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史学史讲义09封建史学的终结——清代前期史学

中国史学史讲义09封建史学的终结——清代前期史学

第九章封建史学的终结——清代前期史学

清代前期(鸦片战争以前)的史学,是古来而辉煌的中国古代史学发展的最后一个阶段。明后期腐败的政治,以及清前期统治者一度实行文化高压政策,都深刻地影响这个时期史学的面貌。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中国古代史学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发展,思想和文献的积累,丰富而厚重;在历史进程中,他们不仅为人们所传承,也不断为人们所审视和估量。明清时期,中国封建社会呈现出衰老的景象,新的社会因素开始滋生和微弱地发展,从而使这一使这种审视和估量在一定程度上也呈现出新的趋向。这两个方面的原因,使清代前期的史学,具有总结和嬗(SHAN)变的特点。总结,既反映在历史思想和史学理论方面,也反映在历史文献学方面;嬗变,主要反映在历史思想领域。在中国古代史学上,这个时期是名家辈出的时代。清初的黄宗羲、王夫之、顾炎武等,乾嘉时期是章学诚、王鸣盛、赵翼、钱大昕、崔述等,以及稍晚的阮元、龚自珍,都各有年个名作,反映了这个阶段史学发展的特点。

这个阶段的史学,在官修和私撰两个方面,呈现出明显的界限。大致说来,官修史书的成就,一是关于本朝史的记载和典章制度的整理,二是关于历史文献的汇编和编纂;私人转述的水平,则更多地反映出史学发展的趋势,代表着这个阶段史学发展的水平。

第一节、官修史书的主要成就

一、修撰《明史》

清修《明史》,历时近百年,在《二十四史》的修撰中是罕见的。清朝统治者于入关的第二年(1645年),以胜利者的姿态设立明史馆,着手修撰《明史》。最后,其后的修撰中,先后有徐文元、张玉书、王宏绪相继任总裁,最后有张廷玉为总裁,于雍正十三年(1735年)定稿。其中,起主要作用的以布衣身份主其事的万斯同。《明史》332卷,包括本纪24卷、志75卷、表13卷、列传220卷,记载了有明一代近300年史事。《明史》的纪,写的详略得体,无繁冗之词,也避免了求之过简、犹如大事编年的弊端。志、表、传都有不同程度的新意,从中可以窥见明代历史的一些特点。如《历志》详载明末徐光启等采用西历改革立法的过程,以及崇祯颁发新历,明亡未成的过程。《兵志》不独载明代兵志,还记载了火器、车船的建造和功能。《艺文志》只著录明代“二百七十年各家著述,”不载“前代陈编”。梁启超认为:“在《二十四史》中,除马、班、范、陈四书外,最为精善”,但《明史》讳言

清兵入关前明廷与建州三卫的关系,以及清兵入关后南明的史事,在这一点上,它远不如元人修的《宋史》。

二、续“三通”和清“三通”及会典

《通典》、《通志》、《文献通考》问世后,对历代影响很大,且对史学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因此,按照“三通”的体例续“三通”的著作逐渐产生和发展,并最终产生了“六通”。

《续通典》,最早在北宋年间宋白就开始续修《通典》,但因为能刊刻而失传。现在看到的《续通典》是清乾隆三十二年命“三通”馆臣所修,乾隆四十八年修成,凡150卷。这书上限起于唐肃宗至德元年,以接《通典》起断于天宝之末,下限迄于明末,记中唐、宋、辽、金、元、明六朝典章制度。其体例略仿《通典》,分为九门,而子目则多所改变。

《续通志》,始撰年代与《续通典》一样,完成于乾隆五十年,凡640卷,一如,一如《通志》体例。其纪、传部分,起于唐而终于元,下接清修《明史》,多抄撮旧史而成。略100卷,所记起于五代而迄于名末,在分目、著录方面有详于《通志》略的地方。《续通典》、《续通志》都是以嵇璜、刘墉等纂修,纪昀等校订而成的。

《续文献通考》,清乾隆十二年开始修撰,乾隆三十二年完成,凡250卷。其体例大致与《文献通考》相同,只是从郊社、宗庙两门析出群祀、群庙,合计26门。所记宋、辽、金、元、明五朝典制及有关议论,上限接《文献通考》,起于宋宁宗嘉定年间,下限迄于明末。这书对王圻的《续文献通考》多有采用。

“清三通”,清“三通”实为续“三通”的续作。乾隆三十二年,《续文献通考》修成,乃命撰本典制,独立成编。乾隆五十二年,三书修成。其记事都起于清之开国,至于乾隆五十年,反映了清代前期的史事、典制。《清通典》100卷,体例略同于《续通典》,亦分为食货等九门。所记内容反映了清代典制的一些特点。《清通志》126卷,此书只有诸略,名目与《通志》、《续通志》相同,所记内容亦可反映清代特点。《清文献通考》300卷,体例同《续通考》。凡26门。所记多据实录、国史、起居注、官修诸书、文书档案、兼及省修诸志与私人文集,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因为《清文献通考》成书在前,《清通典》、《清通志》的许多记载皆由此转录。

《清朝续文献通考》,光绪末年,刘锦藻撰成,民国初年又加以补记,仿《清文献通考》体例,所记内容起于乾隆五十一年,迄于宣统三年(1911年)。比《续文献通考》多出外交、邮传、实业、宪政四考,共30考。全书增设子目136项,多反映了晚清政治

和近代社会的内容。其《经籍考》为《四库全书总目》之后的重要目录书,在历史文献学上有一定价值。1935年商务印书馆以此书与“九通”合刊,称为“十通”。

清朝仿《明会典》体例编修《清会典》,亦称《大清会典》,最初始修于康熙三十二年,后经雍正、乾隆、嘉庆、光绪诸朝增修,因最后是光绪朝增修完成,所以通指《光绪会典》。总计100卷,内容以官职为纲,资料来源于清朝的实录国史及内廷的有关档案文献。是研究清朝行政组织、政治法规、和典章制度的重要资料。其所附礼、乐、冠服、舆卫、天文、舆地诸图,亦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三、《清实录》

《清实录》是清代历朝实录的总称,他主要包含清太祖至清德宗十一朝实录。它还包括清廷入关以前所修《满洲实录》,以及清亡以后清室自修之《宣统政纪》。合计4433卷。《清实录》是清代官修史书的最重要成果。这部编年体的系列史书,详尽地记录了有清一代的重大史事和朝章国故,其所据资料包括上谕、朱批奏折、起居注和其他原始档案等重要文献。其纂修必以重臣主持实录馆,按照规定的体例进行选编,次其年月,有很高的史料价值。这部浩繁史料,反映了清代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外交等方面的面貌,也记录了清皇朝由兴而衰的历史过程,从中亦可以窥见中国封建社会末世的种种景象和道光以后社会矛盾的新变化,具有其他文献所不能代替的重要价值。是研究清史不可缺少的基本史料。

《东华录》是清朝国史馆蒋良骥、王先谦等人分别摘抄《清实录》编辑而成的编年体史料长编,是《清实录》的缩编。因国史馆在东华门内,故称《东华录》包括《十一朝东华录》和朱寿朋纂辑出版的《光绪朝东华录》。因为蒋良骥的《东华录》在乾隆朝重修清初三朝实录之前编成,王先谦的《十一朝东华录》在光绪朝修改历朝实录之前编成,朱寿朋的《光绪朝东华录》又在《德宗实录》之前,对朝臣的奏疏尽量全文抄录,为《德宗实录》所不及。所以历朝《东华录》在史料价值方面均超过了修改后的《清实录》,成为弥补历朝《清实录》的最主要的史著。

四、《清史列传》

清朝国史馆在编修实录的同时,还编修了一些其他和国史有关的史籍,《清史列传》就是其中之一。全书共80卷,收入近3000人,其价值远在《清史稿、列传》之上。其史料来源大致有三:一是出自李恒的《国朝耆献类征》,该书成书于清末,收录比较丰富、碑传墓志、无所不包。二是出自原国史馆纂修的《大臣列传稿

本》。三是来自国史馆纂修的《满汉名臣传》,该书收录的多是乾、嘉以前的著名人物。

清代官修史书的另一种形式是方略的撰修。内容多是记重大军事行动的始末,体裁一般是纪事本末体。为修撰方略,清廷专设方略馆,以重臣为总裁,书成而馆罢,不象国史馆那样是稳定的修史机构。其中《开国方略》32卷是较重要的撰述,此外如平定叛乱的方略《平定三逆方略》、《平定两金川方略》和镇压农民起义的方略等。

五、《古今图书集成》和《四库全书》

1、《古今图书集成》是中国现存最大的一部类书。康熙中期,清政府命进士陈梦雷纂《古今图书汇编》,后康熙命改今名,并开馆令人增修,雍正时,陈梦雷获罪,改由蒋廷锡重新校对整理,编撰成一万卷。雍正四年(1726年)排印出版,全书约一亿字,并附大量精美插图,是人类文化史上的一部巨著。《古今图书集成》有凡例47条,说明编撰的原则和方法,正文分6编,包括《历象》、《方舆》、《明伦》、《博物》、《理学》、《经济》六个汇编,下分32典,6109部。《古今图书集成》是现存一部规模最大、用处最广、体例最完整的类书,其文献学价值不可忽视。

(1)、文献编纂学方面的贡献。该书在编排上吸取了以前一些类书的编纂经验,分为6109个专类,其分类之详细,超过了以前的类书《艺文类聚》、《北堂书钞》、《初学记》、《册府元龟》等以前的所有类书,编排也很有条理,目录32卷,按着目录、依照时代顺序,会很快查到所要找的比较全面的资料,为人们从事学习和科学研究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2)、供参考资料的这一主要目的,尽可能地搜集了广泛而又丰富的材料,所以清雍正帝在其序言中说:“是书亦海涵地负、集经史诸子之大成,前乎此者,有所未备,后有作者,又何以加焉”这部集大成类书,材料最多的有《职方典》1544卷,《艺术典》824卷,《氏族典》640卷。

