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创新杯”机械类说课大赛一等奖作品:G71固定循环指令编程说课稿
- 格式:doc
- 大小:53.00 KB
- 文档页数:4
固定循环指令G71与G70说课稿各位评委:上午好!我主教的科目是《数控车削编程与操作训练》,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固定循环指令G71与G70》。
下面我将围绕本节课“教什么”“怎样教”以及“为什么这样教”三个问题,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与学法分析、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等方面来加以阐述和说明。
一、教材分析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次说课所用教材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枫、肖卫宁主编的《数控车削编程与操作训练》,该教材是数控技术专业的重点教材。
结构合理、图文并茂、针对性强,很适合职业中学的学生。
二、学情分析1学生特点(1)知识基础差,学习兴趣缺乏。
学习信心不足是职校技校学生的特点。
这些学生更需要老师的鼓励与肯定。
他们文化课成绩不好,但是好奇心强,思维活跃爱表现,动手能力强。
(2)学生们具有了普车加工与数控车编程的基础,学习G71与G70指令还是比较容易接受的。
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并掌握G71指令正确的编程2)学会正确使用G71和G70指令能力目标:1)会运用G71指令进行编程2)培养学生读图分析的能力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学习态度。
3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G71指令格式、走刀轨迹(是以后学习的基础是实际加工的基础)通过反复强调突出重点(2)教学难点:G71指令中参数的合理设置通过反复讲解、提问、模拟仿真与练习突破难点关键点:理解复合循环的走刀路线三、教法分析主要运用任务驱动法来教学(1)精心设计课堂提问,整个课堂以问题为线索,带着问题探索新知,因为没有问题就没有发现。
(2)在课上讲解重点知识,加强学生的记忆。
(3)为使学生能够达到熟练应用的目的,知识讲解完后进行模拟仿真然后实际加工。
四、学法分析让学生根据教师给出的任务,分工合作与自主探究结合,模拟后加工完成任务。
五、教学过程1引入课题环节给出一个生活中常见的零件图,通过提问引发学生深入思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而引出本节课所要讲的G71指令,然后简要介绍一下本节课学习目标.2新课讲解环节(1)直接写出G71编程格式,讲解各参数意义。
《数控车编程与操作训练》中的粗车复合循环指令G71说课稿各位领导、老师:你们好!我是来自黑龙江农垦工业学校机电学科的一名教师,我叫田琦。
今天,我要进行说课的内容是《数控车编程与操作训练》中的粗车复合循环指令G71这一章节。
接下来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设计、学法指导、教学过程、教学反思这五个方面阐述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思路。
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数控车编程与操作训练》是高等教育出版社教材,是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推荐的数控技术应用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系列教材之一。
本课选自第二单元第3节。
选择本教材有三个原因。
一是根据学校实际情况,现有设备的种类选择。
二是根据学生的接受程度及从事工种难度选择。
三是教材授课方向和培养目标符合企业需求。
通过使用本教材达到提高教学效益,实现一体化教学的目的。
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数控加工工艺等知识,这为过渡到本节内容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
本节内容前面承接本教材的基本编程指令内容,后面是本教材的复合切削循环部分,所以学好本节课为以后的指令学习打下牢固的基础,而且它在整个教材中也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内容包含的一些工艺、操作知识,是实践考核内容。
因此,本节内容在数控编程中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的地位。
二、学情分析中职学校的学生普遍存在动手能力强,思考钻研能力差的特点。
那么如何提高中职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我们要采取多样的教学手段。
通过使用信息化教学、项目教学法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加工工件等实训课提高学生的成就感。
三、说教学目标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学生的认知结构及职业要求,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了解G71的重要作用。
掌握G71的格式及参数说明。
熟记G71的注意事项。
