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一轮复习历史知识点

高考一轮复习历史知识点

高考一轮复习历史知识点

在高考备战的历程中,一轮复习是至关重要的阶段。历史作为

一门重要的文科科目,其知识点的掌握对于考生来说尤为关键。

本文将介绍高考历史知识点的一轮复习方法和重点内容,帮助考

生达到高分。

一、复习方法

1.系统性复习:在开始复习之前,考生应该规划好复习的时间

安排和复习内容。根据高考历史课程的教学大纲,将所有的知识

点进行分类整理,制定一个系统性的复习计划,确保每个知识点

都能得到透彻的复习。

2.科学性复习:复习历史知识点时,要注重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可以通过解题和总结归纳的方式进行科学性复习,强化记忆和理解。同时,也要重点关注历年高考真题及模拟试题,了解考试的

出题规律和命题方向。

3.多角度复习:历史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对于历史事件的背景、原因及其影响要求考生有全面的了解。考生可以通过多角度的复

习方法,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方面,从不同的角

度加深对历史事件的理解。

二、复习重点内容

1.古代中国的历史

古代中国的历史是高考历史考试的重点内容,涉及到夏、商、

周等朝代的兴衰及其重要人物和事件。考生需要熟悉这些朝代的

时代背景、社会经济形态、政治制度和文化特点等方面的知识点。

2.近代中国的历史

近代中国的历史是考生需要关注的另一重要内容,包括鸦片战争、洋务运动、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等重要事件。考生需要了解

这些事件的背景、原因、过程和影响,同时还要掌握相关人物和

组织的重要性。

3.世界历史

除了中国历史外,考生还需要复习一些世界历史的知识点。这

包括世界两大战争、冷战、联合国的成立、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

的对比等重要内容。考生要注意理解各个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和

相互影响。

4.地理环境与历史发展

地理环境与历史发展是历史学科的交叉内容,考生需要明确不

同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例如,黄河流域的农耕文明、长

江流域的商业文明及其发展,西南地区的蜀文化等。考生还要了

解地理环境在历史事件中的作用,如战争、迁徙和文化交流等。

总之,高考历史知识点的一轮复习是考生备战的关键之一。通

过系统性、科学性和多角度的复习方法,结合历年真题的解析和

总结,考生可以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提高解题能力和应试水平。相信只要付出足够的努力和时间,每位考生都能够在历史科目上

取得优异的成绩。祝愿大家顺利通过高考,实现自己的梦想!

一轮复习高考历史知识点梳理

一轮复习高考历史知识点梳理 一、中国古代历史 1.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秦、汉、三国、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等中国历史朝代的时间和特点。 2.炎黄子孙、夏朝的建立、禹治水、尧舜禅让等中国古代传说和史实。 3.周朝的分封制、西周的天命观、春秋时期的诸侯争霸、战国时期的 纵横家学说等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和思想流派。 4.秦朝的统一、秦始皇的统一六国、修建长城、焚书坑儒等重大事件。 5.汉朝的文景之治、王莽的新政、三国时期的割据之乱等重要历史事件。 6.南北朝时期的北魏、南朝梁、陈、隋朝的统一、唐朝的开创和发展 等历史事件。 7.宋朝的政治制度、科举制度、儒学复兴、维持海防的重要措施等历 史事件。 8.元朝的统一、元朝在中国的政治制度和社会制度等历史事件。 9.明朝的开国和弘治、景泰、成化、嘉靖等时期的政治制度和社会制度、海外航海等历史事件。 10.清朝的建立、政治制度、嘉庆、道光、咸丰等时期的历史事件。 二、近代中国历史 1.辛亥革命的背景、过程和结果。

2.中华民国的建立和北洋政府时期的政治制度和社会制度。 3.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等重要的思潮和文化运动。 4.国共合作和蒋介石的北伐战争、南京国民政府、长征等历史事件。 5.抗日战争的全民抗战、重庆国民政府、八路军、新四军等历史事件。 8.文化大革命的背景、过程和结果。 10.当代中国的政治体制、经济发展、社会变革等历史事件。 三、世界古代历史 1.古代文明:埃及文明、印度河文明、中东古代文明和希腊罗马文明 等世界古代文明的特点和历史事件。 2.美洲文明:玛雅文明、印加帝国等美洲古代文明的特点和历史事件。 3.远古时代:人类的起源、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等远古时代的特 点和历史事件。 4.古代帝国:巴比伦帝国、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大帝的帝国、罗马帝 国等古代帝国的特点和历史事件。 5.基督教的兴起和传播、伊斯兰教的兴起和传播等世界宗教的特点和 历史事件。 四、世界近现代史 1.发达国家的工业革命、法国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等重大历史事件。 2.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冷战等重大历史事件。 3.英国工人运动、俄国十月革命等重要的社会运动和革命。

高三第一轮历史复习知识点

高三第一轮历史复习知识点 现在高三的同学们正处在高三复习的关键时刻,学习的效率和品质直接关乎高考的成败。历史更是高考中能够决定成败的一门。何学好高考历史,在高考中不拖后腿?高三网对此做了相关的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知识点总结,请同学们参考学习! 第一次鸦X战争:《南京条约》、《南京条约》附件2.第二次鸦X战争:《北京条约》、《瑷珲条约》3.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4.八国联军侵华:《辛丑条约》5、日本侵略中国:《二十一条》(“五九国耻”)(注意:割地的主要条约:《南京条约》、《北京条约》、《瑷珲条约》、《马关条约》). 二.中共成立以来召开的会议 中共一大:1921,上海→宣告中共成立2.中共二大:1922,上海→制定革命纲领3.中共三大:1923,广州→决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及第一次国共合作方针4.八七会议:1927,汉口→纠正陈独秀右倾错误、决定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X反动派5.遵义会议:1935,遵义→纠正王明“左”倾错误、事实上确立毛泽东的领导地位6.瓦窑堡会议:1935,瓦窑堡→制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7.洛川会议:1937,洛川→制定全面抗战路线8.中共七大:1945,延安→确定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9.七届二中全会:1949,西柏坡→决定工作重心转移和革命胜利后中国的转变10.新政协会议:1949,北京→

