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物流管理概论重点知识

物流管理概论重点知识

物流管理概论重点提纲

第一章物流学基础

1、物流起源、定义

2001 年7 月,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该标准将物流定义为: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

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

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2、logistics与PD的区别

一是PD局限在对销售领域物流活动的管理,没有包括采购物流,比Logistics 概念包含的范围小。

二是PD 强调的物流合理化范围通常只停留在物流部门内部,与生产和采购部门缺乏沟通联系,物流与生产和销售活动没有实现一体化管理。而Logistics 则包括了从原材料采购、在制品移动到产成品销售全过程的物资流动,物流合理化不仅限于物流部门内部,而且扩展到生产和销售部门。

Logistics 将物流活动从被动、从属的地位上升到企业经营战略的高度,成为企业经营的重要组成部分,物流概念已不仅仅是对活动概念的集合,而是上升到了管理学的层次上。

如果把物流概念(PD )出现之前对物流功能活动的个别管理比喻为分散的点状管理,PD 就是由点连成的线状管理,而Logistics 则是由线构成的平面管理。企业内的物流管理到了这个阶段,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的余地已经变得很小。为进一步挖掘物流的潜力,需要超越个别企业的范围,将上下游的关联企业作为整合对象,排除企业间的重复作业,使物流资源得到最佳配置,实现从原材料生产一直到商品配送全过程的物流一体化管理-------供应链管理。

3、现代物流与传统物流的区别

4、第三方物流(名词解释)

“第三方物流是指由供方与需方以外的物流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的业务模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GB / T18354 一2001 )第三方就是指提供物流交易双方的部分或全部物流功能的外部服务提供者。现代的第三方物流主要是指能够提供现代的、系统的物流服务的第三方的物流活动。

5、物流的“大陆说”,“冰山说”

大陆说、1962 年美国著名经营学家彼得·德鲁克在《财富》杂志上发表了题为《经济的黑色大陆》一文,他将物流比做“一块未开垦的处女地”,强调应高度重视流通以及流通过程中的物流管理。物流的价值和利润的理念在实业界产生了巨大的震动。

冰山说、美国经营学家彼·特拉卡指出:物流是“降低成本的最后边界”。物流价值和利润的观念已经和正在被人们所接受,人们对物流价值和利润的认识不断加深,正如日本早稻田大学教授西泽修在《主要社会的物流战》一书所阐述的:“现在的物流费用犹如冰山,大部分潜在海底,可见费用只是露在海面的小部分。”

6、绿色物流(名词解释)

绿色物流是指在物流过程中,在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实现对物流环境的净化,使物流资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

环境共生型的物流管理就是要改变原来经济发展与物流、消费生活与物流的单向作用关系,在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形成一种能促进经济发展和

人类健康发展的物流系统,即向绿色物流、循环型物流转变。

7、物流与商流的联系与区别

商流与物流的统一

商流是物流的前提。没有产品所有权的转移,即买卖活动的发生,那么实物的空间位移则无从谈起。实物运动方向与商品交易方向具有一致性。

物流是商流的保证。如果物流条件不具备或实物运动过程受阻,商品不能到达购买者手中,那么商流则失去了保证。

商流与物流的分离

商流与物流产生分离究其根本原因是商流运动的基础―资金,与物流运动的实体―物资,两者具有相对独立性。物资的运动是通过资金的运动来实现的,也就是说资金的分配是物资运动的前提。

物资受到实物形态的限制,其运动渠道、运动形式与资金运动很不相同。比如资金的运动是通过财政、信贷、价格、工资等形式进行;而物资运动则是通过空间位移来实现。资金的转移可以通过邮局汇款、银行转账瞬息完成;而物资的空间位移,则需经过运输、储存等一系列漫长的过程来实现。

在商品交易中,也存在只有商流而没有物流的特殊现象,这就是房屋、建筑物等的交易。这些商品虽然会发生所有权转移,但并不发生位置上的转移。

总之,商流和物流构成了商品流通的两大支柱。商流搞活了,能加速物流的速度,给物流带来活力。而物流的畅通无阻能使商品源源不断地送到消费者手中。商流与物流分离的积极意义,在于充分发挥资金运动和实物运动的各自的规律性和有效性,从而推动商品流通向更现代化的方向发展。

8、商流的概念(选择题)

商品流通是人类社会出现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产物。买卖、输送、储存这三方面的基本功能综合在一起构成了流通。

商流活动主要包含有商业交易活动和商流信息活动两个方面。

9、物流活动的基本职能

物流活动由物资包装、装卸、运输、储存、流通加工、配送、物流情报等项工作构成。上述构成也常被称为“物流活动的基本职能”。

10、物流的性质包括:生产性质、社会性质和服务性质

11、物流管理的目标和任务:就是保障供应、保障生产和生活的正常进行,节省费用、不污染环境。

12、理解物流系统化

物流管理学把物流活动看成是一个系统,从系统的观点来研究各种物流活动,即总是从各个单元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协调上去看待问题和处理问题,以系

统的整体最优化为目标去选择方案、制定政策。而且这些方案政策本身也要考虑多种资源、多种因素协调配合,组成一个有效率的管理系统。这些都说明物流管理学具有很强的系统性。

13,包装可以分为:包装可分为工业包装与商品包装。

第二章无

第三章物流管理

1、物流管理的概述(判断题)

物流管理是指通过物流管理组织对整个物流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监督、控制、调节工作的总和。物流管理是通过对物流的计划―实施―评价反复进行的。

2、物流管理的原则

物流管理的具体原则很多,但最根本的指导原则是保证物流合理化的实现。

物流合理化的基本思想:物流活动各种成本之间经常存在着此消彼长的关系,物流合理化的一个基本的思想就是“均衡”的思想,从物流总成本的角度权衡得失。不求极限,但求均衡,均衡造就合理。具体表现在坚固,沉稳上。

3、物流管理的目标

1、快速反应:快速反应是关系到一个企业能否及时满足顾客的服务需求的能力。信息技术的提高为企业创造了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物流作业并尽快交付的条件。快速响应的能力把作业的重点从预测转移到以装运和装运方式对顾客的要求做出反应上来。

2、最小变异:变异是指破坏物流系统表现的任何想像不到的事件,它可以产生于任何一个领域的物流作业。在充分发挥信息作用的前提下,采取积极的物流控制手段可以把这些风险减少到最低限度,作为经济上的结果可以提高物流的生产率。

3、最低库存:保持最低库存的目标是把库存减少到与顾客服务目标相一致的最低水平,以实现最低的物流总成本。“零库存”是企业物流的理想目标,物流设计必须把资金占用和库存周转速度当成重点来控制和管理。

4、物流质量:物流目标是要寻求持续地不断提高物流质量。全面质量管理要求企业物流无论是对产品质量,还是对物流服务质量,都要做得更好。随着物流全球化、信息技术化、物流自动化的水平的提高,物流管理所面临的是“零缺陷”的物流质量的高要求,物流在质量上的挑战强化了物流的作业目标

4、企业物流费用三种分类方法:

一是按费用支出形式分类,分为直接物流费用和间接物流费用。

二是按物流活动的基本构成分类,分为物流环节费用(包括运输费、包装费、装卸费、保管费、加工费等)。

三是按物流的整个运作过程分类,包括企业物流活动的筹备费用、企业生产物流费用、销售物流费用和逆向物流费用等。

在企业物流活动的过程中,管理人员可以结合本企业的实际物流状况和企业注重的不同侧面,采取不同的分类方法,其共同目的在于控制物流费用。

5、物流费用的控制:

①物流费用的局部控制:物流费用的局部控制是在物流活动中,针对物流的一个或某些局部环节的支出所采取的策略和控制,以达到预期的物流成本目标。物流费用的局部控制包括:运输费用控制、卸搬运费用的控制、储存费用的控制、包装费用的控制、流通加工费用的控制等。

②物流费用的综合控制: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后对物流费用进行预测、计划、分析、反馈、决策等全宜程的系统控制,以达到预期目标。综合控制有别于局部控制,具有系统性、综合性、战略性的特点,有较高的控制效率。综合控制的目标是局部控制的集成,促使企业物流费用趋向最小化。

③物流费用的局部控制和物流费用的综合控制二者的关系

在物流费用控制中,存在不可控因素的限制,使物流费用综合控制可能并不完全覆盖物流的整个过程。许多企业的各个环节的物流费用降低仍有潜力可挖,因而,物流费用的局部控制的研究具有首要现实的意义。同时,又由于存在物流费用控制的“二律背反”,要求企业物流管理者从系统全局的角度,用物流系统化的理论考虑各物流费用的综合控制,而不可仅满足于局部费用的降低,这是现代企业物流费用管理的要求。

第四章现代物流产业的形成机理

1、适时管理技术(概念)

JIT 是日本丰田公司在20 世纪60 年代创立的一种管理技术。它认为合理配置和使用设备、人员、材料等企业资源是降低成本的最有效途径。JIT 以准时生产为出发点,首先暴露批量生产所带来的浪费,进而分析和揭示企业在其他资源方面的浪费,如设备布局不当、人员过多等等。以此为依据,对设备、人员等企业资源进行调整或重分配,并在实践中坚持不断地进行分析和改进,以使企业的资源配置不断合理,成本不断降低。

2、敏捷制造思想(概念)

为了在世界经济中重振昔日雄风,并在未来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美国国防部、工业界和学术界对未来的产品制造技术进行了联合研究,并于1991 年向国会提交了《21 世纪制造企业发展战略》的研究报告。该报告首次提出了“敏捷制造”的概念,基本思想是通过把动态灵活的虚拟组织(virtual organization )或动态联盟、先进的柔性生产技术和高素质的人才进行全方位集成,使企业能够从容应付快速变化和难以预测的市场需求,以获得长远的经济效益。

敏捷制造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适应市场迅速变化的敏捷企业组织与经营管理方式。它围绕新产品与新经营机遇的产生及利润转化过程,通过建立动态联盟进行产品的经营、开发、生产和销售。因此,它具有如下一些特征:

( l )以强大的信息交换能力为基础的虚拟公司(virtual corpo - ration )是经营实体的主要组织形成。

( 2 )模块化的插件式、兼容式组织机构和生产设施使得企业在组织和技术上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应变能力,可以根据需求的变化任意进行组合。

( 3 )供应者、生产者与买主之间以网络为媒介的联系更加紧密。

( 4 )销售信息和用户使用信息可以通过信息网络直接反馈到生产决策过程中。

( 5 )并行工程和多功能项目组是产品开发的主要方式与组织形式。

3、物流的几种学说(简答、案例分析)

①物流的成本中心说:成本中心是指物流在整个企业战略中,只对企业营销活动的成本产生影响,物流是企业成本的重要产生点。因而,解决物流问题,重点并不在于物流的合理化和现代化,而应该主要通过物流管理的方式来控制和降低成本。所以,成本中心说意味着物流既是主要的成本产生点,又是降低成本的关注点。“物流是降低成本的宝库”等说法正是这种认识的形象表达。

②物流的利润中心说:利润中心说认为物流可以为企业提供大量直接或间接的利润,是形成企业经营利润的主要活动。非但如此,对国民经济而言,物流也是国民经济中创利的主要领域,物流的这一作用被表述为“第三利润源”。

③物流的服务中心说:服务中心说代表了美国和欧洲一些学者对物流的认识,他们认为,物流活动的最大作用并不在于为企业节约了成本或增加了利润,而是在子提高了企业对客户的服务水平,进而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服务中心说特别强调了物流的服务保障职能,通过物流的服务保障,企业可以通过整体能力的加强来压缩成本、增加利润。

④物流的战略说:战略说是当前非常盛行的说法,学术界和产业界已越来越多地认识到,物流更具有战略性。对企业而言,物流不仅是一项具体的操作性任务,还应该是发展战略的一部分。这一学说把物流提升到了相当高的位置,对促进物流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根据这一理论,企业不再刻意追求物流一时一事的效益,而是着眼于总体、着眼于长远。于是物流本身的战略性发展也被提上了议事日程。战略规划、战略投资、战略技术开发是近几年企业发展现代物流的重要内容。

第五章仓储管理

1、三支柱性的物流活动:即运输、储存和加工。

2、储备的分类与作用

3、仓库的功能、布局(会通过图区别不同的仓库类型)

4、仓库作业的流程(三个阶段)

5、物资发生价值贬损的原因

6、搬运规划上要遵循两个基本原则,即移动连续性和移动规模经济性。

7、物资在价值上发生的损失:呆滞损失和时间价值损失

8、五距:顶距、灯距、墙距、柱距、梁间距

9、储存的合理化具体包括四方面:储存合理化具体包括储存条件合理化、储存品种结构合理化、储存数量合理化和储存时间合理化。

第六章库存管理

1、什么是库存管理

2、库存的分类(选择)

3、库存的二重性、宗旨(课本p98)

4、ABC分类(课本p101~102)

5、库存管理的方法

6、零库存指导思想(课本p110)

7、A类库存:这类库存物资数量虽少但对企业却最为重要,是最需要严格管理和控制的库存。必须对这类库存定时盘点,详细记录及经常检查分析物资使用、存量增减、品质维持等信息,加强进货、发货、运送管理,在满足客户需要的前提下维持尽可能低库存量,加快库存周转率。

B 类库存:这类库存属于一般重要的库存,对这类库存的管理强度介于A 类库存和

C 类库存之间。对B 类库存一般进行正常的例行管理和控制。

C 类库存:这类库存物资数量最大但对企业的重要性最低,因而被视为不重要的库存。对这类库存一般进行简单的管理和控制。比如,大量采购大量库存、减少这类库存的管理人员和设施、库存检查时间间隔长等。

第七章运输管理

1、运输的概念(课本p127)

2、运输和配送的区别(课本p127)

3、运输创造效应(课本p127)

4、运输的基本原理(课本p128~129)

5、影响运输方式选择的因素(课本p133~134)

6、多式联运(名词解释课本p134)

第八章物流配送管理

1、配送:是指对局域范围内的客户进行的多客户、多品种、按时联合送货的活动。

2、配送的基本环节:备货、理货、送货(课本p160~161)

3、配送合理化的措施(课本p171)

第九章流通加工、包装和装卸

1、流通加工的作用(课本p183)合理化(课本p186)

2、包装的概念、功能(课本p187~188);

3、包装技术(p192~193)

4、包装的合理化(p195)

5、装卸搬运的概念

6、组合化的装卸搬运方法(p197)

7、装卸搬运合理化(p199)

8、集装单元化的概念、分类(p201~202)

【课本】第十四章供应链物流管理

1、供应链的概念(p317)

2、供应链应该由谁来管理(p320)

3、供应链的管理内容:供应链的构建、供应链的运行、供应链的控制

4、供应链管理方法(p323~329)

