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总复习--图形与几何》(一等奖创新教案)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总复习--图形与几何》(一等奖创新教案)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总复习--图形与几何》(一等奖创新教案)人教版二年

级数学上册

第九单元总复习

·第3课时图形与几何·

教案

班级:课时:课型:

学情分析

二年级上册的总复习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掌握了测量、画线段和认识角的平面基本知识,以及观察物体等立体的知识点,总复习全面而系统地巩固整个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能力。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会用刻度尺量、画线段。

2.加深对角和直角的认识,能正确区分角和直角。

3.使学生能正确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三、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板块【整理知识理清思路】

师:本学期学过的长度单位有哪些?什么情况下使用?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补充讲解。

师:本学期你对角有什么认识?能用知识树把基本内容串联起来吗?

学生展示结果,教师展示课件补充学生忽略的知识。

师:本学期还学了观察物体,同学们都学到了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展示课件补充学生忽略的知识。

(教师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动手整理米和厘米、观察物体的关键等相关知识,引导学生学习整理知识的方法,并对本节课的复习知识有比较全面的了解。

第二板块【聚焦重点夯实基础】

1. 知识点一:厘米米

(1)在括号里填上“厘米”或“米”。(教材P102第5题)

①床长1()90()。

②故事书宽15()。

③一棵树高6()。

6米=_____厘米

学生展示答案,教师补充说明。

(2)如何测量物体的长度?

组织学生测量身边的物体,教师巡堂指导。使用课件辅助讲解。

口诀:一放正,二对“0”,三看数。

2.知识点二:线段

(1)线段有什么特征?

师:画一条5厘米长的线段,和同桌说一说你是怎样画的。

点名学生上台板演。教师使用课件辅助讲解。

3. 知识点三:角的初步认识

(1)填一填。

锐角○直角○钝角

学生展示答案,教师补充说明。

(2)右面的图形里有几个角?哪几个角是直角?在图形里加画一条线段,使它增加3个直角。(教材P102第6题)

学生展示答案,教师补充说明。

想: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如何比较角的大小?

小结: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

4. 知识点四:观察物体

(1)连一连。(教材P102第7题)

学生展示答案,教师补充说明。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线段、角、观察物体等相关的知识,掌握整理知识的方法,建立系统的知识体系,使所学知识系统化、网络化,形成完整的认知结构。

第三板块【练习巩固能力提升】

1.填空。

(1)钟面显示3时整,分针和时针形成的角是_____角。

(2)右图中一共有___个角,其中___个直角,___个锐角,___个钝角。

(3)400厘米=()米;7米=()厘米

26厘米+74厘米=()厘米=()米

(4)如图物体,从前面看到的图形,从____面也能看到一样的图形。

(5)填上“厘米”或“米”。

一间教室高大约4()

二年级的明明身高大约130()

一张课桌高60()

教室门高2()

(6)

小刀长()厘米,铅笔长()厘米,回形针长()厘米。

2.判断。

(1)10厘米和1米一样长。()

(2)德德买了一支考试专用铅笔长2厘米。()

(3)一张课桌长约1米。___ ()

(4)钝角一定比直角大。___ ()

(5)八个锐角的和一定比一个直角大。()

(6)9时整,钟面上时针和分针组成直角。()

(7)从左面看到的图形是。()

(8)从不同方向观察,看到的形状不可能是正方形。____________()

(9)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同一个长方体,看到的形状一样。____________()

3.在○里填上“>”“<”或“=”。

4米○5米28厘米○82厘米

100厘米○1米6米○90厘米

2米○40厘米8厘米○8米

4.选一选。

(1)一张课桌高约75()。

①厘米②米③角

(2)黑板长约是()。

①4厘米②4米③40厘米

(3)下面()是线段。

①②③

(4)长度接近20厘米的是()。

①粉笔②筷子③跳绳

(5)下面是明明观察一个几何体,从不同的方向看到的图形,这个几何体是下面的()。

(6)小华从右侧看到的是()。

(7)下面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①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②黑板上的直角比三角尺上的直角大

③角的两条边张开得越大角就越大

5.画一条比3厘米长4厘米的线段。

6.在这个钝角的内部,从顶点出发画一条线,把它拆分成两个角。这两个角可能是什么角?会有几种不同的情况?

7.以下面三条线为角的一条边,分别画一个直角、一个锐角和一个钝角并写出角的各部分名称。

()<()<()

8.右边的图分别是哪个小朋友看到的?连一连。

9.请你找出用右侧哪一个物体可以画出左侧的图形,用笔圈出。

设计意图:通过相关练习,巩固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及应用,提高学生的基础知识能力和应用技能。

【答案】1.(1)直(2)5;2;1;2(3)4;700;100;1 (4)右(5)米;厘米;厘米;米(6)6;12;2

2.×;×;√;√;×;√;√;×;×

3.(从左往右)<;<;=;>;>;<

4.①;②;②;②;①;③;②

5. 3+4=7(厘米)(图略)

6.