(3)、独特的人物列传。《古今图书继承》在很多部类中设有人物列传,如《名臣列传》、《名儒名贤列传》、《名流名家列传》、《著名妇女列传》以及许多其他杂传,所载多是一般史书中未被列入的人物。向来的类书以收集各类史书和介绍史事为主,很少设立人物传记,而《古今图书集成》一改以前类书的框架而另辟有传记栏目,这样一方面使人们能从中获得有关方面的许多的珍贵史料,另一方面可以补一般史书之不足。

2、《四库全书》

乾隆三十八年,设立四库全书馆,十年以后编成。这是中国历史上空前未有的一部大型丛书,它包含了我国18世纪后期以前的大部分著作。《四库全书》共收录经、史、子、集四部书3457种,7970卷,“存目”之书6766种,93556卷,分装36000余册,近10亿万字。书成后,先后缮写了七套,分别存在北京大内的文渊阁、圆明园的文源阁、奉天的文朔(加三点水)阁、热和的文津阁、扬州的文汇阁、镇江的文宗阁、杭州的文澜阁,同时,在编纂过程中,每进一书,便由经手分校者撰述提要,并由纪昀作总的审定,删削润色,冠诸卷首,并将其最后增订,汇为一编,题名《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共200卷。

《四库全书》的编纂,是清朝实行文化专制主义政策的集中表现。乾隆经过这一措施,对全国的所有的书籍进行了一次大搜集、大审查、大删改、大销毁。特别应该指出的是,在四库馆开馆期间,被查禁销毁的书籍数字是十分惊人的,有人统计至少有10万部左右。因此《四库全书》虽然编成,但其所化代价是无法估量的。鲁迅说“清修《四库全书》而古书亡”但是,《四库全书》毕竟是我国历史上空前未有的书籍大集结,对于古代图书的保存还是起了一定是作用,给后人进行学术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和方便条件。其《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也是目录学上的一部空前巨著,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第二节、历史批判精神和经世致用史学思想的发展

一、黄宗羲的历史批评思想

明中叶开始发生的封建社会内部的经济关系和阶级关系微弱的变化,明后期的腐败和明末激烈的阶级斗争,以及明、清皇朝的改朝换代,这些重大的社会变动,促使史学家、思想家重新看待历史,进一步考察史学同社会的关系,从而激发了他们的历史批评精神,也推动了经世致用史学思想的发展。黄宗羲、王夫之、顾炎武、顾祖禹等人的著作和思想,突出地反映了史学发展的这个趋势。

在清初的史学家中,黄宗羲的历史批判精神具有鲜明的代表性。他的《明夷待访录》,是这方面的突出著作。该书以批判封建专制主义体制为核心,阐述了作者对于历史的批判性见解和进步的历史观。包含13目21篇,涉及到政治、经济、军事、财政、教育等方面。批评君主专制“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也矣!”他对历史上封建专制政治的批判,集中在表现在为臣之道、法的本质和君主世袭制方面。同时还批判了封建社会的种种不良的习俗。是一部

具有鲜明的民主思想的史论、政论著作。顾炎武说,他对此书,“读之再三,于是知天下之未尝无人”,反映了当时进步史学家对他的高度评价。

二、《明儒学案》和《宋元学案》的史学价值

《明儒学案》是一部记载明代学术思想及其流派的学案体学术史著作,成书于康熙十五年,是黄宗羲的力作之一。全书62卷,卷首有《师说》一篇,胪列方孝儒、陈献章、王守仁等以为总纲。以下按时间先后及学术流派,叙述了明代的主要学术流派及其代表性学术观点。总述了明代学者200余人。作者于每一学案,首先撰一小序,略述其学术源流及论学要旨;其次则为每一学人撰一小传,略述其生平、著作、师承,而于小传之后摘录其主要学术见解及与之相关的评论,间或撰有案语。全书脉络清晰、结构严谨,是一部具有独特形式的学术史专著。黄宗羲撰《明儒学案》,意在阐明有明一代学术思想史上各派的宗旨。他还重视各家的自得之学。他在凡例中指出:“学问之道,以各人自用得着为真。凡倚门傍户,依样葫芦者,非流俗之士,则经生之业也。此编所列,有一偏之见,有相反之论。学者于其不同处,正宜着眼理会,所谓一本而万殊也”《明儒学案》当黄宗羲在世时,已有刻本流传,为世人所重。此书不载李贽,是其小的不足。

黄宗羲在撰述《明儒学案》后,于晚年着手著《宋元学案》,“以志七百年儒苑门户”,未及成编而卒。临终前,命其子黄百家继续纂辑。黄百家在其父已撰成17卷的基础上,增撰了十几个学案,未能续成父业而卒。此后,此书的纂辑由全祖望继承下来,全氏年轻时,以才识见称,一生不事仕宦,以讲学、著述为业。他推崇黄宗羲的学术,自称是黄门私淑弟子,决心完成黄氏父子未竟之业,立志完成百卷之数。经过十年时间,包括对黄氏父子旧稿的订补和他的续作,共得86卷,完成了全书的绝大部分,但也未能终编而去世,道光十八年(1838年),王梓材、冯云濠以黄氏后人所编次的86卷及全祖望旧稿,编纂整理补充,乃成百卷之数。《宋儒学案》,经黄宗羲创始,经过几代人的纂辑,历时进一个半世纪,终于撰成。

《宋元学案》的体例大致与《明儒学案》相仿,但也有发展,第一,《宋元学案》于每一学案增设一表,颇便于观览。第二,《宋元学案》有《序录》一篇,出自全祖望之手,确立了全书百卷的规模,也指示出每卷的内容和宗旨。第三,《宋元学案》于每一学案之后,多载时人和后人评论,以明其主旨与得失。从学案体的发展来看,它在体例上比《明儒学案》更加完备了。

三、王夫之史论的历史价值

《明儒学案》和《宋元学案》是关于学术史的总结性成果,与之相媲美的,是王夫之的《读通鉴论》和《宋论》,它们是关于历史评论的总结性成果。

王夫之(1619-1692),字而农,号姜斋,湖南衡阳人。他晚年曾隐居于衡阳的石船山下,故又号船山先生。《读通鉴论》是他借着阅读《资治通鉴》而写的一部历史评论,全书30卷,从秦史评论到五代史。从思想上看,他是涉及到上自五代、下至明朝的许多重大历史问题。发展进化的历史观、精于辨析的兴亡论,重视以史学经世致用的史学思想,是他的历史价值的几个主要方面。

比如他对史学经世致用的论述就极为深刻,指出:“所贵乎史者,述往以为来着师也。”“史者,垂于来今以作则者也”。因此,史学是极庄严的事业。王夫之重视史学经世致用的思想,首先是他不赞同把史学仅仅看作为一种知识来看待,指出:“曰‘资治’者,非知治知乱而已矣,所以为力行求治之资也。”他尖锐地批评说:“览往代之治而快然,览往代之乱而愀(QIAO)然,知其有以致治而治,则称说其美;知其有以招论而乱,则诟厉其恶。言以终,卷以掩,好恶之情已竭,颓然若亡,临事而仍用其故心”;这样的人,“闻见随多,辨证随详”,不过是“玩物丧志”罢了,与经世致用无涉。其次,他认为史学的经世致用,必须在人们的思想上有足够的重视,才能发挥出来。对历史的借鉴,即要放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又要灵活运用,这样历史才会起到借鉴的作用。

王夫之的另一部历史评论著作是《宋论》,凡15卷,详论宋代历史的得失,是《读通鉴论》的姊妹篇。这两部历史评论代表了中国古代历史评论的最高成就,是这方面的总结性成果。

四、顾炎武的经世致用的史学思想

顾炎武(1613-1682),字宁人,自号亭林山人,江苏昆山人,后人尊称他为亭林先生。他同黄、王二人一样,都有一段抗清复明的政治经历。顾炎武治学,重视读书和实地考察相结合,而力倡致用之学。他一生的著作很多,《日志录》是史学上的名著;《天下郡国利病书》是他纂辑的一部地理书,集中反映了他的经世致用的史学思想;他的单篇论著,经后人编辑为《亭林文集》,反映了他对专制主义的批判精神和治学主张;他汇集历代都城史实而成的《历代宅京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都城历史资料的专书;他纂辑的地理书《肇域志》是《天下郡国利病书》的姊妹篇,这些书在史学上都各有自身的价值和影响。

五、《潜书》和《读史方舆纪要》

在历史批判和经世致用方面,比黄宗羲、王夫之、顾炎武稍晚的唐甄、顾祖禹,也各有突出成就,这就是《潜书》和《读书方舆

纪要》。唐甄所著《潜书》工97目,分上下两篇。上篇论学术思想,下篇论政治历史。在书中,唐甄尖锐指出:“自秦汉以来,凡为帝王者皆贼也。”把批判的矛头直接指向了皇权。他又指出:“治天下者惟君,乱天下者惟君。治乱非他人所能为也,君也。小人乱天下,用小人者谁也,女子、寺人乱天下,宠女子、寺人者谁也,奸雄、盗贼乱天下,致奸雄之者谁也?反是于有道则天下治,反是于有道者谁也?”这一连串的诘问,也是直指皇权。唐甄把天下治乱归于帝王一人,这并不是正确的认识;但皇权是专制集权的集中代表,他把批判的矛头指向皇权本身,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有积极意义的。

顾祖禹(1631-1592)字景范,江苏无锡人,人称宛溪先生。他以二十年的时间,十易其稿,撰成《读史方舆纪要》这部地理书巨著。全文130卷,附《舆图要览》4卷,文字浩繁,结构严谨。它的正文包括三部分:一是“历代州域形势”,这是有关自上古至元、明的行政区划及其沿革,是历史地理部分。二是分叙全国各地方舆。这是以明代行政建制为次序,论述两京及十三布政使司所辖范畴的地理形势。三是总述全国山川分布。这是辑录前人著作中有关文献编纂而成,是自然地理部分。《读史方舆纪要》是一部以地理为基础,以阐明军事上的成败为主要内容、以总结政治兴亡为目的的巨著。在清代前期史学发展中占据显著的位置。

