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谷胱甘肽肌肤凝胶剂对大鼠皮肤浅Ⅱ度烫伤创面愈合的实验研究

谷胱甘肽肌肤凝胶剂对大鼠皮肤浅Ⅱ度烫伤创面愈合的实验研究

谷胱甘肽肌肤凝胶剂对大鼠皮肤浅Ⅱ度烫伤创面愈合的实验研

王清;陶继善;朱萱萱;张迪;杨晨;符蕊

【摘要】目的观察谷胱甘肽肌肤凝胶剂对大鼠皮肤浅Ⅱ度烫伤创面愈合的作用.方法选取60只雄性SD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生长因子组、康复新组、谷胱甘肽肌肤凝胶剂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每组各10只.采用75℃热水浸烫脱毛区(3 cm×3 cm)25 s,成功建立大鼠浅Ⅱ度烫伤模型.应用谷胱甘肽肌肤凝胶剂涂抹烫伤创面,并以生长因子组和康复新组为对照,给药量为1 mL/只,每天涂药2次,连续给药16 d,涂药后创面不加覆盖,逐日观察创面感染愈合情况及动物全身情况(体征表现和创面结痂、愈合情况),连续观察20 d.结果谷胱甘肽肌肤凝胶剂高剂量组对浅Ⅱ度烫伤模型大鼠可缩短创面脱痂时间和愈合时间,缩小愈合面积,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 0.01).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表明:模型组可见创面结痂,痂皮内为较多的炎性渗出物,痂皮下肉芽组织已经再生修复,创缘周围开始有少量上皮冉生,并逐渐开始覆盖创面;与模型组相比,各组均有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炎性渗出物减少,肉芽组织更加成熟,上皮再生较为明显,谷胱甘肽肌肤凝胶剂高剂量作用与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相当.结论谷胱甘肽肌肤凝胶剂对浅Ⅱ度烫伤具有较好地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s of glutathione skin gel on wound healing of superficial second-degree burn in rats.Methods 60 SPF male SD rats were divided into normal

group,model group,growth factor group,Kangfuxin group,low-dose and high-dose glutathione skin gel groups,each group had 10 rats.The superficial second-degree burn model was successfully established by scalding the hair-removed area (3 cm × 3 cm) of rats with 75℃ water bath

for 25 s.The rats were subjected to application of glutathione skin gel on wound without coverage (1 mL,bid) for 16 days,and recombinant human 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and Kangfuxin were used as control.The wound healing process and whole body conditions of animals (physical signs and scabs formation) were observed daily for 20 days.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model group,treatment of high-dose glutathione skin gel shortened the time of wound healing and getting rid of scabs,reduced healing area in superficial second-degree burn model of rats (P < 0.05 and P < 0.01).Histopathological examination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wound scab was visible in model group,but with excessive inflammatory exudate.Granulation tissue had been repaired and regenerated under the scabs,and small quantities of epithelia had been re generated around the wound edge,covering the wound https://www.doczj.com/doc/c219068008.html,pared with the model group,all other groups promoted wound healing and decreased inflammatory exudates.And regeneration of the granulation tissue and epithelia were more obvious and significant in these groups.High-dose glutathione skin gel group and growth factor group had comparable effects on the wound healing.Conclusion Glutathione skin gel significantly promotes wound healing of superficial second-degree burn in rats.

【期刊名称】《中国医药导报》

【年(卷),期】2017(014)031

【总页数】6页(P9-14)

【关键词】谷胱甘肽肌肤凝胶剂;浅Ⅱ度烫伤模型;病理组织学;创面结痂;愈合情况【作者】王清;陶继善;朱萱萱;张迪;杨晨;符蕊

【作者单位】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药理室,江苏南京210029;成都卓阳生物科

技有限公司,四川成都611500;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药理室,江苏南京210029;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药理室,江苏南京210029;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药理室,江苏南京210029;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药理室,江苏南京21002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44

谷胱甘肽是由谷氨酸、半胱氨酸和甘氨酸构成的三肽,在体内起重要作用的是还原型谷胱甘肽。还原型谷胱甘肽是细胞内主要的非蛋白质巯基化合物,在许多生命活动中起着直接或间接的作用,包括基因表达调控、酶活性和代谢调节、对细胞的保护、氨基酸转运、免疫功能调节等。还原型谷胱甘肽在多学科、多病种中作为一种重要的治疗或辅助治疗药物[1-2]。近年来发现,谷胱甘肽除具有以上作用外还具

有祛斑、护肤和促进皮肤创面愈合的作用[3-4]。为了验证谷胱甘肽促进皮肤创面

愈合作用,本研究建立了动物浅Ⅱ度烫伤模型,应用谷胱甘肽肌肤凝胶剂涂抹烫伤创面,以观察其促进皮肤创面愈合作用,现报道如下;

1.1 实验材料

动物:SD大鼠60只,雄性,体重180~200 g,由南通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合格证号:scxk(苏)2014-0001。

仪器:恒温水浴锅HH-2,国华电器有限公司;剃毛器,松下电工万宝电器(广州)有限公司;秒表,上海秒表厂。

药物:谷胱甘肽肌肤凝胶剂,美国中央配方制药公司,批号:20AEGBE,由水、

谷胱甘肽、维生素 C、葡萄糖和苯扎氯铵组成。空白基质,美国中央配方制药公司,批号:20AEAABB,由水、维生素C、葡萄糖和苯扎氯铵组成。重组人碱性成纤

维细胞生长因子,南海朗肽制药有限公司,批号:1503004。康复新,四川好医

生攀西药业有限公司,批号:160181。水合氯醛,上海五连化工厂,批号:20150315。

1.2 方法

1.2.1 浅Ⅱ度烫伤模型建立[1-2]实验前每只大鼠背部用剃毛器剃毛,面积为3

cm×3 cm,腹腔注射10%水合氯醛3 mL/kg。麻醉后,背部放置一小木板(中

间开洞),暴露脱毛区。取50只大鼠,用一薄小塑料袋装75℃热水,放在大鼠

脱毛区上,用热水浸烫脱毛区25 s,造成浅Ⅱ度烫伤。另10只大鼠为正常组,不做烫伤处理。1.2.2试验分组将浅Ⅱ度烫伤大鼠分成5组,每组各10只,分别为模型组、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组(生长因子组)、康复新组、谷胱甘肽肌肤凝胶剂高剂量组、谷胱甘肽肌肤凝胶剂低剂量组,给予相应药物1 mL/只,

每天涂药2次,模型组大鼠给予生理盐水溶液1 mL/只。连续给药16 d,涂药后

创面不加覆盖,逐日观察创面感染愈合情况及动物全身情况(体征表现和创面结痂、愈合情况),连续观察(创面感染愈合情况及动物全身情况)20 d后,全部脱颈

椎处死,取烫伤部位,用10%甲醛溶液固定,观察大鼠烫伤部位病理组织学变化

情况。

1.2.3 大鼠烫伤部位病理组织学变化评价根据炎性渗出物、肉芽组织再生及上皮再生情况进行评分,由东南大学病理教研室完成。评分标准[5-6]如下:①炎性渗出物,1~3分:少许坏死组织+少量纤维素渗出+少许炎症细胞浸润;4~6分:较多坏死组织+较多纤维素渗出+较多炎症细胞浸润;7~9分:大量坏死组织+大量纤

维素渗出+大量炎症细胞浸润。②肉芽组织再生,1~3分:仅少许细胞浸润,无肉芽组织形成;4~6分:薄、不成熟肉芽组织,以少量新生毛细血管、纤维母细胞

及炎细胞浸润为主;7~9分:中等程度再生的肉芽组织,更多的新生毛细血管形成,较多的纤维母细胞出现伴有炎症细胞浸润,有胶原纤维沉积;10~12分:厚、血管化的肉芽组织,纤维细胞增多,胶原纤维沉积明显,向瘢痕组织转化。③上皮再生修复,1分:少许上皮再生覆盖创面;2分:较多上皮再生覆盖创面;3分:

创面全部被上皮再生覆盖。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以

Plt;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大鼠浅Ⅱ度烫伤造模后观察

浅Ⅱ度烫伤大鼠造模后,局部皮肤发白,水肿不明显。见图1。

2.2 给药后大鼠体征表现

2.2.1 进食量造模后浅Ⅱ度烫伤大鼠食欲不振,进食量减少,给药物干预后各组进食量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见表1。

2.2.2 体重造模后浅Ⅱ度烫伤大鼠体重减轻,给予药物干预后各组大鼠体重略有增加,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自给药第2周起模型组与正常组大鼠体重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lt;0.01)。见表2。

2.2.3 饮水量造模后,浅Ⅱ度烫伤大鼠饮水量明显减少;给予药物干预后各组大鼠饮水量略有增加,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见表3。

2.3 造模后各组动物情况

2.3.1 模型组浅Ⅱ度烫伤大鼠造模后,创面有感染,5~6 d后创面轻微结痂,18

d时仍有部分大鼠无愈合倾向。见图2。

2.3.2 生长因子组浅Ⅱ度烫伤大鼠在用药后,创面无感染、无脓苔现象;用药5 d 后,创面结痂;12 d后脱痂部分愈合,或留有小条状瘢痕;16 d部分创面基本愈

合,组织高度与正常皮肤一致。见图3。

2.3.3 康复新组浅Ⅱ度烫伤大鼠在用药后,创面无感染、无脓苔现象;用药6 d后,创面结痂,13 d后创面脱痂,17 d后部分创面基本愈合,或留有小条状瘢痕,愈合创面有鼠毛长出,组织高度与正常皮肤一致。见图4。

2.3.4 谷胱甘肽肌肤凝胶剂高剂量组浅Ⅱ度烫伤大鼠在用药后,创面无感染、无脓苔现象;用药6 d后,创面结痂;13 d后创面脱痂;17 d后创面基本愈合,或留有小条状瘢痕,愈合创面有鼠毛长出,组织高度与正常皮肤一致。见图5。

2.3.5 谷胱甘肽肌肤凝胶剂低剂量组浅Ⅱ度烫伤大鼠在用药后,创面无感染、无脓苔现象;用药6 d后,创面结痂,15 d后创面脱痂;18 d后创面基本愈合,组织高度与正常皮肤一致。见图6。

2.4 谷胱甘肽肌肤凝胶剂对浅Ⅱ度烫伤大鼠创面脱痂时间和愈合时间的影响

与模型组比较,谷胱甘肽肌肤凝胶剂高剂量组可缩短浅Ⅱ度烫伤模型大鼠创面脱痂时间和愈合时间,缩小愈合面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或Plt;0.01);生

长因子组可缩短浅Ⅱ度烫伤模型大鼠创面脱痂时间和愈合时间,缩小愈合面积,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lt;0.01)。康复新组可缩短浅Ⅱ度烫伤模型大鼠创面脱痂

时间和愈合时间,缩小愈合面积(Plt;0.05或Plt;0.01)。见表 4。

2.5 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

正常组大鼠皮肤结构清晰,被覆表皮完整,鳞状上皮较薄,真皮内无充血炎症细胞浸润,附属结构完整。模型组可见创面结痂,痂皮内为较多的炎性渗出物,痂皮下肉芽组织已经再生修复,创缘周围开始有少量上皮再生,并逐渐开始覆盖创面。与模型组相比,各治疗组均有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炎性渗出物减少,肉芽组织更加成熟,上皮再生较为明显,以谷胱甘肽肌肤凝胶剂高剂量组、康复新组和生长因子组较明显。见图7。

2.6 各组大鼠病理学检查评分比较

与模型组相比,谷胱甘肽肌肤凝胶剂高剂量组和康复新组大鼠病理学检查评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或Plt;0.01)。见表5。

皮肤是人体最大器官,每个人皮肤约有2 m2,每平方厘米皮肤有10~70个毛囊、200~250个汗腺。皮肤组成主要有表皮、真皮、皮下组织3层。表皮的最外层为角质层,是阻止外源性物质进入体内的屏障。角质层是由角质化细胞和分布其中的油脂构成。角质细胞内充满一束束干燥仅含20%水份的脂蛋白。真皮层含丰富的

结缔组织和血管汗腺、毛发淋巴管、皮脂腺及神经等组织。最内层的皮肤便是皮下组织。皮肤创面愈合过程有4个主要步骤,凝血期、炎症期、增生期、成熟期,

愈合过程十分复杂,影响创面愈合的因素也很多[7]。

本研究采用75℃热水浸烫动物脱毛区25 s,成功建立大鼠浅Ⅱ度烫伤模型。动物皮肤呈现局部红肿,有水疱形成,内含黄色血浆样液体,可见潮红的创面,动物疼痛,体重减轻,进食量减少。应用谷胱甘肽肌肤凝胶剂对浅Ⅱ度烫伤模型大鼠的创面进行连续16 d治疗后,对皮肤创面愈合过程的凝血期、炎症期、增生期和成熟期都有较好的作用。研究显示,谷胱甘肽肌肤凝胶剂可清除在皮肤炎症期创面产生过量的活性氧[8]。在治疗的过程中GSH涂于创面的作用为创面靶向补充,GSH

可还原过氧化物及自由基后被氧化为谷胱甘肽二硫键GSSG。GSSG经由体内的谷胱甘肽还原酶(GR)及辅酶(NADPH)还原成 GSH,循环使用[9]。GSH还可

以协助被氧化而失去功能的维生素A、C及E,还原并循环使用。靶向补充GSH,通过活化T细胞、巨噬细胞,提升创面机体免疫力,缩短皮肤炎症期并减少感染

及水肿[10-20]。本研究结果也表明谷胱甘肽肌肤凝胶剂可缩短创面脱痂时间和愈

合时间,缩小愈合面积,愈合后的皮肤与正常皮肤高度一致,未见瘢痕增生。病理检查也提示谷胱甘肽肌肤凝胶剂具有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创面炎性渗出物减少,肉芽组织更加成熟。

本研究表明谷胱甘肽肌肤凝胶剂具有极强抗氧化能力,能靶向作用于烫伤皮肤部位。

该产品采用特殊的包裹及透皮技术,保护了GSH的抗氧化活性,同时使皮肤能靶向高效吸收,在浅Ⅱ度动物烫伤模型上应用后取得了良好疗效。另外,实验中动物体症未见异常,说明了谷胱甘肽肌肤凝胶剂安全,为临床使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关文献】

[1]张立颖,李亚洁,杨磊,等.Wistar大鼠Ⅱ度烫伤模型的建立[J].护理研究,2003,6(17):624-626.

[2]陈昭,王洪艳,王咏梅.桉黄生肌止痒膏对大鼠烫伤模型的实验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07,

34(14):2632-2633.

[3]吴红林,黄蓉.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联合复合溶菌酶治疗烧伤创面的疗效观察[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2,23(12):1467-1468.

[4]董海.重组人生长激素对大鼠烧伤创面模型伤口愈合的影响[J].延边大学医学学报,2015(4):274-276.

[5]童登武.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治疗Ⅱ度烧伤创面临床疗效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12,28(10):1509-1510.

[6]李云青,江兴贵.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在烧伤创面愈合中的疗效观察[J].中国临床研究,2010,

23(11):999-1000.

[7]王连英,武凤莲,吕芳.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与复合溶菌酶联合治疗烧伤感染创面的效果研究[J].河北医药,2012,34(12):1785-1786.

[8]张兵.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治疗Ⅱ度烧伤创面的临床评价[J].西部医学,2012,24(3):561-562.

[9]王磊,谭谦,胡克苏,等.丹参-丝蛋白多功能创面敷料对大鼠浅二度创面释放生长因子的影响[J].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31(2):103-105.

[10]胡克苏,杨惠林,张云,等.丝蛋白创面敷料促进Ⅱ度创面愈合的临床疗效[J].江苏医药,2011,37(23):2823-2825.

[11]张学清.国产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特发性生长激素缺乏症的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09,

6(34):60-61.

[12]Persichilli S,Gervasoni J, Castagnola M,et al.A Reversed-Phase HPLC Fluorimetric Method for 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of Homocysteine-Related Thiols in Different Body Fluids[J].Lab Med,2011,42(11):657-662.