7.(答案不唯一)锐角<直角<钝角8.

9.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总复习》教案

小学数学二级上册 总复习 总复习目标及内容(第1课时) 一、复习内容 1、数与代数 (1)第一单元“加与减”。 (2)第三单元“数一数与乘法”。 (3)第五单元“2——5的乘法口诀”,第八单元“6——9的乘法口诀”。 (4)第七单元“分一分与除法”,第九单元“除法”。 (5)第二单元“购物”。 2、图形与几何: (1)第四单元“图形的变化”。(2)第六单元“测量”。 3、综合与实践: 本册教材安排了“班级旧物市场”和“寻找身体上的数学‘秘密’”两个实践活动。 二、复习重难点: 1、加与减 2、表内乘除法。 3、平移、旋转与轴对称 4、元、角、分 三、复习目标: 1、“加与减”。通过复习,让学生通过加减法的计算,能利用竖式熟练.正确地计算10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在计算过程中初步养成认真.细心.耐心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 2、表内乘除法计算.口诀的运用(逆运用).规律的填写 记住乘法的意义和各部分的名称;能根据加法算式列出乘法算式;会用乘法口诀熟练的计算表内乘法。 记住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的名称以及乘除法之间的关系;会用乘法口诀熟练地求商。 3、购物。学生通过购物,进一步认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在实际情景中,通过购物,能准确地辨认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并能熟练地使用人民币,并进一步学会实际的应用。 4、图形与几何 “图形的变化”。学生经历观察的过程,在活动中积累图形运动的活动经验;在欣赏与设计中,体验到图形的美和设计的乐趣。通过观察活动,初步发展空间概念。 “测量”。通过复习,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了厘米和米,认识到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通过测量活动,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测量生活中的物体的长度。 5、应用题 求几个几是多少和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乘法应用题;关于平均分和求倍数的除法应用题; 根据具体情境提出可以用乘除法解决的问题,正确列出乘除法算式,会解决有关乘除法的实际问题。 课后小结: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专项复习图形与几何(含答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专项复习图形与几 何(含答案) 图形与几何 一、认真思考,仔细填空。 1. 这把小刀长()厘米线段长()厘米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课桌高70()长颈鹿高约3()爷爷身高1()65( 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31米+24米=()米1米-40厘米=()厘米 65厘米+35厘米=()厘米=()米 4.下面右边的三幅图分别是谁看到的?想一想,填一填。 ()()() 5.在()里填上“>”,“<”或“=”。 100厘米()3米46厘米()64厘米30厘米()30米 33厘米+67厘米()1米44厘米-28厘米()34厘米 6.如下图.()块这样的正方体积木排成一排有1厘米1米长。 7.的每个面上有()个直角,这个长方体一共有()个直角。

8.把一根绳子对折再对折,每段刚好1米,这根绳子全长()米。学校的“文化走 廊”比这根绳子稍短一些,“文化走廊”长()XXX。 9.下列图中有()条线段,有()个直角。 二、巧思妙断,判断对错。 3、重复比较,择优登科。(把精确谜底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上面图()是线段。 A.B.C. 2.下面哪个物品长约20厘米?() A.B.C. ) 3.图()的物体表面有直角。 A.B.C. 4.如图,小朋友看到杯子的形状是图()。 A.B.C. 5.1米大约是()支没有用过的HB铅笔的总长。 A.5 B.1 5 C.50 6.要画一条长6厘米的线段,可以从学生尺的刻度()。

XXX入手下手画到刻度6B.1入手下手画到刻度7C.0入手下手画到刻度7 7.下面三幅图中,图()是A号照相机拍摄的照片。 A.B.C. 8.下面用三角尺拼出的角中,图()是钝角。 A.B.C. 9.XXX学会了用三角尺上的直角来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其中图()是直角。 A.B.C. 10.XXX看到的图形是图()。 A.B.C. 四、开动脑筋,动手操作。 1.下面右边的三幅图分别是哪只小动物看到的? 2.按要求作图。 (1)先量出下面线段的长度,再画一条比它短2厘米的线段。. ()厘米 (2)在下面的图形里加画一条线段,使它增加2个直角。 五、走进生活,解决问题。 1.小蜗牛还要再爬多少厘米才能到达终点?

