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 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 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知道北京人的特征,了解北京人发现的意义。知道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

知识与技能

1.阅读教材,梳理元谋人、北京人两个远古人类遗址的概况,并比较二者的异同。

2.利用考古发掘的化石、遗迹,探究北京人的体貌特征、生产情况,并知道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依据。

过程与方法

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提炼知识要点。

2.通过观察《人类进化示意图》《中国境内主要古人类遗址分布图》,说出人类进化的大致过程及我国境内主要古人类遗址的分布情况,初步掌握识读历史地图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讲述北京人遗址发掘过程中的小故事,体会考古学家执著探索的精神,结合北京人遗址中的考古发掘,认同北京人遗址在同时期遗址中的重要地位。

重点

北京人

难点

本课的难点是所讲内容距今久远,学生比较陌生,七年级学生刚刚接触历史这门学科,只有依据考古发掘成果进行科学推断并结合必要的、合理的想象,才能理解和掌握本课的基本内容。

利用多媒体出示下列两幅图片:“达尔文猿身像”及真实画像。

问题一:引导学生观察教师出示的第一幅图片有何特殊之处?据你所知,世界上这样的生物存不存在?

(人头,但却是猿身。不存在)

教师提问:是的,很明显,这是经过拼接之后的画面。那么这个蓄着长胡子的人到底是谁?为什么被人嫁接了猿猴的身体呢?哪位同学知道在他的身上又发生了哪些有趣的故事呢?

学生回答:达尔文,因其宣扬人类是由猿猴演变而来,宣传进化论思想,所以被神学者诋毁,才有了这样的画像。

教师引导:(出示第二幅图片),同学们说的很好,达尔文用生物进化理论彻底否定了神学家宣扬的“上帝造人说”,从自然科学的角度,阐述了生物进化的规律和特点,用科学的视角告诉人们人类的起源。那么,中国境内的古人类起源于何时、何地?他们的生存、生活状况又如何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一、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

1.我国最早的人类是什么人?他们生活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学生根据课本回答) 2.那么,他们的生产和生活状况又是怎样的呢?(学生看书、讨论、交流)

教师小结:

据考古学的研究成果表明,在元谋人曾经生活过的地方发现了一些粗糙的石器,以及大量的炭屑和两小块烧骨,表明元谋人已经会制造工具和知道使用火了。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教师过渡:同学们,刚才我们穿越时空隧道,回到了远古时代,亲历了由猿到人的过程,对古人类的产生有了初步认识。那么,早期的人类是怎样生活的呢?下面我们看能否从本课的第二目——“北京人的发现”中找到答案。

二、北京人的发现

教师讲述:同学们,在我们接触到的古人类文化的遗址中,北京人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北京人遗址位于北京西南48千米的周口店龙骨山上。最早是在1921年发现的,正式发掘工作从1927年开始。1929年周口店的发掘工作由我国青年学者裴文中独立主持,发现了第一个完整的北京人头盖骨化石。1935年至1937年,周口店发掘工作由我国考古学家贾兰坡主持,又先后发现了三个比较完整的北京人头盖骨化石。抗日战争期间,发掘工作被迫停止。新中国成立后,发掘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迄今为止,北京人遗址共发现头盖骨化石6个,下颌骨化石15件,牙齿化石157颗,以及其他遗骨化石,共属于40多个个体。北京人遗址丰富的发现内容,尤其是众多石器和用火遗迹的发现,使远古确有直立人存在的推断得到肯定,为从猿到人的伟大学说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经过碳素断代、古地磁断代、树木年轮断代等科学技术测定,北京人生活在距今70万-20万年之间。

在北京人遗址中还发现了紫荆木炭,灰烬层,烧过的土块、石块、骨头和朴树籽等。这些发现证明“北京人”已经用火,这些灰烬和烧过的东西一堆一堆限定在一定区域,说明他们已具有一定控制和管理火的能力。

教师过渡: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北京人的生活状况。请同学们阅读“北京人的特征”这一目的内容。

三、北京人的特征

请同学们阅读“北京人的特征”一目中的内容,回答问题。

(1)北京人使用的工具有什么特征?说明了什么问题?

(2)北京人的生活方式和组织形式有什么特点?这是由什么决定的?

(3)北京人已学会使用天然火,火的使用对北京人来说有什么作用?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有什么意义?发挥想象力,想想北京人是怎样取得天然火的。

把全班学生分成三大组,每组讨论一个问题。

(1)北京人制作石器的技术比较成熟,采用不同的打制方法,制成不同类型的工具。将石块敲打成粗糙的石器,把树枝砍成木棒,凭着极原始的工具同大自然进行艰苦的斗争。

(2)北京人过的是群居生活,他们往往几十个人在一起,共同劳动,共同分享劳动果实,这构成了早期的原始社会。这种生活方式是由生产力水平极端低下、生产工具极其简陋决定

的。因为在这种条件下,依靠个人的力量无法生存下去,只有依靠集体的力量才能同大自然斗争,从而获得生存的机会。

(3)北京人可以用火来驱赶野兽、烧烤食物、照明、防寒,这使北京人又向前大大迈进了一步。火的使用,增强了人们适应自然的能力,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雷击起火,矿物自燃,火山喷发,摩擦起火。

教师提问:同学们刚才回答得很好。既然我们知道了北京人已经会制造简单的工具,过的是群居生活,又会使用天然火,那么,我们不妨想象一下,北京人的一天是怎样生活的?他们穿什么,吃什么,住的又是什么?

示例1:天亮以后,北京人开始成群结队地往外走,一部分人去狩猎,一部分人去采集,天黑以后,采集、狩猎等寻找食物的人都回到洞中,把采集到的野果分给大家,几个壮年男子把狩猎到的动物剥皮,把肉割开,放在洞口的火堆上烧烤。熟了以后,根据每人的具体情况分配。当人们填饱肚子以后,便就着火进入梦乡,由于洞口的火堆整夜不熄,也有人专门照看,远处的野兽也不敢靠近。

示例2:北京人的衣服——是把植物枝叶系在腰间,这类衣物不能抵御严寒,但多少可以起一点作用,而且容易得到;二是把猎到的动物剥皮后吹干,粗略加工当作衣服。在食物方面,一靠采集,二靠狩猎。住的是天然山洞。

教师提问:同学们回答了有关北京人的一些问题,对北京人的生活状况和体质特征有了一些基本了解。那么相比元谋人,北京人有哪些进步呢?

相比元谋人,北京人已经能够利用天然火,并能够长时间保存火种。北京人的面相更接近于现代人,脑容量也明显高于元谋人。

学生自读“知识拓展”部分的内容,简单了解山顶洞人的特征及生产生活状况。

今天我们学习了我国境内两个比较有代表性的远古居民(元谋人和北京人)的生产生活状况。我们的祖先用自己辛勤的劳动,克服重重困难,缓慢进化着。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们也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相信同学们一定会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战胜困难,愿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道路上勇往直前,一帆风顺!

