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史学史论文3000字

中国史学史论文3000字

中国史学史论文3000字

五十年来中国史学史分期研究述评

内容摘要:

研究与撰述史学史,分期问题无法回避。近五十年来(1950——),有关中国史学史分期问题的研究,成果甚丰,分歧很大。综览各家观点,评判得失利弊,对推进21世纪中国史学史研究的发展,无疑是有益的。

研究与撰述史学史,分期问题无法回避。近五十年来(1950——),有关中国史学史分期问题的研究,成果甚丰,分歧很大。综览各家观点,评判得失利弊,对推进21世纪中国史学史研究的发展,无疑是有益的。

一、中国史学史分期问题研究的两次高潮

五十年来,关于中国史学史分期问题的研究,曾经有过两次高潮。第一次是20世纪代中前期,第二次是20世纪代以来。

教育部召开文科教材会议,史学史被列入教材计划。以此为契机,史学史学科的建设引起史学界关注。北京、上海、广州、济南、武汉、西安等地高校、史学会及研究机构先后召开了多次学术座谈会,就史学史研究的对象、内容,研究的目的、意义等问题进行研讨,其中关于中国史学史的分期,是讨论的热点之一。老一代史学家白寿彝、齐思和、刘节、贺昌群、陈千钧、方壮猷、王毓铨、尹达、孙毓棠、何兹全、郑天挺、郑鹤声、胡厚宣、侯外庐、柴德赓、韩儒林、周谷城、耿淡如、周予同、吴泽、余兆梓、李平心、田汝康、郭圣铭等都发表了对中国史学史基本问题的看法,对中国史学史的阶段性分期以及分期的标准,提出了不同

的见解。当时的讨论有不少分歧,但多数人已注意到中国史学史的分期要反映出史学史自身的发展过程,既不能与中国历史的分期相差太远,又不能将对历史的分期照搬到史学史的分期中,“大家同意基本上跟整个中国社会阶段的发展相照应,但社会变化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一般总要晚些”(《关于史学史的讨论》,《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第1期)。白寿彝、齐思和、刘节、贺昌群、陈千钧等人还进行了具体划分,试图将中国史学史分期问题的研究引入深入。可惜不久“文革”爆发,这次有关史学史的讨论被迫中断,分期问题也就被搁置起来,再也没人提起。

20世纪代,随着历史学科的再度兴盛,史学史研究也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一批中国史学史研究的著作先后问世,代没有解决的中国史学史分期问题,再一次被提出讨论。陈其泰、仓修良、施丁、陶懋炳、瞿林东、张孟伦、陈光崇、许凌云、高国抗、邓子美、李宗邺、王树民、朱杰勤、吴怀祺、范沛潍、彭忠德、张家璠、吕美泉、宋衍申等史学史专家和学者都提出了自己的分期方法。他们或著文专论这一问题,或通过专著体现自己的观点,论证更加充实而深入。纵向上看,这一时期的分期讨论,有对代讨论的继承,但更多的是提出新见。横向上看,这一时期的讨论涉及的问题更多,所依据的分期标准更加不同,分歧也就更大。尤其需要注意的是,代有关史学史分期的研究,多停留在理论上,付诸于史学史编撰实践的极少,只有白寿彝写出了《中国史学史教本》上册,刘节写出了《中国史学史稿》(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刘节著《中国史学史稿》系曾庆鉴等人据刘氏遗稿整理而成),且都是讲义,系内部印行,传播不广。代以后,理论探讨与著史实践并重,大量史学史著述出版,据朱仲玉统计,就达16种之多(《中国史学史书录续篇》,《史学史研究》第4期)。近几年来又有这方面的著作出

版,共计约20余种。这些著述,各自采用了不同的分期方法及标准,使分期问题愈显复杂与重要。

二、中国史学史分期的不同观点

五十年来,关于中国史学史分期的研究,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对整个史学史作通代的划分,二是着重对古代史学史的划分,三是着重对近代史学史的划分,兹将这三种类型的观点,综述如下。

(一)对中国史学通史的阶段性划分。这里所谓的中国史学通史,并不是一个十分严格的概念。因为从分期问题讨论的下限看,有的学者划到五四运动,有的划到新中国建立,有的甚至划到当前。因此,我们在综述这一问题时,为叙述方便,凡包举古代、近代者,均视为通史范围。现按划分阶段的不同,分述如下:

(1)两段分期法。陈光崇以五四运动为界,将中国史学史分为两个时期,在此以前为旧史学时期,在此以后为新史学时期。旧史学时期又分为四个阶段,即从有文字记载到汉朝建立为草创阶段,从汉代到唐朝建立以前为确立阶段,从唐代到清朝鸦片战争以前为发展阶段,从鸦片战争到五四前为蜕变阶段(《中国史学史论丛》,辽宁人民出版社版)。吕美泉则以19世纪代为界将中国史学史分为新旧两个阶段,并指出旧史学内部按朝代分期最为妥当(《关于中国史学史分期的几个问题》,《辽宁大学学报》第6期)。

(2)三段分期法。尹达把中国史学史划分为奴隶社会的史学、封建社会的史学、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史学三个时期。其中封建社会的史学又分三段,从战国到刘知几为一段,从《通典》至明中叶为一段,明清之际至鸦片战争为一段。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史学又分两段,至为一段,至为一段(《中国史学发展史》,中州古籍出版社版)。施丁则将中国史学史划分为古代、近代、当代三大历史阶段,古代史学从史学萌芽到乾嘉史学,近代史学从鸦片战争到,当代史学为建国以来。古代史学又以司马迁《史记》为标志,分为先秦史学史、两汉至明清史学史两段。近代史学则以李大钊为标志,分作前后两期(《中国史学简史》,中州古籍出版社版)。

(3)四段分期法。齐思和把中国史学史划分为四个时期,从有文字记录到汉朝建立以前为萌芽期,从汉代到宋朝建立以前为建立期,宋元明三代是中国史学发展的又一新时代,从清代建立到五四运动前夕为一时期(《齐思和谈中国史学史》,《光明日报》6月6日)。李宗邺也将中国史学史分为四期:先秦为萌芽期,秦汉魏晋南北朝为创立期,隋唐五代宋辽金元为发展期,明清及近代为开始进入科学研究时期(《中国历史要籍介绍》,上海古籍出版社版)。彭忠德也是四段分期:神意思想时期(从上古到战国),英雄思想时期(秦汉魏晋南北朝),鉴戒思想时期(隋唐到清),进化思想时期(清末到五四运动)(《中国史学史分期新说》,《湖北大学学报》第5期)。

(4)五段分期法。刘节将中国史学史分五个时期:萌芽期(先秦),创建期(西汉到隋唐),充实期(两宋元明),发展期(清代),更新期(清代晚期

到当前)(《广东史学会关于中国史学史范围、内容与分期问题的讨论》,《学术月刊》第1期)。王树民也将中国史学史划分五期:王官之学时期(上古至春秋末年),史书体例成熟时期(战国到南北朝之末),官修史书定局与史学新发展时期(唐五代宋元),民间史学异军突起时期(明清),史学蜕变时期(清末到民国)(《中国史学史纲要》,中华书局版)。

(5)六段分期法。邓子美把中国史学发展划分六个时期,从史学萌芽到司马迁撰成《史记》,为古代史学形成期;从《汉书》撰成至《通典》问世,为古代史学重要发展期;自五代到晚明,为古代史学鼎盛及衰落期;从清初到民国初年,为古代史学蜕变期;从19世纪末至20世纪代,为中国近代史学兴起期;20世纪代(以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为标志),是中国现代史学建立和壮大期(《我国史学发展的阶段性与连续性的统一观初探》,《河北师院学报》第2期)。

(6)七段分期法。白寿彝将中国史学发展分为七期:先秦时期——中国史学的童年,秦汉时期——中国史学的成长,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中国史学的发展,宋元时期——中国史学的继续发展,明清时期——中国封建社会衰老时期的史学,近代前期(以前),近代后期(1919—)(《中国史学史》第一册,上海人民出版社版;《中国史学史教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版)。

