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七年级地理上册期中考前复习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期中考前复习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期中考前复习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期中考试考前复习

一、教学目标

1. 比较和归纳经线和纬线、经度和纬度的特点。

2. 知道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周期、方向和产生的地理现象。

3. 掌握地图的基本要素,正确识别常见图例。

4. 运用地形剖面图,判读地势高低起伏、坡度陡缓并能绘制地形剖面图.

5. 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

6. 大洲、大陆、半岛、岛屿以及大洋、海和海峡

7.在世界地图上,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位置、轮廓和分布特点。

8. 了解大陆漂移和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知道板块运动会产生那些地形。

二、教学重难点

1. 比较和归纳经线和纬线、经度和纬度的特点。

2. 知道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周期、方向和产生的地理现象。

3. 掌握地图的基本要素,正确识别常见图例。

4.运用地形剖面图,判读地势高低起伏、坡度陡缓并能绘制地形剖面图。

5.在世界地图上,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位置、轮廓和分布特点。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期中考试快到了。我们将大多数同学们掌握不太好的几个重点内容进行有针对性地复习,大家要认真,到底是哪些知识呢呢?大家请看大屏幕:

1. 比较和归纳经线和纬线、经度和纬度的特点。

2. 知道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周期、方向和产生的地理现象。

3. 掌握地图的基本要素,正确识别常见图例。

4. 运用地形剖面图,判读地势高低起伏、坡度陡缓并能绘制地形剖面图.

5. 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

6.大洲、大陆、半岛、岛屿以及大洋、海和海峡

7.在世界地图上,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位置、轮廓和分布特点。

8. 了解大陆漂移和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知道板块运动会产生那些地形。

【考点一】经线和纬线的特点

课件展示:

学生回答以后教师总结

师: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点,垂直于纬线的半圆:长度都相等。度数从本初子午线向两侧递增,即从0°到180°。

纬线垂直于地轴,同赤道平行的圆圈:长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赤道最长,极点为0纬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增(0°~90°)

现在我们先练练手,看看大家对本章知识的掌握程度。

课件展示典例

学生们快速做题,定时训练。老师严格限定时间。

【考点二】:自转的概念、周期、方向和产生的地理现象

师:多媒体展示:

通过课件和地图的展示,学生能够直观的感受,学生们分组讨论,让每组的代表交流答案。

针对同学们错的比较多的,老师讲解。

师: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叫做地球自转,周期是一天。在侧视图中自西向东旋转;在极地

上空俯视,呈北逆南顺方向旋转。

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在任何时刻,太阳光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因此,被太阳照亮的半球是白昼,我们叫它昼半球;未被照亮的半球是黑夜,我们叫它夜半球,昼夜就是这样形成的。地球的自转,使地球上不同经度的地区产生了时间上的差异。

课件展示典例

学生们快速做题,定时训练。老师严格限定时间。

【考点三】公转的概念、周期、方向和产生的地理现象

多媒体展示:

学生回答以后教师总结

师:公转的方向也是自西向东,公转周期为一年,公转轨道形状为近似正圆的椭圆形。无论是自转或公转,地轴永远指向北极星。

地球公转会产生什么地理现象?

课件展示:图片

引导学生观察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问题,学生回答以后教师总结

师:地球在公转时,由于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面有个夹角,所以,地轴是倾斜的,而且它的空间指向保持不变。这样,地球在公转轨道

的不同位置,受太阳照射的情况也就不完全相同,形成了春、夏、秋、冬四季,北半球与南半球的季节相反。

同一时间里,纬度不同的地方,受到阳光的照射情况不同,冷热就有差别。因此太阳热量在地球表面的分布状况随纬度而不同,从而产生五带。

课件展示典例,学生们快速做题,定时训练。老师严格限定时间。

【考点四】地图的要素

课件展示:

引出比例尺的概念及公式。地图上的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所以比例尺也叫缩尺。

师:用公式表示就是:图上距离÷实地距离=比例尺

范围的大或小

课件展示:

让学生到讲台前指图回答,教师给与指导订正

老师多媒体进行总结归纳,对学生的认识进行点拨提升。

师: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指向标一般指向正北方

多媒体展示问题

学生们快速做题,定时训练。

地图是表示地理事物的,由于空间的限制,必须把它们缩成符号,所以,看懂地图首先要熟悉图例和注记。

阅读第14页有关内容,然后打开地图册,找出图中用图例表示的地理事物,分组讨论。

师:教师深入学生中间,点拨、指导。

【考点五】地形剖面图及绘制

让学生到讲台前指图回答,教师给与指导订正,学生交流感悟心得

师:教师可以用切土豆演示。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即为等高距。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

注意:同一幅地图中等高距相同;同一条等高线上所有点的高度相同;高度不同的两条等高线不会交叉;如果绘的是等深线,图中由内向外高度增加。

课件展示:

师:让学生观察地形起伏状况。地形剖面图反映地形起伏一目了然,它是怎么绘制出来的?

电脑出示动画:地形剖面图的绘制(学生仔细观察,感悟画法)师:归纳总结(三步法)

第一步:在剖面线上找出它与等高线的交点;

第二步:每一个点向下做垂线,在高度表找上找到相应的点;

第三步:将各点用圆滑曲线连接。

【考点六】:五种地形类型的比较

课件展示:

学生活动:先让学生读课本P27“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素描图”,辨认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平原五种地形并区分它们的特征。然后再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对比高度表从颜色上区分五种基本地

形。(教师点拨)

师生互动:归纳总结。

【考点七】大洲、大陆、半岛、岛屿以及大洋、海和海峡

师:多媒体展示:

通过课件和地图的展示,学生能够直观的感受大洲、大陆、半岛、岛屿以及大洋、海和海峡特征和概念。

多媒体展示问题,学生们快速做题,定时训练,分组讨论,让每组的代表交流答案。

针对同学们错的比较多的,老师讲解。

【考点八】:七大洲的位置、面积、轮廓形状

师:多媒体展示:

学生通过阅读地图,并绘制七大洲的轮廓图,在图上标注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掌握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位置及分布。

