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1年杂谈——朱维铮教授的《中国史学史讲义稿》

2021年杂谈——朱维铮教授的《中国史学史讲义稿》

【摘要】中国史学史,何谓史学?史学就是研究人类社会发展的具体过程及其规律性的学问。而梁启超先生也曾说“史者何?记述人类社会赓续活动之体相,校其总成绩,求得其因果

关系,以为现代一般人活动之资鉴者也。其专述中国先民之活动,供现代中国国民之资鉴者,则曰中国史。”中国史学,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不仅在中华文化的发展中具有伟大的意义,而且在世界文化的发展中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中国史学史;梁启超;史学研究

看到题目,单从字面上的字就能看出他的著作都与中国史学有关。《中国史学史讲义稿》原是上海复旦大学的教授朱维铮先生的上课讲义稿。而这本书,是其学生廖梅和姜鹏在朱教授故去后整理而成。关于作者,也许他没有像梁启超先生那样的史学家“人人皆知”,但是,朱

维铮教授在中国史学史的研究依旧给后人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朱维锋,现代著名的历史学家,他和梁启超有着“血缘关系”,两位生活在不同的社会时期,但是如果从学术史脉络说,

朱维铮是晚清经学大师孙诒让再传弟子,也是章太炎、梁启超、陈寅恪学术传人。也就不难理解在《中国史学史讲义稿》中可以看到梁启超的一些观点。

朱先生在其1979年制定的中国史学史教学大纲就曾说明“中国史学史这门课的设置,便

是为了帮助历史学专业的学生,对于中国史学的发展过程,有个简单而系统的认识。对于少数有志与从事中国史学遗产研究的学生,则起到了引导入门的作用。”这就是朱先生上这门课的

目的,也是让读者看完这本书而解决的一个问题,让我们知道中国史的发生、发展和演变的过程。中国史学史,何谓史学?史学就是研究人类社会发展的具体过程及其规律性的学问。而梁启超先生也曾说“史者何?记述人类社会赓续活动之体相,校其总成绩,求得其因果关系,以

为现代一般人活动之资鉴者也。其专述中国先民之活动,供现代中国国民之资鉴者,则曰中国史。”中国史学,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不仅在中华文化的发展中具有伟大的意义,而且在

世界文化的发展中也具有重要的意义。朱教授讲中国史学史,他侧重考察史著、体裁、史学意识与社会存在和统治思想的关系,从社会存在的各个方面,尤其是从经学史、思想史和文化史的角度来关照中国史学史,着重揭示意识形态对史学编纂形式和历史观念的影响。一本书就好像一个故事,而这本书就好像从来没有听过的新故事,你会充满着好奇心,我想,阅读它就是被这个新故事吸引所开始的。

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史书著作当属《春秋》,他也是中国最早的一部编年史史书。除了编年史,以后的几千年间相继出现了很多新的编写历史的方式,比如断代史、国别史等等。中国历史的编纂形式多样,也能体现出我国古人的智慧,也是我们中华的上千年来的文明的体现。而中国的编纂史将告诉你,我们的先辈处理“历史怎么写”的故事。从殷周青铜器铭文的产生

和最早的历史档案的发现,到出现了第一部编年史《春秋》,此后的各种史书曾出不穷,令人眼花缭乱。百花争鸣、百家齐放,战国时期的经济和政治的复杂变化,也引起了思想界的活跃,关于诸子百家的代表庄子、孔子、韩非子等等。每一个大家都对历史的本质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无论是老子的矛盾论、孔子的定数论,还是孟轲的循环轮或者韩非子的权利论等等,他们对史学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自此,中国史学兴起,史学的兴起,对历史的认识上,初步完成从神的历史到历史是人的活动这一认识过程,出现了多种体裁的历史撰述。而每一家每一派都出现了自己的著作,《周礼》、《春秋》、《国语》等等。而这些著作,也成为了后代史学家编纂史书的范例,是中国古代史学的发展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我们可以认为,史学家关于史学的功能信念,反应了中国史学的精神本质和优良传统。司马迁因为敢直面批评帝王而获罪,迫使许多史官不敢说实话,这就形成了所谓的官方史学,史官们写什么怎么写都要经过帝王的审核或者奉承达观权贵,这就会造成史实失实,从而丧失史书的价值。通过司马迁的例子,关于史家史官引起了我们的思考,“史家的个人角色是什么?

