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二年级上总复习《图形与几何》教案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二年级上总复习《图形与几何》教案

2.图形与几何

教学目标

1.结合动手操作活动进一步感知平移、旋转、轴对称现象,积累活动经验;能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了解厘米和米的关系。

2.能估测一些物体的长度。并用测量工具进行测量,能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测量有关的简单问题。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重点难点

重点:进一步理解、掌握测量与图形的变化等相关知识。

难点: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

设计说明

本课时主要复习图形与几何的相关知识,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注意体会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

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一边动手操作,解决图形与几何中的相关问题,一边体会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这样安排既突出对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又引导学生对知识的系统回顾,培养了学生自觉整理和复习的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

学生准备:剪刀、纸片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复习

师:上一节课,我们共同复习了“数与代数”的内容,通过复习使我们进一步掌握了“数与代数”的有关知识,这一节课我们继续进行整理与复习——图形与几何的相关内容。(板书课题:图形与几何)

二、自主复习,构建网络

1.自主复习。

师:图形与几何是我们这一册书所学的另一个内容,它包含了哪些知识呢?

学生自由说:图形的变化、测量。

师:你们能不能把这部分内容写在练习本上呢?

2.展示交流,形成网络。

(1)展示学生自主复习内容,点评。

(2)课件出示相关知识,使知识条理化,形成网络。

三、自主检测,完善提高

1.在()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米或厘米。

我们教室长8()小明身高130()

黑板长4()课桌高80()

铅笔长13()教室的门高2()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汇报、订正。

2.想一想,填一填。

(2)小刀的长度是()厘米。

学生先独立完成,汇报时重点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3.动手操作。

(1)画一条长5厘米的线段。

(2)画一条比9厘米短3厘米的线段。

独立完成,汇报时展示学生画的线段,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画的,画线段时应注意些什么。4.选择自己喜欢的图案,折一折、画一画、剪一剪。

(1)先让学生思考做什么图案。

(2)独立折一折、画一画、剪一剪。

(3)汇报交流制作的方法,在制作过程中应注意些什么。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示

1.今天我们一起复习了哪些内容?你们有什么新的收获?

2.这节课你们的表现怎么样?小组内互评。

板书设计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二年级上总复习《图形与几何》教案

2.图形与几何 教学目标 1.结合动手操作活动进一步感知平移、旋转、轴对称现象,积累活动经验;能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了解厘米和米的关系。 2.能估测一些物体的长度。并用测量工具进行测量,能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测量有关的简单问题。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重点难点 重点:进一步理解、掌握测量与图形的变化等相关知识。 难点: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 设计说明 本课时主要复习图形与几何的相关知识,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注意体会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 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一边动手操作,解决图形与几何中的相关问题,一边体会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这样安排既突出对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又引导学生对知识的系统回顾,培养了学生自觉整理和复习的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 学生准备:剪刀、纸片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复习 师:上一节课,我们共同复习了“数与代数”的内容,通过复习使我们进一步掌握了“数与代数”的有关知识,这一节课我们继续进行整理与复习——图形与几何的相关内容。(板书课题:图形与几何) 二、自主复习,构建网络 1.自主复习。 师:图形与几何是我们这一册书所学的另一个内容,它包含了哪些知识呢? 学生自由说:图形的变化、测量。 师:你们能不能把这部分内容写在练习本上呢? 2.展示交流,形成网络。 (1)展示学生自主复习内容,点评。 (2)课件出示相关知识,使知识条理化,形成网络。

三、自主检测,完善提高 1.在()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米或厘米。 我们教室长8()小明身高130() 黑板长4()课桌高80() 铅笔长13()教室的门高2()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汇报、订正。 2.想一想,填一填。 (2)小刀的长度是()厘米。 学生先独立完成,汇报时重点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3.动手操作。 (1)画一条长5厘米的线段。 (2)画一条比9厘米短3厘米的线段。 独立完成,汇报时展示学生画的线段,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画的,画线段时应注意些什么。4.选择自己喜欢的图案,折一折、画一画、剪一剪。 (1)先让学生思考做什么图案。 (2)独立折一折、画一画、剪一剪。 (3)汇报交流制作的方法,在制作过程中应注意些什么。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示 1.今天我们一起复习了哪些内容?你们有什么新的收获? 2.这节课你们的表现怎么样?小组内互评。 板书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单元教案