[13]Ukuwela AA,Bush AI,Wedd AG,et al.Reduction Potentials of Protein Disulfides and Catalysis of Glutathionylation and Deglutathionylation by Glutaredoxin

Enzymes[J].Biochemical Journal,2017:BCJ20170589.

[14]Jian W,Lee SH,Mesaros C,et al.A novel 4-oxo-2(E)-nonenal-derived endogenous thiadiazabicyclo glutathione adduct formed during cellular oxidative stress[J].Chemical Research in Toxicology,2007,20(7):1008.

[15]Ostadal P,Mlcek M,Kruger A,et https://www.doczj.com/doc/c219068008.html,d therapeutic hypothermia is superior to controlled normothermia for the maintenance of blood pressure and cerebral oxygenation,prevention of organ damage and suppression of oxidative stress after cardiac arrest in a porcine model[J].Journal of Translational Medicine,2013,11(1):124.

[16]Stirnimann G,Kessebohm K,Lauterburg B.Liver injury caused by drugs: an update[J].Swiss Medical Weekly,2010,140(8):w13080.

[17]Bjöson E,Davidsdottir L.The long-term follow-up after idiosyncratic drug-induced liver injury with jaundice[J].J Hepatol,2009,50(3):511-517.

[18]Kaur I,Kosak KM,Terrazas M,et al.Effect of a Pluronic(®)P123 Formulation on the Nitric Oxide-Generating Drug JS-K[J].Pharmaceutical Research,2015,32(4):1395-1406.

[19]Lannutti F,Marrone A.Binding of GSH conjugates to pi-GST:a cross-docking approach[J].J Mol Graph Model,2012,32:9-18.

[20]Di PG,Magno LA,Rios-Santos F.Glutathione S-transferases:an overview in cancer research[J].Expert Opinion on Drug Metabolismamp;Toxicology,2010,6(2):153.

金钗石斛提取物抗白内障的体外实验研究

金钗石斛提取物抗白内障的体外实验研究 作者:龙艳魏小勇詹宇坚李熙灿徐传磊徐勤 【摘要】【目的】探讨金钗石斛(Dendrobium nobile Lindl.)总生物碱和粗多糖对白内障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溶剂法分离提取金钗石斛总生物碱和粗多糖;体外培养大鼠晶状体,加入H2O2与总生物碱(或粗多糖)共培养24h;分别在培养后6、12、18、24h共4个时段于解剖显微镜下观察并记录晶状体混浊度的改变;检测晶状体水溶性蛋白、谷胱甘肽(GSH)的含量及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和丙二醛(MDA)的活性。【结果】金钗石斛总生物碱和粗多糖均能减轻晶状体混浊度,并能显著升高晶状体水溶性蛋白、GSH含量及T??SOD 活性,降低MDA的活性(均P<0.05),其中石斛总生物碱高剂量组效果最佳。【结论】金钗石斛总生物碱和粗多糖在体外均有一定的抗白内障作用,其机制与拮抗晶状体的氧化损伤有关,而总生物碱的效果优于粗多糖。 【关键词】金钗石斛/药理学金钗石斛/化学白内障/中药疗法晶状体 /病理学器官培养 白内障(cataract)是一种常见的致盲眼病,它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氧化损伤是其发病机制之一[1]。 论文百事通 当前许多中药研究都是从提高晶状体抗氧化能力入手,利用抗氧化剂或抗氧化酶激活剂来消除或中和晶状体中的氧化产物,阻止或逆转晶状体变浑浊,从而抑制或延缓白内障的发生发展[2]。石斛是一种名贵中药材,抗白内障是其主治功效之一。已有研究证实,石斛水煎剂可通过改变晶状体相关酶的活性而对D?舶肴樘切园啄谡掀鸬椒乐巫饔茫?3],石斛的乙酸乙酯提取物在体外还可抑制醛糖还原酶和过氧化脂质(LPO)的产生[4],这些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石斛抗白内障的作用机理。然而,石斛化学成分复杂,其抗白内障的具体有效成分是什么,至今仍未见报道。本实验通过体外培养晶状体,对金钗石斛(Dendrobium nobile Lindl.)的粗提物总生物碱(total alkaloids)和粗多糖(polysaccharides)抗白内障作用进行了探讨,现报道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动物 4~5周龄Wistar大鼠20只,体质量80~120g,雌雄不限,由广州中医药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合格证号:粤临证字2007A025。 1.2 药材和试剂金钗石斛由贵州赤水信天石斛有限公司提供,经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鉴定教研室李薇教授鉴定。DMEM低糖培养基(杭州吉诺生物医药技术有限公司);胎牛血清(杭州四季青生物工程材料有限公司);磷酸盐缓冲液(PBS,福州迈新生物技术开发公司);体积分数30%过氧化氢(H2O2,浙江临安化工二厂);吡诺克辛钠滴眼液(武汉天天明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批号:070102);Bradford蛋白质定量试剂盒(上海申能博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谷胱甘肽(GS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测定试剂盒均为南

常用化妆品美白类原料归纳

关于常用化妆品美白类原料归纳 1、烟酰胺/VB3 烟酰胺对于痤疮和天疱疮样病变有弱的抗炎作用,且通过消除自由基而具有抗氧化作用。等报道局部抗炎药如皮质类固醇或消炎痛可减少紫外线诱发的红斑和随后的色素沉着。可以想象烟酰胺可作为一种抗炎剂或氧化剂而抑制来自角化细胞到黑色素细胞的信号通路。有趣的是,试验中可见烟酰胺可减少微泡,但并不减少或延缓红斑。尽管局部使用烟酰胺的皮肤美白作用的机理尚不清楚,但是有几种解释,其中之一是加速皮肤更换而导致黑色素的脱落。考虑到作为NADP和NADPH前体的烟酰胺的生物学作用,它可作为皮肤基底层细胞代谢的能量来源。撇开这种增加的机理不管,可以想象皮肤更换得比基础润肤剂对照快,那么就加速了皮肤美白的效果。对脂溢性皮炎和湿疹有效,具有美白和活化皮肤细胞的作用。 2、熊果苷 熊果苷又名熊果素,在介绍熊果苷之前,先介绍一种物质:对苯二酚。它能够干扰黑色素形成达到美白作用,但是因为其具有刺激性,会引起刺激性皮炎以及色素沉淀,在很多国家被列入化妆品禁用品。熊果素在分子中引入了一个葡萄糖分子,减少了刺激作用,具有干扰黑色素细胞,淡化已形成的黑色素的能力,其防晒能力好,淡斑效果强,用于治疗黄褐斑,雀斑等色素,有很好的疗效。 熊果素 ( Arbutin ) 主要萃取自熊果 (Bearberry) 的叶子,一些水果和其它植物中也可以发现熊果素的存在,它具有使肌肤明亮的功效,能迅速的渗入肌肤而不影响肌肤细胞,与造成黑色素产生的酪胺酸结合,能有效的阻断酪胺酸(tyrosinase) 的活动以及麦拉宁(melanin) 的生成,加速麦拉宁的分解与排除。

此外,熊果素还能保护肌肤免於自由基的侵害,亲水性佳,因此常添加于市售的美白产品中,尤其在亚洲国家中格外受到欢迎。 熊果苷是源于绿色植物的天然活性物质,集“绿色植物、安全可靠”和“高效脱色”三者合谐统一于一体的皮肤脱色组份,它能迅速渗入肌肤,在不影响细胞增殖浓度的同时,能有效地抑制皮肤中的酪氨酸酶的活性,阻断黑色素的形成,通过自身与酪氨酶直接结合,加速黑色素的分解与排泄,从而减少皮肤色素沉积,祛除色斑和雀斑,而且对黑色素细胞不产生毒害性、刺激性、致敏性等副作用,同时还有杀菌、消炎的作用。它是当今流行的最为安全有效的美白原料,也是二十一世纪的理想皮肤美白祛斑活性剂。 主要用途:用于高级化妆品中,可配制成护肤霜,祛斑霜、高级珍珠膏等,既能美容护肤,又能消炎、抗刺激性。 3、传明酸 传明酸又名:氨甲环酸,止血环酸,凝血酸传明酸是一种蛋白酶抑制剂,能抑制蛋白酶对肽键水解的催化作用,从而阻止了如发源性蛋白酶等酶的活性,进而抑制了黑斑部位的表皮细胞机能的混乱,并且抑制黑色素增强因子群,再彻底断绝因为紫外线照射而形成的黑色素发生的途径,即让黑斑不再变浓、扩大及增加,从而能有效地防止和改善皮肤的色素沉积。 4、维生素C乙基醚 维C以其高效祛斑美白作用以及高安全性得到认可,但其本身极易被氧化,不易被皮肤真正吸收,皮肤利用度低。相对维C而言,VC乙基醚很容易穿透角质层进入真皮层,进入皮肤后被生物酶分解发挥VC的作用,提高VC的利用度,从而起到更好的祛斑美白功效。

