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糖尿病患者注射胰岛素的护理

糖尿病患者注射胰岛素的护理

糖尿病患者注射胰岛素的护理
糖尿病患者注射胰岛素的护理

糖尿病患者注射胰岛素的护理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摘要】目的总结胰岛素注射的技巧及护理经验。方法针对不同种类胰岛素的注射方法及注意事项与护理。结论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理想,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糖尿病;胰岛素;注射;护理

糖尿病(DM)是多种原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紊乱。高血糖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作用缺陷,或两者同时存在而引起。胰岛素是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最佳的药物之一。由于糖尿病是一种需要长期治疗的终身性疾病,加上有些患者是在家中自己注射,因此,护士、患者及家属,必须了解和掌握胰岛素的使用方法及有关事项。

1临床资料

2010年6月至12月,我科共收治2型糖尿病患者30例,其中男性10例,女性20例,年龄在56~96岁,平均73岁,使用胰岛素注射治疗,结合糖尿病治疗的其他四个环节(教育、饮食、运动、监测),血糖控制良好,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2胰岛素宣教

2.1注射前首先要确认所用胰岛素的规格

胰岛素治疗时,一定要了解所用胰岛素注射液的浓度、规格,以免因为抽吸剂量错误导致误打,造成患者高血糖或低血糖。一般来说,瓶装胰岛素的规格是400U/10ml,即每1ml注射液中含有40U 胰岛素;胰岛素笔芯规格是300U/3ml,即每毫升注射液中含有100U 胰岛素,千万不能将瓶装的胰岛素抽到胰岛素笔芯中使用。胰岛素笔芯也只能使用配套的胰岛素笔注射。

2.2储存

尚未使用过的胰岛素应冷藏于2~8℃的冰箱中,不要太靠近冷冻室,冷冻后的胰岛素不能使用。使用时温度在2~30℃的地方均可,但必须避开阳光及过热,以防失效。我科使用的精蛋白生物合成胰岛素注射液(预混30R)——诺和诺德说明书介绍:开始使用后,本品可在室温下(不超过30℃)存放6周。具体使用中的胰岛素可存放多少周,可参看产品使用说明书。使用中的胰岛素笔芯,存储条件许可,可随身携带保存,方便使用。

2.3检查胰岛素质量

短效胰岛素、长效胰岛素类似物均为无色、澄清溶液,一旦混浊或液体变黄,就不能使用;中长效胰岛素或预混胰岛素,一般呈均匀的乳白色混悬液,一旦出现团块状沉淀物,不能摇匀则不能使用。另外,过期的胰岛素不得使用。

2.4注射器使用

一般注射胰岛素用的注射器有一种为1ml容量的普通注射器(蓝芯),这种注射器上标注的刻度标识为ml(毫升),患者要根据所用胰岛素注射液含量进行单位换算(换算方式为1ml相当于4U),另一种是注射胰岛素专用的红芯,患者如果使用的是这种注射器,则不用再进行胰岛素单位换算。我科使用最多的是诺和诺德注射系统,此种注射笔具有简单、无痛、携带方便、剂量准确,消除了抽取胰岛素的麻烦。

2.5选择胰岛素注射部位

胰岛素注射部位主要包括手臂上部及外侧,腹部,臀部和大腿前及外侧。注射部位要轮流交替,两周内同一部位不能连续注射两次,每次注射部位应与上次注射部位间隔1mm左右。可对注射部位使用轮换方法:选左右对称的部位注射。具体为:如先选左右上臂,等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轮完后,再换左右腹部(脐眼5cm外),这样,可避免因不同部位胰岛素吸收部位不同而造成的血糖的波动。

2.5.1不同部位胰岛素吸收由快及慢依次为

腹部,上臂,大腿,臀部。如果偶尔吃饭时间可能提前,则选择腹部注射,如果推迟,可选择臀部注射。长期在大腿外侧注射胰岛素的患者,偶尔改在腹部注射,就可能发生低血糖。另外,长期在大腿外侧注射胰岛素的患者局部皮肤吸收胰岛素的能力下降,一旦出现皮下脂肪营养不良,便会影响胰岛素的吸收。

3胰岛素的注射方法

3.1针管式注射器的注射方法

3.1.1做好无菌操作

注射前操作者一定要洗手,并准备好土豆丝药瓶,注射器和医用酒精棉球等注射所需物品。

3.1.2正确抽取胰岛素

应先用75%酒精棉球消毒注射液瓶盖,然后用注射器抽吸所需胰岛素注射液等量的空气注入瓶内,左手再将胰岛素药瓶倒转,右手持注射器抽取所需胰岛素。

3.1.3长短效胰岛素抽取顺序不得颠倒

自行混合二种剂型胰岛素时,必须先抽短效胰岛素,再抽中、长效胰岛素,如果把中效或长效胰岛素混入短效胰岛素瓶内,这瓶短效胰岛素就不能再用了,反之亦然。

3.1.4注射方法

选好注射部位后,用75%酒精棉球消毒皮肤,待酒精干后,用一只手将注射部位的皮肤捏起约1寸左右,另一只手持注射器以45°角刺入注射部位,推入药液,然后放松提起的皮肤,针头要在皮下停留6~7S,再顺着进针方向快速拔出,同时用消毒过的干棉球轻压注射部位数秒钟,但不要按揉注射部位,以免损伤皮下组织和造成胰岛素渗出。

3.2使用胰岛素笔的注射方法

平时用的胰岛素笔为丹麦诺和诺德公司产的诺和笔、美国礼来公司的优泌笔和安万特医药公司生产的来得时笔,各家公司生产的胰岛素笔匹配各家公司的胰岛素,互不通用,最小刻度为1个单位。

3.2.1胰岛素混匀

每次注射前,应将胰岛素瓶轻轻摇动,可呈半圆轨迹,一般10次左右,使胰岛素呈白色均匀的混悬液。

3.2.2安装笔芯

安装前检查笔芯是否完整,有无裂缝,如有破损应更换。扭开笔芯架,装入笔芯,用75%酒精消毒笔芯前端橡皮膜,取出针头,打开包装,顺时针旋紧针头,摘去针头保护帽。

3.2.3排气

每次更换胰岛素笔芯都要进行本操作。将显示零单位剂量调节旋钮拨至1U,针尖朝上,手指轻弹笔芯架数次,使空气聚集在上部后,按压注射键,见有1滴胰岛素从针头溢出,表示驱动杆已与笔芯完全接触且笔芯内气泡已排尽,否则须重新排气。

3.2.4剂量选择

旋转剂量调节旋钮,调至所需注射单位数。

3.2.5注射方法

注射部位常规消毒,可用左手拇指食指捏起皮肤脂肪层(如果注入肌肉层影响胰岛素吸收),右手握笔垂直快速进针,右拇指按注射键注射,接下来操作同针管式注射。

4注意事项

4.1胰岛素注射剂量不足或治疗中断,会引起高血糖症和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特别是1型糖尿病患者中易发生)。通常在大约数小时到数天内,高血糖症的首发症状逐渐出现。症状包括口渴,尿频,

恶心,呕吐,嗜睡,皮肤干红,口干,食欲不振和呼吸出现丙酮味。

4.2注射过量,可致低血糖症。一般而言,发生低血糖时立即进食碳水化合物,就可以纠正。为了能及时采取救助措施,注射胰岛素的糖尿病患者应随身携带含糖食品及佩戴糖尿病病人识别证件,以确保离家发生并发症时能得到适当的治疗。

4.3血糖监测。监测空腹,三餐前、三餐后2小时,睡前血糖,做好记录,必要时根据患者血糖和自觉症状加测[1],尤其是新使用患者,在调节胰岛素剂量时更要密切监测血糖变化,直至胰岛素用量调整至将血糖控制接近正常,以后每周监测1~2天,如果血糖不稳定,还要连续监测,具体可咨询医生。

