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生物选修三“基因工程”综合练习(20题含答案)

高中生物选修三“基因工程”综合练习(20题含答案)

高中生物选修三“基因工程”综合练习

(20题含答案)

请回答下列有关克隆技术和基因编辑的问题:

1)克隆技术是指通过人工手段复制出与原体完全一样的

生物体。目前,克隆技术主要分为三种:体细胞核移植克隆、胚胎分裂克隆和基因克隆。其中,最常见的克隆方法是。

2)基因编辑技术是指通过改变生物体的基因序列来实现

对其性状的调控。CRISPR/Cas9系统是目前最常用的基因编辑技术之一,其中CRISPR指的是,Cas9则是。

3)基因编辑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其中包括疾病基因治疗、农业生产、生物安全等领域。以疾病基因治疗为例,基因编辑技术可以通过修复或替换患者体内的有缺陷基因,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目前,基因编辑技术已经被用于治疗包括血友病在内的多种疾病。

答案:(1)体细胞核移植克隆(1分)(2)“类细菌重

复间隔簇”、“CRISPR相关蛋白9”(1分)(3)血友病(1分)逆转录病毒载体是目前应用较多的动物基因工程载体之一。它可以将外源基因插入到受体细胞染色体中,使外源基因随染色体DNA一起复制和表达。研究发现逆转录病毒基因组

(RNA)的核心部分包括三个基因:gag基因(编码病毒的核

心蛋白)、pol基因(编码逆转录酶)、env基因(编码病毒

的表面糖蛋白)。位于这些基因的两端有LTR序列(含有启

动子、调节基因等),控制着逆转录基因组核心基因的表达及转移。下图展示了构建逆转录病毒载体及用于培育转基因小鼠的过程。

1)逆转录病毒的遗传信息储存在RNA中,其中包含四

种核苷酸排列顺序中的四种脱氧核苷酸。

2)过程②中,外源基因一定要插入到病毒DNA的LTR

序列中的启动子后,其主要目的是控制外源基因的表达。

3)过程③中,导入病毒蛋白编码基因(gag,pol和env)的目的是合成组成病毒的蛋白质。

4)过程④中,逆转录病毒载体感染的细胞一般选择内细

胞团细胞,因为这类细胞能发育成新个体的各种组织器官(具有发育的全能性),处于囊胚期。

5)在胚胎移植前,需要对母鼠进行处理,才能使其生殖

器官(子宫)适于早期胚胎的植入和正常发育。研究中必须对嵌合小鼠进行筛选,只有能产生嵌合和小鼠才能将获得的新性状遗传给子代。

我国一科研团队将小麦液泡膜Na/K逆向转运蛋白基因(TaNHX2基因)转移到水稻细胞内,获得了转基因耐盐水稻新品种。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为保证目的基因在水稻细胞中能够表达,运载体上应

含有特定的启动子。

2)水稻的转化过程为:将水稻幼胚接种到诱导培养基上,经过愈伤组织诱导和整合目的基因和相关功能片段到愈伤组织细胞的染色体DNA上,最后诱导愈伤组织形成水稻植株。

3)为验证外源基因整合到水稻基因组后是否转录,可从

转基因植株的细胞中提取所有mRNA并反转录成cDNA,再

以反转录产物为模板,利用TaNHX2基因特异引物,通过

PCR方法进行基因扩增。若以根细胞为材料扩增结果为阳性

(有产物生成),以叶细胞为材料扩增结果为阴性(无产物生成),则说明目的基因已整合到水稻基因组并转录。

4.进行耐盐试验的步骤是将生长至4叶期的转基因幼苗和

非转基因幼苗分别转入高浓度的NaCl溶液中培养,培养30

天后观察现象。若转基因植株存活率高于非转基因植株且叶片不变黄,则说明转基因植株获得了耐盐特性。

5.(1) 阶段Ⅰ的核心步骤是构建基因表达载体,一般需用

限制酶切割6个磷酸二酯键。(2) 为保证耐盐基因的正常转录,重组质粒b上耐盐基因的两端应含有启动子和终止子。(3) 阶

段Ⅱ的核心过程是脱分化再分化植物激素的处理和组织培养,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中除了必要的营养物质和琼脂外,还必须添加脱分化再分化植物激素。

6.(1) 图1基因表达载体中没有标注出来的基本结构是质

粒的起始点和终止点。(2) 图1中启动子是酶识别和结合的部位,有了它才能启动目的基因的表达;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的作用是使工程菌对氨苄青霉素具有抗性,筛选目的基因表达菌落时能够排除未转化的细菌。(3) 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必需的

工具酶有限制酶和连接酶。

完整的目的基因序列,RNA酶抑制剂可以防止RNA酶降解mRNA。(2)在构建转基因工程菌时,需要将PCR扩增得到

的目的基因插入到载体DNA中,常用的载体有哪些类型?答案:质粒、噬菌体、人工染色体等。(3)重金属废水中的金属

离子与MT蛋白结合的原理是,金属离子与MT蛋白中的硫醇基结合形成金属硫蛋白。(4)使用转基因工程菌处理重金属废

水的过程中,菌体内的MT蛋白会与废水中的金属离子结合形成金属硫蛋白,从而达到净化处理的目的。

cDNA的原理是利用逆转录酶将mRNA作为模板合成DNA。在PCR反应中,需要设计一对互补配对的引物,且两

种引物之间不能存在互补配对序列,以避免引物自连。在

PCR反应体系中,除了缓冲液、模板DNA分子和引物外,还

需要Taq酶和dNTP(dCTP、dATP、dGTP和dTTP)。退火

温度的设定是关键,需要根据引物长度和碱基组成来设定。如果PCR反应得不到任何扩增产物,可以采取降低退火温度或

重新设计引物等改进措施。目的基因需要通过质粒载体导入受体细胞,并不能直接导入,原因是目的基因没有复制原点和表达所需启动子。在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的生产过程中,不能用SmaI获取目的基因,因为SmaI的酶切位点位于目的基因中间,无法得到完整的目的基因。重组质粒中的标记基因可以用于筛

选受体细胞中是否含有目的基因。重组质粒通常通过显微注射体外受精、早期胚胎培养和胚胎移植等技术导入受精卵。在采用SRY-PCR方法对早期胚胎进行性别鉴定时,可以通过滋养

层DNA分子杂交来进行。

转基因抗虫棉的培育过程可以通过图示来展示。在苏云金芽孢杆菌中,存在抗虫基因,该基因可以通过限制酶切割位点来构建含有抗虫基因的重组质粒。同时,质粒上还有唯一标记基因——抗卡那霉素基因。在实验中,农杆菌细胞可以被转化成含有环状目的基因、含有质粒载体、或含有插入了目的基因的重组质粒的农杆菌。通过含有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进行筛选,可以区分出含有质粒载体和重组质粒的农杆菌,但未被转化的和仅含环状目的基因的农杆菌无法区分。

Bt基因是从苏云金芽孢杆菌中提取出来的,可以通过

PCR技术扩增。PCR反应中加热到90~95℃的目的是解链,

然后冷却到55~60℃使引物与互补DNA链结合,最后加热到70~75℃进行延伸。限制酶可以识别DNA分子某种核苷酸序列,并在特定位点切割DNA。

在培育转基因抗虫棉的过程中,有可能出现植株未表现抗虫性状的情况。这可能是因为转入的基因未成功导入,或导入的基因未能准确表达。在基因表达载体中,目的基因的首端和尾端必须含有启动子和终止子,这样目的基因才能准确表达。

11.一科研团队在我国成功将小麦液泡膜Na/K逆向转运蛋

白基因(TaNHX2基因)转移到水稻细胞内,创造出了转基因耐盐水稻新品种。以下是相关问题和答案:

1)为了确保目的基因在水稻细胞中能够表达,运载体应

当包含特定的启动子。

答案:B

2)水稻的转化过程为:将水稻幼胚接种到诱导培养基上,经过脱分化农杆菌转化法,培养出愈伤组织,然后将目的基因和相关功能片段整合到愈伤组织细胞的染色体DNA上,最后

诱导愈伤组织形成水稻植株。

3)为了验证外源基因整合到水稻基因组后是否转录,可

以从转基因植株的细胞中提取所有mRNA并反转录成cDNA (互补DNA),然后使用TaNHX2基因特异引物,通过PCR

方法进行基因扩增。如果以根细胞为材料扩增结果为阳性(有产物生成),以叶细胞为材料扩增结果为阴性(无产物生成),则说明目的基因仅在根细胞中转录,未在叶细胞中转录。

4)将生长至4叶期的转基因幼苗转入高浓度的NaCl溶

液中培养,进行耐盐试验,用非转基因幼苗作为对照。培养

30天后观察现象,如果转基因植株存活率高于非转基因植株(转基因植株叶片不变黄,非转基因植株叶片变黄),则说明转基因植株获得了耐盐特性。

12.叶绿体转基因技术是将外源基因整合到叶绿体基因组中,该技术能有效改良植物的品质。以下是相关问题和答案:1)转基因技术的核心步骤是构建基因表达载体PCR-

DNA的复制。为了获得较多的目的基因,可以采用PCR技术

进行扩增,该技术的原理是复制DNA。

2)将植物体细胞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处理得到原生质体,再将目的基因导入其中,最后通过培养技术可得到相应的转基因幼苗。

3)对大多数高等植物而言,与传统的细胞核转基因相比,叶绿体转基因更稳定,其遗传方式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不会随花粉传给后代,从而保持了母本的遗传特性。

4)来自原核生物中有重要价值的外源基因无需改造和修

饰就可在叶绿体中高效表达,原因是叶绿体是一个独立的细胞器,具有自主复制和表达基因的能力。

1)未标注的基本结构是多克隆位点(MCS)(1分),用于插入外源基因(1分)。

2)启动子的作用是启动目的基因的转录(1分),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的作用是筛选转化成功的细胞(1分)。

3)必需的工具酶有限制酶和连接酶(1分)。

4)将切割位点隐藏在内部可以避免胰岛素被不必要的蛋白酶降解(1分),提高胰岛素的产量和纯度(1分)。

溴化氰可以切断肽链中甲硫氨酸羧基端的肽键,用溴化氰处理相应的融合蛋白可以获得完整的A链或B链。β-半乳糖苷酶被切成多个肽段是因为其中含有多个甲硫氨酸,而胰岛素A、B链中不含甲硫氨酸。

科学家利用基因工程(DNA重组技术)成功培育出一种能够表达人类乳汁中常见蛋白的转基因水稻,使大米及其制品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相关问题的答案如下:

1)在基因工程中,常用到的工具酶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连接酶。

2)利用水稻的成熟叶片为材料,同时构建eDNA文库和

基因组文库,两个文库相比,eDNA文库中含有的基因数目比

基因组文库中的少,原因是cDNA文库中只含有叶肉细胞已

转录(或已表达)的基因(或基因选择性表达),而基因组文库中含有该植物的全部基因。

3)在基因表达载体中,启动子是识别并结合的部位。导

入该水稻中的基因表达载体除启动子和目的基因外,还应含有RNA聚合酶标记基因和终止子。若采用原核生物作为基因表

达载体的受体细胞,常用的原核生物是大肠杆菌。

4)将目的基因通过基因枪法导入植物细胞时,常用的携

带目的基因的金属颗粒有金粉和钨粉。

5)由转基因水稻生产的相关大米制品有一定的抗菌作用,是因为制品中含有溶菌酶(或抗体)。

若要筛选成功导入目的基因的重组质粒,培养基中应加入的物质有氨苄青霉素和X-gal,构建重组质粒时需要的工具酶

有限制酶和DNA连接酶。对获取的目的基因可用技术对其扩增。

1)实验室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并将其插入表达载

体中,构建成重组质粒。该表达载体中除了目的基因外,还包括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在转染细胞时,利用离子载体将重组质粒导入目标细胞内,使其表达目的基因。其中启动子是识别和结合的位点,以驱动目的基因的转录。

2)为了提高转基因酵母菌的青蒿素产量,可以利用工程

技术改造酵母菌细胞内的催化FPP转化成乙醇的酶,使其转

化成青蒿素的效率更高。

3)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实现青蒿素的大规模生产。首先通过脱分化再分化的过程获得愈伤组织,然后在培养基中添加适当的激素和营养物质,促进愈伤组织的生长和分化,最终从培养物中提取青蒿素。

白细胞介素-1(IL-1)是一种重要的炎性介质,也是一种

热原质成分,具有致热和介导炎症的作用。它在细胞免疫激活中发挥调节作用。某项目小组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大量合成IL-1,将目的基因IL1-His插入pBV220载体的EcoRⅠ和

BamHⅠ酶切位点之间,构建表达载体pBV-IL1-His。转化感

受态大肠杆菌,并通过选择性培养基(Ampr)和菌体PCR法

筛选重组子阳性克隆。在适宜条件下培养并诱导目的蛋白的表达,最后利用His抗体进行蛋白质印迹检测表达情况。

1)在上述实验中,为了防止目的基因和pBV220载体在

酶切后的末端发生任意连接,应选用EcoRⅠ和BamHⅠ酶进

行酶切。目的基因的长度为插入位点与酶切位点之间的碱基对数,忽略不计。pBV-IL1-His表达载体除了氨苄青霉素抗性基

因(Ampr)和目的基因外还必须具有启动子和终止子等基因。

2)转化感受态大肠杆菌时需要用CaCl2处理细胞。利用PCR技术体外扩增DNA时,需将双链DNA加热到90℃以上,目的是使双链DNA变性,解聚为单链。

3)最后是通过蛋白质印迹技术来检验实验是否成功。假

设未检测出目的蛋白,分析可能的原因有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没有表达。

青蒿素对于治疗疟疾有很好的效果,被誉为“中国神药”。科学家开始研究用基因工程培育转基因高产青蒿素植物。

1)从黄花蒿获取与青蒿素合成有关基因后,可以利用PCR技术进行扩增。PCR反应体系中加入的dCTP、dGTP、dATP、dTTP四种物质既可以作为反应底物又可以提供能量。PCR反应体系中还需要加入精心设计的两种互补引物;一个DNA分子3轮复制以后,两条链等长的DNA片段(即目标片段)有两个。

注:文章原有明显格式错误,已进行修改。

1)在构建表达载体时,需要选择限制酶和DNA连接酶,根据目的基因和载体的核苷酸序列以及酶的识别序列进行选择。通常情况下,相同限制酶切割目的基因和载体后会形成相同的黏性末端或平末端。

2)经离体培养获得的小麦花药幼苗一般为六倍体。通过

处理,可以获得转基因纯合子植株。

3)目的基因探针不能用于检测小麦转基因植株是否为纯

合子,因为无论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都能检测到目的基因。

4)与小麦花药作为受体相比,利用小麦幼胚作为受体可

以更快地获得转基因小麦纯合子植株。

5)为了进一步节约成本,加快生产青蒿素,可以将与青

蒿素合成有关的基因导入酵母菌中,通过发酵工程生产青蒿素。这是一种可行的方法。

6)在培育转基因普通小麦时,利用小麦幼胚、花药等作

为目的基因的受体,经过选育可以获得小麦纯合子植株。在构建表达载体时,需要选择限制酶和DNA连接酶,根据目的基

因和载体的核苷酸序列以及酶的识别序列进行选择。经离体培养获得的小麦花药幼苗一般为六倍体,通过处理可以获得转基因纯合子植株。目的基因探针不能用于检测小麦转基因植株是否为纯合子,因为无论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都能检测到目的基因。与小麦花药作为受体相比,利用小麦幼胚作为受体可以更快地获得转基因小麦纯合子植株。