芦荟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芦荟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李聚仓;王德才 【摘要】@@ 芦荟(Aloe)隶属于百合科,其味苦性寒,归肝、胃、大肠经.具清肝热、通便等功效.药用芦荟中常用的有库拉索芦荟、好望角芦荟、中华芦荟、皂草芦荟 和木立芦荟等品种. 【期刊名称】《泰山医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1(032)002 【总页数】3页(P158-160) 【关键词】芦荟;药理作用;进展 【作者】李聚仓;王德才 【作者单位】泰山医学院药学院,山东,泰安,271016;泰山医学院药学院,山东,泰 安,27101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5 芦荟(Aloe)隶属于百合科, 其味苦性寒,归肝、胃、大肠经。具清肝热、通便等功效。药用芦荟中常用的有库拉索芦荟、好望角芦荟、中华芦荟、皂草芦荟和木立芦荟等品种。现代研究发现,芦荟具有抗菌、抗炎、调节免疫、抗肿瘤、调节血糖等多种药理作用。现将芦荟近年来药理作用的研究阐述如下。 1 抗菌作用

研究表明,芦荟具有抗菌杀菌作用。薛春兰等[1]通过从芦荟中提取有效成分,按一定的比例进行配伍,制备复方芦荟抑菌药膜,检测药膜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普通变形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这6种临床感染的常见菌、耐药菌的抑菌效果。结果显示对前三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效果,但对后三者抑菌效果不明显。Shilpakala SR[2]也在体外测定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芦荟凝胶的敏感性,发现金黄色葡萄球菌比大肠杆菌更敏感,这种差异归因于这两种细菌的结构不同。对芦荟汁的抑菌作用及热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发现芦荟外皮汁比芦荟凝胶汁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并且芦荟汁的热稳定性较好。ASP-1是从中华芦荟中分离到一种多糖,体外试验表明该物质表现出显著的清除自由基和防止氢过氧化物所引起的PC12细胞的损伤的作用。同时对一些与心血管疾病及帕金森症相关的自由基有显著的治疗和防治作用 [3]。 2 抗肿瘤作用 芦荟具有抗癌抗肿瘤的作用。苗艳艳[4]通过培养原代培养肝癌细胞, 于分离培养第2天,加芦荟多糖AP11、芦荟多糖AP11干预和未干预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于癌细胞中,倒置显微镜观察其对癌细胞形态的影响,MTT法观察其对癌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芦荟多糖组癌细胞在形态上无明显差别,癌细胞的生长也无明显影响。芦荟多糖AP11干预和未干预PBMC组癌细胞形态均有较大变化 ,也显著抑制癌细胞的生长。提示芦荟多糖AP11无直接体外抗肿瘤活性,其抗肿瘤机制可能是通过与PBMC的相互作用,通过调节机体的免疫系统而达到的。并通过进一步实验证明AP体外抗肿瘤作用与提高免疫和促进肿瘤坏死因子释放有关[5]。芦荟大黄素具有明显的抗肿瘤的作用,Lee等[6]研究表明,芦荟大黄素通过在肺癌细胞中产生抗性氧化物诱导DNA的损伤,从而导致癌细胞(H460 cell)的衰亡。芦荟大黄素还能抑制黑色素瘤细胞的增殖和入侵能力, 同时改变细胞分化的途径[7]。 3 免疫调节

蛋黄油组织修复的作用机制及其在肛管疾病中的应用

蛋黄油组织修复的作用机制及其在肛管疾病中的应用 作者:侯雪飞李欣刘明安 来源:《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2021年第09期 【摘要】鸡蛋油用于疾病治疗,尤其是皮肤类疾病的治疗由来已久,而在肛管疾病中鸡蛋油也具有显著的疗效。文章从鸡蛋油的组成、治疗效果以及镇痛、止痒、促进愈合、减少瘢痕方面进行综述,探讨鸡蛋油在肛管疾病中发挥作用的途径。 【关键词】鸡蛋油;作用机制;肛管疾病 【中图分类号】R285.6【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21)18-0063-04 Mechanism of Tissue Repair with Egg Yolk Oil and its Application in Anal DiseasesHOU Xuefei1LI Xin1LIU Mingan2* 1.Kunming Medical University,Kunming 650500,China; 2.Shiping County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hiping 662200,ChinaAbstract:Egg oil as a traditional medicine in cure skin diseases has a history of more than one thousand years. The use of egg oil in treating anal canal diseases has a obvious effect. This paper summarized the composition of egg oil,therapeutic effect,analgesia,itching,promotion of healing,and reduction of scar,to explore the way in which egg oil plays a role in anal canal diseases. Keywords:Egg Oil;Mechanism;Anal Canal 蛋黄油又称为鸡蛋油、至圣膏、鸡子油,是一味传统中药,在一千多年前即为我国医家使用。其治疗记录存在于《千金方》《传信言》《子母秘录》等10余种文献,病种涉及烫、疮疡、创伤等[1]。最早的记录见于《集验方·卷九》,书中描述蛋黄油有迅速且不留瘢痕的除疮效用。在这些文献记录中,蛋黄油的治疗方式以外治法为主。近年来,蛋黄油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涉及皮肤、肛肠、妇科、内科等专业,对其治疗范围和机理的研究也有较多报道。在这些报道中,蛋黄油在肛管疾病的治疗中被认为具有独特的疗效,可能与其含有丰富的活性成分密切相关。本文对蛋黄油在肛管疾病中的治疗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进行了总结,旨在为其临床应用提供更全面和详实的参考。 1蛋黄油的含义及提取方法蛋黄油是以熟鸡蛋黄为主要原料,经过加工形成的脂溶性物质的总称[1-3]。依据蛋黄油使用目的不同,常用的加工方法各有侧重,各有优缺点。在化妆品和食品工业中较多采用低温溶剂萃取法、酶法、临界萃取法等[2];在临床医疗中多采用高溫馏

氧化应激在常见皮肤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氧化应激在常见皮肤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摘要:本文旨在综述氧化应激在常见皮肤疾病中的研究进展。氧化应激是由 于细胞内氧化还原失衡而导致的一系列不利反应,包括氧自由基的生成和抗氧化 防御系统的破坏。研究表明,氧化应激在多种皮肤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起到了重 要作用。本文将重点讨论氧化应激在皮炎、湿疹、皮肤衰老和皮肤癌等常见皮肤 疾病中的作用机制及其与疾病发展的关系。此外,文章还探讨了目前针对氧化应 激的治疗策略,包括抗氧化剂的应用和改善细胞氧化还原平衡的方法。本综述有 助于进一步了解氧化应激在常见皮肤疾病中的作用,为未来的研究和治疗提供参考。 关键词:氧化应激,皮肤疾病,皮炎,湿疹,皮肤癌 引言: 皮肤疾病是人类健康中的常见问题,其病因和治疗一直备受关注。近年来, 氧化应激在皮肤疾病中的研究引起了广泛的兴趣。氧化应激作为一种细胞内重要 的生理调节过程,涉及氧自由基的生成和抗氧化防御系统的平衡。其在皮炎、湿疹、皮肤衰老和皮肤癌等常见皮肤疾病中的作用机制备受研究者关注[1]。本文旨 在综述氧化应激在常见皮肤疾病中的研究进展,并探讨其治疗策略,为进一步研 究和治疗提供参考。深入了解氧化应激在皮肤疾病中的作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 理解和应对这些常见疾病。 一、机体氧化应激的发生 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属于氧衍生的小分子,包括含氧 自由基和容易转化为自由基的过氧化物,如超氧阴离子(O2-)、羟自由基(OH-)、烷氧自由基(RO-)、单线态氧(1O2)和过氧化氢(H2O2)等。其具有比氧气 更活泼的化学性质[2]。ROS是细胞代谢的正常产物之一,主要由内源性和外源性 两种方式产生。内源性ROS主要来源于线粒体发生氧化磷酸化产生ATP的过程中,由分子氧经线粒体内膜呼吸链复合体Ⅰ及复合体Ⅲ传递产生。也有一些来源于酶,

