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美术下册第4课《绿色家园》名师制作优质教案浙美版
- 格式:doc
- 大小:183.50 KB
- 文档页数:2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4课绿化家园|浙美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植物对于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能够运用绘画或手工制作的方法表现家园绿化的美好景象。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培养学生对家园绿化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家园、保护环境的意识,激发他们积极参与绿化家园活动的热情。
教学内容1. 植物的认识:介绍常见的绿化植物及其特点。
2. 家园绿化的意义:讨论绿化对于改善环境、美化家园的重要性。
3. 绘画与手工制作:教授学生如何运用绘画或手工制作的方法表现家园绿化的景象。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培养学生对家园绿化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
2.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观察到的绿化景象转化为绘画或手工制作作品。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植物图片、绿化家园的案例图片。
2. 学具:绘画纸、彩色铅笔、水彩颜料、剪刀、胶水、绿色纸张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家园绿化的案例图片,引导学生讨论家园绿化的重要性。
2. 新授:介绍常见的绿化植物及其特点,教授学生如何运用绘画或手工制作的方法表现家园绿化的景象。
3.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绘画或手工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4.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进行评价和总结。
板书设计1. 绿化家园2. 副三年级下册美术第4课3. 内容:植物的认识、家园绿化的意义、绘画与手工制作方法作业设计1. 必做题:绘制一幅家园绿化的图画。
2. 选做题:制作一个家园绿化的手工模型。
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学生对家园绿化的意义有了更深的理解,绘画和手工制作能力得到了提升。
2. 改进措施:在实践环节,可以增加更多互动性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参与热情。
---以上是一份针对“绿化家园”这一课时的美术教案,希望能满足您的要求。
重点细节: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整个教案中的关键部分,它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能否实现,教学内容能否被学生有效吸收,以及教学重点和难点能否得到突破。
三年级浙人美版艺术美术《绿色家园》教案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观察和感受自然环境,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2.学习运用绘画、手工等艺术形式表现绿色家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3.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用艺术形式表现绿色家园的美丽和生机,传达环保理念。
2.难点:画面的构图和色彩搭配,以及如何突出主题。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有关绿色家园的图片、视频资料、绘画工具(彩笔、油画棒、水彩颜料等)、手工材料(卡纸、剪刀、胶水等)、示范作品。
2.学生准备:绘画工具、手工材料。
四、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播放一段美丽的自然风景视频或展示一些绿色家园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感受大自然的美丽。
提问:“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这些画面给你什么样的感受?”激发学生对绿色家园的向往和热爱。
2.知识讲解介绍绿色家园的概念和重要性,让学生了解保护环境对我们生活的意义。
分析绿色家园的元素,如绿树、草地、花朵、河流、小动物等,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元素的形状、颜色和特点。
展示一些以绿色家园为主题的艺术作品,让学生欣赏不同的表现形式和风格,启发学生的创作思路。
3.创意启发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分享自己心中的绿色家园是什么样子的,有哪些美好的事物和场景。
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提出一些独特的创意和想法,如可以在画面中加入一些环保设施、未来科技元素等,让绿色家园更加美好。
4.技法示范绘画示范:教师用绘画工具示范画一幅绿色家园的画,可以先画出大致的构图,确定画面的主体和背景。
然后逐一画出绿色家园的元素,如树木、花草、小动物等,注意形状和比例的准确。
最后用色彩进行渲染,突出绿色家园的美丽和生机,同时可以用一些线条和图案进行装饰,增加画面的丰富度。
手工示范:教师用手工材料示范制作一个绿色家园的立体作品,可以用卡纸剪出各种形状,如树木、房子、花朵等,然后用胶水粘贴在一起,形成一个立体的场景。
可以用彩笔或颜料进行装饰,让作品更加生动和美观。
