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腹膜透析换管操作流程

腹膜透析换管操作流程

腹膜透析换管操作流程

腹膜透析是一种治疗肾功能不全的常见方法,能够帮助患者维持

血液中的水、盐和其他物质的平衡状态。而在腹膜透析过程中,换管

操作是十分关键的一个环节,以下是换管操作的详细流程:第一步:准备工作

在进行换管操作前,需要准备好所需器具和材料,例如导管、针头、注射器、手套、消毒液,以及使用腹膜透析的液体等。此外,还

需要准备好清洁的工作台,并将所有材料摆放整齐有序。

第二步:消毒准备

在进行换管操作前,需要对导管和周围的皮肤进行消毒准备,以

避免感染的风险。操作者需要先戴上手套,并将消毒液倒入注射器中,用针头将消毒液涂抹在导管插入口和周围皮肤上,然后用干净的纱布

将其擦干。

第三步:导管收紧

在拆开前一个导管的同时,需要将另一个导管收紧,以避免透析

液外流或空气进入导管造成感染等问题。此外,为了确保操作者的安全,需要将导管分别用指甲刀轻轻地剪切并收紧。

第四步:导管拆下

将一个导管轻轻地拆下,同时保持另一个导管紧闭,避免透析液

外流。拆下导管时,需要手轻、翻下、拉出等操作,并注意观察透析

液的流出情况,确保导管拆下后留下的孔口没有出血或外渗的情况。

第五步:导管插入

拆下一个导管后,需要将新的导管插入,以确保透析的平稳进行。在插入导管时,需要轻轻地插进皮肤,再用抽气器吸出空气,使导管

成为腹膜腔内的一部分,然后用手紧握导管的周围,将导管稳定住,

避免移动或出现漏气的情况。

第六步:换液操作

插入新导管后,需要对腹膜进行透析,以维持透析的平稳进行。

在换液操作中,需要注意适当控制液体的注入速度和量,以避免过多

液体的进入导致腹膜腔内压力过高,并导致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第七步:整理收尾

在完成换管操作后,需要将所有器具和材料进行清理、消毒,存

放归位;同时将患者的情况进行记录和整理,以便观察并及时处理后

续问题。整理收尾的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相应的规范操作,并避免

交叉感染的风险。

总之,腹膜透析换管是一项十分重要且复杂的操作,在进行过程

中需要注重细节、精心操作,做到科学、规范、安全,以保障患者的

健康和生命安全。

腹膜透析置管术 操作规范

腹膜透析置管术 【适应证】 (一)腹膜透析适用于多种原因所致的慢性肾衰竭治疗。 下列情况可优先考虑腹膜透析: 1.老年人、婴幼儿和儿童。腹膜透析不需要建立血管通路,可避免反复血 管穿刺给 儿童带来的疼痛、恐惧心理。并且对易合并心血管并发症的老年人心血管 功能影响小,容易被老年人和儿童接受。 2.有心、脑血管疾病史或心血管状态不稳定,如心绞痛、心肌梗死、心肌病、严重心律失常、脑血管意外、反复低血压和顽固性高血压等。 3.血管条件不佳或反复动静脉造瘘失败。 4.凝血功能障碍伴明显出血或出血倾向,尤其如颅内出血、胃肠道出血、 颅内血管瘤等。 5.尚存较好的残余肾功能。 6.偏好居家治疗,或需要白天工作、上学者。 7.交通不便的农村偏远地区患者。 (二)急性肾衰竭或急性肾损伤 1.一旦诊断成立,若无禁忌证可早期腹膜透析,清除体内代谢废物、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失衡,预防并发症发生,并为后续的药物及营养治疗创造条件。 2.尤其适用于尚未普及血液透析和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的基层 医院。 (三)中毒性疾病 对于急性药物和毒物中毒,尤其是有血液透析禁忌证或无条件进行血液透 析患者,可考虑腹膜透析治疗。 (四)其他:充血性心力衰竭;急性胰腺炎;肝性脑病、高胆红素血症等 肝病的辅助治疗;经腹腔给药和营养支持。 【禁忌证】 (一)绝对禁忌证 1.慢性持续性或反复发作性腹腔感染或腹腔内肿瘤广泛腹膜转移导致患者 腹膜广泛纤维化、粘连,透析面积减少,影响液体在腹腔内的流动,使腹膜的超滤功能减弱或丧失,溶质的转运效能降低。 2.严重的皮肤病、腹壁广泛感染或腹部大面积烧伤患者无合适部位置入腹 膜透析导管。 3.难以纠正的机械性问题,如外科难以修补的疝、脐突出、腹裂、膀胱外 翻等会影响腹膜透析有效性或增加感染的风险。 4.严重腹膜缺损。 5.精神障碍又无合适助手的患者。 (二)相对禁忌证 1.腹腔内有新鲜异物如腹腔内血管假体术,右室-腹腔短路术后4 个月内。 2.腹部大手术3 天内因腹部留置引流管,若进行腹膜透析会增加感染的 概率,需在手术后 3 天或以上才能行腹膜透析治疗。