地龙促进创面愈合的研究进展

地龙促进创面愈合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远沈宏萍袁渊 来源:《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上半月》2020年第09期 【摘要】文章通过PubMed、CNKI、万方等数据库对地龙在多种创面上的疗效、活性成分及作用机制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较全面的综述,以期为地龙促创面愈合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与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地龙;蛋白;提取液;创面愈合 【中图分类号】R285【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20)17-0053-04 Abstract:In this paper, PubMed, CNKI, Wanfang and other databases were used to comprehensively review the research progress on the efficacy, active components and mechanism of earthworm on various wounds,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further research and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earthworm in promoting wound healing. Keywords:Earthworm; Proteins; Extraction Solution; Wound Healing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是保护宿主免受外界环境影响的第一道防线,在维持体内平衡方面起着基础性的作用。而伤口为异物和生物体进入人体打开了通道,大面积的皮肤完整性缺失可能导致严重残疾,甚至危及生命。皮肤伤口愈合不良是世界范围内一个严重的健康问题,创伤后形成的疤痕更是给患者留下生理和心理伤害。作为外科常见的临床難题,西医治疗主要是局部清创、手术修复、抗感染及营养支持,包括基因工程、生物工程材料、纳米技术和创面覆盖物的应用[1-2]。而相比较西医治疗创伤,传统中医药资源丰富、成本低、易获得利用天然材料开发潜在的治疗药物加速创面愈合来治疗创伤有着独特的优势与特点,还可以缓解创伤的高发率和治疗所产生的巨大经济负担等[3-4]。 地龙为钜蚓科动物参环毛蚓Pheretima aspergillum(E.Perrier)、通俗环毛蚓P.vulgaris Chen、威廉环毛蚓P.guillelmi(Michaelsen)或栉盲环毛蚓P.pectiniferaMichaelsen的干燥体[5]。始记于《神农本草经》,在我国已有悠久的使用历史,用于治疗高热神昏、惊痫抽搐、

白薇的美容功效与作用

白薇的美容功效与作用 白薇(Scientific name: Rhododendron simsii Planch.),是杜鹃 花科杜鹃花属植物,也称为吊钟山茶,是中国南方受欢迎的观赏植物之一。白薇花美丽而清雅,花期长,色彩丰富。除了观赏价值,白薇还具有丰富的药用价值,特别是在美容养颜方面,白薇被广泛使用。本文将介绍白薇的美容功效与作用,并探讨其科学研究和应用前景。 一、白薇的美容功效 1. 抗氧化作用:白薇富含多种天然抗氧化物质,如多酚类化合物、维生素C、谷胱甘肽等。这些抗氧化物质可以中和自由基,减少氧化损伤,延缓皮肤的衰老过程。 科学研究表明,白薇提取物可显著降低肌肤中氧化应激指标,如过氧化物酶活性和ROS(活性氧自由基)含量。同时,白 薇提取物还可以促进皮肤中胶原蛋白合成,增加皮肤的弹性和光泽。 2. 美白作用:白薇含有丰富的花青苷类物质,这些物质可以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从而减少黑色素的形成。此外,白薇还富含维生素C和多酚类物质,这些成分可以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促进黑色素的代谢,并减少黑色素的沉积。 实验研究表明,白薇提取物对黑色素细胞表现出显著的抑制作用,能够明显降低黑色素的合成和沉积。

3. 保湿作用:白薇富含多糖类物质,这些物质具有良好的保湿效果。实验研究表明,白薇提取物可以显著提高皮肤的含水量和角质层的保湿能力。 此外,白薇还具有调节皮脂分泌的作用,可以减少油脂的分泌,改善油性皮肤和痤疮问题。 4. 抗炎作用:白薇含有多种抗炎活性成分,如白薇烯酮等。这些活性成分可以抑制炎症反应,缓解皮肤过敏和红肿等症状。 实验研究表明,白薇提取物可以显著抑制炎症细胞的活化和炎症介质的释放,减轻皮肤炎症反应和痒痛。 5. 抗菌作用:白薇富含多种抗菌活性成分,如白薇甙、白薇酮等。这些活性成分可以抑制多种细菌的生长和繁殖,具有抗菌和抗菌特性。 实验研究表明,白薇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白色念珠菌等常见致病菌具有抑制作用。 二、白薇的美容作用 1. 保养肌肤:白薇可以滋润肌肤,减少细纹和皱纹,增加肌肤的弹性和光泽。使用白薇提取物的护肤品或敷用白薇花瓣泡泡水,可以有效改善皮肤干燥、疲劳和暗沉等问题。 2. 美白肌肤:白薇可以抑制黑色素的形成和沉积,减少黑斑、雀斑和晒斑等色素沉着问题。使用白薇提取物的美白产品,可

化妆品中的抗氧化剂及其作用机制

化妆品中的抗氧化剂及其作用机制化妆品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美容产品,在改善肌肤问题、 延缓衰老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随着环境污染、紫外线辐射 等外界因素的增加,肌肤的抗氧化能力逐渐减弱,导致肌肤老化加速。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化妆品中添加了一种重要成分——抗氧化剂。本 文将介绍化妆品中常见的抗氧化剂及其作用机制。 一、维生素C 维生素C是一种强效的抗氧化剂,广泛应用于化妆品中。它不仅具 有抗氧化的作用,还能够抑制黑色素的产生,减少色斑的形成。维生 素C通过与自由基发生反应,中和了它们的活性,同时可以再生其他 受损的抗氧化剂,保持细胞内的氧化还原平衡。 二、维生素E 维生素E是一种脂溶性的抗氧化剂,其主要功能是阻止脂质过氧化 反应的发生,保护细胞膜免受自由基的破坏。化妆品中添加维生素E 可以预防皮肤的干燥和老化,增强肌肤的防御能力。 三、多酚类物质 多酚类物质是一类具有强大抗氧化能力的化合物,如茶多酚、葡萄 籽提取物等。它们可以与自由基发生化学反应,中和它们的活性,从 而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此外,多酚类物质还具有促进胶原蛋白生成、抑制酪氨酸酶活性等作用,能够改善肌肤的弹性和紧致度。

四、辅酶Q10 辅酶Q10是一种存在于人体细胞中的物质,也是化妆品中常见的抗氧化剂。它参与细胞呼吸过程,可以提供细胞所需的能量。此外,辅酶Q10还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以抑制自由基的生成,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 五、谷胱甘肽 谷胱甘肽是一种氨基酸组成的多肽,也是细胞内的一种重要抗氧化剂。它可以与其他抗氧化剂相互配合,增强其抗氧化能力。此外,谷胱甘肽还参与生物合成和调节细胞活性物质的代谢,对于维持正常细胞功能和延缓细胞衰老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上述介绍,我们可以看出,化妆品中的抗氧化剂在保护肌肤免受自由基侵害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们能够中和自由基的活性,减少氧化反应的发生,从而减缓肌肤老化的速度。此外,抗氧化剂还可以提高肌肤的防御能力,改善肌肤质地,增强肌肤的弹性和紧致度。 值得一提的是,化妆品中的抗氧化剂并不是越多越好,适量的添加能够发挥其良好的效果,而过量添加可能会对肌肤造成负面影响。因此,在选择抗氧化剂含量较高的化妆品时,需要根据自身肌肤状况和需求做出合理的选择。 总结起来,抗氧化剂在化妆品中的应用不仅可以延缓肌肤老化,还能够提高肌肤的防御能力,改善肌肤的质地。维生素C、维生素E、多酚类物质、辅酶Q10和谷胱甘肽等抗氧化剂在化妆品中得到了广泛应