浙美版小学美术4绿色家园教学设计(1)4 绿色家园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绿化的意义,学习折剪树木的方法,用美术的形式美化生活。
2、过程与方法:欣赏绿色给生活带来的美好,用对折、剪纸的方法表现各种树的造型,感受不同树的造型美感。
3、情感与价值观:感受剪纸造型的乐趣,体会环境保护和绿化的价值与意义,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
2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在动手实践能力上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大部分学生能运用剪刀剪出造型较为简单的剪纸作品。
并且三年级的学生在绘画造型表现上也有很好的基础,因此本课将绘画结合手工,让学生的造型能力和动手能力想结合。
3重点难点重点:用对折剪纸的方法,表现各种树的造型。
难点:掌握四连折,剪树的各种具体制作方法。
4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音乐导入1、师:让我们先闭上眼睛,一起来倾听一段音乐。
等会要请大家来说一说,呈现在你眼前的是怎样一副画面?画面中有哪些景物?画面有哪些颜色?生:1-2位回答2、师:是的,我似乎也看到了那美丽的春日风光。
春天到了,我们的校园里柳树开始发芽,桂树长出了新枝,树儿都穿上了美丽的新装。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绿色家园》,用大家的巧手来制作美丽的小树,把他装饰到我们的校园里。
活动2【讲授】分析树形,学会概括1.师:(出示一系列不同种类的大树)树有许多不同的种类,看,我这边拍了好多不一样的树木,说说你最喜欢哪一课,它的外形有什么特点?2.生:1-2位说说师:选择一颗大树,用笔画一画它的外形。
3.生:小练笔画外形。
4.师:大家概括的很好,把大树生动优美的造型都画出来了。
(出示概括图)看看我们是不是概括的差不多呢?活动3【活动】探究方法,深入学习1.师:好的,现在我们已经学会概括大树的外形了。
现在我们要来看一看怎么用彩纸剪出一大片树木(出示)。
仔细观察,同桌之间相互讨论,说说他是用什么方法剪的呢?2.生:1-2位3. 师:板书。
总结(对称折剪法)4.师:边说边示范。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4课绿化家园》浙美版 (1)一. 教材分析《第4课绿化家园》是浙美版三年级下册的一课。
本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体验,了解和掌握绿化家园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绿化家园的意义、方法,以及如何美化家园等。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表达能力,对家园有一定的认识和感情。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绿化家园的概念和方法还不够了解,需要在教学中进行引导和培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绿化家园的意义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创新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绿化家园的方法和步骤。
2.如何将创新理念融入到家园美化中。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绿化家园的重要性。
2.实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实例,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绿化家园的方法和步骤。
3.小组合作法: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共同完成家园美化任务。
4.创新教学法: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将创新理念融入到家园美化中。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内容包括绿化家园的意义、方法等。
2.实例图片:收集一些家园美化的实例图片,用于分析和学习。
3.材料工具:准备绿化家园所需的材料和工具,如种子、花盆等。
4.作业模板:为学生准备一份家园美化计划模板,方便学生完成作业。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介绍绿化家园的意义和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环保意识。
2.呈现(10分钟)展示一些家园美化的实例图片,让学生了解和感受绿化家园的方法和效果。
3.操练(15分钟)为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家园美化主题,讨论并制定美化计划。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巩固(10分钟)邀请部分学生分享自己的美化计划,让大家共同学习和交流。
教师点评并给予建议。
5.拓展(10分钟)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将创新理念融入到家园美化中。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4课绿化家园》浙美版 (1)一. 教材分析《第4课绿化家园》是浙美版三年级下册的美术课程。
本课旨在让学生通过观察、体验和创作,了解绿色环境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绿色环境的现状、绿化家园的方法和意义等方面。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对周围的环境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环保的概念和意义还不够清晰,需要教师通过生动的案例和活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绿色环境的重要性,培养环保意识。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创新的能力。
