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物流管理综合复习资料

物流管理综合复习资料

物流管理

第一章物流概述及作用

第一节物流的概念

一、流通活动

政治、经济、文化构成了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中包括生产、流通和消费三部分,要理解物流,首先要了解流通;见下所示。

社会:政治经济文化

经济:生产流通消费

流通:商流物流信息流

从人类进化的朦胧之时到自给自足的农业社会生产方式,再到大规模生产的工业社会,人类就一直存在两种基本活动:生产与消费。而连接生产与消费的纽带就是流通,见下所示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再生产→

二、商流与物流

1、商流与物流的统一

流通过程要解决两方面的问题:一是产成品从生产者所有转变为用户所有,即物的所有权转移的活动,是解决所有权的更迭问题,我们称之为商流;二是实现物的流转过程,即解决对象物从生产地转移到使用地以实现其使用价值的问题,我们称之为物流。

商流与物流共同构成了流通活动的主要内容。下面我们以电视机的生产、销售为例讨论它的商流与物流

2、商流与物流的分离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商流与物流结合在一起的情况虽然仍然存在,但是商流与物流又具有不同的活动内容和规律。物流如果与商流完全一致,则会存在着一定的不合理性,如商流一般要经过一定的经营环节来进行业务活动,而物流则不受经营环节的限制,它可以根据商品的种类、数量、交货要求、运输条件等,使商品尽可能由产地通过最少环节,以最短的物流路线,按时保质地送到用户手中。

“商物分离”就是指将商流与物流各自按照自己的规律和渠道独立运动,即物流设施与有关物流的功能从商业流通领域中分离出来,设置物流据点,集中处理若干流通据点的物流业务;见图所示。

三、物流的定义

(一)物流概念溯源

物流(PD:Physical Distribution )的概念,最初产生于西方发达国家。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根据战争供应的需要,建立了“后勤”(Logistics)理论,运用到战时的物资运输、补给、屯驻等管理活动中。

战后,后勤理论被引入社会经济活动领域,人们称之为“工业后勤”、“商业后勤”。

20世纪50年代,日本从美国引进物流的概念,将之译为“物的流通”,后日本学者平原直又首次用“物流”取代“物的流通”,并发展完善了物流的科学研究和实践。(二)物流的定义

1、几种有代表性的对物流定义的表述

⑴美国营销协会20世纪50年代的定义

物流是对从生产阶段到消费或利用阶段物资的移动及货物处理活动的管理。

⑵日本通产省物流调查会20世纪60年代的定义

物流是制品从生产地到最终消费者的物理性转移活动。具体是由包装、装卸、运输、保管以及信息等活动组成。

⑶美国物流管理协会20世纪80年代的定义

物流是将原材料、半成品及产成品由生产地送达至消费地的所有流通活动。

⑷美国物流管理协会20世纪90年代的定义

物流是为满足消费者需求而进行的对原材料、半成品、最终产品及相关信息从起始地到消费地的有效流动与存储的计划、实施与控制的过程。

2、我国对物流定义的表述

物流是物品从供应地向接受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3、关于物流定义中几个有关概念的理解

⑴对物流定义中“物”的理解

物流定义中的“物”,指的是所有可以进行物理性位置移动、具有经济意义的物质资料,即商品生产、流通、消费的物质对象

⑵对物流定义中“流”的理解

物流定义中的“流”,指的是物理性运动,就是指物质实体的定向移动,既包括其空间移动(位置的变化),又包括其时间延续(移动的时间变化)

⑶对物流定义中“流通加工”的理解

从流通加工的性质来看,它应该属于产生物品的形质变化的生产活动的范畴,但是,流通加工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物流系统的效率,解决的是商品的功能隔离的问题,所以把它看作是物流功能的扩大而归入物流活动。

(三)理解物流概念的基本要点

1、物流是物品物质实体的流动

2、物流是物品由提供地向接收地的流动

3、物流是若干活动的有机结合

4、物流具有普遍性

第二节物流的分类

1、供应物流

提供原材料、零部件或其他物料时所发生的物流活动称为供应物流。

2、销售物流

企业在出售商品过程中所发生的物流活动称为销售物流。

3、生产物流

企业生产过程中发生的涉及原材料、在制品、半成品、产成品等所进行的物流活动称为生产物流。

4、回收和废弃物流

在生产及流通活动中有一些材料是要回收并加以再利用的。

二、按照物流活动的空间范围分类

1.地区物流

2.国内物流

3.国际物流

三、按照物流系统性质分类

1、社会物流

2、行业物流

3、企业物流

第三节物流的作用

一、物流的效用

1、物流可以创造物品的空间效用

2、物流可以创造物品的时间效用

3、物流可以创造物品的形质效用

二、物流的作用

(一)物流在微观经济运行中的作用

1.物流是企业生产连续进行的前提条件

2.物流是商流的必要条件

3.物流可以降低成本、创造利润

(二)物流在宏观经济运行中的作用

1.物流是联结社会生产各个部门有机整体的纽带

2.物流的发展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

3.物流的改进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源泉

第四节物流形成和发展及主要观点

一、物流的产生发展

1、欧美国家的三阶段说

第一阶段:实体分配阶段(20世纪50——60年代)

第二阶段:综合物流阶段(20世纪70——80年代)

第三阶段:供应链管理阶段

2、日本井本重信物流咨询公司的四阶段说

第一阶段:切实保证运输与保管的时代(1965年以前)

第二阶段:物流成本管理的时代(1965—1974年)

第三阶段:建立物流管理系统的时代(1975—1984年)

第四阶段:从战略的高度来考虑物流的时代(1985年以后)3、日本日通综合研究所的六阶段说

第一阶段:物流前期

第二阶段:个别管理时期

第三阶段:综合管理时期

第四阶段:扩大领域时期

第五阶段:整体体制时期

第六阶段:生产、销售、物流一体化时期

4、我国学者的五阶段说

第一阶段:物流功能个别管理阶段

第二阶段:物流功能系统化管理阶段

第三阶段:管理领域扩大阶段

第四阶段:企业内物流一体化管理阶段

第五阶段:供应链物流管理阶段

二、我国物流发展的过程和现状

(一)我国物流发展的过程

1、初步发展时期(1949—1965年)

2、停滞时期(1966—1977年)

3、较快发展时期(1978—1990年)

4、高速发展时期(1991年—今)

(二)我国物流发展的现状

1、物流理论研究水平显著提高

2、企业的物流意识逐步增强

3、出现了一批具有现代物流特征的物流企业

4、物流技术和设施、装备水平不断提高

5、宏观物流管理得到加强

三、物流学的主要观点

(一)物流的“黑大陆”学说

由于物流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有效管理对企业盈利和发展的重要作用,1962年,著名的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在《财富》杂志上发表了题为《经济的黑色大陆》一文,他将物流比作“一块未开垦的处女地”,强调应高度重视流通及流通过程中的物流管理。彼得•德鲁克曾经讲过“流通是经济领域的黑暗大陆”。德鲁克泛指的是流通,但由于流通领域中物流活动的模糊性特别突出,它是流通领域中人们认识不清的领域,所以“黑大陆”学说主要针对物流而言。

“黑大陆”说主要是指尚未认识、尚未了解,在黑大陆中,如果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照亮了这块黑大陆,那么摆在人们面前的可能是一片不毛之地,也可能是一片宝藏之地。“黑大陆”学说是对20世纪中经济学界存在的愚昧认识的一种批驳和反对,指出在市场经济繁荣和发达的情况下,无论是科学技术还是经济发展,都没有止境。“黑大陆”学说也是对物流本身的正确评价,即这个领域未知的东西还很多,理论与实践皆不成熟。

二)物流的“冰山”说

物流成本冰山理论由日本早稻田大学的西泽修教授提出,是指当人们读财务报表时,只注意到企业公布的财务统计数据中的物流费用,而这只能反映物流成本的一部分,因此有相当数量的物流费用是不可见的。

物流成本正如浮在水面上的冰山,人们所能看见的向外支付的物流费用好比冰山的一角,而大量的是人们所看不到的沉在水下的企业内部消耗的物流费用,当水下的物流内耗越深反而露出水面的冰山就越小,将各种问题掩盖起来。见下图所示。

因此,航行在市场之流上的企业巨轮如果看不到海面下的物流成本的庞大躯体的话,那么最终很可能会得到与“泰坦尼克号”同样的厄运。而一旦物流所发挥的巨大作用被企业开发出来,它给企业所带来的丰厚利润则是相当可观的。

(三)“第三利润源”说

“第三个利润源”的说法也是出自日本。第三利润源是对物流潜力及效益的描述,认为物流作为“经济领域的黑暗大陆”虽然没有被完全照亮,但经过几十年的实践探索,物流领域绝不会是一个不毛之地,肯定是一片富饶之源,尤其在经历了1973年的石油危机之后,物流“第三利润源”的作用己经得到证实,物流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得到巩固。

从历史上发展来看,曾经有两个大量提供利润的领域。从经济发展历程来看,能够大量提供利润的领域主要有两个,第一个是资源(生产)领域,第二个是人力(消费)领域。

资源领域起初是廉价原材料、燃料的掠夺或获得,其后是依靠科技进步节约资

源所获得的高额利润,习惯称之为“第一利润源”。人力领域最初是廉价劳动,其后则是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获得高额利润,习惯称之为“第二利润源”。

在这两个利润源潜力越来越小,利润开拓越来越困难的情况下,物流领域的潜力被人们所重视,按时间序列排为“第三利润源”。

对第三利润源的理论是基于两个前提条件的:

第一,物流是完全从流通中分化出来的,自成一个独立运行的,有本身的目标、本身的管理,因而能对其进行独立的总体的判断。

第二,物流和其他独立的经营活动一样,它不是总体的成本构成因素,而是单独赢利因素,物流可以成为利润中心型的独立系统。

(四)效益背反说

效益背反是物流领域中很经常、很普遍的现象,是这一领域中内部矛盾的反映和表现。

效益背反是指在物流系统中的功能要素之间存在着损益的矛盾,也即物流系统中的某一个功能要素的优化和利益发生的同时,必然会存在系统中的另一个或另几个功能要素的利益损失,这是一种此涨彼消、此盈彼亏的现象。

效益背反说有许多实证予以支持,比如在物流成本中,库存成本是会随着每次订货量的增加而增加,但运输成本则是会随着平均每次订货量的增加而减少,所以如果希望降低其中的一项成本,就意味着要增加另一项成本的开支,呈现此消彼长的关系。在认识到效益背反的规律后,物流科学充分认识了物流要素的功能,寻求解决和克服各功能要素间的效益背反现象,不是追求某各功能要素的优化,而是寻求物流的总体最优化。

在认识到物流系统存在着“效益背反”的规律之后,物流科学也就迈出了认识物流功能要素,寻求解决和克服物流各功能要素效益背反现象这一步。系统科学的广泛应用为此提供了新的视野,人们不仅可以将物流系统细分成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物流信息处理等功能要素来认识,而且还可以将这些功能要素的有机联系寻找出来,作为一个整体来认识,进而有效地解决“效益悖反”,追求总体的效果往往导致整个物流系统效率的低下,最终会损害物流系统的功能要素的利益。

