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物理分子动理论+内能+比热容知识点和测试题

初中物理分子动理论+内能+比热容知识点和测试题

初中物理分子动理论+内能+比热容知识点和测试题

这次豆姐整理的是分子动理论、热能以及比热容的知识点和练习题,这个部分的内容作为热学的扛把子,搞定它基本上就是搞定了热学,嗯,话不多说,学起来吧!

知识点部分

分子动理论

1.扩散:由于分子运动,某种物质逐渐进入另一种物质中的现象。扩散现象说明了: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之间有间隙。

扩散现象发生的快慢,与物质本身、物质温度有关。扩散现象只能发生在不同的物质之间,且要相互接触。

2.分子运动

分子运动与机械运动的区别:看运动的是宏观物体还是微观分子。

(1)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都随分子间距增大而减小,随分子间距减小而增大:当分子间距等于分子间平衡距离时,分子间引力等于斥力;当分子间距大于分子间平衡距离时,分子间作用力主要表现为引力,即引力大于斥力;当分子间距小于分子间平衡距离时,分子间作用力主要表现为斥力,即斥力大于引力。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就是因为此时分子之间是斥力起主要作用。

当分子间距大于分子间平衡距离的10倍时,分子之间的作用力十分微弱,可忽略不计。

(2)固体分子之间的距离较小,分子间的作用力很大,因此能保持一定的形态、体积。液体分子间的作用力比固体小,故液体有一定的体积,无一定的形状,有流动性,不易被压缩。气体分子之间的距离较大,分子间的作用力很小,故气体无一定的体积,也无一定的形状。

物质三态:气态、液态、固态的区别就在于三态中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分子的运动状态不同。

3.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

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着引力和斥力。

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分子具有动能;

分子之间有间隙,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故分子具有势能。

内能与热量

1.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是分子运动剧烈程度的标志。

热运动: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2.内能:物体内所有分子的动能和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势能的总和。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

内能的特征:

(1)内能是物体的内能,不是个别分子或少数分子所具有的,而是物体内所有分子的动能和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势能的总和,故单纯考虑一个分子的动能和势能是没有意义的。

(2)内能与温度、质量(即物体内部分子的多少)、体积、状态有关,但与物体是否运动、运动速度、被举起的高度无关。

(3)内能具有不可测量性,即不能准确知道一个物体具有内能的具体数值。

3.改变内能的方式:

(1)做功。实质:内能与其他形式的能相互转化,既可以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内能,也可以将内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条件:外界对物体做功或物体对外界做功。方式:内能增加——压缩体积、摩擦生热、锻打、拧弯;内能减小——气体膨胀、爆破。

(2)热传递。实质:以内能的形式从一个物体向另一个物体直接传递,即内能由高温物体转移到低温物体。条件:不同物体或同一物体的不同部分存在温度差。方式:热传导,固体;热对流,液体和气体;热辐射,不需要介质。

温差越大的两个物体,吸热或放热越快。

3.热量:热传递是内能的转移,转移内能的多少叫做热量。在现代社会,人类所用能量的大部分仍然来自于各种燃料的燃烧。

热值:质量为m的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Q,则Q :m 就是这种燃料的热值。对于某种确定的燃料来说,它是一个确定的数值。

热值的特征:

(1)热值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与燃料的质量、体积、形状、是否完全燃烧、放热的多少均无关。

(2)热值是燃料本身的一种特性,反映了不同燃料在燃烧过程中化学能转化为内能的本领的大小,即燃料燃烧时释放能量本领的大小。

(3)不是任何物质都具有热值,如石块、钢铁等没有热值。热值只是燃料的固有特性。

4.燃料燃烧

燃料燃烧时放出热量的公式:Q=mq或Vq。

燃料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受三个因素的影响:即热值、质量或体积、燃烧的完全程度。

燃料不完全燃烧的危害:浪费资源或能源,污染环境。

比热容

比热容:质量为m的某种物质,吸收或放出热量Q,温度升高或降低⊿t,则Q:m⊿t就是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比热容只与物质种类、状态即物态有关,与物质质量、升高或降低温度的多少、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均无关。

不同物质比热容一般不同(冰和煤油除外),相同状态的同种物质比热容相同,即Q:m⊿t的值是恒定不变的,因此,比热容和密度一样,都可以用来鉴别物质。

液体的比热容一般比固体大,固体非金属的比热容一般比金属大。

比热容的大小:一是反映了物质的吸热或放热能力,即比热容是表示物质吸热或放热能力的物理量,比热容大的物质升高或降低相同温度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多,故比热容大的物质吸热或放热能力强;二是反映了物质吸热或放热后温度改变的难易程度,比热容大的物质吸收或放出相同热量,温度改变较小,故比热容大的物质温度改变较难。

水的比热容较大的特点的应用:

1.一定质量的水,升高或降低一定温度,吸收或放出的热量较多——用水取暖或作冷却剂、散热剂。

2.一定质量的水,吸收或放出一定热量,升高或降低的温度较小

——调节气候。

沿海地区:白天,海陆风;夜晚,陆海风。

海洋性气候;大陆性气候。

初春秧田:早晨多排水,夜晚多灌水。

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

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或者说吸热或放热能力的大小,与物质的种类(即比热容c)、质量m、温度的变化量⊿t有关。

不计热量损失,存在热平衡方程:Q吸=Q放。公式适用于在同种状态下吸热或放热的计算。如果物质状态发生了改变,比热容就会发生变化,此时用上述公式就不能计算整个过程吸热或放热的多少。如0。C的水变成0。C的冰,这是凝固放热过程,温度不变,其放热不能用Q=cm⊿t计算,而另有专门的凝固放热计算方法,即“一放多吸”公式:Q放=Q吸1+Q吸2+Q吸3+…+Q吸n。如把烧红的铁放入容器里的水中,则有:Q铁放=Q水吸+Q容吸。

比热容典型题型解题方法:图像法;控制变量法;比例法。

温度、内能、热量面面观

1. 温度、内能、热量三者之间的关系:

温度与内能:物体温度改变,内能一定改变;物体内能改变,温度不一定改变,如水的沸腾、晶体的熔化和凝固。

热量与内能: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物体的内能一定会增加或减少;物体的内能增加或减少,不一定是物体吸收或放出了热量,还有可能是做功引起的。

温度与热量:物体温度改变,可能是吸收或放出了热量,也可能是做功引起的;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或降低,如水的沸腾、晶体的熔化和凝固。

2. 温度、内能、热量的描述:

温度是状态量,不能说传递温度;只能说是多少、升高多少、降低多少温度。

内能是状态量,可以说:有、具有、含有、改变、传递。

热量是过程量,不能说:有、具有、含有;只能说:传递、吸收

或放出(释放)热量。热量也不能比较大小,热量的大小或吸热与放热的多少与物体内能的大小、温度的高低没有关系。“热传递”中的“热”首先一定是指内能,同时因为只有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内能才叫热量,故“热传递”中的“热”又可以指热量。