3.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表达交流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绿色环境的意义,学会绿化家园的方法。
2.难点:如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生动的形式,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案例,让学生了解环保的重要性。
3.小组合作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合作完成任务,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4.创作展示法:鼓励学生通过绘画、手工等形式,表达自己对绿色环境的认识和想法。
六. 教学准备1.教材、课件等教学资源。
2.画纸、画笔、彩泥、剪刀等绘画和手工材料。
3.相关视频、图片等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我国绿色环境的现状,引导学生关注环保问题。
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案例,让学生了解环保的重要性。
通过讨论,总结出绿化家园的方法和意义。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合作完成一份关于绿化家园的手工或绘画作品。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各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其他学生和教师进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5.拓展(10分钟)邀请环保专家或志愿者,为学生讲解环保知识和实践经验,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环保意识和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绿色家园教学目标1、了解绿化的意义,学习折剪树木的方法,用美术的形式美化生活2、欣赏绿化给生活带来的美好,用折剪纸的方法表现各种树的造型,感受不同树的造型美感3、感受剪纸造型的乐趣,体会保护环境和绿化的价值与意义,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
重点难点:重点:通过欣赏和学习折剪纸材树,培养学生有爱绿护绿的兴趣和建设美好家乡的情感。
难点:掌握折剪树的各种具体制作方法。
教学过程一、情感导入T:我们来观察一下桌子上的纸,它从何而来?也许她来至于一棵有着粗壮的树干,茂密的树枝,绿油油的树叶的大树,伐木的工人看到了感觉很满意,丝丝拉起锯子,工作起来,诶,这颗也不错,那颗也不错,接着锯子工作的声音在树林里回旋不停,你们说接下来会是什么样的场景出现?(展示图片)剩下一个个的木桩,这样好吗?会出现?小结并引出课题: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很多这样的情况,不管是农村还是城市,树木生长的地方都成了房子的地方,就算再美丽的房子没了树木的陪伴也是孤独,缺少生命力的?我们的课堂中来了一位小朋友,看看他要说什么我住在一个美丽的家园中,可是却是一个没有树木的家园,我想种树,大哥哥大姐姐你们能帮我一起种树木吗?二、共同复习折剪方法那就拿起桌上那来自于大树无私奉献做成的卡纸来思考怎么制作大树吧!T:对折?这就是我们在前几课一直学习的折剪的方法啦,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对折怎么折?拿起你们手中的纸片,我们一起来折着看!恩,我把我折好的纸画在黑板上,我们一起来画一画,先分开口闭口,再画,这样就可以了,一个很简单,那一排呢?可以怎么折?很厉害,怎么画?我这样画对了吗?该怎么画?请同学上来画画看,他们所画的哪个是对的方法呢?我们一起用小纸条一起来检验一下,(学生动手寻找方法)T:哇,看来你们都知道方法了,棒棒哒,诶你们看,我画的树是不是长一样的?这样好吗?世界上的树有那么多,我们是不是可以去选一选呢,看大屏幕。
三、深入探究,树的多种绘画方法展示图片,不同的树。
4 绿色家园(教案)浙美版(2012)美术三年级下册1. 教学目标1.了解绿色环保的意义和重要性。
2.通过画画的形式表达对绿色环保的理解和态度。
3.培养学生的绘画能力和创造力。
2.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绿色环保的意义和重要性,通过绘画表达对绿色环保的理解和态度。
2.教学难点:如何将对绿色环保的理解转化为图像并进行表达。
3. 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A. 教学内容1.引导学生了解绿色环保的意义和重要性。
2.教授绘画技巧和创意思维。
3.进行绘画实践,让学生表达对绿色环保的理解和态度。
B. 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法:通过PPT和视频展示,让学生了解绿色环保的意义和重要性。
2.示范教学法:老师通过绘画实践,示范绘画技巧,让学生模仿和学习。
3.个性化教学法:鼓励学生在绘画实践中发挥创意和个性,允许学生自由表现。
4. 教学过程A. 热身练习1.让学生观察周围的环境,或者播放关于绿色环保的视频,引导学生讨论绿色环保的意义和重要性。
时间:10分钟。
B. 知识点讲授1.通过PPT和视频的形式进行讲解,让学生了解绿色环保相关知识。
时间:20分钟。
C. 绘画实践1.提供相关素材(例如纸张、彩笔、水彩颜料等)。
2.老师进行示范绘画,让学生模仿和学习。
3.鼓励学生发挥创意,进行个性化绘画实践。
4.分段展示学生的作品(时间可根据情况灵活设置)。
时间:50分钟。
D. 总结与评价1.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反思自己的绘画过程和结果。