(7)八段分期法。周春元持这种分期法,他把中国史学史分为八段:中国古代史学的起源(先秦),封建主义史学的形成(秦汉),封建主义史学的初步

发展(魏晋南北朝),封建主义史学的进一步发展(隋唐),封建主义史学的高度繁荣(宋辽金元),封建主义史学的中衰和新发展(明清),封建主义史学的继续和爱国主义、革命史学的产生(鸦片战争到),资产阶级史学的兴起和马克思主义史学的曙光(以前)(《中国史学史》,《贵州师大学报》编辑部版)。张家璠、耿天勤等人也是八分法,即先秦时期,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五代时期,宋辽金元时期,明至清乾嘉时期,鸦片战争至义和团运动时期,义和团运动失败至五四时期,五四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期(《中国史学史简明教程》,广西师大出版社版)。

(8)九段分期法。汤勤福将中国史学史分为九段:夏商周春秋时期的史学,战国时期的史学,秦汉时期的史学,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史学,隋唐五代时期的史学,宋辽金元时期的史学,明清时期的史学,近代史学(1840—),现代史学(1911—)(《中国史学史》,山西教育出版社版)。

(二)对古代史学史的阶段性划分。

(1)四段分期法。贺昌群认为古代史学呈四个发展时期:司马迁以前为第一期,司马迁至杜佑为第二期,郑樵至明末为第三期,清代历史考据学为第四期(《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邀请校内外史学工作者探讨中国古代史学史内容分期问题》,《光明日报》3月14日)。陈千钧也将古代史学划分四个时期:奴隶社会时期(殷周至春秋末),史学起源,史书初出;封建社会前期(春秋末至隋),史学创立、奠基;封建社会中期(唐代至明中叶),史学发展、充实;封建社会后期(明至鸦片战争前),史学领域提出新见解,但找不到新出路(《广东史学会关于中国史学史范围、内容与分期问题的讨论》,《学术月刊》第1期)。刘

节也同意四分法,认为先秦是一期,从司马迁到刘知几是一期,从刘知几到《明史》是一期,乾嘉至清末是一期(《中国史学史稿》,中州古籍出版社)。仓修良的四段分期则是:中国史学的起源和战国秦汉间的史学,以人物传记为中心的汉魏六朝史学,主通明变的唐宋元史学,具有启蒙色彩的明清史学(《谈谈中国古代史学史分期问题》,《史学史研究》第2期)。高国抗与范沛潍的四分法很一致,都将中国古代史学划分为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四期(高国抗《中国古代史学史概要》,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版;范沛潍《中国古代史学史的分期》,《史学月刊》第6期)。

(2)五段分期法。白寿彝将古代史学史分为五个时期:先秦时期,秦汉时期,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宋元时期,明清时期。陈其泰赞同这一分期方法,并做了详尽说明(《中国古代史学史分期问题浅议》,《史学史研究》第1期)。陶懋炳也采用五段分期法:中国古代史学的童年期(先秦),中国古代史学的成长期(秦汉),中国古代史的发展期(魏晋至唐前期),中国古代史学的繁荣期(唐后期迄于宋元),中国古代史学的迟滞期(明和清前期)(《中国古代史学史略》,湖南人民出版社版)。

(3)六段分期法。许凌云则分为六个阶段,即先秦为萌芽期,两汉为形成期,魏晋南北朝为初步发展期,隋唐为发展期,宋元明是上一期的继续,清代史学为相当发展期(《读史入门》,北京出版社版)。邹贤俊也是六分法,即远古历史传说与殷周春秋时期史学的产生,战国秦汉时期史学的成长,魏晋南北朝时期史学的发展,隋唐时期史学发展的新局面,五代宋元时期史学的继续发展,明

清时期史学发展的相对停滞与新探索的出现(《中国古代史学史纲》,华中师大出版社版)。李炳泉的六分法则是:中国史学的产生(先秦),封建史学的形成(秦汉),封建史学的发展(魏晋南北朝),封建史学的繁荣(隋唐五代),封建史学的顶峰(宋辽金元),封建史学的衰落(明清)(《中国史学史纲》,辽宁师大出版社版)。

(4)七段分期法。张孟伦分为七个时期,即先秦史学,秦汉史学,魏晋南北朝史学,隋唐五代史学,宋代史学,元明史学,清代史学(《中国史学史》上下册,甘肃人民出版社、版)。宋衍申也是七分法,具体为:史学的产生(先秦),封建史学的奠基(秦汉),封建史学的初步发展(魏晋南北朝),封建史学的成熟(唐),封建史学的鼎盛(宋辽金元),封建史学的衰微(明),封建史学的终结(清前期)(《中国史学史纲要》,东北师大出版社版)。

(5)九段分期法。瞿林东分为九个阶段:即史学的兴起(先秦),正史的创立(秦汉),史学的多途发展(魏晋南北朝),史学在发展中的转折与创新(隋唐五代),历史意识与史学意识的深化(宋辽金),多民族史学的进一步发展(元代),史学走向社会深层(明代),史学的总结与嬗变(清前期),史学在社会大变动中的分化(清后期)(《中国史学史纲》,北京出版社版)。

(三)对近代史学史的阶段性划分。关于近代史学的阶段性发展,人们的看法相对比较一致。受社会史分期的影响,被当作近代史学的开端,而也一般被划作近代史学的下限。大多数学者都同意以五四运动为界,将近代史学划分为前后两个时期。但分期的标志又略有不同。白寿彝以五四运动为标志,将近代史学分

成“近代前期”与“近代后期”两大段,并相应地纳入到自己对中国史学史的总体阶段划分中去(《中国史学史》第一册,上海人民出版社版)。尹达则把近代史学称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史学”,以“五四”为界划分为上、下两段(《中国史学发展史》,中州古籍出版社版)。施丁则以李大钊为标志,将近代史学分为“五四”以前资产阶级史学同封建史学新旧矛盾、“五四”以后马克思主义史学同封建史学及资产阶级史学的对立斗争两个阶段(《中国史学简史》,中州古籍出版社版)。吴泽则将近代史学划分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史学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史学两大时期,大致也以“五四”前后为界。同时又将旧民主主义革命史学分为三个阶段,即鸦片战争到太平天国时期的史学,太平天国革命失败到义和团运动时期的史学,义和团运动失败后到五四运动时期的史学(《中国近代史学史》上下册,江苏古籍出版社版)。

另外,陈其泰从近代史学依次更替的飞跃性发展的角度,以著名史家和史著为标志,将近代史学划分为三个大的阶段,即:魏源著成《海国图志》,标志着传统史学向近代史学转变出现质的飞跃;梁启超撰《新史学》,是近代史学演进的又一次质的飞跃,宣告新史学时代的到来;郭沫若著成《中国古代社会研究》,近代史学出现第三次飞跃,马克思主义史学遂成为中国史学近代化的主流(《中国近代史学的历程》,河南人民出版社版)。蒋俊则以剖析中国资产阶级史学思想为主,将中国近代史学划分为新史学阶段(20世纪初到五四运动),实验主义史学阶段(五四运动以20世纪代末),多元发展阶段(20世纪代初到代末)(《中国史学近代化进程》,齐鲁书社版)。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050105) 一、学科概况 中国古代文学源远流长,内容十分丰富,与中国的历史、文化紧密相连,显示出特有的民族性、传承性、时代性的特征。它以汉民族文学为主,同时又兼容了其他少数民族的历史与文学,构成蔚为大观的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内容包括中国古代各个时期各种文体的嬗变发展、作家作品、作家群体和文学流派、文学理论批评等。研究方向按时代划分为三段:先秦两汉文学、魏晋南北朝唐宋文学、元明清文学。 该硕士点学科特色与优势:本校地处兰州,西北地域既是中国传统文学的发祥传承之地,又是多民族文化交融最为频繁之地,民族文化异彩纷呈,学术研究空间极大。本学科将传统的古代文学研究与西北民族地域文学研究相结合,拓展传统古代文学的视野,并且紧紧依托地域优势和民族优势,着重研究多民族集聚的古代西北地域文学及其多民族文化融合的文学现象,以深入发掘中国多元一体的文学发展规律。 师资队伍:本学科目前有教授3名,副教授3名,讲师3名。其中有博士学位2人,硕士学位6人。年龄45-55岁3人,35-45岁3人,35岁以下3人。是一支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合理的团队。 教学科研:古代文学学科是校级重点学科,古代文学课程是省级精品课程。近5年来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一项,目前在研课题有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教育部规划课题2项。国家社科重大项目子课题1项。还有完成和正在完成的横向项目多项。拥有项目经费65万(不含配套经费)。出版著作《北朝民族文学叙论》、《山水诗词论稿》、《清代浙江进士群体研究》、《唐诗题材类论》、《秦汉政治与文学》等12部,大型文献集成2种,发表于核心以上刊物文章30余篇,获省厅级以上奖励5项。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能在高等学校、科研单位、新闻出版机构、政府机关从事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科学研究等方面的专门人才。 1、学习和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拥护党的领导,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方针,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型人才,积极为国家和民族地区的现代化建设服务。

