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史学史讲义

中国史学史讲义

中国史学史讲义

先秦史学

一、传说、官书和史诗

1、传说

口耳相传史学的源头

传说包含两大类:

1)战胜自然灾害和在生产中取得成功的传说

治水(禹、女娲)干旱(羿)耕稼(弃,也称为稷或后稷,成了农神)

2)氏族由来和氏族、部落间原始战争的传说

夏、商、周三个王朝的始祖

禹:从鲧腹中生契:简狄吞了燕子的蛋,生了契弃:姜源践巨人迹怀孕所生

原始战争(黄帝与蚩尤之战)

传说与史学的关系

2、官书

1)卜辞和金文,是中国历史上目前所知最早的官文书。

卜辞和金文同史学产生的关系

2)《尚书》

历史鉴戒《酒诰》“罔(无)敢湎于酒”、“荒腆于酒”

“人无于水监(鉴),当于民监”

3、史诗,指《诗经》中的《大雅》

史诗与史学的关系

二、国史和《春秋》

1、国史

《左传》“观书于大史氏,见《易》、《象》与鲁春秋”

《国语》“习于春秋”、“教之春秋”

《墨子·明鬼下》“周之春秋”、“燕之春秋”、“齐之春秋”

《孟子·离娄下》“王者之迹熄而诗亡,诗亡然后春秋作。晋之

《乘》、楚之《梼杌》、鲁之《春秋》,一也。”

国史的特点及与史学的关系

2、《春秋》

三、私人历史撰述的发展

1、《左传》和《国语》

1)《左传》

2)《国语》

3)《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春秋》三传、《春秋外传》

2、《竹书纪年》、《世本》和《战国策》

1)《竹书纪年》

《晋书·武帝纪》载:咸宁五年(279年)冬十月,“汲郡人不准掘魏襄王冢,得竹简小篆古书十余万言,藏于秘府。”束皙、荀勖、和峤、杜预

2)《世本》帝系、本纪、世家、传、谱、氏姓、居、作雷学淇、茆泮林两种辑本

3)《战国策》

4)《战国纵横家书》

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帛书

3、多种撰述

《山海经》、《尧典》和《禹贡》、《仪礼》和《周官礼》

四、先秦诸子历史观

1、损益史观

孔子《论语·为政》“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2、复古史观

老子《老子·十四章》“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3、循环史观

孟子《孟子·滕文公下》“天下之生久矣,一治一乱。”

4、进化史观

韩非《韩非子·五蠹》把历史分为上古、中古、近古和当今,认为“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

《论庄子的历史观》,《史学月刊》2001年增刊

《论韩非的历史观》,《社会科学辑刊》2001年第1期

《论先秦诸子的重民史观》,《文明研究辑刊》第三辑,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秦汉史学

一、秦与汉初历史思想的发展

1、秦

“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非秦记皆烧之”(《史记·秦始皇本纪》)

2、汉初

1)陆贾

“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

“试为我著秦所以失天下,吾所以得之者何,及古成败之国。”“粗述存亡之征,凡著十二篇,每奏一篇,高帝未尝不称善,左右呼万岁,号其书曰《新语》。”(《史记·郦生陆贾列传》)“汤、武逆取而以顺守之,文武并用,长久之术”(同上)

“秦非不欲为治,然失之者,乃举措暴众而用刑太极故也。”(《新语·无为》)

“善言古者,合之于今。能述远者,考之于近。故说事者上陈五帝之功,而思之于身;下列桀纣之败,而戒之于己。”(《新语·术事》)

2)贾谊

“不知守成之数,得之之术也。”(《新书·时变》)

“取与守不同术”、“攻守之异势”(《新书·过秦论》)

《治安策》“欲天下之治安,天子之无忧,莫如众建诸侯而少其力。”“以侈靡相竟”“移风移俗,使天下回心而向道”

3)晁错

《举贤良对策》

“明于国家大体”,“以古之五帝明之”

“通于人事终始”,“以古之三王明之”

“直言极谏”,“以五伯之臣明之”

“吏之不平,政之不宣,民之不宁”,“以秦事明之”

“余读陆生《新语》书十二篇,固当时之辩士。‘(《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贾谊言三代与秦治乱之意,其论甚美,通达国体,虽古之伊、管,未能远过也。”(《汉书·贾谊传》)

“为国家树长画”、“锐于为国远虑”

二、《史记》的“成一家之言”

1、生平

司马迁(前145,一说前135——约前90),字子长,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人

2、“成一家之言”的条件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报任安书》),包含了历史认识、历史内容、历史表述。

3、“成一家之言”的内容

1)纪传体

本纪,12篇,五帝、夏、殷、周、秦、秦始皇、项羽、高祖、吕后、文、景、今上。“网

罗天下放失旧闻,王迹所兴,原始察终,见盛观衰,论考之行事,略推三代,录秦汉,上记轩辕,下至于兹”(《太史公自序》)表,10篇,有世表(《三代世表》,起黄帝,讫西周共和,即公元前841年)、年表(《十二诸侯年表》)、月表(《秦楚之际月表》)“并时异世,年差不明”

书,8篇,礼、乐、律、历、天官、河渠、封禅、平准

世家,30篇,“辅拂股肱之臣”“忠信行道,以奉主上”

列传,70篇,“扶义俶傥,不令己失时,立功名于天下”

2)通史、百科全书

3)历史思想

“究天人之际”

“余甚惑焉,倘所谓天道,是耶非耶?”(《伯夷列传》)

“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岂不谬哉”(《项羽本纪》)

“通古今之变”

“成败兴坏”总结出“物盛而衰,固其变也”、“物盛而衰,时极而转,一质一文,终始之变也”“原始察终,见盛观衰”“事势之流,相激使然”的“自然之验”(《平准书》、《货殖列传》、《太史公自序》)“世异变,成功大”(《六国年表》)

4)多民族的历史、政治大一统

三、皇朝史的创立

1、《汉书》

1)班固(32—92),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班彪《王命论》,兰台令史,班昭、马续。“汉绍尧运”,“编于百王之末,厕于秦、项之列”(《汉书·叙传》)纪12篇、表8篇、志10篇、传70篇,共100篇(卷)

2)特点

“经典之义,在于是也”(《汉书》颜师古注)《百官公卿表》、《古今人表》

十志:律历、礼乐、刑法、食货、郊祀、天文、五行、地理、沟洫、艺文“综其行事,旁贯《五经》,上下洽通”(《汉书·叙传》)董仲舒“天人感应”“天之正统”“是非颇谬于圣人,论大道则先黄老而后《六经》,序游侠则退处士而进奸雄,述货殖则崇势利而羞贱贫”(《汉书·司马迁传》)

3)史学影响

刘知几“究西都之首末,穷刘氏之废兴,包举一代,撰成一书,言皆精练,事甚该密,故学者寻讨,易为其功,自尔迄今,无改斯道”(《史通·六家》)

2、《汉纪》

30卷,荀悦,仲豫,颍川颍阴(河南许昌)《后汉书·荀淑传》:献帝“好典籍,常以班固《汉书》文繁难省,乃令悦依《左氏传》体

以为《汉纪》三十篇”,“辞约事详,论辨多美”。

魏晋南北朝史学

一、史学多途发展的面貌

1、史官制度发展、史家辈出

大著作、佐著作郎(著作佐郎),修史学士,“史官之尤美,著作之妙选”(《史通·史官建置》)。立言之士

2、史书数量剧增、种类繁多

《汉书·艺文志》把史书附于《春秋》之后,凡12种,552篇。

《隋书·经籍志》四部,史部分13类,正史、古史、杂史、霸史、起居注、旧事、职官、仪注、刑法、杂传、地理、谱系、簿录,著录史书817部,13264卷;通计亡书,874部,16558卷(史部后序)

二、撰写皇朝史的高潮

东汉史12种,司马彪《续汉书》八志30卷、袁宏《后汉纪》、范晔《后汉书》,汪文台《七家后汉书》辑本、周天游《八家后汉书辑注》

三国史15种,陈寿《三国志》、裴松之《三国志注》

晋史23种,纪传体12种、编年体11种,尽佚,乔治忠《众家编年体晋史》。

十六国史29种,崔鸿《十六国春秋》,汤球《十六国春秋辑补》南朝史22种,沈约《宋书》、萧子显《齐书》(《南齐书》)

北朝史,魏收《魏书》

1、《续汉书》八志、《后汉纪》、《后汉书》

1)《续汉书》80篇,司马彪,“通综上下,旁贯庶事”(《晋书·司马彪传》),纪、志、传。八志:律历、礼仪、祭祀、天文、五行、郡国、百官、舆服,共30篇。刘昭补志入《后汉书》。

2)《后汉纪》30卷,袁宏,“言行趣舍,各以类书”

3)《后汉书》90卷,纪10卷、传80卷,范晔,“博赡”、“整理未必愧也”,“杂传论,皆

有精意深旨”、“至于《循吏》以下及《六夷》诸序论,笔势纵放,实天下之奇作。其中合者,往往不减《过秦》篇。尝共比方班氏

所作,非但不愧之耳。”(《狱中与诸甥侄书》)2、《三国志》和《三国志注》

1)《三国志》65卷,陈寿,“善叙事,有良史之才”、“辞多劝诫,明乎得失,有益风化”

(《晋书·陈寿传》)

2)《三国志注》,裴松之,补阙、备异、惩妄、论辩

3、《宋书》、《南齐书》、《魏书》

《宋书》100卷,纪10卷、传60卷、志30卷,沈约。《南齐书》纪8卷、志11卷、传40卷、序录1卷(已佚),59卷,萧子显“不著一议,而其人品自见”(《廿二史札记》卷9)。《魏书》纪14卷、传96卷、志20卷、例目1卷(已佚),130卷,魏收