3.木块从斜面顶端匀速滑到斜面底端,在此过程中,木块的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减小,故机械能减小,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内能增大。

4. 两物体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

A.它们具有的内能不等;

B.它们的温度不等;

C.它们必须互相接触;

D.它们具有的热量不等。

5.用“功”和“热量”都可以量度物体内能的改变。即物体内能的改变,既可以用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来量度,也可以用外界对物体做功或物体对外界做功的多少来量度。

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内能的改变不能用功来量度,只能用热量来量度。

6. 判断(1):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一定增加

一是“被”做功的对象,得到的“功”可能转化成内能,也可能转化成其它形式的能量。如果转化成内能,内能才增加;如果转化成动能,就体现为速度。比方说用手向上提重物,那么手对重物做的功就转化为动能和重力势能即转化为机械能,没有转化为内能。二是“被”做功的物体一边“被”做功,一边向外界传递热量,故内能也不一定增加。

判断(2):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一定减小

一是物体具有的能量不只是内能,物体在对外做功时,根据能量守衡定律,不一定是自身的内能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也可能是其它能减少。例如:河水对水轮机做功,是河水的机械能转移到水轮机上,河水的内能并没有减小。又比如:一物体有初速度,在粗糙平面顶着另一物体前进,则是动能减少而内能会增加(摩擦生热)。二是如果一边

对外做功一边吸收热量,且吸收的热量大于因对外做功而减少的内能,就抵消了因对外做功而减少的内能,故内能不一定减少。

习题精练

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扩散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有气体和液体才能发生扩散现象

B.扩散现象说明分子是很小的

C.气体、液体、固体都会发生扩散现象,其中气体扩散最显著

D.扩散现象使人们直接看到了分子的运动

2.把装满空气的瓶子倒扣在装满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上瓶口间先用玻璃隔开。当抽掉它们之间的玻璃片后,可以看到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颜色渐渐变淡,最后两瓶中气体的颜色变得完全相同,这是为什么?

A.二氧化氮比空气密度大

B.两种气体之间形成了对流

C.二氧化氮分子很小

D.气体的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3.固体、液体、气体分子间的距离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A.固体、液体、气体

B.气体、液体、固体

C.固体、气体、液体

D.液体、固体、气体

4.在长期堆放煤的地方,剥去一层地皮,可以看到里面一层仍是黑色,这个现象是()

A.蒸发现象

B.扩散现象

C.升华现象

D.凝固现象

5.寒冷的冬季夜晚,许多人喜欢用热水将脚泡一泡才人睡。在此过程中,脚的内能变化是()

A.减小

B.不变

C.增大

D.无法确定

6.下列现象中,能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A.濛濛细雨从空中下落

B.炒菜时,满屋飘香

C.扫地时灰尘四起

D.擦黑板时,粉笔灰在空中飞舞

7.关于分子间的作用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分子间存在着一个平衡位置,在此位置时分子间既没有引力也没有斥力

B.当物体被压缩时,分子间只有斥力

C.当物体被拉长时,分子间只有引力

D.分子间的斥力和引力总是同时存在同时消失的

8.一根钢棒很难被压缩,也很难被拉长,其原因是()

A.分子太多

B.分子间没有空隙

C.分子间有引力和斥力

D.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着

9.将10ml的水与10ml的酒精相混合,混合后水和酒精的总体积小于20ml,这是因为()

A.分子之间有空隙

B.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斥力

C. 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

D.分子是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

10.下列关于物体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静止的物体没有动能,但有内能

B.内能和温度有关,所以0℃的水没有内能

C.物体运动速度越大,内能越大

D.温度高的物体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大

11.把一玻璃板放入水中,取出之后,玻璃板上会有一些水粘在上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水蒸气在玻璃上液化成的小水滴

B. 快速取出玻璃就不会有水

C. 水扩散到了玻璃中

D. 分子之间有相互作用的吸引力

12.下列各种情况下比热容会发生变化的()

A.一杯水倒去一半

B.水凝结成冰

C.一块铁加工成铁屑

D.15℃的水变成45℃的水

13.水的比热较大,人们往往利用它的这一特性为生活、生产服务,下列事例中与它的这一特性无关的是()

A.让流动的热水流过散热器取暖

B.冬季,晚上向稻田里放水,以防冻坏秧苗

C.汽车发动机用循环水冷却

D.在较大的河流上建水电站,用水发电

二、填空题

14.物质是由____组成的,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_____;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_____,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____和 ____。

15.把红墨水滴入一杯冷水里,不搅动,经过一段时间后,水全变红了,这是现象,它说明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____,同时也表明分子间有____。如果红墨水滴入一杯热水中,水很快就变红了,这又说明了______。

16.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热运动时具有的____和____ 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要使一个物体的内能增加,可以采用____和____两种方法。冬天,手冷时可以捂热水袋取暖,也可以两手搓搓取暖.前者是用____的方法改变内能的,后者是用____的方法改变内能的。

17.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两个物体之间或同一物体的不同部分存在____,在热传递过程中能量从____物体传到____物体,或从物体的____部分传到____部分,一直继续到____时为止。

18.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____的多少叫做热量。热量的单位是____。在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的内能____,叫做____了热量,低温物体的内能____,叫做____了热量。

19.如图所示,先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壁玻璃筒里放一小团棉花,然后迅速压下活塞,筒内棉花燃烧起来。对这一现象的解释是,活塞压缩玻璃筒内的空气,对筒内空气____,使空气的____增加,温度升高,达到棉花的着火点就燃烧起来了。

20.对于同一种物质,物体吸收的热量与物体的____有关,与物体升高的____有关。不同的物质,在质量相等,温度升高相同时,吸收的热量是____的。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的乘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比热容用符号____表示,它的单位是____。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般不同。砂石的比热容为0.92×103J/(kg·℃),其表示的物理含义是____。

21.用细线把一块表面很干净的玻璃板捆住,然后挂在弹簧测力计下面,手持弹簧测力计上端,把玻璃板往下慢慢的放到刚好和一盆水的水面接触,再慢慢地提起弹簧测力计,则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将________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这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

22.沿海地区的昼夜气温变化不大,而内陆沙漠地区的昼夜气温变化较大,形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3.据有关专家预测,我国目前最大的水电站——三峡水电站建成后,三峡水库区的气温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夏天气温将比原来下降2 ℃左右,而冬天气温将比原来升高2 ℃左右,请你解释发生这个现象的原因?