腹膜透析换液操作步骤

腹膜透析换液操作步骤(总 3页) 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 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

腹膜透析换液操作步骤 一、环境及个人准备 1.擦桌子 2.洗手(七步洗手法) 3.戴口罩 二、检查透析液 1.检查透析液①PD-2或PD-4(高钙或低钙)②浓度③温度④有效 期⑤外包装袋内是否有许多液体 2.撕开外包装袋 3.检查透析业内是否有沉淀物 4.检查内包装袋是否渗漏、拉环及空袋是否完好无损 5.称重并记录 6.将透析液袋挂在输液架上,空袋放在地上的盆中 三、连接透析管路 1.拉开新透析液管路上的拉环 2.拧开腹透短管上的碘伏帽 3.将短管与透析液管路迅速对接并拧紧 四、引流 打开连接腹部腹透短管的滚动夹,将腹腔内的透析液排入空袋中 五、排气 1.关闭腹透短管的滚动夹 2.将蓝夹子夹在出液管路上,确认滚动夹是关闭的后折断绿色折 断塞折断

3.打开蓝夹子,排尽入管路中的空气,夹闭出液管路 六、灌入 1.检查入液管路中无空气后打开腹透短管上的滚动夹,将透析液灌 入腹腔 2.灌入完毕,将腹透短管上的滚动夹关闭 3.用蓝夹子夹闭入液管路 4.确认入液管路、出液管路及滚动夹均是关闭的,查碘伏帽的有效 期和包装无破损后,打开碘伏帽的包装开 5.下透析液管路,取出碘伏帽,盖在腹透短管的接口处拧紧 6.收好透析管 七、※检查透析液是否清澈透明 八、※称重并记录超滤量 九、收拾用物 附:换液环境的要求 一、地面每日用1:150的84消毒液擦拭2次 二、每次换液前用1:150的84消毒液擦拭桌面2次 三、紫外线灯空气消毒每日2次,每次30分钟以上 四、紫外线灯消毒后开窗至少5分钟 五、每周用95%酒精擦拭紫外线灯管一次 六、紫外线灯管使用1000小时后应及时更换,以免影响消毒效果 七、换液时应关闭门窗及电扇,操作台避开空调出风口处

腹透操作流程

腹透操作流程 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是一种通过在腹腔内引入透析液,使其与腹膜进行物质交换,以清除体内代谢废物和多余液体的透析方法。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下腹透的具体操作流程。 一、术前准备 1. 先选择适合的腹透透析方法,有连续性腹膜透析、连续性腹腔透析和自主性腹膜透析等,根据医生的建议和患者的情况制定方案。 2. 安排进行透析的时间和地点,保持环境的清洁和安静。 二、手术操作 1. 患者卧床,后脊部略微垫高。 2. 患者腹部清洁消毒,带无菌手套的医生或护士用无菌巾将患者腹部覆盖并固定,准备好器械。 3. 术者穿好无菌手套,准备导管,首先戴好连结或橡胶手套,拿好选择的导管,取瓶盖,开盖后立即抱在手里。 4. 将导管插入腹部,透过腹壁和腹膜进入腹腔,填充透析液,然后将导管的末端连接至透析袋。 5. 完成透析液装置连接后,将透析袋放置在床旁,由医生或护士协助患者取透析袋进行治疗开始。 6. 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要保持平卧,将腹腔内的透析液经腹壁引流至透析袋中,同时保证透析液的输入和引流速度均匀稳定。 7. 监测腹透治疗的过程,如血压、腹部肿胀程度等生命体征及透析液的渗析效果,定期更换透析袋以保证治疗效果。 三、术后护理

1. 术后患者需要保持休息,避免剧烈活动和腹部碰撞。 2. 定期检查患者腹部引流情况,并及时清洁和更换引流管。 3. 根据医嘱进行抗感染治疗,预防感染的发生。 4. 定期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等相关指标,及时调整透析方案和治疗计划。 5. 定期进行超声检查或其他影像学检查,评估腹腔内情况。 6. 与医生保持沟通,及时反馈治疗效果和患者的情况。 总结:腹膜透析作为一种常用的透析方法,对需要长期透析治疗的病人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操作腹膜透析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保证无菌操作和术后护理,以提高治疗效果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同时,患者也要积极与医生和护士沟通,配合治疗,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以提高腹膜透析的效果。

