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考古学复习资料

考古学复习资料

考古学复习资料

考古学复习资料

一、考古学综述

考古学:用实物资料来研究人类古代社会历史的一门科学。即通过考古调查和发掘所获得的文化遗存(遗迹和遗物),来研究人类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恢复人类的历史。

最终目标是阐明历史发展规律,既要研究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也要探索各个地区、各个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差异及其成因。

1. 重建文化历史

2. 重建文化形态

3. 解释文化发展过

考古学的局限性:一、遗存的物质性二、遗存的不完整性三、时空的不确定性

田野考古学:是为了研究人类历史而进行实地考察和发掘、获取实物资料的学科。使用特殊的器材和设备,广泛采用自然科学的手段,运用考古学方法论进行调查发掘以发现古代遗迹和遗物。主要是以发掘为中心,同时勘察地面上的遗存。

考古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文化人类学,体质人类学,民族学,历史学,植物学,动物学,第四纪地质学

二、历史与突出贡献人物

古物学:以古典时代(即希腊、罗马时代)的遗迹、遗物为研究对象,特别是古代艺术品和镌刻在金属、石头、泥板、象牙等材料上的铭文,据此了解古代社会的历史和语言文字。与中国过去的金石学相类似。

金石学:以古代青铜器和石刻碑碣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偏重于铭文的著录和考证,以达到证经补史的目的。形成于北宋,清代为鼎盛时期,被视为中国考古学的前身。刘敞《先秦古器记》“礼

家明其制度,小学正其文字,谱牒正其世谥。”

吕大临《考古图》摹录图像,铭文,记录尺度,重量,容量,出土地点,并进行考释,是流传至今最早的古器物图录。“探制度之原始,补经传之阙亡,正诸儒之谬误。”王黼编《宣和博古图》元葛逻禄廼贤《河朔访古记》

乾隆御纂《西清古鉴》《宁寿鉴古》《西清续鉴甲编》和《乙编》德国J.J.温克尔曼《古代美术史》

萌芽期约从1760至1840年

1819年,丹麦皇家博物馆馆长C.J.汤姆森,三期论

J.J.A.沃尔索把“三期论”用于野外古迹的分期《丹麦原始时代古物》使“三期论”从此成为史前考古学的研究基础

形成期从1840至1867年

“三期论”在史前考古体系的确立

埃及和西亚的考古商博良罗塞达碑(Rosetta Stone),是一块刻有埃及国王托勒密五世诏书的石碑。石碑上用希腊文字、古埃及文字和当时的通俗体文字刻了同样的内容。古典考古学G.菲奥雷利改进对庞培古城遗址的发掘方法—恢复古城原貌为目标,按单元、层位发掘。

近代考古学的形成近代考古学形成的标志:1866年在瑞士召开了第一次“人类学和史前考古学国际会议”。

成熟期约从1867至1918年

类型学的发展和史前考古学的系统化瑞典的蒙特柳斯继沃尔索之后,大量使用比较考古学和类型学的方法进行研究,并将类型学的理论加以系统化。欧洲史前考古学的整个体系得到了确立。

自然科学方法的应用瑞典德耶尔季候泥层分析法,判定年代。

田野调查发掘工作科学化英国的F.皮特里《考古学的目的和方法》埃及涅伽达发现王朝时代以前的墓地

近代考古学普及谢里曼在特洛伊城址、A.伊文思在克诺索斯城

发展期从1918至1950年

理论方面发展和提高英国的V.G.柴尔德,在一定程度上也掌握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

汤姆森的“三期论”(石器时代、铜器时代、铁器时代),遇到了L.H.摩根和恩格斯所提出的另一种“三期论”(蒙昧时代、野蛮时代、文明时代)的挑战。

考古学文化的提出

考古学文化:代表同一时代、分布于共同地区、并具有一群有特征性的文化遗存。

调查发掘更加科学化M.惠勒除了提高发掘的技术以外,还强调要提高发掘的目标《从土中发掘出来的考古学》

英国的O.G.S.克劳福德充分注意地理环境对古代人类社会的影响。《田野考古学》

自然和科学技术的广泛运用

考古学研究的世界化

5、继续发展期约从1950年至今

理论方面英国学者克拉克所著《史前欧洲经济的基础》一书,从经济方面的角度出发,描述并解释欧洲史前时代的考古资料。

对考古学“文化”的质疑

新考古学:196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考古学理论。指的是从文化发展的进程来研究考古学。学派发起人是美国的路易斯·宾福德(Lewis Binford) ,代表人物还有英国D·克拉克。

进化考古学:考古学在进化观思想的指导下科学、全面地进行研究工作。利用进化论分析研究考古学问题。

区系文化类型:1981年,苏秉琦发表《关于考古学文化的区系类型问题》,率先提出中国考古学的区系类型学说。将考古学文化分成三个层面来理解,即区(块块)、系(条条)、类型(分支)。

三、地层学

地层学:研究地层形成顺序及其相互关系的学科。在考古发掘中根据堆积物的土色、土质和埋藏物的不同,划分层次,以确定各层遗迹、遗物的年代和先后关系。

地位:

考古学两大基本理论之一

考古学方法论的基础和核心

指导田野考古发掘的基本原则

通过研究地层、遗迹之间构成的层位关系,确定其年代的相对早晚关系

文化层的划分依据: 土质(沉积物的岩性 ,颗粒, 结构, 质地 ) 土色 ,遗物, 遗迹

地层学四大规律 :叠压、打破、共存、约束

生土:未经人类翻动、扰乱过的天然土壤

熟土:人类翻动、扰乱过的土壤

间歇层:在熟土层之间会出现不含有任何人工遗物的自然堆积层

地层与地层、遗迹与地层、遗迹与遗迹之间,构成4种层位关系:叠压关系,打破关系,共存关系,约束关系

原生层:由各种物理、化学的作用和自然力的影响而最初形成的地层。

次生层:原生层形成之后,由于自然力的搬运作用而形成的地层。

扰乱层:由于人类活动对早期地层的扰动而形成的堆积。研究目的:

究明人类文化堆积形成的原因和过程,以了解当时的人类活动;

处理各层次遗存的相对年代关系,并指导发掘工作。

地层学的局限性:1、地层关系不能解决遗存的绝对年代2、相对年代关系一般是指最终被废弃或埋藏的年代,而并非制造年代

3、晚期地层、遗迹中可以有早期遗物对我们认识晚期文化面貌造成假相出现频率

5、不能跨遗址对比地层的划分依据

6、具有相当程度的主观性

四、类型学

类型学:将同一门类的遗物,根据它们的形态特征分成类型,研究其发展系列和相互关系。也叫“标型学”或“器物(形态)学”

蒙德柳斯(瑞典)对北欧、南欧地区的青铜器、陶器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排比,并参照地层关系,辩明其相对年代,建立起欧洲地区青

铜时代的时空框架。在《东方和欧洲古代文明诸时期》(1903年)第一章(方法论)中专门总结了考古类型学的原理及方法。

心理模板:

器物特定型式的概念存在于制造者的头脑中,一旦这种概念通过原材料的造型而表达出来,就成了一件器物。这种概念就叫心理模板。制造者就是根据这样的模板而为他们的作品造型。

影响心理模板的因素:工艺传统,器物的功能,生产技术,生产、生活环境、意识形态。

器物演变特点:

1)既有渐变、也有突变

2)事物的渐变有时前进、有时后退

3)事物的演变总有一定的规律性

4)有的沿一条线演变,有的是沿多条线演变;既有分流,也有合流

作用:

1、确定遗存相对年代关系

2、揭示遗存发展过程

3、划分考古学文化或确定遗存的文化性质

类型学的缺陷:

1、只能确定相对年代,不能判定绝对年代

2、只能对一部分遗迹、遗物进行排序,特异、突变器物形态不能用类型学方法研究

3、类型学分析属不完全归纳法,排出的序列、总结出的规律有假定成分或错误

4、本身不能起到揭示社会面貌的作用,即不能“透物见人”

五、埋藏学

定义:遗址整个“形成过程”可能既影响到发现物的埋藏方式,又影响到发现物埋藏后的情况,遗址形成过程研究

概念认为,一处考古遗址是人类文化和自然动力过程共同塑造的。

文化形成过程:亦称为文化改变,涉及人类在制造或使用工具、兴

建或废弃建筑、耕地时的有意识或偶然行为。

自然形成过程:亦称为非文化改变,是指制约考古材料埋藏及其存留的自然事件。

研究目的、意义:全面复原遗存原貌,并把影响遗存形成的各种人为、自然原因区分开来,从而比较客观、全面的地了解人类活动和行为,恢复历史。

人类活动如何影响考古遗存

(一)遗存形成之前最初的人类行为

第一种表现形式:获得原材料、制作、使用、毁坏后废弃。第二种表现形式:对贵重物品或逝者的有意识埋藏

(二)埋藏之后的人类行为

后人对先人遗存的保存和扰乱、破坏

自然因素如何影响考古遗存

(一)影响埋藏的自然因素

1. 风化作用

2. 沉积物性质

3. 掩埋速度

4. 沉积物的颗粒

5. 搬运介质

(二)遗存性质对形成过程的影

1、无机、有机遗存

2、遗存的酸碱性

(三)极端条件下遗存的保存

自然灾害

干燥环境

饱水环境

寒冷环境

六、年代与断代

相对年代:指文化遗存在时间上的先后关系。地层学方法类型学方法

绝对年代:指文化遗存形成时距今的年代。内证外证碳十四断代:利用放射性同位素碳14 的半衰期来测定年代。

树木年轮断代:利用树木年轮的生成规律来进行断代的技术。

热释光断代:利用绝缘结晶固体的热释光现象进行断代。

古地磁断代:考古地磁断代利用某些古代遗物的热剩磁性进行断代

沉积磁性断代利用地层沉积磁性随地磁极性倒转而倒转的现象测年

铀系法断代:利用铀系、钍系子体放射性在样品中的不平衡性测定年代的技术。

七、考古调查与发掘

考古调查:

1.查找文献材料

2.步行勘查

3.钻探

4.地球物理勘探

A电阻率勘探法 B地震和声学勘探法 C磁力勘探法 D金属勘探法

5.遥感探测:在不直接接触相关目标物或现象的情况下,运用遥感仪器感觉并捕获其影像、辐射信息,据此判断其性质。

考古发掘:

发掘方法

(一)布方

(二)地层发掘

a.发掘顺序为:主体、隔梁、关建柱

b按照地层叠压关系,先清理年代较晚的地层,后清理年代较早的地层,直到生土为止。

c辨别不同单位间的早晚关系

d必须按照地层原状发掘,不能等深度发掘

e挖出的泥土打碎并取出遗物后运出

f清理干净每一层后再发掘新的地层

g切壁并在探方四壁刻出地层线

h发掘到生土后绘制地层剖面图

i发掘隔梁

j根据关键柱将相邻四个探方的地层剖面图连在一起

k发掘关键柱

(三)遗物收集

a、保护出土环境

b、尽量收全

c、遗物按最小发掘单位分别收集

(四)记录

写标签

八、考古学的解释:

一、断代

二、判断功能

1、历史文献记载

2、类型学原理

3、人类文化长期积累的常识

4、民族志类比法

5、实验考古学

三、认识古代人类的行为

甲骨文

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时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甲骨文主要指殷墟甲骨文,又称为“殷墟文字”、“殷契”,是殷商时代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

埋藏学

研究埋藏过程的学科

研究生物死亡、破坏、风化、搬运、堆积和掩埋的整个过程,即有机体从生命活动状态转化为化石状态或地质状态的过程,以及在这一过程中受到各种因素影响而发生变化的一门科学。

考古埋藏学

着重研究生物遗体、人类文化遗存及其保存条件的关系,并藉此寻找生态环境和人类活动的有关信息,以求在时空结构之外揭示古代遗存内在的逻辑关系。

即围绕着埋藏物的物质,通常为某种沉积物,如砾石、沙子和黏土

洛阳铲

又名探铲,一种考古学工具,为一半圆柱形的铁铲。一段有柄,可以接长的白蜡杆。使用时垂直向下戳击地面,可深逾20米,利用半圆柱形的铲可以将地下的泥土带出,并逐渐挖出一个直径约十几厘米的深井,用来探测地下土层的土质,以了解地下有无古代墓葬。

沉积相

具有一定岩性、结构、构造特征和古生物标志的沉积物组合,是沉积物的生成环境、生成条件和其特征的总和。

地层

有一定时间和空间涵义上的一切成层岩石的总称,是地球构造的层次关系。

文化层

因人类活动而形成的文化堆积。

人居住在一地,一般都会在原来的天然堆积或沉积的地层上,堆积起一层熟土。这层熟土通常夹杂着人类有意无意的丢弃物,为文化层。

托马斯·杰斐逊

美国第三任总统,天才考古学家。

推测弗吉尼亚的印第安人土墩可能是大型的墓葬,于是发掘解剖以验证。切开探沟,挖至生土层,观察其内部结构,通过其对不同地层进行观察记录。

1784年出版《弗吉尼亚的笔记》,第一次为检验假设所进行的考古发掘,第一次在考古学上对曾为进行观察记录的实例。

亨利·谢利曼

因幼年对荷马史诗的兴趣,36岁退出商界,开始考古发掘。在希

沙利克发掘出4个上下叠压的城址。随后又在爱琴海地区发掘出迈锡尼文明,其中“阿伽门农的金面具”尤为著名。谢利曼并不是真正的学者,所以受到德国学院派考古学家的抨击,但在英国倍受欢迎。

“发掘者的首要任务就是看地层”

“现代考古学是伴随着谢里曼而开始的”

奥古斯特·皮特—里弗斯

英国考古学之父,他的思维使他成为考古学的领袖,使考古学摆脱了一味追求艺术品的做法。

对文化遗存进行科学地分析

按类型学原理收藏、研究文化遗存

提出收藏文化遗存的科学价值观

对发掘技术的改进

全面揭露遗址,发掘至生土

进行详细记录

三维定位记录

绘制准确的平面图和剖面图,甚至制作模型

实验考古学

考古学的一个分支。运用实验手段复制、重建考古发掘所获古代工具、武器、房屋、堡垒、村落等遗址、遗物,以便更直接详细地了解古代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及思维过程。在大量实验的前提下,建立古代人类的行为模式。

