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蛋黄油促进大鼠Ⅲ度烧伤愈合作用的实验研究

蛋黄油促进大鼠Ⅲ度烧伤愈合作用的实验研究

蛋黄油促进大鼠Ⅲ度烧伤愈合作用的实验研究

烧伤是生活中常见的意外伤害。防止烧伤创面感染、通过药物使烧伤创面减少感染机会,促进上皮增殖、减少瘢痕愈合始终是烧伤创面治疗的重点内容。目前,外用磺胺嘧啶银(SSD)是烧伤创面的通用治疗方式,这主要由于它具有抗菌潜能[1],但是迟发性伤口愈合也是含银药膏的常见不良反应[2]。中国传统医学典籍记载,蛋黄油具有收敛生肌、促进创面愈合作用,但现代医学缺乏有关此作用的实验数据。笔者在此项研究中,分别用禽蛋中提取的蛋黄油、SSD为大鼠治疗,通过观察创面愈合情况和组织病理学评分结果评估其医学作用。

1 材料与方法

1.1 蛋黄油提取

蛋黄油采用渗漉法提取,将鲜鸡蛋煮,取蛋黄捣碎,加入乙醇,使其液面高于蛋黄粉2~3 cm,于渗漉器静置36 h后,再加入适量的乙醇渗漉,回收乙醇,提取蛋黄油[3]。消毒回收,玻璃瓶装,常温备用。

1.2 SSD

采用新乡华信药业生产的1%磺胺嘧啶银软膏。

1.3 烧伤模型的制备

90只体质量在180~200 g之间的雄性Wistar大鼠,在标准环境下饲养。用氯胺酮和利多卡因肌内注射使大鼠镇静,将大鼠背部剃毛,置于100 ℃恒温水浴中15 s,制作35%TBSAⅢ度烫伤大鼠模型[4-5]。

1.4 实验动物分组

大鼠烧伤24 h后,随机(随机数字法)将90只大鼠分成3组,每组30只。1用蛋黄油治疗创面;2用1%的SSD软膏治疗,3作为空白对照组。

实验方法:第一、二组的创面每日清创消毒并用药1次,空白对照组仅每日清创消毒。每天观察大鼠烧伤创面表现及创面收缩情况。

根据烧伤伤口愈合的一般规律,在烧伤后的第7,14,30天分别测量动物病灶的大小,并在第7,14,30天分批处死大鼠,每批每组10只。切取大鼠烧伤区创面并以福尔马林固定。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染色)将组织切片染色。按Galeano法进行组织学评分[6]:包括上皮化程度(是否存在上皮生长,结痂,皮肤水肿,上皮内炎症细胞浸润等),肉芽组织和胶原基质组织合成(脂肪组织作为替代物质闭合伤口,致密的嗜酸性粒细胞的胶原基质,水肿,出血,炎症的等级,梭形或星型成纤维细胞的数量和排列),炎症浸润(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

胞),血管生成(新生血管腔的数量,纤维蛋白沉积和出血)。组织学评分如前所述,分数介于1到4之间。

1.5 统计学方法

实验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数据使用SPSS软件(11.5版,芝加哥,USA)的非参数检验的Kruskal-Wallis 和Mann-Whiteney检验方法,以P <0.05为差异是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分别在烧伤诱导后的第7、14、30天测量烧伤面积情况。蛋黄油、SSD和对照组在7 d后的创面大小分别为6.42,7.53和8.32 cm2。蛋黄油组和其他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治疗的第14、30天,蛋黄油组和另两组的创面大小差异依然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组织学研究结果也表明,蛋黄油、SSD和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蛋黄油组有良好的上皮再生作用。肉芽组织的形成包括嵌入到嗜酸性粒细胞的胶原基质中的椭圆形或梭型的成纤维细胞,大多平行于上皮细胞存在。血管周围的区域有少量炎症细胞浸润。蛋黄油组肉芽组织中间的新生毛细血管数量最多,间质浸润最少,并且没有出血的表象。

对照组组织学切片显示,受损组织有疏松的胶原基质成分,并有散在分布的成纤维细胞,可见细胞水肿、出血和纤维蛋白沉积。肉芽组织中少见血管充血。表皮层缺少上皮覆盖证据,仅有不完整的单层表皮细胞覆盖。

3 讨论

用鸡蛋炼制的油脂又称为鸡蛋黄油,作为药用已有1400余年的历史。中医认为蛋黄油具有清热润肤、消炎止痛、收敛生肌和保护疮面的作用。我国当代医疗工作者多年来尝试使用蛋黄油治疗临床烧伤创面,有应用蛋黄油后Ⅱ度烧伤患者7 d治愈[7]。还有研究者用蛋黄油纱替代凡士林油纱治疗深度的烧伤残余肉芽创面[8-9],以及植皮术后残余创面[10],加快了创面愈合速度。蛋黄里可以找到所有的脂溶性维生素,蛋黄还是为数不多的含有天然维生素D的物质[11],这些物质对人体皮肤的再生和代谢有着重要作用。蛋黄中的蛋黄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 york,Ig Y),Ig Y可能具有抗氧化功能[12],同时对防止微生物侵袭具有重要作用。蛋黄油组炎症反应较轻,似与此有关。

烧伤会导致一系列的细胞损伤和死亡,而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不仅造成血管内皮结构的损害,还严重消弱了内皮细胞在调节血管张力、抑制血小板黏附和聚集,甚至造成严重的创伤休克和多器官受累[13],烧伤多属意外所致,因此烧伤后的良好治疗尤为关键。

本实验中,在烧伤后的第7、14、30天,蛋黄油组小鼠的(cm2)分别为

(6.42±0.5),(4.35±0.3),(2.08±0.6),而SSD分别为(7.53±0.4),(5.42±0.6),(3.35±0.3),对照组分别为(8.32±0.5),(6.72±0.4),(5.04±0.7)。应用蛋黄油治疗烧伤组的烧伤面积较其他两组显著减小,且30 d内药效持久。说明蛋黄油具有良好的上皮再生作用。这是因为蛋黄中的成分可以有效减少分解代谢,增加基质合成,从而促进上皮再生。这在肉芽组织的形成和肉芽组织嵌入到嗜酸性粒细胞的胶原基质过程中作用明显。通过病理切片观察,蛋黄油组肉芽组织中间的新生毛细血管数量最多,间质浸润最少,并且没有出血的表象。创面愈合分为炎症反应期、细胞增殖期及基质重塑期,虽然各个时期相互重叠移行,但如果炎症反应重、出现感染,将使创面停留于炎症反应期,抑制细胞增殖,从而影响愈合。本实验中蛋黄油应用后局部炎症反应轻,使创面较容易并较快过渡到细胞增殖期,从而促进愈合。表明蛋黄油的确非常适合用于烧伤后的伤口恢复。但本实验因样本量仅为90个,存在局限性,应在今后的实验探究及临床观察中不断积累经验。既往有研究表明,内皮损伤、炎症反应、凝血功能障碍参与脓毒症发展的整个过程,并互相交互由多种因素引起[15]。因此,应彻底治疗烧伤,防止诱发脓毒症发生。本实验表明,蛋黄油具有改善烧伤创面局部微循环、减轻炎症反应、增加修复组织中毛细血管数量及促进上皮增生的作用,对促进烧伤创面愈合具有积极作用。其价廉易得,制备简单,便于推广使用,因而具有积极的推广价值。目前蛋黄油中各个组分对促进创面愈合的具体影响尚不清楚,值得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Chung JY,Herbert ME. Myth:silver sulfadiazine is the best treatment for minor burns[J]. West J Med,2001,175(3):205-206.