讨论新中国成立问题(《共同纲领》)11.一届人大:1954,北京→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2.中共八大:1956,北京→提出社会主要矛盾、党的主要任务、经济建设方针13.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北京→提出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实行改革开放14.中共十二大:1982,北京→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5.中共十三大:1987,北京→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党的基本路线16.中共十四大:1992,北京→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7.中共十五大:1997,北京→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1.土地革命时期(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政策: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和债务路线:靠贫、联中、限富、保中小、灭地主(1931)作用:农民在经济上政治上翻了身;农民积极参军参战,发展生产 2.抗战时期政策: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作用:有利于团结农民、地主一致抗日 3.解放战争时期政策: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地主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路线:靠贫、联中,有步骤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土地制度作用:农民分得土地,积极参军、支援前线,成为解放战争胜利的可靠保证 4.建国初期政策: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与以往不同:保护富农经济)作用:彻底废除了数千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农业发展和

高考历史第一轮复习知识点

高考历史第一轮复习知识点 一、绪论 高考历史科目是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的科目之一。为了帮助同学们进行高效复习,本文将整理归纳高考历史科目第一轮复习的重点知识点,希望能为大家的备考提供帮助。 二、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 1. 夏、商、周 - 夏朝的建立和衰落 - 商朝的兴起和商王朝的贵族统治 - 周朝的建立和封建制度的发展 2. 春秋战国时期 - 春秋时期的政治局势与社会经济变革 - 战国时期七雄争霸与兵器的发展 - 孔子及儒家学说的兴起和影响 3. 秦朝与汉朝

- 秦朝的武功与统一六国 - 秦始皇及其政治制度的特点 - 汉朝的建立与汉武帝的改革 4. 魏晋南北朝 - 魏晋时期北方民族的兴起 - 五胡乱华与南北朝统一 5. 唐宋元明清 - 安史之乱与唐朝后期政治危机 - 宋朝的政治与经济变革 - 元朝的政治与农业经济发展 - 明朝的政治制度与海外航海 - 清朝的政治压迫与改革运动 三、中国古代文化 1. 儒家、道家和墨家学说的代表性思想家及其主要著作

2. 佛教的传入与影响 3. 中国古代文学名著的主要内容和作者 4. 中国古代艺术的发展与特点 四、外来文化的传入 1. 西方文化的传入及对中国的影响 2. 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事件与人物 3. 文化大革命对外来文化的冲击与中国文化的转变 五、中国现代史 1. 清末的政治与社会矛盾 2. 辛亥革命与建立民国 3. 北洋政府的崩溃与军阀混战 4. 抗日战争与中国共产党的崛起 5.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与现代化建设 六、世界现代史

1.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凡尔赛体系的形成 2.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冷战的爆发 3. 当代国际关系与全球化的影响 4. 当代世界的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 七、历史对当前社会的影响 1. 古代历史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2. 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影响力 3. 历史记忆与国家认同的构建 八、历史思维方法和分析技巧 1. 史料分析与历史解读的方法 2. 历史事件的因果分析与应用 3. 历史观点的辩证思考与批判性思维 九、历史学科的发展与挑战 1. 历史学科的重要性与价值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17 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考点17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 1.背景 (1)实力变化 ①西欧和日本普遍衰落,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 ②苏联实力增强,社会主义国家在世界上的影响日益增大。 (2)基础框架:雅尔塔体系以美、苏为主导,奠定了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框架。 (3)根本原因: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日益加剧。 2.表现 (1)开始标志: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提出以“遏制共产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杜鲁门主义----”。 (2)对峙表现 年“++++华约----”成立,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方法技巧] 1.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措施 2.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3.影响 (1)世界局势紧张,全面“冷战”和局部“热战”相交织。 ①欧洲:1949年,在美国和苏联支持下先后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德意志民主共

和国。 ②亚洲:二战后朝鲜分裂;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先后爆发++++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 ③拉美:1962年,苏联向古巴运送导弹,美国发现并武装封锁古巴,苏联被迫撤走导弹。 (2)美苏未发生直接武装冲突,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思维导图]“冷战”下的国际关系 [答题术语]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苏为主导的雅尔塔体系的确立,奠定了两极格局的框架,深刻影响了战后世界形势的发展。 2.杜鲁门主义是美国政府提出的对外政策纲领,是美国国家实力、国家性质及国家利益的体现,是美国对外扩张的表现。 3.马歇尔计划决不仅是一项紧急援助计划,实际上是通过经济手段达到稳定资本主义秩序、控制西欧、遏制苏联的目的。 4.1949年,在美国的支持下,德国西部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德国一分为二。 5.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的形成,标志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正式形成。 考向预测:两极格局的形成 《杜鲁门回忆录》:“(1947年)我也希望向全世界说明,美国在这个新的极权主义的挑战面前所持的立场,我相信,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不论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的安全有关。”对这段话理解错误的是() A.美苏战时同盟破裂B.“冷战”政策正式开始 C.两极格局正式形成D.美国力图称霸世界 解析:选C杜鲁门主义的出台,表明美苏战时同盟破裂,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是“冷战”开始的标志,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两极格局正式形成的标志是1955年华约的建立,故C项错误,符合题意;杜鲁门主义是美国力图称霸世界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篇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了解中国四大发明、数学、天文学、历法、农学和医药学的发展历程,分析其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的积极作用。 ②对比中国四大发明在中国和西方发挥的作用,思考其不同的原因,并从中分析中国古代科技在16世纪后逐渐滞后的原因。 ③训练学生注重考古等文物资料的运用,从而培养和训练学生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科学价值观、科学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①学生通过自主思考,推论中国四大发明产生的便利,在老师引导下理解中国古代发明对世界文明的贡献; ②学生通过综合分析我国在数学、天文学和农学上的成就,在老师引导下探讨中国古代的科技结构,并分析其原因; ③学生通过对比东西方在不同时期的科学技术成就,联系所学知识,探讨中国古代科技长期而在近代迅速衰落的原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学生通过了解和认识到中华民族的在长期实践中积累伟大智慧和对世界做出的巨大贡献,萌发对祖国历史与科技文化的自豪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操; ②学生通过探讨中国科技在近代迅速衰落的原因及其影响,树立科学精神,逐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树立为祖国现代化建设、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教学重难点 【学习重点】 (1)古代科技发展主要成就 (2)培养学生学习科学技术的兴趣和积极主动参与的意识 【学习难点】 (1)分析科技发展的原因

