教学过程复备导入:通过面包、馒头、醋、酱油等常见的食品来说起,这些食品都是发酵食物,那么到底什么才是发酵呢?新授:一、发酵技术与食品生产1. 了解中国早期的发酵技术:我国人民在距今8000年至4500年间就已经发明了制曲酿酒工艺,在2500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开始制酱和醋。
在宋代,已经开始采用老的曲子——“曲母”来开始接种,以酿酒。
2. 了解发酵的概念:发酵是指某些微生物在无氧的情况下进行的一种特殊的呼吸方式。
3. 了解现代发酵技术: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细菌、真菌和微生物),了解常见的发酵产品。
发酵食品:(1)酵母菌:制作馒头或面包(2)乳酸菌:制作酸奶、泡菜(3)醋酸菌:制作醋(4)霉菌:制作酱、甜酒4. 演示实验:准备面粉和水活成面团,把面团平分成两份,一份加入适量的鲜酵母,一份不加。
将面团装入烧杯中,并用记号笔在外做记号,过一段时间,观察面团高度的变化。
二、酿制酒酿实验目的:尝试应用发酵技术酿制酒酿教师准备:蒸熟的糯米饭并把温度冷却到室温左右,酒曲学生准备:清洁的容器(带有盖的杯子)一个,清洁的筷子和勺子,毛巾一条,课前洗净双手,指导:1. 学生6人一组,讨论有关实验的装置和步骤2. 去适量糯米,并迅速均匀地搅拌酒曲和微热的糯米,然后压实糯米饭,中间挖一下凹坑,并加入适量矿泉水。
3. 盖实容器,并用毛巾包裹容器,放置在温暖的地方。
注意:1. 学生在操作时一定要保持清洁。
《源远流长的发酵技术》(第1课时)导学案主备:审核:【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举例说出日常生活中的发酵产品。
2、举例说出发酵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能力目标:尝试利用发酵技术制作酒酿等食品,提高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学习重难点】1、尝试利用发酵技术制作酒酿等食品。
2、举例说出发酵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资源】教材、多媒体课件【知识链接】发酵指人们借助微生物在有氧或无氧条件下的生命活动来制备微生物菌体本身、或者直接代谢产物或次级代谢产物的过程[1]。
发酵有时也写作酦酵,其定义由使用场合的不同而不同。
通常所说的发酵,多是指生物体对于有机物的某种分解过程。
发酵是人类较早接触的一种生物化学反应,如今在食品工业、生物和化学工业中均有广泛应用。
其也是生物工程的基本过程,即发酵工程。
对于其机理以及过程控制的研究,还在继续。
【自主学习】1.有些水果放久了会有酒味,果酒暴露在空气中会变酸,人们把这些现象称为。
2.现代发酵技术。
3.发酵技术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发酵技术在医药方面的应用:发酵技术在化工方面的应用:发酵技术在食品方面的应用:另外,不断发展的发酵技术,在的开发和等领域也得到了应用。
4.现代发酵技术可用于生产些什么?5.酿制酒酿时,各种器具在使用前必须认真清洗,其目的是。
酿制酒酿的适宜温度为。
6.制作酸奶时必须要在的环境下进行,因为乳酸菌是一种型细菌。
【合作探究】下面是制作酒酿的主要步骤:A 蒸熟糯米B 清洗容器C用凉开水冲洗蒸熟的糯米D 将酒曲均匀地与糯米混合E 置于25~30℃左右的环境中F 装入容器后盖上盖子(1)正确的操作过程是。
(填序号)(2)先将糯米蒸熟的目的是。
(3)为什么要将蒸熟的糯米用凉开水冲至25~30℃?(4)加酒曲的目的是。
(5)酿好的甜酒表面有气泡出现,这是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气体造成的。
发酵过程中除了产生气体外,还产生了____。
第一节源远流长的发酵技术
教学目标:
1.尝试利用发酵技术制作酒酿等食品。
2.举例说出日常生活中的发酵产品,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3.了解发酵技术,说出发酵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
4.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体会所学知识。
5.体会劳动的过程。
了解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对发酵技术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尝试利用发酵技术制作食品
2.举例说出发酵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
难点:
1.认识发酵技术是由微生物引起的,说出发酵技术的应用。
2.发酵过程的控制。
教学准备:
实验器材,发酵产品。
教学步骤:
教学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