高中生物选修3习题大全答案

高中生物选修3习题大全 专题一、基因工程 1.答案:C。解析: 考查了限制性内切酶切割DNA片段的有关知识。这道题目可以转化为单纯的数字计算题。每个DNA分子上至少有1个酶位点被该酶切断,可以切得的种类有:a、b、c、d、ab、bc、cd、abc、bcd九种。 2.答案:D。解析:考查生物育种的有关知识。从图中可以看出为获得纯合高蔓抗病番茄植株,一共采取了三种育 种手段:杂交育种、单倍体育种和基因工程育种。过程①是多次自交和筛选,使得纯合高蔓抗病植株的比例提高;过程②是花药离体培养,采用任一株F1的花药均可;③是植物组织培养获得植株的过程,包括脱分化和再分化两 个阶段。筛选纯和高蔓抗病支柱的过程实质就是定向改变基因频率的过程,即使得高蔓抗病基因的频率升高。 3.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育种的几个基本方法的特点。正确把握“缺乏某种抗病性的水稻”及其原因是解答本 题的关键。可通过诱变育种或基因工程育种的方法使水稻获得抗性基因,可通过杂交育种培育抗病性水稻。单倍 体育种过程,只是让单倍体原有的染色体及其上面的基因加倍,无抗病基因并不能产生相应的变异。 4.答案:⑴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DNA连接酶导入酿酒酵母菌 ⑵DNA分子杂交技术抗原抗体杂交技术这说明淀粉酶基因已成功导入工程菌并能够稳定地表达淀粉酶 ⑶略⑷基因的克隆、基因的人工改造等分子生物学实验都需要微生物作为重要的宿主。很多基因工程产品都需 要在微生物中产生,如原核系统表达用到的各种细菌,真核系统表达用到的酵母。动物、植物基因工程的实践中,所需要的载体都是从微生物中首先构建成功的。(言之有理即给分) 解析:本题考查了与基因工程相关的知识。将基因切割下来的工具是限制酶,将基因与运载体结合在一起的是DNA 连接酶。基因工程的基本流程是:获取目的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建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中、目的基因表达 的检测与鉴定。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包括分子水平的检测,如用DNA分子杂交技术来检测基因或对应的mRNA,用抗原抗体杂交来检测蛋白质,也包括个体生物学水平的鉴定。淀粉在工程菌分泌的淀粉酶的作用下被分解,加 入碘液后,因工程菌周围无淀粉而不变蓝,故出现透明圈。 5.答案:Ⅰ、⑴碱基互补配对原则③和⑤⑵RNA聚合酶⑶1/4 ⑷3/4 解析:本题考查了真核生物的基因结构。真核生物的基因结构是由编码区和非编码区构成的,编码区又由外显子 和内含子构成,其中内含子不能指导蛋白质的合成,通过转录产生的mRNA仅外显子对应的部分进入细胞质指 导蛋白质的合成。人β-珠蛋白基因与其mRNA杂交(通过碱基互补配对:A-U、T-A、G-C、C-G)的示意图中,未配对部分是内含子的碱基序列,即③和⑤。非编码区上游有RNA聚合酶结合位点,是RNA聚 合酶结合的部位。若一个卵原细胞的一条染色体上,β-珠蛋白基因的编码区中一个A替换成T,复制的概染色体 进入次级卵母细胞的概率是1/2,该染色体中含突变基因的DNA分子的比例为1/2,所以突变基因进入卵 细胞的概率是1/2,总概率是1/2×1/2=1/4。由基因的分离定律可知,上述突变基因的两个携带者 婚配,其后代中不含该突变基因的概率是1/2×1/2=1/4,含该突变基因的概率是1-1/4=3/4。 6.答案:(1)a;a(2)花粉管通道法(3)植物组织培养;脱分化和再分化(4)DNA;高浓度盐液无土栽培作对照。解析:本题以“科学家应用耐盐基因培育出了耐盐水稻新品系”为背景,考查了《现代生物科技专题》中有 关基因工程和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内容。基因工程的工具酶——限制酶和DNA连接酶的作用是断开或连接两核苷 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受体细胞常用的方法是脓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目 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常利用DNA分子杂交技术(探针)等作分子水平的检测和个体生物学水平的鉴定。植物组 织培养的基本过程是植物在离体状态下,进行脱分化和再分化。 7.答案:⑴耐高温⑵引物对B ⑶否⑷农杆菌⑸① 2 ② 1 解析:本题考查了基因工程和PCR技术。PCR技术中由于高温解旋,所以需要耐高温的Taq酶;DNA分子结构中G- C碱基对(之间形成了三个氢键)比A-T碱基对(之间形成两个氢键)稳定,因此G-C碱基对含量高的序列耐高温;DNA连接酶的作用是缝合限制酶切割的粘性末端,恢复磷酸二酯键,对所连接的DNA碱基序列没有专一性要求。基因工程中如果受体细胞是植物,转化时常用农杆菌转化法。由图一可以看出质粒T上存在着EcoRI和PstI的切割 位点(分别是M和N),因此可以将该质粒切成两条不同的DNA片段,采用EcoRI和SmaI酶切(只有M一个切点),得到一种DNA分子片段。 8.答案:(1)限制酶(或限制性内切酶)运载体(或质粒)(2)29(3)内含子 5000 外显子 (4)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5)①组合一 BbDd(或BbDd ×BbDd)

(完整版)【人教版】生物选修三:1.3《基因工程的应用》课后习题(含答案),推荐文档

【优化设计】2018-2019 学年高中生物 1.3 基因工程的应用课后 课时演练·促提升 1. A.黑麦与六倍体普通小麦杂交,杂种通过秋水仙素或低温处理得到八倍体小黑麦 B.将人的干扰素基因重组到质粒后导入大肠杆菌,获得能产生人干扰素的菌株 C.用紫外线照射青霉菌,使其 DNA 发生改变,通过筛选获得青霉素高产菌株 D.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噬菌体自行感染细菌后其 DNA 整合到细菌 DNA 上 解析:A 选项八倍体小黑麦的培育利用的是染色体变异。C 选项利用的原理是基因突变。D 选项属于基因重组,但是发生在自然条件下,不符合基因工程“按照人们的愿望,进行严格的设计”的概念。答案:B 2.下列关于基因工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基因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是在细胞水平上进行的 B.基因工程都是在生物体外完成的 C.基因工程是对蛋白质进行的操作 D.基因工程能打破物种间的界限,定向改造生物性状 解析:基因工程是 DNA 分子水平上进行设计和施工的。DNA 重组技术是在生物体外完成的,目的基因的表达是在细胞内完成的。 答案:D 3.下列高科技成果中,根据基因重组原理进行的是( ) ①我国科学家袁隆平利用杂交技术培育出超级水稻②我国科学家将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某些基因 移植到棉花体内,培育出抗虫棉③我国科学家通过返回式卫星搭载种子培育出太空椒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②③ 解析:自然界的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两条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互换和非同源染色体间的自由组合都可以发生基因重组;人工的基因重组就是基因工程。在题目给出的选项中:①袁隆平利用杂交技术培育出的超级水稻,其原理是自然界的基因重组。②将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某些基因移植到棉花体内,培育出的抗虫棉,属于通过基因工程进行的基因重组,该方法将目的基因移植到某种生物,整合到该生物的 DNA 分子中,并使目的基因得以表达,其最大优点就是克服了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③是利用宇宙射线,诱发种子发生基因突变,从而培育出太空椒。 答案:B 4.切取牛的生长激素基因和人的生长激素基因,用显微注射技术将它们分别注入小鼠的受精卵中, 从而获得了“超级鼠”,此项研究采用的技术及遵循的原理是( ) A.基因突变DNA→RNA→蛋白质 B.基因工程RNA→RNA→蛋白质 C.细胞工程DNA→RNA→蛋白质 D.基因工程DNA→RNA→蛋白质 解析:把牛的生长激素基因和人的生长激素基因分别导入小鼠的受精卵中,并在个体发育过程中表达,从而获得了“超级鼠”,此项研究采用的是基因工程技术,遵循的原理为基因的表达。 答案:D 5.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生长激素基因导入绵羊体内,转基因绵羊生长速率比一般的绵羊提高30%,体型大50%。在基因操作过程中,生长激素基因的受体细胞最好采用( ) A.乳腺细胞 B.体细胞 C.受精卵 D.精巢细胞 解析:在基因操作过程中生长激素基因的受体细胞最好采用受精卵,因为动物细胞受精卵全能性最高。 答案:C 6.转基因动物表达重组蛋白多以乳腺、唾液腺和膀胱为靶位。在这些表达器官中,通过构建合适的载体,选择适当的启动子和调控序列可产生比正常水平高得多的重组蛋白。选择不同表达器官生产重组蛋白时,关于它们的“相同点”判断正确的是( ) A.转基因动物的性别相同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三测试题全套及答案.doc