瞿林东:发掘中国古代史学的理论遗产

发掘中国古代史学的理论遗产 ——访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瞿林东 2015年06月27日 09:3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作者:记者·宗敏 近年来,通过对史学研究中“西方中心主义”的反思,越来越多的历史学者认识到,21世纪中国史学应扎根中国发展的实际,构建中国史学的话语体系。要提升中国史学的话语权,首先要发掘和继承中国史学的优秀理论遗产。中国古代史学理论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怎样推动中国史学理论和史学史研究的创新?对此,记者采访了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瞿林东。 记者:您研究中国史学史是从唐代史学开始的,并且撰写了您从事史学史研究的第一部论著《唐代史学论稿》,为什么选择唐代史学这样一个研究的立足点? 瞿林东:《唐代史学论稿》出版于1989年,是我从事史学史研究的第一部著作,也是我在1978—1988年这10年中对唐代史学史研究的一个总结。今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又出了一个增订版,新增了十几篇文章。 当时,考虑这个问题的时候有多种因素:第一就是我教中国古代史,对唐代历史很感兴趣,唐代的诗、散文也很有吸引力。第二就是我做了一个考察,发现学界当时对唐代史学的研究很少,也就是说唐代史学留给我们的研究空间非常大,可以出很多成果。第三,我的恩师白寿彝先生写的中国史学史写到唐初就中断了,我是他的研究生,我有责任接着往下写,这也是一个很大的原因。而且如果唐代研究好了,往上往下都可以延伸。 通过写这部书,我对于唐代众多史家的思想、活动、成果,以及唐代许多历史著作、史学评论的产生、内容、观点,有了比较系统和全面的了解;对于唐代历史发展同唐代史学发展之间的关系也有了更加具体的、深刻的认识。 记者:您的研究不局限于断代史学,而是不断向深度、广度拓展,撰写了《中国史学散论》《史学志》《中国史学史纲》等,您为什么着意于对“通”的追求? 瞿林东:我认为对中国史学史的研究仅仅停留在对一个断代的认识上是很不够的,必须要“通”。因为如果不“通”,那你就不能纵观全局,看不清脉络,也就不能揭示规律,从根本的意义上来认识中国史学史。你不“通”,也就不可能对于局部问题作出准确的认识和恰当的评论,因为你的知识有限,视角太窄,容易以偏概全。更重要的是,你不“通”,你对史学问题的认识就不能上升到理论层次,也就会影响整个学科的发展。 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研究所是中国史学史研究的中心,但是我们长期没有一本贯通的中国史学史的专书,所以我发奋要把中国史学史贯通下来。《中国史学散论》《史学志》和《中国史学史纲》,可以看作是我追求“通”的三个阶梯。

中国史学史论文3000字

中国史学史论文3000字 五十年来中国史学史分期研究述评 内容摘要: 研究与撰述史学史,分期问题无法回避。近五十年来(1950——),有关中国史学史分期问题的研究,成果甚丰,分歧很大。综览各家观点,评判得失利弊,对推进21世纪中国史学史研究的发展,无疑是有益的。 研究与撰述史学史,分期问题无法回避。近五十年来(1950——),有关中国史学史分期问题的研究,成果甚丰,分歧很大。综览各家观点,评判得失利弊,对推进21世纪中国史学史研究的发展,无疑是有益的。 一、中国史学史分期问题研究的两次高潮 五十年来,关于中国史学史分期问题的研究,曾经有过两次高潮。第一次是20世纪代中前期,第二次是20世纪代以来。 教育部召开文科教材会议,史学史被列入教材计划。以此为契机,史学史学科的建设引起史学界关注。北京、上海、广州、济南、武汉、西安等地高校、史学会及研究机构先后召开了多次学术座谈会,就史学史研究的对象、内容,研究的目的、意义等问题进行研讨,其中关于中国史学史的分期,是讨论的热点之一。老一代史学家白寿彝、齐思和、刘节、贺昌群、陈千钧、方壮猷、王毓铨、尹达、孙毓棠、何兹全、郑天挺、郑鹤声、胡厚宣、侯外庐、柴德赓、韩儒林、周谷城、耿淡如、周予同、吴泽、余兆梓、李平心、田汝康、郭圣铭等都发表了对中国史学史基本问题的看法,对中国史学史的阶段性分期以及分期的标准,提出了不同

的见解。当时的讨论有不少分歧,但多数人已注意到中国史学史的分期要反映出史学史自身的发展过程,既不能与中国历史的分期相差太远,又不能将对历史的分期照搬到史学史的分期中,“大家同意基本上跟整个中国社会阶段的发展相照应,但社会变化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一般总要晚些”(《关于史学史的讨论》,《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第1期)。白寿彝、齐思和、刘节、贺昌群、陈千钧等人还进行了具体划分,试图将中国史学史分期问题的研究引入深入。可惜不久“文革”爆发,这次有关史学史的讨论被迫中断,分期问题也就被搁置起来,再也没人提起。 20世纪代,随着历史学科的再度兴盛,史学史研究也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一批中国史学史研究的著作先后问世,代没有解决的中国史学史分期问题,再一次被提出讨论。陈其泰、仓修良、施丁、陶懋炳、瞿林东、张孟伦、陈光崇、许凌云、高国抗、邓子美、李宗邺、王树民、朱杰勤、吴怀祺、范沛潍、彭忠德、张家璠、吕美泉、宋衍申等史学史专家和学者都提出了自己的分期方法。他们或著文专论这一问题,或通过专著体现自己的观点,论证更加充实而深入。纵向上看,这一时期的分期讨论,有对代讨论的继承,但更多的是提出新见。横向上看,这一时期的讨论涉及的问题更多,所依据的分期标准更加不同,分歧也就更大。尤其需要注意的是,代有关史学史分期的研究,多停留在理论上,付诸于史学史编撰实践的极少,只有白寿彝写出了《中国史学史教本》上册,刘节写出了《中国史学史稿》(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刘节著《中国史学史稿》系曾庆鉴等人据刘氏遗稿整理而成),且都是讲义,系内部印行,传播不广。代以后,理论探讨与著史实践并重,大量史学史著述出版,据朱仲玉统计,就达16种之多(《中国史学史书录续篇》,《史学史研究》第4期)。近几年来又有这方面的著作出