当前考古的热点问题。

人类起源/农业起源/文明起源

聚落与城市考古/古墓葬研究

自然环境与人类生活/人类遗产的保护与开发

考古人类学复习资料讲解

考古学研究 选择、填空、判断: 1.19世纪末日本学者从中国古代吕大临《考古图》的书名得到启发,译名考古学 2.英国考古学家皮戈特将考古学定义为一门研究垃圾的科学 3.总体而言,考古学可以分为史前考古学和历史考古学两段 4.我国的历史考古学始于秦汉 5.中国考古学之父是李济 6.当代科学考古学的目标大致分为三个方面:研究文化历史、重建人类的生活方式和阐 明社会演变的规律 7.认识人类古老性的三个阶段:神学或神话解释阶段、哲学解释阶段和科学解释阶段 8.均变论的代表人物:赫顿、赖尔,而赖尔的著作《地质学原理》是均变论与灾变论的斗 争转折点 9.1859年达尔文《物种起源》的出版,为人类古老性的确立扫除了最后的障碍 10.1784年美国第三任总统杰弗逊对其庄园内土墩的发掘是考古学史上的第一次科学发掘 11.金石学到宋代达到鼎盛期 12.金石学的基本功能:考订、文章、艺术 13.创造出一种不求助文字记载的年代学方法是考古学区别于古物学的主要标志之一 14.丹麦哥本哈根国家博物馆馆长汤姆森的著作《北方考古指南》确立了三期论,汤姆森的 三期论核心定义立足于切割工具与武器,并从墓葬和窖藏这些封闭状态出土器物的共生关系来建立相对的年代早晚 15.沃尔塞于1849年出版的《丹麦远古古物》为三期论提供了考古学实物证据 16.石器时代被英国史前学家卢伯克爵士分为新、旧石器时代 17.类型学代表人物:汤姆森、皮特?里弗斯、约翰?伊文思、蒙特柳斯、弗林德斯?皮特里 爵士,其中英国埃及学家弗林德斯?皮特里爵士创立了序列断代法,英国考古学家惠勒爵士发明了著名的布方系统,称为惠勒的方格 18.原生堆积:未受重大扰动的堆积,次生堆积:堆积的地层受到水流的搬运的堆积 19.埃及的重大考古发现:罗塞达碑、书吏坐像、图坦卡蒙陵墓,罗塞达碑的文字解读最 后由法国学者商博良完成,英国埃及学家皮特里为埃及考古学带来科学方法论变革,赖斯纳对赫特普赫若斯陵墓以及卡特对图坦卡蒙陵墓的发掘标志埃及考古学最后的成熟20.对玛雅遗址的科学研究始于1883年英国学者艾尔弗雷德?莫兹利

考古学复习重点

考古学复习重点 一、名词解释: 1、文化遗存:既人工遗物,是人类在改造和利用自然的活动中留下来的带有人类活动痕迹 的各种各样的遗物和遗迹现象,包括制成品和非制成品。在人工制品中除完整器物外,废弃品和特殊物品及其附著物也应予以重视。 2、考古地层学:又叫考古层位学,是以地层理论来指导考古调查发掘的一门学问,研究古 代遗存中地层的叠压打破关系。 3、考古类型学:或称为标型学、器物形态学,它是通过对考古遗存的心态对比,以探求其 变化规律逻辑发展序列和相互时空关系,是考古学的基本方法。 4、考古年代学:考古学研究中利用各种方法和手段求证或检测古代遗迹和遗物年代的科 学。考古学中的年代包括相对年代和绝对年代。前者指不同的考古学文化和遗存在时间上相对早晚关系,后者则以确切的纪年给出时间顺序。 5、考古学文化:指分布于一定区域,存在于一定时间,具有共同特征的文化遗存总和,是 特定文化遗存的共存关系。它反映了人类活动遗存的类别或不同群体的区分与联系,以及由它表述的人们共同体的历史演变过程。 6、文化遗存分析法:分析出一个考古学遗存内部所包含的不同文化因素的组成情况,以认 识其文化属性.即确定它在考古学文化谱系中的位置。 7、金石学:是中国考古学的前身,它以古代青铜器和石刻碑碣为主要研究对象,偏重于著 录和考证文字资料,以达到正经补史的目的。 二、简答、论述: 1、关于人类起源:自从达尔文创立生物进化论后,多数人相信人类是生物进化的产物,现代人和现代猿有着共同的祖先。据目前所拥有的化石材料而言,人类的发祥地很可能在非洲,特别是东非地区。“东非人”及“能人”的发现。经历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现代人的前进进化。“走出非洲”说。直立是前人从人缘共祖主干上分离的形态学标志。 2、旧石器工业:旧石器时代人类的生活中每天都在选石、制造和使用石器,我们把这个过程和包含的文化行为称为旧石器工业。主要包含石器原料与选料、石器制作技术与石器类型、石器使用功能。总的说原始人的生计方式与生存技能都是在不断改进和提高。 3、旧石器时代文化区系类型:根据人类进化的阶段性变化和文化发展的阶段性变化,以及二者具有的相对应性和同步协调性,一般将石器时代文化分为:早期(石器制造比较原始,类型比较少);中期(修理石核技术(包括台面技术等)有了很大的发展,有了比较精致的刮削器和尖状器);晚期(文化发展的速度明显加快,工具的制造更加多样化和专门化)。★中国旧石器时代文化区系类型:分为南方(根据自然地理环境形成砾石石器——砍砸器系统,根据适应森林环境而产生和发展的,反映的是森林环境下的采集与狩猎经济);北方(根据自然地理因素形成的削刮器系统,主要是适应草原环境下产生和发展的,反映的是草原环境的采集与狩猎经济)。两大系统在中国旧石器文化的发展过程中,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中国旧石器文化的主体和基本格局,从而表现出环境与人类文化发展的密切关系和不同自然环境差异造成的文化特色。 4、农业革命:在距今一万年前后的新石器时代随着末次冰期的消退,人类生产生活产生质的飞跃的新阶段,即从依赖自然的采集渔猎经济跃进到改造自然的生产经济,整个社会文化都因此发生不断变化。其基本特征是定居农业、畜牧业的产生和磨制石器、陶器、纺织品等的出现。最重要的标志是农业的产生,因此也被叫做“农业革命”。(农业等生产的技术创新核心;传播借用文化交流;函化文化融合) 5、新石器时代聚落:以定居农业为基础的新石器文化中大量存在。一般包括壕堑、围墙一

考古学通论复习资料

考古学通论复习资料 一、填空题 1. 考古工作者一般把一个具有自身风格特点的(陶器群)作为界定考古学文化的首要标准。 2. 考古钻探时,遇土质湿软不带土时,可改用(套铲)。 3. 一个完整的探方包括主体、(隔梁)和关键柱三部分。 4. 需要打掉( 隔梁 )时,应征得领队同意,绘好剖面图后方可进行。 5. 排列密集、关系复杂或与遗址交叠的墓葬,应采用(探方)法,按遗址发掘的要求,逐层清理,直至生土。 6. 考古发掘报告的要求可概括为客观、全面、系统、(准确)和及时。 7. 考古发掘报告中的M表示墓葬,H表示灰坑,D表示(洞)。 8. 有两条墓道的墓葬在考古学术语中被称为(中形)墓。 9. 考古钻探时,探孔必须保持规整,上下垂直,孔穴要用(纯土)填实。 10. 考古钻探时,遗址布孔不宜(过密)。 11. 考古发掘时,一个遗址的探方、遗迹要统一编号,多次发掘的遗址要避免(重复编号)。 12. 墓葬中保存较好的人骨架要全部取回。保存较差的,要尽量取回头骨、盆骨、肢骨和(牙齿)。 13. 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可由墓道(门)进入墓室清理,否则应采用(揭顶法)。 14. 考古发掘时,重要遗迹如需解剖,应在 ( 拍照记录 )后方可进行。 15. 整理考古发掘资料时,要尽最大努力复原器物,尤其是(陶器)。 16. 随葬品必须经( 拍照记录 )之后,方得移动。 17. (考古地层学)是关于区分遗址各个堆积单位并确定其先后次序的科学获取考古资料的方法论。 18. 对发现于不同遗址或同一遗址不同位置的遗存,可以进行横联排比,以确定它们的(共时关系)关系。

