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指向核心素养的初中历史单元教学设计——以《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为例

指向核心素养的初中历史单元教学设计——以《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为例

指向核心素养的初中历史单元教学设计

——以《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

与文明的起源》为例

一、单元大概念的提出

1.课程标准分析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统编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内容规定是:“知道北京人的特征,了解北京人发现的意义。知道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了解半坡居民、河姆渡居民的生活和原始农业的产生。知道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知道黄帝、炎帝的传说故事,了解传说与神话中的历史信息。”课标归纳出本单元的核心内容,为教师指明了本单元的教学方向。

2.学情分析

学生学习起点:七年级学生刚接触历史学科,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还不成熟。本单元距今年代久远,需要老师设置一定的情境进行引导。

3.核心问题的提出与单元大概念的提炼

在史前时期历史教学中,学生需要理解的核心问题:史前时期,中华早期文明起源具有什么特征?这个问题实际由以下五个问题组成。

1.我们了解史前时期人类历史的主要手段是什么?

2.我国境内早期人类遗址分布的特点是什么?

3.旧石器时代过渡到新石器时代的演变脉络是什么?

4.新石器时代晚期,从分布区域上看文明产生和发展的趋势是什么?

这五个问题为什么是重要的?因为史前时期没有文字记录,探究方法主要是

考古发现和传说相互印证,就需要引导学生强化对“化石、遗址、神话与传说”

的理解;从分布特点来看,从满天星斗到多元一体的特点;从生产力角度来看,

劳动工具从打制石器——磨制石器——金石并用的趋势,食物来源从狩猎采集——农耕经济出现——农业发展;社会结构从群居——氏族——部落联盟(禅让制)这样一个相互交织、相互联系的演变过程。

基于以上分析,确立本单元大概念:早期人类文明的起源具有多元一体化的

特征。

4.本单元内容进行如下整合:从考古维度把第1.2课整合为本单元第一课:

早期人类的起源(1课时),从传说维度确定本单元第二课:早期文明的产生(1

课时)。

5.学习目标的制定与核心素养的落实

见下图:

二、七上第一单元第1课《早期人类的起源》教学设计(第一课时)1.教学目标:

(1)通过化石等想像北京人的生活。

(2)通过考古遗址想像原始聚落的生活。

2.学习准备:

学生提前预习本节课必备知识清单,教师制作上课PPT。

3.教学过程,见下表:

1.

素养评价

评价任务:

任务1通过比较,总结出古人类在生产力、经济、社会结构等方面的演变脉络。

任务2网络参观河南博物院史前展厅,以“河南境内史前文化之旅”为主题

写一份400字的参观报告。

评价对象: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历史解释合作意识

评价指标:阅读和梳理老师提供的材料(5分),能够在比较的基础上把旧

石器时代与新石器时代发生变化的情况进行归纳(15分),并能分享自己的观点(10分)。根据老师提供的网络地址参观并归类(15分)得出相应的启发和感

受(25分)

评价方法:课堂提问课堂笔记

评价分值:70分

评价主体:自评、组评、师评

参考文献:

1.赵辉《中国文明从哪里来?从满天星斗到多元一体》《历史园地》2021

年8月。

1.

杨飞杰《基于问题导向的初中历史单元教学设计》《历史教学》2020年7月。

2.

柯小娜《初中历史单元教学设计研究》硕士论文,2021年6月。

【精选】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优秀教案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第1课中国境内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课标要求】 知道北京人的特征,了解北京人发现的意义。知道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我国境内的最早人类元谋人;了解北京人的发现、北京人的特征及山顶洞人等基础知识,思考北京人发现的科学意义。 过程与方法 (1)识读《中国境内主要古人类遗址分布图》等图,掌握识图的基本方法,培养从图片中提取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 (2)思考化石是怎样形成的?对于我们研究早期人类有什么作用?培养查阅历史资料、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到中国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已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激发学生的历史兴趣,培养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意识。 【重难点】 重点 北京人的发现;北京人的特征。 难点 北京人的特征。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利用多媒体出示下列两幅图片:“达尔文猿身像”及真实画像。

问题一:引导学生观察教师出示的第一幅图片有何特殊之处?据你所知,世界上这样的生物存不存在? (人头,但却是猿身。不存在) 教师提问:是的,很明显,这是经过拼接之后的画面。那么这个蓄着长胡子的人到底是谁?为什么被人嫁接了猿猴的身体呢?哪位同学知道在他的身上又发生了哪些有趣的故事呢? 学生回答:达尔文,因其宣扬人类是由猿猴演变而来,宣传进化论思想,所以被神学者诋毁,才有了这样的画像。 教师引导:(出示第二幅图片),同学们说得很好,达尔文用生物进化理论彻底否定了神学家宣扬的“上帝造人说”,从自然科学的角度,阐述了生物进化的规律和特点,用科学的视角告诉人们人类的起源。那么,中国境内的古人类起源于何时、何地?他们的生存、生活状况又如何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新课探究】 一、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 1.我国最早的人类是什么人?他们生活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学生根据课本回答) 2.那么,他们的生产和生活状况又是怎样的呢?(学生看书、讨论、交流) 教师小结: 据考古学的研究成果表明,在元谋人曾经生活过的地方发现了一些粗糙的石