中国史学史复习资料-普洱学院

中国史学史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编年体:是我国最早的史书编纂体裁之一。孔子删定的《春秋》 采用编年体,初步将人物、地点、时间、事件四个因素结合起来 记叙历史,它已有了明确的时间顺序,把事件有系统地按年代先 后加以编排,上下连贯,从中可以看出历史的发展过程。这种体 例经过《左传》作者做了进一步的完善。 2、纪传体:是以记载历史人物事迹为主的史体。创立于西汉司马 迁的《史记》,该书以本纪记载历代帝王的事迹和国家发生的重 大事件;以表的形式谱列年爵;以书的形式记历代典章制度;以 世家的形式记载诸侯公卿的事迹;以列传的形式记社会各阶层人 氏的事迹。以后历代正史均沿用这种史体。 3、纪事本末体:纪事本末体是南宋袁枢在编撰《通鉴纪事本末》 过程中创立的。该书的编纂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读《通鉴》的困 难,详明历史事件的始末。袁枢将《通鉴》分年叙述之事统一集 中起来,分为239个标题,不动一字的加以抄录。每事各详起讫、 自为首尾,详细记载事件的来龙去脉。 4、史记五体:指的是《史记》的五种体例,由司马迁首创,分别 是本纪十二篇,世家三十篇,书八篇,表十篇,列传七十篇。 其中,本纪是以朝代先后为序记载的从黄帝到汉武帝的各朝代或 皇帝的历史,世家是世代相传的诸侯王的历史,书是专门的分 类史,表是以表格形式记载的以年月为纲以事件为纬的历史重大 事件,列传是除本纪和世家以外的社会各阶层人物的传记,五种 体例互相配合,构成一个完整的整体。 5、唐八史:唐以前,史书大都是私家著作。唐建立后,提倡设馆 官修史书,令宰相监修。唐代先后修撰的正史有八部,习称“唐 八史”,即《晋书》、《梁书》、《陈书》、《北齐书》、《周 书》、《隋书》六部以及李延寿私人编修但获得政府批准而列为 正史的《南史》和《北史》。 6、“史才三长论”:是唐代著名史学理论家刘知几提出的著 名史学观点。所谓“史才三长”,包括:史才、史学、史识。所 谓“史才”,是指写史的能力;“史学”是指具有渊博的历史知 识,掌握丰富的历史资料;“史识”是指对历史是非曲直的观察、 鉴别和判断能力。他认为,作为史官,三者不可缺一,三者中间 以“史识”最为重要。 7、古教四考:是陈垣关于中国古代四种外来宗教的四篇考证性

2021年杂谈——朱维铮教授的《中国史学史讲义稿》

【摘要】中国史学史,何谓史学?史学就是研究人类社会发展的具体过程及其规律性的学问。而梁启超先生也曾说“史者何?记述人类社会赓续活动之体相,校其总成绩,求得其因果 关系,以为现代一般人活动之资鉴者也。其专述中国先民之活动,供现代中国国民之资鉴者,则曰中国史。”中国史学,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不仅在中华文化的发展中具有伟大的意义,而且在世界文化的发展中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中国史学史;梁启超;史学研究 看到题目,单从字面上的字就能看出他的著作都与中国史学有关。《中国史学史讲义稿》原是上海复旦大学的教授朱维铮先生的上课讲义稿。而这本书,是其学生廖梅和姜鹏在朱教授故去后整理而成。关于作者,也许他没有像梁启超先生那样的史学家“人人皆知”,但是,朱 维铮教授在中国史学史的研究依旧给后人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朱维锋,现代著名的历史学家,他和梁启超有着“血缘关系”,两位生活在不同的社会时期,但是如果从学术史脉络说, 朱维铮是晚清经学大师孙诒让再传弟子,也是章太炎、梁启超、陈寅恪学术传人。也就不难理解在《中国史学史讲义稿》中可以看到梁启超的一些观点。 朱先生在其1979年制定的中国史学史教学大纲就曾说明“中国史学史这门课的设置,便 是为了帮助历史学专业的学生,对于中国史学的发展过程,有个简单而系统的认识。对于少数有志与从事中国史学遗产研究的学生,则起到了引导入门的作用。”这就是朱先生上这门课的 目的,也是让读者看完这本书而解决的一个问题,让我们知道中国史的发生、发展和演变的过程。中国史学史,何谓史学?史学就是研究人类社会发展的具体过程及其规律性的学问。而梁启超先生也曾说“史者何?记述人类社会赓续活动之体相,校其总成绩,求得其因果关系,以 为现代一般人活动之资鉴者也。其专述中国先民之活动,供现代中国国民之资鉴者,则曰中国史。”中国史学,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不仅在中华文化的发展中具有伟大的意义,而且在 世界文化的发展中也具有重要的意义。朱教授讲中国史学史,他侧重考察史著、体裁、史学意识与社会存在和统治思想的关系,从社会存在的各个方面,尤其是从经学史、思想史和文化史的角度来关照中国史学史,着重揭示意识形态对史学编纂形式和历史观念的影响。一本书就好像一个故事,而这本书就好像从来没有听过的新故事,你会充满着好奇心,我想,阅读它就是被这个新故事吸引所开始的。 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史书著作当属《春秋》,他也是中国最早的一部编年史史书。除了编年史,以后的几千年间相继出现了很多新的编写历史的方式,比如断代史、国别史等等。中国历史的编纂形式多样,也能体现出我国古人的智慧,也是我们中华的上千年来的文明的体现。而中国的编纂史将告诉你,我们的先辈处理“历史怎么写”的故事。从殷周青铜器铭文的产生 和最早的历史档案的发现,到出现了第一部编年史《春秋》,此后的各种史书曾出不穷,令人眼花缭乱。百花争鸣、百家齐放,战国时期的经济和政治的复杂变化,也引起了思想界的活跃,关于诸子百家的代表庄子、孔子、韩非子等等。每一个大家都对历史的本质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史学史论文题目和史学史硕士论文题目

史学史论文题目和史学史硕士论文题目 史学史论文题目和史学史硕士论文题目 1 吕振羽晚年咏史诗中的民族思想与史学史理论 2 步履蹒跚:1949——1982年中国大陆的西方史学史研究 3 近三十年来唐律研究成果的法制史学史考察——以中国内地的部分专著为考评对象 4 欢迎订阅全国中文(历史类)核心期刊《史学史研究》 5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的一个新思考——与海外中国学研究关系之若干问题的讨论 6 试析美国华裔学者的中国史学史研究及其影响 7 孚雷反对索布尔——试论法国大革命史学史上的一段论争 8 试论明清《续文献通考》的史学史意义 9 读书得间学贵专精——彭忠德先生《秦前史学史研究》评析 10 “人类第一部《中国史学史》”——读内藤湖南《中国史学史》有感 11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的新思考——与海外中国学研究关系的讨论 12 金毓黻《中国史学史》初版时间及定名原因考 13 《史学史研究》2010年总目录 14 新闻史学史视野中的邵飘萍研究 15 再析金毓黻《中国史学史》撰写中的影响因素 16 内藤湖南的《中国史学史》 17 《中国史学史》研究性教学初探 史学史论文题目和史学史硕士论文题目 18 当代西方新史学与“史料之革命”——兼论中国新史学史料体系的重构 19 欢迎订阅全国中文(历史类)核心期刊《史学史研究》 20 近十年宋代史学史研究特色综述 21 “广告史”研究在中国——基于史学史视角的一种反思 22 从近代西方史学著作的史料运用看近代西方史学的发展——读张广智主著《西方史学史》有感 23 创制体式位本民族——论范文澜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史上的特殊地位 24 西方史学史学科在中国的历史进程述要 25 欢迎订阅全国中文(历史类)核心期刊《史学史研究》 26 二十世纪美国的中国史学史研究 27 扩大史学史的研究范围让世界了解中国史学 28 对“史料学”、历史文献学与史学史关系的探析 29 世纪之初的中国史学史研究 30 《史学史研究》2009年总目录 31 欢迎订阅全国中文(历史类)核心期刊《史学史研究》 32 莉拉·斯捷潘诺夫娜·列昂诺娃教授谈20世纪俄罗斯史学史 史学史论文题目和史学史硕士论文题目 33 历史学的理论成就与中国史学史研究的发展 34 西方史学史研究的开拓与创新——张广智先生《超越时空的对话》述评 35 清初史学史上的贰臣——兼谈贰臣的社会文化功能 36 艺术史的历史——从西方艺术史学史看方法论的产生与针对性 37 中国史学史研究的发展 38 史学史:学科建设与研究方向 39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史学史研究 40 《中国史学史》课程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41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中心近年主要学术论著 42 欢迎订阅全国中文(历史类)核心期刊《史学史研究》 43 析撒路斯提乌斯在西方史学史上的地位 44 中国历史文献学与中国史学史的交叠与分野 45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博士点 46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成就与学科建设座谈会纪要 47 试析撒路斯提乌斯在罗马史学史上的地位 48 传承创新继往开来——“改革开放新时期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成就与学科建设”座谈会综述 49 关于少数民族史学史研究内容的思考 50 中国科学史学史研究的概况与发展策略