本单元是对本学期教学内容的整理与复习,主要包括两个小板块: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学习的主要内容有100以内的连加、连减与加减混合运算;表内乘除法;购物;图形的变化;测量等。 其主要知识点: 1. 数与代数。 2. 图形与几何。 本年级的学生年龄较小,他们学习数学是刚刚入门。但为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他们整理与复习的能力,教师要根据复习内容,适当地引导学生主动地整理知识。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在组织复习时,要充分考虑到低年级学生学习的需求,尽可能设计一些生动活泼的练习内容,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 在复习时考虑到学生个性差异性,安排不同层次的练习,关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2. 把握复习内容的难度,不要为了提高难度而增加学生学习的负担。 3. 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及学习数学的乐趣,初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 引导学生主动整理知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他们整理与复习的能力。 2. 开展多种形式的复习,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 数与代数1课时

2 图形与几何1课时 数与代数。(教材第97~102页) 1. 使学生进一步巩固100以内的连加、连减与加减混合运算,熟练掌握表内乘除法的口算方法。 2. 结合具体情境具有一定的收集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重点:熟练地进行100以内的连加、连减与加减混合运算及表内乘除法的口算。 难点:培养一定的收集数学信息,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件。 师:时间过得真快啊,这本书的内容我们已经学完了,现在咱们回过头来进行系统的整理与复习,这节课我们主要复习“数与代数”。(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地告诉学生这节课要进行的教学内容,避免复习时杂乱无章,尽量做到目标明确、有条不紊。】 师:想一想,在“数与代数”这一小板块中,我们学过哪些内容? 学生可能回答: ·100以内的连加、连减与加减混合运算。 师:对,现在就来检查一下,看你到底有没有学会? 课件出示:教材第97页第1题。 学生尝试独立计算,教师巡视,指导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二年级上数学教学设计-图形与几何北师大版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 期末总复习(图形与几何第四课时) 主备人: 审核人: 复备人: 一、教学内容: 课本第98页,图形与几何第98页1、2、3小题及第103页1-4练习题。 二、教学目标: 1、在实际活动中认识厘米和米,体会厘米和米的实际意义, 2、掌握1米=100厘米,并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3、初步学会用刻度尺测量长度(限整厘米),能估测一些物体的长度,能选择恰当的单位表示物体的长度。 三、教学重难点: 1、初步体会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 2、体会厘米的实际意义,初步学会估测和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四、教学准备: 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长度单位米和厘米,提出问题并独立思考 问题1: 先引导学生回顾学过的长度单位有“厘米”和“米”, 再让学生用手比划1米和1厘米各有多长, 让学生回忆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1米=100厘米 问题2:复习测量的方法 先让学生回忆如何用尺子度量物体的长度,如何看尺子上的刻

度,再让学生具体说出铅笔、蜡笔和曲别针的长度。最后让学生说一说在这三个物体中谁最长,谁最短。 说说在测量时要注意什么? 强调:量物体的长度,一定要把尺子的一端对准0刻度,根据另一端与尺子重合的位置,读出数值。 问题3: 交流日常生活中估计物体长度的方法。(四人小组讨论交流)(二)课堂练习巩固。 课本第103页1-4题 1、做第1题,帮助学生弄懂题意,学生独立完成,巩固厘米作单位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2、做第2题,帮助学生弄懂题意,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通过选择合适的度量单位,使学生建立“米”和“厘米”的长度单位。 3、做第3题,帮助学生弄懂题意,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让学生确实经历测量长度的过程,掌握方法。 4、做第4题,让孩子照样子做一做,教师补充些美丽的图案让学生欣赏,让学生感受对称美。 (三)总结。 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进行总结。 六、教学板书: 总复习四图形与几何 1米=100厘米 量物体的长度,一定要把尺子的一端对准0刻度,根据另一端与尺子重合的位置,读出数值。

