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知识点汇总

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知识点汇总

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知识点汇总

一、教育学的基本概念

- 教育学是一门研究教育现象和规律的学科,它主要关注教育

的目的、内容、方法和组织等方面。

-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包括教育的本质、教育的过程、教育的主

体和客体等。

- 教育学的基本任务是研究和探讨教育活动的规律,为教育实

践提供理论依据。

二、教育学的主要分支

- 教育学可以分为教育哲学、教育心理学和教育方法学等分支

学科。

- 教育哲学关注教育的价值观和教育的目标等问题。

- 教育心理学研究教育与心理的关系,探讨研究和发展的规律。

- 教育方法学研究教育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等内容。

三、教育学的教育观

- 传统教育观念认为教育是一种对学生的灌输和引导,注重知识的传授。

- 现代教育观念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 教育学的教育观有传统主义、行为主义、认知主义、社会交往主义等不同的理论观点。

四、教育学的教育思想家

- 孔子是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他提出了"教学相长"的教育理念。

- 洛克是近代西方教育思想的奠基人之一,他主张根据学生的天赋和兴趣来进行教育。

- 赫尔巴特是德国的教育学家,他提出了"按需分班"和"多元普及"的教育原则。

五、教育学的学科发展

- 教育学的学科发展经历了功能史、形态史和理论史等阶段。

- 教育学的现代发展主要体现在教育学的专业化和教育科学的兴起。

- 教育学的未来发展趋势是注重教育现代化和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六、教育学的研究方法

- 教育学的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研究、调查研究、实验研究和案例研究等。

- 文献研究是通过阅读文献资料进行理论分析和归纳总结。

- 调查研究是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等方式收集和分析数据。

- 实验研究是通过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验证教育假设和理论。

- 案例研究是通过深入分析具体事件和个案来探索教育问题。

以上是中学教育学的知识点汇总,希望对您的教师资格证考试备考有所帮助。

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_必背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一)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1 教育的涵义(掌握) 广义的教育:凡是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与体力、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活动。它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狭义的教育:指以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的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发展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以使他们朝着社会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2 教育的构成要素(掌握)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 教育者是指对受教育者在知识、技能、思想、品德等发面起到教育影响作用的人。学校教师是教育者的主体,在教育活动中起着主导作用。特点目的性和专业性。 受教育者是学习的主体,是在教育活动中承担学习的责任、以一定方式接受教育影响的人。特点有发展性和不成熟性、可塑性和可教性、能动性和主动性。 教育影响是教育实践活动的手段,是置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并把他们联系起来的纽带,主要包括教育内容、教育措施等。三要素的关系:在三要素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是学校教育过程中最 主要的关系和矛盾 3 教育的属性 本质属性:教育是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社会属性:永恒性(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只要人类存在,就存在教育);历史性(在不同的 社会或者同一社会的不同历史阶段,教育的性质、目的、内容等各不相同);相对独立性(教育具有继 承性;教育要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4 教育的起源与发展 教育的起源说有三种观点 生物起源说:利托尔诺、桑代克,最明显的错误就是把动物的本能等同于教育,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 心理起源说:(美)孟禄,把教育看成简单的模仿,没有认识到教育的目的性 劳动起源说:(苏联)米丁斯基、凯洛夫,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指导下形成的,认为教育起源 于人类社会的生产劳动实践之中。 教育的发展阶段 原始社会教育:(1)没有阶级性(2 )传递生产经验(3 )教育活动在生产生活实践中进行 古代教育:包括奴隶社会教育和封建社会教育 (奴隶社会教育)我国4000 多年前的夏朝已有了名叫“庠”、“ 序”、校“”的施教机构,(封建社会教育) 泮宫”等。四书:《论语》、《孟子》、《中庸》、《大学》五 到了殷商和西周又有“学”、瞽“宗”、“辟雍”、“ 经:诗、书、礼、易、春秋 现代教育:包括资本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 资本主义教育目的在于为资产阶级巩固和维护其统治及利益服务,既要培养和选拔资产阶级的通知人 才,又给予广大的劳动人民一定的文化知识,培养熟练的劳动力。 社会主义学校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现代教育基本特征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 合 20 世纪以后的教育: 特点:教育的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平等)、多元化、教育技术现代化

