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万花筒
- 格式:doc
- 大小:137.00 KB
- 文档页数:4
数学万花筒一、知识根据地□×□=□×□=24□×□=□×□=36□÷□=□÷□=5□×□=□÷□=81时= 分100分= 时分75秒= 分秒二、是非审判庭1、把21个苹果平均分给3个同学,每人分到6个,还剩3个。
………()2、淘气早上上学时面向太阳走,下午回家时应该背向太阳走。
…………()3、面向南方,后面是北,左面是东,右面是西。
…………………………()4、箱子里装着5个黄球和5个红球,随便摸一个球,一定是红球。
……()三、数学高速路1、口算3×3= 2×5= 2×8= 1×9= 4×4=5×9= 6×7= 49÷7= 4×8= 36-6=7×9= 6×8= 4×7= 56÷7= 3×7=17+42= 59-18= 32÷4= 64÷8= 36÷92、在○里填上“>”“<”或“=”7×8○65 5×7○6×6 8×3+8○8×4 7○2×58+8○64 3×3○72÷9 100秒○1分钟4×4○4+4 四、生活万花筒1、做时间的主人经过()分经过()分小小导游员8%30米20米北50米45米25米:::我来当导游1、小老鼠向 走 米,再向 走 米,到达科技城。
2、小狐狸向 走 米,再向 走 米,到达景山公园。
3、狐狸家在书店的 面,科技城在景山公园的 面。
4、 家离书店比较近。
(任选一题) 15%②我用了20元,我花的钱是小白兔的几倍? ③27元能买几盒?还剩几元?2、①买4个布娃娃需要多少钱?②24元可以买几只风筝?③如果你有30元想买些什么?还剩多少钱?六、素质加油站体育活动:□□□□□□□□□□□□□□□□□□□□唱歌小组:□□□□□□□□□□□□□□□□□□□□科技小组:□□□□□□□□□□□□□□□□□□□□① 参加科技小组有多少人? ②参加体育小组的人数是科技小组的几倍?①我买2盒用了多少钱?每盒4元 参加体育小组有16人科技小组的人数是唱歌小组人数的2倍参加唱歌小组人数的有4人③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七、我来露一手(附加题)1、按照图形的变化规律,接着画下去2、☆☆☆☆☆圈一圈,画一画,要算出图中☆的总数,怎样算比较它们简便?☆☆☆☆☆☆☆☆☆☆☆☆☆☆☆☆☆☆☆明都电脑免费提供。
中学数学教具获奖作品中学数学教具获奖作品引言:中学数学教具在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本文将介绍一些获奖的中学数学教具,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
一、数学万花筒数学万花筒是一种用来展示数学几何知识的教具,它由多个透明的三角形组成,通过旋转和拼接可以展示出各种几何图形。
数学万花筒能够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几何图形的变化和特性,帮助他们理解抽象的几何概念。
通过使用数学万花筒,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几何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二、数学拼图数学拼图是一种用来锻炼学生逻辑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的教具。
它由多个几何图形拼接而成,学生需要根据给定的条件将这些几何图形正确地拼接在一起。
通过拼图的过程,学生能够锻炼自己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拼图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三、数学实物模型数学实物模型是一种用来模拟数学问题的教具,它能够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具象化,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例如,通过使用数学实物模型可以模拟平面几何中的平行线和垂直线,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实物模型来理解这些几何概念的定义和性质。
数学实物模型还可以用来解决实际问题,例如通过模拟房间布局来计算地板面积和墙面积等。
数学实物模型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四、数学游戏数学游戏是一种通过游戏的方式来学习数学知识的教具,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例如,通过玩数学卡片游戏可以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数学运算,通过玩数学迷宫游戏可以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几何知识。
数学游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五、数学实验装置数学实验装置是一种用来进行数学实验和观察的教具,它能够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通过观察和实践来理解数学原理。
例如,通过使用数学实验装置可以进行角的测量实验,学生可以通过实验来验证角的性质和定理。
《数学万花筒》是由英国大学教授伊恩·斯图尔特所著,介绍了包括计算器趣题、颠倒过来的年份等内容,涵盖了有趣的数学游戏、谜题、故事及数学史上的“事实”等。
书中不仅包含了逻辑谜题、几何谜题、数字谜题、概率谜题的怪异内容,还解释了最新的一些数学突破,如费马大定理、混沌理论、四色定理等,亦展示了一些尚未解决的问题。
此外,这本书的另一版本是由美国作家西奥妮·帕帕斯所著,由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出版,主要介绍了数学与建筑、绘画、音乐、编织等之间的联系,旨在让读者发现数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总的来说,《数学万花筒》是一本介绍数学知识和趣味的书籍,适合对数学感兴趣的读者阅读,也可以作为数学爱好者的参考书。
数学万花筒读书交流发言稿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代表XXX学校数学社团,感谢各位出席今天的数学万花筒读书交流活动。
首先,我想向大家介绍一下我们今天的活动主题——数学万花筒。
传统的数学教学通常被认为是一门严肃乏味的学科,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觉得无趣,甚至产生厌恶的情绪。
然而,数学并不应该仅仅被看作是一堆公式和无意义的运算。
数学应该是一种探索、思考和创造的工具,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世界、解决问题、培养逻辑思维和创造力。