4.4注射胰岛素的不良反应,一般偶有注射局部红肿,瘙痒等过敏反应及局部皮下脂肪增生。严重过敏遵医嘱换药。

5饮食护理

低糖低蛋白饮食。每日碳水化合物占总热量的50~65%,脂肪占总热量的25~30%,蛋白质占总热量的15%以下[2],食盐摄入量在6克以内,每日三餐要严格控制,如果不够吃可用蔬菜补充,不吃零食、油炸食品、含糖高水果。限制饮酒,最好戒酒,因为酒精可使胰岛素加速分解引起低血糖。按时进餐,在注射胰岛素30分钟准时准量进食,否则会出现高血糖或低血糖。

6心理护理

由于患者对糖尿病认识不足,在治疗过程中,不是过于紧张(初期),就是不在意(未出现并发症前),致使治疗的依从性差,认为每

顿饭前都要注射,定期检测血糖很麻烦[3],通过心理指导让患者认识到注射胰岛素对控制病情的作用。正确的注射方法能减少许多并发症,减轻家庭经济负担,提高生活质量。鼓励病人适当运动,多听轻松快乐的音乐,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去读书,多了解疾病自然发生过程,并发症预防,治疗的相关知识。对按要求注射胰岛素的依从性有正确的认识,治疗上就会更加主动,效果更好。

7总结

认真做好了对糖尿病胰岛素的注射及护理,我科的糖尿病病人血糖控制理想,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陈爱英,向继瑞.糖尿病患者的动态血糖检测临床应用研究发展[J].国外医学.内分泌分册,2004,24(1):46-47.

[2]王军.老年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的护理[J].美国中华医学与管理,2002,3(3):26.

[3]李亚云.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J].中国社区医师,2006,8(11):23

糖尿病注射胰岛素注意事项与_护理

糖尿病患者注射胰岛素有哪些注意事项 存胰岛素,防止胰岛素贮存不当而发生腐坏,平时治疗时应学会自我观察、自我记录,当出现低血糖反应时应注意采取措施进行纠正。 胰岛素是一种蛋白质,需要再冰箱冷藏层保存,且不宜长时间储存,使用中的胰岛素应放在室温下,选择阴凉干燥处放置,避免阳光直射。短效胰岛素为无色透明的液体,而中长效胰岛素、预混胰岛素和超长效胰岛素为均匀的混悬液,轻轻摇晃后可如牛奶状。如果发现胰岛素瓶底有沉淀物,或液体内有悬浮物,有一层冰霜样物体黏附在瓶壁上,提示胰岛素可能发生变性,失去疗效或剂量不准确,不应再继续使用。 日常生活中应注意观察注射部位有无硬结、皮肤损坏、炎性渗出,必要时应请专业医护人员进行处理。长期注射胰岛素的患者应自备血糖仪,定期对于空腹和餐后血糖进行测量,了解血糖控制情况,并自己建立记录,以便作为复查时医生调整胰岛素用量的依据。患者在注射胰岛素后出现低血糖反应时,可立刻进食淀粉类食物,严重者可以进食糖果或喝糖水。如果仍不能缓解,应及早就医。 患者不妨先学习。

1、注射前充分消毒--糖尿病患者注射胰岛素前应对注射部位的皮肤进行彻底消毒,一般选择碘伏,待碘伏完全挥发再注射可预防刺痛。 2、避免同一部位多次注射--反复在同一部位注射胰岛素会导致该部位皮下脂肪增生,注射时应避免在同一部位多次注射,可经常轮换,避免产生硬结和脂肪肉瘤。 3、注射时间与注射部位统一--在同一时间注射同一部位可以降低血糖波动性,确保吸收速度和吸收率一致,可以在早晨进行腹部注射,中午进行手臂注射,晚上进行臀部注射等。 4、根据药效选择合适注射部位--皮下组织的厚度直接影响胰岛素的吸收速度、吸收率,使用短效胰岛素或短效与中效混合的胰岛素时,一般选择皮下组织相对较薄的腹部和上臂,中长效胰岛素要求缓慢吸收,最合适的注射部位就是皮下组织较厚的臀部或大腿。 许多糖尿病患者需要每日皮下注射胰岛素2~4次控制血糖,有些患者经过长期的胰岛素治疗出现局部皮下硬结,皮肤感染,疼痛增加等情况,很多患者因此考虑放弃胰岛素注射治疗。这些都是由于没有正确选择胰岛素注射部位而导致的。 胰岛素的常用注射部位包括上臂外侧、腹部、大腿外侧、臀部等,其中腹注射胰岛素吸收最快,臀部注射吸收最慢,肢体介于二者之间。可以根据距离吃饭的时间选择注射部位,如果吃饭提前可选择腹部注射;延迟可选择臀部注射。

糖尿病专科护士理论考试试题

泰医附院糖尿病专科护士培训理论试题 一、单选题 1. 胰岛素注射优先选择的部位是:(A ) A 腹部 B 大腿内侧 C 臀部 D 手臂 2. 以下哪种胰岛素属于速效胰岛素(A ) A 诺和灵R B 诺和锐 C 诺和灵N D 甘精胰岛素 3. 胰岛素推注完毕后针头至少在体内停留多长时间( B ) A 5秒 B 10秒 C 15秒 D 20秒 4. 患者发生糖尿病足时,皮肤表面溃疡,无感染;请问为几级糖尿病足(B ) A 0级 B 1级 C 2级 D 3级 5. 糖尿病患者温水洗足的温度(C ) A < 30℃ B < 35℃ C < 37℃ D < 42℃ 6. 下列药物不属于磺脲类药物的是(A) A.米格列奈 B.优降糖 C.美吡哒 D.亚莫利 7. 吡格列酮口服降糖药是(A ) A.胰岛素增敏剂 B.α糖苷酶抑制剂 C.双胍类药物 D. 磺脲类药物 8. 糖尿病患者死亡的最主要原因是(B ) A.视网膜病变 B.大血管并发症 C.微血管并发症 D. 糖尿病肾病 9. 磺脲类药物的禁忌证是(D ) 型糖尿病 B.肝肾功能不全 C.孕妇、需要手术病人 D. 以上均是 10. 噻唑烷二酮类药物的副作用,包括(D ) A.体重增加 B.头痛、乏力 C.贫血和红细胞减少 D. 以上均是 11.作用机制主要是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加肝脏对于胰岛素的敏感性,可以减少肝葡萄糖的输出的药物是(B)。 A. 磺脲类药物 B. 双胍类药物 C. α糖苷酶抑制剂 D. 胰岛素增敏剂 12.主要抑制多糖的水解,使葡萄糖的吸收减慢,使餐后血糖曲线较为平稳,从而降低餐后 高血糖的药物是( C )。 A. 磺脲类药物 B. 双胍类药物 C. α糖苷酶抑制剂 D. 胰岛素增敏剂 13. 在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中,除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的达标外,理想的血压是(B ) A<140/90mmHgB<130/80mmHgC<135/90mmHgD<130/90mmHg 14.磺脲类口服降糖药物降糖的机制是(A ) A.刺激胰腺分泌胰岛素 B.抑制肝葡萄糖的合成 C.增加外周肌肉胰岛素对葡萄 糖的摄取和脂肪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D.抑制葡萄糖的吸收 15. 世界糖尿病日是(C ) A.11月12日 B.11月13日 C.11月14日 D.11月15日 16. 鱼精蛋白锌的胰岛素类型是(C ) A.短效(RI) B.中效(NPH) C.长效(PZI) D.预混(RI+NPH) 17.下列哪些患者不适宜胰岛素强化治疗(D) A.已有晚期并发症者 B.精神病或精神迟缓者岁以下幼儿D.以上均是 18. 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指出,血糖控制的目标是糖化血红蛋白的比例是(A ) A.小于等于% B.大于等于% C.小于等于% D.大于等于% 19. I型糖尿病的胰岛素分泌特点是(B ) A.胰岛素缺乏 B.胰岛素缺乏与胰岛素抵抗共同存在 C.胰岛素抵抗 D.胰岛素分泌延迟 20. 影响胰岛素作用的因素包括( D )

