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c-fos在严重烫伤延迟复苏大鼠肺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c-fos在严重烫伤延迟复苏大鼠肺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c-fos在严重烫伤延迟复苏大鼠肺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c-fos在严重烫伤延迟复苏大鼠肺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论著

c f os 在严重烫伤延迟复苏大鼠肺组织中的

表达及其意义

韩焱福孙天骏

摘要目的探讨大鼠严重烫伤延迟复苏后肺组织中c f os 的表达变化及其与肺损伤的相关

性。方法雄性SD 大鼠96只,随机分为延迟液体复苏组(DF ,n =40)、即时液体复苏组(IF ,n =48)和正常对照组(NC ,n=8),建立总体表面积30%的

度烫伤模型,分别于伤后1h 、6h 、12h 、24h 、72h 和168h 取材。采用组织病理学、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与图像分析技术,观察肺组织病理改变与c fos 的表达。结果

伤后6~24h DF 组大鼠肺组织病变严重,I F 组相对较轻。c fos 的阳性表达位于肺泡上皮细胞核或细胞质,其表达强度DF 组与IF 组分别高于NC 组,且DF 组高于IF 组(P <005)。结论c fos 表达强度的变化与严重烫伤延迟复苏大鼠肺组织损伤相关。

关键词基因,fos ;免疫组织化学;烫伤;延迟复苏

Exp r essi on and si gnifican ce of c fos i n l ung tissue a fter sever e bu rn w ith de l a yed flu i d r esuscita ti on in

ra ts HA N Y an fu ,SU N T i a n jun.D e pa r t m ent o f Burn a nd P la stic Surgery,F ir stH os pit a l A ff ilia ted to Genera l

H os pita l o f P L A ,Beijing 100048,China

Corres ponding author:HA N Y a n fu ,Ema il :dochyf @163.co m

Abstra ct

O bjective To explore t he changes and si gn ifi cance of c fos after severe burn with de l ayed fl u i d res uscita tion .M e thod s A total of 96m ale S D ra ts were emp l oyed as the experi m enta lm o de l s (TBS A 30%,grade ),and t hey we re rando m l y d i vi ded i n t o 3gro ups :delayed fluid resusc itatio n group

(DF ),i m m ed i a te fl u i d resusc itati on group (IF )and nor ma l control group (NC ).The l ung sa m ples were

harvested at 1,6,12,24,72and 168h a fter bu rn respecti ve l y .Pathologi ca l changes of l ung ti ssue and c fos

expressi on were detected by usi ng h i stopa t hol ogy ,i m munohist oche m istry and i m age ana lysis techn i ques .

R esu lts P ostbu rn 624h ,the pathologi ca l changes of l ung ti ssue were more severe i n DF gro up than those

in IF group .c fos were m uch h i gher i n DF group and IF group t han those i n NC gro up(P <005).The

increase of c fos was observed i n nuc l eus and cyto p l as m.C on clusions The result i nd ica tes tha t c fos m ay

contr i bu te si gn ifican tly to lung i njury foll o w i ng severe burn with de l ayed fl u i d resuscita ti on i n rats .

K ey wor ds Genes ,fos ;I mmunohistoche m istry ;Sca l ds ;Delayed flui d resusc itatio n

近年研究认为,c f os 基因是参与细胞最早功能活动的基因,在早期胚胎发育、细胞生长、分化和组织损

伤修复过程中起重要作用[12]。当机体在缺血、缺氧、热休克、辐射和创伤应激等情况下都可以诱导c f os 一

过性表达,故又被称为早期即刻基因[3]。严重烫伤延迟复苏可造成肺、肾等脏器的病理损害,其机制复杂,临床防治困难,因而研究肺等脏器损害与c f o s 表达的相关性,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临床价值。而有关c f os 在严重烫伤延迟复苏大鼠肺组织的表达的研究至今国内外未见报道。本实验以健康雄性S D 大鼠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严重烫伤延迟复苏大鼠模型,应用组织病理学、免疫组织化学和图像分析技术检测严重烫伤延迟复苏后大鼠肺脏组织病理学改变与c f os 的变化,并分析两者的关系。

DO I :10.3877/c m a ..j is sn .16740785.2011.08.005

作者单位:100048北京,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烧伤整形科

通讯作者韩焱福,y@f 632178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1年4月第5卷第8期C hin J C li n i ci an s(E l ectro n ic Ed iti o n ),April 15,2011,Vo.l 5,No .8

:Em ai:l do ch 1.co m

心肺复苏及复苏后的病情观察及护理

目录 内容摘要 (2) 关键词 (2) 英文翻译 (2) 正文 (3) 一、心肺复的苏概 (3) 二、发病原因 (3) 三、疾病分类 (3) 四、临床表现 (4) 五、心肺复苏操作步骤 (5) 六、注意事项 (7) 七、临床资料 (8) 八、病情观察及护理 (8) 九、讨论 (10) 参考文献 (10)