二十世纪中国史学史论书评

《二十世纪中国史学史论》书评 这本书是由王学典和陈峰教授共同编的,王学典教授主要致力于历史哲学和史学理论研究、中国现代学术文化史研究,尤其擅长于中国现当代史学思想及史学思潮研究。陈峰教授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史学理论及20世纪中国学术史。这两位学者不光合作共同编了这本书,他们还共同写了另外一本书叫《20世纪中国历史学》,另外的一本书是他们在本书基础上,结合一些学者的观点把20世纪中国史学发展的趋势进行详细的论述,可以看出我所读书目的重要性,那么我下面就首先将就本书的写作背景简单介绍一下。 20世纪是中国学术史上极为重要的时期,是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时期,是中学与西学相互激荡产生空前创获的时期。作为中国学术史中与现实联系密切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历史学,其发生的变革尤为剧烈。从世纪初年的“新史学思潮”,到实证主义史学、马克思主义史学,直到90年代的新国学,可谓此起彼伏、一波三折,都曾在不同时期引领风骚,并相继居于史界主流地位,每个思潮或流派都构成二十世纪史学发展链条中重要的一环。如何认识这些思潮或流派的地位和意义,无疑是我们后世治学术史者无法回避的重大问题。因此,处在新世纪的起点上,对此前100年的历史学的发展行程作一番学术史上的总结无疑是必要的。书中收入了齐思和、周予同、白寿彝、戴逸、余英时、唐德刚、张广智、杨念群等史学大家以及一些著名学者对20世纪宏观史学评论的文章,这些文字或侧重发展过程,或突出问题意识,集中系统地展现了整个20世纪史学发展的概貌。其中不少是当事人或亲历者(余英时、周予同等)对他们所处时代史学发展的论述和评论,弥漫着当时的学术气息,是珍贵难得的真实记录。这是一本论文集,主要是一些史学家对二十世纪中国史学发展的回顾以及对二十一世纪史学发展的展望,这有助于我们很清晰的了解中国史学的演变历程。 这本书主要以时间为主线,分别介绍了中国史学发展的几个重要阶段,如晚清、民初、民国时期、抗战时期、20世纪后五十年和后二十年的评论,它们体现着各个时段的学术特点,有利于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进行比较,从中发现史学发展过程中的变与不变。同时,编者又把关于一些对20世纪史学的总体概括的文章也收录进来,这些文章将整个20世纪中国史学作为考察对象,就其发展大势、学风转换、方法更新等重要问题进行讨论,这样可以就20世纪整个史学的发展大势有个整体的认知。最后又介绍了关于西学冲击下的20世纪的中国史学,这样可以使我们了解这一时期受外在因素影响的中国史学的发展方向。这本书共收入了27篇文章,具体内容如下: 近百年来中国史学的发展(齐思和) 民国以来的历史学(方豪) 民国后20年史学的新趋向(许冠三) 抗战以来的历史学(叶蠖生) 解放战争时期的中国史学倾向(刘茂林叶桂生) 50年来中国之新史学(周予同) 50年来的中国历史编纂学(邓嗣禹) 60年来中国史学的发展(白寿彝) 近20年中国历史学的新发展(陈启能)

关于史记的论文1500字

关于史记的论文1500字 篇一:史记论文 《史记》原名《太史公书》,东汉末年始称《史记》。《史记》可以说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由司马迁独力完成的、具有完整体系的著作,总共一百三十卷,五十二万馀字,是到那时为止规模最大的一部著作。全书由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种体例构成。“本纪”是用编年方式叙述历代君主或实际统治者的政迹,是全书的大纲;“表”是用表格形式分项列出各历史时期的大事,是全书叙事的补充和联络;“书”是天文、历法、水利、经济等各类专门事项的记载;“世家”是世袭家族以及孔子、陈胜等历代祭祀不绝的人物的传记;“列传”为本纪、世家以外各种人物的传记,还有一部分记载了中国边缘地带各民族的历史。《史记》通过这五种不同体例相互配合、相互补充,构成了完整的历史体系。《史记》是我国纪传体史学的奠基之作,同时也是我国传记文学的开端,鲁迅《汉文学史纲要》称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鲁迅先生大概是从它的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两个方面来评价的。“史家之绝唱”是指其历史价值,“无韵之离骚”乃指《史记》的文学价值。 “史家之绝唱”的评价已是颇高。“绝唱”二字是为绝前而后未出,也就是唯一。不仅是因为《史记》首创了纪传体通史的这种题材。大凡读史之人,都会有相似体会:历史不可究,因而具有时过境迁的不可辨认性。写史咏史的文献篇目虽多,对于历史的记录大多难以避免其要么晦涩难懂,要么枯燥乏味。 史家之绝唱”是说其历史学成就。司马迁参酌古今,创造出史书撰写的新体例。自此例一出,历代史书,尤其是二十五史,遂不能出其范围。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举凡治乱兴衰、典章制度,均分门别类,条分缕

中国历史文献学与中国史学史的交叠与分野

中国历史文献学与中国史学史的交叠与分野 • 2011-04-19 18:13:23 谢贵安 【英文标题】The Overlap and Dividing Line between the Study on Chinese Historical Document and the History of Chinese Historiography 【作者简介】谢贵安,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内容提要】中国历史文献学与中国史学史是现行历史学一级学科下的两个二级学科,二者之间既存在交叠又形成分野。二者的交叠主要发生在研究对象上,即历史文献学的典籍和史学史的史籍之间形成了部分交叉和重叠。由于这种交叠,研究主体常常一身而二任,即中国史学史专家某种意义上又可算作是中国历史文献学家。然而,两个学科间的差异和分野也十分明显:历史文献学基础层面的研究对象是历史学的各种文献或典籍,而中国史学史基础层面的研究对象是历史学中比较成型的史书,其底座较中国历史文献学要小一些,即使是相对于狭义的历史文献学来说,也是如此;两个学科在基础层面即底部(史籍部分)形成交叉和重合,而越往上差别越大,越朝各自学科的本体方向发展,形成两个既有联系又自成体系的学科;两个学科还在历史学科内部形成了相应的专业分工,历史文献学为历史研究提供阅读史料的基础和技能,而中国史学史则提供从事史学活动的参照和指南。总之,中国历史文献学与中国史学史曾经拥有共同的客观对象和研究基础,即史籍,然而,在学术主体的主观介入下,两个学科的发展方向日趋分途,不断朝本学科的本体论方向引升,导致二者分野加剧,面貌愈益不同。这一现象表明,人文学科的体系并非恒定不变,而是不断受到研究主体的主观影