第三节、历史考证的辉煌成果

一、王鸣盛的《十七史商榷》

清代前期的史学在历史考证方面取得了极其辉煌的成就,王鸣盛的《十七史商榷》、赵翼的《廿二史札记》、钱大昕的《廿二史考异》和崔述的《考信录》,是这方面的代表作。他们多活跃于乾嘉时期,是“乾嘉学派”历史考证的代表人物。他们的治史宗旨,可以用钱大昕的一段话作为概括,即“史非一家之书,实千载之书。祛其疑,乃能坚其信,指其假,益以见其美”,“惟有实事求是,护惜古人之苦心,可与海内共白”(《廿二史考异》)简要地说,“实事求是”是他们的共同旗帜。

《十七史商榷》100卷。作者对书名作了这样的解释:“十七史者,上起《史记》。下迄《五代史》,宋时尝汇而刻之者也。商榷者,商度而扬榷之也。”王鸣盛论及对前人所著史书的看法及其考史原则时说:“大抵史家所记典制,有得有失,读者不必横生意见,驰骋议论以明法戒也;但当考其典制之实,俾数千百年建制沿革了如指掌,而或宜法、或宜戒,待人之自责焉可也。其事迹有美

有恶,读史者亦不必强立文法,擅加予夺,以为褒贬也;但当考其事迹之实,俾年经事纬、部居州次记载之异同,见闻之离合,一一条析无疑,而若者可褒,若者可贬,听之天下之公论可矣。书生胸臆,每患迂愚,即使考之已详而议论褒贬尤恐未当,况其考之未确者哉!盖学问之道,求于虚不如求于实,议论褒贬皆虚文耳。作史者之所记录,读史者之所考核,总期于能得其实焉而已矣,外次又何多求焉!”总的来看,考证史家所记典制、事实之“实”,是其主要宗旨,而法戒、褒贬、议论则非其所重。他的这些看法,有精辟之处,即追求史事之真实。这正如比他晚的多的德国史家兰克在《拉丁和条顿民族史》的序言中说的那样:“历史指定给本书的任务是:评判过去,教导现在,以利于将来。可是本书并不敢期望完成这样崇高的任务。它的目标只不过说明事情的真实情况而已。”(转引自[英] 乔.皮.古奇著《十九世纪历史学和历史学家》中译本上册,商务印书馆,1989年10月版,第178页)他们的不同之处是,前者主要是考证,后者主要是描述。

《十七史商榷》在考证上的成就,一是关于史书文字的考证,一是关于历史事实的考证。十七史在传抄、刊刻中不免有文字上的舛误,王鸣盛说的讹文、脱文、衍文,皆属此类。他在这方面所作的改、补、去的考证工作,有不少成绩。同时史书在传抄、刊刻过程中,还会出现编次的舛误和史文的颠倒、遗漏;前人在注史、校史、补史方面,也会出现误注、误校、误补的地方。王鸣盛在这些方面的考订,也有不少的成绩。此书在历史事实的考证上,以典制和事迹为重点,其中以典制为主,而尤其重于地理和官职的考证。

二、赵翼的《廿二史札记》

《廿二史札记》全书36卷,补遗1卷,所考及论,上起《史记》,下至《明史》,包括了全部《二十四史》;因《旧唐书》和《旧五代史》当时未列入“正史”,故名“二十二史”此书是作者中年宦途受挫后,“闲居无事,翻书度日”所著。赵翼在这书的“小引”中阐明他的考证方法是:“此编多就正史纪、传、表、志中参互勘校,其有抵牾处,自见辄摘出”。同时,又表明了他对于历史评论的兴趣:“至古今风会之递变,政事之屡更,有关于治乱兴衰之故者,亦随所见附著之。”《廿二史札记》于考订诸史中特重视发挥对于历史的见解,关注于“治乱兴衰之故”,这是不同于《十七史商榷》的主要之处。陈垣论及《廿二史札记》的撰述次第是:“每史先考史法,次论史事”(《陈垣史源学杂文》)人民出版社,1980年10月)这两段话,大致把握了《廿二史札记》的撰述方法和基本特点。

赵翼考史的基本方法是“参互勘校”,这包括以每一史之纪、传、志、表的比勘、考校,也包括以相关史书的对比,考订。重点不在于文字的校勘,而在于史书所记内容的异同和得失,反映出他的“贯串全史”的见识。《廿二史札记》“以议论为主”,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评论史事,一是评论史学。在评论史事方面,他提出了许多重要的见解,如汉初布衣将相局、武帝三大将皆有女宠、贞观中直谏不止魏征、中官出使及监军之弊、方镇骄兵、等等。这些,不仅是历史上的重大问题,对后人研究历史多有启发,而且包含了作者经世致用的思想。由于作者善于运用比较的方法进行史学评论,故能持论平实。

三、钱大昕的《廿二史考异》

《廿二史考异》100卷,所考诸史,包括从《史记》到《元史》的二十二部史书,不包括《旧五代史》和《明史》。其中对《新唐书》、《宋史》、《元史》用力最多。《考异》重在文字、义例、舆地、职官等方面。其撰述形式,是首先开列所考史书的篇名,其次列出所考之事与文,再次是写出订正文字,或旁征博引以证其说,从而达到“祛其疑,乃能坚其信;指其瑕,益以见其美”的考史目的。《考异》的最突出的成就,在于它一一考订了诸志史表。全书100卷,有三分之一是关于志表的考证。志的撰写困难,考订更难。《廿二史考异》对各志一一考订,反映了作者渊博的学识和知难而进的治史精神。在对众史各志的考订中,作者于天文、律历、地理、职官、艺文等志的考订,用力最多,价值也最高,为《十七史商榷》、《廿二史札记》所不及。

四、崔述的《考信录》

崔述是对先秦古史作系统考证的第一人,这是他不同于王鸣盛、赵翼、钱大昕的地方。《考信录》一书倾注了他一生的心血。嘉庆十六年,即作者66岁时成书。《考信录》的含义,取《史记.伯夷列传》“学者载籍极博,犹考信于六艺‘之意。全书36卷。知乃反详于古人如是也。”在近代考古学兴起之前,他的这个认识是正确的。

崔述的历史考证也有他的局限性,他坚守“考信于六艺”的原则,使他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他终于不能大胆正视经文本身存在的矛盾,以至于往往陷入为其解脱的境地。而“他根本的误处,是信古史系统能从古书中建立起来,而不知古书中的材料只够打破古史系统而不够建立古史系统。”(顾颉刚《崔东壁遗书》序),但在中国的史前考古尚未建立起来之前,对崔述历史考证的局限性,是不好苛求的。崔述的历史考证方法,是宗经而疑传注、诸子、杂说等对于历史的解释和杜撰。崔述受家学的熏陶和启迪,把经文与

传注分别看待,又以经文为准而看出了历代传注、诸子、杂说中有许多可疑的地方,于是产生出对经文以外诸书关于古史说法的怀疑;由怀疑而辨伪,由辨伪而考信。王、钱、赵三家的历史考证,或十七史、或二十二史,不存在真伪问题,只有是非,正误的考证。崔述的历史考证,范围在于先秦《六经》所述古史踪迹,故于晚出的《六经》之外的一些关于古史的说法和描述,便有考证其真伪的必要。崔述提出的这个理论问题,在史书辨伪和在历史认识上,都有宝贵的历史价值。

崔述的历史考证方法,是由辨伪书而辨伪史。《考信录》在史学理论和史学方法论上有重大的贡献。崔述指出:“《尚书》但始于唐、虞,司马迁作《史记》乃起于黄帝,谯周、皇甫谧又推之以至于伏羲氏,而徐整以后诸家遂上溯于开辟之初,岂非以其世愈下而称引愈远,其时愈后则其传闻愈繁乎!且《左氏春秋传》最好称引上古事,然黄、炎以前事皆不载,其时在焚书之前,不应后人所所知乃反详于古人如是也。”在近代考古学兴起之前,他的这个认识是正确的。

但由于崔述不能大胆正视经文中的问题,以致于往往陷入为其解脱的境地,顾颉刚在《崔东壁遗书》序中指出:“他根本的错误,是信古史系统能从古书中建立起来,而不知古书中的材料只能够打破古史而不能够建立古史系统。”在田野考古学尚没有建立起来以前,崔述历史考证的局限性是难以苛求的。

第四节、章学诚与《文史通义》

一、章学诚的生平与《文史通义》的内容

章学诚,字实斋,号少岩,会稽(浙江绍兴)人,因父亲曾任湖北应县知县,但因为“疑狱失轻”而被免官,因贫困不能回原籍,只能侨居应县。20岁以后,多次参加科举考试,因文章不合流俗,均名落孙山。在国子监读书时文章也常被斥为末等,被同学看不起。41岁始中进士,但他自以为不合时俗,不愿为官,所以一生贫困,寄人篱下。在艰难的生活中,仍然致力于文史研究,著述不辍。

章学诚一生著作甚多,除《文史通义》为,还曾编修《和州志》、《永清县志》、《亳州志》、《常德府志》、《荆州府志》等方志,也参与了毕沅主编的《续资治通鉴》的工作。此外,他的主要著作还有《校雠通义》,原书4卷,在他游大梁途中遇盗,原稿丢失,后虽将友人抄存的前3卷重新校订改正。《史籍考》325卷,是他晚年投入全部精力撰写的一部著作,但也已失传。

《文史通义》是章学诚研究文史理论的代表作,从35岁开始,用了30年的时间积累而成。《章氏遗书》本分《文史通义》内篇6卷,外篇3卷,是评论文史的著作。章学诚针对当时盛行的宋明理学和乾嘉考据学都不满意,指出理学是:“以道名学,而外轻经济事功,内轻学问文章。则守陋自是,枵腹空谈天性”而考据学则:“征实太多,发挥太少,有如桑蚕食叶而不能抽丝。”而他的主张经世致用之学。

二、章学诚的史学思想

章学诚从十五岁时开始对史学产生了特殊的兴趣。他自信:“吾于史学,盖有天授。自信发凡起例,对为后世开山。”

