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整理——2012年级各讲思考练习题

整理——2012年级各讲思考练习题

整理——2012年级各讲思考练习题
整理——2012年级各讲思考练习题

2012年级各讲思考练习题

(《中国史学史》思考练习题

知识、能力、时间有限。。。。只是大概弄了出来。弄得很不好,各位再根据自己的理解简单整理一下吧!)

第一讲导论

1、史学史学科的具体任务

A、清理史学遗产:是史学史研究的基础工作

B、阐明史学演进过程

C、揭示史学发展规律

2、研究中国史学史的意义或建设史学史学科体系的作用

(1)、有助于历史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学科的三要素之一

(2)、有助于其他学术史研究,专门史研究的全面与准确

(3)、为建立和丰富史学理论提供必要条件:对本科发展的重要参照意义。

(4)、中国史学史的研究,应在端正历史学学风上发挥重要的作用具备(5)转播真实、准确、深刻的知识,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的作用,也能够直接提供历史的鉴戒。通过中国史学史的研究,批判地汲取这种勤奋精神、刚正风范、社会责任感与历史责任感,对于各种共则岗位的人们都有正面的激励作用。

3、“新史学”

1902年梁启超发表了《新史学》,指出:“中国之旧史”有“四弊”,“一曰知有朝廷而不知有国家”,“二曰知有个人而不知有群体”,“三曰知有陈迹而不知有今务”,“四曰知有事实而不知有理想”提倡“新史学”,标志着史学、人文学科的研究,也正在经历一场转变,与传统向近代转变相呼应,表现了学人的学术觉醒。20世纪初期的“新史学”共同的特点:

1、认为历史是不断进化的,不是循环的、退落的。

2、史学的意义是研究历史发展的“公理公例”。

3、坚决摈弃旧史学以王朝更替和一姓兴衰为核心的做法,而主张以“叙述人群进化之现象”为主旨,写民史、社会制度史、文化史等等。

4、注意史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认为历史研究要借助于他种学科。

4、梁启超提出中国史学史的研究内容(八项)

历史观;史学思想;历史编纂学;官方史学及其相关的制度与举措;史家的史学活动;史学评论;史学与其他社会因素的联系与相互影响;史学发展的社会运行机制

5、中国史学史学科产生后各发展时期的特点

草创时期(30~40年代)

在一些高等学校史学系开设了中国史学史课程;同时,有许多关于中国史学史的专题研究论文发表出来,有的研究者写出了综论性质的论文,有的研究者写出了比较系统的中国史学史讲义,还有一些研究者公开出版了中国史学史专书。

沉寂时期(50年代)

除了金毓黻的《中国史学史》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了修订本(1957年)以外,几乎没有新的著作问世。

活跃时期(60年代前期)

1961年,全国文科教材会议的召开,唤起了人们对中国史学史研究的记忆和热情。60年代初,北京、上海、广州、济南、西安等地史学工作者先后召开座谈会,就中国史学史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盛况可谓前所未有。讨论的问题,大多集中在内容、对象、分期、研究的目的、教科书的撰写原则与方法等

再度沉寂时期(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期)

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无情地遏制了六十年代初良好的发展势头。中国史学史研究从此被搁置了10年之久。

建设时期(70年代末至今)

第一是起步快。

第二是研究队伍的扩大。

第三是研究领域的扩大。

第四是研究成果丰硕。

第五是加重了理论色彩。

6、2、在中外史学的比较中探究史学的发展机制

1)通过比较我们可以发现中西史学具有基本理念的相同之处,其一

是都具有记史求真的史学价值,其二是都具有对于历史学社会功能的重视。

2)历史记载的真实性与历史撰述的社会功用之间的矛盾,是传统史

学发展的内在动力。

3)将古代中国与日本和西方的史学进行异同比较,可以发现中国传

统史学的显著特点是具有制度化、组织化、纳入政治机制并且连续发展的官方史学,从而形成官方史学与私家史学的双轨发展。

4)中国传统史学和西方古典史学在发展进程中,内在矛盾的运行方

式是不尽相同的。中国史学中经世致用的观念就上方,而西方历史著述的社会功效比较看重。

5)史学发展内在的求真与致用的矛盾,终究会使史学逐步强化其学

术性,走向史学的专业化,最终会形成相对独立的历史学社会系统,在学术层面,史学的宗旨应当是求真、求是与求新。

第二讲先秦史学

1、历史传说的内容及其价值

价值:1. 反映了氏族社会人们的历史意识.或多或少保留

了一些真实的历史内容.

2. 文字产生后,经整理加工记载,成为史学家探索,

揭示先民初期社会历史面貌的重要资料.

3. 所反映出来的氏族社会人们对自然,社会,神和

人及其关系的原始意识, 影响着文明时代史学家

历史观点的发展和史学的面貌.

内容:传说是当时人们的历史意识的反映,是远古人们传述历史的古老形式.主要有有关氏族社会里的英雄人物的故事.有二类:

A. 战胜自然灾害和生产取得成就的传说.

B. 氏族,部落间原始战争的传说

1、史学产生的条件

1、文字发明

2、书写技术进步(石器、骨器、木竹器、陶器、青铜器、铁器、纺织技术)

3、出现历法(在夏以前,历法就产生了。到了夏代,历法已经相当精密了,孔子主张“行夏之时”)

4、国家的出现,统治阶级需要史学为它服务。社会大变动、大事件引起系统性描述和记载的冲动。

5、自觉记史意识与记事求真理念----巫史分离,史官文化成长的必然结果。文明初期阶段,在追忆往事而逐渐形成文字撰述时有了普遍的自觉记史意识与记事求真理念,并以此理念转化为现实、立足于社会,历史学才真正萌发。

2、《诗经》在史学上的价值(意义)

1.本身就有许多记载历史内容的作品.反映出周族兴衰的历史.

文史不分.以文证史.

2.作品中体现出了重视历史鉴戒思想.

与周公重视历史经验的总结一致.

3.因是文学作品,对时间记载不确切,对地点和人物的表述笼统夸张.

但是,对后来史学在传记和纪事本末方面发展有创始作用.

2、从卜辞到国史时期历史记载形式和历史意识的发展情况

历史记载形式:1).卜辞: 即刻在龟甲兽骨上的占卜记录.内容涉及:农事畜牧,年成丰欠,畋猎战争,神祖祭祀,天文历法,王朝世系,国家制度,阶级状况。2)、金文:即铸在青铜器上铭辞.故称铭文或钟鼎文。内容: 反映当时的王臣庆赏,贵族纠纷,财产关系为主.记载事情比较详细,具体. 反映出文字由简而繁的过程和历史记载

从不自觉到初步有了自觉意识的发展过程.

在表述形式上也反映出历史记载的萌芽状态.

因此,自觉的历史记载意识的萌芽,历史记载形式的萌芽,是卜辞,金文记载对中国史学产生的贡献

《尚书》:

是中国最古老的文献资料汇篇.

《尚书》内容:

所记都是商,周王朝的大事,不像卜辞,金文记载那样的片段和细

碎.

汇集了商,周王朝的训诰和追述古代的史篇.

《尚书》的特点:

1.以记言为主.

2.时间记载不明确.意义:发展了金文记载中的自觉历史意识和历史鉴戒观念.

1、本身就有许多记载历史内容的作品.反映出周族兴衰的历史.

文史不分.以文证史.

2. 作品中体现出了重视历史鉴戒思想.

与周公重视历史经验的总结一致.

3. 因是文学作品,对时间记载不确切,对地

点和人物的表述笼统夸张.

但是,对后来史学在传记和纪事本末方面

发展有创始作用.

国史的表现形式:有三种.

1. 只记某时有某事发生.

写出史事的过程.

记言.或以记言为主, 记事又记言.

国史兴起的意义:

意味着中国史学经历过漫长的萌芽时期后已

破土而出了.

A.初步形成了历史记载的基本形式.

即:按时间的发展顺序记事的形式.

B.初步确立了“君举必书”的记事原则.

C.从认识历史对现实的鉴戒作用到认识到国史

的社会作用.

D.历史记载已开始重视德刑礼义的社会内容.

1.历史记载由王朝而公室,由公室而私家

不断下移的倾向.

2.历史记载的内容和形式出现多方面发展

的倾向.

内容丰富:除记贵族活动外,私家活动.

形式繁多:世,令,语,志,训典,春秋

最终促成私人修史出现,私人修撰历史

3、殷鉴-的主要内容体现在哪些方面

殷鉴——中国上古理性思维的曙光

主要表现

第一天命转移的观念。达成了两点重要的认识:其一是上天成了制约王权的力量,君主不能为所欲为;其二是承认改朝换代的合理性,说明了天命的归宿。

第二“敬德”以修人事的观念,是表达中国上古哲理性政治观念的主演标志之一。

第三“保民”的观念,产生了重视民众的思想。

第四将“殷鉴”观念具体化。

可以看出,周初统治者已经从多种角度总结历史,通贯的考察夏、商到周文王、周武王的历史发展,从中概括一些政治经验和教训。因此,周初统治者的历史认识,是最早的理性思维,其“敬德”、“保民”观念以及对天人关系的新见解,皆是从历史思考中得出的。

4、《春秋》的属辞比事.与“春秋笔法”

比事:

1. 在史事和时间的关系处理上逐年编次. (编年史)

同时在诸多史事中比其大小轻重而作取舍.

属辞:

2. 在体例上有要求 (笔法) .又有缀辑文辞上的要求.

重视表达含义及态度, 同时既重文采, 又重文辞.史事与文辞相结合, 客观反映当时政治活动状况.