心肺复苏及复苏后的病情观察及护理 【内容摘要】 目的:本文通过对心肺复苏的病情观察及护理的探讨,能更好的推动护理工作的开展。 方法:本文结合护士工作实际并参考有关文献,通过对一组病例的分析得出相关的护理方法。 结论:加强心肺复苏后的病情观察,护理对保证心肺复苏最终成功很重要。 【关键词】心肺复苏 【Abstract】 Objective:In this crticle,through observation and nursing and nursing of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RP),can better promote the nursing work. Method:The basis of practical nurses work and refer to the relevant literature,through the analysis of cases of a group of related nursing mrthods. Conclusion:To streenghen the observation after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ion (CRP),nursing is very important to guarantee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RP) final success. 【Key words】CRP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fos在严重烫伤延迟复苏大鼠肺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论著 c f os 在严重烫伤延迟复苏大鼠肺组织中的 表达及其意义 韩焱福孙天骏 摘要目的探讨大鼠严重烫伤延迟复苏后肺组织中c f os 的表达变化及其与肺损伤的相关 性。方法雄性SD 大鼠96只,随机分为延迟液体复苏组(DF ,n =40)、即时液体复苏组(IF ,n =48)和正常对照组(NC ,n=8),建立总体表面积30%的 度烫伤模型,分别于伤后1h 、6h 、12h 、24h 、72h 和168h 取材。采用组织病理学、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与图像分析技术,观察肺组织病理改变与c fos 的表达。结果 伤后6~24h DF 组大鼠肺组织病变严重,I F 组相对较轻。c fos 的阳性表达位于肺泡上皮细胞核或细胞质,其表达强度DF 组与IF 组分别高于NC 组,且DF 组高于IF 组(P <005)。结论c fos 表达强度的变化与严重烫伤延迟复苏大鼠肺组织损伤相关。 关键词基因,fos ;免疫组织化学;烫伤;延迟复苏 Exp r essi on and si gnifican ce of c fos i n l ung tissue a fter sever e bu rn w ith de l a yed flu i d r esuscita ti on in ra ts HA N Y an fu ,SU N T i a n jun.D e pa r t m ent o f Burn a nd P la stic Surgery,F ir stH os pit a l A ff ilia ted to Genera l H os pita l o f P L A ,Beijing 100048,China Corres ponding author:HA N Y a n fu ,Ema il :dochyf @163.co m Abstra ct O bjective To explore t he changes and si gn ifi cance of c fos after severe burn with de l ayed fl u i d res uscita tion .M e thod s A total of 96m ale S D ra ts were emp l oyed as the experi m enta lm o de l s (TBS A 30%,grade ),and t hey we re rando m l y d i vi ded i n t o 3gro ups :delayed fluid resusc itatio n group (DF ),i m m ed i a te fl u i d resusc itati on group (IF )and nor ma l control group (NC ).The l ung sa m ples were harvested at 1,6,12,24,72and 168h a fter bu rn respecti ve l y .Pathologi ca l changes of l ung ti ssue and c fos expressi on were detected by usi ng h i stopa t hol ogy ,i m munohist oche m istry and i m age ana lysis techn i ques . R esu lts P ostbu rn 624h ,the pathologi ca l changes of l ung ti ssue were more severe i n DF gro up than those in IF group .c fos were m uch h i gher i n DF group and IF group t han those i n NC gro up(P <005).The increase of c fos was observed i n nuc l eus and cyto p l as m.C on clusions The result i nd ica tes tha t c fos m ay contr i bu te si gn ifican tly to lung i njury foll o w i ng severe burn with de l ayed fl u i d resuscita ti on i n rats . K ey wor ds Genes ,fos ;I mmunohistoche m istry ;Sca l ds ;Delayed flui d resusc itatio n 近年研究认为,c f os 基因是参与细胞最早功能活动的基因,在早期胚胎发育、细胞生长、分化和组织损 伤修复过程中起重要作用[12]。当机体在缺血、缺氧、热休克、辐射和创伤应激等情况下都可以诱导c f os 一 过性表达,故又被称为早期即刻基因[3]。严重烫伤延迟复苏可造成肺、肾等脏器的病理损害,其机制复杂,临床防治困难,因而研究肺等脏器损害与c f o s 表达的相关性,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临床价值。而有关c f os 在严重烫伤延迟复苏大鼠肺组织的表达的研究至今国内外未见报道。本实验以健康雄性S D 大鼠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严重烫伤延迟复苏大鼠模型,应用组织病理学、免疫组织化学和图像分析技术检测严重烫伤延迟复苏后大鼠肺脏组织病理学改变与c f os 的变化,并分析两者的关系。 DO I :10.3877/c m a ..j is sn .16740785.2011.08.005 作者单位:100048北京,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烧伤整形科 通讯作者韩焱福,y@f 632178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1年4月第5卷第8期C hin J C li n i ci an s(E l ectro n ic Ed iti o n ),April 15,2011,Vo.l 5,No .8 :Em ai:l do ch 1.co m

中草药大全 52—08 大便干燥用药

中草药大全52—08 大便干燥用药 中文学名黑芝麻 拉丁学名Sesamum indicum L 别名胡麻、油麻、巨胜、脂麻 入药部分以黑色种子入药 形态特征 脂麻科(胡麻科)脂麻属植物脂麻,一年生草本,高达1.5米。茎方柱形,全株被毛。叶具长柄,叶片长圆形至披针形,长7.5-12厘米,基生者常3裂。夏秋开白色带淡红色花,单花腋生,近无梗,萼5裂,花冠长约2.5厘米,上唇2裂,较短,下唇3裂,雄蕊2对,子房卵形,花柱细长,柱头二叉状。蒴果长圆状圆筒形,长约2.5厘米,有细毛。种子多数,黑褐色。 生境与分布 为栽培种,全国各地广泛栽培。 采集加工 秋季采收成熟种子,晒干备用。 药理作用 黑芝麻中之亚油酸可使血中胆固醇含量降低,有防治心冠状动脉硬化的作用。 性味功能

甘、平。滋补肝肾,养血润肠,通乳。 主治用法 肝肾不足,头晕目眩,贫血,便秘,乳汁缺乏。 用量10-15克。水煎服,研粉单服或入丸散剂服。 参考配方 1.肝肾亏虚,头昏,眼花,耳鸣:黑芝麻、桑叶等量,研末蜂蜜调服。每服10克,每日2次,开水送服。 2.肠燥便秘:黑芝麻炒研,蜂蜜调服。 3.病后脱发:黑芝麻炒研,加食糖拌匀,每日服1-2匙。 中文学名蓖麻 拉丁学名Ricinus communis L 别名红蓖麻、天麻子果、蓖麻籽 入药部分以种子、根、叶入药 形态特征 大戟科蓖麻属植物蓖麻,灌木或小乔木,在北方为高大一年生草本。茎直立,无毛,绿色或稍带紫色,被白粉,节明显。单叶互生,具长柄,柄端具腺体,叶片盾状圆形,掌状分裂,深达叶片的一半以上,裂片一般7-9,先端长尖,边缘有不规则的锯齿,齿端具腺体,下面被白粉。夏末开花,总状花序或似总状圆锥花序顶生,长10-30厘米或更长,花单性,同株,下部生雄花,上部生雌花,雄花萼3-5裂,雄蕊多数,

