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注射胰岛素的具体用量

注射胰岛素的具体用量

注射胰岛素的具体用量

1、皮下注射胰岛素用量

一般每日三次,餐前15-30分钟注射,必要时睡前加注一次小量。剂量根据病情、血糖、尿糖由小剂量视体重等因素每次2-4单位开始,逐步调整。1型糖尿病患者每日胰岛素需用总量多介于每公斤体重0.5-1单位,根据血糖监测结果调整。2型糖尿病患者每日需用总量变化较大,在无急性并发症情况下,敏感者每日仅需5-10单位,一般约20单位,肥胖、对胰

岛素敏感性较差者需要量可明显增加。在有急性并发症感染、创伤、手术等情况下,对1

型及2型糖尿病患者,应每4-6小时注射一次,剂量根据病情变化及血糖监测结果调整。

2、静脉注射胰岛素用量

主要用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血糖高渗性昏迷的治疗。可静脉持续滴入每小时成人

4-6单位,小儿按每小时体重0.1单位/kg,根据血糖变化调整剂量;也可首次静注10单位加肌内注射4-6单位,根据血糖变化调整。病情较重者,可先静脉注射10单位,继之以静脉滴注,当血糖下降到13.9mmol/L250mg/ml以下时,胰岛素剂量及注射频率随之减少。在用胰

岛素的同时,还应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及酸中毒并注意机体对热量的需要。不能进食的糖

尿病患者,在静脉输含葡萄糖液的同时应滴注胰岛素。

糖尿病专家介绍,人体适合注射胰岛素的部位是腹部、手臂前外侧、大腿前外侧和臀

部外上1/4处。主要是因为这些部位下面都有一层可吸收胰岛素的皮下脂肪组织,而且没

有较多的神经分布,注射时不舒适的感觉相对较少,其中,腹部是胰岛素注射优先选择的部位。

有时,一些医生会主张患糖尿病多年的朋友,最好不要在腹部外的部位注射胰岛素。那

是因为这类病人的抵抗力较差,感染后需要在臀部等注射抗生素,所以应该将这个位置留给

抗生素使用。

而从各个部位对胰岛素吸收的速度来讲,腹部吸收最快,大腿、臀部、上臂较慢。如果

是用来控制餐后血糖的,首选腹部注射胰岛素;如果是晚上注射的基础胰岛素,用来控制空

腹血糖的,建议选用大腿、臀部或上臂注射,以免吸收过快,引发低血糖。但糖尿病患者注

射胰岛素的具体部位,要根据病人自身情况确定注射部位。

疼痛

胰岛素注射引起的疼痛是很轻微的。注射产生的疼痛与下列因素有关:①疼痛与注射

部位相关,其中腹部注射疼痛最轻,注射方便,不用宽衣脱裤,最适合冬季和外出工作时注

射;②如果在某次注射时,疼痛明显,有可能是针头碰到了皮下神经,应注意注射部位的选

择;③进针速度过慢、针头久用变钝、精神紧张等因素也可加重疼痛。

皮肤感染

严重感染少见,但注射部位起“红点”较常见,与皮肤不洁、注射时无菌操作不严有关。

皮下淤血

由注射时损伤皮下毛细血管引起,淤血未吸收前不要在此注射。一般在一周后可自行

吸收,不用专门处理。

脂肪垫

由于长期在同一部位注射胰岛素,可刺激皮下脂肪增生肥大,形成脂肪垫或结节,如在

脂肪垫部位注射胰岛素,将影响其吸收。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胰岛素怎样计算用量

胰岛素怎样计算用量 正常人的空腹血糖维持在3.3~6.1mmol/L(60~110mg/ dl),餐后半小时到1小时之间一般在10.0mmol/L(180mg /dl)以下,最多也不超过11.1mmol/L(200 mg/dl),餐后2小时又回到7.8mmol/L(140 mg/dl)。 胰岛素怎样计算用量 (一)怎样估算其初始用量: 糖尿病患者在开始使用胰岛素治疗时,一律采用短效胰岛素。而且,一定在饮食与运动相对稳定的基础上,依下列方法估算初始用量,而后再依病情监测结果调整。 1、按空腹血糖估算:每日胰岛素用量(μ)=[空腹血糖(mg/d l)-100]x10x体重(公斤)x0.6÷1000 ÷2 注:100为血糖正常值;x 10换算每升体液中高于正常血糖量;x 0.6是全身体液量为60%;÷1000是将血糖mg换算为克;÷2是2克血糖使用1μ胰岛素。为避免低血糖,实际用其1/2--1/3量。 2、按24小时尿糖估算:病情轻,无糖尿病肾病,肾糖阈正常者,按每2克尿糖给1μ胰岛素。 3、按体重计算:血糖高,病情重,0.5--0.8μ/kg;病情轻,0.4 --0.5μ/kg;病情重,应激状态,不应超过1.0μ/kg。 4、按4次尿糖估算:无糖尿病肾病,肾糖阈基本正常,按每餐

前尿糖定性"+"多少估算。一般一个"+"需4μ胰岛素。 5、综合估算:体内影响胰岛素作用的因素较多,个体差异较大,上述计算未必符合实际,故应综合病情、血糖与尿糖情况,先给一定的安全量,然后依病情变化逐步调整。 (二)怎样分配胰岛素用量 按上述估算的情况,每日三餐前15--30分钟注射,以早餐前>晚餐前>午餐前的用量来分配。由于早餐前体内拮抗胰岛素的激素分泌较多,故胰岛素用量宜大一些;而一般短效胰岛素作用高峰时间2--4小时,因此午餐前用量最小;多数病人睡前不再用胰岛素,至次日晨再用,故晚餐前又比午餐前要用量大。如睡前还用一次,则晚餐前要减少,而睡前的用量更少,以防夜间低血糖。 (三)怎样调整胰岛素剂量:在初始估算用量观察2--3天后,根据病情、血糖、尿糖来进一步调节用量。 1、据4次尿糖定性调整:只适用于无条件测血糖且肾糖阈正常的病人。依据前3--4天的4次尿糖定性进行调整:早餐前胰岛素用量依据午餐前尿糖,午餐前胰岛素用量依据晚餐前尿糖,晚餐前胰岛素用量依据睡前或次日晨尿(包括当天晨尿)。 2、根据血糖调整:糖尿病人,尤其是I型糖尿病及肾糖阈不正常的病人,应根据三餐前与睡前的血糖值来调整胰岛素用量,详见下表: 血糖值(mmol/l)mg/dl 餐前胰岛素增量其它处理