物流学概论复习重点详解

第一章物流基础 重点名词: 1、物流:“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3、物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由所需位移的物资、包装设备、装卸搬运机械、运输工具、仓储设施、人员和通信联系等若干相互制约的动态要素所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4、物流学:它以物的动态流程为主要研究对象,应用现代经济科学、运筹学、管理科学、技术科学和系统论的研究成果来实现物流的时间效率和空间效率,揭示了采购、运输、存储、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信息处理、客户管理等物流各要素在各种物流活动中的内在联系。 重点问题: 4、物流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根据2009年国务院物流业调整振兴规划) 物流在国民经济增长中起到了基础性的支撑作用。在国民经济和地区经济中能够发挥带动作用和支持整个国民经济的作用,能够成为国家或地区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和创造就业领域,能成为现代科技的应用领域。 宏观层面的作用:对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保障作用; 对国民经济各行业资源配置的促进作用 对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作用 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对物流业相关产业快速发展的推动作用 微观层面的作用 降低企业物流成本 实现企业竞争战略 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和增加消费者剩余 第二章物流基本理论 重点名词 1、时间价值:是“物”从供给者到需求者之间存在一段时间差,由于改变这一时间差创造的价值,称作时间价值。它是使某件物品可在适当的时间被得到而创造的价值。 3、商流即商业性交易,实际是商品价值运动,是商品所有权的转让,流动的是“商品所有权证书”,是通过货币实现的。具体的商流活动包括买卖交易活动及商情信息活动。商流活动可以创造物资的所有权价值。 一般掌握 1、第一利润源、第二利润源、第三利润源的主要含义? 1)三个利润源侧重于生产力的不同要素。 2)从目前来看,第一个利润源和第二个利润源潜力越来越小。实际上是指获取高额利润的来源。 3)第一个利润源的挖掘对象是生产力中劳动对象(原材料等); 4)第二个利润源的挖掘对象是生产力中的劳动者,(人力消耗,降低劳动耗费);

物流管理概论》

《物流管理概论》第二章第三节现代物流业的形成与结构 3、社会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 社会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是用来衡量社会物流成本水平高低的基本指标。社会物流成本的统计范围包括三大部分,一是运输费用、二是库存维持费用、三是物流管理费用。 运输费用包括企业使用专业运输服务,支付给各种专业运输业者(包括物流子公司)的运输费用和企业使用自己的运输工具和运输设施开展运输活动所支出的费用。 库存持有费用包括用于存货的保管费用(人工费、设施折旧、材料费、水电费等)和存货所占用资金的成本。前者包括支付给仓库企业的费用和企业自己从事货物保管所发生的费用;后者参考金融机构贷款利率和资本投资回报率确定一个固定比例,乘以存货金额。 管理费用包括用于物流管理,物流信息系统及其运营方面支出的费用。管理费用的计算可以根据历史经验确定一个固定比例,乘以运输费用和库存持有费用的总和;或确定一个固定比例,乘以制造业和流通业的GDP贡献值。 由于各个国家的经济结构,产业发展水平和物流活动效率等方面存在着差距,因此,反映在社会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上也有所不同。社会物流成本的统计,离不开企业物流成本的统计,只有在企业物流成本的统计趋于科学合理,并且有了一套完整的统计体系的情况下,才有可能从宏观上准确把握物流成本的水平。

现行的社会物流成本的统计方法,是站在货主企业,也就是物流需求方的角度去计算汇总物流费用的支出。社会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从国际范围来看,呈现下降的趋势。这种现象首先说明,随着企业物流活动的合理化和效率化水平的提高,在创造同等规模社会财富的情况下,在物流活动领域耗费的资源得到降低,资源配置的合理化程度得到提高。 导致社会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降低的因素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物流管理水平的提高 正如前面所讲的那样,企业物流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是物流成本管理,降低物流成本是物流管理要实现的重要目标。尽管从物流管理发展的角度来看,已经进入了物流战略管理的阶段,但是,对于物流成本管理的任务并没有完结。从某种意义上讲,物流成本管理是物流管理的永恒课题,只是在不同的时期,对于不同的企业,物流成本管理的方式、手段以及范围有所不同而已。在PD (Physical Distribution)阶段,物流成本管理局限在销售物流领域,进入Logistics阶段,物流成本管理扩展到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领域,物流总成本的意识得到增强。而到了供应链物流阶段(Supply Chain Logistics Management),对物流成本最小化的追求,已经超过个别企业的边界,追求的是整个供应链,整个流通过程的物流成本最小化。因此,可以说,物流管理到了高级阶段,同样离不开成本这个主题。只要价格还是构成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物流成本就仍然是企业物流管理不可忽视的一个因素。 正是企业物流管理不断向纵深发展,管理水平不断提高,降低物流成本的潜力被陆续挖掘出来,企业物流成本水平的降低直接导致社会物流成本的降低。 (2)现代物流业的发展

{物流管理}物流管理概论

(物流管理)物流管理 概论

现代物流管理概论 第壹章物流管理基础知识 物流管理概论 物流管理基本概念 物流科学就是以物的动态流转过程为主要的研究对象,揭示了物流活动(运输、存储、包装、装卸搬运、配送、流通加工、物流信息)之间存于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内于联系,认定这些物流活动均是物流系统的组成部分,是物流系统的子系统。 物流是社会经济的基础活动 物流和流通 流通是联结生产和消费的纽带 流通活动包括商流和物流 商流:对象所有权转移的活动称为商流 物流:物流是指实物从供给方向需求方的转移,这种转移既要通过运输或搬运来解决空间位置的变化,又要通过存储保管来调节双方于时间节奏方面的差别。商物分离的概念: 1.于现实经济生活中,进行商品交易活动的地点,往往不是商品流通的最佳路线的必经之处。 2.如果商品的交易和实物的运动过程路线完全壹致,往往会造成实物路线的迂回、倒流、重复等不合理现象,造成资源和运力的浪费。 3.商品壹般

要经过壹定的运营环节来进行业务活动,物流则不需要受运营环节的影响,能够根据商品的种类、数量、交货要求、运输条件等尽量通过最少的环节、以最短得物流路线,按时保质的送到用户手上,以达到降低物流费用,提高经济效益的活动。 物流和生产 物流费用于生产成本中占有很大的比重,通过物流系统的改善能带来能以预料的效益。 物流情况对生产环境和生产次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物流分类 1.按照作用分类 a.供应物流; b.生产物流 c.销售物流 d.回收物流 e.废弃物物流 2.按照物流活动的空间范围分类 a.地区物流 b.国内物流 c.国际物流 3.按照物流系统性质分类 a.社会物流 b.行业物流