普及心肺复苏术的重要性

普及心肺复苏术的重要性 2006年7月10日17时,河南电视台都市频道记者曹爱文与同事接到新闻线索,郑州黄河公路大桥西有一13岁女孩不慎落入黄河水中,一小时后孩子被救了上来,村民将她倒提起来,以排出孩子体内的污水,来自省会的部分媒体记者纷纷抓拍着这一新闻现场。时间一秒秒过去了,尽管孩子胃中排出一些食物残渣与河水,但仍无济于事,孩子依然无呼吸心跳。看着跪在地上乞求的孩子父亲,已经赶赴现场的曹爱文也十分焦急。“120还没到,谁会做人工呼吸呀?”,围观人群中没有一个人站出来。出身医生家庭的曹爱文当即再次拨打120,可信号时断时无,经过两分钟的努力,终于接通了120急救中心的电话。“喂,120您好,请教我人工呼吸怎么做……”“五下压胸,一下吹气。”不顾小女孩嘴角冒着白沫,曹爱文俯身做起了人工呼吸。3分钟,5分钟,8分钟后,还不见小女孩醒来,给孩子做着心肺复苏术的曹爱文急得直掉泪。18时47分,120急救车终于急驰而至。但为时已晚,19时30分,医生宣布抢救失败。 2004年北京国际马拉松赛上,两名参赛选手呼吸心跳骤停,在他们倒地10多分钟之内竟没有人能实施紧急的心肺复苏。

小品表演艺术家高秀敏在家中去世,死因为急性心肌梗死;广州著名律师、广州市律师协会执行会长颜湘蓉应邀参加“穗港中介服务业洽谈交流会”时在演讲台上猝死;著名笑星马季先生和著名相声演员侯耀文因冠心病而猝死……,这些人均是在救援人员到来之前,已经没有了呼吸、心跳。道路交通事故、各种安全事故数量的增长也使越来越多的事故当事人需要现场急救。在这些突发事件发生的第一现场,有掌握一定现场急救知识的人在医生到达之前,尽快为伤者进行心肺复苏,就有可能挽救成千上万的生命。 在上个世纪60年代以前,心肺复苏(CPR)还局限在医院里,但近30年来,尤其是近十几年来,心肺复苏已在发达国家普及,走出了医院,来到了社会,被广大民众所接受。专家们认为,一个城市、地区心肺复苏的普及率越高,往往表明该城市地区的文明程度越高。我国近年来,无论是医疗卫生部门还是社会团体都在积极推行心肺复苏,其结果使不少垂危、濒死病人的生命被挽救回来。当代心肺复苏的创始人,美国匹兹堡大学国际复苏研究中心主任彼得·沙法教授对中国大力开展心肺复苏普及工作十分赞赏。他认为要提高心搏骤停抢救的成功率,使那些年富力强、应该继续为社

心肺复苏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

新沂市“心肺复苏培训”理论考试试题 科室:姓名:得分:______________ 一、填空题:(每题3分,共60分)。 1、《2015AHA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推荐胸外按压频率为(100-120 ) 次/ 分。 2、《2015AHA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推荐单或双人复苏时胸外按压与通 气的比率为:(30:2 )。 3、《2015AHA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更新指南》中推荐的院内心脏骤停生存链 共分为( 5 )个步骤。 4、《2015AHA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更新指南》中推荐的院外心脏骤停生存链, 第一个步骤是(识别和启动应急系统)。 5、《2015AHA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更新指南》推荐,如果使用双相波除颤, 首次使用的能量为(120-200 )J。 6、《2015AHA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更新指南》推荐,成人心肺复苏时胸外按 压的深度为:(5-6 )cm。 7、成人心肺复苏时打开气道的最常用方式为:(仰头举颌法)。 8、现场进行徒手心肺复苏时,伤病员的正确体位是(仰卧在坚硬的平面 上)。 9、心肺复苏时急救者在电击除颤后应先行(胸外按压),在( 5 ) 组心肺复苏 后再进行心跳检查)。 10、《2015AHA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更新指南》推荐,应每( 2 )分钟 轮换按压者,以避免疲劳.

11、《2015AHA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更新指南》不推荐大剂量使用肾上腺素即(0.1-0.2 )mg/kg为心脏骤停常规治疗。 12、β-肾上腺能阻滞剂提高儿茶酚胺活性,可诱发(心律失常)。 13、《2015AHA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更新指南》认为,对心脏骤停病人使用标准剂量肾上腺素,每3-5分钟(1.0mg )mg是合理的。 14、《2015AHA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更新指南》中认为,对已知或怀疑鸦片过量,确定有脉搏无呼吸或仅叹气(即呼吸停止)的病人,除给标准BLS急救外,培训BLS医务人员经鼻或肌注(纳洛酮)是合理的。 15、《2015AHA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更新指南》中认为心肺复苏时(多巴胺)药物主要用于自主心跳恢复后的血压维持。 16、《2015AHA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更新指南》中认为心肺复苏出现症状性心动过缓时可选用(阿托品)。 17、《2015AHA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更新指南》中认为无脉性电活动/心室停博应给予(肾上腺素),不推荐使用(阿托品)。 18、《2015AHA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更新指南》中认为心肺复苏后心脏节律和血流动力学监测和管理目标血压是:(收缩压>90 mm Hg) 19、《2015AHA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更新指南》中认为呼吸兴奋剂在(循 环复苏满意后)情况下使用。 20、2015AHA《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更新指南》中认为心肺复苏后血糖应控制在(8~1O )mmoI/L

心肺复苏操作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分,共20分) 1、心肺复苏成功与否的关键是( ) A 有气管插管 B.在医院 C.时间早晚 D.是否给药 E.是否除颤 2、胸外心脏按压最常见的并发症是( ) A.肋骨骨折 B.心脏破裂 C.肝脏破裂 D.脾脏破裂 E.胃破裂 3、心肺复苏中处理室颤最有效的措施是( ) A. 静脉注射肾上腺素 B.静脉注射利多卡因 C.同步电击除颤 D.非同步电击除颤 E.立即安放心脏起搏器 4、CPR时用于提高心脑血流灌注的药物是( ) A.阿托品 B.肾上腺素 C.去甲肾上腺素 D.氯化钙 E.利多卡因 5、现场心肺复苏操作首要步骤是( ) A.心前区叩击 B.心脏按压 C.口对口人工呼吸 D.按额托项,保持呼吸道通畅 E.心内注射 6、首剂量能量为( )的单相波形或双相波形电复律(同步)电击对于成人稳定型单型性室性心动过速的疗效较好 A. 50J B. 100J C. 200J 7、胸外心脏按压部位:正确的按压部位是( ) A. 胸骨中、下 1/3 B. 胸骨中、下 2/3 C. 胸骨中、上 2/3 D. 胸骨中、上 1/3 8、胸外按压时要尽量减少中断,而且中断时间不超过( ) A. 5秒 B. 10秒 C. 15秒 秒 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30分) 1、新指南流程中去除了___ __、_____和___________。 护理人员急救技能考试试卷(二)