胰岛素用量计算

胰岛素怎样计算用量 分享分享是一种美德关闭胰岛素怎样计算用量 正常人的空腹血糖维持在3.3~6.1mmol/L (60~110mg/dl),餐后半小时到1小时之间一般在10.0mmol/L( 180mg/dl)以下,最多也不超过11.1mmol/L (200 mg/dl ),餐后2 小时又回到7.8mmol/L ( 140 mg/dl )。 胰岛素怎样计算用量 (一)怎样估算其初始用量: 糖尿病患者在开始使用胰岛素治疗时,一律采用短效胰岛素。而且,一定在饮食与运动相对稳定的基础上,依下列方法估算初始用量,而后再依病情监测结果调整。 1、按空腹血糖估算: 每日胰岛素用量(卩)=[空腹血糖(mg/dl) -100]x10x体重(公斤)x0.6 - 1000-2 100为血糖正常值; x 10换算每升体液中高于正常血糖量; x 0.6是全身体液量为60% -1000是将血糖mg换算为克; 宁2是2克血糖使用1卩胰岛素。 为避免低血糖,实际用其1/2--1/3量。 2、按24小时尿糖估算:病情轻,无糖尿病肾病,肾糖阈正常者,按每 2 克尿糖给1卩胰岛素。 3、按体重计算:血糖高,病情重Q5--0.8卩/kg ;病情轻,0.4--0.5卩/kg ; 病情重,应激状态,不应超过1.0卩/kg。 4、按4次尿糖估算:无糖尿病肾病,肾糖阈基本正常,按每餐前尿糖定性"+"多少估算。一般一个"+"需4卩胰岛素。 5、综合估算:体内影响胰岛素作用的因素较多,个体差异较大,上述计算未必符合实际,故应综合病情、血糖与尿糖情况,先给一定的安全量,然后依病情变化逐步调整。 二)怎样分配胰岛素用量

胰岛素注射剂量

1胰岛素生理分泌量 24小时分泌24个单位),三餐每餐约8个单位。 研究发现,当成人胰腺全部切除后,每日胰岛素的生理需要量为48U左右。因此,从理论上讲,即使胰岛功能完全丧失,每日胰岛素用量也只需48U左右。但是,体内外许多因素可影响胰岛素的用量,而且药用胰岛素不同于内生胰岛素,个体对药用胰岛素的敏感性不同,故胰岛素用量宜从小剂量开始,一般先用24~30U/d,每隔2~3天调整一次剂量,直至血糖控制良好。 21u胰岛素可以降低多少血糖浓度 对胰岛素敏感的人,1单位胰岛素可降低血糖2.7mmol/L.计算方法:正常情况下,1U胰岛素可降低2-3克葡萄糖,葡萄糖的分子量是180,即可降低11.1-16.65mmol葡萄糖。除以血容量5L,即可降低血糖2.22-3.33mmol/L,取其平均值为2.7mmol/L. 胰岛素1单位可消化糖10~15克,因劳动需多吃一两(50克)主食时,需追加胰岛素5单位,也就是1单位胰岛素可降低10克主食增高的血糖。 经典的Sliding Scale换算方法: 血糖201-250mg/dl 皮下注射RI 3U 血糖251-300mg/dl 皮下注射RI 6U 血糖301-350mg/dl 皮下注射RI 8U 血糖351-400mg/dl 皮下注射RI 10U UCSF Medical Center 在正常情况下,胰岛素促进1克糖原合成约需0.36mmol的钾。 3胰岛素初始用量的估算与调整 糖尿病患者在开始使用胰岛素治疗时,一律采用短效胰岛素。而且,一定在饮食

与运动相对稳定的基础上,依下列方法估算初始用量,而后再依病情监测结果调整。 1、按空腹血糖估算: 每日胰岛素用量(μ)=[空腹血糖(mmol/L)*18-100]*10*体重(公斤)*0.6÷1000÷2 100为血糖正常值(mg/dl); *18为mmol转为mg/dl的系数; x10换算每升体液中高于正常血糖量; x0.6是全身体液量为60%; ÷1000是将血糖mg换算为克; ÷2是2克血糖使用1μ胰岛素。 简化公式:每日胰岛素用量(μ)=(FBS克数-0.1)×2~3×体重Kg数 例1 FBS 300mg/dl(0.3克),体重50Kg,计算结果为每日量20~30单位。 为避免低血糖,实际用其1/2--1/3量。 粗略公式: 空腹血糖mmol/L×1.8=日胰岛素量。 空腹血糖mg/dl÷10=日胰岛素量。 2、按24小时尿糖估算:病情轻,无糖尿病肾病,肾糖阈正常者,按每2克尿糖给1μ胰岛素。 3、按体重计算:血糖高,病情重,0.5--0.8μ/kg;病情轻,0.4--0.5μ/kg;病情重,应激状态,不应超过1.0μ/kg.

怎样确定胰岛素的初始剂量

在开始打胰岛素以前,第一件事就是得决定一上来到底打多少胰岛素。一般来说,开始打胰岛素时多每天3~4次,以早餐前剂量最大,晚餐前剂量次之,午餐前剂量较小的方法注射,如果需要睡前加打一针的话,其剂量最小。 有许多方法可作为初剂量选择的参考: ⑴根据尿糖的多少选择: 一般来说哪一次尿糖为几个加号,就应该按每个加号2~3个单位在上一顿饭前打适量的胰岛素。比如说午餐前尿糖为三个加号,开始时就可以在早饭前打6~10个单位的胰岛素。如果空腹尿糖三个加号,则应在前一天晚餐前或者睡前打6~10个单位的胰岛素; ⑵按血糖高低打胰岛素: 按(血糖-100)×公斤体重×6÷2000的公式计算胰岛素的用量;⑶按每片磺脲类降糖药合5个单位胰岛素来计算: 如早饭前吃两片优降糖,可以改为10个单位胰岛素; ⑷根据经验决定胰岛素的用量: 可根据血糖的高低决定在三餐前打 8、4、6或者 10、6、8个单位的胰岛素作为胰岛素的初始剂量,这是一个比较简单可又实用的方法。按上述几种方法选择剂量注射胰岛素数天后,再根据血糖控制的水平进一步加以调整。 如何决定胰岛素的初始剂量? 胰岛素治疗剂量的个体差异很大。有的患者完全依赖胰岛素治疗,但所需剂量极小;有的患者胰岛素所用剂量很大,但改用口服降糖药治疗也可获得满意控制。即使在同一患者,不同时期所需剂量也有很大差异。所以胰岛素的初始剂量应遵循个体化的原则,初始剂量宜小,根据治疗反应逐渐调整。