现代物流管理概论1、2章知识点

第一章物流概论 一、物流系统的分类(定义要求) 1、供应物流系统:为生产企业提供原材料,零部件或其他物品时,物品在提供者与需求者之间的实体流动。通常存在于企业外部。出发点是生产资料。 2、生产物流系统:在生产过程中,原材料,在制品,半成品等在企业内部的实体流动。存在于企业内部。出发点是生产企业。 3、销售物流系统:生产企业,流通企业出售商品时,物品在供方需方之间的实体流动。客体包括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 4、回收物流系统:不合格物品的返修,退货及伴随货物运输或搬运中的可利用物资的回收过程。客体是可利用的资源。 5、废弃物物流系统:对废弃杂物(生产过程中的副产品,废弃物。以及生活消费中的废弃物)的收集,运输,分类,处理等过程中产生的物流。客体是不可用的废弃物。 二、物流的概念 和“物”相关的概念 (1)物资。泛指物质资料,多指工业生产资料。 (2)物料。除最终产品外在生产流通流转的一切材料。 (3)货物。交通运输领域除人以外的运输对象。 (4)商品。进入流通领域或消费领域的物品。 (5)物品。有行物的统称。 和“流”相关的概念 (1)商流。所有权的转移。 (2)物流。储存,运输,包装,加工,配送,信息。 “物流”狭义上是指作为商品的物质资料流动过程。广义上是指物品从供应地向接受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三、物流思想 1、实体配送阶段——思想主要集中在销售。 2、物流管理阶段——不断强调活动,强调效益和效率。强调管理,突破商品流通范围,把我流活动扩大到生产领域。 3、供应链管理阶段——突出物流地位,不再是生产的附属职能。 四、物流相关理论 (一)商物分离,商业流通和实物流通相分离。 (二)黑大陆学说。 (三)物流冰山学说。 (四)第三利润源学说。 第一利润源:节约原材料——劳动对象 第二利润源:节约活劳动——劳动者 第三利润源:既挖掘生产力要素中的劳动工具的潜力,又挖掘劳动对象和劳动者的潜力,更具有全面性。 (五)效益背反说。物流若干功能要素之间存在着损益矛盾。即某一功能要素的优化和利益发生的同时,必须会有另一个或几个功能要素的利益损失。这是一种此长彼消,此盈彼亏的现象。 (六)物流森林。物流是一种结构。不能只见要素,不见结构,要有整体的观点。

现代物流管理概论重点

1.物流最早出现在美国,中国物流概念来源于日本,日本来源于美国 2.物流概念:物品从供应地到接收地(de)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 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3.物流(de)作用:对企业,是企业生产(de)前提保证,物流(de)降低成本价值,物流(de)利润 价值,物流(de)服务价值.对国家,是国民经济(de)基础之一,特定条件下是国民经济(de)支柱,物流现代化可以改善我国(de)经济运行实现质量(de)提升,一个新(de)物流产业可以有效改善我国(de)产业结构. 4.物流(de)商物分离说:一是商品价值(de)转移,即商品所有权(de)转移.另一个是商品使用 价值(de)转移,即商品实体(de)(de)转移. 5.黑大陆学说:.德鲁克 6.物流(de)效益背反说:物流成本与服务水平(de)效益背反是指物流服务(de)高水平必然带 来企业业务量(de)增加,收入(de)增加,同时却也带来企业物流成本(de)增加,使得企业效益下降,即高水平(de)物流服务必然随着高水平(de)物流成本,而且物流服务水平与成本之间并非呈线性关系.在没有很大技术进步(de)情况下,企业很难同时做到提高物流水平和降低物流成本. 7.物流系统(de)要素:一般要素(劳动者,资金,物),功能要素(运输,储存保管,包装,装卸 搬运,流通加工,配送,物流信息),支撑要素(体制制度,法律规章,行政命令,标准化),物质要素(物流设施,物流装备,物流工具,信息设施,组织及管理),系统化要素(信息和信息技术,标准化),结构要素(物流平台,物流运作企业) 8.包装是生产(de)重点,是物流(de)起点 9.包装按功能分类:运输包装(工业包装),销售包装(商业包装) 10.包装合理化:能有效保护其内装物品.包装容量质量适度.具有经济合理性.说明与标志 清楚.符合绿色发展潮流. 11.装卸作业(de)等级:0——4共五个等级:散伙0.装箱1.托盘2.无动力车3.运输中.

物流概论

一、名词解释 1.物流:物品从供应地向接受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 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2.运输:是用设备和工具,将物品从一地点向另一地点运送的物流活动,其中包括集 货、分配、搬运、中转、装入、卸下、分散等一系列操作。 3.配送:是在经济合理区域范围内,根据客户的要求,对物品进行拣选、加工、包装、 分割、组配等作业,并按时送达指定地点的物流活动。 4.储存保管:是指在一定的时期和场所,以适当的方式维持物资质量和数量等的储存 活动,是包含了库存和储备在内的一种广泛的经济现象。 5.流通加工:是物品在从生产地到使用地的过程中,根据需要施加包装、分割、计量、 分拣、组装、价格贴附、标签贴附、商品检验等简单作业的总称。 6.物流信息:是指反映物流各种活动内容的知识、资料、图像、数据、文件的总称。 7.投机原理:是指产品的生产和物流按照对未来市场需求的预测、未来市场交易的估 计进行。 8.共同配送:就是将众多流通单位处理同种的或异种的商品的功能“统合”起来,促 使他们共同利用仓库、车辆等设施设备,有效整合物流配送资源,将小批量货物转 换成商品集运,形成大批量配送,实现低成本高水平的物流服务。 9.企业物流:是企业内部的物品实体流动。企业内部物流主要是企业内部的生产经营 工作和生活中所发生的加工、检验、搬运、储存、包装、装卸、配送等物流活动。 10.第三方物流:是由供方与需方以外的物流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的业务模式。 11.物流外包:即生产或销售等企业为集中精力增强核心竞争能力,而将其物流业务以 合同的方式委托给专业的物流公司(如第三方物流公司等)运作,外包是一种长期 的、战略的、相互渗透的、互利互惠的业务委托和合约执行方式。 二、简答题 1.简述物流的六大功能。 ⑴运输配送。指在不同地域范围之间,以改变“物”的空间位置为目的的活动。 ⑵仓储保管。指在一定的时期和场所,以适当的方式维持物资质量和数量等的储 存活动。 ⑶装卸搬运。指在同一场所内,对物品进行水平移动为主的作业。 ⑷现代包装。指为在流通过程中保护产品,方便储存,促进销售,按一定技术方 法并采用容器、材料和辅助物等对物品进行包装作业。 ⑸流通加工。指物流过程中对物资进行加工、组合、包装、粘贴条形码标签等一 系列具有附加价值的活动。 ⑹物流信息。指订单、制造、库存、出库和管理等的信息搜集与处理的活动。 2.简述不合理运输的基本形式。 返程或起程空驶、对流运输、迂回运输、重复运输、倒流运输、过远运输、运力选 择不当、托运方式选择不当。 3.简述储存保管的作业原则。 ⑴面向通道原则。⑵分层堆放原则。⑶先进先出原则。⑷周转频率对应原则。⑸ 同一性原则。⑹相似性原则。⑺重量对应原则。⑻形状对应原则。⑼明确 表示原则。 4.简述装卸搬运的特点。 ⑴装卸搬运是附属性、半生性活动。 ⑵是支持、保障性活动。

物流管理概论

物流概念发展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物流概念的孕育阶段 营销学派的Physical Distribution概念 1)阿奇.萧(Arch W. Shaw) 2)威尔德(Weld) 3)弗莱德.E.克拉克(Fred E .Clark) 军事后勤学派的Logistics概念 1)琼西.贝克(Chauncey B. Baker) 2)军事后勤领域 第二阶段:分销物流概念阶段 1、Physical Distribution概念继续在美国得到发展和完善,基本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物流管理学。 2、Physical Distribution概念从美国走向世界,成为世界公认的物流概念,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物流管理学的理论体系。 3、在分销领域各专业物流理论竞相发展的同时,企业内部物流理论异军突起。 第三阶段:现代物流概念阶段 1985 年,威廉姆·哈里斯和斯托克·吉姆斯在密西根州立大学发表了“市场营销与物流的再结合--历史与未来的展望”的演讲,指出从历史上看,物流近代化的标志之一是商物的分离,非常有必要强调营销与物流的再结合,该文对现代物流的本质给予了高度总结,也推动了物流顾客服务战略以及供应链管理战略的研究。