《中国史学史》期末复习资料

《中国史学史》期末复习资料 《中国史学史》复习参考题: 一.名词解释 1.史学史 “史学史”概念是20世纪20年代梁启超在其著作《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中明确提出。 史学史是研究史学发展规律的一门科学,其主要任务是对历史学的起源、发展至形成为一门科学的基本过程和规律予以探讨和总结。其研究对象为:(1)研究关于史学的发展过程及其阶段性的特点;(2)研究史官、史家与史学思想;(3)研究史学与社会的关系;(4)研究史学发展与相互学术文化领域的关系;(5)研究史学发展的规律性等。 其成果是为历史研究起指导作用,而中国史学发达则是为中国史学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条件。 2.《春秋》 《春秋》是孔子根据《鲁春秋》和参考其它史书编纂而成。“(孔子)西观周室,论史记旧闻,兴于鲁而次《春秋》,……约其辞文,去其烦重”。 记载了上起鲁隐公元年(前722),下迄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共242年历史。其内容以鲁国历史为主,但涉及到列国之事。主要记载各国间的朝聘、盟会、战争、灾异以及统治阶级人物活动的事迹。 孔子作春秋的史学贡献在于: (1)具历史著作之雏形。 《春秋》按照明确而连续的时间顺序罗列了我国春秋时期的大事,有取舍详约,于纪事中寓褒贬,对我国史学著作具有发端的意义。 (2)初步提出史书的具体内容 《春秋》初步将“义、事、文”三个要素结合起来记叙历史,从中可以看出史书的特点和价值,对后世史书的形成与发展具有重大影

响。 (3)“属辞比事”:提出了一套历史编撰方法 “《春秋》属辞比事而不乱。”(《礼记·经解》) (4)重人事而不宣扬鬼神 《春秋》尽管也记载了灾异,可是没有人为地去为灾异披上神秘的色彩,更没有把它与人事关系牵连在一起。 (5)不足 首先,记事太简单,一部包括242年历史的著作总共一万六千多字,可以说是只有标题而无具体内容。其次,“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以个人主观来定褒贬,开了后世史书中“曲笔”的先例。 3.司马彪 (243年—306年),字绍统,河内温人,西晋史学家、文学家。晋高阳王司马睦长子,司马懿六弟,自小好学不倦,然好色薄行,所以不得为嗣,实为废除他的继承权。司马彪因此折节改志,闭门读书。晋武帝时,任秘书郎、秘书丞等职。其代表作为《续汉书》,其内容大多失传,惟有《律历志》等八志并入《后汉书》而得以保留。它的特点为:(1)注重考察典章制度的变化以及与前史的联系;(2)强调以“君威”“臣仪”为核心的“顺礼”等级秩序;(3)推崇“务从节约”政治作风,把对历史的考察和现实的需要结合起来。 4.《史记》三家注 (1)南朝宋裴骃作《史记集解》,广引前人成果,随文作注,不驳《史记》原文。 (2)唐司马贞《史记索隐》,既为《史记》的原文作注,同时又为裴骃的《集解》作注。不仅攻驳裴骃旧注,亦且攻驳司马迁《史记》原文,提出辨正。 (3)唐张守节《史记正义》既为《史记》原文作注,同时也为《集解》和《索隐》作注。 《集解》、《索隐》、《正义》,依次相注,关系紧密,被称为“《史记》三家注”。 5.《汉纪》

中国史学史复习

中国史学史复习 1、《春秋》 是现存最早的编年史,相传孔子所作。记自公元前722——公元前481的史事。主要记朝聘、会盟、战争,以及一些自然现象,如水灾、旱灾、日食等。对自然现象的记载很宝贵,尤其自然灾异。关于经济、文化方面的则没有,所以主要记政治。《春秋》记事简单,最少的一个字,最多的四十五个字。因为记事简单,所以有人认为此书每个字都有微言大义,对此有人怀疑这并非孔子所创,而是当时史官的书法。 2、《左传》 《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它和《公羊传》、《谷梁传》一起被视为解释《春秋》的“传”,通称“春秋三传”。一般认为其是左丘明。记前722——前468年之事,30卷,约18万多字。主要记春秋时代统治阶级的政治活动,列国之间的战争。《左传》记事相当详细,对于历史事件的记载一般能做到首尾完整,范围涉及到社会的各个方面,经济、学术文化、社会生活、自然现象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反映。创造了“君子曰”的史评形式,对所载史实或人物或直接发表议论,或引用他人言论进行评论,开创了“史论”之先河。有可贵的民本思想。但作者的历史观是唯心主义的,他把历史的创造归功于王侯将相的创造,归之于天命。没有完全冲破天命和鬼神观念的束缚。 3、《春秋三传》即《左氏春秋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春秋》经文言简义深,如无注释,则无法了解。注释《春秋》的书,有左氏、公羊、谷梁三家,另有邹氏、夹氏二家,早在汉朝即已失传。所以自汉至今,学者只藉三传研读《春秋》。《春秋》是记事的,后多散佚,仅留下经孔子整理的鲁国的《春秋》,汉代有重新编撰整理的“春秋三传”,即《公羊传》、《谷(榖)梁传》、《左传》。《春秋三传》都是编年体史书。 4、史记五体指的是《史记》的五种体例,分别是本纪十二篇,世家三十篇,书八篇,表十篇,列传七十篇。其中,本纪是以朝代先后为序记载的从黄帝到汉武帝的各朝代或皇帝的历史,世家是世代相传的诸侯王的历史,书是专门的分类史,表是以表格形式记载的以年月为纲以事件为纬的历史重大事件,列传是除本纪和世家以外的社会各阶层人物的传记,五种体例互相配合,构成一个完整的整

史学论文:分析梁启超与中国近代新史学

分析梁启超与中国近代新史学 中国资产阶级史学的建立比中国的资产阶级革命要早十年。梁启超的史学主要是指资产阶级史学,可以说他是近代中国资产阶级史学的创始人之一, 同时是西方资产阶级历史理论最早的传播者和中国资产阶级史学理论的奠基人。纵观梁启超先生的一生,我们不难发现梁先生对史学研究有特别的偏爱,尤其在史学方法论和史料学等方面梁启超先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他的每一部著作中都展现出了对封建史学批判的思想。在戊戌维新期间他就曾大声疾呼“史界革命”曰:“史界革命不起,则吾国遂不可救”。他把史学与救国联结在一起。这是梁启超先生新史学的一大特点。 一、史学史:梁启超对传统经史学的解构 作为一个成长于传统封建士大夫家族的文人,梁启超受中国传统史学的影响是很大的,因此他建立的新史学正是在对封建史学的反思中形成和逐渐完善的。因为“新”史学就是向传统旧史学的挑战和解构。后世的史学史与史学理论的内容,相当重要部分的内容与经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如史学理论的正统论、春秋笔法、史例史体等,都与经学有着不可分的关系。到了近代,特别是20 世纪初,随着中国社会的大变动,加之新史学思潮和西方自然科学以及史学史与史学理论学科的出现对旧中国的影响,促使他举起史学革命的大旗,把传统经学放在审判的地位上。可以说,他在努力摧毁经史之学,即对涉及古代史学思想的经学进行全面解剖,是一次对传统经史学的解构。

在梁启超先生1901年到1902年写的两篇文章《中国史绪论》和《新史学》中,他尖锐地指出了传统史学的弊病。他认为史学根本的弊病是封建政治,并较为系统地论述了他对新史学的建构,从而初步构筑起其史学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 这些主张成为他日后治史的方针。随后,1902年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对传统史学存在的不足和缺陷进行了系统全面地分析。指出封建史学最大的缺陷就是服务的对象狭窄,只有君史而忽略了大众史。他说:“质而言之, 旧史中无论何体何家, 总不离贵族性, 其读客皆限于少数特别阶级——或官阀阶级,或知识阶级。故其效果, 亦一如其所期, 助成国民性之畸形的发达。此二千年史家所不能逃罪也。”随即他又指出所谓旧史学有二病、四弊,认为这是中国旧史学最突出的问题。第一,即“只有朝廷而不知有国家”反对封建王朝的历史,二十四史都是帝王将相的家谱,应建立国民的历史,应将过去“‘皇帝的教科书’变为‘国民资治通鉴’和‘人类资治通鉴’。即‘质言之, 今日所需之史,则国民资治通鉴’或‘人类资治通鉴’而已”。在他看来《资治通鉴》是中国史学界的巨著,可是内容和体系安排上也是分周记、秦记、汉记,并没有对传统的封建王朝史的编纂体例有所突破,此外历史家对具体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价也是在考量其对封建王朝利害的基础上做出的。同时,他也毫不留情地指出过去所谓的正统无一不是君统。过去的年号纪年也是非常不科学的,过去皇帝为了彰显权利所用年号无数,说年号不能明示距今有多少年。他认为在中国最为科学的纪年应该用与西方耶稣纪年相似的孔子生年纪年。第二,中国应该建立大众史,而非单一的个人史,中国过去写的都是个人的历史,这就难免会一叶障目,难以看清历史的全貌。