(1)1型糖尿病 1型糖尿病患者所需胰岛素剂量平均为 0.7— 0.8U/(kg/d),青春期所需剂量可以增至 1.2— 1.4U/(kg/d),青春期过后又减至青春期前水平。由于个体差异较大,初始剂量可以按 0.4— 0.5U/(kg/d)给予,治疗2—3天后根据血糖监测结果再作调整。 (2)2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患者由于存在不同程度的内源性胰岛素分泌和不同程度的胰岛素抵抗,所需胰岛素剂量的个体差异更大,很难给出一个平均剂量值。治疗均需从小剂量开始,逐步增加。①若空腹血糖 11.1— 16.7mmol/L(200—300mg/d1),餐后血糖> 16.7mmol/L(300mg/d1),全日胰岛素剂量可给20—30U,分3次于餐前皮下注射。②对于60岁以上及有明显心脏病及肾病的糖尿病者,如没有酮症酸中毒,胰岛素初始剂量以偏小为好,以免发生低血糖。一般可以 8、4、6U分别干早、中、晚餐前15—20分钟皮下注射。以后根据血,尿糖逐渐调整胰岛素剂量,使血、尿糖逐步趋向正常。 制定胰岛素治疗的初始剂量 特别提示:

胰岛素计算用量

胰岛素计算用量 正常人的空腹血糖维持在~L(60~110mg/dl),餐后半小时到1小时之间一般在L(180mg/dl)以下,最多也不超过L(200 mg/dl),餐后2小时又回到L (140mg/dl)。- (一)怎样估算其初始用量:- 糖尿病患者在开始使用胰岛素治疗时,一律采用短效胰岛素。而且,一定在饮食与运动相对稳定的基础上,依下列方法估算初始用量,而后再依病情监测结果调整。- 1、按空腹血糖估算:- 每日胰岛素用量(μ)=[空腹血糖(mg/dl)-100]×10×体重(公斤)×÷1000÷2 (100为血糖正常值;× 10换算每升体液中高于正常血糖量;× 是全身体液量为60%;÷1000是将血糖mg换算为克;÷2是2克血糖使用1μ胰岛素。 )为避免低血糖,实际用其1/2--1/3量。- 2、按24小时尿糖估算:病情轻,无糖尿病肾病,肾糖阈正常者,按每2克尿糖给1μ胰岛素。- 3、按体重计算:血糖高,病情重,;病情轻,;病情重,应激状态,不应超过μ/kg。 4、按4次尿糖估算:无糖尿病肾病,肾糖阈基本正常,按每餐前尿糖定性"+"多少估算。一般一个"+"需4μ胰岛素。- 5、综合估算:体内影响胰岛素作用的因素较多,个体差异较大,上述计算未必符合实际,故应综合病情、血糖与尿糖情况,先给一定的安全量,然后依病情变化逐步调整。 (二)怎样分配胰岛素用量- 按上述估算的情况,每日三餐前15--30分钟注射,以早餐前>晚餐前>午餐前

的用量来分配。由于早餐前体内拮抗胰岛素的激素分泌较多,故胰岛素用量宜大一些;而一般短效胰岛素作用高峰时间2--4小时,因此午餐前用量最小;多数病人睡前不再用胰岛素,至次日晨再用,故晚餐前又比午餐前要用量大。如睡前还用一次,则晚餐前要减少,而睡前的用量更少,以防夜间低血糖。- (三)怎样调整胰岛素剂量- 在初始估算用量观察2--3天后,根据病情、血糖、尿糖来进一步调节用量。 1、据4次尿糖定性调整:只适用于无条件测血糖且肾糖阈正常的病人。依据前3--4天的4次尿糖定性进行调整:早餐前胰岛素用量依据午餐前尿糖,午餐前胰岛素用量依据晚餐前尿糖,晚餐前胰岛素用量依据睡前或次日晨尿(包括当天晨尿)。- 2、根据血糖调整:糖尿病人,尤其是I型糖尿病及肾糖阈不正常的病人,应根据三餐前与睡前的血糖值来调整胰岛素用量,详见下表:- 血糖值(mmol/l)mg/dl 餐前胰岛素增量其它处理 < <50 少2--3μ 立即进餐 50--70 减少1--2μ 70--130 原剂量 130--150 加1μ 150--200 加2μ 200--250 加3μ 250--300 加4--6μ 300--350 加8--10μ 餐前活动量增加,减1--2μ或加餐,加餐 前活动量减少,加 1--2μ- 一、胰岛素泵用泵前的准备:- 了解病史糖尿病史、胰岛素用量史、既往病史、年龄、性别、身高、体重、肥胖程度等。- 改用短、超短效胰岛素:在18-72小时使用中长效胰岛素者,改用短效多次

皮下胰岛素用量的简单计算方法

皮下胰岛素用量的简单计算方法 皮下胰岛素用量的计算方法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患者的体重、血糖水平、饮食和运动等。下面将详细介绍皮下胰岛素用量的简单计算方法。 一、计算基础胰岛素用量 基础胰岛素用量是指每天需要注射的胰岛素量,用于控制空腹血糖水平。计算基础胰岛素用量的方法如下: 1. 根据患者的体重计算每千克体重所需的胰岛素量。一般来说,每千克体重需要注射0.5-1.0单位的胰岛素。 2. 根据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确定每天需要注射的胰岛素总量。一般来说,每天需要注射0.2-0.5单位的胰岛素来控制空腹血糖水平。 3. 将每千克体重所需的胰岛素量乘以患者的体重,得到每天需要注射的基础胰岛素用量。 二、计算餐后胰岛素用量 餐后胰岛素用量是指在进食后需要注射的胰岛素量,用于控制餐后血糖水平。计

算餐后胰岛素用量的方法如下: 1. 根据患者的饮食计算每餐所需的胰岛素量。一般来说,每餐需要注射0.5-1.0单位的胰岛素。 2. 根据患者的餐后血糖水平确定每餐需要注射的胰岛素总量。一般来说,每餐需要注射0.5-1.0单位的胰岛素来控制餐后血糖水平。 3. 将每餐所需的胰岛素量乘以进食的次数,得到每天需要注射的餐后胰岛素用量。 三、计算总胰岛素用量 总胰岛素用量是指每天需要注射的胰岛素总量,包括基础胰岛素用量和餐后胰岛素用量。计算总胰岛素用量的方法如下: 1. 将基础胰岛素用量和餐后胰岛素用量相加,得到每天需要注射的总胰岛素用量。 2. 根据患者的血糖水平和胰岛素敏感度进行调整。如果血糖水平过高或过低,需要相应地增加或减少胰岛素用量。

以上是皮下胰岛素用量的简单计算方法,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每个患者的情况都不同,需要根据个体化的情况进行调整和监测。如果您有任何疑问或需要进一步的指导,请咨询专业医生。