《总复习--图形与几何》(一等奖创新教案)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总复习--图形与几何》(一等奖创新教案)人教版二年 级数学上册 第九单元总复习 ·第3课时图形与几何· 教案 班级:课时:课型: 学情分析 二年级上册的总复习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掌握了测量、画线段和认识角的平面基本知识,以及观察物体等立体的知识点,总复习全面而系统地巩固整个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能力。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会用刻度尺量、画线段。 2.加深对角和直角的认识,能正确区分角和直角。 3.使学生能正确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三、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板块【整理知识理清思路】 师:本学期学过的长度单位有哪些?什么情况下使用?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补充讲解。 师:本学期你对角有什么认识?能用知识树把基本内容串联起来吗? 学生展示结果,教师展示课件补充学生忽略的知识。 师:本学期还学了观察物体,同学们都学到了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展示课件补充学生忽略的知识。 (教师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动手整理米和厘米、观察物体的关键等相关知识,引导学生学习整理知识的方法,并对本节课的复习知识有比较全面的了解。 第二板块【聚焦重点夯实基础】 1. 知识点一:厘米米

(1)在括号里填上“厘米”或“米”。(教材P102第5题) ①床长1()90()。 ②故事书宽15()。 ③一棵树高6()。 6米=_____厘米 学生展示答案,教师补充说明。 (2)如何测量物体的长度? 组织学生测量身边的物体,教师巡堂指导。使用课件辅助讲解。 口诀:一放正,二对“0”,三看数。 2.知识点二:线段 (1)线段有什么特征? 师:画一条5厘米长的线段,和同桌说一说你是怎样画的。 点名学生上台板演。教师使用课件辅助讲解。 3. 知识点三:角的初步认识 (1)填一填。 锐角○直角○钝角 学生展示答案,教师补充说明。 (2)右面的图形里有几个角?哪几个角是直角?在图形里加画一条线段,使它增加3个直角。(教材P102第6题) 学生展示答案,教师补充说明。 想: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如何比较角的大小? 小结: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 4. 知识点四:观察物体 (1)连一连。(教材P102第7题) 学生展示答案,教师补充说明。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线段、角、观察物体等相关的知识,掌握整理知识的方法,建立系统的知识体系,使所学知识系统化、网络化,形成完整的认知结构。 第三板块【练习巩固能力提升】 1.填空。 (1)钟面显示3时整,分针和时针形成的角是_____角。

二年级上册数学试题:总复习——2图形与几何(有答案)-人教版

2 图形与几何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填一填(52分) 1.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1)一支圆珠笔长15( ) (2)一棵树高8( ) (3)一座大桥长400( ) (4)奥博身高110( ) 2.直尺上的刻度从3到9是( )厘米。 3.14厘米-8厘米=( )厘米 1米-40厘米=( )厘米 4.中有( )条线段,( )个角。 5.中有( )个角,其中有( )个直角,( )个钝角。 6.在里填上“>”“<”或“=”。 5米6米 31厘米13厘米8厘米8米 1米100厘米 98厘米1米 4厘米20厘米7.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一排。 6厘米60厘米6米1米60米 ( )<( )<( )<( )<( ) 8. 直角有( )个锐角有( )个钝角有( )个 二、判一判(18分) 1.线段可以量出长度。( ) 2.1米长的铁丝比100厘米长的绳子短。( ) 3.木块长4厘米。 ( ) 4.钝角是比直角大的角。( ) 5.黑板上的直角比三角尺上的直角小。( )

6.从前面看长方体得到的图形一定是长方形。( ) 7.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球得到的图形都是圆。( ) 8.从前面、侧面和上面观察这个小正方体得到的图形可能是不同的。( ) 9.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物体所得到的图形都相同。( ) 三、选一选(填序号)(10分) 1.下图中,( )是线段。 2.下图中有( )条线段。 ①1②2③3 3.下图中编号( )的长度是4厘米。 ① ② ③ ④ 4.下图中是角的为( )。 5.从某一方向观察一个学过的立体图形,看到的是,这个立体图形可能是( )或( )。 ①正方体②圆柱③长方体④球 四、做一做(10分) 1.以下面的点为顶点,画一个直角,并标出角的各部分名称。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专项复习素质评价图形与几何(含答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专项复习素质评价 图形与几何(含答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专项复习素质评价 ——图形与几何 一、认真审题,填一填。(每空1分,共25分) 1.【新考法】冰球运动是在冰上进行的集体性竞技运动。标准冰球场最长为61(),冰球的厚度不超过3(),球杆最长不能超过1()63()。全场比赛分三局进行,每局20(),中间休息15()。 2.比一比,排一排。 30厘米3厘米3米3米30厘米 ()<()<()<() 3.在尺子上从刻度6到刻度14是()厘米,从刻度()到刻度15是8厘米。 4.如果看到一个立体图形的一个面是,这个立体图形可能是()或()。 5.时针在5和6之间,分针走到9,是()时()分,分针从2走到6,走了()分。 6.()块这样的积木排成一排有1米长。 7.【新情境】各小区实施垃圾分类。小区管理员在智能垃圾回收柜的旁边设立了文明宣传牌。如图,这个宣传牌上有()个角,其中有