数学万花筒的概念来自于一种富有想象力的光学仪器,可以通过反射、折射和变换等手段使我们看到各种各样华丽多彩的图案。
而我希望数学万花筒读书交流活动也能够为同学们带来不同的视角和思维方式,拓宽大家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
所以,今天的活动,我们邀请了数学社群中热爱数学的同学们分享了一些他们喜欢的数学书籍,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和灵感。
首先,我想邀请我们数学社团的社长李明来分享他最爱的一本数学书籍。
李明:大家好,我最喜欢的数学书籍是《数学之美》。
这本书由大牛数学家吴军所著,他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通过一系列有趣的实例,向我们展示了数学在现代科技发展中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在这本书里,我学到了很多关于概率统计、算法优化、数据挖掘等方面的知识,并深刻理解了数学在人工智能、金融、生物学等领域的无限潜力。
我希望通过分享这本书,可以帮助大家拓宽对数学的认识,激发大家对数学的兴趣。
接下来,我想邀请我们数学社团的副社长小王来分享他最喜欢的一本数学书籍。
小王:大家好,我最喜欢的数学书籍是《数学与想象力》。
这本书的作者是法国数学家阿尔贝·帕托,他以独特的视角,通过数学艺术和几何图形的展示,引领我们走进了一个富有想象力的数学世界。
在这本书里,我学到了很多关于立体几何、拓扑学、非欧几何等方面的知识,并深刻体会到了数学的美与深度。
我希望通过分享这本书,可以帮助大家领略到数学的无穷魅力,培养大家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数学万花筒主要内容
数学万花筒:探索数学的奇妙世界
数学万花筒是一个伟大的主题,它不仅激发人们对数学的兴趣,而且揭
示了这一学科的广阔和多样性。
从古代到现代,数学万花筒一直在不断发展,为我们展示了数学的丰富内涵和无尽可能性。
数学万花筒的主要内容可以涵盖许多不同的领域。
其中一个重要的内容
是数论。
数论研究整数的性质和关系,探索着数字之间的相互作用。
数论在
密码学、编码和密码破译等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另一个重要的主题是代数学。
代数学是研究数和符号之间关系的学科,
它包括代数方程、多项式和群论等内容。
代数学的应用广泛,被用于解决各
种实际问题,如工程、物理学和计算机科学。
几何学也是数学万花筒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几何学探索形状、空间和结
构的特性。
它不仅对日常生活中的尺寸、设计和建筑起着重要作用,还在天
文学、地图制图和计算机图形学等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角色。
概率论和统计学也是数学万花筒中的重要内容。
概率论研究随机事件发
生的可能性,而统计学则用于从数据中得出结论和推断。
这两个领域在风险
评估、金融建模、医学研究和社会科学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数学万花筒中的其他领域还包括微积分、数学分析、离散数学和数学逻
辑等。
这些领域都有自己的特点和应用,为人们提供了进一步探索数学深度
的机会。
数学万花筒是一个令人着迷的主题,展示了数学的广泛应用和美丽内涵。
通过研究数学万花筒的各个领域,人们可以发现数学的无尽魅力,并将其应
用于实际生活和科学研究中。
数 学 万 花 筒一、 知识根据地□×□=□×□=24 □×□=□×□=36 □÷□=□÷□=5 □×□=□÷□=81时= 分 100分= 时 分 75秒= 分 秒二、是非审判庭1、把21个苹果平均分给3个同学,每人分到6个,还剩3个。
……… ( )2、淘气早上上学时面向太阳走,下午回家时应该背向太阳走。
…………( )3、面向南方,后面是北,左面是东,右面是西。
…………………………( )4、箱子里装着5个黄球和5个红球,随便摸一个球,一定是红球。
……( )三、数学高速路1、口算3×3= 2×5= 2×8= 1×9= 4×4=5×9= 6×7= 49÷7= 4×8= 36-6= 7×9= 6×8= 4×7= 56÷7= 3×7= 17+42= 59-18= 32÷4= 64÷8= 36÷9=2、在○里填上“>”“<”或“=”7×8○65 5×7○6×6 8×3+8○8×4 7○2×58+8○64 3×3○72÷9 100秒○1分钟 4×4○4+4 四、生活万花筒1、做时间的主人经过( )分经过( )分小小导游员 8% 北 30米 20米50米 45米米1、小老鼠向 走 米,再向 走 米,到达科技城。
2、小狐狸向 走 米,再向 走 米,到达景山公园。
3、狐狸家在书店的 面,科技城在景山公园的 面。
4、 家离书店比较近。
五、生活自助餐 (任选一题) 15%②我用了20元,我花的钱是小白兔的几倍?③27元能买几盒?还剩几元?2、①买4个布娃娃需要多少钱?②24元可以买几只风筝?③如果你有30元想买些什么?还剩多少钱?: : : ·········密·····封·····线·····内·····不·····要·····作·····答·········我来当导游①我买2盒用了多少钱?每盒4元六、素质加油站体育活动:□□□□□□□□□□□□□□□□□□□□唱歌小组:□□□□□□□□□□□□□□□□□□□□科技小组:□□□□□□□□□□□□□□□□□□□□①参加科技小组有多少人?②参加体育小组的人数是科技小组的几倍?③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七、我来露一手(附加题)1、按照图形的变化规律,接着画下去2、☆☆☆☆☆圈一圈,画一画,要算出图中☆的总数,怎样算比较它们简便?☆☆☆☆☆☆☆☆☆☆☆☆☆☆☆☆☆☆☆参加体育小组有16人科技小组的人数是唱歌小组人数的2倍参加唱歌小组人数的有4人·········密·····封·····线·····内·····不·····要·····作·····答·········。