七年级历史第一单元中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教案

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 知识与技能 1. 通过本课学习了解在中华文明起源过程中我国原始农耕经济的主要情况和中华文明处于起源阶段时原始农耕经济的发展水平,进而认识其发展对中国远古时代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 过程与方法 2。本课教学用具是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学方法是启发式的谈话法,要求设计探究问题与学生质疑相结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 认同创造出我国原始农耕文化的先民们在自己劳动成果中体现出的智慧与淳朴的情感,进而引发或增强对祖国历史和文化的认同感,以及对中华民族祖先的尊敬之情。 河姆渡原始居民、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 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特点。 10000多年前,中华大地进入新石器时代。此后,我们的祖先开始定居生活,制作陶器和磨制石器,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逐渐产生和发展,原始宗教信仰和艺术出现并发展。中国早

期农业是怎样发展的?这一时期的历史遗存又呈现出什么特点?从原始的采集方式引入。 知识点1 原始农业的发展 1.原始农业的兴起 教师用幻灯片展示:我们都知道中国是农业大国,从距今10000年前的长江流域和就曾出土过粮食的化石,让我们阅读教材第8页第一自然段的内容,一起来找找原始农业是如何发展的? 大约20000年前,我国先民开始对一些野生的植物进行管理,帮助这些植物更好地生长。距今10 000年左右,我国出现了最早的人工栽培的农作物. 2。农作物的种植与发展 (1)长江中下游的先民开始栽培稻,北方地区的先民开始栽培粟和黍。目前,世界上最早的栽培稻、粟和黍均发现于中国。稻、粟和黍的人工栽培,是我们的祖先为人类文明作出的重要贡献. (2)经过2000多年的发展,稻作和粟作农业分别在我国南北方逐渐推广,原始农业由最初的刀耕火种,发展到用耒耜(lei si)等翻土工具进行耕种,农业在人们生活中所占比重逐渐增加。同时,家畜的饲养也开始出现。 3。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 新石器时代。

指向核心素养的初中历史单元教学设计——以《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为例

指向核心素养的初中历史单元教学设计 ——以《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 与文明的起源》为例 一、单元大概念的提出 1.课程标准分析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统编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内容规定是:“知道北京人的特征,了解北京人发现的意义。知道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了解半坡居民、河姆渡居民的生活和原始农业的产生。知道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知道黄帝、炎帝的传说故事,了解传说与神话中的历史信息。”课标归纳出本单元的核心内容,为教师指明了本单元的教学方向。 2.学情分析 学生学习起点:七年级学生刚接触历史学科,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还不成熟。本单元距今年代久远,需要老师设置一定的情境进行引导。 3.核心问题的提出与单元大概念的提炼 在史前时期历史教学中,学生需要理解的核心问题:史前时期,中华早期文明起源具有什么特征?这个问题实际由以下五个问题组成。 1.我们了解史前时期人类历史的主要手段是什么? 2.我国境内早期人类遗址分布的特点是什么? 3.旧石器时代过渡到新石器时代的演变脉络是什么?

4.新石器时代晚期,从分布区域上看文明产生和发展的趋势是什么? 这五个问题为什么是重要的?因为史前时期没有文字记录,探究方法主要是 考古发现和传说相互印证,就需要引导学生强化对“化石、遗址、神话与传说” 的理解;从分布特点来看,从满天星斗到多元一体的特点;从生产力角度来看, 劳动工具从打制石器——磨制石器——金石并用的趋势,食物来源从狩猎采集——农耕经济出现——农业发展;社会结构从群居——氏族——部落联盟(禅让制)这样一个相互交织、相互联系的演变过程。 基于以上分析,确立本单元大概念:早期人类文明的起源具有多元一体化的 特征。 4.本单元内容进行如下整合:从考古维度把第1.2课整合为本单元第一课: 早期人类的起源(1课时),从传说维度确定本单元第二课:早期文明的产生(1 课时)。 5.学习目标的制定与核心素养的落实 见下图:

第1课中国境内早期人类的代表教案-部编版(2016)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教学设计(学科:历史年级:七年级)第1课单元课题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约170万年前~约前2070年)依据 单元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了解我国境内早期人类的代,按时间顺序记清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河 姆渡人--半坡人--炎黄部落,知道各自的历史信息和发现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会并掌握识读历史地图的基本方法,培养从图片中提取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 培养查阅历史资料、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 认识到中国历史源远流长并认同和尊重祖国的悠久历史。中华文明是世界上 最古老的文明之一。 2. 体验我们的祖先为中华文明的发展所作的贡献。炎黄子孙以自己的辛勤劳 动、创新智慧和艰苦斗争,在祖国大地上创造出灿烂辉煌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 3. 激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培养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意识。 部编版《2011年版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P9“在 一百多万年前,中华大地上就有人类活动。考古学发现的 旧石器时代遗址为研究中国古人类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中 华文明诞生于考古学上的新石器时代。中国是世界上原始 农业产生最早的地区之一”。 单元重难点 1.知道北京人的特征,了解北京人发现的意义。知道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 要证据。 2.了解半坡居民、河姆渡居民的生活和原始农业的产生,知道考古发现是了解 部编版《2011年版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P11页 第一单元1-3课课程内容标准。 1

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河姆渡人、半坡居民的农耕生活是本单元的重点和核心内容。 3. 了解传说与神话中的历史信息,其中炎黄联盟和禅让制是第三课的难点,传说中的炎帝和黄帝的发明是重点,初步认识神话传说和真实历史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单元内容框第一单元在课程安排上共有三课: 第1课《中国境内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 第3课《远古的传说》 这三课在时间上是先后关系,彼此的时间跨度非常大,每课中的学习重点都是中国史前人类发展进程中极具代表意义的里程碑事件。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复习教案

《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复习教案 教学目标 1.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的发现和生活状况。 2.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状况。 3.原始农业的兴起和发展。 4.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 5.尧舜禹的禅让。 6.大禹治水。 教学重点: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生产和生活状况;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的生产和生活状况; 黄帝 对人类的贡献。 教学难点:“禅让”的含义以及对禅让制的评价;远古传说与历史事实的关系。 教学过程: 【单元知识结构】 【要点知识梳理】 第一课、中国境内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A、我国境内早期的人类 元谋人——我国境内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古人类。 时间:距今170万年地点:云南省元谋县地位:是我国境内已知最早人类。特点:能够制作工具,知道用火。 B、北京人 1、北京人的发现时间:至今70万-20万年发现时间:1921年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地位: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

2\北京人的特征 3\北京人生产生活情况 ①工具:能够制造和使用劳动工具,打制粗糙的石器,称为打制石器,点状器\刮削器\石锤等,使用这种石器的时代称为旧石器时代; 使用天然火烧烤食物,防寒,照明驱兽,学会用火使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 ②生活组织形式:生存环境险恶,个人无法生活,北京人过群居生活,一起获取食物; ③用火:学会使用火,能保存火种,从而改善生存条件,增强适应自然的能力,是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北京人地位: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 C、山顶洞人:3万年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顶洞 打制石器, 已掌握钻孔技术和磨制技术,穿孔骨针是在中国发现的最早的旧石器时代的缝纫工具,交换,爱美、群居生活。 第二课原始农耕生活 原始农业的发展 1、作物;1万年前,人工栽培农作物 长江中下游稻 北方黍、栗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栽培黍、栗的国家。稻、黍、栗的人工栽培是我们祖先为人类文明作出的重要贡献。 生产工具及方式:由刀耕火种到耒耜工具,家畜饲养 农作物的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及聚落、磨制石器的发展是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原始农业为古代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物质基础。 A、河姆渡人的生活 1、时间:距今7000年左右地点:浙江余姚河姆渡区域:长江流域 2、生产生活情况:①房屋:使用干栏式建筑,是中国最早的木构建筑,木结构水井是迄今发现最早的木构水井;②生产活动:农作物种植水稻,农业工具骨耜,家畜以猪、狗、水牛为主;⑤生活技术:制作陶器和玉器,还有简单的乐器骨哨,会运用雕刻技术和使用天然漆,会制作艺术品 B、半坡居民的生活 1、时间:距今约6000年地点:陕西西安半坡村区域:黄河流域 2、生产生活情况:①房屋:半地穴式圆形房屋②生产工具:制作使用精美磨制石器,使用磨制石器的时代称为新石器时代;③生产活动:开垦土地,种植粟和蔬菜,饲养猪狗等家畜,进行渔猎,采集野果;④生活用具:彩陶;⑤生活技术:半坡原始居民已会纺织、制衣。 比较河姆渡人和半坡人的异同:

2022-2023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设计★★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与文明的起源