学生通过自己动手绘制轮廓图并标注名称,对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记忆深刻。

师:亚洲、欧洲、大洋州、非洲主要分布在东半球,南美洲、北美洲主要分布在西半球。

赤道横穿南美洲、非洲大陆。欧洲、北美洲全部在北半球,非洲、亚洲大部分在北半球,南极洲全部在南半球,南美洲、大洋州大部分

在南半球。

学生观察世界地图,回答出各大洲的名称,根据给出的数据,按面积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多媒体展示问题,学生们快速做题,定时训练。

【考点九】四大洋的名称、位置和轮廓特点

课件展示:

生:学生观察世界地图,回答出四大洋的名称、位置、周围的大洲。

师:学生讨论发言后,教师评价,并用顺口溜总结大洋面积从大到小的位次:太大印北,四洋贯通

多媒体展示典例:连线题

师:好,哪位同学起来回答这个问题?

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总结。

【考点十】大陆漂移和板块构造学说

师:大陆漂移说认为:在两亿年前,地球上各大洲是相互连接的一块大陆,它的周围是一片汪洋。后来,原始大陆才分裂成几块大陆,缓慢地漂移分离,逐渐形成了今天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状况。

师:板块构造学说观点:

1.地球表层由六大板块组成。

2.板块处在不断的运动中。

3.板块内部地壳稳定;板块交界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活动。

多媒体展示典例:

师:嗯,同学们表现不错,我们看下面2道题,看看能不能迎刃而解。请同学们结合预习情况,及大屏幕呈现的材料,分组讨论,教师深入学生中间,点拨、指导。

学生展示答案,教师点评、总结。

【考点十一】:板块运动产生的地形

课件展示:

师:板块发生张裂运动的结果会形成什么呢?大家观察一下红海的位置,你推断一下,几千万年后,红海可能有什么变化?为什么?板块发生挤压运动的结果会形成什么呢?大家观察一下喜马拉雅山形成和地中海的变化,试着分析成因?

学生讨论发言。老师多媒体进行总结归纳,对学生的认识进行点

拨提升。

师:首先是大陆板块发生张裂运动──地表裂谷带──大陆解体──新海洋出现──新大洋形成,红海位于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板块之间不断张裂拉伸,形成海洋。

板块发生挤压运动形成山地。如喜马拉雅山脉位于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之间,两大板块不断碰撞挤压形成。

多媒体展示典例:

学生通过阅读、填注地图,能够明确六大板块的名称及分布,主要火山、地震带及主要山系的分布。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能够用板块运动解释实际生活中的地理现象。

五、板书

1. 经度和纬度的特点

2. 地球自转和公转

(1).自转的概念、周期、方向和产生的地理现象。

(2).公转的概念、周期、方向和产生的地理现象。

3. 掌握地图的基本要素,正确识别常见图例。

4.地形剖面图

(1).运用地形剖面图,判读地势高低起伏、坡度陡缓

(2).绘制地形剖面图

5. 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

6、大洲、大陆、半岛、岛屿以及大洋、海和海峡

7、七大洲和四大洋:名称、分布,轮廓及分界线

8、大陆漂移和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

9、板块运动与地形

六、作业布置

1.完成本节课的《同步练习》。

2.预习下节课的导学案中的探究案。

七、教学反思

这节课是复习课,教学设计以新课标为依据,链接教材内容和最新的网络教学资源,重视教师、学生和教学资源之间的互动。在教学

过程中能够体现对重点、难点的突破,用创设的问题带领学生对知识进行探索、感悟和提升。根据复习课的特点,采用题目带动复习策略。通过习题,发现问题,对点解决,再补偿训练,课堂效果好。但教师关键点的点评要恰到好处,把握好。

七年级地理上册期中考前复习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期中考前复习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期中考试考前复习 一、教学目标 1. 比较和归纳经线和纬线、经度和纬度的特点。 2. 知道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周期、方向和产生的地理现象。 3. 掌握地图的基本要素,正确识别常见图例。 4. 运用地形剖面图,判读地势高低起伏、坡度陡缓并能绘制地形剖面图. 5. 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 6. 大洲、大陆、半岛、岛屿以及大洋、海和海峡 7.在世界地图上,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位置、轮廓和分布特点。 8. 了解大陆漂移和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知道板块运动会产生那些地形。 二、教学重难点 1. 比较和归纳经线和纬线、经度和纬度的特点。 2. 知道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周期、方向和产生的地理现象。 3. 掌握地图的基本要素,正确识别常见图例。 4.运用地形剖面图,判读地势高低起伏、坡度陡缓并能绘制地形剖面图。 5.在世界地图上,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位置、轮廓和分布特点。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期中考试快到了。我们将大多数同学们掌握不太好的几个重点内容进行有针对性地复习,大家要认真,到底是哪些知识呢呢?大家请看大屏幕:

1. 比较和归纳经线和纬线、经度和纬度的特点。 2. 知道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周期、方向和产生的地理现象。 3. 掌握地图的基本要素,正确识别常见图例。 4. 运用地形剖面图,判读地势高低起伏、坡度陡缓并能绘制地形剖面图. 5. 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 6.大洲、大陆、半岛、岛屿以及大洋、海和海峡 7.在世界地图上,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位置、轮廓和分布特点。 8. 了解大陆漂移和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知道板块运动会产生那些地形。 【考点一】经线和纬线的特点 课件展示: 学生回答以后教师总结 师: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点,垂直于纬线的半圆:长度都相等。度数从本初子午线向两侧递增,即从0°到180°。 纬线垂直于地轴,同赤道平行的圆圈:长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赤道最长,极点为0纬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增(0°~90°) 现在我们先练练手,看看大家对本章知识的掌握程度。 课件展示典例