2.老师进行综合评价,给予学生表扬和指导意见。
3.整理学生的作品,并放在班级展示区。
时间:10分钟。
5. 课后作业1.画一幅题为“我的绿色梦”的画作,表达对绿色环保的理解和追求。
2.将作品带回家中,征求家长意见,并写下一份对自己作品和家长意见的总结。
6. 教学反思1.整个教学过程注重知识性的讲解,也注重实践性的演练,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表达欲望。
2.教学方法多样化,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进行不同形式的教学探索和尝试,也有利于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4课绿色家园|浙美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了解绿色家园的概念,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2. 学生能够运用绘画、剪贴等手法,创作出具有环保主题的美术作品。
3. 学生能够通过作品表达对绿色家园的热爱和向往。
过程与方法1. 学生通过观察、讨论,提高对绿色家园的认识和理解。
2. 学生通过实践,掌握绘画、剪贴等美术创作手法。
3.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提高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 学生能够培养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责任感。
2. 学生能够通过创作,表达对绿色家园的热爱和向往。
3. 学生能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积极参与环保活动。
教学内容1. 绿色家园的概念及重要性。
2. 环保主题的美术作品欣赏。
3. 绘画、剪贴等美术创作手法的讲解和实践。
4. 小组合作完成作品。
5. 作品展示与评价。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绿色家园的概念及重要性。
2. 绘画、剪贴等美术创作手法的运用。
3. 小组合作完成作品。
难点1. 环保主题的创意构思。
2. 绘画、剪贴等美术创作手法的熟练运用。
3. 小组合作中的沟通与协作。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PPT、环保主题的美术作品、绘画工具、剪贴工具等。
2. 学生准备:绘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1. 引入:教师通过PPT展示绿色家园的图片,引导学生了解绿色家园的概念及重要性。
2. 作品欣赏:教师展示环保主题的美术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并讨论作品的创意和表现手法。
3. 技法讲解:教师讲解绘画、剪贴等美术创作手法,并进行示范。
4. 实践操作: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解和示范,进行绘画、剪贴等创作实践。
5.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每组共同完成一幅环保主题的美术作品。
6. 作品展示与评价:每组展示作品,教师和学生对作品进行评价和反馈。
板书设计1. 绿色家园2. 内容:- 绿色家园的概念及重要性- 绘画、剪贴等美术创作手法- 小组合作完成作品- 作品展示与评价作业设计1. 课后练习:学生根据课堂所学,独立完成一幅环保主题的美术作品。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4课绿化家园丨浙美版一、教学内容及目标1. 教学内容本课以绿化家园为主题,结合三年级美术书中的“造型构图”章节,让学生通过绘画的方式表达对绿化环保的想法和行动。
2.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到绿化及环保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2.提高学生的造型构图能力和绘画表现能力。
3.引导学生通过绘画表达对绿化环保的理解和行动计划。
二、教学步骤和内容1. 热身活动教师可以先通过图片或视频的形式让学生了解我国绿化环保政策的实施情况,以及环保和绿化植物有哪些作用。
可以先在黑板上给学生出示图片,然后请学生通过口述方式,表达对图片的看法和表达对“绿化环保”的理解。
2. 观察和练习让学生在纸上进行简单的样板练习,掌握基本的线条、形状和颜色的运用方法。
观察并模仿老师精细的线条描绘,训练学生的构图能力。
3. 实践创作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直觉,在纸上画出自己心目中的绿化家园,并在图形中加入环保元素。
同时,教师也可以给学生提供一定的素材和指导,引导学生完成绘画作品。
4. 分享作品让学生把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同班同学,共同评价和学习。
教师也可以在讨论中引导学生,提高他们的绘画技能和环保意识。
三、教学重点1.学生的观察和构图能力。
2.学生对绿化环保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3.学生的创意和表现力。
四、教学评价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作品和表现,进行评价和分析。
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考察学生的学习成果:1.学生的构图能力和绘画技巧:可以根据作品的美感、构图和线条的精细程度,对学生的绘画成果进行评价。
2.学生对绿化环保的理解和表达:可以根据学生绘画作品中的环保元素和理解,对学生的环保意识进行评价。
3.学生的创意和表现力:可以根据学生绘画作品的独特性和创意性,对学生的表现力进行评价。