2、按压频率为每分钟______,按压幅度为_______并保证每次按压后_____________。 3、面对心脏骤停病人如果施救者未经过心肺复苏培训,则应该进行____________的心 肺复苏,直至_____________________或者急救人员或其他相关施救者已经接管病人。 4、新指南不建议为心脏骤停患者采用环状软骨加压避免造成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 5、按压—通气比率是__________。 6、如果施救者目睹发生院外心脏骤停且现场有AED,施救者应该从_________开始心肺 复苏,同时尽快使用_______。 7、双相波除颤器能量剂量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 8、新指南建议___________后立即进行心肺复苏而不是连续电击除颤。 9、高级生命支持(ACLS)目的是在加强_________和_________的基础上给予__________ 和__________,恢复_____________,进而改善________。 10、心搏骤停应用复苏药物,首选________。 11、开放气道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非专业救护人员仅凭和或就应该紧急启动心肺复苏。 13、在意外事故现场,对受难者诊断是否心跳停止,最迅速有效的方法是。 14、现场心肺复苏操作首要步骤是。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 (一)、心脏骤停的心电图表现? (二)、新指南的生命链包括那几个环节?

2019年心肺复苏(CPR)指南解读)

---------------------------------------------------------------最新资料推荐------------------------------------------------------ 2019年心肺复苏(CPR)指南解读) 201 0 年心肺复苏(CPR)指南解读新指南 20 条核心建议(1 )进一步强调胸部按压的重要性,建议尽量减少胸部按压的中断;(2)强调跟踪和触发系统可以检测病情正在恶化的患者,且能预防院内的心搏骤停;(3)增加了在院外设置心源性猝死相关的警告标识的认识;(4)对于院外、非急诊医疗服务人员目击的电除颤,不推荐特殊的 CPR 时间点;(5)在除颤器充电时持续行胸部按压,减少电击前后的间隔。 (6)不再强调心前区捶击的作用;(7)在心导管室或心脏外科术后立即出现的室颤和无脉室速,可使用 3 次快速、连续电击;(8)在不能建立静脉通路时,不再建议气管插管内给药,可通过骨髓腔途径给药;(9)在治疗室颤或室速时,应在第 3 次电击后、胸部按压再次开始时给予肾上腺素,然后每 3~5 min 给药 1 次。 第 3 次电击后,也应给予 300 mg 的胺碘酮;(1 0)在心室静止或无脉电活动时,不再建议应用阿托品。 (1 1 )早期行气管插管的重要性下降;(1 2)进一步强调了 CO2 图的重要性, CO2 波形图能够证实气管插管的位置,持续监测气管插管的位置和 CPR 的质量,能为恢复自主循环提供一个早期标识;(1 3)超声成像在高级生命支持中的潜在作用得到认可;(1 4)自主循环恢复(ROSC)后高氧血症的潜在危害也得 1 / 21

心肺复苏的意义目的-心肺复苏意义及目的

心肺复苏的意义及目的 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简称CPR。是针对呼吸心跳停止的急症危重病人所采取的抢救关键措施,即胸外按压形成暂时的人工循环并恢复的自主搏动,采用人工呼吸代替自主呼吸,快速电除颤转复心室颤动,以及尽早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来重新恢复自主循环的急救技术。心肺复苏的目的是开放气道、重建呼吸和循环。人们只有充分了解心肺复苏的知识并接受过此方面的训练后才可以为他人实施心肺复苏。 心搏骤停大部分发生在医院外,时间就是患者的生命,而黄金抢救时间只有短短的4分钟。按目前国内院前急救医疗的实际情况,即便是在大城市也很难在黄金时间的最后一刻到达。这就要求我们的住所能在现代化的医疗救助保护之下,同时我们的同事、家人、朋友具有简单、实用、有效的急救技术,才能防患于未然,达到真正的社会和谐。 古人云:“死而复生谓之苏”,复苏就是对濒临死亡患者的拯救。心搏骤停后,患者立即进入临床死亡状态,只有复苏才能起死回生。人从出生一步步走近死亡,人患病后,一种可能是加快了到达死亡的步伐,另一种可能是逐渐接近死亡,因疾病的治愈而又远离死亡。但心搏骤停是快速地到达了生死离别的生死线,大部分患者会结束生命,少部分患者在死亡线上挣扎、徘徊,最后逃离死亡。美国生命医

学科学院院长唐万春教授语重心长地指出:

“心肺复苏是患者见上帝的最后一道关了,希望我们将这道关把好!”美国心搏骤停抢救成功率近30%,而我国不到1%,其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1. 最初的目击者包括家属不懂急救方法。 2. 在呼叫救护车、等待救护人员到达之前,没有施救而耽误了急救时间。 3. 最初的目击者做出了错误的紧急处理。 严酷的现实要求全民都要学习心肺复苏知识及操作技能,医务人员更要成为执行的典范。人们拥有了驾驶技术就可以开车驰骋,掌握了语言工具,就可以同外国友人进行沟通。人们已经拥有许多娴熟的技能,请您再学一项一辈子可能用不上,但可受益一生的、保护生命最重要的技术—心肺复苏术。这是一项能在危急关头将处在死亡线上的亲人拉回来的实用技能。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小鼠尾静脉注射

小鼠尾静脉注射:高手经验谈 1、固定:小鼠一定要固定好,注射时尾巴不能动。我一直用小鼠固定器固定,另外一人用手指轻轻夹住尾巴的根部,这样一般能固定的很好。(我自己是找一个去500或者1000ml的烧杯,倒卡在桌子上,小鼠放在里面露出尾巴即可)2.对血管的选择,一般来说,小鼠尾部有三条静脉,左右两边各一根而且比较浅,容易穿刺;中间一根位置较深,不是很容易穿到,建议尽量不选择.另外穿刺选择尾部中下2/3~1/2处比较好,因为此处皮肤较薄,我的体会是可以采用75%酒精反复擦拭穿刺血管,使其充盈,并且使皮肤的角质层软化,利于穿刺. 或者在注射之前,小鼠尾巴用温水(水温约50度左右)泡大约2分钟,这样能使血管充分舒张。用干棉球擦干。 血管应选择两侧的血管,从下向上扎。这样的好处是万一一次扎不进,还可以继续使用此血管。 3.针的选择:书上说使用1毫升的注射器.有人在实践中采用的是头皮针,后接1毫升注射器.因为头皮针针头更小,对血管的损伤更小,适合多次连续给药,其次使用头皮针穿刺后,我们可以通过回血来判断穿刺是否成功.(我的体会是4号半1毫升注射器,已经足够且很容易进针) 4、注射手法:左手食指和中指上下夹注你所选择血管的靠近身体的一边,无名指和小指垫起一块纱布或者纸巾(建立一个穿刺的平面的作用),拇指压住所选血管的尾尖端,上下夹住血管的距离应以不影响右手持针上下移动为宜.(否则容易人为建立穿刺的角度,而使右手持穿刺针穿刺过深,导致穿刺失败.)右手持穿刺针,稍微挑起皮肤一点,就可以平着进针,看到回血表明成功,还可以回抽,见到回血后表明穿刺已进入血管,可以给药. 用左手将鼠尾拉直,右手持1ml注射器的中下1/3部位,针斜面向上,在尾部的下1/3-1/2处进针,针与皮肤稍成一角度(10度左右),进针后要将针头稍向上挑,然后将针向里送一点。如果在血管里,则无阻力,并且能看见针。若针看得很清晰,则扎到了皮下,若针看不清,则扎深了。可轻推液体验证。(联系那么多次,发现开始不能很顺利的进针,原因大部分就是插进去然后有个挑起的

