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后现代主流女性主义研究评述
- 格式:pdf
- 大小:315.37 KB
- 文档页数:5
约翰·福尔斯是当代英国文坛上享有盛名的作家,他的《法国中尉的女人》自1969年问世以来,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广泛而持久的强烈反响。
小说讲述了维多利亚时代三个青年男女爱情纠葛的故事。
男主人公是贵族出生的查尔斯,在19世纪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空有贵族的头衔而无经济实力。
他的未婚妻蒂娜是富商之女,年轻、漂亮、娴静、顺从,是维多利亚时代的典型女性。
蒂娜重名利,查尔斯重富贵,两人的结合理应顺利和美满。
但是,查尔斯和蒂娜的莱姆镇之行令查尔斯改变了初衷。
查尔斯遇到了背负着“法国中尉的婊子”的恶名,但神秘、深沉且与众不同的家庭教师萨拉。
他被萨拉的神秘、忧郁的美和野性的热情所征服,毅然同蒂娜决裂,抛弃荣华富贵,不顾一切地追求萨拉。
他追求着萨拉,也追求着自己的人生。
从小说发表至今,批评家们从不同的角度对它进行了解读。
但是,小说最大的魅力还是源自于其后现代主义文学的语言观和叙事写作技巧。
因此,本文从后现代小说的互文性、读者的介入和作者的介入等角度进行解读。
一、互文性克里斯特娃提出了互文性这个概念,她声称:“任何一篇文本的写成都如同一幅语录彩图的拼成,任何一篇文本都吸收和转换了别的文本。
”[1]14与其把注意力放在一个文本的结构上,还不如去研究这个结构是怎样形成的。
这就牵涉到把文本放在前人的文本或其他共时性文本的总体进行考虑,相比而言,这个文本只是一种转化。
罗兰·巴特综合前人的观点提出了作者已死,文本也不仅仅是一串的字词传递单一的意思而是一个思维空间,大量的非原创文本与此交会碰撞,文本成了一个从无数的文化中心得来的一连串引文[2]170。
吉拉尔·热奈特巴互文性从一个语言学的概念决定性地转变为一个文学创作的概念,使互文性成为“文”与“他文”之间所维系的关系的总称。
这篇小说与当时正在崛起的女性主义运动形成的互文,与灰姑娘的故事形成的互文,把小说置于更大的空间里考察,从而更好地诠释小说。
(一)与当时兴起的女性主义文化形成的互文小说通篇都是对维多利亚时代的小说人物和事件的戏仿,包括小说的布局、人物的基本性格特点。
普遍主义、差异主义与后现代女性主义———法国三代女性主义思想之观照栾荷莎摘要:自19世纪末发生第一次女性主义运动浪潮以来,女性主义经历了三种思潮:普遍主义、差异主义和后现代主义。
其中,持对立立场的普遍主义和差异主义对妇女解放做出了各自的贡献,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有时代的局限。
在法国,以波伏娃为代表的普遍主义把女人从“生来是低等的女人”的屈辱中解放出来,但她主张的妇女解放道路抹杀了女性的特殊性并导致女性“雄性化”;以西苏为代表的差异主义则试图还女人“生来是女人并成为女人”的尊严,但她主张的女性气质价值的重新发掘容易再次落入本质主义的陷阱,并把女性重新禁锢在私人空间。
因此超越男性/女性二元对立的后现代女性主义成为解决两性问题的思考方向。
关键词:法国女性主义;普遍主义;差异主义;后现代女性主义DOI:10.13277/ki.jcwu.2019.03.013收稿日期:2019-04-06中图分类号:C913.6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98(2019)03-0098-06作者简介:栾荷莎,女,黑龙江大学西语学院讲师,法国艾克斯-马赛大学比较文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女性主义与女性文学。
150080法国女性主义是世界女性主义重要的一部分,其发展历程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即普遍主义(U-niversalisme)、差异主义(Différentialisme)和后现代女性主义(Féminisme Postmoderne)。
本文将着重探讨以西蒙娜·德·波伏娃(Simone de Beauvoir)为代表的法国第一代女性主义的普遍主义理论主张,以及以埃莱娜·西苏(Hél侉ne Cixous)为代表的法国第二代女性主义的差异主义理论主张,厘清两代之间的差异与局限,进而讨论以朱莉亚·克里斯蒂娃(Julia Kristeva)为代表的后现代女性主义试图超越前两代女性主义的努力。
摘要摘要拉康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最具独立见解而又最有争议的欧洲精神分析学家,有“法国的弗洛伊德”之称。
除了在精神分析学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拉康的关于性和女性的理论也极大地推动了当代女性主义运动,为后现代女性主义运动提供了丰富而又深刻的理论基础。
后现代女性主义者从拉康那里吸收了丰富的营养,但也有对他不满意的地方。
在介绍拉康的主要思想时,笔者首先介绍其思想渊源,由此我们可窥见拉康思想的起源与创新。