第一单元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起源教学设计一、目录: 单元课标解读 单元教材分析 学生学情分析 单元学习目标 单元情境任务设计 单元课时安排(五课时) 课时教案 单元跨学科学习 单元评价 二、具体内容 【单元课标解读】 1、2022年课标要求: 通过了解元谋人、蓝田人、北京人等旧石器时代的人类及其文化遗存,知道中国境内原始社会时期的人类活动;通过了解河姆渡、半坡、良渚、陶寺等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知道中国的原始农耕生活;了解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的产生;知道考古发现是了解原始社会的重要依据;通过古代文献中记述的黄帝、炎帝等神话传说,了解其中蕴含的历史信息。 2、2022年课标解读: (1)了解旧石器时代的基本线索和重要的事件、人物,知道重大史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原因和结果,初步养成历史时序意识和历史空间感。(唯物史观、时空观念) (2)知道考古遗存、化石是了解和认识中国古代历史的证据,能结合语文、地理、化学等课程的学习,初步理解古代史料的含义,尝试运用史料说明历史问题。(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3)尝试阅读古代的文献材料、图像材料,观察实物材料,并加以分析,概括并提取其中的历史信息;通过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重大考古工程,认识中华文明的起源多元一体;知道考古发掘的成果是研究人

类起源和了解古代社会的重要依据。(唯物史观、家国情怀) 【单元教材分析】 1、本单元教材主要内容: 本单元由一节活动课与三节正课组成。 中国广袤的大地,曾孕育早期的人类,北京人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从北京人遗址的考古发掘中,我们可以看出早期人类的生产、生活情况,以及他们在进化过程中的特点。 大约在一万年前,中国境内的人类逐渐懂得了耕种农作物、饲养家畜、磨制石器和烧制陶器,开始了定居生活。 距今约五六千年时,一些部落逐渐结成联盟,并推出首领,传说中的炎帝和黄帝就是这一时期的杰出代表,被后人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和辽河流域的考古发现,证实中华文明的起源及发展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 2、本单元教材体例 (1)设计导语激发兴趣,引出重点; (2)设计插图增强感染力; (3)设计正文宋体内容明确基本知识; (4)设计正文楷体内容补充说明; (5)设计相关史事教会学生提炼有效信息; (6)设计“问题思考”栏目,引起探究兴趣,激发学生思考; (7)设计“材料研读”培养学生研读材料的能力,活学活用; (8)设计“课后活动”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9)设计“知识拓展”,扩大学生知识面。 【学生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年龄小,认知水平有限,尽管其在小学阶段接触过一些历史典故,但是缺乏系统性,再加上七年级学生是第一次接触历史学科,所以处理教材的原则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起点,以转变学习方式为核心,根据2022年课程标准,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运用多媒体等多样化的教学手段达成目标。 【单元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教材,知道北京人的特征及发现的意义。

七年级历史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第3课远古的传说教案

第3课远古的传说 知道炎帝、黄帝的传说故事,了解传说与神话中的历史信息. 知识与能力 了解华夏族的形成,炎帝、黄帝的重要发明,尧、舜、禹的禅让等远古传说。 过程与方法 搜集盘古开天、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大禹治水等资料,讲述相关传说故事;思考和认识传说与史实的区别。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我们的祖先对人类文明的发展所作的贡献;炎帝和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体验作为炎黄子孙的骄傲和自豪;学习大禹的创新精神和奉献精神. 重点 传说中的炎帝和黄帝的发明。 难点 炎黄联盟;禅让制。 (多媒体展示陕西黄帝陵图片)

教师介绍:黄帝陵位于陕西黄陵县城北,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每年的清明时节,都有来自海内外的炎黄子孙到这里祭拜,黄帝陵被视为华夏子孙寻根祭祖之地,平日里到这里来瞻仰的人络绎不绝。为什么黄帝会受到后人的尊敬和景仰,传说中四五千年前的中国大地上又发生了哪些大事?给后人带来了怎样的影响?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3课《远古的传说》。 一、炎黄联盟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熟悉内容。 教师讲解: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人活跃在我国的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他们因为血缘关系而组成一个个的集团,我们称之为“部落”。你知道都有哪些部落吗? 学生回答:炎帝、黄帝、蚩尤等部落。 教师讲解:这些部落都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为了争夺适宜放牧和浅耕的中原地带,战争不断,在战争中不断地合并,形成部落联盟。炎帝和黄帝部落就因一次战争而结成部落联盟,这场战争指的是哪场战争?(阪泉之战)