五、教学反思在这节课中我觉得教育对学生从各方面进行激发,从而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独特的想法,并提升他们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4课《绿化家园》浙美版一. 教材分析《绿化家园》是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材中的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体验,了解自然环境中的植物,学会用简单的线条和色彩描绘植物,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造能力。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观察身边的植物、学习基本的绘画技巧、创作自己的画作等。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表达能力,对身边的植物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绘画技巧掌握不够熟练,需要老师在教学中给予个别指导。
此外,学生们的创造能力和想象力需要通过教学活动得到进一步激发和培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观察身边的植物,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绘画技巧,学会用线条和色彩描绘植物。
3.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想象力,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践,学会描绘植物的基本技巧。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创作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画作。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观察身边的植物,了解其特点。
2.示范法:老师通过示范,教授绘画技巧。
3.练习法:学生通过实践,巩固所学技巧。
4.引导法:老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创作出独特的作品。
六. 教学准备1.教具:植物图片、绘画材料(如画纸、画笔、水彩等)。
2.学具:学生自带绘画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植物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植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展示一些优秀的植物画作,让学生了解植物绘画的基本技巧。
3.操练(10分钟)老师示范绘画技巧,学生跟随老师一起动手实践,掌握绘画方法。
4.巩固(10分钟)学生独立完成一幅植物画作,老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拓展(10分钟)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创作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植物画作。
6.小结(5分钟)老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植物绘画的技巧和创意的重要性。
7.家庭作业(5分钟)课后继续观察身边的植物,完成一幅观察日记式的画作。
4.绿色家园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植树绿化的作用,学会用绿色装扮家园、社区。
2.能力目标:
学习用折剪纸的方法,表现各种树的外形,感受不同树的造型美感。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在制作过程中,有爱绿护绿保护环境的意识和建设美好家乡的情感。
重点难点
重点:
通过欣赏和学习折剪纸材树,培养学生有爱绿护绿的兴趣和建设美好家乡的情感。
难点:
掌握折剪树的各种具体制作方法。
教具学具
(学生)收集山林绿化、绿色家园的摄影图片,剪刀、彩纸、彩色水笔、胶水
(教师)收集有关绿化家园的图片、海报制作成课件,剪刀、彩纸、彩色水笔、胶水等
教学过程
1.谈话揭题。
(1)看图讲故事,激发兴趣。
请同学们说说自己的家是什么样子的,问问同学们喜不喜欢自己的家,最后出示小鸟的家,请同学猛和老师一起去看看小鸟的家是怎么样的
课件展示小鸟现在生活的场景,教师述说小鸟成长的故事,五年前小鸟的家在一片美丽的森林里,树木生长茂盛小鸟和他的家人幸福的生活在这片美丽的森林里。
但是现在小鸟的家变了,因为人类的乱砍乱伐现在森林没了,剩下的只有木桩和满地黄沙。
小鸟很伤心。
请同学说说听了故事的感受。
为了保护我们的生活环境清同学们都为我们的绿化出一份力。
课件展示与学生课前收集的绿色家园摄影图片欣赏相结合,直观感受绿色的美。
请学生讲讲人类和大自然的关系,了解植树绿化的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说说植树节的由来及时间。
提问:3月12日是什么节日?
知道植树节的由来吗?
(3)揭示课题《绿化家园》。
2.探究新知,学习对称剪方法。
(1)教师出示一张绿色的纸,提出问题:一张彩纸怎样才能变成一棵树,用什么办法?
(2)学生得出结论:以彩纸做材料,用折、剪等方法,可以剪出各种形状的树。
(3)教师示范用对折法剪“树”。
强调先沿对称轴画半棵树,再剪。
(4)学生试着剪纸。
(5)认识不同树的外形特征。
看课件《各种各样的树》,说说你能识别哪些树木,说出他们的外形特征。
(6)分组讨论:
剪纸的树形可以有哪些变化?
(7)小结。
3.学习用四连折法剪树。
4.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创作,集体创作纸贴画《美丽的大森林》。
(1)创设情境:
欣赏美丽的大自然图片。
(2)学生分组,集体创作用折剪方法剪树,然后粘贴在黑板上或长卷纸上,组合成美丽的大森林。
教师巡回辅导。
5.作业展示,互相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