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一、元谋人——约170万年前

二、北京人(约70万—20万年前)

体质特点: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

生产工具:打制——旧石器时代

火的使用:保存、使用天然火

生产活动:采集、狩猎

社会组织:原始群居

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

了解半坡居民、河姆渡居民的生活和原始农业的产生。知道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

知识与技能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了解在中华文明起源中我国原始农耕经济的主要情况,了解中华文明处于起源阶段时原始农耕经济的发展水平,认识其发展对中国远古时代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同时,还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历史文物图片,寻找图中较为明显的、主要的历史信息,结合已有知识,分析、解释图中历史信息,作出简单的或主要的历史结论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本课教学用具是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学方法是启发式的谈话法,设计探究问题与学生质疑结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认同创造出我国原始农耕文化的先民们在自己劳动成果中体现出的智慧与淳朴的情感,进而促进或增强学生对祖国历史和文化的认同之心,对中华民族祖先的尊敬之情。

重点

半坡居民、河姆渡居民的农耕生活。

难点

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元谋人、北京人的生活状况。同学们还记得他们是怎样获得食物的吗?(采集、狩猎、捕鱼)我们今天的食物来源于哪里呢?(来自于农业种植和畜牧业的养殖)那么,我们的先民们是怎样开始种植庄稼和养殖牲畜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

一、半坡居民的生活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6~7页,讨论回答。

教师:结合书本,从时间、地点、食物、工具、建筑等方面归纳出半坡居民的农耕生活特征。

1.时间:距今约6 000年。

2.生活位置:陕西西安东部半坡村一带,主要生活在黄河流域。

3.农业:粟,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

4.畜牧业:饲养猪狗等家畜,还用骨制箭头、渔叉、渔钩打猎捕鱼。

5.工具:普遍使用磨制石器、骨器、角器。

6.建筑: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定居生活。

7.手工业:彩陶,乐器。纺织、制衣。

教师:看看半坡居民和北京人有哪些不同?

从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来看:北京人使用打制石器,半坡原始居民已经开始普遍使用磨制石器,还制造骨器、角器。与北京人使用的石器相比,已经有了很大进步,许多石器已经作了磨光处理。

请同学们看教材第6页《半坡居民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复原图》,这说明了什么?

(说明了半坡居民已经开始定居生活)

从居住条件来看,北京人住在天然的洞穴里;而半坡人已会建造自己的房屋,而且能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房屋的结构和样式。

从食物来看:北京人主要靠采集、渔猎;而半坡人有了固定的食物来源,种植粟,发展原始农业。

请同学们看教材第7页《半坡人面鱼纹彩陶盆》,这说明了什么?

(说明了半坡居民会制作彩陶。食物中有鱼等,食物种类丰富)

二、河姆渡人的生活

教师:首先请各位同学阅读河姆渡居民的生活,归纳出他们的生活特点:

1.时间——距今约7 000年。

2.生活位置:河姆渡居民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

3.农业:河姆渡居民种植水稻。

4.畜牧业:饲养家畜。

5.工具:骨耜,磨制石器。

6.手工业:陶器、玉器、乐器骨哨。

7.建筑:河姆渡居民会建造房屋,还有水井。

8.会运用雕刻技术,懂得使用天然漆。

教师:文中第9页《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稻谷》,这就说明了江南气候适宜水稻生长,河姆渡居民掌握了水稻种植技术,农耕生产成为最主要的生活来源。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之一,河姆渡居民不但进入了原始农耕阶段,而且有了较高的水平。

请大家看教材第8页《河姆渡人的干栏式建筑复原图》和第6页《半坡居民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复原图》,比较一下:两个房屋在结构上有什么不同,而这些不同又说明了什么?

因为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气候不同,故在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房屋建筑方面也有区别。因长江流域水量充足,气温暖热,故适宜种水稻,黄河流域降水量相对较少,且气温相对长江流域低,故主要以种植耐旱,且产量较高的粟为主。这种自然环境决定了长江流域的家畜水牛不可能在北方出现,也决定了“半地穴式”的房子只能出现在北方,因为这种建筑形式可以适应北方寒冷的天气。而长江流域河姆渡居民所建的“干栏式”房子一可以避潮湿,二可以避蛇虫猛兽之害。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8页,“问题思考”讨论回答:

1.半坡居民的生产生活情况中,哪些地方类似于河姆渡居民?

(磨制石器和耒耜、种粮食、饲养家畜、住房、制陶等)

2.半坡居民的生产生活情况中,哪些地方不同于河姆渡居民?

(木和石制工具、粮食种类、房屋类型、制造工具样式、彩陶、纺织制衣等)

三、原始农业的发展

指导学生思考:1.原始农业是怎么发展起来的?

(在长期的采集、狩猎中,逐渐学会了栽培农作物和饲养家畜)

2.我国农业发展有哪些表现?

成就:最早的人工栽培稻、栽培粟的最早起源地。

地区:黄河、长江、淮河等流域。

3.原始农业发展的意义?

(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学生讨论,教师总结。

通过对黄河流域的半坡人和长江流域的河姆渡人两个典型代表的学习,了解了原始的农耕生活状况。通过学习,我们知道原始农耕生活有许多共同的特征是种植农作物、使用磨制石器和骨器、建房定居、饲养家畜家禽等。但由于气候环境的不同,河姆渡遗址与半坡遗址也具有很多不同之处,但是他们都创造了华夏文明。

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

一、半坡居民的生活

1.距今年代

2.生产生活

二、河姆渡人的生活

1.距今年代

2.生产生活

三、原始农业的发展

1.标志

2.意义

第3课远古的传说

知道炎帝、黄帝的传说故事,了解传说与神话中的历史信息。

知识与技能

1.炎黄部落联盟大败蚩尤的史实。

2.炎帝、黄帝的发明创造及对后世的影响。

3.远古传说与历史事实的联系与区别。

4.“尧舜禹禅让”和“大禹治水”的史实。

过程与方法

1.阅读教科书及有关历史读物的方法。

2.识别和运用历史地图和图片的方法。

3.学生参与互动的方法。

4.运用材料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本课的学习,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2.鼓励学生要勇于开拓进取,不断创新,续写祖先辉煌。

3.提示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严于律己,奉献班级,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意志品质。

重点

涿鹿之战;禅让制。

难点

远古传说与历史事实的区别;禅让制。

(多媒体展示陕西黄帝陵图片)

教师介绍:黄帝陵位于陕西黄陵县城北,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每年的清明时节,都有来自海内外的炎黄子孙到这里祭拜,黄帝陵被视为华夏子孙寻根祭祖之地,平日里到这里来瞻仰的人络绎不绝。为什么黄帝会受到后人的尊敬和景仰,传说中四五千年前的中国大地上又发生了哪些大事?给后人带来了怎样的影响?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3课《远古的传说》。

一、炎黄联盟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熟悉内容。

教师讲解: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随着时间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活跃在我国的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他们因为血缘关系而组成一个个的集团,我们称之为“部落”。你知道都有哪些部落吗?

教师活动:展示幻灯片

师生活动:指导学生观察图片,仔细找寻。

教师讲解:这些部落都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为了争夺适宜放牧和浅耕的中原地带,战争不断,在战争中不断地合并,形成部落联盟。炎帝和黄帝部落就因一次战争而结成部落联盟,这场战争指的是哪场战争?(阪泉之战)

教师过渡:阪泉之战中炎帝战败,归顺黄帝,两大部落结成联盟,可是黄帝的地位还没有稳固,黄帝地位的确立也经历了一场战争,你知道是哪场战争吗?(涿鹿之战)下面有请我们的评书大家为我们讲述涿鹿之战。

学生讲述:传说距今约4 600余年,神农氏为帝王时,各氏族、部落互相掠夺,为害百

姓,其中蚩尤最为暴虐,神农氏、黄帝无力征讨。阪泉之战后,黄帝势力大增,蚩尤仍继续作乱,不肯听命。黄帝征集各部落、联盟兵众,与蚩尤在涿鹿之野展开激战。战争爆发后,正好赶上浓雾和暴雨天气,这给来自东方多雨环境的蚩尤族提供了机会,便于他们展开军事行动。所以在战争初期,适合于晴天作战的黄帝部落处境不利,曾经九战而九败。然而,没多久,雨季过去,天气放晴,给黄帝部落转败为胜提供了重要契机。黄帝部落把握战机,在玄女族的支援下,乘势向蚩尤族发动反击。其利用特殊有利的天气——狂风大作,尘沙漫天,吹号角,击鼙鼓,乘蚩尤族部众迷乱、害怕之际,用指南车辨明方向,率领部众向蚩尤族进攻,终于一举击败敌人,并在冀州之野擒杀首领蚩尤。涿鹿之战就这样以黄帝部落的胜利而宣告结束。

教师讲解:涿鹿之战后,黄帝的势力和声望大增,被推举为部落联盟首领,同时,这场战争也加速了各氏族部落的交融,炎黄部落联盟以后逐渐成为华夏族的主体,炎帝和黄帝自然成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因此,海内外华人以“炎黄子孙”自称。

教师过渡:关于华夏民族的形成,梁启超先生也做了很好的诠释,一起来看一下。

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思考: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华夏族的形成有什么特点?