二年级上数学教学设计-总 复 习-北师大版

二年级上数学教学设计-总复习-北师大版教学目标 1.复习二年级上学期学过的数学知识。 2.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数学综合素质。 3.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和数学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 1.计算题复习:加减法、乘法口诀、除法概念。 2.数量概念复习:数字的大小比较,数码展开,数字的组合和拆分。 3.计量单位复习:时间、长度、质量相关知识。 4.图形概念复习:几何图形的识别和性质分析,立体图形的形状和特征。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计算题复习 1.教师讲解二年级上学期学过的加减法、乘法口诀、除法概念,复习不同数的加减运算,数码的组合和拆分。 2.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加减法练习。 3.教师提供一些口算题目,让学生想一下怎么去计算这个问题。 第二课时:数量概念复习 1.教师介绍数字大小比较的内容,提供一些数字的大小比较问题,帮助学生了解数字的大小关系。 2.学生进行数码展开和数字的组合与拆分练习,教师进行指导和纠正。 3.学生分组进行数码之间的大小比较,巩固数字大小关系的概念。

第三课时:计量单位复习 1.教师介绍计量单位的概念和种类,帮助学生区分长度、时间和质量计量单位。 2.学生利用长度、时间和质量的单位,进行一些实际问题的计算练习。 3.学生分组展示一些自己创造的计量单位问题,教师进行点评和解答。 第四课时:图形概念复习 1.教师介绍几何图形的分类和性质,并通过展示一些不同的几何图形,让学生了解这些图形的不同性质。 2.学生进行几何图形的识别和性质分析,教师进行指导和纠正。 3.学生进行立体图形的形状和特征学习,教师介绍简单的立体图形。 教学评估 1.学生进行小组协作学习,通过小组讨论和交流进行知识的分享,评估学生表现。 2.巧妙地设计评价题目,让学生积极参与评估。 3.采用测验方式,让学生在有限时间内完成教学目标。 讲师建议 1.采用不同的教学内容,包括计算、数量、计量单位和图形概念复习。 2.通过小组协作、教师讲解和生动案例的方式,促进学生积极学习。 3.设置生动有趣的评估方法,鼓励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图形与几何》教案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图形与几何》教案 教学目标: 1. 知道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的定义和特征。 2. 能用几何语言描述、比较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的形状特征;并初步认识它们的相似性。 3. 知道平行、垂直、对称及其在图形中的判定方法。 4. 知道如何利用画图工具画出指定的图形。 教学内容: 1. 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的定义及特征;它们的相似性。 2. 平行、垂直、对称的判定方法及特征。 3. 用画图工具画出指定的图形。 教学重点: 1. 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的特征及相似性; 2. 平行、垂直、对称的判定方法及特征。 教学难点:

1. 长方形、正方形的相似性及特征比较; 2. 认识对称性及其在图形中的应用。 教学方法: 讲授法、练习法、探究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图形作为教学用具。 教学过程: 一、引导学生回忆 (1)温习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的定义,并针对一些特征,让学生找出它们的区别。 (2)比较正方形、长方形的相似性并找出长方形与正方形的不同之处。 二、讲解 (1)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的特征及相似性。 (2)平行、垂直、对称的判定方法及特征。

(3)如何利用画图工具画出指定的图形。 三、探究 (1)同学交流总结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的相似性及特征。 (2)在图形中寻找线段符合平行、垂直的特征。 (3)在图形中寻找左右对称、上下对称的图形。 四、练习 (1)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图形,让学生凭借所学判断图形的特征,并找出相应的方法,画出指定的图形。 (2)给出试题让学生练习对于所学知识的掌握。 五、总结 (1)让学生总结讲解了哪些内容,归纳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以及平行、垂直、对称的判定方法及特征。 (2)点名遣派同学以自己所学到的方法描述指定的图形,强化同学们的记忆。 六、作业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总复习6图形与几何北师大版