春秋笔法:又称微言大义,指行文中虽然不直接阐述对人物和事件的看法,但是却通过细节描写,修辞手法和材料的筛选,委婉而微妙地表达作者主观看法。

5、《春秋》的价值和影响

1)《春秋》为中国古代史学的发展铺垫了日趋繁荣的坦途。

2)《春秋》成为儒学的经典,在汉代公羊学派的鼓吹中,尊崇到吓人的程度,此后经学《春秋》学长盛不衰。

3)认定孔子修《春秋》。是在根本原则上认可私家修订国史,这是对私家史学最大程度的承认。

4)据说孔子修《春秋是》对历史人物给予华衮斧钺之褒贬。

1.寓褒贬于记事的“春秋笔法”是最突出特点。对后人在史书和文学作品写作上产生很大影响。

A. 史学家领悟到修史应该有严格明确的倾向性。

B. 文学家体会到遣词造句力求简洁而义蕴深刻。

(但是,刻意求深,也难免造成文意晦涩的弊病。)

2.是一部最早摆脱天,神羁绊的专门史书.

虽在此前已有国史撰写,但是,没有形成能够反映一个历史时期的专书.春秋是史学史上的一个创举.

6、《左传》一书的特点

A. 开创了“文史结合”的传统,发展了历史叙事散文.

《左传》以《春秋》的记事为纲,增加大量的历史事实和传说, 叙述了丰富多彩的历史事件,描写了形形色色的历史人物。

B. 发展了《春秋》笔法,通过对事件过程的生动叙述,

人物言行举止的展开描写,来体现其道德评价。

不再以事件的简略排比或个别字的褒贬来体现作者的思想倾向。

C 创立了一种新的议论形式,即在叙事中或叙事结束后

直接引入议论。

以“君子曰”、“君子是以知”、“孔子曰”等来对事件或人物作出道德伦理评价。增强叙事感情色彩.

7、先秦历史观的演变

一、历史观

(一)天命观和人事观。

(二)历史循环论

(三)邹衍五德终始论

(四)历史进化论

二、史学思想

战国时期史学思想的特点是强调史学为现实政治服务。春秋时期的史学还是从以前的史事中吸取教训而为政治服务,战国时期则是为了服务于现实政治而有意识地写一部历史书(借鉴作用、劝善惩恶、古为今用)

诸子对历史知识的运用

A、重视历史知识的学术渊源和思想基础

B、对历史知识的运用与方法

运用历史知识来说理,这是普遍的一种方式。其中,墨子、孟子、韩非尤为突出。

C、诸子对于历史知识运用的两重特性。

第三讲秦汉史学

1、汉初君臣论历代兴废

陆贾著《新语》; 贾谊著《过秦论》三篇;

贾山著《至言》;

评价和意义:

A. 总结秦亡教训一再被提出,有效地促进生产恢

复和发展,奠定了汉武帝鼎盛时期的到来.

B.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强盛时期的到来,与重视历

史反思,总结教训的智慧直接相联系.

2、两汉史家类型及其特点

A.史论家:汉初为多,代表者为陆贾、贾谊、贾山。

B.撰史家: 如司马迁、班固、刘珍、蔡、荀悦;除荀悦《汉纪》为编年体外,其他均依纪传体著书。

C.历史文献整理:刘向刘歆父子。

特点:

1、史学思想逐渐正统化

2、著史目的明确化

3、史书体例规范化

4、官方修史制度化

3、司马迁”成一家之言“的主要内容

A.回答天意与人事之间的关系.

B.探究古今历史演变趋势.

2.编纂思想:

1) 通古今之变的体现:

A) 实行详今略古的原则.

B) 提出承敝通变观点.重视历史的发展变革.

C) 提出见盛观衰观点.强调要善于总结经验.

2) 究天人之际的体现:

A.对当时流行的天人感应观点有自己的看法. 认为: “天人感应”确实存在.

但强调人事起根本作用.

B. 批判封建迷信思想.揭历来鬼神之事诬妄.

C. 特别重视人心向背在历史上的作用.

文化观:主张兼容百家学术的态度.在高度评价六经的同时,重视对其它学派的记述.

政治观: 反映平民阶层的政治理想.反对暴虐统治,横征暴敛,严刑峻法.关注平民阶层,歌颂舍己为人扶危济困品质

社会观: A. 重视生产活动, 重视经济 B. 主张发展工商业,主张让人们获得财富.

4、《史记》在中国史学史上的地位

1. 创造了五体配合的恰当编撰形式.

即: 纪,世家,传,表,书.首创纪传史体

2. 首开通史体例之先, 又重视记载当代史.

3. 在史料的整理和选择上方法优良.

A.有批判地对百家杂语进行取舍.

B.利用大量的档案材料.

C.重利用调查访问所得材料,与文献印证.

使《史记》史料价值大增.成文献总汇.

《史记》的历史文学成就

1. 开辟了传记文学的新天地.

善于通过人物的言语,活动和遭遇,去揭示当时的政治情况.

2.善于运用寓论断于叙事的手法.

即:对人物的褒贬不特别说,而是通过对史事的叙述引导读者自然得出.

3.擅长写人物对话, 并注重刻画人物说话的口吻,表现其神情风貌,

善写场面.

4、《史记》历史文学艺术的影响

5、《汉书》博洽的具体体现

1.这是汉书在中国史学史上的重大影响.其成就是在史记八书基础

上撰成《汉书十志》——包含了自然和社会的学问.包含了理论,技术,

自古典章.为后来的法律史,经济史,水利工程史,历史地理学,学术史

等分支学科提供了开创性的著作。成就最突出的是:《刑法志》, 《食

货志》, 《地理志》

2.对于国内外少数民族的记载是其渊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A.创立《西南夷两粤朝鲜传》,合并有关《史记》有关列传而成.

B.创《西域传》记中亚,西南亚等国历史.

3.承袭史记纪传,增多了诏疏和议论.

4.丰富地记载了西汉一代的学术.为众多学者立传.记载学术活动,人

物与学术的关系.在文字和文体方面也显得博洽.

文字: 多古字古义,导致后训诂之学兴起.

文体: 收文章诗赋,具多种文体,丰富辞藻,为后世文章家所资取.

总之, 因《史记》《汉书》, 使得中国传统史学树立起宏大规模,相当

成熟的体裁,体例.故是中国史学成长的标志.

6、荀悦的及立典五志《汉纪》其成就

立典五志:达道义,彰法式,著功勋,表贤能,通古今.

成就:

A) 建立了断代史规模的编年体.创立了连类列举的记事方法.是体例

创新之举.

B) 继承和保存了《汉书》文章的娓娓动人,摹声绘形的风格.其情节

生动,具《左传》遗风.

C)促进了《春秋》、《左传》所用的编年体形式的成熟化。成为和纪

传体并重的两种基本史学体裁。

第四讲魏晋南北朝史学

1、魏晋南北朝时期史学评论所涉及的主要问题

《文心雕龙·史传》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史学评论的代表作,是中国史学史上第一

篇比较全面系统的史学评论专文。

1、史书的“断限”问题。

2、“正统论”问题。

3、修史义例和史文繁简问题。

2、魏晋南北朝史学多途发展的具体表现

1、修史作者多。史官之外,史书作者几乎遍布地主阶级各个阶层和

各个文化部门。

2、史书数量多。

3、史书种类多。许多史书类型前所未见。

一、断代史撰述达高潮:1、陈寿《三国志》2、袁宏《后汉纪》

3、范晔《后汉书》

4、沈约《宋书》

5、萧子显《南齐书》

6、魏收《魏书》

7、崔鸿《十六国春秋》

二、通史的编纂:1、梁武帝编《通史》2、北魏元晖修《科录》

三、地方史的编纂:1、东晋常璩《华阳国志》2、北魏杨衔之著《洛阳伽蓝记》陆机的《洛阳记》袁康《越绝书》

四、传记的发展:刘邵《人物志》

五、史考的出现:蜀人谯周的《古史考》孙盛著有《异同评》

六、史注的发展:裴松之著《三国志注》

七、起居注、实录的撰修

八、谱学的兴盛

九、史学评论的发展《文心雕龙·史传》

十、专职史官的设立与史学学科的独立

3、魏晋南北朝史学繁荣的原因

1、此时期政权分立,政治动荡,当权者无暇多顾,对文化无法严格控制。

2、此时期大多数政权(南方尤盛)的选官制度为世族政治,入仕途径与门第相联系,主要是九品官人法,寒门子弟入仕较难,只能在文化上发展。

3、史学自身,在两汉时期出现了较完备的体裁,在许多方面奠定了史学发展的基础。

4、政权不断更替,历史事件层出不穷,多姿多彩,而且也使历史史实比较公开,可资利用的修史资料比较多,丰富了历史记载的内容,刺激了人们记载历史的兴趣和责任感。

5、技术进步为史书的纂写提供了便利。

4、史注有哪些方面的发展

1)早在东汉就已出现,模仿给经书做注的方法来给史书做注。注释字音、字义,然后是人名、地名、典故

2)从东汉末年到南北朝时期,史注有了较大发展

裴松之著《三国志注》开创了史注新法。除包有前人做注的内容之外,更多的则是补充史实、列举异同、考辨真伪、发表评论,实为前所未有的改创之作。其史学意义有:①不但注释音义、名物、地理和典故,而且补充历史事实,开创了史注新法。②发展了史料学的方法,提出了审查史料的意见③发展了历史考证学。④开展了史学评论。

5、魏晋民族史学著作

常璩的《华阳国志》挚虞的《畿服志》.

顾野王的《舆地志》周处的《风土记》.

盛弘之的《荆州记》谯周的《三巴记》.

常宽的《蜀记》

6、范晔的史论

A) 对东汉的治乱得失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宽则得众,得民心. 优礼异族. 广招贤才.