1、系统阐发了“六经皆史”说

“六经皆史”说并不是章学诚首先提出的。在他之前,明代哲学家王阳明在《传习录》中曾经说:“以事言之谓之史,。以道言之谓之经,事即道,道即事,《春秋》亦经,《五经》亦史。”但在章学诚之前,还没有人对这一命题做出过系统的阐述和发挥。章学诚则对这一命题加以具体的阐述和系统的发挥。他提出:(1)“六经”皆先王之政典

在《文史通义》中,章学诚开宗明义就提出:“六经皆史也。古人不著书,古人未尝离事而言理,六经皆先王之政典也。”就是说,六经并非,六经并非古代圣人立言垂教后世的空言,而是当时统治者治理国家的大事,以及各种典章制度的记录。

(2)六经皆器也

章学诚指出:“道不离器,犹影不离形,后世服夫子之教者自六经,以为”六经载道之书也,而不知六皆器也。”因此,孔子这样的圣人所讲的道也离不开具体的古代史事和典章制度。

(3)六艺皆掌之史官

六经原本就是古代的史学记录,只是后来被神化了而已,六经原来的性质,就是当时经世致用的史籍。

“六经皆史”的理论阐述,扩大了历史研究、史料搜集的范围。也批判了当时空谈义理的宋学和专事考据的汉学,六经是有实在内容的史籍,而不是空洞说教的道。另外,孔子所以述六经,为的就是让后人从先王的政典中获知治国平天下的道理。因而研究六经同样不能脱离当今的人事。

2、倡言“史意”

《史通》和《文史通义》都是史学评论的专著,所以,人们常常把刘知几和章学诚相提并论,而章学诚本人对此很不以为然:“人乃拟吾于刘知几,不知刘言史法,吾言史意。”他所说的“史意”,就是“史义”,是指史学理论和观点。他指出:“史所贵

者,义也,而所具者,事也;所凭者,文也。”义、事、文这史学三要素中应以“义”为主,史家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史学理论和观点。章学诚所指的“史意”。可以概括为这样几个观点:一是明大道,而是主变通,三是贵独创,四是贵家学。其中贯串着尊重传统而又不拘泥于传统的创新精神,而“别识心裁”、“独断于一心”正是这个思想的核心。

3、强调“史德”

章学诚在刘知几“史才三长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史德”说。

中国史学史

一、名词 1.史学史 “史学史”概念是20世纪20年代梁启超提出的,是研究史学发展规律的一门科学,其主要任务是对史学的起源、发展至形成为一门科学的基本过程和规律予以探讨和总结。 但中国史学家的史学史意识的产生却由来已久。 梁启超认为:“中国史学史,最少应对于下列各部分特别注意:一史官;二史家;三史学的成立及发展;四最近史学的趋势”。 2.《春秋》 《春秋》是古代中国的儒家“五经”之一的典籍。是孔子根据《鲁春秋》和参考其它史书编纂而成的一部史书。春秋时,丰富的历史资料,写作技术的成熟。“礼崩乐坏”,使传统的“学在官府”制度瓦解,学术下移,私人修史成为可能。孔子忧患“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孔子惧, 主要史学贡献:(1)《春秋》按照明确而连续的时间顺序罗列了我国春秋时期的大事,取舍详约,于纪事中寓褒贬,对我国史学著作具有发端的意义。 (2)初步提出史书的具体内容 (3)属辞比事:提出了一套历史编撰方法 (4)重人事而不宣扬鬼神 (5)不足:首先,记事太简单;其次,为尊者、亲者、贤者讳,以个人主观来定褒贬,开了后世史书中曲笔的先例。 3.司马彪 字绍统,河内温县人,西晋史学家。从小好学,然好色薄行,不得为嗣。因此闭门读书,博览群籍。初官拜骑都尉,泰始中任秘书郎,转丞。鉴于汉氏中兴,忠臣义士昭著,而时无良史,记述繁杂,遂“讨论众书,缀其所闻,起于世祖,终于孝献,编年二百,录世十二,通综上下,旁贯庶事,为纪、志、传凡八十篇,号曰《续汉书》。”范晔的《后汉书》出,司马彪的《续汉书》渐被淘汰,惟有八志因为补入范书而保留下来。《续汉书》的八志有《律历志》、《礼仪志》、《祭祀志》、《天文志》、《五行志》、《郡国志》、《百官志》、《舆服志》。对于了解西汉历史有重要作用。

中国史学史

名词解释: 1、甲骨卜辞 它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档案。甲骨文记事简略还不是有意识的历史记载,甲骨文的记载反映了盘庚迁殷以后自武丁时期直至殷商灭亡的一些活动,内容涉及阶级状况、国家制度、农事畜牧、年成丰歉、天文历法、战争田猎、神祖祭祀、王朝世系等这些都是占卜的某种结果和极简单的记事相结合,以示他们都是上帝的安排。 2、春秋书法 是孔子首创的一种文章写法。经学家认为《春秋》每用一字,必寓褒贬,后因以称曲折而意含褒贬的文字为“春秋笔法”。孔子用春秋笔法来写史书主要目的在于: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这种办法写出的史书开创了写史服务于政治的先河,为后世考证增加了难度。 3、《春秋》 是我国最早的编年体史学著作,儒家经典之一。原为中国古代各国史书的通称。是春秋末期由孔子依鲁国国史整理而成的,兼采列国史料,鲁国史官把当时各国报导的重大事件,按年、季、月、日记录下来,一年分春、夏、秋、冬四季记录,简括起来就把这部编年史名为“春秋”。孔子依据鲁国史官所编《春秋》加以整理修订,成为儒家经典之一 4、《左传》 是《春秋左氏传》的省称。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完备的编年体史书。丘明为其作者。成书年代约在战国初年。它与《春秋公羊传》、《春秋榖梁传》合称“春秋传”。是研究先秦历史和春秋时期历史的重要文献,它代表了先秦史学的最高成就,对确立编年体史书的地位起了很大作用。 5、《竹书纪年》 是我国迄今所知的最早的一部编年体通史,是战国时魏国史书,该书原无名题,后世以所记史事属于编年体,称为《纪年》,又以原书为竹简,也称为《竹书》,一般称为《竹书纪年》,亦称《汲冢纪年》、《汲冢古文》或《汲冢书》《竹书纪年》凡十篇,叙述夏、商、西周和春秋、战国的历史,年编次。其文简要如《春秋》,记事则多同于《左传》。 6、五德终始说 是邹衍学说的重要部分,认为历史是按照五行相胜相生的原理循环转移的,每个朝代受五行中的每一行支配,这一学说是在继承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五行”说,用类推逻辑的方法加以推衍,并以“天人感应”的神学理论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他是新兴地主阶级建立统一封建政权的理论武器。 7、司马迁 我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著《史记》,又称《太史公记》,他记载了上自中国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共3000多年的历史。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使《史记》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对后世的影响极为巨大,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8、班固 中国东汉史学家、文学家。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汉书》的编撰者。完成其父班彪所撰《史记后传》,历20余年,撰成《汉书》,记载汉高祖刘邦元年至230年间主要史事,内有十二纪、八表、十志、七十列传,凡100 篇。继司马迁之后,整齐了纪传体史书的写作形式,开创了包举一代的断代史体例,叙事自章法,尤其注意行文遣词。 9、《汉书》 又称《前汉书》,有我国东汉时期的历史学家班固编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是二十四史之一。《汉书》是想通过歌功颂德,宣扬正统思想来为现实政权服务的,是以封建正

中国史学史讲义09封建史学的终结——清代前期史学

第九章封建史学的终结——清代前期史学 清代前期(鸦片战争以前)的史学,是古来而辉煌的中国古代史学发展的最后一个阶段。明后期腐败的政治,以及清前期统治者一度实行文化高压政策,都深刻地影响这个时期史学的面貌。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中国古代史学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发展,思想和文献的积累,丰富而厚重;在历史进程中,他们不仅为人们所传承,也不断为人们所审视和估量。明清时期,中国封建社会呈现出衰老的景象,新的社会因素开始滋生和微弱地发展,从而使这一使这种审视和估量在一定程度上也呈现出新的趋向。这两个方面的原因,使清代前期的史学,具有总结和嬗(SHAN)变的特点。总结,既反映在历史思想和史学理论方面,也反映在历史文献学方面;嬗变,主要反映在历史思想领域。在中国古代史学上,这个时期是名家辈出的时代。清初的黄宗羲、王夫之、顾炎武等,乾嘉时期是章学诚、王鸣盛、赵翼、钱大昕、崔述等,以及稍晚的阮元、龚自珍,都各有年个名作,反映了这个阶段史学发展的特点。 这个阶段的史学,在官修和私撰两个方面,呈现出明显的界限。大致说来,官修史书的成就,一是关于本朝史的记载和典章制度的整理,二是关于历史文献的汇编和编纂;私人转述的水平,则更多地反映出史学发展的趋势,代表着这个阶段史学发展的水平。 第一节、官修史书的主要成就 一、修撰《明史》 清修《明史》,历时近百年,在《二十四史》的修撰中是罕见的。清朝统治者于入关的第二年(1645年),以胜利者的姿态设立明史馆,着手修撰《明史》。最后,其后的修撰中,先后有徐文元、张玉书、王宏绪相继任总裁,最后有张廷玉为总裁,于雍正十三年(1735年)定稿。其中,起主要作用的以布衣身份主其事的万斯同。《明史》332卷,包括本纪24卷、志75卷、表13卷、列传220卷,记载了有明一代近300年史事。《明史》的纪,写的详略得体,无繁冗之词,也避免了求之过简、犹如大事编年的弊端。志、表、传都有不同程度的新意,从中可以窥见明代历史的一些特点。如《历志》详载明末徐光启等采用西历改革立法的过程,以及崇祯颁发新历,明亡未成的过程。《兵志》不独载明代兵志,还记载了火器、车船的建造和功能。《艺文志》只著录明代“二百七十年各家著述,”不载“前代陈编”。梁启超认为:“在《二十四史》中,除马、班、范、陈四书外,最为精善”,但《明史》讳言