熟练的将G71命令应用于编程中。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工艺与编程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想象和思维能力、扩展学习能力、创新能力。
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要因材施教。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探究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
数控编程专业G71指令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XX学校的XX,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XX。
我将从学情分析,教材分析,教法分析,学法分析,教学过程,教学反思六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学情分析我所教授的是XX级XX专业学生,本专业均为男生,他们具有以下特点:1、学生的抽象思维较弱,具体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强2、在学习本课之前学习了车削外圆,端面,台阶等单一指令,有一定的编程基础3、学生缺乏自信心,老师多给予鼓励,给予学生学习动力二、教材分析根据学生特点和学情,我选用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第三章第三节G71复合循环指令1、该指令在教材中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学习该指令的基础是掌握G90指令并熟练编程的基础上学习的,之前学习的指令是一个指令一个动作或循环,而G71指令是一个指令一连串的动作和循环,学习该指令的必要性是指定了相关参数和外圆轮廓,就能自动计算刀具轨迹简化了编程的内容,避免了复杂的计算,减少了工作量和出错几率,提高加工效率。
该指令的应用,与实际形成对接,为实际加工做准备,通过实际加工,学生的思考,工人的指令编程更突出G71指令实际加工的重要性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并掌握G71指令的正确编写格式熟练应用G71指令进行编程能力目标:学生会读图分析编写加工工艺,会运用编程实际加工,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情感目标:通过指令-编程-加工零件,学生能从实际出发,提高学习兴趣,获得成功感和自信心3、教学重点,难点学生只有掌握了G71指令的编程格式和走刀路线才能正确编程,进行实际加工,因此我把本节课的重点设为内外圆粗加工循环指令格式,走刀路线,本节课的难点设为内外圆粗加工循环指令参数含义和应用的范畴三、教法分析1、教学依据:本着重点突出,难点讲清的原则,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总结走刀路线,从而达到教学目标2、教法设计:如何有效的完成教学任务呢,根据教学依据,我设计了启发式教学法,讲授法,仿真教学法,任务驱动法四、学法分析学生具备生产安全意识,产品质量意识,正确的学习方法至关重要,因此我采用自主学习,交流协作学习。
选择天空让青春自由翱翔选择了大海搏浪于蓝色海洋选择奋斗让青春在汗水的浸润中挥洒希望选择了提高创新能力事业让生命在教育前沿勇往直前铸就辉煌!尊敬的各位专家、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G71复合固定循环指令首先向大家介绍一下课程基本情况:本课程是我校模具制造技术专业的一门理实一体化课程。
授课对象是由18人组成的模具123班,刚上二年级的学生授课时间是今年的4月24日,共四学时我的课程设计理念是:从实践中来,到企业中去。
本门课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事实性知识,更重要的是为给学生提供一个真实的实训情境。
学校通过引进企业的产品,让学生在生产加工中去体验工作任务、工作环境和工作过程,正真实现通过工作来学习。
老师在做中教,学生在做中学,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言:教、学、做是一体化的,是一件事。
接下来我将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说课一、教材分析本次说课采用的教材是高教社出版的《数控加工工艺与编成》,第二版四章第二节的内容。
本教材结构新颖,图文并茂,实用性较强,适合理实一体化教学。
在数控编程加工中复合循环指令的应用十分重要。
在本堂课前学生已经学习了CAXA数控车软件和数控编程的基本指令,通过本次课的学习,会进一步提升学生对G71、G70指令理解和应用能力,也为以后的生产实训和企业顶岗实习打下来良好基础。
二、学情分析对于我校模具加工技术专业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已经学习了《机械制图》、《机械基础》、《CAD》、《车工》、《钳工》等课程,备了普车加工,数控编程的机械加工基础知识。
他们热爱表现对实践好奇乐于挑战、动手能力强,但也存在学习基础薄弱、学习习惯较差,态度懒散等问题。
结合本堂课的内容和学生自身特点,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知识目标包括:掌握G71的编程方法,区分G71和G73的不同应用场合,培养学生动脑能力能力目标包括:运用G71指令在数控车床上加工出合格的零件,培养动手能力情感目标包括:1、培养学生7S管理意识。