三、地方史、家史、谱牒、别传

1、地方史、民族史、中外交通、域外情况

1)“乡人学者,编而记之”、“各志志本国,足以明此一方”(《史通·杂述》)。常璩《华

阳国志》12卷

2)皇朝史的民族传专篇

3)《三国志·魏书》“倭人”传

4)僧人西行“求法”,法显《佛国记》

2、家史、谱牒、别传

1)“高门华胄”(《史通·杂述》),《隋书·经籍志》杂传类《李氏家传》《何氏家传》

29种

2)刘孝标《世说新语注》46、43。谱学,贾弼、贾匪之、贾渊“三世传学”《姓系簿状》

(《南齐书·贾渊传》)。

3)“品藻人物”“名教”“风化”。《隋书·经籍志》杂传类高士、高僧、孝子、忠臣、童

子、知己、列女、美妇

隋唐五代史学

一、官修史书成绩斐然

1、隋

开皇十三年,隋文帝“人间有撰集国史、臧否人物者,皆令禁绝”(《隋书·高祖纪下》)2、唐

1)五代史

唐高祖,梁、陈、魏、齐、周、隋六代史。贞观三年,史馆,梁、陈、齐、周、隋五代史。贞观十年修成。

《梁书》56卷:纪6卷、传50卷,姚思廉。《陈书》36卷:纪6卷、传30卷,姚思廉。《北齐书》50卷:纪8卷、传42卷,李百药。《周书》50卷:纪8卷、传42卷,令狐德棻。《隋书》55卷:纪5卷、传50卷,魏征。

2)《五代史志》

贞观十七年,褚遂良,《隋书》志,高宗显庆元年,长孙无忌。10志30卷,《经籍志》

3)《晋书》

贞观二十年,《修晋书诏》“虽存记注,而才非良史,事亏实录”。房玄龄,贞观二十二年,纪10卷、志20卷、传70卷、载记30卷。

4)《南史》、《北史》

显庆四年,李延寿,《南史》80卷:纪10卷、传70卷。《北史》100卷:纪12卷、传88卷。

二、划时代的史学批评著作——《史通》

刘知几(661-721)中宗景龙四年(710)

1、生平

长安二年(702),史职。“任当其职,而吾道不行;见用于时,而美志不遂”,“故退而私撰《史通》,以见其志”(《史通·自叙》)

2、内容

20卷,内篇10卷39篇,外篇10卷13篇,52篇。《体统》、《纰缪》、《弛张》,49篇。

3、史学批评理论体系

1)关于史书内容的范围

《书事》荀悦“立典有五志”:达道义、彰法式、通古今、著功勋、表贤能。干宝:体国经野之言、用兵征伐之权、忠臣烈士孝子贞妇之节、文诰专对之辞、才力技艺殊异。“采二家之所议,征五志之所取,盖记言之所网罗,书事之所总括,粗得于兹矣。”“遗恨”“三科”:叙沿革、明罪恶、旌怪异。“则史氏所载,庶几无缺。”

2)关于撰史原则

《采撰》“征求异说,采摭群言,然后能成一家”。“寸有所长,实广见闻”,“苟出异端,虚益新事”。“作者恶道听途说之迷理,街谈巷议之损实”,“异辞疑事,学者宜善思之”。《杂述》:“学者博闻,盖在择之而已”。

3)关于史书的体裁、体例

《序例》:“夫史之有例,犹国之有法。国无法,则上下靡定;史无例,则是非莫准”。“诸史之作,不恒厥体”(《六家》),《六家》、《二体》、《杂述》。《六家》“古往今来,质文递变,诸史之作,不恒厥体。榷而为论,其流有六”。

《尚书》家—记言体;《春秋》家—记事体;《左传》家—“言事相兼,烦省合理”编年体;《国语》家—分国的史体;《史记》家—通史纪传体;《汉书》家—断代纪传体。但《尚书》等四家“其体久废,所可祖述者,唯左氏及《汉书》二家而已”。

“二体”:编年体、纪传体(正史)

《杂述》专叙“能与正史参行”的“史流之杂著”。

“偏记”—“权记当时,不终一代”,如王韶之《晋安帝纪》。“小录”—“独举所知,编为短部”,如戴逵《竹林七贤论》、王粲《汉末英雄记》。“逸事”—补国史之遗逸,谢绰《宋拾遗》。“琐言”—“街谈巷议,时有可观”,刘义庆《世说新语》。“郡书”—记“人物所生,

载光郡国”,陈寿《益都耆旧传》、周斐《汝南先贤传》。“家史”—记“高门华胄,奕世载德”,殷敬《殷氏家传》。“别传”—

记“百行殊途,而同归于善”,赵采《忠臣传》、徐广《孝子传》。“杂记”—这是“求其怪物,有广异闻”,干宝《搜神记》、刘义庆《幽明录》。“地理书”—记一方之物产、风俗,常璩《华阳国志》、罗含《湘中山水记》。“都邑簿”—记“帝王桑梓”,“书其轨则”、“龟镜将来”,陆机《洛阳记》、潘岳《关中记》

4)关于史书的文字表述

《叙事》:“夫史之称美者,以叙事为工”。“简要”,“用晦”,“夫能略小存大,举重明轻,一言而巨细咸该,片语而洪纤靡漏,此皆用晦之道也”。“当时口语”,“从实而书”,“天然”,“虚加练饰,轻事雕彩”、“体兼赋颂,词类俳优”,“文非文,史非史”

5)关于史家作史态度

《直书》、《曲笔》。“君子之德”、“小人之道”。“实录”,“诬书”

6)关于史学的功用

《直书》、《曲笔》、《自叙》、《史官建置》,《辨职》:“史之为务,厥途有三焉。何则?彰善贬恶,不避强御,若晋之董狐、齐之南史,此其上也。编次勒成,郁为不朽,若鲁之丘明、汉之子长,此其次也。高才博学,名重一时,若周之史佚,楚之倚相,此其下也。苟三者并阙,复何为者哉!”

7)关于史家修养论

史才、史学、史识,“史家三长”

《旧唐书》本传:“史才须有三长,世无其人,故史才少也。三长,谓才也,学也,识也。夫有学而无才,亦犹有良田百顷、黄金满籝,而使愚者营生,终不能致于货殖者矣。如有才而无学,亦犹思兼匠石,巧若公输,而家无楩楠斧斤,终不果成其宫室者矣。犹须好是正直,善恶必书,使骄主贼臣所以知惧,此则为虎傅翼,善无可加,所向无敌者矣。”

三、典章制度史巨著的创立—《通典》

唐德宗贞元十七年(801),杜佑(735—812)

1、撰述目的

批评《尚书》、“三传”“然多记言,罕存法制”,批评“历代众贤著论,多陈紊失之弊,或阙匡救之方”;指出“所纂《通典》,实采群言,征诸人事,将施有政。”(《通典·自序》、《旧唐书·杜佑传》)。重“法制”、重“施政”

2、内容

礼书、书志。黄帝,玄宗天宝之末(德宗贞元)。9门:食货、选举、职官、礼、乐、兵、刑、州郡、边防。“分门书”,子目,细目。

3、特点

分门、会通。《通典·自序》:“夫理道之先在乎行教化,教化之本在乎足衣食。《易》称聚人曰财。《洪范》八政,一曰食,二曰货。《管子》曰:”仓廪实知礼节,衣食足知荣辱。”

夫子曰:“既富而教。”斯之谓矣。夫行教化在乎设职官,设职官在乎审官才,审官才在乎精选举,制礼以端其俗,立乐以和其心,此先哲王致治之大方也。故职官设然后兴礼乐焉,教化隳然后用刑罚焉,列州郡俾分领焉,置边防遏戎狄焉。是以食货为之首,选举次之,职官又次之,礼又次之,乐又次之,刑又次之,州郡又次之,边防末之。或览之者。庶知篇第之旨也。”

四、通史撰述和其他史学成就

1、通史撰述的复兴趋势

梁武帝,吴均《通史》600卷;北魏元晖,崔鸿《科录》270卷。虞世南《帝王略论》。许嵩《建康实录》20卷,编年体,今存,记三国·吴、东晋、宋齐梁陈六朝。韩潭《统载》30卷,传记体,已佚,“采虞夏以来至于周隋,录其事迹始终者六百六十八人为立传”(《册府元龟·国史部·采撰二》)。高峻《高氏小史》60卷,纪传体,已佚,“一以《太史公书》为准”(《史略》卷四),唐德宗、顺宗。马总《通历》10卷,编年体,存后7卷,从远古到隋。姚康《统史》300卷,已佚,“上自开辟,下尽隋朝”(《旧唐书·宣宗纪》)。杜佑《通典》200卷,典制,存。

2、《唐书》和《唐会要》

1)《唐书》

200卷,纪20卷、志30卷、传150卷。五代后晋,赵莹,刘昫监修。欧阳修、宋祁2)《唐会要》

王溥(922—982)“溥好学,手不释卷,尝集苏冕《会要》及崔铉《续会要》,补其阙漏,为百卷,曰《唐会要》”(《宋史·王溥传》)。

两宋史学

一、通史撰述

1、《资治通鉴》

1)内容

司马光(1019—1086),刘恕、范祖禹、刘攽。294卷,三家分晋(前403年),“周虽未灭,王制尽矣”,五代周世宗显德六年(959年),1362年。《资治通鉴目录》30卷,“略举事目,年经国纬,以备检寻”;《资治通鉴考异》30卷,“参考群书,评其同异,俾归一途。”

2)价值

A、历史借鉴

“专取关国家盛衰,系生民休戚,善可为法,恶可为戒者”,“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

之得失”(《进资治通鉴表》)。王夫之,君道、臣谊、国是、民情。

B、艺术成就

战争:策划、防守,赤壁、淝水。

场面:

心理描写。

C、思想价值

宋神宗、胡三省、王夫之

D、文献价值

322种“网罗宏富,体大思精,为前古之所未有”(《四库全书总目》)、“后世不可无之书”(《日知录》卷19)。

E、史学影响

补撰、改编、续作、注释、仿制、翻译、评论。朱熹《资治通鉴纲目》、袁枢《通鉴纪事本末》、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胡三省《资治通鉴音注》、王夫之《读通鉴论》、毕沅《续资治通鉴》。张须《通鉴学》。

2、《资治通鉴纲目》和《通鉴纪事本末》

1)《资治通鉴纲目》

59卷,朱熹及其门人赵师渊。“表岁以首年,而因年以著统;大书以提要,而分注以备言。”(《自序》)。商辂《通鉴纲目续编》、吴乘权《纲鉴易知录》。

2)《通鉴纪事本末》

42卷,袁枢。“枢常喜颂司马光《资治通鉴》,苦其浩博,乃区别其事而贯通之,号《通鉴纪事本末》。参知政事龚茂良得其书,奏于上,孝宗读而嘉叹,以赐东宫及分赐江上诸帅,且令熟读,曰:治道尽在是矣。”(《宋史·袁枢传》)。239事目(标题)、66附目,305件大事。“三家分晋”、“(周)世宗征淮南”。章学诚“文省于纪传,事豁于编年”(《文史通义·书教下》)