中学教资《教育知识与能力》必考知识点总结

中学教资《教育知识与能力》必考知识点总结 1.教育学基本概念与理论 教育学的概念、对象、任务、原则、特点等基本概念和理论,如教育 的目标、内容、方法、过程、手段,教育学的学科体系等。 2.教育法律法规与政策 3.教育制度与管理 教育制度的基本概念、类型、特点和作用,如中小学教育制度的基本 架构、中小学教育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等。 4.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方 法和主要理论等;学生发展的基本规律、心理健康问题的预防和解决等。 5.教育评价与质量监控 教育评价的基本概念、目的、内容和方法,如教育评价的基本原则、 方法和程序等;教育质量监控的基本概念、方法和程序,如教育质量监控 的评价对象、指标和方法等。 6.课程与教学 课程的基本概念、目标、内容和设计原则,如课程的结构、分层教学、跨课程教学等;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选择与运用,如教师讲授、讨论、实践等;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等。 7.教育的伦理与职业道德

教育伦理的基本概念、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和规范,如教育伦理的基本原则、职业行为准则等。 8.学校文化与校本管理 学校文化的基本概念、特点和作用,如学校文化的内涵、核心价值观等;校本管理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如校本管理的目标、内容和程序等。 9.教育技术与信息化 教育技术和信息化技术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应用,如教育技术和信息化技术的发展趋势、教育技术和信息化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等。 10.教育研究方法 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程序和技巧,如教育研究的设计和实施、数据收集和处理等。 以上是中学教资《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必考的知识点的总结,考生在备考时应对这些重点内容进行深入的学习和理解,并结合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和应用。通过系统地掌握这些知识点,考生可以更好地应对考试,提高自己的教育知识与能力。

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完整版

重点:主要是记忆性的东西,多看多背 第一章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一)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1教育的涵义 广义的教育:凡是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与体力、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活动。它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狭义的教育:指以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的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发展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以使他们朝着社会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2教育的构成要素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 教育者是指对受教育者在知识、技能、思想、品德等发面起到教育影响作用的人。学校教师是教育者的主体,在教育活动中起着主导作用。特点目的性和专业性。 受教育者是学习的主体,是在教育活动中承担学习的责任、以一定方式接受教育影响的人。特点有发展性和不成熟性、可塑性和可教性、能动性和主动性。 教育影响是教育实践活动的手段,是置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并把他们联系起来的纽带,主要包括教育内容、教育措施等。三要素的关系:在三要素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是学校教育过程中最主要的关系和矛盾 3教育的属性 本质属性:教育是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质的规定。 社会属性:永恒性(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只要人类存在,就存在教育);历史性(在不同的社会或者同一社会的不同历史阶段,教育的性质、目的、内容等各不相同);相对独立性(教育具有继承性;教育要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4教育的起源与发展 教育的起源说有三种观点

生物起源说:利托尔诺,最明显的错误就是把动物的本能等同于教育,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 心理起源说:孟禄,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没有认识到教育的目的性 劳动起源说: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指导下形成的,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社会的生产劳动实践之中。劳动为教育提供了客观需要和现实条件 教育的发展阶段 原始社会教育:(1)没有阶级性(2)传递生产经验(3)在生产生活实践中进行 古代教育:包括奴隶社会教育和封建社会教育 (奴隶社会教育)我国4000多年前的夏朝已有了名叫“庠”、“序”、“校”的施教机构,(封建社会教育)到了殷商和西周又有“学”、“瞽宗”、“辟雍”、“泮宫”等。四书:《论语》、《孟子》、《中庸》、《大学》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现代教育:包括资本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 资本主义教育目的在于为资产阶级巩固和维护其统治及利益服务,既要培养和选拔资产阶级的通知人才,又给予广大的劳动人民一定的文化知识,培养熟练的劳动力。社会主义学校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现代教育基本特征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20世纪以后的教育: 特点: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现代化 (二)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1国内外著名教育家的代表著作及主要教育思想(牢记) 孟子:“教育”一词最早出现于《孟子·尽心上》 孔子:重视因材施教。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教育,启发教育的来历) 《学记》:是中国古代、世界古代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的著作。专谈教育,开而弗达则思(启发原则) 蔡元培: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大学精神就是“囊括大典,网罗众家” 杨贤江:中国第一个马克思教育家《新教育大纲》中国第一部用马克思主义观点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 亚里士多德:古希腊的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在历史上首次提出了“教育遵循自然”的原则。