外圆粗车复合固定循环G71指令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本课程的教学对象是我校数控专业二年级的学生,之前已经介绍了内外圆单一固定循环指令,利用该指令,学生已经可以加工一些形状简单的零件如圆柱,圆锥等.但是,实际生产中零件形状往往比较复杂,如果只是单一固定循环指令来加工零件必然会使程序庞大,同时也容易出错,这时就要使用内外圆粗车复合固定循环指令(即G71指令).内外圆粗车复合固定循环指令(即G71指令)是数控车床程序编制中非常实用的一种指令,该指令在指定了相关参数和外形轮廓的基础上,可以自动计算刀具的路径,大大的简化了程序的内容,避免了许多复杂的计算,将大量重复的计算过程交给数控系统去完成,减少了编程人员的工作量和出错几率.在实际生产中被广泛的使用,在各类数控大赛中也屡见不鲜,因此本次课的知识点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作为一名即将毕业的数控专业的学生,数控编程及数控机床操作是其必须掌握的专业技能.能否熟练的进行手工编程,能否熟练的操作数控机床也是企业在选择数控技术工人时的一个最基本的要求.考虑到G71指令在数控车床手工编程中应用十分广泛,结合教学过程中要突出的实用性,故指定以下教学目标:二、教学目标:(一)认知目标: 1.了解内外圆粗车复合固定循环指令的特点与使用对象。
2.掌握内外圆粗车复合固定循环指令的格式与循环轨迹。
3.了解内外圆粗车复合固定循环指令在书写时的注意事项.(二)能力目标:要求能够根据任意的零件图,熟练的使用内外圆粗车复合固定循环指令对其进行粗加工;三、重难点分析(一)教学重点: 1.内外圆粗车复合固定循环指令的格式,参数的含义与循环的轨迹2.使用内外圆粗车复合固定循环指令加工的程序在书写时的一般方法与注意事项(二)教学难点: 如何让学生能够根据任意的零件图,熟练的使用内外圆粗车复合固定循环指令对其进行粗加工在教学过程中,将通过板书演示的方法突出重点,通过仿真软件演示的方法突破难点。
《G71指令的讲解》说课稿《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这门课程是数控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总的来看,该课程由数控车和数控铣两个部分组成。
笔者从事数控教学多年,对于G71指令的讲解有一些心得,这里写出来,和大家一起探讨。
一、说教学重难点1.掌握G71指令的格式2.会应用G71指令编程及加工二、说学情我们学生的一个特点是:“重实践、轻理论”。
具体表现为:在上理论课时,往往觉得乏味而提不起精神。
但是,上实习课时,却能积极投入,干劲十足。
这种现象对于我们的教学具有启发意义,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这个特点,通过让学生完成具体的任务来帮助他们掌握有关的知识。
三、说教法学法本课主要介绍一下本项目怎样应用任务驱动法来开展教学的,是以完成台阶轴的加工任务为载体,以完成任务的过程为学习G71指令的过程。
课堂上,还兼用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任务驱动这样一些教法学法。
四、说具体的教学过程整个教学过程由这样六个部分组成:创设情境,提出任务;让学生自主学习G71指令;通过师生互动来完成课堂举例;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来完成任务;对有关知识进行适度拓展;课堂小结和作业设计。
总课时为四课时(160分钟)。
1.创设情境,提出任务通过课件和实物展示导入,让每位学生引起兴趣,明确本项目要完成的任务:完成一个台阶轴的外轮廓加工。
明确了任务后,我又对学生提问:你能想象下,这样一个台阶轴零件在数控车床上是怎样加工出来的吗?带着这样的问题,让学生对本项目的目标任务产生感性认识。
2.自主学习G71指令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要达到这样两个效果:(1)要求学生掌握G71指令的格式。
(2)了解指令中各参数的含义。
第一点是本项目的教学重点之一,较为简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完全可以掌握。
第二点,是本项目的教学难点,在教学中,我是通过“三部曲”来逐步化解这个难点的,这里是第一步。
通过自主学习,先让学生知道指令中有哪些参数,字面含义是什么。
3.师生互动,课堂举例课堂举例:应用G71指令编写教材例子零件的加工程序在这里,我也是分三步,通过师生间的三个互动来完成课堂举例的编程的。
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是《外圆粗车固定循环G71》一、说教材外圆粗车固定循环指令G71是学生在掌握了G01、G90指令的编程方法,并能熟练编程加工一些简单零件后学习的,是加工复杂零件必须掌握的指令之一。
G71指令是一连串动作的复合循环,程序格式较复杂,需要真正理解指令参数的意义,才能快速方便的编写程序,达到提高加工效率的目的。
本节课是初次学习G71指令,主要目的是通过讲授使学生掌握G71的指令格式并能够正确运用进行编程加工。
二、说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外圆粗车固定循环指令G71的格式、轨迹及参数。
掌握G71指令的编程方法和注意事项熟练掌握分层切削的加工方法能力目标:学会分析问题、反思问题,通过小组讨论的方法,培养团结合作精神,编写完整程序,展示自我。
三、说教学的重、难点重点:G71指令的编程方法学习指令的目的在于,熟练运用指令进行编程加工,只有掌握了指令格式及运行轨迹,才能掌握G71指令的编程方法。
难点:指令参数含义,指令编程注意事项四、说教法根据本节课的内容,我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任务驱动法由加工任务零件图引出问题,通过对比新老加工方法,用问题引出新课程,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新任务,任务之间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激发学生的去积极完成,提高学习兴趣。