19. 对植物遗存的研究有助于了解当地(古气候)、古地理的变化,并有助于考古断代。 20. 对植物遗存的研究有助于了解当地古气候、(古地理)的变化,并有助于考古断代。 21. 经过性别、(年龄)鉴定的墓葬人骨资料,可以帮助探讨当时的丧葬习俗、婚姻制度和社会组织形态。 22. 对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中兽骨的研究,可以究明(家畜)的起源。 23. 对石器时代文化遗存的研究可为(第四纪地层)的划分提供依据。 24. 对石器时代文化遗迹和遗物的时代确定,必须依据(第四纪地层)的划分。 25. 通过对野生动物骨骼与(家畜)遗骨的数量统计和比重研究,可以推断出渔猎经济与畜牧经济在当时人类经济生活中所占的比重。 26. 史前考古研究的年代范围是(文字)出现以前。 27. 考古地磁断代是利用某些古物的(热剩磁性)进行断代的技术。 28. 树木年轮断代法对考古学的重要贡献是其对(碳—14年代)的校正。 29. 判定文化遗存的相对年代主要依靠(考古地层学)和考古类型学。 30. 遗址各堆积单位之间的关系有(叠压)关系和打破关系。 31. 放射性碳素断代所适用的年代范围是距今( 5万)年以内。 32. 中国北方沙漠草原地区,在新石器时代,(典型细石器)比较发达,磨制石器和制陶业则不发达。 33. 华南沿海地区在新石器时代多(贝丘)遗址。 34. 石灰岩山区在史前时期多(洞穴)遗址。 35. 旧石器时代华北地区两大文化系统分别是周口店第一地点———峙峪系和(匼河——丁村系)。 36. 中国第一部大型田野考古发掘报告是梁思永编撰的(《城子崖遗址发掘报告》)。 37. 长江流域第一部大型田野考古发掘报告是(施昕更)编撰的《良渚》。 38. 中国考古学诞生的标志是1928年(董作宾)主持的河南安阳小屯

考古学复习资料

考古学复习资料 考古学复习资料 一、考古学综述 考古学:用实物资料来研究人类古代社会历史的一门科学。即通过考古调查和发掘所获得的文化遗存(遗迹和遗物),来研究人类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恢复人类的历史。 最终目标是阐明历史发展规律,既要研究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也要探索各个地区、各个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差异及其成因。 1. 重建文化历史 2. 重建文化形态 3. 解释文化发展过 程 考古学的局限性:一、遗存的物质性二、遗存的不完整性三、时空的不确定性 田野考古学:是为了研究人类历史而进行实地考察和发掘、获取实物资料的学科。使用特殊的器材和设备,广泛采用自然科学的手段,运用考古学方法论进行调查发掘以发现古代遗迹和遗物。主要是以发掘为中心,同时勘察地面上的遗存。 考古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文化人类学,体质人类学,民族学,历史学,植物学,动物学,第四纪地质学 二、历史与突出贡献人物 古物学:以古典时代(即希腊、罗马时代)的遗迹、遗物为研究对象,特别是古代艺术品和镌刻在金属、石头、泥板、象牙等材料上的铭文,据此了解古代社会的历史和语言文字。与中国过去的金石学相类似。 金石学:以古代青铜器和石刻碑碣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偏重于铭文的著录和考证,以达到证经补史的目的。形成于北宋,清代为鼎盛时期,被视为中国考古学的前身。刘敞《先秦古器记》“礼

家明其制度,小学正其文字,谱牒正其世谥。” 吕大临《考古图》摹录图像,铭文,记录尺度,重量,容量,出土地点,并进行考释,是流传至今最早的古器物图录。“探制度之原始,补经传之阙亡,正诸儒之谬误。”王黼编《宣和博古图》元葛逻禄廼贤《河朔访古记》 乾隆御纂《西清古鉴》《宁寿鉴古》《西清续鉴甲编》和《乙编》德国J.J.温克尔曼《古代美术史》 萌芽期约从1760至1840年 1819年,丹麦皇家博物馆馆长C.J.汤姆森,三期论 J.J.A.沃尔索把“三期论”用于野外古迹的分期《丹麦原始时代古物》使“三期论”从此成为史前考古学的研究基础 形成期从1840至1867年 “三期论”在史前考古体系的确立 埃及和西亚的考古商博良罗塞达碑(Rosetta Stone),是一块刻有埃及国王托勒密五世诏书的石碑。石碑上用希腊文字、古埃及文字和当时的通俗体文字刻了同样的内容。古典考古学G.菲奥雷利改进对庞培古城遗址的发掘方法—恢复古城原貌为目标,按单元、层位发掘。 近代考古学的形成近代考古学形成的标志:1866年在瑞士召开了第一次“人类学和史前考古学国际会议”。 成熟期约从1867至1918年 类型学的发展和史前考古学的系统化瑞典的蒙特柳斯继沃尔索之后,大量使用比较考古学和类型学的方法进行研究,并将类型学的理论加以系统化。欧洲史前考古学的整个体系得到了确立。 自然科学方法的应用瑞典德耶尔季候泥层分析法,判定年代。 田野调查发掘工作科学化英国的F.皮特里《考古学的目的和方法》埃及涅伽达发现王朝时代以前的墓地 近代考古学普及谢里曼在特洛伊城址、A.伊文思在克诺索斯城 发展期从1918至1950年 理论方面发展和提高英国的V.G.柴尔德,在一定程度上也掌握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

考古学通论复习资料全

《考古学通论》复习资料 第一部分考古学概论 遗迹是古代人类活动所遗留下来的、不可移动的文化遗存;通常分为房屋、水井、窑、村落、运河、墓葬等人工建筑和设施。 考古学中的地层学最初来自地质学,是指地层堆积和遗迹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研究,即在考古发掘中判明地层和遗迹的相对年代关系;考古地层学主要有先后关系和共存关系两种基本情况。 人类居住在一地,一般都会在原来的天然堆积或沉积的生土上面,堆积起一层熟土,这种熟土常夹杂着人类无意遗留下来的或有意抛弃的器物;这种包含文化遗物的熟土层,考古学上称为“文化层”。 考古学文化是指考古发现中可供人们观察到的属于同一时代、分布于共同地区、具有共同特征的一群遗存。 判断考古遗存年代的方法可分为“相对年代”和“绝对年代”;前者是指各种遗迹和遗物在时间上的先后关系;后者是指它们的作成距今已有多少年。断定相对年代,通常是依靠地层学和类型学的研究,地层学断代的要旨,是先确认各文化层次序的先后以断定它们的相对年代,然后再以各层所含的遗物断定各层的绝对年代;类型学断代的要旨,是将遗物或遗迹按型式排比,把用途、制法相同的遗物(或遗迹)归成一类,并确定它们的标准型式(或称标型),然后按照型式的差异程度的递增或递减,排出一个“系列”,从而体现了它们之间的相对年代。断定绝对年代,在历史考古学的领域,主要是依靠文献记载和年历学的研究;无文字记载的史前考古学的绝对年代的断定,则借助于自然科学的方法,如放射性碳素断代、热释光断代、树木年轮断代等。 利用死亡生物体中碳-14不断衰变的原理进行断代的技术称为放射性碳素断代;一般适用的年代围是5万年以;美国芝加哥大学W.F.利比是该方法的创始人。 我们将以青铜作为制造工具、用具和武器的重要原料和人类物质文化发展阶段叫做青铜时代。 利用航空摄影和航天摄影探寻到的遗迹大体可分为三类:根据土色明暗判别的,如坑穴、壕沟、道路等;斜射阴影显示的,如堤坝、坟丘、城墙等;植物的绿色深浅差异判断,如村落、都市、运河等。 金石学:形成于北宋时期,是以古代青铜器和石刻碑碣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偏重于著录和考证文字资料,以达到正经补史的目的。