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重点整理

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重点整理 教育学 1.教育学是研充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2.我国春秋末年的《学记》是世界上第一步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 3.捷克夸美纽斯1632年的《大教学论》是近代第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 著。他提出了班级授课制。 4.美国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强调乳童中心”,提出了锹中学啲方法,开创了现代教育派”。 5.苏联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把学生的』般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属。 6.美国布鲁纳的《教育过程》的主要思想是结构主义和发现法的教学方法。 7.苏联苏霍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其著作被称为活的教育学”和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 8.教育的概念:广义指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三个方面:狭义指学校教育:偏义指思想品德教育。 9.教育的社会属性: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 10.我国封建社会学校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其贯穿了儒家思想。 11.遗传素质对人的身心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但环境决定论又是错误的,因为人接受环境影响不是消极的、被动的,而是积极的能动的实践过程。 12.我国普通中学的双重任务是:培养各行各业的劳动后备力量;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 13.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14.双基”是指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 15.智育的任务之一是发展学生的智力,包括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和注意力,其中思维能力是决定性的因素。 16.体育的根本任务是増强学生体质。 17.蔡元培于1912年最早提出美育,并主张以美育代宗教”. 18.美育的任务:使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的知识与能力:培养学生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心灵美和行为美。 19.劳动技术教育的任务: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养成正确的劳动态度和习惯;教育学生初步掌握一些基本生产知识和劳动技能。 20.义务教育是以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靑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予以保证的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逐章逐节考点梳理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逐章逐节梳理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第一节教育的发展 1、狭义的教育是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 2、教育随着人类的产生而产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3、正规教育的主要标志是,近代以学校系统为核心的教育制度,又称制度化教育。以制度化教育为参照,之前的非正式、非正规教育都可归为前制度化教育,而之后的非正式、非正规化教育都归为非制度化教育。因此,教育制度的发展经历了从前制度化教育,到制度化教育再到非制度化教育的过程。 4、定型的教育组织形式包括了古代的前学校与前社会教育机构、近代的学校与社会教育机构。 5、学校教育系统的形成,即意味着教育制度化的形成。 6、制度化教育主要所指的是正规教育,也就是指具有层次结构的、按年龄分级的教育制度。 7、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朝末年的"废科举,兴学校",以及颁布了全国统一的教育宗旨和近代学制。中国近代系统完备的学制系统产生于1902年的《钦定学堂章程》(又称壬寅学制)以及1903年的《奏定学堂章程》(又称癸卯学制)。 8、非制度化教育所推崇的理想是:"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提出构建学习化社会的理想正是非制度化教育的重要体现。 9、19世纪末,欧美一些国家开始实行初等义务教育并逐步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10、普通教育主要以升学为目标,以基础科学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目标,以从事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的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 11、二战后,综合中学的比例逐渐增加,出现了普通教育职业化、职业中学普通化的趋势。 12、现代教育制度发展趋势:(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13、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14、春秋战国时期私学的发展是我国教育史、文化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促进形成了百家争鸣的盛况。 15、汉武帝以后,采纳了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实行了思想专制主义的文化教育和选士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6、隋唐以后盛行的科举制度使得政治、思想、教育的联系更加制度化。 17、宋代以后,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被作为教学的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的依据。 18、古代雅典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有文化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教育内容比较丰富,教育方法也比较灵活。古代斯巴达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忠于统治阶级的强悍的军人,强调军事体育训练和政治道德灌输,教育内容单一,教育方法也比较严厉。 19、罗马帝国灭亡之后,西欧最受重视和尊重的教育是培养僧侣人才的教育,其次是骑士教育。 20、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阶级性,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 21、二战后,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特点:(1)教育的终身化;(2)教育的全民化;(3)教育的民主化;(4)教育的多元化;(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第二节教育学的发展 1、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 2、孔子的教育思想言论记载在《论语》中,如"有教无类"、"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等。 3、战国后期,《礼记》中的《学记》从正反两方面总结了儒家的理论和经验,成为罕见的世界教育思想遗产。教育思想如"化民成俗,其必由学"、"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师严然后道尊"、"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学不躐等"等。 4、苏格拉底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著名。这种问答分三步:第一步称为苏格拉底讽刺;第二步叫定义;第三步叫助产术。 5、柏拉图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代表作《理想国》中。 6、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亚里斯多德秉承了柏拉图的理性说,认为追求理性就是追求美德,就是教育的最高目的。亚里斯多德注意到了儿童心理发展的自然特点,主张按照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对儿童进行分阶段教育,提倡对学生进

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知识点汇总

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知识点汇总 一、教育学的基本概念 - 教育学是一门研究教育现象和规律的学科,它主要关注教育 的目的、内容、方法和组织等方面。 -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包括教育的本质、教育的过程、教育的主 体和客体等。 - 教育学的基本任务是研究和探讨教育活动的规律,为教育实 践提供理论依据。 二、教育学的主要分支 - 教育学可以分为教育哲学、教育心理学和教育方法学等分支 学科。 - 教育哲学关注教育的价值观和教育的目标等问题。 - 教育心理学研究教育与心理的关系,探讨研究和发展的规律。 - 教育方法学研究教育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等内容。 三、教育学的教育观

