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七年级地理上册 海洋与陆地、世界的居民复习教案 (新版)商务星球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 海洋与陆地、世界的居民复习教案 (新版)商务星球版

海洋与陆地、世界的居民

【课型】复习课

【复习目标】

1、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地球表面海、陆所占比例及描述海陆分布特点,了解七大洲的形状和大小,说出亚欧、亚非、南北美洲的分界线。(重点)

2、认识海陆的变迁,并能用实例加以说明;学会“大陆漂移假说”、“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要点;了解世界火山和地震带的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重、难点)

3、阅读世界人口分布图说出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并能简单分析其成因,比较不同国家和地区人口增长的快慢;用实例说明人口数量过多对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影响。(重点)

4、通过读“三大人种分布”图,说出世界三大人种的主要分布地区;通过读“世界语言的分布”图,说出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的主要分布地区;通过读“世界三大宗教的分布”图,说出三大宗教的主要分布地区。(重点)

5、能够运用图片描述城市与乡村景观的差别,并能够举例说出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教学方法】多媒体演示法,读图分析法,合作探究法等。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图文资料、地理助学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设计

意图

复习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复习了学案二天气与气

候,掌握了天气、气候的相关知识点。这节课我

们来复习学案三海洋与陆地、世界的居民。

教师板书:

学案三海洋与陆地、世界的居民

学生聆听同时翻开助学p76,

找到复习内容

承上启下

直奔主题

一、

海陆

分布

多媒体展示图片和问题

陆地占_______%,海洋占_______%。

说出字母A、B、C、D、E、F、G分别是哪个大洲,

又说出A和B、C和D、D和E的分界线,并能在

上图中指出大体地理位置。

展示“七大洲所在半球示意图”自主学习:

完成自主构建:

①七大洲:(面积从大到小)

___洲、___洲、北美洲、____

洲、南极洲、欧洲、___洲。

②四大洋:(面积从大到小)

___洋、___洋、印度洋、__洋

③洲界:亚洲与非洲:_____

运河, 北美洲与南美洲:

_____运河,亚洲与欧洲:

_____山脉、_____河、里海、

________山脉、黑海、_____

海峡

之后,找学生指图说出七大

洲、四大洋位置

通过观察

与比较让

学生深刻

地认识到

海陆分布

的特点,

同时培养

学生的观

察、比较

与概括能

力。

培养学生

观察、分

析能力,

通过列表

对比培养

学生学会

合作探究

考法探究读“七大洲的分布”图

考法1 说出地球表面海、陆所占比例,描述海

陆分布特点

例1 (2014·山东东营)下面四幅图中能正确

表示地球海陆面积比例的是()

【解析】地球表面71%是海洋,而陆地面积仅占

29%。概括地说,地球上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陆

地。

针对训练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北半球比南半球陆地多②南半球比北

半球陆地多③东半球比西半球陆地多

④西半球比东半球陆地多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点拨】世界海陆分布不均匀,相对而言,北半

球、东半球陆地多,南半球、西半球陆地少。

自主学习填表:

内容

项目

主要的大洲

东半球

西半球

北半球

南半球

内容

项目

主要大

赤道穿过的

北回归线穿过的

南回归线穿过的

北极圈穿过的

南极圈穿过的

0°经线穿过的

180°经线穿过

答案:C

答案 C

列表,用

对比法来

学习地理

知识。

通过自主

学习培养

学生自主

学习、思

考和归纳

能力。

引导学生

掌握七大

洲和四大

洋之间的

位置关系

培养学生

指图、认

图、辨图

能力,撑

握本课的

重点。

针对训练

提升能力

A.欧洲、非洲、南美洲、北美洲、南极洲

B.亚

洲、欧洲、北美洲

C.亚洲、大洋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

D.亚洲、非洲、大洋洲、南极洲

【解析】本题考查大洲和大洋的分布,关键是能从大洲的轮廓图中判断出大洲和大洋的名称。因

(1)图中:大洋①是,②是;国家③是。

(2)将代表下列大洲的字母填写在图中恰当的位置。

A.亚洲

B.非洲

C.南美洲

(3)分布在南极圈以南的大洲是。(4)写出图中P点的经纬度:经度是;

站在北京往东看,南、北美洲在彼岸;站在北京望西南,亚非两洲紧相连;大洋洲和南极洲主体都在南半球”来判断大洲的位置。

承转过渡有“世界屋脊”之称的喜马拉雅山脉,科学家在此发现了鱼龙化石,说明喜马拉雅山区曾经是海洋,现在变成了陆地,也就是说海洋可以变成陆地。那么今天的海陆分布是怎么形成的呢?

自主学习

二、

海陆变迁

合作探究

(1)现象:地球上的海洋和陆地是不断变迁

的。

(2)原因:地壳运动和海平面的升降是主要

原因,此外人类的活动也会引起海陆的变化。

(3)例证:喜马拉雅山岩石中发现海洋生物

化石等。

教师引入:其实在很多年前,就有人提出了这个

疑问,他就是德国科学家魏格纳,并因此提出了

大陆漂移说。大陆漂移说的主要内容。

在大陆漂移说的基础上又形成了板块构造学说

板块处于不断的运动中,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学生阅读课本了解大陆漂移

学说,观看大陆漂移示意图,

了解漂移过程,思考答题:

1魏格纳通过哪些证据证明他

的大陆漂移理论?

证据; 各相邻大陆的边缘大

致吻合;大西洋两岸古生物、

古老地层相似性;南极洲发现

了巨大煤层;现在测量证实,

海陆分布至今尚在极其缓慢

地变化着。

2谁能用学过的知识解释南极

洲发现了巨大煤层这一现象

南极洲曾经位于低纬度温

暖地区,植被茂密,后来由于

大陆漂移(或者板块运动),

到了高纬度的南极地区。不耐

寒植物和动物相继死亡,然后

被埋在地下,经过地下的微生

物处理,久而久之便形成了煤

炭层。

以“图”

通过动画

演示大陆

的漂移,

培养学生

的空间想

象能力。

理论联系

实际锻炼

学生对知

识的的应

用能力。

通过阅读

与思考,

提高学生

的自学能

力。

锻炼的学

生的观察

点拨归纳

考法探究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想想阿

尔卑斯山、喜马拉雅山、路基山脉、安第斯山脉

分别是那些板块挤压形成的?