从物流实践来看,80 年代后期电子计算机技术和物流软件的发展日益加快,进而更加推动了现代物流实践的发展。 物流外包和第三方物流的产生,进一步导致物流专业化、技术化和集成化,实现了生产和物流的分工合作,提高了各自的核心竞争力。 九十年代供应链管理系统的形成进一步导致物流管理的联合化、共同化、集约化和协调化。 最具有历史意义的是1985 年美国物流管理协会正式将名称从National Council of Physical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改为National Council of Logistics Management,从而标志现代物流观念的确立,以及对物流战略管理的统一化。 物流的发展 美国物流的发展 (1)1945年-1960年,以仓储业为主的物流阶段 (2)1960年—1980年,转为流通型为主的物流阶段 (3)1980年—1990年,综合物流阶段 (4)1990年至今,物流一体化阶段 日本物流的发展 (1)前物流时期(1953——1963年) (2)物流系统时期(1963年——1973年) (3)物流管理时期(1973年——1983年) (4)物流社会系统时期(1983年——至今)

物流管理概论复习内容整理

1、物流的概念:(简述)用流动的物来服务于顾客。(现代物流)是供应链程序之一部份,其专注于物品、服务及相关信息,从起源点到消费点之有效流通及储存的企划、执行与控管(即管理),以达成顾客的要求 2、物流管理: 1)概念:将信息、运输、库存、仓库、搬运以及包装等物流活动综合起来的一种新型的集成式管理。 2)物流管理的目标(任务):以尽可能低的成本为顾客提供最好的服务(7’rights) ?7’rights:①合适的产品;②合适的数量;③合适的质量;④合适的时间;⑤合适的地点; ⑥合适的条件;⑦合适的价格 3、阿奇·萧于1921年提出了物流(Physical Distribution)的概念,在《Some Problems In Marketing Distribution》一书中指出,在市场分销中,存在二类活动:一类叫做创造需求,一类叫做物资实体分配 4、1962年美国著名经营学家彼德·德鲁克在《财富》杂志发表了题为“经济的黑暗大陆”一文 5、物流分类 1)按照作用分类:①供应物流;②销售物流;③生产物流;④回收物流与废弃物物流 2)按照物流活动的空间范围分类:①地区物流;②国内物流;③国际物流 3)按照物流系统的性质分类:①社会物流;②行业物流;③企业物流 4)按照物流发生的范围分类:①宏观物流;②微观物流

5)按照物流的方向分类:①正向物流;②逆向物流(Reverse Logistics) 6)按照物流活动的完成者分类:①第一方物流(供方物流)②第二方物流(需方物流)③第三方物流(合同制物流)④第四方物流⑤第五方物流 6、第三方物流(TPL)的概念:又叫合同制物流。由物流劳务的供方、需方之外的第三方去提供物流交易双方的部分或全部物流功能的物流运作方式 7、第三方物流与传统对外委托的不同 ?传统的对外委托: 1)企业只是将企业物流活动的一部分,主要是物流作业活动(如货物运输、保管等)交由外部的物流企业去做,而库存管理、物流系统设计等物流管理活动及一部分企业内物流活动仍留在本企业。 2)物流企业是站在自己物流业务经营的角度,接受货主企业的业务委托,以费用加利润的方式定价,收取服务费 3)那些能够提供系统的物流企业,也是以使用本企业的物流设施,推销本企业的经营业务为前提,并非是以货主企业物流合理化为目的设计的物流系统 ?第三方物流企业 1)是站在货主企业的立场上,是以货主企业物流合理化为设计物流系统和系统运营管理的目标2)不一定要保有物流作业能力,即可以没有物流设施和运输工具,不直接从事运输、保管等作业活动,只是负责物流系统设计并对物流系统运营承担责任,而具体的作业活动可再采取对外委托的方式由专业的运输、仓储企业等去完成

物流管理概论

物流管理概论 物流管理是指在整个供应链中,对物流资源和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实施和控制的过程。物流管理是为了以最低的成本和最高的效益,通过合理规划、优化物流流程和提高物流效率来完成物流目标的一种管理活动。本文将从物流管理的基本概念、物流管理的重要性、物流管理的流程和物流管理的发展趋势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物流管理的基本概念 物流管理是指在物流的各种活动中对资源的调配和组织协调过程。物流管理的目标主要是减少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以满足客户对产品的需求。物流管理包括物流规划、物流组织、物流实施和物流控制等几个方面。物流规划是指根据市场需求和供应链的要求,确定物流目标和物流策略;物流组织是指根据物流规划,组织和调配物流资源,确保物流系统的正常运行;物流实施是指根据物流组织的安排,对物流活动进行实施和控制;物流控制是指对物流活动进行监控和调整,以确保物流系统的正常运行和高效运作。 二、物流管理的重要性 物流管理对于企业来说非常重要。首先,物流管理可以提高企业的运输效率和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通过对物流流程的规划和优化,可以减少运输时间和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其次,物流管理可以提高产品的交付速度和准确性。通过合理的调度和管理,可以使产品快速、准确地送达客户手中,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最后,物流管理可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物流是供应链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合理规划和高效管理,能够

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 三、物流管理的流程 物流管理的流程包括物流规划、物料采购、生产计划、仓储管理、运输管理和售后服务等多个环节。首先,物流规划是根据市场需求和供应链的要求,确定物流目标和物流策略。其次,物料采购是指根据生产计划和物流需求,采购原材料和零部件。随后,根据物料采购的情况,进行生产计划,确保产品的生产和供应能够满足市场需求。然后,对于生产好的产品,需要进行仓储管理,包括库存管理、出库管理和仓内操作等。接下来,对于要发货的产品,需要进行运输管理,包括运输计划、运输方式选择和运输路线安排等。最后,还需要进行售后服务,包括客户投诉处理、产品返修和关怀服务等。 四、物流管理的发展趋势 随着信息技术和物联网的发展,物流管理正在逐渐向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首先,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物流信息的实时共享和管理,提高物流决策的准确性和效率。其次,物联网的应用可以实现物流资源的实时监控和管理,提高物流的可见性和可控性。再次,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物流流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提高物流效率和准确性。最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促使物流管理趋向绿色物流和可持续物流。物流管理需要采取更加环保的运输方式和节能减排的措施,以及加强物流过程中的环境监测和管理。 综上所述,物流管理是为了以最低的成本和最高的效益,通过合理规划、优化物流流程和提高物流效率来完成物流目标的一

现代物流概论知识点

现代物流概论知识点第一章物流基础知识 定义:商流——对象物所有权转移的活动称为商流.商流活动一般称为贸易或交易. 物流——物品从供应地向接受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仓储、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供应物流——生产企业、流通企业或消费者购入原材料、零部件或商品的物流过程称为供应物流. 销售物流——生产企业、流通企业售出产品或商品的物流过程称为销售物流. 生产物流——从工厂的原材料购进入库起,直到工厂成品库的成品发送为止,这一全过程的物流活动称为生产物流. 回收物流——在生产及流通活动中对一些资材进行回收并加以利用的物流活动称为回收物流. 废弃物物流——对生产和流通过程中所产生的无用废弃物的处理过程的物流活动称为废弃物物流. 社会物流——一般指流通领域所发生的物流,是全社会物流的整体,因此又称之为大物流或宏观物流.它的一个标志是:它是伴随商业活动贸易发生的,也就是说物流过程和所有权的更迭是相关的.