- 传统教育观念认为教育是一种对学生的灌输和引导,注重知识的传授。 - 现代教育观念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 教育学的教育观有传统主义、行为主义、认知主义、社会交往主义等不同的理论观点。 四、教育学的教育思想家 - 孔子是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他提出了"教学相长"的教育理念。 - 洛克是近代西方教育思想的奠基人之一,他主张根据学生的天赋和兴趣来进行教育。 - 赫尔巴特是德国的教育学家,他提出了"按需分班"和"多元普及"的教育原则。 五、教育学的学科发展 - 教育学的学科发展经历了功能史、形态史和理论史等阶段。

- 教育学的现代发展主要体现在教育学的专业化和教育科学的兴起。 - 教育学的未来发展趋势是注重教育现代化和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六、教育学的研究方法 - 教育学的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研究、调查研究、实验研究和案例研究等。 - 文献研究是通过阅读文献资料进行理论分析和归纳总结。 - 调查研究是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等方式收集和分析数据。 - 实验研究是通过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验证教育假设和理论。 - 案例研究是通过深入分析具体事件和个案来探索教育问题。 以上是中学教育学的知识点汇总,希望对您的教师资格证考试备考有所帮助。

中学教师资格证重点知识点整理

中学教师资格证重点知识点整理 一、教育学知识点 1. 教育目标与任务 教育目标的概念与特征,教育任务的内容与要求,教育目标与任 务的关系。 2. 教育原则与方法 教育原则的内涵与功能,教育方法的种类与应用,教育原则与方 法的相互关系。 3. 功能与发展心理学 儿童心理学、青少年心理学、成人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与发展规律,心理学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4. 学习理论与教学方法 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与理论体系,教学方法的分类与应用,学习 理论与教学方法的关系。 二、教育法律知识点 1. 中小学教育法 中小学教育法的基本概念与原则,中小学教育法的内容与要求, 中小学教育法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 2. 中小学课程与教材

课程理论与教材编写的基本原则,课程改革与课程标准,教材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 3. 教育评价与考试制度 教育评价与考试制度的基本概念与原则,教育评价与考试制度的形式与方法,教育评价与考试制度的关系。 4. 学生管理与教育法规 学生管理的基本原则与方法,学生管理与教育法规的关系,学生管理与教育法规的应用。 三、教育心理学知识点 1. 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教育心理学与教育教学的关系。 2. 心理发展理论 心理发展理论的基本观点与流派,心理发展理论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心理发展理论与教育教学的关系。 3. 学习理论 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与模型,学习理论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学习理论与教育教学的关系。 4. 教育心理学研究方法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与技术,教育心理学研究方法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教育心理学研究方法与教育教学的关系。 四、教育教学知识点 1. 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 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的基本概念与步骤,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的方法与技巧,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的评价与调整。 2. 教学评价与教育反思 教学评价与教育反思的基本概念与要求,教学评价与教育反思的方法与工具,教学评价与教育反思的关系与作用。 3. 教学管理与教育创新 教学管理的基本原则与方法,教学管理与教育创新的关系,教学管理与教育创新的应用。 4. 教育教学研究方法 教育教学研究方法与技术,教育教学研究方法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教育教学研究方法与教育教学的关系。 五、教育管理与领导知识点 1. 教育管理的基本概念与任务 教育管理的内容与要求,教育管理的原则与方法,教育管理的发展与创新。

2024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归纳完整版

2024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归纳完整版2024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归纳完整版 随着教育行业的不断发展,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成为了众多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焦点。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备考,本文将详细归纳2024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的知识点,包括教育基本理论、课程与教学理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等内容。 一、教育基本理论 1、教育学概念:阐述教育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及学科特点。 2、教育与人的发展:分析教育与人的生理、心理发展的关系,以及遗传、环境、教育等因素对人的发展的影响。 3、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探讨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以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对教育的影响。 4、教育目的:阐述不同教育目的观的理念,以及教育目的在实践中的应用。 5、教师与学生:分析教师的职责与角色,以及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 二、课程与教学理论