(五)服务中心说

服务中心说代表了美国和欧洲等一些国家学者对物流的认识,他们认为,物流活动最大的作用,并不在于为企业节约了消耗,降低了成本或增加了利润,而是在于提高企业对用户的服务水平进而提高了企业的竞争能力。该理论特别强调其服务保障的职能,通过物流的服务保障,企业以其整体能力来压缩成本和增加利润。

本章小结

1、经济活动中包括生产、流通和消费三部分,其中流通又主要包括商流和物流。物流是物品从供应地向接受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2、按物流活动在企业中的地位分类: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回收物流、废弃物流;按照物流活动的空间范围可以划分为:地区物流、国内物流和国际物流;按照系统性质可以分为:社会物流、行业物流、企业物流。

3、物流可以创造物品的空间效用、时间效用和形质效用。物流在微观经济运行中的作用体现在是企业生产连续进行的前提条件、是商流的必要条件、可以降低成本、创造利润。物流

在宏观经济运行中的作用表现在是联结社会生产各个部门有机整体的纽带、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源泉。

4、我国物流发展的过程大致分成:初步发展时期、停滞时期、较快发展时期、高速发展时期。物流学在形成中主要出现的观点有:物流的“黑大陆”学说、物流的“冰山”说、“第三利润源”说、效益背反说、服务中心说

第二章物流管理

第一节物流管理的定义与作用

一、物流管理

(一)物流管理的定义

为了以最低的物流成本达到用户所满意的服务水平,对物流活动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

自然资源竟争优势

人力资源→→物流管理原材料在制品库存充成品→时间效用空间效用

财务资源向客户有效的移动

信息资源专有资产

物流活动:

客户服务工厂和仓库的选址

需求预测采购

库存管理包装

物流通讯逆向物流

物料搬运交通与运输

订单处理仓储与存储

零部件与服务支持

二)现代物流管理的特征

1、现代物流管理以实现顾客满意为第一目标

2.现代物流管理以企业整体最优为目的

3、现代物流管理注重整个流通渠道的商品运动

4.现代物流管理既重视效率更重视效果

5、现代物流管理是对商品运动的全过程管理

6.现代物流管理重视以信息为中心

(三)物流管理的原则

1.服务性原则

2.通用性原则

3.合理化原则

二、物流管理的作用

1、是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持续进行的必要条件

2、决定着企业的销售情况与市场份额

3、影响企业的经营成本

第二节物流战略管理

一、物流战略管理的定义

1、物流战略的概念

物流战略是指为寻求物流的可持续发展,就物流发展目标以及达到目标的途径与手段而制定的长远性、全局性的规划与谋略。

物流战略有三个基本目标:降低成本、减少资本、改进服务。

2、物流战略管理

物流战略管理是物流组织根据已制定的物流战略,付诸实施和控制的过程。

物流战略管理的实质就是运用战略进行社会或区域供应链物流管理。

二、物流战略管理的内容

1、系统化物流战略

由专业物流服务商在系统化物流的基础上,利用各种技术对专业性较强的经济领域提供高效快速的系统化物流服务,如利用卫星定位系统对货物进行跟踪,利用扫描识别技术改进货物分拣等,实现功能的高度整合。

2、柔软性物流战略

运输和货物代理商根据物流企业的需求结构,进行货物混载代理服务业务。第三方物流企业既可拥有自己的物流设施,也可租用他人的物流设施。前者向功能整合型企业发展,后者则成为纯粹的代理企业。由于代理企业不需具有整合功能,可以灵活实现物流效率。

3、先驱型物流战略

大型综合物流企业以功能的高度整合提供广泛的物流服务,它综合服务能力强,是物流业的先驱。

一个物流企业的战略通常包括lO个关键部分,分别被组织在4个重要层次上,构成物流战略金字塔,如图所示,它确立了物流战略的框架。

第三节物流成本管理

一、物流成本管理的概念

所谓物流成本是指物流活动中所消耗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货币表现。

物流成本无论对于企业还是国家来说,都绝非一个小数目。

(一)物流成本管理

物流成本虽然是一种必要的耗费,但此种耗费不创造任何新的使用价值。

物流成本管理则是对所有这些成本进行计划、分析、核算、控制与优化以达到降低物流成本的目的。

实行物流成本管理,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益,对国家与企业都具有现实与长远的作用。具体作用表现如下:

1.改进企业的物流管理

2.降低产品价格

3、为社会节约大量财富

二、物流成本的特点

(一)物流成本冰山

“物流费用冰山”说之所以成立,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物流成本的计算范围太大,包括原材料物流、工厂内物流、从工厂到仓库和配送中心的物流、从配送中心到商店的物流等。

二是运输、保管、包装、装卸及信息等各物流环节中,以哪几种环节作为物流成本的计算对象的问题。

三是选择哪几种费用列入物流成本中的问题。(二)物流成本的效益背反

在物流管理中,要使任何一个要素增益,必将对其他要素产生减损的作用,这就

(二)是物流效益背反。

1、物流成本与客户服务水平的效益背反

2、物流各部门的效益背反

在物流系统中,“效益背反”现象的表现可有以下几个方面:

⑴减少库存据点并尽量减少库存,势必使库存补充变得频繁,必然增加运输次数。

⑵简化包装,则包装强度降低,仓库里的货物就不能堆放过高,这就降低了保管效率。

⑶为了避免断档,就要增加库存量,仓储费用就会上升。

⑷将铁路运输改为航空运输,虽然运费增加了,而运输速度却大幅度提高了。不但减少了各地物流据点的库存,还大量减少了仓储费用。

三、物流成本的分类

(一)按不同物流范围计算的成本

1.供应物流费:是指原材料(包括容器、包装材料)采购这一物流过程中所需的费用。

2.企业内物流费:是指从产成品运输、包装开始到最终确定向顾客销售这一物流过程中所需的费用。

3.销售物流费:是指从确定向顾客销售到向顾客交货这一物流过程所需要的费用。

4.退货物流费:是指随售出产品的退货而发生的物流活动过程中所需要的费用。

5.废弃物流费:是指由于产品、包装或运输容器材料等的废弃而发生的物流活动过程中所需要的费用。

6.生产物流费:因包含在制造成本中,很难单独计算。

①物流费用(按物流范围对物流费用的分类):

物流储备费(物流计划费、预测费、准备费用)

采购、仓储物流费

生产物流费:各种生产性物流费、装卸、运输、加工物流费

销售物流费:各种分销性物流费,储存、保管、配送物流费

回收物流费

废弃物流费

②物流费用(按不同支付形态计算的成本):

直接物流费用:材料费、人工费、燃料动力费、管理费、折旧费、利息等支出

委托物流费用:包装费、运输费、手续费、保管费等

③物流费用(按物流功能计算的成本):

物资流通费用:包装费、输送费、保管费、装卸费、流通加工费

信息流通费

物流管理费用:现场物流管理费、物流机构管理费、其他费用支出

四、物流成本的控制

(一)物流成本控制的原则

1、物流总成本最低原则

2、经济控制与技术控制相结合原则

3、成本与服务同步控制原则

4、事前控制与事后控制相结合原则

5、全面控制与重点控制相结合原则

(二)物流成本控制的基本内容

1、运输费用控制

2、储存费用的控制

3、装卸搬运费用的控制

4、包装费用控制

5、流通加工费用的控制

(三)控制物流成本的基本思路

1、从流通全过程来降低物流成本

2、通过实现供应链管理降低成本

3、借助于现代信息系统的构筑降低物流成本

4、通过效率化的配送降低物流成本

5、削减退货成本

6、利用一贯制运输和物流外包控制成本

第四节物流服务管理

一、物流服务管理的概念

(一)物流服务

对大多数企业来说,物流服务可以用一种或几种方式来定义:

1、一项管理活动或职能,如订货处理等;

2、特定参数的实际业务绩效,如在24小时内实现98%的订单送货率;

3、企业整体经营理念或经营哲学的一部分,而非简单的活动或绩效评价尺度。

(二)物流服务的本质

1、有顾客需要的商品(保证有货);

2、可以在顾客需要的时间内送达(保证送到);

3、达到顾客要求的质量(保证质量)。

二、物流服务的内容

(一)传统物流服务内容

1、运输服务

2、储存服务

3、装卸搬运服务

4、包装服务

5、流通加工服务

6、物流信息处理服务

(二)电子商务下的增值性物流服务

1、增加便利性的服务

2、加快反应速度的服务

3、降低成本的服务

4、延伸服务

三、影响物流服务水平的因素

(一)缺货水平

即对企业产品可供性的衡量尺度。生产商的物流服务战略重要的一点是保证最终顾客能方便及时地了解和购买到所需的商品。

(二)订货信息

向顾客快速准确地提供所购商品的库存信息、预计的运送日期。

(三)信息的准确性

顾客不仅希望快速获得广泛的数据信息,同时也要求这些关于订货和库存的信息是准确无误的。

(四)订货周期的稳定性

订货周期是从顾客下订单到收货为止所跨越的时间。订货周期包括下订单,订单汇总与处理,货物拣选、包装与配送。顾客往往更加关心订货周期的稳定性而非绝对的天数。

(五)订货的便利性

指顾客下订单的便利程度。

(六)特殊货运

有些订单的送货不能通过常规的运送体系来进行,而要借助特殊的货运方式。(七)交叉多点运输

企业为避免失销,有时需要从多个生产点或配送中心向顾客运送货物,这也是应对延期订货的策略之一。

(八)替代产品

顾客所订购的某种产品暂时缺货时,不同规格的同种产品或者其他品牌的类似产品可能也能够满足顾客的需要,这种情况在现实中时有发生。

四、物流服务管理的意义

物流服务是企业物流系统的产出,从顾客角度看到的是企业提供的物流服务而不是抽象的物流管理。物流服务是支撑市场组合的地点要素,更重要的是,良好的物流服务有助于发展和保持顾客的忠诚与持久的满意,物流服务的诸要素在顾客心目中的重要程度甚至高过产品价格、质量及其他有关的要素。

对于市场组合四要素而言,产品和价格较容易被竞争对手模仿,促销的努力也可能被竞争者赶上。提供令顾客满意的服务,或处理顾客抱怨的高明手法则是企业区别于竞争对手、吸引顾客的重要途径。在短期内,企业物流服务不容易被对手模仿。

根据专家的估计,企业65%的销售来自于老顾客,而发展一个新顾客的费用平均是保留一个老顾客所需费用的六倍;从财务角度分析,用于物流服务的投资回报率要大大高于投资于促销和其他发展新顾客的活动。

物流在降低成本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而降低物流成本必须在一定服务水平的前提下考虑,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物流服务水平,是降低物流成本的依据。物流服务起着连结厂家、批发商和零售商的纽带作用。

第五节物流标准化管理

一、物流标准化的概念

(一)标准化的一般含义

标准是指为取得全局的最佳效果,在总结实践和充分协商的基础上,对人类生活和生产技术活动中,具有多样性和重复性特征的事物和概念,以特定的程序和形式颁发的统一规定。

标准化是在经济、技术、科学及管理等社会实践中,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通过制订、发布和实施标准,达到统一,以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