中国史学史笔记整理

中国史学史 上课笔记 绪论 1.“历史”二字连用出现于魏晋时代,在《三国志?吴书?吴主传》中首次出现,此时的历史是指历代史书 2.光绪二十九年(1902年),张之洞,荣庆,张百熙《重定学堂章程》,“历史”取代“史学”作为主要授课科目列入学堂,自此“历史”广泛用于中文 3.(1)“史学”一词连用最早出现于十六国后赵元年(319年)以后赵主石勒创立史学祭酒(专门讲授历史的学者)为标志。 (2)元嘉十五年【438年】刘宋宋文帝刘义隆时期,明确“史学”为学科。(3)四学:儒学,玄学,史学,文学 4.“史书”西汉前指书吏应掌握的文字及其书写技能和书法,西汉末转化为历史书籍的涵义。宋时范围更为广泛:注释音义,辩疑问疑,刊误纠谬,史评史论,总结义创。清时各种体裁书籍及纪传体部件之学都称为史学 5.“中国史学史”一词是在1924年,胡适最早提出。 6.史学发展的基本线索: (1)秦以前,史学的形成期; (2)汉到唐前期,史学巩固确立时期; (3)中唐至清中期:史学分支发展,古典史学终结阶段; (4)清中期以来,史学变革期。 7.传统史学基本特征:(1)功用趋于政治化; (2)思想日益伦理化; (3)史料积累制度化; (4)皇家修史程序化; (5)史学形式多样化。 8.中国史学史的三大任务:①清理史学遗产(基础性工作)②阐明史学演进过程③揭示史学发展规律

9.史学家三类:①官方史学工作者②民家史学家③地方史志学家 10.孔门四科:德行,政事,文学,言语 11.三史:《史记》、《汉书》、《东观汉记》 12.《竹书记年》是战国后期魏国人所撰写的一部编年体史书,是现今所知中国史学上最早的具有通史性质的著作. 13.神话和传说反映了人类跨入文明门槛以前的最早的历史记忆和原始的历史意识。神话和传说产生于人类的野蛮时期的低级阶段。 神话和传说的区别:神话所叙述的,是神或半神的人及其所行之事;传说所叙述的,是人(而这些人往往都具有奇才异能,为一般人的人所不及的大智大勇),是古代先辈的祖先或古代英雄等及其所行之事 第一讲、中国史学史的四次层累和延展 一、东汉晚期对中国史学诸系的第一次建构。其层累的标志是将西汉司马迁的《史记》认定为史书,司马迁被后人认为“中国史学之父”。司马迁的《太史公书》性质模糊不清,即性质属于“经”还是“子”,有以下观点:1、经部书。 班固认为其为经部书。《汉书·艺文志》将《太史公书》(“今史记”)附于《春秋》(“古史记”)经下。 《太史公书》(东汉和帝永年以前),到东汉末年正式命名为《史记》。 2、子部杂家类,五体杂汇。 桓宽《盐铁论·毁学篇》:“大夫曰:‘司马子有言:天下穰穰,皆为利往。’”(“司马子”既可以表示一部书,也可为一个人。) 扬雄在《法言》中两次将《司马子》与《淮南子》相提并论,视为子部杂家类。 3、子部纵横家类。 《汉书·东平思王传》将《太史公书》说为纵横家。(“《太史公书》有战国纵横权谲之谋”) 东汉桓帝时,《太史公书》被称为《史记》。具体为:东汉桓帝永寿元年立《汉

中国史学史

一、中国史学的三大任务和八项内容: 三大任务:1、阐明史学遗产(史学研究的基础性工作) 2、阐明史学演进过程 3、揭示史学发展规律(重要任务) 八项内容:历史观、史学思想、历史编撰学、官方史学及其相关的制度与举措、史家的史学活动、史学评论、史学与其他社会因素的相互作用、史学发展的社会运行机制 1,《国语》:是以分国别的,以“记言”为主要内容的史籍,记载的时间范围上起周穆王在位,下至晋国智氏灭亡,包括了西周和战国之初的吏事。其内容,皆春秋时期各国关于政务、军事、交聘、礼制、国势等方面的论议。《国语》有较高的史料价值,为政治史、思想史、文化史研究不可替代的材料。 2,《竹书纪年》:记载自上古一直到战国魏襄王二十年的吏事。全书有着清晰、延续的编年顺序,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本书的内容独特的是:许多记载与《尚书》等儒家经典大不相同。 3,《战国策》:此书的内容为政客、纵横家的政治说词、谋略规划、机敏权变、用智用诈,反应的是战国时期的历史状况,反映出的历史事件,既有真实成分,也有伪托造作。 4,《世本》:最早的谱牒著作。先秦时期许多的文献遗产,被刘向收编进入,并重命篇名。 二、先秦史学的发展状况: 1,、史籍首先产生记言史,随后出现编年记事史,较晚才有兼具记言、记事的历史著作。2、史官制度给予史官较高的地位和参政事权,有利于史学的发展。3、从官方为主体的编年记史发展出私撰史籍,史学成就的重心,在战国时期向私家转移。4、在战国百家争鸣中,儒家未在政治上取得胜利,但却取得文化基础和史学建议的巨大优势。 三、简述司马迁的历史贡献和史学方法: 司马迁撰成《史记》一书,是中国第一部体大思精、内容丰富的通史巨著。《史记》为首创性的纪传体通史著作,是中国古达史学时间跨越性发展,进入一个新境界的标志。其编撰形式有:1、纪传体体裁的首创。2、宏博的时空视野。3、丰富的社会内容。 司马迁的历史观念有:1、朦胧的历史进化论理念。2、重视社会经济的思想。3、人事起决定作用的历史认识。4、对历史人物的理性评价。司马迁的史学思想有:1、“成一家之言”的撰史宗旨。2、记载求实的治史意识。3、总括万有,分层类析的编撰方法。 《史记》以内容的宏博、体裁的首创、文笔的生动、,显现极大的魅力。影响上至庙堂,下及民间,满誉中国,播及海外,对中国古代史学的发展起到重大促进作用。

2021年杂谈——朱维铮教授的《中国史学史讲义稿》

【摘要】中国史学史,何谓史学?史学就是研究人类社会发展的具体过程及其规律性的学问。而梁启超先生也曾说“史者何?记述人类社会赓续活动之体相,校其总成绩,求得其因果 关系,以为现代一般人活动之资鉴者也。其专述中国先民之活动,供现代中国国民之资鉴者,则曰中国史。”中国史学,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不仅在中华文化的发展中具有伟大的意义,而且在世界文化的发展中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中国史学史;梁启超;史学研究 看到题目,单从字面上的字就能看出他的著作都与中国史学有关。《中国史学史讲义稿》原是上海复旦大学的教授朱维铮先生的上课讲义稿。而这本书,是其学生廖梅和姜鹏在朱教授故去后整理而成。关于作者,也许他没有像梁启超先生那样的史学家“人人皆知”,但是,朱 维铮教授在中国史学史的研究依旧给后人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朱维锋,现代著名的历史学家,他和梁启超有着“血缘关系”,两位生活在不同的社会时期,但是如果从学术史脉络说, 朱维铮是晚清经学大师孙诒让再传弟子,也是章太炎、梁启超、陈寅恪学术传人。也就不难理解在《中国史学史讲义稿》中可以看到梁启超的一些观点。 朱先生在其1979年制定的中国史学史教学大纲就曾说明“中国史学史这门课的设置,便 是为了帮助历史学专业的学生,对于中国史学的发展过程,有个简单而系统的认识。对于少数有志与从事中国史学遗产研究的学生,则起到了引导入门的作用。”这就是朱先生上这门课的 目的,也是让读者看完这本书而解决的一个问题,让我们知道中国史的发生、发展和演变的过程。中国史学史,何谓史学?史学就是研究人类社会发展的具体过程及其规律性的学问。而梁启超先生也曾说“史者何?记述人类社会赓续活动之体相,校其总成绩,求得其因果关系,以 为现代一般人活动之资鉴者也。其专述中国先民之活动,供现代中国国民之资鉴者,则曰中国史。”中国史学,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不仅在中华文化的发展中具有伟大的意义,而且在 世界文化的发展中也具有重要的意义。朱教授讲中国史学史,他侧重考察史著、体裁、史学意识与社会存在和统治思想的关系,从社会存在的各个方面,尤其是从经学史、思想史和文化史的角度来关照中国史学史,着重揭示意识形态对史学编纂形式和历史观念的影响。一本书就好像一个故事,而这本书就好像从来没有听过的新故事,你会充满着好奇心,我想,阅读它就是被这个新故事吸引所开始的。 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史书著作当属《春秋》,他也是中国最早的一部编年史史书。除了编年史,以后的几千年间相继出现了很多新的编写历史的方式,比如断代史、国别史等等。中国历史的编纂形式多样,也能体现出我国古人的智慧,也是我们中华的上千年来的文明的体现。而中国的编纂史将告诉你,我们的先辈处理“历史怎么写”的故事。从殷周青铜器铭文的产生 和最早的历史档案的发现,到出现了第一部编年史《春秋》,此后的各种史书曾出不穷,令人眼花缭乱。百花争鸣、百家齐放,战国时期的经济和政治的复杂变化,也引起了思想界的活跃,关于诸子百家的代表庄子、孔子、韩非子等等。每一个大家都对历史的本质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中国史学史