B) 强调人才的重要性.要政策得法,才尽其用.

要知能任使,士得用情.

C) 朴素的唯物史观倾向.

批佛教,方术. 奇谲,荒诞.天下决无鬼佛.

D) 对东汉学术史有独到见解.

评论迁,班.

E) 在人物传记的序论方面颇多精彩之处.

循史列传,酷吏列传,逸民列传,独行列传.

纵论历史演变,横评得失利害.

总之,范论言深意远,用词典雅,笔势纵放.

刘昭为书作注.

7、司马彪《八志》包含的思想

A.注重考察典章制度的变化.

郡国志: 注意东汉以来年变化.注意读史需要.

百官志: 详于职官制度变化. 并首创舆服志.

B.强调“顺礼”等级秩序.具鲜明时代特点--门阀

以“君威”, “臣仪”, “上下顺序”为核心

C.推崇“务从节约”的政治作风.

推崇汉光武帝, 批评秦始皇,汉武帝.

第五讲隋唐史学

1、“五代史志”

《五代史志》综述梁、陈、齐、周、隋五朝典章制度,与“五代史纪传体”,亦称《隋志》,是自《史记》八书,《汉书》十志以来最重要的史志著作。是贯通前五代政权的典章史,史料价值极高。虽成书较晚,仍是修前五代正史的组成部分。

2、《史通》的内容

《史通》原有五十二篇,失传三篇,现存四十九篇,其中《内篇》三十六篇,《外篇》十三篇,《内篇》是其著作的主要内容,有系统,各篇之间有关联。《外篇》是无系统的,各篇间无关联,似杂论。

《内篇》主要讲历史编纂学:史著源流、体例、类别、内容、史料的搜集和鉴别、叙述方法、著作态度

《外篇》讲史官和史书的沿革,杂评过去史书的优劣得失:史官制度、杂评史家、史著等

3、“史才三长论”

刘知幾提出做史家须具备才学识。

才是掌握文献、运用体裁体例、叙述史事的能力;

学是知道各方面知识,如史料、社会自然知识;

识是史家的器局和胆识,撰述原则,对史事的见解。

4、《通典》的特点

A. 以制度分门立目,每事以类相从,举其始终,历代沿革废置及当时群士论议得失,靡不条载.从而创立了典制体史书体裁.

B. 讲究会通,重视议论.以“典”跟“通”相连,表明作者会通之旨.

C.内容的特点:1)将食货列于首位,以经济为重。而在食货中又首列田制,重视农业。2)没有天文、历法、五行、艺文等志3)各部分的编排先后次序有其特定的用意,体现其对政治的观点

5、《贞观政要》史料学价值

A.是现存记载唐太宗年间历史较早的一部史书,因起居注、实录、国史尤显其价值。

B.吴兢长期任史官。可接触实录、国史,故能在著述中保存重要史实

C.后世许多晚出的正史著作,在所记贞观年间史事方面都不如该书详尽

6、唐初八部正史

《梁书》(56卷)、《陈书》(36卷),姚思廉

《北齐书》,50卷,李百药李百药

《周书》,50卷,令狐德棻

《隋书》,85卷,魏征、房玄龄、颜师古、孔颖达、许敬宗等

《晋书》,130卷,房玄龄

《南史》(80卷)、《北史》(100卷),李延寿著

7、类书及其隋末唐初的三部类书

《北堂书钞》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类书;

《艺文类聚》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官修类书

《初学记》30卷,分天、岁时、地、州郡、帝王等23部,313目。每目之下,依次按“叙事”、“事对”、“诗文”三个部分采撷文献。

第六讲宋元史学

1、宋朝史学繁荣鼎盛的具体表现

1、官方修史制度进一步完善。

除了延续唐制外,又新设置了一些修史机构。

起居院、时政记房、日历所、会要所、国史实录院;编修敕令所、玉牒所

2、史书数量空前增多。

宋代史部书的数量,不论部数还是卷数,在中国历史上都是一个高峰;其增长速度,为前代所无,亦为此后元明清三代所不及。

3、史书体裁多样化,并且富于创造性。

编年体史著重新崛起;纪事本末和纲目体出现;朱熹的《伊洛渊源录》,也被认为是古代学术思想史的学案体著作的滥觞。

4、史家辈出,群星璀璨。

从《四库全书总目》统计,有著作流传至今的宋代史家,不下130人。欧阳修、司马光、吕大临、袁枢、郑樵等,是其中的佼佼者。

5、“会通”思想开始成为系统的史学理论,成为史学的主流

6、史学范围进一步扩大,历史文献学获得显著的发展。

上古史、民族史、地方史、域外史、人物传记、杂史;文人别集、笔记作品中也含有大量史料。

金石学、官私目录之学、校勘、考证、辨伪、史注、类书;丛书在宋末也已出现。

2、宋朝历史考据学的成立

历史考据学是一种治学的方法,是考证的方法,通过取证来证明史事或者文献的真伪。

宋代是中国学术文化迅速发展的时期,经学,史学,文学皆有重大的进步,理学的发展,理论思维与思辨精神带来学术思想上的空前的活跃。在经学和史学上,疑古精神发扬光大,对古书的辨伪活动之中包含历史考据的内容。宋代出现大量司考书籍,这是十分重要的进展。

大量历史考据专书行世,构成历史考据学的学术规模,给后代的史学发展以不可磨灭的影响,令历史考据学得以确立而不再猥琐,后退。

王应麟《困学记闻》是宋末考据学大家、余靖《汉书刊误》、李心传《旧闻证误》

3、宋朝史学繁荣的原因

(1)宋代经济发展、社会相对稳定,为学术发展创造了一个相对比较安定的社会环境。

(2)宋代的基本国策是重文轻武。从皇帝到下层官吏都重视史事,社会上读史讲史蔚然成风,史学受到广泛的重视,从而在相当程度上促进了史学的繁荣。

(3)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雕版印刷的普遍使用和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为史书的大量印制和流通创造了方便条件,有利于史学的普及。(4)宋朝科举事业发达,读书人的队伍不断扩大,各阶层士民对史书的需求增大。宋代有些史著,本来就是为科举所著,如王应麟所作的《玉海》。

(5)前代积累的丰富的修史经验,为宋代史家提供了借鉴和启示。如《左传》对《资治通鉴》产生的影响;《史记》的“通古今之变”对宋代“会通”思想的影响;唐初设馆修史对宋初统治者重视史事的影响,等等。

4、《资治通鉴》的影响

第一在司马光编撰《资治通鉴》先篡辑“长编”方法的启示下,南宋的编年史著作出现了部置巨大、记事详密的发展方向,出现《续

资治通鉴长编》(李焘)《三朝北盟会编》(徐梦莘)《建炎以来系年要录》(李心传)——南宋三大编年史

第二司马光撰著《资治通鉴》,本就有简化历代正史记述的意图,书成294卷,仍感觉部是偏大,故又删为《资治通鉴举要历》80卷以便阅读。隐士江贽《资治通鉴节要》30卷

第三宋、元、明、清时期,续补、注释与研究《资治通鉴》的著作层出不穷。刘恕《资治通鉴外纪》10卷,南宋·金履详《资治通鉴前编》18卷,南宋·刘时举《续宋编年资治通鉴》15卷

5、宋朝所修三部纪传体“正史”

《旧五代史》,薛居正,

《新五代史》

《新唐书》

6、《资治通鉴》的优缺点

优点:

其一,可信度很高。其二,条理清晰。其三,文笔高明,既简洁,又丰富,文风前后一致,都是司马光本人的文笔风格,被评为:“无一事不用旧本,无一语同于旧本。

缺点:

其一,史事仍有错误和遗漏。其二,有严重的体例缺点。其三,文化史的内容太少。其四,怀挟私见,议论不公。

7、郑樵的史学思想

其一,主张会通,提倡编写通史,反对断代为史。

其二,反对作者在史书上议论和褒贬,主张据事直书。

其三,注重“自得”、“独断之学”,提倡修史“成一家言”。

其四,倡导求实的学风,反对空谈义理之学与专务辞章之学。

其五,主张史学要注重实践,要有实际考察。他常常观测天象、地理、昆虫草木等。

第七讲传统史学反思和总结——明清史学

1、明清传统史学反思和总结的条件

1、私家藏书之风盛行。明清两代知名藏书家多达千人,藏书动辄数万卷,甚至数十万卷。丰富的藏书为研究、总结史籍准备了物质条件。2、博古通今学者众多。明代以来出现了胡应麟、焦厷、方以智、徐光启、陈第等一大批著名学者,他们的博古倾向为后来的考据之风开了先河。

3、西学东渐。明中叶以来,资本主义萌芽开始滋生,西学渐入,利于开拓思路和改进研究方法。

4、文字狱严重。明清文字狱屡屡发生,学者噤若寒蝉,一般不敢染指近现代史籍的撰修,客观上也是兴起博古和考据之风的一个原因。

明清学者的研究和总结,成就之大、范围之广,前无古人。

2、传统史书编纂的继承和发展

1、纪传史:修成二十四史中最后两部《元史》和《明史》。

2、编年史:受《通鉴》影响,修成《宋元通鉴》、《明通鉴》等。最有名的是毕沅主编《续资治通鉴》。

3、典制史:清官修“续三通”:《续通志》、《续通典》、《续通考》。——达“六通”

清官修“清三通”:《清通志》、《清通典》、《清通考》。——达“九通”。

4、纪事本末史:进入黃金阶段。明·陈邦瞻《宋史纪事本末》清初·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