七年级地理复习教案

七年级地理复习教案 教案标题:七年级地理复习教案 教学目标: 1. 复习并巩固七年级地理课程的关键概念和知识点。 2. 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地理学科的兴趣。 3. 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效果和成绩。 教学重点: 1. 复习地球的形状、结构和运动。 2. 复习地球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 3. 复习世界各大洲和主要国家的地理特点。 教学准备: 1. 电子白板或黑板、彩色粉笔。 2. 地图、图表和图片等教学辅助材料。 3. 七年级地理教材和复习资料。 教学过程: 一、复习地球的形状、结构和运动(约15分钟) 1. 利用地图或图片展示地球的形状,引导学生回顾地球是一个近似于椭球的球体。 2. 通过示意图或动画演示地球的结构,包括地核、地幔和地壳,帮助学生复习地球的内部构造。 3. 使用地图或模型展示地球的运动方式,包括自转和公转,并解释它们对地球上的现象和季节变化的影响。

二、复习地球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约20分钟) 1. 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地球的自然环境,如山脉、河流、湖泊、海洋和气候等,引导学生回顾地球上的各种自然地理特征。 2. 引导学生思考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的影响,如城市化、工业化和资源开发等,并讨论可能的环境问题和解决方案。 三、复习世界各大洲和主要国家的地理特点(约25分钟) 1. 利用地图或图片展示世界各大洲的位置和特点,引导学生回顾每个大洲的地 理特点和主要国家。 2. 针对每个大洲,提供一些重要国家的信息,如地理位置、人口、自然资源、 文化等,鼓励学生互动讨论,并激发他们对不同文化和地理环境的兴趣。 四、复习总结与评价(约10分钟) 1. 综合复习地球的形状、结构和运动,地球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以及世界 各大洲和主要国家的地理特点。 2. 鼓励学生提问和回答问题,巩固他们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3. 对学生的学习表现进行评价和反馈,鼓励他们继续努力并提出进一步的问题。教学延伸: 1. 鼓励学生进行地理实地考察和调查,以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实际应用能力。 2. 提供更多的地理学习资源和参考资料,如地理书籍、地图软件和在线地理学 习平台,以满足学生的进一步学习需求。 3. 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组织地理知识竞赛或小组讨论活动,以增强学 生的学习动力和合作能力。

地理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教案

地理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教案 标题:地理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教案 教案目标: 1. 复习地理七年级上册所学的关键概念、地理术语和地理技能。 2. 强化学生对地理七年级上册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3. 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准备: 1. 地理七年级上册教材和教辅材料。 2. 多媒体设备和投影仪。 3. 复习笔记和练习题。 4. 地图和图表。 教学步骤: 引入(5分钟) 1. 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一张世界地图,并引导学生回顾地理七年级上册所学的 地理位置和地理区域。 2. 引发学生对地理的兴趣,提出问题如:“地理为什么重要?”,“地理如何帮助 我们了解世界?”等。 复习主题一:地球与地图(15分钟) 1. 回顾地球的形状、大小和运动。 2. 引导学生理解经度、纬度和时区的概念,并进行实际示范。 3. 利用地球仪或投影仪展示不同类型的地图,让学生辨认各种地图符号和图例。复习主题二:地理信息技术(20分钟)

1. 回顾地理信息技术的定义和用途。 2. 展示一些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案例,如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卫星遥感。 3. 讨论地理信息技术对地理研究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复习主题三:自然地理(30分钟) 1. 回顾地球的层次结构,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 2. 引导学生复习板块构造理论和地震、火山的形成原因。 3. 回顾气候和天气的区别,讨论气候带和气候要素的影响因素。 复习主题四:人文地理(30分钟) 1. 回顾人口和人口分布的概念,讨论人口增长和人口迁移的原因。 2. 引导学生复习不同地区的文化特点和经济活动,如农业、工业和服务业。 3. 利用地图和图表展示不同地区的人文地理特征,让学生分析和比较。 总结与评价(10分钟) 1. 总结本节课的复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 鼓励学生提问和讨论,解决他们在复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 分发练习题,让学生自主完成并检查答案。 4. 对学生的学习表现进行评价和反馈,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拓展活动(可选): 1.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分享自己对地理的认识和体会。 2. 带领学生进行户外实地考察,让他们亲身体验地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 利用互动游戏或模拟演练,加深学生对地理概念和技能的理解和记忆。 教学反思: 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复习地理七年级上册的内容,并培养他们的地理思维和问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全册复习教案(含教学反思)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全册复习教案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注意:太阳直射哪个半球.哪个半球就昼长夜短,同时该半球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从早上到中午再到傍晚,影子从长一一短一一R。 4、五带的划分(结合课本P14图1. 19地区上的五带)

(1)人们根据太阳的光热的多少,把地球表面划分为五个带。 (2)五带的划分: 南北回归线之间(23. 5° N - 23. 5° S)为热带, 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23. 5°N —- 66. 5° N)为一北温带, 北极圈以北(66. 5° N -一90°N)为北寒带, 南回归线和南极圈之间(23. 5°S 一- 66. 5° S)为南温带, 南极圈以南(66. 5° S —90°S)为一南寒带。 (四)地图的三要素 1、比例尺(1)定义: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程度。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2)表示方法(以图上1厘米表示实地距离1千米为例):°1千米 I I 数字式:1:100000或1/100000 文字式: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千米线段式: (3)大小比较:分母越_大,比例尺越一小:分母越一小,比例尺越一大° (4)在图幅相同的情况下,比例尺越一大,所表示的范围越—1丄,内容越_详细:比例尺越小,所表示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 2、方向 (1)普通地图: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指向标地图:根据指向标定向,指向标箭头所指方向一般为北方° (3)经纬网地图:根据经纬线判断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3、图例:对地图上各种符号和注记的说明。(记住课本P18图1.25 -些常用的图例) (五)等高线地形图 1、海拔和相对高度 (1)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乖直距离。 (2)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 2、等高线特点 (1)等高线:在地图上,把一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 (2)特点:①除陡崖外,等高线一般不相交、不重合、不分支;②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海拔相等;③ 任意相邻的两条等高线之间的距离,叫等高距。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距相等。 3、等髙线地形图的判读 用等高线表示地形的地图,叫做等高线地形图。 (1)判断坡度陡缓。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爬坡费力;