木瓜蛋白酶1448551

食品添加剂 木瓜蛋白酶 学院:食品与营养工程学院专业:食品加工 班级:食工102 学号:010******* 姓名:王瑞真

木瓜蛋白酶 木瓜蛋白酶又称木瓜酶,是一类疏基蛋白酶。广泛存在与番木瓜的根、茎、叶和果实内,在未成熟的乳汁中含量最丰富。它具有酶活高、热稳定性好、天然卫生安全等特色,因此在食品、医药、饲料、皮革及纺织等行业得到广泛应用[1]。 一、木瓜蛋白的组分 工业用的木瓜蛋白酶一般都是未经纯化的多酶体系。由木瓜乳胶提取粗制酶,除含有木瓜蛋白酶外,还含有半耽氨酸蛋白酶、纤维素酶、溶菌酶、谷氨酞胺以及低相对分子质量的疏基化合物,还有葡萄糖酶等。其中大部分都是疏基蛋白酶,主要的两种组分是木瓜凝乳酶和木瓜蛋白酶[2]。 二、木瓜蛋白的结构 木瓜乳汁中四种已知半肤氨酸蛋白酶的一级结构具有高度同源性,其氨基酸数目和同源性比较如表1所示。除chymopapain含有8个半肤氨酸外,其余三种酶都只含有7个半肤氨酸。25位的流基是活性位点,不参与二硫键的形成(chymopapain的117位琉基也不参与二硫键的形成 ),其余疏基以相同的方式形成三个二硫键,具有同样的保守性。人们在不同清晰下得到了四种酶的X 一射线结构。四种酶的肤链折叠方式相似,形成两个大小相、构型不同的区域。一个是由a一螺旋构成的L一区,另一个是由大量反向平行的片层构成的R一区。活性位点氨基酸残基Cys25,Asn179和His159 就位于这些区域的表面,其中Cys25位于 L一区,起始a一螺旋上。木瓜蛋白酶家族的Cys25 ,Gly23,Gly65 形成的S。亚部位是一个大口袋,对底物专一性影响较小;S亚部位由于酶不同其氨基酸组成不同,几何形状亦不同,对酶的性质影响较大[3]。 三、木瓜蛋白酶的提取工艺 1.过去的常规提取方法 木瓜蛋白酶最原始的提取方法是烘干法,就是在番木瓜浆液中加入保护剂,然后将浆液离心取上清液放置于鼓风干燥箱中,在55~60℃烘干,粉碎后即得到粗酶制品。乙引等用这种方法所获得的酶得率为23.1%,但此法不利于酶活的保持,其酶活力仅为0.16×105U/g,而且产品的纯度较低[4]。

心肺复苏活动总结

心肺复苏活动总结 心肺复苏活动篇一:2013年心肺复苏演练总结 2013年心肺复苏演练总结 为提高我院医务人员急救知识、技能水平和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反应能力,推动医院急诊急救能力建设,更好地服务于广大患者、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我院于2013年11月30日-12月1日对全院医务人员(医生、护士、后勤、司机等)进行心肺复苏操作考核。参加人员共215人,人人严格按照心肺复苏的操作规程要求圆满完成操作考核。 这次考试得到了院领导的充分肯定。 1、为各科的临床技能操作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和启示。 2、达到了锻炼队伍、整合资源、提高水平的目的。但在考试过程中也存在以下问题: 1、观察周围环境是否安全欠妥 2、体位摆放不对 3、按压方法不对(胸外按压时肩、肘、腕在一条直线上,并与患者身体长轴垂直。按压时手掌掌根不能离开胸壁)。 4、按压频率和深度欠规范(胸外按压时要确保足够的频率及深度,尽可能不中断胸外按压,每次胸外按压后要让胸廓充分的回弹,以保证心脏得到充分的血液回流)。 5、部分员工的专业知识有待进一步加强。 医务科

2013-12-2 心肺复苏活动总结篇二:心肺复苏考核总结 急诊科业务学习心肺复苏考核总结 为加强对急危重症患者的管理,提高我科医务人员对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能力及抢救成功率,根据我科医师技能培训,我科于2012年1月开展了心肺复苏技能学习及考核,现将学习考核结果总结如下: 我科全体医务人员对于学习高度重视,认真学习及训练,最终参加考核,体现我科医生的综合急救处理能力,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部分同志对于2010年心肺复苏最新指南—美国心脏协会修订未能完全掌握,如以下几点: 1、在检查患者反应时应做到快速、准确,快递检查患者有无呼吸及或是否能正常呼吸,检查脉搏时间不能超过10秒。 2、在心脏按压环节,应做到成人胸骨压下深度5cm,每分钟频率100次/分,抢救者双肘关节伸直,双肩在患者胸骨上方正中,肩手保持垂直用力向下按压。 3、打开气道环节,常用方法有以下几种:仰头举颏法、仰头抬颈法、仰头拉颌法。 根据上次考核发现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操作演练及业务学习,再次组织考核,我科医务人员已做到人人过关。 心肺复苏活动总结篇三:2015年上半年心肺复苏考核总结 2015上半年全院心肺复苏考核总结心肺复苏是针对