史家的社会责任是什么?”这都引起了我们的思考,史官必须对当时所发生的事情及时记载,

另一方面也对各级贵族进行了约束。但是史家的角色随着历史的进步而改变了原始的初衷,司馬迁因为直面批评统治者而获罪,以后很多“史官”都变成了统治者的“史官”,而不是人民的“史官”。“作为一名史官,史家的社会责任重大于天。史家的角色意识与社会责任,无疑要影响中国史学的面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它所发展的趋向”。正因如此,司马迁开创了中世纪

史学重视“实录”的新传统。从此,“实录”应该成为历史著作家的职守和责任的首要准则,这

是司马迁对中世纪史学的一大贡献。

中国古代史学在“实录”的原则上发展,出现了很多有代表性的著作,如杜佑的《通典》,还有《通志》、《文献通考》、《通鉴纪事本末》等等,就总体而言,每一部书都是力求真实之作。“实事求是”是为了揭示历史的真相,而“实事求是”也是历代史学家力求做到的一点。

梁启超评价司马迁“史界太祖,端推司马迁”,“太史公诚史界之造物主也”。而梁启超也对史

家应具备的史学修养也发表过自己的观点-“四长”,“四长”指史德、史学、史识、史才,这是梁启超对司马迁思想的继承和变革。史德"指史家要心术端正。应务实、公正、客观,杜绝主

观色彩的夸张、附会、武断。要能做到“鉴空衡平”,即对于所叙述的史迹,采用客观的态度,像镜子和天平一样,照出事物本来的模样,称出事物本身的重量。“史学”主张治史者“贵专精而不贵杂博”。先集中精力,钻研一个问题,弄透后再旁及其他,所谓兼顾涉精。“史识”指史家的观察能力,要敏锐,“旁人所不能观察的,我可以观察得出来”,这是史家治史的基本条件。另外,史家不能为传统的思想及个人的成见所蔽。“史才”指史家著史的技能,包括如何

剪裁史料,组合内容,使文章更简洁、生动,富于文采。从梁启超提出史学家应具备的史学休养中就让我们明白,为什么梁启超在中国除了是一名优秀的政治家,还是一名优秀的屈指可数的史学家。

我国的史料如此丰富、著作数量之多、编撰的题材的不同,在世界史学界也是屈指可数的,可见我国史学的地位和价值。朱维铮教授的《中国史学史讲义稿》,就像廖梅总结其史学研究

特点“从社会存在的各个方面,尤其是从经学史、思想史和文化史的角度来关照中国史学史”,他让我们在不同的研究方法、领域内去学习中国的史学史。

参考文献

[1]张占红《朱维铮的经学史研究》2015年山东大学硕士毕业论文。

[2]朱维铮《中国史学史讲义稿》,复旦大学出版社,2015年。

[3]瞿林东《中国史学通论》,武汉出版社,2006年。

[4]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中华书局出版社,2009年。

[5]宋福远《梁启超新史学简论》,《作家杂志》,2010年。

[6]覃宏亮《关于梁启超新史学的几点认识》,《文史艺术》,2014年。

[7]胡静静《从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谈到“新史学”》,《临沂大学学报》,2016年。