四、计算题

24.太阳能热水器内盛有25OC的水20kg,在阳光照射下水温升高到55OC,试计算这些水吸收了多少热量?(C水=4.2×103J/(kg.OC)

25.一锅炉每天把3 t的水加热到100℃,需要吸收的热为1.008×109J的热,求:原来水的初温为多小℃?(C水=4.2×103J/(kg.OC)

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分子动理论 内能 比热容中考考点及考查角度系统复习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人教版九年级物理 分子动理论内能比热容中考考点及考查角度系统复习 责任学校:十街中学责任教师:冯苑飞 一、考点分析 《分子动理论内能比热容》作为热学中的一个专题是中考试题中必考的部分,其分值达到15%;本专题作为热学的首要专题,其掌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后期力热学综合计算能力的提升,本专题在带领学生回忆总结知识点的同时,一起体验相应知识点在中考试题中的应用;从基础上教会学生将简单的物理知识应用到生活和中考中,带领学生亲身体验中考的奥妙。 二、复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扩散与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 (2)了解内能的概念,知道任何物体都具有内能,能简单描述温度与内能的关系; (3)了解热量的概念及单位; (4)了解物体的比热容的概念,会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 (5)能进行关于物体吸热、放热的简单计算;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引导学生总结知识点,培养学生将枯燥物理知识点学活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意识,使学生在中考试题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2)通过生活、物理、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生活中的物理学原理的精神和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社会活动的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分子动理论的理解与掌握,比热容的概念; 难点:热量、内能与温度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四、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课题引入,明确目标(3分钟) 警犬破案过程的视频。观察视频,思考警犬为 什么能够破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了解警犬破案的过程中知道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扩散的实际应用

二、分组合作、讨论解疑(15分钟)考点一 分子动理论知识点填空考点二 内能及热量知识点填空考点三 比热容知识点填空完成相应知识点填空回忆知识点,加强巩 固学生对知识点的 记忆 三、合作探究、总结升华(10—20分钟)考点一 分子动理论相应例题讲解; 拓展扩散现象发生在固、液、气体中,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 【例1】〈2015·扬州〉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的是( ) A.走进花园闻到花香 B.放入水中的糖使水变甜 C.看到烟雾在空中弥漫 D.水和酒精混合总体积变小 通过例题中关于分子动理论的理解来加强学生们对转化法的理解和掌握。 考点二 1.拓展知识“温度、内能及热量的区别与联系”的理解与掌握; 强调热量是过程量而非状态量,在描述热量时,不能说某物体含有多少热量而只能说是释放或吸收多少热量; 2.例题讲解中进一步强调温度、内能及热量的区别和联系; 【例2】〈2016·无锡〉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 B.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 C.物体内能增大,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 D.物体的温度不变,其内能一定不变3.内能的改变方式及相应例题讲解。【例3】〈2015·北京〉在下列实例中,用做功的方式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用热水袋暖手,手的温度升高B.将冰块放入饮料中,饮料的温度降低 C.在炉子上烧水,水的温度升高 D.用手反复弯折铁丝,弯折处铁丝的温度升高根据所填知识点思考相 应例题怎么做,在老师 讲解后再思考自己在哪 些地方并没有完全的理 解掌握。 学生在回忆完知识 点后,教师趁热打铁 给出相应的例题来 检验学生对知识点 的掌握程度。

初中物理九年级第一章-分子动理论与内能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第一章 分子动理论与内能》 1于关于分子动理论的描述,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物体是由分子构成的 B 、物体里含有的分子数通常是很多的 C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0O C 时分子运动停止了 D 、分子间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 2、下列事例中,哪一个事例不能表明物体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 A 、衣箱中的卫生球变小了,衣服上充满了卫生球的气味 B 、在皮肤上擦点酒精,立即就能闻到酒精的味道 C 、在墙角堆煤,过一段时间,墙表面及其内部靠近表面的一浅层都变黑了 D 、看到雪花在空中飞舞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的温度降低,它的热量就减少 B 、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C 、物体的温度升高,其内能一定增加 D 、两个物体的温度相等,它们的内能相等 4、下列现象中能用分子论解释的是( ) A 、春天,柳絮飞扬 B 、夏天,槐花飘香 C 、秋天,黄沙扑面 D 、冬天,雪花飘飘 5、下面列举的现象中,由于做功使物体的内能发生改变的是( ) A 、酒精涂在手背上觉得凉 B 、把铁钉钉进墙里,铁钉变热 C 、水被太阳晒热 D 、烧红的铁块放在冷水中温度降低 6、下列情况中,比热容会发生变化的是( ) A 、水温从80O C 上升到90O C B 、把铁圆柱体拉成细铁丝 C 、砖块的体积减少一半 D 、水结成冰 7、质量相同的A 、B 两种液体分别用两个完全相同的酒精灯同时加热, 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1-1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 ) A 、液体A 的比热容大 B 、液体B 的比热容大 C 、两种液体比容相等 D 、无法比较 图1-1 8、如图1-2,右图中的矿泉水从20O C 加热到700 C ,吸收的热量是 ( ) A 、5×105J B 、4.2×103J C 、9×103J D 、1.26×105 J 9 、下图1-3是物理上的一些插图,对插图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a )图所示装置是演示液体的扩散的 B 、(b)图所示装置是演示固体的扩散的 C 、(c) 图所示装置是演示空气被压缩时内能增大的 D 、(d)图所示装置是演示内能转化机械能的 10、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的内能上是等效的,下图1-4不属于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图1-2 图1-3

分子动理论及内能知识点归纳及对应练习题

第一章:分子动理论与能 第一节分子动理论 知识点一:分子动理论 分子动理论的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对下列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打开香水瓶盖后,能闻到香味,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的运动 B.封闭在容器的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C.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了,说明分子间有间隙 D.铅笔笔芯用了一段时间后会变短,说明分子间有斥力 2.下面四个实验现象中,能够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的是( ) 用分子动理论的观点解释的是( ) 3. 下列现象中不能 .. A.酒香不怕巷子深 B. 金块和铅块紧压在一起,过几年后发现铅中有金,金中有铅 C. 沙尘暴起,尘土满天 D. 衣橱里的樟脑球会逐渐变小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水和酒精混合后体积减小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B、裂开的橡胶鞋可以用101胶水将其粘起来说明分子间有斥力 C、进入化学实验室时闻到浓浓的氯气味说明分子是运动的。 D、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首先提出分子概念的科学家是汤姆生。 5.“破镜不能重圆”是因为将破镜合起来时,镜子断裂处的绝大多数分子间距离较,分子之间几乎没有的作用. 6.方学习了分子动理论的知识后,知道了分子动理论的容为: A、物体是由大量的分子组成; B、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C、分子间存在着引力和斥力. 于是他准备了一个实验如图所示:把一块表面很干净的玻璃板挂在弹簧测力计下 面,使玻璃板刚好和水面接触,再慢慢地提起弹簧测力计,那么你看到这里时,