腹膜透析操作流程

腹膜透析操作流程 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是一种通过腹膜进行血液透析的方法,适用于肾功能衰竭患者。下面是腹膜透析的操作流程。 1.准备工作: a.准备透析用具,如透析液袋、引流袋、透析盘等。 b.清洁工作台,消毒透析用具。 c.为患者准备所需药物。 2.患者准备: a.让患者空腹,避免食物及液体进入胃肠道。 b.患者进行排尿,排空膀胱。 3.采用无菌操作。先进行手部消毒,戴上手套。 4.准备透析液: a.打开透析液袋,确认液体无浑浊、沉淀物。 b.使用透析液袋戳破口插入引流袋。 5.连接透析液导管与引流袋。 6.患者体位: a.让患者仰卧,调整高度使其舒适。 b.选择采用右腹腔或左腹腔为透析区域。 7.手部消毒,戴上手套。

a.清洁腹部皮肤,消毒透析区域。 b.使用无菌巾将患者腹部包裹,露出透析区域。 9.皮下注射无菌生理盐水,形成皮下推进器,用于引导透析管。 10.选择透析位点: a. 选择下脐部位置,创口距脐部1-2cm处。 b.在穿刺位点进行麻醉,通常使用2%利多卡因。 11.穿刺位点处理: a.用无菌垫对穿刺位点进行消毒,再用无菌巾固定周围皮肤。 b.使用斜平剖刀沿着创口长度穿刺入皮下组织。 12.引导透析管: a.将透析管插入创口,用力推进至中腹部位置。 b.确保透析管与皮下脂肪组织贴合,形成隧道。 13.透析管连接: a.通过透析导管的连接器与引流袋连接。 b.确保连接牢固,无泄漏。 14.固定透析导管: a.使用无菌巾固定透析导管,防止脱出。 b.使用透析导管帖固定透析管口。

a.通过透析导管注射透析液,使透析液进入腹腔。 b.根据医嘱,确定透析液注入的速度和量。 16.分流法: a.手掌面朝下,沿腹部中线,用另一只手轻轻按摩腹部,推动透析液在腹腔中充分分散。 17.透析时间: a.保持透析液在腹腔中一定时间,常规3-5小时。 b.让患者保持卧位休息,避免剧烈活动。 18.透析结束: a.按照医嘱完成透析时间。 b.断开透析导管与引流袋的连接。 19.引流途径清洁: a.清洁并消毒穿刺区域。 b.使用敷料固定穿刺区域,防止感染。 20.监测患者状况: a.注意观察患者是否有不适症状。 b.监测腹部创口出血、引流情况。 21.记录透析情况:

腹膜透析换管操作流程

腹膜透析换管操作流程 腹膜透析是一种治疗肾功能不全的常见方法,能够帮助患者维持 血液中的水、盐和其他物质的平衡状态。而在腹膜透析过程中,换管 操作是十分关键的一个环节,以下是换管操作的详细流程:第一步:准备工作 在进行换管操作前,需要准备好所需器具和材料,例如导管、针头、注射器、手套、消毒液,以及使用腹膜透析的液体等。此外,还 需要准备好清洁的工作台,并将所有材料摆放整齐有序。 第二步:消毒准备 在进行换管操作前,需要对导管和周围的皮肤进行消毒准备,以 避免感染的风险。操作者需要先戴上手套,并将消毒液倒入注射器中,用针头将消毒液涂抹在导管插入口和周围皮肤上,然后用干净的纱布 将其擦干。 第三步:导管收紧 在拆开前一个导管的同时,需要将另一个导管收紧,以避免透析 液外流或空气进入导管造成感染等问题。此外,为了确保操作者的安全,需要将导管分别用指甲刀轻轻地剪切并收紧。 第四步:导管拆下