第24讲数学万花筒同学们玩过万花筒吗?别看它个头很小,里面的奥秘可不少.透过小小的镜头,你会看到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更和奇的是,当你转动筒身时,看到的世界也随之变化万千,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转动“数学”这个神奇的万花筒,开始奇妙世界的探索之旅吧.第一世界:身边你是否注意到路面上的下水道井盖都是圆形的?你是否观察到山地车的车架都是三角形的?你是否发现大门的可伸缩铁栅栏通常是由一个个交错的平行四边形组成的?这些都是我们身边的小事.但同学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它们要做成这样的形状?换一种形状可以吗?其实,这些设计都是经过人们反复思考琢磨的,其中充满了数学的智慧.大家可以动脑筋想一想,如果井盖是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或正六边形的,你如果把它们立起来,转动一下它们,会不会掉到下水道里去?答案是肯定的.井盖之所以不设计成这些形状,就是因为这样形状的井盖容易掉到井洞里去.而圆形的井盖就不会出现这个问题,圆的每一条直径都相等,只要设计井盖时,直径稍微比井口的直径大一点,那么无论转动到哪个角度,它都不会掉到下水道去.山地车的车架之所以是三角形的,是因为三角形的东西最牢固;而可伸缩铁栅栏正好相反,之所以谩计成平行四边形的,就是因为四边形不稳定,所以人们经常把四边形应用于需要折叠的工具和机械,那为什么三角形稳定,四边形却不稳定呢?这一差别背后的数学原因是:三角形的每边长度固定以后,它的形状和面积也就确定了.四边形则不然,例如,边长全部是5厘米的四边形,其形状和面积可以变化多样,如果你留心观察,就会发现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第二世界:自然植物园里,千姿百态的植物会让你看得眼花缭乱;动物园中,形态各异的动物更会止你大开眼界.而它们,都只是广阔自然界的缩影.想更多地了解有趣的自然界吗?转动数学万花筒看看吧.“记数专家”珊瑚虫珊瑚虫每年在体壁上“刻画”出365条环纹,一天“画”一条,就像是在自己身上记“日历”,古生物学家发现,3亿5千万年前的珊瑚虫每年“画”出的条纹是403条,难道珊瑚虫记错数了吗?不,这是因为当时的地球一昼夜只有21.9小时,一年不是365天,而是400天.“计算专家”蚂蚁英国科学家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把一大块食物切成三块,第二块比第一块大一倍,第三块比第二块大一倍,当蚂蚁发现这三块食物40分钟后,聚集在最小一块食物旁的蚂蚁有23只,第二块旁有44只,第三块旁有89只,后一组较前一组差不多多出一倍,蚂蚁的计算本领真是令人叹为观止!“几何专家”猫在寒冷的冬天,猫睡觉时总是把身体团成一个球形,这样身体露在冷空气中的表面积最小,因而散发的热量也最少,“建筑专家”蜜蜂蜜蝗的蜂巢从正面看,都是排列整齐的正六边形,并且毗连在一起.为什么每个小蜂巢不是正方形或者长方形呢?这是因为只有正三角形、正方形、正六边形能铺满整个平面区域,而且在周长相等时,正六边形比正三角形和正方形具有更大的面积,因此使用同样多的原材料做边时,正六边形蜂巢可储藏更多的蜂蜜.其实,植物们也毫不逊色,这旦不一一举例了,只要你多加留意,就会发现奇迹纷呈的自然界中,“数学家”随处可见,这都是因为数学实在太奇妙、太有用了,不仅人类的生活需要它,而且自然界其他生物的生存也与它紧密相连,第三世界:建筑建筑是人类的杰作,从古至今,各种风格的建筑层出不穷,它们都闪烁着数学的光辉.三角形、圆、正方形、球,还有其他一些对称图形,这些人类早已熟悉的几何学形状与思想,很早就运用于古代建筑中,你知道印度的泰姬陵吗?泰姬陵的总体结构既严格对称而又富于变化,主体建筑不但前后、左右对称,而且还与水中的倒影上下对称,交相辉映,相映成趣,增添无限美感,对称性的巧妙运用,让这座陵墓被称为世界上最美的陵墓.“黄金分割”也早早就出现在了古希腊的巴特农神庙上.什么叫“黄金分割”呢?在一条线段上有一个特殊的点,它将线段分割成两段,其中一段约为另一段的1.6倍.这样的分割就是黄金分害.从古到今,人们把运用了黄金分割的建筑视为美和平衡的化身,人们在高塔的黄金分割点处建楼阁或设计平台,能使平直单调的塔身变得丰富多彩;而在摩天大楼的黄金分割点处布置腰线或装饰物,则可使整个楼群显得雄伟又雅致.精妙绝伦的古埃及金字塔,举世闻名的法国巴黎埃菲尔铁塔,都是根据黄金分割的原则来建造的.数学思想同样也体现在现代建筑中.旧金山的现代美术馆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站在馆外,人们远远就能看见它与众不同的精巧几何结构.设计师利用一条竖直线,将建筑物巧妙地分成了对称的两部分,这一对称运用了多变的几何形状组合,包括矩形、正方形.圆形和椭圆形等,这种不寻常的组合使得整个结构倍增活力.而在馆内,设计师也采用了特别的几何结构,以达到最佳的光照效果.尽管这座美术馆的设计目的是用于收藏艺术品,但它的建筑本身也完全称得上是一个宏大的艺术品,并且蕴藏着许多活生生的数学对象和数学观念.类似的例子还有2008年北京奥运会奥运游泳馆“水立方”.它的奇特视觉效果也与数学有关,“水立方”犹如一块透明的“冰块”,它的墙壁、屋顶和天花板都是由巨大的泡沫组成,就像是随机生成的水泡漂浮在水池的表面.创造这个精巧的结构需要大量钢材、人力.,而且还需要神奇的数学.“水泡”结构在自然界普遍存在,但纵前却从未应用于建筑,值得庆幸的是,专家们已经对“水泡”做了大量研究,包括为什么水泡是球体,它们如何结合在一起,如何组成其他复杂形状等等.水泡结构设计师(Tristram Carfrae)查找了许多关于“水泡”的数学理论,验证了建筑工程的可行性,“水立方”才得以诞生.这也是“水泡”理论首次在建筑上化为现实.第四世界:文学文学和数学看似风马牛不相及,其实却有着紧密的联系,在文学中,我们常常能见到数学的影子.比如,中国诗词博大精深,不少诗歌以数人诗,令人拍案叫绝,以下就是一首七言诗,它用十个“一”字描绘了江中垂钓的绝妙意境:一蓑一笠一小舟,一枝竹竿一条钩,一山一水一明月,一人独钓一江秋,又如,以下这首嵌入了一到十这十个数字的五言诗?寥寥几笔便勾勒出一幅清淡如水墨画一般的风景,读来也别有一番情趣: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再如以下这副给老寿星祝寿的对联,暗含了老寿星的年龄,你能猜出是几岁吗?花甲重逢,又加三七岁月,古稀双庆,更多一度春秋,文学离不开数学,数学也离不开文学,许多数学家都巧妙地将数学名词或公式与人生哲理联系起来,古希腊哲学家芝诺就曾对学生说过:“如果用小圆代表你们所掌握的知识,用大圆代表我所掌握的知识,那么,大圆的面积是多一点,也就是说,我的知识比你们多一些.但两圆之外的空白,都是我们的无知面,圆越大,其圆周接触的无知面就越多.”数学中融人了文学,让抽象的数学更具亲近的魅力,文学中镶嵌着数学,则让美妙的文学别具智慧的光辉.说到底,文学之美和数学之美是相通的!第五世界:体育在2008年奥运会中,美国游泳队创下了历史最佳战绩,其中菲尔普斯独得八枚奥运金牌,并打破八项奥运纪录,事实上,出现这样的奇迹除了取决于运动员的努力和天赋之外,还得益于美国大学教授采用数学手段为游泳队研发出合理的训练技术.也许你会惊讶,数学手段有这么神奇吗?其实,在当今的体育界,利用数学分析运动员的训练数据,找出他们的薄弱之处已经是公开的秘密.运动员们都希望自己能达到“更高、更快、更强”的目标.但一味蛮力的苦练有月吗?在成绩停滞不前时,怎么样才能找到训练的重点,突破成绩的瓶颈?这时,数学就大展舟手了.百米赛跑就是一个例子.1973年,美国应用数学家凯勒通过长时间的观测与大量计算,提出一条百米赛跑的标准曲线,这一曲线反映的是运动员进行百米赛跑时路程和速度之间的标准关系,对于一名运动员来说,教练可以通过记录他的速度,绘出其速度与路程间的关系曲线,再与标准曲线做对照.对照之后,运动员就可以从中寻找自己的弱点:或者起跑技术不够好,或者中途跑时未能发挥出最高跑速,或者最高跑速持续时间太短,后劲不足,或者冲刺技术欠佳.