2、视频演示法利用视频播放等手段进行仿真演示,让学生对加工过程有更直观的认识,对指令的理解也更加透彻,促进学生对加工指令的掌握。
3、集体讨论法针对课题任务提出的问题,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分组讨论,促使学生在学习中养成合作精神,历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说学法实训教师有句格言:“从教中学、从学中教”,我们的教学方法来源于生产实践,在生产实践过程中又能激发出新的教学方法,相辅相成。
新时期,职教改革都在提倡“以生产过程为导向”的新思维、新思路,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实践此类方法。
让学生从机械枯燥的“学答”向“学问”转变,以生产实践的问题为导向,积极探索性的学习,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
全国“xx杯”机械类说课大赛等奖作品:G 固定循环指令编程说课稿 (一)全国“xx杯”机械类说课大赛等奖作品:G固定循环指令编程说课稿尊敬的评委老师和各位同学们:今天我要为大家讲解的是G固定循环指令编程。
首先,我将从三个方面来介绍本次说课的内容:学情分析、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设计。
一、学情分析:本课程是面向高职机械类专业学生的一门课程,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编程基础和机械基础知识。
在学习G固定循环指令编程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G代码、M代码、圆弧编程等内容,掌握了数控加工工艺的基本概念和加工流程。
因此,本课程将围绕如何更好地应用指令实现数控加工展开教学。
二、教学目标:1.了解G固定循环指令的概念、使用范围和优点。
2.掌握G固定循环指令的基本格式和指令编写方法,实现数控加工中的简化编程,提高加工效率。
3.加深学生对数控加工工艺流程和原理的认识,提高数控加工质量和效益。
三、教学过程设计:1.引入新知识(1)出示G固定循环指令的概念和使用范围,并与学生共同探讨其优点和实际应用。
(2)引导学生认真理解G固定循环指令的基本格式和运用方法。
2.演示示范(1)通过在数控加工中创建实际加工零件示例来演示G固定循环指令的编写过程,利用实际加工场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整个指令的编写过程。
(2)结合具体案例介绍如何应用G固定循环指令来实现加工优化,提高加工效率。
3.授予任务(1)让学生亲自上机操作,在命令行中实际编写固定循环指令,加深对指令的理解和掌握。
(2)让学生根据给定图纸的要求,自行编写G固定循环指令,实现加工操作,并让学生交流和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收获。
以上就是本次G固定循环指令编程教学的内容设计。
通过引导学生理解概念、演示示范和实际操作,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熟练掌握G固定循环指令编程技能,提高加工效率和质量。
希望同学们能够在本次教学中有所收获,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控加工工艺的核心要素。
“G71固定循环指令编程”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
你们好,我叫沈晓燕,来自安徽省汽车工业学校数控教学部。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G71固定循环指令编程”。
接下来,我将从课程定位、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学情分析、教学方法、教学实践条件、教学过程、教学反思这八个方面对本此课的教学设计进行说明。
一.课程定位
本课题选自《数控加工技术基础》课程,适用对象为数控应用技术专业学生;课程性质为专业核心课程,安排在三年制初中专第二学年第一学期完成;全部为理实一体化教学。
对应职业岗位为数控车床操作工;技能培养目标—数控车中级工;前期已学课程有《机械制图》《数控加工工艺》《零件检测》等。
二.教材分析
1.教材说明
本课程所选教材为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数控加工技术基础》。
教材理念是“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
本课题选自教材中的第二篇“数控车削工艺及加工技术训练”,第8章“数控车削编程技术训练”,项目七“固定循环指令编程”。
2. 教材处理
根据我校教学条件和学情,我在课前对教材做了一些调整:
●原教材中的零件图较复杂,我将它调整为符合学生实际能力的零件图;
●原教材要求的轴向加工尺寸精度为+0.02,我将尺寸精度降为+0.05;
●原教材课后作业偏向理论性,缺乏实践性,我增加了要求学生自己动手,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课后作
业。
三. 教学目标、重难点
1. 教学目标
我设定了四个方面的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技能目标、能力目标、职业素养目标。
(1)知识目标包括:理解并掌握G71指令正确的编写格式;理解并掌握G71指令循环路线;熟练应用G71指令进行编程。
(2)技能目标包括:会使用数控仿真软件仿真G71指令;会使用G71指令加工台阶轴零件。