将一个导管轻轻地拆下,同时保持另一个导管紧闭,避免透析液 外流。拆下导管时,需要手轻、翻下、拉出等操作,并注意观察透析 液的流出情况,确保导管拆下后留下的孔口没有出血或外渗的情况。 第五步:导管插入 拆下一个导管后,需要将新的导管插入,以确保透析的平稳进行。在插入导管时,需要轻轻地插进皮肤,再用抽气器吸出空气,使导管 成为腹膜腔内的一部分,然后用手紧握导管的周围,将导管稳定住, 避免移动或出现漏气的情况。 第六步:换液操作 插入新导管后,需要对腹膜进行透析,以维持透析的平稳进行。 在换液操作中,需要注意适当控制液体的注入速度和量,以避免过多 液体的进入导致腹膜腔内压力过高,并导致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第七步:整理收尾 在完成换管操作后,需要将所有器具和材料进行清理、消毒,存 放归位;同时将患者的情况进行记录和整理,以便观察并及时处理后 续问题。整理收尾的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相应的规范操作,并避免 交叉感染的风险。 总之,腹膜透析换管是一项十分重要且复杂的操作,在进行过程 中需要注重细节、精心操作,做到科学、规范、安全,以保障患者的 健康和生命安全。

腹膜透析全部流程与注意事项(腹透流程精心整理版)

腹膜透析全部流程与注意事项(腹透流程精心整理版) 1、用紫外线灯消毒30分钟,每次操作之前消毒。(脸盆、蓝夹子、恒温箱、地板、椅子、电子秤等每隔一段时间,用消毒水擦一下) 2、第一时间戴口罩。检查环境,要洁净干燥,关门(锁)、关窗(锁)、关风扇、关空调等。桌面消毒并擦拭干净。不能有任何宠物和其他旁杂人等在里边。在里边少说话。 3、全面洗手3-5分钟。 4、取碘帽(2个),脸盆,蓝夹子,免洗洗手液消毒凝胶,腹透液。 5、腹透液称重,记录。 6、检查腹透液:正反面按压后看对角有没有液体滴落,检查有没有过期,是不是1.5的,撕开外袋检查拉环是否脱落(或者破洞)、看腹透液是否浑浊或颗粒,是否有渗漏,是否有其他异常,有则立刻停止使用!! 7,撕开引流袋(下面的空袋),看是否破洞,用气泡法检测是否漏气。 8、拆开引流管。 9、用消毒凝胶擦手(很重要、特别重要)。 10、接管(1注意管口要朝下、2管不能拉太直,防止扯到伤口、3管口不能有任何的碰触,小心!!4、管头不能高于伤口,防止空气或液体倒流进入腹腔。),看准再拧管(一次性到位拧紧,防掉落)。 11、开总开关,让液流出。 12、液完毕关总开关。(重要!除了必要时才开总开关,不然都是第一时间关闭总开关) 13、用蓝夹子夹住下流管子。 14、折断上面的绿色液闸。 15、松开蓝夹子,让液往下流5秒(排掉管内的空气,5秒只可多不可少,排完则夹住蓝夹子)。 16、夹住蓝夹子。查看上面引流管的液是否渗漏(重要!!)。打开总开关,让腹透液流入腹腔。 17、液流完毕后,关掉总开关(重要!)。拿下上面的袋子(重要,必须这个时候拿,不然到时候接碘帽会有液体滴出)。 18、再次用消毒凝胶擦手(重要)。 19、撕开碘帽小口,凹处放下面,左手按住,右手撕开至可以轻松拿碘帽为止(防止掉地上)。 20、拧掉腹透液管头。 21、拿起碘帽,看一下里边是否有碘液(很重要!)。 22、一步到位拧紧碘帽(看准后再拧)。 (注意:21如果发现碘帽没有碘液,先拧紧,然后再拿另一个有碘液的新碘帽更换。)23、称出水。记录。 操作过程中,如果两个接口碰到任何东西,都要紧急处理!!腹透液头碰到东西,该腹透液不能用!如果身体上的管口碰到东西,用夹子夹住管的顶端,送医院,换管! 谨慎再谨慎。整个过程少说话或不要说话,防止呼气感染! 腹透液、碘帽只够10天使用时,就得联系订购腹透液了!! 其他东西不足,提前5天通知。