3、类书和丛书的汇编

类书。《永乐大典》《古今图书集成》

丛书。《四库全书》

4、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的内容

5、古代史学理论的系统总结

1、明末清初三大儒:王夫之、顾炎武、黄宗羲。提倡“经世致用”的史学,要求“史书之作,鉴往所以训今”。

王夫之《读通鉴论》、《宋论》

顾炎武《日知录》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明儒学案》、《宋元学案》

2、三大史考名著:王鸣盛《十七史商榷》、钱大昕《二十二史考异》、赵翼《二十二史劄记》,在史学理论上都有特殊贡献。

3、章学诚《文史通义》:代表了中国古代史学理论发展的最高阶段。

6、乾嘉历史考据学的代表人物及其著作

惠栋《九经古义》《古文尚书考》《左传补注》,在经学研究上奠定了通过古音古字的考释以明其义的治史方法。为考据学的发展又辟新的途径。《周易本义辩证》《后汉书补注》

惠栋在乾嘉考据学发展中起到了开拓性作用,他的学术宗旨是从经典的考释打开缺口,破除宋明理学的权威地位。

钱大昕《廿二史考异》《续通志》《续文献通考》具有很大的学术的价值。《十驾斋养新录》

王鸣盛《十七史商榷》具备实事求是的精神,同时也有不敢触动经义的思想局限性。《娥术编》

崔恕《考信录》

7、历史考证学的内容

1、校正文字。涉及到版本学、校勘学、文字学。一是传抄中的错误;二是明人刻书喜改字,清人便对明刻本进行考证。

2、解释文义。一字一词一句之解释,人名、官名、典制、地理、器物等解释,涉及训诂学、地理学、器物学等。

3、鉴别真伪。扯牵到史料学。

4、辨明事实。对不同记载的历史事件进行考证。

8、明代普及性史书体现的史学特点

首先明代普及性史书遵循史学规范,采取史书体式撰写编撰。

其次明代普及性史书十分注重传布历史见解,史论地位突出。

最后明代普及性史书在注重历史见解的基础上,在主导地位的理学思想的影响下,趋向于历史观点在整体上的一致性。

综上所述,明代史学的发展,形成普及性史学的潮流,这是明代史学的主要特征。

第八讲传统史学的近代化

1、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建立

中国马义“革命史学”体系的构建

代表人物:陈伯达、何干之、翦伯赞、侯外庐、邓拓、吕振羽

2、梁启超的新史学

梁启超《新史学》

构成:《中国之旧史》、《史学之界说》、《历史与人种之关系》、《论正统》、《论书法》、《论纪年》

3、历史教科书的编写

曾鲲化《中国历史》

夏曾佑《中国古代史》特点:(贯彻历史进化论思想,对中国历史阶段的划分做出重大的学术创新;具有先进,精辟的;历史见解;叙述内容有详有略,重点突出;富于严肃,深刻的历史批判精神)

4、古史辨派的思想体系与成果

“古史辨”运动的发起者和领军人物是顾颉刚

“古史辨”思想体系与主要成果(基本观点):

提出“层累地造成中国古史”的命题,指出中国上古史的许多说法是逐渐报价,层层堆积形成的,越往后所知的古史,所言古人事迹越加放大,这是最可衣的

从“层累地造成中国古史”的基本判定出发,顾继刚形成了一套缜密的寻流溯源的历史考编方法。

坚持治史求真的准则与提出“古史辨”的四大宏观结论,是顾继刚史学成就的精髓。

顾颉刚在中国上古史的考辨中还得出许多深刻醒目、惊世骇俗的具体见解

“古史辨”运动,是中国近代史学史上最具有实质意义的史学革命运动。

流行病学重点思考题

《流行病学》思考题 一、绪论 1.目前我国的流行病学定义是什么?该定义包含哪些特征? 2.流行病学的基本原理有哪些? 3.试述流行病学的学科特点 4.简述流行病学的主要应用领域 5.流行病学和临床医学的关系、以及与临床医学的区别 二、疾病的分布 1.发病率与患病率有何联系和区别?使用发病率时应注意什么 2.若疾病分布出现性别和民族差异,其原因有哪些? 3.某地人口及其年龄、性别构成稳定,经三年观察,某病发病率逐年下降而患病率略有升高,可能是什么原因? 4.若某病分布呈现出家族聚集性,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三、描述性研究 1.简述现况研究的特点 2.现况研究中常见的偏倚有哪些? 3.生态学研究的局限性主要有哪几个方面? 4.普查与抽样调查的优缺点各是什么? 5.现况调查研究的实施主要有哪些步骤? 四、队列研究 1.什么是队列研究?其基本原理是什么? 2.简述队列研究优缺点 3.试述队列研究的便倚及其防止 4.在一项关于吸烟与肺癌的队列研究中,获得如下资料:吸烟组肺癌的发病率为51.0/10万人年,非吸烟组的肺癌发病率为 5.0/10万人年,而一般人群(全人群)的肺癌发病率为21.0/10万人年。请据此计算吸烟暴露对肺癌发病的各项效应指标,并对其结果作出解释与评价。

五、病例对照研究 1.试述病例对照研究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2.何谓病例对照研究的四大要素?其含义是什么? 3.什么叫配比?什么叫匹配过度?在病例对照研究中如何正确进行配比? 4.如何正确理解、分析和解释OR值? 六、实验流行病学研究 1.实验流行病学的概念及其基本原理是什么? 2.什么是真实验和类实验?真实验必须具备哪些基本特征? 3.现场试验研究设计的基本原则与步骤是什么? 4.什么叫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其基本特征和基本原则是什么? 5.影响实验流行病学样本估计的因素有哪几点? 七、理论流行病学 1.什么叫理论流行病学?流行病学数学模型有什么用途? 2.流行病学数学模型抽象研究的意义是什么? 3.建立流行病学数学模型的基本步骤有哪些? 4.试述理论流行病学在控制传染病中的重要意义。 八、研究的真实性与因果关系 1.什么是病因?其判定标准是什么? 2.试述研究的变异性与研究的真实性的关系 3.简述因果推断的标准 4.什么叫危险因素,从疾病的因素模型来看,流行病学研究的危险因素多为哪一层次的病因,特点是什么?请简要举例阐述研究该层次病因的意义。 九、传染病流行病学 1.传染病发生与传播的基本条件是什么? 2.简述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影响因素 3.传染病潜伏期的流行病学意义是什么? 4.在人群中实施计划免役有什么意义和作用?

信息分析方法习题

信息分析方法习题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信息分析方法》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 1.信息分析有许多相关概念,但以下概念中与信息分析无关的是【 A 】 A.信息组织 B.技术跟踪 C.数据分析 D.情报研究 2.信息分析的目的是 【 D 】 A.为信息咨询服务 B.为科学研究服务 C.为信息管理服务 D.为科学决策服务 3.信息分析工作中研究方法的科学性主要表现在 【 D 】 A.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 B.数据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C.研究的相对独立性 D.以上全是 4.信息分析的基本功能是整理、评价、预测和 【 A 】 A.反馈

B.综合 C.评价 D.推理 5.信息分析中进行多因素之间关系的定量研究,主要依赖以下哪种方法【 D 】A.系统分析 B.社会学 C.预测学 D.统计学 6.文献收集中的检索方法有多种。从时间上看,如果是从与课题相关起止年代由远而近地开始查找,这种检索方法则是【 B 】 A.追溯法 B.顺查法 C.倒查法 D.常规法 7.对照两个或两个以上研究对象,以确定其间差异点和共同点的一种逻辑思维方法称 为【 C 】A.因素法 B.差量法 C.比较法 D.相关法 8.一切推理可以分为哪两大类【 D 】 A.常规推理、直言推理

B.简单判断的推理、复合判断的推理 C.假言推理、选言推理 D.演绎推理、归纳推理 9.考察某类事物中的部分对象具有某种属性而推出该类事物都具有此属性的推理形式 是【 B 】A.常规推理 B.简单枚举推理 C.假言推理 D.选言推理 10.特尔菲法中专家意见的协调程度可以用以下哪一个来表示 【 D 】 A.评分的算术平均值 B.对象的满分频度 C.对象的评价等级和 D.协调系数和变异系数 11.下列各句话中,以下哪一句没有采用相关分析【 C 】 A.山雨欲来风满楼 B.瑞雪兆丰年 C.一年之计在于春 D.春江水暖鸭先知 12.回归法中最基本的方法是 【 A 】