(2)对于数学、天文学和历法基础知识的掌握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篇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识记:1956年“双百”方针的提出和内容、“双百”方针的贯彻、文学艺术领域的成就; ②理解“双百”方针的提出符合当时中国国情,具有必要性;“双百”方针是中国共产党的一个基本性、长期性的方针,对发展我国经济和科学文化事业具有重大意义。 ③通过学习,学会总结历史的经验与教训。 (2)过程与方法: ①中心问题讨论法:“双百”方针提出后,我国的文艺经历了什么变化,引导学生分析或探究变化的原因; ②历史比较:社会主义时期的“百家争鸣”和两千年前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相比较; ③情境再现和影视赏析。 (3)情感态度价值观:文化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培养学生勇于创新、勤于思考、独立思考的意识和素质。 教学重难点 重点:“双百”方针提出的背景和目的。 难点:“双百”方针贯彻的经验教训。 教学工具 幻灯片。图片。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阅读引言,提问:从照片中,你可以得到什么信息?你怎么理解春天?这种文艺界的春天是怎样出现的?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导入:春天是万物复苏、百花齐放的季节,是给人们带来生机与希望的季节。1956年我们的新中国在“双百”方针指导下,文艺、科学领域迎来了一个阳光明媚的春天。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篇3 1.教学目标

2021届新高考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知识点汇总 一、中国古代史 历史复习11:宋元时期的社会经济

2021届新高考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知识点汇总 一、中国古代史 历史复习11:宋元时期的社会经济 一、农业 1、耕作技术:江南地区形成了稳定的稻麦轮作技术的一年两熟制,有些地方一年三熟。 2、农作物:北宋引入占城稻,其特点为高产、早熟、耐旱。 3、水利技术:高转筒车,能够引水上山,对丘陵山地的灌溉有着重要意义。 4、经济政策:不抑土地兼并,租佃关系盛行。 5、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完成南移,江浙地区成为全国经济重心,“苏湖熟,天下足。” 二、手工业 1、制瓷业 ①宋代五大名窑:定(河北阳曲)、汝(河南宝丰)、哥(浙江龙泉)、官(河南开封)、钧(河南禹州)。宋代五大名窑之说,始见于明代皇室收藏目录《宣德鼎彝谱》:“内库所藏汝、官、哥、钧、定名窑器皿,款式典雅者,写图进呈。” ②景德镇瓷器:昌南镇唐代烧造出洁白如玉的白瓷,便有“假玉器”之称。在宋代御赐殊荣,即皇帝宋真宗将年号景德赐给景德镇,于是景瓷

驰名天下。之后,历元明清三代,成为“天下窑器所聚”的全国制瓷中心。 ③青花瓷:原始青花瓷于唐宋已见端倪,成熟的青花瓷则出现在元代景德镇的湖田窑。明代青花成为瓷器的主流。清康熙时发展到了顶峰。 2、纺织业 ①丝织业:丝织品吸收了花鸟画中的写实风格,图案生动活泼。 ②棉纺业:元朝黄道婆推广棉纺织技术,松江(上海)成为棉纺织中心。一般认为棉花是从南北两路向中原传布的。南路最早出现棉花的地区是海南和澜沧江流域,之后传到福建、广东、四川等地区。北路始于西北地区,即古籍所谓“西域”。宋元之际,棉花从南北两路传布到长江和黄河流域广大地区。到13世纪,北路棉花已传到陕西渭水流域。 三、商业 1、时空突破:市坊界限被打破,早市夜市相接。 2、政策管理:政府不再直接管理。 3、货币突破: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出现(交子)。 4、农村集市:草市更加普遍。 5、著名城市:东京(开封)、临安(杭州);大都(北京)、泉州。 6、税收:商税成为政府重要财源。 7、对外贸易: ①两宋时,中国同东南亚、南亚、阿拉伯半岛以及非洲的几十个国家进行贸易,海外贸易税甚至成为南宋国库重要财源。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的知识点总结分析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的知识点总结分析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的知识点总结 一.中国近代主要不平等条约 第一次鸦片战争:《南京条约》、《南京条约》附件2.第二次 鸦片战争:《北京条约》、《瑷珲条约》3.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4.八国联军侵华:《辛丑条约》5、日本侵略中国:《二十一条》(“五九国耻”)(注意:割地的主要条约:《南京条约》、《北京条约》、《瑷珲条约》、《马关条约》) 点击查看: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及复习资料 二.*成立以来召开的会议 *一大:1921,上海→宣告*成立2.*二大:1922,上海→制定革命纲领3.*三大:1923,广州→决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及第一次国共合作方针4.八七会议:1927,汉口→纠正陈独秀右倾错误、决定土 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5.遵义会议:1935,遵义→纠正王明“左”倾错误、事实上确立*的领导地位6.瓦窑堡会议:1935,瓦窑堡→制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7.洛川会议:1937,洛川→制定全面抗战路线8.*七大:1945,延安→确定*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9.七届二中全会:1949,西柏坡→决定工作重心转移和革命胜利后中国的转变10.新政协会议:1949,北京→讨论新中国成立问题(《共同纲领》)11.一届 人大:1954,北京→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2.*八大:1956,