学生活动:阅读材料,小组讨论,提炼答案。

(中华民族是在长期的交流交融中逐渐形成的)

教师总结:战争虽然具有很大的破坏力,但是它却打破了地域的界限,加速了民族之间的交流与交融,各民族在交往过程中语言、风俗习惯等逐渐趋同,逐渐形成一个全新的民族,这便是华夏族的形成过程。

二、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

教师过渡:黄帝和炎帝不仅对中华民族的形成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而且为中华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他们分别有哪些贡献呢?

(传说炎帝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种植五谷和蔬菜;还制作陶器,发明纺织,会煮盐,教人们通商交换。传说他还制作乐器琴瑟,并具有最早的天文和历法知识) (相传黄帝已能建造宫室以避寒暑,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船只,会炼铜,并发明了弓箭和指南车。相传在黄帝时期,仓颉创造文字,伶伦制作音律,隶首发明算盘。黄帝的妻子嫘祖会缫丝,擅长纺织)

教师过渡:通过同学们刚才精彩的讲述,我们发现黄帝和炎帝有很多发明创造,这些发明创造对后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你认为这些发明创造反映出当时人们生活的哪些变化?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归纳总结。

教师总结:通过这些发明我们可以看出这一时期人们的生活由游牧转向定居,物质条件得到改善,精神生活开始萌芽,华夏五千年的文明由此揭开了序幕。

设问:你认为有关早期社会的传说是否有科学根据?

学生活动:结合教材回答。

(传说炎帝会制作陶器,西安半坡、河南仰韶等遗址发现的大量彩陶,如尖底瓶、陶罐等,充分证明当时已有较高的制陶技术)

教师活动:幻灯片出示图片

教师总结:我们发现远古传说虽然有神话的成分,但其中还是蕴藏着一些比较可靠的历史资料。它们反映出当时社会的发展水平。上述考古发现印证了我国原始社会晚期的文明程度。远古传说没被考古资料证明,而历史事实则是经过考古资料证明的,完全真实存在的客观事实。同学们要注意远古传说和历史事实的区别和联系。

教师活动:同样作为时代引领者的孙中山和毛泽东对黄帝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出示材料:

孙中山先生曾经这样评价黄帝

中华开国五千年,

神州轩辕自古传。

创造指南车,

平定蚩尤乱。

世界文明,

惟有我先。

毛泽东《祭黄帝文》

赫赫始祖,吾华肇造。

胄衍祀绵,岳峨河浩。

聪明睿知,光被遐荒。

建此伟业,雄立东方。

设问:炎帝和黄帝为人类文明的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成为华夏始祖,他们身上有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力量鼓舞后人?

教师总结:炎帝和黄帝对人类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身上首要的是敢为人先的创造精神和奉献精神,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这些精神使得华夏儿女摆脱愚昧和野蛮,追求先进与文明。这种精神使华夏民族获得了高度的团结和统一。

教师总结:几千年的历史中,黄帝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在遭受民族危机时,华夏儿女的爱国之情总能瞬间被点燃,炎黄子孙团结一心,共渡危难,这种爱国之情不同时期有不同时期的诠释。

三、尧舜禹的禅让

教师过渡:相传在黄帝之后,黄河流域主要是陶唐氏、有虞氏、夏后氏等部落。这一时期,气候变化导致黄河泛滥,洪水成灾。为抵御共同的灾难,三个部落走向了联盟,尧、舜、禹依次成为部落联盟的首领。

设问:尧舜禹是通过什么方式实现权力的过渡的?

学生回答:禅让制。

教师讲解:禅让制是原始社会时期的一种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被推举的部落联盟首领没有特权。

设问:禅让制的执行标准是什么?

学生回答:将部落首领位子传给贤德之人。

情景设置:如果你是负责推荐的人,请你为尧舜禹写出推荐词。

学生活动:我负责推荐尧:他生活简朴,克己爱民,关注民生,急流勇退,为后来人打下坚实基础,也开创了一个良好开端。

我负责推荐舜:他宽厚待人,以身作则,制定刑法,完善制度,稳定局势,兢兢业业,将民主推选的禅让制贯彻始终。

我负责推荐禹:他率领人民治水,与群众同甘共苦,舍身忘我,为民谋福祉,以民为本,敢为天下先,不惧挑战,迎难而上,总结教训,疏导治洪,过家门不入,终消水患,在他身

后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教师总结:我们发现,尧舜禹之所以能成为部落联盟首领皆因他们身上的人格品质,德才兼备,以身作则,“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社会责任感,正是这种优秀品质感染着后人,也激励着后人。

本节课我们通过对先人的追溯,知道了炎黄子孙、华夏儿女的历史渊源,先人身上的创造精神和奉献精神,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感染着我们,也激励着一代代中华儿女以天下为己任,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

第3课远古的传说

一、炎黄联盟

1.阪泉之战——炎黄联盟形成

2.涿鹿之战——华夏族的主体形成

二、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

1.物质文明

2.精神文明

三、尧舜禹的禅让

1.尧舜禹的传说

2.禅让制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我来自元谋,你来自周口,牵起你毛茸茸的手,爱让我们直立行走。”这是在网络上颇为流行的句 子。下列远古人类,生活在云南省的是( ) A.半坡人 B.北京人 C.元谋人 D.河姆渡人 2.下列我国原始居民中,最早会使用天然火的是( )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河姆渡人 D.半坡人 3.现代猿类的智商在动物中数一数二,在进化史上与人类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是( ) A.有无语言 B.会不会劳动 C.会不会制作工具 D.是否群居 4.观察下面的示意图,判断“山顶洞人”应在什么位置( ) A.(a) B.(b) C.(c) D.(d) 5.下列远古人类,从其进化程度看,由低到高排列正确的是( ) A.元谋人山顶洞人北京人 B.山顶洞人一北京人一元谋人 C.北京人元谋人山顶洞人 D.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 6.有关山顶洞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其面貌与现代人相差不多 B.已使用磨制石器,并能制作骨针 C.集体居住在山洞里 D.已经懂得人工取火 7.下列场景不符合史实的是( ) A.北京人使用天然火 B.山顶洞人使用骨针缝衣服 C.半坡人在木井旁打水 D.河姆渡人制作精美的陶器 8.如果你生活在半坡原始居民时代,在猎获一头野猪后,需要把猪脚剁下,你所使用的工具是() A.打制石器 B.磨制石器 C.青铜剑 D.铁斧 9.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最能体现该地区原始农耕文明成就的是( ) A.种植粟 B.种植水稻 C.人工取火 D.居住干栏式房屋 10.下图是某同学参观河姆渡博物馆时看到的一件具有代表性的文物,这说明( ) A.当时人们过着定居生活 B.这里的原始居民种植水稻 C.河姆渡居民已经饲养家备 D.人们开始用兽骨制作工具