教师过渡:阪泉之战中炎帝战败,归顺黄帝,两大部落结成联盟,可是黄帝的地位还没有稳固,黄帝地位的确立也经历了一场战争,你知道是哪场战争吗?(涿鹿之战)下面有请我们的评书大家为我们讲述涿鹿之战。 学生讲述:传说距今约4 600余年,神农氏为帝王时,各氏族、部落互相掠夺,为害百姓,其中蚩尤最为暴虐,神农氏、黄帝无力征讨。阪泉之战后,黄帝势力大增,蚩尤仍继续作乱,不肯听命。黄帝征集各部落、联盟兵众,与蚩尤在涿鹿之野展开激战。战争爆发后,正好赶上浓雾和暴雨天气,这给来自东方多雨环境的蚩尤族提供了机会,便于他们展开军事行动。所以在战争初期,适合于晴天作战的黄帝部落处境不利,曾经九战而九败。然而,没多久,雨季过去,天气放晴,给黄帝部落转败为胜提供了重要契机。黄帝部落把握战机,在玄女族的支援下,乘势向蚩尤族发动反击。其利用特殊有利的天气-—狂风大作,尘沙漫天,吹号角,击鼙鼓,乘蚩尤族部众迷乱、害怕之际,率领部众向蚩尤族进攻,终于一举击败敌人,并在冀州之野擒杀首领蚩尤。涿鹿之战就这样以黄帝部落的胜利而宣告结束。 教师讲解:涿鹿之战后,黄帝部落的势力和声望大增,黄帝被推举为部落联盟首领,同时,这场战争也加速了各氏族部落的交融,炎黄部落联盟以后逐渐成为华夏族的主体,炎帝和黄帝自然成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因此,海内外华人以“炎黄子孙”自称。 教师过渡:关于华夏民族的形成,梁启超先生也做了很好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导学案(含练习题及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导学案 【单元学习目标】 1.了解我国境内的最早人类元谋人、山顶洞人。 2.了解半坡居民、河姆渡居民的生活特点,知道原始农业的兴起及其重要的意义。 3.了解华夏族的形成,炎帝、黄帝的重要发明,尧、舜、禹的禅让等远古传说。学习大禹的创新精神和奉献精神。 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我国境内的最早人类元谋人、山顶洞人。 2.了解北京人的发现、北京人的特征等基础知识,思考北京人发现的科学意义。 【教学重难点】 重点:北京人的发现。 难点:北京人的特征。 【预习案】 1.北京人 (1)时间:距今约万年。 (2)发现地点:北京西南。 (3)体貌特征:低平,眉骨粗大,颧骨突出,鼻骨扁平,嘴部前伸,脑容量比现代人小;身高平均为157 厘米,上肢与现代人相似,下肢较上肢略长,能够。(4)生产生活状况: ①工具:使用石器。 ②食物来源:猎取动物,采集植物果实。 ③组织形式: 生活,共同劳动。 ④火的使用:会使用火, 还会长时间火种(意义:改善了生存条件,是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 (5)意义 ①地位: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

之一。 ②通过对北京人的研究,可以发现早期猿人向现代人类演进和发展变化的规律,为 提供了可靠的证据。 2.元谋人和山顶洞人 早期人类距今时间生活地点生产生活地位 元谋人约万 年云南省元谋县会制造工具和使用火 我国境内目前已 确认的最早的古 人类 山顶洞人约3万年北京周口店龙骨 山顶部的洞穴 打制石器,掌握磨光 和;懂得人工 取火;有爱美意识 中国华北地区 旧石器时代晚期 的人类化石【合作探究】 1.化石的作用 2.原始人类为什么要过群居生活? 3.恩格斯说:“摩擦生火第一次使人支配了一种自然力,从而最终把人同动物界分开。”你知道火的使用有哪些意义吗? 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半坡居民、河姆渡居民的生活特点,知道原始农业的兴起及其重要的意义。 2.初步学习对具体历史资料进行归纳、概括、分析、比较,得出历史结论的历史思维方法。【教学重难点】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经典教学设计

导学案班级姓名第组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第1课中国境内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一、学习目标 1.了解我国境内的最早人类元谋人、山顶洞人。 2.了解北京人的发现、北京人的特征等基础知识,思考北京人发现的科学意义。 二、自主预习 1.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的国家之一。最具代表性的是、 和。 2.元谋人生活在距今约年,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的古人类。 3.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年。 4. 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之一。 5.通过对北京人的研究,可以发现向现代人类演进和发展变化的规律,为____________ 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证据。 三、合作探究 想象一下,北京人的一天是怎样生活的呢?