胰岛素注射笔使用中常见问题及其护理指导

胰岛素注射笔使用中常见问题及其护理指导 胰岛素注射是糖尿病治疗的主要方法,患者需较长时间或终生使用。利用生物合成的人胰岛素并有相应配置的胰岛素专用注射笔的上市,为糖尿病患者提供了很大便利。糖尿病患者或家人使用胰岛素注射笔时必须掌握注射技术,否则会影响治疗效果。现对患者应用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护理对策。 l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其中使用丹麦诺和诺德公司生产的诺和笔3(胰岛素笔式注射器)及4种剂型的诺和灵(人胰岛素)笔芯和2种剂型诺和锐(胰岛素类似物)笔芯50例;美国礼来公司生产的优伴笔及3种剂型的优泌林(人胰岛素)笔芯和1种剂型优泌乐(胰岛素类似物)笔芯50例;通化东宝公司生产的东宝笔(胰岛素注射笔)及3种剂型甘舒林(人胰岛素)笔芯50例;安万特投资有限公司生产的得时笔及甘精胰岛素(长效胰岛素类似物)笔芯50例;4种笔均使用诺和诺德公司生产的诺和灵笔针头。 1.2 方法对200例(包括出院后患者和门诊患者及家属)使用胰岛素注射笔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记录,为了便于比较,按时间顺序对使用4个厂家生产的胰岛素注射笔的糖尿病患者或家属各取50例,记录胰 岛素注射笔使用中出现的常见问题。 2 胰岛素注射笔使用中常见问题分析 2.1更换药物笔芯时常出现的问题本组发生23例。①不会或忘记如何安装药物笔芯,发生6例。原因一,出院前医生根据患者血糖及病情选择相应的胰岛素剂型及胰岛素注射笔,护士具体指导患者或家属如何安装笔芯,出院时剩余部分药液,出院数天后患者或家属需安装笔芯时已忘记具体细节;原因二,门诊患者或住院患者临时需注射胰岛素时护士只示教1次,患者和家属当时看似掌握,实际操作时不会;原因三,多数患者或家属未看配置的操作光盘。②活塞杆不能完全回复,发生3例。原因一,东宝笔容易出现的问题是逆时针方向拧

糖尿病病人的护理措施

糖尿病病人的护理措施 文章目录*一、糖尿病病人的护理措施*二、糖尿病饮食禁忌*三、糖尿病的危害 糖尿病病人的护理措施1、糖尿病病人的护理措施之饮食护 理 让患者明确饮食控制的重要性,从而自觉遵守饮食规定。应 严格定时进食,对使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尤应注意。检查每次进 餐情况,如有剩余,必须计算实际进食量,供医师作治疗中参考。 控制总热量,当患者出现饥饿感时可增加蔬菜及豆制品等副食。 有计划地更换食品,以免患者感到进食单调乏味。 2、糖尿病病人的护理措施之胰岛素护理 胰岛素的保存:中效及长效胰岛素比普通胰岛素稳定。同样 在5℃情况下,前两者为3年而后者为3个月,使用期间宜保存在室温20度以下。应用时注意胰岛素的换算。剂量必须准确,抽吸时避免振荡。两种胰岛素合用时,先抽吸正规胰岛素后抽吸鱼精 蛋白胰岛素。胰岛素注射部位选择与安排,胰岛素常用于皮下注射,宜选皮肤疏松部位,有计划按顺序轮换注射。每次要改变部位,以防注射部位组织硬化,脂肪萎缩影响胰岛素的吸收,注射部位 消毒应严密以防感染。低血糖反应:表现为疲乏,强烈饥饿感,甚 至死亡,一旦发生低血糖反应,立即抽血检查血糖外,可口服糖水 或静注50%葡萄糖40m,待患者清醒后再让其进食,以防止再昏迷。 3、糖尿病病人的护理措施之卫生护理

告知病人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全身及局部清洁,内衣质地要 柔软,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吸水性、透气性要良好,鞋袜不宜过紧;每晚用温水洗脚,保持趾间干燥,经常检查足部,防止足部损伤,经常按摩足部,促进血液循环;有感觉异常的病人,要防止烫伤。 糖尿病饮食禁忌1、糖尿病患者需要保持低钠高纤维素饮食高钠饮食会导致血压升高,造成粥样动脉硬化,所以不要吃 过多的钠盐,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可以适当的吃一些可以 溶解的纤维素,这些食物能够改善胆固醇、脂肪以及糖类的代谢,并且可以减轻体重。 2、糖尿病患者需要限制淀粉不要吃糖 淀粉可以为机体提供所需要的能量,但是多余的淀粉会在体内转化为糖分,会加重糖尿病,所以应该限制淀粉的摄入,而糖类更是糖尿病的禁忌,食用糖类能直接加重糖尿病的发病,所以需 要限制淀粉不要吃糖。 3、糖尿病患者需要限制脂肪与蛋白质的摄入量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导致的糖类、脂肪以及蛋白质的代谢紊乱,由于糖尿病易于合并粥样动脉硬化的发生,所以需 要限制脂肪的摄入,糖尿病患者不要吃脂肪和胆固醇过高的食物,同时糖尿病易于合并肾病,蛋白质摄入过多容易给肾脏造成负担,所以应该限制蛋白质的摄入。

糖尿病注射胰岛素的正确方法

糖尿病注射胰岛素的正确方法 对于糖尿病人来说胰岛素是终身不可缺少的,目 前应用的速效胰岛素,是采用基因重组技术将胰岛素分子结构上的某个氨基酸替换而制成的。大家都知道,使用胰岛素治疗是效果最好、副作用最小的糖尿病治疗方式。如何运用好胰岛素治疗?病友应与医生一起,监测血糖,研究讨论,摸索经验,选择剂量。病友如果能多加学习,自己熟练掌握注射技术,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治疗效果。另外,掌握好胰岛素的注射时间,也是一项重要的学问。胰岛素的注射时间大体有以下几种。 餐前注射 目前临床使用的常规胰岛素是一种六聚体的胰岛素,皮下注射后,需分离成单体后才能吸收入血,起效需时约30分钟。为了使胰岛素与血糖高峰同步,常规胰岛素需在餐前注射。 餐前应监测血糖,按照餐前血糖值来决定胰岛素注射时间。但医学界对于餐前血糖值与注射时间的关系文献介绍并不一致。一般认为,在住院期间进行胰岛素强化治疗的患者,要求需严格些,具体为: 餐前血糖在3.9~6.7mmol/L的患者,在餐前15分钟注射,可适当多进食; 餐前血糖在6.7~10.0mmol/L者,在30分钟注射,按常规进食;