标准化的内容,实际上就是经过优选之后的共同规则,为了推行这种共同规则,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有标准化组织,例如英国的标准化协会(BSI),我国的国家技术监督局等。在日内瓦的国际标准化组织(ISO)负责协调世界范围的标准化问题。

目前,标准化工作开展较普遍的领域是产品标准,这也是标准化的核心,围绕产品标准,工程标准、工作标准、环境标准、服务标准等也出现了发展的势头。

(二)物流标准化的概念

1、从物流系统的整体出发,制定其各子系统的设施、设备、专用工具等的技术标准,以及

业务工作标准。

2、研究各子系统技术标准和业务工作标准的配合性,按配合性要求,统一整个物流系统的标准。

3、研究物流系统与相关其他系统的配合性,谋求物流大系统的标准统一。

(三)物流标准化的特点

1.涉及面更为广泛

2.属于二次系统

3.体现科学性和民主性及经济性

4.物流标准化具有非常强的国际性

二、物流标准化的意义

(一)物流标准化的意义

1、是物流管理的重要手段

2、对物流成本与效益起决定性的作用

3、是加强物流系统建设的依据

4、创造了与物流相关企业及工序的联结条件

(二)物流标准化对促进我国物流业发展的作用

1、物流标准化可以统一国内物流概念

2、物流标准化可以规范物流企业

3、物流标准化可以使国内物流与国际接轨

三、物流标准制定的原则

(一)确定标准化的基点

集装系统使物流全过程贯通而形成体系,是保持物流各环节上使用设备、装置及机械之间整体性及配合性的核心,所以集装系统是使物流过程连贯而建立标准化体系的基点。

(二)体系的配合性

1、集装与生产企业最后工序至包装环节的配合性。

2、集装与装卸机具、装卸场所、装卸小工具(如索具、跳板)的配合性。

3、集装与仓库站台、货架、搬运机械,保管设施乃至仓库建筑的配合性。

4、集装与保管条件、工具、操作方式的配合。

5、集装与运输设备、设施,如运输设备的载重、有效空间尺寸等的配合性。

6、集装与末端物流的配合性。

7、集装与国际物流的配合性。

(三)传统、习惯及经济效果的统一性

(四)与环境及社会的适应性

(五)贯彻安全与保险的原则

四、物流标准化的方法

(一)确定物流的基础模数尺寸

物流基础模数尺寸的作用和建筑模数尺寸的作用大体是相同的,其考虑的基点主要是简单化。基础模数尺寸一旦确定,设备的制造、设施的建设、物流系统中各环节的配合协调、物流系统与其它系统的配合就有所依据。

目前国际标准化组织(1S0)中央秘书处及欧洲各国已基本认定600×400(毫米)为基础模数尺寸,我国应当研究这个问题为以后的发展做好准备。

如何确定基础模数尺寸呢?这大体可说明如下:由于物流标准化系统较之其它标准化系统建

立较晚,所以,确定基础模数尺寸主要考虑了目前对物流系统影响最大而又最难改变的事物,即输送设备。采取“逆推法”,由输送设备的尺寸来推算最佳的基础模数。

当然,在确定基础模数尺寸时也考虑到了现在已通行的包装模数和已使用的集装设备,并从行为科学的角度研究了人及社会的影响。从其与人的关系看,基础模数尺寸是适合人体操作的高限尺寸。

(二)确定物流模数

物流模数即集装基础模数尺寸。前面已提到,物流标准化的基点应建立在集装的基础上,所以,在基础模数尺寸之上,还要确定集装的基础模数尺寸(即最小的集装尺寸)。

集装基础模数尺寸可以从600×400(mm)按倍数系列推导出来,也可以在满足600×400、(mm)的基础模数的前提下,从卡车或大型集装箱的分割系列推导出来。日本在确定物流模数尺寸时,就是采用后—种方法,以卡车(早已大量生产并实现了标准化)的车厢宽度为确定物流模数的起点,推导出集装基础模数尺寸。

(三)确定物流系列尺寸

物流模数作为物流系统各环节的标准化的核心,是形成系列化的基础。依据物流模数进一步确定有关系列的大小及尺寸,再从中选择全部或部分,确定为定型的生产制造尺寸,这就完成了某一环节的标准系列。根据物流模数可以推导出大量的系列尺寸。和其它领域不同,我国物流尚处于起步阶段,还没有形成为全国习惯接受的标准化体系。

本章小结

1、物流管理成功的最主要因素在于要对物流活动进行全面的和整体的规划,制订合理的物流发展战略,合理安排资源配置,从而降低成本,提高对顾客的服务水平。

2、物流战略有三个基本目标:降低成本、减少资本、改进服务。物流战略管理是物流组织根据已制定的物流战略,付诸实施和控制的过程。

3、物流成本管理的目的是降低成本,物流成本与物流服务之间存在效益背反。

4、物流服务管理的目标是加强成本管理,提高物流服务水平,强化物流服务管理,保证成本与服务间的均衡关系,以实现物流的标准化。

5、物流标准化是降低物流成本,进行物流管理科学化的重要手段。

第三章物流系统

第一节物流系统的概述

一、系统的概念

1、系统的含义

所谓系统是指由两个以上相互区别和相互作用的单元之间有机结合起来,完成某一功能和综合体。

系统是相对外部环境而言的,外部环境向系统提供劳力、手段、资源、能量、信息,称为“输入”。系统又以自身所具有的特定功能,将“输入”进行必要的转化处理活动,使之成为有用的产成品,供外部环境使用,称之为系统的输出。

2、系统的要素

输入、处理、输出是系统的三要素。如一个工厂输入原材料,经过加工处理,得到一定产品作为输出,这就成为生产系统,如图所示。

二、物流系统的概念

(一)物流系统的含义

物流系统是指由两个以上互相区别又互相联系的单元结合起来,以完成物品的实

体流动为目的的有机结合体。具体地说:

1、物流系统就是在一定时间、空间里,由所需要运转的物流产品、包装设备、装卸搬运机械、运输工具、仓储设施、运输道路、流通加工和废弃物回收处理设施等物质、能量、人员和通信网络(情报信息)等所构成的系统;

2、这个有机的统一体由包装、装卸、运输、保管、流通加工、配送、物流信息等子系统中的一个或几个有机地结合而成,每个子系统又可以往下分成更小的子系统,物流系统本身又处在更大的系统中。

3、构成物流系统的各要素处在动态之中,它们相互作用、相互依赖与相互制约而构成一个有机统一体;物流系统的构成要素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节点要素,另一类是线路要素。也就是说,仓库、物流中心、车站、码头、空港等物流据点以及连接这些据点的运输线路构成了物流系统的基本要素,这些要素为实现物流系统的目的有机结合在一起,相互连动,无论哪个环节的哪个要素的行动发生了偏差,物流系统的运行就会发生紊乱,也就无法达成物流系统的目的。

(二)物流系统的特征

1、物流系统是一个“人机系统”

2、物流系统是一个大跨度系统

3、物流系统是一个可分系统

4.、物流系统是一个动态系统

5、物流系统是一个复杂系统

6、物流系统是一个多目标系统

三、物流系统的目标

(一)“6S”目标

1、服务目标(Service)

2、快速、及时、准时目标(Speed)

3、安全目标(Safety)

4、低成本目标(Saving)

5、规模优化目标(Scale optimization)

6、库存控制目标(Stock control)

(二)“7R”目标

美国密西根大学的斯麦基教授对物流系统化倡导目标由“7R”组成:

Right Quality(优良的质量),Right Quantity(合适的进量),Right Time(适当的时间),Right Place(恰当的场所),Right Impression(良好的印象),Right Price(适宜的价格),Right Commodity(适宜的商品)。

第二节物流系统的构成

一、物流系统的构成要素

(一)最基本的七要素及其特点

1、流体,流体指物流中的“物",即物质实体。流体处于不断的流动状态中,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流体的自然属性是指其物理、化学、生物属性。而其社会属性是指流体所体现的价值体系,以及生产者、采购供应者、物流作业者与销售者之间的各种关系,有些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作为物流的流体还肩负着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使命。

2、载体,指流体借以流动的设施和设备:

·基础设施,如铁路、公路、水路、港口、车站、机场等基础设施,它们大多是固定的。·设备,是以第一类载体为基础,直接承载并运送流体的设备,如车辆、船舶、飞机、装卸搬运设备等,它们大多是可以移动的。

物流载体的状况,尤其是第一类载体的状况直接决定物流质量、效率和效益

3、流向,流向指流体从起点至终点的流动方向。物流的流向有4种:

·自然流向,指根据产销关系所决定的商品的流向,它表明一种客观需要,即商品要从产地流向销地。

·计划流向,指根据流体经营者的商品经营计划而形成的商品流向,即商品从供应地流向需要地。

·市场流向,指根据市场供求规律由市场确定的商品流向。

·实际流向,指在物流过程中实际发生的流向。

对某种商品而言,可能会同时存在以上几种流向。在确定物流流向时,最理想的状况是商品的自然流向与实际流向一致。但由于计划流向与市场流向都有其存在的前提及载体的原因,导致商品的实际流向经常偏离自然流向

4、流量,流量是通过载体的流体在一定流向上的数量表现。流量与流向是不可分割的,每一种流向都有一种流量与之对应。

流量的分类方法主要有:

·参照流向的分类,分为自然流量、计划流量、市场流量与实际流量4类。

·根据流量的特点,分为实际流量和理论流量。实际流量和理论流量又可分别细分为按照流体统计的流量、按照载体统计的流量、按照流向统计的流量、按照发运人统计的流量、按照承运人统计的流量。

5、流程,借助于载体的流体在一定流向上行驶路径的数量表现。流程与流向、流量一起构成了物流向量的三个数量特征,流程与流量的乘积是物流的重要量纲。

流程的分类方法主要有:

·参照流向的分类,分为自然流程、计划流程、市场流程与实际流程4类。

·根据流程的特点,分为实际流程和理论流程。

实际流程可细分为按照流体统计的流程、按照载体统计的流程、按照流向统计的流程、按照发运人统计的流程、按照承运人统计的流程。

理论流程往往是可行路径中的最短路径。

6、流速,流速指流体的平均运动速度,即流程与流体到达目的地所花时间的比值。可以衡量物流系统的效率。

7、流效,流效指整个物流系统的效益,可以衡量物流系统的服务水平。例如安全、准时等。物流的7要素之问有极强的内在联系,流体的自然属性决定了载体的类型和规模。

(二)从物流的具体运作的角度

1、系统的功能要素

一般认为物流系统的功能要素有:运输、储存保管、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物流信息。

2、系统的支撑要素

⑴体制、制度

⑵法律、规章

⑶行政、命令

⑷标准化系统

3、物流系统的物质基础要素

⑴物流设施:包括物流站、货场、物流中心、仓库、公路、铁路、港口等。

⑵物流装备:包括仓库货架、进出库设备、流通加工设备、运输设备、装卸机械等。

⑶物流工具:包括包装工具维护保养工具、办公设备等。

⑷信息技术及网络:根据所需信息水平不同,包括通信设备及线路、传真设备、计算机及网络设备等。

⑸组织及管理:它是物流网络的“软件”,起着联结调运、协调、指挥各要素的作用,以保障物流系统目的的实现。

(三)物流系统的要素协调及要素冲突

1、物流系统的要素协调性

在物流系统各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作用和互为条件的关系,并具有使物流总体合理化的功能。