教师点拨:世界上的火山和地震的集中分布在板

块交界地带。

考法 3 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洋和陆地都在不

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

例3 (2013·云南红河)科学家在喜马拉雅山上

找到了海洋生物化石,说明这里曾经是一片汪

洋。下列关于此海陆变迁原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流水作用

B.风力作用

C.人为因素

D.地壳运动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海陆变迁及其原因。地球

上的海洋和陆地在不断地变化,其主要原因是地

壳运动和海平面的升降,其次还有人类活动的影

响。

针对训练3 (2014·山东滨州)下列实例能够

说明地球表面海洋和陆地处在不断运动和变化

之中的是()

A.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

B.在台湾海峡海底发现森林遗迹和古河道

C.青藏高原上生长着许多珍稀动植物

D.钱塘江的潮涨潮落

考法4 (高频考点)知道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

观点,说出世界著名山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

运动的关系

阅读与思考

阿尔卑斯山——非洲板块和

欧亚板块挤压形成。

喜马拉雅山——印度洋板块

和欧亚板块挤压而成。

落基山脉——太平洋板块和

美洲板块挤压而成。

安第斯山脉——美洲板块和

南极洲板块挤压而成。

【答案】D

答案B

力和想象

力,培养

他们从地

图中挖掘

信息、应

用信息的

能力,最

终提高学

生的识图

能力。

4

的埃特纳火山再次喷发。据右图分析,该地区火山活动频繁的原因是()

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

位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交界处

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

位于亚欧板块内部

承转过渡1990年,联合国决定将每年的7月11日定为“世界人口日”,以此唤起人们对人口问题的关注。世界人口的数量在不断增长,人口的增长用人口自然增长率来计算。

自主学习三、世界的居民

合作探究

点拨归纳问题:人口自然增长率定义是什么?

我们通常用人口密度来表示人口分布的疏密,人

口密度是指某一地区平均每平方千米的人口数

量。读“世界人口密度分布”图

追问:人口增长过快会引发哪些问题?

展示图片(人口增长过慢的问题)

追问:如何解决人口问题?

人口出生率与人口死亡率之

差就是人口自然增长率。

读左图回答:____洲、____洲

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___洲、

_____洲和____洲人口自然增

长率较高。一般来说,经济发

展水平较高的国家,人口增长

率____,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

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____。

读“世界人口密度分布”图,

1.找出人口稠密的地区,并思

考这些地区人口稠密的原因。

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南

北美洲东部等中低纬度沿海

平原地区。因为这里气候温

和、降水较多、土壤肥沃,地

势平坦,交通发达。

2.找出人口稀疏地区和无人

居住区,说出原因。

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过于潮

湿的雨林地区,终年严寒的高

纬度地区等。

人口增长过快问题

饥饿、资源短缺、环境污染、

生态破坏、就医困难、就业困

难、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等

人口增长过慢带来的问题:

劳动力短缺、兵源不足、养老

负担重等

乡村人口大量涌向城市问题

就医困难、就业困难、交通拥

挤、居住条件差等问题

措施:有计划地生育,使

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经济的发

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

调。

通过教师

提供的信

息及设计

问题,培

养学生读

图分析问

题的能

力。

由感性认

识上升到

了理性分

析,培养

学生的思

维能力。

通过合作

探究深入

了解世界

人口分布

是遵循自

然规律。

提高学生

分析问题

以及对比

总结的能

力。

培养学生

思考和运

用学到的

知识来解

决实际问

题的能力

承转过渡世界人口不仅分布不均,而且不同的种族分布在不同的地方,形成了他们独特的生活方式,也形成了他们特有的语言;他们的存在,构成了世界的丰富多彩。

主学习

合作探究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自主学习多媒体展示:

教师点拨:在古代,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人对

许多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无法解释时,就说是

“神的意志”,祈求神灵的庇护。历史上几乎所

有的民族都信奉各种各样的宗教。

基督教建筑伊斯兰教建筑佛教建

聚落作为人类适应自然、利用自然的产物,它的

形成与发展无不体现出人类文明的结晶。自主学

习完成表格:

聚落与自然环境

看图思考填表

人种主要分布地区

白种人

黄种人

黑种人

语言主要分布地区

汉语国和地区

英语

洲的西部、

洲的南部、洲

俄语

洲的东部、

洲的西北部、北部

等地区,主要是国

家是

法语

法国、非洲的一些

国家及加拿大地

西班牙

的许多国家

阿拉伯

亚洲西部、非洲北

部的许多国家和

地区

学生自主学习:

佛教起源后来传入其他

国家和地区;伊斯兰教起源

于,其教徒统称为;

基督教起源于,是世界上

信仰人数宗教。

学生读图并填表:

宗教

基督

伊斯

兰教

建筑

特征

尖顶

创始

分布

学生自主学习思考回答

读图与讨

论培养学

生的读图

能力,提

高学生分

析问题以

及对比总

结的能力

培养学生

通过阅读

获取知识

的能力。

学生了解

各种宗教

的习俗中

拓展学生

的知识。

(1)人口密度最大的大洲是()

A.北美洲

B.欧洲

C.大洋洲

D.非洲

(2)亚洲人口集中分布在亚洲的()

A.东部和南部

B.北部和西部

C.中部和东部

D.西部和南部

规律总结世界人口的地理分布很不均匀,有

】本题主要考查人种及其分布,由图判断出人种是关键。图中人物穿的传统服饰为白色宽松长袍,判断是阿拉伯人,属白色人种,主要分布于非洲北部、亚洲西部等地,信仰伊斯兰教,石油资源丰富,气候干燥,人口稀疏。

(1)图中A区域的居民主要信仰

,B区域的居民主要信仰,C区域的居民主要信仰。

(2)教是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该宗教活动的场所是。

考法9 运用图片描述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的

【解析】由乡村和城市的景观差别可以判断图C 主要是以农业为主,是乡村,而其他三幅图一般都是城市中所具有的大的办公楼、写字楼、密集的高层建筑等。

针对训练通过互联网,居住在不同地方的甲、乙两同学成了朋友,下面是他们的聊天记录:甲:我家周围有农田、果树,有一条小路通往附近小镇。

乙:我家周围高楼林立,还有许多商店、学校、医院,道路纵横,车辆很多。

甲:我们这里一年到头都很热,几乎天天下雨。

【当堂达标】

A类

1、读世界大洲、大洋分布图,回答问题。(1)图中:大洋①是__,②是__;国家③是____(2)将代表下列大洲的字母填写在图中恰当的位置。A.亚洲 B.非洲C.南美洲

(3)分布在南极圈以南的大洲是____。写出图中P点的经纬度:经度是___;纬度是____。

2、读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中A地居民主要通用的语言是,主要人种

是。

(2)图中B地居民通用的语言是,信奉的宗教

是。

(3)图中C地居民通用的语言是,E地居民通用的语言

是。

(4)图中D地居民通用的语言是,信奉的宗教

是。

B类

1、读图回答问题。

(1)宗教A是教,目前主要分布在、、,他的宗教活动在图片中进行。(2)宗教B为教,我国回族、少数民族信仰该教。

(3)世界三大宗教还包括教,以它为国教的是国,它的宗教活动在图片中进行。

读图,分析漫画“所剩无几”,回答下列问题。

(1)这幅漫画“所剩无几”反映了当前人类所面临的资源问题。

(2)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人口增长过快。

(2013·云南昭通)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据国外媒体报道,地质研究者预计非洲埃塞俄比亚阿法沙漠中的一条裂痕最终会发展成新海洋。这条裂痕约为6米宽,56.3千米长,形成于2005年。阿法沙漠由于裂缝的原因被逐渐分离,理论上认为在这条裂缝形成大海之后,会与红海相连。