(3)能力目标包括:能进行零件工艺分析并编程;能合理选用刀具,使用工具、量具;能熟练操作数控车床。
(4)职业素养目标:
●通过分组加工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通过小组间互评培养良性竞争意识;
●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为数控中级工考证打好基础;
●通过实操前安全教育培养安全生产意识;
●通过执行企业7S标准培养良好职业素养。
3. 教学重点、难点
本次课教学重点为:G71指令编程格式、G71走刀路线、台阶轴加工工艺、仿真G71指令、实际加工。
其中,难点一为: G71走刀路线;难点二为:台阶轴加工工艺。
我采用两个方法突破重难点:使用动画演示G71走刀路线,突破了难点一;通过实操掌握台阶轴加工工艺,突破了难点二。
四.学情分析
教学对象共24人,男14人,女10人,年龄在16~18岁之间。
他们的技能特点:能够正确操作普通车床和数控车床,会使用数控仿真软件,会选用刀具,使用量具。
知识特点:已具备读图能力、数控加工工艺基础知识、数控编程基础知识。
情感态度:对理论课程缺乏兴趣,喜欢动手实践,对未来的工作岗位有一定的了解和向往。
五.教学方法
为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我采取了以下三个教学手段:
1.任务驱动法
教学以任务驱动形式完成,学习目标明确,做中教,做中学,适合中职学生学习特点,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2.仿真教学法
利用数控仿真软件使编程知识的学习更加形象,提高教学效率,降低安全隐患。
3.实践教学法
通过实际加工训练工艺分析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培养安全操作意识。
六.教学实践条件
采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四节课连堂共180分钟。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知识更直观;
利用数控仿真软件仿真教学,提高效率,降低安全隐患。
课前准备好毛坯、量具、刀具,并摆放到位。
七.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分为四个环节:第一环节,多媒体教学,45分钟;第二环节,仿真教学,30分钟;第三环节,现场教学,100分钟;第四环节,布置作业,5分钟。
多媒体教学环节中,首先,复习项目六中单一固定循环指令G90的走刀特点和编程格式;根据G90为单层切削的特点引出问题:想实现多层切削怎么办?进而引发思考:有没有能够实现多层切削的指令?有,就是G71指令。
多媒体环节第二步--任务描述。
给出本次课的加工任务---台阶轴零件图,并制定执行任务的五个步骤:1.制定工艺方案;2.编制加工程序;3.模拟仿真加工;4.实际操作加工;5.零件检测评分。
知识讲解。
知识讲解的内容有:制定加工工艺;选择毛坯、刀具;选择合理切削用量;讲解G71
指令的编程格式、走刀路线,这里是难点,学生通过观看G71走刀动画演示直观理解G71的循环路线,从而突破了难点。
编制加工程序。
通过以上的知识讲解完成了预定的知识目标。
板书设计:我将板书设计为三部分,左边为复习G90指令,中间为讲解G71指令,右边为实际加工前准备工作。
这三部分体现了这次课的主要内容。
仿真教学环节中,先由学生一人一机使用仿真软件加工;再由教师演示正确仿真步骤,演示方式为观看事先录制好的仿真录像,边看边讲解操作过程中注意事项。
最后,为了保证准确加工,让学生二次仿真。
现场教学环节。
第一步—分组加工。
将全班24人分成6组,指定小组负责人;每组安排一位实训指导老师;加工前讲解操作注意事项,进行班前安全教育;带领学生一起检查毛坯、工具、量具是否正确到位;接下来规定加工时间开始加工。
加工出零件之后,进入现场教学环节的第二步—-零件检测评分。
各小组检测零件,分析误差原因,并提出改进方法;各小组交换零件互评;教师根据评分表最后评分。
整个评分环节为自评、互评、师评。
零件检测之后清理现场。
整个加工过程要求学生依据企业7S标准,养成良好职业素养。
现场教学环节的最后是总结:本次课的主要任务是利用G71指令加工台阶轴零件。
整个教学过程中,学习的内容是工作任务,在工作任务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
通过仿真教学和现场教学这两个环节完成了预定的技能和能力目标。
第四个环节--布置课后作业。
根据知识能力目标,要求每组成员各找一个可以用G71指令加工的日常用品,经小组讨论,推选出最适合一个,并画出零件图,制定加工工艺,编制加工程序;根据技能目标,要求学生利用仿真软件对程序进行仿真加工,并将仿真结果一截图的形式发到我的邮箱。
八.教学反思
本次课的创新之处在于整个教学过程围绕着“职业教育教师要在做中教,学生要在做中学”的理念和要求。
教学场地由教室变为车间;教学主体由教师变为学生;教学方式由讲授变为理实一体。
不足之处:由于教学条件有限,学生只能以小组为单位,不能每个学生都独立操作加工零件;
改进方式: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尽量让每个学生都能动手。
结束语
以上是我对本次课程设计的说明。
最后谈一些我对理实一体化的一点感想。
我从事数控教学工作六年,从最初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到如今的理实一体化教学,在这个过程中,我明显感觉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在增加,作为教师,我自己也在不断探索和学习,希望能用理实一体的教学模式培养出优秀的数控专业中职生。
以上是我本次说课全部内容,恳请各位专家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