腹膜透析植管术步骤精解

腹膜透析植管术手术步骤精解 1.消毒:与腹部手术相同,范围上自肋缘下至耻骨上,两侧至腋前线,用碘伏消毒。 2.铺巾:三层,底层为四块手术小方巾围绕术野(顺序为先对侧后已侧,先下后上),中 层为手术大洞单(需要覆盖整个手术台),面层再铺四块手术小方巾。 3.手术部位选择:可选择左脐旁、右脐旁或脐下腹正中,目前多采用左脐旁线;荷包缝 合位置于左脐旁线耻骨上8横指左右(12~13cm)。(术前未消毒时察看患者坐立与平卧时有无皮肤皱褶影响手术部位选择) 4.局麻加强化:在选择好的左脐旁线荷包位置上下约3~5cm沿纵行应用1%利多卡因作 皮肤与皮下局部浸润麻醉;根据年龄与病情决定是否加用度非合剂(度冷丁50mg+非那根25mg/50mg)强化镇痛。 5.切开皮肤与皮下:皮刀切开皮肤,分离皮下脂肪可锐钝结合,同时要注意止血(夹 闭或结扎),分离皮下至腹直肌前鞘(白色富有弹性和忍性)。 6.切开腹直肌前鞘:切开前可加强腹直肌内局麻,主刀与助手于切口中点处同时用止血 钳提起腹直肌前鞘,先用皮刀作一小切口,再换用组织剪进入前鞘内钝性分离,分开后沿中线向下、向上剪开腹直肌前鞘,剪开后可松开止血钳。 7.钝性分离腹直肌:主刀用中号或大号止血钳自中点进入腹直肌后纵行用力张开止血 钳分离腹直肌,助手用甲状腺拉钩将腹直肌前鞘及腹直肌向两侧拉开,充分暴露术野后可看到白色的腹直肌后鞘(有些病人腹直肌后鞘可能缺损或见腹直肌腱划)。 8.切开腹直肌后鞘:主刀与助手于切口中点处同时用中号止血钳提起腹直肌后鞘及腹 膜,先用皮刀作一小切口(大小约0.5cm),如腹膜在切开腹直肌后鞘时未被同时切开,则须手再用止血钳提起腹腹(白色透明、较薄)同样作小切口,用三把中号止血钳均匀地夹住腹直肌后鞘与腹腹切口边缘的三个角并提起,用持针器或手指探查切口内确认进入腹腔。 9.荷包缝合:主刀提起一把位于自己一侧下方的夹于腹直肌后鞘及腹膜边缘上的止血钳 于切口边缘下约0.5cm处行连续性外翻缝合(7号普通缝线或1号带针可吸收丝线),助手要配合主刀及时提起或松开其它的止血钳,缝合时注意不要伤及腹腔内器官(主要为肠管和大网膜),缝合有困难时可让助手用持针器或纱布将腹腔内器官推开,从外到内,再从内到外一针一针地缝合,针距约为0.3cm,熟练时可在外两针两针全层连续性外翻缝合,如果助手也比较熟练可在主刀缝至对侧时让助手协助缝合。缝合完毕后松开

腹膜透析换液操作规范

腹膜透析换液操作规范 一、操作目的 是将透析液输入病人腹腔内,以清除体内代谢废物和多余水 分。二、评估患者 1、询问、了解患者身体情况,配合程度。 2、评估患者腹部管道引出处皮肤情况,管道固定情况。 3、向患者解释腹膜透析的优点,换液的关键步骤及注意事项。 三、物品准备 腹透液、碘伏微型帽、蓝夹子、秤、速干手消毒剂、输液架、腹透卡、弯盘、日记本、笔。 四、操作要点 1、核对医嘱,准备用物。 2、评估环境,关闭门窗,核对患者姓名、评估腹透管引出处皮肤情况,携输液架至床旁。 3、检查腹透液。 4、洗手,戴口罩。 5、将用物携至床旁,再次核对,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 6、打开腹透液外包装,检查接口拉环、管路、绿色插头和透析液袋是否完好无损。 7、取出身上短管,打开腹透液接口拉环,取下短管上的碘液微型盖,旋转腹透液管路连接端口与短管末端迅速相连,旋拧管路连接端口与短管完全密合。

8、用蓝夹子夹住入液管路,将透析液袋口的绿色插头折断,悬挂透析液,将引流袋放于低位,打开短管旋扭开关开始引流,观察引流液,引流完毕,关闭短路。 9、移开入液管路的蓝夹子,使透析液流入引流袋,慢数到 5 秒后再用蓝夹子夹闭引流液管路。 10、打开短管旋扭开关,使透析液灌注入腹腔,灌注结束后关闭短管,并用另一蓝夹子夹住入液管路。 11、撕开碘液微型盖外包装,将短管朝下,将短管与腹透液管路连接端口分离,旋拧碘液微型盖与短管至完全密合。 12、整理床单位,协助取舒适卧位,询问需要。 13、称量透出液并做好记录,按院感原则处理用物。 五、指导要点 1、腹膜透析后 3 个月遵医嘱做腹膜平衡试验评价腹膜功能,腹水异常时遵医嘱做腹水培养,酌情行腹腔冲洗及使用抗生素。6 个月更换六寸短管一次。 2、腹膜透析后培训家属及病人,并考核操作合格后可出院独立执行治疗。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积极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六、注意事项 1、透析液应加温至37℃接近体温,干性加热,不能将透析液浸泡在热水中加热。 2、换液时保持环境清洁,关闭门窗、桌面应擦拭干净。 3、换液前规范洗手,操作时严格无菌操作。