龙珠草的作用与功效

龙珠草的作用与功效 龙珠草,又称层枝草、鹅草、龙珠蓟等,是一种常见的野生植物。其学名为Centella asiatica,属于双子叶植物门,崩地蓟科 的多年生匍匐草本植物。龙珠草可在滨海、溪旁、河边等潮湿环境中生长,甚至也会出现在田园、园林、庭院等地。在亚洲许多地方,龙珠草都被视为一种草药,广泛应用于中药和食品添加剂中。本文将详细介绍龙珠草的作用与功效。 一、化瘀生新,活血化瘀 龙珠草一直以来都被视为一种重要的中草药,它能够活血化瘀,促进新陈代谢,加速伤口愈合。据研究发现,龙珠草中的有效成分主要是三萜类化合物、多糖和龙胆苦苷。这些成分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增加毛细血管弹性,缓解血管损伤,降低血小板聚集,减少血栓形成,进而促进创伤愈合。龙珠草还具有抗炎作用,能够减轻炎症反应,缓解疼痛和肿胀。 二、抗氧化,延缓衰老 龙珠草富含多种抗氧化物质,如多酚、维生素C、类黄酮等。这些物质具有强大的抗氧化功效,可以清除自由基,减轻氧化损伤,延缓细胞衰老过程。研究表明,长期服用龙珠草可以增加皮肤弹性,提高皮肤紧致度,减少皱纹和色斑的产生。此外,龙珠草还能够增加皮肤的含水量,保持皮肤的水油平衡,使皮肤柔软光滑。 三、保肝护肝,解毒养颜 龙珠草具有显著的保肝护肝作用。它可以促进肝细胞再生,增加肝脏的解毒能力,减少有害物质对肝脏的损害。研究还发现,

龙珠草能够增加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提高 肝脏抗氧化能力。同时,龙珠草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如维生素A、维生素E、锌和硒等,这些成分可以增强皮肤的抵 抗力,有效防止自由基对皮肤的伤害,保持肌肤的年轻态。 四、抗焦虑,改善睡眠质量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患上焦虑症和失眠症,严重影响了他们的生活质量。研究发现,龙珠草具有一定的镇静安神作用,能够缓解焦虑症状、改善睡眠质量。龙珠草中的有效成分可以抑制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促进γ-氨基丁酸(GABA)释放,增强 抑制性神经递质的作用,从而达到镇静、安神的效果。 五、抗菌防病,增强免疫力 龙珠草具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对多种细菌、真菌和病毒都具有一定的抑制能力。研究表明,龙珠草中的多糖成分可以激活巨噬细胞和T细胞,增强免疫细胞的吞噬活性和杀伤能力;此外,龙珠草还可以提高皮肤和黏膜组织的抵抗力,增强人体对病原体的防御能力,预防感染和疾病的发生。 综上所述,龙珠草作为一种珍贵的药用植物,在医药、美容、保健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它不仅可以促进创伤愈合、延缓衰老,还可以保护肝脏、抑制焦虑、增强免疫力等。不过,尽管龙珠草具有众多的益处,但还是需要根据个人的身体状况和具体需求来科学合理地使用。同时,在使用龙珠草时,也应注意从正规渠道购买,避免假冒伪劣产品对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阿霉素对大鼠心肌损伤的实验研究

阿霉素对大鼠心肌损伤的实验研究 张泉丽;陈乃耀 【期刊名称】《中国医药指南》 【年(卷),期】2012(10)34 【摘要】目的观察经阿霉素(ADR)作用的实验大鼠心肌组织中丙二醛(MDA)、超 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GSH)、黄嘌呤氧化酶(XOD)含量的变化.方法采用36只 Wistar 雌性大鼠,分生理盐水(NS)组和 ADR 组,ADR 组尾静脉缓慢注射 ADR(3mg/kg),每周一次;NS 对照组尾静脉及腹腔注射等剂量 NS.分别用药三周 和六周后处死,观察各组大鼠心肌组织中 MDA、SOD、GSH 及 XOD含量的变化.结果 ADR 组 MDA 与 XOD 含量均升高,SOD 与 GSH 含量均下降.结论过氧化反 应增强、自由基生成酶活性升高及清除酶或清除剂活性降低可能参与了 ADR 心脏损伤的发生.%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hanges of the contents of MDA、SOD、XOD and GSH in cardiac homogenate.Methods Tirty-six healthy female Wistar-rats were adopted. ADR was administered slowly by caudal vein injection (3mg/kg body weight) once a week in ADR group. Control rats received equivalence saline by caudal vein injection. These rats were sacrificed separately after three weeks and six weeks. We observed and compared the changes of the contents of MDA,SOD,GSH and XOD in cardiac homogenate.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NS group,the increased contents of MDA and XOD in cardiac homogenate were found in ADR group. Conclusion Peroxidation and the increased activity of the enzymes which produce the free radicals and the decreased activity of the enzymes

谷胱甘肽专属管理成分作用

谷胱甘肽专属管理: 氨基酸洁面啫喱: 谷胱甘肽母液:谷胱甘肽对皮肤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抗衰老以及美容的作用。由于谷胱甘肽是一种抗氧化剂,所以它可以美白肌肤。谷胱甘肽可以分解肌肤内的黑色素,所以它有淡斑祛斑的功效。除此之外,谷胱甘肽可以加快衰老细胞再生,因此,它还可以抵抗衰老、延缓衰老 谷胱甘肽精纯水:1谷胱甘肽肽是一种抗氧化剂,所以它可以美白肌肤。谷胱甘肽可以分解肌肤内的黑色素,所以它有淡斑祛斑的功效。除此之外,对皮肤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抗衰老以及美容的作用。由于谷胱甘谷胱甘肽可以加快衰老细胞再生,因此,它还可以抵抗衰老、延缓衰老。 2马齿苋的提取物对皮肤有多种生理功能,提取物当中有一些植物多糖,还有维生素,这些对皮肤可以起到滋养、润滑的作用,可以减少皮肤当中干燥的死皮,去除过多的角质层,还能起到抚平皮肤表面的细小皱纹,使皮肤平滑的作用。再者,马齿苋提取物中还有一些黄酮、皂甙,这些物质具有抗氧化、清除体内自由基的作用,所以能够延缓皮肤的衰老。当然马齿苋也还具有一定的抗细菌、抑真菌的抗菌消炎作用 3卡波姆保护皮肤:和皮肤有一定的亲和力,加入护肤品能够减少对皮肤和黏膜的刺激和伤害,从而保护皮肤。, 2、抵抗紫外线:

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增强皮肤对抗紫外线的能力。, 3、降低黏稠度:可以降低粘稠度,维持化妆品有效物质的稳定,使皮肤更容易吸收。, 4、消炎杀菌:卡波姆是一种天然的药用成分,具有一定的杀菌消炎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对抗皮炎。 谷胱甘肽精优肌霜:活性酵母是一种活的营养物,它里面有很多活性物质,对肌肤有很好的修复与再生作用。因为活酵母本身具有生命特征,在过高的温度下会死亡,所以对贮存环境要求十分苛刻,而且他存活的时间也很短,制作成本昂贵,因此多利用于高营养再生保养品的制作。一般化妆品添加1%左右的活酵母,其价值上升5~10倍。目前,市场上所销售的含有活酵母的化妆品多数都是进口的,其价格也是很贵。能促进与皱纹形成有关的蛋白--胶原蛋白及弹性蛋白合成,具有平滑肌肤、淡化皱纹的功效;真正活酵母是很有重要的医用和美容价值,发酵后的酵母是一种很强的抗氧化物,可以保护肝脏,有一定的解毒作用。酵母里的硒、铬等矿物质能抗衰老、抗肿瘤、预防动脉硬化,并提高人体的免疫力。 谷胱甘肽精面膜贴:柑橘果皮提取物,英文名称是CITRUS RETICULATA (TANGERINE) PEEL EXTRACT,柑橘果皮提取物在化妆品、护肤品里主要作用是抗菌剂,抗炎剂,抗氧化剂,