[2] Khorasani G,Hosseinimehr SJ,Zamani P,et al. The effect of saffron extract for healing of second-degree burn wounds in rats[J]. Keio J Med,2008,57(4):190-195.

[3] 张林. 超临界CO2萃取法制备蛋黄卵磷脂的研究[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03,25(3):283-286.

[4] Galeano M,Altavilla D,Bitto A,et al. Recombinant human erythropoirtin improves angiogenesis and wound healing in experimental burn wounds[J]. Crit Care Med,2006,34(4):1139-1146.

[5] 李志清,黄跃生,杨宗城,等. 早期切痂对烧伤大鼠肺组织核因子-κB 活化的影响[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7,16(5):474-475.

[6] 李志清,黄跃生,杨宗城,等. 核因子-κB在大鼠烧伤后中性粒细胞致心功能损害中的作用[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8,17(9):921-924.

[7] 白红红.蛋黄油治疗烧烫伤42例[J].中国民间疗法,2006,14(11):23.

[8] 曹建功,刘光晶.蛋黄油在烧伤残余肉芽创面的应用[J].中国中西医结合

外科杂志,2004,10(4):320-321.

[9] 张桂兰,彭友林,张红伟.碘伏加蛋黄油纱行顽固性烧伤残余创面换药的疗效观察[J].临床护理杂志,2008,7(6):72-73.

[10]张林.蛋黄油提取工艺及临床应用研究[J].吉林中医药,2009,29(2):166-168.

[11] 刘杰. 蛋黄油脂肪酸组成分析[J].农业科技与装备,2008,(6):47-48.

[12] Gutierrez MA,Takahashi H,Juneja LR. Nutritive evaluation of hen eggs[M]// Yamamato T,Juneja LR,Hatta H,Kim M,eds. Hen eggs,their basic and applied science. 2nd ed. CRC Press,New York,1997;25-35.

[13] 张万福,胡大海,吕根法,等. 胰岛素对烧伤血清诱导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及机制[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9,18(1):56-59.

[14] Lee MH,Laxmikantha N,Ong EH,et al. Comparing lignocaine-adrenaline-tetracaine gel with lignocaine infi ltration for anesthesia during repair of lacerations:A randomized trial[J]. World J Emerg Med,2013,4(4):281-284.

[15] Ding H,Cao XY,Ma XG,et al. Endothelial cell injury with inflammatory cytokine and coagulation in patients with sepsis[J]. World J Emerg Med,2013,4(4):285-289.

P1124-1126

黄蜀葵提取物对大鼠背部深Ⅱ度烫伤的治疗作用

黄蜀葵提取物对大鼠背部深Ⅱ度烫伤的治疗作用 宋必卫;刘洁琼;章方珺;杨轶安;付再林 【摘要】为观察黄蜀葵提取物(HSK)促进SD大鼠深Ⅱ度烫伤创面愈合作用,利用超级控温烫伤仪制备大鼠深Ⅱ度烫伤模型,以美宝湿润烧伤膏(MEBO)为阳性药,观察烫伤皮肤创面外涂HSK后开始结痂和脱痂时间、愈合时间、创面愈合率和瘢痕形成情况,并取烫伤部位全层皮肤做HE染色切片观察组织损伤和修复状况.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HSK给药组大鼠烫伤创面开始结痂、脱痂及完全愈合的时间均明显缩短,各时间点创面愈合率显著提高,烫伤创面愈后瘢痕面积显著减小,烫伤皮肤病理形态显著改善.结果表明:HSK能显著促进烫伤创面的愈合,是一种良好的外用烫伤治疗药物. 【期刊名称】《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年(卷),期】2017(045)001 【总页数】4页(P47-50) 【关键词】黄蜀葵;MEBO;烫伤;创面愈合;瘢痕 【作者】宋必卫;刘洁琼;章方珺;杨轶安;付再林 【作者单位】浙江工业大学药学院,浙江杭州310014;浙江工业大学药学院,浙江杭州310014;浙江工业大学药学院,浙江杭州310014;浙江工业大学药学院,浙江杭州310014;浙江工业大学药学院,浙江杭州31001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65

烧烫伤一般是指由物化因素如沸水(油)、蒸汽、电、火焰、放射线或化学物质等作用于人体引起的外伤性疾病,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意外性伤害之一[1-3].我国每年约有2 000万人遭受不同程度的烧烫伤,在因意外伤害而死亡的人数中,烧烫伤仅次于交通事故,排第二位[4-5].烧烫伤常用局部外用药治疗,西药主要用磺胺嘧啶银预防创面感染,毒副作用较多;中药多用湿润烧伤膏(MEBO)治疗. 黄蜀葵是锦葵科秋葵属植物,是传统民间用药,历史悠久,始载于宋代刘禹锡所著的《嘉佑本草》.现代药理研究证明黄蜀葵花主要含黄酮类、有机酸类、甾类及挥发性成分等,具有镇痛、抗氧化、保护心脑血管、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等功能[6-7].尽管中国药典已明确其功能主治为“外治痈疽肿毒、水火烫伤”[8],但其治疗烧烫伤作用一直未见药理学研究报道.因此,本研究通过采用超级控温烫伤仪建立大鼠背部深Ⅱ度烫伤模型,观察HSK提取物对实验性烫伤的治疗作用. 1.1 药品与试剂 黄蜀葵干燥花(购自安徽);美宝湿润烧伤膏(产品批号1506903A,汕头市美宝制药有限公司). 试剂采用95%工业酒精;乙醚、硫化钠(均为分析纯,杭州化学试剂有限公司);甲醛溶液(分析纯,上海凌峰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1.2 实验仪器 真空旋转蒸发仪(型号RE-S2A,上海亚龙生化仪器厂);超级控温烫伤仪(型号YLS-5Q,济南益延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电子分析天平(Mettler Toledo,型号AL104);倒置光学显微镜(Nikon Eclipse,型号TS100-F DH1). 1.3 实验动物 清洁级SD大鼠,体重220~250 g,雌雄各半,购自浙江省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中心,动物许可证号:scxk(浙)20140001. 1.4 黄蜀葵花提取物(HSK)的制备

比较各种动物在实验中的优缺点

医学实验动物学 创伤修复动物模型的建立创伤修复是创伤学乃至整个医学中最重要又是最基本的问题之一。随着人们对创伤研究层次的不断加深以及研究范围的不断扩展,相关的动物实验也在不断向纵深发展。其中,建立理想稳定的创伤动物模型是现代创伤外科领域在基础与应用研究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实验方法和手段,一个符合临床发病过程和符合影响创面修复主要因素的动物模型将有助于更科学、更准确地认识创伤后机体各系统及局部创面的演变规律,为临床针对性地治疗、护理创伤病人提供基础资料。笔者根据自己建立创伤动物模型的实践,并结合国内外有关报道,对几种实用的创伤修复动物模型的建立综述如下。 1 创伤修复动物的选择 实验动物的选择主要根据动物的解剖生理特点,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实验目的为原则。选择的原则应注意 4 点 1. 1 注意选择与人相似的实验动物如猪、狗、羊、兔、大鼠和豚鼠。观察药物的作用与创面愈合进展情况常选择与人皮肤组织结构相似的猪、狗和豚鼠,它们也同样适宜于有关创伤休克的研究。鼠由于对一般炎症反应敏感,故适合用于创面脓毒症和创面用药的研究。 1. 2 意动物的种类、品系特点不同种类的动物对接受致敏物质的