材料二图1为“阿法沙漠位置图”,图2为“六大板块示意图”。

(1)“阿法沙漠由于裂缝的原因被逐渐分离,理论上认为在这条裂缝形成大海之后,会与红海相连。”图中①、②、③中表示红海的是②。

(2)连通红海和地中海的要道是苏伊士运河,它是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

这节课注重了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加之典型考题分析和针对性训练,使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当堂达标分类进行,让不同程度的同学都能找到成功的感觉。充分利用多媒体图片来进行地理知识的演示,图文配合有利于学生的直观感受与理性思维相结合。自我感觉成功之处:基本上完成了教学任务,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训练他们在地理学习中运用地图学习地理知识的能力。

在课堂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一是学生因为对于地图的读图、分析等能力不够,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中花较多的时间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作为教师不能操之过急,否则会

造成欲速则不达的结果;二是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时间把握上有待改进;三是学生自学能学会的问题教师还没有完全放开,讲得较多,导致本堂课前松后紧在时间与内容上搭配不协调。

商务星球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全册教案

第一章地球 教学目标: 1、能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通过该项内容的学习是学生受到有关的科学史教育。 2、知道地球的大小。 3、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和纬线,经度和纬度的划分,逐步建立地理空间概念。 4、会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 5、通过自己动手制作地球仪,了解地球仪的基本构造。 6、熟练地用经纬网确定任意地点的位置。 7、通过人类逐步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使学生受到科学史教育,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 人类证明地球形状的证据;描述地球的大小;经度、纬度;南北半球与东西半球的划分;在经纬网上确定位置。 教学难点: 经度与纬度的大小变化规律以及经纬度的大小与位置关系 教学时间:六课时 第一节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教学目标: 1、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能够比较详细的描述地球的形状。 2、学会运用地球的半径、赤道周长、表面积来描述地球的大 3、培养学生描述地理事物的能力。 4、使学生领悟到人类对大自然的认识,是一个孜孜不倦的求索、深化的过程,激发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兴趣,领悟追求真理的精神,促进其求真务实科学态度的形成。 教学重点 1、认识地球的形状,能够描述地球的形状。 2、了解地球的半径、赤道周长、表面积。 教学难点: 1、科学精神的培养。 2、描述比较大的地理事物的能力 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 教具准备:地球仪、地图 一、组织教学:引入新课: 找学生讲述中国古代天圆地方的小故事,讲述张衡、的学说、观点,及麦哲伦的环球航行等故事,让学生谈谈自己对这些故事、学说的看法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活动,目的一是用实际例子,让学生体验过去人们是怎样证明大地不是平面的;目的二是进一步说明一个真理的发现,需要多方考证,不能简单下结论。 学生分组交流课前通过查阅资料收集好的问题“人类逐步认识地球形

中考地理 七上 第三章 陆地和海洋(复习提纲+知识点归纳总结) 商务星球版

中考地理七上第三章陆地和海洋(复习提纲+知识点归纳总 结)商务星球版 一、海陆的分布 1、海陆分布:29%是陆地,71%是海洋(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A、在南北半球中,北半球的陆地更集中 B、在东西半球中,东半球的陆地更集中 C、在陆半球和水半球中,陆半球的陆地更集中 总之,无论怎么划分,地球上任何两个面积相等的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2、七大洲 (1)大陆:面积广大的陆地称为大陆。其中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陆是亚欧大陆,世界上面积最小的大陆是澳大利亚大陆 (2)岛屿:面积较小的陆地称为岛屿。其中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岛屿是格陵兰岛(北美洲)(3)半岛:陆地伸入海洋的部分。其中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半岛是阿拉伯半岛(亚洲)(4)七大洲:大陆和它周围的岛屿构成大洲。 A、世界有七大洲:面积从大到小依次是: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其中面积最大的洲是亚洲,最小的是大洋州 B、主要在北半球的大洲有:亚洲、欧洲、北美洲;主要在南半球的有:大洋州、南美洲、南极洲; C、主要分布在西半球的有:南美洲和北美洲,主要在东半球的有亚洲、欧洲、非洲、大洋州 D、地跨南北半球的主要有:非洲和南美洲,跨东西半球的有南极洲。 E、跨经度最广、纬度最高、被三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包围的大洲是南极洲 F、分界线: 亚欧分界线是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黑海和土耳其海峡; 非洲和亚洲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 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 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是白令海峡; 非洲和欧洲的分界线是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 3、四大洋

(1)海洋的中心部分叫洋,海是大洋的边缘部分。海峡是介于陆地之间、两端连接海洋的狭窄水道 (2)大洋:面积从大到小依次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其中面积最大的是太平洋,面积最小的是北冰洋。 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被三大洲(亚洲、欧洲、北美洲)包围的大洋是北冰洋。 二、海陆的变迁 1、海陆变迁的原因:A、地壳运动 B、海平面的升降 C、人类活动 2、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学说。 3、 20世纪60年代,在大陆漂移说的基础上,发展形成了板块构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将全球划分为七大板块,认为七大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中,板块内部相对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 4、板块运动,张裂的地方常常形成裂谷或海洋,挤压的地方则出现高山,岛弧链或海沟。 5、七大板块中,以海洋为主的是太平洋板块。 6、红海不断扩张是由于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张裂运动导致的; 地中海不断缩小是由于非洲板块和亚欧板块挤压形成的; 喜马拉雅山不断升高是因为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挤压形成的。 7、世界火山和地震主要分布在:①环太平洋沿岸;②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 8、地震和火山主要分布在板块与板块交界处,因为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

七年级地理上册 海洋与陆地、世界的居民复习教案 (新版)商务星球版

海洋与陆地、世界的居民 【课型】复习课 【复习目标】 1、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地球表面海、陆所占比例及描述海陆分布特点,了解七大洲的形状和大小,说出亚欧、亚非、南北美洲的分界线。(重点) 2、认识海陆的变迁,并能用实例加以说明;学会“大陆漂移假说”、“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要点;了解世界火山和地震带的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重、难点) 3、阅读世界人口分布图说出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并能简单分析其成因,比较不同国家和地区人口增长的快慢;用实例说明人口数量过多对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影响。(重点) 4、通过读“三大人种分布”图,说出世界三大人种的主要分布地区;通过读“世界语言的分布”图,说出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的主要分布地区;通过读“世界三大宗教的分布”图,说出三大宗教的主要分布地区。(重点) 5、能够运用图片描述城市与乡村景观的差别,并能够举例说出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教学方法】多媒体演示法,读图分析法,合作探究法等。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图文资料、地理助学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设计 意图 复习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复习了学案二天气与气 候,掌握了天气、气候的相关知识点。这节课我 们来复习学案三海洋与陆地、世界的居民。 教师板书: 学案三海洋与陆地、世界的居民 学生聆听同时翻开助学p76, 找到复习内容 承上启下 直奔主题 自 主 学 习 一、 海陆 分布 多媒体展示图片和问题 陆地占_______%,海洋占_______%。 说出字母A、B、C、D、E、F、G分别是哪个大洲, 又说出A和B、C和D、D和E的分界线,并能在 上图中指出大体地理位置。 展示“七大洲所在半球示意图”自主学习: 完成自主构建: ①七大洲:(面积从大到小) ___洲、___洲、北美洲、____ 洲、南极洲、欧洲、___洲。 ②四大洋:(面积从大到小) ___洋、___洋、印度洋、__洋 ③洲界:亚洲与非洲:_____ 运河, 北美洲与南美洲: _____运河,亚洲与欧洲: _____山脉、_____河、里海、 ________山脉、黑海、_____ 海峡 之后,找学生指图说出七大 洲、四大洋位置 通过观察 与比较让 学生深刻 地认识到 海陆分布 的特点, 同时培养 学生的观 察、比较 与概括能 力。 培养学生 观察、分 析能力, 通过列表 对比培养 学生学会