导学案 四、随堂演练 1. 我国境内发现的距今约170万年的原始人类是( ) A.元谋人ﻩ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ﻩ D.河姆渡人 2.2014年5月18日,集展览、科普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周口店遗址博物馆新馆正式对公众开放。该馆重点介绍的原始人群是( ) A.元谋人B.北京人 C.半坡居民ﻩ D.河姆渡居民 3.考古发现是研究史前时期历史的主要途径之一。下列考古发现的遗迹、遗址、实物等适合研究中国远古人类生产生活状况的是( ) A.北京人使用火的遗迹 B.西周烧炭火的青铜 C.战国铁农具 D.汉代耕作石画像 4.“我来自周口,你来自元谋,牵起你毛茸茸的手,爱让我们直立行走。”这是网络上颇为流传的诗句。如果要考察“来自周口”、能“直立行走”的远古人类应该去( ) A.北京市ﻩﻩﻩB.陕西省ﻩﻩ C.浙江省ﻩﻩD.云南省中学历 5.在学完“我们的远古祖先”一课后,同学们开展了模仿“北京人生活的一天”的体验活动。在活动的场景中,与史实相符的是( ) A.用铜钱购物ﻩB.种植水稻ﻩC.穿着麻布衣服 D.烧烤食物 6.“1929年,我国青年考古工作者裴文中在周口店的山洞里,发掘出一个完整的远古人类头盖骨化石。他兴奋地断定,这是远古人类的遗骨。”材料中的“远古人类”是( ) A.元谋人ﻩﻩ B.北京人 C.半坡原始居民ﻩ D.河姆渡原始居民 7.原始人类经历了从群居到聚族而居,从采集到种植,从狩猎到饲养家畜的演进过程。推动上述演进的主要因素是( ) A.建筑技术的进步ﻩ B.人工取火的发明ﻩ C.饲养水平的提高D.生产工具的改进 8. 材料题 恩格斯说:“摩擦生火第一次使人支配了一种自然力,从而最终把人同动物界分开。”你知道火的使用有哪些意义吗?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说课稿

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说课稿 说课人: 一、说教材: 本课复习的是部编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史前时期》,属于中国古代史学习版块,包括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代表——北京人》、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及第3课《远古的传说》。是中国史的开端,是学生了解中国史的源头,使学生了解在中华文明起源中我国原始农耕经济的主要情况,使学生了解中华文明处于起源阶段时原始农耕经济的发展水平,进而认识其发展对中国远古时代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 二、说课标: 2022版课程标准要求:1、通过了解元谋人、蓝田人、北京人等旧石器时代的人类及其文化遗存,知道中国境内原始社会时期的人类活动,2.通过了解河姆渡、半坡、良渚、陶寺等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知道中国的原始农耕生活。3.了解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的产生。4.知道考古发现是了解原始社会的重要依据。5、知道炎帝、黄帝的传说故事,了解传说与神话中的历史信息。本单元涉及内容年代久远,知识点相对陌生且容易混淆。 三、说教法: 本课教学用具是多媒体教学,教学方法是启发式的谈话法,设计探究问题与学生质疑相结合。注重对知识点的归纳整理,充分运用考古发现的文物图片辅助教学,有利于学生对知识对理解以及史料实证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认同创造出我国原始农耕文化的先民们在自己劳动成果中表达出的智慧与淳朴的情感,进而促发或增强学生对祖国历史和文化的认同之心,对中华民族祖先的尊敬之情。 四、说学情: 九年级学生经过两年多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他们依然保留着较强的好奇心,他们感性思维较强,理性思维正在逐步形成。他们对历史有一定的兴趣,但多满足于感官需求,缺乏层次的理性思考。另一方面已具备了基本的历史学习方法和理解问题的思维能力,初步掌握阅读材料提取信息的能力,随着其自我意识的增强,他们乐于发表对事物的独特见解并渴望被肯定,教师应在教学活动中培养、提升其思维能力。此外,他们看问题不全面、挖掘历史现实意义尚有欠缺,个别学生思想认识还比较幼稚,需要教师在思想上加以引导、点拨,在方法上加以规范。 五、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1. 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生产和生活状况。2、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的生产和生活状