七年级历史上册(人教版)课件-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 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知道北京人的特征,了解北京人发现的意义。知道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 知识与能力 了解我国境内的最早人类元谋人;了解北京人的发现、北京人的特征及山顶洞人等基础知识,思考北京人发现的科学意义。 过程与方法 (1)识读《中国境内主要古人类遗址分布图》等图,掌握识图的基本方法,培养从图片中提取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 (2)思考化石是怎样形成的?对于我们研究早期人类有什么作用?培养查阅历史资料、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到中国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已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激发学生的历史兴趣,培养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意识。 重点 北京人的发现;北京人的特征。 难点 北京人的特征。 利用多媒体出示下列两幅图片:“达尔文猿身像”及真实画像。 问题一:引导学生观察教师出示的第一幅图片有何特殊之处?据你所知,世界上这样的生物存不存在? (人头,但却是猿身。不存在) 教师提问:是的,很明显,这是经过拼接之后的画面。那么这个蓄着长胡子的人到底是谁?为什么被人嫁接了猿猴的身体呢?哪位同学知道在他的身上又发生了哪些有趣的故事呢? 学生回答:达尔文,因其宣扬人类是由猿猴演变而来,宣传进化论思想,所以被神学者诋毁,才有了这样的画像。 教师引导:(出示第二幅图片),同学们说得很好,达尔文用生物进化理论彻底否定了神学家宣扬的“上帝造人说”,从自然科学的角度,阐述了生物进化的规律和特点,用科学的视角告诉人们人类的起源。那么,中国境内的古人类起源于何时、何地?他们的生存、生活

状况又如何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一、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 1.我国最早的人类是什么人?他们生活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学生根据课本回答) 2.那么,他们的生产和生活状况又是怎样的呢?(学生看书、讨论、交流) 教师小结: 据考古学的研究成果表明,在元谋人曾经生活过的地方发现了一些粗糙的石器,以及大量的炭屑和两小块烧骨,表明元谋人已经会制造工具和知道使用火了。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教师过渡:同学们,刚才我们穿越时空隧道,回到了远古时代,亲历了由猿到人的过程,对古人类的产生有了初步认识。那么,早期的人类是怎样生活的呢?下面我们看能否从本课的第二目——“北京人”中找到答案。 二、北京人 教师讲述:同学们,在我们接触到的古人类文化的遗址中,北京人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北京人遗址位于北京西南48千米的周口店龙骨山上。最早是在1921年发现的,正式发掘工作从1927年开始。1929年周口店的发掘工作由我国青年学者裴文中独立主持,发现了第一个完整的北京人头盖骨化石。1935年至1937年,周口店发掘工作由我国考古学家贾兰坡主持,又先后发现了三个比较完整的北京人头盖骨化石。抗日战争期间,发掘工作被迫停止。新中国成立后,发掘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迄今为止,北京人遗址共发现头盖骨化石6个,下颌骨化石15件,牙齿化石157颗,以及其他遗骨化石,共属于40多个个体。北京人遗址丰富的发现内容,尤其是众多石器和用火遗迹的发现,使远古确有直立人存在的推断得到肯定,为从猿到人的伟大学说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经过碳素断代、古地磁断代、树木年轮断代等科学技术测定,北京人生活在距今70万-20万年之间。 在北京人遗址中还发现了紫荆木炭,灰烬层,烧过的土块、石块、骨头和朴树籽等。这些发现证明“北京人”已经用火,这些灰烬和烧过的东西一堆一堆限定在一定区域,说明他们已具有一定控制和管理火的能力。 教师过渡: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北京人的生活状况。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4-5,回答问题。 (1)北京人使用的工具有什么特征?说明了什么问题? (2)北京人的生活方式和组织形式有什么特点?这是由什么决定的? (3)北京人已学会使用天然火,火的使用对北京人来说有什么作用?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有什么意义?发挥想象力,想想北京人是怎样取得天然火的。 把全班学生分成三大组,每组讨论一个问题。 (1)北京人制作石器的技术比较成熟,采用不同的打制方法,制成不同类型的工具。将石块敲打成粗糙的石器,把树枝砍成木棒,凭着极原始的工具同大自然进行艰苦的斗争。 (2)北京人过的是群居生活,他们往往几十个人在一起,共同劳动,共同分享劳动果实,这构成了早期的原始社会。这种生活方式是由生产力水平极端低下、生产工具极其简陋决定的。因为在这种条件下,依靠个人的力量无法生存下去,只有依靠集体的力量才能同大自然斗争,从而获得生存的机会。 (3)北京人可以用火来驱赶野兽、烧烤食物、照明、防寒,这使北京人又向前大大迈进了一步。火的使用,增强了人们适应自然的能力,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雷击起火,矿物自燃,火山喷发,摩擦起火。

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 类的活动》 1.(5分)能够较典型反映我国黄河流域原始农耕生活的是() A.元谋人B.北京人 C.半坡原始居民D.河姆渡原始居民 【分析】本题考查了半坡原始居民.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 【解答】能够较典型反映我国黄河流域原始农耕生活的是半坡原始居民。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生活在距今约五六千年陕西西安半坡村(黄河流域)的半坡原始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和木制的耒耜、骨器,种植粟。他们居住在半地穴式房屋里,过着定居生活,还饲养猪狗等动物,打猎、捕鱼,会制造彩陶和纺线、织布、制衣。半坡遗址的一个陶罐里,保留有白菜或荠菜的种子,证明我国是世界上很早就种植蔬菜的国家。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半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状况. 2.(5分)中国早期人类的典型代表是() A.河姆渡人B.山顶洞人C.半坡人D.北京人 【分析】本题以“中国早期人类的典型代表”为切入点,考查了远古北京人的知识。 【解答】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是生活在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的北京西南周口店山洞里的北京人。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故中国早期人类的典型代表是北京人。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北京人是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 3.(5分)半坡原始居民居住的房子是() A.楼房B.干栏式的房子 C.半地穴式的房子D.吊脚楼 【分析】本题以半坡原始居民居住的房子为切入点,考查半坡原始居民。 【解答】半坡人,是我国最早进入农耕时代的居民代表,过着定居生活,居住在半地穴式房屋内,他们会种植粟、白菜、芥菜等农作物,会饲养猪、狗等家畜,普遍使用磨制

新中考七年级历史上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试题附答案

新中考七年级历史上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试题附答案 一、选择题 1.《史记?封禅书》载:“秦灵公作吴阳上崎潢帝,吴阳下畤祭啖帝。”历代类似的祭祀活动从未中断,因为他们是中华民族的() A.治水英雄B.人文始祖C.先蚕之祖D.造字圣人 2.考古发现是研究历史的重要途径,下图所示文物的研究价值包( ) ①推测北京人是否会用火②复原其外貌特征 ③判断北京人的生活组织方式④推测其生活的年代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3.关于下图文物(猪纹陶钵)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反映了半坡原始居民高超的制陶工艺 B.体现了黄河流域原始居民的绘画技能 C.反映了长江流域原始居民高超的制陶工艺 D.陶器是原始农耕时期先进的生产工具 4.普遍使用磨制石器,种植水稻、建造干栏式房屋、过着定居生活的原始人类是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半坡人 D.河姆渡人 5.好莱坞英雄史诗片《史前一万年》上映时获得不错票房,该片将视线放到了人类的远古时期。假如你也想穿越时空,回到远古时期去体验我国最早人类的生活,那么你应该最好选择去 A.云南 B.北京 C.浙江 D.陕西