北京→提出社会主要矛盾、党的主要任务、经济建设方针13.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北京→提出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实行改革开放14.*十二大:1982,北京→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5.*十三大:1987,北京→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党的基本路线16.*十四大:1992,北京→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7.*十五大:1997,北京→把*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三.*不同时期的土地政策 1.土地革命时期(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政策: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和债务路线:靠贫、联中、限富、保中小、灭地主(1931)作用:农民在经济上政治上翻了身;农民积极参军参战,发展生产 2.抗战时期政策: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作用:有利于团结农民、地主一致抗日 3.解放战争时期政策: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地主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路线:靠贫、联中,有步骤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土地制度作用:农民分得土地,积极参军、支援前线,成为解放战争胜利的可靠保证 4.建国初期政策: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与以往不同:保护富农经济)作用:彻底废除了数千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农业发展和国家工业化开辟了道路 5.三大改造时期(对农业的改造)政策:采取积极发展稳步前进的方针,实行自愿互利的原则,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作用:农民土

高中历史复习知识点一轮

高中历史复习知识点一轮 智慧,不是知识,不是经验,不是思辨,而是超越自我中心的态度。船过水无痕,鸟飞不留影,成败得失都不会引起心情的波动,那就是自在解脱的大智慧。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中历史复习知识点一轮,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历史复习知识点1 西周的政治制度 1、分封制 ①分封的对象和主体:王族(主体)、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姻亲等 ②分封的内容:土地、人民、爵位 ③诸侯的权利和义务: 权利:分封卿大夫、设置官员、建立军队、征派赋役。 义务: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 ④目的:巩固统治,扩大疆域。 ⑤影响:西周,巩固了统治,扩大了疆域;春秋战国,诸侯割据,破坏了统一 2、宗法制 ①目的: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 ②核心和特点:嫡长子继承制 ③作用: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3、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 互为表里,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上的体现。 4、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主要以血缘关系分配政治权利;王权与神权相结合,具有神秘色彩;诸侯有相当大的独立性,最高统治者尚未实现权力高度集中。 高中历史复习知识点2

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①专制主义:指中央决策方式,最高决策权集于君主一人之手,独裁,专断。 ②中央集权:指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地方没有独立性,地方绝对服从中央。 ③形成原因:经济上,为了维护封建经济基础;政治上,为了巩固国家统一。 ④变化:战国奠基→ 秦朝建立→ 汉朝巩固→ 隋唐完善→ 北宋加强→元朝发展→明清强化 △战国奠基: 理论基础:韩非子关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理论 实践基础:商鞅变法,废分封,行县制。 2、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①构成: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 ②皇帝制的特点: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 ③三公及其职责: 丞相:百官之首,下辖九卿,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 御史大夫:副丞相,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负责监察百官; 太尉:负责管理全国军事 ④郡县制与分封制最大的不同: 郡县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免,实现了中央集权,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 高中历史复习知识点3 汉到元的政治制度 1、汉武帝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背景、措施和影响 ①背景: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导致“七国之乱”,中央集权严重削弱。 ②措施和影响

【高中历史】2021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策略与重点

【高中历史】2021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策略与重点 在掌握住基础知识的前提下,为了提高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必要在第二轮复习期间进行关于历史知识的整合、迁移和运用的训练,大体上有以下几个方面: 1.总结重要的历史专题 (1)中国古代政治军事史: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中国古代选官制度,中国古代赋税制度,重要兵制,重大战事。 (2)中国古代经济史:古代生产技术的进步,江南经济开发,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货币发展。 (3)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史:历代各少数民族的演变,中央对周边地区的管辖,民族融合的发展,少数民族的重要制度。 (4)中国古代对外关系史:中国古代各个朝代与周边国家的位置关系,交通路线,友好交往的史实,相互间科技文化的影响。 (5)中国古代文化史:中国古代科技史,中国古代思想史(儒家思想发展史),科举制度发展史,文学艺术发展史,政治经济背景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将教材上的知识依据一些专题重新组织起来,最好不要做成流水账的样子, 高考 不会出那样低水平的问题,应该根据历史发展的内在特点,找到发展的重大阶段和规律性的东西。 也可以把中国近现代史分为屈辱史、抗争史、探索史,将世界近现代史部分分为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国际关系、国际共产主义史等专题。 2.把握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 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会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来,这些阶段性呈现给我们一个一个重要的历史横断面,这些横断面既是我们认识历史的重要依据,相应的也就会成为考查我们历史知识和对历史现象认识的重要切入点。与考查历史发展的线索相比,考查一个历史横断面在命题上自由度更大,也就是说命题者在这种命题思路下有更多的思考和选择的余地,同时,多数这类题目的难度也要高于依据历史线索形成的题目。 这一阶段的复习主要是要求我们正确划分历史阶段,然后根据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现代史、世界近代现代史的不同特点来确定应该从哪几个领域分析其特征。

