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课开运河,创科举-教学 岳麓版完整
- 格式:ppt
- 大小:1.48 MB
- 文档页数:19
第1课开运河创科举教案【学习目标】课标要求:了解隋朝科举制度的主要内容。
以大运河为例,体会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学习目标:隋朝的建立;隋朝统一的时间及其意义;大运河开凿时间、南北起止及中心点;大运河的作用;隋文帝开科举制的先河;隋炀帝创设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形成;科举制的作用和影响。
进一步认识到国家的统一、安定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重点:1、大运河的开凿2、科举制的创立难点:1、大运河为什么在隋朝时开凿?2、进士科的创设标志着科举制正式形成。
【自主学习】一、隋朝统一南北1、建立:年,(隋文帝)建立隋朝,定都,年号开皇。
2、统一:年,隋文帝杨坚灭掉,统一中国,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局面。
二、开凿大运河:1、开凿:年下令开凿大运河,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
2、三点、四段、五河:三个点:中心是,北到,南达;分为四段:自北向南依次为、、和四段;沟通了五大水系:即、、、、。
3、根本目的:巩固隋朝在全国的统治。
4、历史作用:促进南北的经济文化交流,巩固国家统一。
三、创立科举制1、创立:(1)、隋帝通过分科考试选拔人才,开的先河。
(2)、隋帝创设进士科,正式形成。
2、作用:(1)、打破限制,为一般提供参政机会;(2)、有利于朝廷和人才;(3)、有利于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繁荣;(4)、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达标检测】1、隋朝开凿大运河的目的不包括()A、消灭南方的陈B、加强对南方的控制C、促进南北交通D、巩固对全国的统治2、隋朝开凿的大运河,在历史上起到的最大作用是()A、巩固隋朝统治B、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C、沟通五大水系D、促进南方交通3、隋朝末年,家住余抗的一位商人想通过最便捷的方式去洛阳,他选择的出行方式是()A、乘船B、乘汽车C、坐火车D、坐轿子4、科举制正式形成的标志是()A、隋文帝开明经科B、隋文帝开秀才科C、隋炀帝开进士科D、隋炀帝开明经科5、隋朝和秦朝相比的相同点有()A、都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局面,完成了统一B、都形成了影响深远的制度C、隋朝时开始创立D、都因暴政导致农民起义爆发而迅速灭亡E、经历了两代君主【课后反思】。
执行时间:2019年4月21 日总第 1 个教案课标要求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隋朝“繁盛”的历史,包括隋朝的建立和统一,社会经济的繁荣,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等基本史实。
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思考与探索“隋炀帝为什么要开通纵贯南北的大运河”“隋朝开通运河是好事还是坏事”等问题,培养学生从特定的历史条件观察问题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和重要保障;大运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是与长城齐名的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之一。
学情分析教材对隋初经济的繁荣写得比较概括,难以使学生感受和理解;对开凿大运河的目的和作用,要引导初一的学生辩证地、全面地去分析和评价,有一定难度。
教多媒体课件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修改意见新课导入1、回顾南北朝政权更替史实。
2、教师可讲述“隋炀帝赏琼花”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由此导入新课新课讲述一:隋朝统一南北1“隋朝的建立”可由教师讲述,但切勿补充过多史料。
2讲述“隋朝的统一”,教师可制作一幅揭贴式地图,展现“北周与陈对峙→隋与陈对峙→隋灭陈,南北重归统一”的演变,帮助学生形成应有的空间观念。
在此基础上,3讲述“隋初经济的繁荣”,可分为两个步骤,先展现“繁荣”的表现,再探究“繁荣”的原因。
教师补充资料:唐朝建国20年时,隋朝的库藏还没有用尽。
隋朝仓库的丰足在我国历史上是少见的。
二:大运河的开凿隋朝开通大运河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引导学生看书、议论、作答,使学生对开通大运河的主要目的有正确的理解复习提问南北朝的分裂局面是怎样结束的?阅读提问◇1引导学生理解隋统一全国的重大意义:结束西晋末年以来二百七十多年的分裂、对峙局面,开创隋唐时期三百七十余年的“大一统”局面,为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2讨论:隋朝为什么能够统一南北?◇3引导学生探究“隋朝经济繁荣出现的原因?”可从课文中找,也可互相议论,大体上可归纳出两点: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②隋文帝励精图治,发展生产。