作者简介孙保健(1992—),男,汉族,籍贯天津,单位广西艺术学院,学位硕士研究生。

中国史学史讲义09封建史学的终结——清代前期史学

第九章封建史学的终结——清代前期史学 清代前期(鸦片战争以前)的史学,是古来而辉煌的中国古代史学发展的最后一个阶段。明后期腐败的政治,以及清前期统治者一度实行文化高压政策,都深刻地影响这个时期史学的面貌。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中国古代史学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发展,思想和文献的积累,丰富而厚重;在历史进程中,他们不仅为人们所传承,也不断为人们所审视和估量。明清时期,中国封建社会呈现出衰老的景象,新的社会因素开始滋生和微弱地发展,从而使这一使这种审视和估量在一定程度上也呈现出新的趋向。这两个方面的原因,使清代前期的史学,具有总结和嬗(SHAN)变的特点。总结,既反映在历史思想和史学理论方面,也反映在历史文献学方面;嬗变,主要反映在历史思想领域。在中国古代史学上,这个时期是名家辈出的时代。清初的黄宗羲、王夫之、顾炎武等,乾嘉时期是章学诚、王鸣盛、赵翼、钱大昕、崔述等,以及稍晚的阮元、龚自珍,都各有年个名作,反映了这个阶段史学发展的特点。 这个阶段的史学,在官修和私撰两个方面,呈现出明显的界限。大致说来,官修史书的成就,一是关于本朝史的记载和典章制度的整理,二是关于历史文献的汇编和编纂;私人转述的水平,则更多地反映出史学发展的趋势,代表着这个阶段史学发展的水平。 第一节、官修史书的主要成就 一、修撰《明史》 清修《明史》,历时近百年,在《二十四史》的修撰中是罕见的。清朝统治者于入关的第二年(1645年),以胜利者的姿态设立明史馆,着手修撰《明史》。最后,其后的修撰中,先后有徐文元、张玉书、王宏绪相继任总裁,最后有张廷玉为总裁,于雍正十三年(1735年)定稿。其中,起主要作用的以布衣身份主其事的万斯同。《明史》332卷,包括本纪24卷、志75卷、表13卷、列传220卷,记载了有明一代近300年史事。《明史》的纪,写的详略得体,无繁冗之词,也避免了求之过简、犹如大事编年的弊端。志、表、传都有不同程度的新意,从中可以窥见明代历史的一些特点。如《历志》详载明末徐光启等采用西历改革立法的过程,以及崇祯颁发新历,明亡未成的过程。《兵志》不独载明代兵志,还记载了火器、车船的建造和功能。《艺文志》只著录明代“二百七十年各家著述,”不载“前代陈编”。梁启超认为:“在《二十四史》中,除马、班、范、陈四书外,最为精善”,但《明史》讳言

2021年杂谈——朱维铮教授的《中国史学史讲义稿》

【摘要】中国史学史,何谓史学?史学就是研究人类社会发展的具体过程及其规律性的学问。而梁启超先生也曾说“史者何?记述人类社会赓续活动之体相,校其总成绩,求得其因果 关系,以为现代一般人活动之资鉴者也。其专述中国先民之活动,供现代中国国民之资鉴者,则曰中国史。”中国史学,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不仅在中华文化的发展中具有伟大的意义,而且在世界文化的发展中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中国史学史;梁启超;史学研究 看到题目,单从字面上的字就能看出他的著作都与中国史学有关。《中国史学史讲义稿》原是上海复旦大学的教授朱维铮先生的上课讲义稿。而这本书,是其学生廖梅和姜鹏在朱教授故去后整理而成。关于作者,也许他没有像梁启超先生那样的史学家“人人皆知”,但是,朱 维铮教授在中国史学史的研究依旧给后人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朱维锋,现代著名的历史学家,他和梁启超有着“血缘关系”,两位生活在不同的社会时期,但是如果从学术史脉络说, 朱维铮是晚清经学大师孙诒让再传弟子,也是章太炎、梁启超、陈寅恪学术传人。也就不难理解在《中国史学史讲义稿》中可以看到梁启超的一些观点。 朱先生在其1979年制定的中国史学史教学大纲就曾说明“中国史学史这门课的设置,便 是为了帮助历史学专业的学生,对于中国史学的发展过程,有个简单而系统的认识。对于少数有志与从事中国史学遗产研究的学生,则起到了引导入门的作用。”这就是朱先生上这门课的 目的,也是让读者看完这本书而解决的一个问题,让我们知道中国史的发生、发展和演变的过程。中国史学史,何谓史学?史学就是研究人类社会发展的具体过程及其规律性的学问。而梁启超先生也曾说“史者何?记述人类社会赓续活动之体相,校其总成绩,求得其因果关系,以 为现代一般人活动之资鉴者也。其专述中国先民之活动,供现代中国国民之资鉴者,则曰中国史。”中国史学,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不仅在中华文化的发展中具有伟大的意义,而且在 世界文化的发展中也具有重要的意义。朱教授讲中国史学史,他侧重考察史著、体裁、史学意识与社会存在和统治思想的关系,从社会存在的各个方面,尤其是从经学史、思想史和文化史的角度来关照中国史学史,着重揭示意识形态对史学编纂形式和历史观念的影响。一本书就好像一个故事,而这本书就好像从来没有听过的新故事,你会充满着好奇心,我想,阅读它就是被这个新故事吸引所开始的。 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史书著作当属《春秋》,他也是中国最早的一部编年史史书。除了编年史,以后的几千年间相继出现了很多新的编写历史的方式,比如断代史、国别史等等。中国历史的编纂形式多样,也能体现出我国古人的智慧,也是我们中华的上千年来的文明的体现。而中国的编纂史将告诉你,我们的先辈处理“历史怎么写”的故事。从殷周青铜器铭文的产生 和最早的历史档案的发现,到出现了第一部编年史《春秋》,此后的各种史书曾出不穷,令人眼花缭乱。百花争鸣、百家齐放,战国时期的经济和政治的复杂变化,也引起了思想界的活跃,关于诸子百家的代表庄子、孔子、韩非子等等。每一个大家都对历史的本质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中国史学史讲义04封建史学的初步发展——魏晋南北朝史学