企业物流——在企业经营范围内由生产或服务活动所形成的物流系统称为企业物流. 商物分离的概念:由于它们各自具有不同的活动内容和规律,因此在经济活动中,进行商品交易活动的地点并不一定是商品实物流通的最佳路线必经之处.商流一般要经过一定的经营环节来进行业务活动,而物流则不受经营环节的限制,根据商品的种类、数量、交货要求、运输条件等,以最短的物流路线,按时保质地送到用户手中 实现商物分离的原则是提高社会经济效益的客观需要,也是企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 两大关系: 商流与物流 商流和物流都是流通的组成部分,两者结合才能有效地实现商品由供方向需方的转移过程.物流是产生商流的物质基础,在交易实施的步骤上商流是物流的先导,从全局来看商流和物流总是相伴发生的. 物流与生产 加工活动和物流活动是生产系统的两个支柱.物流为生产的连续性提供了保障.生产系统必须向物流要效益才能改善自身的发展条件.物流状况对生产环境和生产秩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生产力水平的发展对物流提出更高的要求. 物流的分类:生产物流是制造业特有的,与生产同步 物流分类 1、按照物流系统性质 社会物流、行业物流、企业物流 2、按物流活动空间范围 地区物流、国内物流、国际物流 3、按照作用

物流管理概论

物流管理概论 1物流的概念物品是从供应地到接受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2装卸搬运的概念是指在同一地域范围内进行的,以改变物的存放状态和空间位置为主要内容和目的的活动,具体包括装上、卸下、移送、拣选、分类、堆垛、入库、出库等活动 3运输的概念是指用设备和工具,将物品从一地点像另一地点运送的物流活动。包括集货、分配、搬运、中转、装入、卸下及分散等操作。 4包装的定义:为在流通过程中保护产品、方便贮运、促进销售、按一定技术方法而采用的容器、材料及辅助吴等总体名称。在这些过程中施加一定技术方法等操作活动。 5流通加工的概念:是物品在生产地到使用地的过程中,根据药施加包装、分割、计量、分拣、组装等简单作业的总称。 6配送的含义:按照用户的订货要求和配送计划,在物流据点进行分拣、加工和配货等作业后,将配好的货物送交收货人的过程。 7物流成本的定义:物流活动中所消耗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货币表现。(就是完成诸种物流活动所需的全部费用。 8物流信息的概念(理解下):反映物流各种活动内容的知识、资料、图像、数据和文件的总称。 9物流对企业的作用:保值、节约、缩短距离、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提高服务水平 10现代物流的基本职能:运输、保管、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 11物流的分类 a 按物流研究范围:宏观物流、中观、微观 b按生产经营过程处理的阶段:供应、生产、销售、回收、废弃 c按物流系统性质:企业、行业、社会 d按物流活动地域范围:国际、国内、区域 e按物流活动特征:一般、特殊 f按物流活动承担主体:第一方(1PL)、第二方(2PL)、第三方(3PL)、第四方(4PL) 12主要物流理论;a商流与物流分离说、b物流冰山说、c第三方物流、d供应链管理、e第四方物流、f第三利润源学说、g物流的效益背反说、h物流成本中心说 13现代物流管理的特征:a以实现顾客满意为首要目标、b重视整个流通渠道的货物流动、c企业整合效益、d重视效率更重视效果、e以信息为中心满足市场实际需要、f是对商品运动的一元化管理14现代物流管理的过程:物流计划阶段、物流实施阶段、物流评价阶段 15现代物流管理的原则(P25) 16现代物流管理的目标(记):服务目标、快捷目标、节约目标、规模优化目标、库存控制目标、安全性目标、总成本最小目标 17装卸搬运的特点 a装卸搬运是伴随生产与流通的其他环节发生的、 b装卸搬运不产生有形的产品,而是提供劳动服务,是生产与流通领域的其他环节配套的保障和服务性作业 c装卸搬运过程不消耗作业对象,不排放废弃物,不大量占用流动资金。 d没有提高作业对象的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功能。 e具有均衡性和波动性、 f复杂性欲延展性 18装卸搬运的分类:按作业场所分类(车船装卸、港站、仓库) 按装卸搬运操作内容(堆码拆取、分拣配货、挪动移位及狭义的装卸搬运) 按装卸搬运机械及机械作业方式(吊上吊下、叉上叉下、滚上滚下、移上移下) 按被装卸货物的主要运动形式:垂直装卸、水平装卸

物流管理概论重点知识

物流管理概论重点提纲 第一章物流学基础 1、物流起源、定义 2001 年7 月,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该标准将物流定义为: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 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 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2、logistics与PD的区别 一是PD局限在对销售领域物流活动的管理,没有包括采购物流,比Logistics 概念包含的范围小。 二是PD 强调的物流合理化范围通常只停留在物流部门内部,与生产和采购部门缺乏沟通联系,物流与生产和销售活动没有实现一体化管理。而Logistics 则包括了从原材料采购、在制品移动到产成品销售全过程的物资流动,物流合理化不仅限于物流部门内部,而且扩展到生产和销售部门。 Logistics 将物流活动从被动、从属的地位上升到企业经营战略的高度,成为企业经营的重要组成部分,物流概念已不仅仅是对活动概念的集合,而是上升到了管理学的层次上。 如果把物流概念(PD )出现之前对物流功能活动的个别管理比喻为分散的点状管理,PD 就是由点连成的线状管理,而Logistics 则是由线构成的平面管理。企业内的物流管理到了这个阶段,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的余地已经变得很小。为进一步挖掘物流的潜力,需要超越个别企业的范围,将上下游的关联企业作为整合对象,排除企业间的重复作业,使物流资源得到最佳配置,实现从原材料生产一直到商品配送全过程的物流一体化管理-------供应链管理。 3、现代物流与传统物流的区别

4、第三方物流(名词解释) “第三方物流是指由供方与需方以外的物流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的业务模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GB / T18354 一2001 )第三方就是指提供物流交易双方的部分或全部物流功能的外部服务提供者。现代的第三方物流主要是指能够提供现代的、系统的物流服务的第三方的物流活动。 5、物流的“大陆说”,“冰山说” 大陆说、1962 年美国著名经营学家彼得·德鲁克在《财富》杂志上发表了题为《经济的黑色大陆》一文,他将物流比做“一块未开垦的处女地”,强调应高度重视流通以及流通过程中的物流管理。物流的价值和利润的理念在实业界产生了巨大的震动。 冰山说、美国经营学家彼·特拉卡指出:物流是“降低成本的最后边界”。物流价值和利润的观念已经和正在被人们所接受,人们对物流价值和利润的认识不断加深,正如日本早稻田大学教授西泽修在《主要社会的物流战》一书所阐述的:“现在的物流费用犹如冰山,大部分潜在海底,可见费用只是露在海面的小部分。” 6、绿色物流(名词解释) 绿色物流是指在物流过程中,在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实现对物流环境的净化,使物流资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 环境共生型的物流管理就是要改变原来经济发展与物流、消费生活与物流的单向作用关系,在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形成一种能促进经济发展和

物流概论复习(整理)