()个直角,()个锐角,()个钝角。 8.一枚骰(tóu)子的六个面上分别有1~6个点,每两个相对面上的点数之和相等,从位置A能看到()个点,从位置B能看到()个点,从位置C能看到()个点。 二、仔细推敲,选一选。(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小题3分,共15分) 1.数一数,下图有()条线段。 ①10②7③4 2.从位置甲观察下边的物体,看到的形状是()。 3.下面关于角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①钝角>直角>锐角 ②角的大小跟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 ③所有的直角都一样大④角的两条边越长角越大4.【新情境】爸爸解锁手机用的是图案密码,图案里有2个锐角和1个直角。爸爸设置的图案密码可能是()。 5.星期日,天天8:00开始写作业,写完作业和哥哥踢了一会儿足球,12:30还要去外婆家吃饭,他踢足球的时间可能是()。三、动手操作,我能行。(共36分) 1.在右边2厘米处画一个,左边4厘米处画一面。(6分) 2.下面右边的图形分别是谁看到的?连一连。(9分)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总复习第2节图形与几何北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总复习第2节图形与几 何北师大版 教材第98、103页的内容。 1.通过对知识的整理与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把握测量、图形的变化等知识,在实际活动中认识厘米和米,体会厘米和米的实际意义。 2.把握1米=100厘米,并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刻度尺测量长度(限整厘米),能估测一些物体的长度,能选择恰当的单位表示物体的长度。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并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重点:进一步明白得并把握测量、图形的变化等相关知识,初步体会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 难点:进一步巩固估测和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 课件(教材主题图)。 上节课我们到数的王国游玩了一番,这节课就让我们再去图形王国中漫游一番吧! 1.简单回忆。 师:请同学们想一想,在图形与几何这部分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预设: 生1:我们学习了如何测量。 生2:我们学会了如何利用轴对称图形剪出漂亮的图案。 生3:我认识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明白了1米=100厘米。 生4:我们明白了生活中存在着平移和旋转的运动。 生5:我明白了测量较大物体的长度能够用米作单位,测量较小物体的长度能够用厘米作单位。 师:同学们说得专门好,那么大伙儿对这部分知识把握的也一定不错吧!今天我们就对这部分知识进行整理与复习,相信细心的你们一定会有新的收成。

2.细致整理。 师:同学们,现在独立把图形与几何这部分知识进行整理,整理后小组交流一下,互相补充,一会儿,我们一起来交流。 (1)生独立摸索整理知识。 (2)小组交流,并作补充。 (3)汇报成果,师生共同整理。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摸索对知识进行归纳梳理,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明白得与把握。 师:刚刚我们对图形与几何这部分知识进行了整理。谁能具体说说:我们学了哪些长度单位?生活中有哪些物品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有哪些大约是1米? 预设: 生1:我们学习了米和厘米,我的手指甲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老师米尺的长度是1米。 生2:我还明白橡皮的厚度大约是1厘米,课桌的高度大约是1米。 师:那么生活中除了用尺子量的方法,还有什么方法能够对长度进行估量呢? 生1:能够用步子量。 生2:能够用手一拃的长度来量。 生3:能够伸开双臂,用双臂的长度来量。 师:同学们的方法可真多。看来你们对这部分知识也把握得专门好,那么是否能够灵活运用呢,老师要来检验一下,同学们敢不敢同意挑战?(生:敢) 教材第103页图形与几何部分练习题。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说说你的体会吧! 设计意图:通过本节课对图形与几何部分知识的梳理,让学生有所感、有所悟,并说出自己的体会。 图形与几何 图形的变化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及反思--总复习 图形与几何

总复习 第二课时图形与几何 教学内容: 教材第98、103页。 教学目标: 1. 在认识图形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折一折,画一画,剪一剪,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2. 学会测量和估测物体的长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3.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喜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估测物体的长度。 难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复习整理的内容与我们的日常生活非常密切,首先想一想在“图形与几何”部分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测量。 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知道了1米=100厘米。 能够沿着一条线剪出完全重合的图形。 平移和旋转现象。 二、探究新知 1. 教材第98页第1题。 师:我们学了哪些长度单位? 两个常用的长度单位——“厘米”和“米”。 师:找一找,生活中有哪些物品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有哪些物品的长度大约是1米? 师:关于“厘米”和“米”,你还知道什么呢? 1米=100厘米。 2. 教材第98页第2题。 师:说一说测量时应注意什么。 测量时要注意把尺子的0刻度与物体的一端对齐,物体的另一端到尺子的什么刻度,读出来就是物体的长度。 师:你能说出下面物体的长各是多少厘米吗? 课件出示:教材第98页第2题。