2、物流系统各要素的冲突性

最主要的表现即是物流系统要素具有“效益悖反”的特点。从现代物流的角度出发,效益悖反可以理解为改变物流系统中任一要素都会影响到系统中其他要素;系统中任一要素的增益都将对系统其他要素产生减损作用。解决物流系统的“效益悖反"问题是现代物流管理的精华所在。

一、物流系统的模式

物流系统的输入、输出、处理(转化)、限制(制约)、反馈等功能,根据物流系统的性质,具体内容有所不同,一般情况如图所示。

三、我国物流系统建设存在的问题

影响我国物流产业发展的因素有:

1、市场需求基础限制

2、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缺陷

3、基础设施和技术装备落后

4、管理体制和机制障碍

5、物流专业人才短缺

第三节物流系统的运行机制

一、物流系统分析

(一)物流系统分析的原则

1、外部条件与内部条件相结合原则

2、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相结合原则

3、子系统与整个系统相结合原则

4、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原则

(二)物流系统分析的内容

1.目标

目标是决策的出发点,只有目标明确,才能获得最优的信息,才能建立和提供最优的分析依据。

2.可行方案

一般情况下,为实现某一目的,总会有几种可采取的方案或手段。这些方案彼此之间可以替换,所以称为可行方案或替代方案。

3.模型

模型是对实体物流系统抽象的描述。它可以将复杂的问题化为易于处理的形式,包括数字模型、逻辑模型等。

4.费用和效益

费用和效益分析是分析和比较抉择方案的重要内容。用于方案实施的实际支出就是费用,达到目标所取得的成果就是效益。原则上是效益大于费用。

5.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是物流系统分析中确定各种替代方案优先顺序的标准。通过评价标准对各方案进行综合评价,确定出各方案的优先顺序。

(三)物流系统分析的步骤

一般来说,对物流系统分析一般需要回答下面几个问题:

1.我们为什么要进行这项工作?

2.进行该项工作能增加什么价值?

3.为什么要按照现有程序进行该项工作?

4.为了提高效率,能否改变作业步骤的次序?

5.为什么要有某一个小组或个人来完成这些工作?

6.其他人可以完成这项工作吗?

7.还有更好的系统运行方式吗?

二、物流系统的运行模型

(一)工厂直达送货型

这是企业物流系统的一种极端形式,在多数情况下,与下一种类型的物流系统结合在一起使用,如图所示。

(二)物流中心库存集中型

这是制造业具有代表性的物流系统类型。库存集中放置在与工厂相邻的物流中心,配置在市场附近的配送中心,只保有3天或一周左右的少量库存,根据出库动向,由物

流中向配送中心补充库存。

物流中心与配送中心的连线表示为实现物流中心向配送中心补充库存的运输功能部分,如图所示。

(三)配送中心换载基地型

这种模式是适应及时生产、及时配送方式的一种物流系统。换载基地属于没有库存的配送基地,其运作原理是,零售店的订货信息传达到物流中心,物流中心按照换载基地类别、零售店铺类别拣选出货物后,装入小型集装箱,用大型车辆将集装箱运送倒换载中心,在那里将货物转移至小型集装箱中,再运送,如图所示。

(四)C类商品后方配置型

这里的C类商品是指出库频率十分低的那些商品。这种模式对于偶尔出库的商品集中放置在工厂附近的物流中心,配送中心只备有出库频率高和较高的A、B两类商品,当顾客需要C类商品时,由工厂的物流中心直接送达到顾客或经由配送中心转送;如图所示。

5、多频率小批量集中出库型

这种模式是将大批量货物的物流业务与多品种小批量货物的物流业务分离开来,以提高多品种小批量货物分拣和出库等作业的效率,利于实现作业机械化。

其运作原理是在区域物流中心进行多品种小批量货物的分拣,然后运送批量出货中心,批量出货中心将送到这里来的分拣好的小批量与大批量货物放在一起向顾客配送,这种配送中心被称为前方配送中心。如图所示。

三、企业物流模式的发展阶段

从企业物流系统化的发展过程看,企业物流模式的几个阶段。

(一)模式A

模式A,如图所示。

模型A属于一种后处理性质的物流模式,企业物流尚处在分散管理阶段,根据生产、营销等部门的想法配置库存。在这种情况下,物流系统还不存在,只是有许多仓库,它的特征是:

1、仓库一般设在支店或销售点附近,反映了销售人员希望将库存放置在身边的想法。但是销售据点与物流据点的布局原则不同,这种配置只是反映了营业方面的要求。

2、是这些仓库放置的库存反映了工厂和销售部门希望有利于自己的某些想法。如销售人员为避免缺货,希望尽可能多保有一些库存,而销售人员并不对库存负有责任,考核营业员业绩的指标是销售量,因此对于过剩库存不会产生抵触,更不会有意识地去消除。

(二)模式B

模式B,如图所示。

模式B是在企业出现物流经营管理部门以后采用的一种物流运作模式。它是将众多的营业网点的仓库集约化,设置物流中心,营业据点与物流据点实现物理上的分离。B模式同A 模式相比有了很大进步,由于分散的仓库实现了集约化配置,简化了物流线路,物流中心的作业环境、作业效率得到改善。

然而,如果从物流系统化的角度衡量的话,B模式离物流系统化还有一定差距。因为物流中心的库存也是根据工厂或销售部门认为对自己有利的方式配置的,物流部门本身并没有掌握库存配置的主导权。如果认为建立了物流中心就意味着实现了物流系统化的话,那将会使物流经营管理走入误区。

(三)模式C

模式C,如图所示。

模式C相对于模式B又进了一步,虽然C模式也无法掌握控制库存的主导权,但是,由于引入了双重区域处理系统,对库存进行了区分,因此可以一定程度上排除生产和销售部门由于按照有利于自身利益配置库存对物流产生的影响。

D模式是根据双重区域处理系统的原则对物流据点重组后的模型,也是物流系统的基本模型。D模式将物流中心的多余库存集中到库存中心,实现了物流中心从“仿佛没有多余库存的状态”向“实际上没有多余库存状态”的转变,真正的物流系统到了这个阶段才开始出现。

四、推进物流系统化的方法

(一)提高物流作业效率,推进物流系统化

(二)提高物流作业效率,排除库存障碍

(三)提高物流作业效率,导入双重区域处理系统

本章小结

1、系统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区别或相互作用的单元有机地结合起来,完成某一功能的综合体。用系统观点来研究物流活动是现代物流管理的核心问题。

2、物流系统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流功能单元构成的,以完成物流服务为目的的有机集合体,其具有人-机性、大跨度性、可分性、复杂性和动态性等特点。要实现整个物流系统的最优,必须进行物流系统分析。

3、物流系统这一集合体由多个要素垒成,这些要素之间的关系是错综复杂的,有时它们协调存在,有时却会出现要素冲突,其冲突的主要表现是“效益悖反”现象,要妥善加以解决。

4、物流系统模式与一般系统模式基本一样,由输入、输出、处理(转化)、限制(制约)、反馈等构成。

5、系统分析是从系统的最优出发,在选定系统目标和准则基础上,分析构成系统的各级子系统的功能与特点、它们间的相互关系、系统与系统、系统与环境以及它们问的相互影响。运用科学的分析工具和方法,对系统的目的、功能、环境、费用和效益进行充分的调研、收集、比较、分析和数据处理,并建立若干替代方案和必要的模型,进行仿真试验。

第四章物流运输

第一节运输的概述

(一)概念

按物流的概念,物流是“物”的物理性运动,这种运动不但改变了物的时间状态,也改变了物的空间状态,而运输承担了改变空间状态的主要任务,运输是改变空间状态的主要手段。中国《物流术语》国家标准中对运输的定义是:“用设备和工具,将物品从一地点向另一地点运送的物流活动。其中包括集货、搬运、中转、装入、卸下、分散等一系列操作。”

运输的功能主要是实现物品远距离的位置移动,创造物品的“空间效用”或称“场所效用”。通过运输活动,将物品从价值低的地方转移到价值高的地方,使物品的使用价值得到更好的实现,即创造物品的最佳效用价值。

(二)运输的地位

从整个国民经济来讲,运输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的经济部门,从物流系统来讲运输和仓储是物流系统的两大支柱,运输活动及其载体所构筑的运输系统是物流管理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运输活动,物流系统的各环节才能有机的连接起来,物流系统的目标才得以实现。

运输是社会物质生产的必要条件之一,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和先行。1、运输是物流业务的核心活动

运输是物流的主要职能之一,也是物流业务的中心活动。

2、运输费用在物流费用中的比重

在物流业务活动过程中,直接耗费的人力劳动和物化劳动,它所支付的直接费用主要有:运输费、保管费、包装费、装卸搬运费、运输损耗等。而其中运输费所占的比重最大,是影响物流费用的最主要因素,特别在目前我国交通运输不很发达的情况下更是如此。(三)运输的原则

1、及时——按照产、供、销的实际需要,及时把货物送达到指定的地点,尽量缩短物资在途时间。

2、准确——在货物运输过程中防止各种差错的发生,准确无误地将物资送达到收货人手中。

3、经济——通过合理的运输手段和运输线路以及配货方案,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

4、安全一一在货物运输前做好运输包装工作,保证在货物运输过程中不发生霉烂、碰撞、挤压、残损以及丢失现象。对于危险品要防止燃烧、爆炸。

四)运输的基本原理

⒈规模原理

规模原理是指随着一次装运量的增大,使每单位重量的运输成本下降。

物流管理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概论 第一节物流的概念和基本职能 一、物流的概念 物流,是物资有形或无形地从供应者向需求者进行的物资物质实体的流动。具体的物流活动包括包装、装卸、运输、储存、流通加工和信息等诸项活动。通过物流活动,可以创造物资的空间效用、时间效用,流通加工活动还可能创造物资的形质效用。 这个定义中,明显地包含了几个要点: ①“有形”、“物资物质实体”,强调实体流动; ②“从供应者向需求者”,强调是分销领域,亦即流通领域; ③“有形或无形”,有形指物质实体,无形指信息; ④“流动”,而不是“流通”; ⑤“具体的物流活动”包括包装、装卸、运输、储存、流通加工和信息等诸项活动; ⑥物流的功能包括“可以创造物资的空间效用、时间效用”,“形质效用”。 这个定义中,明显地包含了几个特点: 第一,突出了流通,即把物流看成是流通的一部分。因为,它强调了“从供应者到需求者”,强调了“流通加工”等; 第二,突出了专业物流活动,强调了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流通加工、信息等几项专业活动; 第三,突出了物流的功能:“空间效用”、“时间效用”、“形质效用”。 二、流通的功能 流通的功能,一是通过购销等商品交易活动创造物资的所有权效用;二是通过运输创造物资的空间效用;三是通过储存创造物资的时间效用,将商品转移到用户手中。流通活动包括购、销、运、存、包装、装卸、加工和信息。其中,购、销以及商流信息活动属于商流活动,而运输、储存、包装、装卸、加工和物流信息活动属于物流活动,商流信息和物流信息共同构成流通信息流活动。 三、商流的定义 商流,是物资在由供应者向需求者转移时物资社会实体的流动,主要表现为物资与其等价物的交换运动和物资所有权的转移运动。具体的商流活动包括买卖交易活动及商情信息活动。商流活动可以创造物资的所有权效用。 这个定义中,也包含了几个要点:①“物资社会实体”,强调物资价值实体的流动;②“从供应者向需求者”,强调是流通领域;③“从供应者向需求者转移时物资社会实体的流动”,强调与物资物质实体流动,即物流的伴随关系;④“流动”,而不是“流通”;⑤商流主要表现为等价交换和所有权的转移,“具体的商流活动包括买卖交易活动及商情信息活动”;⑥商流的功能包括“可以创造物资的所有权效用”。