第一章中国史学的起源和发生 第一节远古的传说和原始的历史意识 一、史·历史·史学 1.何谓之“史”? (1)《说文解字》:“史,记事者也,从又持中。中,正也”; (2)吴大澂《说文古籀补》“史,记事者也,象手执简形”; (3)“史”的原意就是指掌握文献记载的一种官职。 2.历史是指一是指客观的历史发展过程,一是指历史的记载。 3.史学是指一门学问,一门以人类客观的活的历史为对象,利用各种史料研究和阐述人类社会规律的科学。 二、远古的传说 1.阅读以下内容,思考远古传说具有哪些史料价值? 2.从远古传说看人类原始的意识: (1)在对待自然和人类自身关系上,产生了两种思想:一种是相信人类是可以征服自然的;另一种是对自然的迷信; (2)衡量英雄人物的主要标准是看其是否献身公共利益; (3)重视生产斗争知识。 远古传说 居住情况:“古者禽兽多而人民少,民皆巢居以避之”,“暮栖木上” 饮食情况:“上古之世,……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曰燧人氏”。 生产工具:《易·系辞》记伏羲氏“作结绳而为网罟,以佃以渔”神农氏“斲木为耜,揉木为耒” .婚姻状况:“民知其母,而不知其父” 人类征服自然的状况:大禹治水,女娲补天 三、史学产生的基本条件 1.文字的发明; 2.历法的产生; 3.史学意识的产生 四、史学产生的年代 我国的史学产生于奴隶社会,产生的内在因素是:奴隶社会的统治阶级需要史学为其统治服务。可追溯到夏商时期 第二节先秦史官的设立及其职责 一、我国古代早期史官的设立及其职掌 1.传说中黄帝时有史官仓颉、沮诵,舜时有伯夷,夏有终古。 2.商的史官:甲骨文作“作册”、“史”、“尹”、“太史”、“内史” 。 二、周朝史官的设置和分工 1.周朝史官的设置及分工; 2.从夏商周看史官的任务:一是关于人事方面,一是关于天道(宗教迷信)方面。 周朝史官的设置及分工 1.《周礼》中有:太史、小史、内史、外史、御史之称:其中“太史掌建邦之六典”;(即治典、教典、政典、刑典、事典)“小史掌邦国之志,奠世系,辨昭穆”;“内史掌王之八枋之法,以诏王治;(八枋:爵、禄、废、置、杀、生、予、夺)“外史掌书外令,掌四方之志,掌三皇五帝之书”;“御史掌邦国都鄙及万民之治令,以赞之冢宰” 。 2.另有女史负责后宫记录。

中国史学史知识点整理

中国史学史知识点整理 1. 史学的起源与发展 史学是指关于历史的研究和理论体系的学科,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秦汉时期的编年史和史记。随着时间的推移,史学逐渐发展成为专门研究历史的学科,包括史学理论、史料学、历史学方法论等方面的研究。 2. 古代中国的编史传统 中国古代编史的传统可以追溯到周代的史书《尚书》和《春秋》,但最早的正式编年史是东周的《春秋左传》和《春秋公羊传》。秦朝统一后,开始编写大事记和国别志,形成了一部分的官方编年史。到了汉朝,史学进入了繁荣时期,编写了《史记》、《汉书》等经典史书。 3. 唐宋以后的史学发展 唐代以后,史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出现了不少著名的史学家,如韩愈、司马光等,他们在史学理论和方法上都有很大创新。宋代出现了史料学的理论体系,其中最著名的是刘知几的《史通》,清代的黄宗羲、钱大昕更是为史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4. 现代史学

20世纪初,欧美各国开始了西方史学的发展,并逐渐对中国的史学研究产生影响。其中,邹韬奋、吕思清等人成立了中国史学会和史学研究所,推动了史学的现代化进程。到了新中国成立后,史学的教育和研究逐渐完善,形成了中国史学的新格局。今天,中国的史学在国际上也有了越来越大的影响力。 5. 变法运动与史学发展 1901年,康有为和梁启超提出了变法主张,意在改革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其中涉及到了史学的改革。他们认为古代官方编史受制于朝廷,不能体现历史的全貌,应该重视地方志、家谱等非官方资料。 6. 史家与文人 古代的史学家大多是文人,他们不仅要求史书的客观和史实的真实性,还要注重史书的文学价值。这种文史结合的特点在中国古代史学中十分明显,使得史学融合了文学、哲学等多种学科,形成了独特的中国史学传统。 7. 史诗与史传 中国古代史书按照内容形式不同,可以分为史诗和史传两大类,分别以《诗经》、《离骚》、《国语》、《战国策》等为代表的史诗和以《史记》、《汉书》、《资治通鉴》

五十年来中国史学史分期研究述评

五十年来xxxx分期研究述评 研究与撰述史学史,分期问题无法回避。近五十年来(1950——2000年),有关中国史学史分期问题的研究,成果甚丰,分歧很大。综览各家观点,评判得失利弊,对推进21世纪中国史学史研究的发展,无疑是有益的。 一、xxxx分期问题研究的两次xx 五十年来,关于中国史学史分期问题的研究,曾经有过两次高潮。第一次是20世纪60年代中前期,第二次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 1961年,教育部召开文科教材会议,史学史被列入教材计划。以此为契机,史学科的建设引起史学界关注。北京、上海、广州、济南、武汉、西安等地高校、史学会及研究机构先后召开了多次学术座谈会,就史学史研究的对象、内容,研究的目的、意义等问题进行研讨,其中关于中国史学史的分期,是讨论的热点之一。老一代史学家白寿彝、齐思和、刘节、贺昌群、陈千钧、方壮猷、王毓铨、尹达、孙毓棠、何兹全、郑天挺、郑鹤声、胡厚宣、侯外庐、柴德赓、韩儒林、周谷城、耿淡如、周予同、吴泽、余兆梓、李平心、田汝康、郭圣铭等都发表了对中国史学史基本问题的看法,对中国史学史的阶段性分期以及分期的标准,提出了不同的见解。当时的讨论有不少分歧,但多数人已注意到中国史学史的分期要反映出史学史自身的发展过程,既不能与中国历史的分期相差太远,又不能将对历史的分期照搬到史学史的分期中,“大家同意基本上跟整个中国社会阶段的发展相照应,但社会变化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一般总要晚些”(《关于史学史的讨论》,《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62年第1期)。白寿彝、齐思和、刘节、贺昌群、陈千钧等人还进行了具体划分,试图将中国史学史分期问题的研究引入深入。可惜不久“文革”爆发,这次有关史学史的讨论被迫中断,分期问题也就被搁置起来,再也没人提起。 20世纪80年代,随着历史学科的再度兴盛,史学史研究也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一批中国史学史研究的著作先后问世,60年代没有解决的中国史学史分期问题,再一次被提出讨论。陈其泰、仓修良、施丁、陶懋炳、瞿林东、张孟伦、陈光崇、许凌云、高国抗、邓子美、李宗邺、王树民、朱杰勤、吴怀祺、范沛潍、彭忠德、张家璠、吕美泉、宋衍申等史学史专家和学者都提出了自己的分期方法。他们或著文专论这一问题,或通过专著体现自己的观点,论证更

中国史学史

第十部分中国史学史 名词解释 1.尚书:《尚书》汇集了殷、周王朝训诰和追述古代的史篇。记载的都是殷、周王朝的大事。内容 按性质分为六种:帝王事迹、典章制度、国家政治、誓师词、策命、诰。《尚书》是史学萌芽时期的 重要成就,发展了金文记载中的自觉的历史意识和历史鉴戒观念。现存有“古文《尚书》”和“今 文《尚书》”。古文《尚书》是后人依托之作,但各篇所记并不完全出于捏造。今文《尚书》28篇, 可确认为先秦时代的文献。 2.孔子和春秋:孔子名丘,春秋时鲁国人,有着深厚文化修养。春秋末年,孔子开创私人讲学和私人 撰史之风,突破了宗周以来学在官府的藩篱.他所修的《春秋》,是现在所知道的第一部私人撰写的历 史著作,也是现存的中国史学上最早的编年体史书。《春秋》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迄于鲁哀公十 四年。被列为儒家学派经典之一。孔子作《春秋》对史学的贡献:①孔子是私人修史的开创者②春 秋初步创立了编年体史书的雏形。③春秋属辞比事,提出了一套历史编撰的方法。④重人事而不宜 宣扬鬼神。 3.《左传》:左传是战国早期的私人撰述,完整地记述春秋时期史事的编年体史书,相传是左丘明所 作。左传在历史编撰上扩大了编年体史书的容量,反映当时社会的各种矛盾,可贵的民本思想,历 史进化论的观点,重视民族关系的记载,在中国史学之民族史与民族关系史的撰述上有开创性的意 义。 4.国语:《国语》是分国记言记载春秋时期史事的史书,是战国早期私人历史撰述,司马迁认为它 是左丘明所撰,但是《国语》汇集周王朝与各诸侯所录之“语”编纂起来的,当也不是一人一时所 完成的。国语包含了不少有价值的政治见解和历史见解,这使它在先秦的史书中具有鲜明的特色。 5.《竹书纪年》:竹书纪年是战国后期魏国人所撰写的一部编年史,是现今所知中国史学上最早的具 有通史雏形性质的作品。它记事,起自夏、殷、周,迄于战国后期。竹书纪年开编年记事之通史的 先河。西晋初年出土,南宋后,该书亡佚。 6.班固和《汉书》:班固是东汉初史学家,字孟坚,扶风人。史学思想:“君权神授”、“天人感 应”、人性三品,是正统史观的典型代表。《汉书》,继《史记》之后的又一巨著。全书记刘邦起义 以至王莽的失败,共分纪、表、志、传四个部分。表和天文志是班昭和马续相继完成的。汉书:① 它是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②扩大了志(书)的范围,详于史记。③保存了丰富的文献资料。④扩大了对少数民族和邻国历史的记载。⑤在历史文学上也有很大价值。 7.刘向:刘向西汉末人,字子政,汉宗室,撰有《别录》,著《七略》,为我国最早目录学著作,刘 向是中国历史文献学的创始者,他总校群书为历史文献的整理、分类和系统的论述学术源流提供了 范例,奠定了我国历史文献学的基础。刘向宣扬阴阳五行说,著有《洪范五行传论》。 8.陈寿和<三国志>:陈寿所著的三国志是唯一兼记魏、蜀、吴三国史事而又保存至今的著作,全书 65卷,《魏书》,《蜀书》,《吴书》。记事起于黄巾起义,迄于西晋灭吴,以魏书纪年贯穿全书。三国志 只有纪、传而无典志,由于承袭《魏书》的若干记载。三国志语言简洁,反映了东汉流行的品评人物 的风气。 9.裴松之<三国志注>:裴松之南朝宋人,著有<三国志注>.所注内容主要在四个方面,以补其阙、以备 异闻、以惩其妄、有所论辩。三国志注在历史文献学上有重要的价值.三国志注的影响与贡献:①大 量补充史实,汇集异同,考辨真伪,进行评论,开创了新的著史方法。②反映出晋魏时期史学发展 的水平和趋向。③.裴注所引魏晋人著作,今已十存不一,便于我们理解当时事件、人物。 10.范晔与<后汉书>:范晔,字蔚宗,南朝宋顺阳人,著《后汉书》,记载东汉事迹的史书。与司马彪 《续汉书》志“注以补之”合为130卷,《二十四史》中的优秀著作之一。材料的整理之功和对于史 事的评论精深,是该书的特点. 11.《魏书》至今存在的原因 1.《魏书》北朝魏收著,共131卷,帝纪,列传,十志,例目,现存130卷。 2.《魏书》的最重要成就在于它是中国封建社会历代“正史”中第一部以少数民族上层集团为统治 者的封建皇朝的皇朝史。 3.《魏书》在编撰上是精心设计的。如以《序纪》追述拓拔氏的元祖上至20余代的史事,大致阐述 了拓拔氏的历史渊源。 4.《魏书》的贡献主要在志上,很多志都是独创,如新增《官氏志》、《释老志》。 12.吴兢与<贞观政要>:吴兢,唐代汴州人,作《贞观政要》,其书成于唐玄宗时期。《贞观政要》是 一部按照专题写成的政治史,它记述了唐太宗贞观年间的政治和历史,共10卷40篇。主要内容:1.君 主自身修养和作风2.官员选拔和作风要求3.对内对外的大政方针4.规谏太子,确保社稷长存。由于 《贞观政要》是一本政治历史书,所以它受到最高统治集团的重视,把贞观政要作为座右铭来看待. 13.杜佑与《通典》:唐代杜佑所著.通典200卷,分食货,