胰岛素剂量调整的基本方法

胰岛素剂量调整的基本方法 胰岛素剂量调整的基本方法 一、胰岛素初始剂量的估算 ①根据尿糖的多少选择:一般来说哪一次尿糖为几个加号,就应该按每个加号 2-3个单位在上一顿饭前打适量的胰岛素; ②按血糖数值用胰岛素:(血糖-100)×公斤体重×6 ÷2000 的公式计算胰岛素的用量; ③按每片磺脲类降糖药合5个单位胰岛素来计算:如早饭前吃两片优降糖,可以改为10个单位胰岛素; ④根据经验决定胰岛素的量:大多数病人初始量18-24u/ 天,可根据血糖在三餐前打8、4、6 或者10、6、8 个单位的胰岛素作为胰岛素的初始剂量,这是一个比较简单而又实用的方法。各次胰岛素注射量的分配原则是:早餐前30%-45%,中餐前20%-25%,晚餐前25%-30%,睡前中效胰岛素20%; 睡前需不需要用胰岛素,应根据凌晨3-5点的血糖决定调整。公式:胰岛素用量(u)为:(血糖mmol -5.6mmol)×公斤体重×0.6÷11.1 一般而言,这只是一个简单预测性计算,具体应用还要考虑到临床诸多因素,所以临床用计算值的三分之一为起点,分 2-3次应用,再根据血糖测定值进行调整。 二、胰岛素使用方法 1.首先把胰岛素分为基础胰岛素、餐时胰岛素和调整胰岛素。基础胰岛素量的确定:一般0.2-0.3U/Kg,胰岛素种类:中效胰岛素或长效胰岛素。餐时胰岛素量的确定:从0.05-0.1U/Kg开始。胰岛素种类:普通胰岛素。调整胰岛素的确定:当血糖≥8.3mmol/L 时血糖每增加 2.7mmol/L 加用 1-4U 与上述同型的胰岛素(餐时加用)。 2.如果不能控制血糖水平,要考虑到影响血糖的其它因素,从基础胰岛素开始,每一到二天调整10%--20%,使血糖达标。如果效果不好,还可校正调整胰岛素的量。 3.在调整胰岛素量时,还要考虑到体重和胰岛素的抵抗情况。比如消瘦的,敏感的,可能调整时要少加量。BMI 值比较大的,可能就

胰岛素输液用量计算公式

胰岛素输液用量计算公式 胰岛素输液是治疗糖尿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它能够帮助患者控制血糖水平,预 防并发症的发生。然而,正确计算胰岛素输液用量对于患者的治疗效果至关重要。在进行胰岛素输液用量计算时,需要考虑患者的体重、血糖水平、饮食情况等因素,以确保给予患者适当的胰岛素用量。 胰岛素输液用量计算公式通常是根据患者的体重和血糖水平来确定的。一般来说,成人每公斤体重需要0.5-1.0单位的胰岛素,而血糖水平每升高1mmol/L,需 要额外增加2-4单位的胰岛素。根据这些参数,可以使用以下公式来计算胰岛素输 液用量: 胰岛素用量 = (体重×基础用量) + (血糖偏差×血糖系数)。 其中,体重为患者的体重(单位,kg),基础用量为每公斤体重所需的基础胰 岛素用量(单位,单位/kg),血糖偏差为血糖水平与目标血糖之间的偏差(单位,mmol/L),血糖系数为每单位血糖偏差所需的额外胰岛素用量(单位,单位 /mmol/L)。 举个例子,如果一个体重为70kg的患者的目标血糖为5.0mmol/L,而其当前血糖为10.0mmol/L,基础用量为0.6单位/kg,血糖系数为3单位/mmol/L,那么其胰 岛素输液用量可以计算如下: 胰岛素用量 = (70kg × 0.6单位/kg) + (5.0mmol/L × 3单位/mmol/L) = 42单位 + 15单位 = 57单位。 因此,这个患者需要使用57单位的胰岛素来调整血糖水平至目标范围内。需 要注意的是,这只是一个简单的例子,实际情况可能会更为复杂,因此在计算胰岛素输液用量时,建议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除了体重和血糖水平外,患者的饮食情况也会对胰岛素输液用量的计算产生影响。通常来说,饮食越高糖分,患者需要的胰岛素用量就会越多。因此,在计算胰岛素输液用量时,还需要考虑患者的饮食情况,以确保给予患者足够的胰岛素来控制血糖水平。 此外,还需要注意的是,胰岛素输液用量的计算只是一个参考值,实际使用时还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因为每个患者的身体状况和代谢情况都有所不同,因此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来确定最合适的胰岛素用量。 总之,胰岛素输液用量的计算是治疗糖尿病的重要环节之一,它能够帮助患者控制血糖水平,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在进行胰岛素输液用量计算时,需要考虑患者的体重、血糖水平、饮食情况等因素,以确保给予患者适当的胰岛素用量。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帮助患者和医护人员更好地理解胰岛素输液用量的计算方法,从而更好地控制糖尿病。

胰岛素的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

一、正常值 空腹血糖:3.3--6.1mmol/L(60-110mg/dl), 餐后半小时到1小时:10.0mmol/L(180mg/dl)以下,最多也不超过11.1mmol/L(200mg/dl) 餐后2小时:7.8mmol/L(140mg/dl)。 二、初始用量 (1)初始用量估算 糖尿病患者在开始使用胰岛素治疗时,一律采用短效胰岛素(可迅速见效,便于调整,不易发生低血糖症,血糖稳定后再减少注射次数或加用中、长效)。而且,一定在饮食与运动相对稳定的基础上,依下列方法估算初始用量,而后再依病情监测结果调整。 方法一:按空腹血糖估算: 每日胰岛素用量(μ)=[空腹血糖(mg/dl)-100]×10×体重(公斤)×0.6÷1000÷2 注:-100为血糖正常值;5.6mmol/L × 10换算每升体液中高于正常血糖量; × 0.6是全身体液量为60%; ÷1000是将血糖mg换算为克; ÷2是2克血糖使用1μ胰岛素。 (为避免低血糖,实际用其1/2--1/3量。) 方法二:按体重计算: 血糖高,病情重,0.5--0.8μ/kg; 病情轻,0.4--0.5μ/kg; 病情重,应激状态,不应超过1.0μ/kg。 其他方法: ●按24小时尿糖估算:病情轻,无糖尿病肾病,肾糖阈正常者,按每2克尿糖给1μ胰岛素。 ●按4次尿糖估算:无糖尿病肾病,肾糖阈基本正常,按每餐前尿糖定性"+"多少估算。一般一个"+"需4μ胰岛素。