最新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三测试题全套及答案 专题1 基因工程(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1.下列说法屮不正确的有() ①限制酶主要是从真核生物中分离纯化出來的②DNA连接酶都是从原核生物中分离得到 的③所有限制酶识别的核苗酸序列均由6个核苛酸组成④不同限制酶切割DNA的位点不同⑤有的质粒是单链DNA A.①③④⑤ B.①②③⑤ C.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⑤ 2.用基因工程技术可使大肠杆菌合成人的蛋白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常用相同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处理目的基因和质粒 B.DNA连接酶和RNA聚合酶是构建重组质粒必需的工具酶 C.可用含抗生素的培养基检测大肠杆菌中是否导入了重组质粒 D.导入大肠杆菌的目的基因不一定能成功表达 3.有关基因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限制酶只在获得目的基因时才用 B.重组质粒的形成是在细胞内完成的 C.质粒都可作为载体 D.蛋白质的结构可为合成目的基因提供资料 4.限制酶是一种核酸内切酶,可识别并切割DNA分子上特定的核苜酸序列。下图为四种限制酶BdmH I、EcoR I、Hindlll和Bg/II的识别序列和切割位点: BamH I EcoB. I Hind ID BgE 1 GGATCC l GAATTC l AAGCTT I AGATCT CCTAGG t CTTAAG t TTCGAA t TCTAGA t 切割出来的DNA黏性末端可以互补配对的是() A.B伽H I 和EcoR I B. BamH I 和Hindlll C. BamH I 和Bg/II D・EcoR I 和Hind\W 5.关于应用基因工程治疗人类遗传病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基因治疗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生理状况,其操作对象是基因 B.进行基因治疗时,基因的受体细胞是受精卵 C.基因治疗并不是对患者体内细胞的缺陷基因进行改造 D•基因治疗时可只对患者部分细胞输入正常基因 6.1982年,世界上第一例体型比普通小鼠大1.8倍的“超级小鼠”培育成功。下列相关 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超级小鼠”的培育过程需要采用显微注射技术 B.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的方法中采用最多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显微注射技术 C.将目的基因导入小鼠细胞前要将含有该目的基因的载体提纯 D.培育该“超级小鼠”所用的受体细胞可以是小鼠的受精卵,也可以是小鼠的体细胞 7.目前转基因工程可以() A.打破地理隔离但不能突破生殖隔离 B.打破牛殖隔离但不能突破地理隔离 C.完全突破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 D.部分突破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 8.控制细菌合成抗生素抗性的基因、控制放线菌主要遗传性状的基因、控制病毒抗原特 异性的基因依次位于() ①拟核内大型环状DNA上②质粒上③细胞核染色体上④衣壳内的核酸上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①③ D.②①④

高中生物选修三“基因工程”综合练习(20题含答案)

高中生物选修三“基因工程”综合练习 (20题含答案) 请回答下列有关克隆技术和基因编辑的问题: 1)克隆技术是指通过人工手段复制出与原体完全一样的 生物体。目前,克隆技术主要分为三种:体细胞核移植克隆、胚胎分裂克隆和基因克隆。其中,最常见的克隆方法是。 2)基因编辑技术是指通过改变生物体的基因序列来实现 对其性状的调控。CRISPR/Cas9系统是目前最常用的基因编辑技术之一,其中CRISPR指的是,Cas9则是。 3)基因编辑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其中包括疾病基因治疗、农业生产、生物安全等领域。以疾病基因治疗为例,基因编辑技术可以通过修复或替换患者体内的有缺陷基因,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目前,基因编辑技术已经被用于治疗包括血友病在内的多种疾病。 答案:(1)体细胞核移植克隆(1分)(2)“类细菌重 复间隔簇”、“CRISPR相关蛋白9”(1分)(3)血友病(1分)逆转录病毒载体是目前应用较多的动物基因工程载体之一。它可以将外源基因插入到受体细胞染色体中,使外源基因随染色体DNA一起复制和表达。研究发现逆转录病毒基因组

(RNA)的核心部分包括三个基因:gag基因(编码病毒的核 心蛋白)、pol基因(编码逆转录酶)、env基因(编码病毒 的表面糖蛋白)。位于这些基因的两端有LTR序列(含有启 动子、调节基因等),控制着逆转录基因组核心基因的表达及转移。下图展示了构建逆转录病毒载体及用于培育转基因小鼠的过程。 1)逆转录病毒的遗传信息储存在RNA中,其中包含四 种核苷酸排列顺序中的四种脱氧核苷酸。 2)过程②中,外源基因一定要插入到病毒DNA的LTR 序列中的启动子后,其主要目的是控制外源基因的表达。 3)过程③中,导入病毒蛋白编码基因(gag,pol和env)的目的是合成组成病毒的蛋白质。 4)过程④中,逆转录病毒载体感染的细胞一般选择内细 胞团细胞,因为这类细胞能发育成新个体的各种组织器官(具有发育的全能性),处于囊胚期。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三 专题一基因工程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三专题一基因工程测试题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 1.基因型为AaBbDd的二倍体生物,其体内某精原细胞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变化示意图如图.叙述正确的是() A.三对等位基因的分离均发生在次级精母细胞中 B.该细胞能产生AbD、ABD、abd、aBd四种精子 C.B(b)与D(d)间发生重组,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D.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交换导致了染色体结构变异 2.为了增加菊花花色类型,研究者从其他植物中克隆出花色基因C(图1),拟将其与质粒(图2)重组,再借助农杆菌导入菊花中. 下列操作与实验目的不符的是() A.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EcoRⅠ和连接酶构建重组质粒 B.用含C基因的农杆菌侵染菊花愈伤组织,将C基因导入细胞 C.在培养基中添加卡那霉素,筛选被转化的菊花细胞 D.用分子杂交方法检测C基因是否整合到菊花染色体上 3.一对夫妇所生子女中,性状上的差异较多,这种变异主要来源于() A.基因重组B.基因突变C.染色体丢失D.环境变化 4.不属于基因操作工具的是() A.DNA连接酶B.限制酶C.目的基因D.基因运载体 5.下列哪一项不是基因工程工具() A.限制性核酸内切酶B.DNA连接酶 C.运载体D.目的基因 6.下列关于基因重组和染色体畸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不同配子的随机组合体现了基因重组 B.染色体倒位和易位不改变基因数量,对个体性状不会产生影响 C.通过诱导多倍体的方法可克服远缘杂交不育,培育出作物新类型