餐前血糖高于10.0mmol/L者,在餐前 45分钟注射,减少进食。 对于老年患者及在家中自行注射胰岛素者,餐前血糖值要放宽些,具体为: 餐前血糖 7~10mmol/L者,餐前15分钟注射; 餐前血糖10~15mmol/L者,餐前 30分钟注射; 餐前血糖高于15mmol/L者,餐前45分钟注射。 单用中效胰岛素者需在餐前30~60分钟注射。 餐时注射 目前应用的速效胰岛素,是采用基因重组技术将胰岛素分子结构上的某个氨基酸替换而制成的。 人胰岛素类似物。速效胰岛素的特点是:打开了常规胰岛素的六聚体形式,而成为单体结构,注射后不需要再分离成单体的过程,吸收快,起效时间短。进餐时不需提前注射,而注射后必须立即进食,否则可能出现低血糖。 速效胰岛素作用时间为1~3小时,主要用于降低餐后血糖,因而用于餐时注射时低血糖反应少见,可适用于各种类型的糖尿病治疗。因为不需要在餐前提前注射,速效胰岛素在治疗应用中为病友提供了极大便利。但速效胰岛素注射后必须进食,以防止低血糖。

胰岛素保存、使用规范

胰岛素使用、保存规范 DF/(G) 003--2012为规范我院非内分泌专业护士的胰岛素使用和保存规范,现根据2011 年出版的《中国糖尿病患者胰岛素使用教育管理规范》和2009 年出版的《中国糖尿 6 病护理及教育指南》以及胰岛素药物说明书,对我院胰岛素使用、保存加以规范如下: 第一条我院常用胰岛素种类及相关信息 ,

列为考核内容。 第二条规范使用胰岛素的方法 1、一般要求⑴每次使用前必须肉眼检查胰岛素的外观和性状,发现外观异常则应停止使用。⑵每次使用前必须仔细检查产品有效期,一旦超出有效期或使用期限切勿使用。⑶使用不同的注射方式和装置),须按照相应的流程和方法,。 2、不同注射装置与注射流程⑴临床常用胰岛素注射工具:胰岛素专用注射器、胰岛素笔、胰岛素泵。(见附 件一) ⑵注射方式:皮下注射,但短效胰岛素可以静脉注射。⑶注射部位:上臂侧面及稍向后面、大腿前面及外侧、臀部、腹部(有硬结、瘢痕、脐周5 厘米内不能注射),胰岛素注射部位应多处轮换(采用大轮转、网格划分的小轮转,间距2.5 厘米,约2 手指宽)(见附件二) ⑷不同注射装置的操作规程①胰岛素注射笔操作流程(见附件三)②胰岛素专用注射器操作流程(见附件四)③胰岛素泵的操作流程(见附件五) 第三条胰岛素保存规范1、规范胰岛素保存的目的和意义 胰岛素为蛋白质类激素,未开封的胰岛素适合的保存温度为2 ℃~8℃。温 度过高时胰岛素可能形成某些沉淀或丝状纤维而蛋白质变性,影响胰岛素的稳定 性和有效性。温度过低时,胰岛素因蛋白质凝固变性,形成结晶体而失效;胰岛素如冷冻结冰后,即使解冻也不可再使用,应立即丢弃。 2、规范保存胰岛素的方法 ⑴一般规则: ①不同胰岛素产品的储存要求不尽相同,须参照各自产品说明书保存。(提示:护士

疗养院糖尿病疗养员胰岛素注射的护理措施

疗养院糖尿病疗养员胰岛素注射的护理措施 发表时间:2012-11-19T09:27:05.34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28期供稿作者:张晓珠崔继秀李娜[导读] 糖尿病是我国常见的一种内分泌疾病,其发生可能与遗传、环境等多种因素有关[1],患者患病后可能会出现各种临床综合征。张晓珠崔继秀李娜 (兰州军区临潼疗养院兰州临潼 710600) 糖尿病是我国常见的一种内分泌疾病,其发生可能与遗传、环境等多种因素有关[1],患者患病后可能会出现各种临床综合征。大多数患者对胰岛素治疗会感到不安,护理人员则必须运用自身知识水平,对患者进行心理教育及胰岛素注射相关知识的护理指导,使患者血糖控制到接近正常水平,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或延缓其发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1.临床资料 我科2009年10月至2011年12月接收糖尿病44例,均符合1985年WHO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为1型或2型需用胰岛素治疗者。男性39例,女性5例,年龄36-78岁。均接受不同程度的胰岛素注射的护理指导,病情控制好转出院。 2.心理教育 开始胰岛素注射时疗养员会感害怕和忧虑,应给疗养员讲授糖尿病的有关知识,使糖尿疗养员正确认识糖尿病及心理因素对病情的影响,使其认识到糖尿病目前虽不能根治,但它是一种可防可治的慢性病,不必太悲观失望,只要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用现代科学的综合疗法,把血糖控制到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可使多数糖尿病人能与正常人一样地生活和工作,并有正常人一样的寿命[2-3]。 3.胰岛素使用中注意的问题 3.1 胰岛素的剂型、作用、剂量及给药次数和方法:正确识别短效、长效胰岛素及其作用。胰岛索抽取应先看清标签上所标含量,抽取时需准确无误排尽空气,混合性胰岛素抽取时就先抽短效胰岛素,后抽长效胰岛素,然后充分混匀。胰岛素应于餐前15-30min皮下注射。应把握好注射时间与进食时间的关系,特别交待患者注射后30min内进正餐,只可提前进餐而不能推迟,以免发生低血糖。注意注射部位的选择,一般多选用臀或臂部三角肌注射。注射点应经常更换,防止异常细胞的生长和脂肪的沉积,有利于胰岛素的吸收。2周内不要在同一点上注射2次以上,不要在硬结及皮下脂肪萎缩的部位注射,防止局部组织的血液循环障碍或损伤皮下组织而引起感染。 3.2 胰岛素的副作用、有效期和贮存要求:注意病人有无发生高血糖或者低血糖的现象,低血糖常见症状有大汗、颤抖、视力模糊、乏力、神志朦胧甚至昏迷、跌倒等。胰岛素应保存在l0℃以下的冷藏器中,严防冻结。胰岛素启封后应注明启封时间,超过l周后则不宜使用。每次抽取后用创可贴包扎后放在冷藏器中,注意有效期的范围。 3.3 无菌操作及注射器的购置与处理:强调注射胰岛素时无菌操作技术的重要性,预防感染。教授在哪里可购得一次性注射器,并做到一针一用一消毒,用后每周定期送到医院供应室消毒、毁形处理,防止发生感染。 3.4 低血糖的防治:告知疗养员发生低血糖的原因,如情绪激动,活动量明显增大而没有加餐,注射胰岛素剂量较大而没有按需要加餐或尿糖持续阴性没有酌情减量,注射胰岛素后30min内未进正餐等均可发生低血糖反应。如出现饥饿感、心悸、出汗、恶心、呕吐、手足颤抖等低血糖症状时应立即口服果糖或糖水l0~20g,症状重者再吃一些饼干。指导病人外出时应随身携带病历和一些糖的重要性。注射胰岛素期间每天给病人餐前、睡前共测4次血糖。同时做好尿糖监测的记录工作。要求病人严格限制或禁止饮酒、吸咽,因酒精可引起胰岛素治疗的病人出现低血糖。 44例糖尿病疗养员经过我院积极的治疗和优质的护理服务,通过良好的饮食控制,结合疗养与胰岛素注射疗法的治疗,血糖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糖尿病是我国的一种高发疾病,其发病人数众多,使用胰岛素注射疗法的疗养员也将越来越多[5]。护士在工作中,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详细向疗养员讲解糖尿病的相关知识,胰岛索注射的必要性及其注意事项[6]。在疗养员使用过程中,要注意观察疗养员的皮肤,监测疗养员使用后的血糖变化,以防止并发症的出现。 参考文献 [1]马建华,吴锦丹,陶小军等.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胰岛素泵的有效性和安全性[J].实用老年医学,2007,21(2):100—101 . [2]许彩云.胰岛素注射患者的健康指导[J].中国医疗前沿,2007,l(3):86. [3]张计兰,齐昊,李昭瑛.糖尿病患者合并抑郁心理的调查[J].护理研究,2009,15(6):323. [4]赵书云,褚明清.垂直皮下注射胰岛素31例效果观察.护理学杂志,201O,15(9):26-27. [5]季明凤,糖尿病病人的护理对策[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0(01) . [6]许樟荣.护士在糖尿病教育和管理中承担着重大责任[J].中华护理杂志,2008,39(10):727.