综合估算:体内影响胰岛素作用的因素较多,个体差异较大,上述计算未必符合实际,故应综合病情、血糖与尿糖情况,先给一定的安全量,然后依病情变化逐步调整。 (2)分配胰岛素用量: 1.注射时间:三餐前15--30分钟注射 2.分配方式:早餐前>晚餐前>午餐前。(①一天三次:早餐前体内拮抗胰岛素的激素 分泌较多,用量宜大;短效胰岛素作用高峰时间2--4小时,因此午餐前用量最小;保持夜间血糖水平,故晚餐前>午餐前用量。②一天四次:加睡前一次,则晚餐前要减少,而睡前的用量更少,以防夜间低血糖。) 经验法:将日总剂量除以3,午餐前减2U加到早餐前,例如18U(8、4、6)或24U(10、 6、8)。 例如:体重80公斤空腹血糖250mg/dl 计算得:每日胰岛素用量36u,实际用量为其1/2即18u,平均每次6u,则早餐前8u、午餐前4u、晚餐前6u。 (3)注意事项: 1.基础率的精细调节: ①在检测过程中,血糖要控制在目标血糖值的30 mg/dl (1.7mmol/L)的波动范围内。 ②在检测基础率的几天中,稳定其他的参数非常重要。 ③进食标准餐,防止脂肪食物对您的血糖有延迟影响,很难计算餐前大剂量。 ④检测基础率的时候,不要做激烈的运动,除非是每天都做的运动。 ⑤在生病或者感染期间,不要做基础率检测。 2.以下情况需要调整基础量: ①体重的显著变化:增加或下降5-10%以上 ②活动量的显著变化 ③低热量饮食(减肥):基础率减少10%-30% ④妊娠:3am 基础率减少;黎明时增加2—3倍(与3am 基础率比较) ⑤生病或感染期间:通常需要增加基础率 ⑥月经:月经前增加基础率,月经后可能减少基础率 ⑦合并其他用药:如强的松,需增加基础率

注射胰岛素的具体用量

注射胰岛素的具体用量 胰岛素参与调节糖代谢,控制血糖平衡,可用于治疗糖尿病。下面小编带你了解注射胰岛素的具体用量,希望对你有帮助! 注射胰岛素的具体用量 1、皮下注射胰岛素用量 一般每日三次,餐前15-30分钟注射,必要时睡前加注一次小量。剂量根据病情、血糖、尿糖由小剂量(视体重等因素每次2-4单位)开始,逐步调整。1型糖尿病患者每日胰岛素需用总量多介于每公斤体重0.5-1单位,根据血糖监测结果调整。2型糖尿病患者每日需用总量变化较大,在无急性并发症情况下,敏感者每日仅需5-10单位,一般约20单位,肥胖、对胰岛素敏感性较差者需要量可明显增加。在有急性并发症(感染、创伤、手术等)情况下,对1型及2型糖尿病患者,应每4-6小时注射一次,剂量根据病情变化及血糖监测结果调整。 2、静脉注射胰岛素用量 主要用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血糖高渗性昏迷的治疗。可静脉持续滴入每小时成人4-6单位,小儿按每小时体重0.1单位/kg,根据血糖变化调整剂量;也可首次静注10单位加肌内注射4-6单位,根据血糖变化调整。病情较重者,可先静脉注射10单位,继之以静脉滴注,当血糖下降到13.9mmol/L(250mg/ml)以下时,胰岛素剂量及注射频率随之减少。在用胰岛素的同时,还应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及酸中毒并注意机体对热量的需要。不能进食的糖尿病患者,在静脉输含葡萄糖液的同时应滴注胰岛素。 人体适合注射胰岛素的部位 糖尿病专家介绍,人体适合注射胰岛素的部位是腹部、手臂前外侧、大腿前外侧和臀部外上1/4处。主要是因为这些部位下面都有一层可吸收胰岛素的皮下脂肪组织,而且没有较多的神经分布,注射时不舒适的感觉相对较少,其中,腹部是胰岛素注射优先选择的部位。 有时,一些医生会主张患糖尿病多年的朋友,最好不要在腹部外的部位注射胰岛素。那是因为这类病人的抵抗力较差,感染后需要在臀部等

糖尿病的胰岛素剂量计算方法

糖尿病的胰岛素剂量计算方法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射胰岛素来控制血糖水平。而胰岛素的剂量计算对于病情控制至关重要。本文将介绍糖尿病患者常用的胰岛素剂量计算方法,帮助患者正确注射胰岛素,维持血糖在正常范围内。 1. 基础胰岛素剂量计算方法 基础胰岛素剂量是指每日所需的胰岛素剂量,用于维持身体的基础代谢和血糖稳定。一般情况下,基础胰岛素剂量占总剂量的50%至70%。计算基础胰岛素剂量需要考虑体重、年龄、生活习惯、代谢率以及胰岛素敏感性等因素。 常见的基础胰岛素剂量计算公式为: 基础胰岛素剂量 = (体重(kg) × 0.5-0.6U) ÷ 2 例如,一个体重为70公斤的糖尿病患者,其基础胰岛素剂量计算如下: 基础胰岛素剂量 = (70 × 0.5-0.6U) ÷ 2 = 17.5-21U 2. 餐时胰岛素剂量计算方法 餐时胰岛素剂量是指用于控制每餐后血糖的胰岛素剂量。计算餐时胰岛素剂量需要根据每餐的碳水化合物含量以及个体的胰岛素敏感性来确定。 常见的餐时胰岛素剂量计算公式为:

餐时胰岛素剂量 = (每餐所含碳水化合物(g) ÷餐后血糖目标 (mmol/L)) ×碳水化合物因子 其中,碳水化合物因子是指每克碳水化合物需要的胰岛素剂量。对 于不同患者,碳水化合物因子的选择可能有所差异。 3. 血糖修正剂量计算方法 血糖修正剂量是用于纠正血糖异常(偏高或偏低)的胰岛素剂量。 当血糖超出目标范围时,患者可以根据一定的比例来计算血糖修正剂量。常见的血糖修正剂量计算公式为: 血糖修正剂量 = (血糖修正系数 × (实际血糖-目标血糖)) ÷敏感因子其中,血糖修正系数是一个调整参数,可以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进 行定制。敏感因子是指每单位胰岛素对血糖的降低作用。 综上所述,糖尿病的胰岛素剂量计算方法涵盖了基础胰岛素剂量、 餐时胰岛素剂量和血糖修正剂量。患者在进行胰岛素注射前,应先了 解自己的体重、饮食结构和血糖情况,然后根据相关公式进行计算。 此外,还需要根据医生的指导进行调整,以达到良好的血糖控制效果。 注意:本文所提供的胰岛素剂量计算方法仅供参考,实际的剂量计 算应以医生的指导和个体情况为准。在使用胰岛素时,请务必遵循医嘱,并注意定期检测血糖,以保证糖尿病的有效控制。