最上面的铅笔长5厘米,中间的一支长4厘米,最下面的回形针长2厘米。 3. 教材第98页第3题。 师:说一说在生活中可以用什么方法对长度进行估计。 我可以把要估计的物品的长度与1厘米或1米比一比。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复习了“图形与几何”,咱们这学期的内容到这就结束了,但是知识的学习与应用是无止境的,在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中,只要你们努力,相信就能掌握更多的知识。 教学反思: 通过结合具体例子能加深学生对测量知识的认识,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能力,使数学更贴近学生,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和认识身边的各种事物,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展现数学的魅力。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倾听、提问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倡导学生自主探究的数学学习方式,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的发展提高,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二年级数学上册9总复习第2课时图形与几何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第九单元总复习 第2课时图形与几何 1.“米和厘米、角和直角”的复习。 (1)“米和厘米”的复习。 本学期所学的长度单位是米和厘米。要求学生能够形成比较清晰的“米”和“厘米”它们之间的关系,能够用米尺物体或距离的长度,并会在某些情景下对物体或距离的长度进行简单的估计。 复习时,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活动加深对“米”和“厘米”的认识。可以像教材中要求的“用手臂表示1米大约有多长”和“用手指表示1厘米有多长”,也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用自己身体的其他部位表示这些长度。还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事物,借助某一具体实物形成长度单位的表象。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把数学知识的学习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估计和测量的复习,可以先让学生独立操作,然后集体交流。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估计的,交流估计的方法。对于量线段,学生可以有不同的方法(如有的学生从0刻度开始,有的从其他刻度开始),只要学生量的正确都是可以的。教学时,还可以引导学生对一些实物的长度进行估计和测量,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2)“角和直角”的复习。 本学期所学的角的有关知识,要求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并初步学会画角和直角。 教材先通过数图中角和直角的个数,复习角和直角的概念。然后,通过在图中加一条线段的活动,把画直角和数直角结合起来复习。 复习时,一方面要引导学生会在几何中发现角或直角,并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另一方面,应尽量结合现实生活,引导学生观察周围实物的面上有什么样的角(对直角要进行判断),使学生经常注意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观察物体”的复习。 复习观察物体时,可以让学生看书上的图,想象每个小朋友观察到的应该是哪个图。教学中还可以让学生从不同的方向观察一些其他实际物体,说一说看到了什么,对学生的语言表达不必要求过高,只要能说清楚就可以了。 1

最新版本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总复习 图形与几何 北师大版

《总复习——图形与几何》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 北师大2011课标版二年级上册第98页、第103页内容。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一节总复习课,“图形与几何”这一领域设有“独立思考”和“相互启发”两个栏目。“独立思考”围绕“测量”这个单元设计了三个问题,引导学生独立自主地对本学期图形与几何领域的主要知识进行系统回顾和整理,沟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完整的知识框架,进一步提高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1,引导学生回顾与整理学过的长度单位以及其关系,通过举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长度观念;问题2,复习基本的测量方法,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度量单位的实际意义,进一步提高实际测量的能力;问题3,复习生活中对长度估计的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习目标】 1.能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了解厘米和米的关系,能估测一些物体的长度,并用测量工具进行测量。 2.引导学生尝试自主地对所学知识进行回顾、梳理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初步的归纳总结能力。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喜爱数学的情感。 【学习重、难点】 重点:复习整理“图形与几何”的知识,巩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难点: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想象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准备】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习题单 学生准备:直尺等学具 【学习过程】 一、谈话引入,梳理知识 师: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先来听一首儿歌,猜猜这节课我们要复习什么内容呢? 一厘米,很淘气,仔细找,才见你。 指甲盖1厘米,伸出手指比一比。 长短和我差不多,大约就是一厘米。 100个我是1米,我是米的小兄弟。 物体长了别用我,要不一定累死你。 师:同学们,这学期“图形与几何”这一部分我们学到了哪些数学知识。 预设: 生1:认识了厘米和米 生2:我知道怎么来测量物体 生3:我知道怎么画线段 生4:我还知道了1米=100厘米,还会用字母来表示。 生5:我会用厘米或者米来表示生活中的物品。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教学设计-图形与几何