物流:物流是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的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功能有机结合,来实现用户要求。 国际物流:是指不同的国家(地区)之间的物流,也是国内物流的延伸和进一步扩展,是跨越国界的流通范围扩大了的“物的流通”。国际物流是组织货物在国际间的合理流动是实现货物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或地区)见的物理性移动而发生的国际贸易活动。第三方物流:独立于供需双方,为客户提供专项或全面的物流系统设计或系统运营的物流服务模式。供方与需方以外的物流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的业务模式。是指由与货物有关的供应方和需求方之外的专业物流服务提供企业,即第三方来承担企业物流活动的一种物流形态,在国外也称契约物流。 第四方物流:供应商是一个供应链的集成商,它对公司内部和具有互补性的服务供应商所拥有的不同资源、能力和技术进行整合和管理,提供一整套供应链解决方案。 绿色物流:是指以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减少资源消耗为目标,利用先进物流技术规划和实施的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流通加工等物流活动。 现代物流:是指基于满足顾客需求,以及对成本和效益的考虑而进行的涉及生产、销售、消费全过程的物品及其信息的系统流动过程。 物流管理:物流管理是为了最低的物流成本达到客户所满意的服务水平,对物流活动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 企业物流:生产和流通企业围绕其经营活动所发生的物流活动。 回收物流:不合格的物品的返修、退货以及周转使用的包装容器从需方返回到供方所形成的物品的实体流动。废弃物物流:将经济活动中失去原有使用价值的物品,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的收集、分类、加工、包装、搬运、储存等等。分送到专门的处理场时形成的物品实体流动。仓储管理:是指在仓库管理活动中,运用先进的管理原理和科学的方法,对仓储经营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监督,充分利用仓储资源,以实现最佳的协调与配合,降低仓储管理成本,提高仓储经营效益。 库存管理:库存管理是根据外部对库存的要求、企业订购的特点、预测计划和执行一种补充库存的行为,并对这种行为进行控制,重点在于订货方法、订货数量以及订货时间。供应商管理库存(VMI):供应商管理库存是一种在用户和供应商之间的合作性策略,以对双方来说都是最低的成本优化产品的可获性,在一个相互同意的目标框架下由供应商管理库存,这样的目标框架被经常性监督和修正以产生一种连续改进的环境。 配送:配送是在经济合理区域内,根据客户要求,对物品进行拣选、加工、包装、分割、

物流管理概论知识点总结大一

物流管理概论知识点总结大一物流管理概论知识点总结 物流管理是为了实现整体供应链的高效运作和最大化利益而进行的一系列活动和决策。在大一学习物流管理概论时,我们需要了解一些重要的知识点,本文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物流管理的定义和目标 物流管理是指通过有效地计划、组织、实施和控制物流活动,以提供适时的、准确的、经济的物流服务,以满足客户的需求,实现企业的竞争优势。其目标是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提高客户满意度。 二、物流管理的职能和流程 物流管理包括采购物流、生产物流、分销物流和反向物流等多个职能。采购物流主要涉及原材料的采购、供应商管理和库存管理;生产物流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物料的调度、生产计划的制定和生产现场的布局;分销物流包括订单处理、仓储管理和配送等环节;反向物流则是处理退货、售后服务和废弃物处理等。

物流管理的流程包括需求管理、订单处理、仓储管理、运输管 理和供应链绩效评估。需求管理是指根据市场需求进行产品规划 和库存控制;订单处理包括订单接收、处理和跟踪等;仓储管理 主要涉及仓库布局、库存管理和货物存储等;运输管理包括运输 方式选择、运输计划制定和运输成本控制等;供应链绩效评估是 对物流活动进行绩效评价,以便进行改进和优化。 三、物流成本和风险管理 物流成本是指企业为了进行物流活动所支付的费用,包括运输 费用、仓储费用、包装费用等。物流成本的管理对于企业的竞争 力和盈利能力至关重要,因此需要进行成本控制和成本优化。 物流风险管理是指对潜在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和控制,以减少 物流活动中的损失和不确定性。物流活动中的风险包括供应风险、需求风险、库存风险、运输风险等。通过合理的风险管理,企业 可以提高物流效率、降低成本,并保证供应链的稳定运作。 四、信息技术在物流管理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在物流管理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通过信息技术,企 业可以实现信息共享、物流跟踪和预测需求等功能,提高物流的

物流概论要点

物流概论知识要点 一、 物流概论 1、物流的概念:物流是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的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功能有机结合,来实现用户要求。 2、物流的分类 (1)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宏观物流、微观物流 宏观物流:指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带有总体性的物流活动,其主要的特点是纵观性和全局性 微观物流:指消费者、生产者所从事的具体的物流活动。其主要特点是具体性和局部性。 (2)从物流活动的产业角度:A 、第一产业物流(农业物流) B 、第二产业物流(制造业 物流、建筑业物流) C 、第三产业物流(流通业物流) (4 企业物流:生产和流通企业围绕其经营活动所发生的物流活动。 第三方物流:独立于供需双方,为客户提供专项或全面的物流系统设计或系统运营的物流服务模式。 (5) 从物流活动在企业中的作用和地位角度 为生产企业提供原材料、零部件或其他物品时。物品在提供者与需求者之间的实体流动。 生产过程中,原材料、在制品、半成品、产成品等,在企业内部的实体流动。 生产企业、流通企业出售商品的时候,物品在供方与需方的实体流动。 不合格的物品的返修、退货以及周转使用的包装容器从需方返回到供方所形成的物品的实体流动。 将经济活动中失去原有使用价值的物品,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的收集、分类、加工、包装、搬运、储存等等。分送到专门的处理场时形成的物品实体流动。 (6)按物流主体方的目的来分类 是指由物流劳务的供方、需方之外的第三方完成物流服务的物流运作方式,指专业物流企业在整合了各种资源后,为客户提供包括设计规划、解决方案以及具体物流业务运作等全部物流服务的物流活动,在国外也称契约物流; 是指供应链的整合者和协调者,调配与管理组织本身与其他互补性服务所有的资源、能力和技术来提供综合的供应链解决方案。

《物流学概论》笔记【1-4章】【本科】{可打印}

第一篇物流总论 第一章物流概述 第二章物流的分类与形式 第一章物流概述 本章关键词:物流、商流、物品、物流学、第三利润源、现代物流理念。 复习思考题: 1。举例说明流通产业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 P2-3 2.如何理解商流与物流之间的关系?P4 3.如何理解物流的概念与内涵?P6-10 4。请简要说明物流活动的构成。P11—12 5.什么是物流的生产性和社会性?P13 6.请简要说明“物流学"的课程定位。P15 7。结合实际说明物流的地位与作用。P15-16 8。“黑暗大陆”和“第三利润源”的内涵是什么?P17-18 9。为什么说“物流是市场的延伸”?P18 10。物流系统与物流一体化理念的区别在哪里?P19—21 第一节商流与物流 一、流通产业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 1。流通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的纽带; 2。流通对生产的反作用; 3.流通是国民经济现代化的支柱. 二、流通的内容 1.商流; 2.物流; 3.信息流和资金流。 三、商流与物流的关系 1。商流与物流的统一; 2。商流与物流的分离; 四、商流与物流分离的表现形式 1。结算程序引起的商流与物流分离;”信汇“、”电汇“;”托收承付“;”三角结算“ 2。购销方式引起的商流与物流的分离;预购;赊销;分项付款 3。期货市场形成引起的商流与物流的分离; 4.电子商务环境下商流与物流的分离。 第二节物流的概念 一、物流概念的起源;1915年阿奇·萧《市场流通中的若干问题》1974年鲍尔索克斯《后勤管理》等 二、“物流”称谓的由来;1956年早稻田大学宇野正雄PD”物的流通”,,于70年代末直接引入二战期间,美军建立了“运筹学”丰富了“后勤学”,于80年代初引入 三、物流的定义; 1。历史上的物流定义:日本通商省物流调查会;日本早稻田大学西泽修;日本专家汤浅和夫;1976美国物流管理委员1/ 10