心肺复苏部分

1.成人基础生命支持和心肺复苏质量:非专业施救者心肺复苏 2.成人基础生命支持和心肺复苏质量:医护人员BLS 3.心肺复苏的替代技术和辅助装置 4.成人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 5.心脏骤停后救治 有关孕妇心脏骤停、ACS、特殊复苏环境的指南更新请参阅pdf原文。 ……………………………………………………………………………… 第一部分?非专业施救者心肺复苏 1、关键问题和重大变更的总结 2015《指南更新》建议中,有关非专业施救者实施成人心肺复苏的关键问题和重大变更包括下列内容: 1.院外成人生存链的关键环节和2010年相同,继续强调简化后的通用成人基础生 命支持(BLS)流程。 2.成人基础生命支持流程有所改变,反映了施救者可以在不离开患者身边的情况下 启动紧急反应(即通过手机)的现实情况。 3.建议在有心脏骤停风险人群的社区执行公共场所除颤(PAD)方案。 4.鼓励迅速识别无反应情况,启动紧急反应系统,及鼓励非专业施救者在发现患者 没有反应且没有呼吸或呼吸不正常(如喘息)时开始心肺复苏的建议得到强化。

5.进一步强调了调度人员需快速识别可能的心脏骤停,并立即向呼叫者提供心肺复 苏指导(即调度员指导下的心肺复苏)。 6.确定了单一施救者的施救顺序的建议:单一施救者应先开始胸外按压再进行人 工呼吸(C-A-B而非A-B-C),以减少首次按压的时间延迟。单一施救者开始心肺复苏时应进行30次胸外按压后做2次人工呼吸。 7.继续强调了高质量心肺复苏的特点:以足够的速率和幅度进行按压,保证每次 按压后胸廓完全回弹,尽可能减少按压中断并避免过度通气。 8.建议的胸外按压速率是100至120次/分钟(此前为“至少”100次/分钟)。 9.建议的成人胸外按压幅度是至少厘米,但不超过6厘米。 10.如果有疑似危及生命的、与阿片类药物相关的紧急情况,可以考虑由旁观者给予 纳洛酮。 这些变更是为了对简化非专业施救者的培训,并强调对突发心脏骤停患者进行早期胸外按压的重要性。在之后的话题中,对非专业施救者和医护人员类似的变更或强调重点用星号(*)标注 2、社区非专业施救者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方案 2015(更新):建议在很可能有目击者的院外心脏骤停发生率相对较高的公共场所,实施公共场所除颤(PAD)方案(如机场、赌场、运动设施等)。 2015(旧版):建议公共安全第一反应人员实施心肺复苏并使用自动外除颤器(AED),以增加院外突发心脏骤停的存活率。2010年《指南》建议在有目击者的心脏骤停发生率相对较高的公共场所建立自动体外除颤器方案(如机场、赌场、运动设施等)。

毛冬青的功效和作用

毛冬青的功效和作用 毛冬青别名:乌尾丁、痈树、六月霜、细叶冬青、细叶青、苦田螺、老鼠啃、山冬青、毛披树、茶叶冬青、水火药、喉毒药、米碎丹、高山冬青、猫秋子草、毛雌子、美仔蕉、毛莱、六青、矮梯、耐糊梯、火烙木、山熊胆、毒药、酸味木。为冬青科植物毛冬青的根。夏、秋采,切片晒干。生于山野坡地、丘陵的灌木丛中。分布广东、广西、安徽、福建、浙江、江西、台湾等地。主治清热解毒;活血通络。主风热感冒;肺热喘咳;咽痛;乳蛾;牙龈肿痛;胸痹心痛;中风偏瘫;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丹毒;烧烫伤;痈疽;中心性视网膜炎。 1、基本资料出处:《广西中草药》拼音名:MáoDōnɡQīnɡ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IlexpubescensHook.etArn.[I.tricheclataHayata] 采收和储藏:夏、秋采收,洗净,切片,晒干。 化学成份:根含有效成分为黄酮甙。还含酚类、甾醇、鞣质、三萜、氨基酸、糖类等。 性状:根呈圆柱形,稍弯曲,直径1~4cm。表面灰竭色或棕褐色。商品为块片状,大小不等,外皮稍粗糙。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皮部菲薄,木部发达,黄白色,年轮、射线较明显。气微,味苦、涩而后甘。[1] 备注:变种植物秃毛冬青功用相同。 2、形态特征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3-4米;小枝纤细,近四棱形,灰褐色,密被长硬毛,具纵棱脊,无皮孔,具稍隆起、近新月形叶痕;顶芽通常发育不良或缺。叶生于1-2年生枝上,叶片纸质或膜质,椭圆形或长卵形,长2-6厘米,宽1-2.5(-3)厘米,先端急尖或短渐尖,基部钝,边缘具疏而尖的细锯齿或近全缘,叶面绿色,背面淡绿色,干时橄榄绿色或深橄榄色,两面被长硬毛,无光泽,背面沿主脉更密,主脉在叶面平坦或稍凹陷,背面隆起,侧脉4-5对,在叶面不明显,背面明显,在近叶缘附近网结,网状脉两面不明显;叶柄长2.5-5毫

