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作3》研讨课课件_26
- 格式:ppt
- 大小:4.45 MB
- 文档页数:12
习作三★一、教材分析:《习作三》教材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引言,举例说明我们在生活中有哪些新的发现。
第二部分为例文《红豆,黄豆我来分》。
第三部分为习作要点提示及本次习作的具体要求。
★二、教学要求:1、读懂例文《红豆,黄我来分》,了解主要内容及事情的前因后果。
2、借助习作要点讨论的提示,使学生懂得两点,一是习作内容源于生活,乐于体验生活,善于观察生活十分重要,二是记事要有顺序,有重点,写具体。
3、按照习作要求,写好一件自己在生活中新发现的事。
★三、教学重难点:把事情写得具体,有重点,同时言之有序。
★四、教学时间:两课时★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课前,老师布置给了同学们两个题目,有收获了吗?2、板书:生活中的新发现,让我们大家畅所欲言。
二、开拓思路,选好题材1、分组交流调查所得。
教师巡视指导,还可以与学生共同交流。
2、指名回答,全班交流。
3、同学们的收获很丰富,自读习作的第一部分。
4、讨论:我们在生活中还有不少亲扫现呢,举例说说。
5、学生自由说,老师在学生说的基础上进行归纳,这些新的发现可能是关于自然现象的,如刚才说的风霜雨雪雷电等;也有关于新事物的;还有的是关于人的,说得都很好,说明你们留心观察周围事物。
6、引导回忆;你在最近的生活中还有哪些发现呢?请选择你感兴趣的事与同桌交流。
三、学习例文,迁移写法1、这儿有位同学也有个新发现,他写了下来,我们来读一读。
2、自读例文,读后思考:a、奶奶要“我”做什么事?“我”是怎么做的?b、有什么新发现?3、指名回答,补充。
4、按“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把例文分成三部分。
5、小作者是怎样按事情发展顺序具体写好“分豆”的?6、引导归纳写法:a、按事情发顺序写;b、一步一步写清事情经过中人物怎么说、怎么做、怎么想。
四、明确要求,练习写作1、齐读第三部分,这部分要求我们写什么呢?2、明确写作注意点:a、写清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的问题;b、写清用什么方法找到答案的?c、写清有什么新的发现?3、先想想写什么,指名试说自己想写的事,师生共同评析。
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下习作三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提高学生发现写作素材的能力。
2.在交流中让学生感受发现的乐趣,培养学生乐于表达、善于表达的能力。
3.学会有序、有重点地将发现的过程写具体。
【学习重点、难点】学习有序、有重点地将自己的发现写具体。
【学习准备】1.教师准备:PPT。
2.学生准备:课前两个星期留心观察,写观察日记。
【学习过程】一、谈话导课,激发表达愿望。
师:同学们,著名的艺术家罗丹曾经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牛顿在苹果树下休息,发现了万有引力;瓦特看到壶盖在跳动,发明了蒸汽机。
有多少发现,就会给人带来多少惊喜。
可见,发现是一个特别了不起的本领,谁掌握了这个本领,谁就有可能创造奇迹!观看一些图片,了解生活中的发现。
小结:是的,留心处处皆学问,如果你在生活中是个有心人,老师相信你肯定会有许多新奇的发现。
(板书:有心——有发现 )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导语要想办法集中学生的全部注意力。
有意通过具体可见的例子,将“发现” 这个词的含义形象地输入到学生的头脑中,降低了后面教学的难度,也有利于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从生活中积累写作素材。
)二、交流生活中的发现。
筛选写作题材。
师:两周前,老师要求同学们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看看有什么新发现,写成观察日记。
有些同学挺细心的,把他们的发现拍成了图片发在了微信圈,请大家看一看。
这节课,我发现还有些同学带来了实物,请你们向大家展示展示。
这些发现有些新奇有趣,有些温馨动人。
鲁老师相信咱们班其他同学的新发现一定也不赖。
下面请拿出你的观察日记,挑选一篇或一段你觉得最有意思的与同桌一起分享。
关注学生的日记内容,指导选材。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朗读自己的作品,充分肯定每位学生的长处和进步,有利于培养学生习作的兴趣和自信心。
让每个孩子都体会到成功带给他们的快乐,这才是小学作文教学的宗旨。
)小结:没想到小小的观察日记,带给了大家这么多的新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