九年级物理 内能练习题附答案

九年级物理内能练习题附答案 1.分子动理论 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当两种不同物质的分子自发地彼此进入对方时,这种现象称为扩散现象。这一现象表明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力和力矩。 2.内能 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是热传递和做功。实质上是内能和其他形式的能之间的转化;实质上是内能在物体间的转移。内能和温度成正比,温度越高,内能越大。外界对物体做功时,物体内能减小,物体对外界做功时,物体内能增加。物体吸热时,内能增加,物体放热时,内能减小。 3.比热容 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般不同。计算公式为:吸热Q=mc△t,其中c表示比热容,单位为 J/(kg·℃);Q表示吸收的热量,单位为J;m表示物体的质量,单位为kg;△t表示温度变化,单位为℃。

4.热值 热值是燃料的一种特性。计算公式为:Q=m·H,其中Q 表示热量,单位为J;m表示燃料的质量,单位为kg;H表示燃料的热值,单位为J/kg。 5.四冲程汽油机 四冲程汽油机的工作过程分为四个冲程:进气冲程、压缩冲程、工作冲程和排气冲程。其中,工作冲程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压缩冲程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6.计算题 完全燃烧500g木炭,能放出1.7×10^7 J的热量。完全燃烧1kg的汽油可放出4.6×10^7 J的热量。 7.物体的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 8.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热量的多少叫做热量,热量单位是焦耳;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

9.在高空飞行的子弹具有动能、势能,同时还具有内能, 子弹落地后,这三种能不为零的是内能。 10.物体内大量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激烈程度跟温度有关,当物体的温度升高时,它的内能增加;温度降低时,内能减小。 11.当物体对外做功时,它的内能减小,温度降低;当外 界对物体做功时,物体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给自行车打气,筒壁会发热,这是压缩筒内的空气做功,使空气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的缘故。 12.物体的内能是指物体内部大量分子做无规则运动所具 有的能。 13.如果甲物体的温度比乙物体高,则甲物体的分子动能 的总和比乙物体的大,选D。 14.错误的说法是D,水结成冰后仍然有内能。 15.选C,木工用锯锯木条时,锯条发烫,利用做功使物 体内能增加。 16.选B,当热传递停止时,两个物体温度相等。

《火线100天》中考物理(第5讲)分子动理论、内能、比热容(含答案)

第5讲分子动理论内能比热容 分子动理论 . 内能 比热容

【提示】在常见的物质中,水的比热容最大.但并非所有跟水有关的应用都应用了水比热容大的这一特性. (2018·咸宁)在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能体现“分子在不停息运动”的是( ) 方法归纳 分子热运动是物质内部分子自发的、无规则的运动,肉眼无法看见,它不同于细小物体在外力作用下的机械运动. 1.(2018·扬州)烟花三月,西湖的万花园,花香袭人.这是因为( ) A.分子是运动的 B.分子间存在引力 C.分子间存在斥力 D.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2.(2018·汕尾)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认识中正确的是( ) A.扩散现象只发生在气体之间 B.液体分子间只存在吸引力

C.固体的分子间没有空隙 D.宇宙天体、分子都在不停息地运动 3.(2018·安徽)运用分子动理论,可以对液体的蒸发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由于液体表面的分子在做________________,所以在任何温度下蒸发现象都可能发生;温度越高,分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蒸发越快. (2018·泉州)下列物理现象中,属于通过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冬天晒太阳,人会感到暖和 B.饮料放入冰箱冷藏室会变凉 C.锯木头时锯条会变热 D.烧红的铁块放入水中会变凉 方法归纳 寻找表示改变内能方式的“关键词”是判断改变内能方式的一种好方法.“取暖”、“加热”、“降温”、“吸收”等是表示热传递的关键词,“压缩”、“摩擦”、“锻打”、“拧弯”等是表示做功的关键词. 1.(2018·淄博)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内能减少时,一定对外做功 B.物体内能增加时,温度不一定升高 C.汽油机的做功冲程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D.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比温度低的物体多 2.(2018·泉州)下列生活情景中,属于通过热传递途径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锯木头时锯条会变热 B.冬天,人们常常搓手使手变暖 C.冬天,人们常用热水袋取暖 D.铁丝被反复弯折,弯折处会变热 3.(2018·东营)大型载重汽车下坡时间较长时,为防止刹车片过热造成刹车失灵,要向刹车片和轮胎喷水降温,刹车片过热是通过______方式增加内能的,水喷到刹车片上时,看到热气腾腾,是利用水的________(填一种物态变化名称)过程吸热,来降低刹车片的温度. 小贝家里购买了经济安全、节能环保的太阳能热水器,若该热水器里面装有温度为10 ℃的水30 kg,经 过阳光照射后,水温升高到45 ℃,在这一过程中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点拨:水吸收的热量可用公式Q吸=cmΔt计算. 1.(2018·济宁)用两个相同的电热水器给质量同为2 kg的物体甲和水加热,它们的温度随加热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据此判断甲物质10 min吸收的热量为( ) A.0.84×105 J B.1.2×105 J C.2.52×105 J D.都不是,不能计算 2.(2018·雅安)一水箱中贮有10 kg水,当水温从20 ℃升高到22 ℃时,水吸收的热量是_______J.[c水=4.2×103 J/(kg·℃)] 3.(2018·泰安)质量为10 kg的水,吸收 4.2×105 J的热量,温度从20 ℃升高到______℃.[水的比热容为 4.2×103 J/(kg·℃)]

初二物理:分子动理论与内能 改变世界的热机_知识点及练习题

第一章分子动理论与内能 一、分子动理论 1、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若看成球型,其直径以10-10m来度量。 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①扩散: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②扩散现象说明:A、分子之间有间隙。B、分子在做不停的无规则的运动。 ③固、液、气都可扩散,扩散与速度与温度有关。 ④分子运动与物体运动要区分开:扩散、蒸发等是分子运动的结果,而飞扬的灰尘等是物体运动的结果。 3、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①当分子间的距离d=分子间平衡距离r ,引力=斥力。 ②d<r时,引力<斥力,斥力起主要作用,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之间的斥力起主要作用。 ③d>r时,引力>斥力,引力起主要作用。固体很难被拉断,钢笔写字,胶水粘东西都是因为分子之间引力起主要作用。 ④当d>10r时,分子之间作用力十分微弱,可忽略不计。 破镜不能重圆的原因是:镜块间的距离远大于分子之间的作用力的作用范围,镜子不能因分子间作用力而结合在一起。 二、课堂练习题: 例1 关于扩散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气体之间可以发生扩散现象,固体、液体之间不发生扩散 B 扩散现象表明分子间存在斥力 C 扩散现象表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 D 冬天,雪花漫天也是扩散现象 例2 关于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破镜难圆,是因为分子间有相互作用力 B.气体很容易被压缩,是因为气体分子没有相互作用力 C.气体分子、液体分子、固体分子都有相互作用力 D.以上说法都不对 例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往低处流,是因为分子存在排斥力 B.水往低处流,是因为分子存在吸引力 C.固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排斥力 D.固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吸引力 例 4 下列有关厨房里的物理知识,说法不正确 ...的是( ) A.拧开醋瓶盖,醋味扑鼻——分子在做无规则的运动 B.在油中煎饺子,饺子易被煎焦——油的沸点比水高 C.洗碗时,油花飘在水面上——油的密度比水小 D.厨刀刀口磨得很锋利-----是为了增大分子力 例 5 我们在实验室用酒精进行实验时, 整个实验室很快就闻到了刺鼻的酒精气味,这是一种扩散现象。 以下有关分析错误 ..的是() A.扩散现象只发生在气体、液体之间 B.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息地运动 C.温度越高时扩散现象越剧烈 D.扩散现象说明分子间存在着间隙