心肺复苏对心脏骤停的必要性及护理措施

心肺复苏对心脏骤停的必要性及护理措施 发表时间:2020-04-15T10:35:59.313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4期作者:陈玉琴 [导读] 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RP是针对于心脏病引起的呼吸心脏停止的危重患者采取的急救措施,【摘要】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RP是针对于心脏病引起的呼吸心脏停止的危重患者采取的急救措施,是通过胸外按压或是其他方式使患者恢复有效的血液循环和心脏的自主搏动。心脏骤停目前已成为世界性的热门话题。在发生突发事件后,无法有效的判断以及急救已成为世界性的公众问题。而尽快、尽早、有效的心肺复苏是心脏骤停的决定生存率的关键因素。 【关键字】急救;有效的心肺复苏;护理 心脏骤停是临床急危重症之一,在其他地区包括我国每年超过30-40万人以上不等人死于心脏骤停,心脏骤停因心脏射血功能突然停止,当其发生后循环不良使血液无法正常运输到身体的各个重要的器官而难以维持器官的代谢需要,使肺和脑组织数十秒内缺血缺氧发生不可逆的损害。而心脏骤停的黄金时间6分钟可以极有效避免避免身体各组织的进一步损伤。如不及时有效的急救,身体机能下降,器官衰竭使死亡率大大增加。而存活率低和后期恢复不良是目前临床上未能有效解决的主要问题。我们也对CRP对于心脏骤停的必要性进行探讨。 1.资料显示,心脏停止跳动4s以上,患者出现眼前发黑的情况,10·20s,可发生晕厥和抽搐,称阿-斯综合征(Adams-strokes syndrome)接着出现叹息样呼吸及发绀,20-30s后呼吸停止,45s后瞳孔散大,1-2min瞳孔固定,4min后可造成中枢神经不可逆损伤。但在短时间内进行正确及时有效的心肺复苏的前提下,有效循环达到需要量,神经系统损伤将大大降低,恢复几率也会增加。方法; 判断意识;首先呼叫患者,并且双手轻拍打患者肩膀以及大声呼唤患者,若无反应,应触摸患者颈动脉10s并且观察患者有无胸口起伏,听口鼻有无呼吸音并感觉有无气流出入。在第一时间判断患者无意识和心脏停止跳动之后的黄金6分钟,对于患者来讲尤为重要。施救者每耽误一分钟,生存率降低3%—4%,错过这黄金6分钟甚至超过至10分钟未及时实施心肺复苏,复活成功率则几乎为零。 1.1判断呼吸;院外有专业急救者或是有急救条件的可以开放气道或人工呼吸,采取口对口或是面罩吹气行人工呼吸,吹气量为800-1000ml。时间为1-1.5秒,在进行胸外按压之前要先开放气道,保证呼吸道是通畅的:首先头偏向一侧,先把口鼻的分泌物清除,假牙或是有异物,会影响呼吸或是异物引起的呛咳。所以要将患者仰卧,松开衣领,挖出口中污物,取出假牙。然后可以采取:①仰头抬颈法:患者平卧,一手的小鱼际将前额向下压,另一只手讲患者颈部从后面轻轻上抬。②托下颌法;患者取平卧位,将两手托起左右下颌骨的同是使头后仰,下颌骨上仰。(前两种方法禁止于头颈部损伤患者)③仰面抬颌法:患者取平卧位,一手放于患者前额,一手放于患者下颌部,放于前额的手向下压,放于下颌的手向上抬,连贯起来不会损伤颈部。对于非专业或是现场施救者来讲,真正的开放气道和人工呼吸实施机会并不是太多,所以为了缩短开始按压时间,能够进一步提早的开始心肺复苏,非专业人员可只进行单纯胸外按压。 1.3按压位置:胸骨中下1/3交界处(直接定位或急救者的食指和中指沿患者肋弓下缘上移至胸骨下切迹,食指紧靠在胸骨下切迹处,中指紧靠食指,另一手的掌根紧靠中指放在患者胸骨上,即为正确的按压部位)心脏按压姿势:一手掌根部置于按压位置,另一手掌根部叠放其上,双手指紧扣进行按压;使身体稍前倾,使肩、肘、腕位于同于轴线上,与患者身体平面垂直,双肘关节伸直,利用上身重量垂直下压。按压深度:按压深度为5cm,过轻没效果,过重容易造成肋骨骨折或是血气胸。按压频率:为一分钟80-100次/分不得过快或过慢。目前不少研究者认为,按压频率高于120次/分,按压深度降低,心脏和胸腔变形减小不利于胸廓完全回弹,而按压后的胸廓扩张可以产生相对于大气压的负压,同时可以给有效血液循环前期运动储备血液,,若是胸廓不完全回弹会因为胸压增加使得心脏压力和颅内压增加而降低冠脉灌注和脑灌注压降低。在操作中,在按压过程中深度在达到要求的基础上,要等到胸廓充分回弹之后进行再一次的按压,保证每一次的胸外按压都能及时和有效。按压和通气频率应为30:2。在心脏骤停的早期急救关键在于胸外按压,对于院外的急救来讲开放气道和人工呼吸应用还是较难的,专业人士可以根据换这个现场情况来调整开始通气时机和复苏顺序。在院外或是院内急救的过程中,因为搬运或是开放气道不可避免会中断心脏按压。近年来多项研究指出,心脏按压中断回会降低心肺复苏的成功率,经动物实验表明,按压中断时间持续发生,即使不超过10s,也会造成动脉灌注不足。与此同时临床研究也显示,在非常好的心脏按压情况下,并且保证按压中断时间不超过10s,是可以明显观察到心脏的收缩,以及有足够的动脉血液灌注。因此,在高效的心脏按压以及尽量少的按压中断时间也会大大影响到心脏骤停患者总体的生存率。 2.0心肺复苏的有效指征:在CPR5个循环之后再次查看心电示波。当心肺复苏循环做完之后,要触摸患者颈动脉10s有搏动,同时患者胸口有起伏,看瞳孔由散大变为缩小,对光反射出现。观察颜面部、口唇、甲床由紫绀变为红润。手脚等肢体末梢温暖。自主呼吸出现,患者出现烦躁,挣扎等反射。血压维持在90/60mmHg。心率为60次/分。 患者恢复意识之后应及送往医院进一步治疗。 护理措施:当患者复苏成功后病情还不稳定,需要严密监测,以便于随时观察给予相应的处理。在复苏成功后,及时的治疗和后期的护理对患者恢复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1)在患者刚刚处于苏醒阶段,由于生命体征的还不稳定,应进行一级护理,心电监护随时密切观察患者当时的体征,同时做好患者眼部护理,褥疮护理等,注意保暖,密切观察患者24小时出入量。(2)建立静脉通路合理输液;及时建立静脉通路,以便患者用药,治疗。最好在中心静脉压和肺毛压监测下选择输液的速度和输液量,一般情况下可使用葡萄糖进行扩容,也可同时补充机体能量,但应尽量控制输液量和速度,以免加重心肌负担。(3)吸氧;有利于患者改善血氧饱和度,脑细胞和心肌氧供改善。持续低流量吸氧(4)保暖:患者昏迷状态,可使用暖水袋进行保暖,有助于改善微循环。当患者脑缺氧时间过长造成脑水肿昏迷。可能出现中枢高热,可使用冰帽和乙醇擦拭降温; 到目前为止,突发心脏骤停虽然是难以预料的疾患,但是只要能及时发现,早期救治,即使是在没有专业的人员和设备状态下,只要判断准确,和运用有效的急救方法,即使是徒手心肺复苏也会大大增加患者的生存率。就目前,急救知识已纳入中小学生的课堂课本中,只有全民动起来,我相信在未来的时间里,通过不断深入地研究,也会更完美,高效的急救方法。 参考文献 [1]周文静,唐丽梅,曹晓亚《急危重症护理查房》〔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5.10.26-33 [2]张红,胸外按压在心肺复苏中的研究进展〔C〕.李春盛.急危重症医学进展,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8-11

心肺复苏操作试题(二)