反应程度是不一样的,如豚鼠> 兔> 狗> 小鼠。热原反应宜选用兔和豚鼠,不宜选用大鼠和小鼠。做心功能测压宜选用狗、兔,其次是大鼠。在放射、烧伤复合伤的实验研究中常选用狗、大鼠和小鼠而不选兔,因为兔照射后常引起休克而死亡。 1.3意动物实验的重复性与可靠性为了增强动物模型的重复性,必须严格控制动物品种、品系、年龄、性别、体重、健康状况等方面的差异,同时还要在饲养管理、实验与环境条件、季节、消毒情况、实验步骤、药品的规格、药物剂量、给药途径以及实验者操作技术熟练程度等方面要保持一致,才能保证重复的可靠性。 1.4 注意实验动物的一般要求和特殊性在选用动物时除需要遵守实验动物的一般原则外,还应考虑到不同研究项目对动物的特殊要求,在实验中应尽量排除实验动物的个体差异对结果的影响。为保证结果的可靠性和易于重复,通常应选用成年、健康动物进行实验。对创伤研究而言,一般首选雄性动物。如果考虑到性别差异对结果的影响,也可采用雌雄各半做实验。 2 建立创伤修复动物模型的方法 在建立创伤动物模型的全过程中必须遵守《保护实验动物国际条款》,人道地对待实验动物。动物若麻醉不成功不得进行实验。2.1全层皮肤切除伤模型首先采用戊巴比妥麻醉动物(30 mg/ kg) ,麻醉成功后再进行制模。此模型一般是在动物背部脊柱两侧旁开 2 cm ,用特制打孔器或利刀全层切除皮肤,若在实验的过程中需要监测生命体征,特别是要进行动脉插管监测平均动脉压时,则可

自制烧伤膏治疗烧烫伤的实验研究

自制烧伤膏治疗烧烫伤的实验研究 高丽萍;李荣振 【摘要】Objective:In the process of observation of homemade burn cream in the treatment of burn clinical pharma-codynamics effect. Methods:by establishing mice ear swelling model burn,hot plat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self-made burn cream pain model,through in vitro bacteriostasis experiment observe its bacteriostasis and through the preparation of Wistar burn model in rats,observe its effect on the regulation of intestinal flora in vivo. Results:the self-made burn cream can ob-viously improve burn model rat intestinal mucosa damage,have obvious inhibition on the growth of pathogenic bacteria,and has obvious anti-inflammatory analgesic effect(P < 0. 05). Conclusion:The self-made burn cream has obvious anti-in-flammatory analgesic bacteriostasis,with burn model can obviously improve the intestinal mucosa injury in rats and its mechanism may be related to correct the imbalance of intestinal flora.%目的:观察自制烧伤膏在治疗烧烫伤过程中的临床药效学作用。方法通过建立小鼠烧烫伤耳肿胀模型、热板致痛法模型观察自制烧伤膏的作用,通过体外抑菌试验观察其抑菌作用以及通过制备 Wistar 烧伤模型大鼠,观察其对在体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结果自制烧伤膏能明显改善烧伤模型大鼠肠黏膜损伤情况,对致病菌的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并具有明显的消炎镇痛作用(P <0.05)。结论自制烧伤膏具有明显的消炎镇痛抑菌作用,对于烧伤模型大鼠能明显改善肠黏膜的损伤,其机制可能与纠正肠道菌群失调有关。

创伤愈合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创伤愈合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创伤愈合,一直是医学研究中最重要的课题之一。然而,其相关的研究进展却长期受限于以下两方面因素的影响:①缺乏合适的异常瘢痕形成的动物模型; ②缺乏敏感的能定量反映创伤和创伤修复的方法。动物模型对于创伤愈合研究来说,其重要性不容置疑。就如同发生在人类的其他各系统疾病一样,要深刻认识它们的本质,了解其相应病理改变或测试某一种药物或治疗方法对其是否有效和安全,都应该先在相应的动物实验模型上进行研究和验证,然后才能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可以认为,现代医学的发展离不开动物实验模型的广泛应用。近年来,在创伤愈合领域,关于动物实验模型的研究有了一些新的进展和成果报道,本文在复习文献的基础上,综述如下。 1动物模型的选择原则 一般动物模型的选择,应该注意以下几点基本原则:①能正确复制所要研究的损伤或病变;②可以多次或用多种方式进行实验;③实验可被别人重复;④在实验中可获取多个活检标本;⑤容易操作并与动物实验设备相适应;⑥有可供实验观察的足够时间。而在创伤愈合研究中,动物模型的选择需要更加精准和确切。对于不同的创伤愈合类型或是同一愈合类型中不同阶段某个具体问题的研究,应该由与之对应的或相似度最高的不同实验动物模型来进行。例如:在研究烧伤创面愈合的收缩增强过程时,选用小鼠烧伤模型较佳。而在研究创伤修复的再上皮化过程时,刃厚皮片供区的创面愈合模型或点状植皮动物模型均被认为是合适的选择。 2急性伤口愈合模型 急性伤口愈合模型(models of acute woundhealing),是指创伤发病急、致伤因素较为明确、病程相对较短,不伴有其他明显影响愈合的有害因素存在,创口以急性炎症反应为特征的一类创伤愈合模型。 2.1切开性伤口模型:通常是用剪刀或刀片切割动物皮肤,形成线形切口,可深至皮下。常用的动物有鼠、兔或猪等,切口常选在动物的背部或腹部。这一模型可用于观察伤口愈合过程以及各种全身或局部使用的药物、敷料等对伤口愈合的影响作用。另外,此模型还常被用来研究愈合创面的抗张力强度(tensile strength),其传统方法是在伤口愈合过程中不同时间点上分别切取创面标本,再用表面张力计测量其张力强度,后作比较和分析。这种方法作为一种体外性测试,并且测量值是通过与切口垂直方向的单向拉力来获取,因而与切口实际的多轴向力学作用相比还存在着一定差异。Gingrass等设计了一种活体测量伤口张力强度的动物模型,其方法是通过真空负压装置作用于SD大鼠的线形切口区,依靠吸引作用产生多轴向拉力。其相关实验研究证实,这一模型的测量参数更接近临床实际,结果也更为确实可信。 2.2切除性伤口模型:使用特制的打孔器或剪刀、刀片在动物体表(多在背