(完整word版)考古学概论复习资料

1. 考古学“是根据古代人类通过各种活动遗留下来的实物以研究人类古代社会历史的一门学科”。 2. 遗迹是古代人类所遗留下来的生居死葬、从事各种生产活动的设施,多属于不可移动的文化遗存。 3. 遗物即古代人类活动留下来的物质遗存,多属于可移动性的器物。 4. 遗迹和遗物统称为文化遗存。 5. 遗址指古代某一社群居民日常居住、生活范围内遗留的连续分布的遗迹、遗物集合体。 6. 考古学研究的方法——田野考古调查和发掘。田野考古调查和发掘需要特殊的器材和设备,以地层学和类型学为核心,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系统的方法,还采用各种自然科学的手段,以最大限度地科学获取古代遗存的信息资料。 7. 关于考古学研究目的,传统认识就是重建历史,即拼合、复原远古时期的物质文化和历史图景。直到目前国内对考古学目标的定位仍然是“重构国史”,即认为考古学的目的在于阐明历史发展过程的客观规律,为历史学科服务。欧美考古学界流行的观点则有所不同,他们认为,复原文化历史只是考古学最基本的目标之一。考古学仅止于这一目标是远远不够的,在此基础上还要“重建相关人群的生活方式”和“复原文化发展进程”。 8. 史前考古学、历史考古学和田野考古学,被公认为是考古学的三个主要学科分支。 9. 考古学与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以及工程技术科学中的许多学科都有着密切的关系。这种关系既包括学术思想的相互渗透、研究方法与成果的相互借鉴,也包括科学技术手段的应用。一方面,考古学本身的研究有赖于其他学科在理论、资料、方法和技术上的支持和协助;另一方面,考古发掘和研究的对象涉及面十分广泛,渗透到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考古学的研究成果也为其他学科提供了许多宝贵资料,拓宽了这些学科的研究领域,充实了各学科的研究内容。其中与考古学有着密切联系的自然科学主要有地质学、地理学、气象学、生物学、体质人类学、化学、物理、数学和计算机等。人文社会科学中的狭义历史学、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语言学、古文字学、人文地理学、社会学、宗教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以及美术史学、建筑史学、绘画、摄影等均与考古学研究关系密切。

考古复习资料

考古复习资料 考古复习资料 考古学作为一门独特的学科,通过对古代人类活动遗迹的发掘和研究,揭示了 人类文明的演进历程。对于考古学的学习和研究,复习资料是必不可少的工具。本文将介绍一些有关考古复习资料的内容和使用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备考。 一、书籍类资料 1. 《考古学导论》 这是一本经典的考古学教材,由多位知名考古学家合著。书中详细介绍了考古 学的基本概念、方法和理论,以及各个历史时期和地区的考古发现。对于初学 者来说,这本书是入门的好选择。 2. 《考古学原理》 这是另一本重要的考古学教材,由Renfrew和Bahn合著。书中系统地介绍了 考古学的科学原理,包括考古学发掘、文物保护、年代测定等方面的内容。对 于深入理解考古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这本书是不可或缺的。 3. 《中国古代考古学》 这是一本介绍中国古代考古学的专著,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写。书 中详细介绍了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考古发现,包括古代城址、墓葬、青铜器等。对于研究中国古代文明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是一本很好的参考资料。 二、期刊论文类资料 除了书籍之外,期刊论文也是考古学研究的重要资料来源。以下是几个常见的 考古学期刊: 1. 《考古学报》

这是中国考古学界的权威期刊,刊载了大量的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可以通过 中国知网等数据库获取该期刊的论文。 2. 《Antiquity》 这是一本国际性的考古学期刊,刊载了世界各地的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对于 了解国际考古学的最新动态和研究方法,这本期刊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3. 《Archaeology》 这是美国一本知名的考古学期刊,内容涵盖了全球各地的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对于对美洲考古学感兴趣的读者来说,这本期刊是一个很好的参考资料。 三、考古学网站和数据库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考古学资料可以在线获取。以下是几个常用的 考古学网站和数据库: 1. 中国考古网 这是中国考古学界的权威网站,提供了大量的考古新闻、发现和研究成果。可 以在该网站上搜索到相关的考古学资料和论文。 2. Archaeology Data Service (ADS) 这是英国的一个考古学数据库,收录了大量的考古发现和研究资料。可以通过 该数据库获取英国以及其他地区的考古学资料。 3. JSTOR 这是一个综合性的学术数据库,收录了各个学科的期刊论文和书籍。可以通过 该数据库获取到大量的考古学相关文献。 四、实地考察和实践 除了书籍、期刊和网站之外,实地考察和实践也是考古学学习的重要方式。通

考古学通论复习重点

考古学通论复习重点 考古学通论复习重点 Chapter 1 概述 一、考古学 1、学科归属:人文科学,是历史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文献历史学一起支撑起了历史科学 2、定义及研究对象:用实物资料来研究人类古代历史的一门科学,只研究古代人类文化遗存,包括遗迹和遗物两部分。注意近现代文化遗存不属于考古学研究围 3、考古学对于历史研究的意义 证经补史 二、考古学文化 1、定义:同一时代,分布于共同地区,并具有一群有特征性的文化遗物和遗迹的文化遗存。 不同时代、不同地区遗迹单一的文化因素均不能称为考古学文化 2、类型划分: 同一个“考古学文化”因分布地域不同,在其文化面貌上有一定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就需要“文化类型”来区分,亦即属于同一文化的不同“类型” (1)发现初期,人们对于同一文化不同时期的文化遗存的先后顺序还不了解,常用不同的文化类型来区分。如仰韶文化中的半坡类型和庙底沟类型 (2)某一文化遗存在其发现初期很难确定是否属于一种独立的文化,有时也被命名为某一“文化类型”,一旦这类文化遗存被较多地发现,并被考古学界所公认,原来称作“类型”的文化遗存就改称为“某种文化”。 3、命名原则: (1)首次发现的典型遗址所在地的地名(乡镇名、村庄名)——最常用

(2)遗址的名称,如山顶洞文化 (3)某一遗址的某一期典型文化遗存,如庙底沟二期文化 (4)具有特征性的遗物,如彩文化——易混淆、不再采用 (5)族名,如巴蜀文化、吴越文化等 4、形成: 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生产活动、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等) 三、考古学的分支 三大分支:史前考古学、历史考古学、田野考古学 两论支柱:考古地层学、考古类型学——相对年代确定,局限在于无法确定绝对年代 1、史前考古学和历史考古学 从研究的年代围来划分,可分为史前考古学和历史考古学两大分支。前者研究的年代围是文字未出现前的历史阶段,主要研究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后者研究有了文字记载以后的人类历史,主要研究青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的文化遗存。 2、田野考古学 20世纪初,欧美科学家开始注重田野调查和发掘以及发掘技术,田野考古开始成为独立学科。有自身独特的完整的方法,需要特殊器材和设备和自然科学手段,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3、考古地层学 (1)基本原理 人类居住在一地,一般都会在原来的天然堆积或沉积的地层上,堆积起一层熟土。这种熟土常夹杂着人类无意或有意抛弃的器物。这种包含文化遗存的熟土层,考古学上称为“文化层”。后来的人再在这一文化层上面生活,又会在原来的“文化层”上堆积起另一“文化层”。如果有一时期没有人类居住,就会堆积一层天然堆积物,如水流冲击的淤土、风吹来的沙层及草木朽烂的腐殖土。这种天然堆积层考古学上称为“间歇层”。 如果没有经过扰乱,上层的年代必然晚于下层的年代,这样文化层的堆积便构成了这一遗址的编年历史;分辨层次时注意“扰乱层”