企业物流管理复习资料

企业物流管理复习资料 1.物流企业质量管理方法有多种,戴明环是指PDCA模式。 2.全球定位系统的简称是.GPS。 3.国际上通用和公认的三种物流条码中,一般企业最常用的是.EAN-13条码 4..便于处理不是物流包装的作用。 5.企业生产过程一般包括:生产技术准备过程、加工过程、辅助生产过程和生产物流 服务过程,其核心是加工过程。 6. MRP系统最主要的目标是确定每项物料在每个时区的需求量。 某企业生产产品的批量n=4件,经过4道工序加工,其单件工时为t1=10分,t2=5分,t3=20分,t4=10分,试以顺序移动方式求该批产品的生产周期? T顺=180 7. MRP的输入信息中包括主生产计划、产品结构信息、库存信息。 8.如果本公司认为某个供应商的采购业务对本公司来说并不重要,但供应商认为本单 位的采购业务对他们来说非常重要,这样的供应商是本公司的商业型供应商。 9. MRPII与MRP的主要区别就在于运用管理会计的概念 10.铁路运输在现在的运输业务中,有逐渐减少的趋势,这主要是因为缺乏机动性,不 能实现“门对门”的服务 11.所谓的“物流冰山说”是指物流成本不确定 12.包装一般可分为:1)商业包装;2)运输包装。 13.现代物流按照物流系统性质分类有:1)社会物流;2)行业物流;3)企业物流 14.物流系统的要素包括物流系统的功能要素、物流系统的一般要素、物流系统的支撑要 15.合理储存的内容有:1)合理储存量;2)合理储存结构;3)合理储存时间;合理储 存网络。 16.把供应链上的成员整合起来,像一个企业一样,但各成员又是完全独立的,决策权 属于自己。这种与供应商的关系形式称为联盟型。 17.精益物流系统的支撑体系是看板管理。 18.仓库储存费用的构成中,缺货损失费是最难确定和测量的。 19.对于那些品种多、通用性强、单价较低,但需求预测较困难的物品,在进行库存控 制时适合使用定期订货法。 20.在电子商务下,物流的处理有时不能完全通过计算机和网络通信设备实现。 21.在生产单位内集中了为制造某种产品所需要的不同类型的生产设备和不同工种的工 人,对其所负责的产品进行不同工艺方法的加工,每一个生产单位基本上能独立完成该种产品的全部或部分工艺过程,这种组织方式是对象专业化。 22.把客户需求和企业内部的生产活动,以及供应商的制造资源整合在一起的一种全新 管理方法,被称为 ERP。 23.管道运输的主要不足之处是运输物品受限制。 24.在大量流水生产、单件小批量生产、大批量生产和大规模定制,四种生产方式中大 批量生产生产成本较低。 25.在制造业物流中,物流按其在制造业中所发挥的职能,可分为供应物流、生产物流、

现代物流管理复习重点

现代物流管理复习重点 10农林304宿舍携手朱洪、李秀召、邓春莲整理 第一章物流管理的概述 一、物流创造大价值 1时间价值 2场所价值(保障交易,实现价值和使用价值) (1)从集中生产场所流入分散需求场所创造价值 (2)从分散生产场所流入集中需求所创造的价值 (3)从甲地生产流入乙地需求场所创造价值 二、物流的概念:是物质实体从供给者向需求者的物理性移动。主要是创造时间价值和空间价值,有时也创造一定加工价值的活动。因此物流既存在于流通领域,也存在于生产领域。 三、物流的运作主体 第一方物流:指卖方,生产者或供应方组织的物流。这些组织的主要业务是生产和供应商品,但为了其自身生产和销售的需要而进行物流网络及设施设备的投资、经营和管理。 第二方物流:指买方,销售者或流通企业组织的物流。这些组织的核心业务室采购并销售商品,为了销售业务需要而投资建设物流网络,物流设备和设施,并进行具体的物流业务运作。 第三方物流:是由专业的物流企业组织的物流活动。是企业物流业务外包的产物。所谓专业物流组织是指专门从事物流服务的企业,一般意义的第三方物流还是独立的。 第四方物流:主要是由咨询公司提供的物流咨询服务。

第五方物流:只由物流信息服务商提供的物流信息服务。包括提供更大的地理区域,更多的行业。属于电子商务或信息中介企业。 四、物流管理的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物流概念的孕育阶段(20世纪50年代中期) 特征:一是局部范围,只要在美国。 二是少数人,是几个人提出来的。意见不统一,有二种意见、二个提法。 第二阶段:分销物流概念阶段(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 特征:一、分销物流学的概念在美国占据了有利地位。 二、从美国走向世界,成为世界各国一致公认,形成了一个比较普遍统一的物流概念,形成和发展了物流管理学。因而也形成了物流学派、物流产业和物流领域。 三、是随着物流概念的认识,深化非分销领域(供应物流、生产物流)的概念逐渐强化起来。 第三阶段:现代物流概念阶段 特征:随着物流业的发展物流已不只是仅仅限于分销领域,而已经涉及到包括企业物资供应、企业生产。 第二章物流作业管理 运输 一、运输与搬运的区别 运输是较大范围内的活动,搬运是在同一地域之内(如同一城市)的活动。 二、运输与配送的区别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最资料含答案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复习资料 一、单选题 1.现在物流管理的目的(整体优化)P2 2. 属于供应链运营整合障碍的是的(分散的信息结构)P24 3. 供应链运营综合应遵循的原则是(全局性视野)P26 4. 销售与动作流程是以(月)为单位滚动进行的P28 5.以库存精准性的体系是(质量绩效指标) 6. 供应链管理的本质是对企业内外部供应和需求的综合管理。 7. 规律性需求可以分解为哪些因素?P76 发展趋势。季节性。随机性因素。 8. 从批标准化采购所处的阶段是(按库生产) 9. 补货时货物购买的相关成本是什么?补货成本。 10. 低风险。低成本的产品或服务属于(策略性产品或服务) 11. 在紧急情况下,管理层需要对需求的情况作出迅速的判断和决策时,比较适合采用什么分析法。 正确答案。定性分析法。 12. 为了实现回收目的,厂商从顾客回收空容器等发生的成本是指(回收物流成本。) 13. 在供应链及企业中常用的绩效评价模型中,英文简写为BSC的模型。 正确答案。平衡积分卡。 14.备货,分拣,配货,装配,送货及配送加工等功能的活动(是配送) 15. 随着一次装运量增大,单位重量的运输成本下降的原理是指(运输原理) 16. 现在物流商品供应体系的中心是什么?(搬运、储存) 17. 除了转移功能外,物流运输还具有的功能是(临时存储。) 18. 从客户发出订货通知到接受么产品以及进入客户仓库的整个时间被称为什么客户订货周期 19. 运输成本中,返程运输的空车费用属于(联合成本)。 20. DRP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什么?(分销业务管理) 21. 如果产品的可替代性高,企业应当选择系统以降低成本销售分散的仓库。 22. 提出购买需求,选定供应商,发出购买订单,确定交货并按要求收复款项的活动是指,产品采购。 23. 信息量大,易打印的条形码是指。pdf杠417码。 24.DRP缩写的中文名称是。配送需求计划(Distribution requirements planning,DRP 25. 将货物从接货区装卸平台移动到仓库的存货区的过程是指。入库。 二、多选题 1.全面质量管理的关键是SIPOC,其内容是指什么(多选) 答:A 供应者;B 输入;C 流程;D输出;E客户 SIPOC其中每个字母各代表:Supplier 供应者;Input 输入;Process 流程;Output 输出;Customer 客户

物流管理学复习资料

物流管理学复习题 一、判断题 1.世界已成为一个全球市场,有效的管理者需要适应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制度和不同的技术。(√) 2.在授权后,领导者不要进⾏⾏预,以使下属感受到信任。(×) 3.高层领导者拥有技术技能的比重应大于基层领导者。(×) 4.决策者在决策过程中遵循“满意原则”。(√) 5.⾏般来说,扁平化组织结构⾏⾏字塔型组织更有利于沟通。(√) 6.参谋关系是⾏种指挥和命令的关系,授予参谋⾏员的是决策和⾏动的权⾏。(×) 7.民主式的领导比专制式的领导更有效。(×) 8.正式的组织命令必须通过正式渠道进⾏传递。(×) 9.产品部门化就是按照基本活动相似或技能相似的要求,分类设立专门的管理部门,如生产、财务、营销、人事、研发等部门。(×) 10.有效的管理理论与方法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带来实效。(√) 11.权变理论认为,没有⾏种普遍适⾏的领导⾏式,因此,⾏些成功企业的领导⾏式不具有任何参考价值。(×) 12.管理者对员⾏⾏为进⾏强化时,要注意奖惩结合,且不能过度使⾏负强化以防损伤员⾏积极性。(√) 13.根据领导行为连续统一体理论,领导方式无所谓正确与错误,关键是适当。(√) 14.只要计划⾏够周密,就不需要进⾏额外的控制。(×) 15.创新⾏先是⾏种思想及在这种思想指导下的实践,是⾏种原则以及在这种原则指导下的具体活动,是管理的⾏种基本职能。(√) 16.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国富论》系统阐述了劳动价值论及劳动分工理论。(√) 17.科学管理理论的创始人是法约尔。(×) 18.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着纯粹的职能制组织结构。 ( × ) 19.领导者就是管理者。(×) 20.激励力是效价与期望值的乘积。( √) 21.有效控制就是使行动与组织目标相一致。(√) 22.适当的组织冲突是组织进步的表现。(√) 23.公司再造理论基础是亚当·斯密的分工理论。(√) 24.需求是分层次的,只有相对低层次的需求充分满足后才会产生更高层次的需求。(×) 25.PERT中关键线路上占用的时间最短。(×) 26.管理学反映了管理过程的客观规律性,具有显著的科学性。但是,管理过程中的诸多不确定因素使管理本身无法完全量化,故而只是一种不精确的科学。(√) 27.管理主要的目的是使资源成本最小化,因此管理最主要的是追求效率。(×) 28.效率与效果之间的差别可表述为:效果是使组织资源的利用成本达到最小化,而效率则是使组织活动实现预定的目标。(×) 29.不同行业中及不同的组织内部专业特点差别显著,很难说管理活动有什麽共性。(×) 30.新的管理理论层出不穷,对实际工作中的新问题做出了较好的解释,因此可以说,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等古典管理理论已经彻底过时,除了尚存历史意义外,对管理实践早已丧失了指导作用。(×)