商务星球版 地理七年级上册期末知识点复习综合讲练 专题15 世界的人口(解析版)

专题15 世界的人口 知识概括 1.人口增长的快慢,是由出生率与死亡率决定的。目前,欧洲、北美洲、大洋洲人口增长缓慢,非洲、南美洲、亚洲人口增长较快。人口增长的快慢通常用人口自然增长率来度量。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 2.人口分布的疏密通常用人口密度来说明。人口密度是指每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口数。单位为人/平方千米。 3.世界人口分布很不均匀。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南北美洲东部等中低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区是人口稠密区。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过于潮湿的雨林地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和地势高峻的高原地区,人口稀少。 4.发达国家人口问题:人口停止增长,甚至出现负增长,导致劳动力短缺、老年人口增多等问题;发展中国家人口问题:人口增长过快、数量过多、乡村人口大量涌向城市等。 5.人类必须控制生育,提高人口素质,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自然环境相协调。 综合训练 一.选择题(共11小题) 1.人口最多的大洲和人口增长最快的大洲分别是() A.亚洲、北美洲B.亚洲、非洲 C.非洲、拉丁美洲D.非洲、亚洲 【分析】地球上的陆地被海洋分割成六个大块和许多小块,面积较大的陆地叫大陆,面积较小的陆地叫岛屿,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称大洲。全球共有七大洲,按面积由大到小排列分别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和大洋洲。 【解答】解:亚洲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大洲,约占世界总人口的61%;非洲是国家数目最多、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依据题意。 故选:B。 2.世界人口稠密地带主要位于() A.北半球内陆平原地区 B.北半球中低纬度近海地带 C.南半球内陆平原地区

D.南半球中低纬度近海地带 【分析】世界人口的地理分布很不均匀,有的地方稠密,有的地方稀疏.人口的分布状况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联系.中低纬度的临海平原地带往往形成人口的稠密地区. 【解答】解:中低纬度的临海平原地带往往形成人口的稠密地区。根据题意。 故选:B。 如图,为1750年﹣2100年世界人口增长图。读图完成。 3.图示反映出() A.1750﹣1850年世界人口年增长率都低于0.5% B.1800﹣1950年世界人口年增长率持续增加 C.1950年世界人口数量达到25亿,增速开始放缓 D.2010年世界人口数量达到70亿,增速逐步下降 【分析】1800年以后,世界人口迅速增长,1974年人口达40亿;1987年达50亿;1999年10月12日,世界人口总数突破60亿大关;现在人口达70亿。 【解答】解:读图可知,图示反映出2010年世界人口数量达到70亿,增速逐步下降; 1750﹣1850年世界人口年增长率不都低于0.5%,1800﹣1950年世界人口年增长率先降低又增加,1950年世界人口数量达到25亿,增速开始加快;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选:D。 4.读世界人口分布图,以下理解错误的是()

商务星球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精品课时教案第五章 世界的居民

第五章世界的居民 第一节世界的人口 课题世界的人口课型新授课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 能 1.能运用世界人口分布图,说出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 2.知道人口稠密地区和稀少地区,并说明人口稠密和稀 少的原因。 3.知道什么是人口密度,并会计算人口密度。 过程与方 法 1.学会运用地图、资料,说出世界人口增长和分布状况。 2.通过地图,能分析影响各地区人口密度的自然原因。 3.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能力。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世界人口问题,初步形成正确的人口观,意识 到“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的紧迫性,并从中 学会用辩证的观点去分析问题,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 念。 教学重点1.知道人口稠密地区和人口稀少地区,并说明人口稠密和稀少的原因。 2.会计算人口密度。 教学难点1.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密度的概念。 2.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 3.人口问题及对策。

教学过程 新课 导入 教师展示图片:“世界幸运儿”,引导学生认识世界总人口。 10月31 日凌晨,一个名叫丹妮卡·卡马乔的婴儿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的一家医院降生,并成为象征性的世界第70亿人。你知道世界人口增长有多快吗? 自主学习一、人口的增长 阅读教材第88页的“图5 - 1 - 1 世界人口增长示意”和第89页的“图5 - 1 - 2 世界各大洲人口数量()和年平均人口增长率(—)”,回答下列问题。 1.世界人口的数量在不断增长,了解18世纪以前世界人口增长情况,以及20世纪以来,世界人口增长情况。目前,世界人口增长又有何特点。 2.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增长速度的快慢,通常用人口自然增长率表示。它等于人口出生率减去人口死亡率。 3.分析世界人口数量持续增长的原因。 4.分析经济发展水平高低与人口增长率的关系。 5.找出人口最多的大洲和最少的大洲、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和最低