《自然地理学》课后复习思考题

绪论 1.简述地理系统垂直范围的划分依据。 2.试分析自然地理系统的组成与结构特征。 3.自然地理学解决的主要科学问题是什么? 4.自然地理学在地理科学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 5.在自然地理学研究中应注意什么问题? 6. 试述现代自然地理学的显著特征和发展趋势。 第一章地球 1.简要回答太阳对自然地理系统的影响。 2.太阳系中九大行星围绕太阳运动有哪些共同特征? 3.日食和月食是如何形成的? 4.简述月球对自然地理系统的影响。 5.地球的形状与大小有什么重要的自然地理意义? 6.地球自转对自然地理系统有哪些重要影响? 7.地球公转对自然地理系统有哪些重要影响? 8.什么是恒星年、回归年?为什么目前采用回归年计年,而不采用恒星年计年? 9.简述地球圈层构造及其对自然地理系统的影响。 第二章地壳 1.试说明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在成因、分布、物质组成、结构和结构方面的特点。 2.试说明岩相变化、地层接触关系与构造运动的关系。 3.地质构造在外力配合下可形成哪些构造地貌类型? 4.怎样确定岩层的产状? 5.在野外怎样判断断层的存在? 6.构造板块学说的基本观点是什么?试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带的成因。 7.板块边界有哪几种类型?它们分别可形成哪些地貌类型? 8.震级与烈度有何差异与联系?火山活动对自然地理系统和人类活动会带来什么影响? 9.地质年代单位和地层单位之间有何对应关系? 10.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的地壳演变和生物演化各具什么特征?生物的演化与地壳演变有何联系? 11.简述内动力因素影响自然地理系统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第三章大气和气候 1.太阳辐射和地球辐射有何特点? 2.什么是辐射平衡?地气系统辐射平衡随纬度怎样变化? 3.什么是热量平衡?地面热量平衡的方程是什么? 4.何谓干绝热减温率和湿绝热减温率?说明它们的区别和原因。 5.试述气温日变化和年变化的特点和原因。 6.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惯性离心力和摩擦力对大气中气流的形成有何作用? 7.“三风四带”是怎样形成的? 8.季风是怎样形成的? 9.大气中水汽凝结的条件是什么? 10.降水是怎样形成的?世界年降水量分布有何特点? 11.说明锋的类型和天气特征。 12.说明锋面气旋的结构和天气特征。 13.说明热带气旋的形成、结构和天气特征。 14.说明冷性反气旋和暖性反气旋的结构和天气特征。 15.对比分析海洋性气候和大陆性气候的特征。 16.影响气候的地形因子是什么?说明地形对辐射、气温、降水、空气运动的影响。 17.什么是厄尔尼诺现象?它对气候有何影响? 18.根据你所在地区的气温与降水的月、年平均值,确定其所属的柯本气候类型。 19.简述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在理想大陆上的分布规律。 20.简述全球变暖的现状和趋势。 21.全球的变暖的原因和危害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22.人类面临全球变暖应采取那些措施减轻其危害? 23.南极臭氧层空洞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24.臭氧层破坏对人类和自然地理环境的危害是什么? 25.人类在遏制臭氧层破坏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今后应注意什么问题? 26.引起森林面积减少和物种灭绝的原因有哪些? 27.森林面积减少和物种灭绝对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产生哪些危害? 28.人类应采取什么措施遏制森林面积减少和物种灭绝的趋势? 29.简述土地荒漠化的危害及原因。 30.如何防治土地荒漠化。 31.能源问题的实质是什么?如何解决能源问题? 32.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环境污染的状况有什么不同?原因是什么? 33.谈谈你对解决环境问题的认识。 34.试述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变化的概念及其变化研究的内容。 35.试述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变化对全球环境的负面影响及其对策。 第四章海洋水和陆地水 1.简述水系和流域特征对河流水情的影响。 2.径流有哪些表示方法?各自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3.综述径流形成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4.简要说明河流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 5.简述湖泊的成因分类及各类型的主要特点。 6.试说明湖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7.简述沼泽的水文特征。 8.简述冰川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9.试说明岩石的水理性质及其度量指标。 10.按埋藏条件地下水可分为那几类?试对比说明各类地下水的主要特征。 11.海水盐度水平分布有什么特点?试简述其原因。 12.简要说明海洋热赤道北移的主要原因。 13.试述浅海区的波浪和深海区的波浪的差异。 14.潮汐是怎样形成的?简要说明潮汐的变化规律。 15.试述深海风海流的物理机制和立体结构。 16.简要说明海洋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17.简述水分循环的自然地理意义。 18.“四水”转化研究的意义何在? 19.水量平衡研究的意义是什么? 第五章地貌 1.怎样理解内、外力动力作用对地貌发育的影响? 2.试分析崩塌与滑坡的异同,怎样防止这两种自然灾害? 3.简述地表流水作用对地貌发育的影响 4.试述冲出锥与洪积扇在形态和成因上的异同。 5.河漫滩与河流阶地是如何形成的?各有何特点? 6.三角洲是如何形成的? 7.喀斯特漏斗、竖井、落水洞、地下河在发育过程中有何联系? 8.石芽、峰林、峰丛、孤峰在形态上有何差别?它们的分布规律是什么? 9.冰蚀地貌与冰碛地貌各有哪些主要类型?它们是怎样形成的?

六年级数学总复习易错题整理

六年级数学总复习易错题

一、填空题 1. A=2 x 3X a, B=3X a x 7,已知A与B的最大公约数是15,那么 a=(),A与B的最小公倍数是()。 2. 有一个放大镜,在这个放大镜下,一条线段其长度是原来的3倍,在这个放大镜下,正方形面积是原来的()倍,正方体的体积是原来的()倍。 3. 小红1/5小时行3/8千米,她每小时行()千米,行1千米用()小时。 4. 一台榨油机6小时榨油300千克。照这样计算,1小时榨油 ()千克,榨1千克油需()小时。 5. 把3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4段,每段长()米,每段占3米的()。 6. 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的比是3:2: 1,已知长方体的棱长 总和是144厘米,它的体积是()立方厘米。 7. 甲数是乙数的60%甲数比乙数少()%乙数比甲数多() 8. 甲班人数比乙班多1/4,则乙班人数比甲班少()。9.水结成冰后,体积比原来增加1/11,冰化成水后,体积减少()。 10. 一项工程投资20万元,比计划节约5万元。节约() %。 11. 男生人数的3/4与女生人数的4/5 一样多,男女生人数的比是 。 12. 一个长方形的周长36分米,宽是长的4/5,长方形的面积是 平方分米。 13. 在一个减法算式里,被减数、减数与差的和是180,减数与差的比是4: 5,被减数是(),差是()。 14. 一本书若定价每本10元,获得的纯利润是25%如果想使获得的纯利润是40%则每本书应定价()元。 15. 一个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字是m个位上的数字是n,用含有 字母的式子表示是()。 16. —个两位小数,它的近似值是4.0,这个数最大是(), 最小是()。 二、判断题 1. 大于90°的角都是钝角。() 2. 只要能被2除尽的数就是偶数。() 3.12/15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4. 能被3整除的数一定能被9整除。 5. 两个锐角之和一定是钝角。( 6. 在比例中,如果两个内项互为倒数, () 7. x+y=ky (k 一定)则x、y不成比例。( 8. 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圆都是轴对称图形。( ) 9. 比例尺就是前项是1的比。() 10.1千克的金属比1千克的棉花重。( 11.1/100和1%TE是分母为100的分数,它们表示的意义相同。 () 12. 圆锥的体积比圆柱体积小2/3。( ) () ) 那么两个外项也互为倒数18. 比例尺大的,实际距离也大。(

流行病学复习思考题及答案

复习思考题 1.临床流行病学的定义、研究内容与学科性质? 临床流行病学的定义:临床流行病学是在病人及其群体中应用流行病学与医学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科学地观察和解释临床事件,宏观研究临床问题的方法学。 研究内容:临床流行病学的研究内容是临床研究的设计、测量和评价。 学科性质:临床流行病学的基础是临床医学,是在临床医学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门方法学,构成临床医学的重要基础课之一。临床流行病学具有以下4个特点。1.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以临床为基础,与流行病学、生物统计学、卫生经济学及社会医学等相关学科相互结合、互相渗透;2.以个体病例为基础扩大到相应的患病群体;3.由医院的个体病人诊治扩展到社区人群疾病的防治;4.对疾病的早期发现与诊治,以及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规律更加全面和深入的探讨,大大提高了研究结果的真实性与可靠性。 2.临床流行病学研究中测量应注意什么? 临床流行病学研究中测量应注意:(1)试验的措施要有反应性和可度量性;试验的措施要有作用,而且这种作用能客观地反应出来并被临床及实验室等检查方法及指标度量。(2)测量的方法要有敏感性和特异性;良好的敏感性才能发现措施的效应,而良好的特异性才能确认这种效应。(3)测量指标的判断标准和临床意义要明确。不论是定性指标还是定量指标,都必须具备临床意义,有公认的判断标准。 3.临床流行病学评价内容有哪些? 临床流行病学评价内容:1)研究设计方案:选题、研究对象的选择与分组、观察指标的测量、质量控制、结论及其外推的客观性等。2)临床意义的评价:3)研究结果的统计学分析和评价:描述性统计与推断性统计(显著性检验)。4)研究结果的卫生经济学评价:成本-效果分析、成本-效益分析、成本-效用分析等评价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5)临床适用性 4.何为横断面调查、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病因、危险因素? 横断面调查:横断面调查是描述疾病或健康状况在特定时间内在某一地区人群中的分布状况。从时间上说,调查是在某一时点或短时间内完成的,反映这一时点的疾病分布以及人群的某些特征与疾病的关系,好似时间上的一个横断面,故称横断面调查。 病例对照研究:选择患有某特定疾病的病人作为病例组,以不患有该病但具有可比性的个体作为对照组,调查他们既往对某个(些)因素的暴露史情况,比较两组中暴露比例和暴露水平的差异,以分析这些因素是否与该病存在联系及其联系程度。 队列研究:根据研究对象是否暴露于某研究因素或其不同水平将研究对象分成暴露组与非暴露组;随访一定时间,比较两组之间所研究结局(outcome)发生率的差异,研究暴露因素与研究结局之间的关系。