椒目仁油软膏对大鼠烧伤创面愈合作用及皮肤安全性评价

椒目仁油软膏对大鼠烧伤创面愈合作用及皮肤安全性评价康荣;曹蔚;谢艳华;宋小妹;王四旺 【摘要】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the send oil cream of Zanthoxylum bungeanum Maxim on wound healing in scalded rats and evaluate the local toxicity on animal ski, rats were divided into 4 groups, the send oil cream of Zanthoxylum bungeanum Maxim, Jing Wanhong cream, matrix and model group. Wound healing rate and time and wound infection situation were used to evaluate therapy effects. The matrix, positive agent (2,4-dinitro-chloroben-zene) and the send oil cream were applied on normal or damaged ski areas of rabbits or Guinea pigs to conduct acute toxicity test, sensitivity test and irritation test, respectively. It is resulted that send oil cream of Zanthoxylum bungeanum Maxim could significantly promote the heal of burn wound (P <0 ? 05). It did not cause acute toxicity when applied on the skin of rabbits. Single or multiple doses of the send oil cream did not cause irritation. It is conclused that send oil cream of Zanthoxylum bungeanum Maxim can increase the heal of burn wound and has no obvious acute toxicity.%以椒目仁油软膏对烧伤创面的愈合作用及评价皮肤安全性,用大鼠背部制备小面积深Ⅱ度烧伤创面,并将创面分为椒目仁油软膏、京万红治疗和空白基质、模型对照4组.以创面面积愈合率、脱痂时间和创面感染情况评价治疗效果.将空白基质、阳性致敏物(2,4-二硝基氯苯)和椒目仁油软膏用于家兔、豚鼠背部完整或破损受试皮肤,分别进行皮肤急性毒性试验、过敏试验和刺激性试验.结果:椒目仁油软膏能显著促进创面愈合(P<0.05).应用于家兔皮肤上,未见急性毒性反应.一次或多次给药均对豚鼠皮肤无刺激性.反复致敏后使用也未见皮

蛋黄油的现代研究进展

蛋黄油的现代研究进展 标签:蛋黄油;成分;提取工艺;药理活性;应用;综述 蛋黄油为雉科动物家鸡Gallus gallus domesticus Brisson鲜卵的卵黄提取物[1]。蛋黄油既可食用,又有药用价值。《集验方》、《日华子本草》、《本草纲目》、《医林纂要》、《本草品汇精要》等著作中均有蛋黄油治疗疮、褥等疾病的记载[2]。笔者现从成分、提取工艺、药理、应用等方面综述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蛋黄油的研究成果,并对其在药品与保健食品方面的开发前景展开讨论。 1 成分 鸡蛋蛋黄由51.7%的水分、16.3%的蛋白质、31.2%的脂质、0.8%的糖质和无机物组成[3],是鸡蛋中营养价值最为丰富的一部分。蛋黄油来源于鸡蛋黄,是鸡蛋黄中脂溶性物质的总称。《湖南省中药材标准》(2009年版)对蛋黄油性状的描述为“棕黄色的黏稠状物,具蛋黄特有的香气。温度低时,凝固成棕黄色固体,加热后,溶化为红棕色液体”,在室温下易析出硬脂而逐渐分层,上层为红棕色液体,下层为黄棕色稠膏状物[1,4]。由于提取方法不同,蛋黄油成分含量有较大差异,一般认为,蛋黄油含脂肪类、蛋白质氨基酸类、维生素、矿物质四类成分[5]。 1.1 脂肪类 蛋黄油含有的脂肪类成分主要为磷脂类(32.8%)、脂肪酸类(62.3%)以及少量的固醇(4.9%)和微量脑磷脂[6]。含有丰富的卵磷脂和不饱和脂肪酸是蛋黄油的主要特征。 1.1.1 磷脂类蛋黄油中的磷脂主要是卵磷脂和脑磷脂[6],其中磷脂酰胆碱(卵磷脂,Phosphatidylcholine)73.0%、磷脂酰乙醇胺(脑磷脂,Phosphatidylethanolamine)15.0%、溶血磷酸胆碱(Lysophosphatidylcholine)5.8%、溶血磷脂酰乙醇胺(Lysophosphatidylethanolamine) 2.1%、神经鞘髓磷脂(Sphingomyelin)2.5%、磷脂酰肌醇(Inositol phospholipid)0.6%、缩醛磷脂(Plasmalogen)0.9%。 1.1.2 脂肪酸类蛋黄油中甘油三酸酯的脂肪酸组成非常丰富,其相对含量为:棕榈酸19.91%、棕榈油酸 2.25%、硬脂酸7.89%、油酸42.86%、亚油酸22.95%、亚麻酸0.94%,不饱和脂肪酸总含量达到69%[7]。 1.1.3 类甾醇蛋黄油类甾醇中胆甾醇占绝大部分,还有链甾醇、胆甾烯醇、麦角甾醇、β-谷甾醇、Δ-胆甾烯醇、羊毛甾醇[6]。 1.2 蛋白质氨基酸类

创愈生肌散对糖尿病大鼠模型慢性创面的治疗作用研究

创愈生肌散对糖尿病大鼠模型慢性创面的治疗作用研究 目的:观察以中药传统方剂生肌散为基础的改良新药创愈生肌散对糖尿病大鼠模型慢性难愈创面的治疗作用。方法:对糖尿病大鼠模型慢性难愈创面经随机分组后给予外用创愈生肌散和rb-bFGF,以未作处理的创面作为空白对照。分别在伤后第1、4、7、10、14和21天观察各组慢性难愈创面的愈合情况,使用Real time PCR方法检测各时间点慢性难愈创面中VEGF、HIF-1α以及Ang1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在糖尿病性慢性难愈创面模型中,创愈生肌散组糖尿病性慢性难愈创面的愈合时间为(21.3±2.1)天,rb-bFGF组创面的愈合时间为(23.2±2.4)天,对照组创面的愈合时间为(26.8±2.8)天,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Real time PCR方法检测发现,创愈生肌散组的创面标本中的VEGF、HIF-1α以及Ang1表达量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创愈生肌散可明显缩短糖尿病性慢性难愈创面的愈合时间,创愈生肌散可通过上调VEGF、HIF-1α以及Ang1等与新生血管密切相关的基因表达而促进创面中的血管生成。 标签:创愈生肌散;大鼠;糖尿病;慢性难愈创面 创面是正常皮肤组织在外界致伤因素及机体内在因素如营养不良、缺氧和感染等作用所导致的损害,表现为破坏皮肤完整性及丢失正常组织形态及功能。通常将4~6周不愈合的创面称为慢性难愈创面,大多需要长时间的治疗,每年创面处理的医疗费非常高。伴随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人口逐步老龄化,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伴随而来的糖尿病性慢性创面的发生率越来越高,除了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治疗不及时的慢性创面经常致残、致畸[1-2]。大量实验已证明慢性难愈创面愈合的核心问题之一是局部血运不良,创面愈合血管化延迟,因此,寻找促进创面愈合的血管化的新药十分必要[3]。目前临床上使用各类生长因子,但是临床试用效果并不理想,且存在价格昂贵、半衰期短、基因治疗的不成熟性等问题。然而,千百年来,祖国医学的中药外用对创面愈合却具有独特疗效。因此,充分发挥外用中药有效促进创面愈合的特长,系统研究药物作用机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创愈生肌散是由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根据中药传统方剂生肌散改良而来的新型中成药制剂,该药物在药理上具有止血、消肿、消炎、促进伤口愈合,治疗各种烧烫伤、外伤有效的方法功效,在对犬的大、中、小型切口模型中,创愈生肌散能明显缩短创面愈合时间,降低创面感染率,促进愈合[4-5]。 为了研究创愈生肌散对慢性难愈创面的治疗功效和相关机制,本实验通过构建糖尿病慢性难愈创面动物模型,与rb-bFGF和空白对照相比,观察使用创愈生肌散后慢性难愈创面动物模型的创面愈合情况。并且采用分子生物学的方法,检测血管形成及相关分子的表达,深入探讨创愈生肌散促进慢性难愈性创面愈合血管化的分子机制。 1 材料和方法 1.1 实验动物及试剂:本实验使用SD大鼠均为雄性,8~10周龄,150~200g,由第四军医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Real time PCR试剂盒为日本TaKaRa公司产品;VEGF单抗、HIF-1α单抗和Ang-1单抗为武汉博士德公司产品;rb-bFGF为珠海亿胜生物制药有限公司产品。 1.2 Ⅱ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的构建:54只SD大鼠均喂以高糖高脂饲料,配