第四章封建史学的初步发展——魏晋南北朝史学 第一节、魏晋南北朝史学的发展 一、封建史学发展的表现 魏晋南北朝是我国封建史学彻底摆脱“附经立说”的束缚,在学术领域形成一个独立、完整、多样化学科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封建史学得到了初步的巩固和发展,主要表现为官私修史成风、史籍数量宏富、史著类型多样、史学地位提高。 当时各个政权的统治者面对频繁的政权更迭、风云变幻的政治斗争和尖锐的阶级矛盾、民族矛盾,迫切需要借鉴前代王朝兴旺盛衰的经验教训,也迫切需要宣扬本政权开国创业的功德,因而在建国之后几乎都设置史官,组织人力编修前代史和本朝国史。官修史书外,私人修史也蔚然成风。他们或总结前代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或针砭事时弊,以为讽谏;或借修史建立名誉,求名当世,传名后世;或为避免遭无故贬斥杀戮,退而著史,寄托情趣。当时史书的作者几乎遍及地主阶级的各个阶层和各个文化部门。 魏晋以前的史书数量不多,不过200部左右。而《隋书.经籍志》著录的官私史书多达874部,16558卷,除极少数是东汉、隋朝的史家所撰外,绝大部分产生与魏晋南北朝时期。如以纪传、编年为体的后汉史有29家、三国史有19家、晋史有18家、十六国史有31家、南朝史有39家、北朝史有18家。这一时期史书数量之多,卷帙之繁,是以往任何一个朝代都不能比拟的。“二十四史”中,就有五部成书于这一时期。 这一时期史书类型日趋繁杂,有许多史书类型是前所未有的。 纪传体的地位进一步巩固,编年体则蓬勃发展,作为直接为纪传体和编年体准备材料的起居注,发展成为一大门类。杂传是借人物反映一定时期历史内容的一种史书类型,分为13类。所记各类人物,有合传,有分传;有一时的,有一地的;有男的,有女的;有传记,又有序赞、题记、行状。杂传保留了为史官不及备载和不以为载的“风俗之旧,耆老所传,遗言逸行”(欧阳修《崇文总目叙释.传记类》),有助于历史研究的扩大和深入。 这一时期出现了一批重要的史注作品,有的史家以注史而出名,其名声甚至超过了原作者。刘宋裴松之《三国志注》、裴姻《史记集解》、梁刘昭《后汉书注》北魏郦道元《水经注》都是当时著名的史著。史论、史评著作也大量涌现,南朝梁太子萧统编纂《文选》,专立“史论”一目。说明这一时期史论有了相当的发展;史评著作分为三类,一是评论史事,一是评论史家,一是评论史书。保留下来的只有《文心雕龙.史传篇》。是评有助于史书质量

