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就是奴隶社会。《史记·夏本纪》说夏禹仍是按照旧的传统制 度以天下授益而不传给自己的儿子,据说当时有些诸侯皆去益而朝启, 看来当时不少贵族已是拥护王位世袭制的。由于私有制的发展,掠夺 战争日益频繁,社会内部已分成两个对立的阶级,氏族制已失去作用。 军事首长转化为最早的专制君主。王位世袭制的确立,是一个重大的 历史变革,它是家庭、私有制、阶级和阶级剥削已经存在的标志。
燕山。
(2)西周(公元前1046年建立,定都镐京,即今陕西西安) ①分封制:授民授疆土;分封对象: 王族子弟 、 功臣 和前朝贵族;等 级序列: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②宗法制:按照父系血缘关系,实行 嫡长子继承制 ,以此确定家族等 级、政治隶属。 ③“国人暴动”与西周灭亡: “国人暴动”:公元前841年,周厉王残暴,引发“国人暴动”。 西周灭亡:公元前771年, 犬戎 乘西周王室内乱,攻破 镐京 ,杀死周 幽王,西周灭亡。
(2)制度: ①世袭制:禹死后,其子启继位, 世袭制 代替禅让制。
②中央:设立主管行政、军事、司法和宗教的机构与职官。 ③地方: 聚族而居 ,夏王除直接管辖夏部族外,对其他地方主要通过控制一些 部族实行 间接统治 。 (3)考古印证:河南洛阳偃师发现的 二里头遗址 ,很有可能是夏文化遗存。
三、商和西周
甲骨文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时代最早的成文资料,数量繁多,内容丰富。 从文字学来看,它比许慎的《说文解字》早了一千五百多年;从古史学 来看,甲骨文发现之前,有关商代的记载只有《尚书·商书》五篇和 《诗经·商颂》五首,就连两千多年前的孔子都叹称商代文献不足。 甲骨文材料正好弥补了这一缺陷。还有流传到今天的古典文献,像 《尚书》《诗经》《楚辞》《山海经》和《史记·殷本纪》等书,到 底哪些靠得住哪些靠不住,也必须由甲骨文才能得到印证。把甲骨结 合古典文献、考古学、民族学等,经过详细地占有资料,加以科学分析, 用以恢复商代的社会面貌,研究商代的历史,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