中国史学史的历史成就

中国史学史的历史成就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史学史研究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步入新的探索与发展时期。 新中国70年来中国史学史研究取得的显著成就,主要表现为系统撰述类型多种多样、断代与专题研究异彩纷呈。改革开放以来,理论研讨受到关注和重视,中国史学史研究走向更高发展阶段。 ■70年来,中国史学史研究不断探索发展、开拓进取,在研究者的认识、著作的类型、理论的发掘以及专业人才的培养等诸多方面呈现日新又新的态势。 每一门学科都有自身的历史,文学有文学史,哲学有哲学史,史学有史学史。中国史学史以研究和阐述中国史学的发展过程及其规律为主要任务。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史学史研究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步入新的探索与发展时期。 探索与发展历程 在中国史学史上,关于史学史的意识乃至史学史的思想,早已有之。20世纪20年代,梁启超在《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中首次提出研究中国史学史的问题。受梁启超影响,有些学者开始进行这方面研究。20世纪40年代有几部中国史学史研究的专著面世,包括王玉璋的《中国史学史概论》、魏应麒的《中国史学史》、金毓黻的《中国史学史》。这几部著作反映了中国史学史研究草创时期的学术成果。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史学史研究迈上探索与发展之路。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是中国史学史研究为新的探索与发展奠定理论基础的时期,其标志是1961年全国文科教材会议后史学界关于史学史研究的大讨论。北京、上海、广州、西安等地的许多史学工作者参与研讨,就中国史学史研究的对象和任务、范围和内容以及发展规律等问题,发表各自的见解。在这次大讨论的推动下,涌现出一批很有学术价值的论文,起到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探索史学史研究路径的作用。如耿淡如的《什么是史学史》一文,就史学史的定义、对象和任务作了比较全面的阐述。署名师宁的文章《简论为什么要研究中国史学史》指出:中国史学“无论在史学理论方面,还是在历史编纂学方面,都有自己的灿烂的成绩和创造性的发展”,在今天仍有其科学价值。白寿彝在《中国史学史研究任务的商榷》一文中指出:“阐明规律和总结成果,是我国史学史研究的两大经常任务”,史学史研究者必须详细占有资料和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必须善于区别精华和糟粕。在这里,作者把史学史研究的主体、客体和主客体关系都讲到了。同时,根据全国文科教材会议制订的计划,北京和上海一些高校历史系开始招收中、西史学史专业研究生,培养这方面的研究人才。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史学史研究踏上新的发展之路。一些高等学校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成立了史学史研究机构,1981年《史学史资料》更名为《史学史研究》并向国内外公开发行,史学史专业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培养逐年增加,加之全国性的中外史学史研讨会经常举办、海峡两岸史学史研究者的学术交流不断扩大。在这些因素

中国史学史学术前沿

中国史学史学术前沿 《中国历史学前沿报告》:XXXX年史学研究有哪些新进展? 最近,中国历史研究院系列成果发布会在京举办。活动中正式发布《中国历史学前沿报告》,这本书由中国历史研究院历史研究杂志社主持编写,旨在通过持续推出年度前沿报告的方式,反映中国历史学研究进展,探索新的学术增长点,努力构建权威、公正的历史学评价体系。 《中国历史学前沿报告》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副书记,兼中国历史研究院院长、党委书记高翔作序,主要内容包括《今天,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历史学》《XXXX年中国历史学研究评价报告》以及历史理论与史学理论、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共党史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世界史、考古学6个学科分报告组成。报告还通过大数据和专家评审相结合的方式,评选出XXXX 年度中国历史学五件大事、十大关键词、十大研究热点、五部优秀著作和十篇优秀论文。书影 书影 在序文中,高翔也谈到现在我国的历史学研究出现的问题,首先是碎片化,“见孤木以为森林、拾芝麻以为森现”,过分纠缠纠结于历史的细枝末节,缺乏对全局的认识和把握;其次是淡化理论,缺乏对本质和规律的探索;三是远离现实,缺乏对当下的关怀,不善于从服务现实中推动学术的提升和进步。 “在人类历史上,每一个时代都有一些具有全局性、根本性意义的问题,在任何时候,研究者对这些问题都不能绕着走。事实上,对这些问题的深入观察与思考,是真正读懂历史的前提。人们对历史的认知水平,取决于对这些问题的掌握程度。真正成功的史学体系,不可能建筑在东拼西凑的资料碎片上,

不可能满足于对历史细节的苛求,更不可能止步于对时代问题浮光掠影的考察。严肃的历史研究,必须从大处着眼,从本质着手,在经世中提升。”高翔谈道。 《中国历史学前沿报告》重点从文献计量学的量化研究视角出发,通过对XXXX年中国历史学科相关论文的计量分析,从整体上描述XXXX年历史学的研究热点,是较为宏观的把握。 如对于XXXX年史学研究的关键词分析,大致可以看出XXXX年的研究热点:在中编的《XXXX年历史理论与史学理论研究报告》中,学者张旭鹏梳理了XXXX年度国内历史理论与史学理论研究的热点和重点问题。 如“对超越人类中心主义的历史观的思考”理论的提出,《史学集刊》在XXXX年第1期发表了一组题为“后人类史学的探索和展望”的文章,从两个角度考察了后人类主义对历史学的冲击和影响。一是“大历史”、动物史研究在近年的进展以及环境史中“人类世”概念的提出,让人看到有必要走出以人为中心的历史书写模式,将人的活动与地球的历史及其他生物的历史结合起来考察;二是充分吸收科技领域的种种革新,从“后人类主义”的立场,考察和反思主导近代历史学的观念和方法,探索历史学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进一步结合并共同发展的可能和前景。 书中列举了许多学者提出的新见解,如在“对超越人类中心主义的历史观的思考”这一部分,作者写道,XXX从中外史学传统及其转变的角度,对“后人类史学”特点和诉求进行了讨论和解析。他认为,以人类为中心的历史书写,代表了西方现代史学的模式,这一模式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受到了诸多批评。而近年新兴科技领域的长足进展和人类生态环境的恶化,促使历史学家进

史学史资料(新)

史学史资料(新) 一、填空题 1、后人以《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四史,认为是《二十四史》中的代表性著作,充分肯定了《三国志》在史学上的地位。《三国志》只有纪,传而无典志,这个缺憾只有留待后人弥补了(P99) 2、《五代史志》综叙梁、陈、齐、周、隋五朝典章制度,与“五代史”纪传相配合。《五代史志》是自《史记》八书、《汉书》十志以来最重要的史志著作。(P117) 3、《通典》在内容上和体裁上最显著的特点,是以制度分门立目。《通典》以分门囊括制度,以会通贯穿古今,以论议指陈得失,开拓了历史撰述的新领域,奠定了中国典制体史书发展的宏伟基础。(P135) 4、宋元时期历史文献学贡献较大的,要推郑樵和朱熹。《通志》中的《艺文略》、《校雠略》、《金石略》、《图谱略》,四略集中反映出郑樵历史文献学的成就。《通志》把《志》改称为《略》,一共是20《略》。《二十略》是全书的精华,是郑樵学术的总汇。(P177 P196) 5、钱大昕考证法,主要是三点:一是取证,二是比较,三是专题考索。(P275) 6、1902年,梁启超撰成长篇论文《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鲜明地贯彻了进化观和因果论的理论指导,体现出与以往学者全然不同的研究风格。堪称是“新史学”理论在研究实践中的第一个硕果。 7.魏源著有《圣武记》、《海国图志》《道光洋艘征抚记》《元史新编》、《古微堂集》、《诗古微》《书古微》、《老子本义》、《古微堂诗集》。 8,在《新史学》发表稍后,夏曾佑撰成《中国古代史》,它的产生是“新史学”思潮在通史撰著上取得的重要成果。 9、陈寅恪提出史料学的“通识”,是近代新考证学史料学观点的