拉康在精神分析学领域最为重要的贡献就是创造性地提出了著名的“三界说”,即想象界、象征界和实在界的三重区分。
三大界域奠定了拉康全部理论的基础。
在此三界说的基础上,拉康提出了著名的主体理论:主体不是一个问题,而是一个回答,是实在界对大他者和象征秩序提出的问题的回答。
而且,人类主体是一个无,我们主体生存的真相就是不存在,或者是虚假的存在,这就是所谓的“真实的不可能”。
拉康解构了主体,证实了人类主体的虚假性,并且颠覆了传统关于性和女性的思想,创造性地提出了“女性并不存在”这样的命题,由此拉开了拉康同后现代女性主义之间联系的序幕。
后现代女性主义即为女性主义与后现代思潮的相遇、碰撞并且相互渗透的结果。
拉康对后现代女性主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他的关于女性的命题和关于主体的论述,为女性主义寻求自我解放提供了理论基础。
总的来说,研究拉康及其与后现代女性主义之间的关系,不仅使我们更好地了解这位精神分析大师的思想及其与后现代女性主义之间的关系,而且可以使我们更好地了解二十世纪后半叶的西方哲学状况。
关键词:想象界;象征界;主体;大他者;欲望;实在界;大写的真实;女性主义IIIABSTRACTAbstractLacan is the most independent-minded and controversial psychoanalyst after World War II in Europe, and is known as “French Freud”. Lacan not only has made great achievements in the field of psychoanalysis, but also his theory about sex and women have greatly contributed to the contemporary women’s movement, so he provides a rich and profound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post-modern women’s movement . Post-modern feminists absorb a wealth of nutrition from Lacan, but they also express dissatisfaction with him. In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main ideas of Lacan, we first introduce the origins of his ideas, so we can have a glimpse of the source of Lacan's ideas and his innovation. In the field of psychoanalysis, Lacan makes an important contribution, which is that he puts forward the Three Realms: the imaginary, the symbolic, and the real. These three Realms have laid a basis for Lacan's theories. In Lacan's opinion, the subject body is not a problem, but an answer. It is the answer of the real to the question of the Other and the symbolic. Moreover, our subject does not exist, and the truth of our existence is that Real does not exist, or the existence is false, which is the so called “Real can not exist.” In other words, Lacan deconstructs the subject and confirms that the subject is false. At the same time, he subverts the traditional ideas about sex and women, and creatively puts forward a proposition about women: "women can not exist", which opens the prologue between Lacan and post-modern feminism. Post-modern feminism as a consequence of the result of the encounter, collision and mutual penetration of feminist and post-modern thought is affected seriously by Lacan, especially his proposition about women and the discussion on subject, so