胰岛素的用法及用量

胰岛素的用法及用量 文章目录 一、胰岛素的用法及用量 二、胰岛素的危害有哪些 三、需要注射胰岛素的低血糖症状是什么 胰岛素的用法及用量 1、胰岛素的用法及用量 1.1、胰岛素早用比晚用好:早用胰岛素可以纠正体内胰岛素的不足,降低高血糖对胰岛细胞的毒性作用,改善内源性胰岛素的分泌,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使已经受损的胰岛细胞得到休息,残存的胰岛功能得到恢复,延缓疾病的进展。 1.2、胰岛素最好与其他药联合使用:联合应用可以减少胰岛素用量,提高疗效,减少药物副作用。 1.3、胰岛素皮下注射的用量:一般每日三次,餐前15-30分钟注射,必要时睡前加注一次小量。剂量根据病情、血糖、尿糖由小剂量开始,逐步调整。 1.4、胰岛素静脉注射的用量:主要用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血糖高渗性昏迷的治疗。可静脉持续滴入每小时成人4-6单位,小儿按每小时体重0.1单位/kg,根据血糖变化调整剂量;也可首次静注10单位加肌内注射4-6单位,根据血糖变化调整。 2、胰岛素的种类有哪些 2.1、第一,速效胰岛素,作用迅速,起效快,一般用于抢救糖尿病急症或快速降低餐后血糖。 2.2、第二,预混胰岛素,与人体分泌的胰岛素相似,用于1型、2型糖尿病经正规治疗效果不佳者,而且个人使用最多的一种,但价格较贵。

2.3、第三,长效胰岛素(精蛋白锌胰岛素),可以与短效胰岛素合用,降糖效果也不错,相当来说价格较便宜。 2.4、第四,甘精胰岛素,一般晚上九点左右注射效果较好,可以阿卡波糖合用,降糖效果好,餐后血糖也较平稳。但价格较贵。 3、胰岛素的注射部位有哪些 胰岛素注射部位多选择皮下脂肪较多、皮肤松软的部位,如腹部、手臂前外侧、大腿前外侧和臀部外上1/4。主要是因为这些部位下面都有一层可吸收胰岛素的皮下脂肪组织,而且没有较多的神经分布,注射时不舒适的感觉相对较少。 腹部是胰岛素注射优先选择的部位,腹部的胰岛素吸收率达100%,吸收速度较快且皮下组织较肥厚,能减少注射至肌肉层的风险,注意不要在距脐部5cm的范围内注射胰岛素。手臂的皮下层较薄,注射时必须捏起皮肤注射,因此不方便自我注射,可由他人协助注射。手臂皮下组织的胰岛素吸收率为85%,吸收速度较快。 大腿较适合进行自我注射,皮下层很薄,要捏起皮肤注射皮下组织的胰岛素吸收率为70%,吸收速度慢。臀部皮下层最厚,注射时可不捏起皮肤。由于臀部的胰岛素吸收率低、吸收速度慢,较少使用,可注射中长效胰岛素。 胰岛素的危害有哪些 1、疼痛:从未注射过胰岛素的患者朋友,可能一想到那明晃晃的针头,就开始紧张、腿肚子发软了。注射胰岛素会产生疼痛感吗?答案是肯

掌握胰岛素的注射量

掌握胰岛素的注射量 1、胰岛素生理分泌量 胰岛素成人每日合成量约48个单位,每小时1个单位(为基础分泌,24小时分泌24个单位),三餐每餐约8个单位。 研究发现,当成人胰腺全部切除后,每日胰岛素的生理需要量为48U左右。因此,从理论上讲,即使胰岛功能完全丧失,每日胰岛素用量也只需48U左右。但是,体内外许多因素可影响胰岛素的用量,而且药用胰岛素不同于内生胰岛素,个体对药用胰岛素的敏感性不同,故胰岛素用量宜从小剂量开始,一般先用24~30U/d,每隔2~3天调整一次剂量,直至血糖控制良好。 2、1u胰岛素可以降低多少血糖浓度 对胰岛素敏感的人,1单位胰岛素可降低血糖2.7mmol/L。计算方法:正常情况下,1U胰岛素可降低2-3克葡萄糖,葡萄糖的分子量是180,即可降低11.1-16.65mmol葡萄糖。除以血容量5L,即可降低血糖2.22-3.33mmol/L,取其平均值为2.7mmol/L。 胰岛素1单位可消化糖10~15克,因劳动需多吃一两(50克)主食时,需追加胰岛素5单位,也就是1单位胰岛素可降低10克主食增高的血糖。 经典的Sliding Scale换算方法: 血糖201-250mg/dl 皮下注射RI 3U 血糖251-300mg/dl 皮下注射RI 6U 血糖301-350mg/dl 皮下注射RI 8U 血糖351-400mg/dl 皮下注射RI 10U UCSF Medical Center 在正常情况下,胰岛素促进1克糖原合成约需0.36mmol的钾。 3、胰岛素初始用量的估算与调整 糖尿病患者在开始使用胰岛素治疗时,一律采用短效胰岛素。而且,一定在饮食与运动相对稳定的基础上,依下列方法估算初始用量,而后再依病情监测结果调整。 1、按空腹血糖估算: 每日胰岛素用量(μ)=[空腹血糖(mmol/L)*18-100]*10*体重(公斤)*0.6÷1000÷2 100为血糖正常值(mg/dl); *18为mmol转为mg/dl的系数; x10换算每升体液中高于正常血糖量; x0.6是全身体液量为60%; ÷1000是将血糖mg换算为克; ÷2是2克血糖使用1μ胰岛素。 简化公式:每日胰岛素用量(μ)=(FBS克数-0.1)×2~3×体重Kg数 例1 FBS 300mg/dl(0.3克),体重50Kg,计算结果为每日量20~30单位。 为避免低血糖,实际用其1/2--1/3量。 粗略公式: 空腹血糖mmol/L×1.8=日胰岛素量。 空腹血糖mg/dl÷10=日胰岛素量。 2、按24小时尿糖估算:病情轻,无糖尿病肾病,肾糖阈正常者,按每2克尿糖给1μ胰岛素。 3、按体重计算:血糖高,病情重,0.5--0.8μ/kg;病情轻,0.4--0.5μ/kg;病情重,应激状态,不应超过1.0μ/kg。 4、按4次尿糖估算:无糖尿病肾病,肾糖阈基本正常,按每餐前尿糖定性"+"多少估算。一般一个"+"需4μ胰岛素。 5、综合估算:体内影响胰岛素作用的因素较多,个体差异较大,上述计算未必符合实际,故应综合病情、血糖与尿糖情况,先给一定的安全量,然后依病情变化逐步调整。