2图形与几何 课时目标导航 认识角、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同一物体。(教材第102页第6、7题) 1.使学生加深对角和直角的认识,能正确区分角和直角。 2.复习正确辨别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知道在不同位置上,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 重点:能正确地区分角和直角。 难点:准确辨认从不同位置(尤其是左面、右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会画角。 一、回顾整理 【回顾1】复习角和直角。 (1)角的各部分名称是什么? (2)按角的大小角分为哪几类? (3)怎样知道一个角是不是直角? (4)怎样画一个直角? 师生互学总结:(1)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直直的边;(2)按角的大小可以分为锐角、直角、钝角;(3)判断直角的方法是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4)画直角可以用三角板的直角来画,从直角的顶点开始,沿着两条直角边画两条线,就画成一个直角。 【回顾2】复习“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同一物体”。 (1)要知道一个物体的全貌有什么办法呢? (2)怎样从不同的位置去观察呢? 师生互学总结:(1)要知道一个物体的全貌,我们应该从不同的位置去观察物体。(2)从物体的前后、左右、上下去观察,不同的位置观察,形状不同。 二、知识应用 1.完成教材第102页第6、7题。 2.完成下面的习题。 认一认,填一填。

上图中,()是锐角,()是钝角,()是直角。 分析:要判断一个角是直角、锐角还是钝角,可以用三角尺上的直角来比一比。 把所比角的顶点和其中一条边与三角尺上的直角顶点和其中的一条直角边同时重合,看角的另一条边是否与三角尺上的另一条直角边重合,若重合,则这个角是直角;若不重合且在三角尺的内侧,则这个角是锐角;若不重合且在三角尺的外侧,则这个角是钝角。所以可以判断出②④⑥是锐角,①⑤是钝角,③⑦是直角。 解答:②④⑥①⑤③⑦ 总结:利用三角尺上的直角比一比,可以判断出一个角是锐角、钝角还是直角。 三、巩固反馈 完成教材第103页“练习二十五”第11、13题。 第11题:略,画法不唯一。 第13题:连线略左边第一个小孩连右边第三个图形,左边第二个小孩连右边第一个图形,左边第三个小孩连右边第二个图形。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复习,你们有什么收获?与大家分享一下。 认识角、观察物体 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与两边叉开的程度有关。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教案 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教案 复内容: 第一单元认识长度单位 复目标: 1.认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 2.会正确地做相关练题。 复过程: 一、板书课题、出示目标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复第一单元(师板书课题),这节课的复目标是:认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并会正确地做相关练题(师指一生读) 同学们有信心完成本节课的目标吗?(有)信心十足,老师也相信你们。 二、考一考 师:下面老师来考考你们,比谁做题最认真、最细心。 1、师口述检测要求:①认真听老师读题,细心做题。 ②把字写端正。 ③在八分钟内做完。 2.做完要检查。

出示检测题: 1、填空 ①l米=()厘米()个10厘米是l米 ②()和()都是长度单元。 ③从直尺的“0”刻度到“5”刻度是()厘米。 ④量教室的长用()作单位量铅笔的长用()作单位 2、计算 36米+20米=76厘米一9厘米=1米-30厘米= 8米+14米=23米一8米=70厘米+30厘米= 3、画一画 2)学生独立完成。 3)学生做完认真搜检。 三、改一改 1、同桌交换,师出示正确答案! 2.同桌互改。 四、议一议电子白板出示正确答案 1.改完交换过来,师问:第1题错的举手?错在哪?第2题有错的举手,错在哪? 第3题有错的举手,错在哪?

2、强调:线段的三个特点:直的、两个端点、可以量出长度 5、学生改正毛病。 六、考一考 第二课时 研究目标: 会正确地做有关长度单元的操演题,发觉问题,查漏补缺。 研究过程: 一、板书课题。揭示目标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综合练(师板书课题),这节课的研究目标是:会正确地做有关长度单位的练题,发现问题,查漏补缺(师口述) 师:要达到这节课的目标,仍需要靠同学们认真、细心的完成题。 一、考一考 1.教师分发试卷。 2.学生独立完成试卷(师读一题生做一题). 1)、出示检测题: 1.填空 ①1米=()厘米300厘米=()米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总复习2图形与几何北师大版

总复习2(图形与几何) 一、教学目标 1.结合动手操作活动进一步感知平移、旋转、轴对称现象,积累活动经验;能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了解厘米和米的关系;能估测一些物体的长度,并用测量工具进行测量;能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测量有关的简单问题。 2.经历对“图形与几何”领域所学知识进行梳理的过程,初步养成回顾与反思的良好习惯。 3.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初步培养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二、教学重点 经历对“图形与几何”领域所学知识进行梳理的过程,初步养成回顾与反思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难点 能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测量有关的简单问题。 四、教学具准备 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整体回顾,知识梳理 仔细想一想“图形与几何”这部分我们学过了哪些知识?学会了哪些解决问题的方法? 提示:我们可以从这几个方面思考“轴对称图形”、“平移和旋转”、“米和厘米”。 要求:自己先想一想,然后在小组内说一说你学到了什么。 (二)巩固练习,加深理解。 1.长度单位。 我们学习了哪些长度单位?找一找,生活中有哪些物品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有哪些大约是1米? 自己先想一想,然后和同桌说一说。 预设: 我拇指的指甲盖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教室门的宽度大约是1米。 2.测量。