事实上,用这一方法发现问题,并针对性地训练运动员,确实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与凯勒几乎同时期的美国数学家埃斯特也运用数学和计算机分析研究了当时的铁饼投掷世界冠军的投掷资料,随之提出了自己的研究理论及改进的训练措施,从而使这位世界冠军在短期内将成绩提高了4米,创造了在一次奥运会的比赛中连破三次世界记录的辉煌成绩,类似的例子屡见不鲜,在体育世界里,一块块奖牌的背后,都有数学的身影,你想改进自己的百米赛跑成绩吗?不妨也用凯勒的赛跑标准曲线试试吧.第六世界:真相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各种伪造事件和骗局时有发生,罪犯们经常会使用假身份证改头换面,某人为了一部走红的作品争夺作者身份,匿名者设下骗局的电子邮件时不时出现在电子信箱里……即使这些事件表面上看来很扑朔迷离,真相都永远只有一个,那怎么样才能知道真相呢?这时,你是否会羡慕侦探小说里的神探福尔摩斯,或者幻想着成为有着超强推理能力的名侦探柯南?下面就让我们借助数学万花筒的魔力,来看清事件的真相吧,事件1:身份证真伪之辨身份证是每一个公民的重要证件,下面我们要介绍的是新身份证.身份证前6位是地址码,表示编码对象常住户口所在县(市、旗、区)的行政区划代码,身份证第7~14位是出生日期码,表示编码对象出生的年、月、日,分别用4位、2位、2位数字表示,例如:2007年5月11日表示为20070511.身份证第15~17位是顺序码,表示同一地址码所标识的区域范围内对同年、月、日出生的人员编定的顺序号,其中第17位表示性别:奇数表示男性,偶数表示女性,身份证第18位是校验码,这也是新身份证新增的一位,它非常重要,可用来识别身份证的真伪.如果你改变了前面某个数字,而后面的校验码不相应改交,就会被计算机判断为非法身份证号码,事件2:谁才是真正的作者?这是历史上的真实事件.《静静的顿河》是前苏联作家肖洛霍夫的著作,作家还因此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然而另两位作家却指责他是个抄袭者.他们声称,这部作品是一位已逝世作家克鲁乌科夫的作品,他死后,肖洛霍夫意外获得了手稿,便改写了前两卷的5%和后两卷的30%,便以自己的名义发表了,为了解决这一悬而未解的文坛疑案,一位前苏联教授运用数学上的统计手段,对词类的分布组合情况进行分组分析.他把肖洛霍夫无可争议的其他作品放在第一组,《静静的顿河》放在第二组,克鲁乌科夫的其他作品放在第三组.第一个分析指标是一部作品中不同词汇总量与总词汇量的百分比.经统计,第一组的结果是65.5%,第二组则是64. 6%,第三组则是58.9%.第二个分析指标是词汇分布频谱.教授选取了20个俄文中常见的词汇进行研究,发现它们占三组作品的比率分别是22.8%,23. 3%,26.2%.第三个分析指标是只出现过一次的词汇所占百分比.三组的结果分别是80.9%,81. 9%,76.9%.教授对比这三个组的结果后发现,第一组和第二组作品的统计结果很相近,而第三组与缺。
三年级数学下册暑假作业第13页第数学万花筒摘要:1.了解三年级数学下册暑假作业第13页的内容概述2.解析题目中的数学知识点3.提供解题方法和技巧4.总结文章重点和实用性正文:暑假来临,为了让同学们巩固和提高三年级数学知识,我们为大家整理了一份关于三年级数学下册暑假作业第13页的解析。
这一页的主要内容包括了数学万花筒,涉及了各种不同类型的题目,旨在帮助同学们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一页的主要题目类型:1.直接写得数:这类题目要求同学们直接计算出给定数字的乘积、商、差等关系。
例如:603乘以3020等于18186,7080减去3013等于4067。
2.填空题:这类题目要求同学们根据题意填写合适的数字或单位。
例如:在2米长的绳子上,每15厘米打一个结,可以打()个结。
3.计算题:这类题目要求同学们运用加、减、乘、除等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小丽、小芳、小红三人,每两人通一次电话,一共要通()次。
4.应用题:这类题目以实际生活为背景,要求同学们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为1平方厘米,那么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就是()平方分米。
针对这些题目,我们可以采取以下解题方法和技巧:1.熟悉基本运算规则,如乘法口诀、加减法运算等。
2.掌握小数、分数、百分数的转换方法。
3.了解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等图形的面积和周长计算公式。
4.运用逻辑思维,分析题目中的条件关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5.检查计算过程和结果,确保准确性。
通过解答这些题目,同学们可以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自己的数学应用能力和思维能力。
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同学们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总之,三年级数学下册暑假作业第13页的内容涵盖了多种题目类型,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和可读性。
三年级暑假作业数学第十三页数学万花筒这道题怎么写
【实用版】
目录
1.题目背景及要求
2.解题思路
3.详细解题过程
4.结论
正文
一、题目背景及要求
在三年级的暑假作业数学第十三页中,有一道名为“数学万花筒”的题目。
这道题目要求学生通过观察一系列数字图形的变化,分析其规律,并按照规律完成相应的填空。
这道题目对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数学应用能力具有很好的效果。
二、解题思路
在解答这道题目时,我们需要先仔细观察图形的变化,找出数字之间的联系,进而发现规律。
在找到规律后,我们可以根据规律完成填空题。
三、详细解题过程
以题目中的一个例子为例,我们可以发现这样的规律:
第一个图形:1
第二个图形:12
第三个图形:123
第四个图形:1234
我们可以发现,每一个图形都是由前一个图形的基础上,在数字的末
尾添加一个数字得到的。
例如,第二个图形 12 是在第一个图形 1 的基础上添加了一个 2,第三个图形 123 是在第二个图形 12 的基础上添加了一个 3,以此类推。
根据这个规律,我们可以轻松地完成填空题。
例如,如果第五个图形是 12345,那么第六个图形应该是 123456。
四、结论
通过解答这道“数学万花筒”的题目,我们可以锻炼自己的观察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数学应用能力。
四年级上册数学思维题一、“数学万花筒” (每题2分,共20分)1、()个一百万是一千万,一亿里面有10个()。
2、3765908这个数读作(),它后面的两个数是()和(),它们省略到十万位的近似数均是()。