著名教育家 中国历史学家朱维铮简介

著名教育家中国历史学家朱维铮简介 本文导读: 2006年曾获德国汉堡大学荣誉博士,这是汉堡大学授予中国人的首个荣誉博士,也是自季羡林之后德国高等学府授予中国人的第二个荣誉博士。 他师承陈守实、周予同先生,继承了复旦优秀的史学传统,治学能力和成果在早年即为学界所瞩目,是1980年代文化史研究的主要倡导者、开拓者和建设者,主持整理、编选和校注多种重要典籍,是促进国际文史学术交流合作的先行者。2012年3月10日逝世,享年76岁。 学术生平 朱维铮1936年7月14日出生于江苏无锡。1955年进入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就读,1960年毕业于中国古代史专业,留

校任教,历任讲师、副教授,1988年晋升为教授。2006年被德国汉堡大学授予荣誉博士称号。这是汉堡大学授予中国人的首个荣誉博士,也是自季羡林之后德国高等学府授予中国人的第二个荣誉博士。曾任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学术顾问、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顾问,原中国史学会理事,原国际儒学联合会副会长、顾问,原上海海峡两岸学术文化交流促进会常务理事,上海市徐光启研究会会长,北美《亚洲评论》顾问等学术兼职。 朱维铮师承著名学者陈守实、周予同先生,在中国经学史、中国思想文化史、中国史学史、中西文化交流史、中国学术史、中国近代史等多个领域做出突出贡献,被公认为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文化史、思想史、学术史研究的开拓者之一,是促进国际学术交流合作的先行者。他继承了复旦优秀的史学传统,在海内外享有很高声誉。

朱维铮早年受学界前辈亲炙。他留校之初,即担任陈守实教授的助教。1962年,他在《历史研究》上发表《府兵制度化时期西魏北周社会的特殊矛盾及其解决:兼论府兵的渊源和性质》一文,多受瞩目。后调任周予同教授的学术助手,协助主编教育部委托的《中国历史文选》,期间博研典籍、贯通古今。该书作为国内高校文科相关专业的首选教材,沿用数十年、屡经修订,累计发行量达50余万册。 朱维铮是中国经学史研究的重要传承者。他承续钱玄同、周予同一脉,无论环境艰难还是喧嚣,都长期坚守在经学史领域,整理了大批经学史研究资料,培养了一批经学史研究人才,成为当今海内外最有成就的经学史家之一。他整理编

《中国史学史》讲义

《中国史学史》 导论 中国史学史是从20世纪20年代以来兴起的一门新兴学科,至今已经历了80多年的历程。任何事物都有其发生、发展的历史,中国史学也是如此。所谓中国史学史,就是中国史学发生、发展的历史。中国史学史是研究中国史学发展规律的一门科学。为更好地学习中国史学史,我们得先了解和弄清一些史学史的相关问题。一、史学史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二、中国史学史的性质和任务;三、中国史学史的分期和特点;四、学习和研究史学史的意义和方法。 第一节史学史意识的产生和发展 一、史、历史 (一)史 学习、研究和讲述中国史学史,处处会碰到一个“史”字,而不同时期“史”之含义并不一样。“史”之含义最早是官名,是广泛意义的官名,许多文武官都称史。后来成为专门掌管历史的人的专用名,即史官。专门掌管历史的史官在甲骨文中就有,称为“尹”、“史”、“作册”、“卿史”、“御史”、“西史”等。职责是记录时事、起草公文、保管文书。史官是最早的文化人,即知识分子,他们负有读书、藏书、写书、献书之责。我国古代史学之所以如此发达,是与我国古代史官设置之早、地位之尊、史官制度之健全分不开的。在秦以前,“史”一般不是指书,而是指人,如“良史”是称好的史官、优秀的史官。 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不断赋予“史”以新的含义:史书、史事、史学等。如:把历史记载称为史,“史之阙文”、“其文则史”。但直到东汉以前,史都是称人和事的,而不是史书的名称。 最早史书的名称是书。《诗》、《书》、《礼》、《乐》中的《书》(《尚书》)就是记载历史的书。这种称法被沿袭,如《太史公书》、《汉书》、《宋书》、《唐书》,直到北宋前,绝大多数史书都称书。此外,史书也称“纪”、“春秋”、“志”之类。 史书被称为“史”是从东汉末年刘若《小史》开始的。其后,梁武帝编《通史》、许享写《梁史》、唐李延寿撰《南史》、《北史》。但这时官修的著作还称书,如唐修八部“正史”中的《梁书》、《陈书》、《北齐书》、《周书》、《隋书》、《晋书》等。自北宋时修《五代史》称“史”,后来史书才普遍称史。 (二)历史 中国古代没有“历史”这个双音节的词,历和史不相连,“历”是经历、经过;“史”是史官。到清朝万斯同写《历代史表》而不是“历史年表”。古书中偶尔有历与史相连的。如“历史不与云非”意思是历代的史书,而不是专门的名词。 最早将“历”与“史”二字连用是《三国志·吴主传》裴松之注引《吴书》,吴使赵咨向曹操称颂孙权时说:“吴王浮江万艘,带甲百万,任贤使能,志存经略,虽有余闲,