七年级上册(商务星球版)地理教案与教学计划

本学期我担任七年级二班的地理教学工作。为顺利完成本学期的教学工作,并取得良好的成绩,根据学科的特点,现将本学期七年级地理教学工作计划如下: —、学生情况分析 初一学生刚升入初中,虽然小学学过《社会》,有一定的地理初步知识,但大多数学生空间概念缺乏,不善于综合分析问题,抽象思维能力差,缺乏科学的探究精神,一些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学习积级性高,学习地理的兴趣浓厚,求知欲强,但一些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学习积级性不高,厌学情绪较重。初一学生善于表现自己,张扬自己的个性,可塑性强,;有的表现随便,有的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听课走神、作业潦草等。教师要采取激励的评价机制、及时引导,发现闪光点,评出学生的自信。 二、教材分析 第一章地球 “认识地球”一节,教材从地球形状和大小,地球的模型—地球仪,能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点的位置,较全面地介绍了地球。本章教学重点是:1、经线和纬线的特点,经度和纬度的分布规律;2南北和东西半球的划分,3经纬网的判读及应用,4地球自转的特点及意义,5地球公转的特点及意义,6五带的划分, 第二章地图 本章教材主要包括地图的基本要素、地形图的判读、地图的应用三部分。这些内容都是学习地理的基础知识,同时又是帮助学生读图、用图、绘图,提高从图上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确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的基础知识,蕴含着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同时让学生体验到了人们可以利用不同方法制作不同用途的地图,并能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地图。本章教学重点是:1、地图三要素、掌握在地图上辨别方向,2、运用比例尺量算距离,3、熟知常见的图例符号,理解海拔和相对高度、知道常见的五种地形,4、能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峰、山谷、山脊、鞍部、陡崖,5、学会运用地图查找信息, 第三章海洋与陆地 本章教材主要包括、世界的海陆分布、海陆变迁二部分。“世界的海陆分布”一节,教材首先向学生展示地球的海陆分布,通过直观形象的图形和具体的数据,向学生传递了世界海陆分布的特点及其面积比较,让学生对大洲大洋的面积、名称及其排序有了非常感性的认识。 “海陆变迁”一节,教材分别从地表形态变化、大陆漂移与板块构造运动两部分来说明,通过大量实例说明地表形态处于不断变化之中。 本章教学重点是:1、运用地图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地理分布2、运用实例说明海陆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中,能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海陆变迁的原因,3、知道全球两大火山地震带的分布。 第四章天气与气候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天气的概念,看懂天气图、知道气温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5章第1节世界的人口教案(新版)商务星球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5章第1节世界的人口教案(新版)商 务星球版 第五单元 世界的居民 第一课世界的人口 世界人口增长有什么特点?19世纪以前增长十分缓慢,20世纪以后增速加快 人口自然增长率 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出生率是一年内出生的婴儿数占总人数的比率出生率减去死亡率,就是自然增长率 死亡率是一年内死亡的人数占总人数的比率 计算、完成下表:国家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德国 8.3 10.3 -2.0 印度 22.8 7.4 15.4

尼日利亚 39.8 16.4 23.4 人口自然增长率大于0,表示人口增加;等于0,表示人口不变;小于0,表示人口减少。 11 23 10 11 13 非洲、南美和亚洲,人口过快令人忧;北美洲和欧洲人口增长率较低,南极没有人口留。 总人口数(人)人口密度用来表示人口分布的疏密状况:人口密度大的 地区,世界哪些地区人口分布的稠密?哪些地区分布的稀疏?人口密度 (人/平方千米)=面积(平方千米)人口分布稠密;人口密度小的地区,人口 分布稀疏。为什么有的地区人口分布稠密?有的地区人口分布稀疏? 找出世界人口分布的四大稠密区欧洲 南、北美洲的东部亚洲的南部亚洲的东部 亚洲东部、南部:自然条件优越,农业发展较早,历史上就养育了众 多的人口。欧洲、北美洲:不仅自然条件优越、而且工业发展较早,经济 发达,所以人口稠密

世界人口分布的四大稀疏地区?寒冷的极地地区 湿热的热带雨林区 干旱的沙漠 地势高峻的高原地区 寒冷的极地地区 欧洲北美洲东部亚洲东部亚洲南部 世界人口分布有何特点?人口稠密区的分布有什么规律?60°N 世界人口分布的显著特点是很不均匀人口稠密区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的沿海平原地区 30°N 0° 30°S 60°S 给资源和环境造成了空前的压力;造成资源的破坏和环境的恶化;社会经济造成很大压力。 交通拥挤!交通堵塞! 居住条件差!住房拥挤! 居住条件差!就业困难! 饥饿贫困!饥饿贫困!

七年级上册-中考地理复习知识要点提纲(商务星球版)

2022年中考地理复习知识要点提纲(商务星球版) 七年级上册 第一章地球 1.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①天圆地方②亚里士多德根据月食景象,证明地球是个球体或近似球体。③麦哲伦环球航行④地球卫星照片,人类亲眼目睹地球是个球体。 2.地球的大小: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表面积:亿平方千米、赤道半径:6378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 3.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4.经线与纬线 5.经度与纬度

6.重要的纬线:①赤道(0º纬线)②北回归线()③南回归线()④北极圈()⑤南极圈() 7.高、中、低纬度的划分:低纬度:0º~30º、中纬度:30º~60º、高纬度:60º~90º。 8.地球的自转 9.一般来说,地球上同纬度地区位置偏东的地方,要比位置偏西的地方先看到日出。 10.地球的公转 11.二分二至日日期以及图上的位置(P17) 春分:3月21日前后夏至:6月22日前后 秋分:9月23日前后冬至:12月22日前后 12.昼夜长短的变化:太阳照在赤道上,全球昼夜平分;太阳照在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越往北昼越长,夏至日,北半球昼长最长,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太阳照在南半球,南半球昼长夜短,北半球昼短夜长,北半球昼短夜长,冬至日时,南半球昼最长,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北极圈

内出现极夜现象。 13.地球上的五带:①热带~23.5°S(南北回归线之间)②北温带:~66.5°N(北回归线到北极圈之间)③北寒带:~90°N(北极圈到北极点之间)④南温带:~66.5°S(南回归线到南极圈之间)⑤南寒带:~90°S (南极圈到南极点之间)。 14.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北寒带、南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温带四季分明。 15.四季的划分:春季:3、4、5;夏季:6、7、8;秋季:9、10、11;冬季:12、1、2月。南半球,北半球日期一致,季节相反。 第二章地图 1.地图三要素:①方向②比例尺③图例和注记 2.地图上的方向的判断:①一般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②有指向标的地图,用指向标判断方向;③在经纬网地图上,应根据经纬线确定方向。 3.比例尺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4.比例尺表示方法有三种:线段比例尺、数字比例尺、文字比例尺。 5.比例尺大小与表示内容、实地范围之间的关系:图幅面积一样大时,比例尺大的实地范围小,表示内容详细;比例尺小的表示实地范围大,表示内容简略。 6.海拔:是指一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又称为绝对高度。 7.相对高度:是指一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 8.五种基本地形类型 9.等高线:把海拔相等的各点连接成的线,叫作等高线。 10.等高线地形图:用多条等高线表示地表高低起伏的地图,叫作等高线地形图。 11.七种地形部位(P33)

商务星球版地理七上第三章复习学案设计

年级: 七性质:空白总第 4 个学案 课题海洋与陆地课型复习单位 姓名主备人审核人 课标解读1、描述海陆分布特点及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 2、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洋和陆地是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 3、说出世界著名的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学习重点六大板块及两大火山地震带。 学习过程学法 考点一:海陆分布 1、地球表面有海洋和陆地组成。海洋面积占71%,陆地面积占29%,概略的说就是“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2、从南北半球看,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从东西半球看,陆地主要集中在东半球。 3、地球上任何面积相等的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考点二:七大洲 1、面积广大的陆地称为大陆;面积较小的陆地称为岛屿;大陆与其附近的岛屿合起来称为大洲;亚洲和欧洲的大陆部分连在一起,被称为亚欧大陆,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大陆。 2、 填写地理事物:七大洲①②③ ④⑤⑥⑦ 四大洋:A B C D 3、七大洲面积比较: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中国国土面积大概与欧洲的面积相当。 4、几个特殊的大洲:(1)赤道穿过的大洲:非洲、亚洲、大洋洲、南 图文结合,将文字信息转化成地图。