6.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比北京人进步的表现是 ①会种植农作物,开创原始农耕文化②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③会建造房屋,过着定居生活④会制作陶器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 7.科学是我们对待事物应有的态度。下列说法你认为属于科学的是 A.女娲抟土造人B.上帝造人说 C.人类从古猿进化而来D.人类从古鱼类进化而来 8.某远古人类生活在距今约70万年,他们能够直立行走,能制造和使用粗糙石器,饮食上开始有吃熟食的习惯……进一步了解这群原始人的生产和生活应该去() A.云南元谋B.陕西半坡C.山东大汶口D.北京周口店 9.远古时代,中国南方和北方都出现了许多早期文明,但南北方的文明差异明显:南方种稻,北方种粟:南方住高脚楼,北方住地穴……导致这些差异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地理气候B.人种类别C.生活习惯D.人口数量 10.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的主要证据。下面一组邮票反映的是河姆渡遗址发掘出的文物,它见证了我国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状况。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A.他们种植的农作物是水稻B.他们居住的是干栏式房屋 C.他们主要使用青铜农具D.他们已学会了制作舟船 11.历史兴趣小组制作了一幅涿鹿大战的示意图(如下图),应该选择下图中的() A.A B.B C.C D.D 12.人类学家在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北京人透址上经过考古发现:“……近10万件各类石器和大量动物化石……发现有灰烬、烧石和烧骨等。“以上材料表明北京人() ①制造石器 ②会建造房层 ③会使用火 ④是我国境内目前己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13.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是 ①农作物种植②家畜饲养的出现③聚落的发展④磨制工具的发展

2020-2021学年历史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 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同步(含答案)

2020-2021学年历史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同步练习(含答案) 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 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是()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元谋人 D.河姆渡人 2. 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我国的原始人类,正确的是() ①北京人②山顶洞人③元谋人④半坡人⑤河姆渡人 A.③①②⑤④ B.②③①⑤④ C.①②③④⑤ D.②③①④⑤ 3. 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经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其故乡在我国的() A.陕西省 B.云南省 C.广东省 D.河南省 4. 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是() A.蓝田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元谋人 5. 考古学家发现我国早期人类都是结群成对的生活在一起,过着群居生活,比如元谋人、北京人、山顶 洞人。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自然环境恶劣 B.生产力水平低下 C.远古时期猛兽多 D.早期人类不会种植粮食作物 6. 远古时期中国境内半坡居民的房屋为半地穴式建筑;而河姆渡人则住“干栏式”房子,可以防止南方气 候的潮湿和避开野兽虫蛇。这反映出当时() A.居住形式与自然条件密切联系 B.人类生存环境恶劣 C.南北方经济文化水平差异巨大 D.贫富差距逐渐扩大 7. 我国原始农耕的共同特征是() ①出现人工栽培技术②大量使用磨制石器③出现原始的家畜饲养④定居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8. 下列农作物的原产地在中国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9. 工具的进步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下列图示中的工具按材质出现先后顺序排列应该是()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解析版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解析版 1 / 4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 活动 考试范围:第1课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第3课 远古的传说 一、选择题 1. 中国人自称是“龙的传人”。龙的形象突出地反映了( ) A. 中国人善于想象 B. 华夏族是由不同部落融合而成 C. 中华民族的锐意进取精神 D. 中华民族的团结友爱传统 【答案】B 【解析】华夏族是有很多部落融合而成的。每个部落都有自己的图腾,龙集合了很多动物的图腾,是融合后的华夏族的象征。龙的形象突出地反映了华夏族是由不同部落融合而成。 故选:B 。 本题考查的是华夏族形成的知识点。 本题以中国人自称是“龙的传人”。考查的是学生对华夏族形成的有关历史知识的记忆、理解能力。 2. “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文中“轩辕”指的是( ) A. 黄帝 B. 炎帝 C. 秦始皇 D. 汉武帝 【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给出的“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可知文中“轩辕”指的是黄帝。距今约四五千年,生活在黄河流域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联合在涿鹿一战中打败蚩尤部落。相传,黄帝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教人们挖井,发明舟车,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础,后人尊称黄帝为“人文初祖”。 故选:A 。 本题考查了“人文初祖”黄帝的主要贡献.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准确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人文初祖”黄帝的主要贡献. 3. 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进行课题研究,列出的关键词是“黄河流域、半地穴房屋、粟”,请你判断他们 研究的是( )原始人群. A. 元谋人 B. 河姆渡人 C. 半坡人 D. 山顶洞人 【答案】C 【解析】生活在距今约五六千年陕西西安半坡村(黄河流域)的半坡原始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和木制的耒耜、骨器,种植粟.他们居住在半地穴式房屋里,过着定居生活. 故选C . 本题考查了半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状况.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准确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半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状况. 4. 传说是人们世代口耳相传保留下来的历史叙述,下列与禅让制度密切相关的是( ) A. 炎黄战蚩尤 B. 皇帝建宫室 C. 舜让位于禹 D. 启继承父位 【答案】C 【解析】尧、舜、禹是继黄帝之后在黄河流域出现的部落联盟首领,他们之间采用“禅让制”的原始民主推举的方式推荐首领,尧传位于舜,舜传位于禹,选出的部落联盟首领没有特权。其实质是民主推举,推 举的标准是才德。 故选:C 。 本题考查禅让制的相关知识.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准确掌握教材基础知识即可作答. 5. 2016年4月4日,丙申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在陕西省黄陵县轩辕广场隆重举行,来自海内外的万 余名中华儿女参加了公祭典礼,下列有关黄帝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教人们挖井,发明舟车,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础 ②被后人尊称为“人文初祖” ③是传说时代的治水英雄 ④发明了文字,编出了乐谱。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A 【解析】黄帝是我国原始社会末期黄河流域的一位伟大的部落联盟首领,相传他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教人挖井,发明舟车,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基础.他的妻子养蚕缫丝,其史官仓颉创造了文字,其乐官伶伦制作了乐器.因其卓著的功绩,深受历代人民所敬仰,被尊为“人文初祖”.禹是传说时代的治水英雄.①②正确. 故选A . 本题考查“人文初祖”的相关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准确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人文初祖”黄帝. 6. 我国古代有许多抗击自然灾害的英雄传说.其中,一心治水,在外多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英雄是( ) A. 禹 B. 黄帝 C. 尧 D. 舜 【答案】A 【解析】禹领导人民治理洪水取得成功;通过禅让的办法被推举为部落联盟首领;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 故选A . 本题考查禹的相关知识点.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重点识记大禹的知识点. 7. 新学期开学,以前的课代表卸任,同学们一起选出新的历史课代表,请问这一过程更接近下列哪个古 代的政治制度?( ) A. 分封制 B. 禅让制 C. 世袭制 D. 科举制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禅让制的相关知识。我国原始社会末期,实行民主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禅让制,推举的标准是德才兼备,所以当时的社会被称为选贤任能的“公天下”。班级课代表卸任,同学们共同选出新的代表,符合禅让制民主推选、选贤任能的内涵。所以B 符合题意,排除C ;分封制是周朝分封诸侯国的制度,不符合题意;科举制是通过分科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不符合题意。故选B 。 8. 央视热播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从最平凡的一锅米饭,一个馒头,到各种小吃,全方位展示了中 国人的日常饮食。米饭,永远都是江南餐桌上最后的主角。有可能最早享用米饭的古人类是( ) A. 元谋人 B. 北京人 C. 半坡人 D. 河姆渡人 【答案】 D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知识点总结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知识点总结 第1课中国境内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元谋人 发现地点:云南元谋县。 距今年代:约170万年。 生产活动:会制造工具粗糙的打制石器,会使用火。 地位: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经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北京人的发现 发现地点:北京人遗址位于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 发现时间及学者:北京人遗址1921年被发现,1929年裴文中发现第一个北京猿人头盖骨。 距今年代: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70万-20万年。 北京人的特征 体貌特征:

北京人的头骨,前额低平,眉骨粗大,颧骨突出,鼻骨扁平,嘴部前伸,脑容量比现代人小。 北京人平均身高157厘米,上肢与现代人相似,下肢较上肢略长,能直立行走。 生存环境: 有大片森林和水域,气候温暖湿润。 使用工具: 北京人会制作打制石器。使用打制石器的时代叫作旧石器时代。 生活方式: 北京结成群体生活。 使用火: 主要用火烧烤食物、防寒、照明、驱兽。 使用火的意义: 学会用火是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 北京人遗址的地位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实际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 通过对北京人的研究,可以发现早期猿人向现代人类演进和发展变化的规律,为人类起源的研究提供了科考的证据。 本课重点识记内容 1、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经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2、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3、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70万-20万年,使用打制石器。 4、北京人使用火的主要用途:用火烧烤食物、防寒、照明、驱兽。 5、学会用火是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 6、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实际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 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单元梳理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 内人类的活动》单元梳理 历史学是一门充满魅力的人文社会学科,它具有传承人类文明成果、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价值。 初中历史课程是传授历史学基础知识的一门课程,普及历史常识是课程的基本任务,基础性和综合性是课程的基本特点。 对于刚刚进入七年级的孩子们而言,历史课是他们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育中、系统学习历史知识、培养学科素养、提升学习能力、形成正确价值观的开始。 接下来,我将从“单元课程结构”、“单元知识梳理”和“单元教学建议”这三个方面来谈谈个人的看法,以供大家在实际教学中参考。 一、单元课程结构 1.单元地位 七年级,是孩子们系统学习中国古代史的阶段。中国古代史的时间跨度,从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开始,直至1840年鸦片战争之前。在七年级《历史》课本的体例编排上,中国古代史内容按照历史发展的时间顺序,分为七个历史时期,即史前时期、夏

商周时期、秦汉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宋元时期和明清时期。 《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处于七个历史时期的第一个阶段,也就是从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开始,到约公元前2070年夏朝的建立之前。 2.单元主题 《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学习主题是“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从历史认知的角度而言,史前时期指的是我国有正式历史记载之前的人类活动时期,亦是国家产生之前的历史时期。 这一时期,中国境内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人类,伴随着人类的出现,人类的历史也同步展开。在这个从蒙昧走向文明的进程中,中国境内的远古先民们用智慧点亮了中华大地上的文明之光。 3.单元结构 《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在课程安排上共有三课。这三课分别是: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第3课《远古的传说》。这三课在时间上是先后关系,彼此的时间跨度非常大,每课中的学习重点都是中国史前人类发展进程中极具代表意义的里程碑。

江苏省苏州市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总结新人教版

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1、我国是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在云南、北京、陕西、浙江等地发现了许多不同时期 的古人类遗址。 2、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是元谋人。发掘遗迹:两颗门齿化石、一些粗糙的石器、 炭屑和焼骨。发现时间地点:云南省元谋县(长江流域),距今约170万年。人和动物最根本的区别是:会不会制造工具。 3、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发现地点:北京 周口店龙骨山上(黄河流域),距今约70-20万年。发现遗迹:3枚牙齿、5枚北京人头盖骨,用火遗迹,40多个人直立人化石。北京人的体貌特征:前额低平,眉骨粗大,嘴部前伸,脑容量比现代人小,北京人还保留着猿的某些特征, 生活坏境:生存地区有大片森林和水域,气候温暖湿润,常有动物出没,也有丰美的水草。 使用工具:用石块、兽骨和鹿角等制作工具,会打制石器(我们称使用这种打制石器的时代为旧石器时代),如尖状器、刮削器、石锤等等。 生活状况:猎取动物、采集植物果实、结成群体生活在一起,共同进行获取食物的劳动。 用火情况:已经学会用火,还会长时间保存火种。 用火作用:用火烧烤食物、驱赶野兽、照明、防寒。 用火意义:改善了生产条件,是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 4、山顶洞人已经具有现代人类的特征,(他们生活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部的洞穴里,距今约三 万年),他们仍使用打制石器,但已掌握磨制和钻孔技术,会人工取火。山顶洞人已懂得爱美观念(如佩戴贝壳项链),他们用骨针缝制衣服。 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 1、半坡居民的生活:半坡遗址是在陕西西安半坡村被发现的,距今约6000,代表区域:黄河流 域。 居住房屋: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屋内有灶坑,多用木头作柱子。 使用工具:精美的磨制石器(我们将使用磨制石器的时代成为新时期时代)生产状况:农业方面种植的农作物为粟(黄河流域是种植粟的最早起源地),饲养猪狗等家畜,手工业方面会制作陶器,最具特色的是彩陶(代表是人面鱼纹彩陶盆),还会从事简单的纺织、制衣。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练习 含答案

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第一单元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根据?楚雄日报?的报道,元谋人以其唯一性和独特性被评为“云南十大名片〞之首。元谋人的“唯一性和独特性〞主要表达在元谋人〔〕。 A.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B.生活在中国云南元谋地区 C.已经会制造工具和种植水稻 D.会直立行走和使用打制石器 2.小明看到一部反映中国远古人类生活的纪录片里有这样一段话:“一场大雨意外浇灭了这些远古人类辛苦保存的火种。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们又只好生吃狩猎到的野兽了这些远古人类最可能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半坡人 D.河姆渡人 3.如图1-21所示,在北京西南的这个博物馆里,收藏的历史文物包括〔〕 A.捕猎用的弓箭、长矛 B.打制方法制作的尖状石器 C.红底黑纹有图案的彩陶 D.动物肩胛骨制成的骨耜 4.要研究古人类进化的历史,最直接、最有力的证据来自〔〕。 A.文献记载 B. 口头传说 C.考古开掘 D.主观猜想 5.在我国一处古代人类活动遗址中,考古学家发现了我国最早的木构建筑和最早的木构水井。这处遗址是〔〕。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半坡遗址 D.河姆渡遗址 6.中国农业生产具有悠久的历史,目前发现栽培粟的最早起源地位于我国的〔〕 A.闽江流域 B.淮河流域 C.长江流域 D.黄河流域 7.以下关于炎帝和黄帝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在涿鹿之战后形成联盟 B.炎帝和黄帝的传说是后人编造的,缺乏为信 C.炎帝和黄帝的传说是当时社会开展水平的反映 D.炎帝和黄帝有很多创造创造,是伟大的创造家 8.传说继黄帝之后,黄河流域又出了尧、舜、禹三位杰出的部落联盟首领,其中舜和禹当上部落联盟首领都是通过〔〕。 A.世袭制 B.竞选制 C部落战争 D.禅让制 二、区分改错题 9.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生活中的共同点包括使用打制石器、制造陶器等。 10.生活在新石器时代的原始人类有:北京人、河姆渡人。