它们分别是多长?写出它们的长度。 说一说,测量时应注意什么? 3.估一估。 说一说,在生活中可以用什么方法对长度进行估计? 提示: 4.填上合适的单位。 独立完成,小组内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5.折一折,做一做。 怎样剪出这两个图形?说一说,做一做。

(三)自主练习,拓展提升。 1.判断。 每位同学说的对吗?为什么? 2.对号入座。 观看视频:米的认识-对号入座 独立完成后全班交流。 3.玩一玩。 两人一组一起玩一玩。 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平移和旋转的现象。 (四)回顾整理 小结:通过今天的复习,你们有什么收获吗?又掌握了哪些解决问题的办法?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复习教案(全册)

第一单元复习教案 复习内容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长度单位”,教材第2~10页。知识梳理 知识归类知识点 统一长度单位1.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做到准确估测。 2.测量物体的长度要用统一的标准,这样才能知道物体有多长。 认识厘米用厘 米量1.“厘米”是较小的长度单位,可以用字母“cm”来表示,1厘米记作1cm。 2.在厘米尺上,每相邻两个数之间是1厘米。 3.用厘米作单位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把物体的一端对准直尺的刻度0,物体的另一端对着的刻度是几,物体就长几厘米。 认识米厘米和米的关系1.测量比较长的物体或距离,一般用“米”作单位。“米”用字母“m”来表示,1米记作1m。 2.米和厘米之间的进率是100,1米=100厘米,1 m=100 cm。 认识线段画线 段1.线段的特征:①直的;②有两个端点;③可以测量长度。 2.线段的测量方法:先把直尺的刻度0对准线段的左端点,看右端点所对应的直尺上的刻度是多少,就是几厘米。也可以先以其他刻度为起点,再找到终点对应的刻度,起点和终点对应的两个刻度的差,就是线段的长度。 3.画线段的步骤:①先画一个端点。②再把直尺的刻度0与这个点对齐。③从刻度0开始沿着直尺画,是几厘米的线段,就画到几厘米的地方。 解决问题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解决问题:①头脑中要有1米和1厘米的长度表象。②用自己身上的“尺子”估一估。③根据实际经验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 复习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体会到长度单位在生活中的意义。 2.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建立1厘米和1米的

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3学生进一步认识线段,熟练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会用刻度尺画线段。 4.能够用适当的测量工具量出有关物体或距离的长度,并会在某些情景对物体或距离的长度进行简单的估测。 复习重难点 1.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2.大致会估计物体的长度。 复习方法 1.教材为本,整体复习。课本是复习的阶梯,学习需要有“本”可依。以课本为主线,进行系统的复习,使所学的知识由零散过渡到完整,构建起较为完整的知识系统,训练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2.复习是对学生本单元学习情况的总结性训练,要有很强的针对性,对某些知识点要进行归纳和对比,提高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学生要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有所收获,从而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3.本课中教学采用实物演示法、探究法、观察法,学生采用小组合作、自主探究法。 复习过程 一、揭示课题,明确目标 引用导入: 师:万圣之师孔子说过:“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意思就是说把之前学过的知识通过重新学习、温习的方式可以加深印象,这样就可以当别人的老师,也可以把知识记得更牢固。今天我们要一起上一节复习课,现在要看一看哪一位小朋友的眼力最好。谁能来猜猜老师的身高?(指生回答) 其实只要我说一个数字你就知道了。“165( )。(生补充“厘米”)你刚才加上的“厘米”是一个长度单位。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要一起来复习第一单元——长度单位。(出示课题) 【品析:教师引用孔子的一句名言,不仅突出复习总结的重要性,而且渗透学习方法。在猜老师身高的思考中导入复习课。】 趣味日记导入: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总复习第2课时图形与几何|北师大版(2021秋)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总复习第2课时图形与几 何|北师大版(2021秋) 【教学内容】 教材P98,P103。 【教学目的】 1.经过温习使先生进一步看法长度单位米和厘米,树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进一步熟练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会用刻度尺画一定长度的线段。 2.先生阅历观察的进程,在活动中积聚图形运动的活动阅历;在欣赏与设计中,体验到图形的美和设计的乐趣。经过观察活动,初步开展空间观念。 3.培育先生入手、动脑及协作交流的才干。 【教学重点】 树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培育先生入手、动脑及协作交流的才干。 【教学难点】 树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培育先生入手、动脑及协作交流的才干。 【教学预备】 PPT课件,尺子等。 教学进程教员批注 一、米和厘米的温习 1.回忆梳理。 这学期我们学过哪些长度单位?关于米和厘米的知识你知道 哪些?先生小组交流,回答。 2.表象与进率。 (1)1厘米有多长?1米有多长?你能用你的方法表示出它们的 长度吗?先生了解表象与进率,教员积极评价先生的方法。 (2)1米是多少厘米呢?你是怎样知道的?先生活动:演示米和 厘米的长度。