he provides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self-liberation of feminism. Overall, the study of Lacan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post-modern feminism, not only enables us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spiritual masters, and his relationship with the post-modern feminism, but also enables us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situation of the western philosophy of the latter half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Keyword: the imaginary; the symbolic; subject; Other ; desire; the real; Real;feminismIV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杜拉斯的后现代女性主义观念1. 引言杜拉斯(Marguerite Duras)是一位20世纪法国作家,她以其独特而强大的写作风格和对女性、身份认同等问题的关注而闻名。
本文将探讨杜拉斯的后现代女性主义观念,包括她对权力、性别和自由的思考以及其对女性存在形式的重新诠释。
2. 杜拉斯与后现代女性主义2.1 后现代女性主义概述在解析杜拉斯的观点之前,我们需要了解后现代女性主义的核心思想。
后现代女性主义关注个人经验和多样化身份,并批判具有压制性和排他性的权力结构。
2.2 杜拉斯对权力的批判杜拉斯通过自己的作品表达了对权力结构的批判。
她揭示了社会中男权主导以及婚姻、家庭中隐含的压迫机制,并呼吁摆脱这些束缚。
3. 性别与身份认同3.1 对传统性别角色的挑战杜拉斯对传统社会赋予女性的角色提出了质疑,并试图打破这种束缚。
她描述了女性在家庭和婚姻中感受到的压力,同时探索了自我认同和自由意志的关系。
3.2 a->b->c链式引导杜拉斯在许多作品中通过探索主人公的性别认同来挑战传统思维。
她讲述了一些女性角色通过与异性或同性关系的互动来发现自己真正的身份,并重新定义了女性存在的方式。
4. 女性存在形式的重新诠释4.1 审美与身体解放杜拉斯对审美和身体解放的思考使她突破了传统封闭的文化界限。
她大胆地呈现了女性身体,强调自由和幸福与个体的审美标准无关。
4.2 独立与自主在杜拉斯的作品中,女性角色经常是独立、坚定和追求自主权利。
她们打破社会期望,追求事业成功、情感满足以及精神独立,以展示不同形式的存在方式。
5. 结论杜拉斯以其对权力、性别、身份认同和自由的思考,以及对女性存在形式的重新诠释,展现了后现代女性主义的核心思想。
她作品中所呈现的女性形象挑战了传统社会对女性的期待,并探索了个体在复杂社会结构中追求独立和自由的意义。
她的观念在当代社会仍然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浅析十九世纪女性主义在东西方的发展趋势十九世纪是女性主义运动的先驱时期,是西方和东方女性解放的开始,此时许多女性开始反对性别歧视和不平等对待。
尤其是在19世纪中叶以后,各种女性团体的出现和女性主义理论的兴起,推动了女性解放运动的发展。
在这个背景下,本文主要探讨十九世纪女性主义在东西方的发展趋势。
1.女性参政权运动的兴起在十九世纪,女性参政权运动成为了女性主义运动的重要趋势之一,女性主义者要求女性拥有与男性平等的政治权利而不仅仅是被动的选民。
在此期间,法国和英国的女性分别创立了全国性的妇女投票联合会,德国、瑞典、挪威等其他欧洲国家的妇女权益活动也呈现出较为活跃的发展态势。
2.性别歧视问题的关注西方女性主义者通过对性别歧视的关注,为实现妇女政治、社会、家庭地位的平等而努力。
他们关注女性在家庭、工作、教育中遭受的不公平待遇。
女性主义者开始从扩大妇女的社会和政治参与、揭露流行的性别文化建构以及提高女性社会地位等方面进行努力和争取。
3.女性主义主张的多元化西方女性主义者的主张多种多样。
有一些女性主义者主张对妇女进行法律保护,促进女性在就业和教育方面获得平等机会。
其他妇女主义者则强调是实现一个更全面的文化和意识形态变革,以扫除性别歧视、对待性别平等。
此外,戴博拉伦出版了一系列的文艺理论,致力于女性文学研究的探讨,推动了女性文学的发展。
1.引入西方女性主义理论19世纪中叶后,东方女性主义开始出现,其大部分都是受到西方女性主义的启发而产生的。
这阶段的女性主义运动主要集中在资产阶级女性中,因为她们是受教育、能够参与社会活动的少数。
她们受到一些男性科学家和政治家的支持,被视为是现代文明发展的象征。
2.传统文化的挑战在东方文化中,妇女被视为次等身份,她们的角色是为丈夫和孩子服务。
虽然女性主义在东方进步却受到传统文化的约束,但在该运动的推动下,东方妇女为赢取政治、经济和社会平等权利而进行了不懈的努力。