上接:马骕《绎史》、高士奇《左传纪事本末》。下续:陈邦瞻《宋史纪事本末》、《元史纪事本末》;李有棠《辽史纪事本末》、《金史纪事本末》;张鉴《西夏纪事本末》;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黄鸿寿《清史纪事本末》、钱遹朋《清史纪事本末》。

3、《通志》

1)内容

郑樵(1104—1162),纪传体通史,200卷:本纪18卷、年谱4卷、略52卷、世家3卷、载记8卷、列传115卷。三皇、隋末,诸略到唐。

2)撰述主旨

“会通”。“会通之义”、“会通之旨”、“会通之道”。“相因之义”,“极古今之变”。“断代为史”

3)二十略

20篇略,《通志·略》、“二十略”。立目与内容:礼、职官、选举、刑罚、食货五略;天文、地理、器服、乐、艺文、灾祥六略;氏族、六书、七音、都邑、谥、校雠、图谱、金石、昆虫草木九略。

《隋书》志、《通典》,“穷理尽性之说”、“实学”。龚用卿《刻通志二十略序》“自得之学,非寻常著述之比“

二、正史撰述

《五代史》、《五代史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旧唐书》、《新唐书》。

1、《旧五代史》

150卷,薛居正,《五代史》、《梁唐晋汉周书》。开平元年(907)朱温,后周显德七年(960)赵匡胤陈桥驿兵变、后周灭亡。全书包括:梁书24卷,本纪10卷、列传14卷;唐书50卷,本纪24卷、列传26卷;晋书24卷,本纪11卷、列传13卷;

汉书11卷,本纪5卷、列传6卷;周书22卷,本纪11卷、列传11卷;

世袭列传2卷、僭伪列传3卷,“十国”;外国列传2卷,契丹、吐蕃;

志12卷,天文、历、五行、礼、乐、食货、刑法、选举、职官、郡县10志。

邵晋涵《永乐大典》辑录编次,

2、《新五代史》

欧阳修《五代史记》74卷。历朝之本纪(12卷)、家人传(8卷)、大臣传(11卷)、类传(7卷)、杂传(19卷);《司天考》(2卷)、《职方考》(1卷),天文与方镇军名;世家(10卷)及年谱(1卷),“十国”;四夷附录(3卷)。

3、《新唐书》

欧阳修、宋祁,范镇、王畴、宋敏求、吕夏卿、刘羲叟。225卷,本纪10卷、志50卷、表15卷、列传150卷。“其事则增于前,其文则省于旧”

三、当代史撰述

李焘(1115—1184)《续资治通鉴长编》、徐梦莘(1126—1207)《三朝北盟汇编》、李心传(1166—1253)《建炎以来系年要录》

1、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

982卷,《举要》68卷。部帙浩繁、详实,“错综诠次,皆有依凭”,“大废置、大征伐,关天下之大利害者”,“宁失之繁,无失之略”。自撰注文,以存异说。叶适“《春秋》之后,才有此书,信之所聚也”。《永乐大典》,520卷。“精力几尽此书”,“平生生死文字间”。

2、徐梦莘《三朝北盟汇编》

250卷,徽、钦、高宗,“参考折衷,其实自见”(序),“自成一家之书,以补史官之阙”的“本志”

3、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

200卷,建炎元年(1127),绍兴三十二年(1162)高宗,《永乐大典》辑出。征引赅博,自注。

四、历史文献学的成就

1、考异、纠谬、刊(勘)误、考史

1)《通鉴考异》,“参考群书,评其同异,俾归一途”。单行,胡三省。

2)吴缜《新唐书纠谬》20门。自序3条准则:事实、褒贬、文采。《五代史纂误》。

3)刊误,勘误。刘攽《后汉书刊误》

4)考史,王应麟《困学纪闻》20卷,卷11至卷16,“辞约而明,理融而达”

2、目录学新发展

晁公武《郡斋读书志》、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

3、金石学创立

欧阳修《集古录》、赵明诚《金石录》

五、辽、金史学的特点

本民族文字:契丹字、女真字,国史院

1、辽

1)萧韩家奴,马总《通历》、吴兢《贞观政要》、欧阳修《五代史》,参撰本朝实录、起居

注。

2)耶律俨《皇朝实录》70卷、国史《辽志》。辽圣宗读《唐书》,高祖、太宗、玄宗三本

纪,马得良“乃录其行事可法者进之”(《辽史·马得良传》)

3)《辽史·列女传》耶律氏,小字常哥,“读《通历》,见前人得失,历能品藻”。政论文,

辽道宗“称善”。

2、金

1)《五经》、诸子、史书

2)科举考试

3)金熙宗《贞观政要》,“见其君臣议论,大可规法”(《金史·熙宗本纪》)。金世宗《资治

通鉴》,“编次累代废兴,甚有鉴戒,司马光用心如此,古之良史无以加也”(《金史·世宗本纪》)。

4)实录、《辽史》

5)私人撰述,元好问《壬辰杂编》、《中州集》,刘祁《归潜志》。

元代史学

一、《蒙古秘史》及其他

1、《蒙古秘史》

1)成书时间及作者

12卷,正集10卷、续集2卷,282节。畏兀儿体蒙古文,《忙豁仑·纽察·脱卜查安》(《脱卜察颜》、《脱必赤颜》)。《元朝秘史》,《永乐大典》。原本遂佚,作者佚名。1240、1228、1264,成吉思汗、窝阔台

2)内容:成吉思汗第二十二代远祖,窝阔台十二年,500年。

3)表述特点

4)文献价值

钱大昕“元太祖创业之主也,而史述其事迹最疏舛,惟《秘史》叙次颇得其实”。“论次太祖、太宗两朝事迹者,必于此书析其衷欤”。(《潜研堂文集》)

2、《元朝名臣事略》

《元朝名臣事略》(《名臣事略》、《国朝名臣事略》)15卷,苏天爵(1294-1352)。元初至延佑(1314-1320)47人,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叙述井然、体例划一。“不失为信史”(《四库全书总目》卷48)

3、李志常《长春真人西游记》、耶律楚材《西游录》、刘郁《西使记》、刘敏中《平宋录》

二、《文献通考》和《通鉴》胡注

1、《文献通考》

1)内容

348卷,马端临(1254-约1323),24门,上古,南宋宁宗嘉定十七年(1224)。杜佑《通典》。1285年,20余年,1307年,1324年,40年。24门,食货:田赋、钱币、户口、职役、征榷、市籴、土贡、国用8门;选举:选举、学校2门;礼:郊社、宗庙、王礼三门;经籍、帝系、封建、象纬、物异5门;职官、乐、兵、刑、州郡(舆地)、边防(四裔)6门。

2)理论认识

第一,历史撰述,“会通(会合、变通)因仍(沿袭、继承)之道”。“理乱兴衰”,“典章经制”。第二,历史进程“相因”说。第三,“文献”界定,经史、会要、百家传记之信而有证者谓之“文”;奏疏、评论、名流燕谈、稗官记录之可证史之是非者谓之“献”。叙事和论事。

2、《通鉴》胡注

胡三省(1230-1302)《资治通鉴音注》。

1)动因:承袭家学,执行先人遗命;痛感“亡国”,寄寓民族气节。

2)成就

记事、地理、制度、音读,疏通之功,“凡纪事之本末,地名之同异,州县之建置离合,制度之沿革损益,悉疏其所以然”。校勘、考订、辨误、训释音义;寓历史评论于注文之中,由事而发,随文作注;《通鉴考异》分散于《通鉴》正文之下。

三、元修辽、金、宋三朝正史

1、《三史凡例》

元世祖,翰林学士王鹗,辽金二史,“自古帝王得失兴废,班班可考者,以有史在”,“宁可亡人之国,不可亡人之史。若使馆不立,后世亦不知有今日”。“甚重其言,命国史附修辽、金二史”(《元朝名臣事略》卷12)。三史。“义例”难定,正统地位。元顺帝至正三年(1343)右丞相脱脱,135,各为“正统”,“金、宋死节之臣,皆合立传,不须避忌。”“疑事传疑,信事传信。”

2、《辽史》、《金史》

至正三年(1343)四月,次年(1344)三月、十一月先后成书。《辽史》本纪30卷、志32卷、表8卷、列传45卷、国语解1卷,116卷。《金史》本纪19卷、志39卷、表4卷、列传73卷,135卷。

3、《宋史》

至正五年(1345)十月,本纪47卷、志162卷、表32卷、列传255卷,496卷。卷帙最为浩繁。两宋之际,《徽宗纪》“失国之由”。南宋灭亡,张世杰“以舟师碇海中”,陆秀夫“投海中”,杨太后“抚膺大恸”。“世杰自溺死。宋遂亡。”

明代史学

一、方志与稗史

1、方志

汉代(史念海)。《中国地方志联合书目》著录,900多种。

1)总志 1461年,《大明一统志》,皆依两京、十三布政使司编次,分记有关内容。

2)通志(省志)与府、州、县志

3)卫志军卫系列,边关志、边镇志、卫志。

2、稗史

野史,历史琐闻、社会风貌笔记、杂史。《明史·艺文志》,史部杂史类和子部杂家类、小说家类。杂史类著录215部,2232卷;杂家类著录67部,2284卷;小说家类著录128部,3317卷。野、稗,漫笔、漫录、杂记、杂谈、杂言、杂录、随笔、笔谈、丛话、丛谈。