胰岛素计算

一、胰岛素初始剂量的估算 ①根据尿糖的多少选择:一般来说哪一次尿糖为几个加号,就应该按每个加号2-3 个单位在上一顿饭前打适量的胰岛素; ②按血糖数值用胰岛素:(血糖-100)×公斤体重×6 ÷2000 的公式计算胰岛素的用量; ③按每片磺脲类降糖药合 5 个单位胰岛素来计算:如早饭前吃两片优降糖,可以改为10个单位胰岛素; ④根据经验决定胰岛素的量:大多数病人初始量18-24u/ 天,可根据血糖在三餐前打8、4、6 或者10、 6、8 个单位的胰岛素作为胰岛素的初始剂量,这是一个比较简单而又实用的方法。各次胰岛素注射量的分配原则是:早餐前30%-45%,中餐前20%-25%,晚餐前25%-30%,睡前中效胰岛素20%; 睡前需不需要用胰岛素,应根据凌晨3-5 点的血糖决定调整。公式:胰岛素用量(u)为:(血糖mmol-5.6mmol)×公斤体重×0.6÷11.1 一般而言,这只是一个简单预测性计算,具体应用还要考虑到临床诸多因素,所以临床用计算值的三分之一为起点,分2-3 次应用,再根据血糖测定值进行调整。 二、胰岛素使用方法 1.首先把胰岛素分为基础胰岛素、餐时胰岛素和调整胰岛素。基础胰岛素量的确定:一般0.2-0.3U/Kg,胰岛素种类:中效胰岛素或长效胰岛素。餐时胰岛素量的确定:从0.05-0.1U/Kg 开始。胰岛素种类:普通胰岛素。调整胰岛素的确定:当血糖≥8.3mmol/L 时血糖每增加 2.7mmol/L 加用1-4U 与上述同型的胰岛素(餐时加用)。 2.如果不能控制血糖水平,要考虑到影响血糖的其它因素,从基础胰岛素开始,每一到二天调整10%--20%,使血糖达标。如果效果不好,还可校正调整胰岛素的量。 3.在调整胰岛素量时,还要考虑到体重和胰岛素的抵抗情况。比如消瘦的,敏感的,可能调整时要少加量。BMI 值比较大的,可能就要适当增加调整量。对于每天胰岛素用量较大的,或者服用糖皮质激素的,调整时的量可能要更大。但随着病人高糖状态的改善或基础病的好转,胰岛素的敏感性会很快改变。 4.一般情况下,糖尿病得到良好控制的患者,基础胰岛素和餐时量比为1∶1。 三、胰岛素剂量的调整 ⒈剂量的调整:先调整饮食、体力活动,血糖稳定后再调胰岛素。 ⑴四次和四段尿糖半定量是调整胰岛素用量的最好指标,1 个(+)加2U。 ⑵每次的日加减总量不宜过大,一般不超过8U,1 型患者在血糖接近满意时对胰岛素较敏感,应更加谨慎。 ⑶每次调整后,一般应观察3~5 日。 ⑷尿糖阴性、血糖偏低者应及时减量。 ⒉注射次数的调整:以利于控制血糖为主。 ⑴开始时应先用短效胰岛素多次注射,控制满意后,再改用或加用中效或加用长效胰岛素。单独使用长效胰岛素则疗效不佳。 ⑵改为短效+中效的方法:可以任意比例混合使用。常用比例为1:1 左右,中效可略多。 ⑶加用长效:将两次短效胰岛素之和,按长效:短效=1:2~4 的比例改为混合胰岛素,长效不宜超过短效的1/2,晚睡前长效用量一般不超过8U。如早12U、午8U 可改为:短效+ 中效为10U+10U,早餐前用。或短效+ 长效为16U+4U,15U+5U,或为14U+6U 早餐前用。使用混合胰岛素时应先抽取短效。 ⒊品种的调整:关键在于使用技巧。从普通胰岛素改为高纯品、从猪胰岛素改为人胰岛素以及从国产胰岛素改为进口胰岛素时,可能需要适当减少剂量。 ⒋调整注射部位:应轮流使用不同部位。对于多数人来说,前臂及腹壁比臀部及股前吸收快。有硬结或脂肪萎缩处不易吸取胰岛素,应避免使用。 ⒌注射时间的调整:短效者一般在餐前15~30 分钟注射。中效如单独使用,应在餐前30~60 分注射。对有黎明现象的患者,早餐前胰岛素注射应早,最好不晚于早6:30。 6.要使患者学到“五会”(学会糖尿病的基本知识、学会吃饭、学会监测、学会自己注射胰岛素、学会简单地调胰岛素用量),当出院以后,遇到特殊情况时自己会处理,这也是住院期间的目标之一。总之,

(完整版)胰岛素的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

一、正 常值 3.3--6.1mmol/L(60-110mg/dl) , 空肚血糖: 餐后半小时到 1 小时: 10.0mmol/L(180mg/dl) 以下,最多也不超出11.1mmol/L(200mg/dl) 餐后 2 小时: 7.8mmol/L(140mg/dl) 。 二、初始用量 ( 1 )初始用量估量 糖尿病患者在开始使用胰岛素治疗时,一律采纳短效胰岛素(可快速奏效,便于调整,不易发生低血糖症,血糖稳固后再减少注射次数或加用中、长效)。并且,必定在饮食与运动相 对稳固的基础上,依以下方法估量初始用量,尔后再依病情监测结果调整。 方法一:按空肚血糖估量: 每天胰岛素用量(μ)=[ 空肚血糖( mg/dl )- 100] ×10×体重 (公斤 ) ×0.6 ÷1000÷ 2 注:- 100 为血糖正常值; ×10 换算每升体液中高于正常血糖量; ×0.6 是浑身体液量为 60% ; ÷1000 是将血糖mg 换算为克; ÷2 是 2 克血糖使用 1 μ胰岛素。 (为防止低血糖,实质用其1/2--1/3量。) 方法二:按体重计算: 血糖高,病情重,0.5-- 0.8 μ/kg; 病情轻, 0.4-- 0.5 μ/kg; 病情重,应激状态,不该超出μ/kg。 其余方法: ●按 24 小时尿糖估量:病情轻,无糖尿病肾病,肾糖阈正常者,按每 2 克尿糖给 1 μ胰岛素。 "+" 多少估量。一 ●按 4 次尿糖估量:无糖尿病肾病,肾糖阈基本正常,按每餐前尿糖定 性般一个 "+" 需 4μ胰岛素。