3、一道除法算式的商是46,余数是25,除数最小是(),当除数最小的时候被除数是()。
4、某年12月29日北京市的最高气温是6℃,最低气温是-1℃,这一天的温差是()℃。
5、商场里有三种价格分别是3元,4元,6元的杯子。
妈妈让小明去买杯子,小明付款30元,找回5元。
小明买了()个4元的杯子。
6、水池里有31条鱼,猫爸爸每个白天钓出8条,晚上猫妈妈又放回池中5条,到了第()个白天,水池里就没有鱼了。
二、脱式计算。
(每小题5分,共20分)92× 30+7037× 101-37125÷ 25×8125× 88× 8三、填空。
(每空5分,共分)(1)由5个亿,3个千万,4个万和8个十组成的数是(),读作()。
(2)写出下面各数的近似数804276≈()万90278367≈()亿(3)估计:306×9≈()71÷8≈()(4)现在是3时整,再过3小时,时针转动了()度。
(5)数角:一共有()个角。
(6)按规律填数:①21,26,19,24,(),(),15,20,……②1,3,7,13,21,(),43,(),……(7)姐姐比妹妹大6岁,10年后,两人年龄的和是42岁,问:现在姐姐()岁,妹妹()岁。
(8)应用题(10分)1、同学们排队做操,从左数淘气排在第5个,从右数排在第7个;从前数淘气排在第4个,从后数排在第6个。
问有多少人在做操?2、一辆小汽车5小时行驶450千米,一辆大货车4小时行驶400千米,哪辆车跟跑得快些?3、小明2分钟走100米,小芳3分钟走180米,谁走得慢些?四、填空68%。
(1)找规律填数:1、2、4、7、11、16、22、()198、297、396、()(2)一个四位数4个数字都不相同,而且都不是0,这四个数字之和为12,那么这样的四位数共有()个。
数学是一门非常有趣的学科,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实际问题,还可以让我们感受到数学的美妙和神奇。
《数学万花筒》这本书中有很多关于数学的有趣内容,比如“数学游戏”“数学故事”“数学历史”等等。
在“数学游戏”中,有很多有趣的数学游戏,如“数独”“魔方”“拼图”等等。
这些游戏不仅可以锻炼我们的数学思维能力,还可以让我们感受到数学的乐趣。
在“数学故事”中,有很多有趣的数学故事,如“阿基里斯追龟”“黄金分割”“费马大定理”等等。
这些故事不仅可以让我们了解数学的历史和文化,还可以让我们感受到数学家们的智慧和创造力。
在“数学历史”中,有很多有趣的数学历史事件,如“古希腊数学”“中国古代数学”“欧洲近代数学”等等。
这些事件不仅可以让我们了解数学的发展和演变,还可以让我们感受到数学对人类文明的重要贡献。
你喜欢数学吗?。
没有猫有八条尾巴填数数学题目数学万花筒
【实用版】
目录
1.数学题目:没有猫有八条尾巴
2.数学万花筒:填数
3.解答过程
正文
1.数学题目:没有猫有八条尾巴
这是一道有趣的数学题目,题目描述为:“没有猫有八条尾巴,问有
多少只猫和多少条尾巴?”此题主要考察人们对于数学逻辑思维和解题能力的运用。
题目中的信息似乎让人感到矛盾,因为没有猫怎么会有尾巴呢?然而,通过运用数学方法,我们可以解出这道题目。
2.数学万花筒:填数
在解答这道题目时,我们可以将问题转化为一个填数问题。
假设有 x 只猫,每只猫有 y 条尾巴,那么根据题目的描述,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等式:
x * y = 8
由于题目中明确说明没有猫,即 x = 0,所以我们可以将 x 代入等
式中,得到:
0 * y = 8
这个等式告诉我们,在没有猫的情况下,尾巴的数量为 8。
然而,这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的。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这道题目是一个错误的题目,没有实际的解答。
3.解答过程
虽然这道题目是一个错误的题目,但是在解答过程中,我们学习到了如何将问题转化为填数问题,并运用数学方法进行解答。
同时,我们也意识到在实际生活中,数学题目的解答需要符合逻辑和实际情况。
数学万花筒读书交流发言稿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很荣幸能够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本非常特别的
数学书籍,《数学万花筒》。
这本书是由英国著名数学家马克·亨德里克撰写,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数学的书籍,更是一
本充满了趣味和启发的书籍。
《数学万花筒》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丰富的图表和清晰简洁的解释,向我们展示了数学这门学科的无穷魅力。
我们可以在书中了解到数学的起源、数学家的思考方式、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等等。
更重要的是,这本书让我们意识到数学并不是一门难以理解的学科,而是一门充满趣味和挑战的学科。
通过阅读《数学万花筒》,我们不仅能够开阔自己的数学视野,还能够培养自己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本书使我们明白了数学并不仅仅停留在课本上,而是贯穿于生活的方方面面。
正因如此,我相信大家在阅读这本书后,会对数学产生新的认识和兴趣。
在这里,我想倡议我们建立一个《数学万花筒》的读书交流小组,通过每周一次的讨论,分享我们在阅读中的一些发现和感悟。
我们可以一起探讨书中所述的数学原理和思想,一起解决书中提出的问题,一起学习数学的乐趣。
我相信通过这样的交流,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书中的内容,激发我们学习数学的热情,更好地应用数学知识。
最后,我希望大家都能够参与到我们的《数学万花筒》读书交流活动中来,让我们一起探索数学的奇妙世界,让数学不再是难题,而是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谢谢大家!。
初中数学万花筒懒人笔记巩固加油站
以下是初中数学万花筒的一些重要知识点和概念,可以帮助你巩固和提高数学能力:
1. 代数基础:掌握代数的基本概念,如变量、代数式、方程和不等式等。
理解如何解一元一次方程和不等式,以及如何应用代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函数与图像:理解函数的概念,掌握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学会根据函数的图像分析函数的增减性和最值等问题。
3. 平面几何:掌握三角形、四边形、圆等基本几何图形的性质和判定定理。
理解相似三角形、勾股定理等重要知识点,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几何问题。
4. 概率与统计:理解概率和统计的基本概念,掌握概率的计算方法和常用的统计图表。