华师网院 物流管理 期末复习资料

1.第1 题 ( ) 是指在正常的生产经营状态下,为满足日常的生产和经营需要而建立的存货。 A.周转存货 B. 中转存货 C.安全存货 D.投机性存货 答案:A 2.第2 题 用及时、准确的信息代替实物库存是()理论的重要观点。 A.供应链 B.物流管理 C.库存 D.生产 答案:A 3.第3 题 多源供应的好处是( )。 A.减少供应商管理难度 B. 降低定货费用 C.避免一旦供应商发生意外事故或者违约行为而中止供货可能形成的风 险 D.可以获取较高的价格折扣 答案:C 4.第4 题 ( )是指货物在装船时表面状况良好、承运人未加任何货物受损或者包装不良批注的提单。 A.清洁提单 B.不记名提单 C.指示提单 D.备运提单 答案:A 5.第5 题 可持续发展强调的基本原则中,不包括( )。 A.公平性原则 B.公开性原则 C.持续性原则 D.共同性原则 答案:B 6.第6 题 按照其所涉及的领域及发挥的作用进行分类,物流不包括( )。

A.供应物流 B.第三方物流; C.销售物流 D.废弃物流 答案:B 7.第12 题 ( )是指对于生产、流通、消费活动中所产生的具有再利用价值的废旧物品进行加工、拣选、分解、净化等,使其成为实用的资源或者转化为能源而重新投入生产或者生活循环系统的物流过程。 A.绿色物流 B. 回收物流 C.废弃物流 D.环保物流 答案:B 8.第13 题 供应链管理与战略联盟都强调( )。 A. 以合作代替对抗,通过在企业之间重新进行资源整合,协调运作,以提高所有协作企业的整体竞争力 B. 以对抗代替合作 C.企业之间建立产权关系 D.企业之间合作的暂时性 答案:A 9.第14 题 有关销售包装正确的说法是( )。 A.销售包装又称外包装 B.销售包装又称工业包装 C.销售包装以保护商品、方便物流为目的 D.销售包装以促进销售、方便使用为目的 答案:D 10.第15 题 一个完整的物流实体网络至少要包括()和物流结点。 A.物流企业 B.物流路线 C.物流网络 D.物流信息 答案:B 11.第16 题 功能性产品的特点是( )。 A.生命周期较短

物流管理考试复习题(附答案)

物流管理总复习题 二、选择题 1.物流是指物资的物质实体由供应者到需求者的流动,(A)。 A.物资空间位置的变动和时间位置的变动 B。物资空间位置的变动和形状性质的变动 C.物资时间位置的变动和形状性质的变动 D.物资空间位置的变动、时间位置的变动和形状性质的变动 2.物资的生产过程的功能是创造物资的(A)。 A。形质效用; B.时间效用; C.空间效用;D。社会效用 3.流通为实现物资从生产者手中转移到消费者手中的目的,克服(A)。 A.供需之间的产品的所有权距离、空间距离和时间距离 B。供需之间的产品的所有权距离、空间距离和观察距离 C.供需之间的产品的所有权距离、观察距离和时间距离 D。供需之间的产品的观察距离、空间距离和时间距离

4.按照企业物流的垂直结构,属于作业层的内容有(ABE)。 A.发货与进货运输;B。装卸搬运 C.用料管理;D。系统控制;E。流通加工 5.物流科学的发展经过(ABC )过程. A。以P.D命名物流科学的时代;B。以命名物流科学的时代 C.供应链管理时代;D.萌芽时代;E。流通时代 6.战略性物流网络规划的目标是,(D?)。 A.利润最大化; B.成本最小化C。服务最优化; D.利润最大与服务最优之间的平衡 7.物流决策三角形中处于首要地位的是(D?)。 A。库存战略;B。运输战略; C.客户服务目标;D。选址战略 8.物流管理的最终目标是(A)。 A.用户服务; B.渠道设计; C.网络分析; D.物料管理 9.战略目标应满足的要求是(AC?)。 A。可接受性;B。灵活性;C。可度量性;D.适应性 E.易理解性 10.企业的战略决策往往要受到几个因素的影响,它们是(ABCE)。

物流管理复习资料

物流管理复习资料 一、单选题 1.代理物流是指()进行控制。 [单选题] * A.第一方物流 B.第二方物流 C.第三方物流(正确答案) D.第四方物流 2.由集成商们利用分包商来控制与管理客户公司的点到点式供应链运作的,被称之为()。 [单选题] * A.第二方物流 B.第三方物流 C.第四方物流(正确答案) D.第五方物流 3.以下()不属于质量检验的一般形式。 [单选题] * A.物资检验(正确答案) B.物资外观检验 C.物资尺寸检验 D.理化检验 4.以下不属于建设配送中心的目的的选项是()。 [单选题] * A.加强仓储(正确答案) B.扩大市场占有率竞争的需要

C.降低成本 D.提高服务质量 5.物流包装按包装功能的不同可分为运输包装和()。 [单选题] * A.工业包装 B.销售包装(正确答案) C.塑料包装 D.纸袋包装 6.运输包装也称之为()。 [单选题] * A.工业包装(正确答案) B.销售包装 C.小包装 D.纸袋包装 7.运输包装根据安全为目的区分,可分为一般货物包装和()。 [单选题] * A.通用包装 B.周转用包装 C.多次用包装 D.危险货物包装(正确答案) 8.()是将标签粘贴可拴挂在商品或包装件上。 [单选题] * A.增标 B.加标(正确答案) C.贴标 D.上标 9.按包装产品的类型分类,以下不属于该类型的选项是()。 [单选题] *

A.专用包装机 B.一般专用包装机(正确答案) C.多用包装机 D.通用包装机 10.根据物资本身特征用文字和数字等在包装上标明规定的记号,其为()。 [单选题] * A.包装标志 B.运输标志 C.包装标记(正确答案) D.指示标志 11.()是用来指明被包装物资的性质和物流活动安全以及理货分运需要进行的文字和图像的说明。 [单选题] * A.指示标志 B.运输标志 C.包装标记 D.包装标志(正确答案) 12.()用来指示运输、装卸、保管人员在作业时需注意的事项,以保证物资的安全。 [单选题] * A.指示标志(正确答案) B.运输标志 C.包装标记 D.包装标志 13.()是指将许多单件物品,通过一定的技术措施组合成尺寸规格相同、重量相近的大型标液化的组合体。 [单选题] *

物流运输管理实务复习重点

——————————————————第一章—————————————————— 1.运输方式的分类:1公路运输2铁路运输3水路运输1沿海运输2近海运输3远洋运输4 内河运输4航空运输5管道运输 2.实现运输需求的方式:第一,可以使用私营的车队设备;第二,与专业运输公司签订运输合 同;第三,一个企业可以向各种提供以单独装运为条件的运输承运人预定服务;这三种即私人运输、合同运输和公共运输 3.物流的分类:1宏观物流2微观物流3社会物流4企业物流5国际物流6区域物流7一般 物流8特殊物流 4.运输的的两大功能:产品转移和产品储存 5.运输的原理:指导运输管理和营运的两条基本原理分别是规模经济和距离经济;规模经济的 特点是随着装运规模的增长,每单位重量的运输成本下降;距离经济的特点是指每单位距离的运输成本随距离的增加而减少; 6.物流运输的地位和作用如下1运输是物流的主要功能要素之一2运输是社会物质生产的必 要条件之一3运输可以创造“场所效用”4运输是“第三个利润源”的主要源泉 7.不合理运输的表现:1对流运输2倒流运输3迂回运输4重复运输5过远运输6运力选择 不当7托运方式选择不当 8.迂回运输与过远运输的区别:过远运输是指选择供货单位时,不就地就近获取某种商品或物 资,而舍近求远从外地或远处运来同种商品或物资的运输;迂回运输是本可以选取短距离进行运输而不办,却选择路程较长路线进行运输的一种不合理形式;两者虽然都属于拉长距离、浪费运力的不合理运输,但两者不同的是,过远运输是因为商品或物资供应地舍近求远的选择延长了运输距离,而迂回运输则是因为运输线路的选择错误延长了运输距离; 9.物流运输合理化的有效措施:1提高运输工具的实载率2减少劳动力投入,增加运输能力3 发展社会化的运输体系4开展中短距离铁路公路分流,在公路运输经济里程范围内应利用公路运输5尽量发展直达运输6配载运输7提高技术装载量8进行必要的流通加工 10.发展综合运输体系:所谓综合运输体系是指各种运输方式在社会化的运输范围内和统一的 运输过程中,按其技术经济特点组成分工协作、有机结合、连续贯通、布局合理的交通运输体系; ——————————————————第二章——————————————————11.运输需求: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定的价格水平下,社会经济生活在货物和旅客空间位移方 面提出的具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其具备两个条件:一有购买运输的服务的欲望或要求;二是具有购买能力; 12.运输需求的六要素:1对象2流量3流向4运程5运速6运输价格 13.运输需求的特征:1广泛性2派生性3多样性4个别需求的异质性5时间特定性6空间特 定性7部分可替代性8总体需求的规律性 14.物流运输需求的影响因素:1经济发展水平2国民经济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3运输网的布 局与运输能力4市场价格的变动5国家经济政策和经济体制6人口增长与分布 15.运输供给: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一定的价格水平下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某种商品的 数量;其具备两个条件:一是生产者有出售商品的愿望;二是生产者有生产的能力; 16.运输供给的特征:1非储存性2不平衡性3部分可替代性4外部性 17.运输供给的影响因素:1政治因素2经济因素3社会因素4技术因素 18.物流运输企业的生产特点:1运输生产不改变劳动对象的属性或形态2运输产品的生产过 程和消费过程同时进行3运输企业生产力三要素有特殊的组合形式4运输产品的可替代性较强5运输产品价值的特殊构成6运输企业生产活动空间广阔

物流管理复习资料

1.从物流作业执行者的角度分:可分为企业自营物流和第三方物流 2..作为一种社会经济活动,物流对社会生产和生活的效用:创造时间效用和创造空间效用 3.运输是物流的核心业务之一 4.普通仓库一般是指具有常温保管,自然通风,无特殊功能的仓库 5.广义的库存还包括:处于制造加工状态或运输状态的库存,即动态库存 6.客户服务原理是指导运输营运的核心原理 7.公路运输适合于短距离,小批量的运输 8.多式联运的特点:手续简单,便于实现门到门的运输,运费低廉 9.采购管理的三个基本目标是:适时适量,保证质量,费用最省 10.供应链采购一个重要的特点:供应链企业之间实现了信息连通,信息共享 11.供应商选择的主要内容:供应商的产品质量,供应商的产品价格,供应商服务 12.在供应商的供应指标中最主要的是:准时交货率,交货周期,订单变化接受率等 13.零售商在应用QR系统后,销售额大幅度增加,商品周转率大幅度提高,需求预测误差大幅度下降 14.包装的功能:保护功能,便利功能,促销功能 15.包装容器结构形式分为分固定式包装和拆卸折叠式包装 16.充气包装是采用二氧化碳或氮气等不活泼气体置换包装容器中空气的一种包装技术 17.物流现代的集中单元化应具备:通用化,标准化,系统化 18.物理系统的主要目标:服务好,费用省,效益高 20.MRP的基本任务是:编制零件的生产计划和采购计划 21.物流信息所包含的内容可以从二方面分类:物流系统内的信息,物流系统外的信息 22. 电子数据交换在贸易伙伴的电子计算机系统之间进行数据交换和自动处理,俗称“无纸贸易” 23 战略的制定过程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它既是动态的,连续的过程,也是一个探索的,创新的过程。