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教案

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教案 第一章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复习目标: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及人类认识地球的过程;什么是地球仪。 2、经纬线的特点,经度和纬度的划分 3、南北、东西半球的划分;利用经纬网定位。 重、难点:1、东西经度、南北纬度的判读 2、东西半球的划分 课时设置:一课时 课型:复习课 复习方法:比较法、记忆法、归类法 复习内容: 1、地球大小: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平均直径:6371千米;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 2、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3、纬线: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呈圆形;长度不等,赤道最长,往两极逐渐缩短成为一点。赤道以北称北纬,“N”表示;赤道以南称南纬,“S”表示。 4、经线: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呈半圆状;长度都相等。 0°经线(本初子午线)以西称西经,“W”表示;0°经线(本初子午线)以东称东经,“E”表示。 5、地轴:地球自转轴。 6、北极:地轴北段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7、南极:地轴南段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8、南北半球分界:赤道 9、东西半球分界:160°E, 20°W 10、东西经的分界线是本初子午线(即0°经线) 巩固练习 1、通过精确测量发现,地球是一个() A正圆球体 B纺锤形球体 C不规则球体 D规则球体 2、由北回归线至南回归线所跨纬度为() A.23.5° B.30° C.47° D.60° 3、关于经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每条经线都自成一个圆圈 B.纬线长度都相等 C.地球仪上经线有360条 D.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4、东半球的经度范围 A.0°和180°之间 B.20°W以西到160°E C.20°E和160°W 之间 D.20°W以东到160°E 5、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可以找到经度116 °,纬度40 °的地点有

人教版地理七上第五章《发展与合作》 复习教案

人教版地理七上第五章《发展与合作》复习教案

七年级上册第五章《发展与合作》复习教案 厉山三中张加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世界上人口排前6名的国家的概况。 2、知道世界上主要的跨洲国家。 3、知道世界上人口最多的10个国家。 4、了解常用的划分国界线的方法。 5、能够归纳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分布特点。 6、能够举例说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区别和差距。 7、明白“南北对话”和“南南合作”的意义。 8、知道发展中国家经济落后于发达国家的原因。 9、知道常见的国际组织及其作用。 10、明确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过程与方法: 呈现目标,老师引导,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展示点评,巩固提高。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让学生为祖国“出谋划策”,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培养学生为国家的繁荣发达而努力奋斗的思想。 教学重点: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 教学过程: 先向同学们说明小组合作的课堂模式,在上课过程中老师提出问题时,以小组为单位,各小组成员积极讨论、得出结论、回答问题,课程结束后,评选出表现最优秀(回答问题最积极、最正确)的小组,给予表扬。 给同学们3分钟时间快速浏览课文,回忆所学知识。学生看书的同时,老师板书本课知识结构图,并划分出小组。 板书:(教学结构图)

转折提问:通过表格我们发现,俄罗斯和美国都是地跨两洲的国家,同学们请思考,除了这两个大洲之外,还有哪些地跨两洲的国家?提示:在大洲分界线附近寻找。 (重点强调埃及与土耳其的跨洲分界线) 3、人口前10的国家 转折:刚才我们一起复习了世界上面积广大的国家,接下来我们再一起来复习人口众多的国家。 提问:同学们还记得世界上人口最多的10个国家吗? 10个国家的名字很难一次性说全,我有一个口诀教给大家,可以帮助大家快速记忆,口诀:两印两巴孟加拉,中美日俄尼日利亚。 4、国界线的划分 转折:中国和印度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两个国家,同时还国土相邻,中印两国曾经因为边界争端问题爆发了战争,可见,国界线是一个严肃而又重要的问题,那么,同学们知道划分国界线的几种常见依据吗?下面,我们通过几张图片一起来归纳总结国界线的常见划分依据。 播放图片,让学生回答问题,并总结出国界线的三种划分依据。 1、以山脉为界 2、以河湖为界 3、以经纬线为界 二、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 1、分布位置 小组活动: 活动内容:看“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分布图,小组之间相互讨论,从大洲位置、半球位置的角度归纳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分布特点。 在总结发达国家分布的大洲时,挖掘每个洲包括的发达国家在什么部位、有哪些;在总结发展中国家分布的大洲时,强调亚洲的日本是发达国家;在总结分布的半球位置时,引导同学得出“发达国家大多分布在北半球北部、发展中国家大多分布在南半球及北半球南部”的结论。 2、“南北对话”与“南南合作”

七年级地理上册期中复习教案

复习教案 教学目标:1、通过测试掌握学生学习情况,为进一步复习做好准备。 一、选择题 1、20世纪,人类进入了太空,从太空观察地球并且拍摄了地球照片,证明地球的形状是() A.两极部位略扁的不规则球体 B.正球体 C.两极部位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D.圆形 2、下列选项中,不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是() A.哥伦布到达美洲大陆 B. 地球的卫星照 C.站得高,看得远 D.站在码头看远处驶来的轮船,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 3、关于地球形状的认识,正确的是() A.大地球形说 B.天圆地方说 C.浑天说 D.盖天说 4、地球的平均半径是() A.6371千米 B.4万千米 C.6378千米 D.6357千米 5、“坐地日行八万里”中的“地”指的是() A.赤道上任一点 B.北极点 C.南极点 D.地球上任一点 6、有关经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经线都指示南北方向 B. 地球仪上只有360条经线 C. 经线又叫经线圈 D.任意两条经线都可以组成一个经线圈 7、有关纬线的叙述,错误的是() A.纬线的长度都相等 B.所有纬线都是圆,可称为纬线圈 C.地球仪上有无数条纬线 D.纬线都指示东西方向 8、关于本初子午线的叙述,错误的是() A.本初子午线就是180°经线 B.本初子午线是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经线 C. 本初子午线是东经和西经的分界线 D. 本初子午线就是0°经线 9、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 A. 20°W经线和160°E经组成的经线圈 B.160°W经线和20°E经线组成的经线圈 C.180°W经线和180°E经线组成的线圈 D.0°经线和180°E经线组成的经线圈 10、下列地点中,位置符合东半球、北半球、低纬度三个条件的是() A.15°W,25°N B.165°E,20°N C.15°W,25°S D.21°W,7°N 11、关于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说法,正确的是() A.自转产生昼夜交替,公转产生季节变化 B.周期相同 C. 方向相反 D.自转和公转是分开单独进行的 12、关于地球公转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公转过程中地轴是倾斜的 B.公转一周的时间为一天 C.公转方向是自东向西 D.公转过程中,产生昼夜现象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全册)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教学计划 教学目标: 1、了解地球和地球仪的有关基础知识 2、认识地球的运动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了解地球仪的作用,逐步建立地理空间概念 4、认识地图和掌握运用地图的基本技能 5、养成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地图的习惯 教学重点: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经线和纬线,经度和纬度的辨认,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的划分 2、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3、地图上比例尺的运用 4、认识海拔和相对高度,陆地地形,等高线地形图 教学难点: 1、地球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的划分 2、公转产生四季的变化 3、等高线地形图 教学器材:地球仪、地图 课时安排:6个课时