高考历史一轮基础知识复习 古代中国科技文化的主要成就 知识点解读

古代中国科技文化的主要成就 知识点解读 一、科技成就: 1、四大发明:(重点) (1)造纸术:(西汉、东汉)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 (2)印刷术:(隋唐、北宋、西传)提高印刷效率,加速文明进程,推动欧洲文艺复兴和某某改革,促进思想解放。 (3)火药:(唐朝、宋朝、西传)加速西方封建骑士阶层的衰落 (4)指南针:(战国、北宋、西传)在地理大发现中起了重要作用 (5)马克思关于三大发明作用的论述:“火药、罗盘针、印刷术,这是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伟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的粉碎,罗盘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却变成了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2、天文学:(1)天文学著作:(2)天体测量:东汉——唐代——元代 3、数学:(1)计算方法:(2)数学著作:(3)圆周率: 4、医学:(1)医学成就:《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华佗(2)药物学:李时珍 5、农书:《齐民要术》——《农书》——《农政全书》 6、古代科技发达的原因: (1)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农耕经济的高度繁荣。(2)政府巩固统治的需要和对科技的重视与支持。(3)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广泛的对外交往,推动了中国古代科技进一步发展。(4)中国古代一些著名科学家的不懈探索, 7、明清科技落后的原因: (1)对中国而言 A、中国腐朽的封建剥削制度和重农抑商传统阻碍和压制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使科学技术的发展缺乏物质基础和动力。 B、封建闭关政策既使中国失去了外贸主动权,更隔绝了中外文化的交流。 C、明代的八股取士制度使读书人不讲究实际学问,清代的“文字狱”更禁锢了知识分子的思想,这些文化政策使中国科技的发展失去了客观条件。 (2)对西方而言 A、新兴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科学技术的发展积累了物质基础,提供了动力,工业革命使科学技术得到迅速发展。

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部编版新高考) 综合提升1 中国古代史

综合提升一中国古代史 一、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演化 朝代主要内容特点影响 建立秦朝皇帝制度;三公九卿;郡县乡里;严刑 峻法 皇权至上; 官员任命 开始形成中央集 权的政治体制 发展两汉 设“中朝”;各州设置刺史;颁布“推 恩令” 削弱相权; 削弱封国 巩固和发展了统 一多民族封建国 家;导致东汉时期 宦官外戚专权 隋唐 三省六部制:中书省(负责起草诏令)、门 下省(负责封驳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 三省;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削弱了相权 提高了工作效率; 有利于加强皇权 进一步发展宋元 时期 宋:收精兵(兵):统兵权和调兵权的分离; 制钱谷(钱):设转运使,设三司;削实权 (权):设通判、文臣出任知州。 元:中央中书省、地方行省制 削弱宰相和 地方的权力 改变了唐末以来 藩镇割据的局面; 造成了三冗、两积 顶峰明清 时期 明:废丞相,权分六部、设殿阁大学士; 设内阁。清:内阁与议政王大臣会议并 设军机处 君主专制达 到顶峰 封建制度日趋腐 朽;阻碍社会进步 二、明清时期的中国和西欧 明清时期的中国对比同时期的西欧国家 政治封建专制皇权高度加强,统治黑 暗腐败,人民没有自由和民主 专制 —— 民主 进行资产阶级革命,推翻封建专 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经济虽然江南地区的商品经济得到发 展,但农业仍占主导地位,男耕 女织是绝大多数中国农民基本的 生产和生活方式 农业 —— 工业 工商业发达,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 经济迅速发展 思想八股取士、文字狱,实行文化专禁锢文艺复兴,近代科学诞生;启蒙运

文化制,钳制思想—— 自由动,追求自由、民主、平等;科学文学艺术繁荣,思想活跃;科技世界领先 对外政策盲目自大,只允许广州一处对外 通商 封闭 —— 开放 开辟新航路,发展海外贸易,拓宽 资本主义发展和活动空间,进行殖 民扩张 综合国力在农耕文明的传统轨道上继续滑 行,综合国力日趋衰弱 衰弱 —— 强大 在工业文明的近代化进程中快速 发展,日益强大 对比 结论 近代中国落伍,19世纪以后面临巨大挑战;西方国家日益强大 秦汉大一统助推了文化共同体的形成 热点分析 文化共同体是在同一核心价值观念的约束和引导下,持有共同的文化记忆、接受大致相同的文化理念、拥有共同的文化精神生活的相对稳定的社会群体。文化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中,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秦统一后首次建立起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到西汉武帝时期,得到巩固,封建大一统局面出现了。秦汉文化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第一个高峰,不仅对后世影响深远,也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作了贡献。秦汉时期,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文化圈日益扩展;出现了许多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统治者加强思想控制;外来思想文化开始传入中国。 例题(2021·淄博模考)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图二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知识点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知识点 【篇一】 【什么是君主专制】 君主专制政体又称君主专制或君主专政,是一种政治体制和政府形式,统治者君主(常称国王或皇帝)拥有统治国家和公民自由的所有权力而没有法律或法定的程序告诉君主如何行使权力,虽然有的宗教可能有能力阻止君主的某些行为。君主制是一种专制政体,君位采用世袭方式产生。 【明清君主专制特点】 明朝 1、废除宰相制度: A、过程:1380年,明太祖裁撤中书省和丞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 B、影响:中国封建社会的宰相制度被废除,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2、内阁的出现: A、过程:废除丞相后,明太祖设置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帮助他处理政务;明成祖时,“内阁”出现。后来内阁地位提高,有了替皇帝起草批答大臣奏章的票拟权,张居正任首辅时,大权尽归内阁。 B、地位: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皇帝的内侍机构,决策大权仍紧握在皇帝手中。