1、课程概念与类型:阐述课程的定义与特点,以及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等课程类型。 2、教学设计:分析教学设计的概念、原则与方法,以及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等教学设计要素。 3、教学方法与手段:介绍常见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如讲授法、演示法、实验法等。 4、教学评价:分析教学评价的概念、原则与方法,以及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等评价类型。 5、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了解新课程改革的背景、目标与特点,以及课程理念、课程结构、课程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的变革。 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1、课程理念:阐述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包括以人为本、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等。 2、课程目标:分析新课程目标的特点与层次,包括总体目标、学段目标和教学目标等。 3、课程结构:介绍新课程的课程结构特点,包括学科课程与综合课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等。 4、课程内容:分析新课程内容的特点与选取原则,以及教材编写与

2023年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 一、教育基础知识 1. 战国后期,中国出现了世界上第一部教育文献《学记》。在教学方面,《学记》反对死记硬背,主张启发式教学,“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主张开导学生,但不要牵着学生走;对学生提出比较高旳规定,但不要使学生灰心;指出处理问题旳途径,但不提供现成旳答案。《学记》主张教学要遵照学生心剪发展特点,“学不躐等”,即学习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不能越级而进。这些原则和措施都已经到达了很高旳认识水平。 2. 孔子最早倡导“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教学法,倡导有教无类旳教育思想。“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体现旳正是有教无类旳教育思想。 3. 苏格拉底在教育理论上旳最大奉献是“产婆术”。 4. 柏拉图教育思想集中体目前他旳代表作《理想国》。 5.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百科全书式旳哲学家,初次提出了“教育遵照自然”旳观点。 6. 昆体良是西方第一种专门论述教育问题旳教育家,代表作《雄辩术原理》是西方第一本教育专著,也是世界上第一本研究教学法旳

书。班级讲课制旳萌芽。 7. 培根初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提出来。康德最早在大学开设教育学讲座。 8.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被称为“教育学之父”,其著作《大教学论》是教育学开始形成一门独立学科旳标志,最重要旳教育观点是:提出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旳职业”,提出“泛智”教育,提出教育应适应自然旳思想初次从理论上论述班级讲课制。 9. 卢梭是法国教育家,代表作《爱弥儿》提出自然主义教育,小朋友本位思想。 10. 裴斯泰洛奇是瑞士教育家,教育史上小学各科奠基人,在其代表作《林哈德与葛笃德》中最早提出“教育心理学化”,倡导自然主义教育,倡导情感教育、爱旳教育。 11. 洛克是英国教育家,代表作《教育漫话》,提出“绅士教育”和“白板说”。 12. 第斯多惠是德国教育家,被称为“德国教师旳教师”,代表作《德国教师教育指南》。 13. 斯宾塞是英国教育家,最早提出“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代表作《教学论》,提出“教育是为幸福生活做准备”。

50个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必背知识点汇总

50个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必背知 识点汇总 导读:教育学是教师资格证考试中的必考内容,这些知识点,不需要死记硬背,只要对这些知识点熟悉几遍,拿分就没什么大问题!小编总结了50条教育学知识点,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2.我国春秋木年的《学记》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比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况家的教育》早约三百年。其中的主要思想有:“不揠苗助长”、“不陵节而施”(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反映了启发性教学原则);“教学相长”(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规律)。 3.捷克夸美纽斯1632年的《大教学论》是近代第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他提出了班级授课制。 4.美国杜的《民本主义与教育》强调“儿童中心”,提出了“做中学”的方法,开创了“现代教育派”。 5.苏联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把学生的“一般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属。

6.美国布鲁纳的《教育过程》的主要思想是结构主义和发现法的教学方法。 7.苏联苏霍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其著作被称为“活的教育学”和“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8.教育的概念:广义指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三个方面;狭义指学校教育;偏义指思想品德教育。 9.教育的社会属性有: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 10.我国封建社会学校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四书”(《大学》、《中庸》、《论语》、《盂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其贯穿了儒家思想。(敏试教育) 11.遗传素质对人的身心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但环境决定论又是错误的,因为人接受环境影响不是消极的、被动的,而是积极的能动的实践过程。 12.我国普通中学的双重任务是:培养各行各业的劳动后备力量;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 13.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2023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各章节知识必考重点笔记(超强)

2023年全国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各章节知识必考重点笔记(超强) 第一章 一、教育的概念 考点: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的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 考点广义:但凡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具有教育作用。 狭义:主要指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教育要求,有目的、有方案、有组织的通过学校的教育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二、学校教育制度 考点:1.学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开展: 教育制度的开展经历了从前制度化教育到制度化教育再到非制度化教育的过程。 a.前制度化教育前制度化教育没有形成一定的制度。 b.制度化教育 选择:近代学校系统的出现开启了制度化教育的新阶段。 从17-19世纪末,资本主义国家建立近代学校系统。 名词解释: 制度化教育:主要所指的是正规教育,也就是指具有层次结构的按