糖尿病患者注射胰岛素的护理

糖尿病患者注射胰岛素的护理 目的胰岛素注射的技巧及护理经验。方法针对不同种类胰岛素的注射方法及注意事项与护理。结论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理想,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糖尿病;胰岛素;注射;护理 糖尿病(DM)是多种原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紊乱。高血糖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作用缺陷,或两者同时存在而引起。胰岛素是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最佳的药物之一。由于糖尿病是一种需要长期的终身性疾病,加上有些患者是在家中自己注射,因此,护士、患者及家属,必须了解和掌握胰岛素的使用方法及有关事项。 1 临床资料 2 胰岛素宣教 2.1 注射前首先要确认所用胰岛素的规格 胰岛素治疗时,一定要了解所用胰岛素注射液的浓度、规格,以免因为抽吸剂量错误导致误打,造成患者高血糖或低血糖。一般来说,瓶装胰岛素的规格是4 00U/10ml,即每1 ml 注射液中含有40 U胰岛素;胰岛素笔芯规格是300 U/3 ml,即每毫升注射液中含有100 U 胰岛素,千万不能将瓶装的胰岛素抽到胰岛素笔芯中使用。胰岛素笔芯也只能使用配套的胰岛素笔注射。 2.2 储存 尚未使用过的胰岛素应冷藏于2~8 ℃的冰箱中,不要太靠近冷冻室,冷冻后的胰岛素不能使用。使用时温度在2~30 ℃的地方均可,

但必须避开阳光及过热,以防失效。我科使用的精蛋白生物合成胰岛素注射液(预混30R)——诺和诺德说明书介绍:开始使用后,本品可在室温下(不超过30 ℃)存放6 周。具体使用中的胰岛素可存放多少周,可参看产品使用说明书。使用中的胰岛素笔芯,存储条件许可,可随身携带保存,方便使用。 2.3 检查胰岛素质量 短效胰岛素、长效胰岛素类似物均为无色、澄清溶液,一旦混浊或液体变黄,就不能使用;中长效胰岛素或预混胰岛素,一般呈均匀的乳白色混悬液,一旦出现团块状沉淀物,不能摇匀则不能使用。另外,过期的胰岛素不得使用。 2.4 注射器使用 一般注射胰岛素用的注射器有一种为 1 ml 容量的普通注射器(蓝芯),这种注射器上标注的刻度标识为ml(毫升),患者要根据所用胰岛素注射液含量进行单位换算(换算方式为1 ml 相当于4U),另一种是注射胰岛素专用的红芯,患者如果使用的是这种注射器,则不用再进行胰岛素单位换算。我科使用最多的是诺和诺德注射系统,此种注射笔具有简单、无痛、携带方便、剂量准确,消除了抽取胰岛素的麻烦。 2.5 选择胰岛素注射部位 胰岛素注射部位主要包括手臂上部及外侧,腹部,臀部和大腿前及外侧。注射部位要轮流交替,两周内同一部位不能连续注射两次,每次注射部位应与上次注射部位间隔1 mm 左右。可对注射部位使用轮

糖尿病注射胰岛素注意事项及护理

糖尿病患者注射胰岛素有哪些注意事项 糖尿病患者在长期应用胰岛素注射治疗的过程中应注意正确保存胰岛素,防止胰岛素贮存不当而发生腐坏,平时治疗时应学会自我观察、自我记录,当出现低血糖反应时应注意采取措施进行纠正。 胰岛素是一种蛋白质,需要再冰箱冷藏层保存,且不宜长时间储存,使用中的胰岛素应放在室温下,选择阴凉干燥处放置,避免阳光直射。短效胰岛素为无色透明的液体,而中长效胰岛素、预混胰岛素和超长效胰岛素为均匀的混悬液,轻轻摇晃后可如牛奶状。如果发现胰岛素瓶底有沉淀物,或液体内有悬浮物,有一层冰霜样物体黏附在瓶壁上,提示胰岛素可能发生变性,失去疗效或剂量不准确,不应再继续使用。 日常生活中应注意观察注射部位有无硬结、皮肤损坏、炎性渗出,必要时应请专业医护人员进行处理。长期注射胰岛素的患者应自备血糖仪,定期对于空腹和餐后血糖进行测量,了解血糖控制情况,并自己建立记录,以便作为复查时医生调整胰岛素用量的依据。患者在注射胰岛素后出现低血糖反应时,可立刻进食淀粉类食物,严重者可以进食糖果或喝糖水。如果仍不能缓解,应及早就医。 不少糖尿病患者为方便,经医生指导后常自行注射胰岛素控制病情,却不能达到较好的疗效,实际上,注射胰岛素大有学问,糖尿病患者不妨先学习。

1、注射前充分消毒--糖尿病患者注射胰岛素前应对注射部位的皮肤进行彻底消毒,一般选择碘伏,待碘伏完全挥发再注射可预防刺痛。 2、避免同一部位多次注射--反复在同一部位注射胰岛素会导致该部位皮下脂肪增生,注射时应避免在同一部位多次注射,可经常轮换,避免产生硬结和脂肪肉瘤。 3、注射时间与注射部位统一--在同一时间注射同一部位可以降低血糖波动性,确保吸收速度和吸收率一致,可以在早晨进行腹部注射,中午进行手臂注射,晚上进行臀部注射等。 4、根据药效选择合适注射部位--皮下组织的厚度直接影响胰岛素的吸收速度、吸收率,使用短效胰岛素或短效与中效混合的胰岛素时,一般选择皮下组织相对较薄的腹部和上臂,中长效胰岛素要求缓慢吸收,最合适的注射部位就是皮下组织较厚的臀部或大腿。 许多糖尿病患者需要每日皮下注射胰岛素2~4次控制血糖,有些患者经过长期的胰岛素治疗出现局部皮下硬结,皮肤感染,疼痛增加等情况,很多患者因此考虑放弃胰岛素注射治疗。这些都是由于没有正确选择胰岛素注射部位而导致的。 胰岛素的常用注射部位包括上臂外侧、腹部、大腿外侧、臀部等,其中腹注射胰岛素吸收最快,臀部注射吸收最慢,肢体介于二者之间。可以根据距离吃饭的时间选择注射部位,如果吃饭提前可选择腹部注射;延迟可选择臀部注射。