能够运用概率和统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预测、推断和决策等。
5. 数学思想方法:掌握数形结合、分类讨论、转化与化归等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
理解如何运用这些方法解决复杂的数学问题,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除了以上知识点外,还可以通过多做练习题、参加数学竞赛等方式来巩固和提高自己的数学能力。
同时,要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耐心,不断总结经验和方法,努力克服数学学习中的困难。
数学万花筒六年级读后感刚翻开这本书的时候,我还在想,数学书能有多好玩儿呢?结果啊,就像发现了一个装满宝藏的箱子。
书里的内容那叫一个五花八门,就像万花筒一转,每个图案都不一样。
里面有好多超级有趣的数学故事。
比如说有讲古代数学家怎么绞尽脑汁解决难题的,那些古人的智慧真的让我惊掉下巴。
就像阿基米德,为了算出一个不规则物体的体积,绞尽脑汁,最后在洗澡的时候灵感乍现,大喊着“尤里卡”(我知道了)。
我就想啊,原来数学发现有时候还得靠点意外的运气呢,不过更多的还是他们那种对数学的痴迷和执着。
这让我觉得,我在做数学题的时候,可不能轻易放弃,说不定下一秒我也能有个超级棒的灵感。
还有那些关于数学谜题的部分,简直就是一场大脑的挑战赛。
有些谜题看起来特别简单,就像那种“障眼法”魔术一样,等你真正去做的时候,才发现里面有好多弯弯绕绕。
但是当你好不容易解开一道谜题的时候,那种成就感就像打游戏通关了一样,爽得不得了。
我记得有一个关于数字规律的谜题,我盯着看了半天,脑袋里的小齿轮都快转冒烟了,最后终于发现规律的时候,我感觉自己就像个超级侦探,破解了一个超级大案。
这本书里还介绍了很多数学在生活中的奇妙应用。
我以前觉得数学就是课本上的那些公式和计算,离生活挺远的。
但是看了这本书才知道,数学就像个无处不在的小精灵。
从建筑设计到音乐节奏,从购物算账到预测天气,到处都有它的影子。
就像我们去超市买东西,要是不懂点数学,都不知道怎么找最划算的组合。
这让我对数学的看法完全改变了,原来数学不是个枯燥的老古董,而是个活力四射的小机灵鬼。
而且啊,书里那些有趣的数学游戏也让我爱不释手。
像是数字魔方之类的,我和小伙伴们还试着玩了玩。
这游戏可不像看起来那么简单,需要你在数字的海洋里灵活穿梭。
玩这个游戏的时候,我们一会儿争得面红耳赤,一会儿又因为找到新的解法而哈哈大笑。
这不仅让我们的数学能力提高了,还让我们的友谊更加深厚了呢。
数学万花筒读书交流发言稿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很高兴能在这个美好的时刻与大家相聚,和大家一起探讨数学这个充满魅力和挑战的学科。
我是xx,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数学读书交流的心得与体会。
首先,我想问一下大家,你们对数学有什么样的看法呢?是兴趣昂扬?还是望而却步?不管怎样,数学作为一门抽象的学科,固然有它的难点和挑战,但同时也是非常具有吸引力和乐趣的。
在我看来,数学就像一张大魔法师的魔法之书,每一页都充满着谜团和挑战,而我们阅读这本书,就是在探寻其中的奥秘和精彩。
说到数学的魅力,我想起了我们曾经一起读过的一本书,那就是《数学万花筒》,这本书堪称数学读书的经典之作,它通过讲述数学的历史、介绍数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以及展示数学的美妙之处,让我们对数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们不仅可以学到数学知识,更可以领略到数学的文化魅力和思维乐趣。
正如书中所述,“数学之美在于它的严密性和简洁性,它是一种语言,一种逻辑思维的表达方式。
”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受启发。
例如,在书中作者通过讲述数学家们的生平和思想,让我们对数学的发展历程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也更加深入地感受到了数学家们的智慧和才华。
同时,书中还介绍了各种数学概念和原理,让我们对数学知识有了更加系统和完整的认识。
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我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更加浓厚,也更加坚定了我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决心。
除了通过书籍来学习数学,我还非常赞同通过读书交流来提高自己的数学水平。
因为数学不仅仅是一门独立的学科,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和逻辑推理的艺术。
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分享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也可以从他人那里获得新的思维启发和知识提升。
这种交流不仅可以拉近与他人的距离,还可以使我们不断地审视和完善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模式,从而提高自己的数学能力和素养。
我还记得,在我们以前举办的数学读书交流活动中,我们曾经就《数学万花筒》这本书进行了深入的交流讨论。
数学万花筒第二册内容Mathematics, often seen as a daunting subject by many students, can actually be quite fascinating and beautiful once you understand its concepts. 数学经常被许多学生视为令人生畏的学科,但一旦理解了其概念,实际上可以相当迷人和美丽。
From geometric shapes to algebraic equations, mathematics is a tool that allows us to make sense of the world around us. 从几何形状到代数方程,数学是一种工具,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周围的世界。
The exploration of mathematical concepts can lead to moments of deep insight and satisfaction, much like solving a challenging puzzle. 探索数学概念可以带来深刻的洞察和满足感,就像解决一个具有挑战性的谜题一样。
One of the most intriguing aspects of mathematics is its universality - the same mathematical principles apply across different cultures and historical periods. 数学最引人入胜的一个方面是其普遍性-相同的数学原理适用于不同的文化和历史时期。