在日本和中国等地,女性开始进入学校,接受了基础教育,这为妇女争取获得平等地位和平等机会奠定了基础。
女性主义理论流派综述摘要:女性主义是一股影响力相当大的思潮,近年来国内学者开始逐渐的关注西方的女性主义问题,并发表了许多的文章对这些不同的流派进行介绍。
本文选取了西方女性主义影响力较大的几个理论流派,并概述了一些学者对这些流派的评价与看法。
关键词:女性主义;性别差异;不平等引言在人类的历史上,不论是西方社会还是中国社会,女性一直处于被压制的状态之下。
在父权体制长期的宰制之下,女性一直被男性视为私有财产,且不能发挥其聪明才智。
在中古时期的欧洲,才智出众的女子会被冠以女巫的标志,而中国自古便宣扬女子无才便是德和三从四德等伦理。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当中,女性并不是一个完整的个体,她们依附于男性而存在。
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观念的进步,女性对于权利、平等和自由的要求和呼声也越来越高。
最终,女性意识的觉醒逐渐触发了女性主义的浪潮。
第一次女性主义浪潮爆发于18世纪下半叶至1925年,运动的目标在于争取与男性平等的政治权利,包括话语权、教育权、就业权和反对一夫多妻制等。
一般来说,第二次女性主义浪潮产生于二战后的60-70年代,其基调是要强调两性间分工的自然性并消除男女等工不同酬。
要求忽略把两性的差别看成是在两性社会关系中,女性附属于男性的基础的观点。
要求分领域对相应适可公众开放,等等。
第三次女性主义浪潮产生于世纪之交,具有地方性、人身性、差异性的特点。
这次浪潮把注意力放到主体性和活生生的身份认同上,号召在各个相异的人群之间要有真诚的倾听和交流,而并不是把自己的解释图示强加给别人。
这次运动中还使女性主义者认识到,要取得实质性的进展,不仅需要世界范围内广大女性的支持,还必须争取作为人类另一半的男性的支持与配合。
前后的三次女性主义浪潮中不断的产生了纷繁复杂、观点各异的女性主义理论。
这些理论不仅直接的推动了女性主义的浪潮,同时也带给了人们一种全新的研究视角。
一、女性主义概念界定女性主义的英文是Feminism,是源自于法国的Feminisme。
2006年5月第22卷 第3期四川外语学院学报Journal of Sichuan I nternati onal Studies UniversityMay,2006Vol.22 No.3《劳尔・斯泰因的迷狂》:后现代女性主义理论的最佳诠释卢 敏(上海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上海 200234)提 要:将杜拉斯的小说《劳尔・斯泰因的迷狂》和法国后现代女性主义理论互相参照解读,从叙述者、解谜、解题三方面分析了该小说所具有的后现代女性主义提倡的从文本开始颠覆男性话语的特质。
小说以生动具体的文本形式阐释了后现代女性主义抽象深奥的理论,两者遥相呼应,恰好印证了女性主义的多元性。
关键词:杜拉斯;后现代女性主义;劳尔;多元性中图分类号:I5651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31(2006)03-0054-05The R avish ing of L ol S tein:the Best Expl ana ti on of French Fem i n is mLU M inAbstract:This paper puts Marguerite Durasπs novel the Ravishing of L ol S tein and French fe m inist theories t ogether as cr oss2reference t o one another,analyzes the subversive feature of the novel,which shares the advocacy of the French fe m i2 nist theoristsπsubverting patriarchal s ociety by subverting male discourse,and by questi oning who is the narrat or,whether Lol is mad and who ravished whom.The paper reaches the conclusi on that this vivid and concrete novel and the abstract and p r of ound French fe m inist theories echo and elaborate one another s o as t o p r ove the diversity of fe m inis m.Key words:M arguerite Duras;French Fe m inis m;Lol;diversity 一、引言法国女作家玛格利特・杜拉斯(M arguerite Du2 ras)的《劳尔・斯泰因的迷狂》在英语学术界影响甚广,美国很多大学文学教授的大纲上指定《劳尔・斯泰因的迷狂》为授课内容,其中哥伦比亚大学比较文学教授翟内斯(Jaanus)的大纲比较具有代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