现代物流管理考试复习重点资料整理

现代物流管理考试复习重点资料 一单项填空题: 1.包装一般可分为: 1)商业包装 2)运输包装. 2.现代物流按照物流系统性质分类有: 1社会物流 2.行业物流 3企业物流. 3.物流系统的要素包括 物流系统的功能要素、物流系统的(一般要素)和物流系统的物质基础要素. 4.合理储存的内容有: 1合理储存量 2合理储存结构 3合理储存时间 4.合理储存网络 5.运输改变了物品的时间状态,更重要是改变了物品的(空间)状态. 6.运输提供了物品位移和(短期库存)的职能. 7.无论是物流企业还是企业物流中,对运输组织管理应贯彻(及时、准确、经济、安全)的基本原则。 8.铁路运输中,按月签订货物合同的合同文件,可以用(交货单)代替。 9.定期船贷运程序为订舱、(接货装船)卸船交货。 10.国际贸易中对等贸易有四种基本形式即易货贸易、回购、互购和(抵销)。 二多项选择: 1.物流八最原则是:1最适合的运输工具~~2最合理的包装最少的仓储3最短的时间~信息~

服务。 2.物流的作用主要有1提高效率减少浪费2系统优化降低成本。 3.现代物流的基本构成有1装卸搬运、包装2流通加工、物流信息3.运输储存配送。 4.现代物流按照作用分类有1供应物流、销售~、生产~2回收物流、废弃物~ 5.鲜活货物是指在铁路运输中需要采取1制冷2加温保温3通风4上水等特殊措施~~~ 6.在公路危险货物运输中,凡具有1燃烧.爆炸.毒害.放射性2腐蚀等性质~~~均成为危险货物。 7.定期船运价的特点有1运价水平较高~~2定期船运价在时间上相对稳定3定期船运价是一种垄断价格~~~。. 8.贷运单的作用有:运输合同凭证、1贷物收据、运费单据2承运人组织航空贷运的依据~~3保险证明。 9.国际多式联运具有的优越性只要有1手续简便节省费用2安全性和正确性3迅速快捷、有利按期交货;合理运输。 10.国际贸易实践中最常使用的贸易术语有1.FOB、CIF 2.CFR. FCA 3.CIP. CPT 三判断题 1.国际贸易方式是指营业地在…的做法和业务经营渠道。√. 2.狭义而言国际物流不仅仅指与一国进出口贸易相关的物流活动…单据制作等。×. 3.国际贸易术语又称贸易条件…费用承担和责任划分。√. 4.保税区又称保税仓库区…特定的地位和仓库。×. 5.进出口合同是进出口双方买卖一定货物所达成的协议…处理争议的法律文件。√. 6.物流即是物品人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有机会结合。√.

物流企业管理复习资料

物流企业管理考试重点复习资料 。从经济学上讲,效用是商品或服务为满足需求所提供的价值或用途。 形式效用:是在创造商品或服务的过程中,把物品组成适当的形式供给接受者使用所产生的效用。 时间效用:是人们在需要物品时拥有物品所产生的价值,这个价值是由生产物品及使用物品之间的时间差形成的。 地点效用:是人们由于拥有物品的地点不同而产生的价值。 物流产业的类型 物流基础业:这个产业由各种不同的运输线路及其交汇节点以及理货终端所构成,是向各个经济系统提供物流基础设施的产业。 物流装备制造业:这个产业是为物流生产提供劳动手段要素的产业。 物流系统业:由于涵盖领域之普遍是其他行业不能比拟的,所以支撑这个大系统运行的系统产业显得格外重要。这个产业由提供物流系统软、硬件以及系统管理等产品与服务的行业组成。 第三方物流业:是代理货主向货主提供物流代理服务的各种经济组织的集群。(现代物流中的第三方物流的代理将逐步趋向全部物流活动系统的全程代理) 货主物流业或称企业物流:是指为本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的专门组织或机构。 ★物流管理的关键环节 制定物流管理计划:物流管理计划的制定可以从战略层、战术层、作业层三个层面去考虑。 控制物流成本:首先,要进行物流成本计算,确定实际发生的物流成本。其次,要将实际物流成本及基准物流成本(预算成本、标准成本或行业平均成本水平)进行比较,确认是否有物流成本过大现象。再次,针对上述结果制定与调整物流活动计划,并对物流活动进行评价。最后,对成本进行综合分析,寻找实际成本及预算成本产生差异的原因,以便分清各部门的责任,也为编制准确的预算提供依据。 构筑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物流信息的分类如表1-1所示P14。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是以物流为管理的对象,把物流与物流信息结合成一个有机的系统。根据管理工作的要求,采用特定的软件技术,对有关数据进行收集、处理并将结果及时传递到相关环节。 提高物流质量:物流管理的重点在于提高物流质量。首先,要强化物流的质量观念。现代物流应当是数量及质量并重,两者有一定的互补关系。如果物流环节多,影响物流质量的因素就多,当物流活动的对象价值较高时,发生质量问题则损失严重。其次,要了解物流质量的内容。物流质量概念包含以下内容:商品的质量保质、商品的质量改善、物流服务质量、物流工作质量及物流工程质量等。最后,要做好物流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这包括建立质量管理组织,制定标准化、制度化工作流程,建立差错预防体系等。 ★ 促进、引导生产,积极组织进货 搞好销售工作,满足市场需要 加速商品流转,缩短流通时间 实现商品实物上的节约 创造自己的品牌,加快现代化建设 ★职能 物流企业管理的职能是管理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计划职能:规定组织要实现的目标及选定实现目标的方法。(在所有职能中居首) 组织协调职能:指要把物流企业经营活动的各个要素、各个环节与各个方面,从劳动的分

物流管理考试复习题附答案

物流管理总复习题 一、判断题 1.流通实际上就是物流。( 2 ) 2.商流和物流的关系非常密切,两者都具有相同的活动内容和规律。( 2) 3.商流是产生物流的物质基础。( 2 ) 4.物流活动克服了供给方和需求方在空间和时间方面的距离。(1 ) 5.企业制定物流战略的意义在于降低成本、减少资金占用、改进服务。( 1 ) 6.物流战略的第四层为基础型的,包括组织、信息系统、政策与策略、设施。( 1 ) 7.物流战略的第三层功能性的,包括物料管理、运输、仓库管理。( 1 ) 8.采购是商流,而不是物流。( 2 ) 9.采购是指通过商品交换和物流手段从资源市场取得资源的过程。(1 ) 10.采购的基本作用是将资源从资源市场的供应者手中转移到用户手中的过程。( 1 ) 11.所谓客户服务是指为支持企业的核心产品(或服务)而提供的服务。(1) 12.物流客户服务是企业物流系统的输出,它是由物流系统的一系列功能的活动实现的。这些 功能活动的展开,需要投入生产要素,运用一定技术方法,按照作业流程进行操作,并需要进行全过程质量控制。(1) 1 / 46

13.物流客户服务表现为一种经营理念,就是通过努力降低成本,找到企业经营效益和顾客需 求的最佳结合点。( 1 ) 14.商品库存服务率是指商品库存满足订货要求的程度。(1) 15.物流企业提供的是一种服务,这种服务是独立的,和制造企业、商业企业的物流客户服务 无关。(2) 16.如果站在从事有形产品(或服务)制造或稍售的制造企业或商业企业(即货主企业)的角 度观察物流服务的话,物流服务属于企业顾客服务的范畴( 1) 17.工商企业用于支持产品稍售的物流服务同物流企业为稍售提供的物流是同一个概念,不能 相混淆。( 2 ) 18.利用可能性等于存货服务率的乘积。(1) 19.物流客户服务表现为一种经营理念。(1 ) 20.商品完好率决定了客户对于所需商品的可得率。(2 ) 21.只有选择商业企业才能处理受托代销业务.( 1) 22.销售出库成本核算方式选项在销售单据的业务处理过程中可以随时进行修.( 2) 23.客户档案中客户档案和供应商可设置对应关系,这种对应关系只能一对一的对应.(1 ) 24.建立在系统中的所有存货档案都可以被材料出库单参照调用.(2 ) 2 / 46

《物流管理》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物流管理》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第一部分:简答题 1、简述配送中心的作业流程。(简述配送中心的基本业务流程。) 答案要点: (1)进货作业:包括订货、接货、验货; (2)保管作业; (3)分拣作业:包括按单分拣、批量分拣、整合按单分拣和复合分拣、其他分拣作业方法; (4)配装作业:原则:上轻下重、后送先装等; (5)送货作业:划分基本区域、暂定先后顺序、车辆安排、确定线路、确定每辆车的送货顺序、完成车辆配载。 2、说明配送的作用和配送中心的功能。 答案要点: 配送的作用主要有:1)提高整个物流系统的运行效率;2)改善末端物流的效益;3)通过集中库存使企业降低库存量;4)简化手续,方便用户;5)提高供应保证能力。 配送中心的功能主要有:1)流通行销功能;2)仓储保管功能;3)分拣配送功能;4)流通加工功能;5)信息提供功能。 3、说明配送合理化的判断标志。 答案要点: 配送合理化的判断标志有:1)库存标志(库存总量、库存周转);2)资金标志(资金总量、资金周转、资金投向的改变);3)成本和效益标志;4)供应保证标志(缺货次数、即时配送的能力及速度);5)社会运力节约标志;6)用户企业仓库、供应、进货人力物力节约标志。 4、开展配送需要哪些物流信息技术? 答案要点: 开展配送主要应用的物流信息技术有:自动识别技术(包括条码技术、RFID技术)、EDI技术、ASS技术、EOS技术、GIS技术、GPS技术等等,并对重要的技术进行简述。 5、不合理运输主要有哪些表现形式?(简述不合理运输的表现形式。) 答案要点: 常见的不合理运输的表现形式有:返程或启程空驶;对流运输;迂回运输;亏吨运输;重复运输;无效运输;倒流运输;过远运输;运力选择不当;托运方式选择不当。

物流复习资料

物流复习资料 一、选择题 1、按照物流涉及的领域分类,物流可分为:( A ) A、社会和企业物流 B、供应和销售物流 C、国际、国内和区域物流 D、企业自营、专业子公司和第三方物流 2、按照物流活动的空间分类,物流可分为:(C ) A、社会和企业物流 B、供应和销售物流 C、国际、国内和区域物流 D、企业自营、专业子公司和第三方物流 3、按照物流活动承担的主体分类,物流可分为:(D) A、社会和企业物流 B、供应和销售物流 C、国际、国内和区域物流 D、企业自营、专业子公司和第三方物流 4、物流产业具有的特征是:(ABCE ) A、多行业性 B、基础性 C、服务性 D、生产性 E、综合性 5、现代物流的特征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ABCD)(课本14页) A、信息化 B、自动化 C、网络化 D、标准化