物流学概论思考题重点

物流学概论 第一章物流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物流运行中存在着“效益悖反”性。是指“一种活动的高成本,会因另一种物流活动成本的降低或效益的提高而抵消的相互作用关系”,表现在物流成本与服务水平之间的二重矛盾,即追求以防必须舍弃另一方的对立状态。 包装:为在流通过程中保护产品,方便储运,促进销售,按一定的技术方法所用的容器、材料和辅助物等的总体名称。 化的功能. 1、请举例说明为什么“物流是市场的延伸”? (1)通过为用户提供物流服务来开拓市场 (2)将物流功能和物流设施的建设,看作是潜在的市场机会 (3)物流被看作是市场竞争的手段和策略(4)物流被视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举个简单例子:假设你在本地市区开有商铺,那么你只能向这个城市的人或者来到这个城市的人销售商品,也就是说你只能占有本地市场。但是一旦有物流作为辅助,那么你就能将你的商品销售到更远的地方,占有更多的市场,而且一旦你的商品物流成本比别人的物流成本低,那么你的商品就更具市场竞争力。所以才说:物流是市场的延伸。 2、怎么认识物流成本和物流服务间的“二律背反”关系? 物流运行中存在着“效益悖反”性。它指一种活动的高成本,会因另一种物流活动成本的降低或效益的提高而抵消的相互作用关系,表现在物流成本与服务水平之间的二重矛盾,即追求以防必须舍弃另一方的对立状态。研究物流成本的二律背反关系,实质上是研究物流的经营管理问题.比如服务的提高,相应的成本要上升,也就是说运价高。降低服务,成本下降,运费也会低。 3、“精益物流”的内涵是什么? 精益物流的内涵是运用精益思想对企业物流活动进行管理。 4、物流现代化理念都包括哪几个方面?请加以分析说明。 ①物流是市场的延伸理念②“军事后勤”与物流服务理念③流价值与利润理念④物流系统化理念⑤精益物流理念⑥物流一体化理念⑦联盟与合作理念⑧绿色物流理念.

物流管理学概论知识点总结

物流管理学概论知识点总结 一、物流管理学的概念 物流管理学是管理学的一个分支,是指对物资从原材料采购、生产加工、成品储存、运输配送、销售以及售后服务等全过程进行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的管理活动。物流管理学的核心是通过合理组织和协调各种资源,最大限度地提高物流效率,以期最大程度地降低物流成本,并且确保物资能够按照客户需求和供应商的要求进行有效的流动。 二、物流管理学的发展历程 1. 物流管理学起源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当时物资运输和储存等问题成为了国家和军队面临的重大困难。这时候开始出现了一些有关物流管理的理论和经验总结。 2.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贸易的蓬勃发展,物流管理学在学术界和实践中逐渐得到了更多的重视和研究。 3. 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随着信息技术和运输技术的飞速发展,物流管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物流信息系统和供应链管理等理论开始逐渐成形。 4. 90年代以后,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电子商务的兴起,物流管理学开始关注全球化物流和电子商务物流的理论和实践。 三、物流管理学的基本理论 1. 物流管理理论 物流管理理论是物流管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 (1) 物流成本理论:指通过对物流活动的成本进行分析和优化,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 (2) 物流服务理论:指通过优化物流流程和提高物流服务质量,以提升客户满意度和市场竞争力。 (3) 物流运作管理理论:指为了提高物流运作效率和降低物流成本,制定合理的运作计划和实施方案。 (4) 物流信息化理论:指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对物流活动进行全面的监控和管理,以提高物流管理水平。 2. 供应链管理理论 供应链管理理论是物流管理学中的重要理论,主要包括: (1) 供应链协同理论:指优化供应链各个环节间的协同关系,以提高供应链的整体效率。

物流管理概论自考重点复习

07031 物流管理概论- 重点知识 【名词解释】 1、物流:是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管理 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2、物流活动:是指物流功能的实施与管理过程。物流活动由物资包装、装卸、运输、储存、流通加工、配送、物流情报等项工作构成。 3、物流作业:实现物流功能时所进行的具体操作活动。 4、传统物流:一般指产品出厂后的包装、运输、装卸、仓储等活动,是各个物流环节独立运作的物流管理方式。 5、现代物流:是指将信息、运输、仓储、库存、装卸搬运以及包装等物流活动综合起来的一种新型的集成式管理,其任务是尽可能降低 物流的总成本,为顾客提供最好的服务。 6、商流:对象物所有权转移的活动。 7、资金流:是指在营销渠道成员间随着商品实物及其所有权的转移而发生的资金往来流程。 8、信息流:是指信息处理过程中信息在计算机系统和通信网络中的流动。 9、效益背反定律:亦称为二律背反,是指物流功能要素之间或物流成本与服务水平之间的此消彼长关系。 10、商物分离:是指商品所有权的转移路线与商品实体转移路线不一致的流通情形。 11、物流系统:是由相互作用而又相互依赖的若干物流要素或物流环节结合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12、物流节点:是物流网络中连接物流路线的结节之处。 13、物流线路:广义指所有可以行驶的和航行的陆上、水上、空中线路;狭义仅指已经开辟的、可以按规定进行物流运营的路线和航 线。 14、物流网络:是指物流过程中相互联系的组织和设施的结合。 15、运输:用专用运输设备将物品从一个地点向另一地点运送。其中包括集货、分配、搬运、中转、装入、卸下、分散等一系列操作。 16、储存:保护、管理、储藏物品。 17、配送:在经济合理区域范围内,根据客户要求,对物品进行拣选、加工、包装、分割、组配等作业,并按时送达指定地点的物流 活动。 18、分拣:是将物品按品种、出入库先后顺序进行分门别类堆放的作业。 19、装卸:是物品在指定地点以人力或机械载入或卸出运输工具的作业过程。(垂直作业) 20、搬运:是在同一场所内,对物品进行空间移动的作业过程。(水平作业) 21、包装:为在流通过程中保护产品、方便运输储存、促进销售,按一定技术方法而采用的容器、材料及辅助物等的总体名称。 22、集装化:用集装单元器具或采用捆扎方法,把物品组成集装单元的物流作业方式。 23、流通加工:根据顾客的需要,在流通过程中对产品实施的简单加工作业活动(如包装、分割、计量、分拣、刷标志、栓标签组装等) 的总称。 24、物流信息:是反映物流各种活动内容的知识、资料、图像、数据、文件的总称。 25、物流信息系统:(LIS)是由人员、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网络通信设备及其他办公设备组成的人机交互系统。 26、企业物流:是生产和流通企业围绕其经营活动所发生的物流活动。 27、供应物流:(即采购物流)是指提供原材料、零部件或其他物料时所发生的物流活动。 28、生产物流:是生产性企业物流活动的主体内容,其含义是指企业生产过程中发生的涉及原材料、在制品、半成品、产成品等所进行 的物流活动。 29、销售物流:是企业在出售商品过程中所发生的物流活动。 30、逆向物流:物品从供应链下游向上游的运动所引发的物流活动。 31、物料需求计划:简称MRP,是指制造企业内的物料计划管理模式。 32、制造资源计划:简称MRP I I,是在MRP基础上考虑所有其他与生产经营活动直接相关的工作和资源(如财务计划),把物料流动和 资金流动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经营生产信息系统。 33、企业资源计划:简称ERP,是在MRP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供应链管理思想为基础,以现代化的计算机及网络通信技术为运行平台, 集企业的各项管理功能为一身,并能对供应链上所有资源进行有效控制的计算机管理系统。 34、准时制物流:是一种建立在JIT 管理理念基础上的现代物流方式。 35、订货周期:是指客户确定对某种产品有需求到需求被满足之间的时间间隔,也称为提前期。 36、物流模式:是指企业物流配送的方式。 37、物流服务:为满足客户需求所实施的一系列物流活动过程及其产生的结果。 38、一体化物流服务:根据客户需求所提供的多功能、全过程的物流服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