人文地理学课后习题答案解读

人文地理学课后思考题 第一章绪论 1、人文地理学在地理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人文地理学是以人地关系的理论为基础,探讨各种人文现象的地理分布、扩散和变化,以及人类社会活动的地域结构的形成和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又称人生地理学。它是地理学的两个主要分支学科之一,“人文”二字与自然地理学的“自然”二字相对应,泛指各种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现象,也有一些学者认为仅指社会文化现象。人文地理学一般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人文地理学包括社会文化地理学、政治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等,狭义的人文地理学则指社会文化地理学。 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对于地理学的发展有重要作用。人文地理学同经济学、人口学、政治学以及环境科学、生态学、区域科学、行为科学结合,可以为解决世界性的资源短缺、人口危机、自然灾害、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以及城市问题等作出贡献,尤其是对于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规划起到重要作用。人文地理学的分支学科和研究课题中,有许多也是其他学科的基本研究内容之一。如经济地理学对于经济学、人口地理学对于人口科学、城市地理学对于城市科学、政治地理学对于政治学、军事地理学对于军事科学、民族地理对于民族学、语言地理对于语言学、宗教地理对于宗教学、人种地理学对于人类学,都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在现代社会发展中,人类的作用(尤其是人的素质)和科学技术的作用日益显著,使得地理学人文化的趋势加强。人文地理学地位的提高,将使地理学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2.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涵是什么?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文地理学是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差异(包括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地相意识)和空间组织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人文地理学的内涵是:人文地理学是地理学科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以地球表面人类各种社会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以人文现象为研究主体,侧重于揭示人类活动的空间结构及其地域分布的规律性。人文地理学一般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人文地理学包括社会文化地理学、政治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等,狭义的人文地理学则指社会文化地理学。 3.为什么说人文地理学是地理学科中的社会科学?人文地理学的社会特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小学六年级数学易错题(选择题)_题型归纳

小学六年级数学易错题(选择题)_题型归纳 二、选择题: 1、自然数a除以自然数b,商是10,那么a和b的最大公约数是( )。 A、a B、b C、10 2、一个三角形,经过它的一个顶点画一条线段把它分成两个三角形,其中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 )。 A、180 B、90 C、不确定 3、从甲地开往乙地,客车要10小时,货车要15小时,客车与货车的速度比是( )。 A、2:3 B、3:2 C、2:5 4、用3根都是12分米长的铁丝围成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形,则围成的( )面积最大。 A、长方形 B、正方形 C、圆形 5、在除法算式mn=ab中,(n0),下面式子正确的是( )。 A、a>n B、n>a C、n>b 6、过平行四边形的一个顶点向对边可以作( )条高。 A、1 B、2 C、无数 7、用三根同样长的铅丝分别围成圆、正方形和长方形,( )的面积最小。 A、圆 B、正方形 C、长方形 8、甲数与乙数的比值为0.4,乙数与甲数的比值为( ) A.0.4 B.2.5 C. 2/5 9、加工一批零件,经检验有100个合格,不合格的有25个,这批零件的合格率是( ) A、75% B、80% C、100% 10、小数点右边第三位的计数单位是( )

A、百分位 B、千分位 C、0.01 D、0.001 11、等底等高的圆柱体比圆锥体体积( ) A、大 B、大2倍 C、小 12、如果4X=3Y,那么X与Y( ) A、成正比例 B、成反比例 C、不成比例 13、0.70.3如果商是2那么余数是( ) A、1 B、0.1 C、0.01 D、10 14、做一批零件,如果每人的工效一定,那么工人的人数和用的时间( ) A。成正比例B。成反比例C。不成比例 15、两根同样长的绳子,一根剪去3/7,另一根剪去3/7米,第( )根剪去的长一些。 A、第一根长 B、第二根长 C、一样长 D、无法判断 16、一根绳子,剪成两段,第一段长3/7米,第二段占全长的3/7,第( )段长一些。 A、第一段长 B、第二段长 C、一样长 D、无法判断

信息分析方法复习题参考答案2020

四川省2020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信息分析方法》复习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德尔菲法的优点不包括 ( B ) A.匿名性 B.系统性 C.反馈性 D.统计性 2. 选题的程序顺序为 ( B ) A.课题提出→课题选定→课题分析与论证 B.课题提出→课题分析与论证→课题选定 C.课题分析与论证→课题提出→课题选定 D.课题分析与论证→课题选定→课题提出 3. 文献信息源中使用最广泛的是 ( A ) A.印刷型文献 B.微缩型文献 C.机读型文献 D.声像型文献 4. 一份研究报告中,占总项数4/5的指标达到了一级标准,则可认定该产品为 ( A ) A.一级产品 B.二级产品 C.三级产品 D.非等级产品 5. 根据各项评价指标打分来计算产品总分的数据统计方法中,加权相加与相乘混合计算公式为 ( D ) A. ∑==n i i R S 1 B. ∑==n i i i R W S 1 C. ∏∑===m j p j ij R S 1 1 ) ( D. ∑∏-===11 1 )(n j j j t i i b W a S 6. 研究报告的核心部分是 ( C ) A.题目 B.序言 C.主体 D.结论或建议 7. 常规推理又称为 ( C ) A.归纳推理 B.假言推理 C.直言推理 D.间接推理 8. 当01.0=α的时候,置信区间为 ( C ) A. ) (0∧ ±σy B. ) 2(0∧ ±σy

C. ) 3 ( ∧ ±σ y D. ) 4 ( ∧ ±σ y 9. 根据美国预测学家杨奇(E. Jantsch)总结出的中位数与上、下四分点之间的近似数学关系,如果在1982年进行某项事件实现时间得出的预测中位数为2006年,则上、下四分点分别为(C )A.1996年2020年 B.1997年2021年 C.1998年2022年 D.1999年2023年 10. 时间序列分析方法中,适合于技术发展长期预测的是(B ) A.生长模型B包络曲线模型 C.指数增长模型 D.分解法 11. 龚珀兹曲线模型的数学表达式为 t b ka y=,其中k、a、b参数的要求为( A ) A.k>0,00,a>1,b<0, D.k<0,a<1,b>1 12. 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具有引文索引和引文分析功能的出版物是(B ) A.EI B.SCI https://www.doczj.com/doc/3211818659.html,I https://www.doczj.com/doc/3211818659.html,KI 13. 信息存储密度最大的载体是(D ) A.泥板型 B.印刷型 C.磁性 D.光学 14. 竞争情报一般不涉及的方面是(B ) A.竞争对手 B.竞争水平 C.竞争环境 D.竞争战略 15. 资产负债表的理论基础,会计平衡式为(C ) A.负债=资产+股东权益 B.股东权益=资产+负债 C.资产=负债+股东权益 D.股东权益=资产+负债 16.信息分析的目的是(A ) A.通过已知揭示客观事物的运动规律 B.对事物的未来发展做出预测 C.对事物的过去进行客观总结 D.通过已知判定未知 17.在信息分析与预测的选题过程中,一般在“课题提出”后需要进行的步骤是(C ) A.课题分析与论证 B.课题选定 C.预调查 D.开题报告 18.以下不同载体的文献信息源中,使用最基本、最广泛的是(B ) A.泥板型 B.印刷型 C.磁性 D.光学 19.信息整理的目的是(C ) A.由表及里的分析信息 B.使信息从无序变为有序 C.研究信息的本质规律 D.根据已知对未来进行预测 20.最常见的一类信息分析与预测产品的类型是(B )

经济地理学全套课后思考题复习资料详解

《经济地理学》课后思考题答案 第一章绪论 1 、概念题 《货殖列传》:是西汉历史学家司马迁编写的《史记》中的一章,记述了他游历黄河流域和长江中下游的见闻,包括人口、经济、物产、贸易和城市等,代表着经济地理学发展的史志描述阶段。 《商业地理手册》:由1889 年苏格兰学者奇泽姆(G .G .Chisholm )出版,他先以商品种类为纲,介绍世界的生产与贸易,并以气候与地貌等因素解释这些生产分布的形成原因;之后,以国家为单位,详细描述生产地区分布,以及商业发展的前景,代表着经济地理学发展的商业地理研究阶段。 规范性分析:20 世纪前期的经济地理区位论研究,以规范性分析为主要思维方式,这种研究主要从与经济区位选定有关的一些基本命题出发,演绎推理出结果。 实证主义分析:20 世纪60 年代的数量革命为经济地理研究带来了实证主义分析发,它强调用统计和数学模拟方法探索经济流动空间结构的形成规律。 行为主义分析:20 世纪60 年代末,行为学派在在经济地理研究上强调对区位决策者行为的分析。认为同样的区位影响条件,不同的决策者可能会产生不同的决策结果。 结构主义分析:20 世纪60 年代末以来,伴随着发达国家经济结构的转变、社会矛盾的加剧,以哈维为代表的学者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解释资本主义社会出现的矛盾。强调社会的实际需要,强调政治、社会力量在影响经济区位形成中的作用。 文化转向:20 世纪90 年代以来,随着社会科学对文化研究兴趣地增加,地理学家开始重视制度和社会文化因素对经济空间现象的影响。如:区域经济增长研究中对文化传统、关系、体制等因素的关注。指导这些研究的理论包括马克思主义、制度主义、经济社会学、女权理论等。它们在经济地理学中的应用,被人概括为经济地理学中的“文化转向”。 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的学科。 2 、简述经济地理学中的文化(制度)转向。 3 、分析企业在经济地理学研究中的作用及其变化。从企业角度研究经济地理学有何局限性? 4 、布置阅读相关研究文献,讨论新近经济地理学的发展特点?

小学六年级数学易错题整理

十一册易错题整理 方程 果园里的苹果树有1000棵,桃树的棵树是苹果树的2倍,但比梨树少500棵。梨树有多少棵? 果园里的桃树有X棵。梨树的棵树是桃树的2.5倍。梨树和桃树一共有()棵,梨树比桃树多()棵。 甲仓存粮180吨,乙仓存粮120吨,甲仓运了一部分到乙仓,这样乙仓的存粮就是甲仓的2倍。甲仓运了多少吨到乙仓? 三角形的面积时S平方厘米,如果它的高是5厘米,那么它的底是()厘米。 一个书架,上层放的书的本数是下层的2.4倍,如果把上层的书搬到56本到下层,这两层书的本数就同样多。原来两层各放了多少本书? 小明和小华各有钱若干,小明比小华多85元,两人各用去30元后,小明剩下的钱是小华剩下的钱的2倍。两人原来各有多少元?