总复习6(图形与几何) 一、教学目标 1. 能恰当的选择长度单位,了解厘米和米之间的关系,能估测一些物体的长度。 2. 能用测量工具进行测量,能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测量有关的实际问题, 培养空间观念。 3. 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二、教学重点 能用测量工具进行测量。 三、教学难点 解决与测量有关的实际问题。 四、教学具准备 课件、尺子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学过的长度单位。 我们学过了哪些长度单位?用手比划一下1厘米,1米大约有多长?在你身边找一找,哪个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哪个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米? (二)复习测量的方法 1.测量铅笔的长度。 先估计这支铅笔有多长,你是怎样估计的? 我们一起回忆一下怎样测量物体的长度的。 用你手中的尺子,量一量铅笔的长度。 看一看小明、笑笑、豆豆测量的方法,他们都说铅笔是4厘米长,你知道哪个是对的?哪个是错的?错在哪? 小明笑笑豆豆

说一说在测量的时候你要注意什么? (2)估测的方法。 估测一下你的铅笔盒大约有多少厘米? 教室的长大约有多少米? 说说你是怎样估测的?有什么好的方法和同学一起分享? (三)复习巩固。 1.填一填。 螺丝刀长()厘米,火柴长()厘米,小刀长()厘米。提问:小刀的长度为什么不是9厘米呢?测量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 2.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长度单位。 一张课桌高约是75()。李老师身高约172()。 一张床长约是2()。一张奖状大约长30()。 教室大约长6()。一块橡皮长大约4()。 3.估一估,教室大约有多高?然后再实际量一量看和估计的一样吗?

4.笑笑要测量一些物体的长度,你觉得她选哪个长度单位?测量一支铅笔的长度,她一般选()作长度单位。 测量操场一圈的长度,她一般选()作长度单位。 测量黑板的长度她,一般会选()作长度单位。5.折一折,画一画,剪一剪 (四)全课总结 师: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总复习第2节图形与几何北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总复习第2节图形与几 何北师大版 教材第98、103页的内容。 1.通过对知识的整理与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把握测量、图形的变化等知识,在实际活动中认识厘米和米,体会厘米和米的实际意义。 2.把握1米=100厘米,并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刻度尺测量长度(限整厘米),能估测一些物体的长度,能选择恰当的单位表示物体的长度。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并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重点:进一步明白得并把握测量、图形的变化等相关知识,初步体会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 难点:进一步巩固估测和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 课件(教材主题图)。 上节课我们到数的王国游玩了一番,这节课就让我们再去图形王国中漫游一番吧! 1.简单回忆。 师:请同学们想一想,在图形与几何这部分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预设: 生1:我们学习了如何测量。 生2:我们学会了如何利用轴对称图形剪出漂亮的图案。 生3:我认识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明白了1米=100厘米。 生4:我们明白了生活中存在着平移和旋转的运动。 生5:我明白了测量较大物体的长度能够用米作单位,测量较小物体的长度能够用厘米作单位。 师:同学们说得专门好,那么大伙儿对这部分知识把握的也一定不错吧!今天我们就对这部分知识进行整理与复习,相信细心的你们一定会有新的收成。

2.细致整理。 师:同学们,现在独立把图形与几何这部分知识进行整理,整理后小组交流一下,互相补充,一会儿,我们一起来交流。 (1)生独立摸索整理知识。 (2)小组交流,并作补充。 (3)汇报成果,师生共同整理。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摸索对知识进行归纳梳理,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明白得与把握。 师:刚刚我们对图形与几何这部分知识进行了整理。谁能具体说说:我们学了哪些长度单位?生活中有哪些物品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有哪些大约是1米? 预设: 生1:我们学习了米和厘米,我的手指甲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老师米尺的长度是1米。 生2:我还明白橡皮的厚度大约是1厘米,课桌的高度大约是1米。 师:那么生活中除了用尺子量的方法,还有什么方法能够对长度进行估量呢? 生1:能够用步子量。 生2:能够用手一拃的长度来量。 生3:能够伸开双臂,用双臂的长度来量。 师:同学们的方法可真多。看来你们对这部分知识也把握得专门好,那么是否能够灵活运用呢,老师要来检验一下,同学们敢不敢同意挑战?(生:敢) 教材第103页图形与几何部分练习题。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说说你的体会吧! 设计意图:通过本节课对图形与几何部分知识的梳理,让学生有所感、有所悟,并说出自己的体会。 图形与几何 图形的变化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总复习 北师大版