腹膜透析实施方案

腹膜透析实施方案 腹膜透析是一种通过腹膜进行透析的治疗方法,适用于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在进行腹膜透析之前,需要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以确保患者能够安全、有效地接受治疗。本文将介绍腹膜透析的实施方案,包括透析前的准备工作、透析操作流程以及注意事项。 一、透析前准备 1. 患者评估:在进行腹膜透析之前,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肾功能状况、心血管状况、营养状况等方面的评估。只有在患者身体状况良好、适合进行腹膜透析的情况下,才能进行治疗。 2. 腹膜透析管植入:在确定患者适合进行腹膜透析后,需要进行腹膜透析管的植入手术。在手术前需要进行详细的术前准备工作,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3. 设备准备:在进行腹膜透析之前,需要准备好透析机、透析液等相关设备和药品,确保治疗过程中不会出现设备故障或药品短缺的情况。 二、透析操作流程

1. 透析液注入:首先需要将透析液通过腹膜透析管注入患者的腹腔内,待透析液在腹腔内停留一定时间后,再将透析液排出。 2. 透析过程监测:在透析过程中,需要对患者的生命体征、透析液 的流速、透析液的温度等进行监测,确保治疗过程中不会出现意外 情况。 3. 透析结束:当透析时间到达设定的时间后,需要将透析液排出, 结束治疗过程。在排液的同时,需要注意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确 保治疗结束后患者的状况稳定。 三、注意事项 1. 透析管护理:在透析过程中,需要对腹膜透析管进行定期的护理,包括更换敷料、观察管道是否有渗液等,以避免感染的发生。 2. 饮食控制:腹膜透析患者在治疗期间需要严格控制饮食,限制高钠、高磷食物的摄入,以减轻肾脏负担。 3. 注意观察并发症:在进行腹膜透析的过程中,需要密切观察患者 的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腹膜炎、透析

腹透流程

步骤:一准备 1.清洁工作台 2.准备所需物品:腹膜透析液,口罩,碘液微型盖,管路夹子。 3.戴口罩并洗手双手,代开腹膜透析液外袋,取出腹膜透析液,检查接口拉环、管路、出 口塞和透析液袋是否完好无损。 4.取出身上的短管确保短管处于关闭状态。 5.如需添加药物,按医生处方将其从加药口加入透析液中。 6.称量腹膜透析液并做好记录。 步骤:二连接 1.悬挂透析液袋。 2.取下外接短管上的碘伏帽 3.迅速将腹膜透析液与外接短管相连,连接是应将短管口朝下,旋拧腹膜透析液管路至短 管完全密合。 步骤:3引流 1.悬挂透析液袋 2.用管路夹子夹住入液管路 3.将腹透液袋口的出口塞折断。 4.将引流袋放低位。 5.将短管开关旋开一半,当感到阻力时停止,开始引流,同时观察引流液是够混浊。 6.引流完毕后关闭短管。 步骤:四冲洗 1.移开入液管路的管路夹子。 2.观察透析液引流袋 3.慢数到5后,共5秒,再用管路夹子夹住引流管路。 步骤:灌注 1.打开短路旋钮开关开始灌注 2.灌注结束后关闭短管 3.再用一个管路夹子夹住入液管路 步骤:六分离 1.撕开碘伏帽的外包装 2.检查帽盖内海绵是否浸润碘液 3.将短管与腹膜透析液分离 4.将短管朝下、旋紧碘伏帽至完全密合 5.称量透出液并做好记录 6.丢弃使用过的物品 七换液后还有那些事情要做 1.检查透出液:正常情况下引流出来的透析液是淡黄色透明的液体,偶尔会有一些白色棉 絮似的线条样物浮在里面,这些絮状物叫做纤维蛋白,少量的纤维蛋白是正常现象,不必担心。如果透出液混浊不透明,或怀疑有血时,应该保留并且报告医生或护士。2.称量透析液:称一称透出液有多重,然后填进《腹膜透析记录本》里。这是医生为你调 整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之一,所以请认真填写。由于每个人的腹膜特点不一样,所以即使使用相同浓度的透析液,引流出的液体量也各不相同。 3.记录引流时间:如果引流时间太长看,超过半小时,先记录下来。如果连续几次换液仍 无改善,要向医生或护士进行咨询。