大西洋形状略呈“S”型 印度洋大部分地处热带,形状略呈三角形。 北冰洋面积最小,大部分位于北极圈内,这里终年冰封, 且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洋。 3、利用地图册,找出世界上著名的海峡:霍尔木兹海峡,直布罗陀海峡,土耳其海峡,英吉利海峡,马六甲海峡,台湾海峡,白令海峡,德雷克海峡,莫桑比克海峡。 考点四:海陆变迁 1、沧海桑田的证据:我国东部海底及台湾海峡有“植物”的遗迹;喜马拉雅山发现“鱼龙”的化石。 2、地壳运动和海平面的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此外,人类活动也能引起海陆的变化,如荷兰的围海造田、日本的填海造陆。 考点五:大陆漂移学说 1、大陆漂移学说提出者:德国科学家魏格纳 2、大陆漂移学说内容:大约在2亿年前,地球上只有一块大陆,大陆周围一片大洋。后来,大陆分裂成数块,并缓慢的漂移分离。经过漫长的岁月,逐步形成了今天的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情况。 3、大陆漂移学说证据:(1)大西洋两岸的陆地轮廓相吻合且动植物十分相似;(2)拼合大陆的古老地层具有相似性。 考点六:板块构造学说 1、 填写七大板块:A 板块 B 板块 图文结合,将文字信息转化成地图。

七年级地理上册 全一册复习名师精编优质学案(新版)商务星球版

复习 第一标:设置目标 一、单选题 1.生活在下列哪个地区,一年四季都可以经常去游泳() A、青藏高原 B、塔里木盆地 C、海南省 D、东北大兴安岭 2.WTO是下列哪个国际组织的 ( ) A、联合国 B、世界贸易组织 C、欧盟 D、石油输出国组织 3.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较快的是() A、印度、日本 B、中国、巴西 C、加拿大、墨西哥 D、新西兰、澳大利亚 4.地球上陆地和海洋的面积比例是() A、4∶6 B、3∶7 C、2∶8 D、1∶1 5.我国云南傣族竹楼所适应的气候特征是( ) A、炎热干燥 B、高温多雨 C、温暖湿润 D、四季如春 6.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色地区表示的地形是( ) A、高原 B、山地 C、丘陵 D、平原 7.地球不停的自转,地表产生什么现象?( ) A、白天黑夜 B、昼夜交替 C、四季变化 D、昼夜长短 8.奥巴马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他的祖籍在( ) A、北美洲 B、亚洲 C、非洲 D、大洋洲 9.麦哲伦环球航行没有下列哪个大洋( ) A、太平洋 B、印度洋 C、大西洋 D、北冰洋 10.世界上信徒最多和流传最广的宗教是( ) A、基督教 B、伊斯兰教 C、佛教 D、印度教 11.求珠穆朗玛峰海拔约8844米,死海海拔-400米,两地相对高度是( ) A、8844米 B、9244米 C、12844米 D、2108米 12.北极圈以内,主要居住在北冰洋沿岸的土著居民因纽特人是( ) A、白种人 B、黑种人 C、混血种人 D、黄种 13.当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漯河正处在什么季节(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14.江西庐山是夏季避暑胜地,其主要因素是( ) A、海路位置 B、纬度位置 C、地形因素 D、人为因素 15.几乎全部在海底的板块是( ) A、亚欧板块 B、太平洋板块 C、印度洋板块 D、南极洋板块 16.目前世界上人口增长最快的大洲是 ( ) A、亚洲 B、欧洲 C、非洲 D、北美洲 17.海拔较高、地面坦荡或起伏不大,边缘比较陡峭的地形是( ) A、山地 B、平原 C、高原 D、丘陵 18.四大洋中面积最小的是() A、北冰洋 B、印度洋 C、大西洋 D、太平洋 19.小明喜欢摆弄电脑,他发现自家的电脑、电源产于马来西亚,硬盘产于日本,主板产于美国,内存条产于韩国……,对此现象的准确理解是() A、国际竞争激烈 B、国际合作与经济全球化 C、国际矛盾和冲突剧烈 D、国家与国家之间经济各成一体 20.甲点海拔为1500米,乙点为500米,两地相对高度为() A、1500 米 B、1000 米 C、500 米 D、0 米 21.如果乙点的气温为15℃,那么甲点的气温应该是() A、15℃ B、0℃ C、18℃ D、9℃ 22.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为() A、从高纬度向低纬度降低 B、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降低 C、从亚洲中部向两极降低 D、从海洋向陆地降低 23.划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依据是 A、人口多少 B、经济发展水平 C、开发历史早晚 D、军事力量强弱 24.下列是四位同学对一日天气的描述,你认为正确的是() A.四季如春 B.长冬无夏 C.终年炎热 D.电闪雷鸣 25.北非民居的屋顶比较平,是因为() A、气温较低 B、气温较高 C、降水丰富 D、降水贫乏 26.一天中,陆地气温最高值一般出现在() A、2时左右 B、正午12时 C、下午1时左右 D、下午14时左右 27.下列比例尺能将地图内容表示最详细的是() A、1:500 B、1:5000 C、1:3000 D、1:10000

商务星球版七年级上册地理期末复习提纲

商务星球版七年级上册地理期末复习提纲 第一章地球 第一节地球的形状与大小 一地球的形状 1.形状:球体 2.认识过程 (1)臆想:“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 (2)推测:亚里士多德格局月食现象推测地球是球体或近似球体 (3)验证:麦哲伦环球航行证实地球是球体 (4)目睹:加加林目睹地球是球体 二地球的大小 1. 平均半径:6371千米 2. 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3. 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第二节地球仪和经纬网 一经线与经度 1. 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半圆形的弧线,经线是等长的。 2. 经度:国际上规定,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经线为0゜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从0゜经线向东、向西分别作180゜,分别属于东经合西经。二纬线与纬度 1. 纬线:与赤道平行的的圆圈。纬线是不等长的,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 2. 纬度:赤道是划分纬度的起始线,定为0゜,从赤道到南极和北极各分作90゜,称南纬和北纬。 3.经线与纬线比较

项目纬线经线 形状特征圆半圆 指示方向东西方向南北方向 长度特点不等长 赤道最长,向南 北两极逐渐缩短 等长 所有经线的长度都相等 度数范围0°~90°0°~180° 度数变化规律从赤道向南北两 极逐渐增大至 90° 从本初子午线向东西逐 渐增大至180° 度数表示方法南纬用S 北纬用N 东经用E 西经用W 半球划分道以北为北半球 以南为南半球 20°W和160°E划分东西 半球 4.经纬网 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构成经纬网。在经纬网上读出某点的为纬度与经度并能够正确的书写地理坐标,判断其所处的半球位置。 第三节地球的自转→导致昼夜更替与时间的差异 一昼夜更替 1.昼夜之分是由于地球是个不透明的球体,昼夜更替是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转造成的。 2.自转的方向与周期 (1)自转方向:自西向东从南极上空看是顺时针,从北极上空看是逆时针,“南顺北逆” (2)自转周期:一天(24小时)