年龄分级的教育制度,它从初等学校延伸到大学,并且除了普通的学术性学习以外,还包括适合于全日制职业技术训练的许多专业课程和机构,制度化教育指向形成系统的各级各类学校。 考点: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朝末年的“废科举,兴学校”。中国近代系统的学制产生于 1902年的《钦定学堂章程》,又称壬寅学制及1903年的《奏定学堂章程》,又称癸卯制。 2.现代教育制度开展的趋势 ×二战以后现代教育开展的趋势 1.加强学前教育,并注视与小学教育的制度。 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开展。 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三、教育开展的过程 1.古代社会 a.古代中国:在奴隶社会初期夏代,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 到西周建立了典型的政教合一的官学体系。 形成了以礼乐为中心,文武兼备的六艺教育,由六门课组成。礼、乐、射、御、书、数。 b.中国封建社会的教育内容是儒家经典,被浓缩为《四书》《五经》。考点: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书经》

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重点全部整理

第一章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选择题、辨析题) (一)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1教育的涵义(掌握) 广义的教育:凡是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与体力、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活动。 它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狭义的教育:指以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的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发展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以使他们朝着社会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2教育的构成要素(掌握)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 教育者是指对受教育者在知识、技能、思想、品德等发面起到教育影响作用的人。学校教师是教育者的主体,在教育活动中起着主导作用。特点目的性和专业性。 受教育者是学习的主体,是在教育活动中承担学习的责任、以一定方式接受教育影响的人。 特点有发展性和不成熟性、可塑性和可教性、能动性和主动性。 教育影响是教育实践活动的手段,是教育活动的中介,是置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并把他们联系起来的纽带,主要包括教育内容、教育措施等。三要素的关系:在三要素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是学校教育过程中最主要的关系和矛盾 3教育的属性 本质属性:教育是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社会属性:永恒性(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只要人类存在,就存在教育);历史性(在不同的社会或者同一社会的不同历史阶段,教育的性质、目的、内容等各不相同); 相对独立性(教育受到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制约,但作为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具有相对独立性。教育具有继承性;教育要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4教育的起源与发展 教育的起源说有三种观点 生物起源说:19世纪法国利托尔诺、美国的桑代克、英国的沛西·能。认为人类教育起源于动物界中各类动物的生存本能活动,认为动物界就有教育活动。其基本错误是混淆了动物的本弄活动与人类社会教育活动的界限。 心理起源说:美国教育学家孟禄,著有《教育史教科书》把教育看成简单的模仿,没有认识到教育的目的性,判定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 劳动起源说:苏联米丁斯基、凯洛夫等教育学家和教育史学家。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指导下形成的,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社会的生产劳动实践之中,起源于劳动过程中社会圣餐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 教育的发展阶段 原始社会教育:(1)没有阶级性(2)传递生产经验(3)在生产生活实践中进行 古代教育:包括奴隶社会教育和封建社会教育 (奴隶社会教育)《礼记》记载,我国4000多年前的夏朝已有了名叫“庠”、“序”、“校” 的施教机构,教育内容为“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封建社会教育)到了殷商和西周又有“学”、“瞽宗”、“辟雍”、“泮宫”等。四书:《论语》、《孟子》、《中庸》、《大学》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1.古代产生了学校。2.古代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3.古代学校教育适应古代经济与政治的发展,具有阶级性,封建社会的学校还具有等级性。4.古代学校教育适应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表现出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和象征性。 现代教育:包括资本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 资本主义教育目的在于为资产阶级巩固和维护其统治及利益服务,既要培养和选拔资产阶级的通知人才,又给予广大的劳动人民一定的文化知识,培养熟练的劳动力。社会主义学校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现代教育基本特征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 20世纪以后的教育: 特点:终身化(保罗·朗格朗突出《终身教育引论》)、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现代化、国际化 (二)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选择题)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及任务:教育学是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不断探索并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 教育问题是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 1国内外著名教育家的代表著作及主要教育思想(牢记) 孟子:“教育”一词最早出现于《孟子·尽心上》 孔子:主张“有教无类”重视因材施教。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和教育思想家,教育思想在《论语》(启发教育,启发教育的来历)