速效烧伤油治疗烧伤的药效学和体外抑菌作用研究

速效烧伤油治疗烧伤的药效学和体外抑菌作用研究 刘玉明;靳小青;吴苏舒;钮燕;沈越;王庆蓉 【期刊名称】《中国药业》 【年(卷),期】2007(16)19 【摘要】目的观察速效烧伤油促进烧伤创面愈合的作用及其体外抗菌效果.方法建立小鼠背部Ⅱ度烧伤和大鼠Ⅲ度烧伤模型,观察药物对烧伤的治疗效果;通过体外抑菌试验,考察药物的抑菌作用.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速效烧伤油可明显减少创面渗出、缩短愈合时间,其作用相当于京万红软膏;速效烧伤油体外对致病菌有明显抑菌作用.结论速效烧伤油具有明显促进实验动物烧伤创面愈合的作用. 【总页数】2页(P6-7) 【作者】刘玉明;靳小青;吴苏舒;钮燕;沈越;王庆蓉 【作者单位】海军医学研究所新药研究中心,上海,200433;海军医学研究所新药研究中心,上海,200433;海军医学研究所新药研究中心,上海,200433;海军医学研究所新药研究中心,上海,200433;海军医学研究所新药研究中心,上海,200433;海军医学研究所新药研究中心,上海,20043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5.5 【相关文献】 1.复方虎杖烧伤液及烧伤油治疗烧伤38例 [J], 李智;李怀宝;韩文斌;杨志光;郭宏君;肖兵

2.速效烧伤液治疗烧伤348例疗效观察 [J], 邵钰;王振国;石法根;张宝贵;康凌芳;秦建国 3.速效烧伤油镇痛作用实验研究 [J], 刘玉明;靳小青;陆翠琴;吴苏舒;钮燕 4.败毒生肌油治疗烧伤的药效学研究 [J], 漆晓琼;黄丽萍;张甦 5.速效烧伤膏治疗烧伤158例观察 [J], 高松;王文松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治疗烧伤的中药制剂研究综述-中医外科学论文-中医学论文-医学论文

治疗烧伤的中药制剂研究综述-中医外科学论文-中医学论文-医学论文 ——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 烧伤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创伤性疾病,具有多重发病机制的特点。近年来,由于现代技术的应用,中药制剂治疗烧伤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突破。相较于西药的单一作用机制,中药制剂中所含的成分较为复杂,通常同时兼具两种或两种以上作用,如镇痛、抗感染、减少创面液体渗出、成痂、脱痂、促进创面愈合、减少瘢痕形成及免疫调节等,且费用相对较低。本文中,笔者通过查阅文献资料,总结了近年来中药制剂治疗烧伤的相关研究进展,现报道如下。 1 镇痛 烧伤疼痛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疼痛,其强度被认为在所有疼痛中最为剧烈。烧伤急性疼痛的发生与多方面因素相关:皮肤组织受损致使皮肤神经末梢暴露,暴露的神经末梢本身具有异位电流以及受空

气和周围环境中各种因素刺激;发局部或全身性炎症反应,产生如5-羟色胺、组胺、激肽及缓激肽、前列腺素等多种致痛炎症介质;继发创面肿胀、皮肤张力增高等刺激或压迫皮肤神经;创面局部或创周因血管收缩、血液淤滞、微血栓形成引起缺血缺氧、酸中毒等;创面或创周立毛肌受理化及生物因素刺激引发痉挛等[1]. 1.1 黄连解毒膏 黄连解毒膏(由黄连、黄柏、黄芩、大黄、金银花、地榆、当归、川芎、紫草、冰片、蜂蜡、麻油组成)外敷10 min后疼痛减轻或消失,其止痛、解毒机制包括保护暴露的神经末梢;与深层产生的炎症介质中和,减少了对创面的刺激;药物很快渗透到表皮深层,作用于立毛肌并使其松弛;作用于深层微循环,使血液循环的疲滞逐步解除[2]. 1.2 美宝湿润烧伤膏 冯凯等[3]对应用美宝湿润烧伤膏治疗90例电弧光烧伤患者

湿润烧伤膏治疗Ⅱ度烧伤的临床研究

湿润烧伤膏治疗Ⅱ度烧伤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湿润烧伤膏(简称MEBO)治疗Ⅱ度烧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Ⅱ度烧伤创面5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创面采用湿润烧伤膏治疗,而对照组创面则采用凡士林油膏治疗,观察坏死组织清除和创面愈合情况。所获数据采用分层区组随机化法进行分析,组间比较分别采用X2检验和方差分析进行检验。结果:实验组创面的坏死组织清除率明显大于对照组创面(p < 0. 05),愈合时间也较对照组短(p<0.05)。结论:湿润烧伤膏适于各种原因、各种面积、各部位深度烧伤创面的治疗,可防止或减少瘫痕愈合、挛缩和残疾,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尤其对Ⅱ度深型烧伤创面的治疗具有明显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关健词】湿润烧伤膏;烧伤创面;临床研究 Ⅱ度烧伤创面是指热力的损伤累及到真皮的深层,目前的治疗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让其自然溶痴,等待坏死组织脱落后,位于真皮深层的残存皮肤附件,如毛囊、汗腺和皮脂腺向上生长成皮岛,并逐渐蔓延覆盖创面,这种愈合过程需时较长、容易并发感染而使创面加深,愈合后疲痕生长明显;另一方法是早期行创面削痴植皮,可祛除坏死病灶,免除创面感染因素,缩短愈合时间,减少疲痕增生;对于Ⅱ度偏浅的创面,也可磨痴或削痴后覆盖生物敷料,让其自然愈合。通过削痴祛除坏死组织,创面得到清创,消除了感染因素,并加速创面的愈合,但在手术削痴清创的同时,也会损失部分健康组织和间生态组织,造成不必要的损伤。如果将创面基底部被自身胶原固定的坏死组织清除掉而不损伤正常健康组织,就会使创面的愈合加快,为了评价国产湿润烧伤膏对Ⅱ度创面的临床疗效,2014年3月至10月我们进行了以下试验。 1材料和方法 1.1试验对象:选择年龄在18-65岁伤后48 h内的男女住院患者、临床确诊为Ⅱ度烧伤并有坏死组织存留、烧伤总面积在1%-50% TBSA,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后,随机将人选病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共50例。选择入选患者的(100士10)cm2的Ⅱ度烧伤创面为试验创面,以带格的硫酸纸描画创面大小,并计算创面面积。 1.2实验方法:对照组创面清洗后,采用凡士林软膏涂抹和凡士林油纱覆盖换药;实验组创面清洗后,采用湿润烧伤膏涂抹和凡士林油纱覆盖。实验用药和对照用药采用双盲法,每两天换药一次。 1.3疗效观察:分别于用药第5,9,13,15,17,19,21,23,25,28天动态观察创面情况。坏死组织清除程度各级判断标准的定义如下:显效:创面痴皮完全溶解或脱落,其他坏死组织基本清除;有效:创面痴皮及其他坏死组织部分溶解或脱落;