地理七年级上册期末知识点复习综合讲练(商务星球版)(五) 世界的居民 章末测试(解析版)

(五)世界的居民章末测试 一.选择题(共14小题) 1.目前,全世界的人口总数为() A.50多亿B.100多亿C.正好70亿D.70多亿 【分析】目前全世界人口总数为70亿,中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根据美国人口普查局日前发布的最新数据,2025年世界人口将突破80亿,2050年将达到94亿.未来40年,亚洲人口数量可能再增加13亿,非洲的人口也可能增加一倍,达到21亿. 【解答】解:目前全世界人口总数为70亿,中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 故选:D。 2.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是() A.人口的精神生活需求B.人口的生活消费水平 C.资源状况D.人口的智力及技术条件 【分析】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人类在地球上的生存空间同样是有限的.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给资源和环境造成了空前的压力,也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 【解答】解:人口容量是指在一定的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条件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所能容纳的最高人口数量,可见首要因素是资源状况。 故选:C。 3.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是() ①有利于了解当地的风土民情②有利于了解当地的宗教习俗③有利于开展文化旅游④有 利于开展历史和科学研究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分析】认识文化遗产对于人类文明的重要性,保护文化遗产,保持民族文化的传承,是连接民族情感纽带、增进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及社会稳定的重要文化基础,也是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促进人类共同发展的前提. 【解答】解:保护世界文化遗产,其主要意义是有利于了解当地的风土民情,有重要的科研价值,有利于传承民族的先进文化,有利于发展旅游业等。 故选:B。

地理七年级上册复习提纲(A4)商务星球版-最新

1 新星球版地理七年级上册复习提纲 2015.10 班级 姓名 第一单元 地球 一、地球的形状与大小 1.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盖天说→浑天说→麦哲伦环球航行→卫星探测(不规则球体)。 生活中说明地球是球体的例证:(1)海边看船;(2)麦哲伦环球航行;(3)月食时月球表面的圆弧形阴影;(4)卫星照片;(5)登高望远;(6)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描述地球大小的基本数据:地球的赤道半径是6378千米,极半径是6357千米(相差21千米)说明地球是一个赤道略鼓、两极稍扁的不规则球体。地球的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 二、 在地球仪上认识经纬线 1.地球的模型——地球仪:旋转轴——地轴,地轴和地表的交点:北极和南极 天文台旧址,是东西经度的分界线,只有一条。 (2)180°经线:只有一条 (3).国际上规定,20°W 和160°E 是东西半球分界线,原因是这两条经线基本上从海洋上通过,可以避免把非洲和欧洲的一些国家划分在两个半球 上。 (4)0°纬线:又称赤道,经过厄瓜多尔的首都基多,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南北纬度的分界线。 (5)北纬23.5°与南纬23.5°:北回归线与南回归线 (6)北纬66.5°与南纬66.5°:北极圈与南极圈 4、低中高纬度的划分: 5、半球的划分: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西经20度向东到东经160度为东半球,西经20°向西到东经160°为西半球 6、相对应的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度数之和为180°,符号相反。 7、经纬网:确定地球表面的任何一点的位置 三、地球的运动 1.地球自转和公转对比 2.时区和日界线: (1)全球共划分24个时区,每个时区跨经度15度;每个时区的区时,采用该时区中央经线上的地方时。0°经线是中时区的中央经线,时区以中时区为界,分为东时区和西时区。东12区和西12 区合并为一个时区。如:“北京时间”指的是东八区的区时,东经120度的地方时,不是北京所在地的地方时,因为北京不在东经120度的经线上。想一想,伦敦呢? (2)东边的时刻比西边时刻早,相差几个时区就早几小时。 (3)自西(东12区)向东(西12区)跨过日界线,日期减一天,时刻不 变。 3.时间计算: (1)已知某时区区时,求另一时区区时:区时=已经时区区时±区差(所求时区在已知时区东边用加号,在西边用减号)东加西减 (2)已知某地经度,求它所在时区:时区号数=已知度数÷15 所得余数小于7.5,相除所得的商即为时区号数, 所得余数大于7.5,时区号数为相除所得的商加1的和即为时区号数。 5.五带的划分及其特征:根据不同纬度地区获得的太阳光热多少划分。 热带(纬度23.5°N ~23.5°S ):气候终年炎热,有阳光直射现象; 寒带(纬度66.5°~90°):气候终年寒冷,有极昼极夜现象; 温带(纬度23.5°~66.5°):没有阳光直射也没有极昼极夜现象,四季变化明显。 第二单元 地图 一.地图三个基本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 1.方向: (1)通常方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有指向标地图:箭头指向北方 (3)有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 (4)野外判方向:指南针;北极星;太阳;年轮;树叶疏密;山两侧的潮湿程度 2.比例尺: (1)定义: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2)计算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千米化厘米加五个零) (3)表示方法:数字式;文字式;线段式 (4)大小比较:分子为1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 二.等高线地形图 1.海拔与相对高度: (1)概念:海拔是一个地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又叫绝对高度。相对高度是一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2)单位:米。 (3)计算: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甲地的海拔—乙地的海拔 2.等高线地形图: (1)同一条等高线上的任意两点海拔相同。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相邻两条等高线间的高差叫等高距,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等高距唯一。 (2)等高线密集处表示坡陡;等高线稀疏处表示坡缓。 (3)等高线地形图上不同部位的表示方法: ①山顶:一般用▲表示。 ②山脊:等高线的弯曲部位由高处向低处凸出。 ③山谷:等高线的弯曲部位由低处向高处凸出。 ④鞍部:两组等高线凸形相对称的地方。 ⑤陡崖:等高线重合的地方。 (4)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辨认山体的不同部位: 3.五种地形: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 平原:海拔低于200米,地面平坦广阔。 高原:海拔高于500米,地面起伏和缓。 山地:海拔高于500米,坡度较陡,沟谷较深。 丘陵:海拔低于500米,相对高度小,坡度和缓。 盆地:四周高,中间低。 4、分层设色地形图:绿色表示平原,黄色表示丘陵,褐色表示高原和山地 4.地图的种类和运用:政区图、城区图、地形图、交通图、影像及电子地图等。 第三单元 海洋与陆地 1.海陆分布: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2.七大洲: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七大洲从大到小) (1)洲际分界线:亚洲和欧洲分界线: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 亚洲和非洲分界线:苏伊士运河,沟通地中海和红海, 沟通印度洋和大西洋。 亚洲和北美洲分界线:白令海峡,沟通北冰洋和太平洋。 南美洲和北美洲分界线:巴拿马运河,沟通太平洋和大 西洋。 南美洲和南极洲的分界线:德雷克海峡。 欧洲和非洲:直布罗陀海峡 (2)七大洲地形特点:亚洲:地形中间高,四周低,以高原、山地为主。(跨