清朝 1、背景:清初的议政王大臣会议使皇权受到限制。 2、措施: A、康熙帝时,设南书房,中枢机构一分为三,互相制约,集权于皇帝。 B、雍正帝时,设军机处,军机大臣跪受笔录,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 3、影响:君主专制空前强化,中央集权进一步得到巩固。 【必知知识点:明清君主专制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积极作用: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为的出现提供政治保证。 消极作用:皇权极度膨胀,成为阻碍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明清之际,英国等西方国家先后发生了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英国的、美国的等),建立起资产阶级的统治,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而明清君主专制统治的空前强化,极大妨碍了社会的进步,从此,中国社会的发展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 【篇二】 一、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①、标志:1912年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②、性质:封建军阀统治(地主和买办联合专政的专制政权)。袁世凯及其以后的北洋军阀的统治是代表大地主、大买办(大资产阶级)利益的,这个政府对内镇压革命,对外投靠帝国主义,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反动政府。 二、袁世凯专权——政治:破坏《临时约法》,控制内阁。军事:加强北洋军,削弱革命军。外交:袁世凯“善后”大借款是

隋唐盛衰及制度创新 讲义-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

隋唐盛衰及制度创新 复习目标 1.通过了解隋唐时期封建社会的高度繁荣,认识隋唐时期的制度变化与创新、民族交融、区域开发。 2.通过地方行政层级管理的变化,认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演变脉络。 3.了解科举制及其阶段特征,知道隋唐时期的官员考核和监察制度。 知识点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1.隋朝的兴亡 统一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建立隋朝,定都长安;589年,隋灭陈,结束了南北长期分裂的局面 建设在长安、洛阳两都和地方广设仓库;隋炀帝兴建洛阳城;开通大运河 暴政大兴土木,穷奢极欲,三征高丽 灭亡618年,隋炀帝被部将杀死,隋亡 建立618年,李渊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是为唐高祖 贞观之治原因 唐太宗吸取隋亡的教训,轻徭薄赋,劝课农桑, 戒奢从简,知人善任,虚怀纳谏 标志 唐太宗统治时期,出现了少有的开明政治局面, 史称“贞观之治”

武周发展建立武则天废唐称帝,改国号为周 发展武则天当权期间,社会经济持续发展 开元盛世原因 唐玄宗统治前期,选贤任能,改革吏治,发展 生产,大兴文治,改革兵制 表现经济有很大发展,社会空前繁荣 3.民族交融 对突厥(西北) 唐军俘获东突厥可汗,东突厥汗国灭亡,唐太宗被草原各族共同尊奉为“天可汗”;唐高宗联合回纥灭西突厥。在西域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统辖天山南北 对吐蕃 (西部) 政治联姻: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成婚;唐蕃会盟 与回纥(北部) 东突厥汗国灭亡后,回纥南移,归附唐朝;唐玄宗统治时期,册封回纥首领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 与靺鞨 (东北) 唐玄宗封其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 藩镇割据形成 安史之乱期间和以后,唐朝陆续在内地增设藩 镇,有些藩镇独立性很强,形成藩镇割据的局 面 影响严重削弱了唐朝的统治力量 政治 黑暗 朋党之争,宦官专权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必背知识点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必背知识点历史是我们人类文明发展的见证者,通过学习历史,我们可以 了解过去的故事,领悟人类的智慧,为未来的发展提供启示。在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中,背诵必备的知识点是十分重要的,下面将 为大家整理一些高三历史复习必背知识点。 一、中国古代的国家制度 中国古代的国家制度经历了从部落联盟到封建制度的演变过程。熟悉以下几个时期的国家制度架构是复习的重点: 1.封建制度:战国时期成为各诸侯国特有的政治制度,采用了 封建等级制度来确立皇权。诸侯国的君主以封地为基础,依附于 中央君主。这一制度也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2.秦汉制度:秦代实行郡县制,由秦始皇设立三十六个郡,统 一全国。汉代沿袭了郡县制,但加强了中央集权。 3.唐代的地方行政制度:分设左街右街,省、军、州、县四级 行政单位。地方官员选拔上,采取乡试、府试、殿试的制度。

二、中国古代的经济制度 中国古代的经济制度主要有农业经济、手工业经济和商业经济。 1.农业经济: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自古以来农业都是国民经 济的基础。农业生产的技术进步,对于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 了重要作用。 2.手工业经济:中国古代手工业经济发展比较早,制陶、铸造、纺织等手工业都有相当高的水平。尤其是宋代的手工业经济达到 了很高的水平,成为世界上工艺技术最先进的国家之一。 3.商业经济:商业经济的发展使商品得以流通,进一步促进了 经济的发展。商业经济的兴起也对整个社会的变革产生了重大影响。 三、近代中国的社会变革 近代中国经历了一系列的社会变革,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 影响。

1.洋务运动: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自强运动的一部分,兴办新式工业、新式军队和维新思想的兴起都是洋务运动的表现。这一运动推动了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 2.戊戌维新:戊戌维新是中国晚清时期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一次资产阶级变革运动。维新思想的兴起对中国的历史产生了重要影响。 3.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具有伟大意义的社会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 四、世界史知识点 除了对中国历史的复习,世界史的知识点也是高三历史复习的重点。 1.文艺复兴:文艺复兴是欧洲历史上非常重要的思想运动和文化变革,它不仅引起了思想观念的变化,也促进了科学、文学、艺术等领域的发展。

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中国古代史、近代史 知识点提纲(实用!)