护理人员急救技能考试试卷(二) 一、选择题(每题2.5分,共20分) 1、心肺复苏成功与否的关键是() A有气管插管 B.在医院 C.时间早晚 D.是否给药 E.是否除颤 2、胸外心脏按压最常见的并发症是() A.肋骨骨折 B.心脏破裂 C.肝脏破裂 D.脾脏破裂 E.胃破裂 3、心肺复苏中处理室颤最有效的措施是() A.静脉注射肾上腺素 B.静脉注射利多卡因 C.同步电击除颤 D.非同步电击除颤 E.立即安放心脏起搏器 4、CPR时用于提高心脑血流灌注的药物是() A.阿托品 B.肾上腺素 C.去甲肾上腺素 D.氯化钙 E.利多卡因 5、现场心肺复苏操作首要步骤是() A.心前区叩击 B.心脏按压 C.口对口人工呼吸 D.按额托项,保持呼吸道通 畅 E.心内注射 6、首剂量能量为()的单相波形或双相波形电复律(同步)电击对于成人稳定型 单型性室性心动过速的疗效较好 A. 50J B. 100J C. 200J D.250J 7、胸外心脏按压部位:正确的按压部位是() A. 胸骨中、下 1/3 B. 胸骨中、下 2/3 C. 胸骨中、上 2/3 D. 胸骨中、上 1/3 8、胸外按压时要尽量减少中断,而且中断时间不超过() A. 5秒 B. 10秒 C. 15秒 D.20秒 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30分) 1、新指南流程中去除了___ __、_____和___________。 2、按压频率为每分钟______,按压幅度为_______并保证每次按压后_____________。 3、面对心脏骤停病人如果施救者未经过心肺复苏培训,则应该进行____________的心 肺复苏,直至_____________________或者急救人员或其他相关施救者已经接管病

文献2:全身红光治疗对烧伤创面愈合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_刘健

293 全身红光治疗对烧伤创面愈合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 文章编号:1671-7104(2010)04-0293-04 【作 者】【摘 要】【关 键 词】【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 Writers 】【 Abstract 】【Key words 】刘健1,方庆伟2,郑捷新1,窦懿1,张勤1,廖镇江1,林才3,徐建军 3 1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灼伤整形科,上海,200025 2 解放军第一一八医院烧伤科,浙江,温州,325000 3 温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烧伤科,浙江,温州,325000 目的 探讨全身红光治疗对烧伤创面修复的影响及其安全性评价。方法 将深II 度创面的患者138例,随机分为全身红光治疗 组和常规治疗组,每组各69例。在不干扰患者正常治疗的前提下,分别给予PDT-FL-201型全身红光治疗机治疗或不采用红光治疗。1次/d ,每次30分钟,连续照射直至创面完全愈合。在伤后第7、10、14 、21天和痊愈当天进行临床相关指标的评价。结果 应用全身红光治疗组和对照组创面平均愈合时间分别为19.86±2.43天和21.02±2.97天,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伤后第10天、14天换药时疼痛强度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PDT-FL-201型吊顶式全身红光治疗机治疗以早期深二度烧伤为模型的急性创面具有促进创面愈合与缓解疼痛的作用。 全身红光治疗;烧伤;创面愈合318.51 B doi:10.3969/j.isnn.1671-7104.2010.04.016Liu Jian 1, Fang Qingwei 2, Zheng Jiexin 1, Dou Yi 1, Zhang Qin 1, Liao Zhengjiang 1, Lin Cai 2, Xu Jianjun 2 1 Burn Center, Ruijin Hospital affiliated to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25, China 2 Burn Department of the 118th Hospital of PLA, Wenzhou, Zhejiang, 325000. 3 Burn department, 1st hospital affiliated to Wenzhou Medical College, Wenzhou, Zhejiang, 325000, China Objective T o investigate effects of systemic red light therapy on wound repair of burned patients and discuss its possible mechanisms of wound healing promotion. Methods 138 burnd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systemic red light treatment group (n=69) and control group (n=69). Patients in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therapy, while those in test group were given systemic red light therapy once a day, 30 minutes at a time until the wounds were recovered. The clinical findings and variables indicating wound repair were assessed on the 7th, 10th, 14th day, 21st day post-burn and the day when the wounds were healed. Results Mean time of wound recovery were 19.86±2.43 days and 21.02±2.97days respectively of those deep-thickness wounds in tes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ce(P<0.05). For the severity of the pain, VAS during time of dressing change on the 10th, 14th day post burn was lower in test group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 which indicated less painful in test group (P<0.05), suggesting pain relief effect of systemic red light therapy. Conclusion Systemic red light therapy was effective to promote wound healing of deep-thickness burn wounds and other similar acute wounds. Simultaneously, it is efficacious in pain relief and safe for those patients. systemic red light therapy, burns, wound repair Efficacy and Safety Evaluation of Systemic Red Light Therapy for Burn Wound Repair :作者简介:刘健(1974年-),女,主治医师, 外科学硕士 E-mail: jennetrj@https://www.doczj.com/doc/8618723946.html, 红光治疗是通过物理学方法滤去其他光线,包括对皮肤有损害的紫外线以及具有热效应的红外线部分,仅保留600-700 nm 波段的红光照射人体,被人体细胞线粒体强烈吸收的红光,通过光化学作用,促进物质代谢,使细胞活性加强,并提高机体免疫力和创面内巨噬细胞吞噬功能,促进上皮细胞、成纤维细胞的再生与损伤毛细血管的修复,能够加速创面愈合[1,2]。丹麦临床医学家奈尔斯·赖伯格·芬森尝试采用红光疗法治疗天花和狼疮病人获得成功,因此而得到1903年的诺贝认识的加深,开始重视红光促进创面愈合的研究。成鹏 等[2]对红光照射大鼠溃疡创面的试验病理发现, 红光照射后,上皮细胞及毛细血管增生明显,高倍视野下可见9-12个毛细血管结构,成纤维细胞丰富,排列整齐。因而,推测红光通过光量子的生物刺激作用,提高创面内巨噬细胞吞噬功能,促进上皮细胞、成纤维细胞的再生,有利于创面的修复,并利用损伤修复的毛细血管提供营养,从而加速创面的愈合。Zhang 等研究表明红光照射可刺激表皮生长因子(EGF)分泌,促进细胞增殖[3] 。 研究表明红光治疗创面愈合具有以下特点:1. 缩短创面愈合时间;2. 减轻愈合过程中疼痛[1,2]。 本研究分析了138例烧伤患者应用PDT-FL-201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