初中物理分子动理论+内能+比热容知识点和测试题

初中物理分子动理论+内能+比热容知识点和测试题 这次豆姐整理的是分子动理论、热能以及比热容的知识点和练习题,这个部分的内容作为热学的扛把子,搞定它基本上就是搞定了热学,嗯,话不多说,学起来吧! 知识点部分 分子动理论 1.扩散:由于分子运动,某种物质逐渐进入另一种物质中的现象。扩散现象说明了: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之间有间隙。 扩散现象发生的快慢,与物质本身、物质温度有关。扩散现象只能发生在不同的物质之间,且要相互接触。 2.分子运动 分子运动与机械运动的区别:看运动的是宏观物体还是微观分子。 (1)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都随分子间距增大而减小,随分子间距减小而增大:当分子间距等于分子间平衡距离时,分子间引力等于斥力;当分子间距大于分子间平衡距离时,分子间作用力主要表现为引力,即引力大于斥力;当分子间距小于分子间平衡距离时,分子间作用力主要表现为斥力,即斥力大于引力。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就是因为此时分子之间是斥力起主要作用。 当分子间距大于分子间平衡距离的10倍时,分子之间的作用力十分微弱,可忽略不计。 (2)固体分子之间的距离较小,分子间的作用力很大,因此能保持一定的形态、体积。液体分子间的作用力比固体小,故液体有一定的体积,无一定的形状,有流动性,不易被压缩。气体分子之间的距离较大,分子间的作用力很小,故气体无一定的体积,也无一定的形状。 物质三态:气态、液态、固态的区别就在于三态中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分子的运动状态不同。 3.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 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着引力和斥力。

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分子具有动能; 分子之间有间隙,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故分子具有势能。 内能与热量 1.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是分子运动剧烈程度的标志。 热运动: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2.内能:物体内所有分子的动能和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势能的总和。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 内能的特征: (1)内能是物体的内能,不是个别分子或少数分子所具有的,而是物体内所有分子的动能和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势能的总和,故单纯考虑一个分子的动能和势能是没有意义的。 (2)内能与温度、质量(即物体内部分子的多少)、体积、状态有关,但与物体是否运动、运动速度、被举起的高度无关。 (3)内能具有不可测量性,即不能准确知道一个物体具有内能的具体数值。 3.改变内能的方式: (1)做功。实质:内能与其他形式的能相互转化,既可以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内能,也可以将内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条件:外界对物体做功或物体对外界做功。方式:内能增加——压缩体积、摩擦生热、锻打、拧弯;内能减小——气体膨胀、爆破。 (2)热传递。实质:以内能的形式从一个物体向另一个物体直接传递,即内能由高温物体转移到低温物体。条件:不同物体或同一物体的不同部分存在温度差。方式:热传导,固体;热对流,液体和气体;热辐射,不需要介质。 温差越大的两个物体,吸热或放热越快。 3.热量:热传递是内能的转移,转移内能的多少叫做热量。在现代社会,人类所用能量的大部分仍然来自于各种燃料的燃烧。 热值:质量为m的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Q,则Q :m 就是这种燃料的热值。对于某种确定的燃料来说,它是一个确定的数值。

教科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物理第一学期第1章 《分子动理论和内能》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第1章分子动理论和内能》测试题 一、单选题(共18题;共36分) 1.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A. 雪花纷扬 B. 柳枝摇曳 C. 丹桂飘香 D. 尘土飞扬 2.由c= ,关于同一种物质的比热容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吸收的热量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增大一倍 B. 若质量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减至一半 C. 若加热前后的温度差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增大一倍 D. 无论质量多大,比热容都一样 3.两滴水接近时能自动结合成一滴较大的水,这一现象说明() A. 分子间存在斥力 B. 分子间存在引力 C. 分子间有间隙 D. 物质间有扩散现象 4.“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这句谚语反映了我国新疆的某些地区夏季昼夜气温变化显著.其主要原因是砂石比水具有较小的() A. 热量 B. 内能 C. 比热容 D. 热值 5.汽车油箱的汽油用掉一半后,关于油箱内汽油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它的质量变为原来的一半 B. 它的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 C. 它的热值变为原来的一半 D. 它的比热容变为原来的一半 6.如图所示,甲、乙、丙三图的装置完全相同,燃料的质量相同,烧杯内液体的初温与质量也相同,不考虑热量损失。下列选择正确的是() A. 对比甲乙两图,如果燃料2的热值较高,最终乙图液体内能较大 B. 对比乙丙两图液体最终升温可以比较两种液体的比热容 C. 对比乙丙两图,如果液体b最终升温较高,说明燃料1的热值较大 D. 对比甲丙两图,如果液体b的比热容比液体a大,升高相同的温度,液体a需加热较长时间 7.下图所示的各种实验现象中,能够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的是() A. B. C. D. 8.下列现象中,可以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的是()

2020中考物理 专题复习:分子热运动、内能、比热容(含答案)