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中国古代史、近代史知识点提纲 中国古代史两大矛盾(1)中央和地方的矛盾(2)皇权和相权的矛盾 【中国古代史】 一、原始人群时期(旧石器与新石器区分:工具的不同,旧石器打制石器,新石器磨制石器)(一)旧石器时代 1.元谋人——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古人类——打制石器——群居 2.北京人——保留猿的基本特征——打制石器——群居——天然火 3.山顶洞人——模样与现代人基本相同——打制石器——群居——人工取火 (二)新石器时代 1.河姆渡遗址——浙江省长江流域(南方)——水稻(中国是目前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干栏式建筑(防潮)——黑陶(黑陶猪纹钵)——磨制石器 2.半坡遗址——陕西省黄河流域(北方)——粟(小米)——半地穴式建筑(防寒)——彩陶(人面鱼纹盆)——磨制石器 二、夏商西周时期 (一)更替 1.夏(禹——桀)——太康失国 2.商(汤——纣王)——盘庚迁殷,鸣条之战(商汤灭夏) 3.西周(周武王——周幽王)——牧野之战(武王灭商),国人暴动 (二)夏朝世袭制 1.公天下(禅让制)——尧舜禹 2.家天下(王位世袭制)——启继承王位 (三)商朝内外服制 (四)西周政治制度 1.分封制(封建亲戚以藩屏周)——权力分配制度 (1)分封目的:巩固周王朝统治 (2)分封内容:土地和人民 (3)分封对象:王族(燕卫晋鲁吴)、功臣(齐)、贵族(杞宋陈许楚) ①诸侯权利——再分封,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税,具有独立性 ②诸侯义务——服从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缴纳贡赋,朝觐述职 ③积极作用——巩固统治,扩大疆域和势力范围;确立周王天下共主地位,统治效果得到加强;统治集团形成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秩序 ④消极作用——诸侯有政治经济军事等权力,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周王无法进行直接干涉和

2023年高三历史一轮历史复习考点总结归纳(超强)

2023年高三历史一轮历史复习考点总结归 纳(超强) 古代中国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考点1: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1.分封制(又称封邦建国) (1)背景:①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东征,灭商建周,史称西周。 ②内外服制度使中央与地方关系松散,加之西周建立后,经历了短期的社会动乱,周公执政后,修改了商王朝的内外服制度,大举实行分封。③基础:井田制 (2)分封目的:稳固和扩大周王朝统治(“封建亲戚,以藩屏周〞。)(3)内容: ①分封对象:同姓亲族(主体)、功臣、姻亲、先代贵族(先代帝王后代和遥远氏族部落首领)。 ②分封核心内容:分封王畿以外的土地和人民。 ③主要诸侯国:齐、鲁、燕、卫、晋、楚等。 ④权利和义务:各诸侯国必须服从周王政令,承当镇守疆土、随从作战、定期朝贡、派服劳役、朝觐述职等义务;受封诸侯在自己封疆内,又对卿大夫实行再分封。 ⑤等级序列:周王——诸侯——卿大夫——士。 (4)影响:①积极影响:前期稳固了周朝统治,扩大疆域;周王确立天下共主地位,政治秩序稳定。 ②消极影响:受封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有很大的独立性,造成了周朝后期的分裂割据局面。 (5)瓦解:①事件:楚王问鼎(诸侯对分封制的公开挑战)、周郑交质、射中王肩、三家分晋、田氏代齐…… ②破坏表现:春秋时期,随着周王势力的衰微和诸侯争霸局面的出现,分封制名存实亡; 战国时期,分封制逐步被县制取代。 ③原因:生产力的开展(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井田制崩溃;诸侯实力增强,周王室衰落。 2.宗法制(按照血缘关系来分配土地、财产、政治地位等政治权力)(1)目的:①稳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②稳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中地位,稳固王权。 (2)特点:①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最大特点,嫡长子为大宗,其他兄弟为小宗);②血缘关系同政治关系相结合(家、国结合),与分封制互为表里。 (3)作用:①稳固了分封制,保障了贵族“世卿世禄〞的特权,维护了贵族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战、强化王权。②家、国结合,使宗法观念成为传统思想内容之一,影响后世。 (4)维护工具:礼乐制度(各级贵族的政治和生活准则),其实质是:维护西周等级差异的工具。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资料知识点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资料知识点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资料知识点 高考历史总共有三轮,其中第一轮复习是打好基础的阶段,如果第一轮复习不能好好完成的话后面的复习阶段也会受到影响。下面的这些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知识点希望可以助您一臂之力哦!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知识点 考点一古希腊的民主政治 1、产生的条件: ①地理因素: 山多、岛多——形成众多小国寡民的城邦; 地少,三面环海——工商业和海外贸易发达。 ②政治因素:众多小国寡民的城邦——有利于实行直接民主 ③经济因素:工商业和海外贸易发达——有利于形成自由、平等、民主的观念 2、形成和发展: 梭伦改革(奠基)→ 克里斯提尼改革(确立)→ 伯利克里改革(顶峰) 3、基本特点:人民主权和轮番而治 4、影响: ①进步性:促进了古希腊科学文化的发展;成为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摇篮。 ②局限性:是少数人的民主,奴隶、妇女、外邦移民没有政治权利 考点二古代罗马法 1、起源: 习惯法——保护贵族利益,损害了平民利益 《十二铜表法》标志罗马成文法诞生,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平民利益 2、发展: 公民法:适用于罗马公民 万民法: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的一切自由民