皇朝掌故、社会风俗、重大事件、历史人物。余继登《典故纪闻》;沈德符《万历野

获编》;李乐《见闻杂记》;叶子奇《草木子》;吴应箕《东林本末》、蒋平阶《东林始末》。

二、经济史撰述的繁复

《明史·艺文志》史部故事类

1、治河、漕运、水利之史

1)治河之史潘季驯《河防一览》

2)漕运之史《漕政举要录》18卷,明武宗时总督漕运邵宝。

3)水利之史归有光《三吴水利录》4卷,7篇编为前三卷,末卷《水利论》2篇。2、农政、盐政、荒政之史

1)农政之史

徐光启(1562-1633)《农政全书》农学名作,农政之史。225种,农业文献遗产。

2)盐政之史朱廷立《盐政志》

3)荒政之史

王圻《续文献通考·国用考》,“赈恤”一目。《农政全书》荒政篇有备荒总论、备荒考、救荒本草、野菜谱

三、史学的通俗形式和历史教育

1、史学的通俗形式

1)节选旧史

通史:马维铭《史书纂略》220卷,“二十一史”纪、传。

皇朝史:茅国缙《晋史删》40卷、张九韶《元史节要》。

史论:彭以明《二十一史论赞辑要》36卷

2)史钞

茅坤《史记钞》65卷,兴趣和鉴赏。杨以任《读史四集》4卷,可快、可恨、有胆、有识者3)蒙学、乡墅读本程登吉《幼学琼林》

2、历史教育

1)皇朝对于贵戚、大臣、文武百官的“善恶以为鉴戒”。一定主题“录”、“鉴”。

2)通俗史学在市井民众、乡墅蒙学。既多且滥,平庸、肤浅之作。

四、官修史书与私人著史

1、官修史书

1)《明实录》

2909卷的历朝实录

2)《元史》

210卷,本纪47卷、志58卷、表8卷、列传97卷,宋濂、王祎,成吉思汗至元顺帝约160年蒙古、元朝。

2、私人著史

1)王世贞的本朝史著述成就

王世贞(1526-1590)字元美,号凤州,又号眼弇州山人,明史撰述。《弇州四部稿》、《明野史汇》、《弇山堂别集》、《弇州史料》。《弇州四部稿》(亦称《弇州山人四部稿》)174卷,含赋部3卷、诗部51卷、文部84卷、说部36卷,诗文集。《明野史汇》,资料书。《弇山堂别集》100卷,手订的自撰明史资料书,代表作。《弇州史料》100卷。

2)李贽历史评论的批判精神

《藏书》、《续藏书》,《焚书》、《续焚书》。《藏书》68卷,800个。《续藏书》27卷,万历以前约400个。“人之是非,初无定质;人之是非人也,亦无定论。无定质,则此是彼非并育而不相害;无定论,则是此非彼亦并行而不相悖矣。”(《藏书·世纪列传总目前论》,下同)。汉、唐、宋三代,“中间千百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夫是非之争也,如岁时然,昼夜更迭,不相一也。昨日是而今日非矣,今

中国史学史参考书

中国史学史参考书 1 朱杰勤著《中国古代史学史》(河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出版)、又收入朱杰勤著《史学理论》(《朱杰勤文集》第四卷)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2 刘节著《中国史学史稿》(中州古籍出版社1982年出版) 3 仓修良魏得良著《中国古代史学史简编》(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3年出版)、仓修良著《中国古代史学史》(人民出版社2009年出版) 4 张孟伦著《中国史学史》(上、下)(甘肃人民出版社1983、1986年出版) 5 尹达主编《中国史学发展史》(中州古籍出版社1985年出版) 6 高国抗编著《中国古代史学史概要》(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85年出版) 7白寿彝著《中国史学史》第一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出版)、白寿彝著《中国史学史》第一卷(上海人

民出版社2006年出版) 8 施丁著《中国史学简史》(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年出版) 9 陶懋炳著《中国古代史学史略》(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出版)10 周春元编著《中国史学史》(贵州师大学报编辑部1989年出版) 11 吴泽主编《中国近代史学史》(上、下)(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年出版)、吴泽主编《中国近代史学史》修订本(上、下)(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12 邹贤俊主编《中国古代史学史纲》(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出版) 13 魏文清编著《中国古代史学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0年出版)14 胡逢祥张文建著《中国近代史学思潮与流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出版) 15 张家璠耿天勤庞祖喜主编《中国史学史简明教程》(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出版)

16 曹靖国著《中国近代新史学》(吉林大学出版社1992年出版) 17 桂遵义著《马克思主义史学在中 (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年出版)国》 18 宋衍申主编《中国史学史纲要》(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出版) 19 陈其泰著《中国近代史学的历程》(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出版)20 高国抗杨燕起主编《中国近代史学史概要》(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出版) 21 马金科洪京陵编著《中国近代史学发展叙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出版) 22 王学典著《二十世纪后半期中国史学主潮》(山东大学出版社1996年出版) 23王学典著《历史主义思潮的历史命(天津人民出版社1994年出版)运》 24 俞旦初著《爱国主义与中国近代史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出版)

中国史学史讲义05封建史学的成熟——隋唐五代史学

第五章封建史学的成熟——隋唐五代史学隋唐时期,史学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发展的基础上,进入了封建史学的成熟时期,这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是私人修史受到了限制,皇家加强了对修史的控制,并设立了专门的修史机构——史馆,完善了相应的史官制度,管修实数成绩斐然。第二,是史学在思想文化领域中逐步摆脱了经学的羁绊而卓然自立的地位得到了社会的承认,这反映在文献整理和科举考试方面尤为突出。第三,是出现了对史学进行总结的专书,史学批评趋于成熟,标志着史学的发展进入了更加自觉的阶段。第四,是在编年体和纪传体史书长期发展的基础上,出现了典志体实数这一新的表现形式,表明制度史的撰述受到了史学家的重视,从而丰富了史学的内涵,扩大了历史撰述的领域。第五,是通史撰述出现了复兴的趋势和历史笔记开始发展起来。史学发展中这些新的内容,从不同的方面反映出这个时期的历史特点和史学特点,反映出历史思想的进一步发展和史家自觉意识的增强,对后来的史学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 第一节、唐初史馆的确立和官修史书的成就 一、唐朝史馆的设立 1、隋禁私修国史和唐初设立史馆 隋唐时期,统治集团的历史意识进一步增强,这在历史撰述和历史思想上都有明显表示。隋文帝时期,大量收集和整理典籍史料,为唐朝官修前史打下了基础。为了加强对史学的控制,开皇十三年下诏:“人间有撰国史,臧否人物者,皆令禁绝。”(《隋书、文帝纪》)从此,任何人未经朝廷允许都不能擅自撰修国史,这一方面限制了隋朝史学的发展,另一方面也推动了唐出史馆制度的确立。 自东汉到隋朝,虽已出现了官方修史的形式或机构,但始终未能形成定制。贞观三年,,唐太宗因武德年间萧禹等人修史未成,认为很有必要加强史馆领导,建立史馆制度,并由宰相监修,“贞观三年闰十二月,始移史馆于禁中,在门下省北,宰相监修国史。”(《旧唐书.职官二》)从此,这种官修形式成为定制,历代相沿,直至清朝,无一例外。 2、唐初设馆修史的原因 (1)、政治统一。自汉末到隋统一前,中国长期处于军阀混战,封建割据的分裂局面,至隋唐才重新统一起来。随着政治统一,需要加强中央集权,思想意识也须高度统一,才能巩固统一局面。唐处统治者深谙此理,因此设立史馆,组织史官编修前代史和

世纪文库书目

一、世纪文库 中国部分 2005 印度佛学源流略讲吕澂著 马氏文通读本吕叔湘王海棻编中国制度史吕思勉著 汉语诗律学王力著 清代学术概论梁启超著 秦汉的方士与儒生顾颉刚撰 中国文字学唐兰撰 中国哲学十九讲牟宗三撰 魏晋玄学论稿汤用彤撰 中国文学批评史大纲朱东润撰诗论朱光潜撰 文献学讲义王欣夫撰 中国目录学史姚名达撰

中国古代服饰研究沈从文编著 中国佛教史籍概论陈垣撰 中国文化要义梁漱溟著 人心与人生梁漱溟著 印度哲学概论梁漱溟著 中国封建社会瞿同祖著 定县社会概况调查李景汉著 藏族宗教史之实地研究李安宅著仪礼与礼记之社会学研究李安宅著2006 文心雕龙札记黄侃撰 词学通论吴梅著 中国小说史略鲁迅撰 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刘师培撰 唐诗杂论闻一多撰

经典常谈朱自清撰 中国历史研究法梁启超撰 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梁启超撰 中国史纲张荫麟撰 中国近代史蒋廷黼撰 当代中国史学顾颉刚撰 书于竹帛:中国古代的文字记录钱存训著中国文学精神徐复观著 徐复观论经学史二种徐复观著 东西文化及其哲学梁漱溟著 乡村建设理论梁漱溟著 神话与诗闻一多著 中国史学史蒙文通著 经学抉原蒙文通著 中国哲学对欧洲的影响朱谦之著

中国音乐文学史朱谦之著 元代社会阶级制度蒙思明著 国故论衡章太炎撰 周易古史观胡朴安撰 印度哲学史略汤用彤撰 修辞学发凡陈望道著 明末清初的学风谢国桢著 明清之际党社运动考谢国桢著 永宁纳西族的阿注婚姻和母系家庭詹承绪王承权李近春刘龙初著 一、世纪文库外国部分 2005年 资本主义文明的衰亡/作者:(英)维伯,(英)维伯著,秋水译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哲学研究/作者:(英)维特根斯坦著,陈嘉映译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哲学通信/作者:(法)伏尔泰著,高达观等译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中国史学史讲义09封建史学的终结——清代前期史学