糖尿病人如何正确注射胰岛素

糖尿病人如何正确注射胰岛素 正确注射胰岛素对糖尿病人来说至关重要,国内外专家都提倡糖尿病人早期使用胰岛素治疗,可见胰岛素对糖尿病治疗的重要性。由于糖尿病需要终生治疗,所以就要求糖尿病人自己学会注射胰岛素。不正确的注射胰岛素会导致血糖波动较大,或造成皮肤发炎甚至破溃。那么糖尿病人自己如何正确注射胰岛素呢? 首先,针头应每次更换。很多患者为了省钱同时也觉得自己的胰岛素反正是自己专用的,就会反复使用一个针头,事实上所有的针头都是依照一次性使用标准生产的,重复使用3 次以上就会使针头产生倒刺,在推进拉出的过程中刺激皮下导致皮下脂肪增生,不利于血糖控制的效果。针头更忌混用,切勿多人共用针头。 其次,注射部位每次更换。胰岛素注射部位为上臂侧面及稍向后面、大腿前侧及外侧、臀部、腹部,而在硬结处、瘢痕处和脐周5厘米内不能注射。胰岛素是一种生长因子,反复在同一部位注射会致皮下硬结,影响正常吸收。应该是在腹部、上臂、大腿和臀部不同部位间轮换注射。并且避免在一个点上反复注射,最好与上次的注射点距离约1手指宽度。 掌握正确的注射方法尤为重要,注射前应先用酒精棉球消毒注射部位皮肤,不建议用碘伏消毒。糖尿病人抵抗力非常低,消毒不规范很容易造成局部感染,而且难以愈合,消毒范围以注射部位为中心5cm见方。胰岛素是皮下注射,注射时用一只手轻轻捏起注射部位2~3厘米宽的皮肤,另一手握胰岛素注射器,将针头以45°~90°角快速刺入注射部位,推注药液,然后放松提起的皮肤。特别要注意的是,推注药液后不能立即拔出针头,应推注药液后继续保持针头停留10秒以上,这样才能保证胰岛素充分吸收。 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逐年上升,胰岛素的使用量大幅度增多,胰岛素已成为许多糖尿病病人的终生伴侣。糖尿病患者一定要重视并学会如何正确注射胰岛素,只有正确注射胰岛素才能取得最佳疗效。

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的护理

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的护理 标签:糖尿病;胰岛素;护理 糖尿病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一组慢性高血糖为公共特征的代谢异常综合征。随着人口老龄化、生活方式和生活水平的改变,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日益威胁着人们的健康,使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越来越多。现将笔者所在科室使用胰岛素治疗的68例2型糖尿病患者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糖尿病患者68例,其中男41例,女27例,年龄最大85岁,最小21岁,住院天数最长达35 d,最短12 d。 2护理体会 2.1心理护理长期的血糖波动使患者产生焦虑和恐惧心理,应多安慰患者,使患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心态稳定,配合治疗。强调糖尿病可防可治,解除患者的思想负担。初次皮下注射胰岛素的患者,担心会成瘾,向患者说明胰岛素治疗的目的和意义,并举例说明,消除患者的心理障碍,使患者心情愉快的接受治疗。 2.2使用胰岛素的护理 2.2.1胰岛素的注射工具有胰岛素专用注射器、胰岛素笔、胰岛素泵3种。专用胰岛素注射器,注射器上直接表明胰岛素单位,减少发生剂量错误;胰岛素笔是一种笔式注射器,胰岛素笔直接装入笔内,不需抽取,易于携带;使用胰岛素泵时,将短效或超短效胰岛素装入其储药罐内,按预先设定程序注入体内,也可餐前追加负荷量。 2.2.2使用胰岛素的注意事项(1)胰岛素的分类有人胰岛素、动物胰岛素两种,剂型有短效、中效、长效三种。(2)吸药顺序:长、短效或中、短效胰岛素混合使用时,应先抽短效胰岛素,再抽长效胰岛素,然后混匀,切不可逆性操作。(3)胰岛素的保存:未开启的胰岛素放于2 ℃~8 ℃冰箱保存,切忌冷冻。使用中胰岛素在室温(25 ℃左右)下保存一个月,避免高温及在阳光下暴晒,旅行外出可将胰岛素放于胰岛素专用(冷藏)包内保存。(4)注射部位的选择与更换:注射部位可选择上臂、臀部、大腿前侧、腹部等,硬结、瘢痕处不能注射。注射部位要经常更换,长期注射胰岛素可引起局部皮肤反应,红肿、皮下脂肪萎缩或增生,出现硬结应行热敷或理疗。注射同一区域,两次注射间的距离在2 cm以上。(5)注射胰岛素时用乙醇消毒胰岛素瓶盖瓶塞,如为混合胰岛素应轻轻揉搓滚动混匀后在进行注射。短效胰岛素于餐前0.5 h皮下注射。(6)注意监测血糖,如发现血糖过高或过低,应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胰岛素治疗护理常规

胰岛素治疗护理常规 1、胰岛素保存未开封的胰岛素置于2—8℃保存,使用中的胰岛素笔芯在常温下(不超过25℃),保存不超过1个月,普通胰岛素开启保存2周,避免震荡、受热或阳光照射,冷冻后胰岛素不可再用。 2、注射前向患者解释胰岛素的剂型、注射目的和方法,嘱咐患者准备好食物并在注射后在适当时间进食。 3、注射时间短效及其预混胰岛素于餐前30分钟注射;速效及其预混胰岛素于餐前10分钟注射;中效胰岛素一般睡前注射;长效胰岛素注射时间一般与进食时间无关,只需每日定时注射。 4、抽药预混、中效胰岛素使用前必须充分摇匀,如需将短效与中效胰岛素混合使用,先抽短效再抽中效胰岛素。 5、注射部位宜选择上臂、大腿前外侧、腹部(避开脐周2cm内)及臀部等部位皮下注射,有计划地更换注射部位,建议每天同一时间同一部位,每周左右轮换注射部位,每次注射点应与上次注射点至少相距1cm,避免在一个月内重复使用同一注射点。另外,应根据使用的胰岛素种类选择相应的注射部位,如使用短效胰岛素或预混胰岛素时,优先选择腹部;睡前注射的中效胰岛素优先选择臀部或大腿。 6、注射避开硬结、破损处,使用75%乙醇消毒,若注射部位产生硬结,可局部热敷,暂停注射该部位,中效及预混胰岛素注射前上下摇匀呈云雾状,注射前排气至针尖处滴出一滴药液为准。 7、进针方法针头长度≤5mm可垂直进针,>5mm需捏起皮肤垂直进针,体质消瘦或针头>8mm应与皮肤45°角进针。 8、使用胰岛素注射笔注射,推注完毕不可立即拔针,需停留10秒后在拔针,注射完毕立即取下针头,置于锐器盒。 9、不良反应的观察主要观察有无低血糖及皮下脂肪萎缩、胰岛素过敏等。每日两次使用预混胰岛素患者,早餐后5小时左右督促患者进食中餐,预防发生低血糖。 10、加强健康教育及心理疏导,重视血糖监测,教会患者低血糖的预防及自救方法。

糖尿病患者注射胰岛素的护理

糖尿病患者注射胰岛素的护理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摘要】目的总结胰岛素注射的技巧及护理经验。方法针对不同种类胰岛素的注射方法及注意事项与护理。结论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理想,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糖尿病;胰岛素;注射;护理 糖尿病(DM)是多种原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紊乱。高血糖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作用缺陷,或两者同时存在而引起。胰岛素是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最佳的药物之一。由于糖尿病是一种需要长期治疗的终身性疾病,加上有些患者是在家中自己注射,因此,护士、患者及家属,必须了解和掌握胰岛素的使用方法及有关事项。 1临床资料 2010年6月至12月,我科共收治2型糖尿病患者30例,其中男性10例,女性20例,年龄在56~96岁,平均73岁,使用胰岛素注射治疗,结合糖尿病治疗的其他四个环节(教育、饮食、运动、监测),血糖控制良好,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2胰岛素宣教 2.1注射前首先要确认所用胰岛素的规格 胰岛素治疗时,一定要了解所用胰岛素注射液的浓度、规格,以免因为抽吸剂量错误导致误打,造成患者高血糖或低血糖。一般来说,瓶装胰岛素的规格是400U/10ml,即每1ml注射液中含有40U 胰岛素;胰岛素笔芯规格是300U/3ml,即每毫升注射液中含有100U 胰岛素,千万不能将瓶装的胰岛素抽到胰岛素笔芯中使用。胰岛素笔芯也只能使用配套的胰岛素笔注射。 2.2储存 尚未使用过的胰岛素应冷藏于2~8℃的冰箱中,不要太靠近冷冻室,冷冻后的胰岛素不能使用。使用时温度在2~30℃的地方均可,但必须避开阳光及过热,以防失效。我科使用的精蛋白生物合成胰岛素注射液(预混30R)——诺和诺德说明书介绍:开始使用后,本品可在室温下(不超过30℃)存放6周。具体使用中的胰岛素可存放多少周,可参看产品使用说明书。使用中的胰岛素笔芯,存储条件许可,可随身携带保存,方便使用。 2.3检查胰岛素质量 短效胰岛素、长效胰岛素类似物均为无色、澄清溶液,一旦混浊或液体变黄,就不能使用;中长效胰岛素或预混胰岛素,一般呈均匀的乳白色混悬液,一旦出现团块状沉淀物,不能摇匀则不能使用。另外,过期的胰岛素不得使用。 2.4注射器使用