自体富血小板纤维蛋白提取液复合德莫林对皮肤创伤修复的影响

自体富血小板纤维蛋白提取液复合德莫林对皮肤创伤修 复的影响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讨自体富血小板纤维蛋白提取液与德莫林复合对皮肤创伤修复的影响,通过比较不同治疗方案对创伤修复速度和质量的影响,以及作用机制的探讨。自体富血小板纤维蛋白提取液具有促进创伤愈合和修复的作用,而德莫林则具有抗炎、抗菌和促进皮肤再生的效果。实验结果显示,自体富血小板纤维蛋白提取液与德莫林复合治疗组在创伤愈合速度和修复质量方面优于单独治疗组,具有显著的促进效果。这一研究对于深入了解自体富血小板纤维蛋白提取液与德莫林复合治疗在皮肤创伤修复中的作用机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推广价值。 【关键词】 自体富血小板纤维蛋白提取液、德莫林、皮肤创伤修复、作用机制、实验设计、实验结果、评价、研究意义、展望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其具有保护、感知和调节体温等重要功能。皮肤容易受到外界刺激而发生创伤,如割伤、烧伤等,导致皮肤

完整性受损。皮肤创伤不仅影响美观,还容易感染并延误愈合,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和并发症。 自体富血小板纤维蛋白提取液是一种通过离心和凝血等技术从患者自身血液中提取的含有丰富生长因子和纤维蛋白的液体。这些生长因子和纤维蛋白具有促进创面愈合、抗感染和减轻炎症的作用,被广泛应用于皮肤创伤修复领域。 德莫林是一种具有抗菌、促进伤口愈合和减轻炎症作用的药物,已被证实在皮肤创伤修复中具有重要作用。结合自体富血小板纤维蛋白提取液和德莫林,可能产生协同效应,加速皮肤创伤愈合过程。 本研究旨在探究自体富血小板纤维蛋白提取液复合德莫林在皮肤创伤修复中的作用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的参考和指导。 1.2 研究目的 皮肤创伤是常见的外科问题,在临床上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皮肤创伤,如手术刀伤、烧伤、擦伤等。当皮肤遭受到外伤后,往往需要一定时间来修复愈合。传统的皮肤创伤处理方法常常需要较长的修复时间,并且容易导致疤痕形成。 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究自体富血小板纤维蛋白提取液复合德莫林对皮肤创伤修复的影响。通过对复合液的作用机制进行研究,从而寻找一种更有效、更快速的皮肤创伤修复方法。通过实验设计和方法的优化,我们希望能够验证自体富血小板纤维蛋白提取液复合德莫林对皮肤创伤修复的促进作用,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可靠的参考依据。通过本

丙戊酸钠对烧伤休克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活化和通透性的影响

丙戊酸钠对烧伤休克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活化和通透性的影 响 周国勇;胡森;贾赤宇 【摘要】目的观察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丙戊酸钠(VPA)对大鼠50% TBSA Ⅲ度烧伤休克模型肺微血管内皮细胞(PMEC)活化和通透性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假烫组,烫伤组(给予50%TBSA Ⅲ度烫伤),烫伤+VPA组及烫伤 +2M2P组(烫伤后即刻皮下注射VPA 300 mg/kg或对照药物2-甲基-2-戊烯酸,即2M2P 300 mg/kg).分别于烫伤后2 h、6 h及12 h,伊文斯蓝(EB)染色法检测肺血管通透性;采血检测红细胞压积(HCT)及脏器功能指标;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干湿重法检测肺组织含水率;免疫组化法检测肺组织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E-选择素(E-selectin)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的表达;TUNEL法检测肺微血管内皮细胞(PMEC)凋亡率.结果与烫伤组比较,伤后2 h及6 h烫伤+VPA 组和烫伤+2M2P组血HCT和肺组织含水率降低,肺血管通透性明显降低(P<0.05),肺水肿等病理改变减轻;烫伤+VPA组PMEC凋亡率低于烫伤+2M2P组(P<0.05).烫伤+VPA组VEGF、E-selectin、ICAM-1阳性率均显著低于烫伤组和烫伤 +2M2P组(P<0.05).结论 VPA能抑制烧伤休克大鼠肺血管内皮细胞的活化以及凋亡,从而减少血管通透性增加引起的血容量丢失. 【期刊名称】《解放军医药杂志》 【年(卷),期】2013(025)012 【总页数】5页(P11-15) 【关键词】烧伤;休克;丙戊酸;肺微血管内皮细胞;大鼠;Sprague-Dawley

陆庆革教授运用蛋黄油联合柏硝祛毒洗剂治疗肛瘘术后创面难愈临床经验

陆庆革教授运用蛋黄油联合柏硝祛毒洗剂治疗肛瘘术后创面难愈临床经验 1. 华北理工大学河北唐山063000 2. 2.唐山市中医医院河北唐山063000 摘要:陆庆革教授是唐山市中医医院肛肠科学术带头人,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第六届理事会副会长,全国中医肛肠学科名家。从事中医肛肠专业二十余年,先后师从全国著名肛肠病专家芮冬教授,国医大师李佃贵教授。蛋黄油是中医外科传统制剂,长期应用于外科病治疗领域,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滋阴养血润燥、敛疮生肌长肉之功。柏硝祛毒洗剂为我院院内制剂,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之效。陆庆革教授根据肛瘘术后创面难愈的病因病机,运用柏硝祛毒洗剂联合蛋黄油纱条换药,对于治疗肛瘘术后创面难愈问题,取得了显著效果。 关键词:蛋黄油;柏硝祛毒洗剂;肛瘘;创面愈合; 肛瘘是肛管或直肠与周围皮肤相通的一种异常的肉芽肿性管道,是肛肠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对于高位复杂型肛瘘,往往因为手术切口过深过大,而使得术后创面愈合困难,继而出现分泌物过多、瘙痒、疼痛、水肿等并发症。因此,肛瘘术后的创面愈合成为治疗肛瘘疾病的关键。陆庆革教授系全国知名中医肛肠名家,从事肛肠病的治疗领域已二十余年。陆教授深谙中医之法,秉持整体观念,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对肛肠类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临床经验丰富,尤其对肛瘘术后创面久治难愈的问题,提出运用柏硝祛毒洗剂坐浴联合蛋黄油纱条换药,获得了显著疗效。笔者有幸跟师侍诊,获益匪浅,现将其治疗经验介绍如下。 1.病症阐释