初中历史人教七年级上册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原始农耕生活教案

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 教材分析 本课课程标准表述为“了解半坡居民、河姆渡居民的生活和原始农业的产生。知道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的重要依据。” 本课的板块结构为:“半坡居民的生活”、“河姆渡人的生活”、“原始农业的发展”。第一、第二个子目同第三个子目之间是从具体到抽象的归纳概括关系。第一个子目与第二个子目之间是并列关系。半坡人的生活和河姆渡人的生活分别是北方黄河流域、南方长江流域原始农耕文明的典型。他们使用磨制石器种植农作物、饲养家畜,过着定居的生活。我国原始农业逐渐形成与发展,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教材列举了大量文物图片,重视学生实证意识的培养。同时,还配有《我国原始农耕时代主要遗址图》强化学生历史的时空概念。培养学生历史学科素养。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通过分析考古材料,使学生识记并掌握我国河姆渡居民的农作物、农业工具、房屋、家畜、陶器、玉器乐器、雕刻、天然漆和半坡居民的农作物、生活工具、家畜、房屋、陶器、纺织业等; 2、通过本课学习,记住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 3、通过考古材料推出考古结论,让学生明白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的重要依据。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展示出土文物图片设置问题,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寻找知识,逐步积累对原始农耕生活的认识; 2、通过对河姆渡居民、半坡居民农耕生活的比较,让学会比较分析的办法,同时得出简单的或主要的历史结论。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同创造出我国原始农耕文化的先民们在自己劳动成果中体现出的智慧与淳朴的情感,进而促发或增强学生对祖国历史和文化的认同之心,和对中华民族祖先的尊敬之情。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 【教学难点】 原始社会晚期生产生活的发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温故知新。让学生填表,复习“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

2024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学案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含答案)

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第1课中国境内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一、元谋人: 1.发现地点:云南省; 2.生活年代:; 3.生活情况:能制造工具,知道; 4.发现意义: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二、北京人: 1.发现地点:(第一个北京人头盖骨是裴文中1929年发现的) 2.生活年代:; 3.体貌特征:上肢与现代人相似,能够直立行走,保留了的某些特征。 4.使用工具:使用打制石器(旧石器时代)、木棒。 5.生活方式:、。 6.火的使用:会使用,会保存火种。 7.社会组织:过群居生活,原始社会。 8.地位: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 三、山顶洞人: 遗址位于。距今约。具有的特征。已懂得。已掌握和,是在中国发现的最早的旧石器时代的缝纫工具。 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 一、半坡人的生活和河姆渡人的生活:

二、原始农业的发展 1.兴起时间:约公元前至公元前。 2.兴起地区:黄河、长江、淮河等流域; 3.标志: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工具的发展标志着原始农业的发展; 4.意义: 。 5.看图:半坡居民原始复原图和河姆渡居民复原图: (1)河姆渡原始居民为什么要建造干栏式房屋呢? (2)半坡原始居民为什么要建造半地穴式房屋? 第3课远古的传说 一、炎黄联盟 1.阪泉之战:黄帝打败,形成。 2.涿鹿之战:炎黄部落打败部落。 3.影响:逐渐形成,被尊崇为中华民族的。海内外华人以“炎黄子孙”自称 二、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反映了我国原始社会晚期的社会发展水平。 1.炎帝的贡献: 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种植五谷和蔬菜; 制作陶器,发明纺织,会煮盐,教人们通商交换。 制作乐器琴瑟,有最早的天文和历法知识。 2.黄帝的贡献: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船只,教人炼铜,发明了弓箭和指南车。 3.黄帝时期:创造文字,伶伦制作音律,发明算盘,擅长纺织并会缫丝。

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成都三十七中《原始的农耕生活》教案

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第二课原始农耕生活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在中华文明起源的过程中我国原始农业的主要情况,包括半坡居民,河姆渡居民的原始农耕生活。 2.认识原始农耕经济的发展对中国远古时代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 能力目标: 1.尝试运用比较归纳法,简述半坡遗址、河姆渡遗址等地的原始农耕文明的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能力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2.观察历史文物图,培养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解读历史信息的能力。 情感目标: 感受我国原始农耕时代的先民们的勤劳智慧对人类社会进步做出的贡献,增强学生对祖国历史和文化的认同之心,对中华民族祖先的尊敬之情。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半坡、河姆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 教学难点:对原始农耕文化特征的概括 教学方法: 对比分析法、观察法、图表法 教学时间: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想一想:原始人类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如何将采集业演变为农业,狩猎演变为饲养业 议一议: 采集回来的谷物种子在周边的地里发芽生长——有意识地去管理、收获——更广泛、有组织地保存和播撒种子——促进植物更好地生长——更丰盛的收成。 狩猎后带回野生动物幼崽——喂养、生长、生育——有目的地养殖动物——有意识地研究动物的养殖与繁殖 二.课前预学 同学们自读课文,完成表格 《半坡、河姆渡原始居民农耕生活概括表》