Mathematics has the power to transcend language barriers and connect people from diverse backgrounds through its shared principles and logic. 数学有超越语言障碍的力量,通过其共同的原则和逻辑,连接来自不同背景的人们。
西师大版(2024)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数学万花筒“0”的故事》教案及反思一、教材分析:《数学万花筒“0”的故事》是西师大版(2024)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的内容。
旨在通过“0”的故事引入数字“0”的概念,帮助学生理解“0”的意义和用途。
本部分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形式,介绍了数字“0”的产生和含义,让学生初步认识“0”,了解“0”在数学中的重要性。
教材通过生动的故事和情境,让学生在实际应用中认识“0”,并掌握基本的数学概念。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让学生了解“0”的起源和发展,感受数学的历史文化。
2.认识数字“0”,理解“0”的含义,会读、写数字“0”。
3.了解“0”在生活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故事讲述和观察,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2.能够在具体情境中正确使用数字“0”。
3.在互动交流中,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认识“0”的含义和作用,掌握“0”的读写方法。
2.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合作意识,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认识数字“0”,理解“0”的含义,会读、写数字“0”。
2.理解“0”的概念及其在数学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1.理解“0”的含义,特别是“0”表示没有的情况。
2.在实际情境中正确使用数字“0”。
四、学生评估:一年级的学生刚进入小学,对数学充满好奇和兴趣。
他们在生活中已经接触过数字,但对于数字“0”的认识可能比较模糊。
这个阶段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喜欢听故事、看图片,因此通过故事的形式引入数字“0”,能够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激发学习热情。
五、教学方法与策略:采用情境教学法和游戏教学法,通过故事引入和实际操作活动,帮助学生直观理解“0”的含义。
六、教学过程:七、板书设计:《数学万花筒“0”的故事》板书1.“0”的概念:表示没有数量2.“0”的用途:计数、标记、位置值等3. “0”的故事4.“0”的含义:表示没有。
神奇的数学万花筒一.李白打酒李白街上走,腰间一壶酒;遇店加一倍,见花喝一斗;三遇店和花,喝光壶中酒;试问此壶中,原有多少酒。
二.猪八戒买书猪八戒带()元去买()本书,每本书的定价是()元,实际按()折的折扣买了这些书,花了()元,找回()请用以下的数填空,把猪八戒买书的过程完整表达出来,每个数只能用一次。
12.5 60 8 100 6 40三.蜘蛛侠切煎饼蜘蛛侠在一个圆形煎饼上任意按直线切10刀,最多可以把这个煎饼切成多少份?四.光头强放羊光头强去放羊,迎面走来了一名叫多多的小朋友,他也牵了一只肥羊,多多问:“强哥,你这群羊有100只吗?”光头强说:“如果再有这么一群羊加上半群,再加上1/4群,最后把你那只也凑进来就正好是100只。
”光头强这群羊有多少只?五.警察抓贼便衣警察接到任务,在街上以2米/秒的步行速度接近前方80米处的小偷,小偷的步行速度是1米/秒,走了一会,小偷发觉到有人跟踪,马上以原速度的3倍向前跑去,同时,警察也立即以3倍的速度向前追去。
最终警察抓住了小偷。
整个任务用时1分钟。
那么,小偷发现有人跟踪他时,已经走了多少米?六.植物大战僵尸一个路障僵尸,豌豆射手和胆小菇两个植物一起发射需14秒击毙,豌豆射手单独发射需18秒;一个铁桶僵尸,两个植物一起发射需18秒击毙,胆小菇单独发射需要30秒击毙。
假设这两个僵尸都在的情况下,豌豆射手只射杀铁桶僵尸,胆小菇只射杀路障僵尸。
当这两个僵尸一起进攻时,豌豆射手和胆小菇需要多长时间把它们全部击毙?七.图形密码如图,正方形的边长是20厘米,则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多少?八.乌鸦喝水口渴的乌鸦看到一只装了水的圆柱形水瓶,瓶子旁边还有350粒玉米(假设每粒玉米的体积相等),乌鸦本想立即吃玉米,但口渴难忍,它还是用祖辈传下来的本领----投石喝水。
乌鸦先叼了100粒玉米投入瓶中,水面上升到瓶高度的1/2;再往瓶中投入了150粒玉米,水面上升到瓶高度的7/8。
搭配问题
一、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与组合数。
2.通过互相交流,使学生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符号感。
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以及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3.进一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使学生在探索规律的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二、教学重点:自主探究搭配方法,训练并且感知:要做到既不重复,也不遗漏,就必须按照一定的顺序去进行观察与操作。
三、教学难点:体验、探究搭配中有序地思考和全面思考习惯。
四、实践活动设计:摆一摆、小组讨论等
五、教、学具准备:课件、实物投影
六、教学过程:
课前游戏:用“辣、不、怕”说一句话。
(“辣不怕”“不怕辣”“怕辣不”)师:这几句话的意思一样吗?看来同样的三个字,不同的搭配,效果是不一样的。
其实,生活中会遇到很多类似的问题。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搭配问题。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分)
小红周六准备去参加一个活动,要打扮漂亮点,请看妈妈为她准备的衣服,[课件]一件上衣:半袖;三件下衣:长裤、短裤、裙子。
这么多衣服,有多少种不同的穿法呢?你们能帮帮她吗?