初一历史整理笔记

(饲养业) 原始手工业制作彩陶和乐器;会纺织、制衣制造陶器、玉器和乐器;会雕刻,懂得使 用天然漆 二、原始农业的发展 1、兴起时间:约公元前7000年至公元前5000年。 2、兴起地区:黄河、长江、淮河等流域; 3、标志: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工具的发展; 4、意义: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看图:课本第6页半坡居民原始复原图和第8页河姆渡居民复原图: (1)河姆渡原始居民为什么要建造干栏式房屋呢? 姆渡人生活在长江流域,因为南方地区潮湿温热,既能通风防潮,又可防蛇虫之害。 (2)半坡原始居民为什么要建造半地穴式房屋? 半坡人生活在黄河流域,气候干旱寒冷,风沙大,居住半地穴式房屋,既可以抵风挡雨,又可以保暖。 (3)两种房屋结构的不同,是由什么决定的,说明了什么? 是由不同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决定的。说明当时的人们已经能够与自然协调发展,已经能够适应自然环境。 (4)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人类的生产生活必须要顺应大自然的规律,做到因地适宜、科学合理。 ★★比较河姆渡人和半坡人的异同: 不同点①地理位置不同:半坡人处于黄河流域,河姆渡人处于长江流域; ②种植的农作物不同:半坡人种植粟,河姆渡人种植水稻; ③建造的房屋不同:半坡人住半地穴式圆形房屋,河姆渡人住干栏式房屋; ④制作的彩陶艺术风格不同。 相同点①都处于母系氏族社会的繁荣时期(都处于原始社会后期); ②原始农业和原始畜牧业发展; ③都会建造房屋,过定居生活; ④都使用磨制石器; ⑤都会制造陶器 影响农耕文明的发展导致剩余产品的出现,进而出现了贫富分化和私有制,最终促使国家出现。 从原始社会到阶级社会,这是历史发展的巨大进步。 第3课远古的传说 一、炎黄联盟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试题附答案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试题 附答案 1.北京人和山顶洞人是我国重要的原始人类,为早期人类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证据。关于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表述,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单选题] A.都使用磨制石器 B.都懂得人工取火 C.都已经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 D.都过着集体生活(正确答案) 2.恩格斯说:“就世界性的解放而言,人工取火的进步超过了蒸汽机。”在我国古代最早采用人工取火的是() [单选题] A.元谋人` B.北京人 C.河姆渡人(正确答案) D.山顶洞人 3.人同植物一样,是地理环境的产物,地理环境是指存在于人类社会周围各种自然要素的总和,如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土壤、矿藏、生物等,这些条件对社会发展起重要的影响作用。中国原始人群北京人生活的自然环境不包括() [单选题] A.大片森林和水域 B.气候温暖湿润 C.常有动物出没 D.水草干枯(正确答案)

4.对人类的起源问题的研究,最科学的方式是() [单选题] A.搜集神话故事 B.发挥想象力 C.研究远古化石(正确答案) D.依靠民间传说 5.我们对元谋人、北京人、半坡人、河姆渡人等史前人类社会的认识主要依据于() [单选题] A.上古传说 B.考古发现(正确答案) C.后人想象 D.历史记载 6.关于人类起源有很多种说法,得出人类是由古猿进化而来这一结论最有力的证据是() [单选题] A.传说、遗址 B.化石、遗址(正确答案) C.遗物、记载 D.传说、记载 7.“元谋人”作为世界级文化资源,具有唯一性、专属性和独特性,被评为云南省第一张历史名片。根据考古发现,元谋人生活在距今约() [单选题] A.300万 B.170万

中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 七上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 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含解析)

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一.选择题(共23小题) 1.(2018•湘西州)“我祖赫赫,开辟洪荒;‘功化神圣,世代仰望”2015年4月5日,万余名海内华儿女共祭“人文初祖”,这是祭拜() A.蚩尤 B.炎帝 C.黄帝 D.大禹 【解答】相传黄帝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被后人尊为“人文初祖”,炎帝与黄帝一起被尊为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蚩尤是与炎黄同期的南方部落首领,大禹因治水有功,被推举为黄河流域的部落联盟的首领,后来建立了夏朝。 故选:C。 2.(2018•烟台)1982年,北京人遗址被列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B.会使用火和打制石器 C.已经会制造工具和种植水稻 D.会建造房屋和使用陶器 【解答】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的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里,他们使用打制的石器,过群居生活,共同劳动(采集、狩猎)共同分享劳动成果;会使用天然火,他们用火烧烤食物、驱赶野兽,照明、防寒,火的使用增强了人们适应自然的能力。关于北京人的表述正确的是会使用火和打制石器。 故选:B。 3.(2018•北京)考古工作者制作完成“北京人头部复原像”(见图)的主要依据() A.周口店的自然环境 B.遗址中的打制石器 C.北京人头盖骨化石 D.北京人生活想象图

【解答】图片是远古北京人的头像。依据“北京人头部复原像”,据此像能得到的结论是北京人头部仍保留着不少原始特征。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的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里,北京人还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使用打制的石器,过群居生活,共同劳动(采集、狩猎)共同分享劳动成果。根据北京人的化石可以复原北京人头像,即根据考古挖掘来进行历史研究。 故选:C。 4.(2018•甘肃)“稻花香里话丰年”。据考古发现,下列原始居民中最早栽培水稻的是()A.北京人B.河姆渡人 C.半坡人D.山顶洞人 【解答】半坡原始居民种植粟,河姆渡原始居民种植水稻,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水稻和粟的国家。 故选:B。 5.(2018•黑龙江)2017年10月15日,袁隆平团队选育的超级杂交水稻品种“湘两优900”通过测产验收,创造了世界水稻单产的最高纪录。我国最早种植水稻的原始居民是()A.河姆渡居民B.半坡居民 C.北京人D.元谋人 【解答】活在距今约七千年浙江省余姚市(长江流域)的河姆渡原始居民,使用磨制石器、骨器、用耒耜耕地,住干栏式房屋,种植水稻。他们还饲养家畜,会制造陶器、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会挖水井。所以A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A。 6.(2018•沈阳)“河姆渡文化”是中国长江流域下游地区古老而多姿的新石器文化。在该遗址中,考古学家发现了大量人工栽培的稻谷遗存。这是目前发现的世界上最古老、最丰富的稻类文化遗址。上述考古发现能为“河姆渡文化”哪一表现提供直接佐证()

2020-2021北京市中考七年级历史上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试题(附答案)

2020-2021北京市中考七年级历史上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试题(附答案) 一、选择题 1.研究历史第一手史料是最可信的,元谋人、北京人、河姆渡人、半坡原始居民都是我国境内的远古人类,获得他们生产生活的第一手史料,应该是 A.神话传说 B.历史记载 C.学者推断 D.考古发掘 2.相传炎帝教民耕种,制作工具,种植五谷,制作陶器等:传说黄帝建造宫室,制作衣裳,发明弓箭和指南车,命仓颉创造文字,让伶伦制作音律,让隶首发明算盘,这些传说() A.反映出当时的社会发展水平 B.证明炎黄二帝都是天上神仙 C.都是瞎说胡说根本就不存在 D.说明我国当时科技领先世界 3.考古发现是研究历史的重要途径,下图所示文物的研究价值包( ) ①推测北京人是否会用火②复原其外貌特征 ③判断北京人的生活组织方式④推测其生活的年代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4.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下图能够作为北京人存在证据的是()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5.央视热播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从最平凡的一锅米饭,一个馒头,到各种小吃,全方位展示了中国人的日常饮食。米饭,永远都是江南餐桌上最后的主角。有可能最早享用米饭的古人类是() A.元谋人B.北京人