三.讲授新课 阅读教材第6页“我国原始农耕时代主要遗址图”并找出这两种居民所在的地点及生活的河流流域。初步感受一下半坡和河姆渡居民的生产、生活。 (一)半坡居民的生活(板书或多媒体显示) 1.带着以下问题,阅读教材第6页正文“半坡居民的生活”一目,掌握半坡居民生活状况,归纳出半坡居民原始农耕生活的特征。 (1)半坡居民的生活在约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 (2)半坡居民的生活状况,特别是居住状况发生了哪些变化? (3)半坡居民使用了哪些生产工具?生产状况及原始手工业具体状况如何? 学生依次发言,总结自学收获,根据回答上述问题。 时间:距今约6000年。地点:黄河流域的陕西西安半坡村。 定居生活:半地穴式圆形房屋 ①使用磨制石器,制造骨器、角器,还会使用弓箭、长矛、石球、渔叉、渔钩等;②农耕作物——粟;③饲养猪、狗等家畜,捕猎鱼、采集野果。 2.重点知识讲解: (1)半坡居民所使用的工具(多媒体展示) 教师讲解:请同学们观察下列图中半坡居民使用的磨制石器。 石斧石锄石镰 教师结合半坡遗址出土的渔叉、渔钩进行讲解:以上半坡居民遗址中这些磨制石器的出土,意义重大,它将原始社会一分为二。以磨制石器的出现为标志,可把原始社会分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 磨制石器和打制石器在形状和用途上有什么不同呢? 学生从两方面讨论并发言后,教师总结: 半坡磨制石器,用石斧、石镰、石锄开垦土地,用石刀收割庄稼,用弓箭、长矛、石球猎获食物,用渔叉、渔钩捕鱼。这样人们的食物来源就更加稳定了,不需要经常迁徙了,因此我们的先民开始建造房屋,过上了定居生活。 (2)半坡居民的农耕作物(展示粟图片)

初中历史人教七年级上册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罗家平智慧教学 案列

“三环四步”智慧课堂助力核心素养的培养―七上《中国早 期的人类代表一北京人》为例 高县硕勋中学罗家平 为更好地落实初中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核心理论(唯物史观)、核心思维(时空观念)、核心方法(史料实证)、核心能力(历史解释)、核心价值观(家国情怀)。利用信息化平台设计七上《中国早期的人类代表一北京人》为例的智慧课堂。学生在“三环四步”智慧课堂模式下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展开学习,在课中进一步开展情景化教学与探究式学习等,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满足个性化开展,提升学生学习历史学科的能力与素养。 本课的设计上,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展开一一课前、课中、课后。 一、课前阶段一一以学情分析为核心在课前,教师事先准备的播放5分钟左右的教材解读微课推送给学生,将本课的基础知识初步呈现给学生。学生通过学生端一边观看视频,一边在课本上找出相关的内容并做好标记。在此基础上,完成表格: 学生完成以上表格后,将其发送到教师端。通过课前阶段,学生能够对本课的基础史实有所了解,以便在进入正式的课堂学习中能对史实进行历史理解和历史解释,为核心素养的培养奠定基础。而教师通过对学生的完成情况进行查阅,可以做到以学情分析为基础优化教学设计,实现以学定教。这也是智慧课堂优于传统课堂的地方,正如专家们指出的在传统课堂的课前阶段“学生的预习就是自学教师布置的教材内容,无法与教师或同学进行课前的讨论交流。智慧课堂课前教学准备从根本上改变了这一点。” 二、课中阶段一一以问题探究为关键,分为四大局部:导入新课、新课讲授、本课小结、课堂检测。 在导入新课环节教师利用教师端播放视频:《进击的智人》中描述北京猿人的片段。学生利用学生端观看视频,思考问题:“北京猿人是不是我们的祖先?北京猿人是不是野蛮而愚蠢的?”并利用互开工具回答教师的提问。由于视频中的观点明确告诉学生们,北京猿人并不是中国人的祖先, 而且还处于野蛮而愚蠢的阶段。学生们可以直接答出这两个问题。教师通过教师端又发送新问题: “那为什么还要学习北京猿人?视频中提出的观点是否就是完全正确的?”教师向学生指出:历史讲求论从史出,任何对历史的解释都必须以史料为依据,要有理有据。提醒学生们在接下来的新课学习中,要特别留意一些材料,看看哪些能够支持或反驳上述观点。这也是从历史的第一课就让学生们将“史料实证”的核心素养要求植根心中。 接着进入新课讲授环节,为突破本课重难点,在本环节利用智能信息技术主要设置三个探究活动。 问题探究一:通过考古发现和化石等了解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教师展示中国远古人类主要遗址分布图,发布问题:“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的位置?遗址的分布上的特点?”学生们观察地图并运用工具在学生端上进行圈画,并从中发现早期人类遗址主要分布在大河流域这一特点。在此处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观察能力,也提升了动手能力。在历史学习中,学会观察地图和从中获取信息是非常重要的,是让学生们通过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培养历史时空观念。此外,教师通过教师端补充展示图片、文字资料等,帮助学生了解时远古时期的遗迹发现主要是通过考古与化石。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