甲仓的存粮是乙仓的2倍,甲仓每天运出350吨,乙仓每天运出250吨,若干天后,乙仓的存粮正好运完,甲仓还剩下900吨。两仓原来各有多少吨存粮? 甲、乙两艘轮船同时从青岛开往上海。甲船每小时行24千米,乙船每小时行21千米。几小时后两船相距15千米? 客、货两列火车从相距465千米的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客车每小时行90千米,货车每小时行65千米,几小时后两车相遇? 小明和小华在一个400米的环形道上练习跑步。两人同时从同一点出发,反向而行,小明每秒跑4.5米,小华每秒跑5.5米。经过多少秒,两人第二次相遇? 长方体和正方体 一种长方体的通风管,长1米,横截面是边长4分米的正方形。做一个这样的通风管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分米的铁皮? 用96厘米长的铁丝焊成一个正方体的框架,再用硬纸将其围成一个无盖的正方体的盒子,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厘米的硬纸? 正方体石料的底面积是16平方分米,每立方米的石料重2.8千克。这块石料重多少千克?

临床流行病学复习思考题及答案供参考

思考题 1.临床流行病学的定义、研究内容与学科性质? 答:定义:临床流行病学是在病人及其群体中应用流行病学与医学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科学地观察和解释临床事件,宏观研究临床问题的方法学。研究内容:临床流行病学的研究内容是临床研究的设计、测量和评价。 学科性质:临床流行病学的基础是临床医学,是在临床医学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门方法学,构成临床医学的重要基础课之一。临床流行病学具有以下4 个特点。 1.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以临床为基础,与流行病学、生物统计学、卫生经济学及社会医学等相关学科相互结合、互相渗透;2.以个体病例为基础扩大到相应的患病群体;3.由医院的个体病人诊治扩展到社区人群疾病的防治;4.对疾病的早期发现与诊治,以及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规律更加全面和深入的探讨,大大提高了研究结果的真实性与可靠性。 2.临床流行病学研究中测量应注意什么? 答:测量是指应用定量方法来衡量和比较各种临床事件。在临床流行病学资料分析中,需要应用频率测量指标和效应测量指标进行定量分析。为了准确测量效应,应注意以下几点。 1)研究设计方案选题、研究对象的选择与分组、观察指标的测量、质量控制、结论及其外推的客观性等。 2)临床意义的评价 3)研究结果的统计学分析和评价描述性统计与推断性统计(显着性检验)。 4)研究结果的卫生经济学评价 成本- 效果分析、成本-效益分析、成本- 效用分析等评价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 5)临床适用性 3.临床流行病学评价内容有哪些? 答:1)研究设计方案 选题、研究对象的选择与分组、观察指标的测量、质量控制、结论及其外推的客观性等。 2)临床意义的评价

3)研究结果的统计学分析和评价描述性统计与推断性统计(显着性检验)。 4)研究结果的卫生经济学评价 成本- 效果分析、成本- 效益分析、成本-效用分析等评价社会效益及经济效 、人 益。 5)临床适用性 4.何为横断面调查、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病因、危险因素?答:横断面调查是描述疾病或健康状况在特定时间内在某一地区人群中的分布状况。从时间上说,调查是在某一时点或短时间内完成的,反映这一时点的疾病分布以及人群的某些特征与疾病的关系,好似时间上的一个横断面,故称横断面调查。 病例对照研究:定义:选择患有某特定疾病的病人作为病例组,以不患有该病但具有可比性的个体作为对照组,调查他们既往对某个(些)因素的暴露史情况,比较两组中暴露比例和暴露水平的差异,以分析这些因素是否与该病存在联系及其联系程度。 队列研究(Cohort Study ):根据研究对象是否暴露于某研究因素或其不同水平将研究对象分成暴露组与非暴露组;随访一定时间,比较两组之间所研究结局(outcome)发生率的差异,研究暴露因素与研究结局之间的关系。病因:在引起疾病中起重要作用的事件、条件、特征,或者这些因素的综合即是病因(cause of disease)。 危险因素:导致人群疾病或死亡发生的可能性(概率)增加的因素称为危险 因素(risk factor)。 5.临床流行病学研究常用抽样方法有哪些?抽样工作应遵循哪些原则? 答:目前在流行病学调查中使用的抽样方法有单纯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和多级抽样。 抽样调查的原则:1.保证每一个个体具有同等的机会被抽取;2.必须随机抽样;3.足够的样本含量;4.抽取的调查对象分布均匀。 6.何为科赫法则? 答:Koch (科赫)还提出了着名的科赫法则,即①该传染因子在每个病例均存在; ②此微生物必须能分离到并纯培养;③将此微生物接种于易感动物应当引起特异疾病;④从被接种的动物能够分离出该微生物并加以鉴定。由此形成特异病因说或单病

信息分析方法习题

《信息分析方法》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 1.信息分析有许多相关概念,但以下概念中与信息分析无关的是 【 A 】 A.信息组织 B.技术跟踪 C.数据分析 D.情报研究 2.信息分析的目的是 【 D 】 A.为信息咨询服务 B.为科学研究服务 C.为信息管理服务 D.为科学决策服务 3.信息分析工作中研究方法的科学性主要表现在【 D 】A.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

B.数据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C.研究的相对独立性 D.以上全是 4.信息分析的基本功能是整理、评价、预测和【 A 】 A.反馈 B.综合 C.评价 D.推理 5.信息分析中进行多因素之间关系的定量研究,主要依赖以下哪种方法【 D 】 A.系统分析 B.社会学 C.预测学 D.统计学 6.文献收集中的检索方法有多种。从时间上看,如果是从与课题相关起止年代由

远而近地开始查找,这种检索方法则是【 B 】 A.追溯法 B.顺查法 C.倒查法 D.常规法 7.对照两个或两个以上研究对象,以确 定其 间差 异点 和共 同点 的一 种逻 辑思 维方 法称 为 【

C 】A.因素法 B.差量法 C.比较法 D.相关法 8.一切推理可以分为哪两大类【 D 】 A.常规推理、直言推理 B.简单判断的推理、复合判断的推理C.假言推理、选言推理 D.演绎推理、归纳推理 9.考察某类事物中的部分对象具有某种 属性 而推 出该 类事 物都 具有 此属

性的 推理 形式 是 【 B 】A.常规推理 B.简单枚举推理 C.假言推理 D.选言推理 10.特尔菲法中专家意见的协调程度可以用以下哪一个来表示 【 D 】 A.评分的算术平均值 B.对象的满分频度 C.对象的评价等级和 D.协调系数和变异系数

六年级下册数学易错题整理

六年级下册数学易错题整理 一、填空 1、如果A:7=9:B,那么AB=() 2、如果5X=4Y,那么X:Y=() 3、甲数的4/5等于乙数的6/7(甲、乙两数都不为0),甲乙两数的比是()。 4、已知三个数12、16、9,如果再添上一个数,使之能与已知三个数组成比例式,这个数应该是() 5、X:Y=3:4,Y:Z=6:5,X:Y:Z=() 6、在12 、8 、16 这三个数中添上一个数组成比例,这个数可以是()、()或()。 7、在比例尺是6:1的地图上,量得A到B的距离是1.2厘米,A 到B的实际距离是() 8、4X=Y,X和Y成()比例。 4÷X=Y ,X和Y成()比例。 9、35:()=20÷16==()%=()(填小数) 10、已知被减数与差的比是5:3,减数是100,被减数是()。 11、在一幅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距离6厘米,乙丙两地距离8厘米;已知甲乙两地间的实际距离是 120千米,乙丙两地间的实际

距离是()千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12、一块铜锌合金重180克,铜与锌的比是2:3,锌重()克。如果再熔入30克锌,这时铜与锌的比是()。 13、 12的约数有(),选择其中的四个约数,把它们组成一个比例是()。写出两个比值是8的比()、()。 14、如果体重减少2千克记作—2千克,那么2千克表示()2千克。 15、一个圆柱的体积是15立方米,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的体积是() 16、一个比例中,两个内项分别是10和4/5,其中一个外项是4.5,另一个外项是() 17、一个零件长10毫米,花在纸上长5厘米,这张纸的比例尺是() 18、一个三位数,用“四舍五入”法精确到百分位约是34.62,这个数最大是(),最小是() 19、修一条公路,单独修甲队要修5天修完,乙队要修7天修完。如果两队同时合修,几天能修完?列式();如果这条公路长9千米,单独修甲队要修5天修完,乙队要修7天修完。如果两队同时合修,几天能修完?列式(); 二、判断题 1、组成比例的两个比,一定是最简整数比。 ()

流行病思考题

对流行病学学科有什么样的认识? 通过对流行病学历史的学习,我认识到:流行病学的发展最早始于对自然环境与健康和疾病关系的系统表述,随后因传染病的大面积流行促使的学科迅速发展,并成功将流行病学用于控制传染病的流行;而现代流行病学则将流行病学的研究领域从传染病扩大到所有疾病和健康问题,同时对流行病学分析方法的发展有了质的飞跃。发展至今,流行病学已逐渐开始与多学科交叉融合,并发挥其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对于流行病学这门学科,我认为它是研究对象具有群体特点,通过统计学和概率论,研究人群的生物、心理和社会生活状况与全面疾病和健康状态的关系,并提出合理的干预、预防措施,从而达到保护人群健康目的的一门公共卫生和预防医学的主干学科。 流行病学的定义发展说明流行病学这一学科是人类与疾病斗争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其历史发展使其逐渐形成学科特点,并通过学科先驱们的不断努力,是流行病学逐渐成熟,使人们对其定义逐渐清晰明朗。而定义应用于现代,对其的诠释包括一、流行病学是以传染病为主的研究内容发展起来的。目前已经扩大到全面的疾病和健康状态,包括疾病、伤害和健康三个层次。二、流行病学任务包括三个阶段;1、揭示现象,即揭示流行或分布的现象,可通过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来实现。2、找出原因,即从分析现象入手找出流行与分布的规律和原因;3、提供措施,即合理利用前两阶段结果,找出预防或控制的策略或措施。三、从方法学看,流行病学以观察法、实验法和数理法为其基本,以观察法最重要。四、流行病学学科中三大要素,即原理、方法和应用。 流行病学特征包括: 1、群体的特征: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中疾病现象与健康状态,即从人群的各种分布现象入手,将分布作为研究一切问题的起点。 2、对比的特征:对比是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核心。 3、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学的特征 4、社会心理的特征 5、预防为主的特征 6、发展的特征