腹透置管术操作流程

腹透置管术操作流程 一、手术前准备 1.评估患者透析需求:在进行腹透置管术前,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了解患者的肾脏功能、透析需求及身体状况等。 2.评估腹腔情况:通过进行B超、CT等检查来评估患者腹腔的情况以确定置管位置。 3.准备手术室:准备手术室,消毒手术台、工具和麻醉器械。 4.术前检查:对患者进行术前检查,包括心电图、肺功能以及全身状况的评估等。 二、麻醉 推荐使用联合麻醉,一般是静脉麻醉和局部麻醉,这样可以减少手术对患者身体的刺激,也可以避免患者在手术中出现疼痛等不适。 手术医生应对患者进行全面的监护,根据患者的情况对麻醉进行调整,确保患者安全无忧。 三、切口 1.定位:在行手术前,通过放置好靶点,来确定置管的位置。 2.消毒:对手术部位进行严格消毒,并保持操作环境足够的洁净,以降低感染风险。 3.切口:获取一个5mm的小切口,充分的去除皮下脂肪和皮下血管。 4.扩大切口:在皮下造口口边缘沿着方向扩张至约2cm左右。 四、透视定位 在进行透视实施腹透置管术时,必须要准确的确定置管的位置。 在进行X线透视实施腹透置管术时,需要增加造影剂,以便在X光下得到更清晰的显像效果。具体操作流程如下: 1.将置管引线插入切口处,向肋骨方向挺直。 2.通过有机玻璃管将造影剂注入腹腔内。 3.在X光下清晰地观察图像信息,确认系好引线的位置。

4.确定插管点的正确位置后,要保持≥5cm的无菌张口,然后将皮肤推至鼻骨至枕骨水平上,并用针头标出插管点的位置。 五、插管 1.取出20G采血针,将针头插入皮下,针头射到皮下后采用拨弹法,用力向前反复挤压。 2.当针头到达腹膜时,通过X线定位确定针的方向和深度。 3.插入导管:在确定好插管方向和深度后,需要注意控制插管的速度和角度,避免碰到肝、脾、胰腺等重要脏器。 4.将管子缓慢推进:医护人员要在注意安全的前提下将管子缓慢切实地向下推进进入腹腔中,同时使用X光透视辅助确保位置。 5.将导管端固定。 6.严格消毒:插管后需要对插管口的周围进行严格消毒,避免感染发生。 7.封闭插管口。 六、术后处理 1.给予镇痛药,并观察患者的各项指标,确保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安全无忧。 2.协助患者适应管子:在置管术完成后,需要让患者适应腹透管的存在以及各种使用方法。 3.安装盐水袋:在医护人员确定了置管位置后,需要安装盐水袋进行冲洗,以促进患者尽快进入手术治疗状态。 4.观察引导针的拉出:在完成置管术的操作之后,需要严格观察引导针的拉出情况,以避免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以上为腹透置管术的操作流程及详细描述。在完成手术之后,还需要对患者进行各项生命体征的监控,并且对其进行定期检查和治疗。在操作过程中,医务人员需要保持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并严格遵守相关工作规程和操作流程,确保手术的质量和安全性。

腹膜透析标准操作规程

腹膜透析标准操作规程 腹膜透析是一种替代肾脏功能的治疗方法,透析液通过腹膜与体内代谢产物进行物质交换。为确保腹膜透析的安全和有效性,以下是腹膜透析的标准操作规程。 一、患者评估与适应症确认 1. 患者评估:了解患者的全身状况、肾脏功能、腹膜状况等,并评估透析患者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2. 适应症确认:适应症包括慢性肾衰竭、急性肾衰竭等,需排除禁忌症。 二、腹膜透析适应症确认后的准备工作 1. 教育患者:向患者及家属详细介绍腹膜透析的原理、方法、风险和注意事项。 2. 术前准备:为患者准备一间洁净宽敞的房间,并安置一张宽大的床。 3. 透析液准备:按照医嘱及规范要求准备透析液。 4. 透析物品准备:准备所需的透析管、导管、透析袋、透析盘、透析插管器等。 三、操作流程 1. 患者准备:让患者保持排尿,膀胱为空,解除腹胀。 2. 患者体位:让患者取坐位或卧位,头低脚高。 3. 术前消毒:清洁患者腹部、插管部位及周边皮肤。