肛瘘是肛肠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在我国,肛瘘占肛肠病的发病率为1.67% --3.6%,以20--40岁青壮年为主,男女比例为5:1,男性多于女性,以局部脓 血性分泌物、湿痒、疼痛为主要症状[1]。中医学对肛瘘的认识可追溯到几千年前。如《神农本草经》:“夫大病之主,痈肿恶疮,痣瘘瘿瘤”,就已记载了痔疮、 肛瘘等肛肠疾病。宋代已有治疗痔瘘病的专家和专科, 《太平圣惠方》:“夫痔 瘘者, 有诸痔毒气,结聚肛边, 有疮或作鼠乳, 或生结核, 穿穴之后, 疮口不合, 时有脓血, 肠头肿痛, 经久不差, 故名痔瘘也”[2],将痔与痔瘘从概念上进行了 区分, 所言的痔瘘, 则为肛瘘。中医学认为,肛瘘的发病主要是由于肛痈溃后、 虚痨久咳、外感六淫、饮食不节、内伤七情、痔久不愈、肛周气血运行不足等几 个方面造成[3][4]。中医学对肛瘘术后创面的认识,认为创伤性创面属于中医“疮疡”范畴,肌肤遭受金刃创伤后,正气与邪气相争,若正气压邪,则疮疡发展趋于局限,日渐消散。若正不胜邪,则邪毒聚而不散,致肉腐成脓,创面久久难愈。肛 瘘术后创面往往由于手术清创耗伤气血,伤及正气,不能够及时托毒外出,肉芽 组织生长缓慢,导致创面难愈。 2.药物分析 蛋黄油指的是家禽 (如鸡、鸭、鹅等) 的卵黄在加热、熬练处理后得来的油剂, 因鸡蛋最为常见易得, 所以蛋黄油常被称之为“鸡蛋黄油”, 又名“鸡卵油”、“至胜膏”、“凤凰油”、“鸡蛋油”等[5]。中医学认为蛋黄油具有清热 解毒消肿、滋阴养血润燥、敛疮生肌长肉之功效。蛋黄油作为中医传统外用制剂,始载于北周时期的《集验方》,是治疗汤火烧伤病的良药。《千金翼方》:“取 鸡子三颗,米下蒸半日出,取黄熬令黑,先拭疮汁令干,以药纳疮孔中,不过三 度而愈”,表明蛋黄油已应用于肛瘘病的治疗。根据现代药理研究,蛋黄油已被 证实具有促进烫伤创面愈合的作用,谢欣梅等认为其主要机理为蛋黄油具有促进 创面成纤维细胞生长、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上调创面抗氧化的能力[6]。柏硝祛 毒洗剂是我院院内制剂,其药物组成以黄柏、芒硝为君,起清热燥湿、解毒消肿 之功;苍术、苦参、五倍子为臣,有燥湿敛疮之效;再配合地榆、花椒、防风、 当归、甘草,使全方具有明显的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作用[7]。刘丽萍等通过实 验研究,已得出柏硝祛毒洗剂具有确切的抗炎作用[8]。

蛋黄油的制作方法及功效.docx

蛋黄油的功效及制作方法 (广州医学院郑老师) 蛋黄油是从鸡蛋的蛋黄中煎取的油,又称鸡子鱼、凤凰油等。因 为蛋黄油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D和卵磷脂等,这些物质对人体皮肤的再生和代谢有着重要作用,它对治疗水烫伤、火烫伤效果很好。轻度烫伤涂上蛋黄油有清凉感,疼痛减轻,防止起泡,不留烫伤痕迹,对较重的烫伤,在后期外涂蛋黄油,可促使伤口早日愈合。因此,蛋黄油可作为家庭自制的备用药。 一、功效 蛋黄油治疗湿疹,涂抹患处,一般用药后局部发红、渗液,瘙痒等即减轻,经3-5次即可痊愈。又有人用蛋黄油治疗皮癣、脚癣和头癣,亦获良效。中医认为,蛋黄油具有清热润肤、消炎止痛、收敛生肌和保护疮面的作用。 1.外涂可治疗湿疹、皮炎(宝贝的湿疹或是尿布皮炎)、烫伤、冻疮、口腔及各种体表溃疡、唇风、鼻前庭炎、中耳炎、乳头皲裂、 宫颈糜烂、癣、鸡眼、痔疮等 2.内服可治疗胃溃疡、慢性胃炎、小儿消化不良及腹泻、百日咳等。外用一般涂抹在患处就可以,内服一般一天15-20毫升,胃病要饭前喝。 二、制作方法 1.取20个鸡蛋,将鸡蛋洗净,用水煮熟,剥掉蛋壳和蛋白,只留下蛋黄。

2.放入平底锅内,不需要加油(也可放少许麻油),以木质或竹制锅铲压碎,越细越好。 3.以文火干煎,连续翻炒使蛋黄均匀受热。大约15分钟后,蛋黄会有点烧焦,20分钟时开始起浓烟,这时开始只要翻搅几下即可,30分钟左右,浓烟达到最大,蛋黄会变成黑色,看起来像沥青,此时用锅铲压,会流出蛋黄油。 翻炒15分钟后颜色变深,有点泡泡

20分钟变成黄色。开始冒烟 30分钟变板栗色,有一点油了40分钟接近黑色,油越来越多。

50分钟的我没有拍,这是百度上的,差不多,蛋黄完全碳化变黑,油出来了。 4.熄火,将蛋黄油倒进瓷碗中。等冷却后,用纱布过滤,把烧焦过程的粗碳粒滤掉,留下的蛋黄油是黑色的。放在干燥的阴凉处或冰箱里可保存1、2年。可以作为家里的备用药哦。不过做的时候烟很大。 倒出来,稍凉一会 干净纱布过滤 阴凉处储存。 三、制作注意事项

蛋黄油组织修复的作用机制及其在肛管疾病中的应用

蛋黄油组织修复的作用机制及其在肛管疾病中的应用 作者:侯雪飞李欣刘明安 来源:《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2021年第09期 【摘要】鸡蛋油用于疾病治疗,尤其是皮肤类疾病的治疗由来已久,而在肛管疾病中鸡蛋油也具有显著的疗效。文章从鸡蛋油的组成、治疗效果以及镇痛、止痒、促进愈合、减少瘢痕方面进行综述,探讨鸡蛋油在肛管疾病中发挥作用的途径。 【关键词】鸡蛋油;作用机制;肛管疾病 【中图分类号】R285.6【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21)18-0063-04 Mechanism of Tissue Repair with Egg Yolk Oil and its Application in Anal DiseasesHOU Xuefei1LI Xin1LIU Mingan2* 1.Kunming Medical University,Kunming 650500,China; 2.Shiping County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hiping 662200,ChinaAbstract:Egg oil as a traditional medicine in cure skin diseases has a history of more than one thousand years. The use of egg oil in treating anal canal diseases has a obvious effect. This paper summarized the composition of egg oil,therapeutic effect,analgesia,itching,promotion of healing,and reduction of scar,to explore the way in which egg oil plays a role in anal canal diseases. Keywords:Egg Oil;Mechanism;Anal Canal 蛋黄油又称为鸡蛋油、至圣膏、鸡子油,是一味传统中药,在一千多年前即为我国医家使用。其治疗记录存在于《千金方》《传信言》《子母秘录》等10余种文献,病种涉及烫、疮疡、创伤等[1]。最早的记录见于《集验方·卷九》,书中描述蛋黄油有迅速且不留瘢痕的除疮效用。在这些文献记录中,蛋黄油的治疗方式以外治法为主。近年来,蛋黄油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涉及皮肤、肛肠、妇科、内科等专业,对其治疗范围和机理的研究也有较多报道。在这些报道中,蛋黄油在肛管疾病的治疗中被认为具有独特的疗效,可能与其含有丰富的活性成分密切相关。本文对蛋黄油在肛管疾病中的治疗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进行了总结,旨在为其临床应用提供更全面和详实的参考。 1蛋黄油的含义及提取方法蛋黄油是以熟鸡蛋黄为主要原料,经过加工形成的脂溶性物质的总称[1-3]。依据蛋黄油使用目的不同,常用的加工方法各有侧重,各有优缺点。在化妆品和食品工业中较多采用低温溶剂萃取法、酶法、临界萃取法等[2];在临床医疗中多采用高溫馏