D.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F1紫花植株自交后代发生性状分离的现象体现了基因重组 7.通常情况下,下列变异仅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是() A.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自由组合,导致基因重组 B.非同源染色体之间交换一部分片段,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 C.DNA复制时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导致基因突变 D.着丝粒分开后形成的两条染色体不能移向两极,导致染色体数目变异 8.下列关于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mRNA分子中碱基对的替换、增添、缺失现象都可称为基因突变 B.基因重组只发生有丝分裂过程中 C.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发生自由组合属于基因重组 D.基因型为DdEE的个体自交,子代中一定会出现基因突变的个体 9.基因工程的正确操作步骤是() ①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相结合②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③检测目的基因的表达④提取目的基因. A.③④②①B.②④①③C.④①②③D.③④①② 10.如图为DNA分子的某一片段,其中①②③分别表示某种酶的作用部位,则相应的酶依次是() A.DNA连接酶、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解旋酶 B.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解旋酶、DNA连接酶 C.解旋酶、限制性核酸内切酶、DNA连接酶 D.限制性核酸内切酶、DNA连接酶、解旋酶 11.科学家利用生物技术将人的生长激素基因导入小鼠受精卵的细胞核中,经培育获得一种转基因小鼠,其膀胱上皮细胞可以合成人的生长激素并分泌到尿液中,在医学研究及相关疾病治疗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选择受精卵作为外源基因的受体细胞是因为这种细胞具有全能性 B.采用DNA分子杂交技术可检测外源基因在小鼠细胞内是否成功表达 C.人的生长激素基因能在小鼠细胞表达,说明遗传密码在不同种生物中可以通用 D.将转基因小鼠体细胞进行核移植(克隆),可以获得多个具有外源基因的后代 12.用限制酶EcoRⅠ、KpnⅠ和二者的混合物分别降解一个1 000bp(1bp即1个碱基对)的DNA分子,降解产物分别进行凝胶电泳,在电场的作用下,降解产物分开,凝胶电泳结果如下图所示.该DNA分子的酶切图谱(单位:bp)正确的是()

高中生物(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三课后习题:基因工程的应用(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基因工程的应用 必备知识基础练 1.科学家已能运用基因工程技术,让羊的乳腺合成并分泌人体的某些抗体,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技术可导致定向变异 B.表达载体中需要加入乳腺蛋白基因的特异性启动子 C.目的基因是抗原合成基因 D.受精卵是理想的受体细胞 ,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可以定向改变生物性状,A项正确;运用基因工程技术,让羊的乳腺生产抗体,则表达载体中目的基因上游要加入羊乳腺蛋白基因的启动子,B项正确;目的基因是人体内控制某些抗体合成的基因,C项错误;受精卵常作为动物基因工程的受体细胞,D项正确。 2.下列关于培育转基因抗虫棉的叙述,正确的是() A.DNA连接酶能把Bt抗虫蛋白基因与噬菌体相连接 B.Bt抗虫蛋白基因可借助花粉管通道进入受体细胞 C.Bt 抗虫蛋白对害虫和人都有不同程度的毒害作用 D.需制备好相应抗原来检测 Bt 抗虫蛋白 ,可用DNA连接酶将编码Bt 抗虫蛋白的基因与农杆菌的Ti 质粒相连接,构建基因表达载体,A项错误;在植物细胞基因工程中,可利用农杆菌转化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也可以利用花粉管通道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受精卵中,B项正确;Bt 抗虫蛋白对哺乳动物无毒害作用,C项错误;要检测目的基因是否成功翻译,可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进行检测,目的基因翻译的蛋白质作为抗原,故需制备好相应抗体来检测Bt 抗虫蛋白,D项错误。 3.将某病毒的外壳蛋白(L1)基因与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连接,构建L1-GFP融合基因,再将融合基因与质粒连接构建下图所示表达载体。图中限制酶E1~E4处理产生的黏性末端均不相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构建L1-GFP融合基因需要用到限制酶有E1、E2、E4 B.E1、E4双酶切确保L1-GFP融合基因与载体的正确连接 C.若受体细胞中观察到了绿色荧光,说明L1基因已经表达 D.培育乳汁中含L1的转基因羊需将表达载体转入乳腺细胞 L1-GFP融合基因需要先用限制酶处理获得L1基因和GFP基因,并将二者连接,故需要用到E1、E2、E4三种酶,A项正确;根据题意,限制酶E1~E4处理产生的黏性末端均不相同,E1、E4双酶切可

高中生物(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三同步习题: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同步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第2节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 基础过关练 题组一目的基因的筛选与获取 1.目的基因的筛选方法是() A.从已知结构和功能清晰的基因中筛选 B.利用标记基因筛选 C.利用PCR技术筛选 D.核酸分子杂交筛选 2.(2020山东莱州一中高二月考改编)PCR技术扩增DNA,需要的条件是() ①目的基因②引物③四种脱氧核苷酸④耐高温的DNA聚合酶 ⑤mRNA⑥核糖体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⑤⑥ D.②③④⑤⑥ 3.(2020中国人民大学附中高三摸底)在核酸分子杂交技术中,常常使用已知序列的单链核酸片段作为探针(探针是指以放射性同位素、生物素或荧光染料等进行标记的已知核苷酸序列的核酸片段)。为了获得B链作探针,可应用PCR技术进行扩增,应选择的引物种类是(易错)

A.引物1与引物2 B.引物3与引物4 C.引物2与引物3 D.引物1与引物4 4.(2020北京101中学高二期末)下列关于PCR技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依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B.每次循环一般可以分为变性、复性和延伸三步 C.需要合成特定序列的引物 D.需要解旋酶、DNA聚合酶等酶类 5.下列关于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PCR技术利用DNA半保留复制的原理,使核糖核苷酸序列呈指数方式增加 B.在扩增目的基因前,需要设计可与目的基因的碱基序列互补的两种双链引物 C.目的基因的扩增依赖于模板、耐高温的DNA聚合酶和原料等物质 D.加热至90℃以上的目的是使目的基因的磷酸二酯键断裂 6.(2020黑龙江哈师大附中高二月考)PCR是聚合酶链式反应的缩写,下列有关PCR过程叙述不正确的是() A.目的基因DNA变性过程中破坏的是DNA分子内碱基对之间的氢键 B.引物与DNA模板链的结合是依靠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完成的 C.延伸过程中需要DNA聚合酶和四种核糖核苷酸 D.PCR与细胞内DNA复制相比所需要酶的最适温度较高

高中生物选修三《基因工程》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专题1 《基因工程》单元测试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在基因工程中用来修饰改造生物基因得工具就是( ) A.限制酶与DNA连接酶 B.限制酶与水解酶 C.限制酶与载体 D. DNA连接酶与载体 2、下列说法正确得就是( ) A.质粒就是广泛存在于细菌细胞中得一种颗粒状细胞器 B.用适当得化学物质处理受体细菌表面,将重组DNA导入受体细菌 C.质粒就是基因工程中惟一用作运载目得基因得载体 D.利用载体在宿主细胞内对目得基因进行大量复制得过程不能称为“克隆” 3、某研究小组为了研制预防禽流感病毒得疫苗,开展了前期研究工作。其简要得操作流程如下 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得就是( ) A.步骤①所代表得过程就是反转录 B.步骤②需使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C.步骤③可用CaCl2处理大肠杆菌,使其从感受态恢复到常态 D.检验Q蛋白得免疫反应特性,可用Q蛋白与患禽流感康复得鸡得血清进行抗原—抗体特异性 反应试验 4、与“限制性内切酶”作用部位完全相同得酶就是( )

A.反转录酶 B. RNA聚合酶 C. DNA连接酶 D.解旋酶 5、转基因抗虫棉得研制过程中,为了检测抗虫基因就是否成功导入,最简捷有效得方法就是( ) A.用DNA探针检测受体细胞中得目得基因就是否存在 B.用DNA探针检测受体细胞中得目得基因就是否转录出相应得mRNA C.直接将培育出得棉株叶片饲喂原本得棉花害虫 D.检测标记基因就是否正常地表达出来 6、下列哪项不就是表达载体所必需得组成( ) A.目得基因 B.启动子 C.终止子 D.抗青霉素基因 7、下列说法正确得就是( ) A.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得识别序列就是GAATTC,只能在G与A之间切断DNA B. DNA连接酶能够将任意2个DNA片段连接在一起 C.质粒就是能够自主复制得小型双链环状DNA分子 D.基因工程得载体只有质粒一种 8、应用生物工程技术培育人们需要得生物新品种或新产品,提高了经济效益。下图表示培育生物新品种得过程,请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中不正确得就是( )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3第3章基因工程 课后练习题及章末检测含答案解析