2020中考物理专题复习:分子热运动、内能、比热容(含答案) 一、选择题 1.关于分子动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打开香水瓶,不久后满屋子都能闻到香气,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B.打扫教室地面时,看到灰尘在空中飞舞,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C.酒精和水混合后体积减小的实验,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D.堆在墙角的煤会使墙体内部变黑,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2.(多选)如图1所示的情景中,通过做功使加点物体内能增加的是() 图1 3. 如图2所示过程,属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图2 4.关于内能、热量和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一定多 B.物体内能增加,一定吸收了热量 C.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传递给内能小的物体 D.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 5. 小军帮妈妈煲鸡汤时,联想到了许多物理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鸡汤香气四溢是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B.鸡汤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内能不变 C.煲鸡汤过程中,限压阀转动,此过程的能量转化与内燃机的做功冲程相似 D.限压阀口“烟雾缭绕”,这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6. 下列实例中与“水的比热容较大”这一特性无关的是() A.让热水流过散热器供暖 B.用循环水冷却汽车发动机 C.沿海地区昼夜温差较小 D.夏天在房间内洒水降温 7. 如图3所示是加热-30 ℃的冰的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根据图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图3 A.BC段是冰的熔化过程,温度不变,说明熔化不需要吸热 B.水的沸点是98 ℃,说明当地的大气压高于标准大气压 C.冰熔化时温度保持0 ℃不变,说明冰是晶体 D.加热相同时间时,冰升温比水快,说明冰的比热容比水的大 二、填空题 8. 云南是爨氏文化的发源地,现存于云南某校的爨宝子碑被誉为“南碑瑰宝”,具有较高的书法艺术价值,被很多书法爱好者临摹,临摹时闻到淡淡的“墨香”是现象;寒冷的冬天临摹时,用热水袋捂手,是通过的方式改变手的内能。 9.非物质文化遗产——画“糖人”,是我国的一种民间艺术。其作画过程是:艺人先将红(白)糖放在热锅里,由于(选填“做功”或“热传递”),糖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从而熔化。然后用小勺子将糖汁淋在玻璃上或刻画有戏曲人物、小动物等的造型模板上,待糖汁(填物态变化名称)后,栩栩如生的“糖人”就制成了。 10.小王路过加油站时闻到了汽油的气味,这是汽油分子在做,汽油属于(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将质量为100 kg、初温为20 ℃的水加热到40 ℃,水吸收了J的热量。11.某同学在烧杯中装入质量为100 g、初温为20 ℃的水,然后用酒精灯给水加热一段时间后,水的温度升高到70 ℃,此过程中水的内能增加了J,水增加的内能(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酒精完全燃烧所放

2020中考物理专题复习讲座7《内能热量比热容》试题(含答案)

内能、热量、比热容 要点索引:1、理解物体的内能,并会用物体内能的知识解释有关现象。 2、知道热量的含义、单位,会用热量知识解答问题。 3、理解比热容的定义、单位,会利用比热容知识解释有关现象。 4、由比热容的定义推出求物体吸放热的公式,并会利用吸放热 公式进行常规计算。 一、基础点睛: 1、物体内能的定义:物体内所有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内能的单位也是焦耳;一切物体,不论处于哪种状态,都有内能。 (1)物体内部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每个分子都有动能;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分子 动能越大。 (2)物体的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和斥力,并有间隔,因此物质的分子还具有势能。 (3)物体内能的大小,除与温度有关外,还与物体的体积、状态、质量等因素有关。 在初中阶段,我们只讨论内能的改变,不具体进行内能的计算。 2、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途径:做功和热传递,且两种方法是等效的。 (1)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内能增加(或减少)。用热传递的方法改变物体的内能的过程,实质上是内能的转移过程。 (2)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加;物体对外做功,自身内能减少,用做功的方法改变物体内能的过程,实质上是内能与其他形式的能量之间相互转化过程。 (3)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间内能传递的多少称为热量。用Q 表示,单位也为焦耳,符号是J 。 特别提示:温度是分子无规则运动剧烈程度的标志,或者说是分子平均动能大小的标志。温度高的物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剧烈,但势能不一定大。不能由温度的高低判定内能的大小,也不能由内能的增减判断温度的高低。例如,晶体在熔化时,不断地从外界吸引热量,物体的内能增加,但物体的温度不变,所吸收的热量用来增加物体内分子的势能。 3、理解比热容 (1)物质吸热规律 相同质量的同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热是相同; 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热是不同。 (2)比热容定义:比热容的大小等于单位质量的物质温度每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单位:J/(㎏·℃)。 计算公式:21() Q c m t t = - 上式中:Q---吸收的热量;m---物体的质量;t 1---物体的初温度;t 2---物体末温度 (3)正确理解比热容: 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 *同种物质在同一状态下的比热容与其质量、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及温度的改变无关。 *同一种物质在不同的状态下比热容不同,如“冰水为之”,的比热容是不同的。 *水的比热容比较大,是4.2×103 J/(㎏·℃)。主要表现: 由于水的比热容较大,一定质量的水升高(或降低)一定的温度吸收(或放出)的热量较多,我们用水作为冷却剂和暖气片中的循环物质。 由于水的比热容较大,一定质量的水吸收(或放出)较多的热量而自身的温度却改变不明显,这一点有利于调节气候。夏天,太阳晒到海面上,海水的温度升高过程中吸收大量的热,所以人们住在海边并不觉得特别热;冬天,气温低了,海水由于温度降低而放出大量的热,使沿海气温降低得也不明显,所以,冬天,住在海边的人又不觉得特别冷。 (4)根据比热容概念,可以推出物体的吸热、放热公式: 21()Q cm t t =-吸 12()Q cm t t =-放 式中Q 吸表示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c 表示物质的比热容,m 表示物体的质量,t 1表示物体原来的温度,t 2 表示物体后来的温度。(t 2-t 1)表示温度的升高量;(t 1-t 2)表示物体温度的降低量。

初中物理专题复习:热学部分综合练习(附参考答案)

初中物理专题复习:热学部分综合练习(附参考答案) (物态变化、分子热运动、内能的改变、比热容及热机) (一)物态变化 物态变化主要要弄清楚初始物态,弄清楚末了物态;知道常见的雾、白气是小液滴;会画三态图,标明吸放热特点。 例(2022)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以“一朵雪花”为轴线, 呈现出诗人李白诗句中描述的“燕山雪花大如席”的浪漫、夸张 场景。北方冬季常见的雪花的形成与下列自然现象的形成属于相 同物态变化的是 A.露生成 B.雾产生 B.霜形成 D.冰消融 分析:雪的初始状态是水蒸气,是气态,末了状态为固态,所以是凝华,与霜的形成相同故选B 练习1.“霜降”是中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之一,霜的形成属于() A.凝华 B.液化 C.凝固 D.升华 2.下列有关物态变化现象判断正确的是 A.冬天,户外的人呼出“白气”是汽化现象 B.饮料杯中的冰块体积逐渐变小是液化现象 C.冬天教室窗户玻璃上的冰花是凝华现象 D.衣柜中樟脑片过一段时间会变小是熔化现象 3.下列自然现象中的物态变化,需要吸热的是 A.春天,河道冰雪消融 B.夏天,山间云雾蒸腾 C.秋天,花草凝结“露珠” D.冬天,草木挂满白霜 4.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的是 A.湖水结成冰B.樟脑丸变小 C.露珠的形成D.雾凇的形成 5下列物态变化过程,属于液化的是 A.晾在室内的湿衣服变干B.冬天,口中呼出的“白气” C.钢水铸成钢锭D.白炽灯用久了,灯丝变细 6.下列几种现象①霜的形成;②樟脑丸变小;③湖水结冰;④雾的形成;⑤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⑥冰封的河面消融。其中属于吸热的有 7.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液化的是 A.初春,湖面的冰层变薄B.盛夏,阳光下湿衣服晒干 C.深秋,草叶上出现露珠D.严冬,室内玻璃窗上形成冰花 8.冬天戴眼镜的人进入温暖的室内时,镜片会变得“模糊”,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室内的水蒸气发生了 A.凝固 B.凝华 C.汽化 D.液化 9.下列四种物态变化相同的一组是 ①夏天,草叶上的露珠;②冬天,窗户上的冰花;