综合估量:体内影响胰岛素作用的要素许多,个体差别较大,上述计算未必切合实质,故应 综合病情、血糖与尿糖状况,先给必定的安全量,而后依病情变化逐渐伐整。 ( 2 )分派胰岛素用量: 1.注射时间:三餐前 15--30 分钟注射 2.分派方式:早饭前 > 晚饭前 > 午饭前。(①一天三次:早饭前体内拮抗胰岛素的激素 分泌许多,用量宜大;短效胰岛素作用顶峰时间 2--4 小时,所以午饭前用量最小;保持夜间血 糖水平,故晚饭前 > 午饭前用量。②一天四次:加睡前一次,则晚饭前要减少,而睡前 的用量更少,以防夜间低血糖。) 经验法:将日总剂量除以3,午饭前减2U 加到早饭前,比如18U( 8 、4、 6)或 24U( 10、 6、8)。 比如:体重80 公斤空肚血糖250mg/dl 计算得:每天胰岛素用量 36u ,实质用量为其 1/2 即 18u ,均匀每次 6u,则早饭前 8u、午饭前4u、晚饭前 6u 。 ( 3 )注意事项: 1.基础率的精美调理: ①在检测过程中,血糖要控制在目标血糖值的30 mg/dl (1.7mmol/L)的颠簸范围内。 ②在检测基础率的几日中,稳固其余的参数特别重要。 ③进食标准餐,防备脂肪食品对您的血糖有延缓影响,很难计算餐前大剂量。 ④检测基础率的时候,不要做强烈的运动,除非是每天都做的运动。 ⑤在患病或许感染时期,不要做基础率检测。 2.以下状况需要调整基础量: ①体重的明显变化: 增添或降落5-10% 以上 ②活动量的明显变化 ③低热量饮食 (减肥 ): 基础率减少10%-30% ④妊娠 :3am基础率减少;拂晓时增添 2 —3 倍(与 3am基础率比较) ⑤患病或感染时期:往常需要增添基础率 ⑥月经:月经前增添基础率,月经后可能减少基础率 ⑦归并其余用药:如强的松,需增添基础率

胰岛素用量估算

胰岛素用量估算 在确定胰岛素治疗时,首先需要使饮食总量及运动量相对稳定,并在此基础上,根据患者的体重、病情、血糖、尿糖等估算胰岛素的初始用量。一般主张在胰岛素初始治疗时,一律选用短效(正规)胰岛素,以便于剂量的分配和调整,但在国外对某些病情不重的病人,初始治疗选用中效胰岛素早餐前一次注射,然后逐步调整剂量.美国国际糖尿病中心及Joslin糖尿病中心主张胰岛素初始剂量为每千克体重每天03~05U,但考虑到我国人民热量摄入相对较少,潘孝仁等教授主张初始剂量应从每日4~8U开始。下面的方法仅作参考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1按体重计算法: (1)病情轻的患者:尚有一定量的胰岛素分泌,初始剂量可按每千克体重每日04~05U计算. (2)病情较重,症状典型的Ⅰ型患者:实际体重较标准体重减轻20%以内,无急性应激情况,血糖较高,病情不稳定者,初始剂量可按05~08U/kg·d计算. (3)病情严重,病程较长,有应激情况,如感染、手术等,胰岛素用量需相应增加,但一般不超过10U/kg·d。 例如:某患者体重62kg,Ⅰ型糖尿病,撊嘁簧贁症状明显,无急性应激,其胰岛素用量为30U/d左右。 2按生理需要量估算: 研究发现,当成人胰腺全部切除后,每日胰岛素的生理需要量为48U左右.因此,从理论上讲,即使胰岛功能完全丧失,每日胰岛素用量也只需48U 左右。但是,体内外许多因素可影响胰岛素的用量,而且药用胰岛素不同于内

生胰岛素,个体对药用胰岛素的敏感性不同, 故胰岛素用量宜从小剂量开始,一般先用24~30U/d,每隔2~3天调整一次剂量,直至血糖控制良好。3 按血糖浓度估算: 一般地说,每单位胰岛素可氧化分解葡萄糖2g,根据患者的实际血糖值,可以计算出体内多余的葡萄糖总量,进而推算出胰岛素的用量。 (1)根据公式:其计算公式为: [实测血糖浓度(mmol/L)?56 mmol/L(正常血糖浓度)]×180×体重(kg)×06/(1000×2) 公式中因体液总量占体重的60%,故体重×06为体液总量,重量单位为kg,换算成体积单位为L;公式分子中(实际血糖浓度?56 mmol/L)为过剩量葡萄糖的浓度,其单位为mmol/L,换算成mg/L需乘以系数180,因此上述公式中分子的最终结果为过剩的葡萄糖量,单位为mg,再除以1000即换算成g,然后按每2g糖需胰岛素1 U(即除2)即可得胰岛素需要量。根据这一公式计算的用量,初始时一般先给1/2~1/3量。 例如:某患者体重60kg,血糖值为15 mmol/L,则胰岛素需要量为: (15 —556)×60×06×1802000≈31(U) 最初先给予16U左右。 (2)粗略估算亦可用公式:实测血糖浓度(mmol/L)×18 10 这一公式是有些学者根据临床经验提出的,简单实用,但可靠性差,仅供临床应用中参考。 例如:上例患者血糖15 mmol/L,根据公式则胰岛素用量为 15×18 10 =27(U),与上述的计算值31 U差别不大。

(完整版)最简单的胰岛素使用量调整方法

最简单的胰岛素使用量调整方法 发表者:秦黎明 如何调胰岛素剂量 胰岛素起始量一般6-8U/次开始。早晚一日二次,强化三次,餐前查空腹血糖,据下方法决定下次用量,其他剂型一般可等量替换。 血糖调整方法: 血糖水平mmol/l 锐30R或灵30R <4.4 -2U 4.4-6.1 0 6.2- 7.8 +2 7.9-10 +4 ﹥10 +6 其他胰岛素的用量计算公式 初始每日剂量计算每日胰岛素总量根据体重计算(尚未使用胰岛素)一日总量=体重×0.44起始基础量根据胰岛素总量计算起始基础量=一日总量×50%根据体重计算起始基础量=体重X0.22

胰岛素剂量设置的基本方法,首先确定血糖控制目标为每个病人确定个人的血糖控制目标。 成年病人的一般控制目标: 餐前:80-140mg/dl (4.4-7.8mmol/l) 餐后2小时:<180mg/dl (<10mmol/l) 入睡前:100-140mg/dl (5.6-7.8mmol/l) 夜间3点:>90mg/dl (>5mmol/l) 若反复出现低血糖,适当提高控制目标: 餐前:100-160mg/dl (5.6-8.9mmol/l) 若怀孕,适当减低目标血糖值: 餐后:< 120mg/dl (6.7mmol/l) 准备工作(一) 医生或医疗小组提供24小时的咨询服务,家庭成员或其他亲属接受有关糖尿病知识的教育,多次的血糖自我监测(三餐前后、睡前、0Am、3Am,以及有低血糖或高血糖症状时)固定的饮食计划(在基础率调整结束前,不要食用含脂肪过多的食物,不要在睡前吃零食)

毛细血管血糖与静脉血糖的对比 准备工作(二) 中、长效胰岛素的洗脱期: 中效:18—20小时 长效:至少24小时 选择注射部位:腹部:胰岛素吸收最快,更具有可预测性,受活动的影响较少 部位的更换:其它可选择的部位包括臀部、大腿外侧上部、上臂,距离前一个部位3—5cm 初始每日剂量计算 每日胰岛素总量 根据体重计算(尚未使用胰岛素) 一日总量=体重×0.44 根据用泵前的用量计算(血糖控制尚可) 一日总量=用泵前胰岛素用量×(75%-80%) 起始基础量 根据胰岛素总量计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