第三章基因工程 第1节重组DNA技术的基本工具 (1) 第2节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 (7) 第3节基因工程的应用 (13) 第4节蛋白质工程的原理和应用 (19) 第三章达标检测 (25) 第1节重组DNA技术的基本工具 [基础达标] 题组一基因工程的概念及诞生和发展 1.下列叙述符合基因工程概念的是( ) A.在细胞内直接将目的基因与宿主细胞的遗传物质进行重组,赋予生物新的遗传特性 B.将人的干扰素基因重组到质粒后导入大肠杆菌,获得能产生人干扰素的大肠杆菌菌株C.用紫外线照射青霉菌,使其DNA发生改变,通过筛选获得青霉素高产菌株 D.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噬菌体自行感染细菌后其DNA整合到细菌DNA上 【答案】B 【解析】基因工程是在生物体外将DNA进行重组形成重组DNA分子,然后导入受体细胞,赋予生物新的遗传特性,A错误;将人的干扰素基因重组到质粒后导入大肠杆菌,获得能产生人干扰素的菌株,这是基因工程技术的应用,B正确;用紫外线照射青霉菌,使其DNA发生改变,通过筛选获得青霉素高产菌株,这是诱变育种,与基因工程无关,C错误;基因工程是按照人们的意愿,对生物进行定向改造,而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噬菌体自行感染细菌后其DNA整合到细菌DNA 上不符合基因工程的概念,D错误。 2.下列有关基因工程诞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基因工程是在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和微生物学等学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B.工具酶和载体的发现使基因工程的实施成为可能 C.遗传密码的破译为基因的分离和合成提供了理论依据 D.基因工程必须在同物种间进行 【答案】D 【解析】基因工程可在不同物种间进行,它可打破生殖隔离的界限,定向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 题组二限制酶和DNA连接酶 3.根据下图判断,下列有关工具酶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3基因工程专题练习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基因工程专题练习 专题1基因工程 1.1DNA重组技术的基本工具 课下提能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限制酶的说法正确的是() A.限制酶主要是从真核生物中分离纯化出来的 B.一种限制酶通常只能识别一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 C.不同的限制酶切割DNA后都会形成黏性末端 D.限制酶的作用部位是特定核苷酸形成的氢键 解析:选B限制酶主要是从原核生物中分离纯化出来的,A错误;一种限制酶通常只能识别一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B正确;DNA分子经限制酶切割后会形成黏性末端或平末端,C错误;限制酶的作用部位是双链DNA分子特定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D错误。 2.(2019·扬州期末)下列有关限制酶和DNA连接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限制酶剪切获得一个目的基因时得到两个切口,有2个磷酸二酯键被断开 B.限制酶识别序列越短,则该序列在DNA中出现的概率就越大 C.序列—CATG↓—和—G↓GATCC—被限制酶切出的黏性末端碱基数不同D.T4DNA连接酶和E·coli DNA连接酶都能催化平末端和黏性末端的连接解析:选B用限制酶剪切获得一个目的基因时得到两个切口,有4个磷酸二酯键被断开,A错误;限制酶识别序列越短,则该序列在DNA中出现的概率就越大,B正确;序列—CATG↓—和—G↓GATCC—被限制酶切出的黏性末端碱基数相同,都是4个,C错误;T4DNA连接酶和E·coli DNA连接酶都能催化黏

性末端的连接,其中只有T4DNA连接酶还可以连接平末端,D错误。 3.(2019·深圳期末)下列关于基因工程中的DNA连接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DNA连接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B.DNA连接酶能够连接两个DNA片段之间的磷酸二酯键 C.基因工程中可以用DNA聚合酶替代DNA连接酶 D.根据来源不同,DNA连接酶可分为E·coli DNA连接酶和T4DNA连接酶两大类 解析:选C DNA连接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根据来源不同可分为E·coli DNA连接酶和T4DNA连接酶两大类,DNA连接酶连接的是两个DNA片段之间的磷酸二酯键,而DNA聚合酶连接的是DNA片段与游离的脱氧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因此在基因工程中不能用DNA聚合酶替代DNA连接酶。 4.下列关于DNA连接酶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DNA连接酶需要模板,连接的是两条链碱基对之间的氢键 B.DNA连接酶连接的是黏性(平)末端两条链主链上的磷酸和脱氧核糖 C.T4DNA连接酶只能连接黏性末端两条链主链上的磷酸和核糖 D.E·coli DNA连接酶既能连接平末端,又能连接黏性末端 解析:选B DNA连接酶不需要模板,催化形成的是磷酸二酯键,A错误;DNA连接酶连接的是黏性(平)末端两条链主链上的磷酸和脱氧核糖,使两者之间形成磷酸二酯键,B正确;T4DNA连接酶既可以连接黏性末端,也可以连接平末端,连接的是两条链主链上的磷酸和脱氧核糖,C错误;E·coli DNA连接酶只能连接黏性末端,D错误。 5.(2019·太原一模)研究人员想将生长激素基因通过质粒介导进入大肠杆菌细胞内,以表达产生生长激素。已知质粒中存在两个抗性基因:A是抗链霉素基因,B是抗氨苄青霉素基因,且目的基因不插入到基因A、B中,而大肠杆菌不带任何抗性基因,则筛选获得“工程菌”的培养基中应加抗生素() A.仅有链霉素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3第3章基因工程第1节重组DNA技术的基本工具习题含答案

第1节重组DNA技术的基本工具 必备知识基础练 1.(2021河北高碑店高二期中)下列有关基因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工程是细胞水平上的生物工程 B.基因工程能定向改造生物的性状 C.基因工程的产物对生物都有利 D.基因工程引起的变异属于基因突变 2.(2021山东德州夏津一中高二月考)玉米的PEPC(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固定CO2的能力较水稻的强60倍。我国科学家正致力于将玉米的PEPC基因导入水稻中,以提高水稻的产量。下列有关该应用技术的叙述,错误的是() A.该技术是在DNA水平上进行设计和实施的 B.该技术的操作环境是生物体内 C.该技术的原理是基因重组 D.该技术的优点是定向培育人类需要的生物类型 3.(2021山东潍坊高二期中)我国华南农业大学科研人员利用农杆菌转化法将抗环斑病毒基因导入番木瓜,培育出转基因抗病番木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限制酶在Ti质粒切开一个切口暴露出两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B.不同的限制酶切割DNA产生的黏性末端一定不同 C.可以用同种限制酶切割Ti质粒和含有抗环斑病毒基因的DNA片段 D.T4 DNA连接酶既能连接黏性末端,又能连接平末端 4.下图表示限制酶切割某DNA的过程,从图中可知,该限制酶能识别的碱基序列及切割位点是() A.5'-CTTAAG-3',切点在C和T之间 B.5'-CTTAAG-3',切点在G和A之间 C.5'-GAATTC-3',切点在G和A之间 D.5'-CTTAAC-3',切点在C和T之间 5.据图所示,下列有关工具酶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限制酶可以切断a处 B.DNA聚合酶可以连接a处 C.解旋酶可以使b处解开 D.DNA连接酶可以连接c处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3第3章基因工程第3节基因工程的应用练习含答案

第3章基因工程 第3节基因工程的应用 [基础检查] 1.下列不属于植物基因工程技术主要应用的是() A.提高农作物的抗逆性 B.生产某些天然药物 C.改良农作物的品质 D.作为器官移植的供体 解析:提高农作物的抗逆性、生产某些天然药物、改良农作物的品质,均属于植物基因工程技术的应用。作器官移植的供体,属于动物基因工程技术的应用。 答案:D 2.下列有关转基因植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科学家可以利用一些调节细胞渗透压的基因,来提高作物抗盐碱和抗旱的能力 B.由于转基因抗虫棉可以抵抗一切危害棉花植株的害虫,所以转基因抗虫棉已经推广应用 C.科学家可以将某种必需氨基酸含量多的蛋白质编码基因导入植物中,以提高农作物的营养价值 D.引起植物生病的病原微生物主要有病毒、真菌和细菌等 解析:由于盐碱和干旱对农作物的危害与细胞内渗透压的调节有关,所以科学家可以利用调节细胞渗透压的基因来提高作物抗盐碱和抗旱的能力,A项正确;转基因抗虫棉只是对棉铃虫有较强的抗性,并不是针对所有害虫,B项错误;将某种必需氨基酸含量多的蛋白质编码基因导入植物细胞,可以提高