教员板书:1米=100厘米。 3.估量与测量。 (1)估量一下数学课本有多长,先生估量长度并汇报。 (2)用尺子测量它的长度,边测量边留心你是怎样测量的。先生活动,教员评价先生的测量方法,及时发现出现的错误。(3)引导先生估量黑板的长度。先生先自己估量,然后教员在黑板上画出1米长的线,再次请先生估量黑板的长度并测量出黑板的实践长度。 4.完成教材P98〝图形与几何〞的相关练习。 二、温习图形的变换 1.图形的变换有哪些方式?(平移、旋转、轴对称) 2.完成教材P103〝图形与几何〞第4题。 让先生自己尝试折一折,画一画,剪一剪,让先生感受对称之美。 3.找一找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的例子。 三、实践运用(PPT课件出示) 1.完成教材P103〝图形与几何〞第1题。 让先生先独立完成,然后交流。交流时,让先生说测量的方法,重点让先生说说小刀的测量方法,引导先生用尾刻度减去首刻度的方法得出小刀的长度。 2.完成教材P103〝图形与几何〞第2题。 让先生独立填写适宜的长度单位后,说说自己的想法。 3.完成教材P103〝图形与几何〞第3题。 估量之前,可以选择教室里一些物体测量,让先生掌握测量方法,积聚估测参照数据,加深对长度单位的了解。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温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五、布置作业 «·同步课时练习»相关习题。

北师大数学二年级上册总复习4教案与反思

期末总复习(图形与几何第四课时) 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原创不容易,【关注】,不迷路! 一、教学内容: 课本第98页,图形与几何第98页1、2、3小题及第103页1-4练习题。 二、教学目标: 1、在实际活动中认识厘米和米,体会厘米和米的实际意义, 2、掌握1米=100厘米,并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3、初步学会用刻度尺测量长度(限整厘米),能估测一些物体的长度,能选择恰当的单位表示物体的长度。 三、教学重难点: 1、初步体会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 2、体会厘米的实际意义,初步学会估测和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四、教学准备: 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长度单位米和厘米,提出问题并独立思考 问题1: 先引导学生回顾学过的长度单位有“厘米”和“米”, 再让学生用手比划1米和1厘米各有多长, 让学生回忆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1米=100厘米 问题2:复习测量的方法 先让学生回忆如何用尺子度量物体的长度,如何看尺子上的刻度,再让学生具体说出铅笔、蜡笔和曲别针的长度。最后让学生说一说在这三个物体中谁最长,谁最短。 说说在测量时要注意什么? 强调:量物体的长度,一定要把尺子的一端对准0刻度,根据另一端与尺子重合的位置,读出数值。 问题3:

交流日常生活中估计物体长度的方法。(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二)课堂练习巩固。 课本第103页1-4题 1、做第1题,帮助学生弄懂题意,学生独立完成,巩固厘米作单位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2、做第2题,帮助学生弄懂题意,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通过选择合适的度量单位,使学生建立“米”和“厘米”的长度单位。 3、做第3题,帮助学生弄懂题意,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让学生确实经历测量长度的过程,掌握方法。 4、做第4题,让孩子照样子做一做,教师补充些美丽的图案让学生欣赏,让学生感受对称美。 (三)总结。 量物体的长度,一定要把尺子的一端对准0刻度,根据另一端与尺子重合的位置,读出数值。 附10分钟课堂练习: 1、1米=()厘米200厘米=()米4米=()厘米 250厘米=()米()厘米5米5厘米=()厘米 2、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米或厘米) 书本长约26()房子宽约5() 粉笔长约7()杯子高约9() 树高8()黑板宽约1() 【素材积累】 从诞生的那一刻起,我们就像一支离弦的箭,嗖嗖地直向着生命的终点射去。但我们无论怎样地气喘吁吁疾步如飞,也赶不上岁月那轻捷的步履。她无声无息波澜不惊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