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创新杯说课大赛德育类一等奖作品:微课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17.74 MB
- 文档页数:19
《道德是人生发展、社会和谐的重要条件》
教学设计方案
课程名称 《职业道德与法律》 授课类型 授新课 课题名称 道德是人生发展、社会和谐的重要条件 授课课时
2学时 授课班级
会计132班
授课时间
2014. 4
一、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选自高等教育出版社张伟旋主编《职业道德与法律》第2单元的第3课,此前学生已掌握了一些基本的礼仪知识,本课内容上由 “礼仪”上升到了“道德”的高度。
让学生明白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的基本内容,理解为什么要加强个人道德修养,为第二单元后面内容的深入奠定了知识和情感基础。
二、学情分析
知识上
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礼仪知识,已认识到礼仪对个人和集体的重要性,但对道德的认识较为模糊,道德的内容和意义也尚不明确。
能力上
高一学生有一定的分析理解和归纳能力,但心智不够成熟涉世未深的他们尚不能辩证的看待和思考问题,较偏激和盲从。
与此同时,中职生学习习惯差,缺乏主动思考的积极性,注意力容易分散,学习毅力较差。
因此必须不停变换教学素材
和方式才能保持学习的激情。
性格上
青少年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正义感,对负面信息有较高的关注度,虽容易盲从,但也容易被引导。
会计班学生以女生为主,性格都较为内敛羞怯,必须采用特别的激励方式才能调动其积极性。
实践上
在各种社会群体中,学生最为单纯和善良,在生活中也有很好的实践基本的道德行为,对于良好的道德有一定的认可度,这在一定程度上为教学打
下了情感基础。
[1]《每一次当爱在靠近——情爱观辅导》说课稿[2]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你们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每一次当爱在靠近》。
新大纲说得好:“职业教学应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性,贴近学生、贴近生活……”心理课教学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自我体验,富有创造性的过程。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策略,教学过程和教学反思等5个方面进行说课。
[3]一、说教材分析(教材内容、地位与编排)本课主要依据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国中职学校通用教材《心理健康》第三章第二课。
根据教材整体安排,本单元以学生情爱观辅导为主要侧重点。
情爱观是学生心智成长和成熟的重要方面之一,也是中职心理健康教育课青春期主题的主要内容之一。
[4]在本课之前,已对学生开展过认识自我、异性交往和性生理专题辅导,本课是在上述专题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深化和提炼,是青春期主题的实质性辅导。
【5】本课主要安排在高一第二学期进行,高一学生正处在青春中期,具有极为强烈的自我意识和归属感,渴望自己被他人关注与接纳,希望能够更多独立地接触社会。
对于异性的感受开始从初中阶段的“异性疏远期”向“异性狂热期”过渡,开始将内心对异性的好感与好奇外显化。
高一学生的生理已经接近成熟,对于爱情充满了童话般的幻想和憧憬。
进入高一第二学期的学生大部分已完成初中至高中的适应、磨合期,新的朋辈群体已建立并相对稳定。
在不断的接触与相处中,朦胧的情感开始出现并呈现发展趋势。
高一(下)学期的中职生已经在教材中学到了必要的异性交往技巧,已经拥有部分性生理知识,对于恋爱的话题,具备承接的的心理准备和知识铺垫。
同时在学生异性交往动机强烈阶段开设情爱观辅导,可以有效的抓住学生的兴趣,在兴趣的辅助下深挖主题,拓展辅导,有助于知识的巩固和深化,情感的体验、感悟和升华。
二、说学情分析【6】影响教学设计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对学情的分析。
我所执教的是高一级服装设计班。
他们个性活泼、有较强的表现欲,短期竞争意识比较强,比较愿意接受动态的知识,但归纳概括能力较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