农作物的营养价值,C项正确;引起植物生病的微生物称为病原微生物,主要有病毒、真菌和细菌等,D项正确。 答案:B 3.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外源生长激素基因导入绵羊体内,获得的转基因绵羊生长速率比一般的绵羊提高30%,体形大50%。在基因操作过程中,生长激素基因的受体细胞最好采用() A.乳腺细胞 B.体细胞 C.受精卵 D.精巢 解析:动物体细胞的全能性受到限制,而受精卵具有发育的全能性,且受精卵体积较大,容易操作,也能保证发育成的个体的所有细胞都含有生长激素基因。 答案:C 4.下列有关动物基因工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A.将外源生长激素基因导入动物体内,可提高动物的生长速率 B.将肠乳糖酶基因导入奶牛基因组中,使获得的转基因奶牛分泌的乳汁中乳糖含量大大降低 C.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得到的乳腺生物反应器可以解决很多重要的药品的生产问题 D.用转基因动物作为器官移植的供体时,由于导入的是调节因子,而不是目的基因,因此无法抑制抗原的合成 解析:外源生长激素基因在动物体内表达,可促进动物生长,A项正确;将肠乳糖酶基因导入奶牛基因组,肠乳糖酶基因的表达产物是肠乳糖酶,可分解乳糖,使乳糖含量降低,B项正确;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得到的乳腺生物反应器可以解决很多重要的药品的生产问题,C项正确;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对动物器官进行改造,可采用的方法是在器官供体的基因组中导入某种调节因子,以

高中生物选修三专题一基因工程测试题和答案

生物选修三第一章周测 出题人:植秀燊 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共2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项选项符合题意) 1.在基因工程中,科学家所用的“剪刀”、“针线”和“运载体”分别是指( ) A、大肠杆菌病毒、质粒、DNA连接酶 B、噬菌体、质粒、DNA连接酶 C、DNA限制酶、RNA连接酶、质粒 D、DNA限制酶、DNA连接酶、质粒 2.基因工程的实质是() A、基因重组 B、基因突变 C、产生新的蛋白质 D、产生新的基因 3.下列关于限制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限制酶存在于各种生物中,尤其在微生物细胞中分布最多 B.不同的限制酶识别不同的核苷酸序列 C.限制酶能识别不同的核苷酸序列,体现了酶的专一性 D.限制酶的作用只是用来提取目的基因 4.转基因动物基因时的受体细胞是( ) A、受精卵 B、精细胞 C、卵细胞 D、体细胞

5.运用现代生物技术的育种方法,将抗菜青虫的Bt基因转移到优质油菜中,培育出转基因抗虫的油菜品种,这一品种在生长过程中能产生特异的杀虫蛋白质,对菜青虫有显著抗性,能大大减轻菜青虫对油菜的危害,提高油菜产量,减少农药使用,据以上信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Bt基因的化学成分是蛋白质 B、Bt基因中有菜青虫的遗传物质 C、转基因抗虫油菜能产生杀虫蛋白是由于具有Bt基因 D、转基因抗虫油菜产生的杀虫蛋白是无机物 6.水母发光蛋白由236个氨基酸构成,其中Asp、Gly、Ser构成发光环,现已将这种蛋白质的基因作为生物转基因的标记,在转基因技术中,这种蛋白质的作用是( ) A、促使目的基因导入宿主细胞中 B、促使目的基因在宿主细胞中复制 C、使目的基因容易被检测出来 D、使目的基因容易成功表达 7.下列与基因工程无关的是( ) A、培养利用“工程菌”生产胰岛素 B、基因治疗 C、蛋白质工程 D、杂交育种 8.上海医学遗传研究所成功培育出第一头携带白蛋白的转基因牛,他们还研究出一种可大大提高基因表达水平的新方法,使转基因动物乳汁中的药物蛋白含量提高30多倍,转基因动物是指()

高中生物《基因工程》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高中生物《基因工程》练习题(含答案解 析) XXX《基因工程》练题 题号 得分 一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20.0分) 1.如图为DNA分子的某一片段,其中①②③分别表示某种酶的作用部位,则相应的酶依次为() 二总分 A.解旋酶、限制酶、DNA连接酶 C.限制酶、DNA连接酶、解旋酶 B.限制酶、解旋酶、DNA连接酶 D.DNA连接酶、限制酶、解旋酶 2.下列有关基因工程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A.重组DNA技术所用的工具酶是限制酶、连接酶和运载体 B.所有的限制酶都只能识别同一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

C.选用细菌为重组质粒受体细胞是因为质粒易进入细菌细胞且繁殖快 D.只要目的基因进入受体细胞就能成功实现表达 3.如图为基因表达载体的模式图。以下有关基因工程的说法错误的 是() A.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是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B.任何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都是一样的,没有差别 C.图中启动子和终止子分歧与起始暗码子和终止暗码子 D.抗生素抗性基因的作用是作为标记基因,用于鉴别受体细胞中是否导入了载体 4.一些细菌能借助限制性核酸内切酶抵御外来入侵者,而其自身的基因组DNA经预先修饰能躲避 限定酶的降解。以下在动物体内发生的过程当中,与上述细菌行为相似的是() A.巨噬细胞内溶酶体杀灭病原体 B.T细胞受抗原刺激分泌淋巴因子 C.组织液中抗体与抗原的特异性结合

D.疫苗诱导机体发生对病原体的免疫 5.某目的基因两侧的DNA序列所含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位点如图所示,最好应选用下列哪种质粒 作为载体() XXX. C.D. 6.下图是研究人员使用供体生物DNA中无限增殖调控基因制备单克隆抗体的思路流程。以下相关 叙述精确的是() A.酶a、酶b作用位点分别为氢键和磷酸二酯键 B.Ⅰ是经免疫的记忆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的杂交瘤细胞 C.筛选出既能无限增殖又能产生专一抗体的Ⅱ必须通过分子检测 D.上述制备单克隆抗体的方法涉及转基因技术和动物细胞核移植技术 7.下列关于基因工程技术的说法,正确的是()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3第3章基因工程第3节基因工程的应用习题含答案

第3节基因工程的应用 必备知识基础练 1.(2022河南开封高二期中)下列关于植物、动物以及微生物在基因工程应用方面的叙述,错误的是() A.动物和微生物可以生产基因工程药物,植物不能 B.三类生物技术操作中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的方式不同 C.三类生物技术操作原理相同 D.三类生物技术操作中用到的工具酶相同 2.下列关于培育转基因抗虫棉的叙述,正确的是() A.DNA连接酶能把Bt抗虫蛋白基因与噬菌体相连接 B.Bt抗虫蛋白基因可借助花粉管通道进入受体细胞 C.Bt 抗虫蛋白对害虫和人都有不同程度的毒害作用 D.需制备好相应抗原来检测 Bt 抗虫蛋白 3.将某病毒的外壳蛋白(L1)基因与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连接,构建L1-GFP融合基因,再将融合基因与质粒连接构建下图所示表达载体。图中限制酶E1~E4处理产生的黏性末端均不相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构建L1-GFP融合基因需要用到的限制酶有E1、E2、E4 B.E1、E4双酶切确保L1-GFP融合基因与载体的正确连接 C.若受体细胞中观察到了绿色荧光,说明L1基因已经表达 D.培育乳汁中含L1的转基因羊需将表达载体转入乳腺细胞 4.(2021湖北荆州月考)下图为利用生物技术获得生物新品种的过程,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A→B过程中用到的原料有4种,加入的引物有2种 B.A→B过程利用了DNA半保留复制原理,需要使用耐高温的DNA聚合酶 C.B→C为转基因绵羊的培育过程,常选用的受体细胞是卵母细胞 D.B→D为转基因植物的培育过程,其中④过程常用的方法是农杆菌转化法 5.(2021江西丰城高二月考)科学家培养出一种转基因小鼠,其膀胱上皮细胞可以合成人的生长激素并分泌到尿液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人的生长激素基因导入小鼠受体细胞,可以用花粉管通道法 B.人的生长激素基因只存在于在小鼠的膀胱上皮细胞中 C.进行基因转移时,要将目的基因转入小鼠受精卵中 D.采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检测目的基因是否插入了小鼠的基因组 6.(2021浙江诸暨二中高二期中)目前人类利用基因工程的方法成功培育出转基因抗虫棉,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苏云金芽孢杆菌的Bt抗虫蛋白基因与质粒结合后直接进入棉花的叶肉细胞表达 B.抗虫基因导入棉花叶肉细胞后,可通过传粉、受精的方法,使抗虫性状遗传下去