《民法大全》:标志着罗马法体系最终形成,是世界史上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善、影响最深远的古代法律 3、核心内容: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4、实质:维护奴隶主阶级的统治 5、影响:巩固了罗马帝国的统治;成为近代欧美国家立法和司法的源头。 高考历史复习的方法 6、“高考从根本上说是对一个人的实力和心理素质的综合考察”。实力是基础,是本钱,心理素质是发挥我们的实力和本钱的条件。有“本钱”还得会用“本钱”。无本钱生意无法做,有本钱生意做赔了的事也是有的。 7、复习是积蓄实力积蓄本钱,考试则要求发挥得淋漓尽至,赚得最大的效益。一位考生说“我平时考试总是稀里糊涂,但大考从来都是名列前茅,大概是心理调节得好吧?”诚如是,最可怕的是大考大糊涂,小考小糊涂,不考不糊涂。 8、“强科更强,弱科不弱;强科有弱项,弱科有强项”。在考试的几个科目上,一个人有强有弱,是太正常了。复习的策略,就是扬强扶弱。有的是只补弱的,忽视了强的;有的同学是放弃弱的专攻强的。从整体看,都未见明智。强的里面不要有“水分”,弱的里面还要有突破。 9、“差的学科要拼命补上来,达到中等偏上水平;好的要突出,使之成为真正的优势。”这里的道理与上述相仿,也是对待自己的强弱项中的一种策略。高考是“团体赛”,要的是全局的胜利而不能是顾此失彼。 10、“复习五步曲”。 一、地毯式扫荡。先把该复习的基础知识全面过一遍。追求的是尽可能全面不要有遗漏。 二、融会贯通。找到知识之间的联系。把一章章一节节的`知识之间的联系找到。追求的是从局部到全局,从全局中把握局部。 三、知识的运用。做题,做各种各样的题。力求通过多种形式的

高中历史(一轮复习)最易错考点系列考点6 五四运动 含解析

五四运动 ★★★ ○○○ 五四运动对中国的思想、社会和政治的发展影响深远;五四运动中形成的社会民族意识,推动了民族独立和平等的发展;五四运动进一步推动了民主思想的传播。 1.背景 (1)政治基础:北洋军阀的专制统治促使国内阶级矛盾日益加深(根本原因)。 (2)阶级基础: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得到迅速发展,工人阶级队伍迅速壮大,工人运动发展. (3)思想基础: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为中国人民指出了解放道路,一批先进分子“以俄为师”,开始接受马克思列宁主义。 (4)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一战期间,日本加紧侵略中国。1919年初,一战的战胜国在巴黎召开和平会议。作为战胜国的中国政府向和会提出:废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取消“二十一条”,收回德国在山东的特权。但和会拒绝中国的正义要求,并无理决定将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交给日本.巴黎和会打破了中国对列强的幻想。

二、五四运动的特点 (1)革命性:近代史上最早由学生、工人、商人掀起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 (2)群众性:学生、工人、商人多阶层参加,联合斗争。 (3)爱国性:维护山东和青岛主权,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 (4)成功性:运动斗争的目标基本实现。 三、五四运动的影响 1.五四运动对中国现代化的影响 (1)新式知识精英群体走上中国社会舞台。通过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新式知识群体精英整体地、主动地出现在中国社会现代化的舞台上,成为一支无法忽视的巨大的力量,这充分展现了他们改造中国的主动意识、集体意识。 (2)近代民族国家意识逐渐觉醒.巴黎和会上列强对于日本侵略中国的要求予以满足的做法使接受近代民族国家意识的知识群体终于忍无可忍,最终以火山爆发的方式表现出来。这种意识的形成对于后来中国的民族独立起到了巨大的保障作用. (3)对现代化的探索不断深入.五四运动从根本上说是一场思想文化运动,其政治运动也是在近代思想文化的长期熏陶下自然发酵出来的。五四新文化运动无论是提倡文学革命,还是提倡思想启蒙,无论是提倡社会风俗变革,还是主张个性自由,都触及了西学东渐下的中国文化改造命题. 2.五四运动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1)它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政治运动,沉重打击了以北洋军阀为代表的本国封建势力和外国侵略势力,推动了中国近代民主革

高三历史备战高考第一轮复习知识点范文

高三历史备战高考第一轮复习知识点范文 高三历史备战高考第一轮复习知识点范文 学习掌握速读记忆的能力,提高学习复习效率。下面课件网为你准备了《高三历史选修三第一轮复习重点》,希望助你一臂之力! 高三历史选修三第一轮复习重点1 一、奴隶社会的发展史: 1、夏(统一的奴隶制国家建立)(前21世纪——前16世纪) 2、商(奴隶制社会的发展时期)(前16世纪——前11世纪) 3、西周(奴隶制社会的鼎盛时期)(前11世纪——前8世纪即公元前771年) 4、东周(奴隶制社会的衰落时期) (春秋时期(奴隶制社会的瓦解时期)(前770年——前476年) (战国时期(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前475年——前221年 二、封建社会的历史沿革:

1、秦汉时期(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社会形成时期) (前221年——公元220年魏取代东汉) 2、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大分裂时期也是民族大融合时期)(公元220年魏国建立——589年隋朝建立) 3、隋唐时期(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589年——907年) 4、五代十国时期(大分裂时期)(907年唐灭——960年北宋建立) 5、辽宋夏金元时期(少数民族政权并立时期也是民族大融合时期)(960年北宋建立——1368年明朝建立) 6、明清时期(封建社会的衰落时期)(1368年—— 19___年清帝退位) 1、如何巧记方法:以奴隶社会为例: 夏(前21世纪)减去5个世纪——就是商(前16世纪)再减去5个世纪——就是西周(前11世纪)——减去3个世纪(就是东周即春秋时期开始(前8世纪前771年)——再减去3个世纪(就是战国时期开始(前5世纪前475年,进入封建社会) 理解记忆:半殖民地——政治上主权部分沦丧,区别于印度、埃及等殖民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