考古学复习资料

考古学复习资料 考古学复习资料汇编 第一章:考古学概论 1.考古学“是根据古代人类通过各种活动遗留下来的实物以研究人类古代社会历史的一门学科。”(1986年《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 2.中国近代考古学开始的标志是1921年瑞典学者安特生在仰韶村遗址的发掘。1926年,中国人开始自己独立主持考古发掘工地(李济在山西夏县西阴村的发掘)。 3. 考古学的研究对象是实物遗存,或简称遗存。所谓“遗存”就是过去遗留下来的、能够反映人类活动的实物。(遗存包括:遗迹、遗物、人本身遗存、与人类生存发展有关的自然遗物、用自然科学技术手段经实验室分析处理得到的资料和信息) 4.遗物是指古代人类遗留下来的、与其生成环境分离的、形体一般较小且可移动的各类物品。 5.遗迹是指古代人类活动所遗留下来的、与其生成环境连为一体、不可移动的各类固定设施或迹象。 6.自然遗存:是指非人工原因形成的、但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的各类实物遗存。 7.遗址在一定空间范围内连续分布的一群遗存,我们通常称它为遗址。遗址内包含遗迹、遗物和非人工遗存。 8.微遗存肉眼无法观察,包括人工遗存和自然遗存,如石器微痕、微量元素、遗传基因等。 9.金石学与考古学的关系:金石学的发展扩大为近代考古学的产生打下了很好的基础,但是金石学不等于近代考古学。原因是:一、金石学的研究对象为传世的青铜器、石刻等古物及其上面的文字,非发掘品。近代考古学俗称锄头考古,主要依靠田野发掘获取研究资料。 二、金石学偏重于有文字的古物的著录和考据,而考古学则对一切发掘出土的遗物都要进行分析、研究。比如植物遗存、动物骨骼等。三、

金石学不是建立在科学的方法论基础之上,研究的只是孤立的表面现象,研究目的为补经证史。而考古学有严密的理论和方法论,研究的目的除了复原历史的本来面目,还要透过现象总结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 10文献及其局限性:1、文献记载的时间范围有限,无法涉及史前历史。 2、文献记载的内容不够详细、完备。 ①很少涉及历史时期社会生产生活的具体方面。 ②年代越早,流传下来的文献越少。 ③流传下来的文献有的因保存不好变得不完整(自然灾害、人为破坏)。 3、文献记载带有主观性。 文献是记录者主观活动的间接反映,受记录者本身眼界和观点的限制。 4、文献记载有些不可信。 ①古史传说 ②以讹传讹 ③造假 11.遗存的特点与局限性特点:1、相对于文献而言,遗存具有以下特点或优势: ①广泛性:时间范围囊括史前,具体内容包罗万象 ②客观性实物资料本身是客观的,没有主观强加的东西③无限性:地下有无法估量的实物资料,通过发掘可以在短时间内把这种史料增加几倍,而文献资料却很难再增加。 而且通过考古还可以重新发现许多埋在地下的文献资料。如甲骨文,商周青铜器上的铭文,汉简等。局限性:①残缺性。 a,并非全部人类活动都能留下实物资料; b,当时留下的遗存可能因自然和人为破坏未能保留至今; c,保留至今的遗存未必会被发现。 ②破碎性。

《考古学基础知识》复习资料

《考古学基础知识》考察复习资料 绪言 人类的祖先创造了伟大的文明,但是相当多的文明,却消失在时间的长河中,等到若干年以后,才被重新发现、被唤醒。而让这些文明重见天日的,就是考古学。所以人们习惯称考古学是在寻找失落的文明。 距今5000年左右,出现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文明社会,即四大文明古国(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印度、中国)。四大文明古国中惟一连绵不绝、今仍尚存的文明是中国,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说“中国文明无疑应该是人类文化和文明史上最大的一个体系单位”。中国考古学的泰斗苏秉琦先生也说,中国是“超百万年的根系,上万年的文明起步,五千年连续不断的文明历程”。 在一般人的眼里,似乎考古学就是挖掘和发现的代名词,其实,考古学是一门严肃的学问,是人类对自己童年历史的追寻。有人说,考古学是一门从地底挖天书的学问,考古学不仅要将残留的古代遗存拼凑成天书,还要能够阅读和理解这天书的意思。挖掘只是其中一个部分。古代人类留下的遗存,从调查、发掘、出土,到整理、分析、研究,到形成对古代历史、文化的认识,是一个科学的过程。 第一讲导论 一、考古学的定义 考古学是20世纪20年代,由西方传入中国的。 通过调查、发掘、分析和研究与过去人类行为和生活有关的物质遗存,来达到认识人类早期历史和文化发展过程与规律的目的的一门科学。 二、考古学的性质和与历史学的关系 考古学与历史科学有密切关系,因为历史学的性质属于人文科学,考古学的性质也属于人文科学。但是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的不同在于,考古学所研究的对象,主要是古代人类在社会活动中遗留下来的实物资料。而历史科学所研究的对象则主要是文献资料, 由于考古学自身的特征,考古学与历史学的关系不能理解为简单的主从关系。历史学主要依赖于古代的文字记录,但这样的记录不但通常是不完整的、不精确的,甚至是不真实的,它会包含着记录者的主观偏见和取舍。而考古学主要依靠古代的遗存,这些遗存是物质的,古代人并没有有意地决定哪些应当或者怎么留给当代的考古学家去发掘,因此,考古学家可以坦然地面对过去遗留下来的一切由物质遗存所体现的社会和文化现象,在某种程度上,考古学也是历史学的一个平衡和补充。 但考古学真正的意义还在于,因为整个人类历史的绝大多数时段是没有文字的,处理和研究这段历史,基本上是考古学的专利。考古学不能仅将自己定位于证经补史的狭义历史学范畴,它应属于更广义的历史学范畴。 三、考古学研究的对象 考古学研究的对象是实物资料,大体上可分为遗迹和遗物两大类。遗迹和遗物又统称为文化遗存。 遗迹“指古代人类活动所遗留下来的形体较大或固定不可移动的文化遗存。如古代的房屋(城堡、宫殿、寺庙)墓葬、村落、手工业作坊、矿坑、道路、沟渠、窑址、岩画、洞穴,甚至古代人耕种过的土地以人类无意识留下的手印、

考古人类学复习资料.

考古人类学复习资料. 考古学研究 选择、填空、判断: 1.19世纪末日本学者从中国古代吕大临《考古图》的书名得到启发,译名考古学 2.英国考古学家皮戈特将考古学定义为一门研究垃圾的科学 3.总体而言,考古学可以分为史前考古学和历史考古学两段 4.我国的历史考古学始于秦汉 5.中国考古学之父是李济 6.当代科学考古学的目标大致分为三个方面:研究文化历史、重建人类的生活方式和阐 明社会演变的规律 7.认识人类古老性的三个阶段:神学或神话解释阶段、哲学解释阶段和科学解释阶段 8.均变论的代表人物:赫顿、赖尔,而赖尔的著作《地质学原理》是均变论与灾变论的斗 争转折点 9.1859年达尔文《物种起源》的出版,为人类古老性的确立扫除了最后的障碍 10.1784年美国第三任总统杰弗逊对其庄园内土墩的发掘是考古学史上的第一次科学发掘 11.金石学到宋代达到鼎盛期 12.金石学的基本功能:考订、文章、艺术 13.创造出一种不求助文字记载的年代学方法是考古学区别于古物学的主要标志之一 14.丹麦哥本哈根国家博物馆馆长汤姆森的著作《北方考古指南》确立了三期论,汤姆森的 三期论核心定义立足于切割工具与武器,并从墓葬和窖藏这些封闭状态出土器物的共生关系来建立相对的年代早晚