美白及补水化妆品主要成份

美白及补水化妆品主要成份 美白类化妆品主要成份 维他命C:为安全的口服美白剂,是利用还原的方法,还原黑色素,一天所需的维他命是70-75毫克,若是想以蔬果来美白,恐怕要失望了,因为吃水果所获得的维他命C,不足以推动美白作用。服用过量时,一天如果超过5克,则会有腹泻跟甲状腺失调的现象发生;擦的维生素C因属水溶性,又易受到空气氧化变质,所以必须结合金属来维持较佳的稳定性,乳液或面霜中,必须是脂溶性的,才能顺利渗透到皮肤较里层。水溶性维他命C,除非是配合特殊渗透溶剂,否则看不出效果。 对苯二酚:其美白机理,是凝结酪氨酸酵素,破坏黑色素,其美白效果非常显著,但是涂擦部位多数人会有明显的红斑出现,对苯二酚的副作用并非只是局部发红,若浓度超过5%时,会引起全身性副作用,过去曾有引发白斑症的例子出现。 熊果素:其美白机理,是抑制酪氨酸酵素的活化,其性质温和副作用少,但熊果素是很怕光线的,因此在配方上一定要加入高浓度的紫外线吸收剂。 麴酸:据抗菌成份,其美白机理是螯合铜离子,去除活化的铜离子,使其无法形成酪氨酸酵素。因为安全,所以在美白的用量上并无限制,但麴酸不稳定,易变色,因此其配方中也添加了许多抗氧化剂及紫外线吸收剂。 谷胱甘肽:其结构中的硫氢基会制衡酪氨酸酵素,使黑色素的生成速度减缓。是很好的抗氧化剂。 甘草萃取液:有消炎、细胞修护功能,过去一直认为甘草酸具美白效果,但是在生化试验中,其作用却是微乎其微。 胎盘素:具有活化细胞和增强色素代谢的能力。 杜鹃花酸:对一般粉刺的疗效高达100%,对丘疹、脓庖的效果也有65%,因其制菌能力非常强。用来美白虽安全性高,实际效用恐怕要令你失望了。 汞化合物:剧毒!危险!别考虑了! 果酸:并无直接美白作用,可促进角质细胞代谢,间接协助美白。 桑椹萃取液:可凝结酪氨酸酵素,可有效美白,安全性佳。 很多化妆品公司不断强调那些东西可以美白,说得非常神奇,比如说像果酸就被讲得好像皮

聚丙烯酰胺凝胶低毒性替代材料研究

聚丙烯酰胺凝胶低毒性替代材料研究 王国瑀;杨美娟;王俊秀;王磊;杨志伟;喻长远 【摘要】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广泛用于分子生物学实验.但是丙烯酰胺具有潜在神经毒性.我们采用N,N-二甲基丙烯酰胺(DMA)和N-(2-羟乙基)丙烯酰胺(HEA)两种单体材料代替丙烯酰胺制备蛋白质凝胶.通过测定聚合反应体系的温度变化,优化了体系中催化剂TEMED的加入量;通过实际的电泳实验确定了单体与交联剂与N,N-甲叉双丙烯酰胺的配比,使其得到孔径大小适宜的凝胶,并对这两种凝胶的性能做出初步的评价.最后,将优化好条件的凝胶应用于Western Blot技术分析检测BSA蛋白,蛋白条带明亮清晰. 【期刊名称】《化工设计通讯》 【年(卷),期】2016(042)003 【总页数】3页(P55-57) 【关键词】聚丙烯酰胺凝胶;低毒;材料 【作者】王国瑀;杨美娟;王俊秀;王磊;杨志伟;喻长远 【作者单位】北京化工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北京 100029;北京化工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北京 100029;北京化工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北京 100029;北京化工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北京 100029;北京化工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北京 100029;北京化工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北京 10002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E39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以其低廉的分析成本、简单的操作、良好的重复性、较短的分析时间等优势,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食品、农学等诸多学科领域蛋白质以及多肽类化合物的分离鉴定。其分离机制是在电场的作用下,蛋白质在聚丙烯酰胺凝胶所形成的网状结构中发生迁移,其迁移的距离与电泳条件以及蛋白质分子的分子量大小、形状及电荷量有关。而SDS-PAGE是在电泳缓冲溶和蛋白样品溶中分别加入了离子去污剂(SDS)和强还原剂(β-巯基乙醇),使得蛋白质的迁移距离主要取决于蛋白质分子量的大小而忽略了蛋白质自身所带电荷带来的影响。 然而,丙烯酰胺潜在的毒性限制了它在生物凝胶领域使用。丙烯酰胺属中等毒性化合物,丙烯酰胺可以损害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长时间暴露于丙烯酰胺的职业工人或者是实验的动物,会出现共济失调、骨骼肌肉萎软无力、体重减轻等症状[1-2]。Mehris S等人在体外实验中证实,丙烯酰胺能够诱导PC12细胞产生一系列活性氧簇(ROS),以及诱导细胞出现凋亡。自由基的产生与清除的不平衡以及活性氧簇的共同作用,会增加细胞氧化应激的出现,而氧化应激与一些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病有关联。此外,丙烯酰胺还有明显的生殖毒性,在雄性小鼠的急性毒性试验中,给与小鼠高剂量的丙烯酰胺,小鼠精子的数量和质量显著降低,DNA链出现断裂的情况增多,致死性后代出现增多,使其生殖能力低下。以上这些症状的出现与Cyp2e1诱导丙烯酰胺向环氧丙烯酰胺代谢转化相关,而环氧丙烯酰胺作为一个生物活性更强的物质,可以与细胞的DNA发生共价结合,这是丙烯酰胺的致畸和致突变的机理。丙烯酰胺还对视觉系统造成损害,大量的神经节细胞层的细胞发生变性并伴有空泡形成和细胞丢失,视网膜也出现了明显的缩小,长期暴露于丙烯酰胺的环境中,会使视野中心的视野感光度降低,对色觉的组成造成不良影响。最新的研究发现,丙烯酰胺还会引发肝细胞损伤。Enayatollah Seydi 等人将正常肝细胞与丙烯酰胺一起培养,肝细胞内的谷胱甘肽快速出现耗竭,这是肝细胞发生氧化应激的重要标志;在细胞结构方面,丙烯酰胺会导致肝细胞线粒体

活性生物多肽对皮肤抗衰老作用的研究进展

活性生物多肽对皮肤抗衰老作用的研究进展 王琦;都帅;赵全民;李庆杰 【摘要】活性生物多肽具有抗氧化、抗衰老、清除自由基等多种生理功能,已经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和化妆品等领域.本文介绍了不同来源的生物活性多肽的功能与作用,综述了近几年来活性生物多肽在某些抗衰老化妆品中的应用.并分析了未来活性生物多肽在化妆品中的研究开发趋势,以期为抗衰老化妆品的研究与开发提供积极的借鉴作用. 【期刊名称】《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年(卷),期】2018(016)020 【总页数】3页(P152-154) 【关键词】活性生物多肽;抗衰老;化妆品 【作者】王琦;都帅;赵全民;李庆杰 【作者单位】吉林农业大学中药材学院,吉林长春130118;吉林农业大学中药材学院,吉林长春130118;吉林农业大学中药材学院,吉林长春130118;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实验中心,吉林长春130021 【正文语种】中文 目前,活性生物多肽具有安全稳定、易溶于水、易吸收、分子量小等优点,同时具有清除自由基、抗氧化、抗衰老等多种生物活性,不仅能够促进皮肤细胞的增殖,还可以为皮肤提供营养,延缓皮肤老化,促进皮肤创伤修复,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皮