第九章封建史学的终结——清代前期史学 清代前期(鸦片战争以前)的史学,是古来而辉煌的中国古代史学发展的最后一个阶段。明后期腐败的政治,以及清前期统治者一度实行文化高压政策,都深刻地影响这个时期史学的面貌。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中国古代史学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发展,思想和文献的积累,丰富而厚重;在历史进程中,他们不仅为人们所传承,也不断为人们所审视和估量。明清时期,中国封建社会呈现出衰老的景象,新的社会因素开始滋生和微弱地发展,从而使这一使这种审视和估量在一定程度上也呈现出新的趋向。这两个方面的原因,使清代前期的史学,具有总结和嬗(SHAN)变的特点。总结,既反映在历史思想和史学理论方面,也反映在历史文献学方面;嬗变,主要反映在历史思想领域。在中国古代史学上,这个时期是名家辈出的时代。清初的黄宗羲、王夫之、顾炎武等,乾嘉时期是章学诚、王鸣盛、赵翼、钱大昕、崔述等,以及稍晚的阮元、龚自珍,都各有年个名作,反映了这个阶段史学发展的特点。 这个阶段的史学,在官修和私撰两个方面,呈现出明显的界限。大致说来,官修史书的成就,一是关于本朝史的记载和典章制度的整理,二是关于历史文献的汇编和编纂;私人转述的水平,则更多地反映出史学发展的趋势,代表着这个阶段史学发展的水平。 第一节、官修史书的主要成就 一、修撰《明史》 清修《明史》,历时近百年,在《二十四史》的修撰中是罕见的。清朝统治者于入关的第二年(1645年),以胜利者的姿态设立明史馆,着手修撰《明史》。最后,其后的修撰中,先后有徐文元、张玉书、王宏绪相继任总裁,最后有张廷玉为总裁,于雍正十三年(1735年)定稿。其中,起主要作用的以布衣身份主其事的万斯同。《明史》332卷,包括本纪24卷、志75卷、表13卷、列传220卷,记载了有明一代近300年史事。《明史》的纪,写的详略得体,无繁冗之词,也避免了求之过简、犹如大事编年的弊端。志、表、传都有不同程度的新意,从中可以窥见明代历史的一些特点。如《历志》详载明末徐光启等采用西历改革立法的过程,以及崇祯颁发新历,明亡未成的过程。《兵志》不独载明代兵志,还记载了火器、车船的建造和功能。《艺文志》只著录明代“二百七十年各家著述,”不载“前代陈编”。梁启超认为:“在《二十四史》中,除马、班、范、陈四书外,最为精善”,但《明史》讳言

中国史学史论文3000字

中国史学史论文3000字 五十年来中国史学史分期研究述评 内容摘要: 研究与撰述史学史,分期问题无法回避。近五十年来(1950——),有关中国史学史分期问题的研究,成果甚丰,分歧很大。综览各家观点,评判得失利弊,对推进21世纪中国史学史研究的发展,无疑是有益的。 研究与撰述史学史,分期问题无法回避。近五十年来(1950——),有关中国史学史分期问题的研究,成果甚丰,分歧很大。综览各家观点,评判得失利弊,对推进21世纪中国史学史研究的发展,无疑是有益的。 一、中国史学史分期问题研究的两次高潮 五十年来,关于中国史学史分期问题的研究,曾经有过两次高潮。第一次是20世纪代中前期,第二次是20世纪代以来。 教育部召开文科教材会议,史学史被列入教材计划。以此为契机,史学史学科的建设引起史学界关注。北京、上海、广州、济南、武汉、西安等地高校、史学会及研究机构先后召开了多次学术座谈会,就史学史研究的对象、内容,研究的目的、意义等问题进行研讨,其中关于中国史学史的分期,是讨论的热点之一。老一代史学家白寿彝、齐思和、刘节、贺昌群、陈千钧、方壮猷、王毓铨、尹达、孙毓棠、何兹全、郑天挺、郑鹤声、胡厚宣、侯外庐、柴德赓、韩儒林、周谷城、耿淡如、周予同、吴泽、余兆梓、李平心、田汝康、郭圣铭等都发表了对中国史学史基本问题的看法,对中国史学史的阶段性分期以及分期的标准,提出了不同

的见解。当时的讨论有不少分歧,但多数人已注意到中国史学史的分期要反映出史学史自身的发展过程,既不能与中国历史的分期相差太远,又不能将对历史的分期照搬到史学史的分期中,“大家同意基本上跟整个中国社会阶段的发展相照应,但社会变化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一般总要晚些”(《关于史学史的讨论》,《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第1期)。白寿彝、齐思和、刘节、贺昌群、陈千钧等人还进行了具体划分,试图将中国史学史分期问题的研究引入深入。可惜不久“文革”爆发,这次有关史学史的讨论被迫中断,分期问题也就被搁置起来,再也没人提起。 20世纪代,随着历史学科的再度兴盛,史学史研究也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一批中国史学史研究的著作先后问世,代没有解决的中国史学史分期问题,再一次被提出讨论。陈其泰、仓修良、施丁、陶懋炳、瞿林东、张孟伦、陈光崇、许凌云、高国抗、邓子美、李宗邺、王树民、朱杰勤、吴怀祺、范沛潍、彭忠德、张家璠、吕美泉、宋衍申等史学史专家和学者都提出了自己的分期方法。他们或著文专论这一问题,或通过专著体现自己的观点,论证更加充实而深入。纵向上看,这一时期的分期讨论,有对代讨论的继承,但更多的是提出新见。横向上看,这一时期的讨论涉及的问题更多,所依据的分期标准更加不同,分歧也就更大。尤其需要注意的是,代有关史学史分期的研究,多停留在理论上,付诸于史学史编撰实践的极少,只有白寿彝写出了《中国史学史教本》上册,刘节写出了《中国史学史稿》(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刘节著《中国史学史稿》系曾庆鉴等人据刘氏遗稿整理而成),且都是讲义,系内部印行,传播不广。代以后,理论探讨与著史实践并重,大量史学史著述出版,据朱仲玉统计,就达16种之多(《中国史学史书录续篇》,《史学史研究》第4期)。近几年来又有这方面的著作出

2021年杂谈——朱维铮教授的《中国史学史讲义稿》

【摘要】中国史学史,何谓史学?史学就是研究人类社会发展的具体过程及其规律性的学问。而梁启超先生也曾说“史者何?记述人类社会赓续活动之体相,校其总成绩,求得其因果 关系,以为现代一般人活动之资鉴者也。其专述中国先民之活动,供现代中国国民之资鉴者,则曰中国史。”中国史学,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不仅在中华文化的发展中具有伟大的意义,而且在世界文化的发展中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中国史学史;梁启超;史学研究 看到题目,单从字面上的字就能看出他的著作都与中国史学有关。《中国史学史讲义稿》原是上海复旦大学的教授朱维铮先生的上课讲义稿。而这本书,是其学生廖梅和姜鹏在朱教授故去后整理而成。关于作者,也许他没有像梁启超先生那样的史学家“人人皆知”,但是,朱 维铮教授在中国史学史的研究依旧给后人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朱维锋,现代著名的历史学家,他和梁启超有着“血缘关系”,两位生活在不同的社会时期,但是如果从学术史脉络说, 朱维铮是晚清经学大师孙诒让再传弟子,也是章太炎、梁启超、陈寅恪学术传人。也就不难理解在《中国史学史讲义稿》中可以看到梁启超的一些观点。 朱先生在其1979年制定的中国史学史教学大纲就曾说明“中国史学史这门课的设置,便 是为了帮助历史学专业的学生,对于中国史学的发展过程,有个简单而系统的认识。对于少数有志与从事中国史学遗产研究的学生,则起到了引导入门的作用。”这就是朱先生上这门课的 目的,也是让读者看完这本书而解决的一个问题,让我们知道中国史的发生、发展和演变的过程。中国史学史,何谓史学?史学就是研究人类社会发展的具体过程及其规律性的学问。而梁启超先生也曾说“史者何?记述人类社会赓续活动之体相,校其总成绩,求得其因果关系,以 为现代一般人活动之资鉴者也。其专述中国先民之活动,供现代中国国民之资鉴者,则曰中国史。”中国史学,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不仅在中华文化的发展中具有伟大的意义,而且在 世界文化的发展中也具有重要的意义。朱教授讲中国史学史,他侧重考察史著、体裁、史学意识与社会存在和统治思想的关系,从社会存在的各个方面,尤其是从经学史、思想史和文化史的角度来关照中国史学史,着重揭示意识形态对史学编纂形式和历史观念的影响。一本书就好像一个故事,而这本书就好像从来没有听过的新故事,你会充满着好奇心,我想,阅读它就是被这个新故事吸引所开始的。 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史书著作当属《春秋》,他也是中国最早的一部编年史史书。除了编年史,以后的几千年间相继出现了很多新的编写历史的方式,比如断代史、国别史等等。中国历史的编纂形式多样,也能体现出我国古人的智慧,也是我们中华的上千年来的文明的体现。而中国的编纂史将告诉你,我们的先辈处理“历史怎么写”的故事。从殷周青铜器铭文的产生 和最早的历史档案的发现,到出现了第一部编年史《春秋》,此后的各种史书曾出不穷,令人眼花缭乱。百花争鸣、百家齐放,战国时期的经济和政治的复杂变化,也引起了思想界的活跃,关于诸子百家的代表庄子、孔子、韩非子等等。每一个大家都对历史的本质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方案-没有理论就没有历史科学———20世纪我国史学理论研究的回顾和思考