50个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必背知识点汇总

50个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必背知识点汇总 总结了50条教育学知识点,希翼能够帮助大伙儿! 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2.我国春秋木年的《学记》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教育咨询题的专著。比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况家的教育》早约三百年。其中的要紧思想有:“别揠苗助长”、“别陵节而施”(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反映了启示性教学原则);“教学相长”(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规律)。 3.捷克夸美纽斯1632年的《大教学论》是近代第一部系统论述教育咨询题的专著。他提出了班级授课制。 4.美国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强调“儿童中心”,提出了“做中学”的办法,开创了“现代教育派”。 5.苏联赞可夫的《教学与进展》把学生的“普通进展”作为教学的动身点与归属。 6.美国布鲁纳的《教育过程》的要紧思想是结构主义和发觉法的教学办法。 7.苏联苏霍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小孩》,其著作被称为“活的教育学”和“学校日子的百科全书”。 8.教育的概念:广义指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三个方面;狭义指学校教育;偏义指思想品德教育。 9.教育的社会属性有: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 10.我国封建社会学校的教学内容要紧是:“四书”(《大学》、《中庸》、《论语》、《盂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其贯通了儒家思想。(敏试教育) 11.遗传素养对人的身心进展别起决定作用,社会环境对人的进展起着决定性作用。但环境决定论又是错误的,因为人同意环境妨碍别是消极的、被动的,而是积极的能动的实践过程。 12.我国一般中学的双重任务是:培养各行各业的劳动后备力量;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

2023年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教育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旳社会活动,产生于人类旳生产劳动节,是传承社会文化节、传递生产经验收汇报和社会生活经验旳基本途径。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旳教育重要批学校教育工作者,是教育者根据一定旳社会规定,有目旳、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工作者旳工作,对受教育者旳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旳活动。 教育旳本质属性: 教育是培养人旳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旳主线特性,是教育旳质旳规定性。它有如下四方面旳特点: 1、教育是人类所特有旳一种故意识旳社会活动,是个体在社会旳生存需要。 2、教育是故意识、有目旳、自觉地传递社会经验旳活动。 3、教育是以人旳培养为直接目旳旳社会实践活动。 4、在教育这种培养人旳活动中,存在着教育者、受教育者及教育影响三种要素之间旳矛盾活动。教育旳社会属性: 1、教育具有永恒性。教育是人类所特有旳社会现象,只要人类社会存在,就存在教育。 2、教育具有历史性。在不一样旳社会或同一社会旳不一样历史阶段,教育旳性质、目旳、内容等各不相似,每个时期旳教育具有自己旳特点。

3、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教育受一定社会旳政治经济等原因旳制约,但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旳社会活动,又具有相对独立性。,教育旳独立性重要表目前:第一,教育具有继承性;第二,教育要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旳影响。第三,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20世纪后来旳教育旳新特点: 第一,教育终身化;第二,教育旳全民化;第三,教育旳民主化;第四,教育旳多元化;第五,教育技术旳现代化。 夸美纽斯旳教育思想: 第一,有关教学原则:他提出教育要遵照人旳自然发展旳原则 第二,有关教学制度:他最早提出并系统论述班级讲课制以及教学旳原则、措施; 第三,有关教学思想:他提出要把广泛旳自然知识传授经一般人旳“泛智教育” 第四,有关教学内容:他规定了百科全书式旳课程 第五,有关教学原则:他初次提出并论证了直观性、系统性、量力性、巩固性和自觉性等一系列教学原则。 他刊登旳〈大教学论〉是教育学形成一门独立学科旳标志 赫尔马特教育思想:

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学知识点汇总

中学教育学考试大纲纲要整理版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第一节教育的发展 1、教育的本质: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 2、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P1) 3、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二战以后世界各国教育制度呈现出的共同发展趋势)(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相衔接;(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并延长义务教育年限;(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日益淡化;(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4、不同国家古代学校教育的形态(1)中国在夏代,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中"校、序、庠、学"都是学校的名称。中国古代社会的六艺教育:礼、乐、射、御、书、数。以礼、乐为中心(2)古代埃及教育的一大特征是:“以增为师”、“以(书)吏为师”(3)古代雅典教育的目的及特点:培养政治家、商人为目的,注重身心和谐发展,教育内容丰富,方法灵活.(4)古代斯巴达教育的目的及特点:培养军人,强调军事体育与道德灌输,内容单一,方法严厉. 5、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阶级性、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 6、近代教育的特点:(1).国家加强对教育的重视与干预,公立教育崛起;(2).初等义务教育普遍实施;(3).教育世俗化;(4).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 7、二战以后世界教育的新特点:教育的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第二节教育学的发展 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1、历史上的教育学思想(1)中国古代的教育学思想:孔子的教育教学思想:孔子(公元前551——479)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和教育思想家。孔子的教育思想主要反映在《论语》一书中。孔子主张:“有教无类”、“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学记》成书于战国后期,是中国乃至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教育专著,主张:“化民成俗,其必由学”揭示了教育的重要性;“建国君民,教学为先”阐述了教育与政治的关系;“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阐释了启发式教学;“学不躐等”要求教学要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循序渐进。(2)西方古代的教育学思想:苏格拉底是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而著名的教育家。苏格拉底问答法分三步:第一步称苏格拉底讽刺;第二步叫定义;第三步叫助产术(产婆术)该方法强调教师要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思索,自己得出结论。教