总复习 教学内容 课本第97~103页内容。 教学分析 本节总复习课,是把散落的知识“点串线,连成片”,形成一个网络清晰的整体知识结构,把全书所学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帮助学生沟通各部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复习的特点之一是“理”,把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整理,使之“竖成线”“横成片”,达到提纲挈领的目的。特点之二是“通”,融会贯通,理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促进学生构建合理的知识网络。让学生想一想“本学期学到了什么知识,获得了什么学习方法,在生活中发现了哪些数学问题,哪些内容最有趣,哪些内容学得比较好,哪些内容还感到困难”,然后把收获写在书后面的第105页“本学期你学到了什么”上,把问题写在第106页“问题银行”上,并与同伴进行交流。本节复习课进行了科学的设计:首先体现在形式上,在设计回顾与交流时,由中心引发,将教材9个单元的知识点整合为2个板块,即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简练清晰,便于复习。其次,每个版块的知识点与情境图中的数学信息相对应,突出了由情境引发问题的编写特点。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巩固本学期所学的乘、除法的意义,表内乘、除法,两位数的加与减,购物,测量以及图形的变化等知识。 2.经历知识的整理与复习的全过程,学习整理和复习的方法,初步形成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加深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初步感受整理和复习的重要性,逐步形成自觉整理所学知识的意识和良好学习习惯。 重点难点 重点 进一步理解、巩固本学期所学的乘、除法的意义,表内乘、除法,两位数加、减法的进位与退位,购物,测量以及图形的变化等知识。 难点 会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 实物投影仪、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回顾本学期所学的知识 1.学生回忆本学期所学的内容,把学到的知识写在一张纸上,要求学生尽量详细地概括所学知识。鼓励用文字、画图、表格等形式表示。 2.让学生根据整理的内容汇报:本学期我们学习了哪些数学知识? 本学期学习的主要内容有:认识乘、除法;2~9的乘法口诀;两位数的加、减法;购物;测量;图形的变化等。 3.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整理。 (1)尽量详细地记录(包括文字、举例等),避免漏掉内容。 (2)有意识地按照类别进行分类板书。 (3)教师有意识地介绍几种比较普遍的整理方式。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及反思--总复习 图形与几何

总复习 第二课时图形与几何 教学内容: 教材第98、103页。 教学目标: 1. 在认识图形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折一折,画一画,剪一剪,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2. 学会测量和估测物体的长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3.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喜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估测物体的长度。 难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复习整理的内容与我们的日常生活非常密切,首先想一想在“图形与几何”部分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测量。 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知道了1米=100厘米。 能够沿着一条线剪出完全重合的图形。 平移和旋转现象。 二、探究新知 1. 教材第98页第1题。 师:我们学了哪些长度单位? 两个常用的长度单位——“厘米”和“米”。 师:找一找,生活中有哪些物品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有哪些物品的长度大约是1米? 师:关于“厘米”和“米”,你还知道什么呢? 1米=100厘米。 2. 教材第98页第2题。 师:说一说测量时应注意什么。 测量时要注意把尺子的0刻度与物体的一端对齐,物体的另一端到尺子的什么刻度,读出来就是物体的长度。 师:你能说出下面物体的长各是多少厘米吗? 课件出示:教材第98页第2题。

最上面的铅笔长5厘米,中间的一支长4厘米,最下面的回形针长2厘米。 3. 教材第98页第3题。 师:说一说在生活中可以用什么方法对长度进行估计。 我可以把要估计的物品的长度与1厘米或1米比一比。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复习了“图形与几何”,咱们这学期的内容到这就结束了,但是知识的学习与应用是无止境的,在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中,只要你们努力,相信就能掌握更多的知识。 教学反思: 通过结合具体例子能加深学生对测量知识的认识,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能力,使数学更贴近学生,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和认识身边的各种事物,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展现数学的魅力。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倾听、提问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倡导学生自主探究的数学学习方式,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的发展提高,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