备课教师备课日期9.4 共( 3 )课时备课内容地球和地球仪章节第一章第一节 教学设计复备内容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使学生了解地球的形状及大小;认识地球仪,并能 识别经线、纬线、本初子午线和赤道;了解经线、纬线 的特点; 能力目标: 掌握运用经纬网确定地球上某点位置的方法。 情感目标: 通过学生了解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的艰难历程,培养 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及培养勇于探索、深入钻研的精 神,形成正确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重点】 (1)会观察地球仪。 (2)准确辨认经线和纬线、纬度和经度、南北半 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 (3)利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的地理位置。 【难点】 (1)会观察地球仪、使用地球仪。 (2)东西半球划分。 (3)利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的地理位置。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同学们,在晴朗的白天,我们能够看 到太阳像一个火红的圆球;在十五的夜晚,我们可以看 到月球像明亮的圆盘。那么,我们居住的地球到底是什 么样的? 一、地球的形状 (展示图片)地球卫星照片 (提问)地球是什么形状? (引导学生观察教材提供的图片“人类对地球形状 的认识过程”) (学生讨论学习,小组可以相互交流一下,古人对 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天园地方→天如斗笠→麦哲伦环球航行证实球 体→地球卫星照片) (提问)我们生活在地球上,根据听到的、看到的、 想到的,你能说出哪些反映地球形状的事例吗? A、(可能出现的事例):站在海边,摇望远处驶来

七年级地理上册 复习要点教案 湘教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要点 1、地图的种类包括: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 2、地图上的三要素包括: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3、在地图上确定方向: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箭头指向北方;没有指向标的地图,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确定方向。在室外看地图时,应手持地图,面朝北,背朝南; 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4、例尺就是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比,一般来说,所画范围大,内容简单,选用比例尺小,反之,所画范围小,内容详细,选用比例尺大。比例尺是个分数式,分母越大比例尺就越小。 5、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麦哲伦环球航行依次经过的大洋是: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6、赤道就是0°纬线,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是地球上最长的纬线。纬度向北向南各有90°,分别用N和S表示。0°经线又叫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有180°,分别用E和W表示。 7、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地球的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 8、以赤道为界把地球分为南、北半球; 以20°W和160°E为界把地球分为东、西半球。 9、纬度范围:0° 30°为低纬度;30° 60°为中纬度; 60° 90°为高纬度。 10、地球表面,陆地面积占29%,海洋面积占71%,所以有形象地称地球为“三分的陆地,七分的海洋”。 11、比较经线和纬线的特点: 名称形状长度指示方向 经线半圆(弧形)相等南北方向 纬线都是圆(极点除外)有长有短东西方向 12、七大洲的名称按面积依次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注意看P23图2-19和图2-20)(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亚洲和欧洲连成一块合称亚欧大陆,中国位于亚洲。 南极洲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多的大洲;亚洲是面积最大的大洲。 13、四大洋分别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太平洋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海洋;大西洋呈“S”形; 北冰洋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多的大洋。 14、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是: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和土耳其海峡(沟通黑海和地中海)。 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沟通地中海和红海)。 南美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 15、地表各种高低起伏的形态,总称为地形。 通常分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种基本类型。 16、高度的表示方法有海拔和相对高度,地形图上用海拔来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绿色表示平原、蓝色表示海洋、褐色表示高山高原、白色表示冰川。 17、非洲的刚果盆地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盆地; 世界上最大的平原是亚马孙平原; 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是青藏高原;

七年级上册地理总复习教案

七年级上册地理总复习教案 七年级地理的复习知识点有哪些呢?接下来是为大家带来的七年级上册地理总复习教案,供大家参考。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1、地球是一个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的球体。 2、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指示东西方向。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 3、0度纬线是赤道;0度经线是本初子午线。地球仪上只有一条0度纬线、0度经线和180度经线。 4、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5、地球仪上能画出无数条经线和纬线。 6、0度经线以西称西经,用“W”表示;0度经线以东称东经,用“E”表示。 7、如果所画的经纬网图没有0度经线或者是180度经线,就看度数,度数向东增大的为东经,向西增大的为西经。 8、在以南极为中心的经纬网图上,度数顺时针增大的是东经,逆时针增大的为西经;在以北极为中心的经纬网图上,则相反。 9、赤道以北称北纬,用“N”表示;赤道以南称南纬,用“S”表示。

10、如果所画的经纬网图没有0度纬线,就看度数,度数向南增大的为南纬,向北增大的为北纬。 11、在以极点为中心的经纬网图上,判断南北纬要用以下规律:以南极为中心的,纬度是南纬;以北极为中心的,纬度是北纬。 12、0度(赤道)划分南北半球;200W、1600E划分东西半球。 第二节地球的运动 1、地球绕地轴旋转,叫做地球的自转。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一周约为24小时。 2、地球自转产生的自然现象:昼夜交替、时间差异。 3、地球绕太阳旋转,叫做地球的公转。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一周是一年。 4、地球公转产生的自然现象:形成四季和五带。 地球上的五带 12月22日前后,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这一天称为冬至日。冬至日前后的12、1、2三个月是北半球的冬季。 9月23日前后,太阳光直射在赤道上,这一天称为秋分日。秋分日前后的9、10、11三个月是北半球的秋季。 6月22日前后,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这一天称为夏至日。夏至日前后的6、7、8三个月是北半球的夏季。 3月21日前后,太阳光直射在赤道上,这一天称为春