2021年初中物理专项练习题 分子热运动、内能、比热容1(含答案)

【本周内容】 1、分子热运动 2、内能 3、比热容(1) 【知识要点】 一、分子热运动 分子动理论的内容: (一)、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如果把分子设想成球形,它的直径大约只有lO-lO m,可见分子是很小的。假设分子一个紧挨着一个地站成一排的,那么1cm的长度上将有lO8个(1亿个)分子。 (二)、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热运动 1、扩散现象:两种不同的物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2、理解: (1) 扩散现象说明了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之间有间隙 扩散现象不仅是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有效例证,也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的一种宏观表现。 (2)温度越高,扩散越快,分子热运动越剧烈 分子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所以把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3)扩散现象并不局限于同一状态的不同物质之间,在液体和气体、气体和固体、液体和固体之间都可能发生。 例如: 位于下方广口瓶内的二氧化氮进入了倒扣在其上方的广口瓶中,是气体间的扩散; 界面分明的硫酸铜和水的混合物,过一段时间,界面便模糊了,是液体与液体间的扩散; 长时间堆放煤的墙角,墙皮内部会变黑,是固体之间的扩散;

打开香水瓶,一会儿就会满屋生香,这是液体和气体间的扩散现象 一块冰糖放入水杯中,过段时间水会变甜,是固体和液体间的扩散; (三)、分子间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分子在不停地运动,固体和液体的分子不会飞散开,而总是聚合在一起;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紧紧压在一起,两块铅就会结合起来,甚至下面吊一个重物都不能把它们拉开。上述实验表明:物体的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用力挤压桌面,桌面不会有明显形变;用力把两块玻璃挤压在一起,松手后两块玻璃不会结合在一起(即要压缩固体和液体很困难)。上述实验表明:分子之间存在斥力。 下面我们就以两个分子为例,分析其相互作用力。A、B两个分子的受力如图: 分子力是分子间引力和斥力的合力。 当r = r0时,引力和斥力相等时,分子力表现为零。(图1) 当r > r0时,引力大于斥力时,分子力表现为引力。(图2) 当r < r0时,引力小于斥力时,分子力表现为斥力。(图3) (将分子想象为两个小球,中间连有一根弹簧,那么分子力就类似于弹簧的弹力)

2022年初中物理《九年级 第十三章 内能》比热容(选择题)基础知识考试卷(带答案)

2022年初中物理《九年级第十三章内能》比热容(选择题)基础知识考试卷 (带答案) 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 题型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判断题计算题附加题总分 得分 评卷人得分 1、小明根据所学的物理知识并结合下列表格中的数据,得出以下四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A.寒冬季节盛有水的水缸放在室外不可能破裂 B.标准大气压下,铝在660℃时一定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C.体积相等的铁球和铝球,如果它们的质量相等,铁球可能是实心的 D.质量相等的实心铁块和实心铝块,升高相同的温度,铝块吸收的热量较多 答案 D/p> 2、生物体内水的比例很高,有助于调节生物体自身的温度,以免温度变化太快对生物体造成损害。这主要是因为水的 A.比热容较大B.质量较小C.沸点较高 D.凝固点较低 答案 A 3、生物体内水的比例很高,有助于调节生物体的自身的温度,以免温度变化太快对生物体造成损害.这主要是因为水的() A. 质量较小 B. 凝固点较低 C. 沸点较高 D. 比热容较大 答案 D【解析】水具有较大的比热容,当水吸收或放出一定的热量时,生物体自身温度变化较慢,这样有助于调节生物体自身的温度.故选D. 4、炎热的夏天,小明打着赤脚在烈日当空的小河边游玩时发现,岸上的石头热得烫脚,而河水却比较凉,其主要原因是() A. 水吸收的热量少,因此河水比岸上的石头的温度低

B. 水的比热容比石头的大,在受到太阳同样照射的情况下,水升高的温度少 C. 石头的吸热能力强,因此石头升温快 D. 这是小明的错觉造成的,实际上岸上的石头与水的温度相同 答案 B【解析】由热量公式Q=cmΔt,可得Δt=,由于水的比热容大,在相同的条件下,也就是 吸收相同的热量时,水的升温慢,因此会觉得凉爽些.故选B. 5、关于物质的比热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比热容跟物体的温度有关 B. 比热容跟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有关 C. 比热容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D. 比热容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与上述因素均无关 答案 D【解析】比热容是物质的属性,它只与物质的种类有关,与物体的形状、温度、质量等因素均无关.故选D. 6、某热水器内装有100 kg的水,将这些水从20 ℃加热到70 ℃,水吸收的热量为[已知c水=4.2×103 J/(kg·℃)]() A. 2.1×106 J B. 2.1×107 J C.8.4×106 J D. 8.4×107 J 答案 B 【解析】根据Q=cmΔt=4.2×103 J/(kg·℃)×100 kg×(70 ℃-20 ℃)=2.1×107 J.故选 B. 7、一杯水温度由80 ℃降低到20 ℃放出的热量为Q1,假设它的温度由30 ℃升高到70 ℃吸收的热量为 Q2,则() A. Q1<Q2 B. Q1>Q2 C. Q1=Q2 D. 无法比较 答案 B【解析】第一次水的温度降低了60 ℃,第二次水的温度升高了40 ℃,水的质量和比热容都相同,所以第一次水放出的热量大于第二次水吸收的热量,故选B. 8、盐城被誉为“东方湿地之都”,湿地能较好地调节气候,是因为水的 () A.密度大 B.比热容大 C.流动性大 D.热值大[来源: ] 答案 B/p> 9、在“比较水不煤油吸热时升温快慢”的实验中,不需要控制的发量是() A.采用完全相同的加热方式 B.酒精灯里所加的酒精量相同 C.叏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 D.盛放水和煤油的容器相同 答案 B 10、近几年煤炭价格较高,少数不法商贩将煤矸石、破碎石掺在优质煤中高价销售,客户为不上当,最恰

2022年中考物理真题选及答案--分子动理论及内能

2022年中考物理真题选及答案--分子动理论及内能 1.(2022四川成都)“二十里中香不断,青羊宫到浣花溪”,这是南宋大诗人陆游对成都的赞誉。漫步在成都的这段“寻香道”,观花赏水,令人心旷神怡。分析正确的是() A. 闻到花香是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结果 B. 溪水的温度高低取决于水流的速度 C. 阳光下湖水内能增加是通过做功的方式 D. 阳光下的石板温度升高,其比热容增大 【答案】A 2.(2022广元)生活中很多现象都蕴含着物理知识,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塑料吸盘能牢牢吸在玻璃上,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B. 用水作汽车冷却剂是利用了水的比热容大的特点 C. 冬天跑步,身体就感觉暖和,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身体的内能 D. 端午期间,粽香四溢,能闻到粽香是由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答案】A 3.(2022永州)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八月蘋岛,丹桂飘香,说明了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B.“钻木取火”是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 C.暑假同学们在家学做菜,厨房里菜香四溢,说明了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D.冬天用热水袋暖手,是通过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 【答案】C。 4.(2022江苏泰州)夏天,将饮料放入冰箱冷藏室,饮料温度降低,