4. 麻醉:对插管部位使用局部麻醉方法,以减轻患者疼痛。 5. 插管:插管器插入透析导管,并通过导管顶端创面进入患者的腹腔。 6. 排空腹腔:用抽吸器吸出腹腔内的气体和液体。 7. 浸泡透析袋:将浸泡在温水中的透析袋放入患者腹腔中。 8. 注入透析液:将预先准备好的透析液注入透析袋中,保持适当的注入速度。 9. 静置透析液:让透析液在患者腹腔中停留,以进行物质交换并除去废液。 10. 抽取透析液:将透析液抽出,并进行适当的流速控制,同时密切观察透析液的颜色和浑浊程度。 11. 透析结束:观察透析液质量和患者的症状,确认透析结束。 12. 插管固定:固定导管,防止意外脱出。 13. 给予患者相应病情护理及监测。 四、并发症处理 1. 感染:观察患者是否有发热、腹痛等感染征象,如有必要进行透析液培养和抗感染治疗。 2. 渗漏:密切观察透析液注入和抽取的流速,避免渗漏。 3. 局部出血:注意局部插管部位是否有出血,如有必要按紧急处理措施处理。

腹膜透析置管术

腹膜透析植管术手术步骤精解 1消毒:与腹部手术相同,范围上白肋缘下至耻骨上,两侧至腋前线,用碘伏消毒。 2、铺巾:三层,底层为四块手术小方巾围绕术野(顺序为先对侧后已侧,先下后上),中层为手术大洞单(需要覆盖整个手术台),面层再铺四块手术小方巾。 3、手术部位选择:可选择左脐旁、右脐旁或脐下腹正中,目前多采用左脐旁线;荷包缝合位置于左脐旁线耻骨上8横指左右(12~13cm)。(术前未消毒时察瞧患者坐立与平卧时有无皮肤皱褶影响手术部位选择) 4、局麻加强化:在选择好的左脐旁线荷包位置上下约3~5cm沿纵行应用1%^J多卡因作皮肤与皮下局部浸润麻醉;根据年龄与病情决定就是否加用度非合剂(度冷丁50mg+非那根25mg/50mg)强化镇痛、 5、切开皮肤与皮下:皮刀切开皮肤,分离皮下脂肪可锐钝结合,同时要注意止血(夹闭或结扎),分离皮下至腹直肌前鞘(白色富有弹性与忍性)。 6、切开腹直肌前鞘:切开前可加强腹直肌内局麻,主刀与助手于切口中点处同时用止血钳提起腹直肌前鞘,先用皮刀作一小切口,再换用组织剪进入前鞘内钝性分离,分开后沿中线向下、向上剪开腹直肌前鞘,剪开后可松开止血钳。 7、钝性分离腹直肌:主刀用中号或大号止血钳白中点进入腹直肌后纵行用力张开止血钳分离腹直肌,助手用甲状腺拉钩将腹直肌前鞘及腹直肌向两侧拉开,充分暴露术野后可瞧到白色的腹直肌后鞘(有些病人腹直肌后鞘可能缺损或见腹直肌腱划)。

8、切开腹直肌后鞘:主刀与助手于切口中点处同时用中号止血钳提起腹直肌后鞘及腹膜,先用皮刀作一小切口(大小约0、5cm),如腹膜在切开腹直肌后鞘时未被同时切开,则须助手再用止血钳提起腹腹(白色透明、较薄)同样作小切口,用三把中号止血钳均匀地夹住腹直肌后鞘与腹腹切口边缘的二个角并提起,用持针器或手指探查切口内确认进入腹腔。 9、荷包缝合:主刀提起一把位于白己一侧下方的夹于腹直肌后鞘及腹 膜边缘上的止血钳于切口边缘下约0、5cm处行连续性外翻缝合(7号普通缝线或1号带针可吸收丝线),助手要配合主刀及时提起或松开其它的止血钳,缝合时注意不要伤及腹腔内器官(主要为肠管与大网膜), 缝合有困难时可让助手用持针器或纱布将腹腔内器官推开,从外到内, 再从内到外一针一针地缝合,针距约为0、3cm,熟练时可在外两针两针全层 连续性外翻缝合,如果助手也比较熟练可在主刀缝至对侧时让助手协助缝合。缝合完毕后松开三把止血钳并将缝线两端固定待扎。 10、置管:根据病人的身高、经济选择透析管的种类(直管、猪尾管、鹅颈 管等),一般可选带双Cuff的直管。顺着透析管的白然弯曲(在包装后形成)将其摆放于术野,查瞧透析管内白色标志线的走向(此走向应在缝合结扎荷包后相一致),于透析管内插入铜导丝(直径应与透析管的内径相适合),远端至透析管远端前约0、5~1cm,沿着腹膜后大网膜前将透析管缓慢插入,至膀胱底部时患者可能有尿意并可感阻力,稍改变方向指向膀胱直肠窝或子宫直肠窝继续插入,患者一般有便意感觉,停止插管,拔出导丝,由助手用60ml注射器注入带肝素的生理盐水50ml后迅速于最低点放出,察瞧水流线及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