八年级地理上册期中复习教案

期中复习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的地理位置、特点和三级行政区划。 2.掌握中国人口分布状况和人口增长的变化。 3.我国的民族分布特点和独特的民族风情。 4.中国的地形和主要的山脉。 5.了解中国气候的特点。 6.我国的河流概况。 二、教学重难点 1.了解中国的地理位置、特点和三级行政区划。 2.中国的地形和主要的山脉。 3.了解中国气候的特点。 4.我国的河流概况。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期中考试快到了。我们将大多数同学们掌握不太好的几个重点内容进行有针对性地复习,大家要认真,到底是哪些知识呢呢?大家请看大屏幕: 1.中国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2.中国人口分布状况和人口增长的变化 3.民族的分布特点和民族风情。 4.中国的地形和主要的山脉 5.中国的气候 6.我国的河流 【考点一】中国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课件展示: 师:多媒体展示: 中国位于什么位置?中国的邻国和濒临的海洋有哪些?中国的领土面积及疆域的四至点?中国

主要的岛屿和海峡有哪些? 中国的位置 学生回答以后教师总结 师:中国的位置:①半球位置:东半球,北半球。②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③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南部少数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没有寒带。 中国的陆上邻国 学生回答以后教师总结 师:中国陆上邻国(14个):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

中国六个隔海相望的国家中国濒临的海洋 学生回答以后教师总结 师:中国隔海相望的国家(6个):日本、韩国、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中国濒临的海洋: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中国疆域四至点 师:中国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差不多与整个欧洲的面积相等,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在世界各国中居第3位,是世界上面积较大的国家。 领土四至:最东: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135°E);最西:新疆的帕米尔高原(73°E);最南:南海的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4°N);最北:黑龙江省漠河以北主航道的中心在线(53°N)。东西相距约5000千米,南北相距约5500千米。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天气与气候复习教案新人教版

天气与气候 章节(课题)名称第三章复习学时 1 总课 时 32 三维目标 知识 技能 理解气候的准确概念及其与天气的区别;世界气候的主要类型和归类;世界各类气候的主要 特征;世界主要气候的分布规律;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了解气候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过程 方法 学会读识各种常见的气候资料.培养学生知识整理能力.初步学会分析一地气候的成因. 情感态度与价 值观 了解气候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树立起学生灾害防护意识和环保意识. 项目内容解决措施 教学重点 世界气候的主要类型和归类;世界各类气候的主要特征;世界主要气候的分布规律;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了解气候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学会读识各种常见的气候资料.初步学会分析一地气候的成因. 教学难点 世界气候的主要类型和归类;世界各类气候的主要特征;世界主要气候的分布规律;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了解气候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学会读识各种常见的气候资料.初步学会分析一地气候的成因.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及问题情境学 生 活 动 设计 意图 教 学 札 记

第三章世界的气候 一、天气和气候 1、天气与气候的概念: 天气气候 区别1、短时间 2、多变性 1、较长时间 2、相对稳定性联系天气是形成气候的基础;气候是对多年天气状况的概括2、卫星云图上白色表示云层 ,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3、天气符号(课本46面图3.6)常见的天气符号要记住。 4、风向标的读法:要会判断风向和风力大小 风尾,风尾所在风杆的一端指向为风向,每道风尾长的代表两级风,短的代表一级风。 风旗,所在一端为风向,一面风旗代表八级风。 例: (_西北风六级_) (_北风六级_) (_东北风八级_) 二、气温和降水 1、描述一个地方的气候特征要从气温和降水两个方面来描述。 2、气温的变化: ①日变化: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14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年变化:北半球一年中大陆上7月气温最高, 1月最低;海洋上8月气温最高,2月最低。 南半球一年中大陆上 1月气温最高, 7月最低;海洋上2月气温最高, 8月最低。 ②日平均气温:一般是北京时间2时、8时、14时、20时测定的气温值的平均值 月平均气温:一个月中所有日平均气温的平均值 年平均气温:一年中12个月平均气温的平均值 ③气温日较差:一天中气温的最高值与最低值的差 气温年较差:一年内月平均温最高值与最低值的差 3、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P61): ①从低纬度向两极气温降低; ②同纬度的海洋与陆地气温不同,夏季(7月)陆地气温高于海洋,冬季(1月)陆地气温低于海洋; ③同纬度的陆地,气温随着海拔升高而降低,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学 生 自 主 复 习 教 师 指 导 第四 节世 界的 气候 安排 一节 读图 课和 一节 讨论 课.第 一节 课通 过引 导阅 读填 写课 本图 3.22 和 3.23 使学 生了 解气 候的 地区 差异 和世 界气

七年级地理上册期中考试讲解教案

七年级地理上册期中考试讲解教案 (经典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致辞、规章制度、策划方案、合同协议、条据文书、心得体会、职业规划、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speech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planning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insights, career planning,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

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教案

七年级地理 地球和地球仪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古代人们凭直觉臆断认为“天如斗笠,地如覆盘”;16世纪麦哲伦环球航行证明地球是球体;20世纪从卫星上拍摄的地球照片,确证地球是个球体。 (2)地球的大小 地球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2.经度和纬度在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都有无数条,为了区别每一条经线和纬线,人们给它们标上了不同的度数,分别叫经度和纬度。 (1)经度规定:以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经线为0°经线,又叫本初子午线。以0°经线为起点,以东为东经(E),以西为西经(W),东西经度各为180°,东、西经180°为同一条经线,统称180°经线。 (2)纬度纬度以赤道为起点,赤道以北为北纬(N);以南为南纬(S)。赤道是0°纬线,北纬的最大值是90°,即北极点;南纬的最大值为90°,即南极点。