没有理论就没有历史科学———20世纪我国史学理论研究的回顾和思考 '在漫长的中国史学 史上,20世纪的中国史学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这是因为,中国传统史学出现了从不曾有过的深刻变化:封建主义史学衰败,并被资产阶级的、马克思主义的史学所代替;在激烈的革命、社会变革,以及科学进步和学科发展中,马克思主义史学经受了锻炼和考验,历经艰难曲折,不断成长壮大,得到迅速的发展。在中国史学发展史上,20世纪的中国史学不仅结束了一个时代,开辟了一个时代,而且还以其丰硕的成果作为珍贵的学术遗产,直接影响到新世纪中国史学的走向。回顾20世纪中国史学发展的历程,可清楚地看到史学理论的研究和建设,是中国史学发展不可替代的前提;而史学的发展,又不断提出新的理论问题,有力地促进了对历史进程或历史学自身一系列理论问题的研究和探讨。总之,回顾和思考20世纪我国史学理论研究的重要结论之一,就是没有史学理论的不断进步,就没有历史科学的发展。20世纪的中国史学史,首先是一部史学理论发展的历史。明确这一点,并认真研究这个问题,对新世纪中国史学的建设,无疑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封建社会发展处在剧变的前夜。中国封建主义史学,同样孕育着一场革命性的变革。无论是社会的巨变,还是史学的变革,从本质上说,都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都是时代的呼唤。然而,这一切又都不是自发进行的,首先需要理论的支持和指导。20世纪初中国新史学的出现,是这一时期以进化史观为核心的史学发展的直接成果。正是进化论、进化史观的广泛传播,才为20世纪初中国新史学的问世开辟了现实道路。 20世纪初,进化论和进化历史观猛烈地冲击着中国封建史学的基础,成为先进知识分子在史学领域思想解放、破旧立新的锐利武器。而它们的出现,首先是和包括史学在内的外国学术思潮在国内的广泛传播有着密切的关系。20世纪初,严复的《群学肄言》、《天演进化论》系统阐释了斯宾塞的普遍进化论原理,大力宣扬赫胥黎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原则。此后,不少欧美和日本学者的社会进化论著作,陆续译成中文出版,如马君五译《斯宾塞社会学原理》(1903年)、赵兰生译《斯宾塞干涉论》(1903年)、吴建常从日文转译美国吉丁斯著《社会学提纲》(即《社会学原理》)、章太炎译岸本能武太的《社会学》(1902年)、麦仲华译有贺长雄的《社会进化论》,以及欧阳钧译远藤隆吉《社会学》(1911年)等。 社会进化理论向“天不变,道亦不变”等封建传统思想,以及中国封建史学的复古观及“一治一乱”的循环史观提出了强有力的挑战。20世纪初,梁启超以进化论、进化史观为理论基础,发起了“为史界辟一新天地”的“史界革命”。他认为“史界革命”关系到国家的命运和前途,中国史学的陈腐和落后,是中国社会发展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史界革命不起,则吾国遂不可救”,不能立于世界之林[1]。 在《中国史叙论》、《新史学》,以及后来撰写的《中国历史研究法》及其补编等著作中,梁启超尖锐地批判封建史学,揭开了中国近代史学发展的序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使中国史学开始脱离2000余年的封建传统。 梁启超认为中国传统史学从来没有“良史”,针对中国封建史学的弊病,他强调指出:“吾中国所以数千年无良史者,以其于进化之现象,见之未明也”。[2]梁启超多次阐释他的历史进化思想和进化史观,他说:“数千年之历史,进化之历史,数万里之世界,进化之世界也”,[3]而且“天下进化之理,无有穷也,进一级更有一级”。[4]梁启超力主历史研究要充分发挥其社会功能。在他看来,撰写历史的目的是“使国民察知现代之生活与过去未来之生活息息相关”,从而“能将历史纳入现代生活界使生密切之联锁”。[5] “五四”运动之后,大批在欧美和日本读书的留学生陆续回国,一些人先后将日本史学家坪井九马三、九米邦武、浮田和民,英国史学家巴克尔,美国史学家鲁滨逊、班兹、塞格利曼,法国史学家朗哥诺瓦、瑟诺博习等人的代表作译成中文出版。20世纪20年代中期到30年代

普通高等学校历史学专业大学本科生基本阅读书目

普通高等学校历史学专业大学本科生基本阅读书目 郭双林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教授全国高校历史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 编者按:经过反复讨论修改,由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历史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历史学专业大学本科生阅读书目》,在该委员会2002年年会上已获得通过,并正式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历史系主任联席会议推荐。现将书目公布于此,希望通过此项工作,正确引导学生的读书活动,进一步推动历史学教学改革的深入,提高教学质量。 说明 开列本书目的目的是为普通高等学校历史学专业的大学生提供一个读书的门径,以便通过阅读巩固其基础知识,扩大其视野,培养其创新能力。因此,在开列时力求具有系统性、基础性、前沿性和可操作性。对入选书目,首先考虑历史本身的完整性,在此基础上尽可能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著作。对教材和工具书,除极个别情况外,原则上不予推荐。对一些权威性的大部头著作,如范文澜、蔡美彪主编的《中国通史》、郭沫若、林甘泉主编的《中国史稿》、侯外庐主编的《中国思想通史》、白寿彝主编的《中国通史》、李新等主编的《中华民国史》,及费正清主编的“剑桥中国史”、“剑桥世界史”系列,因卷帙过大,暂不推荐。对中外文史料,因卷帙繁多,数量极大,本书目除推荐翦伯赞、郑天挺主编的《中国通史参考资料》外,其他不再推荐,各校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或在教师指导下有选择地阅读。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本书目对普通高等学校历史学专业的学生只具有指导意义,各校教师完全可根据本地区、本学校的特点予以增删。此外,本书目是在复旦大学和武汉大学开列的《普通高等学校历史学专业大学本科学生基本阅读书目》的基础上,由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部分教师共同完成的。 一、中国古代史 1、徐中舒编注:《左传选》,中华书局1963年。 2、米新夏主编:《史记选》,中华书局1990年。 3、冉德昭、陈直主编:《汉书选》,中华书局1962年。 4、王仲荦编注:《资治通鉴选》,中华书局1965年。 5、余嘉锡:《士说新语笺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6、顾颉刚、史念海:《中国疆域沿革史》,商务印书馆1999年。 7、钱穆:《国学概论》,商务印书馆1997年。

论两汉今古文之争

论两汉今古文之争 内容摘要: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是西汉末年形成的经学研究中的两个派别。经今古文之争,既有政治方面的原因也有学术方面的原因但最终在一批批经学大师的努力下,双方开始趋向融合。这不仅仅是汉代学术史上的重要事件,而且贯穿着之后近两千年的学术史之中。 关键词:今古文含义斗争原因过程影响

以“经”专指儒家经典,是在汉武帝之时。汉初,文帝时开始设置“经博士”,这时候的经已经初步具备了法定经典之意。武帝建元五年(前136)设立“五经博士”,《诗》、《书》、《礼》、《易》、《春秋》五经,每经下设置一名或几名法定博士,各自以家法传授给弟子,研究儒家经典,贯通古今。为了激励士人专心儒学,武帝推行“以经取士”的选官制度。这一制度的推行,使得天下学士靡然风从,鹜求补列博士弟子、受业习经。因此,传经、注经和解经成为了一门专门的学问,这便是两汉至明清被神学化了的官方哲学——经学。 武帝之后,经学被推尊为了统一天下的思想的官方哲学,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所有学术的总源。但是,由于经学内部发生了变化,从而产生了延续千年的经今文和经古文之争。 西汉初年,重修文治,开始对古籍进行发掘与整理。然而秦朝时期的焚书使得前秦的古书典籍遭到了严重的损毁,已无旧本,有的仅是战国秦代以来的老儒家们凭借记忆背诵,口耳相授,由弟子们以当时所使用的文字——隶书抄写并整理而成,这部分儒家经典被称为“今文经”。 今文派为什么由互相间对于经书、经学的说法发生了那么多的不同? 第一个原因在于无意间的立异。各家的老师在讲解经书时难免有不一样的各家之言,或是在听、记时也难免弄错的。接着就一代代的往下传,错误也就随着一代代的传授下去。错误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大,这就是无意之间形成的分歧所发生的变异。第二个原因是故意的分歧。因为要争着当“博士”,就故意立异。于是对于经书越讲越错,而经书本身也就越来变化越多,甚至于故意将经文写错。 这就是汉朝经书的变异情况。 由于今文学派既读不通书又权势过大,以致经学混乱。从而为古文学派的创立奠定了条件。 古文经派是汉人刘歆创立的。刘歆和他的父亲刘向在当时为中垒校尉,专管校书,能见到当时所有的书,比之博士,见闻很广。因为汉代皇家藏书都是用古文字体书写的,刘歆就用古字体的经书来纠正今文学派的错误,因而被称为古文学派。 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具体的有四方面的差别: 一、两者经书的文字、版本、篇目、抄本时间不同。今文经使用的文字是隶书,古文经用的是六国古文书写。“所谓今文经学仅限于汉武帝元朔五年或稍迟写定的经书金文写本,除此之外,凡有古文祖本的经书传本,不论是隶体还是古籀,都可以属于古文经的范围。”①现存的今文经有《春秋公羊传》、《春秋毂梁传》、《仪礼》等,现存的古文经有《周礼》、《左传》、《毛诗》。今文经学最重《春秋公羊传》,古文经学最重《左传》。 二、两者的“立于学官”。今文经学的视角是政治,利于君主对于思想的统一和国家的管理;古文经学从历史发掘,讲文字训诂,究明典制度,不为皇帝所深爱。 三、两者所尊崇的圣贤对象不同。今文经学尊崇孔子,以孔子为“受命”的“托古改制”的“素王”;古文经学推崇的是周公,认为孔子是“信而好古,述而不作”的史家。 四、两者的学风不同。今文经学注重微言大义,学风活泼而古文经学注重典章考据,学风朴实。“今文多属齐学;古文多属鲁学。今文家言多以经术饰吏治, ①王葆玹《今古文经学新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7 年11月第1版第61 页

普通高等学校历史学专业大学本科生阅读书目

普通高等学校历史学专业大学本科生阅读书目 全国高校历史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一个最低限度的史学书目普通高等学校历史学专业大学本科生阅读书目 郭双林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教授全国高校历史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 编者按:经过反复讨论修改,由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历史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历史学专业大学本科生阅读书目》,在该委员会2002年年会上已获得通过,并正式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历史系主任联席会议推荐。现将书目公布于此,希望通过此项工作,正确引导学生的读书活动,进一步推动历史学教学改革的深入,提高教学质量。 说明 开列本书目的目的是为普通高等学校历史学专业的大学生提供一个读书的门径,以便通过阅读巩固其基础知识,扩大其视野,培养其创新能力。因此,在开列时力求具有系统性、基础性、前沿性和可操作性。对入选书目,首先考虑历史本身的完整性,在此基础上尽可能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著作。对教材和工具书,除极个别情况外,原则上不予推荐。对一些权威性的大部头著作,如范文澜、蔡美彪主编的《中国通史》、郭沫若、林甘泉主编的《中国史稿》、侯外庐主编的《中国思想通史》、白寿彝主编的《中国通史》、李新等主编的《中华民国史》,及费正清主编的“剑桥中国史”、“剑桥世界史”系列,因卷帙过大,暂不推荐。对中外文史料,因卷帙繁多,数量极大,本书目除推荐翦伯赞、郑天挺主编的《中国通史参考资料》外,其他不再推荐,各校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或在教师指导下有选择地阅读。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本书目对普通高等学校历史学专业的学生只具有指导意义,各校教师完全可根据本地区、本学校的特点予以增删。此外,本书目是在复旦大学和武汉大学开列的《普通高等学校历史学专业大学本科学生基本阅读书目》的基础上,由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部分教师共同完成的。 一、中国古代史 1.翦伯赞、郑天挺主编:《中国通史参考资料》(八册),中华书局1960 年代至1980年代出版或多次重印。 2.钱穆:《国学概论》,商务印书馆1997年。 3.冯天瑜等:《中华文化史》(上下),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 4.刘俊文主编:《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1卷),中华书局1992年。 5.徐旭生:《中国古代的传说时代》,科学出版社1961年。 6.刘起釪:《古史续辩》,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 7.李学勤:《走出疑古时代》,辽宁大学出版社1994年。 8.谢维扬:《中国早期国家》,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年。