15.沃尔塞于1849年出版的《丹麦远古古物》为三期论提供了考古学实物证据 16.石器时代被英国史前学家卢伯克爵士分为新、旧石器时代 17.类型学代表人物:汤姆森、皮特?里弗斯、约翰?伊文思、蒙特柳斯、弗林德斯?皮特里 爵士,其中英国埃及学家弗林德斯?皮特里爵士创立了序列断代法,英国考古学家惠勒爵士发明了著名的布方系统,称为惠勒的方格 18.原生堆积:未受重大扰动的堆积,次生堆积:堆积的地层受到水流的搬运的堆积 19.埃及的重大考古发现:罗塞达碑、书吏坐像、图坦卡蒙陵墓,罗塞达碑的文字解读最 后由法国学者商博良完成,英国埃及学家皮特里为埃及考古学带来科学方法论变革,赖斯纳对赫特普赫若斯陵墓以及卡特对图坦卡蒙陵墓的发掘标志埃及考古学最后的成熟20.对玛雅遗址的科学研究始于1883年英国学者艾尔弗雷德?莫兹利 21.1903年刘鹗出版了中国第一部研究甲骨文的著作《铁云藏龟》 22.世界考古学转向的三个原因:欧洲民族主义运动的高涨、欧洲19世纪下半叶的工业化 发展导致的地下文物大量出土、人文地理学和人类学的研究 23.考古学研究转向对民族和人类群体的研究与德国考古学家古斯塔夫?科西纳的工作有 关,古斯塔夫?科西纳是第一个明确提出考古学文化概念的人,也是第一个用考古学文化来研究区域文化历史的人 24.真正将考古学文化概念普及的是英国考古学家戈登?柴尔德 25.文化历史考古学最重要的分析概念或单位是考古学文化 26.丹尼尔的世界考古学的四个重要变化:史前考古学成为世界性的学科;美洲考古学空前 繁荣;科学技术方法成为考古学家的辅助手段,并且成绩不俗;原始时期和历史时期的考古学得到发展和确立,历史学和考古学受益匪浅

考古学史必读复习材料 (2)

1、旧石器时代:旧石器时代是人类历史的开始阶段,也是在人类了史上延续时间最长的阶段,以打制石器为主要的生产工具,过着以采集和渔猎为主的生活。 2、旧石器时代考古学:旧石器时代考古学是一门涉及面很广的学科,与许多学科有密切关系,旧石器、古人类和古生物是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二、ZG古人类和旧石器文化的年代与分布 1、已发现的ZG古人类化石材料 ①直立人 A.早期直立人化石:元谋人的两枚牙齿 B.晚期直立人化石:北京人,蓝田人(公王岭),湖北郧县材料,安徽和县人,南京人等 C.晚期直立人向早期智人过渡的化石:辽宁金牛山人 ②早期智人:陕西大荔人、河北许家窑人、山西丁村人、广东马坝人、湖北长阳人等 ③晚期智人:广西柳江人、宁夏河套人、北京山顶洞人、四川资阳人等 ▽ 2、旧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 ①早期 a.山西西侯度文化遗址:距今180万年 b.云南元谋人遗址;距今170万年 c.河北省小长梁、东谷坨:距今100万年 d.蓝田文化:距今115-70万年 e.匼河文化:距今80万年 f.北京人文化:距今70-20万年

a.大荔人文化 b.许家窑文化 c.丁村文化 ③晚期 a.华北地区:几乎遍布黄土高原 b.东北地区:石器地点向北延伸到黑龙江流域的漠河,呼玛十八站和嫩江流域的昂昂溪等地 c.西部地区:扩展到青藏高原 d.东南沿海地区:扩展到台湾地区 三、旧石器时代早期文化 1、文化概述 ①分布区域 a.旧石器时代早期前一阶段的文化遗址和猿人化石地点 云南元谋猿人化石及文化遗存、湖北郧县猿人化石、河北阳原东谷坨和小长梁、山西芮城西侯度、匼河的石器地点等 b.旧石器时代早期中、后阶段的人类化石及遗址 陕西蓝田人化石及文化、北京周口店北京人及文化、湖北郧西县猿人化石、河南南召县猿人化石、安徽和县和巢县的猿人化石、南京人化石、湖北大冶县石龙头遗址、贵州黔西县观音洞遗址、辽宁金牛山遗址等 ②文化特征 a.石器文化大致经过由简单到复杂、原始到进步的发展过程 b.早期前一阶段,石器制造较原始,石器类型较少,一器多用较普遍 c.中期中后阶段,石器的打制方法和类型增多,一器多用减少 d.旧石器时代早期人类已懂用火,熟食、御寒、照明 ▽

考古学史必读复习材料

考古学史 一.外国考古学史的分期: 1.考古学的萌芽期(文艺复兴一一19世纪40年代) 2.考古学的形成与发展(19世纪40年代一一20世纪20年代) 3.考古学的成熟期(20世纪20年代一一50年代末) 4.考古学发展的新时期(20世纪60年代至今) 考古学的萌芽期(文艺复兴一一19世纪40年代) (1)欧洲古物学的兴起 早期古物学和史前学兴起的原因:(第一位古物学家巴比伦的末代君主那波尼德) 1.对自己祖先的兴趣 2.对地面景物和地下挖出的古代遗存的兴趣 3.对现代未开化的土著人群的兴趣 4.对人类及其文化的兴趣 古物学和考古学的区别: 古物学的工作 【中世纪: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一一公元1640(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文艺复兴:是指发生在14世纪到16世纪的一场反映新兴资产阶级要求的欧洲思想文化运 动】 1.对古典世界古物的收集 (1)15世纪末,罗马出现收藏古物的风潮。罗马教皇首开古物收藏之风。16—17世纪达到高潮。18世纪,收藏艺术品的风气在意大利渐渐衰退 (2)拿破仑远征埃及(对地中海世界最大规模的一次考察) 2.对欧洲蛮族古迹的调查和描述 (1)英国人约翰奥布里调查巨石阵群,认为是宗教礼仪活动场所或凯特尔巫师的神庙。被称为“英国第一位考古学家” (2)英国人威廉斯塔克里(1718-1725)对巨石阵进行考察,对当时的田野调查产生了很大影响,但仅限于考察,不算作真正的田野发掘

3.石器与人骨的发现 早在文艺复兴时期就发现过石器,但无法与古人类联系起来 有学者提出将石器与已经绝灭的动物化石相联系 (2)美洲的调查与发掘 A.印第安人的起源 1537年前后,欧洲人意识到印第安人与自己是同类的人 1590年提出印第安人从白令海峡来到美洲 1648年提出印第安人与蒙古人种相似 B.民族学调查(无文献记载) 西班牙人兰达主教在玛雅地区的调查 卡萨斯主教以民族学方法比较了印第安文化和古希腊文化,认为它们处在人类发展的不同阶段,印第安文化可能是一种非常古老的文化(这一观点有文化进化思想的萌芽)C.对古迹的实地考察 北美的蛇形土丘遗址考察,曾进行过绝对测年,1839年,体质人类学家比对出土人骨认为土丘建造者和当地印第安人属于同一人种 D.调查与发掘方法的出现 1784年,美国第三届总统杰弗逊为了搞清土丘的性质,采用打探沟的方法对土丘进行发掘。搞清这个土丘是多次埋葬人骨形成的。此次发掘被惠勒认为是“历史上第一次科学发掘”意义:在推测的年代,通过发掘来解决问题;发掘中注意了地层;发掘的目的不是单纯为了收集遗物而是为了解决问题。但是对后来的考古学影响很小。 考古学的形成与发展(19世纪40年代——20世纪20年代) 可以分为形成期(1840-1867),发展期(1867-1919) 1867年法国巴黎的世界博览会上,“劳动历史陈列馆”,以史前时代的劳动工具为重要陈列品。莫尔蒂耶负责欧洲各地标本的选定和陈列,马里埃特负责埃及考古标本的选定。由此,考古学在广大群众中也产生了重要影响。这标志着人的历史和史前史在人类自己的知识中找到了适当的位置。所以我们把这一年作为考古学形成的标志。 --欧洲的形成与发展期