3.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的划分 (1)南北半球的划分 以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赤道以南为南半球。 (2 )东西半球的划分 不是以0°经线和180°经线为界划分的,而是以20°W和160°E所组成的经线圈来划分的。因为这一经线圈基本上从大洋上通过。 4.经纬线(度)特点及半球划分: 纬线经纬 形状圆半圆 指示方向东西方向南北方向 长度不相等,赤道最长相等 标度范围0°~90°0°~180° 度数起点线赤道(0°纬线) 本初子午线(0°经线) 度数变化规律由赤道向南北两极逐渐增大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逐渐增大 度数表示方法北纬N,南纬S 东经E,西经W 半球划分赤道(南、北半球)20°W,160°E经线圈(东、西半球)

七年级地理上册期末考试考前复习教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期末考试考前复习教案新 人教版 期末考试考前复 一、教学目标 1.比较和归纳经线和纬线、经度和纬度的特点。 2.知道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周期、方向和产生的地理现象。 3.掌握地图的基本要素,正确识别常见图例。 4.运用地形剖面图,判读地势高低起伏、坡度陡缓并能绘制地形剖面图. 5.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 6.大洲、大陆、半岛、岛屿以及大洋、海和海峡 7.在世界地图上,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位置、轮廓和分布特点。 8.了解大陆漂移和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知道板块运动会产生那些地形。 9.分析天气与气候的特点及区别。 10.运用实例,掌握气温变化曲线图及判读。 11.结合实例明确气温和降水的分布规律。

12.学会运用地图分析气候的影响因素。能够根据实例分析世界人口的增长特点。 14.判读人口语言、人种极宗教的分布。 15.乡村和城市聚落及影响因素 16.了解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的差异,能在地图上归纳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分布特点。 17.用实例说明加强国际经济合作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难点 1.比较和归纳经线和纬线、经度和纬度的特点。 2.知道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周期、方向和产生的地理现象。 3.掌握舆图的基本要素,正确识别常见图例。 4.运用地形剖面图,判读地势高低起伏、坡度陡缓并能绘制地形剖面图。 5.在世界地图上,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位置、轮廓和分布特点。 6.学会运用舆图阐发气候的影响因素。能够根据实例阐发世界人口的增长特点。 7.判读人口语言、人种极宗教的分布。 8.乡村和城市聚落及影响因素

9.了解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的差异,能在地图上归纳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分布特点。 三、课时安排 1 3课时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期中考试快到了。我们将大多数同学们掌握不太好的几个重点内容进行有针对性地复,大家要认真,到底是哪些知识呢呢?大家请看大屏幕: 课件展示目标 【考点一】:经线和纬线的特点 课件展示: 学生回覆以后教师总结 师: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点,垂直于纬线的半圆:长度都相等。度数从本初子午线向两侧递增,即从°到180°。 纬线垂直于地轴,同赤道平行的圆圈:长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赤道最长,极点为纬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增(°~90°)现在我们先练练手,看看大家对本章知识的掌握程度。 课件展示典例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总复习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总复习教案要到复习的时间了,复习教案准备好了吗!下面是为大家推荐总地理复习教案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到你,欢迎大家的阅读参考。 了解地球是宇宙空间的一颗普通的行星,是人类之家。掌握地球的形状、大小。知道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知道地轴、两极、本初子午线和赤道,知道经线和纬线的特征及经度和纬度的分布规律,知道低纬度、中纬度、高纬度的划分方法,记住东西两半球和南北两半球的划分方法。 初步学会在地球仪上识别经线、纬线、赤道、两极、南北半球、东西半球和本初子午线;了解经纬网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能够利用经纬网确定地球上任何地点的位置。 了解人类对地球形状与大小的认识过程,知道人类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无穷尽的,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态度和探求科学奥秘的志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空间思维能力,为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奠定基础。 关于“地球形状和大小”教材分析是:通过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使学生认识到“人的认识水平是可以不断提高的”。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的不规则的球体,但是由于其赤道半径与极半径相差甚小,所以把它看成是一个正圆球体,这样可以为人们研究地球提供方便。

关于“地球仪”的教材分析是:地球虽然只是宇宙中一颗小小的行星,但对于人类来说体积还是太大了。为了更好的研究它,建立空间概念,人们仿照地球按比例缩小制成了地球仪。地球仪上的经纬线是教材的重点和难点。经纬线在实际的地球上是看不见的,经纬度的划分也是人为规定的。地球在不停的绕假想的轴---地轴转动,地轴目前指向北极星,它与球面的两个交点分别是南极点和北极点。为了让学生明确,可以使用地球仪模型和动画演示,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概念。 关于“经线和纬线”的教材分析是:地球仪上的经线和纬线都是假想的。课本上提出的问题有利于学生观察、总结经纬线的特征。 关于“地球的形状”教学建议:在课前教师要准备地球仪,每人一个(或2---4人一个)。建议采用观察法和讲述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画图、观看图片或动画,补充一些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资料,使学生受到有关科学史的教育。引导学生通过联系实际,想象并提出证据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为了加深对地球准确形状的正确认识,引导学生观察地球赤道半径与极半径图,按照所给数据计算得出二者相差21km,再引导学生思考21km 与地球平均半径的比值,使学生认识到地球的形状接近于正球体。利用学过的公式,计算赤道周长,使学生知道赤道是

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七章 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复习教案 新人教版