开拓创新,启发后学r——评李勇教授《中国新史学之隐翼》

开拓创新,启发后学r——评李勇教授《中国新史学之隐翼》柴超 【期刊名称】《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6(037)005 【总页数】4页(P169-172) 【作者】柴超 【作者单位】淮北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淮北安徽 235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国新史学作为学术话题已逾百年,在史学通史中占有一席之地①如:刘新成主编《中国学术百年·历史学百年》,北京出版社1999年出版。白寿彝主编,陈其泰 著《中国史学史·近代时期》,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出版。,更成为一些专门 性论著的主题②如:许冠三著《新史学九十年》,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86年出版。瞿林东主编《20世纪中国史学研究》系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王尔敏著《20世纪非主流史学与史学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出版。。这些论 著各有千秋,皆有建树。李勇教授近期出版的《中国新史学之隐翼》③李勇:《中国新史学之隐翼》,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出版。(以下简称《隐翼》),也是一本颇具特色的著作。 仓修良教授在《史家·史籍·史学》中,叙述自己学术历程有两点体会:“第一,做 学问从来不赶风头,因为风向是常在变的,永远也赶不上。”“第二,从不贪多,一切围绕着自己的研究中心做文章,因为一个人的精力有限”[1]自序11。“风向常变”和“精力有限”,道尽治学辛酸。为避免此困境,“详人所略,略人所详”,

倒不失为一种有效举措。李勇教授《隐翼》一书,也体现了这一策略。 1.探索中国新史学中被忽略的主题 李勇教授认为,“如果喻中国新史学为一只鸟,那么按常理它就有两翼。这里的中国新史学的两翼可喻多项成对范畴:源头视野下,一为中国传统史学,另一为近代以来的欧美史学;历史研究对象视野下,一为中国历史,另一为外国历史;史学研究对象视野下,一为中国史学,另一为外国史学;地域视野下,一为中国大陆,另一为中国台湾。”[2]序1相对而言,中国新史学中的近代欧美史学因素、中国学 者的外国史研究和台湾地区史学,没有受到足够关注。作者把这些没有受到足够关注部分,具体是“欧美史学在中国的传播及其影响、中国学者的世界史研究、中国学者的欧美史学研究、中国台湾的新史学”等,喻为中国新史学之“隐翼”[2]序1。该书三大部分,正是详人所略地研究中国新史学的结果。 即使在论述“隐翼”中,也有详人所略之举措。例如,马克思主义史学、科学主义史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桂遵义《马克思主义史学在中国》、李孝迁《西方史学在中国的传播(1882—1949)》都做过详细探讨。再如,西方史学在中国传播的总体情况,张广智在《论民国时期中西史学交流的特点》《二十世纪前期西方史学输入中国的行程》《再论20世纪中外史学交流史的若干问题》等文章中作过探索。这些问题在《隐翼》中都能见其踪迹,但是与上述论著有所偏重。 毋庸置疑,《隐翼》是略人所详的。这种“隐翼”的界定,就已经表明多年来一直是热点的像吕思勉、陈寅恪、陈垣等史学大家,不在考察范围。 2.详人所略是作者一贯主张和做法 早在20世纪90年代,作者研究杨万里的史学,就是一例。“诚斋体”诗歌,是 中国古代文学不能不提的;《诚斋易传》则因为杜国庠的努力,在中国思想史写作上占有一席之地。可是,杨万里的史学仍被忽略了。鉴于此,李勇教授开始研究杨万里的史学,并发表《杨万里的历史通变思想》《杨万里史学思想钩沉》等专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