考古学复习资料

考古学知识小结 1、考古学的定义:根据古代人类通过各种活动遗留下来的实物资料,以研究人类古代社会历史的一门科学. 2、考古学的性质及其研究对象 性质:考古学属于人文科学,与历史科学有密切关系。 研究对象: 考古学的研究对象:实物资料。考古学所研究的实物包括遗迹和遗物两大类. 历史科学的研究对象:文献资料 遗迹:指古代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遗留下来的聚居村落及其相关的建筑遗迹和埋葬死者的坟墓等等。包括住宅、墓穴、宫殿、寺庙、手工业作坊等。 遗物:指古代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遗留下来的实物,包括生产工具、武器及生活用品等。另外,与古代人类活动有关,或者是能够反映人类活动的自然物,如农作物、家畜、渔猎和采集所得的动植物遗存也属于考古学的研究对象。 考古学研究的实物,主要研究它的社会性,而不在于个人的创造。因此研究的重点是对遗迹和遗物的整个系列和类型进行研究,而不是去研究孤立的、单个的某一件器物。 3、考古学的功用 1)补史,主要是史前时代,传说时代; 2)证史,证明与纠正; 3)为其他学科的研究提供实物资料; 4)继承历史文化遗产,为今天的建设服务. 4、考古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考古学属于边缘科学,与许多学科都有密切的关系,如其与(人文社会学科)历史学、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宗教学、(自然学科)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质学等学科都有密切联系。这种关系,一方面是考古学本身的研究,需要仰赖于其他学科在理论、资料和研究方法上的支持和协助。另一方面是其他学科也需要仰赖考古学的研究成果,以充实本学科的研究 5、田野调查发掘与资料收集 1)调查是为发掘工作做准备,对发掘的价值与选择发掘的地点获得宏观认识。 2)发掘是把地下埋藏的文化遗迹和遗物揭露出来,取得实物资料. 3)做好发掘记录,文字、图片、日志 要做好科学发掘必须懂得地层学和器物类型学。 发掘的具体方法要看发掘的对象而定. 开探方(或探沟,常为5×5米,10×10米,中间应有1米的隔梁)的方法是发掘的主要方法。 此方法用于对居住遗址、墓葬的发掘。 查阅文献资料、地图现场调查、记录、采集样本发掘 6、地层学 地层学概念:是用来指导考古发掘的方法。它是从地质学引进的.考古学中的地层又叫文化层,是人类活动和自然双重因素作用的结果。 形成原理:早期的地层在下面,晚期的地层在上面。 地层关系有叠压关系和打破关系两种。 打破的规律:一般是晚的挖破早的,决不会早的打破晚的。 识别复杂地层的关键在于区分和识别土色、识别地层内包含物的异同。 根据地层关系可以推断考古对象的相对年代,它的局限性最主要的是地层本身没有年代标准,也不能用于分析和判断包含物的年代或发展序列,它只能起检验作用。 田野考古的核心

考古学概论考试复习资料全

1.考古学基本概念:考古学是通过调查、发掘、分析和研究与过去人类行为和生活有关的物质遗存,来达到认识人类古代历史和文化发展过程与规律的目的的一门学科。 2.文化遗存〔人类行为的直接产物:生态遗存〔人类行为的派生物、相关物;遗迹和遗物1.遗物:史前人类活动遗留下的、各种具有可移动性的器物。旧石器时代的遗物应有各类打制石器、骨器和竹、木器等。但竹、器易于腐坏,很难保存至今。故旧石器就成为旧石器时代考古的最主要的遗物。新石器时代的遗物种类大大增加,有磨制石器、玉器、陶器、骨器和少量的铜器等。2. 遗迹:史前人类活动遗留下的不可移动性的遗存。 3.遗址:指古代某一社群居民日常居住、生活范围内遗留的连续分布的遗迹、遗物集合体。旧石器时代遗址一般规模较小,遗迹的种类较少,多以居址为中心。旧石器时代遗址可分为两类:居址类型和非居址类型. 3.4-1叠压关系:是指两层或两层以上的文化堆积自上而下依次叠压而形成的地层关系,在这一地层关系中,叠压者及其包含物要晚于被叠压者。 4.4-2 打破关系:指的是晚期人类活动的遗迹打破早期的地层或遗迹而形成的地层关系。在这一地层关系中,作为打破者的年代要晚于被打破者,打破者之中包含的遗物的年代一般也应晚于被打破者。 5.4-3 共存关系:每一地层或遗迹单位〔如一座墓葬、一座窖穴、一座房基等中包含的各种遗物,构成了共存关系。 6.何为考古遗存?手工制品 <石器、陶器等>遗存 <房址、墓葬、寺庙等>自然遗存 <植物、动物骨骼等> 7.考古学的分支学科:按地区:"欧洲考古学"、"埃及考古学"、"中国考古学"和"日本考古学"等;时间: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考古、夏商周考古、汉唐考古、宋元明清考古;内容:环境考古、气候考古、农业考古、科技考古、水文地震考古、民族考古、边疆考古、航空考古、水下考古、美术考古、宗教考古、钱币学、古文字学、铭刻学。 8.考古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考古学与地质学:考古地层学是借用地质地层、从地质学中引进的。考古学与古生物学的关系:第四纪的动植物与人类共存,根据生物进化的进步性、阶段性、不可逆性,断定人类文化的相对年代。考古学与地理学、气象学的关系:环境考古是近年来方兴未艾的一个考古学分支。利用地理学和气象学知识恢复古代聚落遗址的生态环境、地理状况〔河道变迁、土壤情况、植被和气候等。考古学与化学、物理学和数学:绝对年代:碳十四测年〔C14。成分和性质分析:对陶瓷、钢铁和青铜器成分和含量的分析,如古地磁法、热释光法、钾氩法、铀系法、X射线荧光分析法、电子探针法、中子活化法。自然科技应用于调查发掘:GPS全球定位系统、卫星照相、航空照相、磁力探测、地抗力探测以及红外线摄影、测量和绘图。在水下考古和悬棺的调查中,常常应用物理学方法和手段。 9.考古学与狭义历史科学的关系:终极目标一致;二者研究对象和方法不同;扩大了历史学的研究范围;证经;修史、补史;改变了历史学研究方法;整合考古学和历史学和古文字学等,多学科合作。在中国,考古学的发展,已经使我们对人类历史的认识上溯到200万年前。在非洲,我们对人类早期历史的认识甚至上溯到300万年——400万年以前。 10.如何整合?第一、要用全局、整体的观点分析问题,开展综合研究;第二、应当加强考古学与古文字学、文献史学等合作,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第三、历史研究者应当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力求从考古资料中找到新的闪光点。第四、打破学科界限,实现多学科合作,寻找历史研究的新突破口,开辟新领域。在历史研究中要加强考古学与历史学的整合研究,从而推动历史研究的进步。 11.考古学与民族学、民俗学:研究古代社会的婚姻、家庭、部落和民族的起源问题,并依据考古发掘的遗迹做出解释和研究。今天的落后民族正如"活的化石",我国纳西族走婚习俗就是古代母系氏族社会婚姻状况的遗留。独龙族的石器使用 12.考古学与体质人类学:人类学分为体质人类学和文化人类学。前者根据人体形态、及其生物学变异和进化,研究人体形态学、人类起源学和人种学。考古学利用人类学研究古墓葬,进行性别、年龄鉴定,分析种族和族属。 13.考古学与语言学、古文字学、文学:考古学为古文字学、语言学提供更广泛的研究对象和资料——甲骨文、陶文、金文、石鼓文等。古文字材料,为考古遗存断代,禅释,深化考古学研究。 14.考古学与美术史、摄影:十五世纪,欧洲美术作品是考古学遗存又是美术史研究的对象。 15.美术考古与美术史研究的区别。考古绘图和摄影是考古专业基本技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