商务星球版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案

商务星球版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案教学中,备课是一个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环节,备课不充分或者备得不好,会严重影响课堂的气氛和学生的积极性,一堂准备充分的课,会令学生和老师都获益非浅。因此,平时,我紧抓备、教、改、辅、查等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感谢您的浏览,以下是作者带来的商务星球版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案内容,期望能帮助到您! 商务星球版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案1 东南亚第 1 教时 教学目标: 1、东南亚的范畴,联系两大洲和两大洋的地理位置 2、东南亚的气候和农业 3、东南亚的地势与主要的城市 4、东南亚的风景 教学重点: 东南亚的地理位置 马六甲海峡的十字路口位置 东南亚的地势与主要的城市 教学难点:东南亚重要的地理位置,东南亚的地势、气候特点。 教学进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国际影星杨紫琼的故乡是哪里吗?她的故乡就是美丽的热带岛国------马来西亚。 一、十字路口的位置 请一位同学上来指出马来西亚的位置。 (放映东南亚的地图)。 [提问]:它大致位于中国的哪个方向? 跨过中国的南部边界,就到了与我国山水相连的东南亚。它包括了许多国家,从整体上来看,可以分为两大块,一个是半岛,由于位于中国的南部所以叫做中南半岛,请同学们用红笔沿边界画下来,数一数有多少个国家位于中南

半岛上;另一个是群岛,由几万个散布于太平洋中的大大小小的岛屿组成。请同学们用蓝笔沿边界大致画下来。数一数有多少个国家组成。 [总结]:指图:东南亚位于亚洲的东南部,太平洋的西海岸,印度洋的东面。纬度位置大约在10ºS—25ºN之间。地处热带,所以这里四季常青,散布有成片的热带雨林,成为当今的旅行胜地。我们常听到的新马泰地区就是指这里。 东南亚重要的地理位置: 我们仔细视察一下蓝笔和红笔画出来的地区可以发觉,东南亚像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看到的马路上的十字路口。他沟通亚洲和大洋洲,太平洋和印度洋。东南亚正是具有这样一个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而成为各国往来的十字路口。我国自古以来就有郑和下西洋、下南洋的壮举,就是通过东南亚而到达了北非、西非等国家和地方进行了友好往来和经济交换。[展现郑和下西洋的图片],而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的马六甲海峡则可以称为十字路口的咽喉部位,控制了他就可以控制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通道。[展现马六甲海峡的图片说明] 刚才我们数了数东南亚的主要国家,发觉东南亚由十一个国家组成。这十一个国家是:老挝、缅甸、越南、泰国、柬埔寨、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菲律宾、文莱、东帝汶。特别值得一提是东帝汶这个国家,于2000年独立。这十一个国家就是位于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上。 [活动]:下面我来请同学回答分别在空白图上填出位于这两个半岛上的国家。 其中的越南,老挝,缅甸是与中国接壤,的内陆国是老挝,其余都是临海国和岛屿国。印度尼西亚,由13000多个岛屿组成,其名印尼是海岛的意思,有“万岛之国之称,是世界上的群岛国家。 二、热带气候和农业生产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东南亚的风土人情吗?东南亚人是什么人种?他们的主食是什么吗? [摸索]:我们发觉他们和我们一样主食是大米,这是什么原因呢? [活动内容]在这样一种气候条件下,还合适什么作物的生长?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5章 第1节《世界的人口》教案 (新版)商务星球版-(新版)商务星球版初中七年级上

世界的居民 【课型】新授课 【课标要求】 ●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世界人口增长和分布的特点。 ●举例说明人口数量过多对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影响。 【教学目标】 1.理解人口增长、分布特点;世界人口问题对社会、环境和经济的影响;三大人种特点和分布规律。 2.通过读人口增长分布图,培养对资料分析、归纳和计算能力;通过了解城市人口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理解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原因及人口过多带来的问题;根据有关人口的数据,学会绘制人口增长柱状、折线图。(重点) 3.通过了解世界人口问题,初步形成科学的人口观与人地观;初步树立人口、资源、环境要协调发展的观点,树立正确的种族平等思想。 【教学模式】学案导学。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问题导学、小组讨论等方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导学 先自学本课知识,并对学生 提出学习要求。 (1)在书上标注知识点; (2)完成助学上“学习过 程”; (3)标记疑难问题。 (1)自己认为重要的知识在课 本上标出; (2)完成助学上“学习过程” 栏目; (3)对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做 标记,以待解决。 知识学生 都能理解, 从而做好 认真听讲 的准备。 重难点突破一、人口的增长 2011年10月31日达70亿 18世纪以前,世界人口增长 十分缓慢;自18世纪以后, 特别是20世纪以来,世界人 口增长的速度 才大大加快。 (1)人口增长特点 在18世纪以前,人口增 长得十分缓慢;18世纪以后, 特别是20世纪以来,世界人 口增长的速度才大大加快。 (2)人口增长速度是由 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的。 学生了解。 读人口增长曲线图,填写表格。 人口(亿)世界(年)世界 间隔 10~20 1830~ 1930 100 20~30 30~40 40~50 60~70 70~80 1. 根据世界人口增长的相关信 息,完成表格。 2. 从世界人口每增加10亿所间隔 的时间长短中,你有哪些发现? 3. 结合表中数据,说出世界人口的 培养学生 的地理计 算能力。 了解世界 人口增长 的特点。

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总结【商务星球版】

【商务星球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全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地球 第一节地球的形状与大小 一、地球的形状 1.人类认识地球的过程: ①古人凭借直觉和臆想提出“天圆地方”。 ②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根据月食的景象最早提出了地球是球形。 (不能通过日食来判断,日食是月球的影子) ③麦哲伦船队首次实现环球航行,证实地球是球体。 ④地球卫星图片使人们能够看到地球的全貌。 2.能证明地球形状的事实有:①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②月食现象; ③海边看远处驶来的舰船,先见船帆,后见船身; ④登高望远;⑤地球卫星照片等。 二、地球的大小 1.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赤道半径6378千米,赤道半径长于极半径)。 2.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第二节地球仪和经纬网 一、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1.概念:人们按照一定的比例将其缩小,并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2.作用:借助地球仪,我们可以了解地球的面貌,查看地球表面的多种地理事物,还可以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运动。 二、经纬线和经纬度 1.经线和纬线 第1页共14 页

第 2 页 共 14 2.经度和纬度 3.纬度的划分 :低纬度0°-30°;中纬度30°-60°;高纬度60°-90°。30°、60°属于分界线。 三、经纬网 第三节 地球的自传 一、自转的方向和周期 二、昼夜更替 1.昼与夜是一个静止的概念,是因地球是一个“不透明不发光的球体”这一特性所决定。在同一时间内太阳只能照射地球的一半,对着太阳的一半即昼半球,另一半背向太阳则是夜半球,它不涉及地球的运动。 2.昼夜更替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主要是因地球自转运动而产生的,因光源来自太阳,所以,昼夜更替的周期是一个太阳日即24小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