中国史学史 -知识整理

中国史学史 绪论 一、“史学”的产生 第一,从上古直至近代,历史记载和历史著述在时间上连续不断; 第二,史籍不但内容丰富,而且形式多样; 第三,史学与政治联系紧密,史学的社会功能明显; 第四,史家群体成员广泛、队伍庞大,撰史者各代都有; 第五,中国古代官方、私家都对史书义例、史学方法、修史制度等问题进行了长期的探讨,积累了丰富的思想资料。 第一章中国史学的起源和产生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史学发展的起源、史学产生的条件; 2.理解孔子为中国史学的发展所作的贡献。 3.重点掌握《左传》的历史贡献。 第一节史学的起源 一、远古的传说 远古传说在先秦古籍的记载中保存和流传下来:有居住情况、饮食情况、生产工具、婚姻状况、人类征服自然的情况及军事战争。 这些神话传说是中国史学的滥觞:是最原始的“口述史”,是研究原始先民历史的资料。 二、原始的历史意识 (1)在对待自然和人类自身关系上,产生两种思想:一种是相信人力可以征服自然;一种是对自然的迷信。 (2)衡量英雄人物的主要标准,看其能否献身公共利益。 (3)重视生产斗争知识。 这些原始的历史意识,是历史记述赖以发生的前提。 三、史学产生的基本条件 (1)文字的发明:最古文字是殷墟甲骨文。 (2)历法的产生:从原始社会以后逐渐形成三类历法:阴历、阳历、阴阳

合历。 (3)史学意识的产生 第二节先秦史学的产生 一、我国古代早期史官的设立及职掌 商朝的史官,甲骨文称“作册”、“史”、“尹”、“太史”、“内史”。 西周金文有“作册”、“内史”、“内史尹”。《周礼》中有:太史、小史、内史、外史、御史、女史之称。 经过漫长发展,中国史学已初具雏形,标志: 第一,天子与各诸侯国均设置史官。 第二,开始形成按时间顺序记载历史的形式。 第三,初步认识到历史对于现实的鉴戒作用。 第二节孔子修《春秋》 二、孔子据《鲁史》修《春秋》 1.《春秋》诞生的条件 (1)商周以来不断积累的各种档案,春秋时期各国的国史,提供了丰富的历史资料。 (2)从甲骨卜辞、青铜器铭文到诸侯国史,使编年体逐步得到发展,在写作技术上已成为可能。 (3)春秋晚期的“礼崩乐坏”,使传统的“学在官府”制度瓦解,学术下移,私家修史成为可能。(4)孔子的忧患意识。 2.《春秋》的主要内容 (1)上起鲁隐公元年(前722),下迄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十二公、共242年历史。 (2)主要内容记载春秋时期统治阶级的政治活动;也记载一些自然现象;经济文化方面; 3.孔子《春秋》对史学的贡献

中国史学史教学大纲

中国史学史教学大纲 一、说明 (一)课程性质 中国史学史是历史学专业开设的专业课程,是与《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相对应的基础课程。中国史学史是研究中国史学发展规律的一门科学,旨在对中国丰富的史学遗产做出系统的自我批评和总结。 (二)教学目的 使学生掌握以下基础知识:中国史学的诞生、发展的基本过程和规律,掌握各时期史学的特点、重要史家、史著及史学流派、修史机构的基本状况,批判地继承祖国丰富的史学遗产。通过学习,使学生能比较全面地了解历代史家的史学思想、方法,为他们今后从事历史教学和研究,批判地继承祖国丰富的史学遗产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教学内容 中国史学史研究的对象和任务;中国史学的发展历程、规律及其阶段性特点;各时代史官、史家与史学成果及其史学地位;史学与社会的相互关系;史学发展与相关领域学术文化的关系;中国史学史学科的产生、发展。 (四)教学时数 本课讲授一学期,每周2课时,共36学时。 (五)教学方式 以讲授为主,阅读(代表性史著)与写作相结合,深入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课堂教学与课后阅读相结合,理论讲授与学生的自主研修相结合。 二、本文 第一章绪论:史与历史 教学要点:史学史概念史学史研究的对象 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中国史学史研究的范畴与任务 第二节中国史学史的分期和特点 第二章中国史学史学科 教学要点:史学史四要素中国史学史思想的组成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中国史学史学科的形成 第二节中国史学史学科的发展与现状 第三章上古传疑史学

教学要点:伏羲神农黄帝尧舜正事归为史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传疑人物——史学的萌芽 第二节正事归为史——传疑史学之形成 第四章史学的创立与传统史学的形成 教学要点:夏商史官中国史学成熟 教学时数:3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中国史学的产生——夏商时期的史官 第二节中国史学成熟的标志——孔子与《春秋》三传 第三节战国时期的其他代表性史著 第五章秦汉时期的中国史学 教学要点:太史令究天人之际纪传体 教学时数:3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司马迁时代与《史记》的成书经过 第二节《史记》的内容特点及史学地位 第三章秦汉时期的其他代表性史著 第六章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史学 教学要点:“别职”修史私家修史 教学时数:3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别职”修史 第二节专职史官、专门修史机构的设置 第三节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代表性史著 第七章唐五代时期的史学 教学要点:皇家修饰二史八书《通典》《史通》 教学时数:3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皇家修史制度的确立 第二节唐五代著名的史官 第三节唐五代史书新体例与代表性史著 第八章两宋时期的史学

清代历史学的兴起与演变

清代历史学的兴起与演变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其历史跨度长达267年,可谓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较为重要的时期。在清代,历史学的地位 与作用不断提升,成为了学术界中备受关注的学科之一。下面就 来谈一下清代历史学的兴起与演变。 一、清代历史学的兴起 在中国古代,历史的审查、编撰与叙述一直是一个重要的学科,而清代历史学的兴起和发展,则是在此基础上不断进行改革与创新。首先,清代开创了新型的历史编纂体系。在乾隆年间,皇帝 下令编撰《史稿》,此书集中考订了封建社会各个时期的历史资料,并且加强了对于《史记》等经典文献的整理和注释,使之更 为完善。此外,《史钞》等系列的专门编撰古代典籍的书籍也陆 续问世,对于清代及后世的史学界产生十分大的影响。 其次,清代历史学家也开始注重对于历史事件的分析与综合, 不再是简单的记载。例如,在明代,关于元朝时期的历史记述依 然停留在程朱理学的文化体系中,而到了清代,岳鹏珊等史学家 开始采取文献批判的方法,彻底解决了“元平难”的历史疑点,打 破了以往的研究桎梏。同时,在对于历史事件的考证方面,清代

史学家也采用了更加科学化的考证方法,不断将新的科学技术引入其中,例如官方机构的档案管理,图书馆的建设,电报的传播等等,为历史学的发展提供了更加严谨完整的资料基础。 最后,则是清代历史学的领域范围不断拓宽。在以前的朝代,对于华北地域的历史记载比较多,北方学派也因此形成,而清代时期,则将研究方向逐渐拓展到了整个中国和一些东亚地区。例如,清代学者黄宗羲提出“五经正义”,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中国古代文化史和思想史,不仅对史学史上的方法论有所提升,同时也破除了过去一些学派和思潮中的观念禁锢。 二、清代历史学的演变 虽然清代历史学兴起之初,对于一些历史事件的研究和解析有了比较大的进展,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清代历史学也慢慢地出现了一些问题和缺陷。 与一些传统史家对于历史事件的客观陈述相比,清代某些学者则开始倾向于加入主观因素。这种倾向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历史学的思想自由化,但同样也使得对于历史原貌的还原工作出现了一定的问题。