E、弹性化 6、下列情况中,( D )不属于不合理运输。 A、单程空驶 B、舍近求远 C、无效运输 D、长途联运 7、通过仓储,可以创造商品的(BC ) A、空间价值 B、时间价值 C、使用价值 D、经济价值 8、企业物流又可区分为以下不同类型的具体物流活动:(ABCDE ) A、供应物流 B、生产物流 C、销售物流 D、回收物流 E、废弃物物流 9、在物流各环节中,其成本在物流总成本中比例高达50%的成本是:( A ) A、运输 B、仓储 C、装卸搬运 D、流通加工 10、物流质量涵盖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ABCDE ) A、商品的质量保证 B、商品的质量改善 C、物流服务质量 D、物流工作质量 E、物流工程质量

11、物流服务质量特征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ABCD ) A、时间性 B、经济性 C、准确性 D、文明性 E、安全性 12、物流服务战略制定的原则有:(ABCDE ) A、细分客户群 B、信息化服务 C、忠诚的客户关系 D、发展潜在客户 E、诚信原则 13、质量,可以概括为(ABCDE)等几个方面。 A、性能 B、寿命 C、可靠性 D、安全性 E、经济性 14、物流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包括:(BCDE ) A、严格的经济核算 B、建立质量管理组织 C、标准化工作 D、制度化 E、建立差错预防体系 15、(A )是指在运输、保管、包装、装卸、流通加工等物流活动中,采用先进的物流技术、物流设施,最大限度地降低物流对环境的污染,对资源进行高效的利用。 A、绿色物流 B、正向物流 C、逆向物流

运输管理复习资料

运输管理 选择题 单选题 第一章 1、寡头垄断运输市场的价格由(C)来操纵。 A.一家B,多家 C.少数几家 2、均衡里程运价是对(C)的。 A.不同货物而言 B.多种货物而言 C.同一货物而言 3、汽车的爬坡度是用(A)来表示的。 A.度数 B.分数 C.小数 D.系数 第二章 1、铁路的送达速度一般高于公路运输,但在短途运输方面,其送达速度反而低于公路运输, 其原因是(B)。 A.短途运输时,铁路的技术速度低 B.铁路运输在途中停留时间和始发、终发两端的作业时间远远大于公路运输,在短途运输时不足以抵消铁路营运速度比公路运营速度快所带来的时间节省 C.为了安全,在短途时铁路要控制速度 D.公路的加速度快 2、货物运输的“门对门”运输通常采用公路运输方式,是因为(A)。 A.公路运输的灵活性大,适应性强 B.公路运输的速度快 C.公路运输的装卸速度快 D.公路运输的运货种类不受限制 3、各种运输方式之所以均有生存和发展空间,是因为(D) A.各种运输方式的市场对象完全不一样 B.各种运输方式的成本不一样 C.各种运输方式的速度不一样 D.各种运输方式均拥有自己固有的技术经济特征和优势,以及运输市场的多样的多样性需求 4、铁路运输的最大特点是(A)。 A.适于长距离的大宗货物的集中运输 B.适于长距离的杂货小件运输 C.适于短途的大宗货物的集中运输 D.适于短途的杂货小件运输 第四章 1、(D)是物流系统中最重要的功能要素。 A.配送 B.装卸 C.包装 D.运输 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公共成本的是(C)。 A.港站费 B.路桥费 C.燃料费 D.管理部门收取的费用” 3、下列不属于影响物流运输成本的主要因素是(C) A.产品特征 B.运输特征 C.装卸特征 D.市场特征

现代物流管理复习资料

第一章 1.物流:物品从供应地向接受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2.物流活动创造的价值: (1)物流的时间价值「 1)缩短时间创造价值; 2)弥补时间差创造价值; 3)延长时间差创造价值。 (2)物流的场所价值: 1)从集中生产地到分散需求场所创造价值; 2)从分散生产场所到集中需求场所创造价值; 3)从甲地生产流入乙地需求创造场所价值。 (3)物流的加工附加价值:物流企业根据自己的优势从事一定的补充性加工活动,这种活动必然会形成劳动对象的附加价值,有时在进入商店之前为适应顾客要求往往要进行分割、换包装、拆零等操作,这些物流活动增加了商品的附加价值。 3.物流的分类: (1)按照物流所起的作用分类: 1)生产物流:生产物流是指原材料、燃料、外购件投入生产后,经过下料、发料、运送到各个加工点和存储点,以在制品的形态从一个生产单位流入另一个生产单位,按规定的生产工艺过程进行加工、储存的全部过程。 2)供应物流:生产企业、流通企业或消费者购入原材料、零部件或商品的物流过程称为供应物流,也就是物资生产者、持有者至使用者之间的物流。 3)销售物流:生产企业或流通企业售出产品或商品的物流过程称为销售物流。4)回收物流:回收物流就是指不合格物品的返修、退货从需方返回到供方所形成的物品实体流动以及各种可再生产资源的回收利用活动。 5)废弃物物流:废弃物物流是指对商品的生产和流通系统中所产生的废弃物(在现阶段技术和经济条件下完全不能再全部或部分使用,即基本或完全失去使用价值的废物)进行收集、分类、加工、包装、搬运、储存等,并分送到专门处理场所时形成的物品实体流动。 (2)按照物流活动的空间范围分类: 1)国际物流 2)国内物流 3)区域物流 (3)按照物流系统的性质分类: 1)社会物流 2)行业物流 3)企业物流 4)自营物流 5)外包物流 6)第三方物流 4.现代物流的特征:专业化、系统化、信息化、标准化、国际化、环保化。 5.商流与物流的关系:

物流企业管理全复习

物流企业管理复习资料 第一章 1 物流的根本概念 物流是为满足消费者需求而进展的对材料、中间库存、最终产品及相关信息从起始地到消费地的有效流动及存储的方案、实施及控制的过程。 2物流的分类 1.按物流的作用分类,可分为供给物流、销售物流、生产物流、回收物流 与废弃物物流。 2.按物流系统的性质分类,可分为社会物流、行业物流、企业物流。 3.按物流活动的空间分类,可分为国内物流与国际物流。 4.按物流活动的主体分类,可分为微观物流、中观物流、宏观物流。 3物流的主要环节 物流主要包括以下环节: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物流信息。 4现代物流具有的特征 1本钱最小2前置时间最短3手段现代4效劳社会5系统化6专门管理7物流电子化8物流信息化9物流弹性化。 5掌握物流管理的范围 根据企业物流活动的特点,企业物流管理可以从3个层面上展开:1物流战略管理2物流系统设计及运营管理3物流作业管理 6物流管理的根本内容 根据物流管理的特点,可分为:1物流业务管理物流业务管理是指对有关

物流的业务活动进展的管理;2物流技术管理物流技术管理是指对物流活动中技术方面的科学研究、应用的管理。 7清楚现代物流管理的根本特征 1现代物流管理以实现顾客满意为第一目标2现代物流着重的是整个流通渠道的商品运动3现代物流管理以企业整体最优为目的4现代物流管理重视效率,更重视效果5现代物流管理是对商品运动的一元化管理 8掌握物流管理的关键环节 1制定物流管理方案2控制物流本钱3构筑物流信息系统4构建物流管理信息系统5提高物流质量 9物流质量观念概念 物流概念中,强调解决产、需在时间、空间上的别离,从而创造出时间及场所的效用中质量的作用。 10物流质量的内容 物流质量可以区分为两类,一类是反映现实物流工作的根本质量,另一类是反映长远影响的战略质量。 11供给链管理的概念 供给链管理是用系统的观点通过对供给链中的物流、信息流与资金流进展设计、规划、控制及优化,以寻求建立供、产、销企业以及客户间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最大限度地减少内耗及浪费,实现供给链整体效率的最优化并保证供给链成员取得相应的绩效与利益,来满足顾客需求的管理过程。 12清楚供给链管理的层次 1企业内部供给链管理2产业供给链与动态联盟供给链管理3全球网络供

现代物流管理复习资料

第一章现代物流导论 1、物流是供应链运作的一部分,是以满足客户要求为目的,对货物、服务和相关信息在产出地和消费地之间实现高效且经济的正向和反向的流动和储存所进行的计划、执行和控制的过程。 2、(不定项选择题)现代物流的基本特征:(1)物流过程一体化;(2)物流技术专业化;(3)物流管理信息化;(4)物流活动社会化;(5)物流活动国际化。 3、物流的基本构成包括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和物流信息处理。 4、试从物流概念的产生角度阐述物流对企业的作用。(重点掌握)P18 答:从20世纪初人们开始意识到降低物资采购与产品销售成本的重要性,到通过物流提高客户服务水平,到认识到物流与经营、生产紧密相连,从而形成包括企业物资供应、企业生产、企业分销与企业废弃物再生等全范围和全领域的企业物流。由此可见,物流在企业中有着重要作用,它不仅是企业生产的前提和保证,还可以为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服务水平,为企业创造利润。 5、(去年的考题A卷论述题)试述为什么说物流是经济领域的“黑暗大陆”和“第三利润源泉”?(理解) 答:“黑暗大陆”其原意是指未被认识和尚未了解的事物,属于未来学研究的范围。德鲁克用“黑暗大陆”来说明或形容物流,主要是指人们尚未认识和了解物流,这中包含着两层意思:其一是这个领域未

知的东西很多,其理论和实践还不太成熟;其二是在该领域内有很多可供开发的东西。由于当时物流的“模糊性尤其突出”,实践中可探索的东西更多,如果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照亮了这片“黑暗大陆”,那么摆在人们面前的可能是一片不毛之地,也可能是一片宝藏。因此,我国有的学者认为,德鲁克提出的“黑暗大陆”说法实际上是对物流运动做出的理论评价。“黑暗大陆”学说对物流的评价至今仍不失其正确性,因为在物流领域中未知的东西确实存在而且还很多,理论和实践都不够成熟。 在商品经济开始走上成熟阶段以后,一些生产者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曾先后采取过两种措施:一是依靠技术进步降低原材料消耗;二是依靠技术革新提高劳动生产率,进而降低人力消耗。前一种利润潜力被一些人称之为“第一利润源”,后一种利润潜力则被人称之为“第二利润源”。进入20世纪中期以后,由于受客观条件的限制,上述依靠使用廉价原材料、燃料和动力等获取高额利润的传统方式开始面临挑战,在这种情况下,人们的注意力逐步转向了流通领域,随之提出了实现物流合理化和节约流通费用的主张。这一时期的物流合理化主要是改变以往将物流作为商品蓄水池或集散地的观念,进而又提出在物流领域内采取各种措施降低物流成本是增加利润的新源泉,从而在经营管理层次上强调要发挥物流的作用,这集中反映在“物流利润学说”,即“物流到目前为止并没有进入管理范畴,从而成为流通过程的‘黑暗大陆’,阻碍因素很多,因此,只有驱除这些阻碍因素,才能实现成本降低,为利益增加做出贡献”。在此期间,美国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