肤化妆品和抗衰老化妆品中。本文主要介绍了来源不同的活性生物多肽,即化学合成多肽、植物多肽、动物多肽、微生物多肽、海洋生物多肽在皮肤抗氧化、抗衰老方面的主要研究进展,同时展望了抗衰老化妆品的未来发展趋势,为继续研究抗衰老化妆品提供理论依据,对化妆品开发与研究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1 来源不同的活性生物多肽的抗氧化抗衰老作用 1.1 化学合成多肽大多数化学合成肽是小分子量肽的功能肽,多是通过化学合成 制备的。他们中的大多数是某种反应。与其它物质比较,肽在生物体内的优势便是具有皮肤高渗透性和良好的生物活性,快速实现嫩肤抗皱目的[1],其主要作用就 是提高基质细胞活动来达到胶原蛋白合成增加,让皮肤弹性增加,看起来更年轻[2-3]。它们主要包括棕榈酰三肽-5,乙酰基六肽-3,棕榈酰四肽-3,乙酰四胜肽-5等。高雅倩等[4]对棕榈酰三肽-5对皮肤的美白功效进行了研究,棕榈酰三肽-5 能够显著降低上清及细胞内的黑色素水平且无细胞毒性。进一步研究发现,棕榈酰三肽-5通过抑制酪氨酸酶活性,下调MITF和酪氨酸酶的mRNA水平,从而抑制黑色素的生成。在动物模型中,其能够显著使紫外线诱导的鼠皮肤色素的沉淀减少、降低黑色素分布的灰度值。谷胱甘肽能够发挥其保护皮肤和抗细胞衰老作用的原因主要是它能够清除皮肤组织中过剩的自由基和一些过氧化物,显著防止细胞内线粒体的脂质过氧化[5]。而乙酰基六肽-3作为一种新型肽,既具有肉毒素的传奇功效,又廉价易得,使用方便[6]。 1.2 植物多肽大多是采用蛋白质水解直接从一些天然植物中提取分离的活性生物 多肽,主要包括大米活性多肽、茶籽多肽、甘薯多肽、枸杞多肽、黑豆多肽、绿豆多肽、麦麸多肽、麦胚多肽等多种植物多肽。宁可等[7]也证明了茶籽多肽确实对 于引起皮肤衰老的自由基具有很好的清除能力。王勇等[8]在通过复合菌共生发酵 甘薯蛋白实验中得到的活性肽也同样具有这样的作用。而李松林等[9]通过实验证 明枸杞多肽对自由基的清除能力随着其浓度的增大而提高。翟硕等[10]采用酶解法

丹参在皮肤科中的应用

丹参在皮肤科中的应用 丹参是唇形科鼠尾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丹参(Salviae miltiorrhizae Bunge)的干燥根和根茎,具有活血祛瘀、通经止痛、清心除烦、凉血消痈之功效[1],始载于《神农本草经》,被列为本草上品。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丹参的成分、作用始于20世纪30年代,数十年来,经过化学、药学及药理学和临床医学工作者的共同努力,证实丹参具有抗炎、抗氧化、改善微循环等多种功效。近年来,随着临床和实验室研究的深入开展,使丹参在皮肤科领域的运用范围不断扩大,现结合有关文献就丹参多种有效成分、丹参制剂在皮肤科的应用综述如下。 1 痤疮 痤疮是一种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常见损容性疾病,其发病机制主要与皮脂分泌旺盛、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异常、痤疮丙酸杆菌增殖、性激素水平升高及遗传等因素有关[2]。丹参是痤疮治疗中的常用药,《日华子本草》记载:“排脓止痛,生长肌肉……恶疮疖癣,瘿赘肿毒,丹毒。” 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有研究表明,应用丹参酮制剂治疗痤疮的机制之一就是依赖于其强大的抗菌作用。大量临床及实验证明丹参的活性成分丹参酮,具有抗菌、抗炎、抗雄性激素作用、较温和的雌激素作用及抑制皮脂分泌的作用,有利于痤疮的治疗。毛雷等[3]选取门诊寻常型痤疮患者136例,随机分为丹参酮组(实验组)和常规健康教育(对照组),实验组每日口服丹参酮胶囊,每片含量0.25g,4片/次,3次/d,当病情基本控制后,改为2片/次,3次/d),12周后丹参酮组总有效率为89.71%,明显优于对照组66.18%的总有效率。浦洁等[4]研究表明,在炎症性痤疮早期短程联合使用丹参酮和多西环素,能减少抗生素对人体的不良反应及细菌耐药的发生,提高患者的依从性。近期研究显示[5],丹参酮胶囊结合LED红蓝光治疗痤疮,利用丹参酮胶囊主要成分隐丹参酮的广谱抗菌作用,对痤疮丙酸杆菌有较强的抗菌活性,结合LED蓝光杀灭引起炎症性感染的痤疮丙酸杆菌的作用及红光的抗炎修复作用,总有效率高,不良反应少。 丹参酮可直接抑制皮脂腺细胞过度增生和脂质的合成,减少皮脂分泌,并通过抗雄激素作用,降低痤疮患者异常的血清睾丸酮分泌[6],从而使毛囊皮脂腺的厌氧环境不适合痤疮丙酸杆菌的生长,同时结合丹参酮对痤疮棒状杆菌较强的抗菌作用[7],不仅能抑制痤疮丙酸杆菌在毛囊皮脂腺的生长,还可以抑制痤疮丙酸杆菌和Toll样受体结合,从而减轻皮损部位的炎症反应。另外,丹参酮能够改善皮肤局部微循环,提高局部的微血管灌注量,加速血液和组织液之间的物质交换,进一步促进痤疮的愈合[8]。 2 银屑病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9]。其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清楚,目前认为是在遗传和环境因素(感染、吸烟、药物、外伤、精神)的影响下,多种因素通过多种途径引起的角质细胞过度增殖及复杂的免疫和炎症反应是主要发病机制之一[10]。丹参因其确切的抗炎症、抗氧化、改善微循环、调节

复方鳄鱼油烧伤膏对浅Ⅱ度烧伤皮肤的修复及抗炎镇痛作用

复方鳄鱼油烧伤膏对浅Ⅱ度烧伤皮肤的修复及抗炎镇痛作用 作者:潘翔韩思婕陈可琢李正磊张丹丹罗心遥李慧君夏和元王天合叶晓川 来源:《中国药房》2021年第20期

中图分类号 R28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1-0408(2021)20-2467-06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1.20.06 摘要目的:研究复方鳄鱼油烧伤膏对浅Ⅱ度烧伤皮肤的修复及抗炎镇痛作用。方法:将加热后的砝码紧贴豚鼠右侧脱毛部位皮肤4 s,复制浅Ⅱ度烧伤模型。造模成功后,将豚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模型组、京万红软膏组(阳性对照)和复方鳄鱼油烧伤膏配方一、配方二、配方三组(鳄鱼油质量分数分别为1.5%、3%、4.5%,下同),每组8只。除模型组外,其余各组豚鼠每天按0.7 g/只涂抹给药2次,连续14 d。每天记录豚鼠创面愈合情况,并计算创面愈合率;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观察豚鼠创面组织病理学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测定豚鼠血清中表皮生长因子(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的水平。将80只昆明小鼠分为2组,每组再按体质量随机分为模型组、京万红软膏组(阳性对照)和复方鳄鱼油烧伤膏配方一组、配方三组,每组10只,分别采用二甲苯耳廓肿胀法和醋酸扭体法以考察复方鳄鱼油烧伤膏的抗炎镇痛作用。结果:在烧伤修复实验中,复方鳄鱼油烧伤膏干预后,豚鼠的创面面积逐渐缩小,且第14天时其创面已极大幅度愈合,创面愈合率显著升高(P 关键词复方鳄鱼油烧伤膏;浅Ⅱ度烧伤;创面愈合;抗炎;镇痛 Study on Repair, Anti-inflammation and Analgesia Effects of Compound Crocodile Oil Burn Ointment on Superficial Second-Degree Burned Skin PAN Xiang,HAN Sijie,CHEN Kezhuo,LI Zhenglei,ZHANG Dandan,LUO Xinyao,LI Huijun,XIA Heyuan,WANG Tianhe,YE Xiaochuan(College of Pharmacy/Key Laboratory of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