《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 一、本章内容:日本、东南亚、印度、俄罗斯。 二、复习目标 1.理解日本的资源条件和发展出口加工贸易经济之间的关系。 2.理解东南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3.理解东南亚、印度的气候与农业生产之间的关系。 4.理解俄罗斯的工业特点和资源条件之间的关系。 三、学法指导 1.抓住地理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学习地理知识、形成能力的有效途径。本节课四个复习目标都侧重抓住地理事物间的联系,意在理解,摒弃机械记忆。 2.读图理解是关键。读图和表格贵在透过表象发现其中的问题并思考和探究。 3.学会利用表格表达地理事物间的联系。 四、教学过程 1.读图7.19理解东南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1)在图上找到中南半岛、马来半岛、马六甲海峡、苏门答腊岛、日本本州岛、红海、地中海、欧洲、非洲。 (2)大致标出东南亚的范围。 (3)看出东南亚处在怎样的“十字路口”位置。 (4)结合课文说出马六甲海峡的重要性。 (5)同桌互相看图说出东南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2.理解日本资源条件与发展加工贸易间的联系。 (1)读图7.13说说日本的工业区主要分布在哪里。 (2)读图7.10说明其表示的问题。 (3)把以上问题中潜存的知识联系用箭头表示出来。 沿海分布← 便于进口和出口← 地域狭小资源贫乏 3.理解东南亚、印度气候与农业生产间的关系。 (1)说出东南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雨林气候的主要分布地区。 (2)说出以上两种气候的特点。 (3)说出东南亚主要的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

(4)把以上问题用表格形式表达出来。 (5)印度西南季风的变化是形成水旱灾害频发的原因,在表格中填写西南季风的变化情况 (6)请把印度水稻、小麦的分布与降水量、地形的分布关系用表格的形式表示出来 用同样的方法复习俄罗斯的工业特点与资源条件的关系。 五、其他知识点练习设计 1.日本的地形以()和()为主,因此()资源丰富。 2.日本的气候比同纬度大陆冬季(),夏季(),是因为受海洋的影响。 3.日本多火山地震,是因为处在()和()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 4.印度尼西亚也是多火山地震的国家,因为该国地处三大板块交界地带,这三大板块是()板块、()板块和()板块。该国岛屿众多,被称之为()。首都()是东南亚最大的城市,分布在()岛上。 5.东南亚中南半岛上有三个国家与我国接壤,它们是()、()、(),其中的内陆国是()。 6.世界的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附近地区,该区的降雨类型是()雨。7.日本的民族主要是()民族,传统服装是(),该国文化深受()影响,是个东西方文化兼容的国家。 8.印度最大的棉纺织工业中心在(),麻纺织工业中心在(),计算机软件中心在(),首都是() 9.印度标志性的建筑物是(),因受英国的殖民统治,官方语言为()。 10.南亚有三个人口大国,它们是()、()、()。 11.俄罗斯地跨亚欧两大洲,但传统上被公认为()的国家。

七年级地理上册期中考试考前复习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1)课时 课题:书法---写字基本知识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1、初步掌握书写的姿势,了解钢笔书写的特点。2、了解我国书法发展的历史。3、掌握基本笔画的书写特点。 重点:基本笔画的书写。 难点:运笔的技法。 教学过程: 一、了解书法的发展史及字体的分类: 1、介绍我国书法的发展的历史。 2、介绍基本书体:颜、柳、赵、欧体,分类出示范本,边欣赏边讲解。 二、讲解书写的基本知识和要求: 1、书写姿势:做到“三个一”:一拳、一尺、一寸(师及时指正) 2、了解钢笔的性能:笔头富有弹性;选择出水顺畅的钢笔;及时地清洗钢笔;选择易溶解的钢笔墨水,一般要固定使用,不能参合使用。换用墨水时,要清洗干净;不能将钢笔摔到地上,以免笔头折断。 三、基本笔画书写 1、基本笔画包括:横、撇、竖、捺、点等。 2、教师边书写边讲解。 3、学生练习,教师指导。(姿势正确) 4、运笔的技法:起笔按,后稍提笔,在运笔的过程中要求做到平稳、流畅,末尾处回锋收笔或轻轻提笔,一个笔画的书写要求一气呵成。在运笔中靠指力的轻重达到笔画粗细变化的效果,以求字的美观、大气。 5、学生练习,教师指导。(发现问题及时指正) 四、作业:完成一张基本笔画的练习。 板书设计:写字基本知识、一拳、一尺、一寸 我的思考:通过导入让学生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是书写的起步,让学生了解书写工具及保养的基本常识。基本笔画书写是整个字书写的基础,必须认真书写。 课后反思:学生书写的姿势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要加强训练,基本笔画也要加强训练。总第(2)课时 课题:书写练习1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1、教会学生正确书写“杏花春雨江南”6个字。2、使学生理解“杏花春雨江南”的意思,并用钢笔写出符合要求的的字。 重点:正确书写6个字。 难点:注意字的结构和笔画的书写。 教学过程: 一、小结课堂内容,评价上次作业。 二、讲解新课: 1、检查学生书写姿势和执笔动作(要求做到“三个一”)。 2、书写方法是:写一个字看一眼黑板。(老师读,学生读,加深理解。) 3、书写教学“杏花春雨江南”6个字。杏:上大下小,上面要写得大,大在哪里?(大在撇捺)写的时候撇捺要舒展,象燕子张开的翅膀;下面的“口”要写得小,左右两竖要内斜,稍扁;“木”的竖写在竖中线上。 花:也是上下结构,草字头两竖要内斜;下面单人旁起笔对准上面的左竖,竖弯钩起笔对准上面的右竖;竖弯钩要舒展,(用红笔描竖弯钩,并在旁边书写一个大的竖弯钩)要求弯处圆转,不能僵硬(书写僵硬的竖弯钩,并在旁边打×)。 春:上部三横都是短横,收笔处不要顿;撇画最长,捺画从哪里起笔?从第三横下面起笔,不能碰到撇;下面“日”的两竖要竖直,不能斜。 雨:旁边两竖要内斜,上横短,中竖写在竖中线上;从下面看,哪一笔最低?钩最低,中竖最短;四个点都是斜点。 江: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左边三点水第二点略向外展;右边“工”字上横是短横,下横是长横;中竖略斜。 南:上横短;下边两竖内斜;框架中两横都是短的,中间一竖悬针;三个竖画左、中差不多长,右竖钩最低;横折钩要写出弯势。 4、学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三、讲评: 收上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评比,对写得好的进行表扬,并加盖☆符号章,然后贴在展示板上,向学生展示。 板书设计:书写练习1、杏花春雨江南 我的思考:进一步加强写字姿势训练,这是根本。在了解字结构的基础上更好的把握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