信息分析与决策复习题演示教学

信息分析与决策复习 题

信息分析与决策 1、科学的决策过程作为人的一种创造性思维活动,是从调查研究开始,经过分析判断,达到对事物客观规律的正确认识。 2、科学决策必定要有的四个环节是:(1)围绕即定目标拟定各种实施方案;(2)决策总是在苦于个有价值的实施方案中进行比较和选优。(3)决策总是为了达到一个既定的目标(4)决策必须要有应变方案,还要考虑目标之后的经济效果和社会效果。 3、决策科学涉及的问题主要包括:研究人的逻辑思维过程的创造性思维活动,研究决策系统的程序性和非程序性的决策过程,研究决策正确的原因和失误原因以及内在关系,实现决策系统科学化的,研究决策的产生、实施、反馈、追综、控制等问题。 4、决策类型 (1)按范围分,有微观决策、中观决策、宏观决策。(2)按决策主体分类,有集体决策和个体决策。(3)按思维过程可划分为程序化决策与非程序化决策。 (4)按决策问题所处的条件不同,可分为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和不定型决策。 5、完整的科研决策体系是由科研目标决策、科研条件决策和科研管理体制与制度决策构成的。其中目标决策是整个科研决策体系的核心部分,科研条件和管理体制与制度的决策都是围绕目标决策,并为之提供了物质上、技术上、管理上和组织上的保障的。

6、技术推广决策就是有效地创造条件加速技术向生产力的转化,使科学技术的实际效果在生产建设中得到检验。在作出推广决策时,必须考虑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适用有效(2)成熟可靠(3)配套衔接(4)稳定连续。 7、市场开拓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市场划分策略(2)市场定位策略(3)市场定时策略(4)市场进入策略(5)市场组合策略。市场组合策略,亦称市场效益策略。即根据产品的质量、价格、税利和效益等进行组合或综合考察,不仅要考虑企业微观效益,更要考虑国家宏观效益;不仅考虑目前效益,更要考虑长远利益;不仅要考虑经济效益,更要考虑社会效益。 8、从节约社会劳动消耗、提高社会经济效益的要求出发,进行地区生产布局决策,应该遵循如下的基本原则: (1)生产尽可能接近原料、燃料产地和消费地区;(2)专业分工与综合发展相结合;(3)要适当分散,互相配合,合理集中;(4)把工业布局与农业布局结合起来进行;(5)处理好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9、决策的重要性主要表现泰勒斯以下几方面。 (1)决策是各级领导的主要任务 (2)决策是管理工作的核心 (3)决策是进行现代化建设的依据 (4)决策是改革成功的保证 10决策程序中的价值则准环节主要包括那几个方面的内容 (1)把目标分解为若干层次的确定价值指标。这些指标实现的程度就是衡量达到决策目标的程度。 (2)规定价值指标的主次、缓急以及在相互发生矛盾时的取舍原则

自然地理学课后思考题答案

第一章 地球 1. 宇宙的天体分为哪几种?P5 答:恒星、行星、卫星、流星、彗星、星云等。 2. 太阳系包含哪八大行星?可分为哪两组?P6 答:地组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体积小,密度大,自转速度快,卫星数少) 木组行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体积大,密度小,自转速度快,卫星多) 3. 度量天体距离的单位?P9 答:天文单位:14960×410千米,光年:94600×8 10千米。 4. 行星的运动特征。P6 (1)所有行星的轨道偏心率都很小,近乎圆形 (2)各行星轨道面都近似位于一个平面上对地球轨道面即黄道面的倾斜也都不大 (3)所有行星都自西向东绕太阳公转;除金星和天王星外其余行星自转也自西向东 (4)除天王星外其余行星的赤道面对轨道面的倾斜都比较小 (5)绝大多数卫星的轨道都近似圆形,其轨道面与母星轨道面也比较接近 (6)绝大多数卫星包括土星环内,公转方向均与母星公转方向相同 5. 简述地球自转的意义。P15-16 答: ①地球自转决定了昼夜的更替,并使地表各种过程具有一昼夜的节奏;(节奏) ②由于地球自转的结果,所有在北半球作水平运动的物体都发生向右偏转,在南半球则向左偏;(偏移) ③地球自转造成同一时刻、不同经线上具有不同的地方时间;(时差) ④由于月球和太阳的引力,地球体发生弹性变形,在洋面上则表现为潮汐。而地球自转又使潮汐变为方向与之相反的潮汐波,并反过来对它起阻碍作用;(潮汐) ⑤地球的整体自转运动,同它的局部运动,例如地壳运动、海水运动、大气运动等,都有密切的关系。大陆漂移、地震、潮汐摩擦、洋流等现象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地球自转的影响;(流体运动) ⑥当地球自转加快时,离心力把海水抛向赤道,可以造成赤道和低纬区的海面上升,而中高纬度区海面则相应下降。 6.什么是黄赤交角?其地理意义?P17 答:地球自转产生的赤道面与地球公转产生的黄道面之间的夹角为黄赤交角,为23度27分。 地理意义:(1)产生四季更替;(2)产生五带 7.简述地球圈层构造,外圈层对自然环境的意义。P21-24 答:地球圈层构造:地球内部分为地核,地幔和地壳三个圈(地球内部构造); 地球外部分为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地球外部构造) 外圈层对自然环境的意义: ① 大气圈影响一个地区的气候基本特征水文特点 、地貌类型、土壤发育、生物类型。 ② 水圈参与和改变地球发展和自然地理环境 ③ 生物圈改变大气和地壳的物质成分;参与岩石的破坏和建设作用; ④ 参加土壤的形成发育。推动地球和自然地理环境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8.简述地球表面的基本特征。P27 ① 太阳辐射集中分布于地表,太阳能的转化亦主要在地表进行。(太阳辐射) ② .固态、液态、气态物质同时并存于地表,使海洋表面成为液+气界面,海底成为液+固界面,陆地表面成为气- 固界面,而沿岸地带成为三相界面。(相态) ③ 地球表面具有其特有的、由其本身发展形成的物质和现象。(地貌) ④ 相互渗透的地表各圈层之间,进行着复杂的物质、能量交换和循环。(能量流动) ⑤ 地球表面存在着复杂的内部分异。(异质性) ⑥ 地球表面是人类社会发生、发展的环境,是人类活动的基本场所。(人类场所)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易错题汇总

一.填空题 1. 4.06升=( )立方分米=( )立方厘米 2. 一个圆柱的侧面展开得到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长是12.56厘米,宽是3厘米,这个圆柱体的侧面积是( )cm 2,表面积是( )cm 2,体积是( )cm 3. 3. 将18.84升水倒入一个底面半径是30厘米的圆柱形容器内,刚好倒满。这是水面高度是( )厘米。 4. 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的底面周长的比是3:2,圆柱的高和圆锥高的比是2:3,圆柱和圆锥的体积比是( )。 5. 一个圆柱高10厘米,如果把它的高截短了3厘米,那么表面积就减少了942平方厘米,这个圆柱的底面积是( )平方分米,体积是( )立方分米。 6. 一笔奖金,分给甲、乙、丙、丁四个人。甲分得的是其他三人之和的13 ,乙分得的是其他三人之和的16 ,丙分得的是其他三人之和的25 。已知丁比丙多分得14元,这笔奖金一共有( )元。 7. 如果34 a=25 b ,那么a :b=( ):( )。 8. 36的因数有( )个,从中选择4个数组成比例,这个比例是( )。 9. 在13 :4, 12:1, 1:12中,能与14 :3组成比例的是( ). 10. (1)小林家在学校的( )偏( )( )° 方向( )米处。 (2)小敏家在学校的( )偏( )( )° 方向( )米处。 (3)小林从家里出发到学校上学,他应该向 ( )偏( )( )°方向走( )米。 (4)小敏从家里出发到学校上学,他应该向 ( )偏( )( )°方向走( )米。 11.(1)百鸟馆在老虎馆的( )偏( )( )°方向; 大象馆在老虎馆的( )偏( )( )°方向。 (2)小春现在大象馆,他想经过老虎馆云百鸟馆,他应先 向( )偏( )( )°方向走( )米到老虎馆, 再向( )偏( )( )°方向走( )米到百鸟馆。 (3)军军在百鸟馆,他想经过老虎馆到大象馆,他应先 向( )偏( )( )°方向走( )米到老虎馆, 再向( )偏( )( )°方向走( )米到大象馆。 12. 右图是学校图书馆的故事书、科技书和连环画三类图书统计图, 已知这三类图书共有2400本。看图回答下面问题: (1)这是( )统计图,( )书最少,是( )本。 (2)故事书占总数的( )%,故事书比连环画多( )%。 13. 小明在比例尺是1:1000的图纸上画出周长20cm 的一个等腰三角形,量得一个底角与顶角的比是5:2。三角形的实际周长是( )m ,实际一个底角是( )度,按角分,它是( )三角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