总复习 数与代数。(教材第97~102页) 1. 使学生进一步巩固100以内的连加、连减与加减混合运算,熟练掌握表内乘除法的口算方法。 2. 结合具体情境具有一定的收集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重点:熟练地进行100以内的连加、连减与加减混合运算及表内乘除法的口算。 难点:培养一定的收集数学信息,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件。 师:时间过得真快啊,这本书的内容我们已经学完了,现在咱们回过头来进行系统的整理与复习,这节课我们主要复习“数与代数”。(板

书课题)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地告诉学生这节课要进行的教学内容,避免复习时杂乱无章,尽量做到目标明确、有条不紊。】 师:想一想,在“数与代数”这一小板块中,我们学过哪些内容? 学生可能回答: ·100以内的连加、连减与加减混合运算。 师:对,现在就来检查一下,看你到底有没有学会? 课件出示:教材第97页第1题。 学生尝试独立计算,教师巡视,指导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组织学生交流,展示学生的竖式计算方法。 在引导学生编故事时,可以适当提醒学生一些情况,如上下车问题等。注意随时纠正学生的语言错误,引导学生合理地编故事。也可以出示“我选36-8+19编了一个故事:有36只小鸡在草地上玩,跑了8只,又来了19只,现在草地上有多少只小鸡?”让学生模仿编故事。 师:我们学习了加减运算后,还学习了哪些关于数与代数的知识? ·表内乘除法的口算。 (1)教材第97页第4题。 师:你们还记得乘法口诀吗?我们先来做对口令的练习好吗? 师生对口令,复习乘法口诀。 师:你觉得哪句口诀不好记?如果某句乘法口诀忘了怎么办? 生:如果忘了某句乘法口诀,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知道的相关口诀

最新版本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总复习 图形与几何 北师大版

《总复习——图形与几何》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 北师大2011课标版二年级上册第98页、第103页内容。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一节总复习课,“图形与几何”这一领域设有“独立思考”和“相互启发”两个栏目。“独立思考”围绕“测量”这个单元设计了三个问题,引导学生独立自主地对本学期图形与几何领域的主要知识进行系统回顾和整理,沟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完整的知识框架,进一步提高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1,引导学生回顾与整理学过的长度单位以及其关系,通过举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长度观念;问题2,复习基本的测量方法,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度量单位的实际意义,进一步提高实际测量的能力;问题3,复习生活中对长度估计的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习目标】 1.能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了解厘米和米的关系,能估测一些物体的长度,并用测量工具进行测量。 2.引导学生尝试自主地对所学知识进行回顾、梳理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初步的归纳总结能力。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喜爱数学的情感。 【学习重、难点】 重点:复习整理“图形与几何”的知识,巩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难点: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想象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准备】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习题单 学生准备:直尺等学具 【学习过程】 一、谈话引入,梳理知识 师: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先来听一首儿歌,猜猜这节课我们要复习什么内容呢? 一厘米,很淘气,仔细找,才见你。 指甲盖1厘米,伸出手指比一比。 长短和我差不多,大约就是一厘米。 100个我是1米,我是米的小兄弟。 物体长了别用我,要不一定累死你。 师:同学们,这学期“图形与几何”这一部分我们学到了哪些数学知识。 预设: 生1:认识了厘米和米 生2:我知道怎么来测量物体 生3:我知道怎么画线段 生4:我还知道了1米=100厘米,还会用字母来表示。 生5:我会用厘米或者米来表示生活中的物品。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图形与几何》教案

图形与几何 【教学内容】教材P91、P94、P95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熟悉对八个方向的认识。 2.增强对分米、毫米和千米长度单位的实际感受,熟悉对长度单位的应用和长度单位间的换算。 3.进一步直观认识角,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和平行四边形。 4.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喜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复习整理“图形与几何”部分的知识,巩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培养创新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时一共设置了4个问题:问题1,借助方向板,回顾对八个方向的认识和辨认方向的方法;问题2,借助单位换算的相关练习题,回顾对分米、毫米和千米的认识以及长度单位间的换算方法;问题3,通过对角进行分类,引导学生回顾判断直角、锐角和钝角的方法;问题4,通过图形辨认,找出图形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加深学生对学过的图形的认识,并进一步巩固对长方形、正方形特征的认识以及进一步熟悉探索图形特征的方法。 【教学策略】 本课时主要复习“图形与几何”的相关知识,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注意体会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一边动手操作,解决“图形与几何”中的相关问题,一边体会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这样安排既突出对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又引导学生对知识的系统回顾,培养了学生自觉整理和复习的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复习整理的内容与我们的日常生活联系非常密切,