高二生物选修三基因工程测试题(含答案)详细解答

基因工程测试题 姓名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已知某种限制性内切酶在一线性DNA分子上有3个酶切位点,如图中箭头所指,如果该线性DNA分子在3个酶切位点上都被该酶切断,则会产生a、b、c、d四种不同长度的DNA片段。现在多个上述线性DNA分子,若在每个DNA分子上至少有1个酶切位点被该酶切断,则从理论上讲,经该酶切后, 这些线性DNA分子最多能 产生长度不同的DNA片段 种类数是( c ) A.3 B.4 C.9 D.12 2.下图是将人的生长激素基因导入细菌B细胞内制造“工程菌”的示意图。已知细菌B细胞内不含质粒A,也不含质粒A上的基因。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 ) A.将重组质粒导入细菌B常用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钙离子处理法B.将完成导入过程后的细菌涂布在含有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上,能生长的只是导入了重组质粒的细菌 普通质粒A和重组质粒都含有抗氨苄青霉素基因。都能生长因为目的基因在四环素 C.将完成导入过程后的细菌涂布在含有四环素的培养基上,能生长的就是导入了质粒A的细菌 导入重组质粒的细菌不能生长,因为目的基因插在抗四环素基因中,抗四环素基因的结构被破坏。 D.目的基因成功表达的标志是受体细胞能在含有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上生长 受体细胞通过转录、翻译合成相应的蛋白质,即人的生长激素。 3.下列关于基因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D ) A.目的基因和受体细胞均可来自动、植物或微生物 B.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连接酶是两类常用的工具酶 C.人胰岛素原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的胰岛素原无生物活性 D.载体上的抗性基因有利于筛选含重组DNA的细胞和促进目的基因的表达基因工程中目的基因和受体细胞均可来自动、植物或微生物;常用的工具酶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连接酶;人胰岛素原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的胰岛素原无生物活性,只有经过一定的物质激活以后,才有生物活性.载体上的抗性基因主要是有利于筛选含重组DNA的细胞,不能促进目的基因的表达.所以D错误. 4.将ada(腺苷酸脱氨酶基因)通过质粒pET28b导入大肠杆菌并成功表达腺苷酸脱氨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C ) A、每个大肠杆菌细胞至少含一个重组质粒 B、每个重组质粒至少含一个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识别位点 C、每个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识别位点至少插入一个ada不同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识别位点不同,不是每个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识别位点都能插入ada。 D、每个插入的ada至少表达一个腺苷酸脱氨酶分子 5.北极比目鱼中有抗冻基因,其编码的抗冻蛋白具有11个氨基酸的重复序列,该序列重复次数越多,抗冻能力越强,下图是获取转基因抗冻番茄植株的过程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B )农杆菌转化法 A、过程①获取的目的基因,可用于基因工程和比目鱼基因组测序图中①是获取目的基因的过程,获取的目的基因,可用于基因工程,但不能用于比目鱼基因组测序,故A错误; B、多个抗冻基因编码区依次相连成能表达的新基因,不能得到抗冻性增强的抗冻蛋白将多个抗冻基因编码区相连形成的能表达的新基因可能不再是抗冻基因,所以可能得不到抗冻性增强的抗冻蛋白,故B 正确;, C、过程②构成的重组质粒缺乏标记基因,需要转入农杆菌才能进行筛选②是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过程,基因表达载体通常由启动子、目的基因、终止子和标记基因构成,其中标记基因的作用是筛选重组质粒,利用农杆菌转化法只能将质粒导入受体细胞,不能对重组质粒进行筛选,故C错误; D、应用DNA探针技术,可以检测转基因抗冻番茄植株中目的基因的存在及其完全表达利用DNA探针技术检测目的基因是否导入到受体细胞,利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表达出来,故D错误.6.在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抗除草剂的转基因烟草过程中,下列操作错误的是(A ) A 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烟草花叶病毒的核酸限制性核酸内切 酶只能识别DNA的核苷酸序列,并在特定的位点切割,而烟草花叶病毒的核酸是RNA,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对其不能发挥作用. B 用DNA连接酶连接经切割的抗除草剂基因和载体 C 将重组DNA分子导入原生质体 D 用含除草剂的培养基筛选转基因烟草细胞目的基因为抗除草剂 基因,所以成功导入目的基因的细胞具有抗除草剂的能力,筛选时应该用还有除草剂的培养基筛选转基因细胞 7.下列关于基因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D ) A.基因工程往往以细菌抗药性基因为目的基因基因工程经常以抗菌素抗性基因为标记基因,便于重组质粒的筛选,A错误; B.重组DNA的形成和扩增是在细胞内完成的比如PCR技术在体外 C.基因工程育种能够定向地改造生物性状,快速形成新物种定向地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培育新的农作物优良品种的生物技术 D.限制性内切酶和DNA连接酶是构建重组DNA必需的工具酶8.下列有关基因工程和蛋白质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A.基因工程需对基因进行分子水平操作,蛋白质工程不对基因进行操作基因工程和蛋白质工程都是分子水平操作,且直接操作对象都是基因。 B.基因工程合成的是天然存在的蛋白质,蛋白质工程合成的可以不是天然存在的蛋白质基因工程合成的是天然存在的蛋白质,而蛋白质工程合成的可以是自然界不存在的蛋白质,但不是只能合成天然不存在的蛋白质。 C.基因工程是分子水平操作,蛋白质工程是细胞水平(或性状水平)操作基因工程和蛋白质工程都是分子水平操作 D.基因工程完全不同于蛋白质工程蛋白质工程是以蛋白质的结构规律及其与生物功能的关系作为基础,通过基因修饰或基因合成,对现有蛋白质进行基因改造,或制造一种新的蛋白质,以满足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的需要。所以蛋白质工程是在基因工程的基础上延伸出来的第二代基因工程。 9.PCR是一种体外迅速扩增DNA片段的技术,下列有关PCR过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C ) A.变性过程中破坏的是DNA分子内碱基对之间的氢键跟解旋酶的作用相同 B.复性过程中引物与DNA模板链的结合是依靠碱基互补配 对原则完成 C.延伸过程中需要DNA聚合酶、ATP、四种核糖核苷酸四种脱氧核糖核苷酸热稳定DNA聚合酶 D.PCR与细胞内DNA 复制相比所需要酶的最适温度较高 10.“工程菌”是指(C) A.用物理或化学方法诱发菌类自身某些基因得到高效表达的菌类 B.用遗传工程的方法,使同种不同株系的菌类杂交,得到的新细胞株系 C .用基因工程的方法,使外源基因得到高效表达的菌类细胞株系 D.从自然界中选取能迅速增殖的菌类 二、非选择题 11.为扩大可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黄河三角洲等盐碱地的开发利 用备受关注。我国科学家应用耐盐基因培育出了耐盐水稻新品系。 植 线性DNA分子的酶切示 意图 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