胰岛素注射方法及储存

泸州医学院附属中医医院 胰岛素注射方法及储存 一、胰岛素注射的步骤? 1.注射前清洁双手,确定吃饭的时间。 超短效胰岛素:如诺和锐、优泌乐,一般在餐前5~10分钟注射(餐前立刻注射或者餐后立即注射均可)。 短效胰岛素(R)或含短效与中效成分的预混胰岛素(30R、50R)一般在餐前15—30min注射; 中效胰岛素(N):一般在晚上睡前注射。长效胰岛素(来得时):作用时间可维持24小时,只需每天注射一次,可在每天的任何时间注射(只要每天的注射时间固定即可),一般选择夜间睡前注射,不受进餐时间的影响。 2.核对胰岛素的名称、剂型,检查是否在有效期内,检查胰岛素的外观有无异常。 3.根据使用的胰岛素注射工具的不同,准备相应的物品,如专用注射器、胰岛素笔、针头、75%的医用酒精及医用棉签等。 4.选择注射部位,人体适合胰岛素注射的部位有腹部、大腿外侧、上臂外侧和臀部外上侧。 5.使用胰岛素注射工具准备注射的胰岛素 (1)使用胰岛素注射器:75%酒精消毒胰岛素瓶的橡皮塞,用专用胰岛素注射器抽吸胰岛素,排气,调节胰岛素剂量。如果所用的胰岛素是混悬胰岛素,在抽吸前要充分混匀胰岛素。 (2)使用胰岛素注射笔:75%酒精消毒胰岛素笔芯前端的橡皮膜,安装针头,排气,调节胰岛素剂量。如果所用的胰岛素是混悬胰岛素,在排气前要充分混匀胰岛素。 6.使用75%酒精或消毒棉片消毒胰岛素注射部位的皮肤。 7.快速进针,注射应保证在皮下进行,避免误入肌肉层。必要时用拇指和食指,或加中指捏起皮肤,然后注射,使注射确保在皮下层。 8.快速进针后,缓慢匀速注射药液。如果是使用胰岛素笔注射,注射完毕后针头在皮下停留至少10秒。

糖尿病病人注射胰岛素注意事项

糖尿病病人注射胰岛素注意事项 1.胰岛素的存放温度要求:胰岛素存放温度应该在2~8度,过高或者过低都会直接影 响胰岛素的使用期限,甚至失效,应该避免受热或阳光直射,不能冰冻。如果不能正确存放,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胰岛素的治疗效果。 2.关于胰岛素制剂、类型:胰岛素制剂从作用时间上分为超短效、短效、中效、长效、 超长效和预混,预混胰岛素根据中、短效胰岛素的比例有30R(内含30%短效胰岛素)、50R(内含50%短效胰岛素)。胰岛素剂型有瓶装和笔芯两种:瓶装胰岛素为10ml内含400单位胰岛素,0.1ml内含4单位;而笔芯胰岛素一支为3ml内含300单位胰岛素,0.1ml内含10单位胰岛素,如同样为短效胰岛素笔芯胰岛素剂量是瓶装剂量的2.5倍。因此笔芯胰岛素不能用1ml注射器来抽吸注射,必须安装在胰岛素笔芯内方可使用。 3.胰岛素注射部位及注射的轮换原则、不同部位的胰岛素吸收快慢:人体的皮下均可 注射胰岛素,但最好选择远离关节、神经及血管的部位,如上臂外侧、腹部、大腿前外侧、臀部外上1/4。不同部位胰岛素吸收由快到慢,依次为腹部、上臂、大腿、臀部。 4.各类胰岛素的起伏及达峰时间:这对观察胰岛素的疗效和低血糖反应有着重要的作 用。胰岛素治疗方案是根据其药代动力学而制定的,如超短效胰岛素类似物诺和锐,皮下注射即刻起效,故可以进餐时注射;而短效胰岛素(诺和灵R),皮下注射后30min起效,2~4小时达高峰,持续时间6~8小时,故每日三餐前30min注射;中效胰岛素皮下注射后2~3小时起效,8~12小时作用最强,故可临睡前注射来控制次日空腹血糖;预混胰岛素(精蛋白锌胰岛素、精蛋白锌重组人胰岛素)由于是短效和中效的混合,故可早晚一日两次餐前30min皮下注射。 5.选用腹壁注射胰岛素的优点:1)腹部对胰岛素吸收速度均衡,可防止血糖浓度波 动过大2)可减少运动对胰岛素吸收速度的影响3)腹部注射可选面积大,患者自行注射方便,可在腹壁行多点皮下注射。 如何对糖尿病病人实施健康教育 根据病人的个性心理特征,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对于满不在乎的病人,我们除宣教疾病的基本知识外,重点强调其危害性,使之重视所患疾病;对于惶恐不安的病人,我们首先安慰病人,着重讲解情绪与疾病的关系;而对于沉默寡言、消极逃避的病人,我们耐心的开导、关心体贴,并请病情控制良好的其他病人现身说法,增进其战胜疾病的信心。教育内容要制定标准的、切实可行的糖尿病教育计划,内容丰富、通俗易懂的健康宣教材料;便于记录、整理、评价的糖尿病健康教育表格。教育方法有:1)主动接触病人,积极进行交流:病人一入院,护士热情接待,自我介绍,为其测量生命体征、身高、体重,详细讲解病区环境、设备,主管医生、护士长,并询问病人有何要求,增进病人的信任。2)采取多种形式教育:问答式教育;随机性教育;如输液、发药时为病人讲解药物的作用、用法及副作用等;课堂式集体化教育:每周指定一天下午定为糖尿病健康教育日,分别由专科医生、护士长、护士向病人及家属介绍糖尿病的预防、治疗、饮食、运动等相关知识,并及时解答病人的提问;出院健康教育:在病人出院的前两天,为其系统地讲解糖尿病的自我监护常识,并在出院当天要求病人及家属复述重点及注意事项,演示指测血糖及胰岛素的注射,解答病人出院前的疑问并定期电话随访。 胰岛素治疗中低血糖发作的相关因素 1.饮食不当:因呕吐、腹泻以及进食减少过者合并有胃轻瘫等并发症,影响食 物的吸收;空腹饮酒;延迟进食如空腹状态下进行一些用时较长的特殊检查