首先想一想在“图形与几何”部分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学情预设】生1:我能认出“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八个方向。 生2:我认识了长度单位分米、毫米和千米,知道了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1千米=1000米。 生3:我知道角由1个顶点和2条边组成。 生4:我知道长方形的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 师:同学们说得很具体,只要你留心观察、认真学习,相信你会有更多新的发现。我们进入今天的复习课。 (板书课题:图形与几何)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顾要整理复习的相关知识点,从而使学生形成对这部分内容的感性认识,能在头脑中呈现相关的表象,逐步构建知识系统。 二、知识回顾,经历过程 1.方向与位置。 (出示课件) 师:同学们,动动你们的小手,将上面的方向板填写完整吧!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师:同学们都很棒!下面请你们和同伴说一说在生活中怎样辨认东、南、西、北。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教师巡视,小组汇报。 【学情预设】生1:早上起来,面向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

最新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 优秀教学设计含反思

总复习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对本学期教学内容的整理与复习,主要包括两个小板块: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学习的主要内容有100以内的连加、连减与加减混合运算;表内乘除法;购物;图形的变化;测量等。 其主要知识点: 1. 数与代数。 2. 图形与几何。 学情分析 本年级的学生年龄较小,他们学习数学是刚刚入门。但为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他们整理与复习的能力,教师要根据复习内容,适当地引导学生主动地整理知识。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在组织复习时,要充分考虑到低年级学生学习的需求,尽可能设计一些生动活泼的练习内容,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要求 1. 在复习时考虑到学生个性差异性,安排不同层次的练习,关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2. 把握复习内容的难度,不要为了提高难度而增加学生学习的负担。 3. 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及学习数学的乐趣,初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建议 1. 引导学生主动整理知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他们整理与复习的能力。 2. 开展多种形式的复习,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课时安排 1数与代数 1课时 2图形与几何1课时 1数与代数

教学内容 数与代数。(教材第97~102页)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进一步巩固100以内的连加、连减与加减混合运算,熟练掌握表内乘除法的口算方法。 2. 结合具体情境具有一定的收集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难点 重点:熟练地进行100以内的连加、连减与加减混合运算及表内乘除法的口算。 难点:培养一定的收集数学信息,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时间过得真快啊,这本书的内容我们已经学完了,现在咱们回过头来进行系统的整理与复习,这节课我们主要复习“数与代数”。(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地告诉学生这节课要进行的教学内容,避免复习时杂乱无章,尽量做到目标明确、有条不紊。】 二系统整理 师:想一想,在“数与代数”这一小板块中,我们学过哪些内容? 学生可能回答: ·100以内的连加、连减与加减混合运算。 师:对,现在就来检查一下,看你到底有没有学会? 课件出示:教材第97页第1题。 学生尝试独立计算,教师巡视,指导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组织学生交流,展示学生的竖式计算方法。 在引导学生编故事时,可以适当提醒学生一些情况,如上下车问题等。注意随时纠正学生的语言错误,引导学生合理地编故事。也可以出示“我选36-8+19编了一个故事:有36只小鸡在草地上玩,跑了8只,又来了19只,现在草地上有多少只小鸡?”让学生模仿编故事。 师:我们学习了加减运算后,还学习了哪些关于数与代数的知识? ·表内乘除法的口算。 (1)教材第97页第4题。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计划与教案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计划与 教案 最新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计划与教案 一.班级实际情况 学生通过本期研究,理解了乘法除法含义,能记住2—9的乘法口诀,并应用口诀进行乘除法得相关计算及解决一些简单得实际问题。通过对人民币的认识,对元、角、分有了较为感性、具体的认识,学会了付钱、找钱,了解付钱策略的多样性,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在测量活动中认识了厘米和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用刻度尺测量长度(限整厘米),能估测一些物体的长度,能选择恰当的单位表示物体的长度。在“方向与位置”和“观察物体”等章节,学生拓展了空间感受能力,加强了空间观念。 但是由于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得原因,学生对综合运用知识得能力还处于不太高的水平,还需要在老师得引导下系统得对所学得知识进行整理与归纳,加深对新知识得理解与掌握,才能进一步提高运用知识得能力与水平。 重视从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来复。扎扎实实打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要重视学生创性精神的培养。把握好教学要求,不偏高,使学生都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提高。精