清朝的历史文献与史学研究

清朝的历史文献与史学研究 清朝(1644年-1912年)是中国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一个封建王朝,其历史文献与史学研究对于理解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和变迁具有 重要意义。本文将从清朝的历史文献来源、研究方法和学者贡献三个 方面展开,以探讨其在史学研究领域的地位和价值。 一、历史文献的来源 清朝的历史文献主要分为官方史料和民间史料两大类。 官方史料包括清朝的官修史书、内阁档案、皇帝诏令等,其中最具 代表性的有《清史稿》、《乾隆实录》等。这些官方文献内容广泛, 记录了清朝统治者的政治决策、王朝兴衰和社会变迁,堪称研究清朝 的重要参考资料。 民间史料则是指那些由民间个人或机构创作、保存的文件,如家族 档案、私人日记、传记等。由于清朝社会多元化的特点,民间史料具 有多样性和独特性,对于研究清朝社会生活和经济变迁有着重要的价值。 二、史学研究的方法 清朝的史学研究主要采用了文献研究与田野调查相结合的方法。 文献研究是指通过研读和比较历史文献,还原历史事件的真实面貌。研究者需要深入阅读相关文献,分析其内容、背景和时代特征,以获

取对清朝历史的深入理解。同时,通过比较不同文献的记载,可以辨析真伪、查证事实,从而建立比较完整的清朝历史叙事。 田野调查是研究者亲自前往史料所在地,进行实地考察和采集资料的方法。研究者会深入到历史遗迹、博物馆、图书馆等地,收集与清朝相关的文物、图片和口述历史等资料。这些实地考察不仅有助于弥补历史文献的不足,还可以提供直观的观察和感受,为史学研究提供更全面的支持。 三、学者贡献 清朝历史文献与史学研究的发展离不开一批批杰出的学者的贡献。 首先要提到的是清朝末年的学者钱穆先生。他在研究清朝史时,提出了“代表理论”与“代表人物”的概念,强调历史研究要着力探讨各个时期的代表人物与其理论,有力推动了清代史学研究的深入。 还有清末民初的历史学家梁启超,他的《清代秘史》对清朝历史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解读,拓宽了清代历史研究的视野。 此外,还有一些考古学家和美术史学家投身于清代史学研究。他们通过考古发掘清朝皇陵和寺庙遗址,以及对清代艺术作品的研究,为清代历史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证据和艺术品鉴。 总之,清朝的历史文献及史学研究对于深入理解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和变迁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官方史料和民间史料的研究,运用文献研究与田野调查相结合的方法,以及各个时期的学者的贡献,我们

09第九章《中国史学史》马工程

09第九章《中国史学史》马工程中国史学史可以追溯到古代,一直延续至今。这个学科记录了中国的历史事件和发展变迁,并对这些历史事件进行研究和分析。本文将介绍中国史学史的发展和重要阶段,以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史学中的影响。 中国史学史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史官制度。在古代,史官的任务是编写国家的官史,记录各个朝代的历史事件。这些官史成为了后来的中国史学的基础。古代史学家注重史实的准确性,但缺乏对历史背后原因和影响的深入研究。 近代中国史学的发展开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受到西方现代史学的影响。这一时期的中国史学家开始引入科学方法来研究历史,注重对历史背后的原因和影响进行探讨。他们借鉴了欧洲历史学的理论和方法,通过研究中国的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各个方面,对中国历史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解释。 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史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20世纪初,中国的一些历史学家开始学习马克思主义,将其运用到中国历史的研究中。马克思主义提供了一种新的历史解释方法,强调社会经济条件对历史发展的影响。这使得中国史学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开展了大规模的社会历史研究。 马克思主义史学在中国的发展,主要有两个重要的阶段。第一个阶段是20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史学主要集中

在对中国封建社会历史的研究。史学家们通过对封建社会的经济结构、阶级矛盾和历史变革进行分析,揭示了中国历史发展的一些重要规律。 第二个阶段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史学开 始关注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历史。史学家们通过对社会 主义制度下的社会变革、政治决策和经济发展等方面的研究,对中国 社会主义的实践进行了总结和评价。他们还通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道路的研究,为中国历史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理解。 中国史学史的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一方面,由于中国历史的特殊性,史学家们需要面对大量的历史文献和史料。另一方面,史学界也 需要适应当下快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和研究方法。为了更好地推进中国 史学的发展,史学家们需要不断创新,结合传统的研究方法与现代科 技手段,进行跨学科的研究。 综上所述,中国史学史是一个经历了漫长历史发展的学科。从古代 史官制度到近代的现代史学,再到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发展,中国史学 史经历了不断的变革和创新。马克思主义的引入使得中国史学进入了 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为对中国历史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然而,中国史学史仍然面临许多挑战,需要史学家们不断努力和创新, 以推动中国史学的健康发展。 (字数:637字)

《中国史学史》讲义

《中国史学史》 导论 中国史学史是从20世纪20年代以来兴起的一门新兴学科,至今已经历了80多年的历程。任何事物都有其发生、发展的历史,中国史学也是如此。所谓中国史学史,就是中国史学发生、发展的历史。中国史学史是研究中国史学发展规律的一门科学。为更好地学习中国史学史,我们得先了解和弄清一些史学史的相关问题。一、史学史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二、中国史学史的性质和任务;三、中国史学史的分期和特点;四、学习和研究史学史的意义和方法。 第一节史学史意识的产生和发展 一、史、历史 (一)史 学习、研究和讲述中国史学史,处处会碰到一个“史”字,而不同时期“史”之含义并不一样。“史”之含义最早是官名,是广泛意义的官名,许多文武官都称史。后来成为专门掌管历史的人的专用名,即史官。专门掌管历史的史官在甲骨文中就有,称为“尹”、“史”、“作册”、“卿史”、“御史”、“西史”等。职责是记录时事、起草公文、保管文书。史官是最早的文化人,即知识分子,他们负有读书、藏书、写书、献书之责。我国古代史学之所以如此发达,是与我国古代史官设置之早、地位之尊、史官制度之健全分不开的。在秦以前,“史”一般不是指书,而是指人,如“良史”是称好的史官、优秀的史官。 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不断赋予“史”以新的含义:史书、史事、史学等。如:把历史记载称为史,“史之阙文”、“其文则史”。但直到东汉以前,史都是称人和事的,而不是史书的名称。 最早史书的名称是书。《诗》、《书》、《礼》、《乐》中的《书》(《尚书》)就是记载历史的书。这种称法被沿袭,如《太史公书》、《汉书》、《宋书》、《唐书》,直到北宋前,绝大多数史书都称书。此外,史书也称“纪”、“春秋”、“志”之类。 史书被称为“史”是从东汉末年刘若《小史》开始的。其后,梁武帝编《通史》、许享写《梁史》、唐李延寿撰《南史》、《北史》。但这时官修的著作还称书,如唐修八部“正史”中的《梁书》、《陈书》、《北齐书》、《周书》、《隋书》、《晋书》等。自北宋时修《五代史》称“史”,后来史书才普遍称史。 (二)历史 中国古代没有“历史”这个双音节的词,历和史不相连,“历”是经历、经过;“史”是史官。到清朝万斯同写《历代史表》而不是“历史年表”。古书中偶尔有历与史相连的。如“历史不与云非”意思是历代的史书,而不是专门的名词。 最早将“历”与“史”二字连用是《三国志·吴主传》裴松之注引《吴书》,吴使赵咨向曹操称颂孙权时说:“吴王浮江万艘,带甲百万,任贤使能,志存经略,虽有余闲,

中国史学史

中国史学史 史学史,是指史学发展的客观过程。 中国在商朝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文字——甲骨文。西周时期的青铜器铭文,因铸或刻在青铜器上,故后人称之为金文。 商周时期是中国奴隶制社会从发展走向鼎盛的阶段。(东夷、南蛮、西戎、北狄)秦的统一,标志着封建制的社会形态在全国的确立,秦汉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成长时期。(秦朝的“焚书坑儒”政策对史学的发展造成了眼中的阻碍。)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封建社会进入发展阶段。(世家地主被门阀地主取代) 隋唐时期,门阀地主仍然在政治上居于主导地位。 明清时期(1840年前)是中国封建社会衰老时期。 清代后期(1840-1911),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中国历史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变化,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民国时期(1912-1949)史学的近代性质更加突出,我们也把它称作中国近代后期史学。 《尚书》是一部记载统治者施政言论和行为的史料汇编,是真正意义上的史书。古文25篇,现已认定是伪书。有今文28篇是可信的。《尚书》汇集的是典、谟、训、诰、誓、命等文章,基本是统治者的讲话记录或文诰。反映了当时一些重大政治事件和人物活动,是研究商、周社会的基本史料。 《诗经》是西周到春秋中期的诗歌总集,由《风》《雅》《颂》三部分组成。《周易》本是占卜之书。现在的《周易》包括西周时期成书的《易经》和战国时期成书的《易传》两个部分。 孔子《春秋》:春秋晚年,孔子打破了学在官府的格局,开创了私人讲学和私人撰述之局,这是孔子的创造,也是社会变化的思想文化发展的结果。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今山东曲阜东南人。他出身于没落贵族家庭,有远大的政治抱负,又有很深的文化修养。 《春秋》是孔子根据鲁史旧文改写的一部史书,也称《春秋经》。记事始于鲁隐公元年(前722),终于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共242年。主要记述鲁国及其邻国的一些军政大事,也记载水旱灾害等自然界变异的情况。《春秋》按时间顺序编排史事,记事简略,一般在年月日之下只记事目,不记事件详细和原因结果。《国语》是战国初期的一部重要历史著作,作者还不能确认。记载了西周末年周穆王征犬戎,到春秋末年智伯被诛之间四百余年的史事。按周、鲁、齐、晋、郑、楚、吴、越顺序分别记录各国史事,其编次原则是依各诸侯国与周王室亲疏为序。《战国策》是写战国时期说客辩士的权谋和军政大事的书,是一部记言为主的史书。它本是战国时期经多人之手陆续写作的篇章,流传中或名《国策》,或曰《国事》,或曰《短长》,或曰《事语》,或曰《长书》,或曰《修书》。西汉刘向校书,对它进行整理、编次、删订、编为33篇。因为这是写战国游士谋略之书,刘向将之命为《战国策》。 《世本》是一部久已亡佚的史著,此书当时有15篇,记事已到战国末年赵王迁之时。 《山海经》是一部记载山川、道里、物产、风俗、帝王世系、历史人物、奇禽异兽、神话、传说的书。现存之本有些残缺,共三万多字,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