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必背

第一章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一)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1教育的涵义(掌握) 广义的教育:凡是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与体力、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活动。它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狭义的教育:指以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的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发展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以使他们朝着社会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2教育的构成要素(掌握)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 教育者是指对受教育者在知识、技能、思想、品德等发面起到教育影响作用的人。学校教师是教育者的主体,在教育活动中起着主导作用。特点目的性和专业性。受教育者是学习的主体,是在教育活动中承担学习的责任、以一定方式接受教育影响的人。特点有发展性和不成熟性、可塑性和可教性、能动性和主动性。 教育影响是教育实践活动的手段,是置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并把他们联系起来的纽带,主要包括教育内容、教育措施等。三要素的关系:在三要素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是学校教育过程中最主要的关系和矛盾 3教育的属性 本质属性:教育是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社会属性:永恒性(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只要人类存在,就存在教育);历史性(在不同的社会或者同一社会的不同历史阶段,教育的性质、目的、内容等各不相同);相对独立性(教育具有继承性;教育要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4教育的起源与发展 教育的起源说有三种观点 生物起源说:利托尔诺、桑代克,最明显的错误就是把动物的本能等同于教育,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 心理起源说:(美)孟禄,把教育看成简单的模仿,没有认识到教育的目的性 劳动起源说:(苏联)米丁斯基、凯洛夫,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指导下形成的,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社会的生产劳动实践之中。 教育的发展阶段 原始社会教育:(1)没有阶级性(2)传递生产经验(3)教育活动在生产生活实践中进行 古代教育:包括奴隶社会教育和封建社会教育 (奴隶社会教育)我国4000多年前的夏朝已有了名叫“庠”、“序”、“校”的施教机构,(封建社会教育)到了殷商和西周又有“学”、“瞽宗”、“辟雍”、“泮宫”等。四书:《论语》、《孟子》、《中庸》、《大学》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现代教育:包括资本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 资本主义教育目的在于为资产阶级巩固和维护其统治及利益服务,既要培养和选拔资产阶级的通知人才,又给予广大的劳动人民一定的文化知识,培养熟练的劳动力。 社会主义学校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 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现代教育基本特征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 20世纪以后的教育: 特点:教育的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平等)、多元化、教育技术现代化 (二)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1国内外著名教育家的代表著作及主要教 育思想(牢记) 孟子:“教育”一词最早出现于《孟子·尽心上》 孔子:重视因材施教。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教育,启发教育的来历)

中学教师资格证重点知识点整理

中学教师资格证重点知识点整理教师资格证重点知识点整理(一) 1、在我国,最早把教和育连在一起的是(XXX)。 2、教育就其定义来说,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教育泛指增进人们的知识、技能和身体健康,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所有活动。 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身心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3、学校教育包括三个基本要素,即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 4、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的原因在于: 第一教师承担着传承人类文明和促进社会发展的重任;第二、教师受过专门的职业训练;第三、青少年处在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 5、受教育者(学生)是教育的实践对象的原因是: 一方面,受教育者作为发展中的人所具有的发展性和不成熟性,决定了他有接受教育的必要性; 另一方面,受教诲者作为主客体统一的人所具有的能动性和主体性,决定了他可以成为自我改造和自我塑造的主体。

6、教诲影响是教诲内容、教诲方法和教诲手段及其联系的总和。它是教诲实践活动的工具,是教诲者和受教诲者相互作用的中介。 7、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系统,双轨制学制主要存在于19世纪的欧洲国家。 单轨制学制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美国形成的一种学制。分支制学制是20世纪上半叶由前苏联建立的一种学制。 我国近代学制的情况:1902年,我国颁布了第一个近代学制“壬寅学制”;1904年,我国颁布了“癸卯学制”,这是我国第一个正式施行的学制。1922年,我国颁布了“壬戌学制”,即平日所说的六三三学制,一直用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8、试述现代学校制度的发展趋势: ①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文档 ②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③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④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⑤学历教诲与非学历教诲的界限逐渐淡化。 ⑥教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