说法正确的是() A. 饮料将温度传递给冰箱中的空气 B. 饮料放出热量后自身所含热量减少 C. 饮料温度降低的过程伴随着内能的转移 D. 饮料放热是因为饮料的内能比冰箱中空气的内能多 【答案】C 5.(2022湖南怀化)为了迎接中考,妈妈为小星改善营养,炖了一只鸡,小星刚进家就闻到浓浓的香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闻到香味说明分子在做热运动 B. 鸡汤温度升高是通过做功增大内能 C. 鸡汤沸腾后继续加热温度升高 D. 炖鸡的高压锅是利用气压越高,液体沸点越低的原理 【答案】A 6.(2022沈阳)如图所示,炎热的夏季,小雨向盛有常温饮料的杯中加入一些小冰块,一段时间后冰块变小,同时观察到杯的外壁出现一些小水珠,说法正确的是() A. 杯中冰块的内能为零 B. 杯中饮料含有的热量减少 C. 杯外壁小水珠的形成需要吸收热量 D. 杯外壁小水珠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教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分子动理论与内能单元测试(含答案)

第一章综合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共10 小题;共30 分〕 1.我国很多的民间谚语蕴含着丰富的物理学问,以下谚语与物理学问对应正确的选项是〔〕 A.小小秤砣压千斤——等臂杠杆C.墙内开花墙外香——集中现象 B.摘不到的镜中花——光的折射D.下雪不冷化雪冷——凝固放热 2.热现象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电子测温枪是依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B.喷洒消毒液能闻到浓浓的气味,说明分子在做无规章运动 C.冬天,室外盆中的水结成冰的物态变化是凝华 D.物体吸取热量,温度确定上升 3.塑料泡沫具有质轻、隔热、吸音、耐腐蚀等特点。用塑料泡沫箱可长时间保存冰冻的食品,这利用了该材料的什么性质〔〕 A.密度小 B.导热性差 C.导电性差 D.隔音性好 4.以下关于内能、热量、温度和做功的说法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A.温度高的物体把温度传给温度低的物体 B.某铁块温度降低,内能确定减小 C.物体吸热,温度不愿定上升 D.一个物体温度上升,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功 5.质量相等的水和砂石,吸取了相等的热量后〔〕 A.砂石的温度高 B.水的温度高 C.砂石的温度上升得多 D.水的温度上升得多 6.以下现象中,可以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的是〔〕 A.液体很难被压缩 C.平坦的两块铅挤压后会粘在一起B.端午节粽子飘香 D.水和酒精均匀混合后总体积变小 7.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热量确定从高温物体传给低温物体 B.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 C.物体的温度为0 ℃,其内能也为零 D.对物体加热,物体的温度确定上升 8.在以下实例中,用做功的方式来转变物体内能的是〔〕 A.用热水袋暖手,手温度上升 B. 在炉子上烧水,水的温度上升 C.将冰块放入饮料中,饮料的温度降低 D.用手反复弯折铁丝,弯折处铁丝的温度上升 9.物体吸取了热量,则物体的温度〔〕 A.确定上升C.确定不变 B.确定降低 D.可能上升,也可能不变

九年级分子动理论 内能 比热容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请将正确选项的代号填在括号里。 1.下面事例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很难将一个木棍拉长,说明分子间存在着引力 B. 洒在室内地上的香水使屋内充满香味,这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的结果 C. 汽车开得越慢,组成汽车的分子运动得越慢 D. 很难将一个木棍拉长或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着引力和斥力 2、通常把青菜腌成咸菜需要几天时间,而把青菜炒熟、使之具有相同的咸味,仅需几分钟,造成这种差别的主要原因是 ( ) A. 盐分子太小了,很容易进入青菜中 B.盐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斥力 C. 青菜分子间有空隙,易扩散 D. 炒菜时温度高,分子热运动加剧 3、关于物体内能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物体吸收热量,内能一定增大 B.物体对外做功,内能一定增大 C.物体吸收热量,同时对外做功,内能可能不变 D.物体放出热量,同时对外做功,内能可能不变 4、水的比热是4. 2×103焦/(千克·℃),煤油的比热是2. 1×103焦/(千克·℃),说明了( ) A.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吸收相同的热量,煤油的温度高 B.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吸收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高 C.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吸收相同的热量,煤油的温度比水的温度变化快 D.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吸收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比煤油的温度变化快 5、如图11-1所示,两个相同的烧杯里分别装有水和煤油,用两个完全相同的“热得快” 电热器给水和煤油分别加热,结果水和煤油的温度升高一样快。由此可以判定 ( ) 几种物质的比热[×103焦/(千克·℃)] A.若水和煤油吸收的热量相同,水和煤油的质量相同 B.若水和煤油的质量相同,煤油吸收的热量多 C.若水和煤油吸收的热量相同,水的质量大于煤油的质量 D.若水和煤油吸收的热量相同,煤油的质量大于水的质量 6、取质量、初温都相同的液体甲和乙,分别装在相同的容器中,用两个完全相同的酒精灯给它们加热,如图11-2是这两种液体沸腾前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的比热大于乙的比热 B.甲、乙吸收热量相同时,乙的温度高 C.加热到甲、乙温度相同时,乙吸收的热量多 D.加热到甲、乙温度相同时,甲吸收的热量多 7、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铁钉和铝钉,将它们同时浸没在80℃的水中, 相同时间内,吸收热量比较(已知铝的比热大于铁的比热)。 ( ) A. 铁钉吸收的热量多 B.铝钉吸收的热量多 C.铁钉、铝钉吸收的热量一样多 D.无法比较 8、下列事例中利用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 A.和平号空间站退役后坠入大气层与空气摩擦生热 B.冬天,用暖水袋取暖,人体感到暖和 C.冬天手冷的时候,两手互相搓搓就暖和了 D.用锯锯木头,锯条发热 9.如图11—3所示,上瓶内装有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下瓶装有空气,将两瓶口对准 后,过一段时间,两瓶气体混合在一起,颜色变均匀了,这个现象说明了 ( ) A.物质是有分子组成的 B.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C.分子间有作用力 D.以上说法都不对 10、水的比热容较大这一特点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下列事例中不属于应用这一特点的是( ) A.培育水稻秧苗时往稻田里灌水 B.用水来冷却汽车发动机 C.炎热的夏天,往室内地面上洒水降温 D.冬天供暖时用水作循环液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