如何指导糖尿病患者注射胰岛素的健康教育

如何指导糖尿病患者注射胰岛素的健康教育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2.308 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胰岛素注射方法、部位选择、注意事项、注射前准备及胰岛素的保存等知识教育,从而提高其胰岛素的注射技能,有效避免因注射不当造成的胰岛素吸收速率不同,血糖控制不稳定的人为因素和感染硬结发生,为有效控制血糖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1胰岛素注射知识教育 1.1注射前准备。指导患者根据自己所用胰岛素剂型的作用特点选择注射时间,注射前先洗净双手,并检查笔芯剂型、药液质量以及笔芯有无破损,再装笔芯于胰岛素笔中,安装好针头,将药液摇匀后取下针帽,转动剂量调节钮,调节2 个单位胰岛素排尽空气,再调节至所须的剂量。注射前要充分排气,方法是针尖朝上轻轻推动注射键,直到有一滴饱满的药液挂在针尖上。如果排气不充分,会导致注入药量不准,影响血糖达标。 1.2注射部位的选择。选择皮肤松软的部位如上臂、大腿、臀部、腹部等,用酒精棉签消毒皮肤,待挥发后(1?2min )用手捏起或按平皮肤以固定注射部位,将注射针头与皮肤呈45 C 角刺入,按下剂量调节钮注射胰岛素,见剂量单位回归“ 0”,用消毒棉签轻轻按压注射部位数秒钟,注意不要按摩,以免损伤皮下组织或造成胰岛素渗出。如果是偏瘦型的患者,需用大拇指和食指C 型捏起皮肤垂直注射。药液推完后不要立即拔出针头,应停留10 秒

钟,保证药液全部吸收。注射部位选择应没有硬结、伤口、感染和瘢痕。注射部位要轮换,两次注射点相距最好是2 厘米,每周注射大轮换,如腹部、上臂、大腿等部位轮换,也可同一部位对称轮换,如左右侧腹部、左右上臂等。注射部位用75%的酒精消毒,消毒范围直径5?6厘米,不可用碘酒消毒,碘和胰岛素的相互作用会降低胰岛素的效果。在更换注射部位时特别应注意胰岛素在不同部位注射起效时间的不同,腹部吸收最快,其次分别为上臂、大腿、臀部,更换注射部位时要相应调整胰岛素注射剂量并密切监测血糖变化情况。 1.3注射时间选择。胰岛素分为速效、短效、中效、长效等不同的类型,应根据胰岛素的不同类型选择注射时间。速效型在每餐前注射,短效型在用餐前15?30 分钟时注射,中效型在每天晚上9?10 点钟睡觉前注射,长效型在每天的固定时间注射。胰岛素注射时间选择的原则是见饭打针,不可打针后等饭,打针后要避免剧烈活动,以防止低血糖发生。 注射完毕后,应立即取下针头,针头要一次一换,不可重复使用。重复使用会导致针头钝化和堵塞,不仅增加疼痛感,导致皮下形成硬结而影响胰岛素的吸收,而且会造成“空打”,影响注射剂量的精确性,严重的可能出现感染、断针等。应注意在不使用时一定要盖上针帽,不要让针头接触到药物和皮肤以外的其他物品,防止意外接触到其他物品造成的污染。 2指导患者胰岛素的保存所有的胰岛素都不能暴露在阳光下,对于未打开的胰岛素,无论是哪一种,都应贮存在2?8C之间,没

25考点串讲-内科护理(十六)

1.下列哪种情况适宜用磺脲类降糖药治疗 A.1型糖尿病患者 B.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 C.轻、中度2型糖尿病者 D.合并妊娠者 E.合并严重感染 【答案】:C 【解析】:考察2型糖尿病的治疗原则。磺脲类:直接刺激胰岛β细胞释放胰岛素,适用于轻、中度2型糖尿病,尤其是胰岛素水平较低或分泌延迟者。 2.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神经病变是 A.周围神经病变 B.神经根病变 C.自主神经病变 D.脊髓病变 E.颅神经病变 【答案】:A 【解析】:考察糖尿病的并发症。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神经病变以周围神经病变最为常见。表现为四肢麻木、刺痛感、蚁走感、感觉过敏或消失。晚期运动神经受累、肌张力下降、肌无力、肌肉萎缩以至瘫痪。 3.患者女性,58岁,最近出现三多一少症状,测血糖诊断为糖尿病,护士在指导其饮食时,错误的是 A.按医嘱规定的饮食量进餐 B.患者无饱足感应增加饭量 C.控制糖类饮食 D.定时、定量进餐 E.为饱腹可食用低糖高纤维素蔬菜 【答案】:B 【解析】:考察糖尿病的饮食护理。饮食治疗目的在于维持标准体重,保证未成年人的正常生长发育,减轻胰岛负担,降低血糖。不论糖尿病的类型、病情轻重,

也不论是否应用药物治疗,所有糖尿病病人都应严格和长期执行。饮食治疗应以控制总热量为原则,实行低糖、低脂(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适当蛋白质、高纤维素(可延缓血糖吸收)、高维生素饮食。饮食治疗应特别强调定时、定量。 4.长效和短效胰岛素混合使用时,应先抽短效(正规)胰岛素是为了防止 A.加速胰岛素稀释 B.增强胰岛素降解 C.易发生中和反应 D.丧失瓶中剩余短效胰岛素的速效特性 E.降低长效胰岛素的药物疗效 【答案】:D 【解析】:考察糖尿病胰岛素的护理。两种胰岛素合用时,应先抽吸正规胰岛素,后抽鱼精蛋白锌胰岛素,因为前者为酸性,其溶液不含酸碱缓冲液,先抽正规胰岛素则可避免针头上的鱼精蛋白锌胰岛素混到瓶中酸性正规胰岛素中而影响其速效特性。 5.某糖尿病患者,首次使用胰岛素,对其进行胰岛素应用指导时,下列哪项不妥 A.采用1ml注射器 B.使用时保存在室温20℃以下 C.剂量必须准确 D.短效胰岛素在早饭前1小时注射 E.注射部位应经常更换 【答案】:D 【解析】:考察糖尿病的胰岛素护理。短效胰岛素一般在注射后30分钟开始起效,因此必须强调在进餐前半小时注射。注射过早,可引起低血糖。 6.与糖尿病发病有关的环境因素不包括 A.都市化生活 B.高热量饮食 C.缺乏体育锻炼 D.高脂肪饮食 E.高蛋白饮食

胰岛素治疗的护理

胰岛素治疗的护理 教学目标 1.掌握胰岛素不良反应的观察,处理及其预防 2.熟悉胰岛素治疗的注意事项 3.了解胰岛素治疗的适应症及常见胰岛素制剂类型 一胰岛素治疗的适应症 1.1 型糖尿病 2.妊娠糖尿病 3.2 型糖尿病(T2DM)- 有适应症时:原发或继发磺脲类药物失效;合并糖 尿病急性并发症;外伤、手术治疗时;合并严重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初诊断糖尿病血糖过高者的短期替代治疗;单用口服降糖药难以达标者 4.其他类型糖尿病–有适应症时 二制剂的类型 1.按作用的快慢和维持作用时间可分为超短效(诺和锐),短效(普通胰岛素)中效,长效(来的时)四类,近来也使用中短效预混胰岛素 2按胰岛素来源分为动物胰岛素和基因工程合成的人胰岛素 三,使用原则:胰岛素的使用必须在一般治疗和饮食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的,根 据血糖和尿糖来调整剂量,通常采用联合用药,比如胰岛素加药物,中短效胰岛素结合使用 四注射的途径: 1静脉注射:通常是指静脉输入小剂量胰岛素,即以每小时每公斤体重0.1U的速度输入体内降低血糖。 2皮下注射:其注射器有胰岛素空针、胰岛素笔、胰岛素泵。 五使用胰岛素的注意事项 1注射剂量应准确:应使用1ml针筒。 2注射时间应准确:普通胰岛素于饭前半小时注射。 注射方法应正确:采用皮下注射法。 4注射部位应正确:选择上臂三角肌、臀大肌、大腿内侧、腹部等部位。经常更换注射部位 5抽药方法应正确:长、短效胰岛素混合使用时,应先抽吸短效胰岛素,再抽取长效胰岛素。 6严格无菌操作,注药时不要过快,注射完毕时要停留十秒左右,然后退一半的针再停留几秒最后拔针 7药物保存应正确:冷藏保存、勿震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