选题,不搞题海。采用变换练的方式,开展游戏活动等多种方式调动学生的研究积极性。改进对学生评估,错了自己订正可以加分,促使学生检查、分析错误,不断提高。 加强对中下生进行个别辅导。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特别是对学困生要降底要求,可针对理解能力较弱,从计算题入手来提高成绩,如计算的准确性及速度。 二.复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三册。1.数与代数 (1)第一单元“加与减”。 (2)第三单位“数一数与乘法”。 (3)第五单元“2——5的乘法口诀”,第八单元“6——9的乘法口诀”。 (4)第七单元“分一分与除法”,第九单元“除法”。 (5)第二单位“购物”。 2.图形与几何 (1)第四单元“图形的变化”。 (2)第六单元“测量”。 3.综合与实践: 本册教材安排了“班级旧物市场”和“寻觅身材上的数学‘秘密’”两个实践活动。 二.复重.难点: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表格式教案)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教学进度计划

全册教材分析: 一、教学目标 1.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愿望. 2.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3. 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情景. 4. 结合学生实际进行教学. 5. 鼓励算法多样化. 6. 重视学生的实际活动. 7. 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8. 创造性的使用教科书. 二、教学重点 1.从具体的情境中抽象出乘法算式的过程,体会乘法的意义从生活情景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初步感受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学生经历2——5和6——9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形成有条理的思考问题的习惯和初步的推理能力,能正确运用口诀计算表内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3.学生通过大量的“分一分”活动,经历从具体情景中抽象出除法算式的过程,体会除法的意义,从生活情景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除法解决的问题,体会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体会乘法与除法的互逆关系。 三、教学难点 理解乘除法的意义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措施 1、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愿望。 2、创造情境。 3、鼓励算法多样化。 五、全册教学概况

(一)数与代数 1.第一单元《加与减》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探究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算法的过程。注重利用情境图发展学生获取有价值的数学信息、决绝问题的能力。通过生活情境引导学生理解算式中每一步的实际意义,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2.第二单元《购物》。学生将通过购物活动,结合生活经验,认识元,角、分及其相互关系,认识各种面额的人民币,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第三单元《数一数与乘法》在这一单元的学习中,学生通过“数一数”等活动,经历从具体情景中抽象出乘法算式的过程,体会乘法的意义,从生活情景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初步感受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第五单元《2~5的乘法口诀》第八单元《6~9的乘法口诀》。在这两个单元的学习中,学生经历2——5和6——9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形成有条理的思考问题的习惯和初步的推理能力,能正确运用口诀计算表内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3.第七单元“分一分与除法”,第九单元“除法”。学生通过大量的“分一分”活动,经历从具体情景中抽象出除法算式的过程,体会除法的意义,从生活情景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除法解决的问题,体会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体会乘法与除法的互逆关系。 (二)图形与几何 第四单元《图形的变化》这一单元是为了帮助学生积累图形的运动经验。主要通过组织学生动手操作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积累图形认识的经验,沟通图形和图形之间的内在联系,结合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感知平移、旋转、轴对称现象。 (三)实践活动: 《数学好玩》中,“班级旧物市场”一课,是在学生已经学过了加减混合运算、认识人民币、乘除法计算的基础上编排的。在购买和交换物品的活动中,通过议一议,做一做,想一想的环节,让学生在活动中从数学的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体验。“寻找身上的数学秘密”,是学生在已经学过乘法口诀、用乘法口诀求商和认识长度单位的基础上编排的。活动中让学生用“身体上的尺子”进行测量,把厘米和米的认识与学生自身的实际相结合,再与用工具测量进行对比,很容易激发学生测量的兴趣。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