中国史学史名词解释

中国史学史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 (1)《世本》:原本15篇,记事从黄帝开始,讫于战国末年。有《帝系》、《王侯谱》、《卿大夫谱》、《记》、《世家》、《传》、《氏姓》、《居》、《作》、《谥法》等。其中《帝系》记帝王传授的系统;《王侯谱》、《卿大夫谱》记诸侯、卿大夫世系;《氏姓》记录当时所有的姓氏;《居》讲建都情况;《作》记录一些事物的发明情况及其历史;《谥法》记谥号的含义。其中《世家》、《传》等对《史记》体例的形成具有启迪的作用。 (2)《竹书纪年》:是战国时魏国的史书。西晋武帝太康年间,汲郡人不准盗掘魏襄王墓,得竹简数十车,后经荀勖等人整理、研究,得书16种75篇。其中《纪年》13篇,记载了夏、商、周三代的历史,至周宣王后,则特记晋国历史,晋被三家瓜分后,又特记魏国历史,记至魏襄王二十年(前299年)。由于司马迁写《史记》时没有看到该书,所以该书可以帮助我们订正《史记》的某些错误。(3)“三礼”:即儒家经典中的《周礼》、《仪礼》、《礼记》:其中《周礼》又名《周官》,是有关周王室官制和战国时代各国制度的汇编。一方面反映了西周现实的政治制度,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当时人们头脑中理想的政治制度。《仪礼》是春秋、战国时流传下来的十七篇仪节单,其中有包括《士婚礼》、《士丧礼》、《士冠礼》等,反映了当时的典礼活动、伦理关系、吉凶婚丧等社会生活。《礼记》主要是论述礼的作用和意义。 (4)荀悦:字仲豫,东汉颖川人。汉献帝时任黄门侍郎、秘书监。献帝以《汉书》“文烦难省”,建安初年命荀悦按编年体改编《汉书》,前后三年,成《汉纪》30卷。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断代史。荀悦以《汉书》中的本纪为纲,将其书中传、志、表的内容加以概括,按时间的顺序,散放于帝纪各年之下。将80万字的《汉书》精简为18万字的《汉纪》,为用编年史体撰述断代历史创立了典范。(5)裴松之:字世期,河东闻喜人。曾任东晋殿中将军、员外散骑侍郎。南朝宋文帝时任中书侍郎。文帝以《三国志》过于简略,乃命裴松之作注。裴氏花了三年时间完成此注。裴注重点不在训诂名物,而在史料的补缺与纠谬,引用的书达200多种,搜集资料十分广博,其注文近于原著数倍。裴注被誉为南北朝三大名注之一。 (6)《华阳国志》:东晋常璩所著,共12卷。卷1至卷4,主要记载巴、蜀、汉中、南中的历史,详述各地的山川、交通、风土、特产、民俗、文化等;卷5至卷7记叙公孙述、刘焉、刘璋、刘备、刘禅事迹;卷8记载晋平蜀以后的蜀事。卷9记李氏成汉政权的历史;卷10至卷11,记载西汉以来贤人的生平事迹。卷12为本书的序言。是一部著名的地方史志。 (7)《洛阳伽蓝记》:作者杨(阳)衒之,北魏北平人。该书共5卷,以记洛阳伽蓝(梵语佛寺)兴废沿革为线索,记载了洛阳城内外55所寺庙的情况、内容涉及到洛阳城市规模、外商来京贸易及各国风土人情,道里远近等情况。可算作是一部中国古代城市地理史。作者写洛阳佛寺的兴废,实际上反映了北魏王朝的兴衰。其中记载了高祖迁洛、女主临朝、胡太后佞佛、王公贪暴、官吏枉法、沙门侵渔民财以及外国商人的活动等,可补《魏书》、《北史》之缺。 (8)“五代史志”:唐贞观年间,梁、陈、北齐、周、隋五朝的史书修成后,均没设“志”,贞观十五年,诏令于志宁、李淳风等修撰“五代史志”,历时十五年,到高宗显庆元年(656)完成。“五代史志”共包括:礼仪、音乐、律历、天文、

中国史学史期末复习名词解释+思考题精

中国史学史期末复习名词解释+思考题精 1、何谓史学史. 史学史就是叙述史学本身发展演变的过程,并揭示其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是历时性地研究历史学本身。 2、谈谈中国史学史的任务 1、清理中国史学遗产。 2、阐明中国史学演进的过程。 3、揭示中国史学发展的规律。 3、试述中国史学史的对象和基本内容 中国史学史的研究对象就是中国史学自身的发生、发展、演变的过程。 1、史家的史学活动及其成果。 2、历史观:即人们对客观历史的根本本看法和观点(历史是否变,变的方向、动力、规律等)。 3、史学思想:即人们对史学自身的认识(撰史目的、历史的作用、史家的修养、官修及私修的利弊、求真求用的关系等) 4、历史编纂学:关于如何编撰史著的具体方式方法的学问,涉及到编写形式、内容和技巧,有史料的搜集、整理、鉴别、选择、体例安排、史书语言修饰等问题。 5、官方史学及其相关的制度与举措:包括关于史观建置、史馆机构、官方修史制度、官方修史活动等。同时,私家修史也历代盛行,写出了不少优秀史著,那么,也需要官私修史的利弊利弊得失的比较研究。 6、史学评论:对客观历史和史学自身的评论。前者包括对历史、人物的评价等;后者包括对史料真伪、史书体例、成就高低、影响大小的判断,还有对史家素养、史学思想、史学方法的论说。 7、史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和相互影响:史学史研究必当汲取哲学史、思想史以及历史学各门专业的研究方法和成果,同时也将自己的成果至于置于其他关联学科的知识系统中检验与定位

8、史学发展的社会运行机制:史学的发展不是孤立的现象,越是在古代,史学活动越是与政治文化及其他社会因素交织一起,处于相互作用之中。 1、远古的传说有怎样的史学意义? 一是反映了氏族社会人们的历史意识,保存了一些历史真实。 二是文字出现以后人们加工整理记载下来,成为揭示氏族社会历史面貌的重要资料。 三是传说中反映出来的自然、社会、神和人及其相互关系的意识,影响了后世史家观点和史学风貌。 2、夏商周三代史官的基本情况及其职能。 据说黄帝时就有了史官,仓颉。夏商周三代均有史官。甲骨文中有多处“史”字,另外还有“尹”、“作册”等等,据考证都是当时的史官;周代史官分工很细,有大史、小史、内史、外史、御史;春秋战国时期亦有史官。后世还有“左史记言,右史记事”之说。 通过对三代史官的大量研究,我们得知三代史官至少有五种职能:一是起草公文;二是宣读文件;三是记录时事;四是保管文书; 五是在宗教活动中担任一些职务。 3、结合本讲内容分析中国史学的起源。 在远古的传说中,就有了历史意识,图腾崇拜、祖先崇拜就是先民的历史意识。 在卜辞金文中,有对时事的记载和对历史的追溯。卜辞中有关记载祭祀祖先的记载,包含有追寻历史的意识; 金文中“子子孙孙永宝用”的观念已是明确的历史观念。 4、谈谈你对“殷鉴”的认识。 “殷鉴”是周初统治者提出的概念,表达了对历史的思索与总结,就是要以前朝历史的经验和教训,作为行政的借鉴与警惕。这种思索深化到天命与人事的关系、民众的作用以及施政措施、政治原则等问题,形成了在天命论外壳内具有理性精神的历史观与政治观,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第一,天命转移的观念。第二,“敬德”以修人事的观念。第三,“保民”的观念。第四,将“殷鉴”观念具体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