20世纪中国著名历史学家及其作品

20世纪中国近现代著名历史学家及其作品 白寿彝(1909—2000)字肇伦,又名哲玛鲁丁。回族。河南开封人。 主编《中国通史纲要》、《中国史学》、《史学概论》、《回族人物志》(共4卷本)、《回族历史》、《回民起义》、《中国通史》(12卷,22册)等书,著有《中国交通史》、《学步集》、《史记新论》、《历史教育和史学遗产》、《中国伊斯兰教史存稿》、《中国史学史》(第1册)、《白寿彝民族宗教论集》、《白寿彝史学论集》、《中国史学史论集》等。 岑仲勉(1886—1961)学名铭恕,字仲勉,别名汝懋。广东顺德县人。 著有《隋唐史》、《隋书求是》、《唐史馀审》、《通鉴隋唐纪比事质疑》、《唐人行第录》、《金石论丛》(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1981)、《黄河变迁史》、《府兵制度研究》、《西周社会制度问题》、《两周文史论丛》、《墨子城守各篇简注》;西北史地研究有《西突厥史料补阙及考证》、《突厥集史》、《中外史地考证》等;主要论文收录在《岑仲勉史学论文集》。 陈寅恪(1890—1969),江西义宁(今修水县)人。 著有《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非亲笔所著,是学生后来根据笔记整理的)、《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元白诗笺证稿》、《小逻辑》、《柳如是别传》、《金明馆丛稿初编》、《寒柳堂集》、《陈寅恪学术文化随笔》、《陈寅恪文集》、《金明馆丛稿二编》等。 陈垣(1880—1971)字援庵。广东新会人。 著有《元西域人华北考》、《明季滇黔佛教考》、《中国佛教史籍概论》及《通鉴胡注表微》等;宗教史方面有《火祆教入中国考》(1922)﹑《摩尼教入中国考》(1923)﹑《回回教入中国史略》(1927)等;研究元史,从事《元典章》的校补工作,写成《元典章校补释例》又名《校勘学释例》。校勘学﹑考古学的成果还有《旧五代史辑本发覆》(1937)﹑《二十史朔闰表》和《中西回史日历》等。他阅读了大量宋人、清人有关避讳的述作,并广泛收集引用了一百种以上的古籍材料,写成《史讳举例》。 陈梦家(1911—1966)曾使用笔名陈慢哉,祖籍浙江省上虞县,生于南京。 编著有《殷墟卜辞综述》、《西周铜器断代》、《西周年代考》、《六国纪年》、《尚书通论》(商务印书馆1957年)、《武威汉简》(文物出版社1964)、《汉简缀述》(中华书局1980)、《中国铜器的综录》、《老子今释》(重庆商务印书馆1945)、《海外中国铜器图录考释第一集》(北京图书馆、商务印书馆1946)、《美帝国主义劫掠的我国殷周铜器集录》(科学出版社1962)等。 陈翰笙(1897—2004)原名陈枢,江苏无锡人。农民问题及世界史专家。 著有《中国农民》、《西双版纳的土地制度》、《美国垄断资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5年)、《印度莫卧尔王朝》(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再版)、《陈翰笙文选》(复旦大学出版社1985年)、《解放前的中国农村》

中国史学史讲义

中国史学史讲义 先秦史学 一、传说、官书和史诗 1、传说 口耳相传史学的源头 传说包含两大类: 1)战胜自然灾害和在生产中取得成功的传说 治水(禹、女娲)干旱(羿)耕稼(弃,也称为稷或后稷,成了农神) 2)氏族由来和氏族、部落间原始战争的传说 夏、商、周三个王朝的始祖 禹:从鲧腹中生契:简狄吞了燕子的蛋,生了契弃:姜源践巨人迹怀孕所生 原始战争(黄帝与蚩尤之战) 传说与史学的关系 2、官书 1)卜辞和金文,是中国历史上目前所知最早的官文书。 卜辞和金文同史学产生的关系 2)《尚书》 历史鉴戒《酒诰》“罔(无)敢湎于酒”、“荒腆于酒” “人无于水监(鉴),当于民监” 3、史诗,指《诗经》中的《大雅》 史诗与史学的关系 二、国史和《春秋》 1、国史 《左传》“观书于大史氏,见《易》、《象》与鲁春秋” 《国语》“习于春秋”、“教之春秋” 《墨子·明鬼下》“周之春秋”、“燕之春秋”、“齐之春秋” 《孟子·离娄下》“王者之迹熄而诗亡,诗亡然后春秋作。晋之

《乘》、楚之《梼杌》、鲁之《春秋》,一也。” 国史的特点及与史学的关系 2、《春秋》 三、私人历史撰述的发展 1、《左传》和《国语》 1)《左传》 2)《国语》 3)《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春秋》三传、《春秋外传》 2、《竹书纪年》、《世本》和《战国策》 1)《竹书纪年》 《晋书·武帝纪》载:咸宁五年(279年)冬十月,“汲郡人不准掘魏襄王冢,得竹简小篆古书十余万言,藏于秘府。”束皙、荀勖、和峤、杜预 2)《世本》帝系、本纪、世家、传、谱、氏姓、居、作雷学淇、茆泮林两种辑本 3)《战国策》 4)《战国纵横家书》 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帛书 3、多种撰述 《山海经》、《尧典》和《禹贡》、《仪礼》和《周官礼》 四、先秦诸子历史观 1、损益史观 孔子《论语·为政》“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2、复古史观 老子《老子·十四章》“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3、循环史观 孟子《孟子·滕文公下》“天下之生久矣,一治一乱。” 4、进化史观

梁启超 新史学 讲义

梁启超与“新史学” 一、梁启超(1873—1929)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子、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早年就学于广州学海堂,1889年(光绪十五年),广东乡试中举人第八名。次年,结识康有为,执业为弟子,研究新学,宣传变法。戊戌政变后,政治思想日趋保守。他对于西学有广泛的涉猎,宣传阐释,不遗余力,是本世纪初资产阶级学术思想上最有影响的代表人物之一。史学是其所长,影响亦最大。 二、梁启超的史学著作也与中国的大事息息相关: 1898年,梁启超等一批维新派主持“戊戌变法”,随后失败。——随后撰写《戊戌政变记》; 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梁启超撰写《李鸿章》传,又撰写《南海康先生传》,并于1902年发表《新史学》;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梁启超同年撰写《欧洲战役史论》; 在一战以后,中国五四运动之后,梁启超又发表一些史学著作: 1921,《清代学术概论》 1921—1922年《历史研究法》 1923,《研究中国文化史的几个问题》 1927年,《古书真伪及其年代》。 三、时代背景 1、梁启超所处的时代不言而喻,中国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遭到外族入侵,国家 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所以,梁启超的《新史学》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应运而生。 2、自1898年严复发表《天演论》以来,进化论思想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以及其 他史学思想的传入,构成了梁启超“新史学”思想的一些内容。

四、梁启超对于传统史学的批判 梁启超认为近代以民众的“国家思想”之所以薄弱,是因为中国传统史籍未能发挥其作用,因而首先对传统史学进行了批判,提出了传统史籍的四个弊端: 1、知有朝廷而不知有国家 他认为,二十四史虽然名为史,其实不过是“二十四姓之家谱而已”,认为中国从来没有一部史书是为了国民而作。 2、知有个人而不知有群体 中国传统史籍都是以纪传为主的,这是以单个的人物作为主体,这些作者“以人物为历史之材料”,“以时代为人物之附属”,而不知道把这些人物放到整个时代背景之中,使他们“以人物为历史之材料”,“为时代之代表”。更不用说从群体的角度来看了。3、知有陈迹而不知有今务 中国古代不重视当代史的研究,“非鼎革之后,则一朝之史不能出现。”《资治通鉴》也不过是“亦起战国而终五代”;中国古代基本是下一个朝代来撰写上一朝代之史书。 4、知有事实而不知有理想 古代史家不知道“史”也有“精神”,“而群与群之相际,时代与时代之相续,其间有消息焉,有原理焉”,更不知道寻求其因果相生之例。 作者进而认为,这四个弊端又产生“二病”: 1、能铺叙而不能别裁 这是从书的内容上来说,他认为“往往有读尽一卷,而无一语有入脑之价值者。” 2、能因袭而不能创作 这是从述作体例上来说的,作者认为,除了司马迁等人有所创新之外,其他人都是沿用其体例,以政治史为主,其它类型的史书就很少了。 这六个弊端,最终使传统史学产生了“三恶果”: 1、难读

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书目(100种)

《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已出书目 【第一辑四十种】 马氏文通马建忠 国故论衡章太炎 王国维文学论著三种王国维 吴梅词曲论著四种吴梅 中国中古文学史汉魏六朝专家文研究刘师培 中国文学批评史(上、下)郭绍虞 甲骨文字释林于省吾 中国俗文学史郑振铎 汉语语音史王力 红楼梦辨俞平伯 中国韵文史龙榆生 汉魏六朝诗论丛余冠英 台湾通史(上、下)连横 秦汉史吕思勉 中国史学史金毓黻 史学要论李守常 中国通史简编(上、下)范文澜 国史大纲(上、下)钱穆 中国史纲(一、二卷)翦伯赞 春秋史童书业 魏晋南北朝史论丛唐长孺 明清社会经济史论文集傅衣凌 西夏史稿吴天墀 中国伦理学史(外一种)蔡元培 新唯识论熊十力 东西文化及其哲学梁漱溟 科学与玄学罗志希 中国艺术精神徐复观 论逻辑经验主义洪谦 九朝律考程树德 比较宪法王世杰钱端升 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瞿同祖 中国民治论鲍明钤 中国官僚政治研究王亚南 通货新论马寅初 中国经济思想史唐庆增 中国厘金史罗玉东 北平生活费之分析陶孟和 论社会学中国化吴文藻 第四种国家的出路吴景超