C.半坡人D.河姆渡人 6.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在北京人住过的山洞里有很厚的灰烬层,最厚处达6米,灰烬堆中有烧过的兽骨、树籽、石块和木炭块。据此可以推测() A.北京人生存的地区有大片深林和水域B.北京人会使用工具猎取动物 C.北京人已经学会使用火和保留火种D.北京人结成群体生活在一起 7.大禹全身心投入治水,曾三过家门而不入,经过10多年的努力,终于消除了水患。从大禹治水的事迹中,我们可以学到的精神有 ①创新精神②无私奉献的精神③敬业精神④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A.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8.科学是我们对待事物应有的态度。下列说法你认为属于科学的是 A.女娲抟土造人B.上帝造人说 C.人类从古猿进化而来D.人类从古鱼类进化而来 9.2014年5月18日,集藏品展览、科研和科普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周口店遗址博物馆新馆将正式对公众开放。下列关于北京人的描述不正确的有 ①使用打制石器,过群居生活 ②用火取暖,烧烤食物 ③种植水稻 ④烧制彩陶。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0.某远古人类生活在距今约70万年,他们能够直立行走,能制造和使用粗糙石器,饮食上开始有吃熟食的习惯……进一步了解这群原始人的生产和生活应该去() A.云南元谋B.陕西半坡C.山东大汶口D.北京周口店11.在北京人遗址中,能为“北京人能够直立行走”这一结论提供直接证据支持的是A.头盖骨化石的发现B.直立人化石的出土 C.发现大量灰烬烧骨D.发掘大量打制石器 12.被后人尊崇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的是 A.伏羲、黄帝 B.蚩尤、神农 C.盘古、夸父 D.炎帝、黄帝 13.每年的清明节,海内外炎黄子孙都会祭拜“人文初祖”——轩辕黄帝。传说中的黄帝和他的妻子、属下对文明的贡献有哪些?() ①建造宫室②制作衣裳③挖井④养蚕缧丝⑤发明指南针 A.①②③⑤B.①②④⑤C.①②③④D.②③④⑤ 14.在古史传说中,教民农耕,制作生产工具,种植五谷和蔬菜,被誉为中华原始农业创始人的英雄人物是 A.黄帝B.炎帝C.尧D.舜 15.2006年8月,《楚雄日报》报道,元谋人以其唯一性和独特性被评为云南十大名片之首。元谋人的“唯一性和独特性”主要体现在元谋人

人教部编本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史前时期_我国境内人类的活动》知识梳理

人教部编本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知识梳理 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人 一、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 1.概况: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考古学者在我国多地发现了多 处不同时期的古人类遗址,最具代表性的是元谋人、人和山顶洞人。 2.元谋人: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元谋人已经能够制作工具,知道使用火。 二、人 1.地点:西南XX店龙骨山上。 2.发现经过:1921年最先被发现;后来,人类学家将它命名为“直立人”或“人”;1929年,裴文中发现第一个人头盖骨化石,同年又发现用火遗迹;此后,又相继发掘出土4个人头盖骨化石。经测定,人生活在距今约70万—20万年。 3.体质特征:人的头骨,前额低平,眉骨粗大,颧骨突出,鼻骨扁平,嘴部前伸,脑容量比现代人小。上肢与现代人相似,下肢较上肢略长,能够直立行走。 4.社会生活:人结成群体生活在一起,共同进行获取食物的劳动。 5.生活技能:人制作石器的技术比较成熟,采用不同的打制方法,制作成不同类型的工具;已经学会使用火,还会长时间保存火种。学会用火是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 6.人遗址评价: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 7.人发现意义:对于研究古人类进化的历史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发现早期猿人向现代人类演进和发展变化的规律,为人类起源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证

据。 三、山顶洞人 1.生活年代、发现地点:距今约3万年、XX店龙骨山顶部的洞穴。 2.体质特征:他们的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 3.使用工具:依然使用打制石器,但已经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 4.生活状况:他们已经懂得人工取火,靠采集、狩猎为生,还会捕鱼,会缝制衣服。他们能走到很远的地方同别的原始人群交换生活用品。山顶洞人有了爱美意识,也会埋葬逝者。 5.社会组织:山顶洞人过着集体生活,没有贫富贵贱的差别。 人复原头像【常考点】 1.发现地点:西南XX店龙骨山上。 2.距今年代:约70万—20万年。 3.生产生活:制作和使用打制石器;群居;使用火,会保存火种。 4.特别提醒:XX店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 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 一、原始农业的发展 1.概况 (1)大约20000年前,我国先民开始对野生的植物进行管理,帮助这些植物更好的生长。 (2)距今10000年左右,我国出现了最早的人工栽培的农作物。长江中下游的先民开始栽培稻,北方地区的先民开始栽培粟和黍。 (3)目前,世界上最早的栽培稻、粟和黍均发现于中国。 2.影响

人教版历史七上第1--20课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第1 课中国最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1、元谋人距今发现地点、距今时间、历史地位、生活状况是什么? 发现地点:云南省元谋县距今时间:距今约170万年 历史地位: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生活状况:能够制作工具和知道用火。 2、北京人的发现地点、时间、体质特征是什么? 发现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 时间:距今70万----20万年 体质特征:①头部:前额低平,眉骨粗大,颧骨突出,鼻子扁平,嘴巴前伸脑容量比现代人小。 ②四肢:平均身高157厘米,上肢与现代人相似,下肢较上肢略长,能够直立行走。 3、北京人的生产生活状况是什么? ①生产工具—打制石器(使用这种打制石器的时代,叫作旧石器时代。) ②生产:狩猎采集 ③社会组织:群居生活,共同劳动。 ④用火状况:已经学会使用火并保存火种,改善了生存条件,是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 4、北京人的历史地位是什么? (1)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 (2)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 5、北京人发现有什么意义? (1)对于研究古人类进化的历史具有重要的意义。 (2)为人类起源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证据。 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 1、半坡人距今时间、发现地点、房屋类型、生产工具是什么? 距今时间:距今约六千年发现地点:陕西西安的半坡村 房屋类型:半地穴式圆形房屋 生产工具:磨制石器(使用磨制石器的时代叫新石器时代) 2、半坡人的生产生活状况是什么? ①种植:粟②饲养猪狗等家畜③渔猎:弓箭、长矛、石球;渔叉、渔钩、渔网 ④采集:⑤原始手工业制作彩陶:人面鱼纹盆、装饰品、乐器(陶埙)会纺织、制衣

最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知识点梳理(全册) (4)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结 班级姓名. 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一、元谋人 1、发现地点:云南省元谋县; 2、生活年代:距今约170万年; 3、生活情况:能制造工具,知道用火; 4、发现意义: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二、北京人 1、发现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 2、生活年代:距今约70万—20万年; 3、体貌特征:上肢与现代人相似,能够直立行走,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 使用打制石器、木棒;(生产工具) 4采集、狩猎;会使用天然火,会保存火种; 5、社会组织:过群居生活,原始社会。 6、地位: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 三、山顶洞人 1、遗址:位于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部,距今约三万年; 2、体貌特征:已经具有现代人类的特征; 3、生产工具:磨已掌握钻孔光技术和磨制技术(骨针); 4、观念:已经有了审美的观念。 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 我国古代关于农耕的传说: (1)伏羲氏:结网捕鱼,创立八卦; (2)神农氏:教民播种,尝遍百草。 一、半坡人的生活和河姆渡人的生活:

二、原始农业的发展 1、兴起时间:约公元前7000年至公元前5000年。 2、兴起地区:黄河、长江、淮河等流域; 3、标志: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工具的发展; 4、意义: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看图:课本第6页半坡居民原始复原图和第8页河姆渡居民复原图: (1)河姆渡原始居民为什么要建造干栏式房屋呢? 姆渡人生活在长江流域,因为南方地区潮湿温热,既能通风防潮,又可防蛇虫之害。(2)半坡原始居民为什么要建造半地穴式房屋? 半坡人生活在黄河流域,气候干旱寒冷,风沙大,居住半地穴式房屋,既可以抵风挡雨,又可以保暖。 (3)两种房屋结构的不同,是由什么决定的,说明了什么? 是由不同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决定的。说明当时的人们已经能够与自然协调发展,已经能够适应自然环境。 (4)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人类的生产生活必须要顺应大自然的规律,做到因地适宜、科学合理。 ★★比较河姆渡人和半坡人的异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