2018版:含银敷料在创面治疗中应用的全国专家共识(全文版)

2018版:含银敷料在创面治疗中应用的全国专家共识(全文版) 感染是创面治疗过程中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导致创面经久不愈的最主要原因。对于严重烧创伤、免疫功能低下等患者,创面又是病原微生物入侵,引发全身感染或脓毒症的重要途径。因此,如何有效防治创面感染一直是创面治疗的核心问题。银或银离子用于创面感染治疗已超过300年的历史。1968年Fox首创将磺胺嘧啶银用于防治烧伤创面感染,被誉为烧伤外科的里程碑事件。近20年来,随着新材料的迅速发展,以创面湿性愈合理论为基础,新型含银敷料不断问世,在急慢性创面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然而,含银敷料种类多,不同含银敷料的性质与特点迥异,如何在不同创面或创面的不同时期合理选择含银敷料,仍存在认识不统一,方法各异,甚或错误使用等问题。鉴于此,中国老年医学学会烧创伤分会组织我国烧创伤领域著名专家,共同撰写含银敷料在创面治疗中应用的全国专家共识,以文献证据为基础,汇集本领域专家智慧和经验,目的在于为含银敷料在创面治疗中的科学和规范使用提供参考。 1 含银敷料的种类、抗菌机制和潜在不良反应 1.1 主要种类 本共识中含银敷料是指含银化合物或纳米银,通过释放银离子或纳米银颗粒而获得抗菌性能的一类敷料。其中,常使用的银化合物包括:硝酸银、硫酸银、氯化银、磷酸锆钠银、磺胺嘧啶银等[1]。负载银化合物或纳米银的主要敷料基材包括:医用脱脂纱布、非织造布、高分子材料、碳纤

维、水凝胶、藻酸盐等。不同的基材在吸水、保湿、透气等物理特性方面存在差异,临床应根据创面的不同需求选择适合的含银敷料。 1.2 抗菌机制 银具有广谱抗菌性能,几乎能杀灭所有常见细菌,对真菌也有一定作用。银发挥抗菌活性,必须以溶液形式存在,如银离子或Ag0。银离子通常存在于硝酸银、磺胺嘧啶银和其他银离子化合物中。对于硝酸银、磺胺嘧啶银而言,仅当其物质的量浓度>3.2 mol/L时,才释放银离子[2]。Ag0存在于金属或晶体(包括纳米晶体)中,以不带电荷的形式存在。 1.2.1 银离子及其化合物的抗菌机制 主要包括:(1)银离子与带负电荷的细菌结合,使细菌外膜通透性增高,诱导细菌凋亡。(2)银离子进入细菌,与细菌的多种代谢酶蛋白上活性部分巯基、氨基结合,使酶蛋白失活,从而干扰细菌能量代谢,使细菌生长、繁殖受抑。(3)银离子与细菌DNA或RNA结合,阻止其复制,破坏细菌繁殖能力,从而起到抑制或杀灭细菌的作用。(4)抑制细菌生物膜形成。生物膜是细菌所具有的一种非常重要的环境适应机制,一旦形成,药物或其他抗菌产品均难以清除。在医用材料表面复合或涂布银有利于抑制细菌生物膜形成[3,4,5]。 1.2.2 纳米银的抗菌机制 纳米颗粒是指直径在1~100 nm之间的粒子。由于量子效应、小尺寸效应和极大的比表面积,纳米银可以轻易进入病原体,发挥抗菌作用。纳米银的抗菌作用机制与银离子相似,但有效浓度不同,纳米银(Ag0)为纳摩尔水平,而银离子为微摩尔水平。此外,银离子除与细菌结合外,也与

老中医:蛋黄油的功效

蛋黄油的功效 1、治湿疹 每日涂抹患处,2-3次,连用一周。 2、治小儿肛裂 每日便后清洁肛门,用棉签将蛋黄油涂于肛门裂口处。每日两次,连用10天。 3、痔疮 痔疮是常见病。局部血液循环不畅,淤血阻滞,是发生痔疮的主要原因。 方法:取3个新鲜鸡蛋3-5个,煮熟后剥去蛋壳,蛋清,将蛋黄放入锅中炒,直至炒出油为止,降温后将油抽入注射器,在注入患者肛门,每日三次,7-10日可痊愈。 本法操作简单,无痛苦,也无副作用,患者易接受,对内外痔均有效。 4、烧烫伤

小面积烧烫伤,先立即用自来水冲洗或浸泡患处30分钟以上,使伤痛和皮肤红肿最大限度地减轻,然后用生理盐水清洁创面,涂以蛋黄油,每天1~2次,涂油后即感患部清凉,疼痛减轻。 5、冻疮 蛋黄油和入少许冰片调匀,患部以生理盐水清洗后涂油,一日3次。 6、口腔溃疡 患处先用棉签蘸生理盐水清洁后,涂以蛋黄油,一天2~3次,连用1~2天即可愈合。 7、鼻前庭炎 表现为鼻前部粘膜干燥,结脓痂,时有干燥性疼痛,清除脓性痂皮,然后以棉签蘸蛋黄油涂患处,早晚各涂1次,连用2~3天症状即可消失。 8、小儿单纯消化不良性腹泻 1岁以内小儿每次服1~1.5ml,1岁以上每次服2ml,早晚各1次。 9、胃溃疡 饭前15~20分钟服用蛋黄油1汤匙以温开水送服,一般服用15天即可改善症状。

10、腮腺炎(痄腮) 取蛋黄油10克、冰片3克,研末调匀后涂于患处。每日2次,一般3日可愈。 11、中耳炎 取蛋黄油12克、冰片1克,将冰片放入蛋黄油中溶解调匀。先用双氧水清洗患耳,用干棉球沾干后,再滴入调好的蛋黄油2~3滴。每日2次,5天为一疗程。 12、鸡眼 将患处常规消毒后,用手术刀刮去角化组织,滴入蛋黄油1~2滴,外用无毒塑料纸包扎,胶布固定。每日1次,一般4~6天可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