第五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第1课开运河创科举[课标内容]①了解隋朝科举制度的主要内②以大运河为例,体会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隋朝的建立;隋朝统一的时间及其意义;大运河开凿的时间、南北起止及中心点;大运河的作用;隋文帝开科举制的先河;隋炀帝创设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形成;科举制的作用和影响。
①结合《隋运河》图讲解大运河的开凿,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和结合图文理解历史知识的能力。
②联系隋以前中国古代的主要选官制度,说明隋创立科举制的作用和意义,培养学生综合说明问题的能力。
③通过对隋炀帝的评价,培养学生全面辩证地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④通过课后题“比较隋朝和秦朝,看看它们有哪些相似的地方”,培养学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对隋朝统一及其历史作用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大趋势。
②结合课中题,补充历代诗人对隋大运河的咏叹,对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功过进行讨论。
结合卡通问答中有关科举制的介绍和课后题,对科举制的作用进行讨论。
通过这些活动,引导学生勇于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在共同探讨的过程中,对历史事件做出评价。
③写一个关于隋炀帝功过的短评,进行交流。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本课学习,进一步认识到国家的统一、安定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②了解隋运河是世界上最古老、最长的运河,至今还在发挥重要作用,它的开凿显示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③理解科举制的作用,初步认识人事制度建设对国家的重要性。
[重点和难点]一、重点1、大运河的开凿2、科举制的创立二、难点1、大运河为什么在隋朝时开凿?2、进士科的创设标志着科举制正式形成。
3、就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功过和科举制的作用引导学生勇于多角度提出问题,共同探究,并做出解释。
[教学方法]以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为主。
[导入新课]一、隋朝统一南北隋朝的建立,弄清楚隋建立的时间、建立者及都城所在地。
就定都长安,要求学生归纳隋以前还有哪些朝代在此建都。
历史初一下岳麓版第1课开运河创科举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隋朝的建立;隋朝统一的时间及其意义;大运河开凿的时间、南北起止及中心点;大运河的作用;隋文帝开科举制的先河;隋炀帝创设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形成;科举制的作用和影响。
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对隋朝统一及其历史作用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大趋势。
②结合课中题,补充历代诗人对隋大运河的咏叹,对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功过进行讨论。
结合卡通问答中有关科举制的介绍和课后题,对科举制的作用进行讨论。
通过这些活动,引导学生勇于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在共同探讨的过程中,对历史事件做出评价。
③写一个关于隋炀帝功过的短评,进行交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本课学习,进一步认识到国家的统【一】安定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②了解隋运河是世界上最古老、最长的运河,至今还在发挥重要作用,它的开凿显示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③理解科举制的作用,初步认识人事制度建设对国家的重要性。
重点和难点1、大运河的开凿2、科举制的创立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隋唐英雄传的人物,引导学生了解本单元将学习的是隋唐时期的历史。
知识导航: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完成自学内容。
1、隋朝建立的时间________建立者__________都城___________。
____年,隋朝完成统一。
2、605年,_____下令开凿大运河。
大运河以____为中心,北通_____南达_____。
3、_______时,改革选拔官吏的方法,通过_______选拔人才,开_____先河。
_____时创设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形成。
创设情境感受历史:小组合作学习,探究问题1、假如你是一名导游,现在带领一个旅游团游览大运河,请为游客朋友们介绍大运河。
提示:从大运河的历史情况〔一中心两顶点四小段〕、隋炀帝与大运河的故事、对大运河的评价〔利与弊〕等方面介绍2、隋朝创设科举制,这个制度对统治者有什么好处?如果你是生活在隋朝的普通老百姓,你觉得科举制好吗?为什么?展示交流:分小组展示讨论的结果教师精讲点拨:材料题解析题材料一::“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