(二)操作探究,体验不同的搭配方法。
1、一件上衣和三件下衣搭配。
A 先猜测一下。
B 到底有多少种呢?自己用学具摆一摆。
C 在小组内交流你的摆法,组长简单的记一记或画一画。
师:你是怎样摆的?
可能出现:
(1)半袖和裤子一起穿;半袖和短裤一起穿;半袖和裙子一起穿;共有3种
不同的穿法。
生说,师课件演示:半袖动:半袖和裤子搭配;半袖和短裤搭配;半袖和裙子搭配;共有3种不同的穿法。
(2)刚才我们是用上衣分别和下衣搭配的,想一想,还可以怎样搭配?
裤子和半袖搭配;短裤和半袖搭配;裙子和半袖搭配;共有3种不同的穿法。
师小结:了不起,你们通过连线的方法用上衣分别和3件下衣搭配得到3种不同的穿法,还可以用3件下衣分别与上衣搭配,也得到3种不同的穿法,这两种搭配方法都很有顺序,你们很会思考问题。
2、两件上衣和三件下衣搭配。
师:既然你们这么能干,我可要再考考你们,看,又拿来一件半袖(课件出示)猜一猜,现在共有多少种不同的穿法呢?接下来两人一组,利用你手中的学具,摆一摆,画一画,看看到底有多少种不同的穿法!
(1)学生两人一组动手搭配。
(2)汇报交流:
师:哪个组向大家介绍一下你们的搭配方法和搭配的结果?在他们汇报时,其他同学认真听,有不懂的地方可以提问。
情况1:(用上衣和下衣搭配)黑半袖和裤子搭配;黑半袖和短裤搭配;黑半袖和裙子搭配;花半袖和裤子搭配;花半袖和短裤搭配;花半袖和裙子搭配;3+3=6(种)共有6种不同的穿法。
情况2:裤子和黑半袖搭配;裤子和黑半袖搭配;短裤和黑半袖搭配;短裤和花半袖搭配;裙子和花半袖搭配;裙子和花半袖搭配;2+2+2=6(种)
(3)(课件演示)无论用上衣分别和下衣搭配,还是用下衣分别和上衣搭配,看来只要有顺序,(板书:有顺序)就能做到不重复也不遗漏。
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搭配中的学问。
(板书:搭配中的学问。
)
师:刚才谁猜测的准确?
要有顺序,考虑完第一件上衣之后,再考虑第二件上衣。
师:说的过好呀,要有顺序(板书:有顺序)就能做到不重复也不遗漏。
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搭配中的学问。
(板书:搭配中的学问。
)
(4)又来了一件上衣,(课件)
你知道现在共有多少种不同的穿法吗?(9种)
师:到底是不是9种呢?请你用手中的学具验证一下。
课件演示,9种不同的搭配。
师:还真是9种,你怎么能那么快就得出了答案!(每件上衣有3种不同的搭配,一共有三件上衣,就用3×3=9,或者用刚才的6+3=9)
师:你们听明白了吗?你真是个善于观察的孩子,能找到图中存在的奥妙,并把它用数学算式表示出来,真了不起!希望同学们能向他学习,做一个善于观察的孩子!
师:如果现在又多了一件上衣,你能快速的告诉我,有几种不同的搭配吗?
(3×4=12)
(三)实际运用,巩固新知。
师:同学们学的可真快,那就用你今天学的知识把我解决一下问题吧!
第一关:吃中的数学问题。
为了我们的健康,每天咱们都吃早餐。
课件出示:面包烧饼包子
牛奶豆浆粥鸡蛋汤
一种干的和一种稀搭配,共有多少种不同的吃法?谁能很快知道?你是怎样知道的?
第二关:组数
我这里有三张数字卡片,分别是1,2,3请问:用数字卡片1、2、3可以摆出多少个不同的两位数?能摆出多少个不同的三位数呢?
(1)帮助学生审题:比如像11行吗?123行吗,理解题意。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数字卡片在摆一摆,并作好记录。
(3)各小组汇报后,教师指定几名学生汇报自己的想法。
进而引导学生发现组数的规律。
(要有顺序,按照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才能保证没有遗漏,不重复)
第三关:走路中的数学问题
出示情境图,师:从学校到少年宫有A、B两条路可走,从少年宫到动物园有
C、D、E三条路可走。
提问:从学校经过少年宫到动物园,一共有几条路可走?
学生活动策略:学生拿出课前老师发的线路图,自己用笔画一画。
(四)联系生活,拓展应用。
师:利用今天你们掌握的搭配的学问,还能解决咱们生活中的哪些问题?课下去生活中找一找,我们一起来交流交流,看看谁是生活中的小能人。
搭配的学问
不遗漏2×3=6
有顺序3×3=9
3×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