【第二辑三十种】 目录学发微古书通例余嘉锡 积微居小学金石论丛杨树达 现代中国文学史(外一种:明代文学)钱基博 等韵源流赵荫棠 诗言志辨经典常谈朱自清 话本小说概论(上、下)胡士莹 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道教徒的诗人李白及其痛苦李长之明清史讲义(上、下)孟森 国史要义柳诒徵 中国南洋交通史冯承钧 通史新义何炳松 魏晋清谈思想初论贺昌群 中国救荒史邓云特 认识论张东荪 科学方法论科学概论王星拱 中国哲学史大纲胡适 知识论(上、下)金岳霖 法相唯识学太虚 陈康:论希腊哲学陈康 康德的知识学齐良骥 中国文化的展望殷海光 中国道教史傅勤家 监狱学孙雄 中国法制史概要陈顾远 新政治学大纲邓初民 财政学何廉李锐 中国之棉纺织业方显廷 中国田制史万国鼎 南洋华侨与闽粤社会陈达 文化人类学林惠祥 【第三辑三十种】 中国小说史略(外一种:汉文学史纲要)鲁迅 现代吴语的研究赵元任 古典新义闻一多 谈艺录钱锺书 唐诗综论林庚 中古文学史论王瑶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新校本)梁启超 通鉴胡注表微陈垣 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陈寅恪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郭沫若

中国历史文选讲义

中国历史文选讲义 《中国历史文选》教学大纲 (一)课程设置 《中国历史文选》是高等院校历史系开设的一门工具性专业基础课。不同专业方向,开设的课时数不等,一般在第一学年开设,共两个学期,每周4/3学时。 (二)目的要求 《中国历史文选》课的开设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阅读和运用我国古代文献典籍的能力,同时也为进一步学习和研究中国历史奠定一个基础。这就要求本课程在保证文选教学这一主体内容的前提下,辅之以相应的文献和读史常识,以加深学生对我国文献典籍的全面了解,并提高阅读能力,掌握历史研究的一般方法。 (1)要籍部分:要求学生了解文献典籍的发展概况,对每一部书要掌握作者简历、成书年代、史料来源、编纂体例、主要内容、史料价值、版本、注本以及相关参考书等。(2)文选部分:通过各类典型历史文选的讲授,要求学生掌握较为系统的古汉语理性知识,能够阅读通用的古代文献典籍,并能具体感知各类文献典籍的体例、叙事、取材及编纂特点。讲授以字、词、句为主,可适当串讲,但要防止以串代替字、词、句的落实,以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对于词汇,要求学生掌握1000左右的基本词汇,能够理解古汉语常用的本义、引申义、假借义,以及语法活用,其中200左右的重点词,要达到熟练的程度。 (三)教学原则方法 (1)以唯物史观作指导,批判继承中国古代文化遗产,培养爱国主义思想。 (2)循序渐进教学。 (3)合理容量的多层次教学。 (4)强化实践教学。 (四)学时比例 在一学年的教学中,要籍介绍可占总学时的30%,文章选讲是主体内容,占总学时的70%。练习实践安排在课外进行,时间比例一般为教学时数的一比一。 绪论 (一)历史与历史书籍 何谓历史?一提起这个概念,我们马上会想到遥远的过去,不错,过去的一切都属于历史的范畴,但是为什么不把过去了一切称之为诸如“陈迹”、“往事”、“过去”,而用了这么一个专有名称呢?为了弄清这个问题,我们先从构成这个名词的每个字出发。“史”,许慎在《说文解字》解释为“史,记事者也。从又持中,中,正也。”可见史在古代指保管图籍并记录朝廷或帝王言行的史官。《说文解字》释“历”为“过也,一曰经历。”从字形上看,从“双禾”,古代以农业为主,常以“禾”作为纪年的标志,“禾”一熟为一年,双禾表示多年。“历”“史”二字合成一词,表示变为陈迹的事情,即对过去发生事情的记录。可见用“历史”一词记录陈迹往事是古代人们劳动实践的结果。今天人们所使用“历史”一词,往往包含两种含义:一方面历史指的事件,即历史过程本身;另一方面指的是历史学。而后者往往属于观念形态的东西,是人类对历史活动过程和规律的揭示和反思。

中国史学史讲义04封建史学的初步发展——魏晋南北朝史学

第四章封建史学的初步发展——魏晋南北朝史学 第一节、魏晋南北朝史学的发展 一、封建史学发展的表现 魏晋南北朝是我国封建史学彻底摆脱“附经立说”的束缚,在学术领域形成一个独立、完整、多样化学科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封建史学得到了初步的巩固和发展,主要表现为官私修史成风、史籍数量宏富、史著类型多样、史学地位提高。 当时各个政权的统治者面对频繁的政权更迭、风云变幻的政治斗争和尖锐的阶级矛盾、民族矛盾,迫切需要借鉴前代王朝兴旺盛衰的经验教训,也迫切需要宣扬本政权开国创业的功德,因而在建国之后几乎都设置史官,组织人力编修前代史和本朝国史。官修史书外,私人修史也蔚然成风。他们或总结前代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或针砭事时弊,以为讽谏;或借修史建立名誉,求名当世,传名后世;或为避免遭无故贬斥杀戮,退而著史,寄托情趣。当时史书的作者几乎遍及地主阶级的各个阶层和各个文化部门。 魏晋以前的史书数量不多,不过200部左右。而《隋书.经籍志》著录的官私史书多达874部,16558卷,除极少数是东汉、隋朝的史家所撰外,绝大部分产生与魏晋南北朝时期。如以纪传、编年为体的后汉史有29家、三国史有19家、晋史有18家、十六国史有31家、南朝史有39家、北朝史有18家。这一时期史书数量之多,卷帙之繁,是以往任何一个朝代都不能比拟的。“二十四史”中,就有五部成书于这一时期。 这一时期史书类型日趋繁杂,有许多史书类型是前所未有的。 纪传体的地位进一步巩固,编年体则蓬勃发展,作为直接为纪传体和编年体准备材料的起居注,发展成为一大门类。杂传是借人物反映一定时期历史内容的一种史书类型,分为13类。所记各类人物,有合传,有分传;有一时的,有一地的;有男的,有女的;有传记,又有序赞、题记、行状。杂传保留了为史官不及备载和不以为载的“风俗之旧,耆老所传,遗言逸行”(欧阳修《崇文总目叙释.传记类》),有助于历史研究的扩大和深入。 这一时期出现了一批重要的史注作品,有的史家以注史而出名,其名声甚至超过了原作者。刘宋裴松之《三国志注》、裴姻《史记集解》、梁刘昭《后汉书注》北魏郦道元《水经注》都是当时著名的史著。史论、史评著作也大量涌现,南朝梁太子萧统编纂《文选》,专立“史论”一目。说明这一时期史论有了相当的发展;史评著作分为三类,一是评论史事,一是评论史家,一是评论史书。保留下来的只有《文心雕龙.史传篇》。是评有助于史书质量

中国史学史

中国史学史 绪论: 一、中国史学史的意思任务与研究内容 (一)历史、历史学与史学史 1、历史就是人类社会演进的客观过程 2、历史学是对人类历史也就是人类一切既往活动的认识,是记述和研究历史演进过程的科 特点:综合性、动态回顾性、写实性 3、史学史就是历史学作出自我反思的系统性学问 ①阐述史学发展的过程及其规律 ②阐述史学在发展中所反映的时代特点 ③及其史学的各种成果在社会上的影响 ④对中国史学作出系统的自我批评和自我总结 (二)中国史学史的学术任务 1、清理史学遗产,这是史学史研究的基础性工作 A历史哲学(或称历史观) B史学思想 C历史主编撰学 D官方修史制度和历史活动 E史学的史学活动 F史学评论 2、阐明史学演进过程 是在清理史学遗产的基础上进行的,其任务时将历史学的产生、发展和各个时期的基本状况,予以条理化、系列化的叙述与评析,这就要求把清理史学遗产的各个知识“点”联结成包括时间先后在内的有序的线索。 根本目标:表述出关于史学发展进程的连续的实景、系统性的知识和精湛的评析; 阐明史学的演进过程,才使史学研究真正具备独立学科的性质,

从而与目 录学的史籍解题、人物传记的史家介绍以及其他相邻学科区别开来。 3、揭示史学发展规律,是史学史研究的重要任务 揭示史学的发展规律,就是要探讨史学发展的社会条件与内在原因,揭示史学在不同阶段运行机制 (三)中国史学史的研究内容 1、历史观:是对历史的概括性看法,其系统化为历史哲学,回答诸如历史是否发展进步,历史变化发展的原因和动力,历史的变化发展有没有规律性等一系列根本性的问题. 2、史学思想:是对历史学本身的一种认识,设计历史学的性质、功能、治史目的以及与此相关的方法论问题。 3、历史编纂学,是关于编撰历史著述的具体方式、方法的学问,它所解决的是史书如何更好的表现客观历史内容的技能问题,这既涉及史书的编写形式,又涉及史书的内容取裁和文字技巧。 4、史学史以及相关的制度与举措,是中国古代特有的史学现象。 中国的官方是学,包括历代史官建置、史馆机构,官方史学思想,对修史的规范性规定(其中含有针对私家修史活动的干预),官方历代修史的具体过程和具体措施,官方运用史学和历史知识于政务的举动等等。 5、史家的史学活动,构成了史学史的发展过程,是史学史必须研究的内容, 研究史家的史学活动,应包括史家所组成的团体及形成的流派,同时,史家的史学活动是与其他的政治活动、学术活动联系在一起的,史学研究应涉及史家的这些生平事迹、其他活动,但这些都是为研究其史学活动服务的,不能截然割裂。 6、史学评论:就是对历史著述进行诸如材料真伪、结构优劣、成就高低、影响大小等方面的判断和论证。还要对前人的史学评论工作进行阐述和总结。因此,史学评论既是史学史学科的一个研究手段,也是史学史研究的一项内容,即我们要以史学评论的方式研究史学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